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仿生学论文

仿生学论文

仿生学论文
仿生学论文

内容摘要:自然界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优胜劣汰,为了生存、自卫、竞争和发展的需要,强化了许多优异的结构和特殊功能,值得人们在军事上很好地借鉴并发挥。军事研究仿生学就是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来建造先进军事装备技术系统或者使人造军事装备技术系统具有生物系统特征的一门科学。

关键词:仿生学仿生设计军事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从自然生态系统中领悟到自身生存、发展和进步的真谛,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就是在模仿和适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回顾世界文明史,人们很早就留下了模仿自然生态的痕迹,人首龙身、羽化飞升等大量事例记述了人们对自然生命形态和功能创造性的模仿。

人类师法自然思维由来已久,这便促成了仿生学的诞生。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和性质以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目的就是分析生物过程和结构,并将结果用于未来的设计。

仿生学思想是建立在自然进化和共同进化基础上的,人类所从事的技术就是为使其达到互相间的协调,而模拟生物适应环境的功能无疑是一个好途径,恰似“桥梁”和“纽带”,连接着生物科学与技术科学。人们向生物系统索取设计蓝图,使军事、化工、机械、建筑等科学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事物层出不穷:从雪地行走的企鹅,人们发现了越野汽车;利用六角形结构蜜蜂窝,生产出了蜂窝材料;从青蛙突出的眼睛,制造了电子蛙眼等。

在工业化进程加速的基础上,仿生学已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仿生学的相关设计开始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由此得出仿生设计学(Bionics Design)。仿生设计学是在仿生学和设计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与原有的仿生学成果应用不同,是以自然界万事万物的

“形”“色”“音” “功能”“结构”等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仿生学的研究成果,为设计提供新的原理和方法。从某种意义讲,仿生设计学可以说是仿生学的延续和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与自然界的契合点,正逐渐成为设计发展过程中新的亮点。

随着时代发展与变化,军事仿生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为了生存、自卫、竞争和发展的需要,逐渐形成了许多优异的结构和特殊功能,值得人们在军事研究中很好地借鉴。军事仿生学就是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来建造先进军事装备技术系统或者使人造军事装备技术系统具有或类似于生物系统特征的一门科学。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军事仿生学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已经渗透到与军事相关的各个领域,只要生物界具有的优异之处而军事装备上又很需要的,都值得军事研究人员去揣摩、模仿。

仿生设计在军事上的成功应用有很多例子。如猫的眼睛与夜视仪。漆黑的夜晚,猫能清楚地观察老鼠的一举一动并敏捷地抓住它,其原因在于猫眼的视网膜上具有圆锥细胞和圆柱细胞,圆锥细胞能感受白昼普通光的光强和颜色,圆柱细胞能感受夜间的光觉。一般只能在白天活动的动物如鸟、鸡等,它们的视网膜中常常只有圆锥细胞;而另一些只能在夜间活动的动物如猫头鹰,其视网膜上只有圆柱细胞。此外,猫眼还有一个特点,在它感受弱光时,瞳孔能够随着光

的不同强度而自动调整。所以,阳光很强时,你会看到猫眯着它的双眼,瞳孔已缩小成直线般的细缝,保证只让少量的光线进入瞳孔内。而在光线十分微弱的晚上,瞳孔又能放大呈圆形,以便保证在黑暗中也能看清楚各种物体。军事科学家们便模仿猫眼的奥妙研制出了大有用处的微光夜视仪。

这就是军事仿生学。世界上有许多军事发明,也都是科学家在探索动物奥秘中得到启迪而设计、发明的。例如:蝴蝶与卫星控温系统。位于太空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受到阳光的强烈照射时,卫星表面温度会高达2000℃;而在阴影区域,卫星表面温度会下降至零下200℃左右,很容易烤坏或冻坏各种仪器仪表,这曾使航天科学家伤透了脑筋。后来,科学工作者从蝴蝶身上受到启迪,原来在蝴蝶体表生长着一层细小的鳞片,有着调节体温的作用。每当阳光直射、气温上升时鳞片自动张开,以调整阳光照射的角度,从而减少对热能的吸收;而当外界气温下降时,鳞片自动闭合,紧贴体表,让阳光直射鳞片,从而把温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科学家为人造地球卫星设计了一种犹如蝴蝶鳞片般的控温系统。

仿生设计在军事上的成功应用,推动了军事科技的发展。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们对设计的要求和过去不同,既注意功能的优良特性,又追求形态的清新、淳朴,同时注重个性。而仿生设计本身就是人们在长期向大自然学习的过程中,经过积累经验,选择和改进其功能、形态,从而来创造更优良的人造物。所以,运用仿生性思维进行军事方面设计,不仅创造功能完备、结构精巧、用材合理、美妙绝伦的军事化及军需化物品,而且以生命的象征,让设计回归自然,增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

德国著名设计大师路易吉·科拉尼曾说:“设计的基础应来自诞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现的真理之中”,道出了自然界是蕴含着无尽设计宝藏的天机。在现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习和利用生物系统的优异结构和奇妙的功能,已经成为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一个新方向。未来仿生“电子眼”、仿生“电子神经系统”的诞生,将是仿生学划时代的贡献。所有这些都预示着仿生科技前途似锦,而且仿生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

另一方面,大自然向人类展示着精妙绝伦的生命形态和绚丽多姿的悦人色彩,同时,大自然还无声地阐释了自然界的生存哲学——和谐与共生。这种和谐的设计哲学呼吁人类社会与大自然之间的高度和谐统一,共生的设计哲学则呼吁着人与机器、生态自然与人造自然之间合理的建构。因此,设计师要学会师法自然的仿生性设计思维,创造人、自然、机器和谐共生的对话平台。

仿生设计在军事上的应用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随着科学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提高,将会有更多的仿生发明应用于军事科技领域。两个领域的结合将使军事研究向着更为科学和完美的方向发展,为军事研究开辟新的空间;同时,仿生设计也拥有了更广泛的用武之地,为其自身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于帆,陈嬿.仿生造型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智一君惕.仿生学与现代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王建成.简明军事科技发展史.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4]许书民.设计概论.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

