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与乡土文化-6000字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与乡土文化-6000字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与乡土文化-6000字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与乡土文化-6000字

第一章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与乡土文化

第一节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传统村落

村落,通常指的是由大型聚落或者不止一个聚落聚合而成的一个整体,现今的人们则把村落看作是人类聚集而居、比邻生活的区域,包括行政村和自然村两种。村落在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还保留自己的传统,形成特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村落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历程中所出现的新观念。在 2012年,以住建部为首的国家四大部门,文化部、文物部等共同印发的通知给出对传统村落的概念定义:“古村落是指我国早期形成的,保留了较多的民俗文化,传承了当地人文气息,拥有景观、生态、哲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

可以说我国农耕文明的产物之一就是传统村落,他们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目前我国所评选出的传统村落遍布在全国各地,不同地域环境下所孕育出的传统村落都有着不同的特点,选址布局、整体风貌、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这些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点,体现出地域的多样性,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村落公共空间

传统村落在历史记忆下变迁及发展,它是自然农耕经济社会的经济形态和自然环境达到整体协调而出现的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宜居形式。因此,村落公共空间是一个空间主体,具有空间形态、规模和边界特征;同时,它是一个场所,是传统村落中的公共场所包含着各类活动的开展;另外,它也是村民公共活动与生活交往的物质载体。村落公共空间可以是开敞的,半开敞的,也可以是闭合的。因此,乡村公共空间的概念可以从物质空间与社会生活两个层面来认识,乡村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乡村聚落中容纳公共活动的实体要素所建构的空间与场所,也是在这些场所中产生的一些制度化的组织和活动形式。从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物质空间来说,具体就是包括乡村聚落内部的入口空间(如村口、水口等)、聚落交

通空间(如巷道、街道等)、公共活动场地(如广场、戏台、运动场地、井台空间等公共开放空间)、公共建筑(如活动中心、小卖部等)、宗教礼仪建筑(如祠堂、寺庙等)、生态空间(如田地、山林、景观绿地、河道滨水空间等)、入户空间(如前院、门头空间等);而对于村落的生产性建筑空间、私家宅院、专用停车场等空间形态,则不在主要研究的范畴之中。

三、乡土文化

所谓乡土文化,是指起源于农业文明社会,并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衍生和发展的文化形态。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形态里乡土文化由乡村社会环境下的群体历经世代相互传承,形成一个系统、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脉络。它包含了个体和集体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一种带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文化积淀,也反映了在一定范围内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依存的生存哲学。

乡土文化包括地方的地域特色、历史遗迹、建筑形式、空间形态、乡风民俗等内容。大体上可以从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来理解:

一是自然环境层面,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乡土文化体现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要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要素为乡村公共空间的营造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灵感和元素。

二是物质文化层面,人文景观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与成就,是人与社会性活动有关的景观构成。具体体现有聚落空间形态、建筑形式等,它们影响着人们对场所的认识感受。

三是非物质层面,在乡村环境里社会形态是乡村经济、观念形态和社会活动的总构成,乡村社会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乡村公共空间的构建和乡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乡土文化的组成要素

四、“鲁南”地区的界定

即山东省南部地区,是山东的南大门。主要包括:临沂、济宁、菏泽、枣庄、

日照,共计5地级市、43县(县级市、区),面积5.05万平方公里,占山东近三分之一。鲁南属于人口稠密区,人口占全省三分之一。经济上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形势良好。鲁南五市在经济上互补性强。鲁南资源丰富,以煤炭为主。

本研究对鲁南地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界定

研究范围拟将山东鲁南地区微山湖东,邹城市以南,临沂市平邑县、费县和苍山县西侧的枣庄市及济宁市微山县确定为研究对象。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介于建筑与生态景观之间,隶属景观设计的一个物质空间,又担负着人们公共交往平台的功能,立足于村落的大环境中,以关注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内心变化为导向。鲁南地区传统村落中一般以磨盘、水井、村委会、村口为中心公共空间,这些公共空间大都是自发而成,因所处位置、尺度大小、村民参与程度来决定空间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

本文在研究范围或类型上,主要针对鲁南地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中与景观环境联系密切的部分公共场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来讲主要有:村落入口、村落内部街巷空间、居民经常聚集的街道交叉口、原有的村落中心公共空间、新建的以健身设施为主的公共活动空间、村落公共建筑空间及其他节点公共空间等。

第二节相关基础理论分析研究

一、新乡土主义理论

新乡土主义理论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利用当地资源就地取材,建筑风格与地域环境保持一致,表现出因地制宜的特色。”其中包含两个过程:一是挖掘地域文化,探索历史发展脉络,探究民俗传统文化的精髓;二是保留历史特征,保护传统文化不被破坏,在延续传统文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新乡土主义诞生于历史特色和现代风格所形成的冲突中,利用将古今风格融会贯通的方法平衡两者之间存在的风格差异,弥补各自的不足,让传统文化以全新的形式得以传承。沿袭经典不应该仅局限于物质实体本身,对其所处于的场所、空间氛围甚至所传达的精神含义都应该涵括在内。新乡土主义理论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点:(一)形式的再现与抽象

