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当人们看到某人有某种言谈和行动,就认为他持有某种与之一致的态度,或认为已知一个人对某事持有某种态度,也就一定会有某种一致的行为紧随其后。这种简单的、不大合乎实际的、将态度与行为混为一谈的推论大多数时候都是不准确的,但是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却是极为普遍的。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态度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是由一定的对象引起的,它是可以改变的。

行为是指人在环境的影响下,引起的内在心理变化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或者说,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态度决定着人们怎样加工有关对象的信息,决定着人们对于有关对象的体验,也决定着人们对有关对象进行反应的先定倾向。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途径。但是态度和行为在特殊的个体和环境下也会相互冲突。然而个体的行为一旦形成也会对态度产生反作用,如一个人,先有某种行为(无论主动或被动),长时期的行为下来,养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后,开始真正改变态度。

在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尔(R.T.Lapiere,1934)曾进行过一项著名的现场研究,他偕同一对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夫妇在美国西海岸旅行一万多英里,住宿过66家旅社,在184家餐馆用饭,受到很好的接待,其中多数甚至以"比平常更关心"的方式子以款待,只有一次遭到拒绝。当时的美国普遍存在着对黑人与对亚洲人的种族歧视,特别是在很少有东方人居住的地方更是如此,所以预计会遇到许多困难。但出现的情况使研究者感到非常意外,为此促使他继续作深入调查。

六个月后,他分别向上述光顾过的250家餐、旅馆分别寄去了两种问卷。问卷中都有如下问题:"你是否愿意在你们的商店中把中国人作为顾客来加以接待?"为了避免对方因接待过华入而生怀疑,以致作出不真实的回答,特给其中的一半餐馆、旅馆寄第二种掩护性问卷,其中除上述问题外又插入一些是否愿意接待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等的问题。同时,他给许多未光顾过的餐馆、旅馆也寄发了问卷,把它们当作控制组。

完成了信息搜集、选择之后,人们就将信息放在一起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这一步骤也不是象合理推理模式所说的那么逻辑、正确,它也会出现错误。第一,使用少量信息形成判断;第二,所运用的信息本身是错误的,这方面的错误一方面来源于上一阶段搜集、选择信息的不足和错误,另一方面仍是由先前经验造成的。在信息整合之前,先前经验已影响其形成了某种印象;人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便将那些不符合该印象的信息去掉,将那些模糊的信息解释为对印象的支持。

在形成判断的过程中,人们不可能运用理性推理模式。在多数时间里,社会信息是不可靠、不完整、甚至是有偏差的。即便这些信息既可靠、完整、又无偏差,社会知觉者本人也不能作到不出错误。不过,人的推理经常会发生变化,当现实反馈与推理不符合时,人们就要修改自己的判断。例如你认为某人很好交际、

很外向,但你在另一些场合中却发现她沉默少语,或者一位更熟悉她的人告诉你她的确有些内向,你就要改变你的判断。人们在加工社会信息时十分注重效率,他们总想快刀斩乱麻,尽快完成信息加工,这就避免不了会发生许多错误。

事实上,不仅态度能够影响我们的行为,而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态度,这在现实生活中以及科学研究中都已经得到了证实。人们的行动可以改变先前的认识、感受和意向,特别是当人们觉得自己对该行动负有责任的时候。两个本来互有偏见的社会群体,一旦有了相互间的更多接触和沟通,原有的偏见就可能会有所改变。承担新的社会角色,从事于该角色所规定的行为,也将使人们产生新的态度。

态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有强度、成分、方向等等因素,这些构成在对行为的关系上作用是不同的,有研究认为态度不是与行为无直接关联,而因为态度是一个积累和强弱的过程,当态度强度达到域限,则自然容易引起相应的行为。同样,态度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内容,他们对于行为的作用也不一样。

