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铁的核心技术有哪些

高铁的核心技术有哪些

高铁的核心技术有哪些
高铁的核心技术有哪些

高铁的核心技术有哪些

高铁(原名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至少250公里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一定速度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913-665

高铁定义

高铁(原名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至少250公里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一定速度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中国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高速铁路(高铁)是指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并且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

世界上首条高铁

世界上首条出现的高速铁路是日本的新干线,于1964年正式营运。日系新干线列车由川崎重工建造,行驶在东京-名古屋-京都-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营运速度每小时271公里,营运最高时速300公里。学校地址:省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西新街与石泉路十字西200米(1路公交车终点站——轨道交通运输学校下车即到)

此后高铁技术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高铁在世界各个城市遍地开花,缘起法国的TGV技术、缘起德国的ICE技术、缘起西班牙的Talgo技术以及得益于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而诞生的磁悬浮技术都为高铁速度的提升探索了思路和方式。而中国研究的CRH 技术是高铁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本文就是向各位介绍CRH技术,而CRH技术正是高铁与普通铁路区分的关键技术因素之一。

高铁动车的基本组成

1.车体

车体的作用是安装基础和承载骨架。现代动车组车体均采用整体承载的钢结构或者轻金属结构,以实现在最轻的自重下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2.转向架

转向架有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之分。其作用是承载、转向、减振、制动,动力转向架还具有驱动的功能。转向架由构架、悬挂装置、轮对轴箱装置和基础制动装置等组成。而动力转向架还有驱动装置。

3.牵引传动控制系统

作用是传递能量和运行控制。牵引传动系统主要是指列车的电气设备,分为传动电路系统、辅助电路系统和电子与控制电路系统。主传动电路系统主要包括主变压器、主变流器、牵引电机。辅助电路系统主要包括通风冷却装置、车供电装置。

4.制动装置

该装置包括机械部分、空气管路部分和电气控制部分。制动方式有空气制动和电气制动,不同的制动方式有不同的制动装置。

5.车端连接装置

该装置包括各种车购缓冲装置、铰接装置和风挡等。作用是连接车辆成列及缓和纵向冲击。

6.受流装置

动车组均采用受电弓受流器。

7.车辆部设备和驾驶室设备

这里面就是些类似于“家具”一样的东西了,如空调、灯、座椅等。

CRH核心技术点

动车本质上是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里面的所有设备装置都是科技在铁路运输上的应用。所以谈到动车组的核心技术,很多都是在别的地方有应用的。

动车组核心的核心是牵引传动系统

我国动车组均采用交直交传动,接触网上的交流电经过受电弓和变压器之后,被整流成直流,再逆变成交流通入异步牵引电机。

弓网关系

高速列车在运行的时候,列车速度越高,受电弓与接触网的良好接触就越难实现,这就是弓网关系。

轮轨关系(转向架)

高速下,轮对与钢轨之间的蠕滑、轮轨动力学、运动稳定性、曲线通过性能,这些基本上可以归纳到转向架中。

变流技术

要实现整流和逆变最根本的是器件,所以动车的运行必须要大功率的可控器件。其中以IGBT为代表。其次,逆变器和整流器的拓扑结构决定了输出的性能。再者,整流器和逆变器的控制技术也非常重要,而且控制技术牵涉到整车的运行策略和工况,难度非常高。

牵引电机控制技术

对牵引电机的控制一般是将逆变器和电机作为整体进行控制的,现在最成熟的两种控制方法一个是矢量控制一个是直接转矩控制。在具体的控制方法中,还有很多实现上的困难。在其中,会添加一些技术,比如无传感器技术,非线性解耦等。

再生制动

再生制动是一种非常环保的制动技术,它利用列车的动能发电,将电能返送到电网中去。再生制动技术本质上是控制技术,它不需要额外的主电气设备,它只是将电动机作为发电机,逆变器作为整流器,整流器作为逆变器,参照上图。再生制动技术中最主要的,是如何保证返送回电网的电能的质量。

网络控制系统和列车运行系统

动车组通常动力较为分散,设备都分布在不同的车厢上,在高速运行中,如何使设备协调工作,消除延时,这个是网络控制系统解决的。其中涉及到信号传输、通信协议、车载计算机等技术。

至于列车运行系统主要针对外部和列车的协调。这其中包括区间闭塞技术、无线通信技术。

辅助供电系统

这段不多说,详情见目前火车是如何供电的。

动车组CRH和和谐电HXD系列。动车组的牵引供电系统由接触网经受电弓到牵引变压器,牵引变压器变压后到牵引整流器,然后是牵引逆变器,最后到牵引电机。这是牵引供电系统。而车厢照明、空气制动机和列车控制系统供电来源是由辅助变流器得到,在变压器后面有另一个绕组接出,接上辅助变流器。而控制电路和照明供电有专门的蓄电池备用。

材料技术

车窗、车体、转向架、轮对、闸瓦都需要材料技术的支撑。这个无需赘言。

此外,高铁和普通铁路还有很大差别。

1.高速铁路使用无砟轨道(在中国是设计时速超过250km/h的高速铁路使用无渣轨道,设计时速200-250km/h的客运专线很多使用的是有砟轨道)。

普通铁路轨道是在小块石头堆砌的基础上,再铺设枕木或水泥枕木,被称为有砟轨道。京沪高铁用的是无砟轨道,路基不用碎石,铁轨、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路上,整条线路水平误差不超过0.1毫米。在轨道方面,大量采用长距离无缝钢轨。也就是在高铁上几乎听不到传统火车的哐当哐当的声音。没有了钢轨接缝,对于列车速度的提高也有帮助。而且道岔都采用高速可动心道岔。其通过速度比普通道岔高很多。且高速铁路线路弯道更少,火车尽可能的是直线。(需要说明的是无砟轨道的技术仅日本和德国拥有,中国缺乏轨道板制造技术,遂选择引进外国技术及自主研发。)