新乡土主义是建立于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新。它并不是单纯的模仿或文化符号的简单拼贴,而是要根据现有的条件,利用更先进的设计理念、建造技术、建筑材料对乡土建筑进行修复重建,创造新的乡土建筑形式。新乡土建筑

能让传统文化精髓得以更立体的、更直观的形式展现,除此之外,在创新过程中对空间环境的强调,使建筑与环境氛围可以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二)与环境完美融合

弗兰普顿曾经说过:“将不规则地势修整平整是一种基于技术之上的严谨精神,利用该地域的天然地势致力于创造出无环境感,并且更具包容性的建筑场地。”自然场所的空间结构主要涵括了地理条件、植物、水体等生态景观要素,这些要素的存在意义体现在于强化自然场所的空间结构特征,为建造与该场地能够更好融合的建筑提供物质环境基础,保证该建筑可以获得肯定和认可,同时让该地域所特有的场所精神可以得以表达。

(三)文化的隐喻与象征

为了让建筑可以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相适宜,人们发展出各种巧妙的方法进行建设,建筑形象也展现出更多元化的特征。由此可见,新乡土主义并不是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空间形态或表面的文化符号,而是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在展现基础特征和特殊符号的同时进行创新。所以应该将重点放在掌握与自然环境相适宜的建筑理念和方法上,利用对空间环境、形体和细节的强化,利用隐喻或象征的手法,对该地区独有的空间意向和场所精神进行表达。

(四)传统材料的融合

对场所精神的定义不能局限于表层的物质基础,而是要与现有材料的色彩、味道及细节相匹配。将传统材料、空间构造和布局方式与现代材料与技术结合,在质感、色彩、形体等方面取得优雅的对比效果,由此突破矛盾的束缚而获得平衡,在对比中得到和谐的统一,构建乡土文化所要传达的更深层次的内容和精神。

(五)传统工艺创新

地域文化是在历史时代的更迭中不断累积而诞生的开放体系,科技的进步逐渐打开了地域文化的全新格局,所以仅依靠传统技术是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多元表达形式的需求。新乡土主义建筑应该要以传统建筑设计方法为基础,提取有价值的、能够适应现代环境的精华,利用更先进的设计理念来确定与之更适应的技术方法,这样才能在精简建筑成本的同时为建筑注入更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灵魂。

二、“有机更新”理论

与生物体本身或者与生物体相关的被称为有机。“在城乡建设理论中,对城

乡-建筑、整体-局部如同对生物体一样是有机生长、相互关联、和谐共处的,主张在建设中按照城镇村的内在“生长”规律,顺应原有空间肌理与趋势,以合理的规模、宜人的尺度和生态的方法改善并和谐处理空间物象与关系1”(吴良镛)。这种有机更新是将整个区域看成一个有生命的、不可随意更改的有机体,在动态的保护中进行更新,注重保护、修缮和重建、改造二者的同步,并根据具体的情况有所侧重,在实际情况中做到理论与现状相结合。

有机更新的理论在“田园城市”这一理论中很好的体现出来,“田园城市”的概念是19世纪20年代由英国的研究者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首先提出来的;到19世纪90年代,“田园城市”的概念经过英国学者霍华德(E?Howard)的改进从原有的理想概念成为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直到20世纪40年代,芬兰沙里宁(E?Saarinen)在原有“有机田园城市”的理论上提出“有机疏散城市结构”这一新兴理论概念,并逐步引导这个理论从基础走向成熟,对现代的村镇空间设计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自古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某些方面与“田园城市”有所相同,主要体现在自然、城市、人三者的有机结合、相互之间协调发展。

三、“集体记忆”理论

“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ous)这一概念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Durkheim)在最早研究和探索集体意识中提出来的,他主张在提升同一聚落区域内人们对于整体认同感的过程中,集体记忆是处于一个主导的地位。到20世纪初期,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在他的《记忆的社会性结构》中首次提出集体记忆的概念,他将集体记忆的概念定义为:过去的进展与成果是由所有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的,群体意识的连续性和社会记忆的提取能够确保传承与延续集体记忆。20世纪80年代之后,对于集体记忆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化,主要的研究角度可分为两个:构建主义和功能主义。“集体记忆的保留和传播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保罗康纳顿的观点;《记忆的社会环境》和《论集体记忆》的作者哈布瓦赫在其著作中表明集体记忆是一个社会构建的过程而非一个已经存在的概念。

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是在建筑学的领域之中最早提出并研究集体记忆1

的学者,他的著作《城市建筑学》明确提出从城市的生活区域空间中提取社会成员的集体记忆,这些集体记忆不仅在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上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在营造城市空间的整个过程中影响巨大。历史和个人的集体记忆将在指定的区域空间中被触发,最终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

四、空间场所理论

(一)场所的概念

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最早在其著作《场所精神一一迈向建筑现象学》中对“场所”的定义为:“人们在与建筑所处的地域环境之间产生复杂并反复的关联,因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让这种关联在人们记忆中注入了不同寻常的精神和情感,由此形成的具体形态。”他提出场所包括的两个基本要素:空间和特征。前者指建立场所需要的基本要素,而后者则代表环境氛围,场所之所以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与它的这两个构成条件有直接关系。

