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单复句区分问题的理论困惑与认知策略

汉语单复句区分问题的理论困惑与认知策略

汉语单复句区分问题的理论困惑与认知策略
汉语单复句区分问题的理论困惑与认知策略

汉语单复句区分问题的理论困惑与认知策略

————————————————————————————————作者: ————————————————————————————————日期:

判断复合句的类型

判断复合句的类型 1.Go and see whether they have finished correcting the papers yet. 2.Jim doesn’t understand why his wife always goes shopping. 3.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at we should do next, Mr Wang? 4. Generally, air will be heavily polluted where there are factories. 5. I didn’t realize how special my mother was until I became an adult. 6. She behaved as if she were the boss. 7.The girl who is singing an English song in the next room is Tom’s sister. 8. Yesterday she sold her car which she bought a month ago. 9. They will fly to Washington, where they plan to stay for two or three days. 10. Many children,whose parents are away working in big cities,are taken good care of in the village. 11. Gun control is a subject which Americans have argued for a long time. 12. The teacher raised his voice so that the students in the back could hear more clearly. 13. You will certainly succeed so long as you keep on trying. 14.The old town has narrow streets and small houses that are built close to each other. 15.He has two sons, who work as chemists. 16.Who wants to stay in a hotel has to pay their own way. 定语从句:是指在复合句中,修饰或的从句.被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叫做“”.引导定语从句的词叫“” Do you know the man who is talking with your mother? Mr. Smith is the person with whom I am working I like those books whose topics are about history. The boy whose father works abroad is my classmate. A plane is a machine that can fly. The book (which) I gave you was worth $10. He didn’t tell me the reason why he didn’t come to the school. Huangshi is the place where I was born and grew up. They are discussing about the time when they will get together. 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词who,whom,that; which,whose,where; when; why 小结: 如何确定关系词?一看先行词;二看先行词在从句中充当的成分。 定语从句中注意的问题 一.用that而不用which的情况: 1. 先行词是everything, nothing, anything, something, much, little, none等不定代词,引导定语从句用that; 2. 先行词被形容词最高级或序数词he very, the only,the same, the last修饰时,引导定语从句用that; 3. 先行词中既有人又有事物时,引导定语从句用that; 用which而不用that的情况 在介词后面,指事物用which,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指物用which不用that 1.Nothing ______ can be done has been done. 2.Do you have anything ______ you don’t understand ?

现代汉语 复句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 目录 目录 1. 什么是复句 2.怎样区分单复句 3.复句的类型 4. 并列与顺承6. 递进7. 转折与条件 8.假设与因果 9. 目的5. 解说与选择 10. 多重复句11. 紧缩复句12. 复句错误13. 练习 14. 句群

现代汉语 ? 第五章语法? 第八节复句 一、什么是复句?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 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复句里各个单句形式叫做分句。分句是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各个分句可以是主谓短语,也可以是非主谓短语。 (1)天气阴冷,飘着雪花。 (2)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代 汉语 ? 第五章语法? 第八节复句 复句里各个分句间通常要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和分号标示(有时也用冒号)。 (3)行李太多,每个人都要拿一些。 (4)我讨厌定时约会,到得早,显得太急切;到迟了,人家说你摆架子;准时到,又似乎太拘谨;索性不去,他们就说你们礼貌。 。 为使分句间的关系显豁,分句间通常要使用关联词语。 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有时有关联词语来表达,叫关联法;有时不用或不能有关联词语表示,叫意合法。

代 汉语 ? 第五章语法? 第八节复句 分句间的主语如果相同,通常可以承前或蒙后省略。 (5)我们天天穿衣吃饭,应该知道衣和饭的生产过程。(6)掌握了汉语拼音方案,我们学习普通话就方便多了。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通常不能省略其中任何一个: (7)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时候也可以省略: (8)我也做过这种工作,不算太难。

现代汉语 ? 第五章语法? 第八节复句怎样区分单复句 1.从结构上看 单句的结构“单一”,只能分析出一套结构成分;复句至少有两套相对独立、不互作句子成分的结构中心,复句的每一个分句各自独立,结构上互不包含,彼此不能互作句子成分。 作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写一个农民。(D) 无论谁,都不能不学习。(D) 只要你能工作,就应当工作。

