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力学投稿排版范例.doc

工程力学投稿排版范例.doc

《工程力学》投稿论文格式要求

1:《工程力学》论文打印格式

2:《工程力学》论文格式样例

3:《工程力学》中英文摘要书写准则

4:《工程力学》参考文献规定

1:《工程力学》论文打印格式 ( 简称“格式” )

为了提高出版质量,请在收到录用通知和打印格式后,将您的论文严格按照我们所给定的要求和格

式打印,将打印件连同光盘一起寄到《工程力学》杂志社。来盘及打印稿请注明稿件编号。

打印的具体要求如下:(与文件2“样例”对照阅读)

1、本刊采用“Word for Windows ( 简称‘ Word ’ )”排版软件。务必刻一张光盘并打印一份清样;

2、版芯尺寸严格控制为170× 245mm。行距要求:最小值16磅,页面设置:上下 2.6cm,左右2.0cm,页

眉页脚 1.7cm。除标题、中英文提要及首页的作者简介等采用通栏,论文的正文一律居中分两栏,

个别长公式、图表两栏不易安排者可用通栏但要注意文字的衔接。

3、论文打印次序及字号标准为:

(1)论文题目 (2号黑体 )

(2)作者姓名 (4号宋体 )

(3)单位及邮政编码 (6 号宋体 )

(4)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小 5号黑体,内容小 5号宋体 )

(5)英文题目 (Times New Roman 4 号加粗 )

(6)作者英文 (或拼音 )姓名 (5号 Times New Roman)

(7)单位、邮政编码及国别(6号 Times New Roman)

(8)英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关键词 (Key words )(采用 Times New Roman 5 号加粗 )

(9)论文一级标题 (4号黑体 )

(10)小标题 (5号黑体 )

(11)次标题 (5号楷体 )

(12) 正文 5号 (宋体 ),英文、数字采用(Times New Roman)

(13)图名 (小 5号宋体 )

(14)表名 (小 5号黑体 ),表内文字 (6号宋体 )

4、关键词的数目和选择要按国标GB/T3860 — 1995 和GB/7713 —87执行,每篇论文不得少于5个关键词;

其中第 1个应为论文内容所属的二级学科名称;第2个为研究成果总类别名称;第3个为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如属于综述性论文,此位置可写“综述”或“评论”);上述三个是针对统计、分类、

采编部门而规定的,如执行有困难可采取灵活态度。需要提醒的是论文所涉及的具体专业及学术领

域中一切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关键词,作者务必写全。关键词下面的中图分类号( 见文件 2“样例” )按《中国图书分类法》所属的科目填写。

5 、公式编号用小括号()表示,位于行末;公式中的符号采用国际符号体系,变量符号采用斜体,

计量单位、函数及常量符号( 如π) 采用正体。计量用国际单位,标注方法在符号后不用括号而用

“/ ”,如σ(MPa)应写为σ/MPa, (km/h) 应为 /(km/h) 。并注意准确而简明,如 6.0 × 109Pa 应写

V V

为 6.0GPa。专业用语或术语要采用规范表述,特别是要正确使用物理量中的“系数”、“常数”,

“比”、“比率”,“常量”、“常数”,“比热容”,“摩尔热力学能”等准确术语。公式字符

为标准11 磅,下标 / 上标7 磅,次下标/ 上标 5 磅,符号17 磅,次符号11 磅,例如 :

h h0 h 2h 。

6、插图图线必须清晰明确,图中说明一律用中文,每幅图最好放半栏位置,图字采用小5号。若有特

殊半栏放不下的最大图幅宽度控制在170mm 内。图名、图号、表名、表号一律附有英译,图名采

用小 5号宋体,表头用小5号黑体居中,表中内容及表下的标注用6号宋体,论文排版时图放在相应的位置,图下标注一律用小5号宋体。

[1,2] ,每篇参考文献至少在正文7、凡在正文中引用别人文献的地方必须用方括号标在附近某句的右上角

中出现一次,原则上按序号大小依次引用。

8、参考文献要按照文件 2“样例”及文件 4“文献书写”的规定书写,同时注意不同位置标点符号的差

异。中、日、韩三种文字的参考文献要在原文献下面附上英译,英译的要求要符合文件 3“英文准则”的规定。

9、在首页脚注处注明基金项目( 含批准号 )及所有作者的简介:姓名 (出生年月 ) ,性别 (民族 )(汉族可省

略 ),籍贯,职称,最高学位,职务及社会兼职,主要从事专业及研究方向(E-mail) 等。务请注意①所有作者均需介绍;②给出一个永久联系人和E-mail 。并在永久联系人姓名前打星号。

