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射频功率衰减器电阻值的确定

射频功率衰减器电阻值的确定

射频功率衰减器电阻值的确定
射频功率衰减器电阻值的确定

衰减器基础知识

衰减器基础知识 同轴衰减器、射频衰减器、衰减器、高功率衰减器 衰减器,射频微波中简单的一个附件之一,要说哪个射频实验室没有,估计大家都不相信,当然,衰减器的大用户是用来衰减功率或者保护后级。 衰减器按照组成类型来分的话,主要有同轴、波导、PIN二极管等多种形式。同轴衰减器以吸收式也就是我们的衰减片为主。所以在衰减器厂商中能把衰减片做好可是一门绝活,据称一般不外传。 衰减片 先不表IC衰减器,同轴衰减器从应用类型来分,可以分为固定衰减器、手动可调衰减器、可编程衰减器等。在这里要多叨叨一句,如果是可编程衰减器,分为“make before break”(先合后断)和“break before make”(先断后合)两种。如果想衰减值之间无中断地切换的话,应该选择“make before break”类型,否则可能会出现开关切换时的开路状态哈! 衰减器的主要射频指标 1) 频率范围:这个不用说,大家都明白,还是和其它器件一样,越高频越难做。一般6G以下除了比较高的功率外,我们倾向于认为国产品牌已经做的不错了。 2) 承载功率:这个很讲究。 大家看指标书的时候请务必看一下,标出的一般都是25℃下连续波功率。所以大家在遇到脉冲功率的时候,请务必换算一下脉冲占空比哦。 这里请大家注意哦,如果是同轴衰减器的话,因为是无源功率器件,需要考虑一个温度系数,单位为dB/℃,表征随着温度变化标称衰减值的变化量: 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承载功率是线性下降的。所以如果衰减器的应用环境是室外的高温环境的话,请一定记得提高承载功率,否则衰减器烧毁估计就是妥妥的了。 3)衰减值 既然作为衰减器,衰减值当然是重要的了。一般我们常见到的是3,6,10,20,30,40,50dB。所以如果亲想要一个2.5dB的精密衰减器,这八成就得订做了。

第二章第7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1课时(内容,路端电压与电阻、电流关系,图像)

第七章 第7节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一课时 ——内容,路端电压与电阻、电流关系,图像 一、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闭合电路组成 (1)外电路:电源_外部由用电器和导线组成的电路,在外电路中,沿电流方向电势_降低__。 (2)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在内电路中,电流由负极流向正极。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概念: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_ _成正比,与内、外电路中的__ ___成反比。 (2)表达式:I =__________,公式中,R 表示外电路的总电阻,E 表示电源的电动势,r 是电源内阻。 (3)适用范围:外电路为纯电阻电路。 二、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1.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1)公式:U =__________。 (2)图象(U -I ):如图所示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该直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表示__________,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________。 2.路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变化规律 (1)外电阻R 增大时,电流I 减小,外电压U ________,当R 增大到无限大(断路)时,I =0,U =______。 (2)外电阻R 减小时,电流I 增大,路端电压U _______,当R 减小到零时,I =E r ,U =_______。 知识点一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接a 点时,标有“4 V,8 W ”的小灯泡L 正常发光,当开关S 接b 点时,通过电阻R 的电流为1 A ,这时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为5 V.求: (1)电阻R 的阻值; (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练习1.如图所示,当开关S 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3 V ,当开关S 闭合时,理想电压表示数为1.8 V ,则外电阻R 与电源内阻r 之比为( ) A .5∶3 B .3∶5 C .2∶3 D .3∶2 知识点二 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及图像 例2.如图所示是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电源的电动势为6.0 V B.电源的内阻为12 Ω C.电源的短路电流为0.5 A D.电流为0.3 A 时的外电阻是18 Ω 班级: 姓名: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带实验数据处理

本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 (略写) 实验15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研究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2. 用作图法和回归法处理数据。 【实验原理】 1. 金属导体电阻 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电阻值t R 与温度t 间的关系常用以下经验公式表示: )1(320 ++++=ct bt t R R t α (1) 式中t R 是温度为t 时的电阻,0R 为00=t C 时的电阻,c b ,,α为常系数。 在很多情况下,可只取前三项: )1(20bt t R R t ++=α (2) 因为常数b 比α小很多,在不太大的温度范围内,b 可以略去,于是上式可近似

写成: )1(0t R R t α+= (3) 式中α称为该金属电阻的温度系数。 2. 半导体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是一种敏感元件。其特点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它的电阻率T ρ随温度T 的变化而显著地变化,因而能直接将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电量的变化。一般半导体热敏电阻随温度升高电阻率下降,称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电阻率T ρ随热力学温度T 的关系为 T B T e A /0=ρ (4) 式中0A 与B 为常数,由材料的物理性质决定。 也有些半导体热敏电阻,例如钛酸钡掺入微量稀土元素,采用陶瓷制造工艺烧结而成的热敏电阻在温度升高到某特定范围(居里点)时,电阻率会急剧上升,称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电阻率的温度特性为: T B T e A ?'=ρρ (5) 式中A '、 ρ B 为常数,由材料物理性质决定。 对(5)式两边取对数,得 A T B R T ln 1 ln += (6) 可见T R ln 与T 1 成线性关系,若从实验中测得若干个T R 和对应的T 值,通过作图法可求出A (由截距A ln 求出)和B (即斜率)。 3. 实验原理图

