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振动平台系列设计试验

振动平台系列设计试验

振动平台系列设计试验
振动平台系列设计试验

机械振动平台

设计性实验讲义(草)

编写:封玲

物理教学实验中心

2011.3.

机械振动平台系列设计实验

振动是声学、地震学、建筑力学、机械原理、造船等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也是光学、电学、交流电工学、无线电技术以及原子物理学所不可缺少的基础,这是因为除机械振动外,自然界中还存在很多类似于机械振动的现象。在不同的振动现象中最基本最简单的振动是简谐振动,一切复杂的振动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组合而成,这样的分解在数学上的依据是傅立叶级数或傅立叶积分的理论。让我们从研究最基础的简谐振动开始进行振动的研究吧。

平台仪器

转动传感器(CI-6538):它的核心是一个光学编码器,每转(360°)最多可采集1440个数据点。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可以设置每转采集数据点的个数,有360个数据点和1440个数据点(即分辨率为1°或360°)两种设置,旋转的方向同样可被感知。转动传感器最常用于测量物体的转动角度与转动位置。

光电门(ME-94F98A ):光电门也称为光电开关,利用狭窄的红外光束和快速的下降时间为计时提供精确的信号。当光门的光被挡住时,与光门相连的数字通道为0电压状态;光门透光时,与光门相连的数字通道为5V 电压状态。光门传感器相当于一个数字毫秒计,它通过测量固定挡光宽度(S )和挡光时间(t),从而可以得到该物体经过光门时的运动速度

(t S v / )。

机械振荡驱动器(ME-8750):用于驱动低频(0.3-3 Hz )、高转矩、正弦振荡设备,它由DC 电机、位移驱动臂、装配支架组成。驱动臂通过拉动细线,带动振荡设备进行正弦振荡。

功率放大器 II (CI-6552A ):是PASCO 计算机接口的附件。它放大从电脑输出的信 号,可以作为一个可控的DC 电源或AC 函数发生器。在DA TA STUDIO 软件控制下,可以生成正弦波sine 、方波square 、三角波triangle 和锯齿波sawtooth 。这意味着电脑现在可被用作DC 或AC 信号发生器给外电路供电。

直流电源(GPS —1850D ):18V/5A 。

受迫振动组合仪:该仪器是上述各仪器散件的组装,专用以测量研究受迫振动和受迫阻尼振动的运动规律。组装仪器主要包括:转动传感器(CI-6538)2个、金属圆盘1个、阻尼磁铁1个、弹簧2个、机械振荡驱动器(ME-8750)1个、A 型大支架1个等。

其他配件:A型支架底座及钢支架、阻尼磁铁、扭摆圆盘、弹簧若干、细绳、橡胶头插线等。

基础设计性实验项目

题目单摆的振动周期

设计任务:在一个固定点上悬挂一根不能伸长、无质量的线,并在线的末端悬一质量为m 的质点,这就构成了单摆。这种理想的单摆实际上并不存在,因为悬线是有质量的,小球不是质点,空气会给摆动带来阻力。所以只有当小球的质量远大于悬线的质量,而它的半径又远小于悬挂长度时才接近理想状态。

设计要求:

1.设计实验装置,完成单摆周期测量(注意摆与摆长的选择,并保证单摆在同一平面上振动,研究摆长对周期的影响)。

2.完成周期测量基础上可进一步设计实验,研究摆线长短、摆线粗细、摆球质量或摆球体积等对周期的影响。

题目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

设计任务:设计一个弹簧振子的实验装置,选用合适传感器如:光门传感器、运动传感器、力传感器、转动传感器等设备进行振子振动规律的研究。

提示:

可参考如图装置设计弹簧振子,进行弹簧振子振动周期、振动衰减、运

动规律测量。实验中可通过光门传感器直接测量振动周期,还可通过力传感

器测量拉力的变化周期进行振动周期测量,或使用位移传感器测量物体离测

距装置的距离变化得到其振动周期;使用转动传感器可进行振动振幅的测

量。

设计要求:

1)设计实验装置及方案、选择合适设备进行弹簧振子的周期测量;

2) 设计实验装置及方案、选择合适设备进行弹簧振子的振幅测量,讨论弹簧振子的振幅A

随时间t 的衰减规律。

拓展研究:

探寻弹簧振子系统的周期经验公式。对大量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以及对一定的物理量进行测量的基础上,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出物理规律,这是实验科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归纳法。本实验的观测对象是相互关联的三个物理量(弹簧劲度系数k 、振子质量m 、和振动周期T )之间的变化关系,假设我们只知道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T 与弹簧劲度系数k 、振子质量m 有关,其关系式为β

αk Am T =,请设计方案由实验归纳出公式中的三个常数A 、、βα,得到弹簧振子系统的周期经验公式。

研究时,在弹簧不变情况下,改变振子质量,推导T 与m 的关系;在振子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弹簧,推导T 与k 的关系;推导计算公式中的A 值;比较推导的经验公式与理论公式,并进行适当分析。

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

题目 利用弹簧振子测量物体惯性质量

设计内容:应用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进行物体惯性质量测量。随着振子质量不断变化,其振动周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你寻找这一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测量未知质量。 设计要求:

1)设计方案测量弹簧振子质量m 与其对应的振动周期T ;

2)研究待测物体质量m 与振动周期T 的关系,作相应规律图表;

3)根据规律图表查出待测物体质量;

4)使用物理天平(分度值20mg )测量待测物标准值,比较实验值和标准值。

题目 弹簧有效质量的研究

设计内容: 当弹簧振子的质量远大于弹簧质量时,弹簧的质量是忽略不计的,k m A T =(m ,为弹簧振子质量)的实验结果通常都比较理想,相对误差一般都在5 %以下,但若弹簧的质量相对于振子质量不可忽略时,该如何修正公式k m A T =?请设计方案研究弹簧质量对振子振动周期的影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忽略这种影响,注意分析实验中实测周期与修正后的计算值存在的差异。

提示:弹簧自身质量0m 相对与振子质量不可忽略时,其对振动周期影响很大,为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精度必须考虑弹簧的有效质量。实验中假设修正公式为k cm m A T 0+=,其中0cm 为弹簧有效质量。可选定一根弹簧,改变振子质量,分别测出不同质量相对应的周期,从而得到系数c 。

设计要求:

1)设计数据处理方法,得到公式k

cm m A T 0+=的系数c ; 2)对不同质量的弹簧振子的实际测量周期值、经验公式计算值、修正公式计算值进行比较,并计算其相对误差,研究在什么情况下可忽略弹簧自身质量,并给出实验结论。

题目受迫振动的规律研究

设计内容:

