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铁塔基站防雷接地检查与防护要点

中国铁塔基站防雷接地检查与防护要点

中国铁塔基站防雷接地工作

铁塔公司防雷接地工作

一:重要性

1.突破“装配式基站建设”的瓶颈。主要提高网络质量,减少雷击故

障,同时解决建设速度,节约投资问题;

2.铁塔公司打造“绿色通信网”,“绿色防雷”是重要技术。

二:必要性

1.建维部门的主要工作;

2.目前初夏交际时刻的例行日常工作;

3.高铁“7.23事故”是雷电引发的重大事故,铁塔必须防范于未然。三:工作要点

1.建设维护同时抓,一起抓,不能管理和技术分离;

2.从规划设计入手;

3.鼓励采用新技术,从科学性、实用性、经济性多方面评估。

目录

一、雷电相关理论知识

二、防雷接地关键技术及要求

三、防雷接地工作思路及措施

四、防雷接地新技术

一.雷电相关理论知识

1.雷电的简介

2.雷击事故的原因及特点

3.防雷工程的相关标准

4.防雷工程要求的资质

雷电的危害及分类

雷电是一种强对流天气灾害。被联合国减灾十年委员会列为“对人类生活影响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被国际电工委员会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我国常见的雷害主要有直击雷、球雷、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等种。

危害通信设施的雷击,大部分是雷电侵入波或感应雷,若通信电源遭直击雷或球雷,安装在附近的其他电信设备一般也将被损坏。

雷电侵入波是雷电发生时,雷电流经架空电线或空中金属管道等金属体产生冲击电压,冲击电压又随金属体的走向而迅速扩散,以致造成危害。

感应雷是指感应过压。雷击于电线或电气设备附近时,由于静电或电磁感应将在电线或电气设备上形成过压。

超过8722多件案例损坏原因的分析

过电压31,68%

(雷击及操作过电压)

火灾4,88%

盗窃7,01%

水灾6,22%

不小心/误操作

22,67%

其它26,76%

风暴0,78%

雷电过电压损失为灾害之首

德国的法兰克福ELETR (以莱特)保险公司的

统计说明

集成化程度提高,增加了设备敏感度

——美国通用电气研究表明,现有电子的抗浪涌等干扰能力较50年代下降106~108倍

大气污染,导致气候环境恶劣,雷击频发

——上海Nk(年均雷暴日)32.2天=>49天

(约相当于每周就有一天面对雷击的风险)

设备数量的增加

——80年代邮电部建设资金约2亿/年,现大于1000亿/年 全国每年直接损失100-120亿,间接损失更不计

其数

雷击事故频发的原因

发生雷击事故基站的特点

1.易引雷——高耸的铁塔、远距离的架空线(电源、信号);

2.位置高——由于需要收发无线通信信号,通信基站往往建于空旷或地

势较高的地区,极易遭受雷击;

3.多雷区——高山通信基站处在雷电相对活跃的环境,易遭雷击;

4.抵抗弱——随着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设备集成度愈来愈高,体积愈

来愈小,而其抗雷的能力却越来越弱。

5.接地差——地质条件所限,接地电阻超标;

6.数量多——随着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通信基站建设的覆盖率越来越

广,越来越多,数量激增;

为了防止通信基站遭受雷害确保基站内设备的安全和正常工作,提高网络运行的安全系数,实施通信基站的综合防雷与接地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基站发生雷击事故的主要途径

1.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住建部&质检总局):外

部防雷为主;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 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通信基站绝大多数属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施工资质要求乙级或以上。

2.GB 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住建部&

质检总局):内部防雷为主。按照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值确定雷电防护等级:通信基站为B级。

3.通信防雷产品标准符合性认定管理实施细则。

1.《通信防雷产品标准符合性认定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保障进入通信网的防雷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规范通信防雷产品标准符合性认定管理;

第二条:通信防雷产品标准符合性认定是指按照规定的技术方案进行审查、检测、试验,确认防雷产品符合相关技术法规及技术标准的活动。

第四条:通信网上使用的防雷产品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电信运营企业应选用经标准符合性认定的通信防雷产品。

2.GB 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原行业标准YD 5098升级为国家标准)

3. YD/T 1235.1-2002《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技术要求》

4. YD/T123

5.2-2002 《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测试方法》

5. YD/T 1542-2006《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SPD)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通信防雷的企业(铁塔)标准一

Q/ZTT 1009-2014《通信基站防雷接地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

限公司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在通信基站防雷

接地建设上的技术要求,为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施工、验收、维护提

供技术依据。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通信基站工程。

1.为防止和降低…通信基站因雷击造成的危害,确保人员安全和通信

设备的安全和正常工作…。

2.通信基站防雷接地工程应建立在联合接地、均压等电位、分区保护

的基础上,并应根据电磁兼容原理,按防雷区划分原则,对防雷器的安装位置进行合理规划。

3.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必须选用经过国家认可的第三

方检测部门测试合格的防雷器。

4.通信基站的雷电过电压保护,应根据当地雷电活动情况和环境条件,

选择合理防护措施的同时,也应防止过度保护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通信防雷的企业(铁塔)标准二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七条:各级气象主

管机构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

2.《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单

位应当取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资质证(分甲、乙、丙三级)

3.《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8号令):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和

施工实行资质认定,有资质的单位按照相应的资质等级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禁止无证或者超出资质等级承担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

