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数据资源开发与利用

浅谈数据资源开发与利用

浅谈数据资源开发与利用
浅谈数据资源开发与利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62146408.html,

浅谈数据资源开发与利用

作者:顾胜杰

来源:《管理观察》2015年第35期

摘要:我国已将大数据发展确定为国家级战略,这使我国数据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数据技术的大发展,我国的数据资源开发与利用必将迎来崭新阶段。

关键词:数据资源云计算大数据

2010年10 月,工信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表明从国家层面,云计算产业发展得到了重视与支持。2015年9月,经李克强

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了大数据发展工作。《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在未来5至10年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地经济运行新机制,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培育高端智能的产业发展新生态。这表明我国的数据资源开发与利用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一、云计算的内涵与开发利用现状

所谓云计算,就是对基于网络的、可配置的共享数据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并实现廉价、稳定、安全方便的按需供给的一种模式。云计算通过网络将分散的计算、存储、软件等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和动态分配,使信息技术能力如同水和电一样实现按需供给,具有快速弹性、可扩展、资源池化、广泛网络接入和多租户等特征,是信息技术服务模式的重大创新。而大数据则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它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

伴随着大数据的飞速发展,它已经把触角触及很多领域。在医疗健康领域,美国人已经

开始利用大数据应用来进行基因测序;而当物联网利用各种传感器将物质世界中的各种信息变为电信号传送到计算机处理系统中时,一种趋势也就成了必然,那就是大数据信息总量的超常规高速增长。2015年9月18日,贵州省启动我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工作,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将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数据汇聚应用新高地、综合治理示范区、产业发展聚集区、创业创新首选地、政策创新先行区。贵州省计划通过综合试验区建设,探索大数据应用的创新模式,培育大数据交易新的做法,开展数据交易的市场试点,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数据交换,规范数据资源的交易行为,促进形成新的业态。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专家表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不是简单的建设产业园、建设数据中心、建设云平台等,而是要充分依托已有的设施资源,把现有的利用好,把新建的规划好,避免造成空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探索大数据应用的新模式,围绕有数据、用数据、管数据,开展先行先试,更好地服务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途径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途径 一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就学习动力而言,研究普通青少年的种种活动与兴趣,从中可以归纳出能够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各种教学方式、手段、工具、设施、方案、问题,以及如何布置作业、安排课堂内外学习等诸多要素,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 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和社区资源,使学生亲眼观察自己将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等在现实中的作用;运用种种声像手段可以向学生展示实际工作技能、口头表达能力、无私的行为及其他可观察的业绩。 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请一些在有关方面颇有建树的人士到学校讲课,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感受向学生介绍并共同讨论在学习上应该奋力达到的目标及其意义等。 二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及相应的教学材料 学生的水平难以整齐划一,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各门课程的选材不但需要了解学生目前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而且还应该兼顾他们之间的差异,设计大量方案,组织多种活动,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比如, 阅览室和其他阅读材料汇编就应该备有从不同层次介绍同一主题的资料;布置作业,也应根据实际情况,从众多的方案和活动中选取与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相当的题目;各种练习材料的具体内容往往需要课程设计者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加以提取和编排。 三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教学用具