怎样辨别单句和复句

怎样辨别单句和复句 刘法 辨别单句和复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规律,只要我们把握了事物的本质规律,一切事物都可以变难为易。辨别单、复句也是这样。 辨别单复句一般说来,要遵循下面几条规则。 首先要看有几套句子成分,其次还要看句子成分之间是否有包含关系,还要注意停 顿哭联词语等。 1.看有几套句子成分。一般说来,有一套句子成分的是单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句 子成分的是复句。例如: 句(1)虽然成分复杂,但是只有一套成分,句子的谓语是由一个连动式和兼语式合成的。句(2)虽然结构较短,但有两套成分,即由两个分句构成,所以是复句。 2.看是否有包含关系。表面看来有两套成分的句子,如果它们之间有包含关系,就是单句,否则,即是复句。.例: 句(1)从表面看来有两套句子成分,两套成分的谓语分别是“晓得”和“出现”,实际上第二套成分整个句子作“晓得”的宾语,即句子的主干是“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故句(1)是单句。句(2)含两套句子成分,且互不作成分,即“互不包含”,故句(2)是复句。 3.看句子中间是否有语音停顿。语音停顿也是判断单、复句的一个重要条件。一般说来,相同的一个句子,如句中无语音停顿有可能是单句,有语音停顿则可能是复句。例如 句(1)是连动式作谓语,无语音停顿,是单句;句(2)是两个句子,有语音停顿,是承接关系的复句。 4.看有无关联词语。一般来说,无关联词语是单句,有关联词语是复句。例如:

句(1)是一个动词性短语“听说并且看见”作谓语的句子,无关联词语,是单句。句(2)用了关联词语“不但……,而且……”,是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的时候,那就是说有关联词语的,不一定是复句。例如: 这个句子只有一套句子成分,句中的逗号和“只有,才”都是用来强调主语的,因此是单句而不是复句。 以上几条,只是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规律,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汉语复句关系的特征结构分析

汉语复句关系的特征结构分析 中文专升本131班 刘雪 学号:20131312109

汉语复句关系的特征结构分析 在汉语语法研究发展的历程中,复句问题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复句的某些问题,如单句复句的划界问题、复句内部的分类问题,牵涉到整个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由于汉语复句理论的发展轨迹既与整个汉语语法学的发展过程紧密相连,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从组合手段上看,复句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有的靠语序直接组合,有的借助虚词组合,句组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组合与之相同;从内部关系看,复句有并列、承接、因果、转折等,句组与之相同;复句有单重、多重之分,句组也有单纯结构与复杂结构之别。从分析单句、复句、句组的要求看,单句在意义上是分析其功能类型,在结构上分析句子成分,而对复句来说,是分析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时序关系及层次,这也与句组的分析目的一致。在词、短语、单句教学与研究中,我们分析的主要是结构、功能,尤其强调这三者的语法构造是一致的,而到了复句,则不得不抛开语法构造,而转为逻辑分析,显然,单句与复句的语法地位是有差别的。 对于复句的语法地位,也有学者认为,汉语的复句结构与单句结构的构造原则是一致的,举的例子是:“天气不好时,飞机不能起飞。”和“天气不好,所以飞机不能起飞。”,认为前者是单句中的“状心谓语句”,后者是状心式复句。可见他试图把复句与单句做同样的分析,把复句也按内部结构关系分为状心复句、补充复句、主谓复句等。但是,这样分析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我们在给复句下定义时一般都认为分句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彼此之间不发生结构关系,而实际分析时又要让分句之间发生结构关系,这显然是相互矛盾的。由此可见,要解决复句问题,还必须对复句的语法地位进行深入的思考.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的句子。复句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复句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复句的分句,从结构上看,相当于单句。复句的分句在结构上可以是主谓结构,也可以是非主谓结构。复句的结构有多种形式。如: 因为雨下的太大,孩子们不能上学。(主谓结构+主谓结构) 因为下大雨,孩子们不能过河上学。(非主谓结构+主谓结构) 风刮了一晚上,竟然下起雨来了。(主谓结构+非主谓结构) 刮了一夜的大风,也下了一夜大雨。(非主谓结构+非主谓结构) 一场大暴雨,河水涨了许多。(非主谓结构+主谓结构) 我接过信看了一眼,多么秀丽的字呀。(主谓结构+非主谓结构) 多么熟悉的场院呀,多么熟悉的身影和乡音呀。(非主谓结构+非主谓结构) (2)复句的分句在结构上是相互独立的、互不包含的,也就是充当复句的分句不做另外分句的句法成分。如:“他获得了奖学金”可以作为一个分句与另外的分句构成复句。 他获得了奖学金,父母亲都很高兴。 不是我获得了一等奖学金,而是他获得了一等奖学金。 从句法结构看,上面两个句子中的“他获得了奖学金”是相对独立的,而在下面的句

