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册《王老师教我们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册《王老师教我们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册《王老师教我们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册《王老师教我们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册《王老师教我们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册《王老师教我们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学习目标】

1了解老师和她所教的学科,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喜爱老师的情感。

2学习“老、师、语、文”4个生字,并能在句子中正确认读。

3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朗读句子“王老师教我们语文。”

4学习运用“谁教我们什么”的句式进行语言表达,说说认识的老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媒体:图上这位老师姓什么呀?

2师:有没有谁认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3师:这个字可以作为姓,我们班里有没有谁姓王的?自我介绍一下。

4这位老师也姓王,我们叫她“王老师”。

5学习“老、师”。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开火车读(开单轨,双轨和无轨火车)

(2)做“小老师”的游戏,读准“师”的字音。

一名学生:请跟我读“师”,老师的“师”。

其他学生:“师”,老师的“师”。谢谢小老师。

(3)齐读“王老师”。

说明:

(“王”字不是生字,班中肯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前就认识了,所以,教师只要引导他们说说是从哪里认识“王”字的?哪些同学

姓王?既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为“王老师”这一词语的出示设

下铺垫。当然要注意此时的要求不能定得太高,只要学生有表达的

欲望,交流时能声音响亮,基本说清,教师就应该给予表扬。

教学“老、师”两个生字时,尤其要重视“师”字的读音,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范读、跟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

等等。)

6听老师读句子:(注意要用心听噢,竖起小耳朵,眼睛盯着老

师看)

王老师教我们语文。

(1)师:问王老师教我们什么?(谁能告诉老师)

(2)学习“语、文”在哪里看见过这2个字?(出示媒体课表)

(3)找一找,课表上有这两个字吗?随机抽学生找,交流。

(4)给“文”字找找好朋友(文化、文学、文明……)

二巩固识字,学习句子。

1出示句子:王老师教我们语文。

2读句子,在读时可以多种形式读。(男女生对读,同桌一起读等)

3生字复习

4(1)玩“邮递员送信游戏”。

(2)对于读对这个字的学生奖励这个信封。

5再齐读句子,玩“打电话”游戏。

(1)师:滴铃铃,你知道谁教我们语文?

生:哦,我知道是王老师教我们语文。

(2)师:滴铃铃,你知道王老师教我们什么?

生:哦,我知道王老师教我们语文。

说明:

巩固识字与句子学习放在一起,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这一环节安排了几个步骤:这个邮递员送信游戏也只适合刚开始学字时使用,一来刚入学的学生思想集中的时间较短,利用游戏调节课堂气氛,也可以用来复习刚学的几个生字;最后通过“打电话”游戏,使学生初步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为下一环节的说话训练埋下伏笔。

三说话练习。

1多媒体演示(一年级各任课老师的照片)。

(1)师:这些是教我们班的老师们,你认识他们吗?猜猜他们是谁呀?

(2)请用“谁教我们什么。”的句式来说一句话。

2学生交流,教师评议。(上台交流,同桌一起说一说)

说明:

运用多媒体演示,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为句式训练降低难度。考虑到入学准备阶段学生识字量少,学生之间的识字差异也较大,所以只要学生会说就可以。另外还是关注学生在说话和回答问题时的态度,站姿,说话的完整性上多多关注。

当学生在交流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仔细听的习惯,让学生尽量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当然,听和说等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的长期引导、训练。

四读书(习惯反馈,和培养)

五布置作业:

回家读书给你的爸爸和妈妈听,凡是得到爸爸妈妈表扬的小朋友,到周老师这儿来换一颗小红星,好不好?

高中必修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集合的概念》教案 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是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此外,集合理论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感受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对待不同问题,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请分析以下几个实例: 1.正整数1,2,3, ; 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3.2018足球世界杯参赛队伍;

4.《水浒》中梁山108好汉; 5.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二)研探新知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 思考:上述5个实例能否构成集合?如果是集合,那么它的元素分别是什么? 练习1:下列指定的对象,是否能构成一个集合? ①很小的数②不超过30的非负实数③直角坐标平面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④π的近似值⑤高一年级优秀的学生⑥所有无理数⑦大于2的整数 ⑧正三角形全体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a)确定性:设A一个给定的集合,对于一个具体对象a,则a或者是集合A的元素,或者不是集合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b)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c)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关系的,即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我们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跟顺序无关. (3)思考1: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答案:(a)把3-11内的每一个偶数作为元数,这些偶数全体就构成一个集合.(b)不能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 (b)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A 例如:A表示方程x2=1 的解.2?A,1∈A (5)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下》教案20 祝你生日快乐