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具和学具,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服务。教学用具的开发和使用要因地制宜,简便实用,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学生能否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一般说来,教师对校内环境及所在社区的某些方面都有所了解,应该加以很好地开发和利用。教师应该注意发掘学生生活经验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五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能通过调查整理,形成一个对各门学科和多种课外情境都有参考价值的技能清单。如:人文与社会课程学习领域的技能清单:要求:学生整理 六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教学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策略有多种多样的来源———来源于研究,来源于新教材和新手段,来源于先进教学法的报道,来源于同事,来源于督导人员,来源于对教学的自我总结,来源于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思考等。教师们要不断地考虑如何来充实自己的教与学的知识库,并且为增加这方面的知识作出不懈的努力。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的能力。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教学日志、研究小组和个人教学心得集锦夹、同事指导、他人帮助、同事建议等自我评价和合作总结的手段、方法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好处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好处 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它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潜移默化的产生着影响。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在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等诸多层面赋予教学以全新内涵。 电化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我认为它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优化学习过程,促进主动发展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主要是用文字和符号来表现教学内容,往往会把事物抽象化。而电化教学则用形象和声音等表现教学内容,能把客观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能让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因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长征》这篇课文,对于今天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理解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他们对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长征中的爬雪山、飞夺泸定桥等画面(影片剪揖),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历史场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课文的理解减缓坡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使得学生对一些 重点字词的理解能水到渠成。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使用网络教学,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学生练习和思考的时间,从而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培养技能,减轻课外负担,为推进素质教育赢得时间。比如说,教师事先把一些练习做成投影片,课堂上用投影仪投出,不是免去了抄写习题的时间了吗?本来要抄写后在课外 练习的不是在课堂上就可以解决了吗? 三、网络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的平台。 通过观看一些教学实录,我体会到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根据学科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知识。懂得了要从过去以课堂教学内容、教材、教师经验等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一种包括各种类型资源的网上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能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举例说明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广大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与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具体地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课程资源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2、提高课程资源的品质。 3、促进课程资源开发机制的建立。 4、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数字与信息”一课时,教材上的材料并不是很多,只是简单的分为四个部分:说一说、看一看、比一比、做一做。如果照着教材上这样上课,可能用不了半节课就能把内容讲完了,而且学生对书上的文字和图片学生应该也不会很感兴趣。 于是,我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准备了电话、信封、身份证、制作的门牌号等材料。在“说一说”活动中,我跟学生模拟通电话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了110、112、114……这些到底是什么号码,同时当天正好是3月15日,我对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作了简单介绍,增长了学生的认识;在“看一看”活动中,我组织学生观看我手里的信封并且用手里的白纸自己制作一张信封,学生学会了怎样书写信封,同时我用投影让学生了解全国各地的邮政编码,也增长了学生的认识;在“比一比”活动中,我拿出身份证,让学生猜我是几几年出

生,我的生日是什么时候,让学生了解了有关身份证的常识;在“做一做”活动中,学生小组合作,给宾馆出谋划策,给各个房间编号,最后请学生拿着我手里的门牌号去找房间,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字信息的巨大作用。 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动方式多样,很好的完成了课程培养目标。在某些方面,不仅让学生认识了书上的知识,还有所拓展,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跟学生们一起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数字信息”。 通过案例可以说明,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认识水平,对课堂效果的提高和课程目标的达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进行每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是对自身认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决策讲课讲稿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决策

一、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分为可耗竭或不可再生(如矿产)和不可耗竭或可再生资源(如森林和草原)两大类。随着工业化和人口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已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如何以最低的环境成本确保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将成为当代所有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中国,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世界后列,以单纯的消耗资源和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在严重地威胁着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社会代价取得高于世界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并保持持续增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目前,中国在一些重要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方面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小,1989年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分别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而且人均资源数量和生态质量仍在继续下降或恶化;二是随着人口的大量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日益短缺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与全国性的耕地资源不足和退化问题。据统计,全国缺水城市达300多个,日缺水量1600万吨以上,农业每年因灌溉水不足减产粮食250多万吨,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相对来说,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是所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在中国的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中,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a)缺乏有效的资源综合管理及把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机制,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和法规体系将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 (b)经济发展在传统上过分依赖于资源和能源的投入,同时伴随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污染产出,忽视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退化的关系; (c)采用不适当行政干预的方式分配自然资源,严重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以及资源市场的培育; (d)不合理的资源定价方法导致了资源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表现为自然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以及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 (e)缺乏有效的自然资源政策分析机制以及决策的信息支持,尤其是跨部门的政策分析和信息共享,从而经常出现部门间政策目标相互摩擦的不利影响; (f)资源管理体制上分散,缺乏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和机构。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

