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医院感染护理学绪论

1医院感染护理学绪论

1医院感染护理学绪论
1医院感染护理学绪论

医院感染护理学绪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一)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二)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三、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

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主要应为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医院感染的分类与防治

一、外源性感染及其防治

外源性感染,亦称交叉感染,通常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其他病人、病原携带者,包括医院工作人员及探视者,以及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病房用物及环境等的医院感染。这类感染通过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技术等措施的正确应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二、内源性感染及其防治

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引起这类感染的微生物来自病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包括虽从其他病人或周围环境中来的,但已在该病人身上定植的微生物。例如,肠道、口腔、呼吸道、阴道、尿道及皮肤等部位常构成内源性感染的微生物“贮藏库”。在平时定植于这些部位的正常菌群对宿主不致病,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体系。

但是,当病人健康状况不佳,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损,以及抗菌药物的应用等因素,可导致菌群失调或使原有生态平衡失调,菌群移位,从而引发感染。

就目前水平,内源性感染还难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类药物降低感染的风险。

医院感染护理学答案1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 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3.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4.手卫生:包括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5.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使个体或群体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 二、填空 1.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 2. 24小时 3. 口罩手套护目镜隔离衣防护服 4.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5. 内源性医院感染外源性医院感染 6.物理灭菌法化学灭菌法 7.洗手 8.医务人员的手 三、选择 1-5:CDCBA 6-10:BCADA 11-15:CDADE 16-20:EEBBC 四、简答题 1. 手消毒的指征是什么?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2、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1)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2)戴手套;

3)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4)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 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5)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3.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5分 (1)佩戴口罩前后都必须清洁双手;(2)要让口罩紧贴面部; (3)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4)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 (5)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6)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4.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对局部实施的处理措施是什么? ①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②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③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医院感染护理学1-6

医院感染护理学1-6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X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 1.使用消毒灭菌药械的部门应准确掌握 (分数:1.00) A.使用范围√ B.方法√ C.注意事项√ D.掌握消毒灭菌药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等√ E.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予以解决√ 解析: 2.在受锐器伤害后,应做到以下几点 (分数:1.00) A.对锐器造成的伤害和危险做出最快的评估√ B.进行HIV、HBV、HCV检测√ C.在受伤后2h内,采取预防治疗措施√ D.对受伤的工作人员进行1年的跟踪检测√ E.获取与工作相关疾病的信息以明确问题所在√ 解析: 3.采购部门应根据临床需要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对消毒灭菌药械选购的审定意见进行采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分数:1.00) A.查验必要证件 B.监督进货产品的质量√ C.并按有关要求进行登记√ D.查验三证 E.查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卫生许可证、备案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盖有红章√ 解析: 4.小心利器刺伤的措施有 (分数:1.00) A.用过的针头绝不能用双手复帽√ B.也不能将针尖指向身体任何部分√ C.采用单手“复帽”的技术或使用一种器械夹持住针头的鞘帽以复帽盖住针头√ D.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和其他尖锐物品装入防水耐刺穿的容器内,容器置于尽可能接近这些物品使用的区域√ E.严禁处置前折弯或折断针头增加不必要的操作而增加感染几率√ 解析:

5.外科刷手应用 (分数:1.00) A.刷子接取清洁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 B.洗净双手及手臂√ C.擦干√ D.再用手消毒剂刷手至少2min~5min √ E.保留消毒剂待干√ 解析: 6.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危害 (分数:1.00) A.耐药性不断增大√ B.变异形成L型菌√ C.微生态失衡,二重感染√ D.医院感染增加,治疗难度大√ E.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和社会医药费及医院药品收入比例增加病人痛苦甚至危及生命√解析: 7.引起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特点是 (分数:1.00) A.多为条件致病菌√ B.多为耐药菌√ C.常侵犯免疫低下的宿主√ D.多为强致病菌 E.多为细菌、病毒、芽孢 解析: 8.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全球注射网络提出安全注射是指 (分数:1.00) A.对接受注射的人无害√ B.对护理人员没有危险√ C.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D.在所有的健康护理实践中都要贯彻这个标准 E.我国也应实施安全注射 解析: 9.接触隔离:预防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的病原体常见菌有 (分数:1.00) A.多重耐药菌√ B.志贺痢疾杆菌√ C.甲型、戊型肝炎病毒√ D.轮状病毒感染以及流感病毒√ E.婴儿的肠道病毒感染√