本实验对受迫振动所导致的共振现象进行研究。物体在周期性外力的持续作用下发生的振动为受迫振动,周期性的外力称为驱动力,如果驱动力按简谐振动规律变化,受迫系统稳定后的振动也是简谐振动。使用不同频率驱动这一系统,让我们探索一下受迫振动的规律。

设计要求:

1)设计组装受迫振动系统,观察受迫振动系统,发现驱动频率与受迫振动系统频率的关系。2)设计方案,测量稳定后的受迫振动系统振幅A与角频率ω的关系,测定其幅频特性(A -ω曲线),从A-ω求出受迫振动系统的共振频率(注意:当更换驱动频率时,系统需花些时间响应,待其稳定后观察其振幅的改变。改变受迫振动的固有频率(如弹簧、振子质量等),研究其对幅频特性(A-ω曲线)的影响。

3)设计方案,测量稳定后的受迫振动系统其振子与策动力之间的相位差φ与稳定后系统受迫振动的角频率ω的变化关系,测定其相频特性(φ-ω曲线)。

提示:

扭摆式受迫振动仪组装(见图1、2、3):主要器件包括转动传感2个、扭摆圆盘1个、弹簧2个、机械振荡驱动器1个和支架。使用一条细绳绕在铝质圆盘上,细绳两端分别连接两根弹簧,这样圆盘可以来回摆动,就像一个扭摆。圆盘在竖直平面内转过一定角度 后,在弹簧恢复力矩的作用下,物体开始绕其中心轴的往返摆动。调节机械振荡驱动器频率可进行受迫振动研究。

导轨上受迫振动仪组装(见图4):在动力小车的两端各连接一弹簧,两根弹簧的自由端分别与导轨上的可调末端缓冲器和通过振荡驱动器导向孔的细线相连。小车在弹簧恢复力矩的作用下,在导轨上进行往返摆动。调节机械振荡驱动器频率可进行受迫振动研究。

图1

扭摆式受迫振动仪图3 阻尼磁铁与扭摆圆盘

图2 机械振荡驱动器图4:导轨上受迫振动仪

设计内容受迫阻尼振动

通过组装的受迫振动仪主要研究受迫振动中驱动力频率对振动系统的影响;测量受迫振动系统的摆动周期及稳态频率;测量无磁阻尼情况下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ω;研究当振动系统出现位移共振或速度共振现象时,驱动力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的关系。

提示:使用受迫振动仪进行受迫阻尼振动的研究时,可通过该装置的两个转动传感器记录圆盘和驱动源的角位置和角速度,通过减少磁铁和铝盘之间的间隔来调节阻尼大小。实验中的具体的安装请参考仪器说明书《Driven Damped Harmonic Oscillations》

设计要求:

1)受迫振动相同阻尼的情况下,振动幅值和驱动频率的关系,作位移幅值与驱动力频率的位移共振曲线;

2)受迫振动相同阻尼的情况下,振动速度幅值和驱动频率的关系,作速度幅值与驱动力频率的速度共振曲线;

3)受迫振动不同阻尼的情况下,磁阻尼对位移共振曲线的影响,曲线形状变化(如曲线宽度,最大振幅,最大频率、是否对称等);

4)受迫振动不同阻尼的情况下,磁阻尼对速度共振曲线的影响,曲线形状变化(如曲线宽度,最大振幅,最大频率、是否对称等)。

题目复摆的振动规律

设计内容: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刚体,在重力作用下绕固定轴在竖直平面内做往复摆动,这种刚体叫做复摆(又称物理摆)。在摆角很小的情况下复摆振动可以认为是一种简谐振动。研究一下复摆的运动规律。

设计要求:

1.设计复摆装置,测量其摆动周期T,与理论值比较,试分析影响复摆摆动周期T的因素。2.测定复摆重心,设h为摆重心到摆支点的距离,设计方案研究T与h的关系。

3.利用复摆共轭性,寻找复摆的等效摆长,测量重力加速度。

4.设计实验利用复摆测量刚体转动惯量。

题目扭摆的振动规律

设计内容:实验中使用一条细绳绕在圆盘上,细绳两端分别连接两根弹簧,这样圆盘可以来回摆动,就像一个扭摆。圆盘在竖直平面内转过一定角度 后,在弹簧恢复力矩的作用下,物体开始绕其中心轴的往返摆动。这样的摆动具有简谐振动的特性。

设计要求:

1.设计扭摆装置,测量其摆动周期T,与理论值比较,试分析影响扭摆摆动周期T的因素。

实验一 DHVTC振动测试与控制学生实验系统的

实验一 DHVTC振动测试与控制学生实验系统的 组成与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振动测试与控制实验系统的组成、安装和调整方法。 2、学会激振器、传感器与数采分析仪的操作、使用方法。 图1-1 二、DHVTC振动测试与控制学生实验系统的组成 图1-1 DHVTC振动测试与控制学生实验系统示意图 (1)底座(2)支座(3)二(三)自由度系统(4)薄壁圆板(5)非接触式激振器(6)接触式激振器(7)力传感器(8)偏心电机(9)磁电式速度传感器(10)被动隔振系统(11)简支梁(12)主动隔振系统(13)单/复式动力吸振器(14)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15)电涡流位移传感器(16)磁性表座(17)单自由度系统 如图1-1所示,实验系统由“振动与控制实验台”、激振测振系统与动态分析仪组成。 1、振动与控制实验台 振动测试与控制实验台由弹性体系统(包括简支梁、悬臂梁、薄壁圆板、单自由度系统、二自由度系统、多自由度系统模型)配以主动隔振、被动隔振用的空气阻尼减震器、单式动

力吸振器、复式动力吸振器等组成。可完成振动与振动控制等20多个实验的试验平台。 2、激振系统与测振系统 (1) 激振系统 激振系统包括: DH1301正弦扫频信号源 JZ-1型接触式激振器 JZF-1型非接触式激振器 偏心电动机、调压器 力锤(包括测力传感器) (2) 测振系统 动态采集分析仪 MT-3T型磁电式振动速度传感器 DH130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WD302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测力传感器 (3) 动态采集分析系统 信号调理器 数据采集仪 计算机系统(或笔记本电脑) 控制与基本分析软件 模态分析软件 三、DHVTC-59型仪器的使用方法 1、激振系统的使用方法 DH1301型正弦扫频信号源 DH1301型正弦扫频信号源是配有功率放大后的正弦激振信号源,可推动JZ-1型接触式激振器或JZF-1型非接触式激振器。 A、技术指标:频率范围0.1~9999.99Hz 谐波失真<1% 最大输出功率5w 输出电流0~500 m A 功耗20w

振动平台系列设计-深圳大学物理教学示范中心

机械振动平台 设计性实验讲义(草) 编写:封玲 物理教学实验中心 2011.3.

