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苯丙乳液改性水泥修补砂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苯丙乳液改性水泥修补砂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苯丙乳液改性水泥修补砂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苯丙乳液改性水泥修补砂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苯丙乳液的合成及其改性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本科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 告 实验课程高分子合成实验 实验项目苯丙乳液的合成及其改性 专业应用化学班级10应化 学号73 姓名邓亚中 指导教师宋建华 开课学期2012 至2013 学年 2 学期时间2013 年 5 月9 日

反应就终止了,这称为第三阶段。 乳液聚合技术重要的特征为分隔效应,即聚合增长中心被分隔在为数众多的聚合场所内, 这一特征使得乳液聚合过程具有较高的聚合速度以及产物分子量高等优点, 同时还使生产工艺乃至产品结构和性能易于控制和调整,通过聚合工艺来实现聚合物结构和性能的优化。 乳液聚合方法及聚合产物也存在自身的缺点。例如,自由基碎片及乳化剞的存在使得乳液聚合产物不能高于高纯领域;与本体聚合相比,乳液聚合的反应器有效容积量由于分散介质的存在而被降低。 (2)本课题的聚合机理:使用含乙烯基的有机硅烷改性苯丙乳液,是直接利用乙烯基有机硅氧烷单体中的双键和苯丙乳液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其分子结构较小,相对聚有机硅氧烷大单体来说更容易与苯丙乳液共聚,因此使用较少的用量就可以达到改性要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 )对苯丙乳液进行改性,一方面可通过烷氧基的水解缩合反应形成交联结构,提高共聚物的强度,改进性能;另一方面, 共聚物中未反应完的 Si-OH 基可与无机基材表面的羟基等作用,形成氢键或化学键,提高与被粘表面的粘接强度。 3.实验装置与材料 (1)实验设备 三口烧瓶、冷凝管、恒压滴液漏斗、电动搅拌器、恒温浴、温度计、玻璃棒、烧杯、分析天平 (2)实验药品 设备装置图 药品名称 分子量 规格 用量 苯丙乳液 苯丙乳液改 性 十二烷基硫 酸钠 1.7g 3.4g JS86 1.7g 3.4g 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甲酯 丙烯酸丁酯 苯乙烯 氨水 -- -- 适量 适量 有机硅 (KH-570) -- -- -- 乙二醇 -- 过硫酸钾 1.5g 1.5g

水泥砂浆地面找平层质量通病防治

水泥砂浆地面找平层质量通病防治 【常见质量问题】 1、空鼓 现象特征: 地面空鼓多出现于面层与垫层之间,或垫层与基层之间,用小锤敲击有空鼓声。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开裂。严重时大片剥落,破坏地面使用功能。 2、裂缝 现象特征: 出现不规则裂缝,有的表面裂缝,也有连底裂缝,位置和形状不固定。3、起砂 现象特征: 地面表面粗糙,颜色发白,不坚实。走动后,表面先有松散的水泥灰,用手摸时象干水泥面。随着走动次数的增多,砂粒逐渐松动或有成片水泥硬壳剥落,露出松散的水泥和砂子。 4、不平 现象特征: 平整度达不到要求,木地板铺上后空、响。 地面起砂 地面空鼓、裂缝 【原因分析】 1、原材料质量及配比问题。水泥强度不够,拌和不均匀,水灰比不符合要求等。

2、基层处理不到位,面层厚度不均匀一致,厚薄悬殊过大。 3、未按照施工工艺施工,打点或冲筋间距过大,压光时间不恰当,压光遍数少。 4、养护时间不够,过早上人。 【标准工艺】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1)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应小于32.5级,并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 (2)砂:应采用中砂或粗砂,过8mm孔径筛子,含泥量不应大于3%。 2、作业条件 (1)地面(或楼面)的垫层以及预埋在地面内各种管线已做完。穿过楼面的竖管已安完,管洞已堵塞密实。有地漏房间应找好泛水。 (2)墙面的+100cm水平标高线已弹在四周墙上。 (3)门框已立好,并在框内侧做好保护,防止手推车碰坏。 (4)墙、顶抹灰已做完。 二、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找标高、弹线→ 洒水湿润→ 抹灰饼和标筋→ 搅拌砂浆→ 刷水泥浆结合层→ 铺水泥砂浆面层→ 木抹子搓平→ 铁抹子压第一遍→ 第二遍压光→ 第三遍压光→ 养护 2、工艺要求

苯丙乳液的合成及其改性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令狐采学 本科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课程高分子合成实验 实验项目苯丙乳液的合成及其改性 专业应用化学班级 10应化 学号 1005100073 姓名邓亚中 指导教师宋建华 开课学期 2012 至 2013 学年 2 学期时间2013 年 5 月 9 日 一、实验方案设计