对从事防雷工程的个人:省级气象学会负责资格认定,组织的考试,并颁发资格证书。

目录

一、雷电相关理论知识

二、防雷接地关键技术及要求

三、防雷接地工作思路及措施

四、防雷接地技术的发展

二、防雷接地关键技术及要求

1.基站接地网络

2.基站接地排

3.通信线缆接地

4.通信设备接地

5.塔房一体化接地

1.基站地网的构成

2.基站联合接地示意图

3.典型基站系统接地示意图

4.接地电阻值

5.基站系统接地检查

6.雷电流入地分布情况

二、防雷接地关键技术及要求-

接地网络

扁铁

角铁

焊接

环形地网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98 1 总则 1.0.1 为防止移动通信基站遭受雷击,确保移动通信基站内设备的安全和正常工作,确保构筑物、站内工作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设计。对于改建、扩建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设计,已建基站的防雷与接地技术发行亦可参照执行。设在综合通信楼内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设计应按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与本规范一并执行。 对于利用商品房(居民住、高用办公楼等)作机房的通信基站,亦应参照本规范执行,其地网应根据现场环境条件的呆能进行布设,但机房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建筑防雷接应共用一个地网。 1.0.3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设计应本着综合治理、全方位系统防护的原则,统筹设计、统筹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切实做到安全可靠。 1.0.4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中采用有理论依据、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并经部级主管部门鉴定合格的产品。 2 术语 2.0.1 环形接地装置 围绕移动通信基站房四周,接规定浓度埋设于地下的封闭环形接地体(含垂直接地体)。 2.0.2 接地体 埋入地下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导体。 2.0.3 接地汇集线 引出机房、电力室等各种接地线的公共接地母线 2.0.4 接地引入线 接地汇集线与接地体之间的连接线。 2.0.5 接地线 通信设备与接地汇集线之间的连接。 2.0.6 接地系统 接地线、接地汇集线、接地引入线以及接地体的总称。

3 移动通信基站的离雷与接地 3.1 供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3.1.1 移动通信基站的交流供电系统应采用三相互线制供电方式。 3.1.2 移动通信基站宜设置专用电力变压器,电力线宜采用具有金属护套或绝缘护套电缆钢管埋地引入移动通信基站,电力电缆金属护套或钢管两端应就近可靠接地。 3.1.3 当电力变压器高在站外时,对于地处年雷暴日大于20天、大地电阻率大于100Ω·m的暴露地区的架空高压电力线路,宜在其上方架设避雷线,其长度不宜小于500m。电力线应避雷线的25°角保护范围内,避雷线(除终端杆处)应每杆作一次接地。 为确保安全,宜在避雷线终端杆的前一杆上,增装一组氧化锌避雷器。 若已建站的架空高压电力线路防雷改造采用避雷线有困难时,可在架空高压电力线路终端杆、终端杆前第一、第三或第二、第四杆上各增设一组氧化锌避雷器,同时在第三杆或和四杆增设一组高大保险丝。 避雷线与避雷器的接地体宜设计成辐射形或环形。 3.1.4 当电力变压器设在站内时,其高大电力线应采用电力电缆从地下进站,电缆长度不宜小于200m,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连接处三根相线应加装氧化锌避雷器,电缆两端金属外护层应就近接地。 3.1.5 移动通信箕站交流电力变压器高压侧的三根相线,应分别就近对地加装氧化锌避雷器,电力变压器低压侧三根相线应分别地加装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变压器的机壳、低压侧的交流零线,以及与变压器相连的电力电缆的金属外护运载,应就近接地。出入基站的所有电力线均应在出口处加装避雷器。 3.1.6 入移动通信基站的低压电力电缆宜从地下引入机房,其长度不宜小于50m(当变压器高压侧已采用电力电缆时,低压电力电缆长度不限)。电力电缆在时入机房交流屏处应加装避雷器,从屏内引出的零线不作重复接地。 3.1.7 动通信基站供电设备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避雷器的接地端,均应作保护接地,严禁作接零保护。 3.1.8 动通信基站直流工作地,应从室内接地汇集线上就近引接,接地线截面积应满足最大负荷的要求,一般为35~95㎜2,材料为我股铜线。 3.1.9 移动通信基站电源设备应满足相关标准、规范中关于耐雷电冲击指标的规定,交流屏、整流器(或高频开关电源)应设有分级防护装置。 3.1.10 电源避雷器和天馈线避雷器的耐雷电冲击指标等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3.2 铁塔的防雷与接地 3.2.1 移动通信基站铁塔应有完善的防直击雷及二次感应雷的防雷装置。

基站防雷接地规范

基站防雷接地规范(2006年试行V3.5) 为了防止移动通信基站遭受雷害,确保建筑物、站内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基站内设备的正常工作,提高网络运行的安全系数,有必要做好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工作。一.基本原则 实施防雷工程应本着整体防雷、综合治理、系统防护的原则: 1.防止异常电流进入机房。 2.对进入机房的异常电流,应通过避雷器、合理接地系统和地网尽快泄放。 3.对通过以上原则仍未能避免的异常电流应通过等电位连接的技术,将影响降低到最低。 二.电力引入 2.1变压器应安装高低压避雷器,其地线应与地网良好连接。 2.2基站供电应采用三相四线铠装电力电缆埋地进入机房,其长度不宜小于15m。 2.3 2.4重点基站(如传输节点机房等)、郊区及乡镇基站必须安装压敏型电源避雷器。一级避雷器应安装在基站总交流配电箱内(或旁边)、二级避雷器应安装在开关电源AC屏内,该避雷器应在采购电源设备时一并提出要求。一级电源防雷器的安装必须在电源线的进口处,不许安装在远离电源线的地方,否则将失去作用。一、二级避雷器的接地线应尽量短直,引下线长度应不大于1.5米,截面积为35mm2,连接必须可靠,线耳压接必须牵固。安装位置如图一所示。一、二级避雷器间的交流电源线长度应不少于5m,对于距离不足5m的基站也可在一、二级避雷器间加装8.5-15μH(5m*1.7μH/m)的空心电感退耦器(必须注意电感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得等于或小于基站最大用电负荷)。