机械振动平台系列设计实验 振动是声学、地震学、建筑力学、机械原理、造船等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也是光学、电学、交流电工学、无线电技术以及原子物理学所不可缺少的基础,这是因为除机械振动外,自然界中还存在很多类似于机械振动的现象。在不同的振动现象中最基本最简单的振动是简谐振动,一切复杂的振动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组合而成,这样的分解在数学上的依据是傅立叶级数或傅立叶积分的理论。让我们从研究最基础的简谐振动开始进行振动的研究吧。 平台仪器 转动传感器(CI-6538):它的核心是一个光学编码器,每转(360°)最多可采集1440个数据点。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可以设置每转采集数据点的个数,有360个数据点和1440个数据点(即分辨率为1°或360°)两种设置,旋转的方向同样可被感知。转动传感器最常用于测量物体的转动角度与转动位置。 光电门(ME-94F98A ):光电门也称为光电开关,利用狭窄的红外光束和快速的下降时间为计时提供精确的信号。当光门的光被挡住时,与光门相连的数字通道为0电压状态;光门透光时,与光门相连的数字通道为5V 电压状态。光门传感器相当于一个数字毫秒计,它通过测量固定挡光宽度(S )和挡光时间(t),从而可以得到该物体经过光门时的运动速度 (t S v / )。 机械振荡驱动器(ME-8750):用于驱动低频(0.3-3 Hz )、高转矩、正弦振荡设备,它由DC 电机、位移驱动臂、装配支架组成。驱动臂通过拉动细线,带动振荡设备进行正弦振荡。 功率放大器 II (CI-6552A ):是PASCO 计算机接口的附件。它放大从电脑输出的信 号,可以作为一个可控的DC 电源或AC 函数发生器。在DA TA STUDIO 软件控制下,可以生成正弦波sine 、方波square 、三角波triangle 和锯齿波sawtooth 。这意味着电脑现在可被用作DC 或AC 信号发生器给外电路供电。 直流电源(GPS —1850D ):18V/5A 。 受迫振动组合仪:该仪器是上述各仪器散件的组装,专用以测量研究受迫振动和受迫阻尼振动的运动规律。组装仪器主要包括:转动传感器(CI-6538)2个、金属圆盘1个、阻尼磁铁1个、弹簧2个、机械振荡驱动器(ME-8750)1个、A 型大支架1个等。

机械振动实验报告

机械振动实验报告

《机械振动基础》实验报告(2015年春季学期)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报告提交日期2015.05.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报告要求 1. 实验报告统一用该模板撰写,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1) 实验名称 (2) 实验器材 (3) 实验原理 (4) 实验过程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6) 认识体会、意见与建议等 2. 正文格式:四号字体,行距为1.25倍行距; 3. 用A4纸单面打印;左侧装订; 4. 报告需同时提交打印稿和电子文档进行存档,电子文档由班长收 齐,统 一发送至:Iiuyingxiang868@hit .edu .cn 5. 此页不得删除。 评语: 实验一报告正文 实验名称:机械振动的压电传感器测量及分析 教师签名: 年

二、实验器材 1、机械振动综台实验装置(压电悬臂梁)一套 2、激振器一套 3、加速度传感器一只 4、电荷放大器一台 5、信号发生器一台 6、示波器一台 7、电脑一台 & NI9215数据采集测试软件一套 9、NI9215数据采集卡一套 三、实验原理 信号发生器发出简谐振动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将简谐激励信号施加到电磁激振器上,电磁激振器振动杆以简谐振动激励安装在激振器上的压电悬臂梁。压电悬臂梁弯曲产生电流显示在示波器上,可以观测悬臂梁的振动情况;另一方面,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电磁激振器振动杆上,将加速度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连接,将电荷放大器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并将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到计算机(PC机)上,操作NI9215数据采集测试软件,得到机械系统的振动响应变化曲线,可以观测电磁激振器的振动信号,并与信号发生器的激励信号作对比。实验中的YD64-310型压电式加速度计测得的加速度信号由DHF-2型电荷放大器后转变为一个电压信号。电荷放大器的内部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

振动台试验方案设计实例

一、振动台试验方案 1试验方案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塔楼结构体系为“三维巨型空间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主要由4个核心筒、钢骨混凝土(SRC)外框架、3个避难层联系桁架三部分构成,图1-2、图1-3分别是B塔结构体系构成示意图和建筑效果图。特别指出的是本工程在14、24楼层的联系桁架的腹杆以及32、48楼层的斜撑为防屈曲支撑(UBB)构件。设计指标为小震不屈服,大震屈服耗能。具体位置示意见图1-4。 本工程的自振周期约为 6.44秒,超过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设计反应谱长为6秒的规定。本工程存在5个一般不规则和2个特别不规则类型,5个一般不规则类型分别是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刚度突变、构件间断和承载力突变。2个特别不规则是高位转换和复杂连接。 1.2 模拟方案 1、模拟方案选择 动力试验用的结构模型必须根据相似律进行设计,模型动力相似律的建立以结构运动方程为基础,选择若干主要控制参数作为模拟控制的对象,依据Buckingham的π定理,经无量纲分析导出控制参数的无量纲积,据此确定各控制参数的相似比率。 结构动力试验的相似模型大致分为四种: (1)弹塑性模型理论上可以重现结构反应的时间过程,使模型和原型的应力分布一致,并可模拟结构的破坏。由于要严格考虑重力加速度对应力反应的影响,必须满足S a=S g=1(S a=模型加速度/原型加速度,S g为重力加速度相似系数,各相似系数之间的关系见表1),即模型加速度反应与原型加速度反应一致,这一要求大大限制模型材料的选择。因为在缩尺模型中,几何比(S l)很小,在Sa=Sg=1的条件下,要满足Sa=S E/S l Sρ=1,即S l=S E/Sρ,必须使模型材料的弹模