功率衰减器参数及检测

1 / 5 功率衰减器参数与检测 TP-LINK 内销PE 李悦 一、概述 在无线系统测试中常常需要对从一个设备到另一个设备的信号进行衰减。例如,射频发射机测试中,涉及的功率等级常常从几瓦到几百瓦甚至上千瓦,这么大功率的信号必须得经过衰减以后才可以连接到大部分的测试设备中,否则会对测试设备有损害。一种叫做衰减器的简单电路常常能用来减少信号幅度,而且衰减器不但可以把信号电压衰减到一定值还可以对阻抗值进行变换。 衰减器的技术指标包括衰减器的工作频带、衰减量、功率容量、回波损耗等。工作频带是指在给定频率范围内使用衰减器,衰减量才能达到指标值;衰减量是指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功率的对数值之差;功率容量就是衰减器正常工作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功率损耗,衰减器是一种能量消耗元件,功率消耗后变成热量。可以想象,材料结构确定后,衰减器的功率容量就确定了;回波损耗指的是传输信号被反射到发射端的比例,可以用驻波比来形容,对于功率衰减器,要求其两端的输入输出驻波比应尽可能小;衰减器是一个功率消耗元件,不能对两端电路有影响,也就是说,与两端电路都是匹配的。 二、两个重要指标 进行衰减器设计时,最基础的两个指标要求如下: 2.1衰减量 无论构成功率衰减的机理和具体结构如何,总是可以用下图所示的二端口网络来描述衰减器。 图中,信号输入端的功率为P 1,而输出端的功率为P 2,衰减器的功率衰减量为A(dB)。若P 1、P 2以分贝毫瓦(dBm)表示,则两端功率间的关系为: 即:  可以看出,衰减量描述功率通过衰减器后功率的变小程度。衰减量的大小由构成衰减器的材料和结构确定。衰减量用分贝作单位,便于整机指标计算。  2.2阻抗匹配 利用电阻构成的T 型或П型网络实现集总参数衰减器,通常情况下,衰减量是固定的,且由三个电阻值决定。两种电路拓扑下图所示。图中Z 1、 Z 2是电路输入端、 输出端的特性阻抗。 T 型功率衰减器; π型功率衰减器 1 2() ()10lg () P mW A dB P mW = (a )(b )Port ‐2 P2 Port ‐1 P1 ()()()21P dBm =P dBm -A dB

电源的输出功率和外电阻的关系

电源的输出功率和外电阻的关系 北京市十五中学-——李莹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从应试教育转变科学的教育观,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科学教育观和物理新课程理念是教学设计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教学中,不仅要看到所教的学科知识,而且要看到相应的知识在学生发展中起什么作用,在提高人的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他的基本素质,丰富他的精神世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全面的、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虽然电学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他们对此的理性认识不够,更不能做到经常去观察、思考、分析,亲自动手探究,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分工合作,观察探究而最终找到答案。 通过直观明了的实验数据证实自己的猜想,实验中不断的发现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到知识,并学会与人合作的基本技能,达到快乐学习的效果。通过实验增强动手能力,在彼此的交流中共同进步,真正的作到“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仓库,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让他们自动地去开发知识的宝库,自我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造社会的能力。所以我指导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相互交换信息,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安排一系列教学事项,引起注意和兴趣,呈现各种刺激、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协调,在自我实践和锻炼中,学会思考,学会应用,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步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真正的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还物理于社会!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电源的输出功率和外电阻之间的关系,知道内外电阻相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知道电源的效率。 理解电源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关系的图象。

非常好的滤波器基础知识

非常好的滤波器基础知识 滤波器是射频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是用来作频率选择----让需要的频率信号通过而反射不需要的干扰频率信号。经典的滤波器应用实例是接收机或发射机前端,如图1、图2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到,滤波器广泛应用在接收机中的射频、中频以及基带部分。虽然对这数字技术的发展,采用数字滤波器有取代基带部分甚至中频部分的模拟滤波器,但射频部分的滤波器任然不可替代。因此,滤波器是射频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性部件之一。滤波器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例如:按频率选择的特性可以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等; 按实现方式可以分为:LC滤波器、声表面波/体声波滤波器、螺旋滤波器、介质滤波器、腔体滤波器、高温超导滤波器、平面结构滤波器。 按不同的频率响应函数可以分为:切比雪夫、广义切比雪夫、巴特沃斯、高斯、贝塞尔函数、椭圆函数等。 对于不同的滤波器分类,主要是从不同的滤波器特性需求来描述滤波器的不同特征。 滤波器的这种众多分类方法所描述的滤波器不同的众多特征,集中体现出了实际工程应用中对滤波器的需求是需要综