(二)场所精神的概念

“场所精神”不单单是对建筑外部形态的呈现,也是人们处在特有环境时,会在感受周围氛围的过程中对记忆信息的处理,由此建立的特有认知。如果其所处的特有环境中饱含了结构特征、具有一定辨识性的标志性建筑,或者环境的构成条件有较为明确的特色,人们就会被该环境所独有的氛围感染,在记忆深处形成认知。反之,其所处环境相对单调乏味、缺乏内涵,则会阻碍人们对环境的接受程度,这就是场所精神的重要意义。

(三)空间场所的塑造

芦原义信在作品《街道的美学》中阐明了空间认知的意义,即空间为人们传达的情感不应该局限在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的认知基础上,不同的人特有的心理特征才是决定空间认知的先决条件。

凯文·林奇的著作《城市意象》中也提到了相关内容:“边界分明、拥有显著特征的空间环境、稳定明确的内外关系和合理的尺度是树立公共环境认知的必要条件。”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将人类的行为活动划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三种类型”。

①必要性活动:指不受任何因素影响而必须要执行的日常具体行为,比如:吃饭、睡眠、劳动等日常生活行为都属于必要性活动。这些行为的必要性体现在

其不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与外部环境条件并不存在直接关系。

②自发性活动:指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多,主要发生在环境优美、对参与者具有一定吸引力的空间场所。除了参与活动的意愿,还要需要具体活动时间和空间条件予以保障。这些活动大部分属于休闲娱乐的范畴,一般包括散步、闲谈、体育运动等。

③社会性活动:需要其他成员之间达成一致的参与意愿,除此之外,还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支持,社会性活动主要发生在户外、广场、公园等场所。

公共空间场所理论相关研究

第三节乡土文化分析研究

一、乡土文化的成因

乡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分析和了解促使乡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和基本动力,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营造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本文主要从自然环境、人口与民族、社会结构三个因素剖析了乡土文化的形成。

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导致了人群间生活方式方法的差异。乡土文化的形成与差异性即是受到了自然环境为物质基础的影响。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如高山、盆地、沙漠、丛林等,这些形态各异的环境对在此范围内生活的居民从生产生活方式、民族信仰、民间习俗等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比如在农耕文化上,南、北方地区就有比较大的差异。北方地区干旱少雨,以小麦、高粱种植为主,而南方地区雨量充沛以水稻,甘蔗种植为主。在乡土建筑文化上,不同地区的建筑形式与结构又各不相同。湘西的吊脚楼,陕西的窑洞,北京地区的四合院。

民族因素

民族是在历史上具有共同语言、地域、文化、经济生活的共同体。它不但具有语言、文化、行为等方面的客观特性,还具有民族感情与认知等主观特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目前有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壮族、满族等56个民族。多样化的民族构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对乡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文化作为人类生活的产物,在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就明显地体现出人的主导作用。人类在乡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体现:(一)一定范围内生活的特定人群对于文化内容的选择与决定作用

(二)产生的特定文化与传统对人类生产生活的规范与指导作用

由此可见,人对于文化的其主导作用的同时,既形成的文化也对人的行为起到了限制和约束作用。如我国的少数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这些传统民族文化在一定地域内是具有相互传承的特点,且不同的少数民族在民族服饰、民居形式、民俗信仰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习惯。

社会因素

一定地域范围内特殊的乡村社会结构是乡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费孝通先生的著作《乡土中国》中,以中国基层乡村社会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传统基层社会分支进行了梳理,形成了乡土社会的相关概念,探讨了中国乡土社会中如何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提炼出乡土文化,并指出了乡村环境中总受特殊社会结构关系影响的各个方面的乡村社会生活。

在中国传统的乡村环境中,受家族、宗族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典型家族体系和宗法制度等文化特征的社会价值体系。家族体系和宗族制度成为了构成人与人交流的交往关系的社会结构,由其来约束人的行为与礼仪。而在传统的乡村社会的经济结构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乡土社会的经济主体,这种农业社会环境一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农耕生活文化,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具有乡土特色的乡村公共空间。这些在乡土社会中独特的文化和经济结构,也塑造了中国广大居民对家庭、社会和生活环境的认同感、归属感与价值观。

二、乡土文化的价值

(一)乡土文化的文化价值

乡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它记录了中国乡村的发展轨迹,

是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保持社会凝聚力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力。乡土文化是地域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对乡土文化的有效保护与传承,并结合现代文化趋势,进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在乡土文化的传播、教育、感悟和认知中,加强了民族的情感及社会传统价值观的建设,使其成为一个地区的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由此可见,乡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乡土文化的经济价值

乡土文化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是经济发展实力的体现,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其作为文化复兴的“造血”平台对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将发挥独特的经济功能。

具有民族性和独特性的乡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资源和宝贵财富。它来源于农业文化,无论从它的产生形式、内容到发展过程、结果都是原生态的、绿色的。将乡土文化作为一种特色资源,生产特色商品,树立特色品牌,既提高了经济活动的文化内涵,又增强了商品的附加值,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今,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发掘乡土文化的经济价值:乡土文化产品、乡土文化景观、乡土文化活动。如开发利用乡村的自然景观、庙宇、乡民艺术、民俗风情等因素,发展旅游业,兴办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乡土文化艺术节等。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相关文化产业的发掘开发,不仅可以激发当地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可以有效地保护城镇传统文化。