第二十课祝你生日快乐 一、教学重点 1.课文 2.语法汉语年月日的表达:名词谓语句 怎么问:用疑问语气提问 二、教具 挂历 三、教学要求 通过课文讲练掌握年月日等时间词语,并能用来表达“哪年哪月哪天做什么”。 四、教学提示 1通过课文讲练,希望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号,至于多大年龄,要视班上学生的情况,一般外国女孩子不愿意说自己的年龄。不过年龄小的学生,好像也并不忌讳说出自己的年龄。知道了学生的生日,老师要记下来,以后每到一个学生过生日的时候,老师要有所表示,如果可能,最好和全班同学一起为他/她准备一个生日晚会,通过这种生日聚会的方式融洽师生关系,把全班同学团结起来,使一个班像一家人一样。初级班的老师只教学生一年,如果我们记着学生的生日并为学生准备生日晚会,将是对学生极大的鼓励,教学活动就会在一种非常好的气氛中展开,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老师的施教会更加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前边我们说过,要使对外汉语教学多一点儿人文关怀,培养学生怎么关爱别人,我们老师就更应该在这方面做出榜样,关爱自己的学生,从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这种行为最终会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化为学生对老师对学校甚至对中国的美好记忆。这种记忆或许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我们当然主要是教学生学会汉语,但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为了表达思想和感情。所以,我们的课堂一定要传达一种美好的思想,美好的感情,而且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美好,人与人关系的美好,人情的美好,老师品格的美好, 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美好,从而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一个汉语教师如果有了这个责任,有了这种自觉,汉语教学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2.汉语名词谓语句的交际功能是简洁地表达时间(包括年、月、日、星期、时刻等)、商品价格、事物数量、人的籍贯、年龄和天气等。名词谓语句在结构上是没有判断动词“是”

《汉语教程》第一册下教案

结合实物、图片、语境、对比等方式进行生词教学,方法得当且有 层次性。对课文和语法点的教学设计也比较合理。练习的设计内容适当 而且形式灵活。总体感觉框架完整、灵活生动。 教学重点的安排还有欠缺,如语法点“太……”,第二课时有关“太……”两种意思对比的练习可以适当增加分量。本课两个课时有些 紧。其他修改意见请见文中批注。 成绩:92分 教案设计 教学对象:一年级留学生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下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课题:《可以试试吗》 课时:2学时(80分钟)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理解和规范写出并运用本课出现的17个生词。 2.让学生了解汉语钱币的说法,掌握“太+adj.+了”的用法,并重点掌握本课三个语法的用法。 3.要求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流利的复述课文内容。 4.本课的场景是买衣服,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在中国买衣服的基本流程,并进行相应的交际性操练。 教学内容及重点: 教学内容: 1.生词17个; 2.语法:(1)动词重叠;(2)又···又···;(3)一点儿、有(一)点儿;(4)太+adj.+了

3.课文(一)、(二)。 教学重点:以下内容有无难点? 1.下列生词的例解和扩展:深、浅、合适、种、打折; 2. “太+adj.+了”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动词重叠的形式、意义和用法,“又……又……”的用法,“一点儿”和“有(一)点儿”各自的用法和区别; 3.根据课文内容,练习买东西的正确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 1.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设定一定的场景,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和语法规则。 2.运用直观的手段: (1)实物:苹果、橘子等几种不同的水果,解释“种”的含义,并以苹果为例解释“又···又···”的用法。 (2)图片:羽绒服、长、短、深、浅、肥、胖、瘦、打折,并用图片对比展示“合适”。 3.以旧带新:好看(漂亮)可以(行好)便宜(贵) 4.交际活动训练:练习怎么买衣服。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1分钟) 1.稳定情绪,师生互致问候。 2.检查出勤情况。

2018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单元认识信息工具 一、教学内容要点 本单元是整个教材的引入篇,意在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特别是电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在娱乐中增长知识、掌握如何用信息表达自我,以及信息工具的相关知识。教学内容以故事情节以及游戏的形式分布于“信息工具知多少”、“软件操作新尝试”、“病毒危害早预防”中。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电脑的开关机操作,认识电脑的组成,以及鼠标的基本操作,如移动、单击、双击、拖动等。 2.感受信息的存在、发现信息、体会信息。学会完整地表达信息。 3.通过规章教育、使学生了解在操作电脑方面的有关安全常识,教育学生养成正确实用电脑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 动手实践、合作探索、情景创设、任务驱动。 四、教师知识准备 熟悉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连接及其运行环境,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优化技巧,系统安装及各种教学软件的安装和使用。熟悉安全用电常识和机房规章、技术操作规程。 五、教学软件、硬件设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windows自带小程序。 六、教学措施 1.对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结合实际故事形式导入 2.对各硬件的认识,可结合实物引导学生对看到的部分进行认识,对鼠标的

操作可让学生实际操作。 3.游戏软件可采用比赛法、擂台比赛等形式,让优胜者说说成功的技巧。4.本单元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采取比赛方式激发兴趣。 七、课时安排1-2课时。本单元共三课,每课1课时,共3课时。 第一课信息工具知多少 【教学目标】 1.学会电脑的开机和关机操作。 2.了解电脑的构成,掌握它们的功能。 3.掌握常见信息工具的作用,知道身边常见的智能信息工具有哪些。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对事物的描述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电脑的组成,指导学生熟练掌握电脑开关机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信息工具的作用。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开关机操作。 【教具准备】计算机。 【教学方法】 讨论、任务驱动、示范演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你们以前都看过什么书?电脑里面也有很多故事,有文字的,有动画的,还有电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脑的使用。 二、学习新知 (1)认识电脑,掌握电脑的组成部分。