图一内置避雷器AC屏的安装位置 2.4.1电源避雷器的要求: 2.4.1.1.第一级压敏避雷器的要求: (1)对于高山和多次遭雷击的基站最大放电电流≥120-150KA/每线; 响应时间≤100ns,3+1的保护模式 (2)山区(中雷区以上有架空电源线引入的机房、丘陵、公路旁、农民房、水田中、易遭受雷击的机房,且雷暴日为多雷区的地区)电源用SPD最大通流量: L-PE或 L-N、N-PE必须通过冲击通流容量≥100KA/每线、8/20μs波形的检测,最大持续 工作相电压385V,采用3+1的保护模式。 (3)对于郊区(城市中高层孤立建筑物的楼顶机房、城郊、居民房、水塘旁以及无专用配电变压器供电的基站,且雷暴日为多雷区的地区):电源用SPD最大通流量:L-PE或L-N、N-PE必须通过冲击通流容量≥80KA/每线、8/20μs波形的检测,最大持续工作相电压385V,采用3+1的保护模式。 (3)城市型(闹市区、公共建筑物、专用机房、且雷暴日为中雷区的地区):电源用

动通信基站天馈线防雷接地改造施工技术规范

移动通信基站天馈线防雷接地改造施工技术规范 为保证移动通信基站防雷设计达到国家现行有关防雷标准及通信行业防雷规范,因地制宜地按照雷电活动区的类型、移动通信基站的分类、基站所处的地理环境、基站安装位置、建筑物的形式、供电方式等情况。以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层层设防,雷击能量安全泄放,快速散流,对称均衡均压等电位原理为原则,采取接闪、分流、搭接、均衡、均压等电位连接的综合防雷保护系统,配合完善的施工方法和性能优质的防雷材料,有效预防移动通信设备免遭雷电危害,达到最完善的防雷效果,特制定下列施工技术规范: 1、制作焊接安装50×5镀锌扁钢接地引线,连接处应四周围焊,不能有虚焊,焊接处应牢固可靠,扁钢焊接处长度应达到10mm,铜与镀锌扁钢等电位连接带截面积不应小于50 mm 2,焊接处均应做防腐处理; 2、将制作好的50×5镀锌扁钢接地引线吊上塔体,沿塔体爬梯主杆相关位置布放,每隔1---2m用绝缘隔电子固定一次,并要保证布放安装工艺垂直整齐规范,扁钢必须固定牢固,达到抗风能力; 3、每条馈线一二接地点引线用镀锌螺栓固定在50×5镀锌扁钢接地引线连接处,第一二接地连接处打孔,每条馈线接地引线在50×5镀锌扁钢相关处就近打孔,接地引线不准复接,螺孔不准用电焊烧孔,连接处螺栓必须作防腐处理,涂防腐凡士林确保接触良好,并用胶泥胶带严密包扎; 4、塔体上第一二点50×5镀锌扁钢接地引线在塔下就近接至塔基地网上,沿原塔基地网开挖宽0.5m,深0.7m引线沟布放50×5扁钢与塔下地网就近焊接连通; 5、制作焊接安装波道口第三点50×5镀锌扁钢接地线,并用Φ8×50的膨胀螺栓固定墙上,每条馈线第三点接地引线用螺栓固定在扁钢引线上,第三接地线应就近连接在地网上,螺孔不准用电焊烧孔,必须用电钻打孔。 6、在施工时应分别测试开馈线三点接地电阻值和铁塔地网电阻值,接地电阻值均应相等,达到≤5欧; 7、施工时应测试扁钢引线与塔体的绝缘耐压值,施工前测试绝缘隔电子耐压值; 8、施工必须保证工程质量,施工结束地面硬化要恢复良好;

移动基站开关电源接地规范

一、前言开关电源设备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通信设备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稳定、不间断的能源。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对于开关电源设备性能的要求也逐步提高,除必须满足基本的功能外,还要求具备交流配电、自动切换、直流配电、远程智能集中监控、电池自动管理等功能,从而满足网络监控管理的需求。 开关电源的发展经历了从线性电源、相控电源到高频相控电源的发展历程,由于开关电源具有功率转换效率高、稳压范围宽、功率密度比大、重量轻等优点,从而成为开关电源的主体,并向着高频小型化、高效率、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计算机控制、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开关电源远程监控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使其无人值守成为可能。 通常开关电源系统由交流配电、整流模块、直流配电和监控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监控系统可将交流配电柜、直流配电和整流模块进行实时监控。直流配电主要完成直流输出路数分配、电池接入和负载边接等功能,一般要求可自由出线,可出面操作维护,可实现柜内并机和柜外并机,具有状态显示和告警功能,能检测每一路熔断器的通断状态;多个并联的整流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输入交流220V转换输出为满足通信要求的-48V的直流电。 通信电源系统组成框图 监控模块主要实现交流配电柜、直流配电柜和模块监控,此外还要进行电池自动管理功能。开关电源系统作为通信网络的能源供给者,除了必须具备可靠、稳定等基础特性外,其电磁兼容设计、防护设计、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安全性是电源设备最重要的指标,其不安全隐患不但不能完成正常的供电要求,而且还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事故,甚至造成机毁人亡的巨大损失。为此,必须加强安全性设计工作。而目前影响电源设备安全性最重要的工作是如何有效提高其防雷电浪涌和操作过电压的能力。 二、开关电源遭雷击的故障点 1、 整流模块被损坏(交流侧、直流侧) 2、监控模块端口被损坏 3、开关电源内C类SPD发生损坏 4、开关电源内主空开频繁跳 5、开关电源雷电过后的“吊死” 三、雷电入侵移动基站开关电源的几种方式 1、 通过220V市电引入传导进入 雷电通过直接或感应的方式通过市电电源线入侵基站,虽然大部分雷电流在进入开关电源前通过B类SPD对地释放,但仍然会有部分雷电流进入开关电源,这部分雷电流的大小取决于B类SPD的性能及是否能与C类SPD进行良好的配合。 2、