使表面活性剂的分配不平衡,导致溶解在水相中的表面活性剂移过来,胶束中的进入水中,以建立新的平衡。 随着聚合反应的行进,胶束最终全部消失。从此时起不再有在胶束内形成的聚合物了。这就是说,反应体系中的聚合物颗粒数从此开始恒定了。这称为第一阶段。 在这阶段以后,聚合反应的速度就受控于单体从单体液滴经水相移向成长中聚合物颗粒的速度了,在这阶段中,总的反应速度是加速的,因为成长中的聚合物颗粒是在不断地增加着的。 随着自由基不断地在水相中产生,低聚物自由基也不断地产生,不断进入聚合物颗粒。如果进入的是一个正在链增长的聚合物颗 1粒,由于自由基的高反应性,那么两个自由基相互反应会立即使链终止,待另一个低聚自由基再次进入后使链增长重新开始。这样,从整个体系统计地说,有一半颗粒处于链增长状态,另一半处于链终止状态。这样反复地进行,直至液滴中单体耗尽,这称为第二阶段。在这阶段中由于颗粒数基本上是恒定的,所以反应速度也基本上是恒定。 液滴中单体耗尽后,聚合反应只在残存于聚合物颗粒中的单体上进行,而这些单体也逐渐减少,所以反应速度就逐渐减慢了,直至这些单体耗尽,于是聚合反应就终止了,这称为第三阶段。 乳液聚合技术重要的特征为分隔效应,即聚合增长中心被分隔在为数众多的聚合场所内, 这一特征使得乳液聚合过程具有较高的聚合速度以及产物分子量高等优点, 同时还使生产工艺乃至产品结构和性能易于控制和调整,通过聚合工艺来实现聚合物结构和性能的优化。 乳液聚合方法及聚合产物也存在自身的缺点。例如,自由基碎片及乳化剞的存在使得乳液聚合产物不能高于高纯领域;与本体聚合相比,乳液聚合的反应器有效容积量由于分散介质的存在而被降低。 (2)本课题的聚合机理:使用含乙烯基的有机硅烷改性苯丙乳液,是直接利用乙烯基有机硅氧烷单体中的双键和苯丙乳液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其分子结构较小,相对聚有机硅氧烷大单体来说更容易与苯丙乳液共聚,因此使用较少的用量就可以达到改性要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 )对苯丙乳液进行改性,一方面可通过烷氧基的水解缩合反应形成交联结构,提高共聚物的强度,改进性能;另一方面, 共聚物中未反应完的 Si-OH 基可与无机基材表面的羟基等作用,形成氢键或化学键,提高与被粘表面的粘接强度。 3.实验装置与材料 (1)实验设备 三口烧瓶、冷凝管、恒压滴液漏斗、电动搅拌器、恒温浴、温度计、玻璃棒、烧杯、分析天平 (2)实验药品 设备装置图 药品名称 分子量 规格 用量 苯丙乳液 苯丙乳液改性 十二烷基硫 酸钠 288.38 A.R 1.7g 3.4g JS86 1.7g 3.4g 丙烯酸 1.4ml 1.4ml 甲基丙烯酸 甲酯 6.6ml 6.6ml 丙烯酸丁酯 128.17 A.R 15.6ml 15.6ml 苯乙烯 104.14 A.R 15.7ml 15.7ml 氨水 -- -- 适量 适量 有机硅 (KH-570) -- -- -- 1.44ml 乙二醇 62.07 A.R -- 0.4ml 过硫酸钾 170.32 A.R 1.5g 1.5g

旧墙面修补粉刷方案

旧墙面修补粉刷方案 一、工程做法 (1)剔凿空鼓墙面,清理基层 (2)原有墙面基层处理 (3)刷素水泥浆一遍(内掺建筑胶) (4)9厚1:3水泥砂浆 (5)6厚1:2.5水泥砂浆找平 (6)5厚干粉类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中间压入一层耐碱玻璃纤维网布 二、聚合物施工 一、准备工作: 1、所有材料均应有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 2、施工前的检查验收及施工作业条件: ①施工基层要经过自检并经建设、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防水聚合物砂浆施工,用2米靠尺和楔形塞尺按外墙施工规范要求检查基层,作为验收记录。 ②基层表面必须干净坚固、无泥土、油垢、松散漏浆等。 ③外墙和外门窗口施工及验收完毕,基层达到工程质量验收要求。 ④管根部、洞口处、结构转角等细部构造处,已经进行增强处理,管根部周围在基层宜剔宽深约为1㎝的槽,用聚合物水泥聚合物水泥砂浆嵌入凝结后再涂抹聚合物水泥砂浆一道加强. ⑤施工机具准备电动搅拌器、抹子、托板、拉线、计量工具、2米靠尺、阴阳角抿子、墨斗、外接电源设备。 二、施工工艺流程: 具体工艺流程:基层清理→隐检→刷基层表面纯防水胶浆一道→抹底层砂浆→抹面层砂浆→补洞修理→验收→防水弹性涂料或饰面砖。 三、施工操作: 1、挂线 挂基准线:在建筑物外墙大角阴、阳角及其它必要处挂垂直基准线,在每个楼层适当位置挂水平线、以控制粉刷层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2.配制聚合物外保温粘结砂浆: ①集中搅拌:按胶乳:水泥:砂:水=0.25:1:2:0.2的配比将聚合物防水砂浆搅拌均匀,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拌和要均匀,颜色一致,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分钟; ②配制砂浆工作需有专人负责。 3.抹基层砂浆:基层经验收后进行聚合物砂浆抹灰施工,用抹灰抹子抹灰分基层面层,厚度控制在每次2~3毫米。 4、面层砂浆:基层砂浆凝结成膜后再抹面层砂浆,厚度控制在1~2毫米,面层砂浆切忌在一处不停地揉搓,防止空鼓。基层和面层总厚度不宜大于5毫米。 5、抹灰各层应紧密贴合,每层宜连续施工,抹灰面应留置在自然断开处,阴阳角处、分格缝处、挑台等处;如必须留茬时,采用阶梯坡形茬,但必须离开阴阳角处200mm;接茬要依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 四、检查验收 1、聚合物水泥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所用材料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质量规定。 2、聚合物水泥砂浆表面应密实、平整,阴阳角处应光滑顺直。 3、砂浆层表面施工缝留茬位置应正确,接茬应按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 4、聚合物水泥砂浆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的85%,检查方法:尺量检查。(注:检查应在砂浆凝结前进行;)