医院感染试卷及答案

医院感染培训测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8题,每题1分,共28分。请把答案写在下面答题框内,否则无效。): 1、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 C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2、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少量药物性废物的应当分别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垃圾袋中( A )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以上都可投; E、以上都不可投。 3、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 D ) A 霍乱、鼠疫; B 麻疹、疟疾、甲型H1N1流感; C 乙脑、血吸虫病; D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禽流感; E 乙型肺炎、艾滋病。 4、隔离的实施应遵循( C )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原则。 A.??? 接触隔离; B. 严密隔离 C.标准预防; D.飞沫隔离; E.空气隔离。 5、当手没有明显的血液体液污染时,可用( D )去除手部污染。 A、肥皂; B.清水;C.液体皂液;D.含酒精的手消毒剂;E、碘伏。 6、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D )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隔离传染病人;

D、洗手; E、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措施。 7、减少外源性感染的主要措施有( D ) A、消毒灭菌; B、无菌操作; C 、预防隔离;D 、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 8、医疗废物在暂存间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A、10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E、72小时 9、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C ) A.标准预防+空气隔离; B. 标准预防+飞沫隔离; C. 标准预防+接触隔离; D. 标准预防+严密隔离;E、标准预防+保护性隔离。 10、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 B ) A.检查液体有无特殊气味;B.冲洗瓶口;C.查看溶液的颜色;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11、终末消毒是指:( A ) A、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原居住点的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 B、指对医院周围环境的彻底消毒; C、指对医院空气进行全面的消毒; D、杀灭或抑制活体组织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防组织感染。 E、对所有场所的彻底清洁消毒。 12. 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规定入院多少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小时 B. 12小时小时小时小时 13. 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称之为(A ) A. 消毒 B. 灭菌 C. 隔离 D.去污E洗涤 14. 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A. 革兰阳性菌 B. 革兰阴性菌 C.真菌 D.支原体 E.衣原体

医院感染护理学考试试题(一)-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院感染护理学考试试题(一) 一、A1型题(本大题100小题.每题1.0分,共100.0分。) 第1题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配备,300张~500张床位的医院不得少于 A 1人 B 2人 C 3人 D 4人 E 5人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 A 条件致病菌 B 致病菌 C 自然界的一切微生物 D 空气中的微生物 E 环境中的微生物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最重要措施是 A 工作人员认真洗手 B 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C 加强生活护理

D 做好环境监测 E 减少介入性治疗的使用频率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护士长是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重要成员其主要职责是 A 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B 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C 协助科主任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D 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细菌耐药性的生化机制 A 抗生素作用靶位的改变 B 灭活酶的产生(抗生素被灭活) C 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 D 组合机制的形成(以上几种表现的相互结合)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肛拭子:在无法获得粪便的情况下,可用经无菌甘油水或无菌生理盐水湿润的肛拭子插入肛门,轻轻旋转擦取直肠表面黏液后取出,置运送培养基中送检,插入肛门深度为