通信基站防雷接地设计方案

通信基站防雷接地设计 方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通信基站综合防雷接地方案 编制依据 工程涉及的产品规范与标准;工程施工涉及的规范、标准及验收规范、标准等须完全满足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规范、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此):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YD/T5175-2009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 1联合接地 在整个防雷系统中接地系统是一个基本前提,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接地系统,防雷设备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接地系统的建设是所有防雷工作的基础。 1.1接地的目的 1)接地是为了防止电磁干扰起屏蔽作用; 2)接地是为了泄放过电压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3)接地是为了起着工作回路的作用; 4)接地是为了给通信设备提供零电位参考点。 5)在受到雷击时以供大电流泄放入地,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1.2地网的组成 根据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中规定: 1)移动通信基站应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站内各类接地线应从接地汇集线或接地网上分别引入。

通信基站防雷接地设计方案

精心整理通信基站综合防雷接地方案 编制依据 工程涉及的产品规范与标准;工程施工涉及的规范、标准及验收规范、标准等须完全满足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规范、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此):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YD/T5175-2009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1联合接地 在整个防雷系统中接地系统是一个基本前提,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接地系统,防雷设备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接地系统的建设是所有防雷工作的基础。 1.1接地的目的 1)接地是为了防止电磁干扰起屏蔽作用; 2)接地是为了泄放过电压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3)接地是为了起着工作回路的作用; 4)接地是为了给通信设备提供零电位参考点。 5)在受到雷击时以供大电流泄放入地,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1.2地网的组成 根据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中规定: 1)移动通信基站应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站内各类接地线应从接地汇集线或接地网上分别引入。 2)移动通信基站地网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和变压器地网组成,地网的组成如图1所示。基站地网应充分利用机房建筑物的基础(含地桩)、铁塔基础内的主钢筋和地下其他金属设施作为接地体的一部分。当铁塔设在机房房顶,电力变压器设在机房楼内时,其地网可合用机房地网。 图1移动通信基站地网示意图 3)机房地网组成:机房地网应沿机房建筑物散水点外设环形接地装置,同时还应利用机房建筑物基础横竖梁内两根以上主钢筋共同组成机房地网。当机房建筑物基础有地桩时,应将地桩内两根以上主钢筋与机房地网焊接连通。当机房设有防静电地板时,应在地板下围绕机房敷设闭合环形接地线,作为地板金属支架的接地引线排,其材料为铜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50mm2,并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出不少于二根截面积为50~75mm2的铜质接地线与引线排的南、北或东、西侧连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原邮电部设计院)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的唯一编制单位上世纪60年代,邮电部设计院的防雷专家就对工程中出现的雷害事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1986 年开始编制国内外第一个将联合接地理论用于通信局(站)的标准YDJ26-89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到YD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的颁布已经是第五个标准了,YD5098-2001 使通信局(站)的防雷技术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该标准采取广泛与IEC 及ITU 等相关国际标准接轨的编写方法,不但结合了中国国情,也充分考虑了通信局(站)的具体情况而推出的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国际接轨的工程设计标准。目前已经在通信局(站)防雷工程中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全面的解决了占通信局(站)雷击事故85% 以上的雷电过电压保护问题,下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与移动通信及网络系统的防雷等相关问题进行介绍。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China national standards on lightning discharges and earthing 1) YDJ26-89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范》(综合楼部分)Temporary Specifications on Earthing Design for Telecommunication Bureaus(Stations) (T elecom Integrated Building Part) - -- 原邮电部第一个通信局(站)防雷接地标准,在世界上第一个将联合接地的理论写在通信局(站)防雷接地的标准中; 2) YD2011-93 《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n Lightning Discharges and Earthing Design for Microwave Stations ; 3) YD5068-98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Earthing Design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s ; 4) YD5078-98 《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Specifications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for Power Supply System in Engineering of Telecommunications ; 5 ) YD5098-2001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Engineering Design of Lightning Over-Voltage Protection for Communication Bureaus(Stations ), 该规范是为了解决综合通信大楼、交换局、数据局、模块局、接入网站、IP 网站、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站、微波站等因雷电感应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网络数据线、天馈线、遥控系统、监控系统引入的雷害,确保通信设备的安全和正常工作而编制的。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并非是简单的、单一的雷电过电压保护器件应用,而是应用电磁兼容的原理根据雷电保护区的划分,对一个通信局(站)进行综合、多级雷电过电压保护。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的基础应建立在联合接地、均压等电位分区保护之上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应根据电磁兼容原理,按防雷区划分,对电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进行合理规划。 通信局(站)传统的雷电浪涌保护方法,在选择浪涌SPD 件时,仅考虑被保护的通信设备本身,没有根据电磁兼容(EMC)原理,把局部或单一的防护措施归结到系统防雷,即整体防护的概念。由于缺乏通信局(站)系统和整体的观念,导致在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网络,甚至在雷电防护的薄弱环节的不同点安装过电压保护器时,各类防护器件之间不能相互协调、相互之间不能控制。由于防护器件在设计时,其防护性能仅仅是从被保护设备本身的需求,而通信局(站)系统的防护,各级防护器件是相辅相成的,

