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节能工程用表

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节能工程用表

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节能工程用表
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节能工程用表

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节能工程(6-3)

6-3-1

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节能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

空调冷热源的选择

空调冷热源的选择 暖052 苏毅 2104080512101

空调冷热源的选择 影响空调冷热源方案决策的因素很多,要选择一个最优的设计方案,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选择冷热源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初投资。不同冷热源方案的初投资有较大差别,在选择方案时应进行仔细的分析比较。 2.运行费用。其中包括运行能耗,运行管理费,设备维修费等。空调运行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有很大比例,空调运行过程中的管理人员工资、设备故障维修费等都是应该在冷热源选择时考虑的因素。 3.环境影响。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操作维护的方便程度、使用寿命。 5.机房面积,燃煤锅炉房要求的储煤、渣面积,储油条件等。 6.增容费。各城市根据其发展情况以及地理位置,对不同能源设定不同的增容费,而且数量一般也是比较大,因此也是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冷热源的选择依据不仅包括系统自身的要求,而且还涉及工程所在地区的能源结构、价格、政策导向、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筑物用途、规模、冷热负荷、初投资、运行费用以及消防、安全和维护管理等许多问题。因此,这是一个技术、经济的综合比较过程,必须按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原则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在进行冷热源选择论证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热源应优先采用城市、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高度集中的热源能效高,便于管理,有利于环保。 2.热源设备的选用应按照国家能源政策并符合环保、消防、安全技术规定,大中城市宜选用燃气、燃油锅炉,乡镇可选用燃煤锅炉。 3.若当地供电紧张,有热电站供热或有足够的冬季供暖锅炉,特别是有废热、余热可利用时,应优先选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作为冷源。 4.当地供电紧张,且有燃气供应,尤其是在实行分季计价而价格比较低廉的地区,可选用燃气锅炉、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作为冷热源。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相比,具有热效率高,燃料消耗少,安全性好,可直接供冷或供热,初投资、运行费和占地面积少等优点,因此在同等条件下特别是夏季有廉价天然气可利用时,应优先选用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5.若当地无上述的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也没有燃气供应时,可采用燃煤、燃油锅炉供热,电动压缩式制冷机组供冷,或选用燃油型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作为冷热源。 6.若当地供电不紧张时,空调冷源应优先选用电力驱动的制冷机。 7.根据建筑物全年空调负荷分布规律和制冷机部分符合下的调节特性系数,合理选择制冷机的机型、台数和调解方式,提高制冷系统在部分负荷下的运行效率,以降低全年总能耗。 8.选用风冷型制冷机组还是水冷型制冷机组需因地制宜,因工程而异。一般大型工程宜选用水冷机组,小型工程或缺水地区宜选用风冷机组。 9.冷水机组一般选用2-4台,机组之间考虑互为备用和轮换使用的可能性。从便于维护管理的角度考虑,宜首先选用同类型同规格的机组,从节能角度考虑,可选用不同类型不同容量机组搭配方案。 10.具备多种能源的大型建筑,可采用复合能源供冷、供热。当影响能源价格因素比较多,很难确定利用某种能源最经济时,配置不同能源的机组通常是最稳妥的方案。 11.夏热冬冷地区、干旱缺水地区的中小型建筑,可采用空气源热泵或地下埋管式地源

酒店空调冷热源系统选择

酒店空调冷热源系统选择 贵州盛黔中远龙偶精品酒店在双龙经济开发区自购楼房,并按精品酒店的要求建造硬件设施,力图打造四星级品牌的连锁酒店。酒店由一层入口大堂和6~17层塔楼结构的客房、餐饮和辅助用房所组成,其中客房为168间、客人满员入住率的人数约为300人,建筑面积为8000m2。按照四星级标准酒店要求,酒店公共空间和客房均应做中央空调和卫生热水系统及智能门禁系统等。酒店的运行能耗一直是困扰酒店管理和发展的难题,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制造业的发展,空调系统已经从冷水机组加锅炉的供冷供热消耗资源型模式,发展到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运行模式。 风冷热泵技术也属于可再生能源的范畴,但是风冷系统有一些致命缺馅,在最冷和最热的时候正是需要空调发挥作用的时间、它的工作效率最低的时段,相反它效率较高的温度期间,是不用开启空调系统的时间。风冷系统和水冷系统的另一差别就是制冷和制热效率的差别,风冷制冷效率在标准工况下只有2.8~3.0,水冷制冷效率在标准工况下有4.5~6.5,制热工况下:风冷制热效率为1.5~2.5,水冷制热效率为4.0~6.0,在气温低于5℃时制热效率会大幅度下降、要维持系统运行就要用电加热的维持运行,且供热质量时好时坏、极不稳定。(风冷系统还有N多缺点不在此一一列举)风冷热泵只是节约了资源、但并不节能。 近年来发展得比较好的地源热泵系统开始在市场崭露头角,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可再生能源效率最高的一种形式,通过合理的技术组合可以最大化的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在取热大于排热的地区可以通过太阳能热水系统做好热平衡,达到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在排热大于取热的地区,可以通过卫生热水系统来平衡地下温度场、同时达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的目的。这些组合都体现了节能、环保、低碳和节约资源的发展要求。 酒店的卫生热水是比较重要的指标之一,就用卫生热水能耗做一个经济比较来体现地源热泵的节能率高低问题。按照四星及酒店要求热水配置量≥150(升/人),供热水总量G L为: G L=300×150=45000(升)=45(m3) Q G=45×(55-15)×1×1.163=2093.4(Kw)

