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探索

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探索

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探索
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58707823.html,

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探索

作者:刘韧

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2017年第03期

【摘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建成改变了传统的依靠师范院校培养师资的模式,开

创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新局面。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关系到基地自身是否能长期稳定发展,关系到我国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是否能真正取得成效。本文从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主要功能入手,探析基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应对困难的措施,进一步推动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加快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问题;评价机制;信息化管理;培训形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8-0127-02

目前,我国已建成93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改变了传统的依靠师范院校培养师资的模式,旨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省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及企业和社会资源,努力开创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新局面。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基地自身是否能长期稳定发展,关系到我国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是否能真正取得成效。但是,多年来各基地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各项工作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从而不断发挥基地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实效。

一、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主要功能

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依托各省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及企业和社会资源,遵循职教师资培养的规律和特点,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以帮助职业教育教师拓宽专业领域知识,提升教学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的师资培训工作,为职教师资搭建一个快速成长的平台。这能有效解决我国职教师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缺乏等问题,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升职教师资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纵深发展。

二、各基地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 项目统筹管理机构不明确,专项经费使用和管理标准不一

目前,我国现有的93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分别由不同省、市、自治区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分配和监督管理,很多省、市、自治区出现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组织分工和实施协调不是由同一个行政职能处室来进行统筹安排,而是多个职能处室共同参与,各个职能处室的工作重点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容易造成基地与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工作汇报和问题处理渠道不畅,不利于整体区域性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组织开展。同时,教育部、各地教育行政

对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对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摘要加强高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实践性教学,办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本文以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力求能为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一、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资源总量不足。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的继续进行,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学校在校生规模急剧增加,师资队伍也在逐年壮大,但师生比未降反而逐年递增,专任教师的比例偏低,师生比偏高。造成专业教师队伍中专任教师不足,使得教师因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课堂教学而很少有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和知识更新,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学院的办学质量和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师资队伍过于年轻化。 1.专任教师年龄年轻化。调查显示,老教师的比例偏低,师资队伍过于年轻化,年龄结构不尽合理,不利于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高职院校应加强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对年轻教师进行培训提升,同时尽快实行优胜劣汰,否则今日的师资队伍年轻化就会变成来日的师资队伍老龄化。 2.学历层次偏低。存在问题是硕士及以上学位者人数偏少,教师学历层次偏低。 3.教师结构不尽合理。正高级职称者严重缺乏,副高级职称的比例偏低,初级及以下职称者占了三分之一以上。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目标是“双师型”,但职称评审仍然套用本科标准,强调科研成果和论文数量,因此制约了教师职称评定工作。 (三)“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 虽然近几年来,各个院校非常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专任教师提出了实践能力的要求,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例在却略有所降低。主要因为:①大部分教师是从高校毕业直接到学校任教,这样的来源渠道决定了学院教师的非职业化;②教师本身没有对双师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利用实践、实习等机会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水平。③缺乏政府和

职教师资本科培养

国内外职教师资本科培养现状资料汇总 一、国外职教师资本科培养 (一)德国 1.严格控制生源质量 德国在中学教育阶段就十分重视职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其职业义务教育规定: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后,所有青少年若不在完全中学就读,均有义务接受3年的职业教育。在全日制第十学年设置职业基础教育年,此时传授的不仅有专业理论性知识,而且还有专业实践性知识与技巧。 (1)德国师范教育要求生源具有过硬的普通教育基础。师范教育的入学资格是取得完全中学毕业证书。取得此证书,学程至少要13年(包括小学4年),比其他国家的中学教育时间长一年,也比德国其他类型高校(包括高等专科学校)所要求的中学教育年限长一年。完全中学是德国中学教育最高水平的代表。其培养目的就是为高等教育做准备。这保证了职业师范教育的高起点。 (2)职业师范教育还要求生源必须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或职业经历,而普通师范教育就没有这种要求。职业师范教育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不同于普通师范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必须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如果没有事先的知识技能储备,仅仅依靠短期的高等教育,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极为困难。对于只接 受普通教育的完全中学毕业生,大学则安排其企业实践,补上职业技术这一课。通过长期实验北威州出现了一种新型培训,即定期培训。