(三)乡土文化的美学价值

乡土文化具有较为重要的美学价值。乡土文化包含的物质文化创造和非物质文化创造,都来自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乡土文化形成的过程中,都体现了当地居民的审美情欲和民族特质。如乡村民居、习俗、礼仪、饮食、服饰等构成了民族地域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也直观地反映了民族共同的审美情趣。尤其是乡土景观更是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内含极高的工艺美术造诣与深刻的建筑内涵。

三、乡土文化的传承

乡土文化是地域自然环境下所积淀的原始文化,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乡土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但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很多内容都与传统的种族制度和民俗风气相关,有些内容已适合

时代发展要求具有保守性和落后性。而对于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器具、服饰、工艺品、表演文化、节庆活动等应当积极保护和传承,而对于那些神鬼故事、封建迷信、落后的祭祀仪式等则应当选择性继承,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在乡土文化传承过程中也面临认知水平低、建设经验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因此,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应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当地民众对乡土文化的认知能力,进行选择性保护与建设。

传统村落空间重构

传统村落叙事空间的蒙太奇重构 肖薇朱霞 摘要: 内外环境的剧变以及多元利益主体价值取向分化共生的作用使得传统村落空间演化模式面临更替,从强调遗产的稳态转向承认空间变异的必然性,通过人为干预传统村落空间演化求解传统村落空间多维属性的矛盾成为规划师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试图重新审视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体系,以空间叙事学为理论基础,以蒙太奇为主要方法探究传统村落叙事空间重构的必要性及策略,通过“解译提炼—蒙太奇重构—文化耦合”介入传统村落空间秩序组织,解读其历史文化空间网络,整合梳理日益混乱和失去特质的村落空间秩序。以经典结合现代的时空演绎协调村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调整传统村落空间的成长路径实现村落遗产稳态与空间变异性的动态平衡,在空间重构中寻求传统村落空间复兴的生路。 关键词: 传统村落空间叙事蒙太奇重构 1传统村落叙事空间的重构背景 1.1传统村落空间的叙事性 特定时间留存的空间性存在是历史叙事的动机,也是历史事件、集体记忆、文化认同的时空容器,这使得空间本身成为一种叙事主体。村落是空间的聚合体,各空间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自组织系统。空间的物质客观性和精神主观性成为理解复杂丰富的人类生活,解读地方历史印记和文化个性的媒介,使传统村落文脉可以借由物质形态被阅读和理解。良性的村落空间应当能够增强文化延续、持续种族生存、增加时空关联性、激发个体成长,实现村落空间对村落地域文化与历史传统的表达。 1.2传统村落叙事空间的演变 近年来,传统村落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巨变,引起村落空间演化模式的显著更替。以人口产业发展与观念转变为主导的内生动力以及城市化、体制改革、旅游驱动、政府调控为主导的外部驱动共同推动传统村落发展轨迹的演变。伴随其中的是村落功能演变并促使传统村落空间的现代性转型。基于多元利益主体价值取向的分化共生刺激乡村聚落空间由过去的“同质同构”转变为“异质异构”,村落格局、要素、结构的组织关系呈现加速变动,提出

浅谈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

浅谈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

————————————————————————————————作者:————————————————————————————————日期:

浅谈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旅游管理 浅谈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的传统村落旅游呈现出持续升温的趋势,针对于这一现象,旅游学、地理学以及建筑学等各科学科都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但是关于村落旅游与村落形态变化方面的研究依然还很少,因此,展开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很有必要,在本文中,主要针对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并且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赵敏 作者简介:赵敏1980 年12 月生女民族汉籍贯:河南遂平人,本科学历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开发。 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升温,近年来,旅游的热点已经逐渐倾向于很多保存相对完好的传统村落,并且游客量也在逐年的上升。随着这些传统村落逐渐成为旅游热点,相关方面的专家也开始展开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对于传统村落来说,尤其是被旅游学、地理学、建筑学等各科学科作为研究的重点,并且也在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发现,逐渐的揭开传统村落的神秘面貌以及传统形态的变化,虽然传统村落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取得了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实际的学科研究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领域。本文主要以实际的村落来作为研究的例子,并且阐述相关的观点。 一、研究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当很多游客都聚集到传统村落来时,从物质形态上,也让传统的旅游村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变化不一,有一些传统村落因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与乡土文化-6000字