电磁航天器地面实验

3.航天器地面实验研究现状 航天器地面实验作为验证航天器关键技术可行性的关键技术手段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可以说航天器地面实验技术是伴随航天器发展同步发展的,早在1959年美国Army Ballistic Missile Agency 成功研制三自由度气浮平台用以模拟空间航天器姿态变化,标志着航天器地面实验成为航天器研制过程中的有效手段,由于该气浮平台最早用于航天器地面实验故其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目前几乎所有的航天器在发射之前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地面实验用以确保其任务的顺利完成。下面将从航天器地面实验发展以及电磁航天器地面实验两方面介绍航天器地面实验的发展。 3.1 航天器地面实验 在航天器地面实验的开展过程中,所面临最大的问题为抵消地面实验环境中的重力影响,为此研究人员提出落塔实验、失重飞机实验、气浮平台实验以及液浮平台实验等多种地面实验方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下面将分别介绍上述地面实验方法及其在航天器实验中的应用情况。 (1)落塔实验 落塔实验通过在微重力塔(井)中执行自由落体运动从而产生微重力实验环境。目前美国、日本、德国、中国等都建立了自己的落塔实验系统,并纷纷开展了大量的微重力实验用以开展微重力环境下理化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 A.美国落塔实验系统 美国国家航天局拥有多套落塔、落井实验系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路易斯研究中心145m落井以及马歇尔飞行中心的100m微重力落塔。易斯研究中心145m落井总高度155m,有效实验高度143m,1966年建成。最初用于太空组件和流体系统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研究与开发,该落井系统目前依然正在为世界各地的研究服务,并用于开发和测试飞行实物硬件,设计航天飞机或国际空间站等任务。马歇尔飞行中心的100m微重力落塔总高度101.7m,有效实验高度89m,曾用于开展微重力环境下流体自由液面变化的相关研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振动测试系统

一、振动测试系统 1.主要功能 DASP V10振动测试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和实时分析软硬件。DASP V10 是一套运行在Windows95/98/Me/NT/2000/Xp平台上的多通道信号采集和实时分析软件,通过和东方所的不同硬件配合使用,即可构成一个可进行多种动静态试验的试验室。DASP V10 软件既具有多类型视窗的多模块功能高度集成特性,具有操作便捷的特点。基于东方所在各种工程应用领域的长期经验,DASP-V10对各种功能模块重新进行整合,成为一套功能更加全面、操作更加便捷、界面更加美观、性能继续保持领先的动静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DASP V10 软件的每一个模块中均包含了非常多的功能,各种功能可交错使用,在测试和分析的功能和性能上突破了以往信号分析仪的种种限制,与INV系列采集仪配合形成的系统的各项指标均可达到或超过国家高级仪器的标准。DASP V10 软件的所有测试分析结果都可以多种方式输出,包括图形的复制、存盘、打印,数据导出为TXT、CSV、Excel电子表格和Access数据库格式,并可轻松输出图文并茂的Word格式或者Html格式的分析报告。基于DASP V10 的平台上,还可以运行专业模态和动力学分析系统、虚拟仪器库、信号发生器以及针对声学、旋转机械、路桥土木、计量检定等行业的多种软件系统,满足各方面各层次的测试和分析需求。

3.隶属 (1)实验室:水机测控实验室(B01-205/207) (2)负责人:魏德华 二、ANSYS/CFD流体分析软件 1.主要功能 FLUENT、CFX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商用CFD软件包,国际市场占有率达70%。凡跟流体、热传递及化学反应等有关的领域均可使用。它具有丰富的物理模型、先进的数值方法以及强大的前后处理功能,在航空航天、汽车设计、石油天然气、涡轮机设计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包括管路、渠道、流体机械、燃烧、环境分析、油气消散/聚积、喷射控制、多相流等方面的流动计算分析。 2.主要设备 3.隶属 (1)实验室:水机测控实验室(B01-205/207) (2)负责人:石祥钟

微小卫星的发展

微星之光 微小卫星的发展 石卫平 潘坚 (中国航天信息中心) 1 定义 □□国际上对小卫星的叫法有很多,如小卫星(Sm allSat),廉价的卫星(Cheap sat),微卫星(M icroSat),超小卫星(M in iSat),纳卫星(N anoSat),皮卫星(P icoSat),等等。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 R PA)则把这些卫星统称之为轻卫星(L igh tSats),美国海军航天司令部称之为SP I N Sat’s(Sin2 gle Pu rpo se Inexpen sive Satellite Sys2 tem s——用途单一的廉价卫星系统),美国空军称之为TA CSat’s(T actical Satel2 lites——战术卫星)。 实际上小卫星在航天事业的早期就有了,卫星发展最初就是从简单小卫星起步的。即使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大型航天器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亦可发现小卫星的身影。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航天界兴起了发展小卫星的热潮。随着对小卫星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意识到仅仅以重量作为划分小卫星的依据是不够的,必须引入“功能密度”的概念。功能密度是指卫星每千克重量所能提供的功能。例如,每千克太阳电池提供100W功率,就比每千克太阳电池提供20W功率提高了4倍功能密度。按照功能密度划分,小卫星可分为简单小卫星和现代小卫星两种。我们现在通常说的小卫星是指现代小卫星。 对于小卫星的分类有许多版本,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两种。美国航空航天公司(A ero sp ace)在1993年对小卫星、微卫星和纳卫星做了以下定义:小卫星是一种可用常规运载器发射的航天器,质量为10~500kg;微卫星定义为所有的系统和子系统都全面体现了微型制造技术,并可实现一种实用功能,质量为011~10kg;纳卫星是一种尺寸减小到最低限度的微卫星,其功能有赖于一种分布式星座结构来实现,质量小于011kg。不过目前更流行的卫星分类方法是英国萨瑞大学提出来的(如表1),本文将采用这种分类方法。 表1 卫星的分类名 称质量(含燃料) kg 大卫星(L argeSat)>1000 中卫星(M ediSat)500~1000 超小卫星(M iniSat)100~500 微卫星(M icroSat)10~100 纳卫星(N anoSat)1~10皮卫星(P icoSat)011~1飞卫星(Fem toSat)<011 小卫星(Sm allSat)

