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_经济_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_王如松

社会_经济_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_王如松

社会_经济_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_王如松
社会_经济_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_王如松

中国科学院院刊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与可持续发展*

王如松欧阳志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71033005)

收稿日期:2012年4月25日关键词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生态整合

DOI :10.3969/j.issn.1000-3045.2012.03.012

摘要人类社会是一类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文化

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自然子系统是由水、土、气、生、矿及其间的相互

关系来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生存环境;经济子系统是指人类主动地为自身生存

和发展组织有目的的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活动;社会生态子系统是人的观念、体

制及文化构成。这三个子系统是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三个子系统之间在时间、空间、数

量、结构、秩序方面的生态耦合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决定了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与演替

方向。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是生态整合,通过结构整合和功能整合,协调三个子系统

及其内部组分的关系,使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关系和谐有序,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间

复合生态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2007年北京世

界生态高峰会,来自

世界20多个国际和

地区与生态相关的

学术团体、70多个

国家的1400余名

代表忧心忡忡,呼吁世界各族民众和各

,用人类的智慧和行动呵护自、绿化经济、拯救人类,发表了弘扬“生“认识世界、改善环境、美化生活的强力工具”的北京生态宣言。会上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以下3个尺度的生态问题上:以气候变化、经济振荡和社会冲突为标志的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胁迫为特征的区域生态服务问题;以及以贫穷落后、过度消费和文化荒芜为诱因的人群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态和谐问题。其核心都

是时空量构序范畴上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1.1发展的生态观

自走出丛林以来,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商文明。原始文明以采摘狩猎为特征,以水

王如松院士领域进展

髈髛

火生态因子为依托,以发明用火和工具为标志,是一种自生式的社会形态;农耕文明以种植养殖为特征,以土地与生物生态为依托,以发明灌溉和施肥育种为标志,是一种再生式的社会形态;工商文明以市场经济为特征,以矿产与金融为依托,以大规模使用化石能源和机械化工产品为标志,是一种竞生式的社会形态;社会文明分两阶段:其中社会主义是其初级阶段,以社会公平为目标,是一种共生式的社会形态;社会文明的高级阶段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知识经济和生态系统服务为依托,以高效的生态技术、和谐的生态体制、持续的生态服务及健康的社会生活为标志,集竞生、共生、再生、自生功能为一体的高级生态文明形态。

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是工业文明的副产品。随着大工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经济效益成为企业生产的唯一目标。企业从遍布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无偿或低偿地索取资源,并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未被有效利用的大量副产品以污染物或废弃物的形式排出厂外,形成环境问题。其生态学实质是资源代谢在时空尺度上的滞留和耗竭,系统耦合在结构关系上的破碎和板结,生态功能在演化过程中的退化和灾变,社会管理在局整关系上的短视和馈缺。人们只看到产业的物理过程,而忽视其生态过程;只重视产品的社会服务功能,而忽视其生态服务功能;只注意企业的经济成本而无视其生态成本;只看到污染物质的环境负价值而忽视其资源可再生利用的正价值。社会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管理职能条块分割,以产量产值为主的政绩考核指标和短期行为,以还原论为主导的传统科技,以及生态意识低下、生态教育落后的国民素质,是整体环境持续恶化的根本原因。

发展应该是一种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包括经济、人口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自然就要改变环境、适应环境、积累资产、调节关系。可持续发展是向传统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科学方法挑战的一场生态革命,其内涵包括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体制的公平合理、社会的和谐共生、传统文化的延续及自然活力的维系。其核心是调节人口、资源、环境间的生态关系。

1.2发展的生态网

据统计,“生态”一词是近年来国内外报刊媒体、政府文件乃至街谈巷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名词之一。这是由生态学的系统性和与人类活动密切的相关性所决定的。汉语里的生态是一个多义词,有耦合关系、整合学问与和谐状态3种内涵。

首先,生态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生命个体与整体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关系,在生物世界和人类社会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每个人都要处理这些关系。民间泛谈的生态是生命生存、发展、繁衍、进化所依存的各种必要条件和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其次,生态是一种交叉学问和整合机理,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系统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环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自然哲学;是人类塑造环境、模拟自然的一门工程技术;还是人类怡神悦目、修身养性、品味自然、感悟天工的一门自然美学。

第三,生态还是描述人类生存、发展环境的和谐或理想状态的形容词,表示生命和环境关系间的一种整体、协同、循环、自生的良好文脉、肌理、组织和秩序。比如生态城市、生态旅游、生态卫生等,实际上是偏正词组“生态合理的城市”,“生态和谐的旅游”、“生态良性循环的卫生”的简称,是约定俗成后被社会所公认的用语。

生态学自Haeckel1866年给出定义以来作为一门科学才一个多世纪,但生态学的系统思维、系统方法和系统技术却源远流长(Odum E.P.1983)。早在3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就形成了一套“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人类生态理论体系,包括道理(即自然规律,如天文、地理、物理、生物等),事理(即对人类活动的合理规划管理,如政事、农事、军事、家事等)和情理(即人的信仰及行为准则,如心理、伦理、道德、宗教等)。中国封建社会正是靠着这些天时、

地利及人和关系的正确认领域进展

2012年.第27卷.第3期

中国科学院院刊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识,靠着物质循环再生,社会协调共生和修身养性

自我调节的生态观,维持着其数千年稳定的生态关

系和社会结构,养活了近1/4的世界人口,形成了独

荀子曰:“金石有形而无气,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形、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当然,从生态学角度,人只是地球上生物的一种,是不是“最为天下贵”值得商榷,但作为最有创造性和破坏性的高级动物却一点也不假。荀子在这里把整个生态系统从环境到生物到人都描述出来了:金、石、水、火、草、木、禽、兽、天、地构成绚丽多彩的生态景观,再加上人气、人生、人知、人义、人文就构成了生机盎然的生态社会。人类社会是一类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文化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马世骏、王如松将其定义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图1)。

2.1复合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人的生存环境,可以用水、土、气、生、矿及其间

的相互关系来描述,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自然子系统。首先是水,水资源、水环境、水生境、水景观和水安全,有利有弊,既能成灾,也能造福;第二是土,人类依靠土壤、土地、地形、地景、区位等提供食,土是人类生存之本;

