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及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及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及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及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及对策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几年的GDP增长率排在世界首位,2007年的GDP总量排在世界第四位。但我们在充分肯定已有成就的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它是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不相符的,与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的。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是由许多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共同造成,其中,与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密切相关。

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收入分配政策因素分析

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所有制结构进行了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改革收入分配政策,以满足社会各因素分享经济发展利益的要求,并提高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伴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大幅增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劳动者的积极性受挫、社会需求不足等。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问题,直接影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在初次分配领域

1.以效率为先的政策

改革开放前,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经济发展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每人都可以分到“蛋糕”,但由于份量太小,使得大家都吃不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适当调整所有制形式,允许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存在,与此相适应,在收入分配上允许先富,先富带动后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生产要素参与社会分配,这一系列体现效率优先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的积极性,使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人们的个人能力、勤劳程度、对社会生产要素占有量以及地区、行业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又由于积累优势,产生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使得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2.工资性收入较低,工资增长较慢

我国的初次分配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工资收入占GDP比重较低,工资增长较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日千里,但我国居民的工资增长却没有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如表1所示,我国1978年的分配率为15.6%,此后整体呈下降趋势,到2006年分配率为10.9,而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率普遍在54%-65%之间。

(1)在我国,工资性收入在收入构成中占60%以上的比例,工资报酬的多少直接影响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我国现在的工资收入水平比较低,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发展速度,使国民无法分享国家经济发展的利益,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2)以低工资去追求高经济发展的模式,会加剧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低工资意味着低劳动力成本,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使得劳动力的剩余价值更大量地转化为

资本的收益,使部分资本所有者的财富得到较大增长,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趋势愈发明显,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

(3)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投资、出口和消费,我国这种低工资、低劳动力成本的状况确实有利于吸引投资和提高出口竞争力,但国内消费的增加才是最可靠的推动力,而我国现行的工资收入政策只会削弱国内消费力量,不利于国家的持续发展。

3.缺乏限制垄断性收入

我国为了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实行垄断经营和保护。但现在,一些垄断行业和部门凭借其由国家赋予的垄断地位占有并支配优势资源以获得高额利润,使其所属职工的工资远高于一般水平,这样加剧了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据报道,国资委监管的169家中央企业,在2005年度有12家利润超过100亿元,其员工平均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4倍。”然而应起调节作用的我国收入分配政策却缺乏限制调。

4.无法控制隐性收入

从收入的公开性来看,我国居民的收入分为显性收入和隐性收入。其中,“显性收入是指公开的账面收入,包括账面上记载的或申报纳税的工资收入、实物收入、房租收入、金融资产收入、合法经营性收入等;隐性收入是指未公开的账外收入,包括账外存在的个人福利、隐性财产收入、灰色收入与黑色收入等,”而隐性收入的存在导致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存在隐性收入现象最突出的是公务员,“从全国范围来看,公务员的平均工资并不高,但这没有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在制度规定外,给公务员发放的津贴、补助,如饭补、房补、防暑费、取暖费、书报费、洗理费等五花八门的隐性收入,很多地方和部门,公务员工资单之外的收入早已大于工资单上的收入。”在初次分配领域,隐性收入将直接导致要素配置的扭曲,引起收入分配的不公,而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对此则缺乏有效的控制。

(二)再分配领域

1.税收政策难以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税收是政府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有力手段。我国目前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对高收入者来说影响并不大,因为他们的收入起点高而且收入增长快;而对中低收入者而言,虽然他们不需交税,但因为他们的收入低、增长慢,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很有可能沦为贫困者。另外,由于城乡税负不公,农民承受的税负压力远高于城镇居民,“在2002年国民收入分配中,获得居民总收入33%的8亿农民,缴纳的个税占60%。”对于高收入阶层的调节不力、监管不到位也导致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2. 社会保障政策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存在严重的政策缺位,对低收入者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对中高收入者的保障较多,而且我国的社会保障主要是面向城镇居民,对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则关注较少。另外我国的社会保障总体水平较低,“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加拿大为39%,日本为37%,澳大利亚为35%,而我国只有10%。”社会保障政策不健全,使人们在再分配过程中也产生分配的差距,这将加剧两极分化。

3. 政府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

我国现行的政府转移支付规模和力度小,不足以抵消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而难以抑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转移支付在支出规模和结构上不合理,具有平衡地区间财力作用的财力性转移支付主要落在中西部地区,但财力性转移支付在转移支付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小,使均等化作用不明显,而税收返还及原体制补助所占份额较大,税收返还以维持地方既得利益的基数法进行分配,体现了对收入能力强的地区的倾斜,经济较发达地区获得的税收返还规模大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这样也导致使地区差距扩大,进而使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难以控制。