2.高速铁路使用的列车是动力分散式动车组。

动力分布式列车是铁路列车的一种和动力集中式相对的牵引方式,特点是动力来源分散在列车各个车厢上的发动机,而不是集中在机车上,中国的“和谐号”动车组是以架空电缆方式提供电力来驱动牵引电动机的电力动车组。而普通列车是由火车头牵引的,这是动力集中式的牵引方式。

3.信号控制系统不同。

中国列车控制系统,简称CTCS,是中国铁路参照欧洲列车控制系统,并结合中国国情构建的技术体系。使用数字控制信号,比传统的模拟信号更加的精确和稳定,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4.定价和定位不同。

P.S:需要注意的是磁悬浮列车也属于高速铁路的一种。(本文来自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学生收集)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2010年12月03日 12月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和谐号"CRH380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试验运行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这是中国铁路创造的世界纪录,更是世界铁路发展史上值得书写的重要章节,因为,高速铁路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宝贵结晶,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有力支撑。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了运营持续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提供了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运输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今,中国铁路每天开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1000多列,发送旅客近百万人。而且高速铁路开通后,既有铁路通道的货运能力得到了巨大释放,为实现货运增量、丰富货运产品体系、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人在建设和发展高速铁路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营业里程上不断快速扩展,而且锤炼了"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精神,形成了以"运行高速度、安全高可靠、服务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高速铁路文化体系。 作为带动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铁路不仅大大加快了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而且对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助推器。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史起点 在中国,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其他行业相比,铁路发展相对滞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从世界范围看,速度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某种运输方式或某种交通工具的兴衰。铁路自诞生以来,正是由于它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能力上的巨大优势,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世界各国交通运输的骨干,极大地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进程。曾几何时,由于忽视了普遍提高行车速度,铁路在速度方面的优势迅速缩小,甚至消失。速度慢成了阻碍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铁路以高速客运为突破口开始了新一轮的复兴。高速铁路的问世,使一度被人们称为"夕阳产业"的铁路焕发了青春,出现了新的生机。客运高速化是世界铁路发展的趋势。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旅客把乘坐舒适便捷的高速列车作为出行的首选。 建设现代化的中国铁路,必须在速度上"突出重围"。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节约土地、节能环保等明显优势。发展高速铁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2003年,中国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决策,中国铁路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七年来,铁路系统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国情和路情,着眼快速扩充铁路运输能力、快速提升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高速铁路的发展成就。中国铁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由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

(完整)中国高铁核心技术

中国高铁核心技术 高速铁路从技术体系上讲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一个板块:公路工程,牵引供电、运行控制与通信、高速列车、客运服务、综合维修、安全防灾和应急处理、工务工程。1、工务工程。工务工程一般包括轨道结构、路基、桥梁、隧道、房建工程等各个子系统,我国铁路建设在公路工程方面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我们国家的高速铁路一般采用全线高架、无砟轨道、高速道和超长无缝钢轨等技... 高速铁路从技术体系上讲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一个板块:公路工程,牵引供电、运行控制与通信、高速列车、客运服务、综合维修、安全防灾和应急处理、工务工程。 1、工务工程。工务工程一般包括轨道结构、路基、桥梁、隧道、房建工程等各个子系统,我国铁路建设在公路工程方面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我们国家的高速铁路一般采用全线高架、无砟轨道、高速道和超长无缝钢轨等技术。京津城际采用CRTS-II型板式无渣轨道结构,6.5米轨道板纵向连接,专业化制造,加工机施工安装精度高。运营一年表明,无砟轨道京都高稳定性好,刚组均匀。我们的无缝线路,采用60公斤/米、100米定尺、U71Muk高性能钢轨。现场焊接、弹性扣件、轨温锁定技术。跨区间超长无缝路线。 高速道岔。大号码高速道岔,直向通过速度350km/h,侧向通过速度120-250km/h。 中国高铁技术适应复杂地形。日本国土面积小,铁路所跨越的地区气候和地质条件比较类似。而中国国土面积大,地形复杂,横跨多个不同的气候和地质区域,因此在高铁的实际建设中完全照搬引进日法德的技术显然行不通,技术必须进行创新。因此,作为应对复杂地形方面,贯穿辽阔国土面积的中国高铁,在设计上自然有更多的实际经验,技术上也比日本具有更多的优势。 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就指出,中国京津、武广、郑西高速铁路非常典型:京津城际是软土路基,武广高铁是岩溶路基,郑西高铁是黄土湿陷性路基,这样的地质条件下建铁路,尤其是建高速铁路,需要处理好地基以及路基的填入技术。而日本、法国、德国都没有这样的地质条件。 “中国的综合能力超过他们。”许克亮表示:“如果说中国的‘线上’(主要指机车)是走‘引进、消化、吸收’之路,那么线下工程(主要指土建)则是由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一个完整系统的标准。中国高铁经过的地方地质难度较大,要穿越水下60米深的浏阳河,还要从70多米高的地方跨越山谷等,地质的难度,决定了中国高铁的线下功夫。” 2、牵引供电。由电力、接触网、变电、供电、远动等构成。外电110kv/22Okv接入变