珠心算第一册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算盘 【教学内容】第一册珠心算学习手册第1-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算盘及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打算盘的姿势,激发孩子对算盘的热爱,让孩子体验各种智能活动,调动孩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激发孩子对算盘的热爱,调动孩子学习珠心算的兴趣。 【教学难点】认识算盘及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打算盘姿势。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算盘的历史和功用 1.播放课件,展示古代和现代各式各样的算盘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从刚才你们开到的图片上,你发现都是各式各样的什么东西?算盘。 2.课件播放文字介绍,介绍算盘的历史和功用。 算盘是一种计算工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用算盘计数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所以算盘的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我们今天开始学习的珠心算用到的就是算盘中的一种,学习珠心算可以训练你心灵手巧,开发你的潜能,使你变得更聪明。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观察算盘,了解算盘的结构 1.课件出示算盘图,引导学生观察算盘。 2.出示大算盘,介绍算盘的框、梁、档、珠。 3.集体玩游戏:看谁说的快。 教师先用手指出框、梁、档、珠,要求学生迅速说出其名称。说得快的奖励一朵小红花。再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进行。 4.请学生给算珠起名,帮助学生认识和区分上、下珠。 师:梁上面的算珠还没名字呢,请小朋友给住在梁上面的算珠起个名字吧! 学生自由结合,商量讨论给算珠起名。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二册 上》教案7 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

第七课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 一、教学重点 1.课文 2.语法跟……一样/不一样 复句:不但……而且…… 二、教具 两种相同或不相同的东西若干四季的图片 三、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逐段背说下来。 2.会用“A跟B一样/不一样”表达比较结果相同或不同的意思。 四、教学步骤 【第一、二节课】 (一)组织教学 (二)处理生词 1.带领全班背说第六课课文。 2.听写生词(请三四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八九个词,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 3.全班一起认读生词。 4.老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个别认读,老师纠正发音和声调。 6.老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说。 老师组的句子要跟课文有关,既要体现语法点又要能结合班上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学生既有亲切感,又感到有用。每个句子都尽量让全班每个学生跟说一遍,要求他们懂意思,能流利地说出来,同时还要随时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声调、语调。例如: 国家→你是哪个国家的? /你们国家的时间跟北京一样吗? 时差→作们国家跟北京的时差是几个小时? 季节→你们国家一年有几个季节? 一样→你们的冬天/春天/夏天/冬天跟北京一样冷/暖和/热/凉快吗? 气候→你习惯北京的气候吗? 不但…而且…→他不但会说英语,而且还会说汉语。/不但我会说汉语,而且我妹妹也会说

汉语。 产生→我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武术产生了兴趣。 研究→我想研究中国历史。 只是→我只是对北京的历史有兴趣,不想研究历史。 一切→我对改革开放的一切都感兴趣。 开放→中国是一个对世界开放的国家。 (三)处理课文 1.引入课文。 2.领读课文两遍。 3.请学生就课文提出质疑,老师答疑。 4.老师就课文提问题,检査学生是不是都懂了。例如 罗兰她们国家跟北京的时间一样吗? 季节跟北京一样吗? 她们那儿夏天有北京热吗? 冬天常下雪吗? 玛丽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 麦克哪门功课跟玛丽考得一样?哪门考得不一样?玛丽怎么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兴趣? 玛丽想研究中国历史吗? 麦克对什么感兴趣? (三)处理课文 1.领说课文:老师说一句,学生跟说一句,既要齐说也要让学生单独说,还要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待学生基本能把课文的句子说出来以后再打开书。 2 领读两遍 3.请学生提问题,看有哪个句子不懂,一定要学生弄懂课文的意思,不然不能进行有效的操练。 4.老师就课文提问题,检査学生是不是都懂了。 5.带领全班齐读课文三遍——把全班分成两组分角色读三遍课文——不看书跟老师说三遍课文——指导学生不看书分角色集体对活(至少两遍)。直到能不看书把课文背说下来为止。 6.组织学生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一两遍(目的是认读课文),教师巡回检査学生的发音声调,发现问题,随时纠正。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下》教案16 你常去图书馆吗