二、抑制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的对策

(一)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根本途径就是发展经济,把“蛋糕”继续做大,但同时也要注重把“蛋糕”以更公平、合理的方式分切给各人分享。当我国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展经济而取得辉煌成就后,就应该暂时调整目标,审视一下因着力发展经济而忽视的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把工作重点放到分配的公平性上来。公平和效率不是此消彼长的绝对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共存共荣的正相关关系。“初次分配强调公平,不是不讲效率,初次分配的公平和效率是统一的。效率是公平的基础,效率的高低决定公平的实现程度,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分配越公平,人的积极性就越高,那么效率也就越高,”因为“由人的积极性引发的创造力是一切效率的源泉”,而只有使人们感受到利益分配的公平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促进效率的提高。要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就必须着力从初次分配的公平性入手。

(二)提高工资收入水平,使工资增长与经济发展挂钩

我国的劳动力供给过剩使得劳动力价格较低,工资水平普遍偏低,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的比较优势,但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为了要缓解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我国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物价水平、通贷膨胀程度适当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建立使人民能共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最低工资的标准,企业工资分配制度要从单纯的行政决定向效益决定和市场决定转变;“政府还应支持建立和健全工会组织,加强工会代表维护工人利益的职能,通过集体谈判与企业管理者、雇主、承包人就工资、工时、劳保等相关问题进行协商,使双方利益得到兼顾”。

(三)控制垄断性收入和隐性收入

垄断性收入和隐性收入的存在正是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拉动力。国家应根据社会发展情况,适当放开一些垄断性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外资企业进入,从而有利于垄断行业产品价格的市场化、合理化;“通过制定反垄断法和竞争法等法律、法规,限制和打破垄断,逐步消除行业壁垒和垄断,鼓励资本在行业之间的合理流动和有序竞争,促进行业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④。

控制隐性收入,特别是公务员的隐性收入,就必须对预算外的资金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健全政府、企业会计制度,对部分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来源进行监控,实行财产申报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四)完善税收政策

我国有必要对税收政策进行调整: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财政收支状况,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切实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对高收入者的征税力度,提高税率;减轻农民的税负压力,使拉近城乡距离;适时开征遗产税避免社会财富过于集中。国家税收政策应设置不同的税率,使实际负担较重的人能获得相对较高的税后收入,从而减少收入分配差距的相对扩大。

(五)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保障范围

我国要采取措施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和质量,扩大保障范围:要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各项社会保险的实施范围和覆盖面,使尚未纳入社会保险的各方人员特别是农民都能享受由社会保险构成的社会保障,实现社会保障的广覆盖;由于现阶段受基本国情的制约,我国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实处,切实发挥其最大效用,应把社会保障的重点放在保障低收入者和贫困者的基本生活上。

(六)完善政府转移支付

在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划分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前提下,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地区发展要求,确定合理的转移支付规模,均衡地区间的财政力量,扩大对相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优化转移支付的结构,逐步减少税收返还,提高用过平衡地区间财力作用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建立政府转移支付专职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对转移支付的实施、资金的使用、转移支付效果的监管;对挪用、挤占、克扣、截留转移支付资金的现象要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关词】城乡收入差距不利影响对策 一、城乡居民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及不利影响 1、城乡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1)全国基尼系数快速扩大。我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8,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进入分配不公平的区间。如果虑我国社会城乡二分割的因素,再加上隐性收入、色收入、非法收入等因素,我国实的基尼系数可能已经超过0.5。 (2)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速扩大。1978—2007年,城乡居民绝对差由209.7元增加9645.4元,均增325.4元;相对差距由2.57∶1增加到3.331,年均增3%。如果把农民用生产的费用和城镇居民享受的福也考虑进来,城乡居民的实收入差距为6∶1。 (3)在缩小城乡民收入差距方面政策果不明显。改革开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注三农”问题和城乡距问题,2002—2007,中央财政加大对农农村投入,用于“农”的支出累计1.6万亿元。2006年在全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和业特产税,2007年全国农村免除义务育阶段的学杂费,惠1.5亿农村中小家庭,这些政策在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上起到较显著的作用。但是,由这些政策具有暂时性、不稳定性,上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内在缺,导致政策效果并明显。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产生的不利影响 (1)由于村居民收入水平偏,许多农村居民因为得不到与其献相应的报酬而使劳动力由农向城镇流动,导致部分耕地闲置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缺位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少农村居民为了快速摆贫困,不惜以身试法,走了违法犯罪道路,影响社会稳定败坏了社会风气。(2)长期存在的城乡居民收差距扩大的趋势使农民怨声载道,直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产品供的稳定增长,易引起社会不安增加投资者的心理成;降低农村居民劳动的积极;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和提高劳动生率。 (3)成马太效应,富者越富、贫者越。城乡居民收入差扩大,使农村居民位更低、机会更少,人力资源不仅得不到应有开,甚至出现相对和绝对地萎缩而由此导致农村居民产生消费性缩倾向,不利于促进农村济发展,从而影响我国经济全面、调、可持续发展。 二、缩小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意义 1、缩小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社会义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的质要求 目前,我国还没有成真正的共享社会发展局面,社会成员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入差距,有80%多的人还处中低收入水平,要广大群众普遍享受经济会发展成果、逐步迈向共同裕,必然要求我们缩小城乡居民收差距。 2、缩小城居民收入差距有利于为经济续增长提供不竭动力 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而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必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有统计表明消费平均每增加1%,GDP就会相应平均增加0.755%。缩小城乡居民收入距、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将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有利于摆脱制于人的危险和陷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状况是》

