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

作者:周绍斌, ZHOU Shao-bin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刊名:

市场与人口分析

英文刊名:MARKET & DEMOGRAPHIC ANALYSIS

年,卷(期):2005,11(6)

被引用次数:28次

参考文献(13条)

1.齐铱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老年人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研究 1998

2.李建新社会支持与老年人口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 2004

3.姚远非正式支持:应对北京老龄问题的重要方式[期刊论文]-北京社会科学 2003(04)

4.谭克俭贫困地区不同性别子女对家庭的价值差别现状研究[期刊论文]-人口研究 2003(02)

5.张艳国论精神需求 2000(05)

6.仲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提高人的精神需求质量[期刊论文]-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1999(02)

7.明艳老年人精神需求"差序格局"[期刊论文]-南方人口 2000(02)

8.戴维 L 德克尔老年社会学 1986

9.戴维 L 德克尔老年社会学 1986

10.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 2003

11.明艳老年人精神需求"差序格局"[期刊论文]-南方人口 2000(02)

12.邬沧萍社会老年学 1999

1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979

本文读者也读过(2条)

1.周绍斌.ZHOU Shao-bin构建和谐社会与老年人精神保障[期刊论文]-西北人口2005(6)

2.周绍斌老年精神保障体系论纲[会议论文]-2005

引证文献(30条)

1.李倩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分析[期刊论文]-东方企业文化 2011(8)

2.关丽苹满足老有所需,实现老有所养[期刊论文]-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2)

3.穆君我国老年人精神养老问题的分析[期刊论文]-老龄科学研究

2013(4)

4.韩振燕.郑娜娜空巢老人心理需求与老年社会服务发展探析——基于南京市鼓楼区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西北人口 2011(2)

5.梁婧茹.卓思思.毛鹏杰老年人社区参与基本情况分析[期刊论文]-魅力中国 2011(11)

6.陈月华.盖龙涛.刘洋基于视听觉的社区媒体精神养老服务模型构建[期刊论文]-山东社会科学 2011(11)

7.赵婕.唐然.张春兰老年人精神生活与社区融人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管理学家 2011(9)

8.赵尉.沈岸浅谈中国老年人口的精神赡养[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18)

9.付汝坤.姜润生.陈超.王玉兰.盛青敏老年人口生命质量研究现状[期刊论文]-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7(16)

10.周绍斌.李棉管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两种视角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学术论坛 2013(9)

11.孙唐水.郭安城市独居老人需要社区的精神关爱——南京市独居老人调查[期刊论文]-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8)

12.江立华.黄加成老年人需求与宜居社区建设[期刊论文]-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6)

13.汪流.王凯珍.赵婧创办全国老年运动会研究[期刊论文]-体育文化导刊 2009(9)

14.李瑞芬.童春林中国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期刊论文]-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6(12)

15.高琳薇城乡老年人生活需求满足状况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贵阳市1518份问卷调查为例[期刊论文]-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4)

16.丁志宏城市退休老人精神需求现状及社区支持[期刊论文]-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3)

17.耿香玲.冯磊城镇社区老年群体精神需求与精神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以苏州龙华苑社区为例[期刊论文]-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9)

18.杨春城市老年人心理和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江苏省为例[期刊论文]-人口学刊 2011(3)

19.周绍斌健全农村老年健康支持体系[期刊论文]-卫生经济研究 2006(11)

20.谢建社.方英社区综合养老模式新探[期刊论文]-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8)

21.肖亚洲.陈立章我国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的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18)

22.李芳老年人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支持网的构建[期刊论文]-学术交流 2012(8)

23.贺咏梅关于拓展医院离退休职工文化生活的研究[期刊论文]-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8)

24.刘珂.张辉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的情感支持的概念、现状及对策[期刊论文]-法制与社会 2009(35)

25.凌小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困境与选择[期刊论文]-理论界 2008(7)

26.周绍斌论道德建设与农民养老[期刊论文]-人口与经济 2009(4)

27.周绍斌论农村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与健康服务[期刊论文]-社会主义研究 2007(2)

28.黎亮重庆市老年旅游市场消费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9.黎亮老年旅游市场消费行为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30.马丽娜.汤哲.关绍晨.方向华.吴晓光.刁丽君.刘洪军.孙菲社会家庭因素与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9)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573331695.html,/Periodical_scyrkfx200506011.aspx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总报告 责任编辑:省老年学学会发布日期:2008-12-21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总报告 为全面反映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了解存在的问题,给制定老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龄协会委托其所属的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承担并启动了由民政部申报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项目。这是第一次由国家拨专款并以政府名义进行的全国性老年人口状况调查。调查得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获得了丰资料。 本次调查涉及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的160个市(县)、640个街道(乡)、2000个居委会(村)。调查时点为2000年12月1日,调查对象是抽样围城乡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调查问卷分城市问卷、农村问卷和城乡社区问卷。调查容主要涉及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状况、经济供养、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活动、老龄基层组织和工作等情况。调查采用分层配额系统随机抽样方法(2),共获得有效样本量20225份(3),其中城市10171份,农村10084份。获得社区问卷160份,其中城市80份,农村80份。 一、老年人的基本状况