,由于能的驱动导致了一系列空

气流动和气候变化,提供了生命生存的气候条件,

也造成了各种气象灾害、环境灾害;第四是生物,即

植物、动物、微生物,特别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农作

物,还有灾害性生物,比如病虫害甚至流行病毒,与

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戚戚相关;最后是矿,即生物

地球化学循环,人类活动从地下、山里、海洋开采大

量的建材、冶金、化工原料以及对生命活动至关重

要的各种微量元素,但我们开采、加工、使用过程中

只用了其中很少一部分,大多数以废弃物的形式出

现,产品用完了又都返回自然中造成污染。这些生

态因子数量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发生问题,比如水

多、水少、水浑、水脏就会发生水旱灾害和环境事

故。

第二个子系统是以人类的物质能量代谢活动

为主体的经济生态子系统。人类能主动地为

自身生存和发展组织有目的的生产、流通、消

费、还原和调控活动。人们将自然界的物质和

能量变成人类所需要的产品,满足眼前和长

远发展的需要,就形成了生产系统;生产规模

大了,就会出现交换和流通,包括金融流通、

商贸物质流通以及信息和人员流通,形成流

通系统;接下来是消费系统,包括物质的消

费,精神的享受,以及固定资产的耗费;再就

是还原系统,城市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总是不

断地从有用的东西变成“没用”的东西,再还

原到自然生态系统中进入生态循环,也包括

我们生命的循环以及人的康复;最后是调控

系统,调控有几种途径,包括政府的行政调控、市场的经济调控、自然调节以及人的行为

调控。社会的核心是人,人的观念、体制和文化构成复合生态系统的第三个子系统即社会生态子系统。

1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示意图

髈髝

2012年.第27卷.第3期

d P/dt i =r i (P-K i -1)(k i -P )/k i ,K i =∑k j dr i /dt =r i (i =1,2,...,m )i j =1I =√∑(k i )2/(m-1)/k ,k =∑k i /m m i =1m i =1首先是人的认知系统,包括哲学、科学、技术等;第

二是体制,是由社会组织、法规、政策等形成的;第

三是文化,是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观念、伦

理、信仰和文脉等。三足鼎立,构成社会生态子系统

中的核心控制系统。

这三个子系统相互之间是相生相克,相辅相成

的。研究、规划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要了解每一

个子系统内部以及三个子系统之间在时间、空间、

数量、结构、秩序方面的生态耦合关系。其中时间关

系包括地质演化、地理变迁、生物进化、文化传承、

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等不同尺度;空间关系包括大

的区域、流域、政域直至小街区;数量关系包括规

模、速度、密度、容量、足迹、承载力等量化关系;结

构关系包括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景观结构、资源结

构、社会结构等;还有很重要的序,每个子系统都有

它自己的序,包括竞争序、共生序、自生序、再生序

和进化序。2.2复合生态动力学与控制论复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来源于自然和社会两种作用力。自然力的源泉是太阳能,包括太阳能及其转化而成的化石能源,它们流经系统的结果导致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和自然变迁。社会力的源泉有三:一是经济杠杆———资金;二是社会杠杆———权力;三是文化杠杆———精神。资金剌激竞争,权力诱导共生,而精神孕育自生。三者相辅相成构成社会系统的原动力。自然力和社会力的耦合导致不同层次复合生态系统特殊的运动规律。复合生态系统的演替受多种生态因子所影响,其中主要有两类因子在起作用:一类是利导因子,一类是限制因子。当利导因子起主要作用时,各物种竞相占用有利生态位,系统近乎指数式增长;但

随着生态位的迅速被占用,一些短缺性生态因子逐

渐成为限制因子。优势种的发展受到抑制,系统趋

于平稳,呈S 型增长。但生态系统有其能动的适应

环境、改造环境、突破限制因子束缚的潜力。通过改变优势种、调整内部结构或改善环境条件等措施拓

展生态位,系统旧的利导因子和限制因子逐渐让给

新的利导因子和限制因子,出现新一轮的S 型增长。复合生态系统就是在这种组合S 型的交替增长中不断演替进化,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出现新的平衡(图2)。从稳定性的传统定义看,这种过程是发散、不稳定的。但从生态演替趋势看,它却可以视为一种发展过程的定向稳定性,是对生态系统跟踪环境、

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发展过程的平稳程度的测度。

它包括发展进化的速度和波动程度两方面的含义。

图2中logistic 增长型系统只有平衡而无发展,是

一种没有生命力的发展过程,迟早会被新的过程所

取代;指数增长型系统只有发展而无平衡机制,是

一种不能持久的过程,迟早也会由于限制因子的作

用受阻或崩溃。这两种系统都是可持续性较差的系

统。组合logistic 增长型系统具有持续的螺旋式发

展能力,又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能自动跟踪

其不断演变着的生态环境,实现组合S 型增长,因

而其过程稳定性较好。其二维动力学方程可用下式

表述:

内禀增长活力R :包括生产竞争力、消费购买

力、科技推动力、政策激励力。其功效是拉动系统快

速增长,在环境约束很小的状态下呈指数增长,主

要作用在图2中logistic 曲线的中段。

图2

复合生态系统演替的不同方式比较领域进展

骵髉髒

中国科学院院刊环境承载能力K :包括自然生态的资源承载能

力、环境容量、经济生态的资产存量、技术水平、融

资能力、市场消纳能力;社会生态的人力资源、文化

素质、社会关系、政策空间、体制包容性等;其功效

是稳定系统,使其尽量避开风险,主要作用在图2

中logistic 曲线的前后两段,在发展启动期以利导

因子为主导,正向拉动系统发展,在发展成熟期以

限制因子为主,逆向抑制系统过度发展。

环境支持能力从K i-1向K i 的扩展取决于新的

利导因子的开发,老的限制因子的拓展,系统结构

及其耦合关系的转型。其核心是系统协同进化能力I 的强化。系统协同进化能力I :包括环境开拓适应能力(开发新的利导因子,拓宽老的限制因子、培育新兴优势组分的能力)和系统整合能力(体制整合力、科技整合力、产业整合力、景观整合力、文化整合力)。解决环境污染及其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需要技术、体制、行为和景观层次上的生态整合,包括循环疏浚的闭合能力、外引内联的整合能力以及斟时酌空的调和能力。R 、K 、I 的辨识、模拟和优化是系统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控制论包括开拓适应原理、竞争共生原理、连锁反馈原理、乘补协同原理、

循环再生原理、多样性主导性管理、功能发育原理、

最小风险原理等,可以用4个字概括,就是拓、适、

馈、整4类机理。这里的拓包括开拓、利用、营建和

竞争一切可以利用的生态位,保持各种物理、化学、

生物过程的持续运转、有机发育和协同进化;适即

适应,包括生物改变自己以适应外部的生态条件,

以及调节环境以适应内部的生存发展需求,推进与

环境的协同共生;馈即反馈、循环,包括系统生产、

流通、消费、还原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物质循环再

生、可再生能源的永续利用,以及信息从行为主体

经过环境再回到行为主体的灵敏反馈,即时间、空

间、结构、功能范畴的有机复合、融合、综合与整合,

包括结构整合、过程整合、功能整合和方法整合,以

及对象复合、学科复合、体制复合与人才复合。

竞争、共生、再生和自生机制的结合、整合与复合,就是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口健康型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中国特色是再生,社会主义是共生,市场经济是竞生,可持续发展是自生。2.3复合生态系统的整合框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合框架包括一维基本原理、二维共轭关系、三维系统构架、四维动力学与控制论机制、五维耦合过程与能力建设五个层次,从而可以阐释复合生态系统的科学内涵与社会内涵,学术目标和国家目标(表1)。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在于生态整合,包括