国内收入分配状况分析 (一)以劳动者报酬为代表的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阶段的功能性分配方面看,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经历了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特别是近几年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经历了一个较为迅速的下降过程,由此导致在让劳动者分享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方面,我们又或多或少向改革初期的原点回归。 在近期的相关研究中,住户部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的趋势比较明显。在以收入法核算的GDP中,劳动报酬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其所占比重在1995-2006年期间下降了将近10个百分点,②即便是进行了某种调整的计算,也有5个百分点的下降(张车伟,2009)。而从再分配收入的分配格局出发,居民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达到9个百分点(常兴华等)。由于2004年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将自我雇佣者营业收入的分类由原来的劳动者报酬转变为营业盈余,造成了一定程度上数据的不可比性,使劳动者报酬占比的估计变化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我们对1996-2007年的劳动者报酬进行了一个较为简单初步的估算,总体判断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下降了大约9.3个百分点,其中3.3个百分点是由于就业非正规化造成原属于劳动者报酬的自雇者营业盈余被纳入企业营业盈余之中,而其他6个百分点则来自于实实在在的劳动者报酬下降。③ 从收入法GDP出发,在劳动者报酬下降的同时,政府的生产税收入上升了2.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折旧占比上升了1.4个百分点,营业盈余上升了5.7个百分点。其中,2.4个百分点的上升来自正规企业的营业盈余,而其余3.3个百分点的上升则来自于自雇者营业盈

余的变动。 受其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多数年份中,居民收入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这一现象也间接证实了劳动者报酬占GDP份额下降的趋势。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将自我雇佣者的营业盈余扣除之后,OECD国家的劳动者报酬占比大约为45%,而拉丁美洲国家占比大约为35%。2007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约为40%,但考虑到我国劳动者报酬中已经包括了企业社会保障缴款,因而与对方可比的我国劳动者净报酬所占比重应与拉美国家的情况相对更为接近。 从历史的视角看,英美两国在1860-1940年间,包括了自我雇佣者营业收入和资本家的劳动收入的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分别为77.5%和66.5%。而我国当前按可比口径计算的水平估计大体在46%左右,则我国的劳动者报酬占比同样也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二)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中,最突出的特征是收入差距的扩大。其中,在改革前期,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曾出现缩小的趋势,而且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都曾出现过缩小的趋势。但这种趋势持续的时间相对较为短暂,而随后的差距扩大过程则持续时间更长。总体而言,城乡内部以及全国的居民收入差距则几乎一直处于扩大的过程中。