本次调查显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总体上看,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自身的素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实惠,主要表现在: 1、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增加 近十几年,在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基础上,全国人民的生活迈人了小康阶段,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根据2000年调查(4),城市老年人的年平均收入达到8496元,较1992年的(5)2053元增长了3.1倍;农村老年人达到2232元,较1992年的832元增长了1.7倍。 2、老年人家庭生活条件改善 2000年,老年人的家庭生活设施较1992年有了显著增加。在城市,老年人家庭生活设施拥有率1992年达到50%的有自来水、电视机、电风扇和洗衣机等4种;2000年增加到8种,其中,自来水拥有率从1992年的92.0%增加到2000年的93.4%,电视机从88.2%增加到95.2%,电风扇从77.3%增加到78.3%,洗衣机从51.5%增加到70.6%。除了上述4种外,还增加了煤气、、电冰箱和室厕所,煤气拥有率从49.9%上升到77.4%,从7.6%上升到71.1%,电冰箱从46.6%上升到65.9%,室厕所从38.0%上升到68.9%。 在农村,老年人家庭生活设施拥有率达到50%的有电视机和电风扇2种,其中,电视机拥有率从1992年的47.4%上升到2000年的76.0%,电风扇从44.3%上升到52.1%。同时,自来水拥有率大幅度增长,从0.9%上升到39.2%。

最新老年人需求

老年需求市场 老年人口作为一个特殊的人口群体,其需求和消费受到心理、生理特点的决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条件的变化,产生了不同于其他人口群体特殊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也就是说,老年人口的基本需求特征决定了老年人口生活需求的特点。人到老年,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主要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退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领域,欢度晚年成为退休后的主要生活内容,大多数老年人的活动场所主要是在家庭和社区里,他们的闲暇时间增多了,由于健康的原因,他们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保健、长寿问题。高龄老年人和病残老人需要社会和家庭的照料和护理的时间增多了,由于年老体衰他们更加需要社会提供一些辅助活动产品,以便增加自助和活动的能力,他们更加需要社区为他们提供入户服务。(一)、老年消费市场特点 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在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同时,也在孕育着一个潜力无穷的巨大的消费市场,也给厂家、商家一个新的机遇。抓住这个契机就有可能开拓出新的市场,老年产业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根据现代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市场需求决定于三大要素:一、具有某种需要的人,一定的人口规模是形成市场的前提,也是某种产业形成的前提; 二、为了满足这种需要的购买力水平,购买力是形成老年消费市场的必要条件;三、购买欲望,人们必须对某种商品(服务)需求具有购买的欲望需求,才能产生实际的购买行为市场。老年消费市场的需求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老年消费市场需求=老年人口+购买欲望+购买力。 我国的老年消费市场从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上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高龄老人市场,主要针对80岁以上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或不能自理的老人,包括护理服务,特别护理设施、特殊商品等; 二是针对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提供自助性生活辅助品,如电子呼救器、代步器,提供医疗康复器械、场所、家政服务、心理咨询服务等; 三是针对低龄老年消费市场,为其提供更多的适合自身特点的消遣、休养、娱乐的设施和场所,这一类称为"老年人消费偏好"市场。我国老年产业的发展前景乐观,因为我国老年人口多、收入稳定增长、需求层次多,庞大的"空巢家庭"、丧偶老人和独居老人群体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老年人中高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快,比重不断增加,因此,医疗保健方面的服务需求始终排在第一位。对尚能自理老人的服务,对因病卧床的老人提供的家庭护理以及对健康老人提供的可自助使用的辅助品等等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老年产业具有极强的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前向效应是指对上游产业的劳动效应,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需求将带动传统商品等一系列上游产业的发展;后向效应是指对下游产业的推力效应,老年产业的形成将为服装、食品、特殊商品、交通、旅游、娱乐、老年福利设施、住宅、社区服务业等多种行业、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老年产业与纳米产业一样,具备形成一个国家的主导产业的潜力,围绕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将迅速形成相关庞大的产品群和企业群。其中蕴含着巨大的财富和新经济的增长点。 (二)老年人对特殊商品的需求 据上海市对有老年人家庭亲属和老年人的购物欲望,商品的需求调查显示①,有老人的家庭,他们的亲属或子女为老人经常性购买的物品有:健身器材和文化用品等。在日用品选择方面,主要选择适合老年人式样的衣服,保健品,药物牙膏、能促进微循环的床垫药枕,健身器材,能照明又能收音的小手电、磁疗软底便鞋拖鞋,护关节,另外也有部分人表示愿