第一章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与乡土文化 第一节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传统村落 村落,通常指的是由大型聚落或者不止一个聚落聚合而成的一个整体,现今的人们则把村落看作是人类聚集而居、比邻生活的区域,包括行政村和自然村两种。村落在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还保留自己的传统,形成特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村落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历程中所出现的新观念。在 2012年,以住建部为首的国家四大部门,文化部、文物部等共同印发的通知给出对传统村落的概念定义:“古村落是指我国早期形成的,保留了较多的民俗文化,传承了当地人文气息,拥有景观、生态、哲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 可以说我国农耕文明的产物之一就是传统村落,他们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目前我国所评选出的传统村落遍布在全国各地,不同地域环境下所孕育出的传统村落都有着不同的特点,选址布局、整体风貌、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这些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点,体现出地域的多样性,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村落公共空间 传统村落在历史记忆下变迁及发展,它是自然农耕经济社会的经济形态和自然环境达到整体协调而出现的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宜居形式。因此,村落公共空间是一个空间主体,具有空间形态、规模和边界特征;同时,它是一个场所,是传统村落中的公共场所包含着各类活动的开展;另外,它也是村民公共活动与生活交往的物质载体。村落公共空间可以是开敞的,半开敞的,也可以是闭合的。因此,乡村公共空间的概念可以从物质空间与社会生活两个层面来认识,乡村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乡村聚落中容纳公共活动的实体要素所建构的空间与场所,也是在这些场所中产生的一些制度化的组织和活动形式。从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物质空间来说,具体就是包括乡村聚落内部的入口空间(如村口、水口等)、聚落交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与延续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与延续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当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时候,村落中空间形态的保护和延续往被忽视。本文以江苏省张家港恬庄整治规划为例,从功能布局、街巷空间、滨水空间、建筑整治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和延续。 一、背景 恬庄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集市型古村,位于无锡、江阴、常熟三市交汇处,处于张家港南大门——凤凰镇的东北角,地理位置优越。204国道、苏虞张、沿江高速、锡张高速等多条公路通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正在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目前,恬庄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榜眼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杨氏孝坊”等古建筑已经修复完成,恬庄中街完成了立面整治改造,恬庄保护整治工作初见成效(见图1),但地块内还存在部分建筑破损、环境脏乱、传统空间形态受到破坏等诸多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村传统特色,使村落空间形态得以保护和延续,村庄整治工作亟待加强和深化。 二、现状分析

(一)功能布局 恬庄地块内以传统民居用地为主,恬庄北街两侧分布一些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其中有省文物单位榜眼府、市文物单位杨氏孝坊、控制保护单位陈宅。商业主要集中在恬庄中街和204国道沿线,包括酒店、超市、棋牌室、医院等。地块西南靠近恬庄中街有一处工业厂房用地。绿化用地以庭院绿化、宅前宅后自留田为主,零散分布,没有形成完整的生态景观系统(见图2)。对恬庄起防御作用的历史河道玉带河,目前散落地分布在地块内,河道两岸驳岸风格特征不显著,滨水空间没有较好地利用,不成体系(见图3、图4)。 (二)街巷空间 恬庄中街为主要车行道路,现状道路人车混行,交通组织无序。古街主要有恬庄北街、大弄堂和小弄堂,街巷肌理大多保存了原有的空间尺度。恬庄北街是一条以花岗岩大石板铺设的特色老街,石板下有排水设施,街两旁建筑大多保留清代、民国时期的原有风貌,主要有榜眼府、杨氏孝坊和陈宅(见图5、图6)。大弄堂位于恬庄北街中段西侧,旧时是恬庄东、南街人们到横街道院进香、入塾读书或经浜梢岸往张市、塘桥的主要通路;解放后,弄堂中段上空有通弄跨越,是杨、孙姻亲内眷往还的通道。小弄堂位于恬庄北街南段,是通往横街、浜梢岸的通道,弄南为杨氏家族宅第,弄北为陈氏家族宅第,弄西口外为陈氏家祠。内部其余的步行道以生活性为主,道路通达街坊内部,路面大部分为水泥地 面(见图7)。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艺术特色及保护利用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艺术特色及保护利用 村落作为聚落初始原型中的重要形式,研究它对城市发展有深远意义。本文从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等方面阐述江西省吉安市陂古村的空间形态及艺术特色,分析保护陂古村的不利因素,并针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应对策与措施。 标签: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艺术特色;保护 从原始时代的树巢土穴到村镇再到城市,没有聚落的概念不能完全解释人类的建筑活动。村落在中国传统社会聚落体系中所处的层次较为基础,是聚落初始原型的一种。研究它对当今村镇、城市发展,以及人类对环境建设的要求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个传统农业大国,村落数量众多,但是随着城镇膨胀,大量古村落遭到破坏。如何对现存古村落进行合理保护利用显得愈发重要。 1 陂古村空间形态、艺术特色 陂古村地处江西省庐吉泰交汇点,有“庐陵文化第一村”的美称,村内建筑保存基本完好。我们对古村落的保护研究从本源入手,探寻其生长的记忆,使村落的发展脉络连续而清晰。 1.1 村落空间形态 美国学者凯文.林奇在对城市空间形态的认知意象分析中认为,城市空间环境是可识别和可意象的[1],并概括出城市意象的五要素即:路径(Path)、边界(Edge)、区域(District)、节点(Node)、标志(Landmark)等。这五种元素构成了人对空间认知的基本框架,整个村落的布局是该理论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1.1.1 边界——传统外立面。从陂村来看,实际上是以传统建筑的立面来提示空间特色。陂村建筑虽历经千年岁月的沧桑,但仍保留众多精美绝伦的门楣石刻,青砖马头墙线雕琢细致,外墙窗框和门框清一色的用当地一种叫红石的材料勾边,“古色”与“红色”相得益彰,与巷道围合形成一种具有丰富、深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空间环境,体现古村落的特色,加深人们对其认知。 1.1.2 区域——村落。身临古村落,便有回到旧时领略故人风采的意境。不仅是看一眼,而且是深入其中之后,获得一种心理和生理感受。 1.1.3 节点——宗祠、书院、教堂。自宋代开始,陂村先人便重视宗祠的建造。自古奉行尊师重教,修建有养源、明新、敬德、振翰等书院、学舍,教育后人;被称作小洋屋的教堂则是民国初年的建筑,曾是重要的革命活动地,其外观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思想以及古代建筑向现代建筑形式的过渡,正立面和山墙面分别是中式和欧式风格。