我国收入差距大的原因

.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1)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收入差 距扩大的直接原因。首先,改革开放以前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抑制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导致了共同贫穷。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进行了包括分配体制在内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打破传统体制以及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以激发社会经济活力,这必然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其次,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从我国改革的轨迹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一直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迈进,市场经济规律在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价值规律为基本规律的市场经济具有使收入差距扩大的内在倾向. 第三,与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使收入差距更趋扩大。(2)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的基本原因。(3)对收入分配的调控特别是对高收入者的调控尚不完善、不到位,也是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4)历史和自然等原因也是地区收入差距扩大不可忽视的因素。(5)少数人因不合理甚至非法收入而暴富。 我们认为,当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由于体制和政策不够合理等主要原因所导致的。 (一)收入分配明显向城镇倾斜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此相适应,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通过工业产品定价、农产品统购派购等政策,形成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提取了大量农业剩余价值;在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又确立了以城市征收制度为一元、农村征收制度为另一元的城乡隔绝的“二元”税制结构,农民的税负偏重。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城乡税制的“二元”结构,直接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拉大了地区之间收入差距 居民收入呈东、中、西递减现象,这固然有区位环境、基础条件等历史因素,但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的由东向西的经济推进序列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有着直接关系。这些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倾斜的政策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客观上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 (三)行政垄断行业收入大大高于其他行业,拉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许多行业陆续走向市场,既得利益和职工个人收入主要由其市场竞争力所决定。而一些因政府限制市场准入造成的行政垄断行业,诸如电力、电信、烟草、金融、保险、民航等,凭借其垄断特权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职工的收入水平是其他行业无法相比的。 (四)分配政策缺位导致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两极分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依靠诚实劳动勤劳致富者大量增加,另一方面因条件不足、能力不济、机会不均等而难以摆脱困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同时,由于税收调节不到位,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过高的个人收入得不到有效调控,过低收入者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不仅如此,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法制建设滞后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使得少数人“钻政策空子”,获取大量非法收入,拉大了收入差距。

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但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问题。无论是从提高经济效率、增强发展后劲着眼,还是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和谐发展的角度考虑,都需要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问题着力加以解决。本文通过对比河南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分析收入差距的成因,对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提出一些探索意见,供领导参考。 一、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0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71.5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9%,是1980年的3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806.9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5%,是1980年的30倍。在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却在进一步扩大。 (一)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农民收入增长 自1980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0年为477.6元,

到2009年达到17175元,提高了36倍,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1.3元增加到5153元,增加了27倍;河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0年为365.0元,到2009年达到14371.56元,提高了39倍,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60.78元增加到4806.95元,增加了30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从全国来看,城镇居民收入平均不到3年提高1千元,而农村居民则需要9年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明显扩大之势。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下同)由1980年2.50∶1扩大到2009年的3.33∶1,同期河南由2.57∶1扩大到2.97∶1。 城乡居民收入与收入比变化情况表 单位: 元

收入差距扩大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收入差距扩大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一、收入差距的基本概念界定 本文所指的收入并不仅限于人们的货币化、账面化收入,也包括人们的隐性收入如从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中得到的利益等难以货币化账面化的收入。由此可以引申出本文的收入差距的定义:在某一阶段、某个特定区域范围内,由于社会、经济及自然、历史等因素,造成了不同人之间显性收入及隐性收入等不同性质的收入所构成的总体收入不相同的现象,人与人总体收入之间的差距通常称为收入差距。本文中所讨论的收入差距扩大指的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人们的收入差距都有日渐扩大的趋势。 通常用来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最多只能说是对收入分布的平均程度的衡量,并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因为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涉及的并不只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更涉及到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各个方面,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单量化的指标。同时,虽然基尼系数并不能衡量非货币形式的收入,但是由于分析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基尼系数的高度代表性,所以基尼系数任然可以对收入差距的近似衡量指标。 二、收入差距扩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居民收入分配中明显存在着收入差距的拉大,这种收入差距不仅会因为存在量上是否适度,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会不同,而且在质上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收入差距,其发生的影响也是根本不同的。一种是伴随改革的深化,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带后富,逐步拉开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这种收入差距是合理的,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另一种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制度、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等导致的不合理收入差距,这种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起着消极的负面影响。下面主要就从消费增长、投资增长和对外贸易发展三个方面分别分析了收入差距扩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1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增长的影响 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增长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收入差距扩大,将会使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低收入者和中等收入者在国民收入中的所占份额下降,从而直接减少他们的消费数量,导致他们的生活水平下降,引起群众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走上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综合考虑了当时具体国情与国际复杂环境之后,确立了沿海地区先发展,内陆地区后发展,先富带后富的发展策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硕果,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然而,繁华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摆在咱们面前:收入分配差距严重扩大化。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即实现共同富裕)是背道而驰的,所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分析探讨引起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1.1 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据王亚娟[1]报道,截至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高达3.23倍,如果将各种社会福利补贴因素考虑在内的话,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可能超过6倍。而来自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5倍,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势极其严峻。 1.2 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目前,国内不同地区的收入分配差距水平也较大(见表1),东南沿海到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呈显著的阶梯式分布。 表1 2009年不同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 地区上 海北 京 浙 江 广 东 天 津 江 苏 福 建 山 东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8 83 7.7 8 26 73 8.4 8 24 61 0.8 1 21 57 4.7 2 21 40 2.0 1 20 55 1.7 2 19 57 6.8 3 17 81 1.0 4 地区内 蒙 古辽 宁 重 庆 广 西 湖 南 河 北 云 南 河 南 湖 北 陕 西 安 徽 宁 夏 江 西 吉 林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5 84 9.1 9 15 76 1.3 8 15 74 8.6 7 15 45 1.4 8 15 08 4.3 1 14 71 8.2 5 14 42 3.9 3 14 37 1.5 6 143 67. 48 14 12 8.7 6 14 08 5.7 4 14 02 4.7 14 02 1.5 4 14 00 6.2 7 地区山 西四 川 海 南 西 藏 贵 州 青 海 黑 龙 江 新 疆 甘 肃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3 99 6.5 5 13 83 9.4 13 75 0.8 5 13 54 4.4 1 12 86 2.5 3 12 69 1.8 5 12 56 5.9 8 12 25 7.5 2 119 29. 78