第十六课你常去图书馆吗 一、教学重点 1.课文 2.语法时间词语作状语 二、教具 图片:图书馆、借书、看电视、看电影、写信、在公园玩儿等画面 三、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说。能说出白己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例如,常做什么,不常做什么,晩上常做什么,星期六和星期日常做什么等。 2.了解和掌握“还是”和“或者”这两个词的不同用法。 四、教学提示 1.汉语的时间词语(主要是时点词)常常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它可以放在主语之后,也可以放在主语之前。例如,我们可以说;你今天晚上做什么?也可以说:今天晩上你做什么?如果不加句子重音的话,这两个句子的语义是一样的。但是,交际中我们就可以发现两个句子在使用时很可能在语义上有一定的不同。你今天晚上做什么?强调的是今天晩上。但是开始阶段不必给学生讲这些。 2.“还是”与“或者” “还是”出现选择疑问句中,要求对方选择一项。而“或者”出现在陈述句中。因为这两个词在英语中都可以翻译成“or”,所以学生很容易错用。应该特别提醒一下。 3.“咱们”和“我们” “咱们”和“我们”在谈话中都包括听话人。不同的是,“我们”既可以包括听话人,也可以不包括听话人。而“咱们”则必包括听话人。例如:你们是外国人,我们是中国人,咱们是朋友。星期天咱们去哪儿?也可以说:星期天我们去哪儿? 4.“好吗?”的用法 “好吗?”用在陈述句后边,表示请求、征询别人意见。例如星期天我们去公园,好吗?回答时可以说:好吧。/好。/行。表示同意、答应。 5.“吧”在句子中表示请求或建议,也表示同意和答应。例如: 今天中午我们吃饺子吧。回答可以说:好吧。/行吧。 6.“很少”与“很多”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1.春夏秋冬 时间分配:2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识字课文《春夏秋冬》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月()日总第1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5个生字“霜、吹、落、降、飘、”,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4个生字“春、冬、风、雪、”,认识2个偏旁“雨字头、双耳旁”。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3.能主动累积关于四季的词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5个生字“霜、吹、落、降、飘、”,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 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春、冬、风、雪、”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ppt 春夏秋冬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问: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2.板书课题,领读,指导书写“春、冬”。 二、学习新词 1.依次出示四幅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用句式练习说话: 我知道图上画的是()季节,因为我看到图上画的有()。 2.依次出示四个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导认读。 3.出示:吹、落、降、飘,认识1个新偏旁“双耳刀”,指导认读,交流记 字方法。 4.词语搭配练习,练习朗读短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吹、落、降、飘 5.拓展:还有哪些事物能用上“吹、落、降、飘”? 三、指导写字 1.认读:风、雪。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3.(认识新偏旁“雨字头”说说和雨字的区别) 四布置作业 观察四季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板书设计: 春夏秋冬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月()日总第2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游、池、入”,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3个生字“花、飞、入”。 2.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3.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用心观察四季美景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游、池、入”,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 写3个生字“花、飞、入” 教学难点: 2.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最新珠心算第四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掌握连续进位的拨珠方法和法则。 2.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并能正确地运用“进位加”拨珠方法进行珠算。 3.在推导“进位加”的拨珠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能力和相互之间的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满十进一”拨珠算理和连续进位的拨珠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本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六月是我们小朋友的节日,充满了欢声笑语,个个小朋友都是美美的。智慧老人要带领聪明的小朋友前往快乐岛,欢度六一。你们想去吗?不过呀要过智慧老人的两关,才能获得开往快乐岛的车票。你们准备好了吗? 1、第一关:数珠互译(两、三位数) 2、第二关:48+9= 23+18= 等 交流:部分题交流算法和拨珠方法? 说说在珠算加法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相加减、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小朋友们真棒!(师竖起大拇指)恭喜你们获得了去快乐岛的车票。来,上车吧,咱们和智慧老人一起出发啦。(课件火车音乐) 二、因势利导自主探索 快乐岛的大门紧闭着,智慧爷爷说:“只有解决快乐岛大门上的问题,才能开大门进入快乐岛游玩。”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1、出示例题

(1)审题:你知道了什么?一共做了多少个呢? 谁来列一个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学生口述思路)板书列式:91+9 = (2)尝试:怎样来珠算呢?看看哪些小朋友能自己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在算盘上拨珠试一试。(学生打算盘,教师巡视) 同座位小朋友互相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算理反馈:算出来了吗?你是怎么珠算的?(指名拨珠演示)追问交流:个位上1+9满十,怎么拨? 个位满十向(十)位+1(启发学生说) 十位+1又怎样了?(又满十)怎么办?(十位+1满十,+1=-9+10右手拨去十位的9) 十位满十向哪位进一?(百位左手拨上百位的1。)归纳指法:个位+9——右手拨去1( +4=-6+10) 十位+1——右手拨去9(+1=-9+10) 百位+1——左手同时拨入1 小朋友们,你们看清楚,看明白了吗? 谁能重新说说91+9 怎么珠算?(再指名1~2人上台演示) 追问:十位上的1是哪来的?百位上的1呢? (4)回顾拨珠过程(课件演示) 教师适时追问,问在关键处。 学生独立边拨边说→同桌互拨互看 强调: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也就是说,哪位上满十,都向前一位进一。 (5)口述答句 2、对比沟通:今天学的知识与以往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相同:相同数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初级汉语教案大全

初级汉语(一)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上、下,第二册上)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第一课你好 一、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讲练,学生能够认读所学的声母和韵母,能够进行拼合,会唱四声,懂得三声+三声时,第一个三声要读作第二声的变调规则,能比较准确地说出“你好”,并能用于交际。会写并能记住汉字表中的汉字。 二、教学重点 1、韵母:a o e i u ü ai ei ao ou 和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及其拼合。 2、汉语的四个声调。 3、三声连读时第一个三声要变成第二声。 4、课文 三、使用教具 汉语拼音表、汉语普通话发音部位图 四、教学学时:2学时 五、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认识新学生 (二)展示教学内容 (三)单音教学 示范(每个音至少示范3遍)——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老师纠正发音。 (四)声调教学 示范(唱四声)——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纠正声调错误。 (五)处理生词 要边读边写或边写边读。

(六)处理课文 领说——演示——组织学生操练——学生朗读或背说、表演。 (七)三声变调 板书: (八)做课后练习 (九)布置作业 读拼音表,唱四声,写汉字,练会话。 第二课汉语不太难 一、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讲练,要求学生掌握所学韵母的发音,会拼合,会发轻声并能正确读出生词表中的轻声词,会说课文。 二、教学重点 1、韵母:an en ang eng ong。 2、带轻声的词: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 3、半三声。 4、课文与生词 三、使用教具:拼音卡片 四、教学学时:2学时 五、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跟学生打招呼:你们好! 要求学生说:老师好! (二)复习 用20—30分钟的时间分别请4个学生到黑板前来听写,一个学生做一项即可。 1、听写第一课所学的声母。 2、听写第一课所学的韵母。 3、听写音节(要求标声调) 4、听写汉字:一、五、八、不、口、白、马、大、女、好、你。 5、听写以后学生认读一遍。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53课教学设计