合考量的,也就是说对于用户需求来做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用户需求。 滤波器选择时,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应该使用低通、高通、带通还是带阻的滤波器。 下面首先介绍一下按频率选择的特性分类的高通、低通、带通以及带阻的频率响应特性及其作用。 巴特沃斯切比雪夫带通滤波器 巴特沃斯切比雪夫高通滤波器 最常用的滤波器是低通跟带通。低通在混频器部分的镜像抑制、频率源部分的谐波抑制等有广泛应用。带通在接收机前端信号选择、发射机功放后杂散抑制、频率源杂散抑制等方面广泛使用。滤波器在微波射频系统中广泛应用,作为一功能性部件,必然有其对应的电性能指标用于描述系统对该部件的性能需求。对应不同的应用场合,对滤波器某些电器性能特性有不同的要求。描述滤波器电性能技术指标有: 阶数(级数) 绝对带宽/相对带宽 截止频率 驻波 带外抑制 纹波 损耗

半导体电阻随温度变化关系的研究

实验 半导体热敏电阻特性的研究 实验目的 1.研究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2.进一步掌握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仪器 箱式惠斯通电桥,控温仪,热敏电阻,直流电稳压电源等。 实验原理 半导体材料做成的热敏电阻是对温度变化表现出非常敏感的电阻元件,它能测量出温度的微小变化,并且体积小,工作稳定,结构简单。因此,它在测温技术、无线电技术、自动化和遥控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半导体热敏电阻的基本特性是它的温度特性,而这种特性又是与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机制密切相关的。由于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数目随温度升高而按指数规律迅速增加。温度越高,载流子的数目越多,导电能力越强,电阻率也就越小。因此热敏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电阻将按指数规律迅速减小。 实验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半导体材料的电阻R T 和绝对温度T 的关系可表示为 T b T ae R = (4-6-1) 其中常数a 不仅与半导体材料的性质而且与它的尺寸均有关系,而常数b 仅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常数a 、b 可通过实验方法测得。例如,在温度T 1时测得其电阻为R T 1 11T b T ae R = (4-6-2) 在温度T 2时测得其阻值为R T 2 22T b T ae R = (4-6-3) 将以上两式相除,消去a 得 )1 1 (2 1 2 1T T b T T e R R -= 再取对数,有 )11(ln ln 2 121T T R R b T T --= (4-6-4) 把由此得出的b 代入(4-6-2)或(4-6-3)式中,又可算出常数a ,由这种方法确定的常数a 和b 误差较大,为减少误差,常利用多个T 和R T 的组合测量值,通过作图的方法(或用回归法最好)来确定常数a 、b ,为此取(4-6-1)式两边的对数。变换

2004《2.1电源向负载输出的功率》

课题:《2.1电源向负载输出的功率》 课型: 新授课【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 2.掌握电源输出最大功率的条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 【学习难点】: 电源输出最大功率的条件。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 2、电源输出最大功率的条件。 二、教师精讲 三、课堂知识达标与迁移 1、在电路中,U = E - I R0两端同乘以I得I U = I E - I2 R0式中,EI是电源的,UI是电源向负载的,I2 R0是内电路的。 2、当电源给定而负载可变,外电路的电阻等于电源的内电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这时称为。 3、在闭合电路中,负载电阻增大,则端电压将(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能确定 四、小组合作探究 4、在电路中,电阻1为8欧姆,电源的电动势为80V,内阻为2欧姆,电阻2为滑动变阻器,要使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电阻2应多大?这时电阻2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5、若某电源开路电压为50V,短路电流为10A,则负载从该电源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A、250W B、125W C、100W D、500W 6、若某电源开路电压为120V,短路电流为2A,则负载从该电源获得的最大功 率为()。 A、60W B、240W C、400W D、600W 7、当负载取得最大功率时,电源的效率为100%。() 8、负载从电源获取最大功率的条件是,其最大功率为。 9、在下图所示电路中,E=10V,R0=1Ω,要使Rp获得最大功率,Rp应为( )Ω。 A.0.5 B.1 C.1.5 D.0 五、知识点总结 六、课后反思

温度对半导体的电压电流影响实验

实验 温度、光对半导体导电特性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无论是半导体单晶材料、PN 结、还是器件,其电学特性(如:电阻率ρ、I-V 曲线、载流子迁移率μ)均受温度、光(辐射)影响,因此,从原理上讲,半导体产品的应用受环境温度、辐射限制大。所以在设计、使用半导体产品时必须考虑环境因素。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半导体导电性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法,实际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进行理论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1.电阻率的测量: 设样品电阻率ρ均匀,样品几何尺寸相对于探针间的距离可看成半无穷大。引入点电流源的探针其电流强度为I ,则所产生的电力线有球面对称性,即等位面是以点电流源为中心的半球面,如图1-1所示。在以r 为半径的半球上,电流密度j 的分布是均匀的。 图1-1 探针与被测样品接触点的电流分布 2 2r I j π= (1-1) 若E 为r 处的电场强度,则 2 2r I j E πρ ρ= = (1-2) 取r 为无穷远处的电位ф为零,并利用 dr d E φ - =,则有: ? ??∞ ∞-=-=) (0 22r r r r dr I Edr d ?πρ? (1-3) I r