皖南地区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皖南地区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摘要】由传统民居集聚而成的皖南地区传统村落,融合于山水之间,或背山临水,或依山跨水,或枕山面水。村落一般都是座落在缓坡上,随着地形、道路方向逐步延伸。研究皖南地区村落空间形态,有利于村落的保护更新建设。 【关键词】村落布局空间层次构成要素 1 村落布局 皖南地区传统村落总的来说呈现出对外封闭的形态,其布局主要有三种形式: (1)线型布局。这种布局通过沿巷道的建筑群完成,或者通过各建筑群的轴线关系延伸。线型布局总有一条主要干线,序列感强,民居一般均可得到良好的朝向与景面,如歙县渔梁。线型布局当主干线过长时,交通、生活稍有不便。 (2)散点型布局。在地形复杂的山地地段环境中,民居各处于适宜地带,呈散点状。散点型布局可使建筑隐于山林,有利于保持自然风貌,很适合于小自然村的形式,如婺源晓起。但此种方式有时显得凌乱,各户联系不够紧密。 (3)集聚型布局。它适于规模不等的各种村镇。这种布局方式占地少、紧凑,而且因为建筑集中,封闭性较强,如黯县屏山。集聚型布局如果处理不好,内部形态易紊乱,卫生条件差。 2 村落空间层次 村落空间层次关系围绕皖南民居形成特点,将宗族聚落关系以空间递进的方式联系起来。例如宏村村落空间关系就是一个例子。宏村位于黯县是皖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个聚居村落,村落整体布局井然有条。早在明永乐年间就将村中天然泉水挖掘成为半月形池塘,并从西河中引水入村,明万历年间又将村南百亩良田挖掘成南湖,形成完整的水系。 在宏村村落空间规划方面以纵向发展的形式层层叠加,视传统道德观念为规划要点,以宗祠为聚落中心。因此空间环境的构成需要迎合居住者的活动方式与意向,满足人们的各种社会性活动,同时利用依水而居的特点,使村落发达的水系为其横向连通线,渐深渐主。使民居围绕宗祠形成一个空间中心点,体现出整体环境在一个有序的层次空间中体现传统聚居文化的独特空间魅力。 居住组团平行于水系展开布局,有利于建筑空间层次的形成。皖南建筑空间层次是民居形式美的重要表现元素。民居的房屋与视线的焦点形成交错的视觉关

宗族组织和村落空间形态

宗族组织和村落空间形态 王浩锋叶珉 关键词:宗族组织,村落形态,空间构成 1.引言 宗法制度下的社会组织结构一直被认为是影响我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和“规划”的重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在村落的发展过程中,宗族经常出面调动集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修建村落的公共基础设施如水系、道路、桥梁等,同时大举兴建祠堂等公共建筑并通过其体现宗法制度的意识形态。这种情况在徽州地区的传统村落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商业的兴盛为那里大量祠堂的出现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随着宗族房份的形成,大小房支都拥有各自的礼制和生活中心-祠堂。村落中祠堂前面多有供宗族成员聚会的小型广场,周围的建筑布局和街道组织也比较工整,形成了比较有特点的空间节点(图1)。住宅以祠堂为中心布局的特点使得许多研究者认为,村落的发展受宗族裂解的推动和传统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宗族的社会等级结构转化为村落的空间结构。村落以房支祠堂为中心组织各自的空间领域,最后形成以宗祠为中心、以支祠为次核心的多层次空间等级结构,如图2所示(董卫, 1986;余英, 2002;张十庆, 1986)。 然而在我们对徽州村落的研究中发现,上述的看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社会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对此提出了质疑。房份的形成和共有财产以及祠堂的建设并非同步,更多的情况是一个房支祠堂的修建通常较晚(高寿仙, 1995)。荷兰汉学家Zurndorfer(宋汉理)的研究表明,由于非常明显的贫富两极分化,十六世纪时徽州宗族的内部很可能已经产生了基于经济占有权而非长幼辈分的等级秩序(1989)。况且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宗族成员的多次迁入迁出以及地产兼并,即使依据房份划分的空间领域相信也早就变得面目全非。这种质疑在我们进一步对徽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空间分析中得到了印证。 2.研究方法-空间句法介绍(Space Syntax) 空间句法是伦敦大学建筑学院希列尔教授及其同事的研究成果(Hillier, 1989 & 1996; Hillier & Hanson, 1984)。借助计算机的分析,该方法把对建筑和城市空间组织的描述转述为空间系统中各个空间组成部分所构成的相对关系,从而试图揭示表面形式背后的深层空间结构特征。在其方法背后是一套关于空间形态的理论,该理论假定城市和聚落的空间组织都受到某种“形态法则”(Morphological laws)的影响,人类社会通过这些形态法则在实体环境中再现其种种社会关系的同时,其行为也会受到空间形态的影响。而空间句法的主要目的是展示空间形态法则如何在各种空间形式中产生不同的空间界面来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表述。 空间句法对空间的描述有两个基本概念:一维的线性(Linearity)和两维的凸起程度(Convexity)。一维的线性描述一个空间和其相邻空间可能形成的轴线延伸程度;两维的凸起程度指的是空间的宽度大小和尺度。一个连续空间系统可以解析成许多个由实体环境边界所限定的“凸状”空间(图3-a)。这些“凸状”空间相互所形成的线性连接构成轴线,它指的是一组“凸状”空间不受视线

