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未来人口情况预测与危机分析

未来人口情况预测与危机分析

未来人口情况预测与危机分析
未来人口情况预测与危机分析

未来人口情况预测与危机分析

2012年6月

1、预测的基础数据

(1) 每年新出生人口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人口统计数据列出1954-2000年现存人口数,2001-2010年人口数由统计局公布数据计算得出,男女比例预估为118:100。其中:1991年至2000年的新出生人口数据按年统计的结果与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相差较大,但是根据第四、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按年统计的出生数是准确的。

(2)各年龄组数据

根据表1中数据进行统计,得出0-59岁年龄区间,每五年为一个样本空间的数据,60-65岁年龄组可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出来,65岁以上年龄组数据可根据全国2008年的抽样调查数据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出来。

表2:2010年各年龄组人数

(3)预测用育龄妇女人数

为了预测方便,把把每个孕妇自己的生育年龄进行平均折算,如果生两个孩子,就把两次的生育年龄进行平均。这样的平均生育年龄基本落在20-35岁之间。考虑人口男女比例失调,因此,预测需要2010年时0-29周岁各年龄组女性的数据如表3。

2、预测用模型

(1)人口出生模型

考虑到孕妇平均生育年龄,我们选取20-24岁期间30%生育,25-29期间50%生育,30-34期间20%生育,选取当时的总和生育率进行计算,当总和生育率在1.5以下时,一胎率较高,并且头胎生育年龄较早,所有孕妇平均生育年龄在25岁。当总和生育率大于1.5时,二胎比较多,自然平均生育年龄将增大,平均生育年龄将达到27岁。生育年龄对人口总数影响比较大,例如:20-25起生育两个孩子,与40-45岁去见生育两个孩子对人口总数影响差异巨大,因此,为了修正生育年龄对人口预测的影响及预测方便,本文选取25岁作为一个世代交替计算周期,当总和生育率大于1.5时候,需要以1.08为系数进行调整。

N0-4=(30%*N20-24 +50%*N25-39+20*N30-34) *R1/R2/(1+R3)

N0-4:新出生女孩总数N20-24、N25-39、N30-34、:相应年龄组育龄妇女数

R1:总和生育率R2:调整系数R3:新生儿男女比例

新出生人口总数为:N0-4* (1+R3)

(2)1980-2010年的总和生育率

根据上述的出生模型对1981-2010年建生育情况进行分析,考虑到1984年后政策调整以及之前的农村超生,80年代,两个相差30岁年龄组系数各增加到65%和50%。

从表4情况看,1980年后强制实现计划生育后,近30年的总和生育率一直低于1.8,如果考虑到生育年龄对人口数量的影响,用1.08作为系数修正得到以25年为世代交替周期的世代交替率就更低了。

(3)人口死亡模型

对2001年-2009年人口千分之一(以5年为一个样本区间)抽样条查数据进行分析,对2006-2009年65岁以上样本与2001-2004年相对应的小5岁样本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死亡数据模型。

表5:2002-2009年人口抽样数据相关年龄组五年后变化情况

死亡率:是每年龄组人群5年后的死亡比例,幸存率则为一个60岁以下人活到相应年龄组的概率。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60岁、65岁以上人数变化情况等,考虑到抽样调查地区一般医疗生活水平较高地区,因此整体对照增加60-65年龄年龄组。

根据2001年-2009年全国抽样调查数据与“五普”、“六普”人口数据进行模拟调整得到以下系数模型。

表6:死亡系数表

3、未来人口预测

分别选取1.2、1.5、1.8、2.0作为总和生育率,计算2015-2035年、2050年、2075年、2100年人口总数及年龄结构。总和生育率1.2是部分“计划生育优秀”地区的控制目标;1.5是城镇化50%时,农村两胎、城市1胎的总和生育率;总和生育率1.8是国家的控制目标;2.0是平均生育年龄为25岁时候、男女比例为1时,保证人口世代交替的理论最低值。

总和生育率大于1.5(含)时候采用调整系数为1.08,未来男女比例设定为1.09(现在可能是1.18),男女比例越大意味着女性人口越少,所以未来出生人口数也越少。

(1)总和生育率为1.2

结果:2020年-2025年间,我国人口停止增长开始减少,从2030年开始加速减少,到本世纪末仅有人口37851万。2075年前,60岁以上人口比例快速递增至45.1%,以后仅仅微微下降。其结果是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而人口结构在未来几十年里极端恶化。

(2)总和生育率为1.5

结果:2020年-2025年间,我国人口停止增长开始减少,从2035年开始加速减少,到本世纪末仅有人口51255万。2050年,60岁以上人口比例快速递增至37.4。2075年,60岁以上人口比例增至39.8%,以后缓慢下降。其结果是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而人口结构在未来几十年里极端恶化。