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 (***********) (*************系 ** ** ******) 摘要: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已经成为制约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教育投资,经济发展,政策等因素也是加剧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文章就分析以上原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影响,并就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出一些建议措施,寻找缩小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新思路。 关键词: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策 Cause of the Widening Urban-rural Gap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its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 ********* (***********) (***************************************************************) Abstract:The rural-urban income gap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obstacle restric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uiZhou province, presence of dualistic economic structure is root cause of urban-rural income gap is too large in GuiZhou province,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other factors are also important causes of increasing urban-rural income gap. Article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on the basis of an 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is too large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overall planning of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narrowing the rural-urban gap has made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looking for new thinking on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Guizhou province. Keywords:income residents; gap; expand ;countermeasures 一、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 (一)贵州省城镇居民收入明显大于农村居民收入 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515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1。同年贵州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793.3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005.4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59:1,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的1.4倍。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大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资料显示,1990年~2010年贵州省城镇居民收入从947.14元提高到14 142.74元,增长14.9倍;农村居民

浅析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及解决思路

浅析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及解决思路 【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收入差距日趋明显。收入差距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本文从收入差距拉大对民间投资和国内消费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收入差距,投资需求,消费需求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持续高速增长,收入分配差距有日趋扩大的趋势,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收入差距扩大会影响国内消费需求与民间投资需求,其中消费需求是最深层的需求,而投资需求则是影响长期经济增长速度的最显著因素。本文将按照收入差距对影响民间投资和国内消费两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一、对民间投资需求的抑制 收入差距的增大对民间投资需求的抑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一部分暴富群体中,收入来源中许多部分属非法收入,如贪污受贿、非法所得,这些非法收入大都被占有者以隐蔽方式隐藏或储蓄起来,而不敢公开用于个人投资支出。 2、民间个人投资有功利性与自发性的特点,在获利集团能够通过权力与资源垄断、投机行为等较轻松便利方式获取巨额财富的情况下,他们会规避对具有一定市场风险尤其是对具有一定的经营技术操作困难的实业进行投资。 3、收入分化加剧,意味着中低收人阶层占有的总收入增量中的比例越来越小。这样,即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投资愿望,也会力不从心。一则没有能力投资,实业性投资必须有相当高的资金积累基础,而自发消费与强迫储蓄耗去了中低收入阶层的绝大部分收人。二则中低收入阶层承担不起投资风险。 4、收人分配分化还会导致占居民总数大部分的中低收人阶层的消费水平下降从而总消费水平下降,消费需求不足又是投资需求不足的直接的重要的根源,因为存货的增加会以乘数效应的方式引起投资需求的萎缩。 二、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 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它在总需求中占有较大比例,还因为它是决定其他需求的直接因素,收入差距拉大对消费需求的消极影响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收入差距拉大,中低收入阶层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日益减少且不稳定性在增加。一方面使他们的预期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使他们的预期支出水平提高。