例: * 王□□, (1935— ),女 (蒙族 ),呼和浩特人,教授,博士,院士,院长,中国力学学会福建分

会理事长,从事结构工程研究(E-mail: ) 。 (参见文件 2下方 )

10、除论文本身外,光盘内不得有其他文件,并在光盘标签上注明论文编号、论文题目。

11、由于计算机打印输出过程有时也出现错误,故请作者在论文寄出前对此予以校看,以免留下打印

输出的错误。

2《工程力学》论文格式样例 ( 简称“样例” )

文章编号: 1000-4750

空1行

现代防空导弹的研究二黑,居中空1行

王□□ 1,*赵□□ 2 (1. □大学自动化系,北京100084;2.□设计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24) 小 5号黑体空1行4号宋体,居中

6号宋体,居中

摘要:对现代防空导弹系统的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并用这些参数描述主要战技指标;。关键词:防空导弹;特征参数;□□□□□(5个以上)小5宋体

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件务请妥为作者校稿时仍依据, 本刊不再A GENERALIZED CONFORMING TRIANGULAR

FLAT SHELL ELEMENT 4 号 Times New Roman 加粗

LI Wei , XU Zhen 不分国籍,姓全部大写 5 号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6号

5 号加粗Abstract: A triangular flat shell element GST18 with three nodes and eighteen degrees of freedom is constructed.The membrane and bending parts of the shell (700)

5 号

Key words: finite element; generalized conforming element; flat shell element (5)

1 基本方程4号黑体,上、下各空半行 1.

2 245mm 【14】

5

b

1.15号黑体,顶格

【10.5】

5

小 5 号黑体表1几个型号地空导弹的推重比与远重比

Table 1 Propellant to weight ratio and far limit

to weight ratio for several air-defence missiles

M m(x) sin d x (1)

a

5

[1]杨勇 , 张元之 . 弹性动力学 [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88.

Yang Yong, Zhang Yuanzhi. Elastodynamics [M].

Beijing: China Railway Press, 1988. (in Chinese)

6

型号名称

推重比

体远重比 /m·kg-1

0.15

0.1

g

g 0.05

/

速0

-0.05

-0.1

SA-2 SA-6 SA-9 SA-13 靛青响尾蛇

~23 ~25 ~31 ~28

~14 ~41 ~140 ~180 ~83 ~1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时间( s )

时间/s

[2] 钟伟 . 论现代低空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J]. 中国工

程科学 , 2001, 3(5): 1 - 11.

Zhong Wei.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w altitude air-

defence missile weapon system [J]. Engineering Science,

2001, 3(5): 1 - 11. (in Chinese)

[3] Robert M J.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M].

Philadelphia, Taylor & Francis, 1999.

[4] Baochun Chen. State of the art report on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 [C]//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orts. Tianjin China, Science Press, 2002.

[5] (最少 10 个)

图 3 振动台产生的天津地震波小

Fig.3 Measured table acceleration due to

5 宋

Tianjin earthquake drive signal 体

6

小 5宋体

170mm

【小五号】【9】

3《工程力学》中英文摘要书写准则( 简称“英文书写” )

———自《 Ei 数据库文摘要求》摘编

一、总则

文摘是沟通国内外学者之间学术交流的桥梁,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反映作者的原创性工作。文摘

是一篇有内容的、完全独立的文章,读者不看正文和参考文献,只看文章摘要就能大致了解作者的

工作。因此,文摘用语要通俗、简练、准确,客观、清晰地反映论文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成果,即作

者作了什么,怎么作的,结果是什么。

二、如何写好中英文摘要

1.文摘应包含正文的要点,一般来说应包含研究对象(目的),研究方法(所用的设备、材料),结果和结论。不能

因为某些内容不好翻译就弃掉要点。

2. 尽量简短,不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信息(Background Information),文摘中不能出现图号、表号、方程号及参考文献号。

3.文摘中尽量不出现数据,必要时应该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数据。

4.不用谦虚词,不用“据我所知”之类的不肯定词,直接说作了什么。对自己的工作不作评价。

5.文摘不能出现正文中没有的内容,不能对原文进行补充和修改。

6.文摘中的缩写名称在第一次出现时用括号写明全称。

7.中英文摘要内容要一致。

三、英文摘要行文原则

( 一)明确而简洁

1、尽量用短句。使用简短且词义清楚并为人所熟知词汇,不得使用行话和俗语,避免多姿多态的文学性描述。

2 、取消不必要的词语:如“It is reported”“ Extensive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 author discusses ”“ After careful comparison of”以及文摘开头的“In this paper,”。对一些不必要的修饰词,如“in detail ”、“ briefly ”、“ here ”、“ new”、“ mainly ”也尽量不要。

3 、只叙述新情况,新内容,过去的研究细节及未来计划均不应列入;