高铁发展前景分析分析

高铁的发展前景高铁的发展前景高铁的发展前景高铁的发展前景 目录 一、我国高铁的建设现状与发展规划 1、高速铁路的建设现状 2、高速铁路的发展规划 二、高铁的发展对各行业的影响 1、高铁对大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的促进 2、高铁促进固定装备制造也的发展 3、对综合产业发展的促进 三、高铁相对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 四、发展高铁的制约因素 五、总结 一、我国高铁的建设现状与发展规划我国高铁的建设现状与发展规划我国高铁的建设现状与发展规划我国高铁的建设现状与发展规划 1、、、、高速铁路的建设现状高速铁路的建设现状高速铁路的建设现状高速铁路的建设现状近年来,我国铁道部大力推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以此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成功之路。铁道部与31个省市自治区签订了加快铁路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在新线建设项目上基本都是与地方政府和战略投资者合资,并广泛引进各方面资金投资高速铁路的建设。铁道部的这一体制创新创建了合资建路的崭新模式。此外,铁道部在管理方面的创新体现在充分发挥我国铁路路网完整、运输集中统一的优势,统筹利用铁路内外的科研力量和人力资源,大大提高了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效率。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铁路建设看准世界先进水平,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博众家之长,对国外的各种先进技术引进后消化吸收再对其进行有机结合与创新。最终,形成了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目前的高速铁路也有了一番让世界瞩目的成就。以下数据可以说明我国的铁路和高速铁路的成就:201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9万多公里,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铁路的营业里程为7000多公里、在建高铁线路为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十二五”末,铁路营业里程提前实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目标。“十二五”末,高速铁路营业里程提前实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目标。“十二五”末,铁路复线率和电气化率提前实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目标。截止目前已开通运营的高速铁路共有12条,总营业里程7000余公里,

高铁安防的九大核心技术一带一路有保障

高铁安防的九大核心技术一带一路有保障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高铁已经成为走向全球、友谊的名片。5月23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表示,中国高铁技术已实现“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跨越式发展,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高铁“走出去”时与其他高铁国家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那么高铁与安防行业有什么关系呢? 高铁设计哪些安防? 根据高铁安防组成,每个部分又包含了多个子系统的多种安防设备,从车站及铁路沿线安防、车厢安防、车内电子安防三方面来讲有以下一些情况。 车站及铁路沿线安防 如出入口安检设备:主要有X光安检机、安检门以及手持金属探测器,当门禁系统检测到严禁携带的金属物品时,报警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而X光安检机主要检测乘客包裹里的物品,可做到不开包安检。手持金属探测器则是在掌门神安检门对旅客进行安检后再次对人体进行安检。以确保准确无误。如果以上三种安防设备中有任何一个设备发出报警,工作人员则可阻止其进入列车,减少列车运行安全风险。 铁路沿线电子围栏、道路监测、电力故障处理系统等。 远程控制故障处理系统:由室外高压真空短路器、室外电控柜、室内电控柜和一个调度控制台共同组成。太原铁路局侯马北供电段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了这一系统的工作原理:当线路正常供电时,供电调度能通过调度控制台及时收集各站装置检测数据,并监控开关位置是否正常;当出现开关跳闸故障时,调度控制台会自动显示故障区段的具体信息,供电调度即可按照系统提示的故障区间信息以及系统规定的程序进行远程操作,断开线路开关,由两端的配电室分别供电。铁路系统有了“GPRS”这个电子“千里眼”,将不再担心。 车厢安防 车厢内安防设备也很多,常见的如灭火器、安全锤,烟雾探测器、视频监控等。在现代高铁车厢内,视频监控几乎无孔不入,不仅在车厢内,在站台及铁路沿线也是无处不在。一旦发现有危险状况,安保人员能通过该系统看的一清二楚,立刻派人处理事故。视频监控系统几乎遍布整个车站,是保护车站安全的法眼,让任何试图混过入口安检的人原形毕露。此外还有机房监控、防灾安全监控等监控手段。机房监控主要包括动力环境监控、安全监控,会用到感温、感热探测器及门禁系统;在无人值守变电站和照明等重要配电设备集中监控,及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防止机房运转失控。防灾安全监控是外部监控,是对出现的紧急状况如暴风雪、泥石流、洪水、交通意外等灾害进行远程监控并及时做出反应;对突发紧急事件进行无线视频传输到控制中心,以便应急指挥调度。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摘要:我国高速铁路起步晚,但起点高、发展快,通过引进国外核心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初步具备了建设高速铁路的能力,在短短几年中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介绍了世界各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程,简要分析了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原因,并总结了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过程。通过对我国高铁发展现状的思考,结合我国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加深认识和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为今后又快又好地建设我国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列车;自主创新; Abstract:Although high-speed rail service in China was introduced lately, the largest high-speed train in China was launched in 2009, with high success according to occupancy rates and public opinion of its quality, safety and impact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China's initial high speed trains were imported or built under technology transfer agreements with foreign train-makers. Chinese engineers then re-designed internal train components and built indigenous trains that can reach operational speeds of up to 380 km/h.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all over the world, and briefly analyzes the reason why our country develop the high-speed railway, then summarizes the process of our country's high-speed railway development. It proposes the problems that we should deepen understanding and need further thinking, through visiting the international high-speed railway development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advices as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in China. Key Words:high-speed railway;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high speed train;innovation; 对于“高速铁路”一词,世界上对它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所以不同的组织或国家对“高速铁路”有着不同的标准。但近年来这些标准趋于接近,最为广泛认可的定义为:最高营运速度达到200公里/小时的铁路。高速铁路从诞生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高速铁路具有安全可靠,快捷舒适,低碳环保,运载量大的优点,已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重要趋势。 1.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状况 1964年开通的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营运速度达到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系统。随着高速铁路技术被世界的认可,以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高速铁路在亚洲和欧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日本新干线是世界高速铁路技术发展的先驱。1957年,日本在国内力排众议,开始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的建设,并于1964年建成通车,长515.4km,最高速度210km/h,使得东京到大阪间的旅行时间由原来的6.5小时缩短到3小时10分钟。由于舒适的乘车体验,大量的客流从航空转向铁路,迫使东京—名古屋的飞机航班停飞[1]。在建成东海道新干线后,相继建成和开通运营的有山阳新干线(1972年)、东北新干线(1982年)、上越新干线(1982年)、山形新干线(1992年)、长野新干线(1997年)、秋田新干线(1997年),总运营里程达2500km。