医院感染试题及答案

医院感染试题及答案 医院感染试题及答案 五、简答题 1、以类目为特点的隔离系统,又称为A系统,可分为哪七类, 答:包括7类:严密隔离、接触隔离、呼吸道隔离、结核菌隔离、肠道隔离、引流物-分泌物隔离、血液-体液隔离。 2、医院感染的特点是什么, )大多数由病人自身正常菌群引起。(2)这些菌群往往是耐药性的细菌。(3)可发答:(1 生流行。 3、医院感染的形式有几种, 答:有5种形式: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和垂直感染。 4、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1)滥用抗生素破坏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2)多次使用侵袭性操作。 (3)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医院中一切医疗用具、空气、医务人员的手,一切医疗器械的表面。(4)易感人群:婴儿、老人、大手术后、危重病人、慢性基础病、原发病严重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放疗或化疗者。 5、医院感染流行病学三大要素是什么, 答:三大要素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6、何谓医院感染爆发流行, 答:指在医院某一科室病区短时间内出现多数的同类感染,病人之间有相互联系,有共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7、医院感染发病率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答:国家卫生部规定,医院感染发病率,一级医院<7%,二级医院<8%,三级医院<10%,各级医院感染漏报率均?20%。 8、医院感染的高危区指哪些, 答:高危区指手术室、重危病室、监护室、供应室、透析室、导管室、新生儿室、血液病和肿瘤病室及器官移植室。 9、最简单、最直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是什么, 答:最简单、最直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是清洁、消毒、灭菌和隔离技术。 10、医院感染三级管理组织应包括哪些, 答:(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2)医院感染科和专职人员。(3)各科室病房的医院感染监控医生和护士。 11、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目的是什么, 答:(1)保护健康人免受细菌的侵扰。(2)帮助某些患者免受继发性细菌感染。 12、外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主要范围是什么, 五、简答题 1、以类目为特点的隔离系统,又称为A系统,可分为哪七类, 答:包括7类:严密隔离、接触隔离、呼吸道隔离、结核菌隔离、肠道隔离、引流物-分泌物隔离、血液-体液隔离。 2、医院感染的特点是什么, 答:(1)大多数由病人自身正常菌群引起。(2)这些菌群往往是耐药性的细菌。 (3)可发生流行。 3、医院感染的形式有几种, 答:有5种形式: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和垂直感染。 4、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医院感染护理学题库1-0-8

医院感染护理学题库 1-0-8

问题: [单选]关于胺碘酮的药理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提高心室致颤阈值,减少心室纤颤作用 B.具有钙拮抗、直接细胞膜效应(膜稳定) C.交感神经阻滞作用 D.心率加快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以下有关内源性和外源性医院感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外源性感染的微生物可来自于其他患者或医院工作人员 B.内源性感染又称不可预防性感染 C.外源性感染又称可预防性感染 D.外源性感染的微生物可来自患者体表的正常菌群 E.内源性感染的微生物可来自患者体内的潜在病灶 医院感染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指来自患者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包括体内的潜在病灶,因此内源性感染又称为自身感染或不可预防性感染;外源性感染指病原体来自体外,如其他患者、病原携带者、没有消毒灭菌的医疗器具、污染的血制品和药品等。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患者林某,男,3岁,1周前因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入院治疗,发病后患儿出现高热、烦躁不安、哭闹,扁桃体、颊黏膜等多处出现化脓灶,昨日患儿出现腹泻症状,病原学检测为轮状病毒感染。患儿最有可能发生() A.环境感染 B.交叉感染 C.自身感染 D.医源性感染 E.不属于医院感染 https://www.doczj.com/doc/5714756804.html,/ 二手房买卖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换药室地面上溅有病人血液,应() A.用干拖把拖净 B.用湿拖把拖净 C.用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把洗净 D.用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把先消毒、再洗净 E.用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把丢弃 当地面被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以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洗工具先消毒、再洗净。