社会政策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 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2.社会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 的各种社会性行动的总和。 3.社会政策主体:社会政策的主体是指发起或参与社会政策行动过程的行动者。 4.社会政策对象:社会政策对象是指社会政策行动的接受者。可以分为一般性对象和专门 对象,以及普遍性对象和特殊服务对象。 5.社会政策资源:指维持社会政策行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条件。包括资金性资源和非资金 性资源。 6.社会政策运行机制:指社会政策行动各个环节运行的基本方式。包括社会政策主体的组织方式、资源调动机制、受益者选择机制、以及社会服务传递机制等各个方面。 6.价值:价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作出不同点界定和划分,包括效用论价值和本质论 价值。价值的本质是指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尺度和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接近。 7.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 看法。价值观是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统一体。 8.社会政策执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执行:某项社会政策、方案、决议、意见等 的具体贯彻、推行和实施。广义的执行:是指执行者为贯彻、落实社会政策指令,实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动和整个过程。 9.社会政策评估: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应用特定的方法,对社会政策的科学性、可 行性及实施后的效果、效益、效率进行分析、比较与综合后所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并以此作为决定社会政策继续、调整或终结依据的一种管理行为。 10.社会政策效果:指由社会政策的实施所引起的社会政策目标团体和社会环境所达到的状 态。 11.社会政策调整:指社会政策制定者依据评估结论反馈的信息,对社会政策的内容和形式 予以部分改变或全部改变的行为。 12.社会政策终结:指经过由政府组织或社会自发的政策评估之后,社会政策决策者或制定 者采取一定措施,将过时的、无效的或多余的政策、计划、功能或组织予以终止或结束的一种行为。 13.社会政策周期:指社会政策经过制定—执行—评估—终结这几个阶段后形成的一个完整 的运行过程。 14.社会政策效力:指一项社会政策在运作过程中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客观影响,强调(1) 客观性(2)社会政策效力不同于法律效力(3)社会政策效力不同于社会政策的有效性。包括正效力与负效力。 简答题 1.社会政策基本特征: 一、社会政策是由政治组织制定和实施的政治措施。 二、社会政策是理论指导实践的中间环节。 1)社会政策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新乡延津县魏邱乡“450行动计划”科技支农服务团 就朱寨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农村 养老模式。 一、社会实践背景 2002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2亿,占目前总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3.2%的速度持续增长,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完全迈 进了老龄社会的门槛。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老年人问题层出不穷,尤其在农村,生活 条件不适,医疗疾病困扰,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老 年人的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而农村老年人的问题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关系 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坏。所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中老年人问题,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农 村养老模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 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们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现状 无论是思想发动、策划组织、专业支撑、项目申报、教师带队、提供条件、建立基地、总结表彰、巩固成果,还是重点组建团队、分散活动加强管理、打造特色品牌活动项目上,高校应努力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通过对朱寨村近三百户家庭的走访,我们对该村的老年人生活条件、医疗健康状况、 文化娱乐休闲状况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情况不容乐观。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 到了明显的提高与改善。作为80,90后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如何正确引导树立科学合理 的消费观在当今社会显得日益重要,因为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性质的消费群体,他们当 前消费大部分要靠父母的收入。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人才,是开创21世纪大业和进一 步振兴中华的主力军,在受xxxx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社会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树立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于以后大学生成才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活条件 1、居住环境:该村大多数为瓦房,不少家庭条件较好的住上了楼房或平房。而对于 老年人,尤其是于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务工的老人,他们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由 于农村人特有的生活习惯,院落中的物品摆放较为杂乱;现在大多数家中电视已经普及, 但通过走访,发现一些老人独居的家中并没有电视,所以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说还是一片 空白。该村实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其中每户出资400元,其余由政

老年人心理需求研究分析论文

老年人心理需求研究分析论文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推进,老年人群在我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关注老年人群的健康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更是一项 社会及国家需要面对的问题[1-3]。老有所乐是全社会对老年人生活 的期待,但由于躯体及心理等问题,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支持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增加晚年 的幸福感。在社会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 到异地工作,这造成了大量的空巢老人,空巢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减 少了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4],社会支持水平的降低在某种程度上 影响了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关爱老年人,提升老年人的心理 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我国大量的研究也表明 了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脆弱性。社会支持包括子女、配偶、亲朋 好友等对老年人的情感支持,也包括收入状况等经济支持。有研究 认为,较低的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是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影 响因素[5-6]。夫妻关系和子女关系是中国家庭的两组重要支撑,作 为社会支持的环节,良好的子女关系让老年人有较好的精神寄托, 可以经常性的与子女进行交流和沟通,缓解内心的孤独感[7]。重大 的生活不良事件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大事件,甚至会造成老 年人的抑郁等症状。本次研究以社会支持作为研究的支点,分析不 同社会支持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2方法 1.2.1 1.2.2质量控制 1.3统计处理