新概念第一次第53课教案设计 课型:New lesson (2)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1、Learn Lesson 53 An interesting climate 2、Learn Simple Present. 3、Learn the exercise of Passage 8 in PETS (1B). 4、Review the Phonetic Symbols. (3)重点句型及重点单词、词语: Phrases: in the East/West /South/North表示一个国家的东/南/西/北部in the east/west /south/north 表示方向 太阳升起用rise,太阳降落用set. Structure: Where do you come from? I come from . Which do you like best? (4)教学难点: 一般现在时中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的动词加S (5)教学准备: ①Recorder ②tape ③phonogram cards ④word cards ⑤stars ⑥poster ⑦phonetic symbol cards ⑧teaching plan ⑨教学流程表⑩Pictures (6)教学程序及教学游戏安排: StepⅠ:Warming up exercise 1.Genral greeting 1> How is the weather? 2>Who cooks breakfast for you? 3>Which animals do you like more, bears or pandas? 4>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unday mornings? 5>In which month is our National Day? StepⅡ: Revision Review the Phonograms, the Phonetic Symbols and the words. flash cards Pass cards StepⅢLearn Lesson 25 1.Learn new words mild always season east west south north rise set

珠心算备课(第一册)

教学目标:1、认识算盘的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的画出算盘的各个部位 3、激发学生学习珠心算的兴趣,积极认识各部位名称,建立脑像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画出算盘的各个部位,建立脑像 教学手段:实物投影演示、儿歌记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算盘: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很多很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算盘计算数据,这是一种非常准确、快捷的计算工具,你们想学吗? 二、新授: 1、认识算盘的各部位名称 (1)听儿歌: 小小算盘四边框,中间横木叫做梁 根根档上穿珠珠,上五下一不要忘。 学生学习记忆 (2)认识框:上框下框左框右框(四边框) (3)认识梁、档横——梁竖——档 (4)认识上珠和下珠 上珠一个代表5 下珠4个,每个代表1 (5)认识定位点:数一数有几个定位点?两个定位点之间有几个档? 2、再读儿歌:记忆各部位名称 三、巩固练习: 1、拿出自己的小算盘,老师说哪你指哪? 2、前后桌为一组,说说算盘的各部位名称,一人说一回 3、投影出示:认真观察,说一说每幅算盘图缺什么? 4、第5页:想一想下面的五幅算盘图少了什么?并用笔画出来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一齐背儿歌 五、作业:回家后,把算盘的各部位名称说给家长听

教学目标:1、认识1的写法和1在算盘上的打法 2、正确地在算盘上拨1,掌握指法,建立脑像图 3、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建立脑像图 教学重点:正确地在算盘上拨1,掌握指法,建立脑像图 教学难点:正确地在算盘上拨上1、拨去1,掌握指法,建立脑像图 教学手段:老师演示,学生拨珠操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贴图: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中水果的个数。(一个苹果、一个梨……) 板书:1 二、新授: 1、数字“1”像什么?(1像铅笔细又长,像1根棍……) 2、写法: 老师在田格中写1,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再练习写 3、在算盘上怎样拨上1呢?拨去1呢? 老师演示,先右手拨珠指法,再左手拨珠指法 学生交流指法 4、练习让学生拨一拨,边想边拨 5、建立脑像图,拨上1、拨去1,全盘练习 6、画珠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右手拨上、拨去1;左手拨上、拨去1 2、全盘练习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拨1练习 六、板书设计: 1的认识 1像铅笔细又长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模板

初级汉语教学课教案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设计的教学对象为具有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班 二、课型 词汇课 三、教材 《中文》第二册修订版 中国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研究所编 四、教具 图形卡片 五、教学内容 词汇数量:18个 课文内容: 买东西 Go Shopp ing 今年我六岁了,昨天是我的生日,我们一」家去买东西。妈妈给我买了蛋糕、面包、牛奶和水果。 爸爸给我买了笔、本子 和 打我喜欢的玩具。哥哥和姐 姐给我买了一- 1张生日卡。我们一起唱生日歌:,这一天,我真高兴。 六、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词语,熟练用文章中学到的重点词语造句子 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买”、“真”、“给”、“我们”等词造句,学会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名词。 教学难点:用“买”、“真”、“给”、“我们”等词造句,学会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名词