充分利用远教、网络等资源服务于教学 社旗县陌陂初中教师:张新伟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给我们安装了现代化的网络资源,例如:卫星远程IP接收系统、多媒体电教室、计算机教室等。这些资源为我们查找资料、利用网上教研,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首先,在备课时,我经常上网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当我们学习“亚非文明古国”时,谈到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当时,我就想另外那几大奇迹都是什么呢?具体情况又怎么样呢?于是,我上网查找,很快我就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还有一些精美的图片,课堂上,我把找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并鼓励同学也上网查找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利用网络资源,自己制作课件,服务于课堂教学。例如:我在讲《计算机硬件系统》一课时,就自己制作了课件,不仅如此我还为其它课老师们制作帮助其完成理想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很多老师的好评。我还参加了“市级课件大赛”,虽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我想“贵在参与”,我有信心,自己制作课件,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111

第三,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研活动。我积极参加进修学校教研室的网络教研活动,把我个人认为有价值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课后反思、听课收获等及时发到“网上论坛”,并请全市的历史教师给予批评指正。同时,我还把查找的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也及时地发到“论坛”中,供全市历史教师参考。由于我在学校还担任其它课程的教学工作,例如:我在讲《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时,就把“中国的服饰变迁”及时发到“论坛”中,反应特别好,许多人看后纷纷发帖子说“受益匪浅”。另外,我还积极回复“论坛”中的问题,积极参与网上教研活动,几乎是有问必答。而且,在交流中我也有收获。例如:在“论坛”中,我怎么也不能把收集到的精美的图片发过去,特别是当我查找到“世界八大奇迹”资料时,如果看不到精美的图片,那真是太遗憾了,于是,我在“论坛”中发了“求助”的帖子,果然有个叫关文百的老师教我在“论坛”中发图片的方法,还真灵!在次我衷心地说一声“谢谢你,关老师!”此时,我心理特别高兴,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每一位老师创造这个机会,让我们通过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我还毫不保留地把这个方法告诉了我身边的许多老师,让大家都受益。现在我的“论坛”积分已达到二百多分,并被评为“阿城市网上教研优秀教师”。 第四,利用网络资源,回答学生的问题。21世纪是学生是创新的一代,他们愿意动脑,经常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让老师应接不暇。例如:一个同学问起“印第安人建金字塔是干什么用的呢?”对于埃及的金字塔了解得不少,但对于印第安人的金字塔,了解得就不那么多了,当时,我没能答上,于是,我利用网络资源很快就找到了答案,令我兴奋不已,网络就是知识的海洋,任你翱翔! 总之,学会利用网络资源确实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大多的 222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是什么 a.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 b.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冈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本事所要探讨的是广义的课程资源,即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对课程资源进行划分的方式。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地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资源的范围更广,可以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什性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力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日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利网络化资源。校内资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VCD、电脑软件、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主要指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家长、校外学科专家、上级教研部门、大学设施、研究机构、有关政府部门、其他学校的设施、学术团体、野外、工厂、农村、商场、企业、公司、科技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组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广泛的社会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提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当前和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 也是指导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理论基础它的提出具有科学和历史的必然性。 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有助于人们自觉地走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道路, 全面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并指导人们更深一步地进行我国的经济改革。最终在充分合理开发利用我国有限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然资源合理配置经济改革 一引言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与自然资源的结合即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具体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道路。人类发展经济的历史实质上是一部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 也是一部探索并选择适合自然与社会结合的特点, 能够支持人类社会顺利和有效发展道路的历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是人类社会对发展经济道路的正确抉择。 二正文 2.1.1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 就是要寻求一条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满足人类生存需要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发展途径。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统一的载体。可持续发展是21 世纪世界各国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 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将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如若不能满足当代人对生活资料的需要, 就难免有人偷盗, 社会秩序混乱; 不能满足当代生产年龄人口在就业上对生产资料、产业结构的需要, 存在大量失业人口, 社会就难以安定, 正常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所以, 可持续发展前提是发展, 首先是满足当代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连续性, 这种连续性主要的不是取决于一项或几项经济指标, 而是取决于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代际公平, 充分体现出人本主义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特别注重代际公平, 如果当代人的发展建立在牺牲后代人利益基础上, 便破坏了代际公平原则, 也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2.1.2可持续发展是人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认识的深化 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人类通过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已经有数百万年以上的历史, 但是事实证明, 人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一直是不正确的。这正是人类社会经济不能实现可持

