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讲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自然观

第七讲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自然观

第七讲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自然观
第七讲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自然观

第七讲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自然观

(一)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根源

1、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随着经济增长、科学技术进步、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人类的各种活动正对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带来严重的破坏。过去,人对自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生态系统被改变、被损害。现在,人类活动已开始影响到整个地球生物圈,导致了一系列的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出现。

(1)人口问题

据历史资料统计,世界人口呈指数增长之势。公元元年,人口只有2.5亿,到1650年增至5亿,1800年达到10亿,1930年增加到20亿,1975年达40亿,1999年10月已突破60亿。

预计到21世纪中期将达到100亿。人口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人口增长的很大一部分集中在低收入国家、生态环境不利的地区和贫穷的家庭。这样,人口数量与资源之间存在的差距就变得愈加突出,其结果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2)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所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的总称,构成了人类生产过程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资源危机主要表现为:非再生性资源,如煤、石油等矿物资源的枯竭和短缺,可再生性资源,如水资源、生物资源等的锐减、退化、污染和濒危。庞大的人口和生产规模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资源的开发利用现已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尖锐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3)环境问题

态系统稳定的现象。一方面,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引起大范围的生态退化,另一方面,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圈这些生命维持系统发生了严重的污染。

第一、大气污染。

第二、水污染。

第三、臭氧层破坏。臭氧层对太阳紫外线有吸收过滤作用,如果它被破坏,地球将不再适宜于人和生命生存。

第四、“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增加造成了地球的温室效应,使地球增温,造成全球气候反常。

2、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

产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不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粗放式生产方式之上。无限度的向自然索取,严重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

第二,生态环境恶化的思想根源,在于不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化生产方式使人们形成了错误的观念,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在其理论形态上是以人统治自然为指导思想,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这就是人类中心主义。

第三、生态环境恶化也是由于不正确的传统发展观。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第四,生态环境恶化是社会异化的产物。当代出现的环境问题,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当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关系。发达国家置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和国际公法于不顾,将垃圾、化学废料、公害型企业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

(二)生态自然观

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主要思想如下: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

恩格斯指出:“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2

(2)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的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3

马克思认为:“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4

(3)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早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还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人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5

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375页。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59页。

3《马克思愚格斯全集》策42卷,人民出版杜1979年版,第97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7页。

在总结了人征服自然的教训后,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指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性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6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揭示了生态思想的本质。

2、生态自然观的基础——生态学

生态学一词由希腊文oikos衍生而来,oikos的涵义是“住所”或“生活所在地”。

1866年,赫克尔(E.Haeckel)首先对生态学进行界定:生态学“是研究(任何一种)有机体彼此之间、以及与其整体环境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学问”。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 Tansley)认为,生物与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正是这种系统构成了地球表面上各种大小和类型的基本单元,这就是生态系统。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样性与整体性相统一的原理。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类型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与遗传的多样性。多样性是整体性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整体性对多样性的主导和限制体现在生态系统的总体目标对子目标多样性的主导作用上。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是基于多样性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经过长期作用,形成了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它们构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关系网络。

人类在开发利用资源时,要注意整个生态系统的关系网,而不是局部。

(2)生态演替原理。所谓生态演替(succession),是指随时间演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的生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态系统要经过先锋期、发展期、顶级期等阶段,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顶级生态系统。导致生态演替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内部的自我协调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物种对周围环境变化的适应、再适应,是生态演替的直接动力。物种的变异、进化是在环境压力下进行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循环和再生原理。生态系统要维持正常运转,需要不断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生态系统内部长期演化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和生态工艺流程,使系统内每一组分既是下一组分的“源”,也是上一组分的“汇”,没有“因”和“果”及“废物”之分。

(4)生态平衡原理。生态平衡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在特定时间内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系统的内部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达到相互适应、协调的状态。在生态系统中,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这种正、负反馈机制相互作用,维持着系统的动态平衡。

(5)最小因子原理。在生态系统中,影响系统组成、结构、功能和演化的因素很多,但往往是处于临界量的因子对系统功能的发挥具有最大的影响。改善和提高该因子的量值,就会大大增强系统的功能。

木桶的短板原理。

(6)资源有限性原理。自然界中任何生态资源都是有限的,都具有促进和抑制

系统发展的双重作用。

3、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生态自然观是对机械自然观的超越,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反思全球性问题和现代生态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态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它与生态价值观有必然的联系。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第一,确立了生态概念。