谈中国传统村落形态及其发展现状

谈中国传统村落形态及其发展现状 [摘要] 村落是聚落的一种基本类型,是长期生活、聚居、繁衍在一个边界清楚的固定区域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所组成的空间单元。文章介绍了中国传统村落的特征、形态及影响因素、探讨了在城市化和全球化过程给村落造成的负面影响,以期对村落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 传统村落;传统聚落;形态;影响因素 就聚落的形态而言,中国传统聚落可以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种类型。村落是聚落的一种基本类型,是长期生活、聚居、繁衍在一个边界清楚的固定区域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所组成的空间单元。中国传统的村落聚村而居,充分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中国传统村落聚落的特征 乡村聚落形态一般指的是村落中大规模的、静态的,永久的物质实体,例如建筑物,街道,设施,山丘,河流,甚至树木,这些物质实体包含了许多内容,包括用他们的方式,他们的质量以及他们的所有权。一个良好的聚落是一个开放的聚落、可及的、多样的,有适应能力的聚落。 1.1活力 一个聚落形态对于生命的机能,生态的要求和人类能力的支持程度,对于一个有益健康的有良好生态功能的,有利生物生存的环境,由三个重要的特征构成: ⑴延续性 村落的生存条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物质的供应与弃置;居住的密度与资源的相对比例;聚居位置;建筑物的布局对口照和空气流通的影响;以及对空间,土壤和作物恰当的保存方式,使其能维持所需的供应。耕地,暖房,保护林,灌溉系统,水井,室内通风,排水道.垃圾场等是提供人类生存条件的空间设施中的一部分。 ⑵安全 好的聚居地是一个没有各种危险,毒害和疾病或者是能够控制的地方,要达到这种安全目标,要注意空气和水的污染问题:食物的污染问题:对有毒物质的管理;对疾病和传染的控制;对意外事故的预防;对暴力的防范;防洪,防水,防震。

中国传统村落人文环境营造

中国传统村落人文环境营造研究 摘要:中国大地上分布着数以万计的传统村落,许多古村中的深宅大院不单单是灰墙土瓦的建筑物,而是贴有文化标签的精神家园。屯城古村通过建筑布局、装饰细部、匾额题字等手法营造形态与做人哲学,规范人的道德情操,维系人的相互关系。当代我们不仅需要保护传统建筑本体,更需要保护传统村落所传承的人文精神。在新建建筑时可仿照传统建筑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鼓励居民好学向善达到教化的目的。 中国大地上分布着数以万计的传统村落,许多古村历代商贾达官辈出,积攒财富之后修建宅邸便成了他们心声的表达和地位的显示。古村落中的深宅大院,不单单是灰墙土瓦的建筑物,而是贴有文化标签的精神家园。 在传统村落中,不仅有丰富多变的村落空间为村民使用,同时还通过人文环境对村民进行教化影响。这种人文教化空间的重要的特色为:通过建筑布局、装饰细部、匾额题字等手法营造形态与做人哲学,调动居民的心理潜能,以此规范人的道德情操,维系人的相互关系。 本文所研究的屯城在历史上曾是一个传统的、繁荣的古村落,村落沿卧虎山麓向南北延展。村中大大小小的传统院落非常多。元明清三季,屯城屯城古村以血缘为纽带聚居,形成了独特的院落布局空间。村落从规划到细部,都体现了人文环境的影响。 1 建筑人文环境 与北方传统民居相同,屯城村民居院落以独立三合或四合单进院

为基本单元,院落之间通过台阶、通道相互联通。屯城院落空间处处体现了礼教思想。 屯城村民居中还有大量书房供居民学习,如春坡巷10号小院为张泰交书房院。院子不大,南北两面均为三开间,镜面楼,垂直交通组织安排在东面大门洞北侧的狭小空间,楼梯设置曲折有致,颇具匠心;上面设有木构楼道连通南北楼房。最吸引人的是其大门楼的经营。大门楼为门洞式,上题匾额“燕贻奕叶”。大门外两侧抱鼓石上雕刻精细:上首鼓芯浮雕葡萄、鹿和寿山,象征“福禄寿”;下首浮雕“羊羔跪乳”;两侧墙基石上线刻花卉图案。高家宅院位于中街南路,为三进院落,自南而北,依次称前院、中院、后院。为出进方便又临街分别开有院门。门匾均为阳刻四字楷书,分别是:“豈弟求福”、“作德日休”、“种德耕心”。“豈弟求福”语出《诗·大雅·旱麓》:“豈弟君子,求福不回”,意为:和乐平易好个君子,求福有道不邪不奸。“作德日休”出自《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意思是修德行善不费心机,反而越来越好。作伪饰巧,费尽心机,反而越来越糟。“种德耕心”就是栽种道德的种子,耕耘心田,培育善行的意思。三幅匾额都强调修德行善,这便是高家人做人的准则。 西楼内北侧山墙嵌有王铎手书石刻,文曰“诗难幽远有余闲,为其骨不坚也。藐山先生独异于斯。”这通碑刻长160厘米,宽30厘米,为两块青石拼接,石刻原为明末清初诗人、书法家王铎为张慎言所书。王铎评论张慎言“藐山公鲠特如岳,而深醇道气”,“诗难幽