空调冷热源

(五)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A. 净化空调系统冷源的选择 1. 集中冷冻站和分散独立冷源的比较和选择。 大型规模化的生产工厂集中设置冷冻站,对建造投资和运行管理都是比较有利的。但是对于一些温、湿要求差别比较大供冷参数不同;运行规律、运行时间不同的洁净车间来说,在集中冷冻站基础上,就近设置分散、独立、专用的制冷机组,这对节省能源,保证参数和方便运行管理都有极大的好处。 2. 冷媒采用冷冻水还是氟立昂直接蒸发。 对于大型的工厂由集中的冷冻站供给冷冻水作为净化空调系统的冷媒较为有利。因冷冻水输送方便,输送过程冷损失较小;而且,冷冻水作冷媒对净化空调系统参数的控制、调节和维护管理也都比较有利。但是小的独立分散的制冷机组可采用水冷冷水机组,也可采用风冷直接蒸发的制冷机组。这要根据具体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 3. 采用压缩式制冷机还是采用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活塞式、离心式、螺杆式制冷机都是压缩式制冷机,在净化空调设计中最多采用的还是离心、螺杆等压缩制冷机。因为其投资低,运行管理方便,但其运行耗电很高。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冷冻水供水温度可调,最低供水温度可为4℃。但是,在供电紧张而燃气和煤供应较为方便的地区,尤其是有废热废蒸汽可以利用的场合,采用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更为经济,尤其是这种制冷机组在供冷的同时还可供热。 4. 净化空调系统冷冻水的温度的确定。 当以冷冻水作为净化空调系统的冷媒时,在一般的情况下,冷冻水的初温(表冷器冷冻水的进口温度)应比处理后空气的终温(设计计算中确定)至少要低3.5℃;如果是以冷冻方式去湿降温为目的空气处理系统,冷冻水的终温(表冷器冷冻水的出口温度)应比处理后空气的终温低0.7℃;用作干式冷盘管的冷冻水的初温(进口温度)应比洁净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至少高2℃。 B. 净化空调系统的热源的选择 1. 以冬季防冻为目的新风预热加热器的热媒最好采用电加热或蒸汽加热,一般不宜采用热水作热媒,这样预热器本身可能有被冻坏的危险。 2. 空调机组内加热器的热媒可采用热水、蒸汽或电加热,其中电加热控制灵活方便,温度控制精确度高,但运行费昂贵,一般在没有热水和蒸汽供应的地方才用电加热;用热水作热媒时不仅调节和管理方便、而且控制精度也高是加热器最常用的热媒;当温度的精度要求不高(如2 ?℃)也可采用蒸汽作加热器的热媒。 t± ≥ 3. 当温度的精度要求很高的时候(如5.0 ?℃)宜在送入洁净室的支管上设温度 t± ≤ 精度微调节的电加热器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4. 净化空调系统的加湿比较方便、可行、经济、可靠的方法是用过热蒸汽(≥0.2MPa)作热媒采用干蒸汽加湿器进行加湿,或采用电热式或电极式加湿器。当相对湿度的精度要求不高且加湿量较大时,宜采用水来加湿,可采用淋水,湿膜或喷雾等形式。

冷热源设计方案的比较知识分享

冷热源设计方案的比 较

一、项目概况 金沙江大酒楼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279.16平方米,总用地面积为2295.8平方米;宾馆总建筑面积为5484.4平方米。主楼高43.8米。 二、论证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分册 三、项目冷热负荷预估 冷热源系统需要提供的冷热负荷如下: 夏季冷负荷:745kW 冬季供暖通风热负荷:335kW 根据项目使用功能的划分,商铺的冷热负荷主要发生在白天营业时间,夜间不需要;酒店客房的冷热负荷全天都有;办公室的冷热负荷也主要发生在白天上班时间。因此在确定冷热源方式时,不光要考虑到冷热源的负荷大小,还必须考虑到冷热源的使用搭配和调节,以便为今后的经济运行创造条件。四、方案的确定 冷热源设计方案一直是需要供冷、供热空调设计的首要难题,根据中国当前各城市供电、供热、供气的不同情况,空调冷热源及设备的选择可以有多种方案组合,如何选定合理的冷热源组合方案,达到技术经济最优化,是比较困难的。

一般说来,选择冷热源方案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点: 从技术方面考虑,主要是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技术先进性,节能性,结构紧凑性,安装操作维修方便性,噪声振动性、环保性等。 从经济方面考虑,在选择空调冷热源设备时,需要对设备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进行综合分析。 下面提供四种方案进行论证: 方案一:电制冷机组+电热水机组。 方案二:燃气三用直燃机,提供冷冻水、暖通用热水和生活热水 方案三:地下水水源热泵冷热水机组,提供冷冻水、暖通用热水和生活热水方案四:电制冷机组+市政热网 方案一:电制冷机组+电热水机组近些年来电力供应越来越充裕,电气设备得到广泛的运用,电力机组也在空调领域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电制冷机组供应冷冻水,电热水机组供应热水和生活热水,可以充分满足各方面的使用要求。电制冷机组的选用可根据使用情况大小搭配,选用螺杆式冷水机组。考虑到工程所在地区(广州)冬季温度比较高,所以冬季选用电热水机组。此方案设计使机房设计紧凑,系统简单。 方案二:燃气三用直燃机可以利用一种设备同时满足供冷、供暖和供生活热水的需求,可以节省机房面积,减少对电力的需求,污染物排放量也较小,比较适用于环保要求高、地价昂贵、电力增容费较高的场所。前些年,由于供电紧缺直燃机非常流行,近些年来因为供电充裕、油价上涨直燃机的使用越来越少。