学校培训与普通教育相结合,按照这一模式,已为有能力的年轻人创造了许多有吸引力的培训项目,学生一方面可以在普通高校学习专业,另一方面,他们可以申请某一专业的职业培训,比如教育、外语、物理技术或者环境保护等等。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他们可以带着实际问题到大学里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这样,这些学生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培训和大学学习,比以前的学生节约了大量时间。教师可以边讲授理论知识,边传授与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另外,通过每周安排36学时的课程(远远多于职业学校每周授课8至12个小时),来实现这种“双重培训”。因此尽管没有大学入学考试,德国却保证了职业师范教育生源具备良好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基础。 2.职教师范专业设置体系科学合理 德国在对社会职业和中等职教专业进行分类时,制定了科学的职教师范专业设置体系,分为电气、机械、建筑、化工、造型技术、经济与管理、护理与健康、家政与营养、印刷技术、纺织与服装、生物技术、农业园林和社会科学等13 个大类,共46 个专门化方向 。教育内容各专业大类中基础部分相同,只是在专业深化阶段学习内容有所不同。这一体系完全覆盖中等职教的所有专业,目前,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按照这个规范化的专业设置体系,结合各地实际需求进行布点,按专业大类招生注册。 3.教学组织方式开放、灵活,但不失规范 德国大学教育历来崇尚学术自由和学科研究,教学多以开放方式

精选2019-2020年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课后辅导练习

精选2019-2020年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建设之路的探索课后辅导练习第七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严重失误不包括( )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大跃进运动的是( )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图是某地的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其中1958年的亩产量远高于其他年份。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C、杂交水稻技术的使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具有历史震撼力的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 ) A、“文化大革命”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 ) A、开展土地改革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进行文化大革命 D、进行大跃进运动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那一年: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②中共“八大”胜利召开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④“文化大革命”全面发(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计算机领域发展前沿,在职业教育教学及计算机应用领域有较强适应性,能胜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企事业机关的应用软件开发和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维护等工作的复合型师资或企业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热爱教师职业,热爱计算机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熟悉计算机方面的相关法规,遵纪守法,善于合作;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教师素养;对计算机理论及应用有较全面的理解,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拥有组建和维护大中型网络、进行软件设计的基本能力,并获得国家或企业相关资格水平认证。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指知识及基本技能,特别是数据库、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具有熟练的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使用办公自动化平台进行各种文档的综合处理的能力。 2.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掌握计算机系统组装、维护、调试和安装软件的实际操作技能,具备安装、调试网络的知识并在实际中解决具体网络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程序设计的设计思维,有使用平台设计、开发应用软件的能力。 4.了解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5.具有现代职业教育观念,了解职业教育发展动态,掌握先进的职业教育方法和手段,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和改革发展的需要。 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和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能力。 7.具备计算机专业相关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三.修业年限:标准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毕业最低学分:168学分 六.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关心国家发展》公开课教案_1

关心国家发展 课题关心国家发展教 师上课时 间 2018年5月16日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主要侧重于让学生感知国家的成就与发展中的不足,激发学生为国家取得成就而自豪,激励学生正视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看到国家正在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努力,从而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在讲新课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国家发展成就和存在的不足及措施,有利于学生感知国家变化,关注国家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国家建设方面的成就和发展中的不足,学会全面地看待国家建设中的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发展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鼓励学生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国家的发展成就而自豪。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国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备学生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的时期,其中初二学生尤为明显。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断乳期”。但这一时期也是他们体力充沛,精力旺盛。好奇好动,耳聪目明,力图表现行为上的独立自主,主动探索,热衷于追求新事物,发现新世界。在此时期,利用他们这一时期的身心特点学习本课。有利于学生懂得在当今世界复杂的局势中了解中国的现状,明白中国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地位。以此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激发他们关心国家发展的积极性。 备教法、学 法教法:1、讲授法 2、自主探究法 3、多媒体教学法学法:1、合作学习法 2、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应的多媒体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本课的学习。 2、学生:学生搜集整理关于中国目前各项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资料和分析取的成就的原因;同时搜集中国目前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或者落后的地方,并总结原因。