机械自然观。

“生态”是生物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的关系,其主体是生物有机体。

深层生态学认为世界根本不能分为各自独立的主体与客体,把一切实在看作是动态的、易变的、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和相互依赖的。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人类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进一步深化了生态概念。生态概念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性质的整合:

从空间维度来看,生态,一部分是生物有机体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而另一部分是生物有机体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整个地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各构成部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态是地球上各部分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

从功能维度来看,生态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彼此之间关系的和谐。

从时间维度来看,生态意味着历史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历史环境保护与自然环境保护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的核心在于系统的自适应性、自组织性与协调性。

第二,自然界是一个生态系统。要抛弃把自然界看作没有生命的无机界的看法。

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以及它们之间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

我国民谚所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就是食物链的生动写照。比如,青草→昆虫→小鸟→鹰构成一条食物链。

第三,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既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外,而在自然之中。自然是人参与其中、生死在一起的自然。

早在1923年,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和创立者利奥波德认为,自然是由不同的生命器官组成的机能性整体。在利奥波德看来,伦理观念应由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扩展到处理人与大地以及人与在大地上生长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关系。

第四,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系统,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统一。生态系统本身是非线性、非平衡的,它与环境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具有自我调控、自我适应、自我稳定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通过自组织方式向更有序的生态系统进化。随机涨落是生态系统向新的状态演化的触发因子,并不能保证系统一定向更为有序的状态演替。生态系统的演化是决定论与随机性的统一、进化与退化的统一。

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在于系统内部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共同作用。系统进化实质上是由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相互影响所决定的。

普里高津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其环境对形成生态系统的稳定模式有决定性影响。

这就是《晏子春秋》所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三)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1)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思想源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在这个会议上通过了划时代的文献——《人类环境宣言》。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人类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思考的第一个里程碑。

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等组织,许多国家政府和专家参与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对可持续发展概念作了界定:“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7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肯定了该概念,大会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在阐明可持续发展问题时指出:“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并满足今世和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得实现发展的权利。”8这表明人类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识已上升到文明史的高度。

1994年,中国政府编制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其中首次列入了可持续发展,标志着中国政府参与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7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第52页。

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为了摆脱人类困境,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战略。它作为特定的关于“发展”的概念,是专指那种首先考虑生态代价、环境代价,是既兼顾生态上的可持续性和人口、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又不给环境带来破坏的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其目的是强调:如果当代人能够开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并不断向前推进的话,那么,后代人才有可能生存并持续发展下去。否则,人类的未来发展前途是不堪设想的。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首先是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是发展的基本含义。发展包括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可持续发展在于改善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质量。

其次是发展的可持续。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承认自然界本身具有发展权,强调人类的发展必须考虑自然成本,要求有利于生态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要求在不超出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如果只承认人的生存发展权而不承认自然的生存发展权,那么大多数破坏自然的行为都可以在保证人的生存的理由下正当化和合法化。

第三是发展的整体性。全球性问题表现出人类所面临的危机的整体性和未来的共同性。人类是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要求超越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并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复杂性,鼓励和支持各国政府之间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而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合作。

第四是发展的公平性。所谓公平是指社会制度及规则公正、平等,还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相称以及对这种关系的反映或评价。生态文明所理解的公平是一种广义的公平,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以及当代

人与后代人的公平。其中,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是公平原则的核心。只有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性,才有可能解决人与自然的危机,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代际公平要求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的同时,应当做到使后代人有同等的发展机会。

代内公平要求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在国际范围内,国家利益服从全球利益。人与自然的公平要求人类不应为自己的发展而无限制地掠夺自然,要承认自然资源的价值,珍惜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

第五是发展的正义性。正义是人之为人的核心要义,是人追求自身本质的最高理想。正义的实质是把人的发展、人的价值、人的尊严视为人的世界、人的关系以及人的行为的根本。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发达国家有更大的责任和义务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帮助,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2、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了地球与人类的长远发展,人类必须从工业文明中走出来,走向一种新的文明,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协同进化的生态文明。实现生态文明,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物质生产角度。生态文明要求产业生态化,以解决环境保护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行为准则(称为3R原则)。仿效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其环境在实现系统功能的作用和地位,充分发挥人在物质生产中的主导作用,利用生态系统规律,整合相关技术工艺,构建物质生产的结构与功能,构建结构更优、功能更好、更适宜经济发展的人工生态系统。要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尽可能通过物流、能流建立生态联系,形成生态产业链;生态链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和共享,形