(3)总和生育率为1.8

结果:2025年,我国人口停止增长开始减少,2035年后,人口减少逐渐加速,到本世纪末仅有人口77142万。2050年前,60岁以上人口比例快速递增至34.2%,以后缓慢下降。其结果是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而人口结构在未来几十年里处于恶化中。

(4)总和生育率为2.0

结果:2025年-2030年间,我国人口停止增长开始减少,从2050年开始加速减少,到本世纪末仅有人口99280万。2050年前,60岁以上人口比例逐渐递增至32.1%,以后开始下降。其结果是老龄化越来严重,而人口结构在未来几十年里出恶化中,到本世纪末,人口结构相对均衡一些,但仍未达到合理水平。

4、结论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总和生育率,都无法改变2050年前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压力,人口结构处于恶化中,但是如果能够保证总和生育率在2.0以上,能够延缓老龄化进程,到本世纪末的时候能够达到较均衡的程度,但是仍远未达到合理程度。目前,我国人口结构不合理性在总和生育率2.0以下,可能是100年也无法解决的问题。

影响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因素有总和生育率、新生儿男女比例、生育年龄等。目前,对育龄人群来讲,生活条件提高的同时生活成本与压力也提高了,未来时间里,生育年龄不断增大,生育愿望很难达到2.0以上,这样又必将带来新生儿男女性别比的失调,这些因素都将使我国人口长期处于“倒金字塔”结构之中。

从以上分析可知,过去30年采用极端的独生子女政策,想用30年时间快速解决人口增长问题带来的严重人口结构危机,可能到本世纪末,都无法实现人口结构的合理化。因此,从我国的目前人口情况看,应该立刻停止计划生育,保证总和生育在2.0-2.5之间,才能缓解本世纪后60年的人口结构恶化与数量快速减少的双重危机。

人口预测模型经典

中国人口预测模型 摘要 本文对人口预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一次线性回归模型,灰色序列预测模型和逻辑斯蒂模型。考虑到三种模型均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又用加权法建立了熵权组合模型,并给出了使预测误差最小的三个预测模型的加权系数,用该模型对人口数量进行预测,得到的结果如下: 其次,建立Leslie人口模型,充分反映了生育率、死亡率、年龄结构、男女比例等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并利用以1年为分组长度方式和以5年为 负指数函数,并给出了反映城乡人口迁移的人口转移向量。 最后我们BP神经网络模型检验以上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字:一次线性回归灰色序列预测逻辑斯蒂模型Leslie人口模型BP神经网络

一、问题重述 1. 背景 人口增长预测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提出来的。由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生产发展缓慢,人口变动和增长也不明显,生产自给自足或进行简单的以货易货,因而对未来人口发展变化的研究并不重要,根本不用进行人口增长预测。而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生产力达到空前水平,这时的生产不仅为了满足个人需求,还要面向社会的需求,所以必须了解供求关系的未来趋势。而人口增长预测是对未来进行预测的各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准确地预测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人口规划和人口布局方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 2. 问题 人口增长预测有短期、中期、长期预测之分,而各个国家和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短期、中期、长期的人口预测。例如,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约为70岁左右,因此,长期人口预测最好预测到70年以后,中期40—50年,短期可以是5年、10年或20年。根据2007年初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附录一)及《中国人口年鉴》收集的数据(附录二),再结合中国的国情特点,如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口性别比升高,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建立合理的关于中国人口增长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中国人口增长的中短期和长期趋势做出预测,同时指出此模型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二、问题的基本假设及符号说明 问题假设 1. 假设本问题所使用的数据均真实有效,具有统计分析价值。 2. 假设本问题所研究的是一个封闭系统,也就是说不考虑我国与其它国家的人口迁移问题。 3. 不考虑战争 瘟疫等突发事件的影响 4. 在对人口进行分段处理时,假设同一年龄段的人死亡率相同,同一年龄段的育龄妇女生育率相同。 5. 假设各年龄段的育龄妇女生育率呈正态分布 6.人类的生育观念不发生太大改变,如没有集体不愿生小孩的想法。 7.中国各地各民族的人口政策相同。 符号说明 ()i a t --------------------第t 时间区间内第i 个年龄段人口总数 ()i c t --------------------第t 时间区间内第i 个年龄段人口总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k i c t --------------------第t 时间区间内第i 个年龄段中第k 年龄值人口总数占总人口 的比例 ()A t --------------------第t 时间区间内各年龄段人口总数的向量 ()P t --------------------第t 时间区间各年龄段人口总数向量转移矩阵