振动试验系统现状与发展

振动试验系统现状与发展 振动试验的目的在于确定所设计、制造的机器、构件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承受外来振动或者自身产生的振动而不至破坏,并发挥其性能、达到预定寿命的可靠性。随着对产品,尤其是航空航天产品可靠性要求的提高,作为可靠性试验关键设备的振动试验系统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 60年代,702所为满足航天产品振动试验的需要,开始了振动试验系统的研制,包括推力10N至100kN的振动台及各种振动测量仪表和传感器。目前,702所的振动试验设备不仅在航天领域而且在其他行业发挥着作用,成为该所的一项重要民品。用于振动试验的振动台系统从其激振方式上可分为三类:机械式振动台、电液式振动台和电动式振动台。从振动台的激振方向,即工作台面的运动轨迹来分,可分为单向(单自由度)和多向(多自由度)振动台系统。从振动台的功能来分,可分为单一的正弦振动试验台和可完成正弦、随机、正弦加随机等振动试验和冲击试验的振动台系统。以下笔者对各种振动台,主要对电动振动台,及其辅助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成本的现状及发展等进行简单的论述。 1.机械式振动台 机械式振动台可分为不平衡重块式和凸轮式两类。不平衡重块式是以不平衡重块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激振振动台台面,激振力与不平衡力矩和转速的平方成正比。这种振动台可以产生正弦振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只能在约 5Hz~100Hz的频率范围工作,最大位移为 6mm峰-峰值,最大加速度约10g,不能进行随机振动。 凸轮式振动台运动部分的位移取决于凸轮的偏心量和曲轴的臂长,激振力随运动部分的质量而变化。这种振动台在低频域内,激振力大时,可以实现很大的位移,如100mm。但这种振动台工作频率仅限于低频,上限频率为20Hz左右。最大加速度为3g左右,加速度波形失真很大。 机械式振动台由于其性能的局限,今后用量会越来越小。 2.电液式振动台 电液式振动台的工作方式是用小的电动振动台驱动可控制的伺服阀,通过油压使传动装置产生振动。这种振动台能产生很大的激振力和位移,如激振力可高达104kN,位移可达2. 5m,而且在很低的频率下可得到很大的激振力。大激振力的液压台比相同推力的电动式振动台价格便宜。电液台的局限性在于其高频性能较差,上限工作频率低,波形失真较大。虽然可以做随机振动,但随机振动激振力的rms额定值只能为正弦额定值的1/3以下。这种振动台因其大推力、大位移可以弥补电动振动台的不足,在未来的振动试验中仍将发挥作用,尤其是在船舶和汽车行业会有一定市场。 3.电动式振动台

轨道车辆振动平台及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本课题通过同分析机车试验平台的运动特点设计了具有2个方向自由度得机车试验平台及控制系统。通过平台的设计,及车辆在在平台上的固定,并对关键零部件油缸,键,轴承,电动机等进行了设计与校核。本课题通过PLC控制液压阀从而控制平台运动的控制。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掌握了机械CAD的使用,并学习和掌握的PLC控制技术。 关键词:机车试验平台,液压阀,PLC控制

ABSTRACT Analysis of this issue through the same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otorcycle test platform is designed with two orientation degrees of freedom have motorcycle test platform and control system. Through the platform design, and vehicles are fixed on the platform, and key parts of cylinders, keys, bearings, motors have been designed and verified. This topic through PLC control hydraulic valve to control the platform motion control. To study and master the subject through the use of mechanical CAD, and to learn and master the PLC control technology. Keywards: motorcycle test platform , hydraulic valve , PLC Control

微小卫星课后答案

《宇航技术的发展与微小卫星》课程期末考试作业要求 简答题: 1.飞行器在自由空间与惯性空间(在轨)的运动与控制有什 么不同? 在自由空间中,力改变方向后,速度改变且沿此方向运动; 在惯性空间中,外力使卫星速度改变后,不会按照切线方向,而是沿曲线进入另一个轨道。 2.卫星的轨道根据所在轨道高度不一样一般分为哪几种,对 地遥感卫星一般选取什么轨道? 按轨道高度分类:低地球轨道、中地球轨道、高地球轨道。 对地遥感卫星一般为低地球轨道的太阳同步轨道。 3.卫星主要有哪些功能系统组成,为了适应空间环境,一般 要做哪些地面试验? 功能系统:位置与姿态控制系统、天线系统、转发器系统、遥测指令系统、电源系统、温控系统、入轨和推进系统。 地面试验:电磁兼容性试验,振动试验,声试验,旋转平衡试验,磁试验,热真空试验,热平衡试验,热循环试验,粒子辐照试验,紫外辐照试验。 4.为什么微小卫星是卫星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它有哪些特 点? (1)与大卫星相比,功能较单一,也因此易引发航天装 备思路的改革;

(2)是各国航天装备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3)与其它种类的卫星相比,微小卫星是未来攻防的主 要手段; (4)微小卫星的发展是微纳米技术发展的重要牵引,也是微纳米 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特点:体积小,质量轻,新技术含量高、研制周期短、研制经费低,且可以进一步组网,以分布式的星座形成“虚拟大卫星”。5.目前我国已开发通讯、遥感、定位导航、科学试验系列的 卫星,这些卫星的应用对国民经济繁荣与国家安全有那些影响,试举例说明,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中国返回式遥感卫星拍摄的数万米地物照片和其它卫星获得的地物信息,为国家进行国土规划和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中国已建成能接收各类(光电型、雷达型)资源卫星数据的遥感卫星地面站,利用该站发布的数据,各部委和各省市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国土整治和规划、土地利用和普查、农作物估产、地质勘探、重大灾害评估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气象卫星,为中国的天气预报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实时云图,尤其是气象卫星系统的业务运行,大大提高了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每年减少经济损失几十亿元;卫星导航定位在我国的应用迅速发展,毫无疑问,智能交通是一个大规模的潜在市场,卫星导航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测绘的各个方面,GPS的应用必

临床试验方案模板(修订版).doc

临床批件号:XXXXXXXX XXXXXX用于镇痛的Ⅱ期临床试验方案 临床研究组长单位:XXXXXXXXXXXXXXX 临床研究负责人:XXXX 临床研究参加单位: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申报单位:XXXXXXXXXX 试验负责人:XXXX

1.研究题目 XXXX与XXXX对照治疗术后疼痛和癌性疼痛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2.研究背景 XXXX为全合成强效镇痛药,化学名为XXXXXXXXXXXXX。其结构和药理活性与XXX相似。由XXX公司研制,于1957年上市(商品名:XXXX)。国外临床前研究认为,XX与XX同属于XX受体激动剂。其镇痛强度约为XX的4倍,XXXX12-50倍,用药后15-30分钟起效,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半衰期比XX长,因而作用时间也较长,长期用药后,体内有一定的蓄积作用。其毒副作用与XX相似,依赖性潜力与XX 相当。可能的不良反应有:XXXXXXXXXXXXXXXXX等,这些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随用药时间延长会逐渐减轻和消失,或于停药后消失。 本品由XXXXXXXXXX研制,现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XXXXX)进行II 期临床试验研究,由XXXXXXXXXXXX(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为临床研究负责单位,XXXXXXXX、XXXXXXXX和XXXXXXXXX为参加单位。 3.研究目的 考察XXXXXXXXX临床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申报单位和研究单位 申报单位:XXXXXXXXXXXX 地址:XXXXXXXXXXXX 试验负责人:XXX:xxxxxxxxxxx E-mail: xxxxxxxxxxxxx 临床监查员:XXX:xxxxxxxxxxx E-mail: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E-mail:xxxxxxxxxxx 临床研究组长单位:XXXXXXXXXXXXXX 地址:XXXXXXXXXXXX 试验负责人:XXXX:电话:xxxxxxxxx E-mail:xxxxxxxxxxx 参加单位: XXXXXXXXXXX 试验负责人:XXXXXX XXXXXXXXXXX 试验负责人:XXXXXX XXXXXXXXXXX 试验负责人:XXXXXX 5. 试验设计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设计。 6. 病例选择