医院感染试题及答案

医院感染试题及答案 五、简答题 1、以类目为特点的隔离系统,又称为A系统,可分为哪七类? 答:包括7类:严密隔离、接触隔离、呼吸道隔离、结核菌隔离、肠道隔离、引流物-分泌物隔离、血液-体液隔离。 2、医院感染的特点是什么? 答:(1)大多数由病人自身正常菌群引起。(2)这些菌群往往是耐药性的细菌。(3)可发生流行。 3、医院感染的形式有几种? 答:有5种形式: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和垂直感染。 4、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1)滥用抗生素破坏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2)多次使用侵袭性操作。(3)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医院中一切医疗用具、空气、医务人员的手,一切医疗器械的表面。(4)易感人群:婴儿、老人、大手术后、危重病人、慢性基础病、原发病严重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放疗或化疗者。 5、医院感染流行病学三大要素是什么? 答:三大要素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6、何谓医院感染爆发流行? 答:指在医院某一科室病区短时间内出现多数的同类感染,病人之间有相互联系,有共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7、医院感染发病率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答:国家卫生部规定,医院感染发病率,一级医院<7%,二级医院<8%,三级医院<10%,各级医院感染漏报率均≤20%。 8、医院感染的高危区指哪些?

答:高危区指手术室、重危病室、监护室、供应室、透析室、导管室、新生儿室、血液病和肿瘤病室及器官移植室。 9、最简单、最直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是什么? 答:最简单、最直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是清洁、消毒、灭菌和隔离技术。 10、医院感染三级管理组织应包括哪些? 答:(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2)医院感染科和专职人员。(3)各科室病房的医院感染监控医生和护士。 11、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目的是什么? 答:(1)保护健康人免受细菌的侵扰。(2)帮助某些患者免受继发性细菌感染。 12、外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主要范围是什么? 五、简答题 1、以类目为特点的隔离系统,又称为A系统,可分为哪七类? 答:包括7类:严密隔离、接触隔离、呼吸道隔离、结核菌隔离、肠道隔离、引流物-分泌物隔离、血液-体液隔离。 2、医院感染的特点是什么? 答:(1)大多数由病人自身正常菌群引起。(2)这些菌群往往是耐药性的细菌。(3)可发生流行。 3、医院感染的形式有几种? 答:有5种形式: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和垂直感染。 4、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1)滥用抗生素破坏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2)多次使用侵袭性操作。(3)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医院中一切医疗用具、空气、医务人员的手,一切医疗器械的表面。(4)易感人群:婴儿、老人、大手术后、危重病人、慢性基础病、原发病严重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放疗或化疗者。

院内感染与护理职业防护新进展(答案)

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一) 1、下列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是(A) A、注射器 B、缝合针 C、套管针 D、头皮针 E、静脉针 2、下列不属于化疗职业暴露防护的是(C) A、建立相关的防护制度 B、严格操作规程 C、工作人员尽量与抗癌药物多接触以了解药物作用 D、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E、尽量减少抗癌药物污染环境 3、静脉针引发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是(B) A、医生 B、护士 C、技术人员 D、学生 E、静脉输液护士

4、静脉针引发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地点是(B) A、监护室 B、病房 C、实验室 D、急诊室 E、社区 5、以下不属于传染病的是(C) A、艾滋病 B、乙型肝炎 C、胆囊炎 D、丙型肝炎 E、肺结核 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二) 1、关于安全装置的特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装置是无针连接的 B、安全装置要成为产品的固定部分 C、装置须有实用性且易于使用 D、安全装置启动后可以再恢复

E、操作者可以容易地区分安全装置是否被激活,有些装置会发出声响,诸如“滴”一声,提示装置已被激活。 2、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护理操作时,必须(B) A、戴口罩 B、戴手套 C、穿隔离衣 D、戴防护镜 E、洗手 3、参考美国2006版INS实践洗手标准不用于手部清洁(C) A、含有酒精的手消液 B、水 C、毛巾 D、含有酒精的洗手液 E、液体肥皂 4、下述关于合理选择输液工具的原则不正确的是(C) A、满足输液治疗需要 B、穿刺次数最少 C、留置时间最短 D、对病人损伤最小