八、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

本节课的教学时间为40分钟,复习旧课时间为5分钟,老师讲解时间为20分钟,课堂练习时间为10分钟。 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 复习旧课:(时间掌握在5分钟) 《找朋友》 (1)班级集体朗读课文 (2 )默写生字“拍”、“着”、“拉” 默写词语“拍手”、“拉手” (3)请一位同学用肢体语言来再现“拍手”、“拉手”两个词语 2. 学习新课: (1)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 (时间掌握在7分钟)\ ①认读:今年j in ni印(this year) 昨天zu o ti m(yesterday) 生日sheig r i(birthday) 买m d(buy) 妈妈m a m a(mother/mom) 爸爸b a b a(father/dad) 哥哥g e g e(elder brother) 姐姐ji e jie(sister/elder sister) 蛋糕d a g a o(cake) 面包mi m b a(bread) 牛奶ni u n d(milk) 水果shu i gu o(fruit) 笔b i(pe n) 本子b e zi(book/ no tebook) 玩具w印j u(toy) 真zh e(in deed) 咼兴geo x ing(happy/glad/pleased) 给g e(give) 东西d a ng xi(thi ng) 唱歌ch mg g e(si ng) ②部分词语扩展:举例造句。 ㈠买:拿钱换东西,与“卖”相对。造词:买衣服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下》教案24 我想学太极拳

第二十四课我想学太极拳 一、教学重点 1.课文 2.语法能愿动词:想、会、要、能可以 二、教具 图片:打太极拳 三、教学要求 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if课文并能背说。要求学生会用能愿动词表达自已的意愿(我想学打太极拳)、能力(我会说英语)和要求(你能不能再说一遍)等。 四、教学提示 1.本课的能愿动词“要”和“想”前边已经出现过。在处理生词时可以从“会”引入课文(一)。 老师:玛丽,你会说英语吗? 学生:我会说英语。 老师:山本,你会说日语吗? 学生:我会说日语。 老师:姜美玉,你会说韩国语吗? 学生:我会说韩国语。 老师:你们会打太极拳吗? 学生:不会。 老师:你们想学太极拳吗? 学生:想学。 老师:姜美玉,你想学京剧吗? 学生:我不想学京剧。 老师:玛丽想学京剧吗? 姜美玉:玛丽想学京剧。 老师:田中,你想学什么? 田中:我想学书法和中国画。 老师:麦克,你想学什么? 麦克:我想学电脑。 要提醒学生的是: 用能愿动词+动词+実语的句子, 用正反问句提问时,要用能愿动词的肯定与否定,而不是动词的肯定和否定: A:你会不会说英语? 不说: x你会说不说英语? B:我会说英语。 A:你想不想学太极拳? 不说: X你想学不学太极拳? B:我想学太极拳。

“要”的否定是“不想”或“不愿意”,而不是“不要”。 A:你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B:我不想去医院。 汉语的“不要”表示劝阻和劝止。例如:请不要在教室里吸烟。 口语常用“别+动词”,例如:上课了,请大家别说话了。 课文(二)重点是“能-的两种用法, 一个是表示有能力有条件做某事, 一个表示环境、条件或情理上允许。 “能”的第一个用法与“会”相当。例如:他会/能说法语。 但是, “能”的第二个用法是“会”没有的,因此,学生常常说出这样的错句: 她病了,不会上课。 要特別提醒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用“不能”: 她病了,不能来上课。 课后有一幅画, 恰当地表达了这两个词的区别。 他会开车,现在他不能开。(因为他喝酒了。) 2.另外一个语言点是用“怎么”询问原因的用法,怎么=为什么: 玛丽怎么没有来? =玛丽为什么没有来? 因为“为什么”一词在第二十五课:;i出现,所以这里要给学生翻译一下。 “可以”的否定是“不能”,不是“不可以-,学生常常用“不可以”来表示“不能”的意思是不对的。“不可以”表示劝止或禁止的意思时与“不能”意思相当,但是语气较生硬。 例如:对不起,这儿不能/不可以抽畑,请到外边儿去抽吧。 A:这儿可以停车吗? B:不可以。 五、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带领全班同学背说第二十~二十三课课文 2.听写句子(请几个学生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写一个句子,其他人写在本子上):

珠心算第四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有余数得除法 【教学内容】有余数得除法 【教学目得】 1.进一步理解“满十进一”得算理,掌握连续进位得拨珠方法与法则。 2.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学生思维得连续性,并能正确地运用“进位加”拨珠方法进行珠算。 3.在推导“进位加”得拨珠方法得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得探索能力与相互之间得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满十进一”拨珠算理与连续进位得拨珠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本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六月就是我们小朋友得节日,充满了欢声笑语,个个小朋友都就是美美得。智慧老人要带领聪明得小朋友前往快乐岛,欢度六一。您们想去吗?不过呀要过智慧老人得两关,才能获得开往快乐岛得车票。您们准备好了吗? 1、第一关:数珠互译(两、三位数) 2、第二关:48+9= 23+18= 等 交流:部分题交流算法与拨珠方法? 说说在珠算加法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相加减、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小朋友们真棒!(师竖起大拇指)恭喜您们获得了去快乐岛得车票。来,上车吧,咱们与智慧老人一起出发啦。(课件火车音乐) 二、因势利导自主探索 快乐岛得大门紧闭着,智慧爷爷说:“只有解决快乐岛大门上得问题,才能开大门进入快乐岛游玩。”走,我们一起去瞧瞧! 1、出示例题