职教师资培养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职教师资培养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摘要:发展职业教育,师资是关键,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关键,是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障。国外职教师资培养的不同途径以及先进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职教;师资培养;国际比较;启示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职教师资仍是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如何培养符合时代所需的高质量职教师资是我国职教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国际上,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很早就开展了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工作,而且积累了大量成功做法和理论成果,学习和借鉴国际上成功经验对于推动我国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如何正确分析现状,吸取别国经验,克服’本国弊病,已经成为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稳步发展的关键。 一、国外职教师资培养的基本概况。 (一)德国 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具有很长的历史,以“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为培养目标,采用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以及一体化的培养过程。在德国,职业院校的教师在上岗前,必须接受4-5年的大学教育,结束时须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且成绩合格,然后进入为期两年的教育实习阶段,并要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在任职后,必须进行“进修培训”的继续教育,并且每两年必须脱产进修一次,其进修与物质利益挂钩,进修后可提高工资待遇,改变教师职务等。 (二)美国 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重视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工作,而且国家还出台了相应的法律保障。美国职教教师的认证既完善又严格,人职前都有严格把关,除了要求具备联邦各州政府规定的教师资格证书,还要有实践环节的专业培训,特别重视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师一般是由普通高等学校或师范院校培养,专业课教师一般来自高等学校或这些学校内可以设立授予职业技师资格文凭的教育学院。聘用的很多兼职教师大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专职教师教授基础课程,兼职教师教授专业课程。 (三)日本 从1949年起,日本结束了师范学校培养教师的历史,实行教师培养制度。日本主要培养职业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机构是职业能力开发大学,设立有四年制的长期课程和六个月的短期课程。四年制长期课程招收高中毕业生,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教师。六个月短期课程,是为具有专业技能

2019-2020年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0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课后辅导练习七

2019-2020年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0课建设之路的探索课后辅导练习七 第1题【单选题】 某一年,《人民日报》曾刊登署名为“新华社记者于澄建”拍摄的一组照片《欢跃在早稻“卫星”上》,图片说明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孩子们站在稻穗上,就像站在软绵绵的沙发上似的。”该期人民日报发刊于( )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等先进人物被誉为是“共和国的脊梁”,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公而忘私,艰苦创业 C、善于改革,勇于创新 D、反腐倡廉,崇尚节约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在全国开展的“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中,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袁隆平被提名为候选人。他们身上共同的优秀品质是( ) A、热爱祖国,敬业奉献 B、清廉执政,一心为民 C、献身科学,淡泊名利 D、会战石油,艰苦创业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 )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农村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根据所学知识,找出下列搭配错误的一项( ) A、“最可爱的人” 邱少云 B、“铁人” 王进喜 C、“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D、“两弹元勋” 钱学森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洋布、洋钉、洋油……”这些带洋字样的东西已经深深留在了那个时代,那么我国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结束了“洋油”历史的标志是( ) A、大庆油田的建成 B、胜利油田的建成 C、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长 D、新型电子工业从无到有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叶永烈在《写在炉边的几页日记》中写道:“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文中反映的现象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 A、抗美援朝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大跃进时期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报告

材料出处: 2010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材料(2009年中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初稿)节选)——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编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报告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在提高对职教师资认识的基础上,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支撑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到以提高质量、强化特色、突出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根据已经公布的最新《教育统计年鉴》,截止2008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总数37.7万人,其中正高、副高、中级、初级、无职称的比例为3∶25∶34∶28∶10,全国高职教育生师比17.2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要求的提高和实践过程中对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目标和培养模式认识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我国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总体上,在专任教师总规模、教师学历结构、“双师”结构、教师培训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主要成绩 1.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总数快速增长 1994—2001年,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数量基本稳定在6万人左右,上下波动不超过1万人,2002年达到15.6万人,2008年增加至37.7万人,约为2001年的7倍还多。保证了高等职业院校拥有一支稳定的能够保证基础课程教学需要的专任教师队伍。 2.高职教师学历结构大幅改善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的规定,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的比例必须达到15%以上。2004年全国高职院校的平均比例为14.6%,2008年达到26.2%。高职教师的学历结构大幅改善。 3.“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普遍得到重视 职业教育尤重言传身教,一名合格的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除了要胜任课堂教学,还需要对企业和市场有必要的了解,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能够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这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教师素质提出的必然要求。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双师型”教师已经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建立起了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习、实践、兼职甚至轮岗的培养培训制度。 4.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建设思想得到认可,建设工作初见成效 基于实践,高职教育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已从原来的面向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培养提升至在兼顾专业课教师“双师”