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备课讲稿

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 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一般来说,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背景和条件。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课程内容的整合性、目标的开放性和实施过程的动态性必然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载体和支撑。课程资源本身往往成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与意义 (一)课程资源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 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学科教学那样有现成的教材作为其教学的内容,课程具体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设计,这就涉及到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可以说,没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 (二)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直接来源,是课程内容本身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学校内外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来选择与设计。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前提与基础,而且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是课程内容本身。 (三)课程资源制约着学生的活动方式 课程资源的性质和现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活动方式。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决定着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学习方式。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类型 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可分成不同的种类。

(一)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按照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硬件资源、人文资源和活动资源。校内硬件资源包括各种场所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信息中心、实验实习园地等;校内人文资源包括教师、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校内活动资源包括实验实习、座谈讨论、文艺演出、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气象站、地震台、工厂、农村、部队以及科研院所等都是宝贵的资源;学生与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学习工具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能为我们转变教学方式、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按存在方式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又称显形资源和隐形资源。有形资源指具有一定的物理形态,能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图书馆、实验室等。 无形资源指附着于一定的物理形体,不能被看得见、摸得着,却以潜在的方式对综合实践活动施加影响的资源,包括学校风气、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态度、教师人格魅力等。 (三)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教师如何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备课,我们可以这样做! 付智怡 以网络、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它为新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教育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下载学习内容,丰富课堂实践,扩大了师生学习的信息量,使师生更多的享受到优质资源的机会,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网络技术发展快,涉及面广,必然会影响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尤其对于教师的备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备课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教师能否备好课,是能否教好课的前提和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网络备课给广大教师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吸取多方面的知识,在提供备课资料方面是一位好帮手。下面仅就利用网络备课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教学内容 教师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精神财富,就必须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进而牢固地掌握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熟悉,意味着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多层次地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网络能提供给我们这个环境。在网上,很多有识学者对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其优越性和不足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其他老师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自己的意见可以及时的反馈到网上。在以前若是遇到知识上的盲点,其探讨的范围是狭窄的,而如今,只要你在网上提出疑问,诸多解释即会纷至沓来,使问题迎刃而解。网络使天南海北的距离缩短,宁夏的老师和海南的老师足不出户、共同探讨以成为可能,使以前一位老师或是一个区域内的老师闭门造车的时代终结,而这些发表、探讨、争论等,其最终结果是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入认识,具体掌握。 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掌握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教师驾驭教材,是指教师在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作为自己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自觉地意识到所教的内容,是使学生明确什么,突出什么,解决什么,能抓住重点,解决疑点,突破难点,使教学内容有效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网络在此方面对于教师的帮助是巨大的,首先体现在对教学目的、要求、重点的掌握上,对于教师来讲,这是教学的突破口,但同是一本教材,同是一个年龄段的学生,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这三点势必会有所改变,网络恰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的渠道,这为我们进行知识、能力、品德的教育摆正了方向。我们不难看到,网络把文字、图形、影象、声音、动画等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科技、新闻等方面对于学生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是极大的,也使他们对于高科技的认识上比以往的学生接受的更快、更多。如,学到“金属材料”时,播放有光泽的首饰、能导电导热的生活用品的图片、有关金属资源储藏量、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资料及解说;学到“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播放佝偻病患者、甲状腺肿大患者的图片;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几种元素的事物来源的图表;有关“绿色化学”的材料、图片及解说等。既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又巩固了学习内容,同时让学生感悟到“知识就是力量”,正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我们身体