DHVTC-5901振动测试与控制实验系统组成与使用方法

实验一DHVTC-5901振动测试与控制实验系统组成与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振动测试与控制实验系统的组成、安装和调整方法。 2、学会激振器、传感器与动态分析仪的操作、使用方法。 二、DHVTC振动测试与控制实验系统的组成 图1-1DHVTC振动测试与控制学生实验系统示意图 (1)底座(2)支座(3)二(三)自由度系统(4)薄壁圆板(5)非接触式激振器(6)接触式激振器(7)力传感器(8)偏心电机(9)磁电式速度传感器(10)被动隔振系统(11)简支梁(12)主动隔振空气阻尼器(13)单/复式动力吸振器(14)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15)电涡流位移传感器(16)磁力表座 如图1-1所示,实验系统由“振动与控制实验台”、激振测振系统与动态分析仪组成。 1、振动与控制实验台 振动测试与控制实验台由弹性体系统(包括简支梁、悬臂梁、薄壁圆板、单自由度系统、二自由度系统、多自由度系统模型)配以主动隔振、被动隔振及动力吸振用的空气阻尼减震

器、单式动力吸振器、复式动力吸振器等组成。是完成振动与振动控制等近30个实验的试验平台。 2、激振系统与测振系统 (1)激振系统 激振系统包括: DH1301正弦扫频信号源 JZ-1型接触式激振器 JZF-1型非接式触激振器 偏心电动机、调压器 力锤(包括测力传感器) (2)测振系统 动态采集分析仪 ZG-1型磁电式振动速度传感器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WD302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测力传感器 (3)动态采集分析系统 信号调理器 数据采集仪 计算机系统(或笔记本电脑) 控制与基本分析软件 模态分析软件 三、DHVTC-59型仪器的使用方法 1、激振系统的使用方法 DH1301型正弦扫频信号源是配有功率放大器的正弦激振信号源,可推动JZ-1型接触式激振器或JZF-1型非接式触激振器。 A、技术指标:频率范围10-1000Hz 谐波失真〈1% 最大输出功率5ω 输出电流0~500 m A 功耗20ω

微小卫星发射场测试流程优化研究

微小卫星发射场测试流程优化研究 摘要近年来,微小卫星发展迅速,呈现百花齐放态势,快速响应的微小卫星批量化组网,可以更快速、更经济的获得传统大卫星的效能,成为商业航天的首选途径。本文依托某型号卫星,开展微小卫星快速测试技术研究,梳理卫星地面测试项目和内容,优化裁剪测试项目,总结提炼一套微小卫星典型测试流程,用于指导后续地面测试。 关键词快速测试流程优化 1 引言 近年来,全球小卫星特别是微纳卫星的研制发射进入到爆发式增长阶段,卫星发射数量急剧增加,应用领域快速扩展,在需求牵引下,微小卫星发射数量快速增长,发射场设施设备和资源调配难度加大。目前,微小卫星仍然沿用科研试验卫星时的流程设计方法,其发射场测试周期一般为5天至60天,快速响应卫星主要任务在于应对突发事件,达到快速集成、测试、发射和在轨应用的目的,一般要求卫星整星射前快速测试与射前状态设置时间不大于1小时。本文对传统测试流程、方法和技术进行改进,研究一套快速测试方法能够缩短卫星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 2 常规卫星测试流程

传统卫星发射场测试流程项目多、耗时长,主要原因为出厂测试与发射场测试完全分割,为保证卫星在轨期间的可靠性,需要在发射场重复完成出厂测试的绝大部分内容。以某型号微小卫星为例,若完成全部测试,充分保证卫星的可靠性,其流程如下: 2.1 测试目的 整星电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卫星在轨工作的正确性,因此需要检验卫星电气性能和参数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各组件在整星条件下能否完成规定的功能;同时,为了保证测控系统与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需要检查指令通道传递的可靠性、准确性和数据通道传递的可靠性、准确性;此外,为了保证卫星能够与火箭及地面测试设备连接正确,需要检查卫星内外接口匹配的正确性;最后,在地面测试前,为保证测试能够顺利进行,需要检查星上软件、地面软件、测量参数定义和测试文件的正确性以及卫星电气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匹配性及接地系统的正确性。根据以上电性能测试目的,由此可确定测试项目如后。 2.2 测试流程 在地面测试前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和状态检查,包括测试文件、测试环境、测试设备、整星测试状态与技安检查。微小卫星电性能测试包括卫星各分系统测试、系统综合测试和整星地面模飞测试。卫星电性能测试流程如图1所示。