1. 态度强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表达的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可能某两个人的判断完全相同,但是他们的“强——弱”程度可能不同,则可以说这两个人态度相同,而态度强度不同。而同样的态度,强度大的更容易引发相应的行为。

Fazio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态度和行为的关系。他认为态度强度决定了态度是否被激活,进而形成内部的驱动力,并且这种强度决定了这种驱力是否进一步引发相应行为。他发现与经验相关的记忆形成的态度容易提取,引发相应的行为反应时间间隔要短。所以他认为可提取性强的态度是行为的影响因素。而这种可提取性就是态度强度的一个指标。

态度强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很多,其中归纳的比较全面并且普遍接受的是七因素说,影响态度强度的七个因素是:(1)重要性;(2)可接受性;(3)坚实的知识;(4)细节的呈现;(5)确定性强,记忆容易提取;(6)评价的极端性;(7)不冲突。如果这些强度够强烈,则会引发一定的行为,并且相应的行为不易改变。并且这些态度强度对行为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

态度的强度不仅直接与行为相关联,同时也可以作为态度的方向性和行为之间的中介,态度越强烈,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个理论的研究还是延续了态度强度和行为的直接关联,也有大量的实验支持了态度强度对行为的直接关系,因此这个理论成为态度行为关系理论中另一个较好的理论。

2.态度的成分与行为的关系

关于态度的研究,还有关于其成分的说法,即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但是关于这两种成分的关系现在的研究还是比较模糊。有的研究认为态度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是各自独立的,有的则认为态度这两种成分是交叉影响的。因此关于态度的这两种成分与行为关系的研究也就错综复杂。Farley等人的研究是分别研究这两种成分对于行为的影响,情感性指导下比认知指导下的态度与行为的相关高。而Schleicher等人的研究则针对态度的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一致性对行为的影响,他的研究结果是态度的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一致性作为态度(工作满意感)和行为(工作绩效)的中介变量,我们可以看到当态度的情感与认知成分一

致的时候,工作满意感与行为的相关程度低;而当态度的认知和情感成分不一致时,态度和行为不一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时候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原因,当态度认知和情感成分发生矛盾的时候,是不能用来解释接下来的行为的。

我们所表露的态度和做出的行为各自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它们两者之间也会互相影响着另一方。我们的态度能够预测我们的行为:如果把“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如果态度与预测的行为紧密相关,比方说投票;如果态度是强有力的,被某事提醒我们牢记这点,或通过直接经验意识到这一点。这些情况下,我们所想所感与我们的行为会紧密相关。让我们下一个结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就像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但又高于实践,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同时,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也就是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态度行为的关系是:态度源于行为,态度高于行为,态度对行为有指导作用,同时,态度要接受行为的检验,也就是,态度要在行为过程中不断创新。也即:行为决定态度,态度反作用于行为。

态度与行为的这种“扑朔迷离”关系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对于“好”的态度,赶紧去付之行动。对于“不好”态度,我们只要付出一点努力就能克服它。就实际应用而言,态度决定一切更有实际价值,良好的态度总是能带来良好的结局。这是我们就要不断的提醒自己,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工作态度,不断的纠正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改善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而形成好的、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习惯、性格,使自己走向更大的成功。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学习资料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 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 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 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 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行为与态度

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理论要点 1.态度的基本理论 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 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3.偏见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W.Allport, G.Fridman,D.G.Myers,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G.W.Allport的定义 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D.G.Myers的定义 迈尔斯(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ABC. 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所谓评价性反应即对某种事物的价值与以评定的历程。 ④教材中选用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教材P154 社会态度的理解与分析 第一,态度是一种特殊的、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倾向,是不一定表现在外的心理倾向。 第二,态度的对象是社会存在,反映主客体间的关系。 第三,态度总是带有价值判断和感情色彩,对客体对象具有评价意义。 第四,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社会态度的特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具有如下特性(一般特性和内在特性) 第一,态度的一般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主观经验性、态度的动力性。

理想中的工作和现实其实区别很大!