()r I r πρφ2= (1-4) 式(1-2)就是半无穷大均匀样品上离开点电流源距离r 的点的电位与探针流过的电流和样品电阻率的关系式,它代表了一个点电流对距离为r 处的点的电势的贡献。 图1-2 四根探针与样品接触示意图 对于图1-2所示的情形,四根探针位于样品中央,电流从探针1流入,从探针4流出,则可将1和4探针认为是点电流源,由式(1-3)得到探针2和3的电位为: ??? ? ??-= 24122112r r I πρ? (1-5) ???? ??-= 3413 3112r r I π ρ? (1-6) 探针2、3电位差为:3223??-=V ,由此得出样品电阻率为: I V C r r r r I V 23 1 341324122311112=??? ? ??---=-πρ (1-7) 式(1-7)就是利用直流四针探法测量电阻率的普遍公式。当电流取I =C 时,则有ρ=V 23,可由数字电压表直接读出电阻率。 实际测量中,最常用的是直线四探针。即四根探针位于同一直线上,并且间距相等,设相邻两探针间距为S ,则半无穷大样品有: S S C 28.62==π (1-8) 通常只要满足样品的厚度,以及边缘与探针的最近距离大于四倍探针间距,样品近似半无穷大,能满足精度要求。 1. 块状和棒状样品的电阻率 四探针测试仪探针间距均为1mm ,块状和棒状样品外形尺寸与探针间距比较,符合半无穷大边界条件,有C=2π, 因此,只要I =6.28I 0,I 0为该电流量程满刻度值,由电压表读出的数值就是电阻率。 2. 片状样品的电阻率

探究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变化关系

探究电源输出功率P出随外电阻R的变化关系 江苏省大港中学纪金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通过科学猜想,得出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 (b)通过实验探究,验证猜想的结论;并从理论上给予论证。 (c)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启发学生设计探究方案、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论推导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大胆猜想,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 (b)通过探究方案的设计,体验电学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并学会分析、比较、选择电路,领会电学实验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情:在实验设计、操作过程中逐步积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参与:养成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交流:在自由、开放、平等的探究交流空间,能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友好评价,和谐相处。 哲学思考: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 目标形成依据: 【教材分析】 1、实验题既能考查学生对中学常用器材的熟悉情况,又可以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基本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而且还可以考查学生分析推断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实验设计题频频出现在高考卷上。 2、“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路电阻的变化关系”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规律。需要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涉及到较多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电学实验的设计思想的领悟。 【学情分析】 1、学生对电学实验的考查有惧怕心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较弱。 2、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已经有了较深的理解,这对本节课做了一个比较好的铺垫。 3、面对新问题、新思路,学生有浓厚的探究欲望,为其思维的发散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教学重点】 用实验研究电源输出功率随外电阻的变化关系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电路连接

衰减器

功率衰减器是一种能量损耗性射频/微波元件,元件内部含有电阻性材料。除了常用的电阻性固定衰减器外,还有电控快速调整衰减器。衰减器广泛使用于需要功率电平调整的各种场合。 原理 1.技术指标工作频带 2.衰减量 3.功率容量 4.回波损耗 5.功率系数 6.基本构成 7.主要用途 8.相关参数 9.种类位移型光衰减器 10.薄膜型光衰减器 11.衰减片型光衰减器 12.注意事项原理 13.技术指标工作频带 14.衰减量 15.功率容量 16.回波损耗 17.功率系数 18.基本构成 19.主要用途 20.相关参数 21.种类位移型光衰减器 22.薄膜型光衰减器 23.衰减片型光衰减器 24.注意事项 原理: 衰减器是在指定的频率范围内,一种用以引入一预定衰减的电路。一般以所引入衰减的分贝数及其特性阻衰减器抗的欧姆数来标明。在有线电视系统里广泛使用衰减器以便满足多端口对电平的要求。如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出端电平的控制、分支衰减量的控制。衰减器有无源衰减器和有源衰减器两种。有源衰减器与其他热敏元件相配合组成可变衰减器,装置在放大器内用于自动增益或斜率控制电路中。无源衰减器有固定衰减器和可调衰减器。 技术指标 工作频带 衰减器的工作频带是指在给定频率范围内使用衰减器,衰减器才能达到指标值。由于射频/