区别复句和单句的主要方法

区别复句和单句的主要 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区别复句和单句的主要方法 1、分句和分句如果结构上相互包含,互作句子成分,那就是单句;如果结构上互不包含,互不作句子成分,那就是复句。 例如: ①麦穗长,颗粒饱满,是这种麦种的优点。 (“麦穗长,颗粒饱满”是全句的主语,“是这种麦种的优点”是谓语,前后分句结构上互作句子成分,所以这句是单句。) ②这次辩论,要评出优胜的一方,还要评出若干名优秀的辩手。 (这句话中“还要评出若干名优秀的辩手”一句的主语承前省略了,前后两句互不作句子成分,所以这句是复句。) 2、关联词语连接的前后两部分如果是句子,那就是复句;如果不是句子,那就是单句。 例如: ③我们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去掉关联词语“只有”、“才能”,前后两句各是一个句子,互不作成分,所以这句是复句。) ④只有人民的社会实践,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去掉关联词语“只有”、“才”,前后相互包含,一个是主语,一个是谓语,所以这句是单句。) 3、几个谓语同时陈述一个主语,如果中间不用标点隔开,或仅用顿号隔开,那就是单句;如果中间用逗号隔开,那就是复句。 例如: ⑤我们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这是单句。) ⑥这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这是复句。) 其他应该注意的地方: 1、要注意有关联词语并不一定是复句,单句中也可使用关联词语,比较: ①因为她的到来,小吃店的买卖特别兴旺。(单句) ②因为她在收费,小吃店的买卖特别兴旺。(复句) ③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要坚持到底。(单句) ④即使形势发生恶化,我们也要坚持到底。(复句) 关键在于关联词语后跟的是什么语法功能的词或短语。“因为”后面跟体词性词语,整句是单句;如果跟谓词性词语,特别是主谓短语,整句是复句。 2、停顿是形式标志 分句间有一定的停顿,借此可以区分连谓词组作谓语与连贯复句、联合短语作谓语与并列复句。试比较: ①他开了门走出去。(单句,连谓词组作谓语) ②他开了门,走出去。(连贯复句,主语承前省) ③她爱唱歌爱跳舞。(单句,联合词组作谓语) ④她爱唱歌,爱跳舞,(并列复句,主语承前省) 要注意,分句之间必有停顿,但停顿却不一定必须出现在分句与分句之间,单句内部也可以有停顿。如: ①参加亚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已于昨天到达汉城。(主语之后) ②我们全都相信,小张是决不会做这种可耻的事的。(宾语之前) ③关于明年的会议,理事会也已进行了初步讨论。(状语之后)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doc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 第四章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由于内容相关联,可以合在一起, 构成一个比较大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叫“复句”。 复句里的每一个单句,称为复句内部的“分句”。 例如: ①你来了,我就走。 ②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家长在一旁观摩。 ③因为天气冷,所以我穿了棉衣。 上面都是复句,第①③是两个分句,第②是三个分句。 一、复句的一些特点: 1、要从结构上,而不是从长短上,判断单句或复句 有人以为,每个复句内部,包含两个以上单句(即分句),那么复句一定要比单句长些,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有的复句 较长,而有的却很短,比单句还短。请看下例: 老师规定,男生扫地女生擦玻璃。(单句) 这是个单句。然而削掉四个字,句子变短,却是复句了。 男生扫地,女生擦玻璃。(复句) 可见,决不可片面的从句子的长短判断单句、复句,一定要 从句子的内部结构上判断。请指出下列句子,哪个是单句, 哪个是复句:

①我知道,这火柴灭了的时候,您就会不见了。() ②河水向东流着,空气里充满了干谷的香味。() ③外国朋友招待我们,大家在一起热烈地谈笑。() ④我们在请教别人问题的时候,应当虚心。() 2、复句内部的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 谓句。 例如: ①白云飘动,阳光灿烂。 ②天气暖和,下着小雨。 ③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④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3、复句中的分句,有时候可以省略某些成分,主要是 省略主语。 例如: ①我们在第一节听了语文课,在第二节听了数学课。 ②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③我看了一下答完的卷子,没什么错误,就交上去了。——这三个复句中,后面的几个分句缺主语,这是因为前面 有 了,后面不说也不会产生误解,所以就把这些重复的成分省 略了。 ④推着车子走了几步,他才觉得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现代汉语复句中的关联词语

