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动能和势能》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动能和势能》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动能和势能》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动能和势能》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动能和势能》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学习目标: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

因素.

4.能用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解释简单的现象.

学习重点:动能和势能概念的建立

学习难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激趣导入:实验:演示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水平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分析在碰撞过程中,做功的情况.

结论: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的单位是 _______。

自主学习

1.仔细阅读:看课本114页和分析生活中的实例:风吹动帆船航行,急流的河水把石头冲走,

演示实验中小铁球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

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动能。

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步骤1:让同一个铁球在斜面的不同位置上滚下,观察小球撞击木块的

现象,并分析得到的结论.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有关。

实验步骤2:观察铁球和玻璃球在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滚下,撞到平面上的木块

发生的现象,并分析实验的结论。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有关。

综上所述: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越大,它的越大;

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越大,它的也越大。

2.想想议议:课本115页“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3.仔细阅读:看课本115页图15.4-甲滑雪运动员从高处滑下时具有动能,能量从哪里来?

重锤被举高,当下落时,能够把木桩打入地里,重锤对木块做功。

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重力势能。

自主探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结论: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和有关。

弹性势能概念的建立和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将橡皮筋做成简易弹弓,

会把粉笔头弹射出去。运动员把弓拉弯,给弓储存

能量。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弹

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有关。

势能是和的统称。

当堂训练

1.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石子,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此时石子具有_______能;当石子落到地面时,速度不为零,此时石子具有_________能.

2.北京奥运会的五个福娃各具特色,其中晶晶代表的熊猫喜欢吃竹子,当他把竹子拉得弯下腰时,竹子具有_________;迎迎代表的藏羚羊在平地上奔跑时具有_________;妮妮代表的燕子在空中飞行时具有_______和________(以上四个空均选填“动能”、“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高山上的大石头稳稳的放在那里,它具有能。

3.下列物体中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A.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B.钟表里的发条带动齿轮转动

C.火箭发射升天

D.小孩荡秋千从高处向低处落下

4.三峡水库修建大坝,是为了提高水位,增加水的()

A.重力势能

B.弹性势能

C.动能

D.热能

5.一辆小汽车与一辆装满货物的大卡车以相同的速度行驶,小汽车的动能_______大卡车的动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体积相同的铁球和木球,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铁球静止,木球运动,_______球的重力势能大,_______球的动能大.

7.汽车匀速沿斜坡向上行驶,则汽车的_______能不变,_______能增大.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脚踏板速度也会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自行车的动能逐渐_______,自行车的重力势能逐渐_______.

8.如图所示,电动小车沿斜面从A匀速运动到B,在运动过程中()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9.一架在空中洒农药的飞机,如果它匀速在同一高度飞行,则在洒农

药的过程中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B.动能减小,势能不变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动能和势能都减小

10.物体的质量和它的速度都能影响物体的动能,请你研究课本P11页的“小资料”的数据,能不能看出:质量和速度相比,哪个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

《动能和势能》导学案

总课时21 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 班级________ 小组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评价: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到运动的物体能做功,具有动能。 2.通过探究,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3.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养成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根据学习目标充分预习课本67-70页,勾画出重点,标记出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导学案。 【自主学习】 1. 物体_______________,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能量的单位_______。 2. 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动能的大小与___和__有关。 3. ___ ____ 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是: 和 . 4. 对同一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来说,弹性势能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5. 和统称势能,动能和势能的单位都是____,简称_____,符号_____。【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如P67图11.3-2:让同一个小钢球从不同高度沿斜面滚下,同一小钢球保证了________相等,小钢球碰到木块时___不同;小钢球碰到木块速度越快,推动木块移动距离越_____,对木块做的____越多,说明小钢球______越大,我们通过小钢球推动木块移动距离的大小来表示小钢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叫_________。 2.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如P67图11.3-2:让质量不同的小钢球从同一高度沿斜面下,同一 高度保证了小球碰到木块时________相同。小钢球质量越大, 木块被撞击移动距离越______,说明小钢球____越大;反之, 小 钢球质量越小,木块被撞击移动距离越______,这说明小钢球 ______越小,这说明动能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目的是探究小车动能的大小与的关系;若小车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说明小车对木块越多,从而判断小车的动能越 __(大/小);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能/不能)达到探究目的,为会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探究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 举起同样高度的钩砝和小纸团自由下落到沙地上. 现象:钩砝砸得____些,小纸团砸得____些,_____做的功多. 推论: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 2.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 同一个铅球被举高0.1米和0.2米自由下落到沙地上. 现象:0.1米下落砸的____些,0.2米砸的___些. 推论: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 实验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三:探究弹性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最新九年级物理电学导学案完整版