中国人口预测模型

中国人口预测模型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姓名:蒲世吉指导教师:焦玉娟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人口现状,综合考虑城镇和乡村男女性比率、出生率、死亡率及国内人口迁移等因素,建立人口发展方程,结合最优控制原理及曲线拟合等技术,分别建立了城镇和乡村男、女性人口变化模型.通过实际数据的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我国目前的人口现状,从而用它可以预测我国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并为国家进行相关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根据模型预测,在2015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9846万人;在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44679万人;在2050年将达到141527万人.这与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预测的数据接近.从全国总人口变化曲线上直接看来,在国家人口政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2030年后我国人口逐渐有所减少. 关键词人口模型,人口发展方程,最优化控制原理,人口增长率 ABSTRACT This paper concerns the status of our country's population,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sex ratio ,birthrate ,mortality and inland migration of counties and towns, this paper establish both the male and female population model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and towns with optimal control theory and curve fitting and so on. Through checking the model with real data, the results manifest that this model

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及其构成分析

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及其构成分析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人口抚养负担正逐步加强。 其次〃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呈现转移趋势。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对严峻〃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从时间走势来看〃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正逐渐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 此外〃未富先老迹象显现〃经济发展压力增强。 201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755万人〃占全国比重10.1%。 2003-2013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来看〃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相应地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本世纪初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物质财富积累则相对不足。如〃200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7.1%〃按照联合国标准正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而当年人均GDP仅为1041.6美元〃不及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的1/20〃仅为美国和日本的3%左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2012年〃我国人均GDP虽然大幅增长至6188.2美元〃但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多数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展压力依然较强。 我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关报告: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全景及未来趋势报告》 从表面看〃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比较简单〃即出生率下降、人口寿命提高。但是〃受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形成背景有一定区别。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既受到人口转变的一般因素影响〃也受到计划生育的特殊因素影响。 一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般因素。从理论上来讲〃人口转变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逐渐向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转变的过程。 一般来说〃按照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不同〃可以把人口转变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第二阶段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人口增长率;第三阶段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从国内外的大部分研究成果来看〃人口转变的起点一般是高位均衡阶段〃而终点则是低位均衡阶段。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口转变进入低位均衡阶段时就表明人口转变基本完成〃同时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开始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从死亡率看〃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在建国以后开始逐渐下降〃1949

成都市(全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成都市(全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 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成都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及趋势。成都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成都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成都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核心指标从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成都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成都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成都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 (1) 第二节成都市出生人口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 一、成都市出生人口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出生人口现状统计 (3) 三、成都市出生人口占全国出生人口比重统计 (3) 四、成都市出生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成都市出生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出生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出生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成都市出生人口同全国出生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成都市死亡人口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 一、成都市死亡人口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死亡人口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成都市死亡人口占全国死亡人口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成都市死亡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成都市死亡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死亡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9)

人口预测方法简要

直线趋势外推预测法,是时间序列预测中用以测定长期趋势的一种方法。 它依据时间数列所反映出来的变动趋势,运用数学方法配合直线以预测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直线趋势外推预测法,是把时间数列中的时间顺序作为自变量,把数列中每项数值作为因变量,按某种方法,求出线性方程,数列中每项数值作为因变量,按某种方法,求出线性方程,并以此进行预测。 回归分析法预测是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根据一个或一组自变量的变动情况预测与其有相关关系的某随机变量的未来值。进行回归分析需要建立描述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回归方程。依据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函数表达式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法在分析多因素模型时,更加简单和方便; 回归分析可以准确地计量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与回归拟合程度的高低,提高预测方程式的效果; 一元回归分析法适用确实存在一个对因变量影响作用明显高于其他因素的变量是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比较适用于实际经济问题,受多因素综合影响时使用。 灰色预测通过鉴别系统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异程度,即进行关联分析,并对原始数据进行生成处理来寻找系统变动的规律,生成有较强规律性的数据序列,然后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模型,从而预测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状况。其用等时距观测到的反应预测对象特征的一系列数量值构造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未来某一时刻的特征量,或达到某一特征量的时间 灰色预测模型所需要的数据量比较少,预测比较准确,精度较高。样本分布不需要有规律性,计算简便,检验方便。灰色预测模型适用于中长期预测。 年龄移算法是以各个年龄组的实际人口数为基数,按照一定的存活率进行逐年递推来预测人口的方法。 年龄移算法的主要优点是移算原理严谨、方法简便易行,在人口预测研究上应用十分广泛 时间序列法是利用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预测未来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预测方法。