2020年(发展战略)中国特色高铁发展方向

(发展战略)中国特色高铁发展方向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前景及趋势(转) ? ?崂啤五厂?1位粉丝?中级粉丝2 ?1楼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前景及趋势 转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所谓高速铁路,通常是指最高运行时速于200km之上的铁路。铁路作为壹种经济的、大运量的交通工具,于许多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且为本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近年来,随着航空、海运和公路等运输方式于我国迅速崛起和发展,铁路运输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种发展趋势就促使铁路必须进行内部体制改革以及运输手段的技术创新,-进壹步加速铁路的高速化、重载化和多式运输的立体化,进而实现铁路路网的现代化。 1、国内外高速铁路的发展简介自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壹条高速铁路以来,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也相继修建了高速铁路。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国高速铁路,其最高商业运行时速已突破300km,同时新壹代的TGV高速列车创造了时速515.3km的超高速记录。 据关联资料统计表明,到2000年底,世界高速铁路的总长已达6858km。目前全世界已投入运行和正于修建的高速铁路里程超过1.4万km,约占铁路总营业里程的2%.欧洲有关部门做出的长远规划是到2015年,全欧高速铁路网总长达到3万km,其中新建路段9100km,约占30%.和此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做出了自己相应的规划和目标。高速铁路的诸多特点和优势,使得传统的铁路运输重新焕发

了生机,且于世界各地得到了蓬勃发展,从而加速了高速铁路现代化的步伐,为世界高速铁路网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铁路的规划和建设虽然起步较晚,可是发展非常迅速。 2003年10月12日,随着长春开往北京的T60次列车经由沈阳北站驶入秦沈客运专线,预示着中国建设的第壹条高速客运铁路线--“秦沈客运专线”正式开通,也标志着我国从此迈入了高速铁路时代。不仅如此,我国仍自行设计制造了“中华之星”高速列车,而其以每小时250km的试验速度更是迈出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壹步,奏响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凯歌,揭开了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序幕。秦沈客运专线和高速列车的成功试验,是中国铁路步入高速化的起点,也是中 国高速铁路的试点,这对于资源有限,交通处于瓶颈的中国来说,是壹种最好的选择和发展方向。据有关权威部门的研究结果显示[2],于我国,民航、公路、铁路单位运输量平均能耗比约为11∶8∶1,于完成相同工作量的情况下,铁路是消耗能源最少的,完成单位换算周转量占用的土地,我国公路是铁路的20多倍。所以,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是节省资源消耗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能够预测,于不远的将来,我国实现类似欧美国家的高速铁路网络已不再是梦。 2、缩短差距是我国高速铁路网发展的迫切要求 2.1、找准差距是加快中国铁路发展的重要 前提

全世界都知,中国高铁有多牛逼然而,某些中国人却黑得丧心病狂

全世界都知,中国高铁有多牛逼!然而,某些中国人却黑得 丧心病狂 一篇名为《高铁是中国的骄傲,但确是中国制造业的最大痛点……》(文末放出全文)这段时间甚嚣尘上,竟然在网上流传开来。点开一看,是非常非常过时的文章了,但是文章的阅读量10万+,真是高得吓人。这篇垃圾文章竟然被一转再转,就在昨天,一位朋友又把这篇文章发给了我,显然也是有其他关心中国高铁发展的人转给他的,他们都是好心,是希望这里得到证伪。倒不是说它有多大的危害,就能对中国高铁的发展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你看了恶心,你是实实在在地被恶心到了!中国高铁走到今天,产品是自己的,技术是自己的,品牌是自己的,市场也是自己的,而且这个市场不止是中国市场,而是全球市场,在全球领域不断上演徒弟打败师傅的经典案例。中国高铁已经实现了由“跟随”到“引领”的华丽转身。这正是高铁被称作“中国一张亮丽名片”的含金量所在。从文章的内容来分析,这其实是一篇写于很久以前的文章,只是又被部分自媒体拿出来当新闻来发,其实是冷饭热炒。如果放在十年前,这篇文章还是有三分道理,现在来看已经是驴唇不对马嘴了。生活在这个世界,有时候觉得非常悲哀!到不在于造谣者恶意有多深,毕竟恶总是作为善的对立面而存在,而在于盲从者之众总是令人瞠

目结舌!一篇科普的文章,一篇辟谣的文章,阅读者或许寥寥,一篇漏洞百出的造谣文章,却能轻松得到疯传!轻轻松松的洛阳纸贵! 逐段点评 原文:高铁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在世界来看也是少有的,高铁确实是中国实实在在的名片,而这张名片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却是个痛点。看文下面的文章你就知道了。点评这是什么猪脑子逻辑?都是制造业痛点了,还能成为国家名片?事实是,高速列车已经成为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代表!已经签约的包括印尼高铁、中老铁路、香港高铁,已经基本确定尚未完成签约的包括,俄罗斯莫喀高铁、匈塞铁路、中泰高铁,正在竞争的包括新加坡至马来西亚高铁、美国加州高铁等。作为中国制造业的痛点,都已经把西门子、庞巴迪逼得要谈合并了,对于这种痛点,我想说一句,希望中国能够多一些这种痛点,好让中国人扬眉吐气!原文:“一位参与动车引进工作的技术工程师举例说,我们可以按外方图纸生产转向架、电机、变压器,用外方的核心零部件组装变流器和自动控制系统,却不知道头型的设计依据、原理,不知道加宽车体有没有风险,得不到车体的原始设计计算书,得不到转向架的关键参数和升级改进方法,也得不到电机和变压器的电磁场、热场、力场的计算机多维协同仿真技术,更不知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检验标准和相关材料疲劳特性数据库,