了解电路 第一节电是什么 学习目标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会使用验电器。 一、摩擦起电现象 活动1:利用下列操作,并观察现象。 1.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塑料直尺)然后靠近碎纸片,你的发现是。 用塑料梳子梳理自己的头发然后靠近碎纸片,你的发现是。 2.把报纸平靠在墙上,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然后松开手;把保鲜膜在书本上摩擦后,用手背去靠近。 报纸和保鲜膜都(会、不会)掉下来。 总结: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或者说带了。 二、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活动2:1.将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会发生_____________现象。 2.将两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会发生_____________现象。 3.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会发生___________现象。 分析: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归纳:(1)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_____电荷和_____电荷。 正电荷:指被_______摩擦过的_______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指被_______摩擦过的_______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3 动能和势能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

动能和势能 【整体构思】 1.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 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3.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预习提示】 1.能。 2.动能。 3.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教学流程】 一、学生展示 1.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在物理学中,能的单位 是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 2.物体由于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它的_______和______有关。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 动能也越_____。 3.物体由于被_______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跟它的_______和 ______有关。对于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的势能越______;对于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 越高的势能越______。 4.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5.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统称势能。_________和_________统称机械能。 6.课本上“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和“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这两个实验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7.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探究动能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应该选 质量_______的小球,从斜面上________位置滚下去推动水平面上的木块,观察木块被推出的距离。(填“相同”或“不同”) 11.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之间的关 系,应该让同一重锤从_______高度落下,打击小桌,观察小桌陷入沙中的深度。 12.一个木箱重100N,某人用20N的水平推力推动它前进了5m,则此人所做的功是多少?若 把这个木箱搬到5m高的楼上,在此人做功又是? 二、目标定向 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物理同步学案有答案13.4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第十三章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与并联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了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大;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难点: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自主导学案】 [预习检测] 1、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1)其他条件一定,导体越长,导体电阻, 将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其等效电阻任何一个串联导体的电阻. (2)其他条件一定,导体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电阻 将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其等效电阻任何一个并联导体的电阻. 2.在串联电路中: 电流关系: 电压关系:且U=IR 所以: IR= 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效电阻):R= . 若n个相同的电阻串联:R= . 3.在并联电路中: 电压关系: 电流关系:且I=U/R 所以: U/R= 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效电阻): 若n个相同的电阻串联:R= . 【当堂训练】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该电路中任何一个电阻都两个阻值分别为20Ω和10Ω的电阻串联后的总阻值是Ω 2.电阻R 1 =30Ω,与电阻R 2 串联后总电阻为90Ω,则电阻R 2 为Ω. 3.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该电路中任何一个电阻都,两个阻值都为20Ω的电阻并联时的总阻值是Ω. 4.有两个电阻,其中R1=10Ω,R2=15Ω,将它们并联后的总电阻是( ) A.25Ω B.5Ω C.6Ω D.12Ω 5.[2018.乐山中考]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其电阻值为R,将其剪成相等的两段后,再进行并联,则并联后的电阻值为( ) A.2R B. R C. R/2 D.R/4 6.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 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B.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 A D.将甲、乙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 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 A 7.(2018四川眉山)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两 灯都能正常工作,灯L 1 ,L 2 的电阻之比为R 1 :R 2 =1:2,此时甲、乙两 电表的示数之比为() A.2:1 B.1:2 C.3:2 D.2:3 8.(2019齐齐哈尔,1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 变,R 1 =10Ω,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最右端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把滑片P移到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 为0.4A,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滑片P在最右端时,通过R 1 、R 2 的电流之比为5:8 B.滑片P在最右端时,R 1 、R 2 两端电压之比为3:1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40Ω D.电源电压为10V 9.如图所示电路,R1=30 Ω,R2=60 Ω,电源电压为18 V。求: (1)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多少?(2)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当堂达标】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预习 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 ________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又由能组成的。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和 ___________组成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___________和组成的。 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具有;气体物