结构整合:城乡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及物理因

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耦合体的等级性、异质性和多样

性;过程整合:城乡物质代谢、能量转换、信息反馈、

生态演替和社会经济过程的畅达、健康程度;功能

整合:城市的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功能的

效率及和谐程度。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复合包括对

象的复合、学科的复合、方法的复合、体制的复合、

人员的复合,强调物质、能量和信息3类关系的综

合,系统的时(届际、代际、世际)、空(地域、流域、区

域)、量(各种物质、能量、人口、资金代谢过程)、构

(产业、体制、文化))及序(竞争、共生与自生序)关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在城乡建设上的应用就是要通过生态规划、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将单一的生物环节、物理环节、经济环节和社会环节组装成一个具有强生命力的生态经济系统,运用系统生态学原理去调节系统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开放性与自主性,灵活性与稳定性,发展的力度与稳度,促进竞争、共生、再生和自生能力的综合;生产、消费与还原功能的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目标的耦合;使资源得以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乡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生态耦合体,其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间是相互耦合而非从属关系,虽功能不同,却缺一不可。一个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应是市场竞争能力强,社会共生关系好,环境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髉體

表1复合生态系统的科学与社会整合框架

科学整合与学术目标社会整合与应用目标

一维

基本目标复杂性的生态辨识、模拟和调控可持续能力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二维人与自然的共轭生态博弈:环境与经济的共轭生态管理:

基本任务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

分析与综合效益与代价

三维自然-经济-社会生态关系的耦合循环经济-和谐社会-安全生态

基础构架关系辨识-过程模拟-系统调控生态规划-生态工程-生态管理

物(硬件)-事(软件)-人(心件)融合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

四维资源-资金-权法-精神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

动力学与控竞生-共生-再生-自生身心健康-人居健康-产业健康-区域健康

制论开拓-适应-反馈-整合横向联合-纵向闭合-区域整合-社会融合

胁迫-服务-响应-建设认知文化-体制文化-物态文化-心态文化

五维水-土-气-生-矿净化、绿化、活化、美化、进化的景观生态

耦合方法与元-链-环-网-场污染治理-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政区-生态文明

能力建设物质-能量-信息-人口-资金城乡统筹-区域统筹-人与自然-社会与经济-内涵与外延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功序生态服务-生态效率-生态安全-生态健康-生态福祉

生产-流通-消费-还原-调控温饱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信仰境界-天地境界

生活力高的和谐的、进化的社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适应性共轭生态管理方法,探讨了省市县等不同尺度行政区域的生态建设模式,开展了不同生态系统工程集成技术的实证研究,在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将传统生物生态研究拓展为人与自然复合生态关系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复合生态规划和城乡生态建设提供了系统方法和科技支撑。

3.1城市复合生态规划与管理

规划的科学性在于系统化、定量化和最优化。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和发展了一套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优化和模拟相结合,从测量到测序、从优化到进化,从柔化到刚化,面向系统功能的进化式泛目标生态规划和适应性共轭生态管理方法。泛目标生态规划方法于1988年在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院(IIASA)报告和发表,开拓了IIASA适应性生态管理的新视野。利用泛目标生态规划方法,我们从时间、空间、阈值、结构和功能序5个方面对不同尺度、不同时段的天津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过程进行了辨识、模拟和政策实验,提出了由机理学习、过程模拟、政策调控、发展管理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组合模型。所提出的生态经济区划、城市经济重心东移、塘-汉-大滨海区统筹开发、哑铃状城市格局、水生态建设、老租界区改造、海河滨岸改造等研究建议都得到了实施并取得显著效益。利用复合生态管理方法,天津连续11年荣获全国城市环境综合定量考核十佳城市,全国唯一省域环保模范城市,为滨海区开发战略确立、天津城市发展和生态城建设奠定了科学基础。

共轭生态管理是指协调人与自然、资源与环境、生产与生活间共轭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管理。这里的共轭指矛盾的双方相反相成、协同共生,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服务的平衡、人工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基础设施建设的平衡、

空间生态领域进展

2012年.第27卷.第3期

关联与时间生态关联的协调、物态环境和心态环境的和谐;而管理则指从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序理5方面去调控共轭组分间的整合、协同和循环机制,协调决策多边形中机会和风险、环境和经济、绿韵与红脉、产品服务和生态服务、眼前和长远的博弈关系。利用共轭生态管理方法,我们研究了北京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建设用地和生态服务用地,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系统用水,人口承载力和生态服务关系,明确了西部生态涵养区的经济发展和东部经济发展区的生态建设战略,提出了破解摊大饼格局的生态工程措施和共轭生态管理对策。

3.2区域生态建设示范模式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运用复合生态系统方法开展了我国第一个生态县大丰,第一个生态省海南,第一批地级生态市扬州的生态规划与建设的长期跟踪研究,创建了以发展生态产业、保育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文化为特征,融污染防治、清洁生产、产业生态、生态社区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生态省、市、县建设模式(表2)。

1987年起,我们在大丰生态县规划和建设研究中,建立了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规模化农业循环经济、链网型生态工业、生态社区和能力建设体系。创建了县级行政区强化生态资产保育和生态经济建设,寓环境保护于复合生态建设之中的大丰生态县建设模式。其特色是以淤涨型滩涂的保护性开发和快速近自然演替;风、光、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开发;传承张骞屯垦文化,发展农工商复合生态产业;以麋鹿、丹顶鹤为基础的生态旅游拉动区域生态休闲产业;与上海、苏州等市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协同共生。大丰先后实施了生态农业、生态型工业、自然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22项生态示范工程,从一个中等水平的农业县跨入国家百强县行列,环境质量良好,自然生态保护地占全县面积28%,成为首批全国生态示范县。2004年,我们系统总结了15年大丰生态县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编制了第二阶段的生态建设规划,先后完成了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绿色食品基地县、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生态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监测等108项生态工程项目。获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2008),国家卫生城市等32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1999年起,我们在扬州生态市规划与管理研究中,从区域水生态保育、乡村面源污染防治、城镇人居环境的生态改造和循环经济建设切入,形成生态绿地与河网湿地有机交融、疏密有致的组团式城市生态格局,构建规划区地表和下垫面的冷桥体系。创建了以生态基础设施和生态文化建设为突破口,通过能力建设去净化、绿化、活化、美化城乡生态环境,推进产业、自然和人文生态的渐进协调发展的扬州地级生态市建设模式。扬州古城的生态改造以生态基础设施的配套与生态活力、历史街区文脉肌理的生态整合性、旧厂坊的转型开发与混合街区职能,住宅外风貌修复和内生态品质改造,便利安全、外畅内幽的生态交通,净化活化、谨慎节俭的生态复兴为宗旨,得到各界的好评,2006年扬州市获联合国人居奖,在全省综合实力排名从第七跃升第二,所辖区县全部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成为我国地级生态市建设的典范。

1995年起,从海南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中部

表2环境问题的复合生态调控技术与对策

调控目标调控方式核心生态技术发展趋势

环境防治污染最小化综合防治总量控制和工程治理从单因子走向复合污染防治清洁生产过程优化节能减排产品、工艺和环境的生态设计从末端治理走向过程减排

产业生态整合产业共生合纵连横产业生态转型与孵化从链环、网络到园区

生态政区区域统筹系统优化复合生态规划与管理从产业、社区到区域

生态文明文明提升规范与激励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从硬件、软件到心件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刊