(1)审题:您知道了什么?一共做了多少个呢? 谁来列一个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学生口述思路) 板书列式:91+9 = (2)尝试:怎样来珠算呢?瞧瞧哪些小朋友能自己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在算盘上拨珠试一试。(学生打算盘,教师巡视) 同座位小朋友互相说说您就是怎么算得? (3)算理反馈:算出来了吗?您就是怎么珠算得?(指名拨珠演示) 追问交流:个位上1+9满十,怎么拨? 个位满十向(十)位+1(启发学生说) 十位+1又怎样了?(又满十)怎么办?(十位+1满十,+1=-9+10右手拨去十位得9) 十位满十向哪位进一?(百位左手拨上百位得1。 ) 归纳指法:个位+9——右手拨去1( +4=-6+10) 十位+1——右手拨去9(+1=-9+10) 百位+1——左手同时拨入1 小朋友们,您们瞧清楚,瞧明白了吗? 谁能重新说说91+9 怎么珠算?(再指名1~2人上台演示) 追问:十位上得1就是哪来得?百位上得1呢? (4)回顾拨珠过程(课件演示) 教师适时追问,问在关键处。 学生独立边拨边说→同桌互拨互瞧 强调: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也就就是说,哪位上满十,都向前一位进一。 (5)口述答句 2、对比沟通:今天学得知识与以往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相同:相同数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二册 上》教案6 我比你更喜欢音乐

第六课我比你更喜欢音乐 一、教学重点 1.课文 2.语法比较句:①A比B……②A没有B(这么/那么)…… ③A不如B 数量补语 感叹句:太/真+形容词好/多+形容词 二、教具 图片:飞机、火车、自行车、西瓜、苹果、葡萄 上海市和北京市的地图 CD唱片:在那遥远的地方 三、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逐段背说下来。 2.掌握汉字比字句的意义和用法,会用比字句表达比较。 四、教学步骤 【第一、二节课】 (一)组织教学 (二)处理生词 1.听写生词(请三四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八九个词,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 2.老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3.学生个别认读,老师纠正发音和声调。 4.老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说。 老师组的句子要跟课文有关,既要体现语法点又要能结合班上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学生既有亲切感,又感到有用。每个句子都尽量让全班每个学生跟说一遍,要求他们懂意思,能流利地说出来,同时还要随时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声调、语调。例如: 比→西瓜比苹果大。/飞机比火车快。/学生A比B高。/上海的人口比北京多。 变化→北京的变化很大。/这些年北京有很大的变化。 最→最好/最高/飞机、火车、汽车中,飞机最快。

变→他变了。/他变得爱学习了。/爱说话了。 增加→来中国以后我体重增加了三公斤。 暖和→我的房间很暖和。 天气→天气预报/你听今天的天气预报了吗? 气温→今天的气温很低。 迷→音乐迷/足球迷/电影迷 光→光激光唱片我就有好几百盘呢。 古典→古典音乐/喜欢古典音乐 现代→现代音乐/喜欢现代音乐 曲→世界名曲/这是一首世界名曲。 流行→流行歌曲/这个破最近很流行。/这种颜色很流行。 年轻→年轻人都喜欢流行歌曲。/你们很年轻。 不如→我不如姐姐努力。 遥远一→我的国家离中国很遥远。 (三)处理课文 1.领说课文:老师说一句,学生跟说一句,既要齐说也要让学生单独说,还要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待学生基本能把课文的句子说出来以后再打开书。 2 领读两遍 3.请学生提问题,看有哪个句子不懂,一定要学生弄懂课文的意思,不然不能进行有效的操练。 4.老师就课文提问题,检査学生是不是都懂了。例如: 田芳暑假去哪儿了?她的家是在上海吗? 冬天上海比北京冷吗?为什么田芳说上海的冬天没有北京暖和? 王老师喜欢什么音乐? 王老师喜欢不喜欢流行歌曲?为什么? 林老师喜欢音乐吗?林老师喜欢流行歌曲吗? 5.带领全班齐读课文三遍——把全班分成两组分角色读三遍课文——不看书跟老师说三遍课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上》教案1 你好

第一课你好 一、教学重点 1.韵母:ɑ o e i u ü ɑi ei ɑo ou 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声韵母拼合 2.汉语的四个声调 3.三声连读时第一个三声要变成二声 4.课文 二、教具 汉语拼音表汉语普通话发音部位图 三、教学要求 通过课堂讲练,学生能够认读所学的声母和韵母;能够进行拼合;会唱四声;懂得三声+三声时,第一个三声要读做第二声的变调规则;能比较准确地说出:“你好”,并能用于交际;会写并能记住生字表中的汉字。 四、教学提示 1.单韵母 利用挂图让学生了解发音时的舌位和口型,掌握发音要领,同时老师要作示范。让学生听清楚老师的正确发音,获得每个音的语音形象。 ɑ ɑ的发音难点在于,多数学生的开口度不够,教的时候可以适当夸张。要求学生把嘴张开,大声地发出ɑ来。 o 要求学生圆唇。 e e的发音难度是学生不能扁唇,有的学生受英语语音的影响,容易发出卷舌音来,要不断演示从ɑ到o再到e的发音,让学生看清楚这几个音的唇形变化,舌位基本不变。避免学