如何开发和利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62146408.html, 如何开发和利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 作者:李尧琴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2期 摘要: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突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的广 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关系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和课程质量高低的问题。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开放的、多样的,其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部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了较详细的规定。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道德与社会课程是一个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它促进了学生良好的性格形成和社会发展。本课程的教材反映了生活的基本特征,全面性,经验性和开放性,为教师在教 学实践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活用教材资源 小学的道德和社会课程是以现有的教科书为基础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放弃教 授教科书和教科书的旧观念。否则,课程将陷入过分简单和正式的误解。标准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无法实现。因此,教师应牢固树立大教材观,要确立依据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钻进”教材还要“走出”教材的新理念,一切从实效出发,灵活而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或敢于删减,或敢于补充,或敢于质疑,甚至对教材编排体系也敢于大胆调整,以适应校情、班情和学情。 在教学《可爱的家乡人》(三年级下册)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家乡人的“可爱”,激发孩子对家乡人的热爱,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教者不妨走出教材的束缚,设计“我为家乡绘蓝图”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畅谈建设家乡的五年规划、十年规划……此设计不但充实了教材内容,而且升华了思想教育,增强了情感熏陶。 二、挖掘实践资源 小学道德和社会是一门更实用的课程。“文章的结尾有一瞥,我知道这件事必须进行。” 道德和社会阶层教学应遵循生活,生活和生活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比较,体验,感知和升华。内化形成的道德认知是一种 更稳定的道德行为。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课堂”的开放式教学理念,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实用资源,根据课程目标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和社会。性和谐发展。 目前,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这种形式不但丰富了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涵,而且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了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但是为提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提出的建议的主要特点是: (1)尽可能发掘学生、教师、班级、学校周围的自然、社会、人文资源,扩展课程资源的范围,这是最便捷、开发上最经济、效果上最突出的课程资源。(2)教科书仍然是重要的学科课程资源,强调依托教科书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3)大部分学科都重视对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和相互配合,体现了整合的大课程资源观。 (4)各学科重视课程资源开发中学生的参与和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反映了现代的对话与交流、合作的课程观。 (5)现代视听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数学课堂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主要类型有: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与工具、生成性资源。包括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除去教师和学生以外的所有资源。有效使用课程资源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而由于绝大多数课程资源直接面对课堂教学,所以其能够有效使用的前提就是具有“针对性”——针对特定的学生群和教师群,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这使得对于教材编写者、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而言,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成为重要的教学研究任务。

一、文本资源开发与利用 文本资源主要包括教科书、教师用书,教与学的辅助用书、教学挂图等。其中,关于教材与教师用书开发的建议在第十四章专门论述,因此,这里仅论及其他文本资源开发。通常,文本资源是事先规划、针对特定教学内容而言的,具有系统性强,长期利用,使用方便,制约少(相对正式的教材、教师用书而言)等特点。以下仅就几种常见类型的文本资源为例,论述其开发与利用的基本要点。 1. 学生用教学辅助材料 此类资源主要包括学习辅助材料(学习辅导用书、练习册等),数学科普读物,校本教材等,读者为学生。以基本功能划分,学习辅助材料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相关数学内容,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附加”的学习内容。 ⑴学习辅导用书 此类材料更多带有讲解、指导、总结、延伸等方面的作用。具体使用对象可以是数学学习方面有特定困难的、或者有进一步需求的。因此,这一类辅导用书开发的基本要点为: ①围绕具体课程内容展开:文本的基本结构应当以相应教材为依据,以教材中的重难点为主题,从学习方法、辅助素材、背景知识、拓展延伸等几个角度展开论述; ②针对不同使用者需求编排:对于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应着力于阐述重难点与先前所学内容的内在关系,以及由此而引出新内容,以及对新内容基本要求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实现备课的优质高效 文档

