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文地理学课本课后思考题

人文地理学课本课后思考题

人文地理学课本课后思考题
人文地理学课本课后思考题

《人文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P3和P18

3.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P1

6.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P15

我国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个总任务的前提下,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必要要求因地制宜具有中国特色,这也要求开展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首先要根据中的国情特点,适应我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改革,开放的需要,要就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具有明显地域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重大问题,要把解决有关人文地理学的现实问题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这样既可以满足客观的需要,又具备其实现的可能,同时由于历史发展和客观形势需求的不同,我国人文地理学内部各分支学科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发展最好的,如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历史人文地理学,今后要求一方面根据形式开展。开拓新的课题,同时更重要的是在以往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性总结,还有一些发展差的如政治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和乡村地理学,需要我们组织力量,加强研究,填补空白。最后要本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和使人文地理学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一方向,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要基于我国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民族特征和文化素质, 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作为一个人口大国, 在人多地少, 资源相对不足的特定条件下, 协调好人地关系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这无疑将有助于对国硕情的清楚认识, 也有益于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有益于对国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7.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P20

第二章

1.关于人地关系有哪几种理论?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四方面列表比较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P35,36,40

3.文化扩散有那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P26

4.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P29

第三章

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选题及着手拟定研究方案?P47

2.简述不同的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P50

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P55

4.检索并阅读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方面的文献,并作一个综合评述?

1.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和方向

(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

吴传钧先生明确指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指出人地关系的重点领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全球化、地区自然资源系统、中国重点区域及农业等方面。因此,人文地理学首先要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

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人地关系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强度分析、潜力估算、后效评价和风险分析;人地两大系统间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传递与转换机理、功能、结构和整体调控的途径与对策;地域人口承载力分析;一定地域人地关系动态仿真模拟,预测地域系统的演变趋势;人地关系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类型分析;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各种类型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优化模型。

(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生态化、社会化、人文化倾向明显,相应的分支学科日益活跃。人地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主题,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前提。人地关系中人与地不是对称、互为映射的关系,而是互为依存的;人地关系是非线性关系;人地关系存在协同机制。人地关系的复杂性使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趋向综合化,单因子的描述甚至定量分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区域整体动态的、综合的、多因素耦合的机制研究越来越被重视,生态观点受到重视。同时,以人为主体进行研究成为人地关系的主流,强调社会、文化等非物质因素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突出特点。于是,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民族地理和宗教地理等新兴分支学科日益活跃。

(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应用趋向明显且注重区域可持续

发展和区域发展综合研究人文地理学的应用相当广泛,地区资源的开发评价、地区综合发展分析、区际协调发展、城市与区域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小城镇的发展、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等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又进一步出现许多新兴学科,如城市地理学、生态经济学、旅游资源学等。地理学者进行的应用性课题也开始体现国家带全局性和重大的地区性科学问题和应用问题。在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研究,长江和黄河的流域治理,中国的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问题、城市化问题、振兴东北地区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相当多的成果。

(4)人文地理学理论创新有所建树,但与国外差距较大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原创性理论较少。

自钱学森提出地理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巨系统以来,生态脆弱地带和人地关系高度复合地带,如海岸带、农牧过渡地带、冰缘地带等受到关注,人文地理研究在这方面也将大有作为。在人文地理的理论研究方面.除吴传钧先生提出和完善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外,陆大道先生提出并进一步发挥的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上的“点——轴”系统理论,被国内外广泛应用,并继续促进了人文地理学者对区域空间结构的深入研究;毛汉英提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吸引了不少学者对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的能动控制进行探索。总之,我国人文地理学急需加强理论创新。

(5)今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

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机理与调控。研究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诸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探索区域系统结构、整体行为与功能,系统的稳定性与系统结构的更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调控;区域发展的协调研究等。②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针对当前及未来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重点研究中国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体系、区域创新理论、地区合作理论与政策、区域发展战略理论。跟踪和评价中国区域政策和各地发展政策的科学基础和实施效果,预测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变化的基本趋势,提出推进区域布局合理化的政策和措施建议,为国家重大经济布局问题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区域发展综合研究也方兴未艾,其中城镇体系规划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研究、企业发展的区域战略研究将成为其重点。③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研究高效可持续的宏观农业发展战略;区域农业资源的保护与优化配置;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农业发展的制度和管理创新;以农业产业化为主体的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与加快农民致富的途径;城郊农业产业化;一定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用地需求的综合研究,农村土地整理;

信息农业,数字农业模拟系统等。④城市地理研究。研究我国城市化战略,我国区域城市化过程的空间组织与优化机制,不同类型区域城市化发展机制、空间集聚与扩散过程,乡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途径,区域城镇体系,城市边缘区,城市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城市社会地理,城市枢纽经济,信息化城市,城市连绵区,等等。⑤人El地理学、旅游规划和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研究。主要研究人El与经济空间集聚——扩散过程,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及空间优化,人El阶层分异、农村人El和人El老龄化问题;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规划与保护,旅游产业的空间协调与优化,旅游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机制;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化趋势以及中国面临的外交环境、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等。

5.论述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P55

第四章

1.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迁移?P84,P89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并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原因?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绘制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P86,P85,P91

世界人口分布特征:

1、总特点——分布极不平衡

水陆之间、南北半球、大洲之间、沿海内地、高原平原

2、人口分布有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岸指向和低平地指向。

3、世界上出现了几个人口特别密集的大陆区域

P86图: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3。

中国人口分布特征:

1、以胡焕庸线(自黑龙江的瑷珲,即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界,东南地区人口稠密,

西北地区人口稀少。

2、人口的集中程度由沿海向内地渐趋稀疏。距海岸200 km、500 km、1 000 km范围内

的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35.9%、60.2%、90.6%

3、人口具有明显的低地指向性特点。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分布在较为低平的地区,长江

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等都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体和矿产资源等)

关键因素:水热条件与资源条件

2、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和交通运输条件)

3、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开发历史、侵略与战乱、民族压迫、政治制度、国家政策)

3.世界上四个人类大陆是哪四个?P86

4.人口迁移的形式及影响因素?国内人口迁移的两种形式是什么?结合自己的周围环境,简述农村人向城市迁移的原因?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影响。P90,91,P82,83

(人口自然变动)是指人口出生和死亡所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增减和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变化的过程。人口自然变动是人口作为一个生物群体必然的变动,它受生理因素所制约,同时受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人口的自然变动对社会的经济发展能起促进或延缓作用。在任何社会生产方式下,出生和死亡都以生物学规律为其自然基础,但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条件、文化教育水平、卫生保健条件等所制约。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观,以及战争、自然灾害、统

治阶级推行的人口政策等也都影响人口的出生、死亡和相应的自然变动,因此,从本质上讲,人口自然变动是由社会经济因素决定的。

5.二战前后世界人口迁移特征及动机有何不同?P89

6.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与人口迁移的不同。

(结合城市化内容答)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大致呈一条拉平的“s”形曲线。当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70%左右时,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①集中趋向的城市化阶段。该阶段城市化的主要特征是中心城市人口和经济迅速增长,特别是市中心城区形成高度集聚。②郊区城市化阶段。这个时期城市化的特征是,在工商业继续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心集中的同时,郊区人口增长超过了中心市区。③逆城市化阶段。在郊区城市化继续发展的同进,中心市区显现衰落景象,出现人口净减少。④再城市化阶段。中心市区经济复兴,人口出现重新回升。

7.民族对地理景观有什么影响?绘制世界及中国主要民族的分布图。P100,108

地理景观是指四周为天然界线所围绕的、性质上与其他区域有区别的地球表面的区域。每一区域是各种物体和现象的完整的、相互制约的总体,并与景观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景观具有内部的差异性和一致性。

8.人口转变的含义是什么?人口转变模式的含义是什么?当前我国人口的转变表现为何种模式,并简述我国人口转变模式和国外人口转变模式的异同?P79,80

9.简述适度人口的概念及其应用价值?P83

10.适度人口的确定方法是什么?我国适度人口规模应为多少?如何达到该规模?

适度人口指保证区域(或国家)发展处于最佳状态的人口量。

适度人口的出发点:人口发展必须与区域物质资料的生产和资源的供给水平相适应,必须与生态系统的载荷能力及其动态平衡相适应,人口数量的增长还必须与质量的提高相适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的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有关我国人口承载力的研究

研究学者研究年代主要依据适度人口量

孙本文20世纪50年代人口增长

自然资源

8亿

宋健等1979年人均年占有粮食750kg平均亩产

提高一倍

7亿

宋健等1979年人均年有粮食1000kg6亿

11.为什么世界人口在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的阶段是大幅度增长?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农业社会人口呈现: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一)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

工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农业改革、工业化、改善运输、社会改革、室内和工作区及湿度的控制、公共卫生、改善个人卫生、19世纪约瑟夫理斯特发明无菌操作法和抗菌法、免疫学等因素。

(二)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工业化早期人口出生率上升,从19世纪后半期,出生率逐渐下降。主要原因(1)缘于限制家庭规模的意愿(2)婴儿死亡率的下降

(3)经济因素(4)城市化改变了人类的观念。

12.在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中,人口发展特征有哪些?