成耦合关系,使整合共生体系成为网状结构,逐渐转变为功能良好的物质生产生态系统。与此相适应,要求个人的生活方式的生态化,即人的生活方式要适应和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改革人们在工业革命中形成的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使人类生活方式符合自然进化规律,充分开发和满足人类精神生活之需要。

二是社会制度角度。生态文明要求建立新型的社会制度,以解决在环境保护中的人与人的关系。生态政策是引导产业生态化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在政策导向上向“生态化”倾斜。不仅要求在国内逐步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而且要求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建立有约束力的生态文明制度(包括新的国际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等),特别是发达国家有更大的责任与义务。

三是科学技术角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态文明必然要求生态化的科学技术。生态化的科学技术是生态理念向科学技术的渗透,形成生态化的科学技术系统。要充分发掘科学技术本身的生态价值,使其成为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从而引导科学技术朝着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及其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生态化的科学技术,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最高准则,追求的是在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的适度增长。

四是价值观念角度。生态文明要求提高个人素质,树立生态价值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消费观念,提倡绿色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价值取向的问题,是目标和意义的选择问题。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观念,抵制“主客二分”、“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价值无限论”等狭隘文化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观念。

五是思维方式角度。生态文明要求我们的思维方式从原有的线性思维转向非线性思维、机械性思维转向系统性思维。人与自然构成了一个复杂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复杂性。我们不可能从线性思维、机械思维角度来认识自然界、社会和人的客观规律。如果把复杂的自然界、社会和人投射到简单思维上,就会导致巨大的

全球性生态问题。我们只有从非线性、整体、系统思维的角度,才能超越当前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深刻矛盾,构建自然、社会与人和谐统一的新家园。

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答: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现。生态文明与生态自然观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态文明是生态自然观的应有之义,生态自然观对现今世界生态文明发展及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3.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什么?科学研究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答:(1)思维与想像的有机统一;(2)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3)常用“灵感”出现;(4)分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5)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其基本特征为敏感性、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精确性、变通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一)整合思维的培养。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二)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三)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四)想象思维的培养。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一种强烈和稳定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答:系统自然观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既存在着又演化着,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既是简单的、线性的又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人工自然观是在工程技术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规律,有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自然观是人们面向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形成的。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生态系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与自然界和谐

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

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创新与应用,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过分的自信与片面的发展观使得人类在物质财富涌入、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 也付出了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惨重代价, 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类一次次无情的惩罚。 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公害事件层出不穷、环境污染现象屡禁不止、能源危机咄咄逼人、地球大气圈中的臭氧层损耗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迅速消失以及人类生活质量普遍下降等等。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环境污染严重。由于人类的活动引入环境的物质和能量,造成对人类的危害,对其他生物生存威胁,并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目前,最具全球规模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酸雨蔓延、臭氧层耗损和温室效应。第二,自然资源消耗、短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但自20世纪后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越来越稀少,从而增长了威胁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因素。第三,人口激增。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此时,人口的增长便加剧了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压力。[1] 面对这些生态问题,人们在不断反思探究,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实现双赢。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生态自然观应运而生,也就是说

生态危机的加剧使得自然生态观的确立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 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它以生态危机作为确立的现实根源, 用生态科学积淀理论基础, 主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生态自然观是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加剧的情况下用辩证的思维去审视自然界,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这一价值观念,它让人类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个统一的整体,从而使人类能更好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界,达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对人类与自然界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生态自然观无疑是人类自然观的发展进步。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 第一,生态自然观并非简单回到天然自然观,它既是对人工自然观的某种扬弃,又是向天然自然观的某种复归,是更高层次上两种自然观的辩证综合。只有在生态自然中,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才会和谐共存,才能真正实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超越的统一,也才能真正达到马克思预言的那种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即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第二,生态自然观并不是对一般生态科学、生态哲学或环境伦理学等的讨论和重复,而是对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等进行哲学概括形成的自然观的一种新理论形态,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生态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复习范围总结