质,分子间距离较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因此,气体具有。 三、纳米技术纳米是一个单位,符号是。 6nm= 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有。 课堂达标宇宙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0、3 0、4nm,那么 0、 4nm=__________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分子能用肉眼看到,而原子不能C能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叫分子从微观的角度看,固体的的体积一般比液体的体积小的原因是 ( )、固体的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中振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固体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液体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的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课后巩固 一、基础训练 1、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 _____态、液态、 ______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 ____________。 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_________,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 _________。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答案

霍邱县长集中学初中物理导学案 九年级答案 第51课时 怎样才叫“做功” 一、怎样才叫“做功” 1、(a) 上 上 (b)右 右 2、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3、(1)是 否(2)是 否(3)是 否 二、怎样测算功 1、FS 2、牛 米 焦耳 J 3、B 4、500J 150J 5、(1)三个力 重力支持力 拉力 F N =G =mg =20N F =12N (2)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0 拉力做功W F =FS =6J 6、W F =FS =100N ×4m =400J W G =Gh =60N ×2m =120J 第52课时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一、认识功率 1、(1)快 (2)快 2、a 、5000 b 、5000 c 、4800 (1)快(2)快 总结:小红 小明 3、功率 做功 时间 t W Pt 4、瓦特 瓦 W 拖拉机每秒做的功是750焦耳 千瓦 5、甲 乙 6、129600 216 7、20 40 二、测算功率 1、①体重(质量)、楼高、所用时间 ②磅秤、皮尺、秒表 ③ t mgh 2、B 3、30m/s ×104 W 4、×107 J 2×103 N 第53课时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上) 一、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那么:3N ×1m 3J 5N ×0.5m 1N ×0.5m 显然:= + > 二、什么是机械效率 1、% 总有用 W W 2、(1)1500J 1200J 300J (2)80% (3)法一:由W 额外 =G 0·h 得:G 0 =h W 额外 =150N 法二:由F = 2 O G G + 得:G 0 =2F-G 0 =150N 3、2O G G + 2h 3 O G G + 3h = 第54课时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下) 三、复习巩固 总有用 W W 1、C 四、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②重物的重力G 、拉力F 、重物上升的高度h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弹簧测力计、刻度尺⑤高 低 2、(1)S =nh =9m F = 2 O G G + =5N W 总 =FS =45J W 有用 =Gh =36J W 额外 =9J η =总有用 W W ×100% = 80% (2)P =t W 总 = 五、测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1、拉力F 物体重力G 物体上升高度h 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S 总有用 W W FS Gh 第55课时 认识动能和势能(上) 一、什么是能 1、做功 2、焦耳

动能和势能》导学案

《动能和势能》导学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①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通过实例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②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 2、过程方法:①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特征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②通过实验,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在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究的过程中养成与人共处、协作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理解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 教学难点: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四》.教具、学具:小铁球斜面木块文具盒及盒内文具 《五》.教学过程: 一、精彩导入激起兴趣: 精彩小故事: 1924年,在欧洲曾举行了一次汽车大赛,比赛非常激烈,不少观众在路边为运动员加油,路旁有个卖西瓜的老农看到赛车运动员们满头大汗,心想送个大西瓜给选手们解渴,于是挑一个大西瓜朝迎面而来的赛车中运动员扔过去,结果车身被砸坏,运动员也浑身是血,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危害呢?通过本节《动能和势能》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精巧探究激发思维 (一).动能 1、自学教材114页,必要时小组进行交流,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能量?你能否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哪些物体具有能量? 教师出示斜槽,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让学生分析碰撞过程中,做没做功? 利用学生分析的结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2)什么叫动能?并举例说明!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它们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引导学生广泛地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空气、水和各种物体都能够做功,而具有动能。概括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少不尽相同。如狂风能吹倒大树,而微风只能使树枝摇动。 (3)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假设: 选用器材:学生自选器材,可选用教材中实验用的器材,也可用其他的器材。 请思考以下问题: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物理同步学案有答案12.4变阻器