供热系统及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

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方案 采暖热损失一部分是由于供热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运行管理不到位导致,另一部分是由于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差,热损失严重及用户无自主节能意识,有私自放水放热现象导致。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节约能源已是供热企业的工作重点,它不但要求要有良好的企业管理模式,还要求要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措施及经济的运行方式。供热系统由热源、一次管网、换热器、二次管网、热用户组成。对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也围绕这几个部分进行。 1、热源 供热的热源主要包括:燃煤锅炉房、燃气锅炉房、热电厂三类,其他还有地源热泵、太阳能等,这些应用较少。 一般来说燃煤锅炉的锅炉容量越大,锅炉的效率越高,所以对于燃煤锅炉可以采用并网的方式,取消较小的燃煤锅炉房,并入其他热源中。 燃气锅炉房可以燃气余热回收装置,降低烟气的排烟温度,回收余热。一般采用预热一次管网回水的方式,当回水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可以使烟气的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使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回收气化潜热。同时,也可以设置气候补偿器,根据室外温度调节锅炉的出水温度,按需调节,减少能源的浪费。 设备:气候补偿器 在采用热计量的供热系统中,有效利用自由热,按照室内采暖的实际需求,对供热系统的供热量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利于供热节能。 它可以根据室外气候的温度变化,用户设定的不同时间的室内温度要求,按照设定的曲线自动控制供水温度,实现供热系统供水温度的气候补偿;另外它还可以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根据室温调节供水温度,实现室温补偿的同时,还具有限定最低回水温度的功能。 一般本系统由四种主要产品组成 1)气候补偿节能控制器 气候补偿节能控制器由温度控制器和时间设定器组成。 作用:依据供/回水温度,以及室外温度进行气候补偿温度控制和时段设定。 2)浸入式温度传感器 作用:检测供/回水温度(依据实际管径大小,可选捆绑式和浸入式两种); 3)室外温度补偿传感器 作用:检测室外温度。

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

【总结篇】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2015-03-17 10:25 专业分类:暖通空调浏览数:567 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 目录: 一、常规电制冷空调系统 二、冰蓄冷空调系统 三、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四、电蓄热空调系统 五、风冷热泵空调系统 六、溴化锂空调系统 七、VRV空调系统 八、热泵空调系统 九、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 十、大温差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特点 十一、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特点 十二、冰蓄冷与水源热泵的结合 十三、水蓄冷系统 十四、温湿独控空调系统系统 正文: 一、常规电制冷空调系统 目前使用较多的空调形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制冷主机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制冷效率高等的优点,它有如下特点:

优点: 1)系统简单,占地比其他形式的稍小。 2)效率高,COP(制冷效率)一般大于5.3。 3)设备投资相对于其它系统少。 不足之处: 1)冷水机组的数量与容量较大,相应的其他用电设备数量、容量也增加,运动设备的增加加大了维护、维修工作量。 2)总用电负荷大,增加了变压器配电容量与配电设施费。 3)所使用电量均为高峰电,不享受峰谷电价政策,运行费用高。 4)在拉闸限电时出现空调不能使用的状况。2003、2004年夏季空调主机减半运行,造成大部分中央空调达不到效果。 5)运行方式不灵活,在过渡季节、节假日或休息时间个别区域供冷,需要开主机运行,形成大马拉小车,浪费了机组的配置能力,增加了运行费用。 6)对于大型区域供冷系统较难实现较好的供冷(供水温度不能降低),管网的投资大、输送能耗高、空调品质差。 二、冰蓄冷空调系统 冰蓄冷空调是在常规水冷冷水机组系统的基础上减小制冷主机容量增加蓄冰装置,利用夜间低谷低价电力时段将冷量通过冰的形式储存起来,白天需要供冷时释放出来。该技术在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于美国,在70年代能源危机中得到发达国家的大力发展。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冰蓄冷已经成为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比如,韩国明令超过2000㎡建筑,必须采用冰蓄冷或煤气空调,日本超过5000㎡的建筑物,就在设计时考虑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奖励措施来推广这种技术,比如韩国转移1KW 高峰电力,一次性奖励2000美元,美国一次性奖励500美元,等等。 中国也加大对蓄能技术的推广力度,国家计委和经贸委特地下达《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要求各单位推广蓄能技术,并逐步加大峰谷电差价。全国采用蓄能技术的空调系统大幅度增加,2001年10月举办APEC会议的10万㎡的上海科技城、浙江大学紫金港新校区13万㎡、广州大学

空调冷热源具体实施方案模板总结模板计划模板大全.doc

空调冷热源方案大全 一、常规电制冷空调系统 目前使用较多的空调形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制冷主机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制冷效率高等的优点,它有如下特点:优点: 1)系统简单,占地比其他形式的稍小。 2)效率高, COP(制冷效率)一般大于 5.3。 3)设备投资相对于其它系统少。 不足之处: 1)冷水机组的数量与容量较大,相应的其他用电设备数量、容量也增加,运动设备的增加加大了维护、维修工作量。 2)总用电负荷大,增加了变压器配电容量与配电设施费。 3)所使用电量均为高峰电,不享受峰谷电价政策,运行费用高。 4)在拉闸限电时出现空调不能使用的状况。 5)运行方式不灵活,在过渡季节、节假日或休息时间个别区域供冷,需要开主机运行,形成大马拉小车,浪费了机组的配置能力,增加了运行费用。