海藻课程论文

《经济海藻》课程论文 专业:英语1132 学号:201312321230 姓名:钟楚平 指导老师:赵素芬 时间:2014年4月23号 3

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还有的蓝藻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总而言之,蓝藻于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3)绿藻 绿藻又名小球藻,属单细胞藻类植物。经济绿藻种类繁多,而且藻体可全部食用,有神奇功效,有效促进健康,对生命保健具有重大意义。并且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绿藻对人体具有非凡的营养保健和调理作用,食用绿藻不仅可以改变不良体质,清除体内毒素,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而且对各种慢性疾病均具有良好辅助疗效。 小球藻和珊藻富含蛋白质可供人食用和作动物饲料。绿藻是藻类生理生化研究的材料及宇宙航行的供氧体,有的可制藻胶。绿藻在水体自净中起净化和指示生物的作用。浒苔是一种大型绿藻,俗称苔条、青海苔等,为绿藻门石莼目石莼科浒苔属的藻类植物,常见的有缘管浒苔、扁浒苔、条浒苔、肠浒苔等。浒苔为近海滩涂中的天然野生绿藻,其自然繁殖能力特别强,产量巨大。我国海域特别是东海海域的绿藻(主要是浒苔)资源十分丰富松藻是一种高膳食纤维、高蛋白、低脂肪富含铁、锌等元素的松藻。松藻则有驱蛔虫和作消暑饮料的作用,适用于咽喉肿痛,水肿,小便不利等疾病。石蒓长生长于海湾内中潮带的岩石或湿沼中。分布于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得沿海地区,特别是长江以南最多。石蒓藻可药用,可在全年采收,具有清热、利尿、祛痰、软坚、解毒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大小便不利、疳积、脐下结气等症。沿海居民常在落潮后去海滩捡拾,作为蔬菜或饲料。 (4)褐藻 褐藻主要包括海带,裙带菜,鹿角菜,羊栖菜以及羊叶马尾藻。褐藻门是藻类植物中较高级的一个类群。褐藻植物体均为多细胞体。绝大多数海产,现存约250属,1500种,淡水产仅8种。中国海产的约80属,250种。褐藻中常见的藻类,在等世代纲中有黑顶藻属和网地藻属,在不等世代纲中有裙带菜,在无孢子纲中有马尾藻属。褐藻门的许多种类都被人们利用,是重要的经济海藻。可食用的有海带、裙带菜、昆布、羊栖菜和鹿角藻等等。其中海带是民间广泛食用的海藻。马尾藻在中国沿海自然产量较大,以往沿海居民常大量捞取作农田肥料或猪饲料。大型海藻,如海带、马尾藻等是褐藻工业的重要原料。在医药方面,褐藻的用途是多方面的,如被用作抗凝剂、止血剂和代用血浆等。据报道,褐藻酸钠,对放射性锶及其它放射性同位素有阻吸作用,可阻止放射性银在生物胃、肠道内的吸收。褐藻直接作为药用,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海带、昆布和羊栖菜主治瘿瘤结气瘘症、利尿和十二种水肿等。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经济海藻在海洋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若能正确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经济海藻,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3

房屋建筑学课程论文

房屋建筑学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大理建筑 姓名:杨涛 班级: 052136 学号: 20131001632 指导教师:董道军

浅谈大理建筑 ——仓山洱海,风花雪月 关键词: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重院民居 两方一耳一方三墙门楼照壁 摘要:大理古城历史悠久,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而大理的古建筑一直为无数的建筑爱好者津津乐道,古朴雅致的白族民居在大理随处可见,大理作为白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地,承载着智慧的白族人民的希望与憧憬,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以“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形式构建的白族民居,我们也可以欣赏到“两方一耳,一方三墙”的独特的平面布局形式,我们更可以体会到深藏在白族门楼和照壁下那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千年来白族民居坐落在大理一隅,用它的独特和神秘吸引了无数人踏上了去往云南的道路,踏访那美丽的金花阿鹏的土地。 引言:在彩云之南不乏有这样一种说法,来昆明就是为了离开,而来大理就是为了留下,事实上确实是如此,昆明作为云南最大的交通枢纽,扮演着大多数人不太喜欢的一个角色,而与昆明受人的冷遇不同,古城大理凭借着它的古朴,宁静成为了无数人心目中梦寐以求的居住地,当然,它极美,“上关花,下关风,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大理的美景全部浓缩在“风华雪月“这四个字里面,而到一个城市,大多数人可能会沉醉于它的美景,它的文化底蕴,还有它独特的人文气息,但对于古城大理,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古建筑也是它吸引天下来客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大理的建筑保存下来的不多,除去后人为发展旅游业复建的之外,剩下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大理古城从779年南诏王迁都之后已经有1200年的建造历史,如今的大理古城规整划一,也许很多人会说真正的大理古城已经被历史淹没了,但我们却很难想象这座与宗教文化完美结合的古城在1000多年前的建筑美学达到了何种高度,无论是别具一格民族建筑,还是那古朴别致的宗教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都是独树一帜的,大理被誉为“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精神家园”,拥有着丰富多彩,绚丽璀璨的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可以说是一座极具包容性的城市,对于大理建筑而言,白族的居民建筑毫无疑问成为了大理建筑的主体,而通过后人不断的复建,我们不难看出白族建筑一直在彰显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世人现在看到的大理城是大理古建筑元素逐渐融入现代建筑的产物,白族人们通过建筑用他们的才华和智慧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与游牧民族不同,白族人民自古以来从事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生存,对于农耕民族来说,定居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大理随处可见以庭院为基础的白族民居,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形式构建的白族民居宽敞舒适,深受白族人们喜爱,而中国古建筑大多数都喜欢因地取材,白族人民广泛采用石头为建筑材料,“鹅卵石砌墙墙不倒”是云南大理白族建筑的一大特色,1000年以来,白族人民利用从大理苍山十八溪冲刷并积存下来的卵石建造房屋,配上