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了两次技术革命,现在正在实行着的是第三次技术革命,三次技术革命都极大地促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以电脑网络的广泛应用为基础,第三次技术革命在促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必然给教育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已越来越显示出极大的优势。使用的面已经越来越广;参与使用的教师越来越多;使用技术越来越成熟。传统的备课方式已经很不适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传统备课中教师受到很大的限制:备课流于形式,仅仅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因为各种原因,教师资料不全;翻看课程标准、教科书、书写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主要功夫用在了书写上,误了作业批改与辅导分析学生;还有发现问题后,只有本校的本科的几个教师往往解决不了,造成教师整体水平较低总来说之,关于备课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何实现备课的优质高效呢?我们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资源优势提升广大教师的备课实效,达到解放教师、资源共享、高效便捷。在实际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收藏中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报主页,收藏相关本学科的教学改革动态的相关网页。教学首先要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为此我们将中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报的主页添加到收藏夹中,每天到这些网站上查阅中国的教育新闻、教育形势、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律法规,学习一些好的典型。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走在教改的前沿,注重教改信息。到相关网站上了解整个教育、本学科的最新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课程的形式、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以及教学改革的效果等,使自己永远坚持教育的准确方向保持教育的先进性。 具有教学指导性的课程标准,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达到每位教师人手一本,由很多教师教没好好看过课程标准。以我们物理学科为例,全校的物理教师有8人,物理课程标准只有3本。有了网络,我们在网络上一搜,即可找到,并立即下载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文件夹中,这个文件夹就叫“物理科课程标准”,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学习,需要时能够随时打开,也能够打印出来查阅更方便。并且还有课程标准的学习说明,让每一位教师有条件明确本学科的教学方向。备课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合理的编辑、组织、选择教材中有价值的内容,灵活地选择教学素材与学生共同探索。下载多种版本的教材准备使用,这些教材各有特色,我们实行对照、比较、分析它们的特色,研究《课程标准》的要求,去粗取精,设计好教案。再就是在网络上搜集与本学科的竞赛辅导材料及历年的竞赛试题。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多引导,多培养,搞好竞赛辅导,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准备好竞赛辅导材料及历年的竞赛试题。我们将这些竞赛辅导材料实行分析筛选整理归类,在平日的学习活动中增强这部分同学的辅导,不流于形式,在教学中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收藏与本学科教学相关的多个网站。经常到一些教育教学网站上实行浏览资料,搜集一些自己需要的材料,有疑问也能够实行查阅。 (三)齐心协力有目标的实行校内资源共建。同一学校的年级备课组采取集体备课,实行资源共建。同一个部分内容实行章节分工,每一章的每一节由一个教师设计教案,集体参与讨论,集中集体智慧,修改定稿存档且备份,形成校本特色教案。这些教案是教师们集体完成的,这样能够减轻教师备课负担,提升集体备课质量,让广大的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新课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 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和其他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并根据农村和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共同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一)学校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学校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教室内的课程资源和教室外的课程资源两类,主要包括实验室,科学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及其配备资料,学校建筑、走廊的环境布置,花草树木、生物角、科技景点等等。 学校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有:1.注意校藏书刊的结构(增添科技藏书),更新科学教育设备;2.充分利用校内的土地,开辟科技、劳技教育基地(如百草园、气象站、饲养园地等);3.在校园内设计并建立科技景点(如太阳钟、风力发电机、科技雕塑等); 4.利用在科技方面有特长的教师,积极开发有关的校本课程。 (二)家庭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家庭里也存在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 家庭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有:1.丰富家庭的科普读物,关注科技资讯信息,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小小图书馆,并提高其利用率;2.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对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3.家长尽可能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 (三)社区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社区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科技工作者、工厂、农场、田园、科技实验基地、高新企业、植物园、动物园、科技场馆(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少年宫、农技站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 社区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有:1.开展改善社区环境的科技活动;2.与社区科研、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共建科技活动场所,开展现场科技教学活动;3.聘请科技人员和专家担任学校科技活动的指导教师,聘请家长中的科技工作者定期向学生作科普讲座;4.组建学生科技团体,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普宣传和实践活动。