建筑涂料用苯丙乳液的研制

第23卷第2期2005年6月 胶体与聚合物 Ch inese Jou rnal of Co llo id&po lym er V o l.23 N o.2 Jun.2005建筑涂料用苯丙乳液的研制 周 艳 丁正学 (湖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武汉 430062) 摘 要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为主要单体,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苯丙乳液,研究了软硬单体的配比、硬单体中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相对量和丙烯酸的用量等对乳液及乳胶漆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苯丙乳液;乳胶漆;耐洗刷性 X苯丙乳液是苯乙烯、丙烯酸酯类等单体共聚的乳液。以其作为主要成膜物质所配制的苯丙乳液涂料无毒、无环境污染,有很好的耐候性、保色性、耐水性、耐碱性,因而在内外墙乳胶漆及其它水性涂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由于乳液聚合物特殊的合成原理及成膜机理,它的耐水性、光泽度及附着力与其它聚合方法获得的聚合物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苯丙乳液的应用性能的研究日趋活跃[2]。本文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AA)为主要单体,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苯丙乳液,并研究了软硬单体的配比、硬单体中苯乙烯(St)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用量和丙烯酸(AA)的用量等对乳液及乳胶漆性能的影响,为减少苯丙乳液生产中残渣量及提高涂料的耐洗刷性,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数据,对指导实际生产具有参考价值。 1 实验部分 111 实验原料 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丙烯酸羟乙酯(H EA)、十二烷基硫酸钠(SD S)、O P210、N2羟甲基丙烯酰胺(N2M A)均为工业级,过硫酸铵、碳酸氢钠均为化学纯,去离子水自制。 112 制备工艺 11211 乳液的合成 将部分乳化剂、去离子水、单体和引发剂加入反应器预乳化,另一部分乳化剂、去离子水、单体和引发剂加入装有搅拌、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开动搅拌,乳化,升温至82℃,反应至体系变蓝、回流明显减少时滴加预乳化液,3h滴完,在84~86℃保温反应115h,再升温至96℃反应015h后降至室温,用氨水调节pH值至7~8,100目网过滤出料。得含固量为50%的乳胶,为乳白色带蓝光的液体。11212 乳胶漆的配制 在搅拌分散多用机中加水、增稠剂中速搅拌分散溶解,然后加入有关助剂,颜、填料,高速搅拌分散至粒度合格后,调至中低速下加乳胶搅拌分散,再加入助剂并用氨水调pH值,搅拌分散合格后出料。 113 性能检测 11311 乳液黏度 在室温(20℃)下采用涂—4杯测乳液的黏度,单位秒(s);用斯托默黏度计测定乳胶漆的黏度,单位KU。 11312 乳液室温成膜速度 将乳液倒入深,宽,长相同的槽中,观察其变成无色透明的固体时的时间。 11313 乳胶膜吸水率 将透明乳胶膜置于装满水的小烧杯中24h后取出,用滤纸吸取表面的水分,再按下式计算漆膜吸水率: 漆膜吸水率=(吸水后漆膜量2干燥漆膜量)干燥漆膜量×100% 11314 漆膜遮盖力 用Q T G2?涂膜涂布器将配好的乳胶漆涂布于黑纸板上干燥,观察露底现象,区分遮盖力。 11315 乳胶膜硬度 用QB Y—?型漆膜摆式硬度计按GB1730282执行测定。 11316 乳胶漆耐洗刷性 用TL XY型涂料耐洗刷仪按GB9266288执行测定。 11317 乳胶膜耐冲击性 用Q CJ型漆膜冲击器X收稿日期:2005-02-10

修补砂浆

PM-R-60聚合物水泥修补砂浆 PM-R-60聚合物修补砂浆是由PM-R-60乳剂、特种水泥、指定级配的硅砂及添加剂经过混合加工制成的聚合物水泥砂浆。 特点 较好弹性和低收缩率保证了砂浆的密实度和收缩调整的能力,使砂浆不开裂。 与既有混凝土构件有很高的粘接力,以及相一致的线膨胀系数。 施工方法简单易行。 应用范围 桥梁、建筑结构等混凝土构件劣化、损坏部分的修补。 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凹陷、麻面等的修补。 使用方法 表面处理 除去混凝土构件的松动劣化部分,并将修补部分表面的灰尘、油脂、浮浆等污物彻底清除,以保证修补砂浆与既有混凝土表面的结合效果。 如果钢筋混凝土构件破损已伤及钢筋,需对钢筋进行处理,如果露筋锈蚀则需除锈,为了抑制钢筋继续锈蚀,避免环蚀效应,可在钢筋及

其周围混凝土表面涂刷渗透迁移型钢筋阻锈剂,尔后再进行修补。 聚合物砂浆配比 材料:由湿组份与干组份两部分组成 湿组份:PM-R-60乳剂 干组份:52.5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级配硅砂,及添加剂。 配比(按重量比) 水泥:级配硅砂:PM-R-60乳剂:添加剂=1:3:0.57:0.002 拌合 将PM-R-60乳剂倒入非金属的拌合容器中搅动2分钟; 将干组份水泥、级配硅砂及添加剂充分混合均匀; 将干组份混合物倒入搅拌均匀的PM-R-60乳剂中,低速搅拌至外观均匀后,再搅拌2分钟。 注意:砂浆拌合后应在可使用时间(约20分钟)内用完,为避免浪费,一次不要拌合太多。使用人工拌合时,必须流水作业,边拌合,边施工。施工温度要求在5℃以上。 涂抹砂浆