仿生学论文综述

仿生学论文 10级生物科学 1009210117 张荣华

摘要 自然界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优胜劣汰,为了生存、自卫、竞争和发展的需要,强化了自身许多优异的结构和特殊功能。人们模仿生物界的这些结构特征,将它们应用于自身的斗争,即军事斗争中。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研制机械或各种新技术的科学。解决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制造多种探测、斗争武器。 关键词:生物结构特殊功能实践运用军事

一.仿生学简介 仿生学(bionices)在具有生命之意的希腊语言bion上,加上有工程技术涵义的ices而组成的词语。大约从1960年才开始使用。生物具有的功能迄今比任何人工制造的机械都优越得多,仿生学就是要在工程上实现并有效地应用生物功能的一门学科。例如关于信息接受(感觉功能)、信息传递(神经功能)、自动控制系统等,这种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在机械设计方面给了很大启发。可举出的仿生学例子,如将海豚的体形或皮肤结构(游泳时能使身体表面不产生紊流)应用到潜艇设计原理上。仿生学也被认为是与控制论有密切关系的一门学科,而控制论主要是将生命现象和机械原理加以比较,进行研究和解释的一门学科。 1.历史由来自古以来,自然界就是人类各种技术思想、工程原理及重大发明的源泉。种类繁多的生物界经过长期的进化过程,使 它们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得到生存和发展。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以自己直立的身躯、能劳动的双手、交流情感和思想的语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促进了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获得了高度发展。因此,人类无与伦比的能力和智慧远远超过生物界的所有类群。人类通过劳动运用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制造工具,从而在自然界里获得更大自由。人类的智慧不仅仅停留在观察和认识生物界上,而且还运用人类所独有的思维和设计能力模仿生物,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增加自己的本领。 鱼儿在水中有自由来去的本领,人们就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以木桨仿鳍。相传早在大禹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观察鱼在水中用尾巴的摇摆而游动、转弯,他们就在船尾上架置木桨。通过反复的观察、模仿和实践,逐渐改成橹和舵,增加了船的动力,掌握了使船转弯的手段。这样,即使在波涛滚滚的江河中,人们也能让船只航行自如。鸟儿展翅可在空中自由飞翔。据《韩非子》记载鲁班用竹木作鸟“成而飞之,三日不下”。然而人们更希望仿制鸟儿的双翅使自己也飞翔在空中。早在四百多年前,意大利人利奥那多·达·芬奇和他的助手对鸟类进行仔细的解剖,研究鸟的身体结构并认真观察鸟类的飞行。设计和制造了一架扑翼机,这是世界上第一架人造飞行器。 2.研究方法仿生学是生物学、数学和工程技术学互相渗透而结合成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第一届仿生学会议为仿生学确定了一个有趣而形象的标志:一个巨大的积分符号,把解剖刀和电烙铁“积分”在一起。这个符号的含

海藻学复习提纲

海藻学复习提纲 一、请在括号中填入种名(拉丁文) 1. 江蓠 Gracilaria verrucosa 2. 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 3. 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4. 海萝Gloiopeltis furcate 5. 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6. 叉枝藻Gymnogongrus flabelliformis 7. 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8. 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 9. 石莼Ulva lactuca 10. 礁膜Monostroma nitidum 12、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 14、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 15、水云 Ectocarpus confervoides 16、铁钉菜Ishige okamurae 17、鹅肠菜Endarachne binghamiae 18、黑顶藻Sphacelaria fucigera 19、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us 20、刺海松Codium fragile 二、填充 二、填充(每空1分,共30分) 1、海藻的外形主要包括(球形单细胞)(单细胞多核管状体)(定形群体)(不定形群体)(丝状体)(膜状体)(枝叶状体型)等七种形态。 2、红藻的光合作用产物为(红藻淀粉),绿藻的光合作用产物为(淀粉),与碘反应后成(蓝)色。 3、一般红藻刚的绝大多数种类在无性繁殖时产生四分孢子,其分裂形式有(十字形分裂)、(四面锥形分裂)、(带形分裂),少数种类的孢子体产生(多孢子囊)。 4、红藻的有性繁殖为(卵式生殖),雌性的繁殖器官称为(瓶形果胞),其上有一条细长的(受精丝),…….配子体产生的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合子,附生在雌配子体上进行发育,称为(囊果)。 5、大多数褐藻的无性繁殖以游孢子形式进行,游孢子为(梨形),有(2 )条(侧生)(不等长)鞭毛;游孢子产生于(单室孢子囊)和(多室孢子囊)中。 6、绿藻类的无性繁殖多数产生游孢子,一般有( 2 )条(顶生)(等长)的鞭毛;有些种类能产生无鞭毛而具细胞壁的(不动孢子),在不良环境有些种类的细胞壁加厚形成(厚壁孢子)。 7、海藻的色素有(叶绿素 a )(叶绿素b)(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c1)(玉米黄素)等几种。 8、海藻的生活史类型主要有(单体型单倍体生活史)(单体型二倍体生活史)(双单体型等世代型生活史)(双单体型不等世代型生活史)四种类型。 9、海藻的孢子类型有(动孢子)(厚壁孢子)(复大孢子)(似亲孢子)(四分孢子)(单孢子)等6种。