2结果 2.1不同维度下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得分 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健康自评状况和子女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影响;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 姻状况、健康自评状况和子女关系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得分存在显 著影响,见表1。 2.2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得分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离退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总分与SCL-90中的强迫、 抑郁、焦虑和敌对存在显著负相关,具体到3个维度上,客观支持 和主观支持都只与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对支持的利用度与强迫、 抑郁、焦虑和敌对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见表2。 3讨论 3.1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的因素 本次研究年龄对老年人心理症状和社会支持的影响以在70岁以 上较为明显,这可能是因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躯体的老化,与 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对主客观的利用度降低,同时交流的困难及躯体 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到了心理的起伏变化,这一点健康自评状况的分 析情况也可以印证,自我身体情况较差者得到的社会支持评分较低,同时症状得分情况也偏高。 3.2主观支持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主观支持是指个体体验到的或情感上感受到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与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 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家庭中如果发生重大的不良事件,如丧偶等, 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打击是非常大的,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同时 社会支持程度得分也就较差。根据相关性的研究也表明,主观支持 与老年人的焦虑情绪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同时主观支持也可以从子 女关系、居住状况上来分析,子女关系较差、独居、空巢老年等社 会支持相对较差,其各种心理症状表现的也就越明显,本次研究的 也得到邬俊福等研究[12-14]的认证。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1、身体健康。血压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医疗组成员利用随身携带的电子血压计为村民进行了免费测量。在几天的测血压活动中,他们共测量了238人(其中有复测者)。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血压比率不断攀升,依次为12.6%(50岁)、16.3%(5060岁)、23.8%(6070岁)、54.8%(70岁)。由此可见,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是易高发的。当然血压高低受时间、季节、运动、温度、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尽力确保测量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但从这一数据分析中,也能反映一定的问题。此外,通过走访发现中老年人群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等,这些疾病都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老年人的身体还是健康的,人的寿命大约在7580岁(该村有一93岁高龄的老人),但以上所反应的问题仍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外部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频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区社会尊老养老风气的退化,一些人见到老年人不会主动打招呼,视而不见,这对老年人心理笼罩了阴影使之产生了社会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认为老了无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使其生活相对比

较封闭,缺乏与外界交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80岁以上的身上。二是来之于家庭内部,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对老人的关心,子女忙于事务对老人关怀不够入微等都使老人谢了产生失落感。同时,年轻一代对老年人行为不理解也极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创伤,相对应,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行为也存在困惑。 3、饮食健康 通过走访发现,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饮食并不科学,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影响。对于农村人来说,他们吃的蔬菜大多是自己种的。虽然食品安全上有保证,但基本上是种啥吃啥,而不注重食物的广泛搭配。肉制品由于物价上涨,物源减少,农民对其望而却步,加之农民生活较为俭朴,经常改善生活的相对较少。据调查分析,一月改善一次的约占50%,每周一次的约为25%,约14%的人平时很少或根本不改善生活,食品搭配缺乏多样化,很难保证营养的供应。水果方面,村民平时水果的摄入量比较少,有3.4%的人天天吃,经常吃的占34.4%,偶尔吃的占24.1%,37.9%的人一般不吃,经常补充水果在农村尚未真正实现。另外通过走访发现,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平常吃饭盐味过重,这长期以往,易形成高血压,危害身体健康。 4、生活方式 通过走访发现,该村村民的生活方式相对较为科学,但也有一些不科学的习惯充斥其中,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从睡眠来

国家对老年人的政策.doc

我国老年人健康保健服务相关政策与制度 2.1 我国现有的老年人相关政策1996年8月,劳动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3号)对老年人群体各方面权益通过了法律上的确认,此外,在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等法律、法规中对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均相应规定。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出台(中发〔2000〕13号),对老龄工作的重大意义,老龄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老龄工作要点作了阐述。同年,民政部、国家计委等11部委发出《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确定了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优惠政策。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出《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97号)中,确定了福利性、非赢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 2005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会同中宣部、全国总工会等21个中央、国务院有关机构及人民团体联合发出《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全国老龄办发〔2005〕46号),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就老年人优待工作出台的文件,也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之后的又一部老龄工作国家级政策性文件。《意见》提出,全社会应为老年人提供养老优待;对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优待,城市“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和城乡贫困老年人要按规定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医疗机构应为老年 人就医提供方便和优先优惠服务,如减免老年人普通门诊挂号费和贫困老年人家庭病床出诊费、提供免费体检等;提供生活服务优待,采取多种措施,方便老年人日常生活;提供维权服务优待;提供文体休闲优待,努力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同年,国家民政部出台的《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随后,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趋势,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对“十一五”期间老龄工作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与主要任务做了具体要求,指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健全、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社区服务、住房保障、老年教育、法律援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和措施,构建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2006年2月,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以全国老龄委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的意见》(全国老龄委发〔2006〕2号),提出在城市要认真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项政策,努力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医疗问题;在农村,要继续巩固家庭养老功能,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当地特点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积极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要加大对城乡贫困老年人社会救助和医疗救助力度,切实保障贫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等。200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华人民