振动台试验终极版

一、前言 模拟地震振动台可以很好地再现地震过程和进行人工地震波的试验,它是在试验室中研究结构地震反应和破坏机理的最直接方法,这种设备还可用于研究结构动力特性、设备抗震性能以及检验结构抗震措施等内容。另外它在原子能反应堆、海洋结构工程、水工结构、桥梁工程等方面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其应用的领域仍在不断地扩大。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方法是目前抗震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进行结构的地震模拟试验,国内外先后建立起了一些大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模拟地震振动台与先进的测试仪器及数据采集分析系统配合,使结构动力试验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并极大地促进了结构抗震研究的发展。 二、常用振动台及特点 振动台可产生交变的位移,其频率与振幅均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振动台是传递运动的激振设备。振动台一般包括振动台台体、监控系统和辅助设备等。常见的振动台分为三类,每类特点如下: 1、机械式振动台。所使用的频率范围为1~100Hz,最大振幅±20mm,最大推力100kN,价格比较便宜,振动波形为正弦,操作程序简单。 2、电磁式振动台。使用的频率范围较宽,从直流到近10000Hz,最大振幅±50mm,最大 推力200kN,几乎能对全部功能进行高精度控制,振动波形为正弦、三角、矩形、随机,只有极低的失真和噪声,尺寸相对较大。 3、电液式振动台。使用的频率范围为直流到近2000Hz,最大振幅±500mm,最大推力 6000kN,振动波形为正弦、三角、矩形、随机,可做大冲程试验,与输出力(功率)相比,尺寸相对较小。 4、电动式振动台。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振动设备。它的频率范围宽,小型振动台频率 范围为0~10kHz,大型振动台频率范围为0~2kHz,动态范围宽,易于实现自动或手动控制;加速度波形良好,适合产生随机波;可得到很大的加速度。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设置的,当通电导体处的恒定磁场中将受到力的作用,半导体中通以交变电流时将产生振动。振动台的驱动线圈正式处在一个高磁感应强度的空隙中,当需要的振动信号从信号发生器或振动控制仪产生并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通到驱动线圈上,这时振动台就会产生需要的振动波形。组成部分:基本上由驱动线圈及运动部件、运动部件悬挂及导向装置、励磁及消磁单元、台体及支承装置。 三、组成及工作原理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振动台台体结构 振动台台面是有一定尺寸的平板结构,其尺寸的规模由结构模型的最大尺寸来决定。台体自重和台身结构是与承载试件的重量及使用频率范围有关。一般振动台都采用钢结构,控制方便、经济而又能满足频率范围要求,模型重量和台身重量之比以不大于2为宜。振动台必须安装在质量很大的基础上,基础的重量一般为可动部分重量或激振力的10~20倍以上,这样可以改善系统的高频特性,并可以减小对周围建筑和其他设备的影响。 2.液压驱动和动力系统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规范标准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规范 版本号 1.0 页数9页 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布日期年月日起效日期年月日 威海市立医院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规范 临床试验方案叙述试验的背景、理论基础和目的,试验设计、方法和组织,包括统计学考虑、试验执行和完成的条件。因此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应包含以上内容明确具体描述。临床试验方案是临床试验的主要文件,应由研究者(Investigator)与申办者(Sponsor)在临床试验开始前共同讨论制定。方案必须由参加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及申办者签章并注明日期。临床试验方案必须报伦理委员会审批后方能实施。临床试验中,若确有需要,可按规定程序对试验方案作修正。 一、目的 建立试验方案设计和制订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试验方案的规范性与可行性。 二、范围 所有由本院牵头或协助参加的新药临床试验。 三、内容 1 方案封面 1)方案的首页上方应注明“××药×期临床试验方案”。 2)临床试验的题目。 3)试验方案版本编号、版本日期和CFDA批准临床试验的批准文号。 4)申办者单位名称、临床研究的负责单位、试验方案的设计者、统计分析单位与负责人、方案的制定和修改时间。 2 目录 对整个方案标题建立索引目录,以便于研究者查阅。 3 方案摘要 内容包括试验研究题目、试验目的、药物的名称、入选标准、病例数、给药方案(药物分组的用法用量、疗程)、有效性评价(主要、次要指标)、安全性评价指标、试验进 度安排等。 4 缩略语表 对试验方案内容中所涉及到的专业术语的缩略语提取解释。 5 试验研究流程图 6研究者、申办者和监查员对本试验声明与签字 7方案正文 1)试验背景 叙述研究药物的研究背景、组成、适应病症、非临床研究中有潜在意义(疗效性和

临床试验设计方案

临床科研试验计划书 题目:吸烟对胃溃疡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一)立题依据: 胃溃疡是人类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机体炎症细胞被激活,释放过多的致炎因子所引发的炎症反应【1】。人们通常把胃溃疡看成不要紧的“小毛病”,事实上,老年胃溃疡患者的癌变率为3~5%,中青年为0.5~2%,尤其是近幽门口的溃疡、反复迁延的慢性溃疡最容易癌变,所以胃溃疡的治疗不能忽视。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导致胃黏膜损伤以及寒冷、精神紧张、吃酸辣甜腻食物过多等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是引起胃溃疡的主要原因,但近期的一些动物实验研究指出,吸烟可以影响血管内皮依赖的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可影响胃粘膜的血液循环,可能与胃溃疡的发生及迁延不愈有关【2.3】。国内外关于吸烟与胃溃疡的关系的临床研究很少,并且存在着样本含量较少,评价不够全面等缺陷,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内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49—360. [2]李昌俊,郑瑶,李玉鑫,任辉,陈春,连建学.被动吸烟对兰索拉唑作用于小鼠 胃溃疡模型的干预作用[J].医学论坛杂志。2008:29(4) [3]张雪萍,吕明明,李霞,孙海基.尼古丁对药物性胃溃疡影响的实验研究[J].食品与药品.2011:13(1)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吸烟与不吸烟的胃溃疡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旨在了解吸烟对胃溃疡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从而对预测吸烟对胃溃疡发生发展的影响提供一定的依据。 (三)研究对象 1、样本含量估计: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样本含量估算公式n=[uα2π(1-π)]/δ2计算样本量,式中: n: 样本量;uα: I型错误概率α = 0.05时的u值;π: 吸烟导致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发生率;δ: 容许误差 此处δ取0.03,同时据文献调查,吸烟导致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发生率约为30%,代入公式得:n=[uα2π(1-π)]/δ2=[1.962×0.30×(1-0.3)]/ 0.032 =896人。另外,为减少失访误差,在此基础上再增加20%,则约需观察1075例。 2、诊断标准:采用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胃溃疡诊断标准》: 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常与季节变化、精神因素、饮食不当有关;或长期服用能致溃疡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上腹隐痛、灼痛或钝痛,服用碱性药物后缓解。典型胃溃疡常于剑突下偏左,好发于餐后半小时到1~2小时,痛常伴反酸嗳气。 基础泌酸量及最大泌酸量测定有助诊断。胃溃疡的基础泌酸量正常或稍低,但不应为游离酸缺乏。 溃疡活动期大便隐血阳性。 X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及粘膜皱襞集中等直接征象。单纯局部压痛,激惹变形等间接征象仅作参考。 胃镜检查,可于胃部见圆或椭圆、底部平整、边缘整齐的溃疡。根据溃疡面所见,可分为:

转子实验平台振动实验报告

实验技能考核报告 姓名:专业:学号: 实验题目:转子振动测试实验 教师评语: 实验成绩:优□良□合格□不合格□ 实验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①熟悉振动信号采集和处理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 ②掌握基本的振动信号测试的流程; ③测试转子在不同的转速下轴的振动情况。 (2)实验内容 ①组装好实验设备。实验中用到的设备有:电机(SSC-611(A)最大转速11000rpm)、脉冲编码器(型号OSS-05-1,500pr)、电涡流加速度传感器、示波器、直流电源。其中脉冲编码器用来测量转速,电涡流加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轴上X方向和Y 方向的振动,示波器用来显示脉冲编码器的脉冲信号,直流电源用来给传感器供电。实验设备实物连接图如图1所示。 ②调节电机在不同的转速,用实验室研发的Labview测试软件观察振动的时域波形和频域波形。

