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学概论(简本)》 伦纳德·D.怀特

《行政学概论(简本)》 伦纳德·D.怀特

行政学概论

伦纳德·D.怀特

作者简介

伦纳德·怀特 (Leonard·White,1891-1958)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改革家。长期担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和美国文官委员会主席。他在1926年发表了第一部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概论》,这一著作与伍德罗·威尔逊《行政的研究》和弗兰克·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一起,使公共行政学成为了一个单独的学科领域。此外,他还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论著,如《行政学的最新趋势》,《联帮主义者》和《外国文官制度》等。在怀特影响下,美国于1934年创建了初级文官考试制度,为以后全面地改进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人事行政制度铺平了道路。

译者简介

刘世传(1894.3.26—1964.3.4) 字书铭。齐鲁大学校长。中学毕业后考入齐鲁大学,于1924年公费赴美国留学,考取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国际公法,获政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东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大学、朝阳大学任教。著有《国际公法大全》等书。1935年,任齐鲁大学校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校停课,他因精通英、德、法多国语言被派往国外进行抗日宣传工作,因而被日伪悬赏通缉。回国后,他克服重重困难,秘密主持“齐大”迁址,在四川成都华西大学借地复课。国民党政府屡邀其从政,他坚辞不就。

在怀特著成此书的20世纪20年代,西方行政学说已发展到正统时期,这一时期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和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又把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尝试为行政学说确立一个基本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

目录

行政学概论 (1)

原序 (4)

第一章行政与近代国家 (4)

第一节行政之范围及其性质 (4)

第二节行政之由来 (5)

第三节科学与行政 (6)

第四节公家行政与非公家行政 (6)

第二章行政之外界关系 (7)

第一节立法与行政 (7)

第二节司法与行政 (7)

第三节政党与行政 (8)

第四节国家行政与平民组织 (8)

第三章行政组织 (8)

第一节决定组织之适当机关 (8)

第二节行政组织之体制 (9)

第三节责任与权力之分配 (9)

第四节专门行政者与客串派行政者 (10)

第五节行政分部之原理 (10)

第六节协调之机械 (11)

第七节优良行政组织之体验 (11)

第四章中央集权之体制与限度 (11)

第一节中央集权之趋势 (12)

第二节中央集权之体制 (12)

第三节扶助金制度 (13)

第四节行政中央集权之诸般问题 (14)

第五节中央集权之限度 (14)

第五章权力汇一之体制与方法 (15)

第六章权力汇一之限度 (15)

第七章部门之组织 (17)

第一节控制管理机关之范型 (17)

第二节内部组织之范型 (18)

第三节部内统辖之方式 (18)

第四节各部首领之职务 (18)

第五节主要行政人员之资格 (19)

第六节咨询之职务 (19)

第八章行政机构之改组 (19)

第一节改组运动 (19)

第二节若干改组后之行政制度 (20)

第三节改组运动之成就 (20)

第九章人员问题 (20)

第一节行政与行政人员 (20)

第二节公家雇佣问题之重大 (21)

第三节公家雇佣之情况 (21)

第四节人员管理 (21)

第十章历史上之回顾 (22)

第一节官僚政治时期 (22)

第二节职禄分赃制 (23)

第三节革新运动 (23)

第四节退伍军人之优遇 (23)

第五节吏务之立法 (24)

第十一章官纪:现代行政管理之标的 (24)

第一节概论 (24)

第二节官纪之性质及成素 (24)

第三节败坏官纪之成素 (24)

第四节官纪之基础 (25)

第十二章人员招考与考试方法 (26)

第一节人员管理机关之实况 (26)

第二节人员招考之一般情况 (27)

第十三章分级与订定薪俸 (29)

第十四章升迁与效率 (30)

第一节无系统升迁之结果 (30)

第二节升迁之范围 (31)

第三节升迁之根据 (31)

第四节人员调动之其他方面 (31)

第十五章惩戒与罢免 (31)

第一节导言 (32)

第二节惩戒的方式 (32)

第三节惩罚之机关 (33)

第四节审核之权 (33)

第十六章退休制度 (34)

第一节退休制度的发展 (34)

第二节美国退休制度的特质: (34)

第三节款额的确定及保管 (34)

第四节应设定的养老金 (35)

第十七章公务员的组织 (35)

第十八章行政条例与规章 (36)

第十九章行政之监督:立法机关及选民 (37)

第一节监督的一般问题 (37)

第二节司法监督的目的 (38)

第三节立法监督的方法 (38)

第二十章行政之监督:法院 (38)

第一节法院于行政 (38)

第二节行政人员的司法监督 (38)

第三节普通及特别行政行为的监督 (39)

第二十一章现代行政的趋势 (39)

原序

序言中指出(直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政治制度评论家从未对国内的行政制度有系统分析;有之,也只有由法学界立论而已。

在序言中,他提出了建立行政学的四个基本假定:

“第一,假定行政为单一之程序,无论何处所见到之重要特质,均大体相同,并因此免除市行政,邦行政或联邦行政等之分别研究。(共性)

第二,假定行政之研究应始自管理之基础,而不宜始自法律之根据,并因此搜罗美国管理协会之材料,较多于各级法庭之判决。(实践性)

第三,假定行政在大体上,仍系一种技术,但于转变之为一科学之重要趋势上,极端着重。(科学性)

最后,假定行政业已成为,且将继续为现代政府问题之中心。”(重要性)

这四个假定反映了怀特对行政学的基本看法和基本研究方法。

怀特对自己工作的探索性、暂时性有相当深入的认识,没有把自己的研究视为定论,没有把自己的体系加以深入封闭,“吾人之目的,乃在拟设问题,而不在贡献结论。”“并保留其提出问题之学者最高特权,直至取得所有证据之后。”

第一章行政与近代国家

管理已逐渐变为一种专门业务。其工作之困难,责任与复杂,日行增多;直迄今日,业已接触一切之科学,自化学与机械学,以至于心理学于医学。是故管理方面,罗致富有才智与理想,高深科学资格,及组织上与领导上健全能干之男女人员,以备服务。现行之管理,则在雇佣律师与医士,会计师与技术家,而管理之本体,适正由于指导此辈之工作,形成一种最高业务,在此中,含有促成标准、资格、训练及技术上进步之种种意义。

——雪尔敦《管理哲学》

第一节行政之范围及其性质

无论是在市政府、州政府,或是联邦政府行政过程都具有一种基本的一致性,所以无须对此问题作“层次”上的分类。如果用市行政、州行政或联邦行政等名词来表示某种区分的话,那么这种区分实际上并不存在。书中认为,行政是一个单独的过程,即不是把行

政想象为市行政、州行政或联邦行政,而是把行政当作各级政府的一种共同的过程。

行政中的基本问题,包括公务员创造才能的发展、工作的胜任、廉洁、负责、合作、财政、监督、领导资格、纪律以及各级政府的行政程序等均属于行政学研究之范围。

怀特认为,国家行政管理的目标或目的有五个方面:

(1)行政的目的“系管理人员与物料,俾完成国家创设之目的也。”

(2)行政的目的在于官员和雇员的处置下,对各种资源加以最有效能的利用。各种资源中,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

(3)行政是公务的执行,良好的行政千方百计地追求的是:消除浪费、保护材料和能源,迅速而圆满地完成公众的目标,既要节约又要保证雇员的福利。

(4)行政法主要属于法律的范畴,其主要目的是对个人权利的保护。而公共行政的目的,则是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能的管理。

(5)增加行政权力也需要增加防止滥用权力的保障措施。只要官员犯错误、偏私、贪功的可能性存在一日,保障个人权利作为一个目标,就与某些政策的实行同样重要。

他认为,研究公共事务的学者,实际上都逐渐把行政视为现代政府的中心问题。

书中预言,传统上以立法为政治三权中的核心看法,在不久的将来必将被一种更现实的分析所取代,这种分析将建立政府作为行政的任务,政府是在与立法与司法划定的范围内运行的。

第二节行政之由来

怀特认为:美国的行政制度自然是来源于英国,美国的地方政府即效仿的是17世纪英国的模式。地方分权、自治,“乡绅”占有支配地位,这些被证明很适合于新大陆的经济与社会条件。时至今日,美国行政结构的主要轮廓仍可反映出受英国渊源的影响,以致在美国各州中都没有欧洲大陆国家式的总督或省长。

第二,工业革命已不可避免地使整个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合作,在这种情况下,放任主义已变为不可能了。同时,新的环境又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建立起了对国家任务的新观念,即国家应按照现代生活的条件来定其功能。这些新观念中有:承认国家作为社会合作的最大机构,而且也是制定社会规则的机构。因此,国家就成为使社会改良计划实现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三,现代国家的任务正向各个方面扩展,由于国家每项新计划都要反映在行政活动的增加上,从而使行政的范围也在向各方面扩展。包括制定最低工资水平,限制劳动时间,

规定工作卫生条件;制定各种规章和禁令(包括香烟,麻醉品,酒精的销售及审查);制定针对政党活动和贪污行为的限制条例,等等。

最后,政府急速增长的费用,“公务支出方面的空前泛滥”,反对高额税收的重负、及全国行政在经济方面引人注目的努力,都在强调政府应有较高的效率。

第三节科学与行政

通过大量举例,在农业,教育,卫生,建筑等行业,通过引入科学技术来提高本行业水平的事实来证明,政府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效率的必要。他认为,“科学不仅备制行政进行所需之工具,且使行政方法由旧日粗疏之经验论,演变为确定之原则。所谓科学管理,已成为领导者之说,业已实现。工作上‘唯一最善方法’之追求,已促成研究技术之陆续发展,及研究方法之日益精纯。”“以此吾人可以假定,当前各种更细微更复杂之问题,均将赖科学方法之助力而解决。”