E、风险最小 5、下列不是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的是(D) A、手接触 B、可能飞溅面部 C、可能污染身体 D、为病人去药房取药 E、侵袭性操作 病区院内感染控制管理1、用于不耐热手术包灭菌的灭菌方法是(D) A、下排气式压力蒸气灭菌 B、快速压力蒸气灭菌 C、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方法 D、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E、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 2、下列区域属于半污染区的是(B) A、卫生间 B、内走廊 C、处置室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45301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C )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2、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C )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3、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C ) A.标准预防+空气隔离; B. 标准预防+飞沫隔离; C. 标准预防+接触隔离; D. 标准预防+严密隔离; E、标准预防+保护性隔离。 4、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B ) A.检查液体有无特殊气味; B.冲洗瓶口;

C.查看溶液的颜色; 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5、您在日常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少量药物性废物的应当分别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垃圾袋中(A)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以上都可投; E、以上都不可投。 (二)多项选择题: 6、手消毒指征( ABCD ):A、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B、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C、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接触消毒物品后。7、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ABCD ):A、认真洗手;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8、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ABCD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B、营养不良者; C、老年人;

D、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9、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主要是:(ABCD )A、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B.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C.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D.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10、医院感染爆发的可能途径有(ABCDE ):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 B、共用呼吸机治疗; C、消毒供应室灭菌器械不合格; 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抽出的注射药液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 2、开启的各种溶酶超过(24小时)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3、无菌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25)cm的柜内,过期物品应(重新)灭菌。 4、手术前预防使用抗菌素的时机极为关键,应在切开皮肤黏膜前(30min )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 90)。不应在病房给药,而应在(手术室)给药。 6、进入人体织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7、抽出的注射药液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

医院感染护理学题库3-2-10

医院感染护理学题库 3-2-10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对百日咳患者应采用的隔离是() A.严密隔离 B.接触隔离 C.保护性隔离 D.呼吸道隔离 E.消化道隔离 呼吸道隔离是为防止传染性疾病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而设置的隔离,如肺结核、流脑、百日咳、腮腺炎、麻疹等,均应采取呼吸道隔离。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应采取血液一体液隔离的是() A.鼠疫 B.艾滋病 C.伤寒 D.肺结核 E.新生儿脓疱疮 血液-体液隔离适用于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血液或体液而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黄热病、登革热、疟疾等。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对破伤风感染患者采取如下隔离措施,错误的是() A.患者可与另外一破伤风患者同居一室 B.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洗手 C.伤口处敷料焚烧 D.进入病室必须穿隔离衣 E.医护人员手有破损时可护理患者 破伤风属接触隔离的疾病,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患者须接触时需戴手套。(上海快3 https://www.doczj.com/doc/5714756804.htm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应采取() A.接触隔离 B.严密隔离 C.保护性隔离 D.呼吸道隔离 E.血液-体液隔离 SARS是经飞沫传播的烈性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应采取严密隔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使用避污纸的正确方法是() A.应从页面抓取 B.随意撕取 C.从第二页开始取 D.污染的手可直接掀开撕取 E.清洁的手不可接触避污纸 取用避污纸时,应从页面抓取,而不可掀开撕取。避污纸是备用的清洁纸片,应洗手后抓取,以保持双手或物品不被污染。

医院感染护理学1-5

医院感染护理学1-5 (总分:35.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3型题(总题数:4,分数:5.00) 患者刘某,女,75岁,患大叶性肺炎,高热昏迷10天,10天内给予大量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近日护士做口腔护理时发现其口腔黏膜破溃,创面上附着白色膜状物,拭去附着物可见创面轻微出血。 (分数:1.50) (1).该病人最可能发生(分数:0.50) A.原位菌群一度失调 B.原位菌群二度失调 C.移位菌群失调 D.菌群交替症√ E.无菌群失调 解析: (2).最可能的感染菌是(分数:0.50) A.大肠杆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白色念珠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解析: (3).关于该致病菌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0.50) A.常导致深部感染 B.可致肺部和消化道感染 C.造成的医院感染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D.主要引起泌尿道和血液的感染√ E.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 解析: 某三甲医院2005年6月共收治住院病人2500例,其中有200例新发医院感染,新感染例次数为250次,同期有375例存在医院感染。新发医院感染中,50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同期住院病人中共有800例接受了外科手术 (分数:1.50) (1).这所医院在2005年6月的医院感染患病率约为(分数:0.50) A.5% B.8% C.10% D.15% √ E.20% 解析: (2).这所医院在2005年6月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约为(分数:0.50) A.2% B.5% C.6% √ D.8% E.10% 解析:

(3).经过感染监测实查,发现6月份漏报新发感染人数50例,漏报率及实际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分数: 0.50) A.15%,8% B.15%,10% C.15%,15% D.20%,10% √ E.20%,15% 解析: 王某,男,44岁,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诊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术前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分数:1.00) (1).手术结束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方法应首选(分数:0.50) A.压力蒸气灭菌√ B.环氧乙烷灭菌 C.2%戊醛浸泡 D.75%乙醇擦拭 E.3%过氧化氢浸泡 解析: (2).灭菌后的处理正确的是(分数:0.50) A.检查包装的完整性,若有破损应在12小时内立即使用 B.若灭菌包包布沾有液体,晾干后可正常使用 C.只需检查包外指示胶带变色情况 D.不得与未灭菌物品混放√ E.若未经使用,夏天可保存10天,冬季20天 解析: 护士小张用紫外线灯为某病室进行空气消毒。 (分数:1.00) (1).消毒前,小张发现紫外线灯管积聚大量灰尘,应用下列哪种棉球擦拭灯管(分数:0.50) A.无水乙醇棉球√ B.75%乙醇棉球 C.生理盐水棉球 D.次氯酸钠棉球 E.碘伏棉球 解析: (2).该病室湿度为70%,为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小张应(分数:0.50) A.更换紫外线灯管 B.延长消毒时间√ C.缩短消毒时间 D.降低室内温度 E.增高室内温度 解析: 二、B型题(总题数:7,分数:10.00) ?A.铜绿假单孢菌 ?B.致病微生物 ?C.细菌繁殖体 ?D.任何微生物 ?E.细菌芽孢

2018年第四季度《基础护理学》1--3章试题(A卷)

2018年第四季度《基础护理学》 1--3章试题(A卷) 科室: 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10 分) 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二、单选题:(每题 2分共 50分) 1、为了保证病人有适当的空间,医院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 B ) A.0.5m B. 1m C.1.5m D. 2m E. 3m 2、病室的湿度过低病人会出现( A) A、口渴咽痛 B.烦燥不安 C.肌肉紧张 D.头晕头痛 E.胸闷咳嗽 3、下列病室通风的目的中不合适的是( D ) A.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B.调节室内的温度及湿度 C.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的密度 D.减少热量散失 E.增加病人舒适感4、下列不属于医院社会环境调控范畴的是 ( E ) A.人际关系 B.工作态度 C.病友关系 D.医院规则 E.病室装饰5、某病人因呼吸系统疾病行气管切开术,则病室环境应特别注意( E ) A.保持安静 B.合理采光 C.加强通风 D.适当绿化 E.调节适宜的温、湿度6、某破伤风病人,阵发性全身肌肉痉挛、抽摘,有关病室环境描述错误的是( B ) A.加用床档 B.光线明亮 C.室内温度18~22℃ D.室内相对湿度50%~60% E.护士操作轻、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 7、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D ) A.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诊断为弓形体病 B.肺炎病人原有的慢性阑尾炎症在住院期间急性发作 C.结核性胸膜炎病人入院2天后查出并发结核性脓胸 D.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输血治疗四个月后诊断为“丙型肝炎” E.直肠癌病人手术后5天见切口缝合针眼处有少许分泌物