理想中的工作和现实其实区别很大! 这句话应该很多人理解“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还在大学的毕业生们肯定对工作怀揣着很多理想,工作很幸福美好,但是真正的工作真的很美好吗?真的不是,下面就跟着人才赢行来看看理想中的职业和现实到底区别有多大? 一、设计师 理想中的设计师,是最fashion、最in的职业,不论是时装设计、珠宝设计,还是平面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只需要每天坐在环境优雅的办公室头脑风暴,开一开脑洞,想一想创意,了解当下最前沿的一些资讯就好了。偶尔在某个安静的咖啡厅里,一边听音乐一边拿着纸笔写写画画,惬意极了。 然而事实是,这真的只是臆想中的设计师生活。有个朋友是做室内软装设计的,每天的日常有两项:一是将她的设计方案发到聊天群里,让朋友们帮忙比较挑选;二是对甲方爸爸的疯狂“控诉”,声泪俱下的哭诉她的加班日常。 加班的原因,无非也只有一个:改! 简单粗暴地说,设计师像一个终日对着电脑熟练地操作着Photoshop的高级技工,不断听着来自同事、老板、客户的种种意见,将自己的亲生作品一点点修改的“面目全非”。 所以对于设计师来说,不仅要有极高的理解力和极强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更要能扛得了压,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包容且不厌其烦,最关键是还要能接受得了高强度的加班。 二、广告人 俗话说得好,广告人,内心住着贵族,过得却像只狗。 “广告狗”不是白叫的。广告业向来被认为是年轻活力、充满创意的行业,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新鲜趣事,而且工作内容有趣,工作时间自由,是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年轻人不错的职业选择。 虽然广告行业对外看起来时尚高端,工作潇洒而自由,但其实身处不同岗位的广告人,都可能会碰上棘手繁琐的事情。比如作为负责通内达外的AE,最头疼的就是遇到一个不通情达理的客户,给了一个不清不楚的case,费尽心力做出一个brief,最后还要和客户百般周旋让其接受提案。而最惨的莫过于创意/文案,作为广告链条的下游,一般都是下午才开始工作,熬夜率高达99.99%!而且如果想到好的创意不能被客户接受或者是没有足够的成本去执行,才更加不是滋味吧。 三、投行&咨询 通常来说,投行和咨询管理公司被认为是极其高端顶尖的两个行业,人们头脑中塑造出的典型的精英形象往往来自与此。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知识交流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 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 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 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 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 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②表里不一性③暂时性 ④转化性⑤模仿性 (2)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 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不再是被迫屈从, 也不再是消极模仿,而是自觉的接受。 (3)内化阶段:把情感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融为一体,内心真正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彻底形成 了新态度。 3、态度的改变 (1)方向的改变:以一种新的态度代替旧的态度,或将本来反对的变成赞成的,将本来喜欢的变成不喜欢的。 ——“非一致性的改变” (2)强度的改变:态度的方向没有改变,而只是改变了态度的强度。——“一致性的改变”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人生理想的实现,就是把理想从观念转变为现实。所以要实现人生理想,就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创造理想向现实转变的条件。 (一)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是: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理想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可能性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动机也来源于现实。一句话,“理想只能是现实的某种反映。”三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但理想毕竟不是现实。人们在理想中追求的东西,在现实中还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摇,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境地。四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产生理想的过程会循环往复,无终无止,由此,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需要人们全身心地去开拓进取。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实理想向现实的转变,就要把握理想的科学性,要在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树立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人生理想。要正确认识社会,必须全面了解社会。既要了解社会存在的弊端,又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光明前途。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放弃或降低理想是不可取的,这样做只能使人消极、平庸,不是一个有为青年的选择。只有坚持远大理想,通过变革现实,使现实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才是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正确办法。 (二)努力走出理想认识上的误区 1.走出“渺茫论”的认识误区 在认识社会政治理想问题上,“渺茫论”认为,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这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愿望,是渺茫的幻想。这种错误认识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对共产主义的科学含义没有把握准确。