微波数字衰减器结构与频率有关,不同频段的元器件,结构不同,也不能通用。现代同轴结构的衰减器使用的工作频带相当宽,设计或使用中要加以注意。 衰减量 无论形成功率衰减的机理和具体结构如何,总是可以用下图所示的两端口网络来描述衰减器。图中,信号输入端的功率为P1,而输出端得功率为P2,衰减器的功率衰减量为A (dB)。若P1 、P2 以分贝毫瓦(dBm)表示,则两端功率间的关系为P2(dBm)=P1(dBm)-A(dB)可以看出,衰减量描述功率通过衰减器后功率的变小程度。衰减量的大小由构成衰减器的材料和结构确定。衰减量用分贝作单位,便于整机指标计算。 功率容量 衰减器是一种能量消耗元件,功率消耗后变成热量。可以想象,材料结构确定后,衰减器的功率容量就确定了。如果让衰减器承受的功率超过这个极限值,衰减器就会被烧毁。设计和使用时,必须明确功率容量。 回波损耗 回波损耗就是衰减器的驻波比,要求衰减器两端的输入输出驻波比应尽可能小。我们希望的衰减器是一个功率消耗元件,不能对两端电路有影响,也就是说,与两端电路都是匹配的。设计衰减器时要考虑这一因素。 功率系数 当输入功率从10mW变化到额定功率时,衰减量的变化系数表示为dB/(dB*W)。衰减量的变化值的具体算法是将系数乘以总衰减量功率(W)。如:一个功率容量50W,标称衰减量为40dB的衰减器的功率系数为0.001dB/(dB*W),意味着输入功率从10mW加到50W时,其衰减量会变化0.001*40*50=2dB之多! 基本构成 构成射频/微波功率衰减器的基本材料是电阻性材料。通常的电阻是衰减器的一大功率衰减器种基本形式,由此形成的电阻衰减器网络就是集总参数衰减器。通过一定的工艺把电阻材料放置到不同波段的射频/微波电路结构中就形成了相应频率的衰减器。如果是大功率衰减器,体积肯定要加大,关键就是散热设计。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在许多场合要用到快速调整衰减器。这种衰减器通常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半导体小功率快调衰减器,如PIN 管或FET单片集成衰减器;二是开关控制的电阻衰减网络,开关可以是电子开关,也可以是射频继电器。 衰减器有以下基本用途:1) 控制功率电平:在微波超外差接收机中对本振输出功率进行控制,获得光敏衰减器最佳噪声系数和变频损耗,达到最佳接收效果。在微波接收机中,实现自动增益控制,改善动态范围。2) 去耦元件:作为振荡器与负载之间的去耦合元

滤波器的几个概念

滤波器定义 Attenuation(衰减)信号在通过耗散网络或其他媒体时所导致的电压损耗(以dB 为单位)。Band Reject Filter(频带抑制滤波器)滤波器,其对一个频带的频率进行抑制而让较高或较低的频率通过。有时也称作带阻滤波器。 (带宽)带通滤波器的通带宽度是较低和较高转角频率之间的频差,诸如3 dB 点。Bandpass Filters(带通滤波器)滤波器,其让一个频带的频率通过而对较高和较低的频率进行抑制。 Bessel Function(贝塞尔函数)数学函数,用于在根本不考虑幅度响应的情况下在滤波器中产生最恒定的时间延迟。该函数十分接近于高斯函数。 Butterworth Function(巴特沃斯函数)数学函数,用于在根本不考虑时间延迟或相位响应的情况下在滤波器中产生最恒定的幅度响应。 Center Frequency(中心频率)(?0) 在标准带通滤波器中,中心频率是通过集合或算术方法计算出来的。 几何方法 算术方法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特征阻抗)滤波器的特征阻抗通常被认为是等于L/C,其中L 是以亨利(henry) 为单位的全系列电感应,而 C 是以法拉(farad) 为单位的总旁路电容。特征阻抗是以欧姆(ohm) 为量度的。 Chebyshev Function(切比雪夫函数)数学函数,用于生成在特定范围波动的曲线(见ripple/波纹)。这用于生成比巴特沃斯函数更接近矩形的幅度响应,但想要的相位和时间延迟特征较少。有一整套的切比雪夫函数(0.1 波纹、0.5 波纹,等等)。 Cut-Off Frequency(截止频率)( fc ) 低通滤波器中的上通带边缘或者高通滤波器中的下通带边缘。最靠近阻带的通带边缘,有时称作3 dB 点。 Decibel(分贝)(dB) 增益或衰减单位,用于表示两个电压之比。用于描述电压增益、电压损耗、性能指数或任何可以作为两个电压之比来考虑的数值。以分贝定义为20 Log (E1/E2),其中E1 和E2 是两个电压,诸如输入和输出电压,或者峰值电压和平均电压,等等。Dissipation(耗散)滤波器中由于电阻或磁芯损耗等而发生的能量损耗。 Distortion(失真)通常是指信号遭到修改从而产生不想要的末端效应。这些修改可以是与相位、幅度和延时等有关的。正弦波失真通常定义为正弦基波成分被去除后所剩余的信号功率的百分比。 Elliptic Function(椭圆函数)一个数学函数,用于借助若干个电路元件产生最接近矩形的相位滤波器相应。椭圆函数在通带和阻带两者中都有一个切比雪夫响应。椭圆函数滤波器的相位响应和瞬态响应要比任何传统的传递函数要差。 Envelope Delay(包络延迟)调相信号在通过滤波器时,其包络的传播时间延迟。有时也称作时间延迟或群延时。包络延迟与移相响应与频率曲线之比成比例。包络延迟失真是当延时在通带区域中所有频率处并不都恒定时发生的。 Filter Q(滤波器Q)带通和频带抑制滤波器的一个重要参数: 带通与频带抑制: Q = ?o 3 dB 带宽 Gaussian Function(高斯函数)数学函数,用于设计传递阶跃功能的滤波器(零过冲,最大上升时间)。与贝塞尔函数滤波器类似。