高速铁路服务用语

高速铁路服务用语 服务用语遵循的原则是态度热情、用语文明、表达准确清晰、使用普通话。在服务时应注重语言沟通,尊重旅客,礼貌热情,讲普通话。讲话时应音量适当,用语准确得体、简洁清晰,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场合运用恰当的称呼。1、汇报用语 在列车门口遇领导时,应说“领导您好,欢迎检查指导”。乘务作业时在车厢两端遇领导,必须进行一分钟汇报:“领导您好,欢迎检查指导。我是本车厢列车员,胸章号码是××号,车厢标准定员××人,现有人数××人,重点旅客在×号,我已为他提供了重点服务,治安联防队员在××号座,到站为终点站,本车厢设施齐全完好。下面将按程序作业,请领导多指示。” 2、车门用语 在列车门口要说好三句话,即“您好”“欢迎乘车,请出示车票”“请勿带危险品上车,谢谢”。 3、迎宾词 当列车开出后,乘务员要致迎宾词:“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大家乘坐本次列车,本次列车是由××开往××的列车,我是本车厢乘务员,胸章号码是××号,在旅途中我将服务在大家周围,旅客们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请向我提出,我会尽力帮助大家解决。本车厢为无烟车厢,需要吸烟的旅客请到车厢两端的连接处。旅客们对我们的服务工作有什么意见和要求,请您写在意见簿上,以便我们改进,更好地为大家服务。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平安。下面请大家把茶杯准备好,我将为您送水泡茶,谢谢!” 4、送水用语 “旅客们,现在为大家供应茶水,需要开水的旅客请您把茶杯准备好。”5、整理行李架及车帽钩时的用语 “旅客们,为了大家的旅途安全和车厢的美观,下面我将进行行李架和衣帽钩的整理,请大家予以配合,谢谢!” 6、检查危险品时的用语 “旅客们,为了保证您的旅行安全,列车是不能携带危险品的。下面我们将进行危险品检查,请旅客们给予协助,谢谢!”

干货 详解高速铁路七大技术体系

干货详解高速铁路七大技术体系 2016-05-08 转自RT轨道交通 地铁二三事 导读本文介绍高速铁路七大技术体系。高速铁路从技术体系上讲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一个板块:公路工程,牵引供电、运行控制与通信、高速列车、客运服务、综合维修、安全防灾和应急处理、工务工程。1、工务工程工务工程一般包括轨道结构、路基、桥梁、隧道、房建工程等各个子系统,我国铁路建设在公路工程方面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我们国家的高速铁路一般采用全线高架、无砟轨道、高速道和超长无缝钢轨等技术。京津城际采用CRTS-II型板式无渣轨道结构,6.5米轨道板纵向连接,专业化制造,加工机施工安装精度高。运营一年表明,无砟轨道京都高稳定性好,刚组均匀。我们的无缝线路,采用60公斤/米、100米定尺、U71Muk 高性能钢轨。现场焊接、弹性扣件、轨温锁定技术。跨区间超长无缝路线。高速道岔。大号码高速道岔,直向通过速度350km/h,侧向通过速度120-250km/h。中国高铁技术适应复杂地形。日本国土面积小,铁路所跨越的地区

气候和地质条件比较类似。而中国国土面积大,地形复杂,横跨多个不同的气候和地质区域,因此在高铁的实际建设中完全照搬引进日法德的技术显然行不通,技术必须进行创新。因此,作为应对复杂地形方面,贯穿辽阔国土面积的中国高铁,在设计上自然有更多的实际经验,技术上也比日本具有更多的优势。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就指出,中国京津、武广、郑西高速铁路非常典型:京津城际是软土路基,武广高铁是岩溶路基,郑西高铁是黄土湿陷性路基,这样的地质条件下建铁路,尤其是建高速铁路,需要处理好地基以及路基的填入技术。而日本、法国、德国都没有这样的地质条件。“中国的综合能力超过他们。”许克亮表示:“如果说中国的?线上?(主要指机车)是走引进、消化、吸收? 之路,那么线下工程(主要指土建)则是由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一个完整系统的标准。中国高铁经过的地方地质难度较大,要穿越水下60米深的浏阳河,还要从70多米高的地方跨越山谷等,地质的难度,决定了中国高铁的线下功夫。” 2、牵引供电由电力、接触网、变电、供电、远动等构成。外电110kv/22Okv接入变电所,通过接触网为高速列车供电。 A2β27.5kv的AT供电方式,供电距离60km,比直供延长1倍。通过SCADA系统实现远程监测、控制与调节、实现保护、控制一体化和越区供电。我国高铁采取综合接地、防雷、融冰雪技术。自动过分相,端点过分相:利用列车惯