第3章 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3章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1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意义 3.1.1信息资源开发的含义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指对已掌握的信息作深度的思维加工、改造和重组,使之能产生新的信息或者说通过思维加工能进一步发现信息的社会功能,开拓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广阔的用途,是信息的潜在力量能充分发挥,价值得以实现。 包括显性和隐性,宏观和微观,战略和战术 3.1.2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1.信息为人们认识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供了条件 2.信息资源为人们了解、认识和驾驭社会提供了条件 3.人类要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需要开展各种科学与技术探索,掌握事物的深层次变化、发展规律和相互关系 4.信息资源是当今社会的三大资源之一 3.1.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 原始阶段:结绳记事;;文字阶段;无线电技术使用阶段;数字技术应用阶段;信息网络技术阶段 3.2 信息采集与信息资源的组织 3.2.1信息源:获取信息的来源 个人、实物、文献、数据库、组织机构 3.2.2信息采集的途径 内部途径:管理监督部门、研发和市场营销部门、Intranet 外部途径:大众传播媒介、政府机关、各种学术团体、协作伙伴、终端消费者、Internet 3.2.3信息资源的组织 应遵循的原则:完整性、目的性、及时性、流动性、易用性、安全性 对信息进行整序的方法: 1.优化选择法---比较法、分析法、检查法、引用摘录法 2.确定标识法---数据项的确定(题名、作者、出版、主题、文献标识项、代码项、记录信息项、);;数据项确定应遵循的原则:完整性、标准化、方便性、低冗余度、灵活性---信息内容特征的加工(分类标引、功能主题标引) 3.组织排序---分类、主题、字顺、号码、时空、超文本组织法(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例如ppt) 4.改编重组---汇编法、摘要法、综述法 3.3 信息资源的利用 3.3.1信息资源利用对社会的影响:分析P87增值过程示意图,引出影响 3.3.2信息产品的商品化 3.3.3信息服务:广义/狭义 3.4信息内容产业及其管理 3.4.1 信息内容产业的界定 国际上这一领域存在许多类似的概念,比如内容产业、数字内容产业、文化内容产业等,本书建议使用“信息内容产业”这个名称。首先这个名称涵盖的范围比较明确,其次这个名称与国际接轨了。这一产业单独作为一个大类,因为它使信息部门有别于货物生产和服务生产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课程的实施中,我们以幼儿发展为本,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本土化调整和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就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已成为当代课程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幼儿园课程具有基础性,即要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总则部分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由此可见,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充分利用幼儿园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创符合幼儿园自身实际的课程——园本课程。 我园是以游戏为特色教学,比如建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让孩子们在玩儿中学,在学中玩儿。 幼儿园园内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1、改善办园条件,营造优良育人环境 优美的环境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环境、热爱大自然美好情操,也可以培养幼儿热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更重要的是让幼儿从热爱幼儿园的小环境开始,逐渐发展养成热爱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的环境意识。