人口预测模型

一、问题重述 人口的数量和结构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该政策实施30多年来,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如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这些对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将产生一系列影响,引起了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开放单独二孩,今年以来许多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政策出台前后各方面人士对开放“单独二孩”的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评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这是新时期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备受社会关注。 请解决以下问题: (1)针对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单独二孩不会导致人口大增的人口预测,根据每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建立模型,对单独二孩会不会导致人口大增进行分析,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2)建立数学模型,针对深圳市讨论计划生育新政策(可综合考虑城镇化、延迟退休年龄、养老金统筹等政策因素,但只须选择某一方面作重点讨论)对未来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对教育、劳动力供给与就业、养老等方面的影响。 二、问题分析 问题1、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是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评估的。对于我国目前为什么要放开二胎政策这个问题,以及为什么单独二孩不会导致人口大增是有以下情况决定的。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生育水平稳中趋降,我国目前总和生育率为1.5-1.6,如果不实行单独二胎新政策,总和生育率将继续下降。二是人口结构性问题,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三是家庭规模持续缩减。四是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发生很大变化,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 通过建立动态差分方程模型预测老龄化的人口数、劳动人口数以及总人口数。根据预测的数据画出老龄化程度的趋势图和人口红利的趋势图,最终通过分析老龄化程度、生育率高低、出生性别比例和人口红利变化来验证单独二孩政策的必要性以及单独二孩不会导致人口大增的预测。

江西省人口数量的统计分析

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 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 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 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 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 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 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 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 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 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 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 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 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 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 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 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 uiopasdfghjklzxcvbnmrtyuiopas 江西省人口数量的统计分析 班级:14级工商管理 学号:1412021036 姓名:罗敏

摘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教育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期,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人口正在实现着两个转变:一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和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和低增长”的转变;二是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根据统计资料,中国当前的出生率、增长率以及综合生育率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明显低于亚洲水平、发展中国家水平及世界平均水平。这说明,经过30 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由于人口发展所具有的惯性作用,以及与低生育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系统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等原因,人口问题仍旧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然而,江西平稳度过人口增长“惯性”引发的第三次出生高峰,人口发展转为低增长,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关键词:人口数量江西省变化趋势

中国人口预测软件培训手册(修改)

中国人口预测软件培训手册 (CPPS) 王广州 (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 (E_mail:wangguangzhou-cpirc@https://www.doczj.com/doc/5f8216058.html,)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计财司 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 2002年9月

序言 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是在DOS版本基础上,在充分兼顾DOS版的延续性和现代主流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而开发新一代人口预测系统。 CPPS软件的开发和研制一方面为适应中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预测和规划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为推动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决策科学化发挥辅助作用。 中文Windows版CPPS不仅在人口预测和分析功能上继承了DOS版的主要功能,而且在开发过程中试图全面提升软件的功能。使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和易于理解,使其具有: 1、易用性。CPPS通过直观、友好的界面使人口预测过程操作简单、方 便。 2、模块化。CPPS所具备的功能模块既可以相互组合使用也可以相对独 立使用。 3、灵活性。CPPS不仅考虑与其他数据源的配合,而且可以独立进行数 据管理,提供不同数据格式的兼容和相互转换。 限于笔者的学识水平,软件和手册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和用户批评指正,任何意见将对软件和手册的进一步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最后需要特别感谢的是,在本软件的开发和研制过程中,先后得到了国家计生委计财司郭震威、苏荣挂、俞华、王谦、姚宗桥等各位领导和同志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于学军、解振明、郭维明、庄亚儿、李伯华等同志也予以强有力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王广州 2002年10月于北京