高速列车技术发展趋势

高速列车技术发展趋势 *** (***************,*******) 摘要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高速铁路渐渐成为交通运输的主流。我国近年来在高速铁路的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而相伴而来的便是如何保持先进技术的问题。这需要把握高铁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介入研究。本文通过对高铁技术发展现状的了解探究,列出了一些高铁技术研究的热门方向,分析了高速列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速铁路列车轻量化制动阻燃吸能通信 0引言 世界上轨道交通技术发达国家一般按服务 模式和路网技术特征对轨道交通系统进行分类,并在此分类基础上对其基础设施和列车分别进 行体系化配置。一般情况下,运营速度200km/h 以上的导向运输系统(Guided Transportation systems)均被称为高速运输系统,运营速度200km/h 以上的轮轨系统即为高速铁路。 自1964 年日本首次开行高速列车以来,经过了50 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日本新干线N700 系与E5 系、法国TGV 和德国ICE 为代表的高速列车技术。高速列车的运营速度从最初的 210km/h 提高到320km/h,日本新干线、法国TGV 和德国ICE 的运营速度分别为300km/h、320km/h 和300km/h。为获取安全性极限参数和进行安全评估,各国分别研制时速远高于运营列车的试验列车,试验速度逐步提高。2007 年4 月3 日,法国AGV 的最高试验时速达到了574.3km/h,为保持技术和相关产业的领先与可持续发展提供 了重要的研究、试验、数据和评估手段。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高速铁路的发展进入新一轮快 速发展期,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泛欧高速铁路网已见雏形,跨欧洲互操 作技术与系统取得重大进展。 ●适应于欧洲各类线网的轨道交通技术、 装备、系统已成完整体系。 ●建管、运营、服务与安全保障一体化技 术架构已经形成并逐步实施。 ●围绕“欧盟-国家-行业-企业-研究机 构”主线已形成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 产业支撑体系、市场机制和法律机制。 ●欧洲高速列车技术在谱系化、标准化、 一体化、成熟性等方面总体上居世界前 列,技术标准体系居世界制高点。 ●日本高速铁路技术、装备、系统已形成 完整体系,运输组织、安全保障与服务 技术居世界前列。 ●建立了以高速铁路为主干骨架的一体 化、安全、绿色、高效、智能的泛欧轨 道交通网: 扩能和能力保持技术发展加速; 高速列车形成谱系化、模块化和标准化发展趋势; 运营管理、运输组织和服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高速铁路清洁化、绿色化、智能化技术受到空前重视; 轨道交通安全(Safety/Security)保障技术一体化(holistic)已成技术发展趋势; 高速铁路技术作为“走廊技术”、“替代技术”和“世纪技术”地位的加强。 ●技术和装备的“清洁化”、“智能化” 已成北美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重点,大 规模高速铁路建设已开始启动。 ●网络化运输组织、安全保障与服务集成 化技术成为日本轨道交通领域发展重点。 我国高速铁路和高速列车技术研究和建设 经过了近20 年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从1990 年至2007 年,经历了全国铁路五次大提速和德、日、法高速动车组的引进消化吸收;第二阶段从2008 年至今,是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 我国高速铁路网具有区别于欧洲和日本高 速铁路的若干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路网规模

铁道部:中国高铁技术远超日本2011-07-08

铁道部:中国高铁技术远超日本2011-07-08 2011-07-08 05:13:00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有0人参与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0) 近日有日本媒体对中国高铁知识产权表示质疑,认为中国高铁是“盗版日本新干线”。事实到底如何?记者采访相关人士,进行了求证。 焦点一:中国高铁是“盗版日本新干线”吗? 【回应】中国高铁知识产权掌握在中国人手里,技术水平已超越日本新干线 据介绍,2004年,中国南车按照国家“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要求,和日本川崎重工合作,引进了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列车。经过了7年的时间,通过联合设计研究性实验和国产化实施,掌握了时速200—250公里动车组列车的设计、制造和验证的技术,并自主建立了时速350公里动车组的设计、制造和验证体系。 中国南车集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云双表示,中国南车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之路。中国国情决定了企业不可能照搬国外技术。“研发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充分考虑了我国高速铁路的特点。中国高铁桥梁比例比较高,采用了无砟轨道,因此转向架结构的参数就要调整优化;中国高铁隧道多,因此企业又强化了动车组车体气密强度等。” 车头是高速动车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志。中国南车研发新一代“和谐号”CRH380A高速动车组头型时,通过20个头型概念设计、10个头型仿真分析、5个头型风洞试验和1个1∶1头型实物模型验证,全新研制了低阻力流线型头型。“CRH380A动车组头型,无论是从美工设计还是技术设计都是我们自己完成的。”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7月7日说。 实际上,目前中国高铁的技术水平已经超越了日本新干线。数据显示,中国创新制造的CRH380A型车与过去从日本川崎重工引进技术、合作生产的CRH2型车相比,功率由原来的4800千瓦增加到9600千瓦,持续时速由原来的200—250公里提高到380公里;头车气动阻力降低15.4%,气动噪声降低了7%;转向架轮对实现了“踏面接触应力”比欧洲标准降低10%—12%;车体的气密强度从4000帕提升至6000帕,保证了列车在时速350公里隧道内交会的结构安全可靠性。 除此之外,京津、武广、郑西、沪宁、沪杭、京沪等高铁的线路最小曲线半径、最大坡度、线间距、隧道净空断面等主要技术标准都是目前世界高铁中最高的。 “我认为,打‘嘴上官司’毫无意义,一切靠事实说话,靠数据说话。中国高铁的自主知识产权毫无疑问已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王勇平透露,也有不少日本媒体从业者对京沪高铁表示了赞许。日本东京广播公司记者真下淳在京沪高铁做体验采访时说:“京沪高铁科技水平很高,日本的新干线是没有的。”“日本新干线经常弯曲前行,很难像中国高铁那样保持高速运行”。 焦点二:中国高铁技术为何发展这么快? 【回应】高铁研发实行“举国体制”,汇集了一大批研发机构和人才,6年跨越了三个台阶