4 、不说无用的话,如“本文所谈的有关研究工作是对过去老工艺的一个极大的改进”等;

5、尽量简化用辞,删繁就简。参看右表。

6 、文摘第一句应避免与题目 (Title) 重复。

不用

at a temperature of 250℃ to 300℃( 二) 采用正确的英语文体风格

1 、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做过的实验工作、实验at a high pressure of 13.8MPa

过程或曾经用过的技术,用过去时叙述的工作往往是

at a high temperature of 1500 ℃不在文章中详细叙述其过程的。推荐作者用现在时态

叙述作者文章中的内容 ( 如理论依据、推导方法等) 和

文章结论:如

discussed and studied in detail “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for the has been found to increase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tension of a cable

corresponding to a scale model of a guy wire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for a 380m tall radio navigation tower are

can be concluded that

compared to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For

而用

at 250 ℃~300℃at 13.8MPa

at 1500 ℃discussed increased

the results show

the theoretical determination of natural frequencies, alternate methods of using curvature are presented. The

first 10 natural frequencies of the cable were measured at a number of different wire tension levels and were

found to differ from the theoretical values by an average of only 0.6%.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the frequencies show clear evidence of”

2、能用名词做定语的不用动名词做定语,能用形容词做定语的不用名词做定语。

例如:用measurement accuracy不用measuring accuracy ;用experimental results不用experiment results

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定语的情况下,不用或少用of 句型。

例如:用measurement accuracy不用accuracy of measurement ;用equipment structure不用structure of equipment

3、可用动词的情况尽量避免用动词的名词形式;

例如:用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s was measured不用Measurement of 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 was made;

4、避免使用一长串形容词或名词来修饰名词。

如应用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reinforced with short carbon fiber

代替 The short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5、中英文摘要保持基本一致,但中英文有不同的表达方法,不要简单地直译中文摘要。例如,不要用“××are

analyzed and studied (discussed)”来直译“分析研究( 讨论 ) ”这一中文概念,用“××are analyzed 量不要使用not only but also直译中文“不但” “而且”这一概念,用and 就行了。

6、文摘中不得使用特殊字符及由特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对那些已经为大众熟悉的缩写词,如

laser 、NASA、radar等,可以在文中出现。其它缩写词即便是某些领域的常用缩写词,如FEM (有限元法

”就可以了。尽

CAD、 CPU、) 、 MTMD (多重

调谐质量阻尼器) 等,也不宜采用,而应用全称。

( 三) 图名、表名及中、日、韩的参考文献必须给出英译,要求与

..

(一)、(二)同。

4《工程力学》参考文献规定 ( 简称“参文规定” )

———自国标GB/T7714— 2005 等有关文件中摘编

每篇论文不得少于10 篇参考文献,以近期文献为主且含有国外文献,每篇参考文献至少在正文中引用一...........

次并按序号大小依次引用。其书写规定如下:

1、每篇参考文献在文献题名后用方括号给出文献类型标识,不同类型的文献标识亦不同,详见表1,如

专著为 [M] ,期刊文章为[J] 等。表 1 中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书写时要注意两点: 1)不同文献类型标识后的信息标注不同;2)不同位置标点符号也不同。详见下面的例子。

表1 不同类型的文献对应的标识

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M C N J D R S P

①[序号]

②[序号]

③[序号]

④[序号]

⑤[序号]

⑥[序号]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如M, C, D或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期刊文章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 期 ) :起止页码 .

报纸文章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国际、国家标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年月.

专利

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电子文献

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 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见表 2).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日期.

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

表 2

数据库

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

类型标识DB CP EB

⑦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采用“[M]// 和 [C]// ”。这里给出一个论文集中析

出文献书写的例子:

[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C]//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

3、中、日、韩的参考文献必须给出英译。注意书写顺序中不同位置标点符号有不同的规定,可从给出的

4 个实例中看出这些不同( 其中文献 [4] 为析出文献的例子) :

[1]程耿东 , 张东旭 . 受应力约束的平面体的拓扑优化[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95, 35(1): 1 - 9.

Cheng Gengdong, Zhang Dongxu. Topological optimization of planar elastic continuum with stress constraints [J]. 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995, 35(1): 1 - 9. (in Chinese)

[2]牛光庭 , 李亚杰 . 建筑材料 [M]. 北京 : 水利电力出版社 , 1993.

Niu Guangting, Li Yajie. Architectural materials [M]. Beiji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ublishing House, 1993.

(in Chinese)

[3]GBJ77-85 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 [S].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84.

GBJ77-85 Code for 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ilos [S].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Industry Press, 1984. (in Chinese) [4]Baochun Chen. State of the art report on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 [C]//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orts. Tianjin China, Science Press, 2002.

[5](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