山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及四大水系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切入,以胶-农-文-旅产业生态管理等为契机,创建了通过生态资产的优化、生态经济的整合和生态文明的提升,构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赢的省级行政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博鳌亚洲论坛园区生态建设规划研究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海岸带保护、人工构筑物与自然景观协调关系,提出万泉河口、岛屿生态建设和玉带滩保护、太阳能与地热利用等工程措施,编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和生态建设规划,成为亚洲地区旅游园区生态建设的典范。

15年来,海南环境质量在保持全国领先基础上持续改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分别增长了3.7和2.6倍,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大幅度降低,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稳步提升。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专题调研报告指出:“海南生态省建设为现阶段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种最佳实现形式”。

3.3生态系统工程技术集成

将复合生态系统方法用到城市生态建设中去,我们重点在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社区生活环境和厂区生产环境3方面规划设计和推进了一批复合生态系统工程的建设。垃圾问题是一类典型的复合生态系统管理问题,需要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生态的、社会的、经济的联合手段和技术集成,以及适应性的管理体制。1996年以来我们先后在广汉,北京、桐庐等地探索和试验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的生态工程管理方法、技术集成体系、产业孵化途径和社会整合等方面的适应性管理研究。

广汉生活垃圾五化生态工程研究将生活垃圾单部门管理、单技术处理模式革新为社区减量化、堆肥资源化、焚烧填埋一体化的城市垃圾综合管理模式,由国家六部委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广。北京市主要领导在我们的建议上批示开展垃圾“五化”综合管理研究,国务院主要领导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两年来,通过与政府主管部门、大型企业、典型社区和拾荒民工的合作研究,取得了垃圾资源化和产业化关键参数,形成系统化的工程规划方案,北京2010年垃圾出现历史上首次负增长(-0.48%),垃圾分拣服务网络提供了1400个就业岗位,4个试点社区垃圾减量50%。在北京全面实施我们规划的“五化”工程,有望振兴北京的静脉产业,垃圾清运量减少50%,提供就业机会21.9万个。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个人与自然关系从必然王国向自然王国过渡的生态进化史,这里的“自然”包括自由和必然两层含义,人类对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关系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又不可能穷尽的,永远达不到自由王国的国度。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建立为人类从还原论走向整体论,从纵向科学走向交叉科学,从经院科学走向官产研学结合的建设科学打下了基础。基于生态哲学、生态科学、生态工程和生态美学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工具。可以预见,就像数学来源于物理学又推动物理学的发展那样,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来源于生物学、社会学、环境科学,又必然会推动相关学科的长足发展和科学的新突破。

主要参考文献

1Odum E P.Basic Ecology.London:Saunders College Publishing,1983.

2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1984,4:1-9.

3王如松.高效、和谐——

—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王如松.世界生态高峰会与全球高峰生态学.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4):330-333.

5Wang R S,Li F,Hu D.Understanding eco-complexity: Social-Economic-Natural Complex Ecosystem approach Source:Ecological Complexity,8(2011):15-29.

6王如松,欧阳志云.对我国生态安全的若干科学思考,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3):223-229.

7Wang R S,Downton P,Douglas I.Towards Ecopolis,New technologies,new philosophies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领域进展

2012年.第27卷.第3期

Ian Douglas,David Goode,Mike Houck,Rusong Wang, Handbook of Urban Ecology,Taylor&Francis Ltd,London, 2011,636-651.

8Wang R S,Yang B J,Lu Y L.1989,Pan-Objective Ecological Programm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cological Research,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Support,Lecture Notes in Economics and Mathematical Systems.9王如松,林顺坤,欧阳志云.海南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24.

10王如松,徐洪喜.扬州生态市规划方法研究.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5,232.

11王如松.中国生态学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405-466.

Social-Economic-Natural Complex Ecosystem and Sustainability

Wang Rusong Ouyang Zhiyu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logy,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CAS100085Beijing)Abstract Human society is a social-economic-natural complex ecosystem,which is dominated by human activities,supported by physical environment.In the complex ecosystem,resource flows are vital lifeline,culture is the channel and collaterals.The natural sub-system,the human-being survival and prosperous environment,is made up of water,soil,atmosphere,organisms and resource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The economic sub-system consists of the human activities of production,circulation,consumption,and reduction for purposes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The social sub-system includes human-being,institution,value and culture.The three sub-systems functionally act as a whole by complementarily,and promoting and constraining mutually as well.Their ecological interactions in time,space quantity,structure and order determine the succession trends of the complex ecosystems.The core of complex ecosystem integration is to coordin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ree subsystems and their components toward sustainability through adjusting thei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Keywords complex ecosystem,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logical concept

Wang Rusong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professor in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AS,deputy to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counselor of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Beijing Municipality,honor president of Ec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vice-president of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Ecopolis Development,scientific consultant of IIASA.Since 1981,he has been engaged in the study on social-economic-natural complex ecosystem theory,methodology,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He got16international,national and provincial academic awards,and published more than150peer-viewed papers and 10books.E-mail:wangrs@https://www.doczj.com/doc/571581185.html,

王如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研究员。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首届国家环境特约监察员,中国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副主席,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院科学顾问。曾任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东亚生态学联合会主席,国际生态学会、国际生态工程学会执委,国际人类生态学会副主席。1981年以来一直从事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生态理论、方法及产业生态工程集成技术研究,先后获国际人类生态学突出贡献奖和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次,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论著10余部。E-mail:wangrs@https://www.doczj.com/doc/571581185.html,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刊

第四章 生态经济系统与生态经济学基本原理

第四章生态经济系统与生态经济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和功能关系 1.物质关系 (1)自然物流主要有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小循环和地球化学循环。前者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周期性循环,主要通过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存留和归还来实现。一般来说,这种循环的范围小,流速快,周期短。后者范围大,周期长,影响面广。 (2)经济物流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物流;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消费过程中的物流。 (3)自然物流与经济物流的相互转化最初主要是在农业和采掘业的生产过程中,自然物流与劳动的结合使其开始转化为经济物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终了,全部经济物流又先后不断地转化为自然物流。两种物流相互贯通,成为同一线性转化过程的不同环节,且这些环节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以维持和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秩序的完善和发展(如图)。 自然物流是经济物流的基础,表现为自然物流是经济物流的来源和归宿。经济物流又可反馈作用于自然物流以促进其高速转化和物质积累。 (4)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物质平衡关系 A≡W;A≡B+W1+r1-R;B≡C+W2+r2;C≡W3+r3 2.能量关系 (1)自然能流 包括太阳能(以及与太阳能流有关的生物能、矿物能、水能、风能等)、地热能、潮汐能等。 食物链、食物网是生命系统能量的主要通道;大气循环、水循环、地质活动等则是非生命系统自然能流的主要表现形式。 (2)经济能流 生态食物链、生产链、流通链等是经济能流的主要通道。 (3)自然能流和经济能流的相互转化 a.自然能流向经济能流的转化 太阳能:农林牧渔业是自然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的接口,是自然能流向经济能流转化的生物渠道。采掘业开采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电力行业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发电,是自然能流向经济能流转化的工业渠道。 其他:地球内能如核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引力能如潮汐能的利用。 b.经济能流向自然能流的转化经济能流大部分以热耗散的形式退出经济活动,向自然能流转化。 经济能流也可以反馈能的方式“转化”为自然能流(如煤炭开采、作物种植等)。 (4)生态经济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的,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逐渐降阶,且很少有能量多级利用的情况。