第十二章 第四节变阻器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把滑动变阻器连人电路来改变电流。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 的形成。 【重点难点】 重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 难点: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它的结构特点;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自主导学案】 [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视频:舞台剧演出就要开始了,幕布被徐徐地拉开,随着剧情的变化,舞台上的灯光变化).对于同一盏电灯,亮度的变化就是电流的变化.那么,在电路两端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应该怎样去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呢? 1、复习回忆:什么叫电阻?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2、想想做做:动手做图实验“用铅笔芯控制点灯亮度”,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3、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4、看教师播放滑动变阻器课件 5、[自主完成] (1)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改变电阻丝的改变电阻 (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 (3)铭牌: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2A”"字样,它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是20Ω,允许通过的是2A. (4)作用:(1) ;(2)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和部分电路两端的。 5.使用:滑动变阻器要与被控制电路联,使用前应将电阻调到。 注意: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两个接线柱应采用“”的接法,不能同时使用上面两个接线柱(R=0),也不能同时使用下面的两个接线柱(R为定值 电阻,即最大阻值),否则,移动滑片时起不到改变电阻的作用. 6.家用电器音量调节的器件是一种变阻器,通常称为。 【当堂训练】 1.下列各组应用中,不属于滑动变阻器的是 A.调台灯亮度的装置B.调收音机音量大小的电位器 C.调收音机频道的装置 D.调节电动车速度的装置2.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20Ω 2 A”,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为20 Ω B.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 A C.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0~20 Ω D.该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滑片的位置,从而改变整根电阻丝的长 度就改变了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 3.如图所示为滑动变阻器,下列有关滑动变阻器的说法不正确的()A.滑动变阻器一般与用电器串联 B.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C.若接A、D接线柱,滑片P向右移动接入电路中阻值减小 D.若接A、B接线柱,滑片P向右移动接入电路中阻值不变 4.如图(甲)为调光台灯,(乙)为一简单调光台灯的电路图,将 电路图的M、N两点之间接入一个滑动变阻器,使得滑片P向左 移动时,灯泡的亮度减小,则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A接M,B接N B.C接M,D接N C.A接M,D接N D.B接M,C接N 5.在收音机等电器中,有一种叫做电位器的元件。电位器的外形 及内部构造如图所示。A、B、C三个焊接点相当于滑动变阻器的 三个接线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把A和C接入电路时,旋动滑片能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B.只把A和B接入电路时,旋动滑片时不能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C.将A、B接入电路同一点,C接入电路的另一点时,旋动滑片时,不 能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D.将B、C接入电路,当滑片逆时针旋动时,通过电位器的电流变小 6. 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 A.2018ΩB.2108 Ω C.8102ΩD.8120 Ω 7.(2019成都,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把滑 片P向右移动.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将 , 电流表 示数将电压表示数将。(两空均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8.收音机的音量控制旋钮是一个电位器,它实际上是一个 __________,它通过改变__________的大小来改变电流,从而改变了声音的大小. 9.如图所示,给出了几种电路元件,要求用 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1)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用笔画线 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连接成电路,要求: 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泡变亮。 (2)按(1)要求正确连接电路后,在闭合

新人教版2013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稿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完整)最新初中物理导学案全集

第一章:声现象 一、【自主学习】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______停此,发声停此。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不能传声,____、_____、______均能传声。在150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中次之,在_____中传播最慢。声音是一种______,它具有______。声音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其中声音的_____叫音调,音调与_____有关,_______,音调高,_______,音调低;声音的_______叫响度,响度与_______有关,_______,响度大,_______,响度小,即使某两个人的音调与响度都一样,他们的_______也不同,此时声波的_______也不同。 2、乐音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_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 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的,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和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减少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1)在_____处减弱噪声,如图书馆里要求保持安静(2)在______中减弱噪声,如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3)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罩。 3、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__之间,叫做________,频率高于________的声波 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频率低于________的声波叫次声波,监测与________次声波有助于减少它的________并可用来预报________、和监测____________。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得_______,很容易______障碍物,而且_______ 。 二、【课堂导学】 【例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拓展变式】 “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例2】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拓展变式】 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例3】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跟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导学提示 例1考查学生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例2考查学生对音调的理解。 例3考查学生对次声波与超声波的理解与区分。以及声音具有能量。