将待修补面用水浸润至饱和但无明水,先涂刷一层PM-R-60底胶(52.5快硬硫铝酸盐水泥:乳剂=1:1)。 修补路面时用铁锹运料需反扣在修补面上,用镘刀镘平、拍打、抹光。 涂抹方法与普通水泥砂浆相同。 聚合物修补砂浆最小厚度为1.5cm;修补面的周围应凿有宽2cm 深2cm的槽以保证修补砂浆与原混凝土面的良好结合。 砂浆浇注的同时必须用振捣器进行振捣,如不具备该条件则必须用抹子或其它工具压实。 养生 初凝后三小时内洒水,但需注意第一天内避免雨淋或暴晒。 包装 PM-R-60聚合修补砂浆乳剂20公斤/桶 存贮 PM-R-60乳剂应储存在密闭的非金属容器中,在温度10℃~30℃下保存,使用期限12个月。 注意事项

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与我们所学苯丙乳液的制备的比较和讨论 我们所做实验是以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来合成苯丙乳液;而我所介绍的实验是以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合成有机改性苯丙乳液。以这两个实验作对比,讨论聚合工艺、聚合温度、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加入量和加入方式、乳化剂用量和配比对乳液综合性能的影响。 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广泛用作建筑涂料、地面涂料、金属表面涂料、粘合剂和胶粘剂等。由于自身化学性质的影响,其涂膜的耐水性、耐候性、抗老化、拉伸强度等存在一定缺陷,使其应用受到一定得限制。有机硅具有优良的防水、耐高低温、耐紫外线和红外辐射、耐氧化降解等性能。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产生三维网状交联结构,可明显提高涂层的耐候性、耐水性、保光性、弹性和耐久性等,作为性能优越的建筑内外墙涂料及木器漆的基料受到人们的青睐,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一、硅苯丙共聚乳液的合成的聚合工艺 预乳化法——即先用复合乳化剂形成预乳化液,再把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DB-151)混入剩余的预乳化液中;滴加单体法——将DB-151混入剩余的混合单体中;后加有机硅单体法——同样采用滴加单体法,

但DB-151是在其它单体滴完后再加入。 二、乳液的性能测试及结构表征 分别测定固含量、吸水率、钙离子稳定性、冻融稳定性、稀释稳定性、贮存稳定性、黏度、单体转化率、红外光谱(IR)分析以及X 射线衍射(XRD)分析等来检验其各种性能和结构。 结果与讨论 ⑴聚合工艺对乳液主要性能指标的影响 表一看出,采用聚合工艺1、2时,乳液是我性能优于采用聚合工艺3时的性能。 ⑵反应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反应温度对引发剂的引发效率、聚合速率、聚合物的摩尔质量影响较大。温度过高,引发剂速率快,聚合反应男与控制,会导致乳液爆聚,从而破坏乳液的稳定性;温度太低,则反应速度太慢。 表2采取聚合工艺2进行实验。

水泥砂浆抹面消除施工缝的绝招

当前,水泥砂浆抹面的应用仍相当普遍,但因施工作业面大、有障碍或多种原因,需中途间歇,会出现施工缝。由于对抹灰施工缝轻视,处理草率,所以继续施工时,新旧抹面接搓处的施工缝即形成疤痕,有碍观瞻,往往被目测质量检查减分,形成了易发的质量通病。为此我单位摸索出留反槎的作法,既简便易行,又行之有效,被工人誉为“消除抹灰施工缝的绝招”。现将具体作法介绍如下。 一、墙体抹灰留反槎的方法 1、无论内外墙底层抹灰或面层抹灰时,均应将需要留槎部位的墙面抹平槎麻或赶光压实,检查垂直度、平整度无误后,可将2m直尺水平或垂直方向压在欲留槎的部位,然后用铁抹子沿直尺下沿或一侧将多余的砂浆切掉;切除砂浆时,铁抹子尖应略向上或向尺身下挠斜,将斜槎切成60度左右,形成反槎。 2、当外墙有门窗或其他洞口时,抹灰留槎应尽量留在洞口上沿或下沿。为了保持洞口之间窗间墙外抹灰完整,在搭外脚手架时,应将脚手板的铁排木插入洞口上沿或下沿下降4皮砖的墙孔内。这样可给抹灰工留出运抹子空间,为施工缝留在最佳位置创造条件。 3、室内墙体抹灰留反槎的几个部位。 1)每上下两步脚手架交接处应留反槎。 2)电表箱、闸箱、消防箱等需要镶入墙体内的设施(备)不能及时供货时,在洞口四周100mm处留反槎(图3)。 3)外脚手架穿墙的铁排木或卸载的钢丝绳凸出内墙面且影响抹灰时,需在管端或钢丝绳两侧100mm范围内留反槎。 4)门口、哑巴口(无门框)、暖气槽两侧未抹1:2水泥砂浆护角时,应在洞、槽边缘以外100mm外留反槎。 5)距踢脚板高度上方50~100mm外留反槎。 6)在采暖或给水穿墙横管四周50~100mm外留反槎。 7)厨厕间屋顶穿楼板立管未封堵预留孔而提前抹灰时,在孔四周50~100mm外留反槎。 二、地面抹灰留反槎的方法 1、水泥砂浆地面面积很大时,需分段、分块施工,在段或块的间断处要留反槎。 2、各居室与方厅或各办公室与走廊之间,应在门洞口门框侧口外及哑巴口1/2处留反槎。如果不留槎,也可设一道玻璃条。 三、修补墙(地)面施工