仿生学发展过程的分析_刘福林

仿生学发展过程的分析 刘福林 (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 仿生学在科学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回顾分析仿生学重大事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仿生学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与现代时期,指出了仿生学的重大贡献是源头创新的研究理念与方法,并能在未来的所有领域内应用、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仿生学;重大事件;发展时期;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Q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7)15-04404-02 A na lysis of the Developm ent P ro gress o f Bio nics LIU Fu-lin (Depart ment of Life Scien ce,S hangq iu Normal College,Shangqiu,Henan476000) A 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bionics is imp ortan t in science innovation all over the word.In the article four devel op ment periods of b ionics includ in g bu ddin g,b uild ing,strengthen and modern were reviewed.The i mportant contribution of bionics to research idea and means of resource in novation was pointed out,which may be ap plied in all fiel ds in future for unpreced ented res earch results. Key w ords B ion ics;Great event;Devel op ment period;Research means 仿生学的诞生与发展过程分为4个时期:仿生学萌芽时期;仿生学建立时期;仿生学巩固时期;现代仿生学时期。 1 仿生学的萌芽时期(远古时代至1940年)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为了生存,人类不得不对其赖以饱腹的动植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周围世界的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因此,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实际上就已在从事仿生学工作。例如,相传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450~500年),鲁班上山伐木途中,手指为茅草划破,从而受到启发,经反复实践,终于制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架带有锯齿的木工锯[1]。23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300弟子,花了3年时间,造成一只“会飞的木鸟”,同时间希腊人阿奇太也制成一只“机械鸽子”。自古就有许多中外人士模仿鸟类飞行试制飞行器,但都不成功,原因在于不了解鸟类的形态构造和生理机能适于飞行的科学原理;又不了解人不具备飞行的生理条件,人要上天,必须依靠机械动力才有可能。1903年12月17日,美国人莱特兄弟飞机飞行的成功便是一例。另外,1884年,人们受到蚕食桑叶吐丝的启迪,利用硝酸液处理棉绒,制成硝酸纤维素,由法国化学家德贝尔尼戈·夏尔多内首次成功地将硝酸纤维素制成硝酸纤维。同年,英国人查尔斯·克劳斯(Charles·F·Cr oss)和爱德华·贝文(Edwa rd·J·Be van)申请了第1个醋酸纤维制造方法的专利,这两种纤维的问世是仿生学运用的成果。但这些发明和尝试,在人类文明史上犹如点点星火,一闪而灭,始终未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2]。总之,20世纪40年代前,人们对于生物体与机器之间有无共同之处,还缺乏明确认识,还不具备将二者进行类比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工程技术人员还不了解生物系统可成为各种技术思想、设计原理以及发明创造的源泉,生物学家也只局限于研究和描述生物结构的精巧、功能的神奇。因此,从远古到1940年属于仿生学的萌芽时期。该时期,人类的各种仿生现象与成果不断涌现,为这门科学的诞生积蓄了实践经验与感性认识。 2 仿生学的建立时期(1940~1960年) 20世纪40年代,工程技术领域中出现了调节理论,人们开始在一般意义上把生物与机器进行类比,认识到二者具有 作者简介 刘福林(1965-),男,河南商丘人,副教授,从事管理仿生学研究。 收稿日期 2007-02-28自动调节系统。1944年,一些科学家已经明确机器与动物在自动控制、通信和统计动力学等一系列问题上是统一的,具有共同之处。同一个时期,美国的一位年轻工程师申农(C. Sha nnon)提议建立了一门叫作“信息论”的科学。从此,开展了大量关于信息传递与处理的研究工作,深刻认识到一切通信与控制系统所共有的特点。对许多研究工作得到的结果进行理论概括,并将技术控制系统的控制机理与现代生物科学所发现的动物体中的某些控制机理进行类比,又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科学“控制论”。1949年,控制论创始人、美国科学家维纳(N.Wie ner)出版了《控制论》一书,对这一学科的思想和概念等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维纳着重指出,控制论是研究机器和生物体中控制与通信的科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完全证实了生物和机器在许多问题上的共同之处。而控制论则把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从理论上联系起来,成为在原理上沟通生物系统与技术系统的桥梁,奠定了生物与机器在控制与通信上进行类比的科学理论基础。随着这两门学科的结合与渗透,人类就为自已找到了一条新的技术发展道路———向生物界索取设计蓝图,并于1960年9月诞生了一门新的交叉科学———仿生学。1960年9月13~15日,在美国俄亥俄州达顿城(Da yto n)的一个空军基地,召开了美国第一届仿生学讨论会。在20世纪50年代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仿生学”,在这次会议上被正式命名。一位专长于精神病学和神经学、又受过数学和电子学训练的美国军医J.E.斯蒂尔(Jac k Ellwo od Steel)博士,给这门新诞生的科学分支起了一个名字叫做bionics(仿生学)。斯蒂尔博士给它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以建造技术系统,或者使人造技术系统具有生物系统特征或类似特征的科学”,简单一句话,仿生学就是“模仿生物的科学”[3]。因此,从1940~1960年属于仿生学的建立时期。 该时期,人类在仿生学研究中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了仿生学理论。从实质上看,仿生学的诞生带给人类的是创新的理念与方法,即向生命系统学习的理念,模拟生命系统的方法。使人类从一个崭新的视角透视世界,发现前人未发现的事物,实现科学技术的原始创新,这是其他科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提出模型,进行模拟,这就是仿生学的基本研究方 安徽农业科学,J ou rn al of An hui Agri.Sci.2007,35(15):4404-4405,4408 责任编辑 罗芸 责任校对 李洪

海藻学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海藻:生活在海里的藻类。 2海藻栽培:在室内或海上栽培海藻的行为,包括采集海藻孢子、培育海藻苗、海藻幼体及成体等一系列过程。 3散生长:海藻的细胞都有分裂能力,即生长点不局限于藻体的某一部位。 4表面生长:有些藻体细胞由表面向周围生长,这种生长方式称为表面生长过边缘生长。5毛基生长:一些褐藻生长点位于藻毛的基部,这种生长方式称为毛基生长。 6顶端生长:藻体的生长点位于藻体顶端,这种生活方式称为顶端生长。 7间生长:海带目的许多种类的分生组织位于柄部及叶片之间,这种生长方式称为间生长。8海藻地理分布:海藻的一个种、一个属或一个科在海洋中的分布范围。每种海藻都有其生态特点,这是和它的地理分布密切相关的。 9海藻区系:一个海区的礁石、滩涂、海底上生长着各种颜色的底栖海藻,这些海藻在一定环境中,彼此有所联系地生活在一起,便组成一个海藻区系。 二、简答 1、海藻有哪些特征? ①分布广,种类繁多。 ②形态多样。有单细胞,群体,多细胞个体。后者呈丝状叶片状或分枝状等。 ③藻体中有多种色素或色素体,呈多种颜色。 ④藻体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维管束结构。 ⑤不开花,不结果,用孢子繁殖,没有胚胎发育过程,又称孢子植物或隐花植物。 2、不同门类的海藻各含哪几种色素?P6