社会政策复习资料

社会政策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政策: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 2、社会保护:是指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建立各种保护性的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或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所受到的利益损害。 3、公共政策:政府或者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4、伊丽莎白济贫法:1602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颁布的社会福利法案,该法在实行过程中建议应对不同类型的贫民采用不同的救济方法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体力健全的贫民需要送入劳动工厂,对不能工作的贫民送入救济院或者施以院外救济,为失依儿童安排学徒训练机会。 5、福利国家:是一种工业国家的国家形态,它不只是社会保险或公费医疗,也不只是家庭福利或社会救助计划,甚至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保障或社会政策,而是它们的综合。 6、公积金法案:是新加坡的一种社会制度法案,为了改变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人民生活条件恶劣,失去工作能力的人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的状况。 7、剩余型模型:剩余型模型假定家庭和市场经济是满足个人需求的两个“自然”渠道和优先性的福利供给结构,当这些制度不能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社会福利制度才发挥作用,是一种补救性的制度,当正常渠道重新发会适当作用后,它就应当撤离出来。 8、制度型模型:制度型模型把社会福利看作是现代工业社会中帮助个人达到自我实现的一个适当的合法的功能。 9、社会需要:是指社会整体的需要,也即社会整体生存、运行、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 10、民间组织(民间非营利组织):按照非营利组织的原则建立的组织,其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他们向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提供福利性服务。 11、就业组织(雇主):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以及一些个体雇主,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向其雇主提供各种福利性服务。 12、普惠型福利模式:是指社会政策行动倾向于不加区分地给全社会或某些群体中的所有社会成员都提供相同的福利待遇,而不论他们是否每个人都有没满足的需要。 13、选择型福利模式:是指社会政策行动更倾向于首先要界定社会中或一个群体中哪些人真正具有特殊困难,在此基础上将福利项目集中提供给那些最困难的个人或家庭。 14、社会政策受损者:是指在社会政策行动中利益受到相对损害的个人或群体。 15、弱势群体:①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中能力低下的群体。 ②弱势群体是指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群体。 ③弱势群体的概念是按照人群的某种外部特征来划分类别,它往泛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人。 16、社会支出:政府社会支出是政府在社会政策各个领域所做的财政投入量的总和,也是指政府财政总支出中用作实施社会政策的部分。 17、准市场模式:主要是指在社会政策行动中引入一定的市场机制。 18、社会政策议程:一般特指政府根据各项任务的轻重缓急而安排的制定社会政策的计划。 19、社会政策评估:一是指对政策方案的评估;二是对社会政策具体行动及其效果的评估。 二、简答(书后习题) 1、什么是政策、公共政策、社会政策? 答:⑴政策:是指政府或政党有关行动的规则体系。 ⑵公共政策: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⑶社会政策: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

老年人文化生活需求调查问卷

老年人文化生活现状与需求调查问卷 您好! 我是东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的学生,为了解当前老年人文化生活的现状与需求,对于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作评估,并为了以后探讨进一步改善老年人文化生活做准备,组织了这次调查。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和配合!本次调查问卷不用填写姓名,答案也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问卷中的问题。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协作! 东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老年人文化生活现状与需求调查组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以上 3.您的居住状况是 a.与老伴与子女同居 b.与老伴同居 c.与子女同居 d.独居 4.您的受教育程度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e.大学以上 5.请问您平时的文化生活类型有(可多选) a.看电视、电影或听广播 b.看书、读报等阅读类 c.散步、跳舞等健身活动 d.看戏、看文艺演出 e.下棋、麻将等棋牌类 f.书画、乐器类活动 g.其他_________________(请注明) 6.您参加文化生活的频率 a.几乎每天都会参加 b.每周2—3次 c.每个月1—4次 b.d.很少参加 e.没有参加过 7.社区可以提供的文化活动场所(可多选) a.活动室 b.阅览室 c.聊天室 d.医疗健身室 e.电教室 f.小区亭院 g.广场公园 8.对于社区或街道提供的文化设施您觉得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非常不满意