生态系统到复合生态系统的转变

生态系统到复合生态系统的转变 70年代初,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围绕 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生态的关系,强调提高生态意识的重要性,第一 次把人与自然及其资源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研究,由此,生态系统管理 理念在实践中开始得到应用,如1978年美国的《五大湖水质协议》中 应用了“生态系统方法”术语,着眼于恢复和维持五大湖流域生态系 统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完整性,将其视为一个由水、气、土和 生物(包括人)这些相互影响的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且强调人是生态 系统的组成部分,生态系统跨学科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系统化。 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阶段(20世纪80~9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污染加剧,生态系 统可持续性问题日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人们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 问题归根结底是生态系统管理的问题,用生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管理 土地的思想得到了许多科学家、经营者的支持,生态学研究从以往注 重短期产出和经济效益转而开始强调长期定位、大空间尺度研究。 Agee和Johnson(1988)分析了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当边界、明确的目标、管理机构间的合作、管理效果的监测和政府的参与等要素的相互关系,构建了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框架。 随后,在美国兴起了研究生态系统管理的热潮,并得到政府和非政府 机构的积极响应,1991年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C)年会上,美国生态 学会提出了“可持续生物圈建议”(SBI),美国农业部森林局提出了 “关于自然森林系统管理的新设想”。 随后,美国林务局官方首次宣布采用“生态系统方法”管理国家森林。美国机构间生态系统管理课题组(1993)直接将生态系统方法定义为:“一种维持或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和价值的方法。”其基本内 涵包括:生态系统方法以一种综合社会和经济目标的自然资源管理方 式来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命的总 体质量。生态系统管理承认生态系统是不断变化的,提倡保护后代人

四大生态系统的特点

陆地生态系统: 地球陆地表面由陆生生物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这一系统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1/3,以大气和土壤为介质,生境复杂,类型众多。按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生长类型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受人工干预的农田生态系统。该系统的第一性生产者主要是各种草本或木本植物,消费者为各种类型的草食或肉食动物。在陆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最复杂,生物种类最多,生产力最高,而荒漠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最低。 水域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湖泊、水库、江河和海洋生态系统等不同类型,而水库实际上是“人工湖泊”,有与湖泊基本相同的特征。对水域的划分,生态学中常依据对水生生物分布、生长等起重要作用的主要生态因子如水温、盐度等为依据。科学地划分水域的类型是开展水域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水域类型不同,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就不同,因而对外界干扰的反应和抵抗力亦不同。例如,同是淡水水域,湖泊和河流这两个类型之间无论是在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系统的功能特征还是抗干扰的能力(如自净能力)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水生生态系统的环境因水具有流动性,广大水域比较均一而较少变化,并且很少出现极端情况,使许多水生生物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系统的类型也因此而比陆地少。根据水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一.城市生态系统 1.结构: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如图)。城市中的自然系统包括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如阳光、空气、淡水、土地、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经济系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社会系统涉及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及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各种关系。 2.组成:城市生态系统不仅有生物组成要素(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病毒)和非生物组成要素(光、热、水、大气等),还包括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

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安全工程151班 姓名:王斌 学号:2015121762 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结课论文

一、循环经济生态动力的演进逻辑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是决定性力量。随着人们对传统工业化弊端的认识逐步深入,人们从生态文明高度对传统生产力进行了批判性反思,逐渐形成了“生态生产力”的概念[2]。相对于传统生产力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生态生产力将生态因素当作生产力的内在维度,强调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主张在人类与自然在高度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类进步和发展。因此,生态生产力是一种生态化的生产力,是人类在生态文明阶段兼顾生态平衡和追求可持续发展,在和谐统一中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力。2世纪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工业化大量生产、大量消耗、高环境污染的弊端,对传统生产力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开启了对传统经济系统进行生态化改造或重建的实践。其基本演进轨迹是:(1)始于2世纪6年代,以污染物处理为对象的末端治理阶段;(2)始于7年代中期,以生产过程改造为对象的清洁生产阶段;(3)始于8年代中期,以产品或服务绿色化为对象的产业生态化阶段;(4)21世纪以来,以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对象的循环经济阶段。由此可见,生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推进着人类对经济系统的生态化实践,促进了

区域循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在生态文明理念推进下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生产力以生态资源经济化和经济系统生态化为实践动力,逐渐代替传统生产力而形成的一种生态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人与生态系统和谐共处为目标的新生产方式,其运行动力直接表现为生态生产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地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称之为生态动力。上述分析表明,生态动力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态文明观念的确立,推动社会经济系统不断生态化、与自然生态系统逐渐融合,最终形成符合生态规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动力。 二、区域循环经济的生态动力系统模型 1.区域循环经济的生态动力系统及其生态原理 作为研究复杂系统一般规律的学科,一般系统论重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将系统视作由各组成部分构成,包含着输入、输出和反馈过程的有机组合整体,强调系统中要素间相互联系及其与环境的复杂的、动态的、未知的相互影响。从生态动力主体的基本特征,生态动力形态可以分为自然动力、技术创新动力和制度创新动力。其中,自然动力是自然界没有劳动者直接介入时生态规律自发作用的的自然生产力,技术创新动力是企业和科技团体主导的生态化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动力是政府或公众基于生态伦理和价值规律而进行的制度变革。这样,自然动力作为物质基础、生态技术和制度创新动力作为实现自然动力的支撑和手段,三者有机统一形成了生态动力系统。生态动力系统就是处于特定环境中的动力主体,通过生态要素间及生