绪论 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主要是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标志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4、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5、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 6、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a整体性和直观性,b思辨性和臆测性,c自发性和不彻底性 7、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a机械性,b不彻底性,c形而上学性 8、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 (1)自然界是先在的和历史的自然界。 (2)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自然界。 (3)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 (4)用辩证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 9、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实践性。(2)历史性。(3)辩证性。(4)批判性。 10、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 A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1)康德的“星云假说”取消了牛顿的“第一推动动假说”;赖尔的地质“渐变论’“取代了由于造物主一时兴动而引起的突然变革”,“把知性带进地质学”。 (2)维勒完成的人工合成尿素填平了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的鸿沟;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 (3)麦克斯韦等人的电磁场理论揭示了电和磁的统一性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迈尔等人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揭示了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必然联系。 (4)施旺和施莱登的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有机体之间的统一,达尔文等人的生物进化论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了的基础”。 B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技术基础. (1)18世纪的蒸汽机技术革命及其产业革命和19世纪的电力技术革命圾其产业革命,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再到电气化、自动化工业的转变,实现了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它促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并由此产生了社会革命,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 (2)技术革命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促进自然科学“从经验科学变成了理论科学”,又转化成唯物主义的自然知识体系”,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11、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系统性。复杂性。演化性。广义性。 1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全球性。批判性。和谐性。(生态自然系统的特征: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 13、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1)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关系的主题,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与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依据,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2)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的协调和发展。 (3)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4、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 社会条件、思想理论背景和科学技术发展 15、科学的本质特征。 科学是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 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现代科学通过技术体现其特征,科学是一般生产力,必须和直接的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16、技术的本质特征。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与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 17、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马克思主义认识沦认为,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科学技术认识属于理性认识。钱学森把科学技术认识过程,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工程技术一技术科学一基础科学。基础科学是认识世界,技术科学是转化的中间环节,工程技术是改造世界。 (1)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由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组成 学科结构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构成。 知识结构由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构成。 (2)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由门类结构和形态结构组成 门类结构由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构成。 形态结构由经验形态的技术、实体形态的技术和知识形态的技术构成。18、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1)在纵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 科学发展的渐进形式就是科学进化的形式,主要指在原有科学规范、框架之内科学理论推广、局部新规律的发现,原有理论的局部修正和深化等。科学发展的飞跃形式就是科学革命形式,主要指科学基础规律的新发现,科学新的大综合,原有理论框架的突破,核心理论体系的建立等 (2)在横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 分化是指事物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变化,或统一的事物变成分裂的事物;综合则是指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突出特点就是在高速分化的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当代产生的新兴学科大部分是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它们都兼有分化和综合的双重功能。 (3)在总体趋势上,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继承是科学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已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继续前进。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才能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 19、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 (1)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任何技术,最早都源于人类的需要。正是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人类起初模仿自然,进而进行创造,发明了各种技术:同时,文化对技术发展具有明显的张力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会推动技术的发展,而落后的思想文化则会制约和阻碍技术的发展,包括影响技术决策、技术研发以及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各方面。 (2)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技术目的就是在技术实践过程中在观念上预先建立的技术结果的主观形象,是技术实践的内在要求,影响并贯穿技术实践的全过程。技术手段即实现技术目的的中介因素,包括实现技术目的的工具和使用工具的形式。技术目的的提出和实现,必须依赖于与之相匹配的技术手段。技术手段是实现技术目的的中介和保证。它包括为达到技术功能要求所使用的工具以及应用工具的方式。 (3)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9世纪中期以后,科学走到了技术的前面,成为技术发展的理论向导。科学革命导致技术革命,技术发展对科学进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已成为科学的应用。尤其县当今社会的发展,日益形成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双互动过程。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20、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分为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和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21、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是辩证思维。 22、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理论要素。 分析与综合相互照应,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从抽象到具体的辨证过程,历史与逻辑相互统一。 23、归纳和演绎。 (一)归纳 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寻求事物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归纳推理不是必然性推理,其结论具有或然性。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归纳是从与其情境密切相关的特定研究中得到在此情境适用的一般性结论。把归纳的结论推广到其他情境时需要注意其适用性。 (二)演绎 演绎是从对事物概括的一般性前提推论出个别性结论的认识方法。演绎推理的结论是必然性的,只要其前提正确,推理过程正确,其结论就必然正确。在科学研究中,演绎常常用在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完善上。 (三)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归纳由于不是必然推理,单纯运用归纳就会遇到“归纳问题”。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的必然推理方法,但是单纯运用演绎,无法推进科学实践的新发现、新发明。把归纳与演绎结合起来,形成了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的辩证思维。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则为归纳确定合理性和方向。归纳与演绎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24、从抽象到具体过程的两次飞跃。 就是把抽象的、内容贫乏的概念、理论赋予丰富的经验和实践内容的过程。 在辩证思维中,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要实现认识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从感性的现实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的过程,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提升的过程:第二次,是从科学的思维抽像逐步使抽象的理论上升到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性的思维具体的过程,是把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再返回科学实践,赋予理论具体内容的过程。 25、怎样做到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在思维中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要求: (1)思维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的历史进程相统一。事物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的逻辑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以历史起点为逻辑起点,以历史的进程为逻辑的进程,按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来具体地、历史地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2)思维的逻辑进程与思维的历史进程相统一。思维的逻辑进程是对思维的历史进程的概括,而思维的历史进程是思维的逻辑进程的基础。思维的逻辑进程是以概括的形式再现思维的历史发展。 在科学技术研究中,注意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可以使科学家与工程师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既可以从横向也可以从纵向把握科学技术研究的脉络和前景;既具有理性的、缜密的思维与科学修养,也具有宏观开阔的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 26、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

