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智能交通系统试卷-B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完整版)智能交通系统试卷-B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完整版)智能交通系统试卷-B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完整版)智能交通系统试卷-B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安徽三联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智能交通系统原理与技术》课程期末考试(B)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该试卷使用范围:2011年级交通安全与智能监控专业

一、名词解释:给出相应英文全称,并解释其内涵。(每小题2分,共10分)

1. DSRC ——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 ,专用短程通信技术。

2.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

3. VICS ——Vehicl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道路交通情报通信系统。

4. TMD ——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交通需求管理。

5. DAB ——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数字音频广播。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做判断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现在的交通信息自动采集技术已很发达了,已经不再需要人工采集技术。

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自动采集技术虽说越来越发达,但是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都是固定安装长时间检测采集,作为临时使用的就比较困难和麻烦,这就是人工的采集的优点,灵活方便。 2.ITS 中的先进交通管理的内容是交叉路口的信号管理。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内容包括现代化交通控制中心、先进的交通监视服务及规范、完整的道路指示信息,使车辆得到良好的服务。

3.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自动协调和控制整个控制区域内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均衡路网内交通流运行,使停车次数、延误时间及环境污染减至最小,充分发挥道路系统的交通效益。必要时,可通过控制中心人工干预,直接控制路口信号机执行指定相位,强制疏导交通。

4.对于偶发性拥挤,采用扩大供给和控制需求的对策是有效的。 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采用扩大供给和控制需求的对策可以很好地解决常规性交通拥堵。

5.ITS 需要大量的其它专业知识,不需要交通理论。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如果没有交通理论的支持,建设出来的智能系统也谈不上是智能交通了。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常见的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类型有哪些,并简述其含义。 答:单点定时控制——按照固定的配时方案运行;2分

单点多时段控制——将每天分成几个时段,每个时段按照一个配时方案运行;2分

感应控制——感应式信号控制设有固定周期长度,它的工作原理是在感应式信号控制的进口设有车辆到达检测器,一相位起始绿灯,感应信号控制内设有一个初始绿灯时间,到初始绿灯时间结束时,

装 订 线 ●

如果在一个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内没有后续车辆到达,则变换相位,如果有车辆到达,则绿灯延长一个预设的单位绿灯延长时间,

只要不断有车到达,绿灯时间可继续延长,直到预设的最长绿灯时间,则变换相位。2分

自适应控制——控制系统能自行调整参数或产生控制作用,使系统仍能按某一性能指标运行在最佳状态的一种控制方法。2分 2.简述常见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特点和交通参数有哪些。 答:特点(答对1点的1分,共4分)

检测参数(答对1点的1分,共4分)

3.简述出行者信息系统的作用及其使用的关键技术。

答:出行者信息系统的作用:1)促进以实时准确的交通状态为基础的出行方式选择。2)减少出行者个体在多方出行中的出行时间和延误。3)减轻出行者在陌生地区出行的压力。4)减少整个交通系统的行程时间和延误。5)通过公私合作降低交通系统的总成本。6)减少碰撞危险,降低伤亡程度(如减轻出行者在陌生地区的精力分散程度)。4分

出行者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1)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技术;(2)交通信息发布技术;(3)异构系统集成技术;动态路径规划技术;4分

4.什么是交通事件,简述常见的交通事件有哪些。

答:交通事件是指非周期性发生且使某路段道路通行能力下降的事件。3分

常见的交通事件有如交通事故、故障停车、货物散落、道路维修、

车辆逆行、车道变换、超速、慢速、停止、交通阻塞等。5分

5. 什么是ETC,简述ETC的优点及其关键技术。

答:ETC即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指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通过车载设备实现车辆识别、信息写入(入口)并自动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银行帐户上扣除相应资金(出口),是国际上正在努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一种用于道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收费系统。3分

优点:①提高工作效率;②减少消耗和污染;③减少交通拥堵;④提高交通效率,等等。3分

关键技术:车型识别、无线通信技术DSRC等。2分

五、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快速公交系统?快速公交系统中哪些设备能体现出“快”?合肥公交30路是BRT吗,并说明理由。

答: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 ,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Rapid Rail Transit,简称RRT)与常规公交(Normal Bus Transit,简称NBT)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5分

体现其“快”:①专用路段:通过设置全时段、全封闭、形式多样的公交专用道,提高快速公交的运营速度、准点率和安全性。②先进的车辆:配置大容量、高性能、低排放、舒适的公交车辆确保快速公交的大运量、舒适、快捷和智能化的服务。③设施齐备的车站:提供水平登乘、车外售检票、实时信息监控系统和有景观特色的建筑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与快速方便的上下车服务。④乘客需求的线路组织:采用直达线、大站快运、常规线、区间线和支线等灵活的运营组织方式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⑤智能化的运营管理系统:运用自动车辆定位、实时营运信息、交通信号优先、先进车辆调度,提高快速公交的营运水平。7分

30路不算是快速公交,不具备快速公交的特征(路、车、站、信号灯)3分

2.鉴于当前的国情,你认为制约我国ITS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我国的ITS该如何发展?

答: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短缺,需要加快建设,另一方面也存在交通设施利用率低、管理技术落后、交通安全形式严峻等问题。(4分)同时我国城市交通流的特性、道路条件和市民的交通法规意识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异,难以充分发挥ITS的作用;且相关部门缺乏统一总体规划,高速公路尚未提高到“智能化”的高度。(5分)

我国ITS的发展:①制定我国ITS发展计划,分层次、侧重发展部分;②优先发展大城市的ITS,特别是公共交通;③开展城市交通管理的ITS系统研究。(6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