功率衰减器

信电学院 CDIO一级项目设计 说明书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CDIO一级项目 题目:基于Multisim电路设计仿真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1-02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成绩: 2015年1月10日

目录 1、CDIO设计目 (1) 2、CDIO设计正文 (1) 2.1功率衰减器介绍 (1) 2.1.1 T型功率衰减器 (3) 2.1.2 π型功率衰减器 (4) 2.2 功率衰减器设计 (5) 2.2.1 功率衰减器设计要求 (5) 2.2.3 基本设计思想 (5) 2.2.4 设计步骤及仿真结果 (5) 4、设计心得 (8) 5、参考文献 (8) 6、附录表格 (9)

1、CDIO设计目的 (1)通过该项目,充分体现CDIO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完成本项目后对本专业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和和谐互动形成一个较清楚的认识。培养学生CDIO能力,巩固查阅文献、查课外书籍的习惯,为后续项目、课程学习等其它内容的开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CDIO的设计内容: ①设计一个功率衰减器; ②掌握T型同阻式功率衰减器和π型同阻式功率衰减器的各个参数计算; ③熟悉各单元电路测试点的正常参数; ④学习基本复杂电路的设计原理和具体方法步骤,并对其进行multism仿真; ⑤加深对电路设计技巧及电子电路原理的理解。 2、CDIO设计正文 2.1功率衰减器介绍 功率衰减器是一种能量损耗性射频/微波元件,元件内部含有电阻性材料。衰减器广泛用于需要功率电平调整的各种场合。 衰减器的技术指标 (1) 工作频带。衰减器的工作频带是指在给定频率范围内使用衰减器,衰减量才能达到指标值。由于射频/微波结构与频率有关,不同频段的元器件,结构不同,也不能通用。现代同轴结构的衰减器使用的工作频带相当宽,设计或使用中要加以注意。 (2) 衰减量。衰减量描述功率通过衰减器后功率的变小程度。衰减量的大小由构成衰减器的材料和结构确定。衰减量用分贝作单位,便于整机指标计算。 图1 功率衰减器模型

Pi型衰减器设计

低成本的表面贴PIN管的Pi型衰减器 简介 模拟衰减器在射频以及微波网络方面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无论是采用砷化镓微波集成电路(GaAs MMICs)还是采用PIN管的网络,它们都是通过电压来控制射频信号的功率的。在商业应用中,比如蜂窝电话网,个人通信网络,无线局域网以及便携式无线电等,衰减器的造价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描述了一种利用塑胶封装的表面贴片设计的低造价、宽频带的PIN管Pi型衰减器。 背景 图1描绘了基本的Pi型衰减器以及它的设计 方程。调整分流电阻R1和串联电阻R3以满足 衰减值A=20 log(K),同时提供与系统特性阻抗 匹配的输入输出阻抗。当PIN管工作在高于其截 止频率fc(见附录A)时,它可以用作为流控可 变电阻。故可用三个PIN管代替Pi型电路中的 固定电阻来构造一个可变衰减器。 作为一个例子,图2给出了一个由三个PIN管构成的衰减器,这个电路在10MHZ到500MHZ的频率范围内有良好的性能。然而,在Pi型电路中用三个PIN 管作为三个可变电阻导致了网络的不对称,这就使偏置电路相当复杂。

4个PIN管组成的Pi型衰减器 如图3,如果用两个PIN管来代替电阻R3,会有很多好处。首先,由于网络的最大隔离度是由串联的PIN管决定的,用两个PIN管取代一个管子将提高衰减的最大值,或是在一定的衰减量下使频率上限增加一倍。第二,代替串联电阻的两个PIN 管180度反相工作,使得偶数阶的非线性产物得以抵消。第三,构成的衰减器网络是对称的,而且偏置电路非常简单。V+是一固定电压,Vc是控制网络衰减量的可变电压。采用两个串联PIN管代替一个管子的唯一负面影响就是导致插损的轻微增加,合计小于0.5dB。R1和R2分别作为串联PIN管D2和D3的偏流电阻,它们必须做得足够高以减小插损;然而,如果它们作得太高,就需要非常高的控制电压Vc。如果设计者不需要很大的带宽的话,可以通过在R1和R2及RF线之间加装一些扼流圈来改善插损特性,这些电感可以降低网络射频部份的电阻。R3和R4的选择视具体的PIN管而定;选择合适的话,它们将在串联与并联的PIN管之间提供