复句中的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结构标志,也是分析复句意义关系的形式标志。在复句中,是否用关联词语、如何用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在多重复句中的层次分析作用以及关联词语在复句中的位置等问题是分析复句的关键。 关联词大多是连词,如“因为”、“无论”;也有一些起关联作用的副词,如“也”、“又”、“越…越…”;还有一些助词代词,如“…的话”、“谁…谁…”、“哪里…哪里…”;另外还有一些关联词语是用短语来表示,如“不是…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等。这些起关联作用的词或短语既可以纯粹表明复句关系的语法成分,也可以同时充当句子里的某个成份或进一步揭示关联词语的动态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复句都有关联词语,如“森林是动物的家园,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采用的就是意合法。并且,并不是所有含有关联词语的惯用句子都是复句。有些关联词语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里,也可以用在单句的句法成分之间造成单句复句的混淆,而区分二者的方式在于关联词语的选用上,即去掉关联词后看各个分句间的语法关系是否互作成分。这样的关联词如表条件假设关系的“无论…都”、“只有…才”、“除非…才”。 例如:“只有考到60分,才能及格过关”,去掉关联词后,前一分句是后一分句的必备条件,互做句法成分,是单句。 “无论后果如何,我们都一力承担”去掉关联词后,前一分句做后一分句的条件状语,是单句。 因此,在复句中,是否采用关联词语以及单、复句中关联词语运用的不同都能够体现出关联词语的词类和语法功能在复句中的意义作用。 关联词语在复句中的意义作用还体现在关联词语在联合(偏正)复句中的选用以及关联词语的动态作用上。 以联合复句为例,联合复句可分为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五类,绝大多数联合复句都可以用意合法,如“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是人生的止痛药”,“他拿了自行车,走了”。在并列复句中,分句间或者是平列关系,或者是对举关系,分句间关系的不同对复句中关联词语的选用亦有所不同。在这两种分句情况下,关联词语可成对使用,也可以在后一分句单独使用,二者所选用的关联词以不同。但在递进复句中,递进关系必须用关联词,如“这件事大人都做不到,何况是孩子呢?”并且,在递进复句中,关联词语是区分一般递进复句和并列复句的关键。 关联词语的动态作用有四种:显示,选示,转化,强化。这四种用法在复句的意义分析上有一定的影响。显示和强化可以是复句的意合法的体现, 1

专题-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大庆铁人中学韩晶 一、词类 词类:根据词能否作句法成份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 实词:特点:有实在意义,能单独做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独立成句。 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拟声词、叹词 虚词:特点:无实在意义,不单独做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能帮助实词造句,起“连接”和“附着”作用。 分类: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实词: (一)名词 1、定义: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在内。 如:教师、长江、月、房屋、上午、星期六、沿海、周围、上、下、道德、思维等。 2、语法特点: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不、很、非常等)修饰。 (二)动词 1、定义: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如:唱、改革、想、高兴、开始、发生、使、等于、能够等。 2、语法特点:能受副词修饰,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三)形容词 1、定义: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性质、形状,或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如:大、好、糊涂、宁静、心狠、可惜、书生气、沉甸甸等。 2、语法特点:大多数形容词受程度副词修饰,主要做定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不能带宾语。(四)数词 1、定义:数词是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 2、分类: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序数词(在基数词前加“第”或“初”组成) 3、语法特点:常与量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充当句子成分。 (五)量词 1、定义: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计算单位的词。 2、分类:(1)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如个、张、件、群、伙; (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回、遍、场、下;3、语法特点:一般不能单独运用,用在数词、指示代词之后构成量词短语充当句子成分。(六)代词 1、定义: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2、分类:人称代词: 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代词的区别,如我、你、他; 指示代词:分近指与远指,如这、那; 疑问代词:谁、什么、怎么 (七)副词 1、定义: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等意义的词。 2、分类: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等; 有时间、频率副词:如已、刚、才、一向、总是等; 有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一律等; 有情态、方式副词:如肆意、亲自、公然、连忙、全然、悄悄等; 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岂、难道、尤其、甚至、绝对等; 有肯定、否定副词:如必、必须、的确、没有、别、是否、不用等; 有处所:处处、到处、四处等。 3、语法特点:副词都能作状语,部分副词兼有关联作用,如“就”“又”。 (八)拟声词 1、定义: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如汪汪、叽叽喳喳、劈里啪啦、轰隆隆、哗啦。 2、语法特点:拟声词可以作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等,也可单独成句,不受否定副词、程度副词修饰。 (九)叹词 1、定义:叹词是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如啊、唉、哼、喂、嗯。 2、语法特点:叹词独立性很强,常用作感叹语(独立成分),也可单独成句。 虚词: (一)介词 1、定义: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由于、除了等。 (二)连词 1、定义: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2、分类:并列连词:和、跟、与、同、及等。 承接连词:至于、说到、此外、如、比方等 转折连词:却、只是、不料、岂知等。 因果连词:因为、由于、因此、以致等。 选择连词:或、抑、非…即、不是…就是等 假设连词: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等 让步连词:虽然、固然、尽管、纵然、即使等