1 软件安装/卸载 1.1 安装 安装CPPS计算机系统配置要求: 操作系统:Windows 9x/me/NT/2000/xp;硬盘剩余空间:>=50M;显示分辨率:600X800或更高。 CPPS软件安装方法比较简单。将CPPS光盘放入光驱后,安装程序自动运行,选定相应的选项即可实现软件安装。其过程如下: 第一步:安装向导准备。 图1.1 安装准备界面 第二步:版权信息。 图1.2 版权信息界面 第三步:许可协议。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2014年04月09日10:41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作者:徐光瑞韩力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首先,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较大,老龄化速度有所加快。 2012年,我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35404万人,其中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100403万人,占全部人口的74.1%,较2011年下降0.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12714万人,占当年全部人口的9.4%,比重较2011年上升0.3个百分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多。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从1982年的6251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00403万人,年均增加1262.9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从1982年的61.5%增加到2012年的74.1%,年均增加0.4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也在稳步增长,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从1982 年的4991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2714万人,年均增加257.4万人;老年人口占比从4.9%增加到9.4%,年均增加0.15个百分点。 从国际比较情况来看,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198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总量为4980.6万人,占全部人口比重为5.1%,低于世界0.9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总量相当于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三个国家之和;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为1.17亿人,占全部人口比重为8.7%,高于世界0.9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总量超过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三个国家之和的近30%。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老龄化速度有所加快。1982-200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年均增长219.3万人,而2002-2012年年均增长333.7万人,近十年年均增量较之前二十年多增114.4万人;从占比来看,1982-200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年均增加0.12个百分点,而2002-2012年占比年均增长0.21个百分点,近十年年均增量较之前二十年多增0.09个百分点。 从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人口年龄结构的抚养比指标来看,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总抚养比显示,1982-2010年,整体呈下降趋势,从62.6%下降至34.2%。但是,总抚养比近两年持续增长,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34.4%和34.9%,显示出全社会的人口抚养负担正在加重。细分抚养比显示,我国少儿抚养比从1982年的54.6%大幅下降至2012年的22.2%,而同时老年抚养比从8.0%上升至12.7%。 上述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人口抚养负担正逐步加强。 其次,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呈现转移趋势。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对严峻,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从时间走势来看,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正逐渐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31个省、区、市中,有北京、

(完整版)成都市2030人口预测

成都市2030年人口预测 一.成都市基本情况: 成都位于成都平原中部。介于东经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纬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间。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市相接,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与眉山市相连。东西最大横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6公里,辖区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98平方公里。现辖成华区、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双流县、郫县、温江区、大邑县、金堂县、蒲江县、新津县等9区6县,代管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4市。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成都常住人口1404.76万人,流动人口241万人。 二.数据采用与分析 人口预测是根据基期的人口数据,根据一定的人口增长速度(人口增长率),利用选定的人口增长模型计算未来一定时期内人口规模的计算预测。本文采用综合分析法和一元回归线性分析法来成都市2030年的人口规模进行预测。 (一)综合增长分析法 2000年以来,成都市的人口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从2000年的1124.4272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1404.76万人,流动人口从213.47万增长到241万人

成都市2000到2010年的人口总人口以及人口增长率统计表; 人口增长率平均值:α=∑αi/n =(1.58+0.23……-0.1)/1000=0.74/1000 根据综合分析法的公式: Pt=P0*(1+α+β)t+P 取2000年为基期,2010年为为报告期,t为10年,P0为1013.3475万人,Pt为1404.6万人,P为241万人,α为0.74/1000. 得到β=1.023/1000 同样取2000年基期的流动人口数据为P0,2010年的数据为报告期数据,由公式P=P0(1+Y),得到:y=0.012

中国老年人口情况分析

老年人口情况分析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五大特点: 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大。 我国老龄人口决定值为世界之冠,占世界老龄人口总数的1/5。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 高龄化趋势显著。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表现出明显的高龄化趋势。 “未富先老”。 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基本在5000美元至1万美元,目前平均达到2万美元左右。而我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1000美元。 “空巢”老人(即独居老人和仅与配偶居住在一起的老年人)迅速增加。 关于老年人居住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三代同堂”式居住家庭越来越少,“四二一”的人口结构(一对夫妻同时赡养4个老人和1个小孩)愈加明显。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空巢老人的比例还将进一步增加。 城乡老龄化人口差异被填平,农村养老问题严重。 农村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家庭养老功能降低。人口流动已经填平了城乡老龄化程度上的差异:乡村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8.1%,已经高于镇6.0%和城市6.7%的水平。

1 中国老年人口现状 201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人,占总人口的13.7%。2012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 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到202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2033年超过4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未来20年是中国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最高年份将增加1400多万。本世纪中叶,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比重由目前的13.7%上升到2053年的34.8%。 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8499万人,2014年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亿-4亿的规模。 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7%,比上年末增加0.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2288万人,占总人口的9.1%,增加0.25个百分点。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成都市: 全市常住人口:14047625人 户籍人口:11426985人 常住人口家庭户:4547109户 家庭户人口:12354454人 平均每户人口:2.72人 学历: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约:2341572人 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约:2353250人 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约:4946832人 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约:3407433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年龄(全市常住人口中): 0~14岁人口约:1536850人,占10.94% 15~64岁人口约:11146427人,占79.35% 65岁及以上人口约:1364348人,占9.71% 高新区: 常住人口:553425人

户籍人口:327193人 常住人口家庭:47938户 家庭户人口:39514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67人 青羊区: 常住人口:828140 人 户籍人口:561471人 常住人口家庭:268822户 家庭户人口:68402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54人 武侯区: 常住人口:1083806人 户籍人口:812114人 常住人口家庭:304162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8人 锦江区: 常住人口:690422人 户籍人口:420705人