生把e发成卷舌音。 i i的发音难点是舌位。要让学生把舌头放在下齿背,口形扁平,发音才能正确。 u u的发音难点在口型,很多学生(特别是日本学生)不会圆唇,或者虽然把嘴唇拢圆了但是不能努出来,结果舌头也跟着出来了,所以仍然发不出正确的u来。在学生把嘴唇拢圆后,要教他们把舌头收回去,这样才能发出汉语的u来。 ü ü的发音难点是容易与u相混。要运用带音法,老师先从学过的i开始,进行示范,拉长i的音程,逐渐把嘴唇收拢,ü就带出来了。 2.复韵母 避免学生把ɑi、ei、ɑo、ou发成明显的两个音,要带领他们发出浑然一体的复韵母来。老师在示范发音时,不要过分夸张,以免学生误解而发音错误。 3.声母 本课声母发音难点是送气音与非送气音。P、t、k为送气音,b、m、d、g为不送气音。教师可准备一张小纸条,示范发音时将纸条放在嘴边。发不送气音时纸条不会飘动,而发送气音,纸条就会随着口中吐出的气流飘动。 f是唇齿音,而h是舌根音,发音部位不同。发f时一定要将尚持接触下嘴唇,让气流从中间摩擦发出,而h的音要从舌根和软腭中间摩擦发出才对。 4.声调 一般在教第一个单韵母ɑ时就开始教四个声调,给学生“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的概念。在以后的教学中可将ɑ的四个声调作为定调音。(唱四声) 5.三声变调 结合课文句子“你好”进行教学。 在黑板上明确标出:三声+三声→二声+三声。 6.会话 重点演示“你好”在日常交际中的使用。 老师可以走到一个学生面前向他问好,看他会不会用“你好”回答,或者跟一个学生握手、点头示意等。

三上珠心算教案(1)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倪子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一位数的珠算、心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逐步 养成良好的习惯。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 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看珠说数。 426 309 952 216 520 783 2、听心算。 56÷8 72÷9= 24÷8= 7÷7= 6×3= 4×7= 3× 5= 8×8= 5×2= 3、听珠算。 20+20+20= 30+30+30+30= 40+40+40+40+40= 50+50+50+50+50+50= 90+90= 60+60+60+60= 4、背诵2-9的大九九乘法口诀。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有46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班) 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每班分的几支?” (3)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46÷2=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④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每班先分得2盒,是20支,再分得3支,合起来是23支。 B、40÷2=20 6÷2=3 20+3=23 ⑤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珠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46÷2=怎样珠算? 讲解:试商头大隔位商。师范拨 学生独立实拨。 看盘空拨。 ④想拨。 2、教学试一试。 90÷5怎样实拨,在自己的小算盘上试一试。 交流拨珠过程。 先拨入90头大隔位商,9÷5够除商1拨去5,40÷5商8拨去40,得18 请小朋友到老师的大算盘上拨。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上》教案2 汉语不太难

第二课汉语不太难 一、教学重点 1.韵母: 2.带轻声的词: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 3.半三声 4.课文与生词 二、教学要求 通过讲练要求学生掌握所学韵母的发音,会拼合,会发轻声并能正确读出生词表中的轻声词,会说课文。 三、教学提示 韵母 本课出现鼻韵母,比较难的是:an 和ang,en和eng的发音不易区分。常用的办法是:让他们发an这个音时,用牙齿轻轻咬住舌尖,找到an这个音的正确发音部位,体会an的语音形象,这样慢慢就会发了。an的发音突破后,en这个音一般来说就不太难发了。 在拼合上,像ban pan man fan等,应重点教学。 ang发音时,让学生把口张开,让声音从口腔的后部带上后鼻音发出来就是了。 教ong时要注意让学生看清发音时的口型。只要口型对了,一般就能发出ong来了。 轻声 教轻声时应示范发音,领读或领说“爸爸、妈妈、弟弟、哥哥、妹妹”这些带轻声音节的词,然后在黑板上图示轻声受前面一个音节影响音高变化的情况。例如:哥哥、来吗、好吧、弟弟等。让学生了解轻声字在一声、二声、三声、四声等音节后边的音高变化情况。 半三声 第三声在第一声、第二声、第四声和轻声音节前面时要读成半三声。首先示范,然后图示半三声发音近似于24而不是214,并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半三声的双音节词语进行反复操练。 四、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跟学生打招呼:你们好! 要求学生说:老师好!

(二)复习 要用20-30分钟的时间,分别请四个学生到黑板前听写,每个学生做一项即可。 1.听写第一课所学声母。 2.听写第一课所学韵母。 3.听写音节(要求标调号): bāpàdàtāh?f?gēka bǐpíd?tahoùfǒu gūkù bùpùdìtìhēi fēi gǎi kǎi bái pái dútúhùfùgěi děi běi p?i dài tài hāfāgǒu kǒu 4.听写汉字: 一、五、八、不、口、白、马、大、女、好、你。 听写生词时,可以请三四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听写,没人写七八个生词,其余学生在下边写。听写句子时,请三四个学生到黑板前听写,每人写一个,最多写两个句子。可以让学生既写汉字又写拼音。 5.无论是拼音还是汉字,听写以后都要求学生认读一遍。 6.做第一课课后的练习。 (三)进行新课 1.发音示范(每个音老师发2-3遍,学生听) 2.带领全班学生发音:每个音学生齐读三遍 3.在齐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单练,适当纠正学生发音。 4.读拼音并唱四声(每个音节都要唱四声) 5.领读课文三遍——学生齐读三遍——不看书领说三遍——学生不看书分角色或不分角色说两遍。 6.分组操练会话。 (四)布置作业(要板书作业的页码、题号) 1.读拼音表并唱四声 2.练会话,要求会背。 3.做练习,练习项目要求全做。 4.写汉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