最新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含义及其重大意义

1、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含义及其重大意义 答: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它根植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为人们描绘出一幅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化合物直到人类,从微观领域直至宇观天体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的辩证的演化发展的自然图景,深入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认为“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 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1、从存在到演化 以往的自然科学,如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的电磁场论,包括相对论和量于力学等,所描述的都是可逆过程,表现出时间反演是对称的,未来和过去没有差别。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则将热力学定律的“时间之矢”与动力学系统的复杂性、不可逆性联系起来,使时间从一个外部参且转变为自然演化的内在尺度,指出”时间之矢”是与物理系统相联系的内部届性,从而提出了“内部时间”的概念,表明白然科学从存在的科学走向演化的科学。与此相联系,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也就从认识存在深入到认识演化,即认识到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演化的,并试图在存在和演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2.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 自从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来,确定论观点在自然科学领域一直被奉为正统,以致机械决定论者构造了一个封闭的简单的宇宙模式.认为只要人们找到一个无所不包的宇宙方程,并且知道宇宙的一切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那么,宇宙的过左和未来都会呈现在跟前。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拉普拉斯决定论。但是,混沟理论表明,对于那些原来看来完全确定的非线性系统,即使不受外界影响.初始条件是确定的,系统自身也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称之为“内在随机性”)。这类情况不是稀有的特例,而是普迫行为,完全确定论的描述在牛顿力学中仅限于稀如风毛磷角的特例。人们终于认识到,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的辩证统一。 3、简单性和复杂性的统一 正如人的认识发展道路是从认识简单事物开始一样.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从研究简单系统开始的。经典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线性的、解析的、平衡态的、规则的、有序的、确定的、可逆的、可作严格逻辑分析的对象,这本来是合理的、必然的,但也形成一种传统观念,即认为复杂性只存在于生命和社会历史领域,物理世界是简单的。因此,不问是否合可能,总是把复杂性完全简化为简单性来处理(实质上是人为地消除复杂性),其基本的方法是分析的、还原的。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把注意力转向现实世界的复杂性系统,研究非线性的、非解析的、非平衡态的、不规则的、无序的、不确定的、不可逆的、不可作严格逻辑分析的对象,越来越广泛和深刻地揭示出了自然界的复杂性的一面,表明一个复杂的系统,不能被看做是许多要素的简单组合,而是存在着要素之间的反馈、自催化、自组织的相互联系和协同作用。正如普里戈金在《探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精心整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人存在于自然,也可以说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的存在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生存不能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更好的保障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它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日渐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充分体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对于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由此可见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第一,加强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 精心整理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 四、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对象 (一)自然辩证法的概念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由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三大部分所构成。 二、学科性质 就研究领域而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 就学科名称而言,自然辩证法又称“科学技术哲学”,即哲学的二级学科。 就学科定位而言,自然辩证法是介于哲学和具体自然科学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三、发展历程 (一)恩格斯的开创性工作 (二)后人对它的传播和发展 四、主要内容 (一)自然观 (二)科学技术观 (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一编自然观 一、自然观的概念 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基本观点或基本看法,具体而言就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二、自然观发展的历史形态 古代素朴自然观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当代系统自然观 第一讲古代自然观 一、古中国自然观 二、古希腊自然观 三、古印度自然观 四、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一、古中国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三五历记》 1.元气说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气组成的。这种气就叫“元气”。元气是天地万物之原始,万物皆是由气之聚合而产生,气聚则物生,气散则物亡。气不仅是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基本成分,而且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成分。 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气者,生之元也”—《淮南子·原道训》 “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白虎通义·天地》 2.阴阳学说 阴阳的区分:阴是有形的、黑暗的、静止的、雌性的、下降的……;阳是无形的、明亮的、运动的、雄性的、上升的……。 阴阳的关系: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相互转化,互根、互用。阴无阳不存,阳无阴不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在阴和阳的矛盾统一中产生、发展、变化。 3.五行学说 五行:木、火、土、金、水 四时:春、夏、长夏、秋、冬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音:角、征、宫、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气:风、暑、湿、燥、寒