在具体实施方面,此书认为:“应于内阁之中,成立一负责之部,专司研究有关一部或数部之科学事宜,而辅助各部研究工作之不足。”与此同时,工作环境及雇佣情形的设备也同样重要,以此方能使政府获得“堪胜厥任”的政府雇员。

第四节公家行政与非公家行政

怀特认为:“美国行政之过程,大异于美国商业之过程。”原因在于“职禄分赃制”在行政事务中的影响极大,把持着权威,因此不免在吏务的本体上遗留其痕迹。政府既没有像商业般的利益吸引,也没有像欧洲诸国那样的竞争。而能够激励政府行政效率高效的产品,“须自他方求得之”。因此,政府不得不遵守一致性原则。而商业方面虽有几乎同样的困难,但是美国商业机构因利润吸引而形成竞争,因此不得不进行改进。一致性原则适用于各个范围、各个时期的各个行政事务中。一致性原则即公正性和标准化原则。

在人员待遇问题上,政府也承担道德上一致的任务;而商业机关只以获利与否为是否解雇的标准。

公共事务与非公共事务之间,仍有一点不同,即前者的一切行为须谨遵法律并受严重监督,国会议员有权力发现任何违法的事实。而后者则不然。

公共行政因其待遇优厚,位高权重,以致吸引众多出类拔萃的年轻人向往政府工作。因此,对于新进入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条件盖以严苛之条件限制之,结果使公务员成为各等职业中最尊荣者。

怀特认为,政府固然应该给公务人员供给一定薪俸,及退休之准备,而更应以精神激励和光荣地位成为公务员的特殊价值。他认为,“国家将来定能逐渐筹划一种优越之终身职位,介于可能之范围内,罗致每代之杰出人物。”

第二章行政之外界关系

此书认为,政府工作由会议、议决及执行无穷延续,三者互为因果。如果将行政与立法司法两者的关系加以叙述,则可证实此三者在一切活动上,没有显著的区分。

第一节立法与行政

立法与行政的基本关系,即后者受制于前者。依惯例而言,除宪法特别限制外,各国制宪会议几乎都赋予立法机关充分自由,藉以处置其制定的法律。

在理论上,立法机关不仅是行政机构的渊源,而且是最后负责的中心;既发议,更监督。至于使行政机关中的自由与议会的指导及监督,均达到适当平衡的境地,则是政治上最困难,而又涉及政府成功与否的紧要问题。在总统制国家的政治史中,都满载立法与行政两部门的冲突,及两部门权力分配失当的事件。立法之于行政,向来主张监视;然而其所用的方法和手续,多成为行政发展的障碍。

第二节司法与行政

第一款类似行政机关之法院

“政府司法机关,对行政之贡献,实非浅显。就职务而论,司法方面首则用以保障人权;而次则宛若行政直接代理机关。”

第二款类似法院之行政机关

“行政方面,接受类似法院之工作,亦为同等正确之事实。现下其类似司法之职务,已属重要;今后日将变本加厉。此种实例,可自各级政府中取得之。”

第三款类似审核机关之法院

“法院对行政最显著之权威,即前者审核后者之行为是也。此种审核权之基础,夙存于宪法之条文中;如禁止政府,不依正当法律手续,剥夺人民之生命,自由与财产,及保证法律上之平等庇护等是。法院审核之主要目的,乃系按行政官员之行动,与其法定权限相比较,以图保障民权,而免除行政官吏破坏法纪之举动。通常法官之监督行政,概由官

吏之错误手续,及僭越职权两方着手。”

第三节政党与行政

怀特认为,美国各级政府中,党人霸政,已成定例,政党与行政官吏间的关系与法律所规定的截然不同。他希望有一种好的方法,即在某党掌握政权时,对其党人加以细密的限制。

美国政府的考绩制度,沿用五十余年,在每届总统上台时,仍得委任2000以上的高级官员。同时,美国的48个邦中,仅10邦对兼理党务的在职公务员稍有法律上的限制。所谓约克逊主义,即“职禄为胜利党之战利品”,尚支配行政之大部,即胜利党为谋求当下利益,而置行政微弱于不顾。怀特希望有一种坚强忠实的行政出现,以施行其赖以博得民众拥戴的党纲,而根据该党向民众的宣言,改革政治及社会之程序。

但同时他也意识到实现这一理想的困难。

第四节国家行政与平民组织

怀特认为,公私两方,“尤须长期合作,方可应付特殊之社会情况,以减免两方之冲突,且利用两者各之特长。”并指出,“多种平民组织之首要任务,概在改善行政上之工作方法”,“其他平民组织之旨趣,则在督促社会改革计划之实现,且对各等官吏之特殊职务方面,有所贡献。”在这一点上,怀特的视野已经超出了他的前人,把行政研究传统注重的政治环境扩大到了社会环境。

第三章行政组织

此章主要注重关于普通组织问题中的多种形态,如中央集权与权力汇一的趋势,以及行政单位内部组织与其管理等等。

第一节决定组织之适当机关

文中指出,在决定行政组织的适当机关的实施方面,美国比欧洲各国更为繁琐。按欧洲惯例,内阁握有组织上的发动权,然后再发动之后,呈交国会批准,以领取各项新设机关的经费。

而美国各邦的制宪会议,对行政组织虽可略加干涉,各州长也负有一些类似任务,但大权仍多握在议会手中。但立法机关在行使其组织裁量权时,事实上必须将细微诸点让与

执行机关及行政官吏。按美国当时通例,总统不得命令新增部门,但自联邦政府而下,政府阶级越低,遵守程度也越轻。不经议会特殊立法而新设部门,而借支领经费的手续也得到议会的默认。说明国会赋予行政方面较大的自由权。

第二节行政组织之体制

怀特认为行政组织体制上的分类是困难极大的问题,而通过分析比较,创设其标准又异常重要。

此节认为,行政制度一种最基本的区分,是自治范型与官僚范型两种。前者范式下,行政官吏多由民选任职,对选民直接负责,期限颇短,且没有再度被选的希望,也称为人民自治。在相反范式下,一般属僚都由长官委任,属僚对长官负责,若官吏行为端正,即可继续在职,甚至终身在职。自治范式中,无阶级政治的意味,而在官僚范式中,金字塔化职权是其特质之一。

作者认为美国行政制度具有民治倾向;而欧洲大陆各国则是官僚阶级统治。

第三节责任与权力之分配

书中认为,政府效率依靠行政组织中责任与权力的适当分配为基础。并分为两类机关做初步区分。一、主要任务类似司法性质,如公用事业委员会。二、主要任务纯粹为行政性质,如邮务部及公共建筑部。对前者机关,多赋予较大的自主权,负责官吏均规定长期在职,而其罢免则为例外;且其职责的赋予也根据法律条文,而不基于行政长官命令,因此其地位显然在普通行政各部之外,可视为“独立机关”,除非重大渎职情况,行政长官并不负责监督责任,而在实际事务方面,也很少有机会影响到他们。

怀特认为权责一致原则绝非易事。原因在于:

(1)行政长官的权力对此等官署没什么太大影响。对于民选官吏,由民选而来,因此长官不得罢免其职,也不受长官监督,缺乏固定的负责系统。

(2)行政工作由行政委员会主持,其责任很容易混淆不清。

(3)行政职权分配不当。

(4)同一种行政事务如果由两个以上官员办理,若出现失误,每人都有不负责的理由。

(5)行政机关之间常有冲突事件发生,除非设立协调机关,否则权责关系将陷入混乱状态。

(6)行政机构设置过多导致行政机关职责不清、工作范围模糊,使行政机关领导有机

会越权,造成部门间的对抗。

(7)参谋咨询机构超出了自身职责范围,试图取代行政领导工作。

因此怀特提出,适当的权力必须与确定的责任同时存在。第一,表示适当法定权力的实施,须有立法根据;第二,表示必有充分财源以适应法定的状况。

第四节专门行政者与客串派行政者

行政机关中每部门内都由专门官吏和名士派管理。专门官吏,以服务国家为其终身职业,而客串派官吏是短期在职,对行政业务属于门外汉,这两种角色所负的责任按政治制度不同(官僚或自治)而不同,但在近代行政中都有相当的地位。怀特认为,美国行政的效率已因客串派势力的畸形扩大且侵入专家领域,而罹受其害。

但客串派行政者,仍可期待无限良机,以应用其特殊的贡献,而在地方行政机关中尤为重要。他认为中央政府及各邦中重要行政部门领导若以客串派任之,则较之专门官吏更为满意。例如名士派商务部长,可以维持本部与外界关系,尤其是与立法机关,与一般民众,以及新闻界等。这种人才不是本部门中长期培养所能获得的。

至于客串派官吏的职责,并非管理,而仅为观察行政是否有效,同时给与相应咨询及建议;并在部门内部纠纷中做出仲裁。

而专门官吏的任务,可以概括为:

(1)执行本部门工作。

(2)监督本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3)支配行政人员,分配工作。

(4)以财政及其他各种报告,详陈本部工作成绩。

(5)给本部门领导提出建议。

(6)当领导决定行政政策时,若对技术上有所咨询,得供给其需要。

第五节行政分部之原理

怀特认为,各部职权的决定与分配,根据两种条件,即按人员或等级而分配,以及按应实行的任务而分配。由实际方面而论,还有两种基础,即按地域和实行工作的性质分配,或者按行政方法而分配。