农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出生率和死亡率高,且呈不断波动状态;

2)人口总量大幅度增长,密度加大;

3)人口进一步向低平的宜农区集中。

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特征的变化(P78图)

1)人口出生率高于死亡率;

2)死亡率较前大大降低(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公共卫生与防疫),出生率降低速度慢于死亡率;

3)人口数量增长幅度加大,其中发展中国家更大于发达国。

13.查阅《中国统计年鉴》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根据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数据,绘制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图,并分析不同阶段的成因。

其一,在1950-1973年,死亡率的下降幅度要大于出生率的下降幅度,死亡率从18?下降到7?,而出生率则从32?下降到28?。这是死亡率下降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又是人口转变的开始阶段。由于当时死亡率的下降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大有关系,所以我们在这里称之为“制度型转变”。

其二,在1973—1980年,则恰恰相反,出生率的下降幅度要显著大于死亡率的下降幅度,出生率从28?下降到18?,死亡率则从7?下降到6?。这一阶段是人口转变的加速阶段,是出生率下降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由于其时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与我国大力推行的“晚、稀。少”生育政策大有关系,所以我们在这里称之为“政策型转变”。

其三,1980年以后是人口转变的趋缓阶段,也是趋向完成阶段。其时粗死亡率的变动相对稳定,差不多在6.5?的水平上波动,粗出生率则比较缓慢地这些波动中有所下降,粗出生率从18?降到16?。其间,改革开放为人口控制创造了日趋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社会的生育控制也在不断地完成自身的变革。越是到后期,越是清晰地展现出综合型“发展”的伟力。所以我们在这里称之为“发展型转变”。

https://www.doczj.com/doc/5f6675377.html,/question/47584742.html?si=4(参考网址)

14.什么是民俗?形成过程?有哪些特征?P108,109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仅做参考)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内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阶层性与地方性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内部亦有着民俗差异。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张、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当然,在传统社会中,各阶层之间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义的习俗。

其次是地方性,这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这是较概略的区分。总之,民俗文化的发生、发展、演变是在一定地域空间下进行的,它受地理环境、人们谋生方式与历史传统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民俗文化显现出浓烈的地方特色。

神秘性与实用性神秘与实用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性,这是就民俗事象本身性质来说的,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民众的实用目的,大多依靠神秘的民俗行为来促成,神秘性事象无论怎样复杂,目的也只有一个,即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

首先看中国民俗的神秘性。民间传承着大量古老风习,“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依然浓烈,民俗事象大多蒙上了神秘色彩。佛、道二教的传播与流行,尤其是道教对民俗生活的介入,使中国传统民俗的神秘色彩更为浓厚。

其次,实用性。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最本质的特点,民俗服务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人们依赖民俗开展生产,繁衍后代,寻求精神愉快。民众创造了民俗,民俗服务了民众。民俗信仰的直接功利性是它区别于一般宗教信仰的根本特征之一。当然,中国民俗的实用性,不仅仅表现在信仰心理方面,更重要的是许多民俗活动在民众实际生活中发挥着效用。

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民俗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它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稳定性,是中国民俗性格突出表现之一。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虽然发生了几十次大规模的王朝更迭的战争,但农业社会的基础并未动摇,几千年一以贯之的农业宗法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由此围绕着农耕社会所形成的大农业民俗得到相对稳定的传承。这种稳定性主要有以下体现:家族观念的稳定性,节俗传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生仪礼习俗的稳定性。但是,中国民俗性格的稳定性只是相对而言,我们在讨论民俗的稳定特性时更应强调其变异的特性。变异性

是中国民俗的显明特征之一。民俗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民俗的变异性从总的方面看,与历史性、地方性相关联,同类民俗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都会有各自的特点。

民俗的变异性还表现在横向的地域分布中。我们在论述民俗地方性特征时已涉及到民俗的地方变异问题。同一种民俗事象,在各地会出现不同形态,有的是因为发生的基础不同,有的是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形。民俗的变异性,一般说来有3种情况:一种是民俗表现形式的变化;一种是民俗性质的变异;再一种是旧俗的消亡。民俗的变异性特征为移风易俗提供了学理的依据,人们可以依据民俗变异的规律,“化民易俗”,删繁就简,推陈出新,为建设民族的新文化服务。

第五章

1.农业发展经历了那三个阶段?试比较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P127

2.结合某一农业景观,分析其形成地理环境原因,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P151 提示:人类进行农业活动尽管只有几千年的时间,但是改变世界上大片陆地上生物,种植有意识培育的各种作物,放牧经驯化的动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农业景观。从这种景观上,我们了解到人类在发展农业上的影响,人与自然环境间的种种关系,以及所形成的并与工业社会不同的民间文化。另外,这种特殊景观正在经历着巨大变化,一些地区内的新旧对比是十分鲜明的。总之,这是人类所创造的,面积最大的一种文化景观,值得予以更多的注意。农田类型反映农民由于农业利用而划分耕地的地块形态,方方正正的田块就是“井田”。它是我国商代土地制度的基础。这种井田中有纵横的沟洫。当时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公有,每个成员平均分得一定数量土地。每个人分得的田就是一个方块,也叫做“一田”,田与田之间设有田界,形如“井”字,所以又叫井田。可见,我国实行方块形划分地界的历史是很久远的,虽然,其遗迹已不复辨认,但对现在我国农田划界的影响仍然是存在的。长方形地块也是比较普遍的。在中欧,西欧的丘陵与沼泽地区,巴西和阿根廷的一些地方,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和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南部,以及得克萨斯州与新墨西哥州的一些地方,那里的土地是以长条作为单位,沿着道路、河流或运河并与其相垂直排列。这些长条形地块排列非常整齐,并向两边延伸出去,达到一定距离就有与道路或河流相平行的道路出现。这种划分土地的方式有利于取得水陆交通上的方便。所以每块长条土地的耕种者的农户都位于路旁或河边。由于法国流行这种形式的地块,所以迁移到新大陆的法国农民,把这种土地测量制度带到他们的定居地。这种形式的耕地的存在,往往也是法裔农民经营的标志。除方块形和长条形地块以外,还有些农场的形状是不规则的。这种农场往往是利用自然特点作为其边界的标志,其中包括树林、河流、山丘、漂砾等自然物。这种类型在美国的东部地区比较流行。这里土地的开发是随着移民的增加而逐步形成的,事前并没有像阿巴拉契亚山西部那样作出土地的划界,所以没有规律。农田的形状除了与土地测量制度有关以外,还与农业的不同类型有关。热带的迁移农业在大片森林中开辟出一块块形状不一的土地,形如茫茫大海中的小岛。在水稻地区,特别是丘陵地形,要将土地开辟成水平梯田,就形成一条条宽度不一,弯曲形的条带。在商业谷物业农场,商业乳业农场及大牧场则土地大都是完整的地块。

3.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有哪些?P152对你所在城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论述影响农业布局的机制。提示:做过的作业。

4.简述农业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主要内容。P117

提示:农业地理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地域分异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农业科学的一个研究领域。

农业生产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按照人们的意愿或社会的要求,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定向调节和干预,进行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物再生产过程。农业与各种地域性条件,特别是自然条件有着特别紧密的联系。各种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和社会

经济条件如人口密度、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分布、交通运输、市场条件等,在地域上千差万别,强烈影响着农业生产,使得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诸如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农林牧渔各部门和各种农作物的地域结构和分布、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各种农业技术措施的选用和推广等,无不具有强烈的地域差异。

农业地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农业生产及其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客观存在的地域差异特征及表现形式;研究农业生产形成的自然的技术的和社会经济的原因,并探索其形成过程及变化发展趋向;研究由于农业生产地域分异而形成的各种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区的形成、结构和发展。通过这些研究,使人们认识和掌握千差万别的农业生产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地规划农业生产,实现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

农业地理研究的课题十分广泛,既可对农业生产的各种地域性条件、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开展专题研究,也可综合地研究各国各地区的农业地域结构、类型、区域和农业发展问题。凡存在着明显地域差异的农业生产各方面问题,均可作为农业地理学的研究课题。

农业地理学主要研究自然界提供农产品的可能性,以及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研究在农业上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式和途径,对发展农业有着重大实践意义,同时也是农业地理研究的重要基础。

5.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各有什么特点?P127

原始农业是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其基本特征是:①生产工具简单落后,以石刀、石铲、石锄和棍棒等为主;②耕作方法原始粗放,采用刀耕火种;③主要从事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维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经济也可称为原始农业。中国古代农业中存在的“刀耕火种”和“火耕水耨”均属原始农业的一种耕作方法;“迁移农业”或“游耕”等也属原始落后的农业。现非洲的撒哈拉地区和中国西南地区的部分地方仍保留着原始农业的耕作方法,其生产发展均甚缓慢,生产力水平极低。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基本特征是: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传统农业的特点是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传统农业从奴隶社会起,经封建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甚至现在仍广泛存在于世界上许多经济不发达国家。

石油农业亦称石油密集农业、化学农业、无机农业或工业式农业(industrial agricul-ture)。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以廉价石油为基础的高度工业化的农业的总称。是在昂贵的生产因素(即人力、畜力和土地等),可由廉价的生产因素(即石油、机械、农药、化肥、技术等)代替的理论指导下,把农业发展建立在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和原料为基础,以高投资、高能耗方式经营的大型农业。是继传统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石油农业得到更快发展,多实行企业化和集中式经营,耗用大量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和原料,具有高产、高效、省力、省时、不施粪肥、经济效益大等特点,无论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产量,解决因人口激增而引起的世界粮食需求矛盾尖锐等问题,或在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史上均起过重要作用。但也曾一度因出现全球性的石油危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而暴露出它在经济、技术、生态上均存在一定弊端或潜在威胁。对此,必须给以足够重视。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作为“石油农业”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概念,被认为是继石油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特点: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6.简述农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P127、P139