①潮带:包括潮上带和潮间带;潮间带:分为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 ②浅海区:指水深200米以内潮下带海区,一般称为大陆棚。 ③深海区:大陆棚以下,即200米至4000米水深的海区。本海区无海藻。 4、海藻有哪几种生活类型? 海藻的类型:①一年生型;②多年生型;③丝状体过渡型;④休眠过渡型 海藻的生活方式: ①浮游生活型:单细胞、群体的浮游藻类,如扁藻。 ②附生生活型:底栖硅藻,如舟形藻。 ③漂流生活型:不具有鞭毛的单细胞或群体,过漂游生活,如马尾藻断枝、小球藻。 ④固着生活型:多细胞大型海藻,基部有固着器,如江篱。 ⑤共生和寄生型:如蓝藻中念珠藻属,绿藻中的原球藻,能与子囊菌类或担子菌类共生,构成各类地衣。 5、海藻的生长方式有哪几种?P8 ①散生长②间生长③毛基生长④顶端生长⑤表面生长(边缘生长) 6、我国主要有哪些海藻区系?P16 ①黄海沿岸海藻区系;②东海沿岸海藻区系;③南海沿岸海藻区系;④我国南海的台湾、海南、东沙、西沙与南沙群岛的海藻区系。 7、海藻栽培主要有哪几种方式?P19 (1)天然生长基质栽培海藻:①采孢子投石;②绑苗或绑种藻投石;③珊瑚枝绑苗栽培 (2)人工生长基质栽培海藻:①插签夹苗栽培法;②竹帘采孢子栽培法;③网帘栽培法 8、浅海浮筏式栽培有何特点?P20 ①提高产量;②扩大栽培面积;③栽培法式先进 9、海藻有哪些方面的应用?P17 ①主要是作为初级生产者;②光合作用放氧;③海产经济动物的基础饵料;④可供直接食用或药用,营养价值丰富;⑤作为工业原料。(①食用;②药用;③工业原料;④生态作用) 三、问答 1、海藻常见的形态表现为哪几种?P4 (1)单细胞体 (2)群体 (3)多细胞体:①丝状体;②管状体;③膜状体;④假膜体;⑤枝叶状体 2、海藻有哪些生殖方式?P8 (1)营养生殖:①细胞分裂②藻体断裂③繁殖小枝 (2)无性繁殖:a游孢子;b不动孢子(静孢子):①似亲孢子;②厚壁孢子;③复大孢子; ④内生孢子;⑤外生孢子;⑥单孢子;⑦四分孢子;⑧果孢子 (3)有性生殖:①同配;②异配;③卵配 3、海藻的生活史类型有哪几种?P11 3个基本类型,5种 ①单世代单倍体型 ②单世代二倍体型 ③等世代二世代型 ④不等世代二世代型 ⑤三世代型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天津市某独栋住宅设计 二、目的要求 通过《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技能训练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及构造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3.进一步训练建筑绘图的能力。 三、设计条件 1.设计方案见附图。 2.建筑结构:砖混结构。 3.建筑层数:2-3层;建筑层高:2.8-3.0m。 4.建筑等级:耐久等级为Ⅱ级,耐火等级为二级。 5.房间组成及要求:功能空间低限面积标准如下: 起居室18~25 m2(含衣柜面积) 主卧室12~16 m2 双人次卧室 12~14 m2 单人卧室8~10 m2 餐厅≥8 m2 厨房≥6 m2,包括灶台、调理台、洗地台、搁置台、上柜、下柜、抽油烟机等。 卫生间4~6 m2(双卫可适当增加),包括浴盆、淋浴器、洗脸盆、坐便器、镜箱、洗衣机位、排风道、机械排气等。 门厅:2~3 m2 贮藏室;2~4 m2(吊柜不计入) 工作室6~8 m2 四、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本次设计参考教师给定的住宅方案,根据设计资料确定建筑方案,初步选定主要构件尺寸及布置,明确各部位构造做法。在此基础上按施工图深度要求进行,但因无结构、水、电等工种相配合,故只能局部做到建筑施工图的深度。设计内容如下; 1.建筑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包括底层平面、二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等,比例1:5O。 2.建筑立面图:包括正立面、背立面及侧立面图,比例1:50-1:100。

3.建筑剖面图;2个,比例1:50-1:100。 4.建筑详图: ①表示局部构造的详图,楼梯详图比例1:50、外檐详图比例1:20。 ②表示房屋设备的详图(选作内容),如厨房、厕所、浴室以及壁柜、挂衣柜、 鞋柜、碗柜、灶台、洗涤盆、污水池、垃圾道、信报箱、阳台晒衣架等详图。数 量、比例自定。 5.设计简要说明、图纸目录、门窗表及技术经济指标等。 五、参考资料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 2.《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 101-87)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21-88) 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5.《建筑设计资料集》第3册 6.《房屋建筑学》教材 7.地方有关民用建筑构、配件标准图集 8.《建筑构造资料集》 9.有关的建筑构造标准图集 10.《房屋建筑统一制图标准)(GBJ—86) 11.《建筑制图》的施工图部分 1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六、图纸规格及图面要求: 1.图幅:4-5张二号图(420×594mm)或2号加长(参考教材附录),边框上、下、右、左分别为10、10、10、25mm。 2.图面要求:(1)铅笔线,绘图纸,线条粗细分明、流畅,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美观。(2)构造做法准确无误,投影关系明确。(3)图标如下。

奇异的仿生学---知到超星答案

【单选题】仿生学的定义是(B)年提出的。 A、1955年 B、1960年 C、1965年 2 【多选题】仿生需求包括(ABCDEF)。 A、生存需求 B、军事需求 C、健康需求 D、发展需求 E、精神需求 F、兴趣需求 3 【多选题】材料的结构包含(ABC)。 A、宏观 B、介观 C、微观 4 【多选题】仿生模本包括(ABC)。 A、生物模本 B、生活模本 C、生境模本