医院感染知识试题及答案98729

医院感染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手卫生技术包括哪几种?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 2、洗手的目的就是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与部分致病菌 3、卫生手消毒的目的就是减少手部暂居菌 4、外科手消毒的目的就是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与减少常居菌 5、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首选哪种手卫生方法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 双手。 6、洗手时,双手揉搓时间为不少于15秒 7、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措施就是洗手 8、手卫生的五个时刻?即”两前三后”接触病人前、清洁/无菌操作前、体液 暴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周围环境物品后 9、医疗废物的种类包括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 废物、病理性废物 10、采集血培养时,进行皮肤消毒三步法酒精——碘伏——酒精:这三个步骤的 消毒剂待干时间分别为:30秒、1、5-2分钟、30秒 11、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就是指对临床使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 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二、就是非题: 1、医务人员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应当洗手,摘手套后不必洗手。这种说法对还就是错?为什么? 答案:错!使用手套并不能代替洗手。因为手套可能破损以及在脱掉手套时手可能被污染。戴手套时间过长,手套内的双手温湿,更有利于细菌的滋长,且致病菌可能会经由手套缝隙污染双手。因此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不能充分地保护工作人员,也不能防止交叉感染。 2、一小腿开放性损伤患者,创面轻微污染,入院后给予清创及手术治疗,术后52小时伤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就是否诊断伤口感染?需要哪些检查支持诊断?就是否属于医院感染? 答案:可以诊断为手术切口感染,需要做分泌物涂片、染色、细菌培养等。属于医院感染。 3、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其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消毒。 答案:错误。应为“必须灭菌” 4、标准预防的概念就是,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就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就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5、锐器伤的预防: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与随访。(√) 6、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三、单选题: 1、下列观点错误的就是:D A 对于医院感染应持“零宽容”的态度,尽可能避免每一例医院感染;

(基础护理学)第四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第四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第一节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判断医院感染的原则 -时间:有潜伏期的:住院日>潜伏期;无潜伏期的: >48小时 -部位:不同部位 -病原体:新的病原体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一)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机体内在因素:生理因素、病理因素、心理因素 机体外在因素:诊疗活动(侵入性诊疗机会、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医院环境、医院管理机制 (二)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感染源: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及排出的场所或宿主(人或动物),是导致感染的来源 ◆传播途径:是指微生物从感染源传到易感宿主的途径和方式 ◆易感宿主:是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三)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加强三级监控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 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阻断感染链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督促各级人员自觉采取行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第二节清洁、消毒、灭菌 清洁(cleaning):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而非杀灭微生物消毒(disinfec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其目的是使消毒的对象达到无害化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 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干热:燃烧、干烤 湿热:压力蒸汽、低温蒸汽、流通蒸汽 辐射消毒法日光曝晒 紫外线消毒法 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电离辐射灭菌法 微波消毒灭菌法 机械除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浸泡法、喷雾法、擦拭法、熏蒸法 —紫外线消毒法 —-设备:低压汞石英灯管 —-杀菌波长:250~270nm —-用途:空气、物品表面、液体消毒 —(1)空气:每10m2用一盏30w灯 —有效距离不超过2m,消毒时间为30~60min —(2)物表:30w、25~60cm、20~30min,物品应摊开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汇编(含答案)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卷(医疗及医技组) 科室姓名评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医院感染:人在医院内获得得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得感染与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得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得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得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得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得现象。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得过程。 4、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得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米内)移动使易感人群得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得传播。 5、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导致得传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医院感染得形式有五种: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与(垂直感染)。 2、大量实践证明,(手卫生)就是控制院感最简单最有效得方法。 3、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得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医院感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就是:(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5、凡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但就是无明显或异常污染,也无技术上失误得切口,称为(清洁-污染)切口。 6、手术前预防使用抗菌素得时机极为关键,应在切开皮肤(黏膜)前(30min )(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得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 90)。不应在病房给药,而应在(手术室)给药。 7、新生儿禁用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得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 8、国家卫生部规定,医院感染发病率,一级医院(<7% ),二级医院<8%,三级医院<10%,各级医院感染漏报率≤20%。 9、病原微生物得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疾病得传播,称为(空气传播)。 10、常用得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h,如手术延长到(3小时)以上,或失血量超过1500m1,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