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居民收入在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却越来越大,尤其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的扩大。某种程度上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在中国,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收入分配制度的因素,有腐败、市场失序等非正常因素,也有社保和税收方面的因素。发展经济学先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认为:“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发展进程中最具有政治意义的方面,也是最容易诱发妒忌心理和混乱动荡的方面。没有很好地理解为什么这些变化会发生,以及它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就不可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①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影响和原因这几个方面,从而提出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建议,进而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二、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加速扩大的趋势,其差距不仅反映在基尼系数这个总量指标上,而且也体现在城乡、地区、行业、阶层等各个方面。在一定意义上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不可避免,这是改革和发展必经的阶段。 (一)我国基尼系数总的来说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 国际公认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衡量指标为基尼系数。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时,收入分配差距较为合理;0.4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0.5以上说明收入分配差距悬殊过大;0.6被认为是两极分化的标志。据世界银行的①林秋玲:“关于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若干思考”,《泉州学林》,2004年第5期。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及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及对策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几年的GDP增长率排在世界首位,2007年的GDP总量排在世界第四位。但我们在充分肯定已有成就的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它是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不相符的,与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的。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是由许多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共同造成,其中,与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密切相关。 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收入分配政策因素分析 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所有制结构进行了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改革收入分配政策,以满足社会各因素分享经济发展利益的要求,并提高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伴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大幅增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劳动者的积极性受挫、社会需求不足等。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问题,直接影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在初次分配领域 1.以效率为先的政策 改革开放前,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经济发展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每人都可以分到“蛋糕”,但由于份量太小,使得大家都吃不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适当调整所有制形式,允许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存在,与此相适应,在收入分配上允许先富,先富带动后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生产要素参与社会分配,这一系列体现效率优先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的积极性,使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人们的个人能力、勤劳程度、对社会生产要素占有量以及地区、行业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又由于积累优势,产生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使得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2.工资性收入较低,工资增长较慢 我国的初次分配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工资收入占GDP比重较低,工资增长较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日千里,但我国居民的工资增长却没有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如表1所示,我国1978年的分配率为15.6%,此后整体呈下降趋势,到2006年分配率为10.9,而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率普遍在54%-65%之间。 (1)在我国,工资性收入在收入构成中占60%以上的比例,工资报酬的多少直接影响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我国现在的工资收入水平比较低,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发展速度,使国民无法分享国家经济发展的利益,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2)以低工资去追求高经济发展的模式,会加剧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低工资意味着低劳动力成本,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使得劳动力的剩余价值更大量地转化为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作者:李亚玲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4期 摘要:收入分配问题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难题,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已成为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收入分配中最突出的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有政策因素、人口因素、教育因素、信息因素和农业生产因素。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需要针对以上几个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3)0400180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提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1]。这段表述充分说明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课题,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收入分配问题不仅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对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不能得到改善,中国的发展将始终存在障碍。从经济角度看,由于收入分配不公,收入相对较低者的劳动积极性会大大减退,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从社会角度看,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与否,如果收入分配问题得不到改善,极有可能激发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安定和谐。这些可预见的后果都迫切要求政府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 一、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概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内生产总值逐步攀升。相较于1978年,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5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52.2倍。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提升了人民的收入水平,使中国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综观图1,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都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加到21 809.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加到6 977.3元,增幅明显小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2.57倍扩大为3.16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图1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对比

浅谈收入差距过大危害

浅谈收入差距过大的危害性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前,我国贫富差距过大是收人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这种贫富差距过大主要表现在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个人差距等四个方面。表现在基尼系数上,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扩大,我国已经是世界上40个收人分配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的国家之一。收人差距的扩大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大国,在一定时期出现收人差距的扩大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如果收人差距过大,出现两极分化,就会影响社会公平,带来严重危害。

(一)收入差距拉大动摇了诚实劳动的思想。当人们的收入过大,人民目睹了太多的非法致富、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当权者很难从现实中用诚实劳动的高尚思想教育人民并要求他们效仿。而当一个国家的民众开始在思想上与行动上藐视和不相信诚实劳动,会引发不可估量的后果。 (二)收入差距拉大加剧了社会结构的分化。改革三十多年来,社会各阶层获利的程度不一样,由此就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阶层。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利益结构和分层结构之下,已经开始形成社会分化的动力系统,在这个动力系统的推动之下,在未来的若干年中,社会阶层将会呈进一步分化的趋势,加剧了社会结构的分化,并由此构成中国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因此,社会差距的拉大,加剧社会结构的分化,引起各种社会矛盾。 (三)收入差距过大,会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削弱党的执政基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但事实上已经存在富的越富,贫的越贫的现象。如果听任利益分化不断扩大,就会造成两极分化,这与社会主义本质是相违背的。贫富差距扩大,并在富豪之中混杂部分侵吞改革成果的富者,恶化了分配关系,削弱了政府的凝聚力,加剧了人们各自对社会贡献与所得不相符的矛盾心态。尤其是我国历史上有具有平均主义色彩的传统分配体制,广大群众对收人不公的承受能力是非常脆弱的。过度的贫富悬殊,对于公民心理承受力是一个冲击,造成人们的心理失衡,心理失衡严重将导致仇富、报复社会等行为,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动摇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削弱党的执政基础。 (四)收入差距过大阻碍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过大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制约经