共产主义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关于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二是指由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所揭示的社会制度;三是指在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为最高奋斗目标的现实运动,即共产主义实践。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从产生到现在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国也有80多年的历史。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在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高目标的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第二,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长期性、艰苦性和曲折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一遇到挫折便动摇、怀疑,失去信心。第三,仅从个人角度出发,认为自己“看不见,摸不着”,就怀疑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现实共产主义理想的社会制度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艰苦奋斗。但不能因此就否认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可能性,放弃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2.走出“怀疑论”的认识误区 持有“怀疑论”观点的人,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存在种种疑虑。毫无疑问,进行理想教育要注意层次性,要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状况和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要用共同理想来动员、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但是,这一切与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并不矛盾。既然共产主义是科学真理,既然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宣传共产主义理想,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反倒不能宣传了呢?而且,理想本身具有超前性。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理想是在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产生在物质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并不发达的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事实证明,理想的产生和传播不仅可以高于一定阶段的社会关系,高于一定阶段的社会政治制度,而且可以高于一定阶段的大多数人的思想水平。如果否认这种高于和超越,完全拘泥于现实,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产生,就只能放弃共产主义理想的宣传,人们也就失去了长远的、根本的、明确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强调指出:“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 3.走出“实惠论”的认识误区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在心理科学发展的早期,有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即不论是对蔬菜的偏爱还是对他人的看法(社会态度),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般具有一致性。因此,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通常都先用问卷来测量被试的态度,并预测当被试真的遇到需表明态度的对象时,已测量的态度就会在其行为中反映出来。 特别是当这个假设被应用于社会态度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理查德·拉皮尔(Richard LaPiere)对它提出了质疑。为了阐明他的疑问,他举了一个例子—研究人员向多名美国男子询问同一个问题:“在电车上,你愿意把你的座位让给一名亚美尼亚妇女吗?”(记住,这篇文章是在1934年发表的!)无论回答怎样,拉皮尔解释道,这种反应仅仅是一种对假设性情境的假设性反应,它未必能预测出当这名美国男子在拥挤的汽车上,真正面对一位亚美尼亚妇女时将采取的真正行动。拉皮尔认为,即使实际情况是这样,但大部分的研究人员还是很愿意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被试对假设性问题的假设性回答所反映出的假设性态度来预测被试的真实行为。不仅如此,这些研究人员甚至会在同样的数据基础上,得出与美国人和亚美尼亚人总体关系有关的结论。拉皮尔提出,研究人员认为假设性行为(对调查表的反应)与真实行为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这种假设太过于简单,且毫无根据,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偏见与歧视。这并不是说这种态度今天就不存在,但在60年前,这种带有歧视的行为非常普遍且被人广泛接受。例如,一些旅馆、餐馆常有拒绝为一些种族或少数民族的人提供服务的规定,这是很普遍的事情。为此,拉皮尔决定利用这些带有种族歧视的规定来验证他的观点,即口头表达的态度并不能预测真实的行为。 【理论假设】 在1930—1931年间,拉皮尔与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四处旅行,“这对夫妇很有风度、富有魅力,并能很快赢得那些有机会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钦佩与尊重”。那时,在美国人们对亚裔存在着严重的偏见与歧视。在这次旅行开始后不久,当他们一行三人到一个小镇的一家最好的旅馆与服务员打交道时,拉皮尔心中甚是担忧,因为“在这个小镇上,当地人对东方人存在很狭隘的偏见”。令他们吃惊的是,服务员立即礼貌地接待了他们。拉皮尔继续叙述道:“两个月后,当我再次沿此路线旅游时,我给这个旅馆打了个电话,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待‘一名重要的中国先生’,对方的回答却是个毫不含糊的‘不’字,这件事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并使我着手进行这项研究”。 与那些为人普遍接受的观点相反,拉皮尔的研究的理论假设是:人们的“社会行为”与他们口头表达的社会态度很少具有一致性。换句话说,人们的言行并不一致。 【方法】