201x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3动能和势能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3动能和势能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学习内容第十一章功与机械能第三节动能和势能课型:新授课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动、势能的概念;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势 能的影响因素;3.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 问题; 重难点:动、势能的概念及影 响因素。 时间 分配 导课2分、展示10分、评价5分、凝难解惑10分、测评8分、反馈、总结5分 课堂过程一导课: 1. 检查公式:功率的概念、意义、单位、计算公式; 2. 情境导入 二、推进新课: (一)、能量、能量的单位: 物体____ ____,表示这个物体具有_ ___,简称____,它的单位是___,简称___,符号是___。 (二)、动能 1.定义 2.影响因素 (1)实验(见课本67页) 结论: 3.练习洒水车沿水平路面边行驶边洒水的过程中,动能如何变化?为什么? (三)重力势能 1.定义 2.影响因素 3.练习 (四)弹性势能 1.定义 2.影响因素 3.练习

三、解凝答惑 1、物体能够对外做功(但不一定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3、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4、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①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也越大。 ②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四、课堂检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动能。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_____。动能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重力势能。对于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的势能越______;对于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的势能越______。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叫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 4.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统称势能。 五、能力提高 1.下列物体中具有重力势能的是_____________;具有弹性势能的是____________ A.因挤压而变形的气球 B.在水平路面上飞驰的小轿车 C.正在下落的桩锤 D.停在空中不动的直升机 E.钟表中卷紧的发条 F.高山上的石头 G. 被推开的弹簧门的弹簧H.三峡水库中的水I.跑百米的运动员 2.“黄河远上白云间”说明黄河水具有_________能。“滚滚长江东逝水”说明黄河水具有________能。 3.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能,请写在空白处。 (1)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__________ (2)竖直上抛的小球在最高点时________ (3)静止在空中的气球________ _ (4)从空中降落的雨点_________ _ (5)被压缩了的弹簧___________ (6)飞流直下的瀑布______________ _ 4查看课本小资料中的内容,分组讨论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吗? (2).质量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吗? (3).你认为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总复习全册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复习目标: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 用适当的工具(如:秒表、时钟、手表等)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 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如:直尺、三角板、米尺、卷尺等)测量长度。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 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m=m; 1m=dm=cm=mm=μm=nm。▲ 2.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使用前,注意观察刻度尺的、和。使用时,尺要 沿着所测的直线,不利用磨损的,读数时视线要与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 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3.时间的基本单位是,通常在实验室中用_________测量时间。▲ 4.机械运动:物理学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不变、沿着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 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由单位和________单位组 合而成的,写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日常生活中 速度的单位还常用km/h,1m/s=km/h。▲ 6.速度的计算:从速度公式v=变形得到公式s=、t=。解题时要注意(1)公式中的v、s、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2)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要对应,如速度单位 用m/s,路程、时间单位应该分别用和。 三、体验中考: 1.(09·龙岩)北京奥运会盛况通过地球同步通信卫星 向全世界转播,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A.与赛程同步B.与电视实况转播车同步 图 1 C.与地球自转同步 D.与运动员同步 2.(05·龙岩)小说《镜花缘》中,宝云问奶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刮了 一阵大风,把咱家一口井忽然吹到‘墙’外去了。”如图1,奶公选择的参照物是() A.房屋 B.大树 C.石头路 D.篱笆墙 3.(04·龙岩)2004年4月25日,连城冠豸山到深圳航程为750km,飞行时间50min则 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若飞机以这样的平均速度飞行4s,则飞行路程为

八年级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导学案

动能和势能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 2.理解掌握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3.会灵活运用能量的初步知识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通过实例认识物体的动能及势能。 难点: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三、课前准备 (一)回顾 1.如果一个_________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_______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_______做了功。 2.功等于_______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_______的乘积,公式为_______ 3.在国际单位中,功的单位是_______,简称_______,符号是_______ (二)预习 1.物体由于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它的_______和______有关。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_____。 2.物体由于_______而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跟它的_______和______有关。对于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的势能越______;对于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的势能越______。 3.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统称势能。_________和_________统称机械能。 四、课堂活动 (一)知识内容 (一)动能 1.动能:_________________,它们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2.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 猜想: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______和物体的_______有关。 设计实验方案: (1)该探究活动中,需要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 (2)怎样比较物体具有动能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同一个物体从同一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高度越________到达水平面时钢球速度越大。 (4)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时钢球速度_______。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物理同步学案有答案11.2电流和电路