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

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 目前,不同类型通信基站为我们提供不同程度的服务,这方便了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然而雷电对通信基站破坏也是比比皆是。针对雷电对通信基站的破坏,结合在维护中发现的不同情况,我从通信基站有关雷电的产生和防范方面进行探讨。 一、雷电对通信基站的危害 1、直击雷的危害。雷云以对地放电的主通道通过被保护物,即称被保护物被直击雷击中。雷电直接击中通信基站建筑、通信设备、通信电缆和操作人员,可能会造成建筑损毁、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和电气短路引起火灾等事故,因此直击雷发生的概率虽然很小,但其危害十分大,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2、感应雷的危害。雷云对地放电的主通道虽然没有经过被保护物,但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强大的电磁场可以在附近的导体感应起电磁脉冲,我们称为雷电电磁感应脉冲,即通常所说的感应雷。显然感应雷是由直击雷引起的,感应雷产生于导体中并沿导体传播,损坏与导体相联的某些设备或设备中的某些器件(这些设备或器件的耐冲击水平较低)。通信基站的设备中有大量的集成电路通过金属导线相连,并且通信基站也通过电力电缆和各种通信传输电缆与外界相连,这就为感应雷的侵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感应雷形成的破坏直观上虽然不及直击雷大,但其损害的往往是通信设备的核心器件,具有很强的破坏力,给正常通信带来障碍。 研究表明,直击雷可在其周围1000米范围的半导体上感应起危险电压,加上通信基站与外界连接的各种长距离电缆可在更大的范围内感应上雷电电磁脉冲,并几乎无衰减的沿电缆传入通信基站。因此对通信基站来讲遇感应雷的概率远大于直击雷的概率,可以这样说通信基站防雷主要是防感应雷。 二、通信基站的防雷 1、直击雷的防护 虽然有不少专家学者在努力研究有效的防止直击雷的方法,但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无法阻止雷击的发生。实际上现在公认的防雷击的方法仍然是200年前富兰克林先生发明的避雷针。

防雷与接地工-安全技术交底 - 制度大全

防雷与接地工: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大全 防雷与接地工:安全技术交底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一、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1、接地体安装:(1)人工接地体:设计位置的场地没被占用,且已经清理好。(2)利用底板钢盘或深基础做接地体:底板盘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2、接地干线安装:(1)...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接地体安装: (1) 人工接地体:设计位置的场地没被占用,且已经清理好。 (2) 利用底板钢盘或深基础做接地体:底板盘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2、接地干线安装: (1) 支架安装完毕。 (2) 土建抹灰已完成。 (3) 穿墙保护管已预埋。 3、支架安装: (1) 各种支架已运到现场。 (2) 结构工作已经完成。 (3) 室外必须有脚手架或爬梯。 4、防雷引下线暗敷设: (1) 建筑物有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2) 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钢筋绑扎完毕。 5、避雷引下线明敷设 (1) 支架安装完毕。 (2) 建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3) 土建外装修完毕。 6、避雷网安装: (1) 支架安装完毕。 (2) 具备调直场地和垂直运输条件。 (3) 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做完。 7、避雷针安装: (1) 接地体及引下线必须安装完毕。 (2) 需要脚手架处,脚手架搭设完毕。 (3) 土建结构工程已完成,并随结构施工做完预埋件。 (二)材料要求 1、防雷及接地装置所有部件均应采用镀锌材料,并有出厂合格证和镀锌质量证明书。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镀锌层。其主要镀锌材料有:扁钢、角钢、圆钢、钢管、铅丝、螺栓、垫圈、弹簧垫圈、U 形螺栓、元宝螺栓、支架等。 2、电焊条、氧气、乙炔、沥青油、混凝土支座、预埋铁件、小线、防腐油、银粉、黑色油漆等。 (三)主要机具

防雷接地技术标准和规范标准[详]

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 设置防雷接地技术规范指导意见 第一部分:总则 第一条:本技术指导意见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及机房。 第二条: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和机房的接地及防雷应做到确保人身和通信设备的安全以及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二部分: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的技术标准和条例 第三条: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应执行下列技术标准和条例: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范》(综合楼部分); YD 2011-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 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 5078-98《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 YD 过 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 GA371-2001《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 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YD5003-94《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规程》;

《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以上标准是为了解决综合通信大楼、交换局、数据局、模块局、接入网站、IP 网站、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站、微波站、监测监控机房及设备等因雷电感应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网络数据线、天馈线、遥控系统、监控系统引入的雷害,确保通信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而编制的。 第四条: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安装的防雷产品应 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场(站)、机房所建防雷设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第五条:从事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防雷工程的企业,应当持有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质证》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证》;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应当持有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格证》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格证》。工程完工后,应将设计施工单位及个人的资质资格证复印件及竣工验收资料等存档备查。 第六条: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防雷工程实行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制度。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将防雷工程设计方案报送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经审核合格后,方可交付施工。工程竣工后,须经法定防雷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并报当地气象主管机构验证备案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部分: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的安全技术要求 第七条:

通信基站防雷接地设计方案

通信基站综合防雷接地方案 编制依据 工程涉及的产品规范与标准;工程施工涉及的规范、标准及验收规范、标准等须完全满足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规范、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此):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YD/T5175-2009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 1联合接地 在整个防雷系统中接地系统是一个基本前提,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接地系统,防雷设备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接地系统的建设是所有防雷工作的基础。 1.1接地的目的 1)接地是为了防止电磁干扰起屏蔽作用; 2)接地是为了泄放过电压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3)接地是为了起着工作回路的作用; 4)接地是为了给通信设备提供零电位参考点。 5)在受到雷击时以供大电流泄放入地,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1.2地网的组成 根据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中规定: 1)移动通信基站应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站内各类接地线应从接地汇集线或接地网上分别引入。 2)移动通信基站地网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和变压器地网组成,地网的组成如图1所示。基站地网应充分利用机房建筑物的基础(含地桩)、铁塔基础内的主钢筋和地下其他金属设施作为接地体的一部分。当铁塔设在机房房顶,电力变压器设在机房楼内时,其地网可合用机房地网。 图1移动通信基站地网示意图 3)机房地网组成:机房地网应沿机房建筑物散水点外设环形接地装置,同时还应利用机房建筑物基础横竖梁内两根以上主钢筋共同组成机房地网。当机房建筑物基础有地桩时,应将地桩内两根以上主钢筋与机房地网焊接连通。当机房设有防静电地板时,应在地板下围绕机房敷设闭合环形接地线,作为地板金属支架的接地引线排,其材料为铜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50mm2,并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出不少于二根截面积为50~75mm2的铜质接地线与引线排的南、北或东、西侧连通。 4)对于利用商品房作机房的移动通信基站,应尽量找出建筑防雷接地网或其他专用地网,并就近再设一组地网,三者相互在地下焊接连通,有困难时也可在地面上可见部分焊接成一体作为机房地网。找不到原有地网时,应因地制宜就近设一组地网作为机房工作地、保护地和铁塔防雷地。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 接地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 直击雷防护 基站天线安装在建筑物房顶时,如天线在建筑物避雷针保护范围,不宜 另外架设独立的避雷针。 安装在建筑物房顶的基站天线,如不在建筑物避雷针保护范围内,应在 抱杆(或增高架、铁塔,下同)上安装避雷针,抱杆应与楼顶避雷带或 避雷网焊接连通。 移动通信铁塔的避雷针应将移动机房和塔上通信设备置于保护范围内, 可使用塔身作接地导体。当塔身金属构件电气连续性不可靠时,应使用 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设置专用的铁塔避雷针雷电引下线。 供电线路的防护 当基站采用TN交流配电系统时,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的接地方式。当使用公用市电系统供电或使用专用电力变压器但离基站 较远时,基站交流配电系统应采用TT系统的接地方式。 移动通信基站宜设置专用电力变压器,电力线应选用具有铠装层的电力 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机房,电缆金属铠装层和钢管应在两端就近可靠接地。 当电力变压器设在基站外时,对于地处年雷暴日大于20天、土壤电阻率大于100Ω·m的暴露地区的架空高压线路,宜在其上方架设避雷线,其长度不宜小于500m。电力线应在避雷线的25°角保护范围内。避雷线 (除终端杆外)应每杆作一次接地。 为确保安全,宜在避雷线终端杆的前一杆上,增装一组氧化锌避雷器。 若已建的架空高压电力线路防雷改造采用避雷线有困难时,可在架空高压电力线路终端杆、终端杆前第一、第三或第二、第四杆上各设一 组氧化锌避雷器,同时在第三或第四杆增设一组高压保险丝。 避雷线与避雷器的接地体宜设计成辐射形或环形。 在山区,经常遭受直击雷侵入的低压架空电力线,可在架空电力线上方1m处同杆架设避雷线,避雷线宜使用直径8mm以上的钢绞线,其垂度应

中国铁塔基站防雷接地检查与防护要点

中国铁塔基站防雷接地工作

铁塔公司防雷接地工作 一:重要性 1.突破“装配式基站建设”的瓶颈。主要提高网络质量,减少雷击故 障,同时解决建设速度,节约投资问题; 2.铁塔公司打造“绿色通信网”,“绿色防雷”是重要技术。 二:必要性 1.建维部门的主要工作; 2.目前初夏交际时刻的例行日常工作; 3.高铁“7.23事故”是雷电引发的重大事故,铁塔必须防范于未然。三:工作要点 1.建设维护同时抓,一起抓,不能管理和技术分离; 2.从规划设计入手; 3.鼓励采用新技术,从科学性、实用性、经济性多方面评估。

目录 一、雷电相关理论知识 二、防雷接地关键技术及要求 三、防雷接地工作思路及措施 四、防雷接地新技术

一.雷电相关理论知识 1.雷电的简介 2.雷击事故的原因及特点 3.防雷工程的相关标准 4.防雷工程要求的资质

雷电的危害及分类 雷电是一种强对流天气灾害。被联合国减灾十年委员会列为“对人类生活影响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被国际电工委员会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我国常见的雷害主要有直击雷、球雷、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等种。 危害通信设施的雷击,大部分是雷电侵入波或感应雷,若通信电源遭直击雷或球雷,安装在附近的其他电信设备一般也将被损坏。 雷电侵入波是雷电发生时,雷电流经架空电线或空中金属管道等金属体产生冲击电压,冲击电压又随金属体的走向而迅速扩散,以致造成危害。 感应雷是指感应过压。雷击于电线或电气设备附近时,由于静电或电磁感应将在电线或电气设备上形成过压。

超过8722多件案例损坏原因的分析 过电压31,68% (雷击及操作过电压) 火灾4,88% 盗窃7,01% 水灾6,22% 不小心/误操作 22,67% 其它26,76% 风暴0,78% 雷电过电压损失为灾害之首 德国的法兰克福ELETR (以莱特)保险公司的 统计说明

防雷接地工程的注意方法和步骤

防雷接地工程的注意方法和步骤 摘要:由于自然灾害的增多,尤其通信部门,非常有必要安装防雷装置,下面就介绍了防雷工程的方法 关键词:通信防雷接地注意方法步骤 一、移动通信站的交流供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一般要求 1、移动通信站的交流供电系统应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 2、移动通信站宜设置专用电力变压器,电力线宜采用具有金属护套或绝缘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移动通信站,电力电缆金属护套或钢管两端应就近可靠接地。 3、当电力变压器设在站外时,对于地处年雷暴日大于20天、大地电阻率大于100Ω·m,电力线应在避雷线的25°角保护范围内,避雷线(除终端杆处)应每杆作一次接地,如图所示。