单句复句辨认练习

单句复句辨认练习 1.选出是复句的一项:() A.鲁迅还曾说过:他在五四运动前后写小说是为了“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B.宁可将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 C.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D.人的才能之愿意发挥与否,能发挥与否,是有规律可循的。 2.选出是复句的一项:() A.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B.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C.天气暖和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做网。 D.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3.选出不是复句的一项:() A.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B.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C.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 D.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4.区分下面单句和复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成果。 ②一条黄绿相间的玻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 ③一个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坚信我们的“四化”大业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昌盛。 ④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把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的工作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A.①②是单句,③④是复句。 B.①是复句,②③④是单句。 C.②③④是复句,①是单句。 D.①③是复句,②④是单句。 5.选出不是复句的一项:() A.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为人类造福。 B.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C.他先把介绍信给恒元看,然后便说这人是怎样一身土气。 D.秦岭西部太白山的远峰和松坡,渭河上游平原上的竹林,村庄和市镇,都笼罩在茫茫的春雨中了。6.选出是复句的一项:() A.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 B.目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日子里,多少人不顾个人的得失,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为加速我们的革命和建设而疲倦地苦干着。

完整word版,初三语文语法练习(词性、短语类型、句子主干、单复句区分、复句类型)(含答案)

初三语文语法练习(词性、短语类型、句子主干、单复句区分、复句类型) ★练习一 1.结构上全是动宾短语的一组是:()考查短语类型 A. 纯洁高尚全面衡量热烈响应热切希望 B. 灿烂异彩重放光明热情鼓励放射光芒 C. 分析成分巩固胜利战胜敌人散发香气 D. 感觉良好完全彻底修饰限制搭配适当 2.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一项是:()考查短语类型、句子成分 A. 他身材高大。 B. 他的身材高大。 C. 他有高大的身材。 D. 身材高大的就是他。 3、下列句子中只有一个是错误的,请找出来。() A. 这件事情,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B. 从这件事情中,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C. 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D. 白花不含色素,但组织里面含有空气,会把光束全部反射出来,所以呈现白色。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考查句子主干 A.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B.同学的帮助,使我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C.在同学的帮助下,使我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D.同学的帮助,使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5、选出对下边句子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考查提取句子主干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A.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宾语是“在眼前”。 B.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延安机场”,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C.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D.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十几年来”,谓语是“延安机场送行的情景常常出现在眼前”。 6、找出下列病句的病因。运用语法知识解决病句 备选项: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语序不当④句式杂糅⑤不合逻辑 A.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天坛等古迹。( ) B. 升高中的考场是设在教学大楼五楼举行的。 ( ) C. 秋天的西湖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 ) D. 我们要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 ) E. 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艰巨的任务。 ( ) 7、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考查词性判断 ①管理②治理③昨天④推测⑤汉语⑥应该⑦清楚⑧宽阔⑨减少⑩懒惰 A.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 B.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 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 D.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 8、下列短语归类有错的一项是:()考查短语类型 A. 并列:听说读写思想感情光荣而艰巨轻松愉快 B. 偏正:新的语法大操场上跟我们学非常激动 C. 动宾:复习短语洗热水擦干净送我一首小诗 D. 补充:热起来做下去疼得发紫读两遍摆整齐 9、选出与“愚公移山”同类结构的一项:()考查短语类型 ①大江两岸②温故知新③学习计划④襟怀坦白 10、判断下列加点的词的词性:()考查“在”的词性——介词和动词的区分 1) 我在.北京。 2) 游击队员们战斗在.华北平原。 3) 海燕在.高傲地飞翔。 4) 我们在.党的关怀下成长。 A.动、副、介、介、 B.动、副、副、介、 C.介、动、副、介、 D.动、介、副、介、 11、下列句子中用主谓短语作谓语的是()考查提取句子主干 A.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B. 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好难受。 C. 苏州园林布局幽雅。 D. 人人都过幸福生活是我们美好的心愿。 12、下列句子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指出来()考查提取句子主干