职教师资专业化培养

职教师资专业化培养:层次、机构及方式 喻忠恩许玲*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州 510665) 内容摘要:硕士层次职教师资培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普通高校专业教育与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相结合的、开放的“3+1”模式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是我国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硕士;职教;师资,专业化 基金项目:200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课题“硕士层次中职师资培养模式探索”(GJA094001)。主持人:许玲。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改革以及内涵建设的不断推进,职教师资专业化培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2011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职教师资队伍提出了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要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引领,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制度和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为保障,以实施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进一步充实数量、提高素质、规范管理、加强保障,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适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①不过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未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职教师资专业化培养的路径。尽管学术界就职教师资素质结构及其如何实现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较多的探讨,但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如现阶段应该主要培养什么层次的职教师资、应该由谁来承担培养任务以及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培养等。本文试图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以及职教师资培养的实际,就硕士层次职教师资专业化培养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一、硕士层次职教师资规模培养势在必行 我国职教师资专门化培养主要是由上个世纪80、90年代建立或改建的职技高师院校以及部分普通高校内设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来承担。30年来,这些院校为我国职业院校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一大批本科层次的师资人才,为职业院校教师普及本科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职业院校师资学历层次的提高以及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本科职业教育,以本科层次为主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开始面临重大挑战,硕士层次的职教师资的规模化培养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首先,当前职业院校的师资需求集中在硕士层次。由于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师资队伍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极大的充实,整体学历水平提高迅速。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例。教育部网站信息显示,到2014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中已基本普及本科学历,具有硕士学历及以上的比例已经达到6.24%。②事实上,在沿海发达地区的比例远高于这一平均数据。根据广东省教育厅高中职处提供的2014年统计数据,在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在职教师中,拥有本科学历的将近90%,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例为7.3%;而在珠三角地区,许多城市的 *喻忠恩(1970-)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学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育史;许玲(1965—)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教育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育管理。

英、美、德三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比较研究

英、美、德三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比较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逐渐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均有令人瞩目的表现。随着职业教育发展外部环境的日趋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质量仍然是近几十年来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尽管我国在职教师资培养方面做出了诸多改革尝试,但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仍不完善,既缺乏培养高层次职教教师的渠道,又大多复制普通师范教育模式,无法彰显职教教师的特色。而当我们放眼国际,发现发达国家的师资培养或教师教育都经历了一个从非组织化到组织化的过程,组织化的教师教育发展同样也影响着各国职教师资培养的改革进程。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职教教师培养已逐渐体现了专业化的态势,形成了不同的职教教师培养模式,基本实现了职 教师资培养的外在形式专业化;与此同时,促进专业教学论等职业教育基础学科的教学与研究的发展,也成为了许多国家推进职教师资培养内在实质专业化进程的共识。综上,基于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困境的思考,使得本研究投向了国际视野,并聚焦在了发达国家职教师资 培养专业化的外在形态和内在功能上,力图找寻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改革有益的借鉴与启示。具体而言,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各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专业化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是如何促进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二是各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专业化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借鉴与启示是什么?聚焦于上述核心问题,本研究着眼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现实困境,以探

寻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外在形式专业化和内在实质专业化的 发展路径为逻辑起点,以VPCK(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知识)为理论工具,以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为主要方法手段,并遵循“由演绎到归纳”的研究路线,展开了四个模块、七个章节的研究内容。第一模块以本研究的意涵解读和分析框架构建为核心主题,具体包括第一章“绪论”以及第二章“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分析框架”两个章节。随着教师专业化的概念逐渐从社会学意义过渡到教育学意义,其中心议题亦从关注教师外在社会地位的提升转向关注教师内在的专业发展,这也使得师资培养从职业定向型转向了专业化的师资培养。因此,专业化也成为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必然取向。然而,从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的改革来看,师资培养在外在形式上逐步走向了“专业化”的道路,而较易忽略教师内在的专业发展。而20世纪80年代舒尔曼针对普通教育领域提出的PCK(学科教学知识),从知识论的角度为师资培养内在专业化提供了一种新视角。鉴于此,该模块将普通教育教师研究领域的PCK 相关理论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并对其进行再概念化为VPCK(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知识),以作为考察职教师资培养内在专业化的理论工具。基于上述分析,该模块最后选取英国、美国和德国作为本研究的比较单位;确立历史分析和剖面分析两·条研究线索;从外在结构和内在功能两大维度上选取专业标准、资格认证、课程设置三大基本要素以及VPCK的培养作为本研究比较分析的参照项;并最终构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比较分析框架与分析模型。第二模块以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演变、基本要素和主要特点分析为核心主题,具体包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浅谈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日期: 2