【多选题】仿生需求中发展需求包括(ABC)。 A、感知更强的仿生 B、功能更优的仿生 C、运动更好的仿生 6 【判断题】远古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存、自卫、竞争。√ 7 【判断题】信息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观察——灵感——模仿× 8 【判断题】海豚游速慢的时候皮肤是粗糙的,游速快的时候是光滑的。× 9 【判断题】自然界中植物有150万种。× 10 【判断题】贝壳珍珠层的硬度是普通文石的2倍,韧性是普通文石的10000倍。×从灵感到制造的创新过程——仿生学的研究方法 1 【单选题】蚯蚓体外有一层体表液,形成一个多层界面系统,蚯蚓蠕动前行在B A、外界面层 B、内界面层 C、体表液层 D、体表层

【单选题】荷叶具有自清洁效应是由于表面C A、微米形态 B、表面腊状物质 C、微纳结构与腊状物质共同作用 D、纳米突起 3 【单选题】地面机械触土部件与土壤接触时面临的问题是(B) A、磨损 B、粘附 C、腐蚀 D、氧化 4 【判断题】仿生电渗铲斗是模仿了蜣螂的体表电位特点制造的。×5 【判断题】穿山甲能打洞、上树,还会游泳。√ 6 【判断题】土壤动物粘附脱土功能的实现是由于其体表形态。×适者生存——军事仿生 1 【多选题】狡兔三窟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有(AD)。 A、孟尝君

海藻学教案

海藻学教案 李晓丽

海藻学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藻类、海藻及海藻学 藻类是一群最简单、最古老的低等植物,它们的历史可能延伸到了31亿年前地球历史的前寒武纪。由于它们不开花,不结实,是用孢子进行繁殖,故属于孢子植物范畴(或隐花植物范畴)。藻类种类繁多,已记载的有两万四千多种,根据分类学家林奈(Linnaeus)在《自然系统》一书中把藻类的拉丁文定为Algae,目前仍沿用此名。藻类分布的范围很广,凡潮湿的地带到水域都有它们的分布,生长在海洋的藻类称为海藻,即Seaweed。 海藻种类很多,生物量很大,是重要的海洋资源。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藻类的生物学知识,建立了一门独立的藻类生物学,简称为藻类学(Phycology)。它包括藻类的形态、生理、生长发育、生态、分类等方面的科学。 藻类的识别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 1. 营养体 藻类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区别, 藻体全身都有吸收养料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虽然一些藻类在外型上出现类似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的形态, 但从基本构造来看, 仅仅是由一些稍有分化的细胞组成薄壁组织状的构造, 这样的藻体称为叶状体, 菌类植物虽也属于叶状体范畴, 但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 藻类植物具有叶绿素, 而菌类植物不具有叶绿素。 2. 生殖结构 藻类植物的生殖结构很简单, 基本构造是单细胞的孢子, 或是合子, 虽然藻类与菌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同属孢子植物范畴, 在某些高等藻类也有多细胞的生殖结构, 不过全部细胞都直接参加生殖作用,没有类似苔藓、蕨类在生殖细胞外还有起保护作用的营养细胞。3. 发生 藻类的孢子或通过结合,形成的合子都是以单细胞形态离开母体而直接发育为新个体的, 不像其他高等植物那样, 在卵受精后先在母体内发育成多细胞的胚。 综合以上三点, 可以给藻类简单定义为: 藻类是无胚的、具有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第二节藻类的习性与分布 1. 海藻: 褐藻和红藻的绝大多数种类为海生底栖藻类, 许多大型绿藻如石莼属、浒苔属也能生长在岸边的浅水中。 2. 淡水藻类: 许多藻类生长在湖泊、池塘、溪水、河流乃至沟渠内, 这些藻类如黄藻、绿藻、金藻、蓝藻、隐藻等。 3. 其他藻类: 分布在土壤中的藻类, 如一些绿藻、蓝藻、硅藻、黄藻。气生藻类如一些蓝藻、绿藻。此外, 还有共生藻类、寄生藻类等。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书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任务书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编制 2012年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大学生活动中心 二、训练目的: 1、初步了解方案设计的程序与正确的设计构思方法,了解建筑设计的全过程; 2、建立对环境设计的初步认识; 3、建立对基本尺度的认识; 4、初步理解中小型建筑的内容及设计要求,建筑空间的组合方式,对建筑设计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 5、训练和培养设计创作的构思能力; 6、了解建筑的功能、构造特点与基本知识; 三、任务要求: 1.建设地点:某大学校内 2.用地概况:(见总平面图)基地南北长40米,东西宽80米,东侧道路宽 3.5米,南侧道路宽7米,西侧道路宽15米。 3.规划要求: (1)建筑物不得突出控制线。 (2)建筑主体为二层,局部三层。 四、技术条件: 1.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要求:墙厚应满足相当于370mm砖墙的热工条件; 2.建筑主体为框架结构,局部可采用其他结构形式; 3.主导风向: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4.耐火等级:二级; 5.抗震设防:按7度设防; 6.日照间距: 1:1.7 7.建筑的水、暖、电均由城市集中供应; 五、设计要求 1.总建筑面积2000-2500平方米(允许有10%增减,交通廊全部计算面积)。 2.房间名称及使用面积的分配见附表; 3.平面设计由主要用房、辅助用房、交通联系空间组成。要求功能分区明确、 相互联系方便; 4.总平面中综合解决好功能分区、主次出入口、道路、自行车停车位、绿化、 日照、消防等问题。 六、设计程序: 1.熟悉任务书,掌握休闲娱乐建筑的使用功能及其空间环境要求,树立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进行场地功能分区,分析建筑与周围环境、室内外功能空间之间的关系。 2.归纳出一个较理想的方案。并着重解决内部空间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室内外空间的对话关系、结构布置的合理性。 3.进一步处理、推敲设计中的如下问题:如何强调室内外空间环境的氛围,并突出建筑的个性特色;室外空间环境的详细设计(入口前空间的处理、室外场地的详细布置、景观小品、绿化美化等)。 七、图纸要求 图纸统一要求尺规作图,A2大小1张,图面要精细。 ①总平面图1:500