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可持续发展3 曾德慧3 3  姜凤岐 范志平 杜晓军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5) 【摘要】 生态系统健康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门探讨资源环境管理对策的综合性新学科.本文介绍了生态系统 健康概念的由来、内涵以及生态系统健康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阐述了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文中还对国际上一些主要的生态系统健康实践作了介绍,并建议我国应尽快开展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作者认为生态系统健康学必然为人类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希望.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诊断 维护 恢复 经营管理 持续发展 E 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hum an.Zeng Dehui ,Jiang Fengqi ,Fan Zhiping and Du Xiaojun (Institute of A pplied Ecology ,Academia Sinica ,S henyang 110015).2Chin.J.A ppl.Ecol.,1999,10(6):751~756. Ecosystem health is a new integrative science ,which deals with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in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Authors introduce the origination and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ecosystem health and main research contents in ecosystem health ;expou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human.The authors also introduce some famous practices on ecosystem health around world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that it should be urgent to address th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ecosystem health in China.The emerging discipline of ecosystem health could provide new hopes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K ey w ords Ecosystem health ,Diagnosis ,Maintenance ,Restoration ,Manag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670604和39800117)和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96-007-01-06). 33通讯联系人. 1999-09-07收稿,1999-09-23接受. 1 引 言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已存在约46亿年.人类作为地球上一种生物,出现在地球上有200~300万年的历史,而人类的文明史只有短短的6000~7000年.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被加速推进,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人口激增,全球性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衰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酸雨、环境污染等)越来越严重,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大大减弱,人们担心人类生存的地球是否“生病”?是的,我们的地球是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 回顾人类的发展历史,它是一部人类与自然斗争2共存的历史,人类不断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力求能与自然和睦相处.面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所出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人类也在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这是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关注的一个里程碑.从此以后到1992年的20年间,联合国先后召开了150余次各种会议研究对 策,各国政府和众多的科学家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和科学实验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1992年在巴西里约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关注的又一新的里程碑.在这次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充分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反映了关于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到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乃至每一个人.现在是修复地球的时候了! 为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生态学家也肩负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使命,生态学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分支和交叉领域.其中,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是新近引起深入探讨的一个新的领域,也是当今生态学最具活力的一个前沿.1999年8月“国际生态系统健康大会”在美国召开.这是在本世纪即将结束之际,召开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关于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大会.带着 应用生态学报 1999年12月 第10卷 第6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Dec.1999,10(6)∶751~756

能值分析

在现实社会生产和消费中,人们只注意一个系统中的货币流,即系统中的货币流出大于其流入,则该系统(或生产过程)就是有活力的,但是,人们常常忽略了其物质流或能量流。在一个生产或生态系统中,人们追求的是其最大的货币流,实际上,这种最大货币流是建立在最大的自然资源的流入基础之上的,因为,要追求最大的货币流出和最小的货币流入,就必需以最大的自然资源流入为代价,这种出发点常常又会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从而造成资源的可持续性下降。而能值分析则是对货币流、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综合衡量,从而通最有效的设计,使得系统达到最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能量系统理论观,生态系统及其他别的系统,均可视为能量系统。能量可用于表达和了解生命与环境、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关系。然而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能量具有不同的质量,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和数量加减;自然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本质关系,用一般能量单位更无从表达和衡量,能量分析碰到难题,这就是所谓的“能量壁垒,即不同来源和形式的能量的质量是不相同的,具有很大的等级差异,例如1 焦耳电能、1 焦耳太阳能和1 焦耳热能是不一样的,在对系统进行能量分析中不能直接将它们相加减。中外学者提出了不少方法和理论来解决这个难题,但总是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应用新的理论和方法,而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创立至今的短短20余年间,能值理论和分析方法已在从全球地化循环到国家、区域、城市、企业的各种空间尺度,农业到林业、自然保护区、生态工程、工业的各种生态或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高度的重视。能值理论和分析方法问世时间不长,因其有助于正确分析人类与自然、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价值和相互关系,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备受国际生态学界、经济学界、系统学界及政府决策者的关注。近10 多年来,能值分析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活跃,尤其对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工农业系统的能值分析。 在国际上,美国于20 世纪80 年代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下率先开展能值研究,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亚等国于90 年代迅速开展。我国于20 世纪90 年代初由留美学者蓝盛芳引入能值理论,先后得到国家基金3 个能值分析项目资源,开展了国家与地区、农业、自然保护区和城市方面的能值分析和理论方法研究。 1 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的产生 无论是自然环境系统, 还是人类经济系统, 其存在、运动、发展和变化均依赖于能量流动, 因而研究能流的规律和特征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可是随着能量研究的不断深入, 许多研究者发现一般的能量单位难以解决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能量相互加减和比较的问题。美国著名系统生态学家H. T. Odum 从20 世纪70 年代起,对生态系统的能量学有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和开拓性的重要理论观点, 创立了能值分析理论, 引起国际系统生态学界和生态经济 学界的强烈反响。能值理论以太阳能值作为统一度量标准, 客观地评价和比较多种类型的自然环境资源对人类经济系统的贡献, 为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正确认识自然环境生产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关系提供新思路。其中包括70-80 年代初提出的能量系统(energy system)、能质(energy quality)、能质链、包被能(embodied emergy,或译体现能)、能量转换率及信息量等观点。这是第一次将能流、信息流与经济流的内在关系联系在一起,能流的特质基础是物质,这样,生态系统中的这几个功能过程不再是孤立的了。80 年代后期和90 年代创立了“能值”(Emergy)概念理论,以及太阳能值转换率(Solar Transformity)等一系列概念。从能量、“包被能”发展到“能值”,从能量分析研究发展到能值分析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是一个重大飞跃。这些理论观点和方法的发展过程,反映在H. T.Odum 不同时期的论著中,尤其在《人与自然的能量基础》、《系统生态学》、能值专著等著作。H.T.Odum 经过长期研究,综合系统生态、能量生态和生态经济原理,于80 年代后期发展出新的科学概念和度量标准――能值,创