闭合电路中的功率及效率问题

闭合电路中的功率及效率问题 1.电源的总功率 (1)任意电路:P总=EI=U外I+U内I=P出+P内.(2)纯电阻电路:P总=I2(R+r)= E2 R+r . 2.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内=I2r=U内I=P总-P出.3.电源的输出功率 (1)任意电路:P出=UI=EI-I2r=P总-P内. (2)纯电阻电路:P出=I2R= E2R (R+r)2 = E2 (R-r)2 R+4r . (3)纯电阻电路中输出功率随R的变化关系 ①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P m=E2 4r. ②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小. ③当R

耦合滤波器的功率容量分析

耦合滤波器的功率容量分析 目录 1概述 (2) 2功率容量的仿真分析 (2) 2.1击穿场强的仿真分析 (2) 2.2最大场强的仿真分析 (3) 2.2.1整体模型仿真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单腔本征模分析法: (3) 2.2.3单腔模型对比法: (4) 3分析举例 (6) 第1页,共7页

1 2 概述 射频带通滤波器通常由多个谐振器以及相互之间的耦合构成,为了能够产生传输零点,通常需要不相邻的两个谐振器之间的耦合,这种不相邻的耦合称作交叉耦合。本文主要介绍交叉耦合滤波器的电路模型分析与综合方法。 3 功率容量的仿真分析 滤波器输入功率越高,内部场强越大,当内部电场强度超过击穿场强时,将引起气体电离导通,形成短路,大功率在内部释放,产生的热量同时使得空气温度升高,加速气体的电离,形成恶性循环。对于镀银的同轴腔滤波器来说,热量使得表面温度升高,导致镀银层迅速氧化,形成氧化银黑点。 已知击穿场强b E ,和1瓦功率输入时的滤波器内部最大场强m E ,从电磁原理可知,滤波器输入功率和内部场强的平方成正比,滤波器的功率容量为: 公式1. 2 ??? ? ??=b m E E P 3.1 击穿场强分析 击穿场强b E (V/m )主要和温度e T (℃)、气压a P (毫米汞柱)、峰值功率持续时间p τ(秒)、频率ω(Hz ),有效距离eff L (cm )密切相关。

公式2. 16 3 226222064000101375??? ? ????++??????+=p eff c b p L p v p E τω 式中, 公式3. ???? ? ?=+=p v T P p c e a 9105273273 3.2 最大场强的仿真分析 滤波器最大场强的仿真有两个途径: 一是通过滤波器的模型综合,结构尺寸综合获得整个滤波器的精确尺寸,把滤波器的整个结构模型放入电磁仿真软件(HFSS ,CST 等)去仿真,分析得到内部最大场强,HFSS 缺省的输入功率是1瓦,这种分析方法称作整体模型分析法。该方法直接准确,对于小模型的滤波器比较适用,比如单个谐振腔的滤波器,对于复杂的多腔滤波器来说,一方面准确的结构尺寸模型很难获得,另一方面HFSS 仿真处理能力有限,复杂模型仿真精度低,花费时间长而得不到精确的结果,所以该方法通常不使用。 二是电路模型等效法,先通过滤波器的电路模型,分析输入功率1瓦时各个谐振腔的功率(储能和谐振频率乘积),再使用电磁仿真软件分析单个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储能和最大场强,对比最大场强和击穿场强,得到单个谐振腔的最大功率。由于使用了等效的滤波器电路模型,以及只仿真了单个腔的结构模型,所以仿真结果上存在一定的偏差,通过后面的分析和试验验证,这种方法是快捷且行之有效的。 单个谐振腔的最大场强获取有本征模仿真法和单谐振腔滤波器仿真法,下面分别详细介绍。 3.2.1 单腔本征模仿真 这里以HFSS 为例,介绍单腔本征模仿真法分析单个谐振腔的功率容量。仿真模型如下图所示,方腔40(W )×40(W )×28(H )。谐振杆尺寸Φ14×24,谐振盘尺寸Φ30×2,谐振杆内孔尺寸Φ12×15,调谐螺钉Φ6×10,顶部帽和上盖板间距是2,调谐螺钉和谐振盘边缘倒角1,所有尺寸单位是mm 。谐振腔对称性,这里只仿真一半结构,对称面设为对称H 面边界条件。

闭合电路外电阻与其所消耗功率的关系

“闭合电路外电阻与其所消耗功率的关系” 的DIS实验研究 欧阳国陆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程必须与信息技术整合,构建信息技术的平台,建立数字化信息系统(Dig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DIS)实验室;充分运用教学软件和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增强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将DIS实验引入课堂教学,不仅是实验教学方式的一种变化,更是课改教学理念的贯彻和落实;本文通过“闭合电路外电阻与其所消耗功率的关系”的DIS实验的分析和研究,旨在探索DIS实验给我们的教学带来的变化,试图尽快掌握DIS实验的教学规律。 一·问题的提出 “闭合电路外电阻与其所消耗功率的关系”是高中《物理》选修3-1中恒定电流一章的内容,教学中如果用理论推导其关系学生很难接受;用传统的实验教学,学生记录数据时需用到电流表与电压表把数据一个一个记录下来显得冗长而繁琐,且产生的误差较大;用DIS实验来做如何呢?下面我们就让学生做“闭合电路外电阻与其所消耗功率的关系”的DIS实验,并就DIS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研究,旨在探索DIS实验给我们的教学带来的变化。