9.社区的文化活动设施是否需要增加或改进 a.需要 b.无所谓 c.不需要 10.您一周的文化生活时长是 a.几乎每天都被文化生活时间占据 b.占了生活的很大部分 c.不多不少刚合适 d.很少的一部分 e.没有文化生活时间 11.对于参加文化生活您有什么期待(可多选) a.锻炼身体 b。增长知识扩大眼界 c.增进家庭感情 d.为社会做贡献 e.学习新的技能 12.社区或街道会举办什么类型的文化活动(可多选) a.书画比赛 b.棋牌游戏 c.宣讲讲座 d.体育锻炼 e.公益活动 f.其他 13.您认为社区老年人文化活动参与状况如何 a.大家都踊跃参加 b.一般,个别人踊跃参加 c.很少有人参加 14.您觉得社区是否应该多举办老年人文化活动 a.应该 b.无所谓 c.不应该 15.您觉得您的文化生活时间或次数受到影响的原因有(可多选) a.与子女一起生活,受晚辈生活方式的限制 b.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c.自己身体原因的限制 d.经济收入限制 e. 家庭生活限制而没时间 f.社区和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的文化生活设施、服务或场所相对不足 G.其他 16.您认为社区工作人员、政府机关对老年人文化工作是否重视 a.重视 b.比较重视 c.一般 d.不重视 e.不清楚 17.您是否希望多参与文化活动 a.是 b.否 对于您的合作与协助,我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社会政策概论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政策和公共政策 一、政策 (一)政策的基本特征 1、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 2、政策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 3、政策具有明确的行动内容 4、政策是规则体系与行动体系的结合 (二)政策概念的定义 1、多元视角 孙光之《政策科学》:“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了实现一定的总目标而确定的行动准则,它表现为对人们的利益进行分配和调节的政治措施和复杂过程。” 林金德之《政策研究方法论》:“政策是管理部门为了使社会或社会的一个区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提出的法令、措施、条例、计划、方案、规则或项目。” 张金马之《政策科学导论》中认为:“政策是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关团体和个人行为的准则或指南。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以及行动计划与策略等。 陈振明之《政策科学》:“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策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策、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辞海》:“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准则。” 2、定义 “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理解: (1)政策的主体可以是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但政府和政党的政策体系在社会中的影响最大。 (2)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以及围绕组织的目标而有序地处理各项日常事务。 (3)政策包含了规则体系和各种具体的行动。 (三)政策与制度的关系 1、什么是制度 制度指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能够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社会关系模式之中的有关规则的复合体。 由有关的规则集合构成的制度可以分为两类,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前者指由比较明确地表达出来的一系列规则构成的,而且有相应的奖惩措施来保障其更有可能得到遵守的制度。后者往往是由没有那么明确地表达出来的规则构成的。 2、制度与政策的关系 相通之处: (1)都包含有规则的要素。 (2)绝大部分政策都是在既定的制度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的。 (3)政策行动可以建立一套新的制度或改变现有制度。 不同之处:

现代城镇老年人生活需求

浅谈现代城镇老年人养老服务 一、现代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比例升高的过程,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将人口是否老龄化的划分标准界定为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分别为4%以下、4%—7%和7%以上。也就是说,65岁以上老年人总人口中占7%以上,就属于老年型国家,即人口老化。 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经达到6亿,有60多个国家老年人口到达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2002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经达到1.34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经达到9000万,趋势还在不断越来越严重(参见表1),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并且中国老龄化问题还不同与发达国家,有其自己突出的特点,老龄化速度快,中国人口老化不光是比例问题,还有就是数量问题,中国老年人口远多与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又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并且出现“未富先老”特殊现象,所以解决中国老年人养老问题是非常迫切,又是困难和严峻的问题,它不光影响现今这一代老年人的生活问题,还影响未来中国人对生活的期望,对国家和政府的满意程度。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表1

二、中国现今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家庭的类型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庭类型的增多和结构小型化,出现了很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和丁克家庭,在这些家庭里,子女无法负担的起赡养老人的责任或老人没有子女的赡养,家庭养老保障功能被弱化了,传统的家庭养老的方式已经和现在的家庭模式和结构不象适应,“空巢”老人家庭越来越多,老年人养老的任务势必要有社会的帮助承担,在我国社区在承担起这个认为时暴露出很多的问题。(1)养老制度不完善,没有一个健全的养老系统,仍然以家庭养老站主导地位。(2)退休老年人太多,养老金发放不够,不及时。据一位居民反应“现在70 多岁的老人,特别是企业退休的技术人员,养老金太少,退休工资除了看病医疗,所剩无几,甚至还不够看病的钱!”“我想表达一个

老年人心理需求调查问卷

关于青岛市老年人医疗资源依赖与心理需求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岛城市民:您好!以下是我们小组针对我市老年人心理需求与医疗资源等状况的调查问卷,旨在了解老年人身心状况,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支持。答案无对错或好坏之分,请不要漏掉问题。我们将严格遵守保密原则,绝不会泄露您的个人信息。在此,我们小组全体成员对您的帮助与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所有的题目,除注明“请自填”外,其余均请按您家中的一位老人或您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选择,在相应的一个选项“□”上画“√”) 一、老年人基本情况。 1、老年人年龄:□60~70 □71~80 □81及以上 2、老年人性别:□男□女 3、老年人婚姻状况:□已婚□未婚□离异□丧偶 4、老年人养老形式:□居家养老□老年公寓□敬老院 5、老年人居住形式:□与子女合住□个人独居□与配偶合住 6、老年人养老经费(可多选):□劳动所得□离退休工资 □养老保险□子女供养□社会救济 7、老年人月收入水平(单位/元):□500以下□500~1500 □1501~3000 □3000以上 8、老年人文化水品:□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 9、老年人每月服用药物及检查身体所花费用数额(单位/元): □500以下□501~1000 □1001~3000 □3000以上 二、医疗与心理需求信息。 (一)老年人身体状况自我认同 1、老年人是否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 □是□否□不确定 2、老年人是否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如测量血压、心率等)。 □是□否□不确定 3、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良好。 □是□否□不确定 (二)老年人购买药物的需求 4、老年人是否以看电视来消遣、娱乐、接受信息。 □是□否□不确定 5、老年人是否关注电视中的药品、保健品、医疗设备广告或推销节目。 □是□否□不确定 6、老年人是否以听广播来消遣、娱乐、接收信息。 □是□否□不确定 7、老年人是否关注广播中的药品、保健品、医疗设备广告或推销节目。 □是□否□不确定 8、老年人是否亲自拨打过电话购买广告推荐的药品、保健品、医疗设备等。 □是□否□不确定 9、老年人是否亲自到药店等场所购买广告推荐的药品、保健品、医疗设备等。 □是□否□不确定 10、老年人是否让子女或看护者到药店等场所购买广告推荐的药品、保健品、医疗设备等。 □是□否□不确定 (三)老年人服用药物的情况