提示:网上没有答案,书上也没有明确的答案,建议按第一题的答题思路进行回答。

7.现代农业的类型与特征?主要分布区域?P134

8.四大文明古国为何会出现在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有和共性?P141

提示:四大文明古国创造的科学技术成就,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它们有着众多的相同点和差异。它们都起源大河流域,这些地方自然地理条件都比较优越,尤其是河流提供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和有利的灌溉条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而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其它科学技术,创造出伟大的古老文明。同时,它们的科学技术都产生于社会实践,属于同一类型,即青铜时代的农业实践模式。这使它们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共同的地方,在许多方面都获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生产实践的差异,它们科学技术仍有许多差异。埃及由于尼罗河泛滥后重新丈量土地的需要,对几何学比较重视,同时人们为了保存尸体,其医学也比较发达,金字塔也体现了其工程学的伟大成就;巴比伦则因为农业生产依靠天文历法,因此其天文历法比较发达,算术成就也非常突出;印度则受宗教影响较大,其医学比较发达,而且人们重视纯粹的思辩,佛教是世界上哲学水平最高的宗教。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在实践基础上,创造了发达的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却没有或者很少受宗教思想的支配和渗透。四大文明古国都曾经取得了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它们的科技成就远播世界各地,长期以来,为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尤其是传到了希腊和地中海沿岸以后,在那里又创造出了更加辉煌的科技文明,不仅如此,它们的许多科技成就到今天还为世人所熟悉,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星期制,印度的佛教,中国的陶器,丝绸和针灸术等。因此可以说,现代科技文明是建立在四大文明古国的科技文明和基础之上的。四大文明古国的科技成就光耀古今,永垂不朽!但它们毕竟都建立在农业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是农业文明的代表,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迅速出现,而四大文明古国的农业文明却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18世纪以后不约而同的落后于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当然,四大文明古国的衰落还有许多历史原因,如宗教的影响,外族的入侵等等。了解祖先所创造出的伟大科技成就,反思世界科技发展的历程,认识发明创造的规律,从而更加自觉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民族和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是我们今天义不容辞的责任。

9.都市农业如何发展?P135

提示:“都市农业”的概念,是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换言之,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以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为例,都市农业发展的模式选择应该是:(1)设施农业。即在农业领域中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技术成果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装备、管理农业,强力推进农业正规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大棚生产、温室生产、无土栽培、网箱养殖、大棚养殖等设施农业,彻底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实现工厂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理和高投入高产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生态农业。即按照经济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要求,着手整治由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带来的土壤、水源、空气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大力发展林业、花卉、苗木、草皮等产业,在农业自身具有洁、净、美、绿的同时,为绿化、美化、净化城市提供产品和服务。(3)加工农业。即进一步加大农业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外商资本、民营资本和工商资本,融合现有资本,突破性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上档次、创品牌、扩规模、增效益,促进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和增值,改变武汉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多、不大、不强的现状,发挥加工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作用。

(4)旅游休闲农业。即充分发挥武汉市山林多、湖泊多、水面多、名胜古迹多的资源优势,利用好城区的公园、广场和江滩,适应现代城市居民向往悠闲、宁静的环境和希望归依自然、体验个性和旅游休闲的需要,修旅游度假村、建避暑山庄、办农家乐、添观光景点、造风景名胜区,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旅游休闲农业。(5)创汇农业。即不断扩展对外贸易,提高农业的开放度,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强与国际经济的紧密联系,扩大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制成品的生产规模,充分利用武汉市的区位、交通优势,出口创汇,加快促进武汉市成为现代化、国际性的大都市。

10.人文地理学如何研究农业问题?P155

提示:人文地理研究人地关系,其方法在以及方法论在P50~~~P71 人文地理研究农业涉及到一门专业学科:农业地理学研究方法

农业与各种地域性条件,特别是自然条件有着特别紧密的联系。各种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如人口密度、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分布、交通运输、市场条件等,在地域上千差万别,强烈影响着农业生产,使得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诸如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农林牧渔各部门和各种农作物的地域结构和分布、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各种农业技术措施的选用和推广等,无不具有强烈的地域差异。农业地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农业生产及其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客观存在的地域差异特征及表现形式;研究农业生产形成的自然的技术的和社会经济的原因,并探索其形成过程及变化发展趋向;研究由于农业生产地域分异而形成的各种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区的形成、结构和发展。通过这些研究,使人们认识和掌握千差万别的农业生产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地规划农业生产,实现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注:此题还需斟酌!!!!)

11.论述传统农业的基本类型和特征?P128

第六章

1.试述工业的发展和扩散过程P156

2.世界上主要工业地带的分布情况P167,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条件?P157

3.工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什么意义?P172

4.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P174

5.中国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产生这些分布的原因?P171

6.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P186

7.影响工业分布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不是很明白它与第四题的区别)

8.世界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P167

有以下几个版本: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

(1)欧洲:鲁尔工业区、圣彼得堡-莫斯科工业区、乌克兰北部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2)亚洲:京津唐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日本沿太平洋海岸工业带。(3)美洲:五大湖工业区

世界主要新兴工业区:

(1)欧洲:爱丁堡工业区、维莱特工业区(法)、慕尼黑工业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2)亚洲: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北京中关村工业区、农业科学城-杨陵(中)、上海浦东开发区、深圳科技工业园、日本筑波、日本硅岛。

(3)美洲:利弗莫尔硅谷、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

世界主要工业区分布:(1)西欧包括英国、法国的东部和北部、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和意大利的北部,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南部(2)北美包括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3)东欧主要包括俄罗斯、乌克兰、捷克和斯洛伐克、波兰等(4)日本主要包括京滨、名古屋、阪神、濑户内和北九州等工业区(5)中国东部沿海。包括中国东部沿海各省市。世界主要工业区分布特点:地域分布十分不均衡,呈带状分状。

9.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发展遇到了那些问题?P188

10.简述二战以来,工业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原因。P180

11.工业地理学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工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工业或制造业地域分布及其规律的学科,着重从区域和综合的角度,研究各种工业布局的因素和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的工业地域组合(地域工业综合体)的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工业地理学研究的空间尺度包括全球、国家、地区以及具体的工业企业。主要研究内容有:①工业布局的一般规律性。研究自然、经济、技术及其他社会因素在工业布局中的作用;工业的集中与分散;工业区(工业综合体)的形成与类型;工业系统的层次体系;世界工业结构与布局动态及其诸影响因素在工业变化中的作用;工业化与非工业化过程同城市化与非城市化、技术变化以及集中化与边缘化过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工业布局经济效果的衡量标准等;②部门工业布局。根据各工业部门的技术经济特点与经济发展需要,研究其布局同原料、能源来源与产品消费区分布的关系,同交通网、依托城市及劳动力来源和科技中心的关系,该部门的专业性基地布局原则与发展规划;

③区域工业布局。研究不同地域范围的工业综合布局,包括工业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价,工业分布的演变与现状特征和工业基地、工业中心的形成,地区工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工业体系的演变趋势等。中国对工业地理学的研究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开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研究内容涉及工业布局的原则与方针,自然因素在工业布局中的作用,工业地域综合体,运输与工业布局的关系,工业布局的技术经济论证,钢铁、能源、化工、轻工等部门的布局规律及其因素分析,工业与城市及工矿区形成发展的关系等。

第七章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P203乡村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答: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镇)的形成,发展,空间结构和规律的科学。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内容:

城市化研究;城市职能研究;城市分类研究;城市体系研究;城市形态研究;城市群和大城市集群区研究;其他(包括国土规划和城市规划等)。

乡村地理学研究对象:乡村地理学研究乡村的形成、结构功能、发展演变及其空间

体系分布规律、探索不同地区乡村发展的途径,是探讨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人口、聚落、文化、资源利用及环境问题的空间变化的学科。

乡村地理学主要内容:

(1)乡村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开发利用研究;

(2)乡村土地利用和经济结构的空间变化研究;

(3)乡村地域类型和功能分区的研究;

(4)乡村聚落的合理布局和乡村城镇化的研究;

(5)乡村生态环境的研究;

(6)乡村人口职业构成和劳动力转移规律的研究;

(7)乡村聚落、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环境等方面的总体规划。

2.分析城市的形成、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阐述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原理。

答:P216-218

1. 1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内涵

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就是指城市与其周围的区域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使城市与区域加强联系,互通有无,拓展发展的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促进城市和区域共同发展及城市- 区域系统的形成。这种相互作用对城市间、区域间、城市与区域间经济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变化具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这种相互作用能够使城市与区域加强联系,互通有无,拓展发展的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又会引起城市间、区域间对资源、要素、发展机会的恶性竞争,并有可能对城市和区域发展造成损害。

1. 2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条件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基本条件是互补性、可达性和干扰机会。城市与其所在区域之间存在互补性。即城市与区域之间必须存在对某种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供求关系。从根本上讲,只有城市及其所在区域之间具有了互补性,才有建立经济联系的必要。城市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强度与互补性成正比。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即城市与区域之间进行商品、资金、人口、技术、信息等传输的可能性。可达性受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被传输客体的可运输性与被传输客体的经济运距;城市与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以及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等因素的影响。干扰机会。是指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会受到来自其它方面的干扰。因为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可达性是多向的,亦即一个城市可以在多个方面与多个城市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它最终究竟与哪些城市实现这种整合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它们之间互补性的强度,强度越大则发生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可能性及程度也就越大。同时更取决于外部干扰,尤其是政府行为之下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协同。也就是说,由于干扰机会的存在,有互补性和可达性的城市与区域之间具有相互作用,但是未必能实现整合发展。