国内苯丙乳液改性的研究进展情况

刘都宝,鲍俊杰,纪学顺,许戈文 (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9) 摘要:介绍了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和环氧改性苯丙乳液以及聚氨酯改性苯丙乳液、纳米 SiO 2 改性苯丙乳液等的发展情况,并简要地对苯丙乳液改性的未来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苯丙乳液;改性;进展 0 前言 苯丙共聚乳液是苯乙烯与丙烯酸酯或官能团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乳液聚合的产物 , 它广泛应用于建筑涂料、金属表面乳胶涂料、地面涂料、纸张黏合剂、胶黏剂、皮革涂饰及油墨等方面,其用量与日俱增。苯丙乳液具有无毒无味、不燃不爆、污染小、与颜料粘结强度高等优点 ; 且通用性和适用性强,作为主要成膜物所配制的乳胶涂料有粘结强度高、施工简便快捷等优点。但在耐水性、耐磨性、抗老化性、耐候性等方面由于其自身化学性质所致,限制了其应用 [1 ~2] 。近年来随着聚合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苯丙乳液的改性受到了广 泛的重视。苯丙乳液的改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引入一些功能型的单体对苯丙乳液进行改性,得到高性能的共聚乳液;二是采用新的乳液聚合方法来改善苯丙乳液的性能,在研究过程中通常是这两个方面的相互结合,共同提高苯丙乳液的性能。 1 有机硅改性的苯丙乳液 1.1 改性原理 有机硅对苯丙乳液的改性是指将有机硅通过化学反应和苯丙乳液技术结合起来,用来制备高性能的硅苯丙乳液,其乳液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改性、塑料改

性、橡胶补强等领域。特别是由其配制的有机硅改性苯丙乳胶作为一种高性能建 筑涂料倍受关注。聚硅氧烷分子主链结构 Si-O 键能很高,分子体积大,内聚 能密度低,使得它具有特殊的耐温、耐候性和较低的玻璃化温度及表面张力等,其乳液在织物整理、皮革涂饰、涂料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较高的成本和较低的强度又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因而将有机硅氧烷、羟基硅油和苯丙乳液这两类极性相差很大的聚合物结合在一起,可以得到兼具二者优异性能的新型乳液材 料,这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有重要的意义 [3 ~ 4] 。可以提高苯丙乳液及涂料的性能;提高涂膜的硬度,拉伸强度、透气性、耐磨性、粘附力、耐水性及耐紫外光照射性等 [5 ~ 8] ,从而为制造高档外墙乳胶涂料提供优良的乳液原料。近年来,有关有机硅 / 苯丙乳液共聚的研究逐渐增多,而且随着乳 液聚合技术的不断创新,许多新的乳液聚合方法也运用到有机硅苯丙共聚乳液中来。 1.2 改性方法及应用 目前,有机硅对苯丙乳液的改性方法一般分为两种:物理改性法和化学改 性法。物理改性法有:一是将有机硅氧烷单体作为附着力促进剂和偶联剂直接加入到苯丙乳液中进行改性;二是先将有机硅氧烷制成有机硅乳液,再将它与苯丙乳液冷拼共混进行改性。化学改性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有机硅和苯丙聚合物分子间形成化学键。化学改性明显提高两相之间的相容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有机硅分子链表面迁移和有机硅的微观形态,从而比简单物理共混的乳液性能优越, 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9] 。石秀凤等对苯丙乳液分别进行有机硅 A (硅氧烷单体)和有机硅 B (大分子的聚硅氧烷)改性的研究表明 [10] 硅氧烷单体改性的苯丙涂料与苯丙涂料相比,其耐紫外光和耐沾污性有所提高,而且效果很明显。漆膜的这两个性能随有机硅 A 用量的增加而逐步提高;而用大分子的聚硅氧烷改性的苯丙涂料与苯丙涂料相比,有机硅 B 的引入,提高了硅丙乳液的耐热性和耐紫外光老化性,但是这两个性能并不是随有机硅 B 用量的增大而大步提高。王秀霞等对苯丙乳液进行机硅改性的研究表明 [11] 以含乙烯基质量分数为 13% 的羟基硅油与苯丙乳液共聚所得的乳液带蓝色荧光 , 乳胶粒径为 70 ~ 100 nm , 粒径分布窄 , 乳液具有良好的钙离子稳定性、贮存稳定性

修补方案

混凝土修补方案 一、砼麻面 现象: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 原因分析: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2、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3、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砼时缝隙漏浆。4、砼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预防措施: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砼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或1∶2水泥砂浆抹刷。 二、蜂窝 现象: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原因分析: 1、砼配合比不合理,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灌注砼,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砼离析。 4、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捣又下料。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预防措施:砼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采用电子自动计量。砼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定。砼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砼的振捣分层捣固。灌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

苯丙乳液改性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苯丙乳液改性研究进展 作者:马云, 陈琨, 辛秀兰, MA Yun, CHEN Kun, XIN Xiu-lan 作者单位:马云,MA Yun(北京印钞有限公司,100054), 陈琨,辛秀兰,CHEN Kun,XIN Xiu-lan(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00037) 刊名: 上海涂料 英文刊名:SHANGHAI COATINGS 年,卷(期):2008,46(12)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1.燕冲.张心亚.黄洪.陈焕钦.YAN Chong.ZHANG Xin-ya.HUANG Hung.CHEN Huan-qin苯丙乳液最新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粘接2007,28(5) 2.刘都宝.鲍俊杰.纪学顺.许戈文国内苯丙乳液改性的研究进展情况[期刊论文]-中国涂料2007,22(3) 3.马祥梅.王斌.王武生我国苯丙乳液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化学与粘合2003(1) 4.高献英.李中华.田秋平.龙光斗硅烷偶联剂改性苯丙乳液研究[会议论文]-2007 5.高献英有机硅氟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学位论文]2008 6.高献英.田秋平.李中华苯丙乳液改性的研究进展[会议论文]-2008 7.高献英.田秋平.李中华.GAO Xian-ying.TIAN Qiu-ping.LI Zhong-hua苯丙乳液改性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现代涂料与涂装2007,10(3) 8.燕冲.张心亚.朱延安.黄洪.陈焕钦苯丙乳液最新研究进展[会议论文]-2007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55739729.html,/Periodical_shtl200812010.aspx