为确保安全,宜在避雷线终端杆的前一杆上,增装一组氧化锌避雷器。若已建站的架空高压电力线路防雷改造采用避雷线有困难时,可在架空高压电力线路终端杆﹑终端杆前第一﹑第三或第二﹑第四杆上各增设一组氧化锌避雷器,同时在第三杆或第四杆增设一组高压保险丝。避雷线与避雷器的接地体宜设计成辐射形或环形。 4、当电力变压器设在站内时,其高压电力线应采用电力电缆从地下进站,电缆长度不宜小于200m,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连接处三根相线应加装氧化锌避雷器,电缆两端金属外护层应就近接地。 5 、移动通信基站交流电力变压器高压侧三根相线,应分别就近对地加装氧化锌避雷器,电力变压器低压侧三根相线应分别对地加装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变压器的机壳﹑低压侧的交流零线,以及与变压器相连的电力电缆的金属外护层,应就近接地。出入基站的所有电力线均应在出口处加装避雷器。 6 、进入移动通信基站的低压电力电缆宜从地下引入机房,其长度不小于50m(当变压器高压侧已采用电力电缆时,低压侧电力电缆长度不限)。电力电缆在进入机房交流屏处应加装避雷器,从屏内引出的零线不作重复接地。 7 、移动通信基站供电设备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避雷器的接地端,均应作保护接地,严禁作接零保护。 8、移动通信基站直流工作地,应从室内接地汇集线上就近引接,接地线截面积应满足最大负荷的要求,一般为35-95m2 ,材料为多股铜线。 9 、移动通信基站电源设备应满足相关标准﹑规范关于耐雷电冲击指标的规定,交流屏﹑整流器(或高频开关电源)应设有分级防护装置,如图所示。

某移动通讯基站防雷接地方案展示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及维护解决方案 一、前言 1.1移动通信基站的雷电过电压及电磁干扰防护,是保护通信线路、设备及人生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确保通信线路及设备运行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也是通信网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制定本方案的目的在于阐述移动系统移动基站的防雷措施,及运行和维护管理。 1.3本方案中的过电压保护器采用符合国际IEC 、德国VDE标准的德国OBO BETTERMANN 公司生产的OBO品牌之过电压保护器。 二、方案设计依据: 2.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2.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 61632-1,2,3) 2.3 、过电压放电保护器(VDE0675-6) 2.4、过电压保护器的安装(VDE0100-534) 2.5、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设计规范(YD5068-98) 三、方案设计 3.1、供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3.1.1 对于新建的移动通信基站的交流供电系统应采用三相五线(TN-S)制供电方式(如图,附录1,TN-S传输方式) 3.1.2 对于采用租赁商品房的三相四线制的供电,宜采用TT供电方式,(见附录1之TT供电方式) 3.1.3 移动通信基站宜设置专用电力变压器,电力线宜采用具有金属护套或绝缘套电缆穿钢管埋地移入基站机房,电力电缆金属护套或钢接地。 3.1.4 当电力变压器设在站内时,接地。 3.1.5 当电力变压器设在站内时,其高压电力线采用就近接地。 3.1.6 移动通信基站交流电力变压器高压侧的三根相线避雷器。 3.1.7 进入移动通信基站的低压电力电缆宜从地下重复接地。

3.1.8 移动通信基站的分级防护装置。交流屏、整流屏(或高频开关电源)应分别设有OBO的分级防护措施。(见附录2,配电系统防雷图) 3.1.9 有关OBO电源避雷器之技术参数及符合耐雷电冲击指标的测试报告。(见附录3) 3.1.10 OBO防雷器的第一级V25-B安装。(见附录5) 3.1.11 一级与二级防雷器间的距离。 3.1.12 机房内部接地示意图如下: GSM-RBS系统接地网络

接地保护及防雷保护安全技术交底(通用版)

接地保护及防雷保护安全技术 交底(通用版) Establish a safety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Implement specific work safety divisions, clearly distinguish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nd assign responsibilities to individual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98

接地保护及防雷保护安全技术交底(通用 版) 1.接地保护 当施工现场设有专供施工用的低压侧为380/220V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时,其低压侧应采用保护导体和中性导体分离接地系统(TN-S系统)(图1)或电源系统接地,保护导体就地接地系统(TT 系统)(图2)。但由同一电源供电的低压系统,不宜同时采用上述两种系统。 电力系统接地极外露导电部分 图1TN-S系统 电力系统接地极外露导电部分 图2TT系统 2.防雷保护

1)位于山区或多雷地区的变电所、配电所应装设独立避雷针;高压架空线路及变压器高压侧应装设避雷器或放电间隙。 2)施工现场和临时生活区的高度在20m及以上的井字架、脚手架、正在施工的建筑物以及塔式起重机、机具、烟囱、水塔等设施,均应装设防雷保护。 3)高度在20m以上的大钢模板,就位后应及时与建筑物的接地线连接。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防雷接地安全技术交底