1. 3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系统的基本特点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系统的基本特征有动态性、整体性、开放性和层次性。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可分两个层次,即第一层次是城市内部、区域内部的相互作用;第二层次是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这两个层次的相互作用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互制约的,城市、区域的内部作用是微观的、纵向的、垂直的;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宏观的、横向的、水平的。

2. 1 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要素的空间流动最有可能引起区域重心的转移,造成地区空间极化的重构和区域内部关联及区际联系的序列重组,从而为地区带来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机,同时

要素的流动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城市体系的完善、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集聚主要源于中心城市的规模效益、市场效益、信息效益、人才效益、设施效益等,正是这些效益的吸引,使得区域中的二、三产业,人口、人才,原料、资金和科学技术向中心城市集聚

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扩散主要源于中心城市自身结构的优化,科技进步的推动,也由于规模效益的消失,土地价格的上涨,生活费用的攀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心城市的扩散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其扩散形式主要有周边式扩散,等级式扩散,跳跃式扩散,点轴式扩散等。事实上经济中心城市的扩散并不单纯采取一种形式,往往呈现为混合式扩散。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主要指经济和人口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倾向。经济和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化最初主要是由于企业为追求生产的规模经济所引发的,企业的集聚造就了城市的产生。这一过程相当复杂,往往在集聚过程中有扩散,在扩散过程中有集聚,其主要倾向因地因时而异,并随一定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而且由集聚或扩散过程所引起的空间密度、形态和结构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呈现出多样化。

2. 2 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产业区位的变化

产业结构是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促使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所谓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从技术层次低的结构形态转向技术层次高的结构形态,从生产率低的产业占主体转向生产率高的产业占主体的结构形态。区位综合反映了一个地区与其它地区的空间和经济联系,决定着区域参与国际分工和接受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辐射的程度,对于现阶段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产生重大影响。

2. 3 产业整合与产业集聚

产业整合本质上是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为构架的市场整合。产业整合是以市场广度、深度和高度发展为条件的。贝恩把“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作为产业组织的分析范式。产业整合不仅可以扩大企业市场份额,增强控制市场能力,巩固战略地位,提高企业和城市的竞争力,而且通过整合促进了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如20世纪70~80年代,欧洲各国特别是法国,借助国有化整合产业,强力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产业整合才能为实现产业中的技术和组织创新提供必要条件,为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可能,如以波音兼并麦道为例,美国波音与麦道两大飞机制造公司控制世界市场大部分份额,波音兼并麦道后,其民用客机的市场份额立即为空中客车的两倍多,使其战略地位重新得以巩固。产业集聚,是指某一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它侧重于某个产业的区域分布与工业整体的区域分布的对比,描述了某个产业的空间分布状态。产业集聚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共同作用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外部经济。因此,确切地说,产业集聚区是由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经济。

2. 4 技术进步与城乡网络结构变迁

技术进步是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因有效的技术变化而提高技术系统在经济生产中的总体效能的动态过程。技术进步的主要环节是技术发明、创新和扩散。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进而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城市地域的扩展。因为技术进步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技术进步使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力发生转移,改变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产生新的产业,改变原有的产业等,使得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更加复杂化。城乡网络化发展指的是使城乡之间各种经济活动主体构成一个有序化的关联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并通过这个过程获得一种特有的网络组织功能效应。城乡网络化

发展使城市- 区域之间网络设施完备,产业内在联系密切,要素流转通畅,组织功能完善,并构成一个维系城、镇、乡网络系统共生共长的空间过程。城乡网络化发展是一个有系统化的过程,城市- 区域网络化发展可以分解为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关联发展系统,又可以分解为生产专业化的区域分工系统(网络化发展基础) ,交通、通信、能源和金融等区域保障系统(网络化发展纽带) ,以城市企业和乡镇企业为核心的区域支撑系统(网络化发展支点) ,等等,由此构成一个纵横交织、共轭关系紧密的运行整体。

2. 5 制度与文化的创新和融合

道格拉斯·诺思则认为:制度是调节人类行为的规则、是一种收入的过滤器和调节器、是一种约束机制、内含着一定的激励机制,交易费用是制度的基础。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因时因地而异的特殊性,制度是一种适应社会存在的文化类型。制度是指一定范围内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的集合,它旨在制约追求主体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群体或个人的行为。制度的基本功能是提供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这种框架制约着人们的选择集合,从而构成社会经济秩序中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3.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有那几种?

答:P220-221

4.乡村聚落的类型及形成原因?

答:第193页下面开始到第196页上。

5. 什么是城市化?全球城市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是什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结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P203,207答: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低于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全球城市化经历的阶段和特征:

(1)中心城市化阶段:城市核心区成为人口、建筑、经济高密度地域,土地利用呈现多样化特点,城市功能分区体系逐渐形成。

(2)郊区城市化阶段:城市核心区人口向郊区转移,郊区成为城市核心区扩散的理想区位,竞争能力差的商业也被迫迁往郊区。

(3)逆城市化阶段: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大城市,出现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心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

农村推进,并以中心城镇的发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经济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人口与撑死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的进程。

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城市化得以延续的内在力量,结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必将导致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工业

化进一步发展,进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增长。所以技术进步加快了

城市化进程。(自由发挥)

6.城市体系的概念及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答:P222.

7.分析村落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答:第193页下面开始到第196页上。

8.城市地域结构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各有什么?有哪些?

答:P218-220上。

9、湖北省城市等级体系结构是否合理?应采取何种措施加以引导?

提示:研究显示:(1)该省城市分布密度较大,且区域人口分布与城市分布基本一致。(2)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类型现状正处于集聚型,城市空间分布有着“沿路、沿江、沿线”的三沿特点,次级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变化类型有着向均匀型演变的趋势。(3)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变化正处于初步网络化阶段,大中城市向心集聚和扩散2种力量基本均衡,城市总体空间分布有着“沿江”的一元性向“三沿”的多元性演化的趋势

1.突出一个核心,提升武汉城市功能

武汉既是华中地区、湖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又是鄂东武汉城市次级城市体系的中心城市,调整该市的空间布局主要体现出武汉在湖北省地区的空间综合带动功能,即注意建设武汉固有的交通枢纽功能,在完善武汉城市环线建设的基础上,加快修建京珠高速公路武汉段、武十高速公路等,以期快速发展“金三角经济高地”,形成密切的网络型空间结构。同时,在湖北省规模结构相应的调整过程中,注意该省固有存在的城市首位度过高、城市等级规模分布又有着向较高级首位型的演变趋势的特点,在以优化武汉产业结构、控制人口增长的基础上,着重发展紧邻武汉200 km以内的几个地区性中心城市来解决湖北省城市首位度过高的问题。

2.发展“四面”,搞好四大次级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建设

通过以上的分析,湖北省四大次级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职能地域组合及空间结构发展具有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特点,所以,在4个城市的空间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具体来说:(1)武汉体系发展历程较久远,其城市体系空间发展基本处于网络化初级的较高阶段,城市分布等级规模发展一直处于首位型发展阶段,城市职能地域组合已经形成较完善的冶金、机械、港口组合型,城市地域空间分布呈“X”状,所以,武汉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发展要以网络开发为主,在呼应武汉大发展的基础上,城市分布拟以武汉为中心,呈圈层与以武黄经济带、武宜长江带和武襄铁路带为轴线着重布局,以期带动武汉城市体系和周边城市体系的发展。

(2)荆州城市体系发展历程也较久远,其城市体系空间发展处于网络化初级阶段,城市分布等级规模发展由首位型分布向中级均衡型转化阶段,城市职能地域组合已经形成较突出的食品、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组合型,城市分布以荆州为中心,呈现出克里斯泰勒的变形“六边形”状分布。其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网络化开发模式为基础,城市布局以沿宜黄高速公路、长江为东西,以焦枝铁路、襄荆高速公路为南北的“井”字型布局。(3)宜昌城市体系发展历程较短,其城市体系空间发展处于两核集聚扩散阶段,城市分布等级规模发展由首位型向自然型转化阶段并有均衡型演化趋势,城市分布以宜昌、襄樊为中心,沿长江、清江和焦枝铁路的倒“I”形状分布。其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应以交通为先导,以点轴开发模式为基础,城市布局沿长江、清江和焦枝铁路、318国道来布局。(4)襄樊城市体系发展历程较长,其城市体系空间发展处于两核集聚扩散阶段,城市分布等级规模发展由首位型向次位型转化并有首位型演化趋势,城市分布以襄樊、十堰为中心,沿汉渝和焦枝铁路呈“十字”形布局。其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应以交通为先导,以点轴开发模式为基础,城市布局沿汉渝铁路、焦枝铁路、襄荆高速公路(拟建),207国道、316国道进行布局。

3.强化“两轴四线”,优化城市密集带建设

湖北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调整必须以长江和汉渝铁路为一级轴开发线,长江本是我国的一级开发轴线,襄渝铁路是我国的三级开发轴线,它们可作为湖北省城市空间布局的一级轴线。目前,湖北省的城市沿此两线集中分布了17座城市,占城市总个数的47%,未来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必须强化这2条主轴线。湖北城市体系空间结构调整的“四线”是指京广铁路、京九铁路、焦柳铁路和宜黄高速公路,目前,全省城市沿此“四线”分布了22座,占城市总个数的67%,未来湖北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可以依托此“四线”促使网络型城市空

间结构的形成

10、全面分析武汉城市区位选择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自然因素:位于江汉平原,地形平坦,有利于对外联系(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气候);地处长江,汉江汇合处,河流径流丰富,为城市工农业生产与生活提供充足水源,而且交通便利(河流)。

社会经济因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丰富;水里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素质高;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自由发挥)

1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人文地理学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