6)对于大型区域供冷系统较难实现较好的供冷(供水温度不能降低),管网的投 资大、输送能耗高、空调品质差。 二、冰蓄冷空调系统 冰蓄冷空调是在常规水冷冷水机组系统的基础上减小制冷主机容量增加蓄冰装 置,利用夜间低谷低价电力时段将冷量通过冰的形式储存起来,白天需要供冷时释 放出来。该技术在二十世纪 30 年代开始应用于美国,在 70 年代能源危机中得到发达 国家的大力发展。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 来看,冰蓄冷已经成为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比如,韩国明令超过2000 ㎡建筑,必须采用冰蓄冷或煤气空调,日本超过5000㎡的建筑物,就在设计时考虑采用冰蓄冷 空调系统。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奖励措施来推广这种技术,比如韩国转移 1KW 高峰电 力,一次性奖励 2000 美元,美国一次性奖励 500 美元,等等。 中国也加大对蓄能技术的推广力度,国家计委和经贸委特地下达《节约用电管理办 法》,要求各单位推广蓄能技术,并逐步加大峰谷电差价。 湖南良源自动化(自动化系统集成商,黄 136.7748.O898)的工程师们多年来一 直致力于该系统的电气自动化节能改造 ,愿为中央空调节能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冰蓄冷中央空调代表当今世界中央空调的先进水平,预示着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 有如下特点: 优点: 1)减少冷水机组容量(降低主机一次性投资),总用电负荷少,减少变压器配电 容量与配电设施费。 2)冷主机制冷效率高(COP 大于 5.3),同时利用峰谷荷电价差,大大减少空调年 运行费,可节约运行费用35%以上(与热泵和溴化锂空调形式比可以节约40%以上)。3)减少建筑的配电容量,节约变配电的投资,节约约30%(空调的配电投资);免 双线路的高可靠性费用,节约投资。 4)使用灵活,部分区域使用空调可由融冰提供,不用开主机,节能效果明显。 5)可以为较小的负荷(如只用个别办公室)融冰定量供冷,而无需开主机。 6)在过渡季节,可以融冰定量供冷,而无需开主机,不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状况, 运行更合理,费用节约明显。 7)具有应急功能,提高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在拉闸限电时更能显示其优势:只要具备 带动水泵的电力(如发电机发电、限电减电力供电)就能够融冰供冷,不会出现 空调不能使用的状况。

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

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 一、常规电制冷空调系统 目前使用较多的空调形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制冷主机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制冷效率高等的优点,它有如下特点: 1 2 3 1 2 3 4 5 6)对于大型区域供冷系统较难实现较好的供冷(供水温度不能降低),管网的投资大、输送能耗高、空调品质差。 二、冰蓄冷空调系统 冰蓄冷空调是在常规水冷冷水机组系统的基础上减小制冷主机容量增加蓄冰装置,利用夜间低谷低价电力时段将冷量通过冰的形式储存起来,白天需要供冷时释放出

来。该技术在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于美国,在70年代能源危机中得到发达国家的大力发展。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冰蓄冷已经成为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比如,韩国明令超过2000㎡建筑,必须采用冰蓄冷或煤气空调,日本超过5000㎡的建筑物,就在设计时考虑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奖励措施来推广这种技术,比如韩国转移1KW高峰电力,一 法》 1 2 。3;免双线路的高可靠性费用,节约投资。 4)使用灵活,部分区域使用空调可由融冰提供,不用开主机,节能效果明显。 5)可以为较小的负荷(如只用个别办公室)融冰定量供冷,而无需开主机。 6)在过渡季节,可以融冰定量供冷,而无需开主机,不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状况,运行更合理,费用节约明显。

7)具有应急功能,提高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在拉闸限电时更能显示其优势:只要具备带动水泵的电力(如发电机发电、限电减电力供电)就能够融冰供冷,不会出现空调不能使用的状况(2003、2004年夏季空调主机减半运行,造成大部分中央空调达不到效果,只有冰蓄冷空调的效果没有受到影响)。 8)制冷温度低而稳定,空调效果佳,提高大楼的舒适性和品位。 9 10 11 (如12 13BAS 不足之处: 1)如果主机和蓄冰装置等设备均布置于冷冻机房内,蓄冰装置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解决办法:可以埋在绿化带下、布置在汽车坡道下等无用空间)。 2)机房设备投资比常规水冷电制冷和溴化锂机组系统稍高。 3)冰蓄冷只能夏天供冷,需要供热系统(可以采用热网换热采暖,热网容量远低于

供热系统及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

供热系统及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 采暖热损失一部分是由于供热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运行管理 不到位导致,另一部分是由于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差,热损失严重 及用户无自主节能意识,有私自放水放热现象导致。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节约能源已是供热企业的工作重点,它不但要求要有 良好的企业管理模式,还要求要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措施及经济的运行方式。供热系统由热源、一次管网、换热器、二次管网、热用户组成。对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也围绕这几个部分进行。 1、热源 供热的热源主要包括:燃煤锅炉房、燃气锅炉房、热电厂三类,其他还有地源热泵、太阳能等,这些应用较少。 一般来说燃煤锅炉的锅炉容量越大,锅炉的效率越高,所以对于燃煤 锅炉可以采用并网的方式,取消较小的燃煤锅炉房,并入其他热源中。燃气锅炉房可以燃气余热回收装置,降低烟气的排烟温度,回收余热。一般采用预热一次管网回水的方式,当回水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可以 使烟气的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使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回收气 化潜热。同时,也可以设置气候补偿器,根据室外温度调节锅炉的出水温度,按需调节,减少能源的浪费。 设备:气候补偿器 在采用热计量的供热系统中,有效利用自由热,按照室内采暖的实际 需求,对供热系统的供热量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利于供热节能。 它可以根据室外气候的温度变化,用户设定的不同时间的室内温度要