二·实验研究 实验目的: 验证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 实验原理: 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为 当Rr时,输出功率P 随R而减小;P-R图线是一条曲线。 实验仪器: 电源、变阻箱、电键、导线若干、电压和电流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步骤:(1)按照图1连接好电路并接入计算机; (2)将变阻箱调到最大,闭合电键; (3)点击“教材专用软件”---“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进入计算机的界面; (4)点击“开始记录”,记录电压和电流数据

10W-射频同轴衰减器

10W 射频同轴衰减器 同轴衰减器、射频衰减器、高频衰减器、高功率衰减器、同轴终端、同轴负载 同轴衰减器: ● 频率范围0至26.5GHz,高达2000W 功率 ● 应用于民用,军事,航天,空间技术等 ● 低插损,高隔离度,高功率 ● 可按客户要求订制生产 10W 固定同轴衰减器指标参数: DC-3GHz 、DC-6GHz 同轴衰减器具体指标参数:

10W同轴衰减器规格尺寸:

10W同轴衰减器实物图: 100W同轴衰减器实物图: 关于同轴衰减器的概述: 衰减器是在指定的频率范围内,一种用以引入一预定衰减的电路。一般以所引入衰减的分贝数及其特性阻抗的欧姆数来标明。在有线电视系统里广泛使用衰减器以便满足多端口对电平的要求。如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出端电平的控制、分支衰减量的控制。衰减器有无源衰减器和有源衰减器两种。有源衰减器与其他热敏元件相配合组成可变衰减器,装置在放大器内用于自动增益或斜率控制电路中。无源衰减器有固定同轴衰减器和可调衰减器。

衰减器是由电阻性材料构成。通常的电阻是同轴衰减器的一种基本形式,由此形成的电阻衰减器网络就是集总参数衰减器。通过一定的工艺把电阻材料放置到不同波段的射频微波电路结构中就形成了相应频率的衰减器。如果是大功率衰减器,体积肯定要加大,关键就是散热设计。 优译主要生产: 同轴隔离器、嵌入式(带线)隔离器、宽带隔离器、双节隔离器、表面封装(SMT)隔离器、微带(基片)隔离器、波导隔离器、高功率隔离器、同轴环形器、嵌入式(带线)环形器、宽带环形器、双节环形器、表面封装(SMT)环形器、微带(基片)环形器、波导环形器、高功率环形器、同轴衰减器、同轴终端(负载)、滤波器、放大器、功分器、电桥、定向耦合器、波导同轴转换、双工器/三工器等微波通讯产品,更多产品可参考优译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561888498.html,

半导体热敏电阻

航:OLS > 实验首页> 综合设计性物理实验> 实验三温度传感器特性研究 .::实验预习::. 【实验目的】 1.了解几种常用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范围; 2.测量这些温度传感器的特征物理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实验原理】 1.铂电阻 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改变,通过测量其电阻值推算出被测环境的温度,利用此原理构成的传感器就是热电阻温度传感器.能够用于制作热电阻的金属材料必须具备以下特性:(1)电阻温度系数要尽可能大和稳定,电阻值与温度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2)电阻率高,热容量小,反应速度快;(3)材料的复现性和工艺性好,价格低;(4)在测量范围内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目前,在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是铂和铜. 铂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在0~630.74 o C范围内可用下式表示 (1) 在-200~0 o C的温度范围内为 (2)

式中,R0和RT分别为在0 o C和温度T时铂电阻的电阻值,A、B、C为温度系数,由实验确定,A = 3.90802×10-3o C-1,B = -5.80195×10-7o C-2,C = -4.27350×10-12o C-4.由式(1)和式(2)可见,要确定电阻RT 与温度T的关系,首先要确定R0的数值,R0值不同时,RT 与T的关系不同.目前国内统一设计的一般工业用标准铂电阻R0值有100Ω和500Ω两种,并将电阻值RT 与温度T的相应关系统一列成表格,称其为铂电阻的分度表,分度号分别用Pt100和Pt500表示. 铂电阻在常用的热电阻中准确度最高,国际温标ITS-90中还规定,将具有特殊构造的铂电阻作为13.5033 K~961.78 o C标准温度计来使用.铂电阻广泛用于-200~850 o C范围内的温度测量,工业中通常在600 o C以下. 2.半导体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是其电阻值随温度显著变化的一种热敏元件.热敏电阻按其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典型特性可分为三类,即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和临界温度电阻器(CTR).PTC和CTR型热敏电阻在某些温度范围内,其电阻值会产生急剧变化,适用于某些狭窄温度范围内一些特殊应用,而NTC热敏电阻可用于较宽温度范围的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