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农村社会建设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这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二是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目标。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有力保障。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结合

第九章

1.世界主要宗教类型及其分布?三大宗教的教义、经典、典型建筑和主要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绘制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图?P269

2.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有何关系?P277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P281/283

3.以佛教的传播过程阐述影响宗教传播的因素p273。并论述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演变?见作业

4.根据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P281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演变?见作业

5.伊斯兰教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P281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演变?见作业

注:3、4、5题均为作业题

6.民族宗教主要有那些?分析它们对地区或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P266

7. 结合主要宗教景观的类型和特点讨论宗教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注:本题涉及的要点P262、P282、P284、P285

8.宗教与封建迷信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联系:二者都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都是有神论,都和唯物主义相对立,都不符合科学,都具有消极作用。

区别:第一含义不同: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使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封建迷信则是指神汉、巫婆、算命先生等通过装神弄鬼、占卦算命、看风水、手相等方式,骗钱害人的活动。第二组织不同宗教有一定的重教制度、有整套的教义、教规、和戒律,又正是的组织,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封建迷信没有固定的制度、教义、教规、戒律、组织、活动场所。第三活动目的不同宗教是为了宣扬神的威力,是信仰者信仰神并按照神的旨意办事。封建迷信则是为了骗钱害人。第四活动方式不同宗教有固定的祈祷仪式,有一定的节日活动,形势比较庄严。封建迷信的活动方式则是荒诞无稽、粗俗地基、甚至野蛮残忍。

第五社会影响不同宗教主要其消极作用,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封建迷信破坏社会秩序,没有任何积极作用。第六国家对他们的政策不同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在宪法、法律范围内的正常宗教活动。国家对封建迷信则是坚决反对、制止和取缔。对于从事封建迷信的人,情节较轻的,予以批评教育,情节较重者,依法坚决打击。

第十章

1.比较旅游、休闲与游憩?旅游资源、旅游景区、旅游地和旅游目的地的区别?分析旅游的区域特征。

旅游:《旅游地理学》P1

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比较:旅游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参考《旅游地理学》P1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参考《旅游地理学》p1

旅游者从居住地经过旅游通道到达旅游目的地参观、游览再回到居住地这个过程是旅游的本质属性。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3. 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评价?

旅游资源分类:参考《旅游地理学》p76

旅游资源评价:对旅游资源可以进行体验性评价、技术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其中体验性评价《旅游地理学》P79,技术性评价《旅游地理学》87,综合性评价《旅游地理学》95其中国内影响较大的一个评价方法为卢云亭提出的“三三六”评价体系:

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开发条件”评价体系。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4.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有哪些?

《旅游地理学》P28

5.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

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 可持续旅游业主要包含三重含义: 1.满足需要。发展旅游业首先是通过适度利用环境资源,实现经济创收,满足东道社区的基本需要,改善东道居民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再满足旅游者(包括部分东道居民)对更高生活质量的渴望(如获取更多的度假机会),满足其发展与享乐等高层次需要。 2.环境限制。资源满足人类目前和未来需要的能力是有限的,这种限制体现在旅游业中就是旅游环境承载力,即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某地区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它是旅游环境系统本身具有的自我调节功能的度量,而可持续旅游的首要标志是旅游开发与环境的协调,因此,作为旅游环境系统与旅游开发中间环节的环境承载力,应当成为判断旅游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成为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空间范围由全球转向微尺度的“转换器”。由此可见,只有寻得承载力的一个最优值域并将旅游开发控制在这一范围之内,才能保证环境系统自我调节功能的正常发挥,进而实现可持续旅游。对于可再生资源(如动、植物),必须保证其利用(如生态旅游中的赏鸟,旅游纪念品的制作)与该资源的“可持续生产”一致,否则会使

该物种濒临灭绝,例如,以植物为原材料的旅游纪念品不能超过该物种的“可持续生产”;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旅游业与其它产业一样,强调资源的节约利用、再利用和再循环。

3.平等。其一是同代人之间的社会平等,可持续旅游发展必须重视东道社区对旅游者感受所作的贡献,东道居民有权参与本地旅游开发的有关决策,就其所期盼的社区类型出策献计,并分享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收益。其二是不同代人之间的平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重视环境资源的非利用或“隐藏”价值.旅游业必采取“安全的最小标准”发展模式,加强资源管理,尽可能降低由环境的不可逆转性变化所导致的未来各代人拥有隐藏价值的损蚀风险,从而实现不同代人间的平等。因此,如何在为当代人创造收入和保护未来各代人的生财资产之间寻求中道,便成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性问题。

6.什么是旅游业?分析旅游开发对目的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旅游业:课本P293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课本P310

7.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应如何建设?(可以某城市为例)

提示:要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答题,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第三产业服务等…… 以下是武汉市的旅游资源

因为武汉的地理位置独到,方便全国各地的游人往来,旅游业又是“无烟产业”,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更因为旅游业是内需经济,是武汉必须优先发展的经济型态。

城市旅游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种:1、城市风光游;2、城市娱乐游;3、城市购物游;4、城市活动游;本文就从这四个方面结合武汉的实际,为武汉旅游的振兴出点主意。

一、城市风光游。

武汉的城市风光应该说还是很有特点的,黄鹤楼,东湖,琴台,辛亥革命的相关遗址,龟蛇两山等等。武汉的湖泊、河流,原本是武汉的眼睛,因水的灵动而使城市鲜活。但城市建筑和规划却并没有因地制宜,结合湖泊、河流的特色构建环湖居住群落、环湖风景区。

因此,要让武汉的地质特点、人文历史景观鲜活起来,加强城市建筑与规划实在是必要。这里提几点建议。1、发挥湖泊、河流的特色。2、注重人文历史景观、地质特色的保护与再开发。

二、城市娱乐游。

武汉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打造与水有关的娱乐项目在中部地区武汉应该是无人可敌。水上超级大乐园,加上合理的配套设施,包括食、住,东湖的重新定位或许会使它真正超越西湖,毕竟东湖真的比西湖大太多了。

三、城市购物游。

一批多功能、综合型的现代购物中心, 已纷纷落户江城,如武汉广场、中商广场、佳丽广场、亚贸广场、家乐福超市等,不少都定期举办各类商品展销及购物活动。每逢周末、假期来临,各大商家就会推出一系列令人不能不心动的促销活动。卓而不凡的品质与优雅的环境,令人留连忘返。

四、城市活动游。

武汉已举办了很多的大型活动,比方说“六运会”、“八艺节”等,使武汉拥有了举办大型活动的经验,而这应该运用到举办本地特色浓郁的大型活动中去。这样的活动,首先要让本地市民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并乐在其中,成为本地的一道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外地人甚至外国人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

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一般来说是个中尺度的概念,而且城市是旅游目的地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它既是客源的集散地,同时又是旅游目的地本身。但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城市作为目的地应有的功能。国际上,很多城市型的国家和地区,如摩纳哥、马耳他、新加坡,由于本身就是城市型的目的地,所以目的地的概念非常突出,所体现出来的客观效果就是旅游业自然而然地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甚至是主体产业。

一、形成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的条件

城市型旅游目的地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乡野型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城市是其典型代表。旅游城市不仅要具备一般城市的特点.而且要具有一定的旅游基本条件体现旅游功能。

1.具备一定数量和特色的旅游资源。成为旅游者活动中心

城市的形成一般都选择在背山、向水、小气候环境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方,有一定数量的自然景物,再加上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过程中创建的历史的或现代的各类型建筑,或留下的丰富的文物古迹,或拥有的特色的现代风物,使城市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潜力。有很多旅游活动可以在城市中进行,如游览观光、娱乐、学习、商贸、会务、展览,形成较高品位的旅游产品,同时城市也是旅游活动较密集的区域,又自然成为旅游者的活动中心。

2.拥有较齐全的旅游设施.是区域旅游者接待中心

大部分城市都有较高水平的城市规划,各类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住宿、交通、通信、医疗、金融及生活供应等均比较便利,可为旅游者提供所需的各方面服务。这既表现为城市对旅游者的直接服务,又表现为城市对周围旅游景区的服务辐射;既表现为对旅游需求的供给,又表现为对周围其他旅游区、景区的旅游服务补充。而且城市往往是区域交通枢纽,成为旅游者集散地或中转站。

3. 旅游业在杜会经济发展中地位突出,能够形成旅游经济中心

旅游业在旅游城市的经济发展中是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政府各部门在财政金融、招商引资、或龙头产业、或先导产业、市场促销、行业管理、资源开发、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对旅游业给予大力支持,并予以一定措施予以保障。

4 .拥有较高品质的旅游环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地

城市一般拥有高度人口化的环境,作为旅游城市在人地协调发展方面应该是其他城市的典范。不仅城市硬环境如城市绿地率较高,大气、水体质量较好,污染低、噪音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各项指标范围内,而且市民对外来文化具有较高的宽容性,热情友好,城市内部有先进的交通、通讯网络,还有饭店、惬馆、旅行社、游乐设施等良好的接待条件。具有较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福州旅游城市的个性

1 .历史悠久—文化名城

福州市是闽越古都,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渊源长、底组深。从居民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地方语言、建筑形式等各方面都可以感受到这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都的深刻内涵。不仅有以全国最大坊巷建筑群一一三坊七巷为代表的民居建筑文化,以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代表的名人文化,还有以近代马尾海战为代表的海军文化,以陈靖姑为特色的地方宗教与民俗文化以及以城区温泉旅游为代表的休闲文化。

福州历史文化底蕴深还体现在它的各种交融性,如体现闽越古风与中原文化融合的闽越文化;体现华夏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华侨文化;体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商贸文化;以及由于榕台特殊地缘、史缘、文缘、血缘、语缘、俗缘、情缘、神缘和商缘关系而形成的榕台特殊文化。文化多元成了福州城市个性的第一大特征。

2 .生态优越—海澳邹.