社会政策知识点

社会政策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政府或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2、社会保护: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建立各种保护性的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或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所受到的利益损害. 3、社会问题:可以被认为是对社会成员和社会整体造成负面影响,社会主流价值不能接受因而需要采取集体行动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4、社会歧视:是指社会中的某些个人和群体因性别,种族,出生地域以及其他一些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5、社会政策评估:是指政策实施到一定阶段以后,由于社会政策的权威机构通过组织专门的调研及资料分析工作,对社会政策行动的实施过程及其已产生的效果作出科学判断的过程。 6、行动标准:是指在社会政策评估中评判一项社会政策行动进展情况的标准即已投入的资金和已采取的行动是否达到了预先的计划 7、收效标准:是评判一项社会政策行动收效的大小及质量的标准,即已采取的行动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收效,是否达到了该项社会政策预期的目标。 8、效率标准:是指对一项社会政策行动效率的评判,也即对其投入产出率高低的评判。 9、事实标准:对社会政策实施过程及其收效中各种事实的评判与分析。 10、价值标准:对社会政策行动及其收效进行价值判断时所依据的标准。 11、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向老弱病残和生活不幸人士等弱势群体无偿提供款物救济的一种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一般包括灾害救济、贫困救助以及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救助。 12、个人需要:个人的社会需要是个人或人群生活中的实际条件未能达到该社会认为应该达到的标准,因而引发各种问题。 二、简答题: 1、公共政策的基本特点:1)公共性2)权威性3)价值性4)群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欧洲工业化对社会政策实践的背景:1)生活风险增加2)失去土地保障3)社区和家庭的保障和服务功能降低 3、欧洲工业化对社会政策实践的作用:积极作用:增加社会财富;消极作用:1)大量的劳动者生活质量降低;2)生活风险增大;3)导致贫困等社会问题严重 4、蒂特马斯的社会政策研究的三个长处和两个不足 长处:1)蒂特马肯定了价值在社会科学中的作用,认为社会政策研究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 2)蒂特马斯认为社会科学既不是价值中立的,也不可能离开客观事实,因此主张把关于社会政策的研究结论与建议建立在事实和可以验证的证据基础之上。 3)对于蒂特马斯来讲,社会政策的论题比社会服务广泛得多。 坏处:1)单一的价值取向

老年人养老现状及生活需求调研问卷

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养老服务需求调研问卷附录:你好,我是代表XX有限公司针对社会养老这一问题进行调研的设计研究人员,此次调查是想对目前老年人的养老现状情况及养老服务需求进行了解,希望您能协助回答以下问题。此处调查结果仅作为学术研究用途,您所提供的信息我们将替你保密,感谢您的参与! 问卷编号:调查员:调查日期: 年月日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①男②女 2.您的年龄: ①60岁以下②60-70岁③70-80岁④80岁以上 3.您在养老机构居住了多长时间 ①半年以内②年~1年③1~2年④2~3年⑤3~5年⑥5年以上 4.您之前的居住方式是怎样 ①与配偶同住②与子女家庭同住③一个人住④其他 5.您选择居住在这里的最重要理由是什么(可多选) ①独居老人②空巢老人③与子女生活习惯不一致④追求独立生 活⑤享受这里的环境和设施⑥其它 6.您退休之前的年收入大致是多少 7.您目前入住的费用是由谁帮你支付