演讲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一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 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理想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可能性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动机也来源于现实。理想是人生有可能实现的追求,因此理想是现实的某种反映。 三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谈论理想与现实的现实意义:文学家作家爱谈它,认为理想是精神目标;商业家爱谈它,认为现实充满机遇与残酷;学生常谈论它,理想与现实意味着作业。由此可以看出谈论理想与现实的现实意义在于成为有目的的人的工具,且谈论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现实。 理想对现实的意义: 理想,对现实的意义至少在于确立了奋斗目标,但更多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差别,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摇,使自己陷入苦闷的境地。现实的变化过于迅速,往往极大的冲击了理想。虽然如此,我认为理想还是有用的。理由如下: 1、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之所以把这一点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假如我没有这次演讲,大家也会知道理想的重要性; 2、人难免会树立理想,这里的理想指我们心里想达成的目标,这种小目标成才真正体现了理想的真谛,因为这时我们不必被“无志之人常立志”所束缚,本来人们就需要懂得变通,理想正应随现实的变化而变化; 3、理想除了有时会因现实的残酷而使我们产生苦闷的情绪,其他确实找不出什么坏处。由此,我们还是应树立远大的理想。 现实对理想的意义:如果现实确实被我们因理想而产生的行动所改变的话,现实对理想就确实有意义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为了改变现实,付出树立理想和改变现实的时间也是值得的。 当然理想和现实还有其他解释,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确实是个老掉牙的话题,但这个话题还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想族"往往陈义很高,想法偏于浪漫,觉得社会问题只要按我们的理想率性而为就会得到完美的解决。他们往往对于今天太悲观,对未来太乐观,觉得自己掌握了走向未来的全部蓝图。但"现实族"则恰好相反,往往考虑现实困难多,想法偏于实际,凡事总是觉得现实比理想实在,遇事多想客观的难处,觉得社会问题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他们对今天可能没有理想族悲观,对于未来也没有理想族乐观。因此,很多人讨论如何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认为方法无非是放弃理想或坚持理想,前者是"现实族",后者是"理想族"。现实的意义也就可以理解为:逼迫人们在放弃理想或坚持理想中做出选择。但是,社会不能因为为了突出理想的崇高而倡导人们倾向始终坚定不移的坚持理想而不放弃这一选择,因为,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我们还无法下定论到底是放弃理想好还是坚持理想好。 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理想与现实的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理想与现实会发生冲突,这一问题确实很难解决,如果说出我的观点,我相信或者我确定有人会反对,因此我说了等于白说,还不如说一个本身就有点说了等于白说的方法:那就是紧跟中国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顺其自然。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态度,什么是行为。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情感和意向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行为,是指人们一切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由一系列简单动作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 那么,在现实中,态度和行为是怎样影响彼此的,它们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看看态度是如何影响行为的。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皆成功地穿了过去。 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这座小木桥上走过去的。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没有人回答。过了很久,有3个胆大的人站了出来。 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只能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爬下了,再也不敢不前移动半步。 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9盏灯,灯光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只由于网线颜色极浅,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 “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 “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 “这张安全网牢固吗?”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 很多时候,成功就像通过这座小木桥一样,失败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力低下,而是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险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可见,当10试验者不知道大水池里面有鳄鱼时,都能成功而且较快速地通过桥,但当他们知道有鳄鱼时,再次问他们谁还愿意穿过房子,结果是由3个大胆的人考虑了很久才出来,后来知道有安全网时,才有5个人愿意再站出来,其他人由于担心网的安全或其他原因而不敢走出来。 所以,态度对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一个人他对某件事很有兴趣或者很乐意去做,那么,他会显得很有动力,不会酿酿跄跄的。而当一个人很不愿意或者和很害怕某件事时,他会显得很畏缩,很不情愿去做。 事实上,不仅态度能够影响我们的行为,而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态度,这在现实生活中以及科学研究中都已经得到了证实。人们的行动可以改变先前的认识,感受和意向,特别是当人们觉得自己对该行动负有责任的时候。两个本来互有偏见的社会群体,一旦有了相互间的更多接触和沟通,原有的偏见就可能会有所改变。承担新的社会角色,从事于该角色所规定的行为,也将使人们产