福州市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会城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0.5% ,建城区达33.2%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0.4 平方米,是我国典型的自然生态示范区。

福州市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全年冬短夏长,温暖湿润,最冷月温度不低于1 0 C,最热月气温多在3 0 C -3 5 C。从温湿指数(THI )来看,有9 个月的指数值在1 5 -2 7 之间,基本上全年适合旅游。良好的植被和气候条件为福州营造了较舒适的生态环境。同时,福州拥有多样化的构景元素,如广阔的沙滩、清静的海水、山地直逼侮岸构成山海辉映、浑然一体的独特景观。平潭海蚀地貌有冠全国的美誉,堪称海滨邹鲁。

3 .温泉之都—悠闲城市

福州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温泉之城,是全国三大温泉集中地之一。9 平方公里的都市核心区组藏了极为丰富的温泉资源。温泉带从最摘华的市中心区鱼贯而过,带内温泉又具有埋藏浅、水温高 ( 多在6 0 ℃左右) 、水质好、水量大、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优点。开发利用非常方便,这在中国大、中城市都是极为难得的。福州温泉开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形成温泉洗浴、医疗保健、温室栽培、水产养殖、地产开发等多种形式。在全国最早建立了完善的地热动态监测系统,最早成立了地热管理委员会。温泉文化

在福州有着坚实的根墓。福州人对温泉情有独钟。温泉福水给福州人带来无比清新和温暖,再配合福州可以品尝海鲜美食、闽菜大餐,欣赏闽剧、评话,观赏探寻寿山国石。福州完全可以打造现代“ 福都” 、悠闲城市。

四、福州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

1 .挖掘特色,构建旅游产品结构体系

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改造最重要的是如何把其特色充分挖掘出来。福州作为旅游目的地,它的个性就是它的特色,应该围绕“ 古城、生态、温泉”的资源特色,

打造“ 享福之都”旅游品牌,构筑山海生态、历史名城、休闲娱乐的拳头产品,确定以古城名居游、名人文化游、宗教民俗游、文博展馆游、特殊工艺表演及购物游等品牌为辅助产品的结构体系。

2 .整合资源.打造旅游品牌

“ 品牌”一词来源于古娜威。意思是“ 烙印”—它表达了一个品牌首位的含义,即怎样让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从科学定义上讲,品牌已经演化为一个包括科学与艺术、商标与名称、包装与视觉、价格与价值、历史与现实、符号与实体、知名度与美誉度、忠诚度与信任度等等有形与无形资源的综合体。因此.品牌塑造除了注意整合资源,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之外,更多的是需要接待服务质量的获得和美誉度的提高。福州在塑造“ 享福之都”旅游品牌过程中应注意旅游硬环境的改造和软环境的提升以及服务设施、服务内容的完善等,从而创造出与旅游资源质量相匹配的旅游服务质最,使旅游者来到福州感受一种与众不同的玩得开心、住得舒适、吃得满意、购得惬意的享福体验,真正羡慕福州居民的福气。继而萌发下次再来的愿望。

3 .注重细节,体现旅游城市的整体形盘

旅游城市应是文化的城市,而文化的体现往往在细节上。福州市要树立“ 福都”整体形象。首先要善待历史遗存,弘扬城市个性,不但对文物要保护,对历史氛围也要保护。要尊重历史、文化的情怀,注重博物馆的建设,在这一点七福州市已开始建设福州市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馆,并且都达到了一定的品位。此外,福州根据自己的城市文脉,至少还可以建“ 名人博物馆” 、“ 陈靖姑宗教文化博物馆” ,还要注意历史性建筑物的恢复和重建,以及都市风光、购物场所甚至戏院、画廊等的建设。注重细节还应体现在个性化的服务上。福州市公交车近期推出“ 导乘小姐”服务,就是向此目标迈进的一个行动

4 .面向世界.曹造国际化的旅游环境

福州市旅游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东亚太地区著名的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城市型旅游目的地要突出文化。文化的国际化首先要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为基础,用景观生态的设计观念规划城市。按照“ 自然优先、整体设计、以人为本、地方特色”的原则,以情感化色彩设计建筑,让城市的每一座建筑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福州不仅适于居住,而且适于游览。第二,要设计一批符合城市历史文脉,老百姓喜闻乐见、外国人看得懂的城市雕塑国外旅游城市的雕塑不仅起到移步换景的作用,更是起到了体现本土文化的作用。福州市在这方面比较欠缺,现在南江滨公园建了个雕塑公园,但没有以体现本土文化为主题,而且集中分布不如散布于城市主街区和主干道旁。另外,许多市民反映看不懂雕塑所表达的意思,这就不尽如人意了。第二,在迈向国际化旅游城市的过程中,必须保护好老字号。福州老字号多,要以它作为保护地方传统和特色的载体,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增加地方特色小吃、特色民居、旅游三轮车、土特产、地方民俗节庆、地方戏曲、曲艺等项目,通过地方化,促进城市的国际化和现代化。

5.突出重点,建好城市游憩商务区和环城旅游休用度假带

城市游憩商务区是一个城市最具吸引力的一片街区,它集中了步行街、娱乐场所,形成原产消费和原创消费的商业、小饮食、各类文化体现 ( 文艺表演和街头杂耍) 。福州的城市游憩商务区还应建在五一路一五四路一带规划以金鸡山温泉休闲广场为核心。城市游憩商务区应追求以人为本,以本土文化教育为特色,适当交融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以繁取胜,形成城市旅游与城市生活集中性的亮点。

环城旅游休闲度假带也是一个城市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它与城市游憩商务区之间是互补、烘托、依存的关系,是城市旅游发展空间上的延伸。福州环城旅游休闲度假带沿水体展开,构成“ T ”字形两大地带。即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带和闽江

生态休闲旅游带。从而福州将以更丰富的内涵展示福都的特色和魅力。

8.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区别、联系与形成条件?

课本P297

9.如何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冲突?

1、实施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可持续旅游发展可以也应该成为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关系问

题的衡量标准之一。

首先,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对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开发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和谐平衡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旅游环

境承载力研究可以避免对资源的过度利用,避免开发后“人满为患”对资源造成破坏;而旅

游开发影响的研究则使我们对开发产生的影响有充分的认识,防患于未然,使旅游开发沿着

健康轨道进行。因此,这应该是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

其次,努力开发和推广绿色旅游产品。狭义的绿色旅游产品指生态旅游产品,如森林旅游、海洋旅游等;广义的绿色旅游产品则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旅游产品⑾。绿色旅游产

品的开发本身就是以资源保护为前提和核心的。

再次,取之于资源用之于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后的一部分旅游收益应该用于保护旅游资源,改善、美化资源环境。这既是保护资源的需要,又能进一步提高开发的效果,促进更大

的发展,符合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原则。

赵荣《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课后习题详解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绪论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 (2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作用 ①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②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答:(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三大主题: ①人地关系的传统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②区域研究的传统 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③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J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2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解读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期末考点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期末考点 补充内容 一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 1、德国流派: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1)拉采尔(1844—1904年)——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环境学派的代表,首次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 (2)赫特纳(1859—1941年):就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3)施吕特尔(1872—1952年):就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 (4)杜能:1875年提出农业区位论 (5)韦伯:1909年提出工业区位论 (6)克里斯泰勒:1933年提出“中心地学说” (7)廖什:1954年:《经济区位论》提出了从多方位因素来考虑生产的区域分布。 2、法国流派:战前西方最有代表性的人文地理学派,重视小区域研究与实地考 (1)维达尔·白兰士(1845—1918年)“人地学派”的创始人 (2)白吕纳(1869—1930年):《人地学原理》(1910年) 3、英国流派 (1)麦金德(1861—1947年):“大陆腹地学说” (2)罗士培(1880—1947年):“适应”论思想 A 人群对其环境的适应 B 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群及其与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 4、美国流派 (1)森普尔与亨廷顿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森普尔(1863—1932年):环境决定论者 亨丁顿:文化地理学的鼻祖 (2)苏尔(1889—1975年):文化景观派的代表 (3)哈特向(1899—):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5、俄国学派 地理学派:巴朗斯基、萨尔什金 经济学派:费根、康斯坦丁诺夫 二、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人文地理学——就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空间结构 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如: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宗教地理学、民族地理学等。 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文化扩散类型: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扩展扩散与迁移扩散,由于扩展扩散的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亦称传染扩散)、等级扩散与刺激扩散。 文化扩散特征:①扩展扩散的扩散现象的特点就是空间上的连续性,并且其中各种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就是不同的(造纸术与呼啦圈传播速度的对比)。②迁移扩散的特点:由具有该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易于保持该文化本身特点。迁移到远处,就是该文化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功夫)。③某些边界对文化有屏障作用(南非边界阻止外来电视节目),完全不能通过的屏障就是不多的,比较多的就是可部分通过的可渗透屏障(加拿大要求在本国出版的外国杂志须含一定量本国题材)。④某些文化现象,在一地的传播有速度快慢的波动与周期现象(追逐时尚的文化现象)。 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一)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①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决定论:人与自然对文化的关系就是单向的、完全由自然决定的。“强”式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强有力的决定、限制与影响着人类文化的行为与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的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就是因果直链型关系。②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人的选择能力,把自然与人瞧成就是双向影响。:“式”环境关系:把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考察,二者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网络。③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研究人类环境关