屋面混凝土修补方案

屋面混凝土修补方案 一、蜂窝修补方案如下: 1、对小蜂窝: 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防水水泥砂浆压实抹平。 2、对较大的蜂窝: 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刷洗干净后支模,再用高一强度等级的抗渗细石砼仔细强力填塞捣实,并认真养护。 二、露筋修补方案如下: 1、对表面露筋: 刷洗干净后用1:2防水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压密实平整,并认真养护一周。 2、对露筋较深: 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强度等级的抗渗细石砼填塞压实,并认真养护一周。 三、xx修补方案如下: 先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再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比结构高一强度等级的半干硬性的抗渗细石砼仔细分层浇筑强力捣实,并养护,突出结构面的砼,待达到50%强度后在凿去,表面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平。 在所有混凝土修补、加固补强工序完成后,整个屋面做一道2cm厚1:2防水砂浆确保屋面无渗漏。 以上各种修补前基层处理完毕后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中设建工集团省地勘项目部2009年3月5日二、蜂窝修补方案如下: 1、对小蜂窝: 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1: 2.5水泥砂浆压实抹平。 2、对较大的蜂窝: 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刷洗干净后支模,再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砼仔细强力填塞捣实,并认真养护。 二、露筋修补方案如下: 1、对表面露筋: 刷洗干净后用1:2或1: 2.5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压密实平整,并认真养护一周。 2、对露筋较深: 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砼填塞压实,并认真养护一周。 三、xx修补方案如下: 先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再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比结构高一强度等级的半干硬性的细石砼仔细分层浇筑强力捣实,并养护,突出结构面的砼,待达到50%强度后在凿去,表面用1:2水泥砂浆抹平。 以上各种修补前基层处理完毕后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1、对于数量不多的小蜂窝、麻面、露筋、露石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2水泥砂浆抹面修正。在抹面前在缺陷面处清洗,湿润,抹浆初凝后加强养护。

丙乳砂浆修补工艺要求

丙乳砂浆修补工艺要求-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丙乳砂浆修补工艺要求 丙乳砂浆应严格按照配合比和产品说明书及根据产品特性进行配置。 施工方法: 1、基面处理:凿除旧混凝土面剥蚀层,用水冲洗干净,保持基本干净、坚实。 2、丙乳砂浆的配制:水泥:砂:水:丙乳=100:165:50:18。迎水面等防腐抗渗要求高的部位将丙乳用量提高到25~30,水量相应减少。丙乳砂浆一次拌和不宜过多,拌好的砂浆应在45分钟内用完。 3、在基面上涂刷一层丙乳净浆,配比为丙乳:水泥=1:2,搅匀,并在净浆未硬化时(15分钟内)铺筑丙乳砂浆。 4、铺筑面积大时可用机械喷涂,分格施工。 5、施工后的砂浆层须养护7天。 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使待施工面处于饱和状态(但不应有积水),在薄层修补区的边缘宜凿一道3~5cm深齿槽,增加修补面与老混凝土的粘结。 2、丙乳砂浆拌制时,先将水泥、砂干拌均匀,再加入经试拌确定的水量及丙乳,充分拌和均匀,材料必须称量正确,尤其是水和丙乳,拌和过程中不能随意扩大水灰比。每次拌制的砂浆,要求能在30~45分钟内使用完,温度18-28℃,使用时间1-2小时,视温度确定试用施工时间。不宜一次拌和过多数量。 3、仰面和立面施工,涂层厚度超过7mm时,需分二次抹压,以免重垂脱空,砂浆铺筑到位后,用力压实,随后就抹面,注意向一个方向抹平,不要来回多次抹,不需第二次收光。修补面积较大时,可隔块跳开分段施工。 4、丙乳砂浆表面略干后,宜用农用喷雾器喷雾养护或用薄膜覆盖。一昼夜后,再洒水养护7天即可自然干燥。在阳光直射或风口部位,注意遮阳、保湿。 5、所有施工机具都应在施工前后清洗干净,施工完毕后更要及时清洗。 2

水泥砂浆方案(新)

名称构造做法使用部位备注 内墙1(抹灰墙面、加气砼墙、砼 墙)1、5厚1:0.5:3水泥石灰砂浆抹面 用于除内墙 2.3.4.5.6以 外所有的房 间 2、15厚1:1:6水泥石灰砂浆扫毛,分两 次抹灰 3、刷建筑胶塑水泥浆一遍配合比为建 筑胶:水=1:4 内墙2(抹灰面墙、砖墙)1、刷内墙乳漆胶用于除内墙 1.3.4.5.6以 外所有的房 间 2、5厚1:0.5:3水泥石灰砂浆抹面 3、15厚1:1:6水泥石灰砂浆扫毛 1、刷内墙乳胶漆 2、1.5厚聚合物水泥涂料 3、2厚聚合物水泥涂料铺贴耐碱5X5玻 旱西关街38#商住楼 水泥砂浆抹灰方案 编制: 审核: 山西中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旱西关街38#商住楼项目部

内墙3(聚苯板保温墙面)璃纤维网格布 用于楼梯间4、配套胶粘剂粘贴40(30)厚聚苯乙 烯板 5、5厚1:2水泥砂浆 6、5厚1:3水泥砂浆 7、刷建筑胶素水泥浆一遍配合比为建 筑胶:水=1:4 内墙4(釉面砖墙面、砖 墙)1、贴5厚釉面砖、白水泥浆擦缝 卫生间、厨 房 2、3厚1:1水泥砂浆加水重20%的建筑 胶镶贴 3、刷素水泥浆一遍 4、15厚1:3水泥砂浆 内墙5(釉面砖墙面、加气砼等轻质墙、砼 墙)1、贴5厚釉面砖,白水泥浆擦缝 卫生间、厨 房 2、3厚1:1水泥砂浆加重20%的建筑胶 镶贴 3、15厚2:1:8水泥石灰砂浆,分两次抹 灰 4、刷建筑胶塑水泥浆一遍配合比为建 筑胶:水=1:4 内墙6(抹灰墙面)1、刷内墙涂料 用于地下室 用于砖 墙时, 取消4 2、5厚1:2水泥砂浆 3、15厚1:3水泥砂浆 4、刷建筑胶塑水泥浆一遍配合比为建 筑胶:水=1:4