他认为,行政分部能使政府的各种服务机关,相互0依靠,造成坚强的权力汇一,以及联合一致的行政机构;树立的有效制度;确定行政权力及责任,布置免除行政首长管辖

组织上、规则上、设备上、人员上及活动上重复弊端的基础,使在同一范围内活动的各服务机关有保持合作关系的可能;提供一种防止或修正权限相互抵触的方法;可在行政方法上和手续上,极易订定标准;顺应关于普通事务实施方面的集权,及购置材料等事务。

但怀特指出,组织的一般原则至为简易,而实施则颇为困难。

第六节协调之机械

(1)他提出应该精简机构,减少协调工作的数量和难度。“协调的困难是行政单位数目增加,因此,现代行政发展的新趋势是缩减行政部门的数目,一方面归并工作性质相近的各行政单位,一方面削减多种独立局。”

(2)怀特认为应该设置行政协调机关。

(3)他认为要通过精密的协调来获得较好的协调结果,进而提高行政效率。

(4)在协调过程中,行政首长的裁定就是最后的决定,这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矛盾乃至冲突,各部门在协调过程中总是争诉各自的理由。为了及时有效地协调,他特别强调首长裁定是最后结果,但遇到不合理时可以向上申诉。

(5)怀特还提出实行协调的原则,即对任何事件均由主管会制定完整政策,用以领导相关各部。规划这种政策是附设专门的协调委员会,各部门有专人参加,形成联合规划中的协调部分。

第七节优良行政组织之体验

书中总结,行政组织的繁杂,就实际方面而言,政府确是人类事务组织中最大者,虽然不能整个全部商业原则来运用,然而大部分工作是属于能采用商业原则的性质的。

书中认为创造行政机关最优秀的人才是专职行政官吏自身。而组织范式,不外乎人民自治与官僚政治;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权力汇一或权力散漫;单数执政或复数执政。

从科学角度看,我们从没见过有任何行政组织的适当标准,或合理精确的计量方法,能用来决定某种组织的影响。但这种计量方法已引起政治学者的重视。书中指出,促成评价标准的初步手续已经着手进行,以期待评定政府的行政效率。但这种方法的实际运用成熟或成功与否,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第四章中央集权之体制与限度

中央集权的倾向,是依垂直线进行;而权力汇一的趋势,则循水平线而发展。

对于中央集权的研究,学者们偏重于该问题的政治方面,而忽略了其行政方面,书中则更侧重对行政问题的研究,而政治方面,作者认为是表示一种特殊趋向,即集合唯一绝对的最高权力于立法机关,而决定国家政策的一切问题。实际而言,世界各国堪称无一在政治上是中央集权的国家。

怀特认为,行政方面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即是中央行政总枢及其外署相互关系上的问题。

第一节中央集权之趋势

行政上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的差别,其范围之广泛,已经与各级政府间的政治关系相近。书中指出,美国当时近半世纪的行政潮流,已经渐次向中央集权的方面进行,开始仅出现于地方政府与邦政府间,后来又深入到各邦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

在北美尚未建国之时,其地方分权程度举世惊奇,邦政府屈服于各县政府,各县政府屈服于各城镇,而各城镇又受制于各区。那时美国的交通运输业障碍繁多。

美国独立之后,分权情形也未见好转。民众对地方政府仍很信赖。

南北战争之后,各邦政府在中央集权的程度上才有长足进展。

中央集权的程序,一方面包括对地方官吏实行监督权;一方面则将某种行政权限的一部分或全部,由地方政府转移至邦政府,或由邦政府转移至中央政府。

美国宪法第14条和第18条增修条文,造成全国系统的大规模中央集权化。前者在行政关系上,没有任何变动,而后者已成为中央集权的有力代表。20世纪,已昭示一种国家行政中央集权的必然趋势。

由工业革命潮流推动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社会,无论是微小的行政地域,抑或是较大的行政中心,均先后与其紧密关联。曾经地方负责处理的事物转交于邦政府,或进而划归中央政府权限之内。

第二节中央集权之体制

英国:

1、在某项要求达到后,中央政府拨给补助金。

2、有关于地方行政事务的法规、命令及规章的发布。

3、对地方官吏行政上的赞同,借使发生效力。

4、判决地方官吏所判决案件或争执的上诉,而诉讼当事人一方须为地方官员。

5、当地方官吏非法完成行政事务或渎职时,对其进行惩罚与课定。

6、民意的征询,报告的要求,及知识的散播。

法国:

中央监督权的行使,由内务部及其外署官吏,即省长与副省长执行。全国省县的整个管理系统,均由其指挥监督,而地方自治行政机关,仅能监督县级政府,甚至对县级政府的监督也有来自上级的监督压力。总之,法国制度表现了大陆方式的特质,其唯一例外,只有普鲁士中央与地方行政范围有清晰的划分。

美国:

1、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建议与辅导。

2、放任地方政府自由完成任务,但必须向上级政府呈递报告。

3、“无监督特权之调查”。中央官吏有调查或建议地方官吏之权,但无权力强迫其实行。

4、附带扶助金条件的调查。即“扶助金制度”。(详解见后)

5、账目的检查。

6、事前同意的取得。在很多事件上,地方政府须事前请求高级官吏以获得其特别允许之后,再开始实行。

7、审核严厉。

8、附有强制执行权的命令。在这种情形下,其行为的发端,由地方官吏转移给中央官吏。

9、攫取一部分或全部的地方政府工作。

第三节扶助金制度

美国国家范围内中央集权程序的最近形态,是根据联邦政府对各邦政府扶助金范围的扩大。无论何邦,要想由联邦政府承受扶助金时,就要履行联邦主管此类款项各官吏所规定的条件。同样的扶助金方案,早已由各邦政府有效地实行了,而施用于其直辖的各地方政府。

中央监督各邦使用其扶助金,邦政府若不能达到某种效率的标准,联邦官吏握有停止其扶助金的权力。同时,某邦或某地方必须筹备与联邦扶助金总额等量的款项。在这种制度下,联邦官吏显然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其可以任意对各邦政府的政策及其行政方法施以严厉的监督。但在实际执行上,演变为中央对地方的咨询及合作的行为。

第四节行政中央集权之诸般问题

1、胜任。概括而言,联邦政府的官吏,比各邦官吏更多,而各邦官吏又较地方官吏更有效能。联邦官吏素质之高,可概括为:职责范围广大;专攻机会之多;威望价值之隆高;联邦政府对雇员待遇之丰厚。因此,赋予较高官吏较大权力的趋势,正在加强。

2、创制之中心。政府允许服务人员自由运用其创新的才能,是良好行政组织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所谓过度的中央集权会压制公务员潜力。因此长官要给予下级官吏更多的激励。

3、一致。很多行政行为上,须以一致原则为主旨。

4、行政领域。中央集权的趋势,不过是以较大的行政范围替代原来较小的行政范围。中央集权在行政领域的扩张,是基于相互的作用,因特定目的适当选择行政领域的行为,也是提高效率的一部分。

5、官僚气。行政组织为处理无限多的微屑事务而变的机械化。如果机械化的程度越深,则与民众直接接触越少,而陷入的困境与危险也越大。所以实行中央监督各地方政府多表现为延宕状态。

6、监督。中央集权程度越深,则领导官吏方面所拥有的权力也越大,行政组织本体也越演变为独立职权的中心,则更易于在民治政体下人民进行监督。

第五节中央集权之限度

书中认为,中央官吏行使权力之所以合理,是依据两种原则,即:关于全国民众利益的任何事务,必须由中央政府或其代理人处理,即使是最低限度,也须由这种机关加以监督;若地方官吏显示其人力不能有效处理其所受委托的事务,则此事务应给与较能胜任的官吏处理。

第二,地方政府与邦政府间的关系,应视为有机体,而不能视为机械式。当前的问题,是承认双方的独立性与责任。中央集权不应含有吞并与融合的性质,而地方分权,也不应含有分化与独立的性质。同时,必须要有充分的中央集权藉以树立邦政府的自主权;又须有充分的地方分权,藉以保障地方自主权;更须有充分的监督,藉以确定双方的行政责任。

第三,中央集权的限度,依现行社会合作的技术,及现行社会的环境为转移。可以假定三种标准:即现代社会主旨与目的的有效达成;团体及个人创造与负责意识的保持;人民适当监督行政的延续。

第四,由社会侧面的观察而知,中央集权的进展速率达到其“饱和点”的时期不尽相同,也因地而异。地方政府的自动合作究竟达到何种程度才能阻止中央集权极端发展的趋

势。可以断言,各邦的市政府,借非正式组织,定能集中各方合作资源,而制定各类有效服务的规章;否则,此类规章的制定,势必为各邦政府所取代。

第五章权力汇一之体制与方法

怀特认为,世人对中央集权趋势的注意力,已被兴起的“效率与节约”运动所掩蔽,此项运动的一般趋向,是在设置“自然”行政单位,而且以多种策划,使这些分立的行政单位联合一致。最主要的策划,即是增加行政元首领袖地位的权势。因此,对此种趋向,有人倡议定名为“权力汇一”。此定义并非表示一切行政决定,都由行政元首一人做出,其意义仅对行政元首给予适当的权力,以确定整个行政组织可以工作如一,而避免分裂为多数不相关联的活动。

此章分节列举了英国、美国联邦政府、伊利诺伊邦及市政府的权力汇一,在此不再赘述。

怀特认为,各种行政制度的真谛,可在以下原理中找到,即:

稳定树立忠实有效及负责政府的形象,是在将一切重大权力集中于行政领袖身上,并设置直接受其监督的行政机构,以便有效实施其集中的权力。根据此项原理所形成的一般行政制度模型,无论在市邦还是联邦政府中均是一致。实现此项原理的第一步,是在促成行政领袖权力的直接扩大,尤以地方及邦政府为重点。行政领袖可委任多数官吏,且不需同级政府立法机关的同意,其还能罢免官吏,而不受以往各种罢免权限的羁绊。此外,行政领袖可以凭借对各部门的改组,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会议,与各部门领导相磋商。