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与评价方法

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与评价方法 郑纯辉1,2,赵杰3 (1.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1;2.河南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河南郑州450002;3.河南省环境保护局,河南郑州450004) 摘要农业复合生态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复合体,如何全面地分析和评价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目前仍是困扰生态系统研究的难题。 总结了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将目前测度与评价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方法归纳为4类:指标体系法、环境经济核算法、能量核算体系法和能值评价法,并分别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517-6611(2007)06-01763-03 Th e o ry an d E v a lu a t ion M e th o d s o f A g ric u ltu ra l C om p le x S y s tem ZHENG Ch un-h u i e t a l(C o llege o f E n v ironm en t an d P lan n in g,H en an U n ive rsity,K a ifen g,H en an475001) A b s tra c t A g r icu ltu ra l com p le x sy ste mh as th e specia l fun ction s an d h ow to com p reh en siv e ly an a ly se an d eva lu a te it is till th e p roblemo f eco sy stemre-se a rch.T h e de fin itionan d ch a racte rs w ere sum m a r ized an d th e m ea su r in g and eva lu a tion m e th ods o f th e a gr icu ltu ra l com p le x sy stem:in dex eva lu a tion,en-v ironm en ta l e con om ic bu s i n e ss accou n tin g,en ergy bu ssin e ss accoun tin g an d em e rgy ev a l u a tion w e re a lso sum m a rized. K e y w o rd s A gr icu ltu ra l com p lex sys tem;T h e ory;E va lu a tion m e th od 1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定义与内涵 1.1 复合生态系统的定义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组分组成的整体,是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自然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复杂系统[1-3]。自然子系统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各种形式的太阳能在自然系统内积累、循环和转化,为社会经济系统提供各种产品与服务,并容纳降解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各种废弃物;经济子系统是区域发展的动力,各种物质、资源、能量和信息在经济系统各部门间流通、加工和转化,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各种现实的物质基础;社会子系统是区域发展的目的,即生活环境的改善、文教卫生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1.2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定义农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一定农业地域内相互作用的生物因素及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非生物因素构成,在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不断干预和影响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复合体。它既不是自然生态系统,也不完全是人工生态系统,而是自然与人工的复合系统。从宏观角度看,农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大部分组成的综合体,各组成部分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而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1.3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农业复合生态系统是在对自然生态系统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与自然生态系统有明显的不同,可归结为:①在农业复合生态系统中,只有符合人们需要的植物、动物才得以扶持和发展,而妨碍此类生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害虫、病菌、杂草等则被抑制和消灭。因此,系统中生物少而单调,食物链短,反馈机制弱,自我调节能力差,稳定性低,易遭受不良环境因素的损害。②农业复合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其开放状况,是通过人类有目的的经济活动实现的。系统生产的生物量中,相当一部分以农产品形式输出到系统外,被人们利用;同时,人们从系统外输入各种有机肥料和化学物质,以补充土壤养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535025)。 作者简介郑纯辉(1972-),男,河南郑州人,博士,副教授,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收稿日期2006-11-03 分的消耗。③由于人们采取各种农业技术措施,加之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农业生产中投入大量能源、物质、资金、劳动力等,因此,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率比自然生态系统高很多。④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在人类干预下由自然生态系统脱颖而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它带有强烈的人为性,不可能脱离社会经济条件,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均会深刻地影响它的组成、结构和生产力。 2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评价方法 国内外学术界和决策部门对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综合测度与评价,归纳起来,基本上可以分为四大类。 2.1指标体系评价法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指标体系评价法可分为直接比较分析法和综合指标体系法。直接比较分析法是根据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效益,依据可比性原则,直接将其生态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见于我国早期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4]。综合指标体系法是通过对各种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使不同量纲指标间具有可综合性,从而建立一种多指标综合评估模型,或是通过层次分析法在确定各指标相对权重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加权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分为两类,一种是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另一种是多维矩阵结构的指标体系。 2.1.1 层次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5]。其代表为联合国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于1996年提出的指标体系。国内较权威的是中国国家统计局科学研究所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于1997年5月提出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科技六大子系统。 2.1.2多维矩阵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压力-状态-响应(P SR)框架、K ru sem an和H eng sd ij k itchu的农业生态系统定量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5]。在PSR框架中,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来说,“压力”是指各种人类活动及其产品需求对农业生产系统所施加的压力和对农业生产系统演变与发展的影响;“状态”则包括农业生产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如农作物的生产特性及与此紧 安徽农业科学,J ou rn a l o f A n h u i A g r i.S c i.2007,35(6):1763-1765责任编辑罗芸责任校对李菲菲

生态学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性 姓名:曹黄梦学号:20125178 生态学作为一门“联系生物、环境和人类社会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科学”(E. P. Odum,1997),对其开展深入研究并不断拓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生态动力学和生态控制原理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与生态学的学科发展需求中应运而生的。生态动力学是生态学和动力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研究生物、环境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及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机制与途径。生态控制原理是生态学与控制论之间的交叉学科,根据生态动力学原理,调控生态过程,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生产力,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我国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我国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生态控制原理不局限于与控制理论有关的问题,除控制论所包含的经典控制论、现代控制论、大系统理论和复杂巨系统理论外,其他有关数学方法也可以认为是生态控制原理的理论基础,它包括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计算数学、模糊数学等。除了上述数学方法,源于生产和社会实践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也是生态控制原理的基础,即使它们尚不能用科学理论予以解释。生态控制原理的最基本的目标是寻找最优方案,据此调控生态动力源汇关系。在上述基础上,生态控制原理形成了包括确定型生态控制、随机型生态控制、传统生态控制及大系统和巨系统生态控制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生态动力学和生态控制原理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生态动力学阐述生态过程动力学机制,侧重认识自然;生态控制原理通过生态动力源汇关系,调控生态过程,使生态系统健康运行,它侧重改造自然。通过生态动力学和生态控制原理,充分认识与理解不同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过程特征与规律,依据不同情况对生态系统实行定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乃至定量控制,使生态系统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生态动力学和生态控制原理可应用到诸如农田、森林、草地、湿地、海洋、动物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 草地生态动力学和生态控制原理主要包括生态动力预报和草地生态控制。一些研究进行了草地生态动力模拟、树—草相互作用动力学模型、牧草生长和发育的统计预报。为了制作牧草生态动力预报,要研究预报量对预报因子即生态动力因子的依赖关系。草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环境和自然资源对草原行业的重要性,制定国家草原行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离不开草原生态学及其相关理论。

社会_经济_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_王如松

中国科学院院刊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与可持续发展* 王如松欧阳志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71033005) 收稿日期:2012年4月25日关键词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生态整合 DOI :10.3969/j.issn.1000-3045.2012.03.012 摘要人类社会是一类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文化 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自然子系统是由水、土、气、生、矿及其间的相互 关系来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生存环境;经济子系统是指人类主动地为自身生存 和发展组织有目的的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活动;社会生态子系统是人的观念、体 制及文化构成。这三个子系统是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三个子系统之间在时间、空间、数 量、结构、秩序方面的生态耦合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决定了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与演替 方向。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是生态整合,通过结构整合和功能整合,协调三个子系统 及其内部组分的关系,使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关系和谐有序,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间 复合生态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2007年北京世 界生态高峰会,来自 世界20多个国际和 地区与生态相关的 学术团体、70多个 国家的1400余名 代表忧心忡忡,呼吁世界各族民众和各 ,用人类的智慧和行动呵护自、绿化经济、拯救人类,发表了弘扬“生“认识世界、改善环境、美化生活的强力工具”的北京生态宣言。会上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以下3个尺度的生态问题上:以气候变化、经济振荡和社会冲突为标志的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胁迫为特征的区域生态服务问题;以及以贫穷落后、过度消费和文化荒芜为诱因的人群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态和谐问题。其核心都 是时空量构序范畴上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1.1发展的生态观 自走出丛林以来,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商文明。原始文明以采摘狩猎为特征,以水 王如松院士领域进展 骵 髈髛

智慧树知到《生态经济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生态经济学》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IMPACTED框架中的P是指环境污染。 A:对 B:错 答案: 错 2、广义的生态文明,是从横向的文明结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的。 A:对 B:错 答案: 错 3、狭义的生态文明,其核心特征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人、自然与社会的全面和谐” 。 A:对 B:错 答案: 错 4、狭义的生态文明,是继“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全新的文明形态。 A:对 B:错 答案: 错 5、有关IMPACTED框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M表示经济活动与自然条件的时空匹配 B:C代表消费

C:T代表技术 D:E代表效率,即单位GDP的资源消耗或环境影响 答案: M表示经济活动与自然条件的时空匹配 ,C代表消费 ,E代表效率,即单位GDP的资源消耗或环境影响 6、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的基调依次为:A:依赖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B:改造自然、依赖自然、征服自然 C: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依赖自然 D:依赖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答案: 依赖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7、生态经济矛盾全面激化的文明阶段是 A:采猎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生态文明 答案: 工业文明 8、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植被与土地的破坏的文明阶段是 A:采猎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生态文明