世界性贫富差距扩大及其原因分析

世界性贫富差距扩大及其原因分析 孙兰芝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世纪是世界经济大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性贫富差距迅速拉大的时期。少数富翁富得可抵国,多数穷人穷得难以生存,这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之一。 一、世界性的贫富差距扩大 1、世界财富急剧向少数人聚集。 当今世界的贫富差距已扩大到这种地步:1996年世界上358位最富的人拥有的财产超过全球近一半人口年收入的总和;1998年世界上最富的225人(其中60人是美国人)拥有1万亿美元财产,相当于世界最贫穷的25亿人的全部收入;全球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开销接近24万亿美元,最富的1/5人口消费占86%,最穷的1/5人口消费只占1%,相关86倍。世界上最富的15人的资产超过撒哈拉以南非洲所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 2、全世界贫困人口增加和生存条件恶化。 全球每天生活费不到1美元(按世界最贫穷国家衡量贫困的标准)的贫困人口,1993年大约是13亿;目前15亿人,5年多的时间里增加了2亿。90年代初,由于缺乏就业机会,全世界有1/3(约4亿)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贫困之中。城市贫困人口最集中的是亚洲,而在所有发展中国家,非洲城市的贫困人口所占比例最高,占41%。世界城市人口以每周100万人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00年城市穷人将增加到10亿。 3、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差距扩大。 199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力开发"年度报告显示,工业化国家的人均年收入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从1960年到1993年期间增大了两倍,即从5700美元增加到15400美元。据1999年9月15日世界银行公布的世界发展报告,世界前10位经济大国排名,美国仍居第一;瑞士以1998年人均年收入4万美元保持世界首富之位。人均年收入100美元的埃塞俄比亚排名最后。人均年收入380美元以下的国家59个;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的48个国家,有33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成因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成因 姓名: 学号: 院系: 年级: 专业: 宿舍地址: 电话号码: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成因 摘要当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既有制度上的如国家政府资金投入的不足,也有非制度上的比如人力资本的差异等各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收入差距农村制度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由缩小到扩大”的变化过程。城乡收入差距在1978年至1984年呈逐步缩小趋势,1978年城乡收入差距倍数是2. 39,1984年为1. 76,六年间收入差距倍数缩小了26. 37,平均每年缩小4. 4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是从农村开始的,特别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得农村长期以来被抑制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农村经济获得巨大发展。1985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在城镇的逐步展开,城镇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步扩大。1985城乡收入差距倍数是1. 72, 1995年扩大至2. 47倍,2001年进一步扩大到2. 9倍。如果考虑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福利以及兼职收入、灰色收入等隐形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会更大。 按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 6,只有二个国家超过2,中国是其中之一。我国的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如此之大,在世界上很难找到第二个类似的国家。即使按照货币收入比较,城乡收入差距比中国更大的国家只有南非和津巴布韦两个国家。但是,如果把实物性收入和补贴都算入个人收入部分,那么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也许可居世界第一。 2、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新特点 ①城乡居民的显性收入差距低于实际收入差距 从前面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在计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时都是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作比较,这样得到的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并不能客观反映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其原因在于,两者在统计口径、城乡体制以及统计范围等各方面存在差异,实际是上低估了城乡差距。

如何看待我国收入差距问题

如何看待我国收入差距问题

如何看待我国收入差距问题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调整取得积极成效。但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这既有资源禀赋、市场竞争机制、发展阶段性等合理因素,也有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发展不平衡等不合理因素,特别是收入分配中掺杂垄断、寻租、腐败等因素,使问题更加复杂,不仅积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也影响市场运行效率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深刻认识解决收入分配领域问题的紧迫性,遵循增进公平、兼顾效率的原则,重新审视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关注行业层面的垄断现象和企业分配机制不合理的问题,注重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求,加强政策研究和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改革和制度完善,抓紧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收入差距现状 只要不是对中国有偏见的人,都会承认中