2、利用园内设施,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利用园内设有规范的教室外,还有玩沙室、图书室、建构室、科学室、多功能教室、种植角,充分利用园内的每一寸土地,如,带小班的孩子们都院子里来寻找春天,从而丰富了幼儿对热爱植物、热爱自然的情感。种植区就为孩子们寻找春天的活动提供了可能性与便利的条件。还有我们园里的资料室,为大家准备也许多的书籍与材料,这些资源同样可为我们的社会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增大资源的扩大张力。活动室是幼儿园进行教育的资源。 3、充分利用和开发网络资源,把网络资源引用到幼儿园课程中来。 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进行教育。这样既能够直观向幼儿展示课程内容,也能解决一些由于受现实条件限制而无法解决的问题,简单小动画的多媒体播映,是小班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学习方式。如动画片《巧虎》中小片段的截取,妈妈做家务时受伤了,巧虎赶紧为妈妈找出创可贴,并处理伤口。从中,孩子们便能体会到妈妈做事的辛苦,并懂得去关心妈妈。同时,网络还能加强老师与外界联系,有选择接受和学习别人的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各种幼教网站也为老师与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幼儿园的发展从来都是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结果。因此,要搞好幼儿教育我们除了要开发和利用园内资源,也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等。 幼儿园园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是一个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生成性的,而不是僵化不变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还有哪些课程资源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挖掘和开发?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课程资源 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课程资源有个科学的认识。那么什么是课程资源呢?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课程资源指的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课程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了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只是空谈,很难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成果,所以大力开发并且利用适宜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实践的前提,而课程实施者对课程资源的认识程度又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强度,也就决定了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二、无穷无尽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发掘 1、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自然资源是语文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当前,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把“课本”视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现象,而忽视了丰富多采的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导致了师生唯“课本”“教材”是从,严重束缚了师生的手脚、阻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及素养的发展和提高。为此,我们语文组的老师,结合教材单元训练的重点,启发并带领学生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亲自去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妙风光与神奇世界。如:在教学有关美景描写的第一单元之后,我特意带领学生去踏青,了解我们的家乡。这样以来,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也陶冶了学生的爱美情操;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同时大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自然资源的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对作文教学来说大有益处。如在阳光明媚、春风融融的周末,我让家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瑞安,去观察各种花草树木的变化,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悟、触摸大自然。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提出的建议的主要特点是: (1) 尽可能发掘学生、教师、班级、学校周围的自然、社会、人文资源,扩展课程资源的范围,这是最便捷、开发上最经济、效果上最突出的课程资源。 (2) 教科书仍然是重要的学科课程资源,强调依托教科书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3) 大部分学科都重视对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和相互配合,体现了整合的大课程资源观。 (4) 各学科重视课程资源开发中学生的参与和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反 映了现代的对话与交流、合作的课程观。 (5) 现代视听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数学课堂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主要类型有: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与工具、生成性资源。包括了整个课堂教学 过程中除去教师和学生以外的所有资源。有效使用课程资源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而由于绝大多数课程资源直接面对课堂教学,所以其能够有效使用的前提就是具有“针对性”一一针对特定的学生群和教师群,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这使得对于教材编写者、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而言,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成为重要的教学研究任务。 一、文本资源开发与利用 文本资源主要包括教科书、教师用书,教与学的辅助用书、教学挂图等。其

中,关于教材与教师用书开发的建议在第十四章专门论述,因此,这里仅论及其 他文本资源开发。通常,文本资源是事先规划、针对特定教学内容而言的,具有系统性强,长期利用,使用方便,制约少(相对正式的教材、教师用书而言)等特点。以下仅就几种常见类型的文本资源为例,论述其开发与利用的基本要点。 1. 学生用教学辅助材料 此类资源主要包括学习辅助材料(学习辅导用书、练习册等),数学科普读物,校本教材等,读者为学生。以基本功能划分,学习辅助材料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相关数学内容,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附加”的学习内容。 ⑴学习辅导用书 此类材料更多带有讲解、指导、总结、延伸等方面的作用。具体使用对象可以是数学学习方面有特定困难的、或者有进一步需求的。因此,这一类辅导用书开发的基本要点为: ①围绕具体课程内容展开:文本的基本结构应当以相应教材为依据,以教材中的重难点为主题,从学习方法、辅助素材、背景知识、拓展延伸等几个角度展 开论述; ②针对不同使用者需求编排:对于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应着力于阐述重难点与先前所学内容的内在关系,以及由此而引出新内容,以及对新内容基本要求 的细化。同时,提供引发学习兴趣的素材也是必要的;对于有进一步需求的学生 而言,引导其关注内容中存在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相关的拓广性内容、值得研 究的新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应用型问题,等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