从结构仿生到生态仿生看仿生学的发展

从结构仿生到生态仿生看仿生学的发展林 雁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江苏 210046) 师法自然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哲学思想,而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证明了这一点。1960年,美国科学家斯蒂尔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创立了仿生学(Bionics)。从此,生物体的精巧结构,成了工程学有意模仿的对象,工程师们向生物学习,创造出众多高性能的器件。进入21世纪,仿生学又朝着系统仿生的方向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学家研究发现,生物器官结构之巧妙,能量的节省和工作性能之优越,是人造机器无法相比的。这表明由选择进化磨合积累的功能,最符合大自然的和谐原则与优化原则。 1 蛛丝及贝壳结构的启示 生物器官结构和性能的优越,同生物材料的组织生产方式密切相关。例如,人类生产的防弹纺织材料,要在高温高压的强酸中生成,条件极其苛刻。而一种金色球形网蜘蛛,却能在常温下以水为介质,抽出比人造防弹材料坚韧得多的蛛丝,而且能被生物降解。美国康奈而大学教授杰林斯领导的科学家小组,用核磁共振仪(N BR)拍了几百幅蜘蛛丝腺的照片,同光学显微镜切片进行对照研究,并把资料输入计算机,模拟出一只三维仿真蜘蛛。在电脑中对仿真蜘蛛解剖研究,发现蛛丝蛋白质多聚体从腺体产生后,必须经过一段十分复杂的管道,分子在其中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了特殊的三级结构,才有如此的韧性。 一只贝壳具有高级陶瓷的强度,把它从高处跌下一般不会粉碎,如用很大的外力将它搞破,裂口也不象陶瓷那样平展。把贝壳磨成极薄的片子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能见到贝壳是由一层叠一层的超薄碳酸钙晶片,与十亿分之一米直径的蛋白质分子粘合而成的。这种结构在受压时,碳酸钙晶片可以在蛋白质分子间滑动变形,能像金属一般有延展性,使贝壳具有最大的强度。科学家又研究了甲虫的甲壳,发现它的表皮是由埋在胶质中的蛋白质纤维组成,而且成对地呈螺旋组合重叠,都不对称,具有极大的抗冲击性。生物在组成材料时,是从原子排列成分子,由分子装配成纤维或晶体一类中间成分,再形成各种组织,每一步都有精确的基因控制程序,做到天衣无缝。而人在生产复杂材料时,只是由分子进行化学键的结合,与生物的组合相比,实在是太简单了。 科技人员模仿生物组织材料的方法,用双螺旋的不对称层叠排布石墨与环氧树指,生产出比传统碳纤维强度更好的机翼材料,生产出的机翼既轻、耐冲击又不容易变形,大大提高了飞机的性能。 2 DNA装配与分子机器 据推测,从30亿年前开始,生物就以DNA和RNA 核苷酸的多变排列,调控20种氨基酸原料合成各种蛋白质。从理论上讲,生物可以合成任意长度的蛋白质。但研究的结果表明,肽链误译率相当高。如果是由5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每4个这样的蛋白质分子就有一个是错误蛋白,这对于生命来讲是十分危险的。生物体一方面令错误的蛋白质报废,一方面对合成进行控制,使合成的肽链很短,再由多条链(亚基)组合成蛋白质。刚合成的蛋白质是线性的肽链,必须经过修饰程序的加工,折叠成具有多级结构、稳定功能的复合体。生物分子的自组装就是这样既保证了产品的特异性,又使产品维持一定的几何形状。生物学家还了解到,蛋白质分子是一种刚柔互补的分子,脯氨酸的存在增加了蛋白质的刚性,甘氨酸则使蛋白质具有柔性。蛋白质中还有一种异构酶,能根据其它蛋白质的存在而调整自己的结构,进而增强蛋白质的整体功能。 当今兴起的纳米技术,是一种制备纳米材料和纳米级微型机器技术,特别是纳米级组装能生产出提纯分子的纳米泵、分子大小的计算机等纳米器件是制造业的一次大革命。由于加工的部件是一些原子和分子,即使是用电子显微镜进行操作或用激光镊子技术,部件的捕捉与定位装配也是相当困难的。如果仿照细胞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来进行纳米级生产,就要容易得多,这就是分子制造领域里的仿生技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按模板进行自组装的技术。模仿DNA指挥合成生物分子过程的纳米仿生,是一种刚提上研究日程的未来技术,即使与当今最先进的制造技术相比,也有很大的超前性,它代表了高新制造的发展方向。 3 梦圆伊甸园的生态仿生 人类的物质生产,从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这些物质生产均是以消耗地球资源为代价的。在生产过程中,人类只将很少一部分原材料变成产品,大部分原材料当作废物排到地球环境中。就拿新兴的信息产业来说,目前全世界的硅年产量为80万吨,其中仅有少部分变成超净的电子用硅,这其中又只有0.093%做成了芯片,0.4%变成光电池,大部分以废物的形式丢弃。在生产这些芯片中,消耗的30万吨以上的酸碱洗液,也作为废物排到了环境

基于仿生学智能计算论文

基于仿生学的智能计算浅谈 摘要:本文介绍了仿生学智能计算的自然及数学原理,同时分析了基于仿生学的智能计算的几种经典的算法,最后就仿生学智能计算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点个人见解。 关键词:仿生;智能;算法;蚁群算法;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tp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1 intelligent computing based on bionics zhang guangshun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jiujiang university,jiujiang 33200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bionics intelligent computing and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intelligence based on bionic algorithm for the calculation of several classic,and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computing the direction of bionics made a personal opinion. keywords:bionic;intelligent;algorithm;ant colony algorithm;genetic algorithm;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一、仿生学智能计算的原理 (一)自然原理。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提出,大自然中的生物“物

奇异的仿生学期末考试(含正确标准答案)