答案: 农业文明 9、从横向的文明结构视角看,当代文明可以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等五个侧面。 A:对 B:错 答案: 错 10、基于IPAT方程,要控制CO2排放量,在T这个因子上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控制人口 B:控制经济增长 C:使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替代化石能源 D:调整产业结构 答案: 使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替代化石能源,调整产业结构 第一章 1、导致复活节岛的文明衰落的原因,最准确的说法是: A:人口过多 B:造神运动 C:部族争斗 D:人口和经济超越了资源承载力 答案: 人口和经济超越了资源承载力 2、环境承载力也称环境容量,指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排放污染物的阈值。 A:对 B:错 答案: 对

1 第七讲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自然观共15页word资料

第七讲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自然观 (一)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根源 1、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随着经济增长、科学技术进步、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人类的各种活动正对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带来严重的破坏。过去,人对自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生态系统被改变、被损害。现在,人类活动已开始影响到整个地球生物圈,导致了一系列的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出现。 (1)人口问题 据历史资料统计,世界人口呈指数增长之势。公元元年,人口只有2.5亿,到1650年增至5亿,1800年达到10亿,1930年增加到20亿,1975年达40亿,1999年10月已突破60亿。 预计到21世纪中期将达到100亿。人口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人口增长的很大一部分集中在低收入国家、生态环境不利的地区和贫穷的家庭。这样,人口数量与资源之间存在的差距就变得愈加突出,其结果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2)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所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的总称,构成了人类生产过程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资源危机主要表现为:非再生性资源,如煤、石油等矿物资源的枯竭和短缺,可再生性资源,如水资源、生物资源等的锐减、退化、污染和濒危。庞大的人口和生产规模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资源的

开发利用现已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尖锐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3)环境问题 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使环境产生了危害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及生态系统稳定的现象。一方面,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引起大范围的生态退化,另一方面,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圈这些生命维持系统发生了严重的污染。 第一、大气污染。 第二、水污染。 第三、臭氧层破坏。臭氧层对太阳紫外线有吸收过滤作用,如果它被破坏,地球将不再适宜于人和生命生存。 第四、“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增加造成了地球的温室效应,使地球增温,造成全球气候反常。 2、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 产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不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粗放式生产方式之上。无限度的向自然索取,严重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 第二,生态环境恶化的思想根源,在于不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化生产方式使人们形成了错误的观念,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在其理论形态上是以人统治自然为指导思想,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

四大生态系统的特点

四大生态系统的特点

陆地生态系统: 地球陆地表面由陆生生物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这一系统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1/3,以大气和土壤为介质,生境复杂,类型众多。按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生长类型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受人工干预的农田生态系统。该系统的第一性生产者主要是各种草本或木本植物,消费者为各种类型的草食或肉食动物。在陆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最复杂,生物种类最多,生产力最高,而荒漠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最低。 水域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湖泊、水库、江河和海洋生态系统等不同类型,而水库实际上是“人工湖泊”,有与湖泊基本相同的特征。对水域的划分,生态学中常依据对水生生物分布、生长等起重要作用的主要生态因子如水温、盐度等为依据。科学地划分水域的类型是开展水域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水域类型不同,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就不同,因而对外界干扰的反应和抵抗力亦不同。例如,同是淡水水域,湖泊和河流这两个类型之间无论是在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系统的功能特征还是抗干扰的能力(如自净能力)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水生生态系统的环境因水具有流动性,广大水域比较均一而较少变化,并且很少出现极端情况,使许多水生生物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系 统的类型也因此而比陆地少。根据水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一.城市生态系统 1.结构: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如图)。城市中的自然系统包括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如阳光、空气、淡水、土地、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经济系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社会系统涉及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及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各种关系。 2.组成:城市生态系统不仅有生物组成要素(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病毒)和非生物组成要素(光、热、水、大气等),还包括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

自然生态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71581185.html, 自然生态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策略 作者:钟智明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02期 摘要:自然保护区作为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保障。为了使自然保护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和生态效益,本文就对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生态保护策略进行总结研究,旨在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生态保护;策略;检测;管理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很多种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所谓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国家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和有效途径。而为了使我国自然保护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和生态效益,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生态保护策略,以实现自然保护区内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生态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策略 1.分区划管理。为了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我国建立的保护区并不能像其他发达国家采取任其自然发展、毫不干预的纯保护方式,而是在不影响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采用科研教育、生产及保护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及外围区三部分进行分区管理。核心区为人类提供了自然本底信息,一般很少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即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也有望通过治理逐渐恢复,对于该区域要严禁一切干扰并以保护种质资源为主;缓冲区环绕在核心区的周围,是发展本地特有生物的试验性和生产性科研基地,同时也为各种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研究提供依据,因此在该区域可以开设一些设施及教育基地;外围区位于保护区的边缘并紧挨缓冲区,该区域除了开展与缓冲区相类似的工作外,还可以进行一定的人类生产活动,如开发旅游景点。 2.建立生态系统监测体系。在自然保护区内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监测网络体系,建立并逐步完善生态监测和预警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展保护区内生态系统敏感区和脆弱区的监测,加强重点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并通过生态系统的监测对该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如大气、水及土壤污染物指标的测定,基于监测的各项数据可以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建立保护区内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状况监测系统,在该系统的建立过程中,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技术水平,积极参与荒漠化防治、臭氧层保护等国际公约,建立国际间的环境风险评估机制和监控体系,最大程度上防范有害外来物种入侵、废物非法进口及遗传资源流失等情况的发生,为进一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生态系统整体论与未来技术经济的发展

生态系统整体论与未来技术经济的发展 张华夏 【内容提要】20世纪最后几十年人类环境意识的兴起,导致一个规模相当巨大的全球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运动,并逐渐形成规范人们行动的生态整体论的观念。生态系统整体论将经济系统看作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出一种绿色的经济系统的理想和绿色经济学(Green Economics)的学说。该学说主张:发展就是提高自然资源的而不只是劳动的生产力;实行循环的生产和仿生态的技术;扩展各种自然保护区;大幅度降低人类的人口数量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变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在生态伦理和绿色经济学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有相当大影响的生态社会主义学派。该学派特别注意运用马克思的观念来分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推测即将到来的生态世纪和生态社会的特征。 【关键词】生态整体论/绿色经济学/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不是生物的个体,而是生态系统。一定的物种的个体组成种群,占据一定区域的所有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组成生物群落。这种生物群落离开一定环境不能生存,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结合在一起,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一种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依靠着太阳能的耗散而维持自己的低熵稳定性有序状态。自然界经历亿万年的进化,在地球上产生大大小小的非常精巧的达到稳定性顶峰(stable climax)的生态系统,并最后整合成地球生态圈,这是一个复杂的、多样性的、统一的整体。我们必须用一种生态整体论的世界观来看待它:(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一切息息相关。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物种之间以及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个人、社群、社会、环境都是不能各自独立的,这些自然、社会的事物之间有两种形式的相互联系必须加以注意:一种是层级的相互关系,从肠胃中的细菌组成的小生态系统,到一个小地区生物群体组成的较大一点的生态系统,一直到整个太阳系下的地球生物圈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