求,按照设定的曲线自动控制供水温度,实现供热系统供水温度的气候补偿;另外它还可以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根据室温调节供水温度,实现室温补偿的同时,还具有限定最低回水温度的功能。 一般本系统由四种主要产品组成 1)气候补偿节能控制器 气候补偿节能控制器由温度控制器和时间设定器组成。 作用:依据供/回水温度,以及室外温度进行气候补偿温度控制和时段设定。 2)浸入式温度传感器 作用:检测供/回水温度(依据实际管径大小,可选捆绑式和浸入式两种); 3)室外温度补偿传感器 作用:检测室外温度。 4)执行元件 可以是电动调节阀也可以是分布式二级泵的变频器。其主要作用:用于液体、气体系统管道介质流量的模拟量调节,是AI控制。(如一次系统介质为水时,且水泵为变频运行或者介质为蒸汽时,阀门一般采用二通阀体;如一次系统介质为水时,且水泵为工频运行时,建议选用三通阀体,避免破坏水泵的运行工况,达到节电的目的),具体使用情况要根据官网的工艺结构而定。 特点: 1)针对不同的现场工况,选择相应的曲线号,实现各种智能化节能运

空调冷热源设备得选择与比较

空调冷热键设备的选择与比较 一、冷热源类型: (一)冷(热)水机组 1、电动压缩式冷(热)水机组 (1)往复式(2)蜗旋式(3)螺杆式(4)离心式 2、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1)蒸汽型冷水机组(2)热水型冷水机组(3)直燃型冷(热)水机组 (二)热源 1、电力:(1)电热炉(2)热泵 2、燃气、燃油、燃煤等矿物原料。 3、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河水等以及工业余热、生活废热。 (三)热泵 从室外环境介质吸热并向室内放热,使室内空气升温的制冷系统。 大型热泵—模块式组合,用于中小型公共建筑 空气源热泵多联机—一个室外机可配置几个到几十个室内机 小型户式机—用于住宅,分(1)风一水型(2)风一风型 热泵水环热泵—用一个循环水环路作为加热源和排热源 废热水热泵—利用工厂余热或废热以及生活污水作为热泵水侧加热源水源热泵太阳能热泵—利用太阳能热水作为水侧加热源 地下水热泵—通过地下水进行加热或冷却 地表水热泵—通过江河地表水进行加热或冷却地源热泵 土壤热泵—以土壤作为吸热源和排热源 二、各种冷热源优缺点 (-)“冷水机组”加“换热器” 夏季用冷水机组制冷,冬季用锅炉烧热水供暖,也可以由热电厂或集中供热站供应蒸汽,经换热器转换成60℃热水,供空调机组。 l、优点: (1)初投资为各种系统最低的(房间空调器除外),供电总容量比水源热泵、多联机少。 (2)运行费比蒸汽溴化锂机低。 (3)主机寿命最长,按美国ASHRAE标准为23年。 (4)由于制冷机和水泵以及冬季换热器全部集中在一个机房内,因此维保方便。 2、缺点: (1)系统庞大,不便于分户计量、分户控制和假日个别房间使用。可以另配几套多联机,保证加班多的房间使用,也可以采用多机头冷水机组或大小搭配,以满足低负荷的需求。 (2)机房空间大,管道占空间多。 (3)冷却塔有一定噪声,放裙房顶上时必须妥善处理。冷却塔也有损美观。 (二)空气源热泵 冬季从室外空气中吸热并向室内放热,夏季则放热给室外空气。 l、优点: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总7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 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干管安装:位于地沟内的干管,应把地沟内杂物清理干净,安装好托吊、卡 架,未盖沟盖板前安装。位于楼板下及顶层的干管,应在结构封顶后或结构进 入安装层的一层以上后安装。 2.立管安装必须在确定准确的地面标高后进行。 3.支管安装必须在墙面抹灰后进行。 (二)材料要求 1、管材:碳索钢管、无缝钢管。管材不得弯曲、锈蚀,无飞刺、重皮及凹凸不平 现象。 2、管件:无偏扣、方扣、乱扣、断丝,不得有砂眼、裂纹和角度不准确现象。 3、阀门:铸造规矩、无毛刺、无裂纹、开关灵活严密,丝扣无损伤,直度和角度 正确,强度符合要求,手轮无损伤。安装前应进行强度、严密性试验,主控阀 门100%试验,其他阀门抽检10%,若有不合格,则抽查20%,还有不合格,则 逐个检验。 4、其他材料:型钢、圆钢、管卡子、螺栓、螺母、油、麻、垫、电气焊条等。选 用时应符合设计要求。 5、在住宅工程中的室内部分中,禁止使用铸铁截止阀。 6、各类管材、阀门、调压装置、绝热材料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材质检验报告, 热量表应有计量检定证书等。 (三)主要机具 砂轮锯、套丝机、台钻、电焊机、煨弯器等。 一、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的规定。