★单句复句判断★

句子 句子成分在文中的基本位置:[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定语)主语 [状]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结合上面知识结构)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分句表示句子没有完全结束的语调,分句后面一般都有一个较短的停顿,书面上用句中标点(逗号、分号等)表示。 1、提出问题:复句有哪些类型?复句中的关联词有哪些? 练习: (1)请同学们找出下面这些复句中的关联词,并说明这些复句的结构关系。 ②迟大冰一边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边遥望着广漠的绿野。() ③与其建这么个没用的碑,还不如拿这笔钱救济伤残人。() ④不但能救得杨过和小龙女性命,而且能解你体内之毒。() 单复句的区分方法: (1)单句中,各短语充当句子的一个成分,独立性差;而复句中各分句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例如:单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这是历史的规律。 复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并列) (2)单句中不用关联词表示短语间的关系;复句一般用关联词展示各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单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句中的“只有......才”只起强调语气的作用,不是关联词。复句:只有明确|才能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条件) 上述复句用“只有......才”这个关联词,明确了两个分句间的条件关系。 (3)复句中各分句之间在意义上紧密相连。 例如:A、学校运动会开幕了,各班同学跃跃欲试。(复句) B、学校运动会开幕时,各班同学跃跃欲试。(单句) A句两个分句,内容相连,是复句;B句逗号前是时间状语,因此是单句。 (4)复句中各分句有语音停顿,而单句则没有语音停顿。例如: 复句:我做完功课,就去锻炼身体。单句:我做完功课就去锻炼身体。 单复句的区分,应以结构关系为主,主要看有几套句子成分;此外还要看语音停顿、关联词语和意义关系。 一、看有几套句子成分 所谓有几套句子成分,是指独立的不从属于其他句子成分的主语、谓语有几套。至于定语、状语、补语等附加成分可以不管,谓语中的宾语经常省略,也可以不管。 不管什么样的单句,全句只有一个结构中心,每个结构中心只有一套句子成分,即只能有一个主谓结构(主谓句)或非主谓结构(非主谓句);复句则有两个或两上以上的结构中心,因而具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成分。一个结构中心就是一个分句。各个分句互不作句子成分,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例如: 1 洋鬼子怎样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单句) 2 但是大家都认为:如果合乎录取条件的只有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无疑应该是陈伊玲。(单句) 3 他高高的个子,朴素的衣着,满头银发,慈祥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复句) 例01有两个主谓短语,但这两个主谓短语有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前一个作主语,后一个是谓语。这就只有一个结构中心,只分出一套句子成分,所以是单句。例02的“如果……那么……”这个“复句”充当了“认为”的宾语。“复句”在作句子成分时便丧失了独立性,要改称“复句形式”。这例也是单句。例03有四个短语,每个短语都互不做句子成分,这就有四个结构中心,因而是复句。 看有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着分句的最重要的成分——谓语。 谓语一般同由动词或动词短语和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充当的。例如: ②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黄花无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单句) ②阿罗安说:“当这两片唇闭合时,声波就被震入海豚的肌体组织,震入鼻疣(前额凸起的部位),然后直接进入水里。”(单句) ③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经历的最大的一场雨。(转折复句) ④塞尚的苹果是冷的,梵高的向日葵是热的,我的莲既冷且热。(并列复句)

单复句区别及判断#(优选.)

单复句区别及判断(详解)加练习 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别?一般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区别: (1)定义法。 单句,只有一个主谓语部分;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组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例1:“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3个单句组成的一个复句,用“也”连接前两个分句,同第3个分句表示并列。 (2)抓主干法: 再长再复杂的单句都可用此法简缩成非常简洁明了的句子。且句子主干中只有一套主谓语部分。 例2:“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主干:这是教训。 (3)外部标志法: 复句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结合起来,这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另一种复句是借助关联词语组合起来的,对这种复句,只要划出表示各种意义的关联词语,就可知它是一个复句,这些关联词语就成了复句的外部语言标志。 例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关联词:不但……而且……(递进关系) 注意:使用此方法有时还需要结合使用前两种方法,才能准确区别单复句,因为有些单句的某些成分有的也是由复句充当的。 例4:“我们只是认为:无节制地信手乱花,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也是有背于节约精神的。” 这个句子,“认为”的宾语是由一个二重复句充当的。如果看到有关联词就判定它是复句,那就错了。 1、无论你还是我都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 2、片面强调政治,而不注重学习,都是不对的。 3、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