权力汇一运动,确实在逐步、无形的发展。而且将行政责任牢附于行政领袖之身,以校正以往错误的执行公务的方法。

第六章权力汇一之限度

权力汇一之赞成与反对

书中认为,美国行政机关亟待治疗的症结,是行政机关的重复,以及脱离任何监督而过度独立;实际上显然应具有联系的机构,几乎完全缺乏合作;责任的毁弃,或至少是责任的混淆,任何精细的财政政策,均属罕见。其认为这些症结反映为各部门之间惊人的消耗和浪费,公务员不能胜任,以及各行政机关力量上以及正当性上不能取信于人。

因此,有人赞成责任集中即权力汇一:缩减行政单位,只在少数机关之间进行有效联

络;显示协调工作计划的单一财政政策以及领导地位的统一。而适用范围,则是广大邦长及市长的权力,以及委任、罢免、并监督其所辖的官吏集团。并建立阶级政治,尤其是相当数量的辅佐机构,以实现编制预算及财政监督的原则。

而反对者对以上列举的各种弊端,虽不否认其客观性,然而轻视其重要影响。认为在现存政府形式下,“美国人民确已成就多种伟业”,且欲将目前困难的根源,归咎于世界大战带来的变动,因此主张抛弃先人开创的事业,不应操之过急。相反,他们对树立行政领袖的条件要求苛刻。他们认为,这必定会造成“危险性”的权力,且担心单一的行政命令会导致政治机构的恶性膨胀。按反对者的辩护,主张职禄分赃制的人一旦获得领导职位,则此前由独立委员会排除的职禄分赃制必然会无限蔓延。财政监督计划的运用必将破坏各部的责任,而各部中的每项决定也会受到外来权力的牵制。

在执政党移交权力之时或行政监督人员调任之时会造成政策上的突变,监督机构的过多会导致各部门行政受羁束,大的趋势虽是成立大部门,而内部若没有实际联络及有效合作,其结果必然与设计的计划不符合。而且,若有真正的强势人员,那么大规模的权力汇一似非必需。

同时,反对论主张:权力汇一之所以不需要,是由于行政组织的主要任务多半会被人误读。实际而言,所谓主要任务就是:政策与行政计划的贯彻;确保各部门对其公务行为负责;善于利用专门人才;鼓励并发展官吏或雇员的创新能力,且维持政府与被治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依据这些观点,此种任务绝非辞退多人而代之以一人执政所实现。反之,似乎可以依靠其他行政组织范型。即各部门均保持最小形式。此外,该项组织中,每一个单位均赋予自主权,且同受一个委员会领导,轮流担任。

对权力汇一正反两方观点的点评:

1、各部之改组。如果仅把多数服务机关裁并为少数部门,势必无所成绩。而且,如果使向来没有工作关系的各机关相联合,也必定产生多种弊端。

2、监督官吏之胜任。即使轻微权力的肤浅及粗糙应用,也可造成难堪的情势,且假如经验证实,邦政府不能获得富有远见、同情心、刚毅及判断力的人员以处于重要位置,则监督制度必须重新制定。

3、行政情报。有效监督因素之一,是搜集有效消息,若没有确切的了解,则没有有效的监督。实际上,只有极少数处于负责地位的官吏能收到其必需的有效情报。因此有改革的必要。

4、政党操纵。由于权力汇一,导致职禄分赃制可从行政中心,外延到整个组织的各个部分。因此有人主张,吏务委员会组织,应离市长而独立存在,而且在实施方面不受其权力影响。推行此计划的原因,是要使该委员会中排除政治作用。

5、延宕与拘滞。各机关官吏对所谓“中央集权”的扩大,势必会产生不满,因为机关中的一切设施均会受其束缚,因此阻力重重。

6、责任之散漫。即分化权责。

7、创造才能。在权力汇一及权力散漫两制度的拥护者间,要充分鼓励公务员及雇员的个人创造才能,且激起他们的努力。使有技术性及制定规章性任务的各行政部门能达到政策贯彻的需要;使在官吏更替时,形成不干涉的风气和惯例;诱导对政治淡漠的公民服务于非营利公共组织;在易于发展的职务上配置正当权限及责任。

理论与实践已显示,多种职务的实施,权力散漫较之权力集中,能获得更大的效率,且能达到更民主化的行政。

第七章部门之组织

主要的行政组织,都由立法机关所建成,而目前可以增加的机构,是较细微的行政机构,虽也经常受立法机关干预,但但部分均由该机构负责的行政官吏所创制。

在一个部门内设置必须的机构的标准,与整个行政系统相同。一个部门的首长,需要谋求组织的职务一致,保证清晰责任,规划适当的监督与财政节制,确定适当的协调制度,鼓励充分运用干部人员才能,即所谓“促成工作”。

第一节控制管理机关之范型

内阁阁员不兼任部门职位的制度,在美国从未实行过。英国则久已施行,且有显著成效。其内阁之中,设有若干只负责名义上责任的名额,将其全部精力用于日常重要事件,或从事于任何特别工作中。

此节通过对伊利诺伊州、马赛诸塞州、劳动与工业部、公共建筑部、华盛顿州、纽约州不同的行政范式进行举例,得出“其由政治与人员情势之迫切所制定者,或与由注意原则及企图效率所制定者相等。”

对于次级行政组织,其主要条件是在建立一种能保证行动的准确与活跃,且对法律负责,以及适应各社会团体二者结合的关系。在此级行政中,官吏与相关团体应负交接责任。

第二节内部组织之范型

怀特认为:一部门内部组织,一方面根据法则,一方面根据部长的特殊命令,一方面仅根据惯例来分工。若内部的组织都由法律规定时,则责任划分也许将会陷入僵局。无论立法机关的计划是什么,各部门都有某种限度的自治权。

在联邦制度下,向来有局署附属于部门,部门附属于总统的原理,然而此项从属关系多系理论方面。原因在于局署职权独立,并由立法而逐渐增加,而此类职权又可由大部分自由行使,不受部门首长束缚。

然而就广义方面而言,各部门的内部组织,还是属于阶级政治的范围,即副职向正职负责,下级向上级负责。

第三节部内统辖之方式

此节指出,各部部长应付本部门内的问题,与行政领袖应付其整个行政问题相同。

为应付错综复杂的情况,有多种已经使用的方法,其中最普通的,为所谓“内阁会议”,即由本部门下级领导协同上级领导讨论本部门事务。

政治首长与其常务僚属之间,在理论上的关系很简单。政治首长须完成其机关中的日常事务,而其职务,是对行政与社会上的一般意识之间进行调和,而尤其以议会方面为突出。

对于监督问题,则因监督工作的性质而变更不同的方式。

怀特假定:非技术长官,除确保其所属的技术人员胜任外,不能有所干预,而其僚属日常的工作,也不受监督。

第四节各部首领之职务

怀特认为,各部门首长对部门内的任务,一方面依其与行政首长及立法机关间的关系而定;一方面则依行政人员团体的领袖地位所固有的情形而定。

第二,就广义方面,可以认为:除在较小及相同的各部门中,“支配”并非一部门首长的事务,但需要监视其胜任人员,进行全面的支配。它的任务是监督、调整、统辖,而非实施工作。因此,一部门的首长,无论在市、邦、还是联邦之中,多因其在政党方面的重要性而谋得位置,所以其重心必然偏重于政党方面。

第三,只有部门首长,在部内拥有罢免权,同时也是部内各种争端的最后裁判者。同时,部门首长在法律条款下,享有制定部内主要政策的特权。此特权的大小,虽环境不同

而变化。

第五节主要行政人员之资格

美国立法中,高级官吏的职务,大多缺少专门或技术胜任上的标准。

怀特举例伊利诺伊州的行政法规中,对部门首长的资格没有订定条例,对其从属官吏也无明确的限制。而根据法律规定,各种咨询会则均须有特殊资格:1、技术上专攻;2、职业代表;3、公正;4、地理区域。虽然在法律条文中没有制定类似规则,但也应足够引起人们的注意,立法机关对于资格限定的地位显然还没有引起重视。

第六节咨询之职务

怀特认为,行政必须根据民意进行。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就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而女性选举权的最后成功,又标志着此项原则的发展已达到顶点。换言之,美国人民均可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南部黑人除外)。而且可以对有束缚其利益的法律的制定有不同的主张。但美国行政制度对获取民意的要求,可以说极不适宜,这是由于制度本身的不成熟造成。而美国行政自由裁量权,已经发展到事先求得了解及同意而后施行的水平。因而,民众的商榷,讨论,调整能引入其中,便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这种事实立法机关早已认识到。因此,有了进一步发展,即民众以请愿权及委员会实行征询,可直接表达意见。此外,也可借复决制度反映在宪法及法律的变革中。

同时,行政事务协商的重要性,也引起人们注意。如1908年创设的邦长会议;(此后有较多民众参与) 1922年总统召集的农务会议;1922年胡佛部长召集的无线电会议;1921年失业会议;以及1924年的全国街道与公路安全会议。

另外,各种常设咨询会的设置,也是这种意识的自然发展。咨询机关的真实价值,是一种代表性质的机关,作为取得民意的组织,必然能为厉害相关者发言。

第八章行政机构之改组

第一节改组运动

怀特认为,改组运动中最重要的任务,即节约。改组运动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包括:

1、集中权力以形成最后的行政决定。

2、行政决定方面独立审核的探索。

(以上二者均包括从属原则即阶级组织的实施。)