浅谈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

浅谈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的传统村落旅游呈现出持续升温的趋势,针对于这一现象,旅游学、地理学以及建筑学等各科学科都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但是关于村落旅游与村落形态变化方面的研究依然还很少,因此,展开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很有必要,在本文中,主要针对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并且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升温,近年来,旅游的热点已经逐渐倾向于很多保存相对完好的传统村落,并且游客量也在逐年的上升。随着这些传统村落逐渐成为旅游热点,相关方面的专家也开始展开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对于传统村落来说,尤其是被旅游学、地理学、建筑学等各科学科作为研究的重点,并且也在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发现,逐渐的揭开传统村落的神秘面貌以及传统形态的变化,虽然传统村落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取得了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实际的学科研究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领域。本文主要以实际的村落来作为研究的例子,并且阐述相关的

观点。 一、研究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的目的和 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当很多游客都聚集到传统村落来时,从物质形态上,也让传统的旅游村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变化不一,有一些传统村落因为吸引游客而变得面目全非;而有一些传统村落却保存完好,风采依旧;而有一些传统村落在保存自身文化的同时,也紧跟时代潮流,可谓是焕然一新,因此,这些发生了诸多变化的现象,都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传统村落在旅游业的影响下,形态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在发生变化之后又具有怎样的特征,或者是导致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都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但是,在进行研究时,一定要选择类型不同,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去作为研究对象,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全面、综合性的研究,使得到的研究结论能够真正的适用于其他传统村落的实践。 (一)研究的现实意义 1.为旅游开发提供有益的指导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旅游开发时,游客往往是被传统村落的物资形态所吸引,比如传统村落的标志物、

黎族传统村落形态与住居形式研究

黎族传统村落形态与住居形式研究 作者:秦健陈小慈张纵 原载《广东园林》 2012年01期 摘要:黎族传统村落是由潜在的宗族血缘关系连接而成的一个整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区域性文 化样式。本文根据史料记载中向人们展示黎族传统村落及其住居的现象与魅力,并深入地解读和总结了黎族传 统村落形态的空间构成及其住居建筑形式的精华和价值,以期为研究这一古老而珍贵民族村落文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南;黎族;传统村落形态;传统住居形式 黎族是海南岛的原住民族,自远古时代起就有黎族人民在海南岛上生息繁衍。受到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经 济形态与人群结构的影响,再加上外来移民文化的冲击,这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村落形态和建筑文化。本文对 黎族聚居区独特的传统村落形态空间及其住居形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以期为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提 供有价值的参考。 1 黎族传统村落的空间环境特征 村落是黎族人民精神和物质家园的载体,是民俗文化空间和实体的体现。黎族传统村落因地制宜,以其简洁 的造型、自由多变的布局,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人居环境的一个典范。 1.1 村落的布局形态 1.1.1 平面形态布局 家族是组成宗族的基本单位,而这些家庭并非孤立地存在于宗族之中,相反,它们之间会因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而形成完善的组织和结构。一个组织完善的村落空间可以反映出不同层次的宗教结构关系而给人一种井然有 序的感觉。 传统黎族人民均聚族而居,宗族、血缘关系便成为维系的纽带,这在村落的形态上也有了与之相对应的表现。比较典型的就是同一合亩[ 合亩的构成单位是家庭,它由若干个小家庭以血缘关系组成的,一个合亩约相当一个 父系小氏族。]的成员都居住在一起,且亩头的房子与其他成员的房子有通道相连;有时是若干个合亩的建筑群 组成一个村落。[1]正如图1所示的重合老村同一氏族的居住形式,从表面看来似乎松散的村落,而实际上却形 散神不散的整体。 1.1.2 垂直空间形态构成 黎族的传统村落与侗、傣族村落不同。侗、傣族主要注重鼓楼或尖塔的高度和艺术造型统帅村寨的空间形态,而黎族村落更加侧重水平方向的稳定感以及与大地紧密和谐的关系。黎族村落所诉求的种种物化的意象,乃是 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实践:村落上的建筑由于地形起伏而层层重叠,空间上空灵通透、参差错落、虚实相间,从平旷的田野上远远望去,葱郁的树林掩映着斑斑屋宇,生活气息甚浓(图2)。 1.2 村落空间构成要素 在由山林、溪河等围合的领域内,黎族传统村落除住宅外,还有寨门、防御工事、仓群、牛栏、猪舍、寮房、中心广场、土地庙、稻田、菜园、坟地等诸多的空间构成要素。 1.2.1 边界空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