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系统

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系统 1、铁路局集中管控模式 铁路局集中管控模式采用两级架构,即铁路局中心和车站级。车站旅服系统集中接入铁路局旅服中心,车站端设置旅服系统应急管理平台。 (1)铁路局旅服系统以列车时刻表为基础,组织开展车站各类生产和服务业务。其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TRS接口,从TRS获取列车时刻表信息,并具备手工编制和调整时刻表的功能,在旅服系统集成管理平台内形成系统可用的基础性数据。(2)铁路局旅服系统采用预设模板的方式,由操作员以列车时刻表为基础,根据所辖各站客运作业要求制订各站客运广播、导向显示、自动检票等业务的作业计划,铁路局旅服系统在设定时间生成作业计划,并将其下发到所辖车站数据库或终端设备。 (3)铁路局旅服系统将作业计划下发至各车站接口,所辖车站通过接口程序执行作业计划,按计划控制广播、显示屏、自动检票机等终端设备或控制器做出响应,开展车站客运组织和服务工作。 (4)铁路局旅服系统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ransportation dispatch management system,TDMS)接口获取实时列车运行信息,通过与列车时刻表的比对,按照预设的规则对所辖车站作业计划进行动态调整。 (5)铁路局旅服系统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TRS接口,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取实时余票信息,分类下发到相应车站,按预设的格式展现在车站票额屏上。 (6)铁路局旅服系统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接口获取所辖车站的实时视频图像。通过网络,采用无线语音技术,铁路局旅服系统集成管理平台可对所辖车站现场进行无线语音指挥。 (7)在铁路局旅服系统岀现故障时,若网络和TDMS接口服务器正常工作,可远程启动所辖车站应急平台的应急处置功能,并将TDMS接口服务器重新定向到各站应急平台。车站应急平台执行已下发的作业计划,并根据实时列车运行信息动态调整并执行作业计划。 (8)铁路局旅服系统与某个所辖车站网络中断时,故障车站操作员可手工启动应急平台的应急处置功能。车站应急平台执行已下发的作业计划,操作员根据掌握的列车运行信息调整并执行作业计划。

高铁用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高铁用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陈静波 2010-12-1

高速铁路是指 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 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 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 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 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 时250公里以上 的铁路系统。

世界高铁发展状况 ?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新干线于1964年成功运营,最高时速300公里。 ?目前已有11个国家和地区共14,000余公里高速铁路投入运营。 中国40% 日本17%法国12% 德国9% 其他22% 世界高铁运营里程分布图

日本新干线 法国TGV 德国ICE 京津城际高铁

我国高速铁路现状2010.08.18 来源:人民网 目前,中国大陆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到6920公里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位,其中: ?新建时速250~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有4044营业公里 ?既有线提速达到时速200~2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有2876营业公里 ?正在建设中的高速铁路有1万多公里 ?全国铁路每天开行高速列车1000列左右,平均上座率达到101.7%。高速铁路为广大旅客创造了美好生活

中国大陆目前已开通的高铁线路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通车 2009年4月1日,石太客运专线通车 2009年9月28日温福、甬台温铁路通车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建成通车 2010年1月28日,郑西高铁相继建成通车 2010年4月26日,福厦高铁通车 2010 年5月1日,成灌高铁通车 2010年7月1日,沪宁高铁通车 2010年9月20日,昌九城际高铁通车 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通车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动车组概论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摘要:铁路运输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重要的运输方式,而我国人口众多,物资量巨大,因此对铁路的需求更大。而中国铁路曾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客运速度慢、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于高速铁路相对具有运载能力大、运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等特点,因此高速铁路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字:铁路;高速;经济 1.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背景 为了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使铁路适应社会发展,从20世纪初至50年代,德国、法国、日本等国都开展了大量的有关高速列车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工作。铁路作为陆上运输的主力军,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居于垄断地位。但是自20世纪以来,随着汽车、航空和管道运输的迅速发展,铁路不断受到新的浪潮的冲击。 中国内陆面积宽广,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与联系的跨度大,需要有一种强而有力的运输方式将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联系起来。铁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最显著的特点是运载量大、运行成本低、耗能少,在大流量长距离的客货运输有着绝对优势,也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旅客运输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我国自1876年出现第一条铁路以来已经120多年了。遗憾的是百余年来,我国的铁路事业无论从横向上还是从纵向上来讲,都是远远落后的。同其他国家

相比,我国的铁路在运营里程、运输效率、技术水准、装备质量等方面相差极远,令人堪忧。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主导的骨干地位。但我国铁路的现状是路网不发达,技术装备较落后,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比较突出,一些主要干线的能力利用程度已经趋于饱和,铁路负荷水平居世界首位。 兴建高速铁路的建议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被提出,十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对高速铁路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分析和论证。经过多次的反复和论争,各方面的意见已经大致趋同:高速铁路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效益良好、国力能够承受,因此应该建,而且应该及早建。1998年3月,全国人代会在“十五”计划纲要草案中提出建设高速铁路。 2.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程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高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2004年至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同时,“和谐号”动车组从此驶入了百姓的生活中。2008年2月26日——原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2008年8月1日——中国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xx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众所周知,中国高速铁路在最近几年有了极大的发展,而我也非常荣幸可以聆听孙永福院士的讲座,进一步对我国的高速铁路有了了解。在此我也高速铁路谈谈我浅薄的了解和看法。 1.我国高铁发展现状 我国高速铁路网分骨干网、重要的区域网、大城市之间的城际高铁等三种类型,骨干网就是指规划的四纵四横干线网,“四纵”是指四条纵向铁路客运专线: 纵贯京津沪和冀鲁皖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全长1 318公里的北京到上海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全长2 260公里的北京经武汉、广州到深圳的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全长约1 700公里的北京经沈阳、大连到哈尔滨的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全长约1600公里的杭州经宁波、福州到深圳的客运专线。“四横”则是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全长约1 400公里的四条横向铁路客运专线: 徐州经郑州到兰州的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全长约880公里的杭州经南昌到长沙的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全长约770公里的青岛经石家庄到太原的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全长约2 078公里的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到成都的客运专线。按高铁建设等级分为无砟道床的时速350公里/小时的高铁和时速250公里/小时的有砟道床的准高铁。 中国高铁的特点是大量采用高速桥梁和无砟道床技术,采用超大半径弯道,既消除平交道口和行人干扰,又保证路基的平顺,防止路基沉降。尤其是大量采用高速桥梁,使得一望无际的数十公里乃至数百公里的高速桥梁屹立在广阔平原上,非常雄伟壮观,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xx高铁技术 目前中国所掌握的高铁技术有车体设计和空气动力学;高速道岔(250公里,部分进口);板式轨道;列控系统(部分芯片进口);逆变器,变流器,电动机(部分零件进口)。没有掌握的主要是轴承和车轮。中国铁路在高速动车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造技术和既有线提速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