常住人口家庭:224578户 家庭户人口:58871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2人 金牛区: 常住人口:1200776人 户籍人口:710030人 常住人口家庭:409518户 家庭户人口:1052506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57人 成华区: 常住人口:938785人 户籍人口:641275人 常住人口家庭:322754户 家庭户人口:85481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5人

人口预测方法(总结)

1. 人口总量预测 ⑴人口总量趋势外推模型 图1永康市1985年以来历年的人口变化 ⑵人口增长率预测模型 人口增长率预测模型是根据计划生育有关指标而进行的一种人口预测方法。 数学公式表示为: P = P 0(1 + k )n +A P (3-2) 式中:P 表示规划期总人口(人),P 0表示规划基期总人口(人),△ P 表示规划期间 人口机械增长数(人), n 表示规划年期,k 表示规划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 自然增长率k 可用出生率b 和死亡率d 表示: (3-3) 人 220,000 k =b -d 210,000 200,000 190,000 180,000 年份

年份永康市1989年以来历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 图3永康市1989年以来历年的户籍人口迁移数量

(3)人口离散预测模型 人口离散预测模型也即人口差分方程预测模型,又称“宋健模型”,是我国 自行提出的比较成功的人口发展预测模型,能较好的运用人口普查资料对未来人口进行预测。该模型是根据分年龄的人口结构递推公式进行预测,模型的数学表 达如下: r 2 X o(t)=[1-4oo(t)] ^(t)送h i(t) k i(t) X(t) (3_6) XF(t +1)=[1-B(t)] "Xe + fe i =0,12..,m—1 式中:X o(t)为t年代O岁出生婴儿数,X i(t)为t年代之年龄组人口数,卩oo(t)为t 年出生婴儿当年死亡率,P(t)为妇女总和生育率,即社会人中平均意义下一个妇女在整个育龄时期的生育总数(「2, r1即为生育年龄的上下限),h i(t)为生育模式,反映某一地区某一个育龄妇女生育状态分布,k i(t)为t年代之年龄组女性性别比, M(t)为t年代之年龄组人口死亡率,f i(t)为t年代之年龄组净迁移数。 在模型的具体应用中,课题组工作的重点是如何确定公式3-6中的各种参数。 ①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数据是2000年11月1日的数据,而规划所需的数据是年末的数据,课题组将普查的户籍人口分龄人口数按比例修正到2000年底的 统计人口总数作为X i(t);②从普查资料来看45岁以下的性别比比较稳定,为了简化模型,t年代之年龄组女性性别比k i(t)用常量k表示,即采用普查资料中的45岁以下的男女性别比=104.85(女性=100)推算,故k= 0.488326;③根据普查资料,妇女总和生育率取2000年的数据P(t)= 0.8795;④模型中出生婴儿当年死亡率Moo(t)假定与2000年出生婴儿当年死亡率的80%,即采用4OO=3.88%O。⑤从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看来,2000年分龄死亡率的数据波动较大,课题组结合1990 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对2000年分龄死亡率的数据进行移动平均处理,并采用死亡修正80%后作为死亡模式h(t)I;⑥以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龄生育率为生育模式 h i(t):⑦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迁入人口2 032人,迁出人口5 777 人,当年人口机械增长呈负增长,而根据统计年鉴数据(图6),2000年人口机械增长接近于零,故在本模型预测中先按封闭模型进行预测。 将上述确定的参数代入模型3-6,进行计算机模拟预测,得到如下结果:2007 年人口总数为212 648人,2020年为200 600人。另人口机械按增长率预测模型取2000~2007年间的人口机械增长数为△ P =1 OOO 7=7 OOO,取2008~2020年间为^9=2 OOO 13=26 000。则有2007 年人口总数为219 648 人,2020 年为233 600 人。 I移动平均采用公式:A=0.254I+0.5A+0.25H+I

基于回归分析的人口预测.doc

统计系课程实验论文基于回归分析的人口数量预测 学号:2014962005 姓名:李洋 年级:2014级 专业:统计学 课程:回归分析 指导教师:姜喜春 完成日期:2016年6月19日