续表 二、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卡架安装→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试压→冲洗→防腐→保温→调试 三、操作工艺 (一)安装准备 1、认真熟悉图纸,配合土建施工进度,预留槽洞及安装预埋件。 2、按设计图纸画出管路的位置、管径、变径、预留口、坡向、卡架位置等施工草 图,包括干管起点、末端和拐弯、节点、预留日、坐标位置等。 绘制草图时注意: (1)公称直径≤32mm的管道宜采用螺纹连接,公称直径>32mm的宜采用焊接。 (2)多种管道交叉时的避让原则:冷水让热水,小管让大管等。 (二)干管安装 1、干管安装按管道定位、画线(或挂线)、支架安装、管子上架、接口连接、立管 短管开孔焊接、水压试验、防腐保温等施工顺序进行。按施工草图,进行管段 的加工预制,包括断管、套丝、上零件、调直、核对尺寸,按环路分组编号, 码放整齐。 2、安装卡架,按设计要求或规定间距安装,将在墙上画出的管道定位坡度线按照 管中心与墙、柱的距离水平外移,挂线作为卡架安装的基准线。吊环按间距位 置套在管上,再把管抬起穿上螺栓拧上螺母,将管固定。安装托架上的管道 时,先把管就位在托架上,把第一节管装好U形卡,然后安装第二节管,以后 各节管均照此进行,紧固好螺栓。 3、干管安装应从进户或分支路点开始,装管前要检查管腔并通过拉扫(钢丝缠布) 清理干净。在丝头处涂好铅油缠好麻,一人在末端扶平管道,用管钳咬住前节 管件,用另一把管钳转动管至松紧适度,对准调直时的标记,要求丝扣外露 2~3扣,并清掉麻头依此方法装完为止(管道穿过伸缩缝或过沟处,必须先穿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及分析(一)(优.选)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及分析(一) 摘要:冷热源方案的选择是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决策环节。关系到项目的投资、运行费用、对环境的影响、能耗等重要问题。本文试图研究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的选择方法,找到一种科学、合理、简便的决策方法,提出了简单而实用的层次分析法。为工程技术人员选择空调系统令热源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空调;冷热源方案;层次分析法 一前言 业主和工程设计人员自项目方案设计阶段就非常重视空调冷热源的选择问题,冷热源形式不同,初投资和能耗差别会很大,因此,相关人员需进行多次调研和咨询。如何根据实际条件正确选择冷热源,已成为设计工作者和用户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也是影响社会总能耗和工程投资的重要因素。 二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的原则及指标体系的设置 (一)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的原则 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的具体原则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热源设备的选用,应按照国家能源政策和符合环保、消防、安全技术规定,以及根据当地能源供应情况来选择,应以电和天然气为主,大中城市宜选用燃气、燃油锅炉,乡镇可选用燃煤锅炉, 若当地供电紧张,有热电站供热或有足够的冬季供暖锅炉,特别是有废热、余热可资利用时,应优先选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当地供电紧张,且夏季供应廉价的天然气,同时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选用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因此,在同等条件下特别是有廉价天然气可资利用时,应优先选用; 积极发展集中供热、区域供冷供热站和热电冷联产技术。 按性能系数高低来选择制冷设备的顺序为:离心式、螺杆式、活塞式、吸收式、涡旋式;考虑建筑全年空调负荷分布规律和制冷机部分负荷下的调节特性,合理选择机型、台数和调节方式,提高制冷系统在部分负荷下的运行效率,以降低全年总能耗; 为了平衡供电峰谷差,有条件时应积极推广蓄冷空调和低温送风或大温差供水相结合的系统; 保护大气臭氧层,积极采用cFc和HCFC替代制冷剂。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环保问题(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均与空调中制冷设备的各种排放物质有关。在选用冷热源设备时,应注意其所使用工质符合环保要求; 选用风冷还是水冷机组须因地制宜,因工程而异。一般大型工程宜选用水冷机组,小型工程或缺水地区宜选用风冷机组; 上述10个基本的选型原则,并非选型中考虑的全部因素和问题,但它是基本的、必要的。其它诸如产品的冷量调节范围、水资源状况、噪声、外形尺寸、电源的电压等级、占地、重量、无故障运行周期、服务质量等多种因素,也可能阶段性地上升为突出问题。 (二)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指标体系的设置 空调冷热源方案设计是一个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问题,应在考虑具体设计特定条件的基础上,对符合要求的各备选方案在总体上进行比较。比较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为了对各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就需要有一系列性能指标、经济指标和实物指标,对方案进行比较时,首先要求这些指标是可比的,特别是代表方案价值的主要指标必须具有可比性。

空调冷热源方案经济技术比较

空调冷热源方案经济技术比较 1、工程简介 本项目用地位于湖北宜昌市东站片区,总建筑面积为6487㎡,一层面积为3420㎡,二层面积为3066㎡。第一层主要为多功能厅、会议室门厅,二层主要为会议室。 2、冷热源方案配置及主要设备选型 2.1 选型原则 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应按照国家能源政策和符合环保、消防、安全技术规规定建筑性质以及根据当地能源供应情况来选择。应以电和天然气为主,大中城市宜选用燃气、燃油锅炉,乡镇可选用燃煤锅炉。 若当地供电紧张,有热电站供热或者有足够的动机供暖锅炉,特别是有废热余热可以利用时应该优先选择溴化铝吸收式制冷机组。 按照性能系数高低来选择制冷设备的顺序为:离心式、螺杆式、活塞式、吸收式和涡旋式。 此外还应该考虑产品冷量调节范围、水资源状况、噪声、外形尺寸、电源的电压等级、占地、重量、无故障运行周期、服务质量等多种因素。 2.2 备选方案的确定 通过鸿业负荷计算软件7.0计算得出该项目空调冷负荷为740kW,应甲方要求主要提出两种冷热源方案进行对比: 方案一:螺杆式冷水机组+锅炉 方案二:风冷热泵 各方案主要见设备表1、2。 表1 方案1的主要设备

表2 方案2的主要设备 3 方案比较 3.1 初投资比较 初投资包括设备费和安装调试费。设备费主要包括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费用,方案1的辅助设备费用按照热源主设备费用的30%计算。设备安装调试费用按照设备费用的25%计算。 表3 各方案的初投资(万元)

3.2 年经营费用比较 年经营费为固定费与运行费之和。固定费包括用设备折旧费、占有空间费和利息等。将初投资P 折成等额年金,即固定费A : (1)(1)1 n n i i A P i +=*+-∑ 式中:i ——年利率(按5.875%计); n ——折旧年限。 设备及安装费折旧年限对不同形式主机取不同年限:方案1取20年;方案2取15年(残值不计)。各方案固定费用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各方案固定费用 (万元) 运行费用包括能耗费(水费、电费、燃料费)、维修费、人工费等。其中水价按1.5元/t 计算,电价按照0.87元/kWh 计算,油料(燃气)价格按照2.43元/m 3计算,冷却水系统补水量取冷却循环水量的2%。每天运行24小时,平均运行系数取0.7,供冷期为120天,供热期为120天。维修费按照设备费用的6%计算,各方案人工费相差无几,在此不计。 各方案运行费见表5,各方案年经营费用见表6。 表5 各方案年运行费

