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耳石症复位后注意事项

耳石症复位后注意事项

耳石症复位后注意事项
耳石症复位后注意事项

耳石症复位后注意事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耳石症手法复位治疗后注意事项

发表者:

1、复位治疗后至少静坐半小时。

由于复位治疗时耳石移位,有的患者当时没什么反应,也许随后会出现较为剧烈的反应,个别患者还可能会呕吐。

2、复位治疗后三天内最好避免平卧。一周内避免美发及行牙科检查。

向左侧卧或者向右侧卧都可以。这是因为平卧时已经复位的耳石有可能再次脱落而导致再发。

3、复位治疗后采用荞麦皮枕头和硬板床。

荞麦皮枕头为天然材料对人体无明显不良反应,更为重要的我们睡眠时要不停地翻身,无论什么姿势,荞麦皮枕头都可以随头颈部外形的改变而改变,使我们的颈椎下面都等得到支撑而不易落枕。硬板床可以让我们得到更充分的休息。而舒适有效的睡眠对于防止耳石脱落非常重要。

4、复位治疗后避免剧烈运动。

尤其是低头、摇头、跳跃等运动容易导致耳石再次脱落。由于还有可能再发,所以在恢复前应当避免登高、游泳等较为危险的运动。

5、复位治疗后要保证睡眠、多休息、清淡饮食、忌烟酒。

睡眠不足、过度劳累、过食辛辣肥腻煎炸等上火食物及吸烟酗酒都容易诱发耳石再次脱落。

律动疗法

建议方式: 1.律动运动前先喝200cc温开水 2.运动后请再喝300cc温开水 3.运动时机:饭前饭后一小时 4.运动时间:第一周每次15分钟,第二周开始每次30分钟,最好的运动量每天早晚至少两次 5.若需求体重管理者,律动后两小时内不要吃东西与饮料,可喝水 6.律动速度:以个人最舒服的速度,效果最好 禁忌症与适应症: 1、禁忌症:孕妇(怀孕前与后一个月内)、疝气、骨折或伤口未愈者、需安心静养者及六岁以下小孩、晕动症、耳石症 2、适应症:女性月经期、经医师判定可进行复健或走路、散步运动之以下各状况者、身体内有人工器官者、严重脑心血管疾病者、脊椎曾受伤已复原者、中风患者、关节炎患者、年老力衰者,但初始请使用慢速的段速,慢慢进行训练 3、椎间盘突出:不可直接站立或坐姿使用律动机。只可以趴、跪与躺的方式慢速使用,避免突出的部分压迫神经,如果已复原者,则可使用慢速,脚微蹲的方式进行训练 4、脊柱侧弯、骨质疏松:不可直接站立或坐姿使用律动机。身体可稍微前倾,使用慢速,脚微蹲或坐在另外一般椅子,脚轻放在律动仪上的方式进行训练 注意事项: 1.本器材所拥有者须确保周围使用者,皆已明了本使用手册所阐述的各项要旨,并依据本 使用手册所载内容使用 2.本器材仅限于室内使用,并避免靠近有水或水气重的地方 3.孩童须在大人的陪同协助下使用,避免孩童单独使用 4.请勿超承载限重使用 5.电源线请勿远离热源,当本器材运作不正常或电源线损坏时,请停止使用并通知维修服 务人员 6.本器材为创新互锁连动设计,请勿自行拆解本器材,以避免损坏本器材或造成人体伤害 7.使用本器材请由慢速开始,待暖身或适应后再加快速度 8.本器材使用中请勿将手伸入振动盘面和底座间缝隙 9.本器材长期不使用时请拔掉电源线插头,并注意不湿手拔插头,以免引起触电 10.尽量避免本器材空载作动以确保安全 11.振动盘面未使用时请勿放置物品 12.使用本器材时易受震动损害之物品请勿放置盘面上。(包含手表,手机,眼镜) 13.本机没有自动过负载保护,若使用中停止,请关闭电源开关组开关或拔掉电源线约一分 钟再送电启动,并请在承载限重内使用,如持续无法作动请通知服务人员 14.不要使用挥发油、酒精等物品擦拭产品,因可能损害产品表面外观 15.如遥控器发现操作不灵敏或异常时,请先检查或更换电池 16.使用机器时,请勿于盘面跳跃或饮食