浅谈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龙山县第一职业中学师孝先 摘要: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培养出的学生质量的优劣,其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师资水平问题。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的缺乏,已成为制约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强化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完善职教师资培训机制,加强职校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统筹调配、使用师资,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计划的培养专业教师。 关键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专业培训职业教育办得是否有特色,能否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中、初级人才和新型劳动者,关键的一点是要建立一支数量足、质量高、专兼结合,以专为主,比较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职业教育工作的目标。怎样才能办出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呢?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一项根本性的措施。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至今,一个始终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就是师资问题。正确分析现状,利用优势,突破难点,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稳步发展的关键。本文就如何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作一初步分析,并提出对策思考。 一、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教师缺乏

八年级上册政治部编版教案:第十课 建设美好祖国

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 第1课时关心国家发展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国家的巨大进步,激发自豪感。 ◆能够正视国家发展中的问题,增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 2.能力目标 ◆能够全面认识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面临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建设中的问题。 3.知识目标 ◆了解祖国取得的巨大进步和伟大成就。 ◆了解国家发展中的问题,知道国家正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重点: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难点:应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百采取的措施。 【导入新课】 教材导入:阅读教材P103运用你的经验,回答: 结合以上图片,说说国家建设取得的成就。 答案提示:以上图片反映了我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除了科技以外,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教师:这一系列的成就让我们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厉害了,我的祖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国家发展,今天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在国家发展方面。 【讲授新课】 一、为祖国成就感到自豪 1.阅读教材P104探究与分享,回答: 结合你的所见所闻,就其中的一条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提示: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穿衣颜色单一,而现在衣服五颜六色,追求时尚;原来人们只是吃饱,而现在追求吃好、讲营养;原来人们骑自行车,而现在多是摩托车、小轿车;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时尚。 2.教师:飞驰的高铁列车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听证会的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我们的衣食住行用条件也更加充分……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感受到国家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3.阅读教材P105阅读感悟,回答: 你从材料中感受到什么? 答案提示: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回答。 4.教师: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了新的蓬勃生机;科技创新成就斐然;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陆续出台,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国在

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58707823.html, 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探索 作者:刘韧 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2017年第03期 【摘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建成改变了传统的依靠师范院校培养师资的模式,开 创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新局面。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关系到基地自身是否能长期稳定发展,关系到我国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是否能真正取得成效。本文从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主要功能入手,探析基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应对困难的措施,进一步推动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加快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问题;评价机制;信息化管理;培训形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8-0127-02 目前,我国已建成93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改变了传统的依靠师范院校培养师资的模式,旨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省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及企业和社会资源,努力开创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新局面。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基地自身是否能长期稳定发展,关系到我国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是否能真正取得成效。但是,多年来各基地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各项工作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从而不断发挥基地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实效。 一、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主要功能 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依托各省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及企业和社会资源,遵循职教师资培养的规律和特点,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以帮助职业教育教师拓宽专业领域知识,提升教学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的师资培训工作,为职教师资搭建一个快速成长的平台。这能有效解决我国职教师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缺乏等问题,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升职教师资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纵深发展。 二、各基地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 项目统筹管理机构不明确,专项经费使用和管理标准不一 目前,我国现有的93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分别由不同省、市、自治区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分配和监督管理,很多省、市、自治区出现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组织分工和实施协调不是由同一个行政职能处室来进行统筹安排,而是多个职能处室共同参与,各个职能处室的工作重点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容易造成基地与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工作汇报和问题处理渠道不畅,不利于整体区域性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组织开展。同时,教育部、各地教育行政