生态自然观

三、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生态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形成的总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 (一)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1)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它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衡和非平衡的统一,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 (2)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生态化,从非生态型人工自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北生”,“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实现人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3)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全球性。它是以生态视角,代表地球人类(包括后代人)的利益,研究全球生态或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 (2)批判性。它从生态视角或人类的视角,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强调人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的生命共同体。 (3)和谐性。它强调科学技术与自然界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二)生态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1. 古代生态自然观思想。 (1)古希腊阿那克西曼德等主张人来源于自然界,亚里士多德主张人和具他有机体共存于自然界系统中。 (2)中国古代贤哲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论语》《荀子》和《吕

氏存秋》等典籍都提出了“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界要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2.近代生态自然观思想。 (1) 斯宾诺莎等主张人来源于自然界,卢梭指出了人类征服自然界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后果。 (2)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与自然界相和谐;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促进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三)生态自然观的基础 1. 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1) 生态科学认为人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者;人和生物共同遵守“物物相关”“相生相克”“协调稳定”等生态规律。(2) 生态科学主张以整体、循环、平衡和多样性的生态理念,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作用、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研究人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 2.生态自然观的技术基础。(1) 生态技术是包括环保技术在内的一类“持续技术’的总称,它被用于对风能、太阳能、地热和水资服的,刚用和对发物的再利用以及造林、治沙、滴灌等。(2)生物技术不仅包括传统生物技术,还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冶金技术(细菌浸矿)、环境生物技术(生物降解)等现代生物技术。 (3)生态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对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生态自然观的作用 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2. 有助于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1)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它们旨在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内外联动问题和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它们彼此“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2)生态自然观强调人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有助于人们“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论自然生态观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意义

论生态自然观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可 行性及意义 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 学号:201209425 姓名:徐鑫

摘要:生态自然观在西方学者看来,以环境伦理学的形式展开的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提倡自然权利论和内在价值论。恩格斯的辩证自然观在批判机械自然观的基础上,论证了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强调从自然优先角度,用辩证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去分析和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努力维护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使人与自然协调一致发展。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无疑会为我们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提供一种全新的思想认识和有力的理论支持。它不仅对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我们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也有重要的启发。而“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人类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 1.概述 20世纪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随着人类干预自然能力的增强,在创造了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使人类面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挑战。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生产总值而不顾环境代价的经济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和规模庞大“征服自然”活动,这既破坏了宝贵的地球自然资源,又向环境排放了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从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臭氧层损耗、生物多样性锐减、资源匾乏等全球性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吸取养分,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自然观中有关人与自然的辩证思想。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的观念:山要绿起来,人要富起来。为了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也为了让中国更好的了解世界。也为了充分展示中国人文神韵的丰富文化内容。将带领大家穿越中华大地的时间和空间经纬度;追寻中华文明传承文化历史的故事;展现中华文明的行进轨迹;在国际化的视野下,表现华夏文明的独特景观、风俗、娱乐、审美和思辨。展示中国各地的,各民族的灿烂文化遗产。引领观众体验和领悟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丰富内涵。在世界范围内更好的展示中国最精华的民族瑰宝。为世界展示一个最美丽的中国。