革开放中,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大。 (四)政策原因 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城乡分治的社会经济管理制度。城乡之间,现行政策很多方面是不平等的,城市偏向明显。城乡户籍政策、就业政策使城乡居民就业机会不均等;城市福利补贴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变相增加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农村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影响和限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策 (一)改变城乡分治的现状 实现城乡一体化。调整现有户籍、就业、医疗、交通等政策,取消城乡户籍制度,允许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农民自由迁移,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建立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取消明显的就业歧视,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构建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城乡就业协调的机制和环境。

如何看待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

如何看待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 一、收入分配差距度量指标 1912 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图1.1)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即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可以比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国际上普遍采用基尼系数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 从理论上说,基尼系数为“1”表示社会最极端的不公平状态,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基尼系数为“0”,则代表完美的公平状态,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现实中基尼系数在0.3 以下为社会公平状态,在0.3—0.4 之间为社会公平基本合理状态,而0.4 以上则属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 就是差距悬殊。 二、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从2000年开始, 我国基尼系数越过0.4的国际警戒线。截至2013 年,我国基尼系数的官方数据为0.473,而民间统计的数据则已达到0.61。这表明我国的总体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已十分严峻,在向着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发展。长此以往下去,将会对社会稳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下图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2003年至2013年基尼系数的走势图。由该图可以看出,我国基尼系数曾在2008 年达到峰值0.491,而后虽逐年回落,但数十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在0.47 以上,远远超过了国际警戒线的标准。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且仍有扩大趋势,主要表现在城乡、地区、行业之间。 三、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1.经济上,挫伤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理论也表明,收入越高的群体,他们的消费需求是递减的,所以我们不能全指望洋葱型阶层结构中的那个小尖尖上的人拉动中国的内需。他们是有钱,但是却没有拉动内需。我们要靠中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拉动。当贫富差距较小时,而且财富分配比较合理时,社会成员久会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和智慧集中在如何创造财富上。相反,当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且得不到有效控制时,财富分配变得不那么合理,社会成员也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使既有财富的分配对自己有利上,从而对财富的创造失去兴趣,使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2.社会上,收入差距拉大趋势不利于共同富裕。 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我们提出的目标就是要让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不是要让先富起来的遥遥领先,让贫穷的人继续贫穷。最终的目标是共同富裕,而不是说通过各种不法的手段富起来,甚至通过贪污、受贿富起来。在实行这个大政策的过程中,我们要采取各种法律的、政策的、制度的手段进行有效的调控。到一定时候要把共同富裕的问题作为中心课题提到突出地位加以解决。 3.政治上,这种收入趋势影响社会稳定。 差距要是再继续扩大对社会结构产生不良影响,引发仇富仇官心理。中国有个传统叫“不患寡,而患不均”,那么,现在这个时代我认为不仅仅是“患寡”,也“患不均”,更“患不公”。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不公平现象未有效解决,使部分底层群体产生心理失衡和被剥夺感,这种问题不及时解决就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关系到人们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如果在公平上出了问题,人们心里就会产生恐慌,产生对政府的不信任,这个不平可能成为社会危险的火种。 我国2003—2013年

浅谈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认识和解决策略

浅谈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认识和解决策略 摘要:立足于改革,用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办法解决收入分配方面深层次的问题,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本文就此问题略作浅析。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缩小 改开放革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收入分配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我们的收入分配体制和格局总体上来说是朝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方向发展的。这种变化和发展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消费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升级。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点 (1)收入差距还在继续拉大,部分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着收入差距比较悬殊的情况。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例,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11倍,2009年城乡收入差距达3.33倍,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加大。(2)收入分配中的关系还没有理顺,不规范、不合理、不合法的分配方式还大量地存在:一是腐败收入、灰色收入等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产生非常大的社会影响;二是收入流动性明显降低,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收入流动性较高,即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高于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不同阶层的变动性较大,但此后,收入的流动性明显下降;三是父辈的背景、收入水平等对子女收入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同收入阶层的稳定性越来越强。(3)在改革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一部分城镇下岗职工和贫困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据中华网和《人民日报》报道,我国目前仍有3597万绝对贫困人口。(4)在国有经济内部,“平均主义”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 2、客观看待收入分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010年2月28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北京召开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与转变发展方式”为主题的改革形势分析会。与会专家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客观认为,要正确认识收入分配矛盾,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型,加快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1)收入分配差距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收入分配格局演变与转轨进程密切相关。一方面,历史上任何一个有活力的国家,基本做法都是激发个人活力。改革开放之初,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激发了社会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这种活力也带来了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2)随着发展的进程,这种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并且还会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既有市场的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