4、只是在冬季,我才能看到这种景象。 5、我们依照规章制度,罚王峰停工三天。 如何判断单复句? 一、看标点。倘若句子从头至尾只在句后有一个标点(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这句子一定是单句;有些句子,标点不止两个,但仍可能是单句。 二、查谓语。在句间有标点(逗号或分号)的情况下,单句与复句的区别关键在谓语。只有一个谓语是单句;有两上或两个以上谓语是复句。 三、辨关联词语。辨别关联词语的作用,不少复句借助关联词语,但有时有关联词语却是强调个别句子成分,关键还是看有几个谓语。 只有共产党,才是领导我们穷人闹翻身的大救星。 句中的"只有……才……"这一关联词语,"只有起了强调作用,全句只有一个谓语"是",所以是单句。 A. 老师打开书本, 开始上课。 B. 无论谁,都必须遵守纪律. C. 然而,他们要求于人的是什么呢? D. 暴风雨冲过的荒草,象用梳子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 E. 这是普遍真理,任何地区、任何时代都适用的真理. 答案:单句有b、c、d、e,复句有a 我去年曾经去过那里,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上,一个石羊蹲在草地里呢。(“破的石马倒在地上,一个石羊蹲在草地里呢”是动词“看见”的宾语,而整个句子是只有一个层次的单层复句)(单层复句) 1、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说,拥有隐私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这是—— A.单句B、复句 2、即使他港口答应,你也千万不要当真。这是----- A、单句B、转折复句C、条件复句D、假设复句 3、他们在社会关系的链条上,有着自己的价值取向。这是—— A、承接复句B、并列复句C、因果复句D、单句 4、不甘平庸与浪漫的徐志摩注定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个辛苦的情人。这是—— A、主谓句B、递进复句C、并列复句D、承接复句 5、无论什么,都不能消除她的烦恼。这是----- A、转折复句B、条件复句C、假设复句D、单句 6、为了维护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安全,我们必须抛弃单就“外经贸论”的传统思路。这是----- A、承接复句B、目的复句C、单句D、条件复句

现代汉语复句句式研究

《》读书报告 本书作者为徐阳春教授,他是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江西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士,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完成省级课题2项,参与完成国家重点课题和省政府课题各1项,在研省级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合著3部。在本书中,徐阳春教授对复句句式的分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在复句的具体分类上,至今语言学家人仍存在明显分歧。一种较流行的分法是,首先将复句区分为联合和偏正两类,然后进一步将联合复句在细分为并列、承接、选择、递进,有的还包括解说、总分等关系;同样,将偏正复句也再细分为条件、假设、因果、目的、转折,有的还包括连锁、时间、取舍等关系。也有首先将复句分为因果、并列、转折三大类,或者首先将复句分为条件和非条件两大类,然后再进一步分类至各细目的。至于具体到某一复句句式应当归入哪一复句类型,更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而这本复句句式研究有以下几个主要特色: 第一,作者把纷纭复杂的复句,以关联词语的逻辑语义关系为纲,概括出分属六大类的十二种句式。第二,复句表达的主要问题是它内部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而本书中,作者不仅研究它内部小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还研究它的句法,即小句间的次序,关联的特点,以及小句结构的特点。第三,本书对每种典型句式都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侧面加以分析讨论。例如,本书在讨论“p,否则q”句式的时候,分析了这种句式的基本组成部分,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关联词语“否则”的含义和功能,还涉及“否则”省略的形式和条件。在语义部分,本书着重分析了句式的语义特征,特别是深层中分句间的语义关系。例如本书在“如果p,就q”一节中,谈了它的“虚拟性”和“条件性”;在“p,否则q”一节中,联系它的深层语义关系把“p,否则q”分为因果式和条件式两类。 本书将复句句式分为六类: 假设类代表句式、条件类代表句式、因果类代表句式、让步类代表句式、递进类代表句式、选择类代表句式。在本书中,我觉得作者与其他学者很大的

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别?一般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区别: (1)定义法。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独立的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定的语气语调。 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例如: 同学们已经回到学校了。 他非常健康。 2、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词的构成。例如: 飞机! 站住!有人敲门。 好极了!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如:白云朵朵,阳光灿烂。 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辨别单复句,不能片面看字数多少,句子中间有无停顿,关键要看句子包含了几套句子结构:只有一套的是单句;有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是复句。如: A、我相信,你却不一定相信。(前后互不作句子成分,两套句子结构) B、我相信,你一定会学好的。(后边作前边的宾语,一套句子结构) (2)抓主干法: 再长再复杂的单句都可用此法简缩成非常简洁明了的句子。且句子主干中只有一套主谓语部分。 例1:我们学校的两位有三十年教龄的优秀语文教师也当上了代表。 主干:教师当代表。 例2:“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主干:这是教训。 (3)外部标志法: 复句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结合起来,这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升起,灿烂的光辉照亮了大地。 另一种复句是借助关联词语组合起来的,对这种复句,只要划出表示各种意义的关联词语,就可知它是一个复句,这些关联词语就成了复句的外部语言标志。 如: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关联词:不但……而且……(递进关系) 不过使用此方法有时还需要结合使用前两种方法,才能准确区别单复句,因为有些单句的某些成分有的也是由复句充当的。 例:我们只是认为:无节制地信手乱花,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也是有