摘要 .................................................................................................................................... I 前言 .. (1) 第1章一元线性回归 (2) 1.1 指标的选择 (2) 1.2 样本确定 (2) 1.3 一元回归分析 (3) 1.3.1 绘制总人口与粮食产量的散点图 (3) 1.3.2 设定理论模型 (4) 1.3.3 回归诊断 (4) 第2章多元线性回归 (5) 2.1 数据中心化标准化 (5) 2.2 多元回归模型建立 (5) 2.3 逐步回归法 (6) 2.4 多重共线性 (7) 2.3.1 多重共线性检测 (8) 2.4 主成分分析 (9) 2.4.1 主成分分析模型建立 (9) 第3章非线性模型 (11) 3.1 曲线回归 (11) 3.1.1 曲线拟合 (11) 3.2 Logistic模型 (13)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回归分析法是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称回归方程式)。同时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走势,它是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定量预测方法,又称回归模型预测法或因果法,应用于经济预测、科技预测和企业人力资源的预测等。回归分析可以说是统计学中内容最丰富、应用最广泛的分支。这一点几乎不带夸张。包括最简单的t检验、方差分析也都可以归到线性回归的类别。而卡方检验也完全可以用logistic回归代替。 众多回归的名称张口即来的就有一大片,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cox回归、poission回归、probit回归等等。 关键词: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

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实证分析 指导教师:李南成教授 作者(以学号排序)及分工 2004级金融工程2班邓志强40421066 文献综述 2004级金融工程2班孙瑞琪40421080 论文撰写 2004级金融工程2班吴雍40421086 数据收集 2004级金融工程2班肖玲40421087 模型建立与求解

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样本数据,建立了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模型,得出了:现阶段我国人口数量继续增加的趋势明显,应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增长和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人口数量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城乡人口结构对人口数量也有较大影响,且农村人口比例的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增加具有正的影响。 关键词:人口数量 计划生育 增长趋势 一、选题背景及目的 截止2006年度,我国人口总量已由1982年末的10.3亿增加到130756万人[1] ,同时有学者指出,中国人口统计中,瞒报率可能高于1.81%[2],中国实际人口数量可能已达到13.5亿,人口膨胀问题严重。 有效控制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资源不足的矛盾,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认识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人口模型,作出精确的预报,是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前提。然而国内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限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 1982年9月1日,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正式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经过二十几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我国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下降到5.89%, 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同时我国老龄化水平已由1983年末的4.441%上升到了9.050%,在这种情况下,应否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社会各届分歧日益增大。 本文采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20余年的样本数据,以求建立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决定机制,探讨现阶段我国是否应该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二、文献综述 对于人口问题的研究,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马尔萨斯(Malthus ,1766-1843)调查了英国一百多年的人口统计资料,得出了人口增长率不变的假设,并据此建立了著名的人口指数增长模型[3];同时,马尔萨斯首次把经济因素对生育率与死亡率的影响视为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 提出了古典的动态人口经济增长模型,基于上述成果,马尔萨斯成为了人口理论的奠基人,在这一模型中, 马尔萨斯忽略了相对价格的作用, 假定父母对子女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常规”递增函数。马尔萨斯预见, 各国经 [1] 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 [2] 1.81%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事后抽样调查所得出的漏报率 [3] 记t 时刻的人口为()x t ,假设人口增长率为常数r ,将()x t 视为连续、可微函数, 记初始时刻(t =0)的人口为0x ,则0()rt x t x e

成都人口情况

成都人口情况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一、总规修编历程 2002年12月至2003年4月,成都市规划局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三家研究机构进行了成都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对成都市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提出对成都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必要性。 2003年8月,成都市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2003-2020)》等组织修编《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至今已历经1年,通过了建设部、四川省和成都市三个层次的技术审查,共召开了部门协调会、各级政府汇报会等大小会议30多次,为规划修编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综合协调了四川省和成都市有关产业、国土、水利、电力、电信、交通等20多个行业专业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目标、城镇体系、城市性质与规模、空间布局、城市交通、园林绿化、城市景观、市政工程、近期建设、规划管理等有关规划内容。 二、总规修编背景及理由 (一)总体规划修编背景 1、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加快发展必须注意的“五个统筹”,并指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2、四川省政府近期下发《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意见》提出规划管理“九不准”;市政府着手整顿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推进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监督三分离的管理体制。 3、成都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提出“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特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城市化为主线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4、为适应国家与地方政府职能的调整与转变,城市规划编制重点与编制办法正酝酿着重大变化。

未来人口情况预测与危机分析

未来人口情况预测与危机分析 2012年6月

1、预测的基础数据 (1) 每年新出生人口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人口统计数据列出1954-2000年现存人口数,2001-2010年人口数由统计局公布数据计算得出,男女比例预估为118:100。其中:1991年至2000年的新出生人口数据按年统计的结果与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相差较大,但是根据第四、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按年统计的出生数是准确的。

(2)各年龄组数据 根据表1中数据进行统计,得出0-59岁年龄区间,每五年为一个样本空间的数据,60-65岁年龄组可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出来,65岁以上年龄组数据可根据全国2008年的抽样调查数据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出来。