人文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两部分。 A、经济地理学 B、人文地理学 C、文化地理学 D、政治地理学 2.首创“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的是希腊学者。 A、希罗多德 B、希波革拉第 C、柏拉图 D、埃拉托色尼 3.编著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 A、竺可桢 B、胡焕庸 C、张相文 D、李旭旦 4.制度文化亦称为文化。 A、社会 B、政治 C、经济 D、法律 5.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 A、接触扩散 B、等级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6.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除历史、政治、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 A、自然因素 B、行为因素 C、气候因素 D、海拔因素 7.人口迁移一般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的行为。 A、出生地 B、定居地 C、迁入地 D、迁出地 8.1934年,在《人口革命》一书中提出了人口转变理论。 A、寇尔 B、布莱克 C、兰迪 D、诺特斯坦 9.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A、人地系统 B、生态系统 C、社会系统 D、人口系统 10.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二是说。 A、食物短缺 B、食物过剩 C、宴享 D、需求 11.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农业。 A、狩猎 B、采集 C、定居 D、迁移 12.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是与生产能力过剩。 A、需求不旺 B、需求过旺 C、需求稳定 D、需求波动 13.种族是指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A、文化形态 B、社会形态 C、自然体质 D、心理素质 14.一般认为,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 A、思维 B、劳动 C、行为 D、心理 15.以下属于宗教传播方式之一的是。 A、交流和转教 B、经商与贸易 C、武力侵略 D、文化侵略 16.以下属于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的是。 1 / 5 A、资源价值 B、收入水平 C、距离远近 D、感知环境 17.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界限。 A、移动 B、通勤 C、地域 D、网络 18.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是。 A、区域 B、国家 C、地区 D、世界 19.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提出了世界战略重点“陆缘”学说。 A、麦金德 B、马汉 C、柯恩 D、斯皮克曼 2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系是。 D、印欧语系C、闪一含语系、科依桑语系A、汉一藏语系B得分

人文地理最终版思考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分支的思考题: 思考题: 1.根据核心边缘理论,论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2.探讨如何改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 A.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区域经济核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功能性相互依赖以及集聚效应,即使一个国家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强劲,相对和绝对的贫困仍然会长期存在。初始条件是区域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短缺的资源、被忽略的历史、投资的缺乏以及集聚的低技能员工等因素足以解释特定地区的落后的经济状况。以核心边缘理论来看待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则中国的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存在差距 自实行改革开放策略以后,中国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了一个大转变,从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发展和开放的政策明显向沿海地区倾斜,使得沿海地区得以迅速发展起来,也迅速地拉大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差距.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03年广东省为13626亿元,约相当于3个湖南(4639亿元)或10个贵州(1365亿元)或35个青海(390亿元).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03年浙江为20147亿元,3倍于江西(6678元),4倍于甘肃,5.6倍于贵州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存在差距 中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于20世纪30年代用一条简单的线条描述了中国自然地理,人口地理与经济地理分布的不平衡特点:从东北黑龙江省瑷珲县到西南云南省腾冲县之间,用一条近乎直线连接起来,把中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9.2%,人口却只有全国总人口的3.7%;东部面积占全国50.8%,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6.3%.相应地,西部贫穷,东部富裕..现今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划分主要是按照行政省区,辅之以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这三大地带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由东向西呈递减阶梯状态.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 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中,最高的广东达13625.9亿元,最低的西藏只有184.5亿元,广东是西藏的74.7倍.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最高的内蒙古有116.8,最低的云南为108.6,相差8.2.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 B.想要改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关键在于: 1)政府干预 通过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稳定并重组区域经济,增强整体竞争力,通过承担基础设施投资、为私人投资提供补贴、减免税收等政策来缩小核心—边缘的差距。 2)改变经济模式,发展推动型行业 3)扩大开放成共识 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是西部大开发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加快西部地区对沿海地区的开放,推动东西部经济合作和对口支援,是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重要途径。 4)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人文地理学简答题

1.从人类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差异分析文化的特点 ①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传统的传递与继承方式不同,生物特性可遗传,而文化只能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是后天的。 ②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世代传递,而文化的继承则是横向联系,文化特点不仅为该群体所继承,还通过多种方式向该群体以外的文化群体传播,速度比生物传递要快。 ③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往往是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的,而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只需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即可。 ④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同。 2.试论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主要从如下方面论述:①旅游与文化的变更与交流,包括旅游活动导致文化移植,即当两种文化相碰撞时,两者会通过“借用”的方式向对方靠拢,使不同文化之间互相交往、交流等。 ②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可能使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复兴,另一方面亦可能使传统文化形式退化。 3.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条件有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等,并且这些因素往往以复杂的方式彼此结合在一起共同起作用。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有巨大的影响,但他们只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可能性,对人口分布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因素,包括: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条件等。 4.利用人口地理理论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孔雀东南飞”现象的原因及对中西部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迁移的原因 经济因素:虽然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很多,经济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政治因素:政府决策、人口政策,其影响之大,有时会超过经济因素。 社会秩序变革和文化教育因素 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灾害 (二)人口迁移的后果: 对人口发展的影响:(1)影响人口的增长和分布(2)影响人口的年龄、性别等自然结构(青壮年男性)(3)影响人口的文化教育构成(智力外流:地区间)(4)影响人口民族构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总的来说人口迁移在社会经济领域内的影响是多方的①有利于民族在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与融合,为提高各民族人类素质创造条件②但不同人群的混杂,往往会引起和加深地域内部在种族、民族、语言、宗教等方面的矛盾,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复杂,总的来说人口迁移是一种广义的人才交流,对于促进地

人文地理学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两部分. A、经济地理学 B、人文地理学 C、文化地理学 D、政治地理学 2. 首创“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供参考)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第一章 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 1、对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之间关系的正确阐述是 A.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唯一课题 B.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C.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D.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次要部分 2、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人文地理学是一门 A.横断科学 B.理论科学C.社会科学 D.应用科学 3、首创地理学(Geography)一词的西文学者是 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B.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 C.古罗马的斯特拉波 D.古希腊的柏拉图 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著作士 A.山经 B.禹贡 C.史记 D.汉书 5、持地理环境论观点的学者有: A.亚里士多德 B.李特尔 C.洪堡 D.梁启超 6、对地理学持二元论观点的学者是 A.巴朗斯基 B.李希霍芬 C.佩舍尔 D.拉采尔 7、“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属于()的观点。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地相关论 C.二元论 D.生产关系决定论 8、“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思想的萌芽。A.人地协调论 B.人地相关论C.生态论 D.适应论 二、填充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决定和()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地理问题和()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和()。 6、()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性、()性和()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2.二元论3.人地关系适应论 4.人文地理学5.人地关系6.人地相关论 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 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6、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 9、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 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五、分析题 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大全

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汇总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第二章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精选)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大全

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汇总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第二章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3、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的空间格局有什么特点。 4、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第七章

第13章_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课后思考题答案

1、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方面。 1.土地资源退化:人为造成的土地退化主要由于过渡放牧、森林砍伐、不适当的农业利用造成的。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坡耕地土壤具有低产性状,肥力下降。人类农业活动的加强和过度的垦殖使可耕地土壤侵蚀问题日趋严重。土地荒漠化改变了陆地表面的物理特征,破坏了地表辐射平衡,诱发气候和环境变化。 2.水资源短缺: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导致水资源短缺。“淡水贵如油”现象从中东沙漠和干旱的非洲大陆扩展至欧洲、拉丁美洲、亚洲。大量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为解决淡水不足,采取的限量供水、提高水价使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局部地区的淡水资源紧张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引起地区冲突。 3.生物资源破坏严重:人口爆炸、工业污染、滥垦滥伐、过渡放牧、工矿城镇发展以及气候变化、水土流失、病虫害等因素对动植物环境的极大破坏。世界森林的不断减少直接导致生物品种多样化的消失和物种的灭绝。 4.矿产资源消耗剧增:世界工业化速度的加快矿产资源的开采加速进行。含碳矿物燃料的使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硫导致酸雨。 2、人口迅速增长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因素:一是人类无限制的追求更高生活标准的欲望,二是环境为人类提供的物质基础的能力是有限的,三是自然环境对废弃物的降解能力和恢复自身平衡发展的调节能力的有限性。 具体表现: 1.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世界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汽车的普及使排放的烟尘和有毒气体猛增。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有较大幅度增加,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略降但总量未减。发达国家由于南北能源结构和消费方式不同故城市上空臭氧含量低。拉丁美洲由于工业废料增多等因素使其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酸雨现象的普遍。 2.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工业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的增多,对森林的破坏使其对碳循环的制约作用减弱,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一日间降落倾盆大雨的天气现象在取代每年降雨量持续地增多的气候模式。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方面尽量节约或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量,提高燃烧热效率,大力开发各种新能源改变能源结构。另一方面必须控制和制止乱砍滥伐森林,大力植树造林。 3. 臭氧层遭破坏:臭氧层遭到破坏将会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加,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双目失明的患者增加,使作为海洋生物食物链基础和二氧化碳吸收物的浮游生物大量减少,使许多粮食大量减产,加速聚合物的降解。保护臭氧层最有效方法是尽快停止生产使用氟氯烷烃类化合物和甲基溴。 4. 水体污染加剧:河湖污染来自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降雨和冲刷将化肥、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冲入河流和各种水体,空气降尘。陆地水污染使生产生活用水遭到破坏和减少,危及水生生物损害人类健康。海洋污染方面,工业排污的重金属元素、各种塑料制品、开采石油和油轮的溢漏和排污、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近海排放以及海湾倾斜垃圾。 3、简述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 1)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所产生的严重的环境问题。 2)20世纪中叶部分发展中国家因实行经济赶超战略使得出现环境问题。 3)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的提高及70年代对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识。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论:人文地理学“研究事物,不是作为特殊现象、孤立的现象去研究,而是从它的特性去研究,特别注意各成分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关系。研究的成分越多,现象越复杂,综合性就越高。”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社会科学以人以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用领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嗨突出的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停的运动中,比如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政区和疆域的变革、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和分布等,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反战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规律,