第十一章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 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了解通路、断路和短路三种电路状态。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电路的连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 难点:电流的形成.画电路图. 【自主导学案】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室内,打开开关灯泡就会发光,提出问题:灯泡是怎样发光的呢? [视频激趣]动画展示电荷发生定向 [自主学习] 一、电流 1.形成: 电荷的 成电流. 2.方向: 把 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源外部,是从电源 极 经过用电器流向 极。[注意]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 。 二、电路的构成 1.构成:一个基本电路由 、 、 、 四部分构成, 2.电源的作用是 , 用电器的作用是 , 开关的作用是 , 导线的作用是 。 3.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一是有 ,二是电路 三、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人们把正常接通的电路叫 。 2.断路:电路中某处被切断的电路,其特征是电路中 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3.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 连接在一起(电路中电流非常大,会烧坏电源不允许) 如果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该用电器被 (该用电器不工作) 四、电路图 1.定义:用 表示电路连接的图. 2.各种元件的符号:(看课本)(幻灯片投影) 3.电路图:注意:画成长方形,横平竖直 元件符号不能画在拐角 【当堂训练】 1.电路和水路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与如图中抽水机作用相似的电路元件是( ) A .用电器 B .电源 C .电键 D .导线 2.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导体中有电荷运动,就有电流 B.导体中没有电流时,导体内的电荷是静止的 C.导体中的电流一定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D.电流可能是由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也可能是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还可能是正、负电苛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的 3.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 和B ,使A 带负电,B 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 和B 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A 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 .A 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 ,B 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 .A 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 ,B 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D .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 流向B ,B 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4.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S 闭合后,电源被短路的是( ) A . B . C . D . 5.如图实物电路连接图,某同学所画出的与如图对应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6.如图所示,当开关S 1和S 2断开时,电路处于 状态;当S 1闭 合S 2断开时,电路处于 状态;当开关S 1和S 2都闭合时,电路 处 状态. 7.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1和S 2后,会出现的现 象是( ) A .灯亮,铃不响 B .灯不亮,铃不响 C .灯亮,铃响 D .灯不亮,铃响 8.根据电路图甲连接电路。

初三物理学案

初三物理学案 声音的特性 一.学习目标:(本节课,你需要知道的) 1.声音的三个特性。 2.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表征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决定因素。 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三、学习过程 1.音调 教师演示发声齿轮实验。使电动机的转速逐渐增大,注意塑料片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启动电动机,使齿轮敲打塑料片,可听到塑料片的“轧轧”声;随着转速逐渐增大,塑料片发出的声音就会变高;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塑料片还会尖叫起来。观察并仔细听,得出结论:齿轮转速越快,塑料片振动越_________,塑料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_。 物理学中,我们用____________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是指物体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如,一个物体在1s的时间里如果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Hz。(频率相当于次/秒)请同学们记住:声源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声音的音调高;声源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声音的音调低。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我们需要了解的:人发出的声音频率,大约是85—1100Hz。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Hz。人们把高于2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响度 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教师演示课本上39页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得知: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3.音色 由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四、同步习题 了解一下: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 1.一个男低音放声歌唱,一位女高音轻声伴唱,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2.发声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_. 3.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__音调越高;__________音调越低. 4.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__,响度越大;__________,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______有关系. 5.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 6.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四、反馈习题 1.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而载着花蜜飞行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否采了蜜,他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飞行的路线不同. D.飞行的高低不同. 2.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音色逐渐改变。 B.音调逐渐降低. C.响度逐渐降低. D.音调,音色,响度都不变 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流水、鸟语、琴声……我们能把这些声音辨别出来,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仔细想一想,你们学到了什么,自己总结一下吧。六.作业 请完成《配套练习册》P32,1—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