表2:2010年各年龄组人数 (3)预测用育龄妇女人数 为了预测方便,把把每个孕妇自己的生育年龄进行平均折算,如果生两个孩子,就把两次的生育年龄进行平均。这样的平均生育年龄基本落在20-35岁之间。考虑人口男女比例失调,因此,预测需要2010年时0-29周岁各年龄组女性的数据如表3。 2、预测用模型 (1)人口出生模型 考虑到孕妇平均生育年龄,我们选取20-24岁期间30%生育,25-29期间50%生育,30-34期间20%生育,选取当时的总和生育率进行计算,当总和生育率在1.5以下时,一胎率较高,并且头胎生育年龄较早,所有孕妇平均生育年龄在25岁。当总和生育率大于1.5时,二胎比较多,自然平均生育年龄将增大,平均生育年龄将达到27岁。生育年龄对人口总数影响比较大,例如:20-25起生育两个孩子,与40-45岁去见生育两个孩子对人口总数影响差异巨大,因此,为了修正生育年龄对人口预测的影响及预测方便,本文选取25岁作为一个世代交替计算周期,当总和生育率大于1.5时候,需要以1.08为系数进行调整。 N0-4=(30%*N20-24 +50%*N25-39+20*N30-34) *R1/R2/(1+R3)

多种人口预测方法汇总

人口预测方法 人口预测模型的适用性,是决定预测结果的科学性和是否符合人口发展的趋势的先决条件。人口预测作为人口研究中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其预测方法的发展很快,主要的预测方法分为用微分方程方法预测的Logistic 模型,用数理统计方法预测的线性回归模型,用矩阵方法预测的Leslie 模型,具体又包括了人口增长率法、Logistic 模型、Leslie 模型、一元线性回归预测、多元回归预测、自回归法、指数函数法、幂函数法、系统动力学以及适用更为广泛的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等主要方法。 (1) 人口增长率法 人口增长率法是利用所选定的人口增长数学公式,根据基数人口总数,按照一定的人口增长速度推算未来时期人口总数的方法。该法要求人口增长符合算数增长规律,还要求未来人口净增长量或增长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至少相对稳定),其常用的推算公式为:00(1)n p p r n =+或0n p p mn =+。 (2) Logistic 模型 Logistic 模型增长公式为:(1)a bt t m p p e +=+,其中t p 为时刻的人口总数,m p 为人口极限规模,e 为自然对数的底,t 为时刻长度,a 、b 为待定参数。Logistic 模型考虑到人口总数增长的有限性,提出了人口总数增长的规律即随着人口总数的增长,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但对于在短期内如30-50年内人口增长可能呈上升趋势如人口生育率上升、死亡率下降等原因而导致人口呈上升趋势。Logistic 模型在应用中对时间长,人口数据变化大,因此误差较大且不稳定。而小城镇人口的变化就存在人口数据变化较大的特点,所以Logistic 模型对小城镇人口的预测并不适合。 (3) Leslie 模型 Leslie 模型不受短期外界因素的影响,对于中长期预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尤其对人口转折时期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其模型为:()(1)k k P LP -=。 (4) 一元线性回归法 人口发展过程中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基本保持不变,即各时期人口发展速度较一致,这里将时间作为控制变量,人口数量作为状态变量,确定它们之间的数学模型y a bx =+,其中a y b x =-,22[()()(/) ()/]i i i i i i b x y x y n x x n =--∑∑∑∑∑,一元线性回归法所预测的结果往往与实际结果相 比较低。 (6) (5) 幂函数法 幂函数法主要是适用于人口发展前期较快,后期逐渐减少的情况。其预测方程为:b y ax =。 (6) 指数函数法 有些地区的人口发展前一段时期较慢,越往后发展速度越快,如城市人口的发展,这种情况下一般选用指数函数模型:0()rt p t p e = ,其中()p t 为时刻的人口总数,0p 为起始时刻的人口总数,r 为人口增长率,t 为时间长度。 (7) 灰色系统GM (1,1)模型 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称为“灰色系统”。灰色系统GM (1,1)模型预测的特点是单数列预测,它把受众多因素影响,而又无法确定那些复杂关系的量,称为灰色量,其预测模型为:()(1)[(1)/]/ak x k x u a e u a -+=-+ 。 各种人口预测的方法都具有自身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对于不同变化规律的人口发展预测都可以准确的预测出结果,但是每一种方法都有自身的适用范围,在具体方法的选择上必须结合所预测地区的特点,占有数据量的多少,预测时段的长短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以求预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