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 为切实提高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优化职业学校专业师资结构,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大力推进职业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内涵提升和质量提高,推动我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1〕17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苏政发〔2012〕149号)精神,结合武进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现就加强我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近年来,我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教师队伍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更加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大幅提高,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到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阶段,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加快解决生师比过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必须要把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摆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规划,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努力开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二、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人才成长规律,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引领,以加强骨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制度和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为保障,统筹规划,

关于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的素质结构及其培养模式研究

关于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的素质结构 及其培养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具体内涵是什么,“三师型”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结构,职业院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对“三师型”教师进行培养和建设,这些都将是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三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出发,对“三师型”教师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三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论文关键词:“三师型”教师;素质结构;培养模式;建设 一、“三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背景与内涵 (一)“三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背景 职业教育主要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它强调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质是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到注重内涵建设的转折期,这一转折意味着对职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职业教育质的提高的保证是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较短,职业教育理论较为薄弱,在职校教师培养及队伍建设方面缺乏成熟的理论与经验指导。职校教师的培养及队伍建设是参照普通教育师资培养及队伍建设来开展的。“三师型”职校教师的出现,可以改变目前职业学校中专业知识由专业教师来任教,实践操作技能课程由实验教师来指导,职业指导课程由学工处或各系分管学生工作的人员来承担的现状,做到教学、实践、就业指导三位一体,实现1 1+1+1的效果,突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指导、就业心理测试、人才测评、个性化创业”的一体化、专业化、课堂化、全程化。 (二)“三师型”教师的内涵 “三师型”教师是指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还能帮助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的教师。“三师型”教师能够了解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及能力要求,并能将行业和职业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就业、创业架起桥梁,开出直通车。本文认为“三师型”教师队伍是指具有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能力、具有专业技师能力以及职业指导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三师型”教师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比较明确的定义,对职教师资严格按照“三师型”教师来要求的,除了强调具有教师和专业技师(如律师、会计师、医师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及职业指导能力外,尤其强调真正的“三师型”教师不是教师和工程师以及就业指

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及其特点

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及其特点 德国的经验表明,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经济发展与民族进步的关键前提,也是个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生产力形成互为因果的良性互动关系,被看作是实现经济起飞的秘密武器。德国之所以拥有优质高效的职业技术教育,重要原因之一是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而这支师资队伍的形成又依赖于德国出色完善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 一、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性首先表现在有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培训场所上,这也决定了德国职业教育师资结构的双元性。在德国,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师资主要有两种,即职业学校的教师(Lehrer)和在职业学校之外的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是企业)的实训教师(Ausibilder)。学校的教师分为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两种。由于各种教师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不同,所以他们的任职资格和培养途径也各不相同。 (一)实训教师的任职资格及其培养 1.实训教师的任职资格 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法》和《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只有在'品格上和业务上均适合职业教育工作,并且具有条例中所要求的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并通过相应考试的人',才可以作为实训教师。业务上的要求:年满24岁并且接受过相同职业及就业方向的职业教育并通过国家承认的相应专业的考试或在考试机构通过相应的专业考试并有该职业一定的实践经验。要具备必需的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则由各主管部门(如工商行会和手工业行会等)负责组织建立考试委员会,对其进行笔试和口试。 2.实训教师的培养 ①培养机构:实训教师的培养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是通过一个完全开放的教育市场进行的。培养机构既有各种公、私立学校,也有行业协会、工会等组织的办学机构,还有企业(主要是大型企业)举办的培训班。 ②培训内容:实训教师的培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业务资格培训、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进修。业务资格培训就是在国家认可的各种培养机构接受相同职业及就业方向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培训内容是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根据《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而制订的教学大纲及内容。各部分的内容为: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职业教育的计划和实施;接受职业教育的青年人;法律基础知识。各培训机构可按照大纲自行编制教材,市场上也有很多现成的教材可供选择。 3.实训教师的进修 大企业一般有教育培训部门定期举办实训教师进修班和研讨会。进修期间教师的工资照常支付。为了保证实训教师的专业技术进修能与企业的实际技术水平相适应,一些公司常安排实训教师和生产部门的技术人员参加同一个进修班。中、小企业则常根据需要派实训教师到相应的机构去进修,由企业承担全部或部分学费。教师们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一些自费进修班,并能酌情从劳动局得到部分学费资助。(二)职业学校的教师及其培养途径 1.理论课教师的培养 ①理论课教师的任职资格:理论课教师必须接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和教育学院教育,并通过国家的两次考试。 ②理论课教师培养的两个阶段 A.理论课教师培养的第一个阶段——大学教育(4年) 大学教育是在综合性的大学或技术大学中进行的。主要有三种办学模式:大学内为培养职业学校理论教师而独立设置的有关专业;在培养工程师(或其他专业人员如经济师)的专业学科内,除部分与工程师相同的专业教育外为职业教育理论教师增加职业教育学理论与职业教育实践能力;作为大学内的继续教育,如专门对高等专科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教育学方面的培养等。根据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通过的《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框架协议》,各州教师培养内容及要求大致相同并互认学历。在此阶段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共设置了13个