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4、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以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 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古典地理学)(19世纪中叶以前):人文地理学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古希腊诗人荷马公元前9实际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有人文地理和人地关系的阐述;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西方古代的人文地理学还不是独立的、单一的学科,而是与自然、政治、哲学等混杂在一起的笼统的科学知识,内容包罗万象,主要多为游记、地方志之类,以记述性的资料为主。 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为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 创立了因果原则等研究基本方法。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因果关系。他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描述发展为探究人地之间的因果关系,力求用一般原则去认识地理现象,寻求科学解释。

人文地理学复习题终版

人文地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 1、论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意义 学科性质: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不仅是地理学最可信的科学成分,而且还是可以为人类家园的美好未来作出重要贡献的基础学科之一。其研究主题是社会的空间组织和人与环境的关系,为地理学者提供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意义: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在现实中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人们的生产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人文地理学应用领域丰富,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经济区划及其规划,其中分为经济区划(如经济带划分等)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五年计划等”)。 ②城市与区域规划,其中分为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旅游规划与管理。 ③社会问题研究与分析,其中包含城市化问题(如城市化越来越集中、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贫困问题和区域不平衡问题。 ④行政区划与地名学,分为行政区划和地名学两类。 2、概述人文地理学思想形成的发展过程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知识积累、学科形成、理论演变、学科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的革新等过程。按其发展顺序,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阶段:相关古籍载有许多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礼记·王制》篇,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论述;《孟子·公孙丑下》,人定胜天思想论述;中国东汉的王充的《论衡·明雩》主张人地各有规律,反对人地关系绝对化的思想。古罗马,古希腊学者如希罗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对各地的人文地理现象作过论述。 中世纪的西欧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阿拉伯国家的地理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伊德里西等学者在著作中记载了不少人文地理现象。 近代阶段:新航路的开辟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①德国李特尔研究创立了早期的理论,强调了自然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②德国拉采尔论述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产物,其活动发展和分布受到了环境的严格限制。 ③美国森普尔和亨廷顿等人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形成系统的环境决定论。 ④法国白兰士提出了可能论和或然论。 ⑤法国白吕纳认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人文地理学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两部分. A、经济地理学 B、人文地理学 C、文化地理学 D、政治地理学 首创“地理学”

智慧树网课答案人文地理学概论课后作业答案.docx

智慧树网课答案人文地理学概论课后作业 答案 问:《旅夜书怀》中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相对应的细微景物有哪些? 答:细草微风孤舟 问:管理创新的主要障碍包括()。 答:僵化的组织结构资源短缺害怕失败从众 问:下图为清代画家吴宏绘制的《墨竹图》,这幅画又可以称为() https://www.doczj.com/doc/5f6675377.html,/zhs/onlineexam/ueditor/201809/de667beede60 46bdb2a3e4953aa24085.png 答:扇面画 问:座次的安排,一般遵循前排为上、居中为上、左低右高的原则。() 答:错 问:我国专利申请重点程序包括()。 答:无效申请复审 问:以下属于法治思维基本内容的有( )。 答: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正当程序 问: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答:AFP 问:杵状指一般不见于

答:大叶性肺炎 问:形体舞蹈是指人体的外在表现,它是一门艺术,人体只有在()的合理配合下才能显示出姿态美、体态美、线条美和外部形态与内部情感的和谐统一美 答:四肢、躯干、头部及五官 问:官式建筑的标准有()。 答:官方标准官方管理官方组织 问:一个员工的忠诚分为以下哪三个层次? 答:业绩忠诚 行为忠诚 价值观忠诚 问:下列关于药物服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答:D 问: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这里的“大部分”通常是指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的 答:75% 问: AllanPoepublishedsomeofhismostfamous_______inhis1840collections,"Tale softheGrotesqueandArabesque"(《怪诞故事集》). 答:short stories 问:煨法炮制药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答:煨制时辅料的用量比炒制时用量多煨制时的温度比炒制时低 问:网上商城包括: 答:电子零售型电子拍卖型电子直销型 问:人的希望与寄托本身,实际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方式。 答:对 问:社会体育是指公民必须参加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人文地理学》论述题知识分享

《人文地理学》论述 题

《人文地理学》论述题 四、论述题(2×10分,共20分) 1.试以具体城市为例分析城市区位及自然环境对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 答:1)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是指地质、地貌、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综合起来的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这些因素通过影响人口的分布来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其中以气候、地形和纬度位置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为明显。 ①气候因素气候的主要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地球上气温和降水组合好的地区是温带地区。这些地区不仅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而且更适于人们的居住、生存。世界人口以不同的密度在地球表面广泛分布,如今没有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几乎不复存在,但是世界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主要分布区却明显地集中在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温带气候区,近几年有缓慢向亚热带气候区移动的趋势。我国的大城市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湿润、半湿润的温带、亚热带地区。美国的大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并有几十年来持续从“雪带”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的趋势,其中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前10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全部在南部各州。 ②地形因素区域地形条件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也关系密切。地势的高低起伏,坡度的陡峻和缓,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和生产。所以人们的聚集首先选择地势起伏不大,坡度不陡的地区。世界大城市多集中分布在海拔100米~200米以下的平原区、滨海、滨湖区及沿江河地带。海拔较高的城市多集中于低纬的高原地区或山间盆地区,由于气温直减率的影响,海拔虽高,但纬度低,温度仍然适中,适宜人们生活居住。 ③纬度位置因素地球表面纬度不同,获得太阳的热能不同。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所以世界大城市以中、低纬位置居多。但也有纬度较高的城市,其一般都受大洋暖流的恩惠。如斯德哥尔摩市,北纬59度20分;圣彼得堡城,北纬59度58分;还有不冻港摩尔曼斯克等均是位于高纬度但受惠于北大西洋暖流的城市。 2)地理位置是影响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揭示某一个城市形成发展的特性,除了社会生产方式、区域地理条件外,城市地理位置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城市地理位置是指城市与它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存在的事物在空间上的组合。城市地理位置不仅具有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性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如大同、金川等矿业城市要邻接矿床、矿体地;上海、连云港等港口城市要邻接江河湖海。而且城市地理位置还具有绝对个性化的特点,地球上没有地理位置完全相同的城市,充其量只有某些方面地理位置相似的城市。因为自然、经济、政治、地理要素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城市与这些要素的空间组合关系千变万化,各种要素本身在历史上又处于不断地变化当中,尤其是人文要素变化更加频繁,即使是变动较小的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存在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不同。所以,有利的地理位置必定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不利的地理位置则要抑制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人文地理学参考答案

第一章人地关系 1.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四方面列表比较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

2.课堂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人地关系有何变化?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这些省区的人地关系将有何变化? 略 3.社会调查:调查本校所在地区的人地关系现状,并做一幅本地区的人地系统示意图。 略 4.简述当前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 ①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 ②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 ③生态足迹的研究; ④社会质量的研究; 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 ①空间的网络化; ②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 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 ①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 ②矛盾和互补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1. 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的基本特点。 1)农业经济活动: ①强烈的地域性 ②明显的阶段性 2)工业经济活动: ①无明显的季节性 ②专业化与协作化 ③技术性强,精密程度高 ④分布集中 3)第三产业 ①产品的无形性 ②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③部门结构的与时俱进性 ④与第一、二产业关系密切

2. 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何不同? 影响因素: ①农业经济时代:地形、土壤、气候、水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交通 运输; ②工业经济时代:工业资源、水资源、动力、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劳动力、消费市 场; 不同: 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共同受水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对地形、土壤、气候的影响比较大,这些因素决定该地区适不适合发展农业经济,而工业经济活动需要工业资源和生产动力的支持才能运转,这都是农业经济活动所不具有的。 3.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各有什么特点? (1)原始农业:①以初级的游牧业和种植业;②劳动效率低下;③对环境具有消极影响(2)传统农业:①以犁耕锄种、手工劳动为主;②对自然有取有予;③会带来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3)石油农业:①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②破坏了农业主要的自给系统;(4)生态农业:①使生产科学化;②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③使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经济协调发展、有机结合。 4. 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各有什么特点? 1)劳动密集型: ①就业机会多;②资产投资少;③产品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科技含量低;④能源、原料 消耗少,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⑤适合资本短缺、技术基础薄弱而劳力多地区; 2)资源密集型: ①能源消耗大,主要是原材料部门;②主要生产居中产品; 3)资本密集型: ①固定投资较多;②技术装备程度较高;②用人较少,较高的劳动生产率;③物资消耗 少; 4)知识密集型: ①需要投入大量知识和智力;②需要众多科学家和专家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手段;③开发 和生产高精尖产业。 5. 简述资源型、河湖水域型、临海型、临空型和智力型工业布局的原因和各自工业部门结构的特点。 1)资源型: 原因:消耗能源、原料多,与资源依存关系密切; 结构特点:以重工业为主,加工工业以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多的部门为主,输出往往大于输入。 2)河湖水域型: 原因:河流、湖泊可以为发展工业提供水运条件、生产用水和动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