奇异的仿生学期末考试(含正确答案)

————————————————————————————————作者:————————————————————————————————日期:

第一章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3分) 仿生学的定义是哪年提出的? A. 1955年 B. 1960年 C. 1965年 2 【单选题】(3分) 海豚游速慢的时候皮肤是粗糙的,游速快的时候是光滑的。 A. 正确 B. 错误 3 【单选题】(3分) 信息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观察——灵感——模仿 A. 错误 B. 正确 4 【单选题】(3分) 自然界中植物有150万种。 A. 正确 B. 错误 5 【多选题】(3分) 材料的结构包含 A. 宏观 B. 介观 C. 微观 6 【单选题】(3分) 科学的目的是求知与求真。 A.正确 B. 错误 7 【单选题】(3分) 贝壳珍珠层的硬度是普通文石的2倍,韧性是普通文石的10000倍。 A. 错误 B. 正确 8 【单选题】(3分) 蜘蛛丝能支撑体重400倍的重物。 A. 错误 B. 正确 9 【多选题】(3分) 仿生需求包括 A. 生存需求 B. 军事需求 C. 健康需求 D. 发展需求 E. 精神需求 F. 兴趣需求 10 【多选题】(3分) 仿生模本包括 A. 生物模本 B. 生活模本 C. 生境模本 第二章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3分) 地面机械触土部件与土壤接触时面临的问题是 A. 磨损 B. 粘附 C. 腐蚀 D. 氧化 2 【单选题】(3分) 蜣螂推滚粪球的部位是 A. 头部 B. 背部 C. 足 3 【单选题】(3分) 穿山甲能打洞、上树,还会游泳。 A. 正确 B. 错误 4 【单选题】(3分) 蚯蚓体外有一层体表液,形成一个多层界面系统,蚯蚓蠕动前行在

房屋建筑学结课论文设计

《房屋建筑学概论》结课作业 : 学号: 班级:

目录 一、建筑的概述 (1) 二、建筑构造 (1) 三、楼地层 (2) (一)楼板层概述 (2) (二)楼板的分类 (3) (三)钢筋混凝土楼板 (3) (五)细部处理 (5) 四、总结 (7)

浅谈房屋建筑学 摘要建筑活动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它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从原原始社会得最原始的建筑活动——筑巢、穴;到奴隶社会得大规模建筑如金字塔、雅典卫城及万神庙;再到人类摆脱野蛮来到封建社会,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又迎来了一个质的飞跃,宫殿、庄园、城堡等传统建筑体系都形成了相当得格局,再经过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及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恢复,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现代主义建筑---大跨度建筑和高层建筑成为可能,且不断出现,并成为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思潮也变得异常活跃,这意味着建筑“多元化”时代得的到来,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高技派、解构主义等等,各种流派交错并行发展。 关键词:设计要求,楼板层,板缝处理 一、建筑的概述 “建筑”在具体的使用中往往具有多重含义。我们这里所指的是建筑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营造出的供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或其他活动的环境、空间、房屋、场所等。一般情况下指建筑物或构筑物。建筑物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一般指房屋建筑,也包括纪念性建筑、铃木建筑等;而构筑物则是由人们建造的,为生产、生活服务,但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其部进行生产和生活的某项工程实体和附属建筑设施。如道路、桥梁、隧道、堤坝等。在“房屋建筑学”这门课上我们主要学了民用建筑的设计和建筑构造这两大部分。 二、建筑构造 一栋民用建筑一般是由基础、墙体、楼地层、楼梯、屋顶和门窗等几部分构成,它们在不同的位置发挥不同的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了楼地层。 基础: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

浅谈仿生设计

浅谈仿生设计 一、仿生设计的概念和作用 仿生设计是在仿生学和设计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设 计学科,它还是以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功能、形态、色彩等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的想象与分析,为设计提供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利用创造性思维把自然界有形和无形的规律表现出来的学科。1.仿生设计是使现代工业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要仿生设计对丰富多样的自然生物的模拟与创造,带来了设计丰富多样的设计产品,为市场和消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仿生设计促进了现代工业设计的更新与发展。现代设计一直以来注重产品的功能价值,推崇功能主导形式主义设计观。而仿生设计运用形态主导产品设计,是产品更具视觉冲击力和美感特征,使生产出的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同时仿生设计还表现了丰富的文化、趣味和情感意象,给予更符合人性化的特点,使人们在购买的同时还感受到了快乐,感受到了趣味无限的感觉。仿生设计借助于其他的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其基础上发挥想象的空间,把艺术与科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将仿生设计推向了更高的一个层次,使其发展更具科学性,在计中更增加了影响力。 2.仿生设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需要仿生设计可以说是现代设计发展的一大进步,它是将大自然的美以设计的表现形式在人类生存方式中的反映。加强仿生设计的训练与完善,将其运用到人 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把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已经是现代社

会的必然需要。实际上,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自然界的万物的形成和变化都是遵循着自然的规律而变化的,人也不例外,仿生设计就是把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的生物相结合而产生并发展的,所以仿生设计也是遵循着自然发展的规律的。仿生设计以它独有的设计观念与设计方法,不断去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体现人类对现实世界的好奇心和对反映现实世界形象的执着追求,以至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 二、仿生设计的产生发展过程 仿生学的诞生与发展过程分为4 个时期:仿生学萌芽时期;仿生学建立时期;仿生学巩固时期;现代仿生学时期。 1仿生学的萌芽时期(远古时代至1940 年)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为了生存,人类不得不对其赖以饱腹的动植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周围世界的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因此,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实际上就已在从事仿生学工作。 2 仿生学的建立时期(1940~1960 年) 20 世纪40 年代,工程技术领域中出现了调节理论,人们开始在一般意义上把生物与机器进行类比,认识到二者具有自动调节系统。。随着“信息论”和“控制论”这两门学科的结合与渗透,人类就为自已找到了一条新的技术发展道路———向生物界索取设计蓝图,并于1960 年9 月诞生了一门新的交叉科学———仿生学 3 仿生学的巩固时期(1960~1990 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