医院感染护理学1-3

医院感染护理学1-3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 1.新棉布应洗涤去浆后再使用;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经 ?A.不清洗可再次使用 ?B.每次用后清洗干净再次使用 ?C.脏后清洗再次使用 ?D.定期清洗后再次使用 ?E.可重复使用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2.仅和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的物品属于 ?A.高度危险性物品 ?B.中度危险性物品 ?C.无危险品 ?D.低度危险性物品 ?E.极低危险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3.处理锐利器械应避免对人损伤找出错误的方法 ?A.针头不复帽 ?B.利器用后放在防水耐刺的容器内 ?C.不用手去折断针头 ?D.利器原则上不复用 ?E.利器用后放在黄色塑料袋内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4.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整个过程需 ?A.26min~36min ?B.29min~36min ?C.25min~30min ?D.20min~30min ?E.9min~16min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5.杀灭率是指 ?A.在微生物杀灭试验中,用百分率表示微生物数量减少值 ?B.在微生物杀灭试验中,用百分比表示微生物数量减少值 ?C.在微生物杀灭试验中,用百分数表示微生物数量减少值 ?D.在微生物杀灭试验中,用分数表示微生物数量减少值 ?E.在微生物杀灭试验中,用千分率表示微生物数量减少值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6.压力蒸汽灭菌结束后,待柜室内外压力平衡(恢复到零位),开门取出物须在温度降至 ?A.40℃以下

(医院感染护理学)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护理学)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考纲: 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一、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预防 (一)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临床诊断标准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患者出现咳嗽、痰黏稠,肺部出现湿啰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①发热。 ②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③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2.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 (二)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六条之一即可诊断。 1.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2.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 3.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 4.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数≥105CFU/ml;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分离到病原菌数≥104CFU/ml;或经防污染标本刷(PSB)、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PBAL)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病原菌,而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支气管扩张者病原菌数必须≥103CFU/ml。 5.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他特殊病原体。 6.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 (三)说明 1.痰液筛选的标准为痰液涂片镜检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和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 2.5;免疫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患者见到柱状上皮细胞或锥状上皮细胞与白细胞同时存在,白细胞数量可以不严格限定。 2.应排除非感性原因如肺栓塞、心力衰竭、肺水肿、肺癌等所致的下呼吸道的胸片的改变。 3.病变局限于气道者为医院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出现肺实质炎症(X线显示)者为医院感染肺炎(包括肺脓肿),报告时需分别标明。 (四)预防 1.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特别是作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18%~60%,治疗困难,病死率高达30%~60%)的预防与护理最重要。使用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方法可能是预防VAP有效的且简单的方法。 VAP危险因素较多,采取综合措施以减少VAP的发病率可能更重要。如呼吸机的湿化器使用无菌水,每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大全) 收藏人:甲炳 2014-10-11 | 阅:107030 转:2132 | 来源| 分享 科室姓名评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医院感染: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 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 的现象。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米内)移动使易感人群的口、 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5、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传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医院感染的形式有五种: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和(垂 直感染)。 2、大量实践证明,(手卫生)是控制院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3、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 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医院感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是:(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5、凡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但是无明显或异常污染,也无技术上失误的切口, 称为(清洁-污染)切口。 6、手术前预防使用抗菌素的时机极为关键,应在切开皮肤(黏膜)前(30min )(麻醉诱导时)开 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 90)。不应在病房给药,而应在(手术室)给药。 7、新生儿禁用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 8、国家卫生部规定,医院感染发病率,一级医院(<7% ),二级医院<8%,三级医院<10%,各 级医院感染漏报率≤20%。 9、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疾病的传播,称为(空气传播)。 10、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h,如手术延长到(3小时)以上,或失血量超过1500m1, 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也属于医院感染。(√) 2、:污染-感染(IV类)切口指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者;被胃 肠道内容物明显溢出污染者;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3、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4、手术病人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