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上各个重要会议的历史意义及其作用

中国历史上各个重要会议的历史意义及其作用

中国历史上各个重要会议的历史意义及其作用

中国历史上各个会议的历史意义及其作用

中共一大

内容:建立中国共产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意义: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时间: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中共二大

内容: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指出:当前的中国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前途是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宣言实际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意义: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时间: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共七大

内容: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时间: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

地点:延安

中共八大

内容: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在全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意义: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

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是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

时间和地点: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北京政协礼堂

中共十一大三中全会

内容:全会重新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一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及时果断地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转

变。

意义: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时间和地点: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

中共十三大

内容: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意义: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作了系统概况,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时间和地点: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

中共十四大

内容: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意义: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概括,以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时间和地点: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

中共十五大

内容: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

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时间和地点: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

八七会议

内容: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时间:1927年

遵义会议

内容:结束“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毛的正确主张,确立以毛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从幼稚走向成熟。

时间:1935年

七届二中

内容:党的工作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中国从农业国到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

内容: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两大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确定了新中国的

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时间195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