考研政治知识点梳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解题思路】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4.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5.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要点】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1)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2)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2.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①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职业活动是人谋生的方式和手段,但职业对于人来说并非只有工具的意义,它还具有目的性,即它是人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不仅是为了拓展职业的价值领域,更是为了提升人生观、价值观的境界。②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要更多地考虑到社会的需要,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着眼现实,面向未来,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消极被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就业问题。③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打牢专业基础,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完善自我。机会总是垂青于有所准备的人。一个人有了真才实学,能够适应多种岗位,就更有利于自己的就业。 3.树立正确的创业观:①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择业是起点,创业是追求。创业是拓展职业生活的关键环节。②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创业艰苦磨难多,因此,只有创业的思想准备是不够的,还需要创业勇气,有勇气者才敢于创业、善于创业和成功创业。③要提高创业的能力。创业需要的是智勇,而不是蛮干。在创业的问题上除了要具有立足创业、勇于创业的思想准备之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 4.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①爱岗敬业。②诚实守信。③办事公道。④服务群众。⑤奉献社会。

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1)不要害怕失败:失败不代表理想破灭,而是给了你有用的回馈,让你修正你的理想;2)不要陷入极端的现实主义或理想主义; 3)乐观向上:“你相信你能或者你不能,你都是对的”; 4)每一个目标都应该有时限:将长期目标分解成为一个个可衡量的目标,可行性会大大增加。 理想源于现实,并高于现实,没有无现实的理想,也没有无理想的现实,理想与现实困扰着每一个大学生。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该如何去面对,如何去处理。怎样将理想变成现实,怎样将理想与现实有机结合。作为教育者,对于大学生处理理想与现实出现的种种模式,应学会如何去引导,从而引领他们迈入幸福之门。 理想,是我们骨子里想要追求甚至在梦里都想要的东西;而现实,是不管我们想不想接受却必须接受的东西。每个人都有理想,它是人类不断发展的需要,是美好的,但理想的形成又是以现实为前提的。同时理想高于现实,比现实美好得多,所以它才能成为人们奋斗的目标,对人们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可以说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想象,而现实是一种客观存在,两者之间存在着差距。理想与现实的统一需要理想不能以个体的主观意识去设定,理想的设定必须以现实为前提。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正确地、全面地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很多大学生在现实的威逼下,或在利益的熏陶下,自然而然地就降低理想的标准,只顾眼前利益和自身利益,而弃理想于不顾。在他们的眼里,物质利益的第一的,理想是为个人所服务的。 不断地调整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正确的理想自我与进步的现实自我相统一,二者向一致的方向发展,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完整word版)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当人们看到某人有某种言谈和行动,就认为他持有某种与之一致的态度,或认为已知一个人对某事持有某种态度,也就一定会有某种一致的行为紧随其后。这种简单的、不大合乎实际的、将态度与行为混为一谈的推论大多数时候都是不准确的,但是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却是极为普遍的。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态度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是由一定的对象引起的,它是可以改变的。 行为是指人在环境的影响下,引起的内在心理变化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或者说,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态度决定着人们怎样加工有关对象的信息,决定着人们对于有关对象的体验,也决定着人们对有关对象进行反应的先定倾向。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途径。但是态度和行为在特殊的个体和环境下也会相互冲突。然而个体的行为一旦形成也会对态度产生反作用,如一个人,先有某种行为(无论主动或被动),长时期的行为下来,养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后,开始真正改变态度。 在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尔(R.T.Lapiere,1934)曾进行过一项著名的现场研究,他偕同一对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夫妇在美国西海岸旅行一万多英里,住宿过66家旅社,在184家餐馆用饭,受到很好的接待,其中多数甚至以"比平常更关心"的方式子以款待,只有一次遭到拒绝。当时的美国普遍存在着对黑人与对亚洲人的种族歧视,特别是在很少有东方人居住的地方更是如此,所以预计会遇到许多困难。但出现的情况使研究者感到非常意外,为此促使他继续作深入调查。 六个月后,他分别向上述光顾过的250家餐、旅馆分别寄去了两种问卷。问卷中都有如下问题:"你是否愿意在你们的商店中把中国人作为顾客来加以接待?"为了避免对方因接待过华入而生怀疑,以致作出不真实的回答,特给其中的一半餐馆、旅馆寄第二种掩护性问卷,其中除上述问题外又插入一些是否愿意接待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等的问题。同时,他给许多未光顾过的餐馆、旅馆也寄发了问卷,把它们当作控制组。 完成了信息搜集、选择之后,人们就将信息放在一起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这一步骤也不是象合理推理模式所说的那么逻辑、正确,它也会出现错误。第一,使用少量信息形成判断;第二,所运用的信息本身是错误的,这方面的错误一方面来源于上一阶段搜集、选择信息的不足和错误,另一方面仍是由先前经验造成的。在信息整合之前,先前经验已影响其形成了某种印象;人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便将那些不符合该印象的信息去掉,将那些模糊的信息解释为对印象的支持。 在形成判断的过程中,人们不可能运用理性推理模式。在多数时间里,社会信息是不可靠、不完整、甚至是有偏差的。即便这些信息既可靠、完整、又无偏差,社会知觉者本人也不能作到不出错误。不过,人的推理经常会发生变化,当现实反馈与推理不符合时,人们就要修改自己的判断。例如你认为某人很好交际、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 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 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 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 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研究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研究 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他们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 2.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不等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 3.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 4.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 二.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于我们来说也容易对这种情况产生困惑。在现实中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另一种偏向就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正确的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追求崇高的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追求理想需要有执著的信念,自信和毅力来源于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也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途径。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为实现既定的理想,要不怕吃大苦、耐大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4.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人生理想的实现,就是把理想从观念转变为现实。所以要实现人生理想,就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创造理想向现实转变的条件。 一.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是: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理想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可能性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动机也来源于现实。一句话:“理想只能是现实的某种反映。”三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但理想毕竟不是现实。人们在理想中追求的东西,在现实中还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摇,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境地。四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