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探索

“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探索——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自动化专业为例 2013年07月12日13:53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05期作者:许建平方健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10 摘要:在校企校教师教育联盟的基础上,构建“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以职技高师院校为主体,联合企业和中等职业学校,由校企校三方共同确定职教师资培养内涵,共同开发教师能力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组织考核评价,校企校合作贯穿于职教师资培养的全过程。 关键词:职教师资,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校企校教师教育联盟背景下,提出“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职教师资培养模式。该模式是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愿景,融合校企校多方智力与资源优势,以培养适合中职学校需要的“双师型”教师为主要目的。 一、“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内涵 “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是以职技高师院校为主体,联合企业、中职学校,打造校企校人才培养联合体,由校、企、校三方共同确定职教师资培养内涵,共同开发教师能力标准,由联合体组织本校骨干教师、企业行业专家、企业一线技术员工、中职优秀教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共同组织教学和考核评价。“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一)共同开发课程 在课程改革方面,按照“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成立由企业工程师、中职优秀教师、学院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团队,通过调研行业企业、中职学校岗位需求,召开企业专家、中职优秀教师访谈会,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实行项目负责制,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打破以往知识传授、实验练习的学科体系,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造教学环境,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上形成特色和优势,构建模块化项目课程模式,实施融“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课程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1.职业基本素养模块 以模块课程形式开设,由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学术素养三个模块组成。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通用能力。人文素养模块和学术素养模块由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语文、体育与健康、文献检索、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组成;职业素养模块由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与政治、职业生涯等课程组成。 2.专业教学模块 主要培养学生的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该模块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学、职业心理学、专业教学法、课程开发等课程。其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职业教育本质特点,了

从职教教师教育体系入手谈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

从职教教师教育体系入手谈职教师资的培 养培训 摘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相关研究存在若干问题,当前的研究尚缺乏对整个职教教师教育体系的研究。为此,应从推进职教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探索中国特色职教教师教育模式及完善职教教师教育的相关制度等三个方面入手来构建职教教师教育体系。从专业化的角度结合中国职教教师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来探讨职教教师教育体系的构建是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问题研究的总体趋势,也是积极推进中国特色职教教师教育体系研究进程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职教教师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2-062-02 一、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相关研究的现状 纵观近几年来我们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相关研究,成果颇硕:从研究的切入点看,有从培养培训机构的建设人手来探讨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有从企业参与的角度来阐述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也有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出发来反思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从研究的内容看,主要涉及职教师资的准入标准、培养培训的模式、课程体系、教师资格制度等;从研究框架上看,绝大部分遵循“现状一问题一对策”

或“国外经验一启示(借鉴)”的思路。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研究,研究者都不约而同地将研究目标指向职教教师的专业发展,即从专业化的角度对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问题展开论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令人欣喜的进步,但从总体上看,当前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问题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 1.目前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培养培训的问题本身,而极少考虑问题背后的根本原理。很多研究者在探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问题时仍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初级阶段,没有深入研究现象背后的理论基础。比如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相关制度解读、政策原理剖析等的研究还是凤毛麟角。以问题为中心是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如果只关注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而不去思考引发问题的深层原因及其理论机理,这样研究出来的所谓“对策”充其量也只是一种摆设,治标而不治本。 2.目前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对其他国家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经验的借鉴,缺少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研究,“外来模式”居多,切合本国、本地区的成功模式极少。必须承认,我国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起步较晚,加上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在探索中国特色职教教师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所难免。但有些研究者过于依赖其他国家的先进模式,夸大了启示的作用,没有经过实证考察就进行“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