3、行政责任更详尽的确定。

4、更高级的工作协调。

第二节若干改组后之行政制度

市经理制:

市经理制的主要特征是市议会聘任一位市经理,把行政权授予市经理行使,市经理对市政府和城市实行专业化管理。此制度有利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利于对市政府和城市实行专业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益;有利于把政治矛盾与城市管理相对分开。在当时的美国,显然适合时代需要,高出其他市行政范型。

其特点是:1、市行政领袖对专门行政的胜任;2、任期较长;3、行政责任的完全集中;

4、协调与监督上的充分机会;

5、市行政机关与市议会或市委员会间适当的关系。

在邦政府中,则有两种明显趋势:

1、寻求通过行政领袖直辖下的行政阶级系统,以取得节约;

2、企图借完全不归邦长直辖的部分自治机关,完成相同目的。

另外,各邦的行政改组范型各具特点,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节改组运动之成就

书中认为,这项新运动的主要任务是节约。而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联邦政府的支出确有显著减少。当然,这不是权力汇一行政的唯一优点,工作标准的固定及简化,能够使舆论监督行政人员遵守。作者认为这是“文官行政新纪元之曙光”。

这类制度正奠定其他各种新设施的基础。

包括:1、专家的重要及对其职务更彻底的认识;2、专攻主义及人员交换制的采用;3、政府相互间的合作,而城市联盟会中及邦政府与联邦政府之间尤为重要。

第九章人员问题

第一节行政与行政人员

怀特认为,人员管理,即“人类事务之管理,且其圆满之成功,必赖于对人员关系上,做极良之调整”,由此可以试验各种人才及行政首长的才能。

公共管理试题

管理学题库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在消费上,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特征的是() A.竞争性 B.排他性 C.自然垄断性 D.顾客导向性答案:C 2.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是() A.公共性 B.历史性 C.政策引导性 D.管理参与性答案:A 3.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相同之处是() A.管理的一般职能 B.管理的性质 C.管理的使命 D.责任的性质答案:A 4.按照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公共管理资源与公共管理手段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建构的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与规范、公共资源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其中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公共危机管理 B.传统行政管理方法 C.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技术 D.当代公共管理治理的新工具答案:C 5.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者们由于学科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研究取向上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从而显现出不同的研究途径。美国著名学者波齐曼主张的研究途径是() A.公共政策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 B.管理途径 C.政治途径 D.法律途径答案:A 6.通过分析公共管理人员怎样进行实际操作进行研究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 A.案例分析法 B.实体分析法 C.系统分析法 D.实践抽象法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20世纪70年代出现并成为了公共行政学中主流学派的是() A.新公共行政学 B.行为科学 C.政策科学 D.公共政策分析答案:CD 2.公共产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划分。按照是否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产品可以划分为(AB)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C.有形的公共产品 D.无形的公共产品 3.威尔逊(Woodrow Wilson)作为公共行政学的奠基人,认为执行宪法比制定宪法更要困难。为了使政府不走弯路,他把政府划分为两个领域(spheres)即() A.政治 B.行政C.治理 D.公共服务答案:AB 4.戴维·H·罗森布鲁姆在《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一书中认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有三种主要的研究途径,即() A.管理途径 B.政治途径 C.法律途径 D.组织命令途径答案:ABC 5.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A.实践抽象法 B.实体分析法 C.实验法D.系统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答案:ABCD 6.罗伯特·B·登哈特(Robert·B·Denhardt)把公共行政学理论概括为() A.政治与行政 B.官僚机构与民主政治 C.组织与管理 D.理论与实践 E.公共组织理论答案:ABCDE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政治—行政”二分理论的人物是() A.威尔逊 B.韦伯 C.泰勒 D.西蒙答案:A 2.组织成员对命令的服从仅仅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感召力和煽动力的组织是() A.神秘化组织 B.传统组织 C.合理—合法化组织 D.商业组织答案:A 3.第一次运用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公共行政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将公共行政学思想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学者是() A.古利克 B.厄威克 C.福莱特 D.伦纳德·D·怀特答案:D 4.揭示了政府机构不断膨胀的两大动力:“一是官员想要增加的是下属而不是对手;二是官员们相互之间制造工作”这一理论的是() A.帕金森定律 B.公共选择理论 C.瓦格纳的理论 D.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理论答案:A 5.提出政府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的理论是() A.新公共管理理论 B.新公共服务理论 C.公共治理理论 D.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答案:C 6.提出公民的需要就像“顾客”的需要的公共管理理论是()

《行政学概论(简本)》 伦纳德·D.怀特

行政学概论 伦纳德·D.怀特 作者简介 伦纳德·怀特 (Leonard·White,1891-1958)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改革家。长期担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和美国文官委员会主席。他在1926年发表了第一部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概论》,这一著作与伍德罗·威尔逊《行政的研究》和弗兰克·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一起,使公共行政学成为了一个单独的学科领域。此外,他还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论著,如《行政学的最新趋势》,《联帮主义者》和《外国文官制度》等。在怀特影响下,美国于1934年创建了初级文官考试制度,为以后全面地改进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人事行政制度铺平了道路。 译者简介 刘世传(1894.3.26—1964.3.4) 字书铭。齐鲁大学校长。中学毕业后考入齐鲁大学,于1924年公费赴美国留学,考取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国际公法,获政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东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大学、朝阳大学任教。著有《国际公法大全》等书。1935年,任齐鲁大学校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校停课,他因精通英、德、法多国语言被派往国外进行抗日宣传工作,因而被日伪悬赏通缉。回国后,他克服重重困难,秘密主持“齐大”迁址,在四川成都华西大学借地复课。国民党政府屡邀其从政,他坚辞不就。 在怀特著成此书的20世纪20年代,西方行政学说已发展到正统时期,这一时期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和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又把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尝试为行政学说确立一个基本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

目录 行政学概论 (1) 原序 (4) 第一章行政与近代国家 (4) 第一节行政之范围及其性质 (4) 第二节行政之由来 (5) 第三节科学与行政 (6) 第四节公家行政与非公家行政 (6) 第二章行政之外界关系 (7) 第一节立法与行政 (7) 第二节司法与行政 (7) 第三节政党与行政 (8) 第四节国家行政与平民组织 (8) 第三章行政组织 (8) 第一节决定组织之适当机关 (8) 第二节行政组织之体制 (9) 第三节责任与权力之分配 (9) 第四节专门行政者与客串派行政者 (10) 第五节行政分部之原理 (10) 第六节协调之机械 (11) 第七节优良行政组织之体验 (11) 第四章中央集权之体制与限度 (11) 第一节中央集权之趋势 (12) 第二节中央集权之体制 (12) 第三节扶助金制度 (13) 第四节行政中央集权之诸般问题 (14) 第五节中央集权之限度 (14) 第五章权力汇一之体制与方法 (15) 第六章权力汇一之限度 (15) 第七章部门之组织 (17) 第一节控制管理机关之范型 (17) 第二节内部组织之范型 (18) 第三节部内统辖之方式 (18) 第四节各部首领之职务 (18) 第五节主要行政人员之资格 (19) 第六节咨询之职务 (19) 第八章行政机构之改组 (19) 第一节改组运动 (19) 第二节若干改组后之行政制度 (20) 第三节改组运动之成就 (20) 第九章人员问题 (20) 第一节行政与行政人员 (20) 第二节公家雇佣问题之重大 (21) 第三节公家雇佣之情况 (21) 第四节人员管理 (21)

公共管理试题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已打印 1.在消费上,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特征的是() A.竞争性 B.排他性 C.自然垄断性 D.顾客导向性 2.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是() A.公共性 B.历史性 C.政策引导性 D.管理参与性 3.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相同之处是() A.管理的一般职能 B.管理的性质 C.管理的使命 D.责任的性质 4.按照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公共管理资源与公共管理手段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建构的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与规范、公共资源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其中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公共危机管理 B.传统行政管理方法 C.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技术 D.当代公共管理治理的新工具 5.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者们由于学科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研究取向上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从而显现出不同的研究途径。美国著名学者波齐曼主张的研究途径是() A.公共政策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 B.管理途径 C.政治途径 D.法律途径 1.通过分析公共管理人员怎样进行实际操作进行研究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 A.案例分析法 B.实体分析法 C.系统分析法 D.实践抽象法 2.提出“政治—行政”二分理论的人物是() A.威尔逊 B.韦伯 C.泰勒 D.西蒙 3.组织成员对命令的服从仅仅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感召力和煽动力的组织是() A.神秘化组织 B.传统组织 C.合理—合法化组织 D.商业组织 4.第一次运用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公共行政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将公共行政学思想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学者是() A.古利克 B.厄威克 C.福莱特 D.伦纳德·D·怀特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西方行政学说史