苯丙乳液的合成及其改性

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本科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 告 实验课程高分子合成实验 实验项目苯丙乳液的合成及其改性 专业应用化学班级10应化 学号1005100073 邓亚中 指导教师宋建华 开课学期2012 至2013 学年 2 学期 时间2013 年 5 月9 日

一、实验方案设计

的用量就可以达到改性要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 )对苯丙乳液进行改性,一方面可通过烷氧基的水解缩合反应形成交联结构,提高共聚物的强度,改进性能;另一方面, 共聚物中未反应完的 Si-OH 基可与无机基材表面的羟基等作用,形成氢键或化学键,提高与被粘表面的粘接强度。 3.实验装置与材料 (1)实验设备 三口烧瓶、冷凝管、恒压滴液漏斗、电动搅拌器、恒温浴、温度计、玻璃棒、烧杯、分析天平 (2)实验药品 设备装置图 药品名称 分子量 规格 用量 苯丙乳液 苯丙乳液改 性 十二烷基硫酸钠 288.38 A.R 1.7g 3.4g JS86 1.7g 3.4g 丙烯酸 1.4ml 1.4ml 甲基丙烯酸甲酯 6.6ml 6.6ml 丙烯酸丁酯 128.17 A.R 15.6ml 15.6ml 苯乙烯 104.14 A.R 15.7ml 15.7ml 氨水 -- -- 适量 适量 有机硅(KH-570) -- -- -- 1.44ml 乙二醇 62.07 A.R -- 0.4ml 过硫酸钾 170.32 A.R 1.5g 1.5g

4. 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实验流程图 (2)实验详细步骤 a.苯丙乳液的合成: i.单体预乳化 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50ml水,1.7g十二烷基硫酸钠,1.7gJS86,搅拌溶解后在依次加入1.4ml丙烯酸,6.6ml甲基丙烯酸甲酯,15.6ml丙烯酸丁酯,15.7ml苯乙烯,室温下搅拌乳化30min。

抹灰修补方案

抹灰修补方案

中海国际社区B1-2地块工程 抹 灰 修 补 方 案 编制人:陈传平 审核人:孙方 编制单位:中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5年3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4) 二、编制依据 (4) 三、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4) 1、原因分析: (4) 2、处理措施: (6) 3、墙面开裂、空鼓整改措施 (9) 四、现场控制措施 (9)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中海国际社区项目B1-2地块51-58#楼及地下室建安主包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本工程位于南京市江宁区,麒麟创新科技园核心区内,总用地面积约2.75万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6.87万平方米,地下约1.97万平方米。本工程的结构类型为现浇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51#、52#、54#、56#18层,53#、55#17层,57#25层,58#32层,地下一层非人防车库、人防车库及一层和两层的商业用房。 外墙及、分户隔墙及有水房间采用页岩砖,其他部位采用加气砼室,内抹灰水泥砂浆厚度为15-20mm,外墙抹灰采用水泥砂浆,抹灰层厚度20mm,分两次成活。外墙底糙为12mm厚成品水泥砂浆,面层8mm厚成品水泥砂浆。 本工程体量大、工期紧迫,在抹灰工程中出现开裂、空鼓在所难免,现编制专项处理方案,指导本工程对抹灰出现开裂、空鼓现象的技术处理以及对抹灰工程施工中对产生开裂、空鼓的预防。 二、编制依据 1、中海国际社区B1-2地块项目工程施工图 2、施工组织设计 3、建设单位所下发的指令及工作联系函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三、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1、原因分析: 1.1、粉刷产生空鼓的情况 当在砌体墙或混凝土剪力墙上粉刷施工时,随着水化反应的开始,水泥砂

混凝土结构修补方案

泾润花园15#楼主楼及商铺混凝土结构修补 专 项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施工单位:陕西省咸阳市建筑工程安装总公司编制时间: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2) 三. 编制范围 (3) 四.缺陷修补技术要点 (3) 五、混凝土质量缺陷分类及产生原因: (4) 六.外观质量缺陷的处理步骤 (5) 七. 混凝土缺陷的预防措施 (7)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范要求,对于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 规定8.2.1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一般项目 8.2.2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在现浇结构拆模后,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应及时按本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

二.工程概况1、工程总体概述: 2、建筑设计概况: 3、结构设计概况:

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的研究

DOI:10.14002/j.hxya.2012.05.019 第23卷第5期化 学 研 究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12年9月CHEMICAL RESEARCH hxyj@henu.edu.cn 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的研究进展 崔运启1,2,刘 璐1,张普玉1* (1.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学与工程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4; 2.黄淮学院化学系,河南驻马店463000) 摘 要:综述了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的机理、方法和聚合技术研究进展.介绍了物理共混法和化学改性法,重点 阐述了化学改性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O 63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011(2012)05-0097-06 Research progress of styrene-acrylic emulsion modified with organic silicone CUI Yun-qi 1,2,LIU Lu1,ZHANG Pu-yu1* (1.Institute of Fine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Kaifeng475004,Henan,China; 2.Department of Chemistry,Huanghuai University, Zhumadian463000,Henan,China) Abstract:A review is provided of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about the mechanism,modifica- tion methods and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s of styrene-acrylic emulsion modified with organic silicone.Physical mixing method and chemical modification method are introduced,and the latest advance in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methods is highlighted.Moreover,suggestions are also given ab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tyrene-acrylic emulsion modified with organic sili- cone. Keywords:organic silicon;modification;styrene-acrylic emulsion;research progress 苯丙乳液是苯乙烯和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共聚物乳液,其在国际上的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在美国、日本、欧盟,其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地步.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研制苯丙乳液,80年代开始正式投入使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广泛应用于建筑、涂料及胶黏剂等领域.虽然苯丙乳液具有优良的黏附性、耐氧化性和耐油性,但是其耐水性和耐候性较差,且易于形变,限制了它的应用[1].有机硅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耐辐射性和突出的耐水性,用有机硅对苯丙乳液进行改性,可以明显提高其耐水性、耐候性和抗沾污性等;除此以外,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比硅丙乳液有着更高的性价比,进一步扩大了其作为建筑涂料、金属表面乳胶涂料、地面涂料、纸张黏合剂和胶黏剂等的使用. 1 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的机理 有机硅聚合物中硅氧键键能高达425kJ/mol,远大于碳氧键键能(351kJ/mol)和碳碳键键能(345kJ/mo1),而且硅氧键间存在着d…π键和p…π键,使其具有抗氧化和抗分解性能[2-3].除此以外,有机硅分子 收稿日期:2012-04-25.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重点项目(102102210114). 作者简介:崔运启(1972-),女,讲师,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方面的研究.*通讯联系人.E-mail:zhangpuyu@henu.edu.cn.

水性涂料用苯丙乳液的合成

目录 1.前言 (1) 1.1水性涂料的概述 (1) 1.1.1 水性涂料的历史地位 (1) 1.1.2 水性涂料的发展史 (1) 1.1.3水性涂料的分类 (2) 1.2苯丙乳液的研究进展 (2) 1.2.1 苯丙乳液乳化剂体系研究进展 (2) 1.2.2 苯丙乳液引发剂体系研究进展 (2) 1.2.3 苯丙乳液的改性及功能单体的引入 (2) 1.2.4 苯丙乳液聚合工艺研究进展 (3) 1.2.5 苯丙乳液乳胶粒子设计研究进展 (3) 1.2.6 其他新型乳液聚合技术的应用 (3) 1.3苯丙乳液的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3) 1. 3. 1 苯丙乳液的性能指标 (3) 1. 3. 2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因素 (3) 1.4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4) 2.实验 (4) 2.1试剂与仪器 (4) 2.2乳液聚合工艺 (5) 2.2.1 单体预乳化 (5) 2.2.2 聚合 (5) 2.3乳液性能测定 (5) 2.3.1 pH值测定 (5) 2.3.1 粘度测定 (5) 2.3.3 固含量测定 (5) 2.3.4 Ca2+稳定性测定 (6) 2.3.6 转化率测定 (6) 2.3.6 吸水率测定 (6) 3.结果与讨论 (6) 3.1单体类型及其配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6) 3.2乳化剂类型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7) 3.3乳化剂用量及配比的影响 (7) 3.4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8) 3.5AA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9) 3.6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 (9) 3.7加料方式的影响 (9) 4.结论 (9)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前言 1.1 水性涂料的概述 1.1.1 水性涂料的历史地位 传统的溶剂型涂料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有机溶剂(VOC),在使用过程中排入大气,会破坏环境危害人们健康,同时也浪费资源和能源,所以不排放VOC或排放量严格限制在规定以下的涂料可称为“环保涂料”。目前,一般将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涂料及辐射固化涂料称为环保涂料[1]。近年来,随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和环保法的日益完善,对VOC向大气的排放量限制越来越严格,加之对地球有限资源和能源的重视,使得水性涂料在全球涂料市场成为持续热点。涂料生产从依赖有机溶剂、天然树脂发展到无溶剂涂料和水性涂料。表1-1是2010年前世界工业涂料的构成,从表中可以看出水性涂料在各类涂料中的比例正在逐年递增[2]。 表 1-1 2010年前世界工业涂料的构成(%) Table 1-1 2010,the composition of the world,s industrial coatings(%) 涂料品种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低固体分涂料 39.5 30.5 15.0 7.0 高固体分涂料 12.5 12.0 10.0 8.5 电泳涂料 8.5 10.0 15.5 17.0 其他水性涂料 14.0 16.0 19.9 22.5 粉末涂料 8.0 12.0 17.5 20.0 辐射固化涂料 3.5 4.5 6.5 7.5 1.1.2 水性涂料的发展史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天然树脂作为成膜物质的涂料大漆最早的国家,在公元220年前,大漆使用技术已成熟,早期的画家使用的矿物颜料就是水性涂料。1855年英国人帕克斯A 取得了用硝酸纤维素(硝化棉)制造涂料的专利权,建立了第一个涂料厂,1925年硝基漆的生产达到高潮。一战后,在乙炔工业发展较早的加拿大,首先发展了乳胶漆,主要在建筑方面试用并很快得到了正式使用,从1945年开始,这种产品的产量急剧增长。在1953-1954年前后酯共聚物乳液也开始使用。醋酸乙烯酯与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在二次大战中德国已经有所研究。纯丙烯酸乳,从20世纪50年代年代开始,在欧洲和美国就已有销售, 进入60年代,在所发展的乳状液中,突出的是醋酸乙烯酯乙烯。70年代以来,水性涂料,特别是乳胶漆,作为代油产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些先进国家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近十多年来乳胶漆的年消费量仍以8%-9%的速度增长。90年代中期以日本立邦为首的多国大型涂料公司进入我国市场,真正揭开了现代水性新篇章[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