中国特色高铁发展趋势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前景及趋势(转) ?位粉丝 ?中级粉丝2 1楼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前景及趋势 转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重 据相关资料统计表明,到2000年底,世界高速铁路的总长已达6858公里。目前全世界已投入运行和正在修建的高速铁路里程超过1.4万公里,约占铁路总营业里程的2%.欧洲有关部门做出的长远规划是到2015年,全欧高速铁路网总长达到3万公里,其中新建路段9100公

里,约占30%.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做出了自己相应的规划和目标。高速铁路的诸多特点和优势,使得传统的铁路运输重新焕发了生机,并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蓬勃发展,从而加速了高速铁路现代化的步伐,为世界高速铁路网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铁路的规划和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 2 在 成相同工作量的情况下,铁路是消耗能源最少的,完成单位换算周转量占用的土地,我国公路是铁路的20多倍。所以,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是节省资源消耗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可以预测,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实现类似欧美国家的高速铁路网络已不再是梦。

2、缩短差距是我国高速铁路网发展的迫切要求 平均旅客列车技术速度只有每小时71.4公里。最后,客货分线运输是发达国家铁路发展的共同特点,我国铁路均为客货混跑模式,互相干扰、互相制约,根本无法满足客货运输的数量和质量需求。因此,在谋划中国铁路发展的时候,能否站在世界铁路的坐标系中找准定位,能否正确地看待与发达国家铁路的差距,对于加快中国铁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铁路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肩负的历史性任务需要中国铁路追赶 发达国家铁路的发展水平,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缩短与世界发达 国家铁路之间的差距。中国铁路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就是不断缩短与发 达国家铁路差距的过程。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的铁 路路网密度高、规模大,整个路网能力普遍富余。因此,在中国铁路 楼 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国来说,这样的运行速度和规模显然已经不能适应 我国的生产力发展要求。因此,我国必须建设发达的高速铁路网,以 适应现代铁路运输发展的要求。我国铁路目前以占世界6%的营业里

中国引入高铁技术路径分析

《商务谈判》课程作业 题目:中国引入高铁技术路径分析 系部:经济管理系 专业:市场营销 学号:20**0402**25 姓名:**** 每一次中国高速的测速,都会引起人们的巨大关注。这是与中国在高铁技术上从依赖国转变我为技术出口国是分不开的。但这个转变是艰辛的,我们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涉及到技术引进的谈判。中国在引进高铁技术的路径上,受到了一些人的赞许,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评。那下面我们就中国引入高铁技术路径进行分析。 中国在决定引进高铁技术时,是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的。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就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2003年至2008年,国务院批复的铁路建设投资总规模约为2万亿元。中国巨大的市场吸引了众多外国公司争相分享一块蛋糕。而这也为中国以后的谈判中增加了筹码。中国在引进高铁技术时,铁道部曾在2004年和2006年的三年里,先后进行了三次重要的项目招标,就是04年法国阿尔斯通与中国北车、日本川崎重工与中国南车、加拿大庞巴迪与南车的成立合资公司中标“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招标”项目。2005年10月,“时速300公里动车组”的项目招标启动。2006年初,

川崎重工、阿尔斯通、庞巴迪和西门子四家外国巨头通过与南车、北车下属企业合作中标。2006年11月,铁道部开始进行国内第一条新建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项目招标,最终以西门子为首的德国企业联合体以120亿元人民币价格中标。中国在谈判中是以市场换技术,基于众多的竞争企业,铁道部在谈判中占据了主导,所有外商都直接和铁道部谈,中国企业和市场被整合到一起,如果我们不让步,对方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们有四个选择,一个一个地磨,这家不行就找那家,让四家外商来竞争。”在谈判中,外商采取的策略是以核心技术绑架订单。中方和外商采取的策略预示着协议必将能够达成。 铁道部“以市场换技术”首先强调的是国产化率,有中方和外商成立合作厂,生产列车所需要的部件。只有掌握了生产技术才有利于中国高铁的长期规划与发展。中方的谈判都是以技术转让为前提。在04年的第一轮招标中,西门子表现自信满满,开出了天价。中方首席谈判代表示如果价钱方面不做出让步的话,肯定出局。结果次日开标:西门子出局。在这次谈判中,中方采用了欲擒故纵的策略,因为在这几家竞争方中,西门子的技术最好。第二年时速300公里动车组招标,西门子再次竞标时,不仅原型车每列价格降到2.5亿元人民币,还以8000万欧元价格转让了关键技术。仅此一个项目,就节省了90亿元人民币的采购成本。在谈判中策略很重要,在第一轮招标中,中方狠下心放弃西门子,而选择了川崎重工和阿尔斯通,这两家公司都是由于经营不善,债台高筑,中方采取趁火打劫的策略,从这两家公司中,购买了多项关键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