政分肥:职给党骨干。激党员动力;控制行政体系和国家机关;执政合法统治地位巩固。降行政效率;党争轮执政策不稳续;腐败;流动无经验行政效能低。威尔逊(美):2.功绩制:考试考核量才任职、优升劣汰的人事行政制度。彭德尔顿法案:建立一个不受党派控制的文官委员会负责对联邦文官实行统一管理;对部分官职实行竞争性考试,择优录用;禁止文官参加党派活动或利用官职分配作为竞选者的政治资本;规定实行文官职业保险和建立统一的文官体系。 3.行政思想:①目标任务:政府能做什么;政府怎样高效率低成本做好工作②行政的实质:主内是文官制度、行政组织、行政职能和行政活动。政治是重大且普遍性的活动,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行政管理是个别和细微活动;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③行政集权思想④行政监督思想:公共舆论⑤人事行政思想:文官队伍。古德诺(美):★政治行政趋同协调方法:①政治对行政适度控制:合理限度。行政功能:执行功能、司法功能、准司法功能、统计功能和半科学功能②行政适度集权化③美国二者协调的独特路径:政党与政府体制改革。a.变革行政体制,政党对政府负责b.公民投票经常化c.将政党纳入法律加以管束d.政党应确立财务公开原则。泰勒(美):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1.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的①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②精髓在劳资双方密切合作,目的在雇主和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③一切管理制度和方法都应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2.管理措施:①工作定额管理②科学的挑选和培训工人③标准化管理:工具、操作标准化④刺激性报酬制度⑤精神革命⑥职能管理原则:a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b实行职能工长制(9种素质)智能、教养、专门的或技术性的知识、才能、精力、坚韧刚毅、正直、判断力或常识、健康。⑦在管理控制中实行例外原则:即企业的上级主管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或重要问题的决策与监督。法约尔(法):一般管理之父。《管理的一般原则》《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一般管理理论:①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②14条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多是关于组织职能方面的指导原则③管理者的能力与管理教育。①计划是基础,特征:统一、连续、灵活、准确性。★领导具备条件:管理艺术;勇气;以积极心态关注组织;领导人员的稳定;专业的能力和处理事物的一般知识。②指挥领导具备条件:对职工有深入的了解;淘汰无工作能力的人;对组织和职工间的协定很了解;榜样;对组织定期检查,用概括的图表来促进此工作;召集主要助手开会,以便统一指挥和集中精力;不要陷入琐碎事务;力争使组织成员团结、主动、积极和忠诚。③协调就是让事情和行动都有合适的比例,方法适应于目的:各部门工作步调一致、相了解、调整适应④控制是掌握工作的进展情况,检查其是否与既定的计划、发布的指示、规定的原则等复合。★形成有效控制原则:控制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及时进行;对符合实际的检查结论应重视,并对有关人员给以奖惩;注意维护指挥统一的原则;要建立有效的控制系统。3.法约尔跳板:不同权利系列的同一层次的组织之间,在上级授权的情况下,可以横向传递信息,直接商议问题,再分头上报。4.管理教育:大企业高级人员必需的能力是管理能力;单一的技术教育是不能适应企业的一般需要的;学校中缺乏管理教育的原因是缺乏有关管理的理论;要尽快建立一种管理理论,并在学校教育中普及。马克斯·韦伯(德):组织理论之父《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1.权力能贯彻自己意志;权威让被统治者心甘情愿服从。稳定的统治必须从单纯依靠权力转变到以权威为基础的政治统治。①神秘化组织:个人魅力②传统组织:世袭制和封建制③合理合法化组织:官僚制组织思想是一种公共权力依照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正式规则为行为指针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2.官僚制特征:①合理的分工:权力责任明确且作为正式职责而使之合法化②技术化: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提供必需专业培训③等级严密的权力体系④依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⑤管理的非人格化⑥档案制度原则⑦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伦纳德·D.怀特(美):《行政学概论》标志行政科学诞生,第一本大学行政学教材1.行政环境思想:行政环境指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它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管理、行政行为以及行政效果。3.行政组织思想:行政组织是为履行一定行政职能,实现一致行政目的,通过权力和责任的分配而建立起来的系统协调的有机体。①自治型与官僚型;中央集权型与地方分权型;独立制与权力汇一制②责任权力分配:将同目标的行政事务、权利和责任归于同部门;权责的分配与任务相一致,与部门、人员等级相一致;权责分配可以按区域、工作性质、行政方法、行政程序的不同加以分配③行政协调思想:精简机构,减少协调数量难度;设置协调机关;精密协调可获较好的结果;协调过程中,行政首长握有监督权和最终决定权★优良行政组织的标准:获得最优秀的人才;一致的责任和适当的权力;区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设置固定协调机构专门从事综合协调工作;注重对组织的行政效率的测量。4.人事行政思想:①考试录用(支柱)②职位分类:工资多少应由完成工作来确定;实行等工等酬;按现代标准及改良的雇佣政策,实行公平的报酬;确定生活消费的公平报酬,固定最低工资。③职务的晋升:考核和功绩基础上;确保能干人才提拔重用;扩大选材范围;应综合(先进的资格、工作成绩、考试成绩、领导自由处置原则)加以运用。5.行政道德思想:败坏官纪的因素:缺乏奖励;惩罚无度;不按照成绩与能力计酬;没有正常的社交场所;调资不及时;抑制升迁机会;政党势力影响官吏录用及其他特别形势等等。6.行政法规思想7.行政监督思想:①一般性问题:政府效率(行政监督);维护个人权利

(完整版)比较公共行政试题答卷参考答案2

精心整理 比较公共行政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30%) 1.古德诺 弗兰克古德诺,他是著名的政治学家,行政学家和法学家。他于1900年出版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名著《政治与行政》一书。他的观点是: “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强调政治与行政间的关系和二者间的协调 2.法约尔 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亦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其代表作为《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法约尔强调了管理的普遍性,即管理在所有机构(包括政治、宗教)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克服3.? 织形式 ? ? 4.5.6.怀特 7.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是公认的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他对于权利和权威的研究,主张组织系统的合理合法化。马克斯韦伯在行政管理思想上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提出了所谓的官僚制理论。具有学术意义和社会政治意义。 8.沃尔多 德怀特·沃尔多是美国政治学家和现代公共行政学者,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批判将官僚制和政府描述为科学或技术性的。沃尔多注重将民主等规范价值引入公共行政中,强调公共行政学就是一种政治理论。(沃尔多认为:1.传统政治学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是不恰当的。2.批评了传统政治学的组织范式。不仅批评了传统组织理论的理性主义倾向,而且还指出传统行政学过分强调了组织间的共性或所谓的原则。传统行政学忽视了组织的非理性的方面和非正式的方面。3.反对传统行政学家过于重

视效率的做法。他认为效率概念本身就充满着道德含义,对“技术效率”的追求可以转变为对“社会效率”的追求。) 9.布坎南 詹姆斯·布坎南是是公共选择学派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是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与领袖,布坎南被称为公共选择之父。他提出了“政府失败说”。布坎南以“经济人”这一假定为分析武器,探讨在政治领域中经济人行为是怎样决定和支配集体行为,特别是对公共选择所起到的制约作用,并由此证明政治领域存在缺陷是可能的。基于“经济人”这一假定,公共选择理论的宗旨是要把经济市场中的个人选择行为与政治市场中的公共选择行为纳入同一个分析模式,即经济人模式,从而修正凯恩斯经济学把政治制度置于经济分析之外的理论缺陷。 10.社会性效率 社会性效率是指以社会价值观念为目标,规范地予以衡量的效率,也就是说,效率必须与公共利益、 1 官僚制( 1. 2. 3. 4. 5. 6. 7. 1. 2. 3. 4. 2 ? ? ?公共行政管理的变革 ?对公众要求的积极回应,而不是追求行政组织自身需要的满足 ?在公共行政的教学与研究中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以解决相关问题 ?“社会公平包含着对包括组织设计和管理形态在内的一系列价值取向的选择” ?官员和组织的行为应保障公民基本平等自由权的实现 ?官员和行政组织有责任和义务使最少受惠者获得公共服务 ?“社会公平是要推动政治权力以及经济福利转向社会中那些缺乏政治、经济资源支持、处于 劣势境地的人们” ?避免由于“资产和财富分布上的不均等”而导致“社会中的较不利者”“不能有效地行使他们那 一份与人相同的影响力” 不仅强调法律的公平,还指事实上的公平、结果的公平 3.简析古德诺的公共行政理论。

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

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 一、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 〔一〕中国 «论语»、«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 一、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 〔二〕西方 1、柏拉图«理想国» 观念:〝哲学王〞治国——智慧、正义和美德 评论:政治与品德不分家 剖析:柏拉图与孔子 2、亚里斯多德«政治学»---政体研讨的专著 观念:A、法治优于人治。 B、〝人从本性上说是政治的植物〞 C亚里斯多德关于政体的分类 3、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罪恶的圣经 本意:为君主劳心劳力,为其统治和管理王国〝开政治处方〞 观念:基于性恶论展开,君主为了稳固政权,君主可以不择手腕——权术 评价:对政治妥协技巧停止了〝最独到、最精辟的解剖〞——马基雅维利主义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他以迷信家的冷静和冷静来看待这些东西 贡献:将政治与品德分别,提出政治的实质是权利 4、洛克«政府论» A批驳了君权神授说 B人类最后处于自然形状〔自在、对等〕,但存在方便〔不受约束招致暴力和战争〕【对比霍布斯】 C政治社会源于对自然形状的维护 〔?〕----公民委托 自然形状:人身权、财富权、自在权 D法治与分权: 依据法律统治,国度权利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不能专断 E人民主权与政府解体——政府违犯委托目的,可推翻旧有统治 案例:中东〔阿拉伯国度〕近期态势 5、孟德斯鸠«论法的肉体» 共三卷,讨论了法与政体、法与政治权利、法与天文环境的关系 最为著名的三权分立与制约学说 A一切有权利的人都滥用权利,不时到权利的边界为止 【阿克顿:相对的权利相对的糜烂】 B要防止滥用权利,就必需以权利约束权利 C内容: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立并相互制衡 D目的:防止权利滥用、保证公民的权益和政治自在 6、卢梭«社会契约论» A人生而自在,却无往不在桎梏中---生而对等,但私有制出现使其遭到破坏 B订立社会契约,保证人身和财富平安 C人民主权---主权为公民团体拥有。而主权是公意的运用,公意着眼于公共利益,团体听从