①自己之前的积蓄②使用个人养老金支付③子女帮助支付④家 里的房产抵押支付⑤单位支付 8.您养老机构每月支付的费用是多少 ①500 元以下②500~1000 ③1000~1500 ④1500~3000元 ⑤3000~5000 ⑥5000元以上 9.您的家人和朋友探望您的次数 ①一周一次②一周2—4次③两周一次④一个月一次 ⑤很少来 10.影响他们来看您的因素是什么 ①工作太忙②路程太远③交通不便④其他 11.您的身体状况如何 ①无病身体好②无大病体质较差③有病但不影响行动④病重行动不便 ⑤病重不能自理⑥残疾不能自理⑦高龄不能自理⑧其他 12.如果您行动不便,你更接受哪种生活方式 ①与配偶居住②与儿女一期居住③请保姆照顾④到养老院⑤其他 二、居住环境与空间 13.您目前所在养老机构的居住类型是什么 ①独栋别墅②联排别墅③老年公寓④护理床位⑤其他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浅析(非常专业)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一)老年人小心谨慎 1、重视准确、忽视速度 心理学家发现:老年人在做一件事情时,往往比较重视完成任务 的准确性即比较注意避免犯错误,而对完成任务所花时间的长短并不是很在意。生活中老年人常常嫌年轻人做事毛手毛脚,不够踏实认真。 2、不会轻易冒险 老年人表现在行动上的另一种小心谨慎就是做事稳扎稳打,轻易不愿冒风险。这也是一般人对老年人的一种印象深刻的看法。心理实验证实:老年人宁拿较低的工资,也不愿冒较大的风险去选择一份有机会得到高工资的工作。 (二)老年人“固执” 性格是一个人对自己、对别人、对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所持的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心理特征的一种稳定表现。进入老年期之后,人的活动能力和生理机能就开始逐渐衰退。许多在年轻时意气风发、活泼向上的人,到了老年期之后就变得低沉、缓慢和淡漠。此外,老年人由于一生经历众多,经验丰富,因此其性格特点就更为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个人思想的逐渐成熟,老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逐渐成型,有了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事的模式。那些不了解老年人身心特点和个性特点的人就会感觉到老年人是越来越冥顽不化和固执己见了。 对于个性特点较为固执的老年人,有一种心理技巧和策略可以一试,就是低球技术。其具体做法就是:先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待老年人接受了之后,接着再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这个要求需要老年人负出比第一个要求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代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使用低球技术比直接提出那个较大的要求来得更容易,并且为老年人接受。 (三)老年人爱“唠叨”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老年人一但上了年纪之后,说话就开始重复,早就过去的一件小事也会唠叨个不停,而且对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还深信不疑,决不屈从别人的意见。 老年人由于生理衰老的原因,开始显得精力不够充沛,许多事情自己不能直接参与,或者无法再象年轻时那样从容和潇洒地把事情做得较为理想。因此,他们只好通过说话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绪,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心理平衡。同时由于自尊心的强烈作用,老年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都会进行坚决地维护,也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自我防卫。这个时候,老年人为了排出寂寞,也会借助重复和唠叨的语言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点热闹的气氛;老年人最善于津津乐道的就是自己的陈年往事,自己以前取得的成绩,这都是为了能得到一点心灵上的慰籍,以解脱现时的空虚和无奈。 (四)老年人的“怀旧情绪” 对于过去的时光和以往美好时代的怀念之情,感染着全世界的老人们。这种现象也可以理解为多数老年人对不断变化、急剧动荡的当今时代感觉到无法适应,从而企图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古语说得好:树高千尺,落叶归根。人到老年,仿佛思想就开始退步,不再象年轻时那样憧憬未来,而是开始对自己几十年走过的路进行回味和自我评价,说的话和做的事都带着浓厚的怀旧色彩。由于退休之后突然之间就失去了生活奋斗的目标,生活的节奏也骤然放慢,老年人的心态渐渐地进入到一种安详和宁静的停滞状态。(1月14号发现的新话术点) 在心理上,由于老年人不太可能在获得新的、重大的成就和自豪感的满足,于是就转而进行自我的心理

社会政策(山大网络教育练习题答案)

社会政策概论模拟卷1 一、填空题 1、社会政策的学科性质有综合性、应用性、(系统性)。 2、社会问题的特点包括客观性、主观性、(社会性)、过程性。 3按照社会政策行动的运作方式,社会政策的对象可以分为(一般性对象)和选择性对象。 4、从政府或其他组织资源投入的方式上看,社会政策资源大致上可以分为资金性资源和(服务性资源)。 二、名词解释 1、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政策 是公共政策的重要领域,是公共政策中关于公民福利、社会公平的政策,旨在满足人们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是国民经济的二次分配,它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政策、劳动就业政策、教育政策、社区社会政策、公共住房政策、个人性社会服务政策等。 3、剩余性福利模式 是由维伦斯基和莱博提出来的社会福利的两种福利模型之一,也叫补缺型福利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只有在家庭和市场不能满足个人需要的时候,社会福利设施才介入运作,并且只该时暂时的。这种模式有种慈善和施舍的印迹,救助者被视为弱者,被贴上耻辱的标签。 三、简答 1、影响社会政策决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客观方面:社会政策的需求情况、社会政策的成本与效果、社会政策的信息系统、社会政策的制定机制。主观方面:政府和政党的目标、政治领袖、政府职能部门、利益集团。 2、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有哪些主要环节? 一、确立社会政策议程 二、社会政策的方案设计 三、社会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四、社会政策的试点 五、社会政策的审批与文本发布 3、政府在社会政策体系中有哪些责任和作用? 政府组织是一种公共性组织,它对福利领域的全面介入是现代社会政策产生的基础。没有政府部门对公共福利的干预,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社会政策。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是社会政策的发起者和实施者 (2)政府为社会政策行动提供资源支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