生态自然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浅谈生态自然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理论来源,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生态自然观的现实根源和生态学基础。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我们必须理性的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认识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现代生态自然观的思想。结合当代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生态思想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古以来哲学的永恒课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类如何看待自己和对待自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的进步,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所引起的人类生存的危机,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问题困扰着每一个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生态思想其实很早就已经被提出,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界是人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这说明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以及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恩格斯指出:“人依赖于自然”说明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第二,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第三,自然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力的基础;第四,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第五,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说明了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以及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他们组成了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人类掌握了强大的科学力量和物质力量,迫使自然界竭尽全力为人民服务,物质财富大量涌流,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可是人们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忽略了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人们的活动对自然界的巨大冲击带来了事关人命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人口、资源与环境方面。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正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形成,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是来源于我们对人工自然的反思及对天然自然价值的重新认识;从实践角度看,是来源于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两类自然矛盾的凸显;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历史的必然。他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社会

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

土木工程学院研1402 王万敏 142081400046 论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提出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它的当代价值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 1、前言 1.1当代生态环境状况 工业革命的开始,打破了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农业文明体系,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近三百年来它所创造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维系着几十亿人的生存和发展。然而工业文明在迅速扩张自己势力范围和人工营造物质环境的同时,也不断地破坏着自然生态系统,给自然、社会和人的存在造成灾难性后果。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就是其直接表现,特别在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八大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1.2生态自然观的诞生及其定义 从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生态自然观的诞生根源可以归结为“生态危机”。这种生态危机又集中表现在以上所述的八大环境问题。这些“生态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使得当代人类不断的对其进行反思,与此同时,随着生态科学的进步与完善,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了避免重蹈历史灾难,人类呼唤新文明,呼唤一种取代传统工业文明的新的生态工业文明,它将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人与人更大的和谐。因而提出了生态自然观,它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是解决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矛盾冲突的基本模式,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有了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便肩负起了这样的伟大使命,那就是不仅要 把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付诸实践,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完善这一主旨。 2、生态自然观的哲学及价值取向

浅谈自然观与我国可持续发展

辽宁医学院研究生期末论文 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姓名:刘伟强 学号:201420572 班级:18班 专业:普通外科

浅谈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的先进思想以及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当代人口、资源、环境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为了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调整人类的行为方式,重申马克思自然观无疑对人们走上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马克思自然观是以辩证思维方式体现人们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他强调人们应该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 关键词自然观、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 长期以来,人类由于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因而不同时代的人们,包括杰出的思想家,虽然有人也指出了人类活动对于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影响,但更多的是为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奇功而自豪。由此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如过度地消耗资源,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无节制地人口膨胀,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出现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逐渐消失,沙漠化、表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这些情况的出现,更使人类亲自体味到了自身生存环境所面临的危机。我们耗尽大自然的所有宝贵资源的时候,自然界就会成为僵死的质料;我们在破坏了其他动植物存在的条件时,人类自身的存在也就成了问题。这一危机的最终结果可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完全破坏,即人类生存环境的丧失。 人类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界,重温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无疑会有重要启迪。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 1.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自然的时候,强调自然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且这种规律是不依人的意识和意志而改变的,但只有人才有意识,人们可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并利用好它为人类服务,但是一度超过了界限,我们人类就会要遭受自然的报复。马克思指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恩格斯指出:“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恩格斯承认“人对自然的统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 施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人存在于自然,也可以说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的存在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生存不能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更好的保障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它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日渐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从生态自然观谈谈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生态自然观谈谈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关键词:人自然生态自然观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创新与应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过分的自信与片面的发展观使得人类在物质财富涌入、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惨重代价,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类一次次无情的惩罚。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双赢,人们在不断反思探究,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生态自然观应运而生。而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有了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便肩负起了这样的伟大使命,那就是不仅要把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付诸实践,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完善这一主旨。 一、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概念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 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生物圈所以被称为生态圈,就是因为它普遍存在着生命现象。在整个生物圈中,森林、草原、海洋等地带有大量的生物生存,即使“死寂”的沙漠或冻土带中,也有生命存在,也分别构成

了沙漠生态系统和苔藓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生态系统的活力是生态系统本身所固有的。 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的一张生命之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生态系统伪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离开了非生物各种因素所构成的环境,生物就不能生存,就无所谓生态系统;二是每一种生物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构成了相互依赖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生存。 其三,生态系统是组织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的输人维持。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形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 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系统内的物质和输入系统的能量从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循环和转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由无机元素合成的有机物质,经草食动物、肉食动物一级一级地转移,组成食物链,物质和能量从一种生物传递到另一种生物,最后被微生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和元素,再回到环境中。这种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