行政组织学教案

第一章:行政组织的概述 第一节:组织与行政组织 一、组织的涵义 1.组织的内涵 (西方)组织,英文为Organization,来源于器官(Organ),器官是自成系统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群。后来又逐渐演变为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 (中国)组织,在我国汉语中,组织的原始意义是编织的意思,即将丝麻织成布帛。如《辽史·食货志》说:“国人树桑麻,习组织。” 组织的现代定义:组织是为实现一致性目标,按一定原则所构建的相互协作并具有一定边界的社会群体(人群集合体)。 构成要素:两个以上的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 (2)组织的内涵 一、组织是有目标的群体;(存在的前提) 二、组织是按一定原则建立的 三、组织需要分工和协作(组织的本质是相互协作的关系) 四、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个性 2.组织的分类 (1)按性质: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群众组织与宗教组织; (2)按形成方式: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3)按功能:以经济为导向的组织、以政治为导向的组织、整合组织与模型维持组织(塔克特.帕森斯) (4)按人员顺从度:强制型组织、功利型组织与正规组织。 ( 5)按利益受惠度:互助组织、服务组织、实惠组织与公益组织;(彼得.M.布劳)(6)按目标:互惠组织、工商组织与公共组织 (7)按照权威-服从关系分为:强制-异化型、强制-算计型、强制-道德型、补偿-异化型、补偿-算计型、补偿-道德型、规范-异化型、规范-算计型、规范-道德型(埃甾欧尼) (8)按照组织本身具有特征分:简单结构组织、机械化组织、专业化组织、多分支组织、临时性组织(亨利.明茨伯格) (9)按照组织公共性分:公共组织、私人组织、半官方半私人组织(海尔.G.瑞尼) 组织的特征: ——有共同的目标或利益;——两人以上的人组成;——内部进行分工协作;——有运行规则;——需要管理。 在现代社会,影响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主要是三大类: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企业是经济组织,其职能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政府拥有的是社会管理的职能,非营利组织实施的是社会服务的职能,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均称为公共组织。

西方行政学说史西方行政思想史教学课件

❖西方行政学说史 ❖公共行政学的“身份危机”:如果用“苟延残喘”一词来形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尚显偏激的话跌跌撞撞“、”寄人篱下“、”二等公民则可以说是对公共行政学学科发展的真实写照。自创立之日起,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便始终备受质疑“合法性危机”、“思想危机.”和“研究品质危机.. 等词汇,始终伴随着公共行政学的成长和发展。——丁煌《正本清源:公共行政学“身份危机之新考量》相关文献:1.马骏,张成福,何艳玲: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危机与重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严昌武.寻求公共行政的身份认同——从西沃之争看公共行政研究路径的竞逐与共生[J].公共行政研究,2008 3.丁煌,李晓飞. 正本清源:公共行政学"身份危机"之新考量 导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行政学思想的起源二、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三、西方行政学发展的演变特征 ❖第一节西方行政学的产生 一、西方行政学思想的起源 1. 理清行政行为与行政思想的关系:注意区分公共行政≠公共行政思想≠公共行政学 2. 对“西方”的一般界定: 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 3. 现代西方行政思想来源: 间接: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卢梭《社会契约论》直接:夏尔-让·博南《公共行政原则》冯·斯坦因《行政学研究》拉班得提出“特别权力关系等” 4.行政学产生的标志: 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 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第一次明确提出将行政管理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进行研究,该文开行政学理论研究之先河,被认为是行政学的开山之作。 ❖威尔逊古德诺怀特威洛比 二、行政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公共行政学的学生必须关注该学科的历史。只有在熟悉历史背景之后,才可能准确评价当前的情形和问题。”——伦纳德·怀特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扩张和行政权力的扩大,提出了行政学研究的要求。政府角色的转变 2、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推动了行政学的形成与发展。组织对效率、经济理性的追求 3、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和政府的行政管理实践,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 ❖第二节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一、划分依据及阶段二、西方行政思想的演变特征 ❖划分依据 ❖ 1. 时期论 2. 范式论 3. 途径论 4. 学派论 1.时期论(阶段论) 二时期法:王沪宁三时期法:欧文·E·休斯、夏书章、齐明山 四时期法:罗伯特·戈伦比威斯基分为 分析性的政治与行政分立阶段(analytic politics/administration) 具体的政治与行政分立阶段(concrete politics/administration) 管理科学阶段 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 六时期法:(本教材采用的划分方法) (1)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威尔逊古德诺泰勒法约尔

公共管理选择题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在消费上,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特征的是() A.竞争性 B.排他性 C.自然垄断性 D.顾客导向性答案:C 2.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是() A.公共性 B.历史性 C.政策引导性 D.管理参与性答案:A 3.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相同之处是() A.管理的一般职能 B.管理的性质 C.管理的使命 D.责任的性质答案:A 4.按照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公共管理资源与公共管理手段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建构的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与规范、公共资源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其中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公共危机管理 B.传统行政管理方法 C.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技术 D.当代公共管理治理的新工具答案:C 5.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者们由于学科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研究取向上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从而显现出不同的研究途径。美国著名学者波齐曼主张的研究途径是() A.公共政策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 B.管理途径 C.政治途径 D.法律途径答案:A 6.通过分析公共管理人员怎样进行实际操作进行研究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 A.案例分析法 B.实体分析法 C.系统分析法 D.实践抽象法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20世纪70年代出现并成为了公共行政学中主流学派的是() A.新公共行政学 B.行为科学 C.政策科学 D.公共政策分析答案:CD 2.公共产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划分。按照是否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产品可以划分为(AB)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C.有形的公共产品 D.无形的公共产品 3.威尔逊(Woodrow Wilson)作为公共行政学的奠基人,认为执行宪法比制定宪法更要困难。为了使政府不走弯路,他把政府划分为两个领域(spheres)即() A.政治 B.行政C.治理 D.公共服务答案:AB 4.戴维·H·罗森布鲁姆在《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一书中认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有三种主要的研究途径,即() A.管理途径 B.政治途径 C.法律途径 D.组织命令途径答案:ABC 5.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A.实践抽象法 B.实体分析法 C.实验法D.系统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答案:ABCD 6.罗伯特·B·登哈特(Robert·B·Denhardt)把公共行政学理论概括为() A.政治与行政 B.官僚机构与民主政治 C.组织与管理 D.理论与实践 E.公共组织理论答案:ABCDE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政治—行政”二分理论的人物是() A.威尔逊 B.韦伯 C.泰勒 D.西蒙答案:A 2.组织成员对命令的服从仅仅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感召力和煽动力的组织是() A.神秘化组织 B.传统组织 C.合理—合法化组织 D.商业组织答案:A 3.第一次运用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公共行政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将公共行政学思想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学者是() A.古利克 B.厄威克 C.福莱特 D.伦纳德·D·怀特答案:D 4.揭示了政府机构不断膨胀的两大动力:“一是官员想要增加的是下属而不是对手;二是官员们相互之间制造工作”这一理论的是() A.帕金森定律 B.公共选择理论 C.瓦格纳的理论 D.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理论答案:A 5.提出政府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的理论是() A.新公共管理理论 B.新公共服务理论 C.公共治理理论 D.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答案:C 6.提出公民的需要就像“顾客”的需要的公共管理理论是() A.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 B.新公共管理理论 C.公共治理理论 D.新公共服务理论答案:B

《公共行政学》第一章讲义(张国庆 第三版)

《公共行政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公共行政学概述 第二节公共行政学的演进 第三节国家公共行政管理体制 第一节公共行政学概述 ⏹公共行政学的涵义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目的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 ⏹公共行政学的特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现代行政现象与现代行政精神 一、公共行政学的涵义 关于公共行政的起源,自有国家形态的人类社会以来, 就有公共行政活动,公共行政的历史与人类有组织活动的历史一样漫长。 中国的公共行政思想始于周朝,中国文官制度。西方国家对公共行政的理解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法及其传统, 到18世纪的德国和奥地利政府与普鲁士政府, 再到19世纪的拿破仑法典。在美国, 人们往往将行政学的起源归功于威尔逊的文章《行政之研究》。 公共行政学的四个渊源 1、政治学渊源: 政治学对公共行政学的影响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意味着其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政治性的管理活动。 例如:代表性、责任性,政策的支持与反对、效率价值的是与非等价值原则;倡导公民参与,以提高回应性等理性因素;对行政主体的理解:政府管理、政治学院之下的行政管理专业设置、或者独立设置的公共行政学院等。 代表性的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霍布斯、约翰洛克、卢梭、托克维尔、傅立叶、普鲁东、马克思、恩格斯等从不同角度对于国家、政府(公共行政)等在社会中的作用做出过经典性描述。 2、管理学渊源: 管理学对公共行政学的影响无疑是久远的,还应该包括组织学理论的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例如,认为从管理学原理出发,公共行政意味着程序与技术;追求组织效率是最大价值;信奉国家意志的执行就是行政;从公共行政的新进发展看顾客导向、更加企业化倾向明显。 代表性的学者的及观点有:韦伯的组织官僚体系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1887年伍德·威尔逊关于政府应该能够适当和成功地做些什么,还要追求效率并以最小的资源来完成等;古德诺关于行政与政治的二分法;西蒙的决策理论认为公共行政就是通力合作达到共同目标的集体行动;以及新公共管理或所谓的管理主义理论的强调绩效为本、解除管制、授权、竞争机制、顾客导向等都带有使公共行政管理带有强烈的管理理论色彩。