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单句: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 例:郭全海把玉石眼追回来了。 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 主谓句是由一个独立的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 例: 天气格外晴朗。(主谓句) 请不要随地吐痰! 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 例: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判析下列各句是单句还是复句: 1、他的魁梧的身形,温和的脸,明净的额,慈祥的目光,时时出现在会场上,课堂上,杨家岭山下的大道边。(单) 2、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是不够的。(单) 3、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单) 4、他一有空就看书。(复) 5、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复) 6、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复) 7、小孩子虽然是顺口念着玩,老杨同志却听着很有意思。(复) 8、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单) 9、雨停了,草绿了。(复) 10、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复) 11、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者一般人的通例。(单) 12、一面做,一面想。(复) 13、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复) 14、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决不是真正的政治家。(复) 15、在任何工作中,我们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单) 16、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单) 17、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单) 18、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复) 19、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单) 20、你瞧不起我,我瞧不起你,这是一种很坏的作风。(单) 21、共产党要叫人人有衣穿,有饭吃,有书念,还要有福享。(单) 22、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 23、我这才明白,田里的活儿都是那小姑娘干的。 例1是主谓短语“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在句中作主语。 例2是主谓短语“田里的活儿都是那小姑娘干的”在句中作宾语。 2、是否使用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是表达分句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重要语法手段,大多数复句在分句之间使用关联词语。例如: 她不是败在没有运气,而是败在缺乏意志上。 他们宁可吃观音土、啃树皮,也恋着土屋不走。 单句中使用关联词语的情况较少。但是有关联词语的句子不一定都是复句,关联词语也可以出现在单句中。辨析的方法主要看去掉关联词语后,被标点分开的部分之间是否具有结构关系。如果一部分是另一部分的句子成分,就不是复句,而是单句。例如:无论什么人,都不能不承认这个道理。 只有那张被太阳晒黑了的脸,才说明这是一个长期搞农村工作的人。 3、语调不同 单句带有一定的语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思。 复句的分句已经丧失了单句成立所必备的语调,不能独立地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 4、标点符号不同

单、复句练习(附答案)

单、复句练习 一、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单句,哪些是复句。 1、无论你还是我都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单) 2、片面强调政治,而不注重学习, 都是不对的。(单) 3、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单) 4、只是在冬季,我才能看到这种景象。(单) 5、我们依照规章制度,罚王峰停工三天。(单) 6、只有共产党,才是领导我们穷人闹翻身的大救星。(单) 7、老师打开书本, 开始上课。(复) 8、无论谁,都必须遵守纪律。(单) 9、然而,他们要求于人的是什么呢? (单) 10、暴风雨冲过的荒草,象用梳子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单) 11、这是普遍真理,任何地区、任何时代都适用的真理。(单) 12、我去年曾经去过那里,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上,一个石羊蹲在草地里呢。(复) 二、选择题: 1、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说,拥有隐私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这是—A— A、单句 B、复句 2、即使他满口答应,你也千万不要当真。这是----D- A、单句 B、转折复句 C、条件复句 D、假设复句 3、他们在社会关系的链条上,有着自己的价值取向。这是D—— A、承接复句 B、并列复句 C、因果复句 D、单句 4、不甘平庸与浪漫的徐志摩注定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个辛苦的情人。这是—B— A、主谓句 B、递进复句 C、并列复句 D、承接复句 5、无论什么,都不能消除她的烦恼。这是---D-- A、转折复句 B、条件复句 C、假设复句 D、单句 6、为了维护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安全,我们必须抛弃单就“外经贸论”的传统思路。这是---C-- A、承接复句 B、目的复句 C、单句 D、条件复句 7、无论是在跨国公司工作,还是创立自己的国际型企业,都必须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这是—D— A、单句 B、转折复句 C、因果复句 D、条件复句 8、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对活跃市场、改善人民生活、扩大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B— A、条件复句 B、单句 C、目的复句 D、因果复句 9、人类教育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单纯的科学教育和单纯的人文教育一样,将会造成理智的扭曲。这是—D— A、条件复句 B、并列复句 C、转折复句 D、单句 三、判断下面复句的类型: 1.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选择复句) 2.我吃饱喝足,坐在沙发上。(承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