大学生如何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JIAO SHU YU REN ·JIAO SHI XIN GAI NIAN 200905 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往往会更强烈感受到这一点。当大学生在思想上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就会发生犹豫,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波动,甚至对原有的信念产生动摇。 一旦矛盾得到解决,他们则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因此,正确看待这种矛盾是很必要的。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有的大学生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用理想来否定现实”,进而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不满。这种把现实当作理想要求的倾向,不但会导致对现实的全盘否定,还会对理想丧失信心,最终抛弃理想。还有的青年大学生出现了 “以现实否定理想”的倾向。他们往往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宁愿抛弃理想,认同现实,甚至认同和美化现实中的消极现象。这是对现实理想丧失信心的表现。社会上一度流行的“告别理想”“告别崇拜”“告别革命”的思潮,以及所谓“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口头禅,就是这种“用现实否定理想”的思潮。现实中确实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官僚主义、腐败现象、不正之风,以及下岗、就业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法制法规等来加以解决。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就是由于不能辨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 矛盾。理想和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比如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等等。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因此,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他们相一致的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因为在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应让学生敢于面对现实,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正确认识和看待理想和现实。 在实践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理想毕竟只是一种设想,要将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依靠实践。 著名的俄国寓言作家克雷洛夫曾经打过一个精彩的比喻。他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可见,要达到理想的彼岸是要付出代价的。人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伴随着困难和挫折,理想之舟的航行处处会碰到急风恶浪。因此,要把理想转化为现实,最根本的途径是要靠自己扎实的实践。 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决定了追求理想的过程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追求者会 遇到各种困难和艰苦的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吃苦。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懈奋斗的精神,理想的实现仍然是困难的。贪图享乐、只知坐享其成的人绝不能实现某种理想,而且事实上这样的人根本不会有什么远大的理想。追求理想的过程,也是进一步确立和强化理想信念的过程。正是在为了追求理想而艰苦奋斗的过程中,人的理想和信念经受了考验,得到了磨练,从而变得更加坚定了。只有经历了患难和在逆境中奋斗的人,也才能形成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 艰苦奋斗不是孤立的自我奋斗,而是相互配合、共同奋斗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个人理想,但即使是个人理想,它的实现往往不是仅凭个人努力就能实现的,需要他人的帮助和配合。而且, 个人理想又是以社会理想为背景的,它的实现往往以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为基础条件。 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共产主义制度的实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目前,我们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本身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在现阶段的具体实践,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要胸怀远大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从行动上,立足于现实,立足于中国的实际,从自身做起,积极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去,在不懈的奋斗中把美好的理想变为现实。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大学生如何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姜 嬿 29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论文