公共行政学读书笔记

读《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有感 一、作者介绍 本书作者——尼古拉斯·亨利,一位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专长于公共政策分析与公共管理研究。他先后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校区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享利教授著书十余本,发表论文几十篇共论文获得过《美国公共行政评论》颁发的埃德文·O·斯坦恩奖。他曾就职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新默默西哥大学、佐治亚大学以及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他所领导的佐治亚南部大学曾被CNN专题报道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颗新星,而他本人也步入了佐治亚州100位当代最有影响人物的行列。 二、主要观点及结构分析 本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公共行政的各个方面,包括公共行政的学科发展范式、公共组织、公共管理、政策制定与执行、政府间关系以及行政伦理等。 这本书分为4篇。 第一篇讲的是公共行政的范式变迁,既讨论公共行政的思想史。“学科发展历史的回顾是重要的,因为公共刑侦人员怎样看待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在民主政体中的适当行为领域,通常属于学术殿堂所形成的观点,而不宜在权力的回廊里所形成的”。 此外这本书是从美国人的视角探究公共行政的研究与实践,焦点是美国文化背景下的公共行政。作者提出“定向”(locus)和“焦点”(focus)为公共行政的特征。“定向”(locus)指改学科领域设置在“哪里”。公共行政的一般定向是在政府官僚体制,但是也有特殊情况。“焦点”(focus)是指该学科领域专门研究的“什么”。本学科的很多焦点随着公共行政范式的变迁而改变。 “范式1:政治/行政两分法(1900—1926)”时期(弗兰克·古德诺和伦纳德·D·怀特)强调“定向”,即公共行政学的学科领域应该设置在哪里的问题。(公共行政应当以政府官僚制度为中心;任何政府都存在政治与行政两个领域;)“政治不应该侵入行政;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导致科学性研究;公共行政能够成为‘价值中立’的科学;公共行政学的使命是经济性和效率性。”“公共服务运动”为本学科领域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打下基础。 “范式2:行政学的原则(1927—1937)”时期(魏楼拜、古立克和厄威克)焦点不需要框架,公共行政领域存在某些普适性的公共行政科学原则,任何行政领域的问题都可以作为技术问题来进行研究。“公共行政的声誉达到了高峰”,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应运而生。 “范式3:作为政治学的公共行政学(1950—1970)”时期,公共行政学回到了政治科学“温暖的怀抱之中”。行政学研究丧失了焦点,很大程度上重建了政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作业一: 1.PDCA循环中P阶段是指(A) A)计划制定阶段B)计划执行阶段C)执行结果检查阶段D)处理阶段 2.与经济手段相比较,行政手段具有的特征是(B ) A)利益性 B)无偿性 C)间接性 D)多样性 3.从历史的观点来分析,公共管理的主要研究途径不包括(C ) A)管理途径 B)政治途径 C)经济途径 D)法律途径 4.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是(A ) A)公共性 B)历史性 C)政策引导性 D)管理参与性 5.公共政策在现代公共管理中发挥的主要功能不包括(C ) A)行为引导功能B)利益协调与分配功能C)行为限制功能D)调控和规 6.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相同之处是(A) A)管理的一般职能 B)管理的性质 C)管理的使命 D)责任的性质 7.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者们由于学科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研究取向上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从而显现出不同的研究途径。美国著名学者波齐曼主张的研究途径是(A) A)公共政策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B)管理途径C)政治途径D)法律途径 8.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是(B) A)政府组织 B)非营利组织 C)准政府组织 D)事业单位 9.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是(D) A)权威性 B)独占性 C)政治性 D)公共性 10.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问题特征的是(D) A)选择性 B)动态性 C)时效性 D)静态性 11.在消费上,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特征的是(C) A)竞争性 B)排他性 C)自然垄断性 D)顾客导向性

12.当事情已经按照它固有的规律运行的时候,领导者就不要再左右它,而是让它按自己的方式进行,这种领导方式属于(D) A)集权型领导方式B)民主型领导方式C)参与型领导方式D)放任型领导方式 13.提出公民的需要就像“顾客”的需要的公共管理理论是( B ) A)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B)新公共管理理论C)公共治理理论D)新公共服务理论 14.揭示了政府机构不断膨胀的两大动力:“一是官员想要增加的是下属而不是对手;二是官员们相互之间制造工作”这一理论的是( A ) A)帕金森定律B)公共选择理论C)瓦格纳的理论D)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理论 15.政策生态环境可以分为( B ) A)经济资源环境与政治法治环境 B)社会总环境与工作环境 C)社会文化环境与国际环境 D)输入—输出环境 16.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基础主要是( D ) A)产权理论、演化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B)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C)演化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 D)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 17.最早提出现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思想的是( C ) A)戴明 B)德鲁克 C)巴纳德 D)威廉.盖伊 18.组织成员对命令的服从仅仅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感召力和煽动力的组织是(A) A)神秘化组织 B)传统组织 C)合理—合法化组织 D)商业组织 19.被称为“军队型组织”,又是最常被采用的一种组织结构是( A ) A)直线制 B)职能制 C)直线职能制 D)矩阵制

怀特人事行政思想对我国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启示

怀特人事行政思想对我国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启示 作者:暂无 来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2020年度创新工程项目“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绩效评估研究”(ZZX20B01) [收稿日期]2020-09-04 [作者简介]邬希娅(1997—),女,四川内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治学系硕士研 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邬希娅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治学系,北京100000) [摘要]人事行政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目标,必须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发展,而科学、有效的考核是重要内容。伦纳德·怀特是 20世纪早期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其人事行政思想内容比较系统,分析其人事行政思想的主要 内容和基本特征,注重贯穿其中的人事考核思想,对完善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怀特;人事行政;公务员考核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566(2020)-0031-06 一、问题的提出 人事行政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的一切行政管理行为都是由作为主体的公 务员加以落实的,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必须健全与完善我国公务员管 理制度。对政府公务员进行科学和有效的考绩,选拔出具备所需资格条件以及优秀行政能力和 素质的人员担任相应职位,对公务员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有效考核,督促他们正 确履行职责,积极提升行政效率,则是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和素质建设,实现卓越的人事行政 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 伦纳德·怀特是20世纪早期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他撰写的《行政学概论》是行政学的第一部教科书,其内容全面丰富,系统构建起了公共行政学基本理论框架,怀特本人也因此被誉 为公共行政学的奠基者。然而,与怀特行政思想本身的丰富内容相比,国内对其思考和研究还 十分匮乏,在中国知网检索结果显示,国内专门研究怀特思想的文献仅有五篇,其中三篇都是 从总体上对怀特行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进行概述[1],以期为我国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借鉴,另两篇分别考察了怀特的行政协调思想[2]和官纪思想[3]。而实际上, 在怀特的行政思想中,人事行政思想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其著作《行政学概论》中,有关人 事行政管理的内容占了将近一半篇幅,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价值,但国内对怀特人事行政思想 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有必要在分析怀特人事行政思想主要内容和特征的基础上,探究其中体 现的考核思想对有效改进我国公务员管理的启示。 二、怀特人事行政重要思想及其主要特征

公共管理学网上记分作业参考(单选-多选)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在消费上,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特征的是() A。竞争性B。排他性C。自然垄断性 D.顾客导向性答案:C 2。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是() A.公共性 B.历史性C。政策引导性 D.管理参与性答案:A 3。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相同之处是() A。管理的一般职能 B.管理的性质 C.管理的使命 D.责任的性质答案:A 4.按照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公共管理资源与公共管理手段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建构的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与规范、公共资源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其中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公共危机管理 B.传统行政管理方法 C.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技术D。当代公共管理治理的新工具答案:C 5.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者们由于学科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研究取向上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从而显现出不同的研究途径。美国著名学者波齐曼主张的研究途径是() A。公共政策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B。管理途径C。政治途径D。法律途径答案:A 6。通过分析公共管理人员怎样进行实际操作进行研究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 A.案例分析法 B.实体分析法C。系统分析法 D.实践抽象法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20世纪70年代出现并成为了公共行政学中主流学派的是() A.新公共行政学B。行为科学C.政策科学 D.公共政策分析答案:CD 2。公共产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划分。按照是否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产品可以划分为(AB)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C。有形的公共产品D。无形的公共产品 3。威尔逊(Woodrow Wilson)作为公共行政学的奠基人,认为执行宪法比制定宪法更要困难。为了使政府不走弯路,他把政府划分为两个领域(spheres)即() A。政治 B.行政C。治理D。公共服务答案:AB 4。戴维·H·罗森布鲁姆在《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一书中认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有三种主要的研究途径,即()A。管理途径 B.政治途径C.法律途径D。组织命令途径答案:ABC 5。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A.实践抽象法B。实体分析法C。实验法D.系统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答案:ABCD 6.罗伯特·B·登哈特(Robert·B·Denhardt)把公共行政学理论概括为() A。政治与行政B。官僚机构与民主政治 C。组织与管理 D.理论与实践E。公共组织理论答案:ABCDE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政治—行政"二分理论的人物是() A。威尔逊B。韦伯C。泰勒D。西蒙答案:A 2.组织成员对命令的服从仅仅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感召力和煽动力的组织是() A.神秘化组织 B.传统组织 C.合理-合法化组织 D.商业组织答案:A 3.第一次运用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公共行政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将公共行政学思想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学者是() A.古利克B。厄威克 C.福莱特 D.伦纳德·D·怀特答案:D 4.揭示了政府机构不断膨胀的两大动力:“一是官员想要增加的是下属而不是对手;二是官员们相互之间制造工作"这一理论的是() A.帕金森定律B。公共选择理论C.瓦格纳的理论D.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理论答案:A 5.提出政府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的理论是() A。新公共管理理论B。新公共服务理论C.公共治理理论D.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答案:C 6.提出公民的需要就像“顾客”的需要的公共管理理论是() A.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 B.新公共管理理论C。公共治理理论D.新公共服务理论答案: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