耳石症表现与治疗

耳石症 病因 人类之所以能够正常活动,是因为在双侧的耳内有调节身体平衡的器官。其中重要的结构之一就是球囊、椭圆囊。因为在球囊、椭圆囊结构内有感受重心变化的碳酸钙盐结晶,形状像石头,故后者称为耳石,前者称为耳石器。有的医生把由于耳石器病变引发的眩晕称为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原因还在探讨中,有人认为和耳石器中的耳石脱落有关。由于头部外伤、或者年老局部结构退化,耳石器内的耳石从原来的位置上脱落,移位到了别的平衡结构内,头位变动时,引起眩晕。就像儿童手里玩的滚珠迷宫,在迷宫内,滚珠无序游动,导致平衡失调。医生治疗就是通过手法转动,将在迷宫道中滚动的滚珠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去,恢复平衡。 继发于哪些疾病 1、老年性退行性改变:发生于老年性退行性改变时,耳石膜脱落后进入半规管并沉积于此。 2、外伤:头颅外伤后或头部加速运动,可出现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 3、耳部疾病:中耳乳突感染如病毒性迷路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淋巴瘘、梅尼埃病缓解期等,均可导致耳石脱落。 4、内耳供血不足:因动脉硬化、高血压致内耳供血不足,囊斑之胶质膜变薄,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 易感人群 由于现在生活丰富多彩,各种活动中,头部的轻微碰撞,都可能日后出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电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使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成为危险人群,但引发的原因不明;社会老年化日益加剧,老年人耳器官功能减退,使得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的眩晕是由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引起的。因此,得此病的人很多,往往占医院门诊眩晕病人总数一半以上。由于手法治疗有效,许多患者完全康复后,对治疗非常满意、感到医生非常神奇。 临床表现 耳石症的临床表现有5个特征: (1)潜伏期:头位变化后1~4秒钟后才出现眩晕; (2)旋转性:眩晕具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 (3)短暂性:眩晕在不到1分钟内自行停止; (4)转换性: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 (5)疲劳性: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 诊断 耳石症的诊断完全依据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和Dix-Hallpike测试结果阳性。Dix-Hallpike测试:患者坐于检查台上,在检查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悬头位,并向一侧偏45度,PC-BPPV者,头转向患侧时经数秒潜伏期后出现短暂眩晕和垂直旋转性眼震,反复试验有疲劳性。 当然以上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也有的作者这样描述:某一头位诱发的短暂(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突发性眩晕和眼震,病程为数小时或数天。从头位到位置眩晕发作和眼震出现有数秒钟的潜伏期。可伴有恶心、呕吐,但一般无听力障碍和耳鸣。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缓解期可无任何不适。 耳石症的鉴别诊断 颈性眩晕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反复发作与颈部运动有关,眩晕可伴有耳鸣、耳痛、头痛、视觉症状、颈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少数病人发作时出现意识障碍。前庭功能、颈椎X线,TCD检查可发现颈椎病变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耳石症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措施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59701054.html, 耳石症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措施分析 作者:范换芳刘迎霞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2期 【摘要】目的:探究耳石症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耳石症患者60例,通过随机分配的原则,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耳石症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并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耳石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耳石症;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2-0167-01 耳石症也可以被称作为良性阵发性眩晕病,由于一些致病因素导致患者的耳石呈现脱离现象,并且在患者的内耳内的液体里面流动。随着患者头位的变化而导致患者产生眩晕感。对于耳石症的致病因素来说,引发耳石症发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患者膜迷路出现退性行变化或者老化时,会引起耳石症发病,患者内耳的供血量不足,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时也会导致患者引发耳石症,同时,患者头部出现外伤、患者患有中耳炎以及骨质疏松等都会引发耳石症,因此,为了能够提高耳石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耳石症患者60例,通过随机分配的原则,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耳石症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規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并且进行比较,评价具体护理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耳石症患者60例,通过随机分配的原则,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耳石症患者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为10例,女性为20例,年龄为50-85岁,平均年龄为(65.23±3.69)岁,对照组患者男性为12 例,女性为18例,年龄为51-86岁,平均年龄为(67.47±3.6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