试述怎样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班级高维(1102) 姓名胡鑫楠 2011年12月21日

试述怎样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摘要:本文通过社会实践过程中较之以前的工作变化的所思,所想,所感,发表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以及总结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其实也并非遥不可及。并结合现实----自己的大学生身份,体悟仍未有实用技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努力学习高等技能充实自己的同时,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未知的现实及其残酷性,也许我们改变不了,但不管理想有多么远,坚定信念,做好一切准备,总有一天,乘风破万里浪,我们终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现实差距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今年九月,我终于成为大学生。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我满怀希望和憧憬:人生理想将在这里确立,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奠基,美好生活将在这里开始。可是,成为大学生后,我问自己,我到底会些什么?当我踏上社会后,我有什么资格与别人竞争,有什么能力在社会上生存呢? 理想中的大学生,满腹才纶,无所不能,夸张了些,但离此也不远吧?可叹的是,理想与现实始终是有差距的。 我想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因为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到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大坑日用服装厂去了。 本来这个寒假,我是打定主意,进服装厂参观,体验一下各种工作的特别性,像设计、剪裁、缝纫等,后来发现,大学生的身份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优越感,却反而像是种无形的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什么是态度一、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 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 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

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 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 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态度的形成过程、2.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他们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 2.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不等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 3.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 4.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 二,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于我们来说也容易对这种情况产生困惑。在现实中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另一种偏向就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正确的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追求崇高的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追求理想需要有执著的信念,自信和毅力来源于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也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途径。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为实现既定的理想,要不怕吃大苦、耐大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人生理想的实现,就是把理想从观念转变为现实。所以要实现人生理想,就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创造理想向现实转变的条件。 (一)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是: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理想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可能性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动机也来源于现实。一句话,“理想只能是现实的某种反映。”三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但理想毕竟不是现实。人们在理想中追求的东西,在现实中还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摇,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境地。四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产生理想的过程会循环往复,无终无止,由此,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需要人们全身心地去开拓进取。 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实理想向现实的转变,就要把握理想的科学性,要在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树立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人生理想。要正确认识社会,必须全面了解社会。既要了解社会存在的弊端,又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光明前途。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放弃或降低理想是不可取的,这样做只能使人消极、平庸,不是一个有为青年的选择。只有坚持远大理想,通过变革现实,使现实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才是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正确办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