图1 实物连接图 (3)结果归纳与分析 当电机转速为2100r/min(频率35Hz)时,竖直Y方向的振动的时域图和频 域图如图2所示。 图2 转速为2100r/min时的时域图和频域图 由图2可知,频域上对于频率35Hz上,信号出现最大值,但此处频率对应 的信号幅值却小于其他频率对应的幅值。 当电机转速为3300r/min(55Hz)时,X方向和Y方向振动信号的时域图和频 域图如图3所示。图3中上面的图(第一通道)为Y方向振动情况,下面的图(第

二通道)为X方向振动情况。 图3 转速为3300r/min时的时域图和频域图 由图3可知,频域上对应频率在55Hz处,信号出现最大值。 当电机转速为3600r/min(60Hz)时,转子振动的Y方向、X方向时域图和频域图如图4所示。

【CN209485643U】一种振动台试验观测平台装置【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371189.3 (22)申请日 2019.03.22 (73)专利权人 华侨大学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东城 华北路269号 (72)发明人 郑双杰 郭子雄 黄群贤 柴振岭  陈荣淋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 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杨依展 (51)Int.Cl. G01M 7/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振动台试验观测平台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振动台试验观测平 台装置,包括地梁、立柱、楼板、斜撑、爬梯、支架 固定端和支架。它具有如下优点:地梁、立柱、楼 板、斜撑能拼装成一个单层或多层框架结构,爬 梯固定在上、下两层楼板上,支架固定端连接到 立柱上,并在前端安装若干片支架,仪器固定在 支架上,具有人员通行便利、仪器固定可靠、安全 防护性好、安装拆卸效率高、适应实验室有限空 间等优点。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CN 209485643 U 2019.10.11 C N 209485643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485643 U 1.一种振动台试验观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梁(1)、立柱(2)、楼板(3)、斜撑(4)、爬梯(5)、支架固定端(6)和支架(7),楼板(3)设有至少上下布置的两个;所述的立柱(2)包括柱脚(10)和固接在柱脚(10)上的柱肢(11),柱脚(10)与地梁(1)能装拆地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楼板(3)包括呈矩形框的承重梁(13)及焊接在承重梁(13)上的花纹钢板(14),楼板(3)与立柱(2)能装拆地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斜撑(4)与立柱(2)能装拆地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爬梯(5)包括梯梁(15)、固接在梯梁(15)的踏部(16)、固接在梯梁(15)底部的底部角钢(17)及固接在梯梁(15)中部的中部角钢(18),底部角钢(17)与下一层楼板(3)的花纹钢板(14)能装拆固定连接在一起,中部角钢(18)与上一层楼板(3)的承重梁(13)能装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支架固定端(6)包括固定梁(19)及滑动穿过固定梁(19)的滑动梁(20),固定梁(19)上固接有耳板(21),固定梁(19)与立柱(2)能装拆固定连接在一起,滑动梁(20)与固定梁(19)能装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支架(7)为平面框架结构,支架(7)与支架固定端(6)能装拆固定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台试验观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梁(1)为筏形梁格结构且包括两第一杆件和两平行间隔地固接在两第一杆件之间的第二杆件,第一杆件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长型槽孔(8),第一杆件上还设有若干第一圆孔(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振动台试验观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脚(10)为带第二圆孔的平钢板,配设螺栓穿过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将柱脚(10)与地梁(1)能装拆地固定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振动台试验观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肢(11)包括柱肢角钢,柱肢角钢上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地设第一开孔;在竖向上每相邻两柱肢(11)通过带孔拼接板(12)能装拆地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台试验观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撑(4)为两端带孔的角钢,通过螺栓能装拆固定连接斜撑(4)与立柱(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台试验观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7)为平面框架结构,通过螺栓能装拆固定连接支架(7)与支架固定端(6)。 2

02临床试验的方案设计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一、定义: 试验方案(Protocol):叙述试验的背景、理论基础和目的,以及试验设计、方法和组织,包括统计学考虑、试验执行和完成的条件。方案必须由参加试验的主要研究者、研究机构和申办者签章并注明日期。 二、GCP第四章有关试验方案的叙述 第十六条临床试验开始前应制定试验方案,该方案由研究者与申办者共同商定并签字,报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实施。 第十七条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试验题目; (二)试验目的,试验背景,临床前研究中有临床意义的发现和与该试验有关的临床试验结果、已知对人体的可能危险与受益,及试验药物存在人种差异的可能; (三)申办者的名称和地址,进行试验的场所,研究者的姓名、资格和地址; (四)试验设计的类型,随机化分组方法及设盲的水平; (五)受试者的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和剔除标准,选择受试者的步骤,受试者分配的方法; (六)根据统计学原理计算要达到试验预期目的所需的病例数; (七)试验用药品的剂型、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方法、给药次数、疗程和有关合并用药的规定,以及对包装和标签的说明; (八)拟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项目、测定的次数和药代动力学分析等; (九)试验用药品的登记与使用记录、递送、分发方式及储藏条件; (十)临床观察、随访和保证受试者依从性的措施; (十一)中止临床试验的标准,结束临床试验的规定; (十二)疗效评定标准,包括评定参数的方法、观察时间、记录与分析; (十三)受试者的编码、随机数字表及病例报告表的保存手续; (十四)不良事件的记录要求和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方法、处理措施、随访的方式、时间和转归;

(十五)试验用药品编码的建立和保存,揭盲方法和紧急情况下破盲的规定; (十六)统计分析计划,统计分析数据集的定义和选择; (十七)数据管理和数据可溯源性的规定; (十八)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十九)试验相关的伦理学; (二十)临床试验预期的进度和完成日期; (二十一)试验结束后的随访和医疗措施; (二十二)各方承担的职责及其他有关规定; (二十三)参考文献。 第十八条临床试验中,若确有需要,可以按规定程序对试验方案作修正。三、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的重要性 (1)是临床试验的主要文件 (2)是实施GCP的重要环节 (3)是伦理审核的重点内容 (4)是进行研究、监查、稽查的重要依据 (5)是对药品进行有效性、安全性评价的可靠保证 四、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的原则 (一)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必须设立对照组 1.目的和意义: 目的:比较新药与对照药治疗结果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 意义:判断受试者治疗前后的变化是试验药物,而不是其它因素入如病情的自然发展或受试者机体内环境的变化所引起。但两组病人其它条件必须均衡。2.对照试验的类型:平行对照试验和交叉对照试验 (1)平行对照试验 优点:组间可比性强,各种干扰因素可因随机分配而平衡; 结果及结论较可靠,常与随机、盲法结合,具有说服力。 缺点:需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