中央空调系统常见的冷热源配置

中央空调系统常见的冷热源配置 ( 1 ) 水冷冷水机组+锅炉这种配置,夏季用水冷冷水机组制冷,冬季用锅炉供热。用水冷冷水机组制冷时消耗电能。在设计工况的能效比( 制冷量/耗电量) 较高。水冷冷水机组要有一个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和水泵等,机组运行时有一定的耗水量,在水源比较充足的地区使用水冷冷水机组比较合适。国内外均有使用冷却塔造成“军团菌”感染的情况,冷却塔不能置于新风进口和临近窗处,以免成为“军团菌”的感染源。冬季的供热锅炉有燃煤、燃油、燃气锅炉和电锅炉,其中燃煤锅炉为多。我国虽然煤的储量较大,但燃煤锅炉运行产生的SO X等有害气体对环境有较为严重的影响,且大量排放的CO2气体对地球会产生“温室效应”。与燃煤相比,燃油、燃气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但使用燃油锅炉要考虑储油罐安放处的安全问题。对于天然气丰富的地区可适当使用燃气锅炉。根据我国目前的电力供应状况,不应提倡使用电锅炉。 ( 2 )热泵型机组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能耗,其中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在中央空调中使用的较多。这种机组一机两用。夏季制冷,冬季供热。夏季制冷时采用风冷冷却制冷系统的冷凝器,省去了水冷机组的水系统,特别适用于缺水地区。 ( 3 ) 另一种冷热源为溴化锂吸收式机组,这类机组分为外燃式和直燃式机组,外燃式机组制冷动力为热能,可利用废热或余热。对于有废余热的地方,使用外燃式漠化锉机组,既利用了废热、余热,又达到了制冷的目的,是非常合适的;对于缺电而无废热或余热的地区可考虑使用直燃式机组。 ( 4 )蓄冷空调系统:随着电力供应的紧张,夏季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空调用电负荷呈现“爆发性”增长,供需矛盾表现为用电总量和高峰用电负荷两个方面,特别是高峰用电的供需矛盾。蓄冷空调在电网负荷很低的夜间用电低谷期,采用电动制冷机制冷,采用水蓄冷或相变材料蓄冷,在电力负荷较高的白天,把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以满足建筑物空调或生产工艺的需要。可见,蓄冷空调能起到“移峰填谷”平衡电网负荷的作用。同时,由于在夜间电力低谷段电价便宜,所以与常规空调白天制冷相比,蓄冷空调夜间制冷能够节约运行费用,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空调冷热源设备的选择与比较

空调冷热源设备的选择与比较 一、冷热源类型: (一)冷(热)水机组 1、电动压缩式冷(热)水机组 (1)往复式(2)蜗旋式(3)螺杆式(4)离心式 2、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1)蒸汽型冷水机组(2)热水型冷水机组(3)直燃型冷(热)水机组 (二)热源 1、电力:(1)电热炉(2)热泵 2、燃气、燃油、燃煤等矿物原料。 3、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河水等以及工业余热、生活废热。 (三)热泵 从室外环境介质吸热并向室内放热,使室内空气升温的制冷系统。 大型热泵—模块式组合,用于中小型公共建筑 空气源热泵多联机—一个室外机可配置几个到几十个室内机 小型户式机—用于住宅,分(1)风一水型(2)风一风型 热泵水环热泵—用一个循环水环路作为加热源和排热源 废热水热泵—利用工厂余热或废热以及生活污水作为热泵水侧加热源水源热泵太阳能热泵—利用太阳能热水作为水侧加热源 地下水热泵—通过地下水进行加热或冷却 地表水热泵—通过江河地表水进行加热或冷却地源热泵 土壤热泵—以土壤作为吸热源和排热源 二、各种冷热源优缺点 (-)“冷水机组”加“换热器” 夏季用冷水机组制冷,冬季用锅炉烧热水供暖,也可以由热电厂或集中供热站供应蒸汽,经换热器转换成60℃热水,供空调机组。 l、优点: (1)初投资为各种系统最低的(房间空调器除外),供电总容量比水源热泵、多联机少。 (2)运行费比蒸汽溴化锂机低。 (3)主机寿命最长,按美国ASHRAE标准为23年。 (4)由于制冷机和水泵以及冬季换热器全部集中在一个机房内,因此维保方便。 2、缺点: (1)系统庞大,不便于分户计量、分户控制和假日个别房间使用。可以另配几套多联机,保证加班多的房间使用,也可以采用多机头冷水机组或大小搭配,以满足低负荷的需求。 (2)机房空间大,管道占空间多。 (3)冷却塔有一定噪声,放裙房顶上时必须妥善处理。冷却塔也有损美观。 (二)空气源热泵 冬季从室外空气中吸热并向室内放热,夏季则放热给室外空气。 l、优点:

空调冷热源系统的选择

空调冷热源系统的选择 根据《全国空调冷热源技术交流会》上所交流的内容和有关资料、现将几个主要问题综合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 一、制冷剂 1.联合国环保组织1992年11月哥本哈根会议宣布对CFC和HCFC的限制:①CFC1996年1月1日停用,②HCFC至2030年1月1日停用。美国环境保护局(EPA)1993年11月规定:1996年停止生产和使用CFC,2020年停止生产使用R22、R142b等,2030年停止生产使用HCFC R123b和所有其它HCFC。 2.美国使用HCFC-22的空调和热泵有4200万台,房间空调器4500万台,美国是世界上生产与消耗HCFC-22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量的50%(日本13%,欧洲21%,其余各国16%)。美国现在使用CFC的空调、制冷设备有数百万台,冷水机组有8万台,估计到1996年,美国使用CFC的冷水机组被更换或改造的还不到20%,这就需要2000~4000T。CFC来维持运行和维修,美国汽车空调已有95%由R12换成了R134a,96年1月开始电冰箱全部生产以R134a的,但仍用R12约15~20万磅。 美国ARI认为短期制冷剂替代物为R22及其混合剂、R123、R124,长期制冷剂替代物为R134a、R125、R32、R23、R152a、R245ca及它们的混合剂。美国认为R134a替代R12,R245ca替代R11是较理想的制冷剂。 实际上研制用新制冷剂的设备和可靠的新制冷剂是困难而复杂的。美国公司需花10年时间来开发使用新制冷剂的制冷设备。而研制新型制冷剂要全面考虑对臭氧层的破坏程度(ODP)、温室效应(GP)、制冷性能、毒性、可燃性、能适应的材料和润滑油等因素。美国DuPont(杜邦)公司、英国ICI公司,还有联仪公司(Allied-Signal)、艾尔弗公司(Elf-Atochem)、日本大金公司等都耗巨资来研制开发和生产新型制冷剂,目前已生产R134a。美国开利公司在95年芝加哥国际展览会展出的一系列新产品,都是采用R134a,如38TN型房间空调器,19XT型离心式冷水机组,39NC型屋顶空调器。 3.95年举行的蒙特利尔会议,德国要求提前时间表,而美国表示反对,坚持1992年哥本哈根会议确定的时间表,反对过早禁止使用HCFC。原因是R22性能优越、性质稳定、使用方便、效率高、臭氧破坏指数较小。能替代它的工质大多是混合工质,很难在短期内对其性能作出正确估计。 德国对CFC和HCFC的替代比较坚决。德国规定:1992年1月全面禁用R11、R12、R13、R113、R114,2000年禁用R22、R123、R502、R115。德国目前用R134a 替代R12,例如汽车空调器、冰箱、冰柜等已大量使用R134a。德国还主张发展氨制冷机,因为氨有不少优点,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制冷系数大,价格便宜,泄漏时容易发现。目前对于化学工业等工艺过程制冷、冷藏都广泛使用,同时在小型风冷机组、空调用冷水机组和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都有新的发展。但是氨的毒性较大、排气温度高、对铜类金属的腐蚀等缺点,同时对泄漏报警、风冷换热器、冷冻油再生等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因而用在空调系统上也有不少反对意见。 4.近几年,德国绿色和平组织大力宣传采用碳氢化合物,提出用丙烷(R290)和异丁烷(R6000A)的混合物或异丁烷来替代R11和R12,反对采用R134a。94年上海第五届中国制冷展览会上,德国绿色和平组织作了推广碳氢化合物的报告,引起很大的轰动。他们的观点是:①1kgR134a温室效应相当于3200kg的CO2;②

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注:本表内容的填写需依据《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本检验批质量验收的规范依据见本页背面。

填写说明 一、填写依据 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二、检验批划分 可按设计系统、设备组别划分。 三、GB50411-2007规范摘要 主控项目 11.2.1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设备及其辅助设备、阀门、仪表、绝热材料等产品进场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对其类型、规格和外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应对下列产品的技术性能参数进行核查。验收与核查的结果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检查认可,并应形成相应的验收、核查记录。各种产品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应齐全,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定。 1 锅炉的单台容量及其额定热效率。 2 热交换器的单台换热量。 3 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额定制冷量(制热量)、输入功率、性能系数(COP)及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4 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的名义制冷量、输入功率及能效比(EER)。 5 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及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名义制冷量、供热量、输入功率及性能系数。 6 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流量、扬程、电机功率及耗电输热比(EHR)。 7 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流量、扬程、电机功率及输送能效比(ER)。 8 冷却塔的流量及电机功率。 9 自控阀门与仪表的技术性能参数。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资料和性能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与实物核对。 检查数量:全数核查。 11.2.2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的绝热管道、绝热材料进场时,应对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等技术性能参数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 检验方法:现场随机抽样送检;核查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材质的绝热材料复验次数不得少于2次。 11.2.3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其管网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系统的制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各种设备、自控阀门与仪表应按设计要求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减和更换。 3 空调冷(热)水系统,应能实现设计要求的变流量或定流量运行。 4 供热系统应能根据热负荷及室外温度变化实现设计要求的集中质调节、量调节或质-量调节相结合的运行。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11.2.4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和辅助设备及其管道和室外管网系统,应随施工进度对与节能有关的隐蔽部位或内容进行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11.2.5 冷热源侧的电动两通调节阀、水力平衡阀及冷(热)量计量装置等自控阀门与仪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方向应正确,位置应便于操作和观察。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11.2.6 锅炉、热交换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蒸汽或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及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等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安装位置及管道连接应正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11.2.7 冷却塔、水泵等辅助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冷却塔设置位置应通风良好,并应远离厨房排风等高温气体。 3 管道连接应正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11.2.8 空调冷热源水系统管道及配件绝热层和防潮层的施工要求,可按照本规范第10.2.11条的规定执行。 11.2.9 当输送介质温度低于周围空气露点温度的管道,采用非闭孔绝热材料作绝热层时,其防潮层和保护层应完整,且封闭良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一般项目 11.3.1 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设备及其辅助设备、配件的绝热,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