囲 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卡 表格编号 CSCE — PM — 0803 工程名称及 编 码 粮食二库旧城改造 楼栋号 B15#、 B16# 分项工程名称 防雷接地 工程量 分包公司 合肥恒安劳务有限公司 负责人 牛和平 交底内容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电焊时,严格遵守“十不烧”规程操作。 、操作前应检查 所有工具、电焊机、电源开关及线路是否良好,金属外壳应安全 可靠接地,进出线应有完整的防护罩,进出线端应用铜线鼻子接牢。 、每台电焊机应有专用电源开关。开关的保险丝容量,应为该机的倍,严禁用其 他金属丝代替保险丝。 、电焊时的弧火花点必须与氧气瓶、乙炔瓶、木料、油类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少 于10米。与易燃物品的距离不少于 20米。 、清除焊渣时,面部不应正对焊纹,防止焊渣溅入眼内。 、注意安全用电,电线不准乱拖乱拉,电源线均应架空扎牢。 、焊点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应有接火斗,备有灭火器材,并指定专人防 火监护。 、焊接操作及配合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并必须采取防止触电、高 空坠落和火灾等事故的安全措施。 、现场使用的电焊机,应设有防雨、防潮、防晒的措施,并应装设相应的消防器 材。 、使用前,应检查并确认初、次级线接线正确,输入电压符合电焊机的铭牌规 定。接通电源后,严禁接触初级线路的带电部分。 、雨、雪、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天气不得在露天电焊作业。雨、雪后应清除 积水、积雪后方可作业。在潮湿地带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 地方,并应穿绝缘鞋。 、焊接时二次线必须双线到位,严禁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及结构钢筋作 回路地线。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 注:交底卡由工长负责拟定,与施工计划安排相配套,交底卡中安全、 质量要求应分别经项 目部质量、安全负责人会签, 项目部生产经理对技术交底进行审核, 再由项目部总工程师负 责批准。当地方主管部门对技术交底表格另有规定时,按地方规定执行。 10 11 12 13 质量 安全 环保 时间 时间 时间 编制 审核 批准 时间 时间 时间

中国电信移动基站防雷接地整

中国电信移动基站防雷接地整治规范 (初稿 V1.2)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12年6月

前言 为加强中国电信无线基站雷电防护措施,降低雷电灾害损失和无线维护抢修工作劳动强度,提升基层员工的维护操作技能,有效支撑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在贯彻落实中国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基础上,特编制移动基站防雷接地技术规范。 本规范起草过程中,湖北电信公司在湖北省内广泛征求了省市基层维护单位和网优部门的意见,密切结合无线基站运行环境,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最后审查定稿。中国电信无线基站防雷接地整治规范的制订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次制订的定为1.2 版。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比较仓促,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规范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络运行维护事业部负责解释、监督执行。规范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络运行维护事业部联系。 本规范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电信湖北电信公司。主要起草人为: 湖北电信公司:王成周志安吴雪刚郑成林吴进松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第二章移动基站防雷接地原则 (4) 2.1 均压等电位 (4) 2.2 联合接地 (5) 2.3 综合防护 (5) 2.4 交流引入多级防护 (5) 第三章移动基站防雷接地技术规范 (6) 3.1 总体技术规范 (6) 3.1.1 一针 (6) 3.1.2 一网 (6) 3.1.3 两地排 (7) 3.1.4 三线入地 (8) 3.1.5 三线进局 (8) 3.1.6 移动基站防雷接地系统示意图 (9) 3.1.7 移动基站防雷系统接地连接线示意图 (10) 3.2 四种场景下移动基站防雷接地技术要求 (12) 3.2.1 山区移动基站防雷接地技术要求 (12) 3.2.2 丘陵移动基站防雷接地技术要求 (13) 3.2.3 平原移动基站防雷接地技术要求 (14) 3.2.4 城区移动基站防雷接地技术要求 (15) 第四章注意事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一:无线基站防雷接地系统维护作业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二:无线基站防雷接地系统巡检表 (18) 附录A:常用术语 (19)

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 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规范 P r o t e c t i o n o f R a d i o B a s e S t a t i o n s a g a i n s t L i g h t n i n g D i s c h a r g e s 版本号:1.0.0 2011-*-*发布 2011-*-*实施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规范依据有关雷电防护的国家标准和信息产业部标准,结合移动通信基站实际情况,提出了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的技术规定,同时对基站防雷与接地工程的建设、验收,及防雷设施的维护管理作了具体的规定,是中国移动通信基站进行防雷与接地设计、施工、维护的技术规范。 本规范由中移有限网[201]XX号印发。 本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高健、穆赞、於光鑫、俞龙云。 本规范解释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

目录 1范围 (1) 2引用标准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则 (5) 5移动通信基站的联合接地系统 (5) 5.1地网的组成 (5) 5.2接地体 (10) 5.3接地引入线 (10) 5.4接地汇流排 (11) 5.5接地线 (12) 5.5接地电阻 (12) 5.6非自建机房的接地系统 (12) 6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 (15) 6.1直击雷防护 (15) 6.2供电线路的防护 (15) 6.3馈线的防护 (16) 6.4 分布式基站直流拉远系统的防护 (17) 6.5 GPS系统的防护 (18) 6.6通信线路的防护 (18) 6.7监控系统的防护 (19) 6.8其它设施的防护 (19) 6.9方仓(彩钢板)机房的防护 (19) 7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工程的施工 (21) 7.1室外工程 (21) 7.2室内工程 (23) 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工程的验收 (25) 8.1隐蔽工程验收 (25) 8.2初验 (25) 8.3终验 (26) 9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27) 9.1防雷接地设施的日常维护 (27) 9.2浪涌保护器的维护 (27) 附录A 关于浪涌保护器的使用规定 (29) 附录B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工程的竣工、验收资料 (33) 附录C 全国年平均雷暴日数区划图 (41) 附录D全国主要城市年平均雷暴日数统计表 (42) 附录E土壤电阻率参考值 (44) 附录F地网接地电阻的测量 (45) 附录G本规范用词说明 (46) 条文说明 (4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