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机的装配

电机的装配

电机的装配
电机的装配

图3—22后端盖的装

用冷套法安装轴承

②前端盖的装配。将前端盖对准机座标记,用木锤均匀敲击端盖四周,不可单边着力。在拧上端盖的紧固螺栓时,也要四周均匀用力,按对角线上下左右逐步拧紧,不能先拧紧一个,再拧紧另一个,不然会造成耳攀断裂和转子同心度不良。在装前

图3—23前端盖的装配

电机装配工国家职业标准

电机装配工国家职业标准 1.1 职业名称 电机装配工。 1.2 职业定义 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和工艺装备,进行电机零部件和总成组合装配与调试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时间满2年。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装配实习车间装配线设计

装配实习车间装配线设计方案 一、设计原则 1.按照实习教学规律和管理要求原则,拆解与装配工序内容安排合理,便于学生全面系统掌握装配工艺流程; 2.部件装配线型简单、布局合理、安全规范,便于管理,互不干扰;整机装配线型多机兼容、柔性装配,多个机型实现共线装配; 3.有利于模拟企业生产环境,培养学生“三按生产”的岗位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4.以路面机械、铲运机械、起重机械整机为基础,形成通过调整工装车实现多机型流水线的共用,满足实习教学要求。 5.减少物流量,减少物流交叉,物流有序,优化物转环境。 二、部件装配线设计方案 本方案以工程机械典型零部件的装配工艺为主要教学内容,以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模式,结合现代实习教学手段的设计思路,本方案达到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程机械零部件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装配工艺流程。考虑到部件实习教学装配线既能模拟企业生产装配线情景,又要满足装配实习教学管理的需要,部件装配实习车间设为三条装配线,一个其它零部件常规装配练习区,每条线均设计成直线型双轨道,装配线的输送为推(拉)式步进输送工装车,拟采用轮式人力驱动。这种设计的其特点是:车间整体布局为矩阵式结构,物件转运流畅合理互不干涉,空间利用率高,还可预留一个备用区(即:其它零部件常规装配综合练习区或技能鉴定用区或考试考核专用区);装配线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便于管理。根据不同的部件特点,装配线设定不同的装配工艺内容,装配线分三类部件装配,分别为,一号线:发动机装配线;

二号线:变速箱装配线;三号线:驱动桥装配线;四号区:其它部件常规装配练习区(也可作为综合训练区或考试鉴定用区),各线应配有装配工艺工装器具、装配工艺技术文件(含装配作业指导书、工位标志牌等)和必要的装配吊装设备及辅助设施。(附:部件装配线布局图) (一)、发动机装配线(一号线) 1、发动机装配线设备配置设计(设7个工位) 2、发动机装配线工位及工艺设计 3、教学时数及师生配比计算 该装配线实习课题:约需14课日(分两个时段进行),指导教师:一名。 学生实习时数分配:该实习区,在一个时段内(7个课日)可同时满足约0.5个班,约24名学生进行拆解练习,若每班人数设定为48名,可分两个时段分别进行,每班学生可分成约12个小组,每组约4人。按工位数计算,共需约6套拆解装配工具设备。 第一时间段,拆解练习,具体程序是:由第一批次6个小组(甲组)进行,每组学生按照拆解工艺流程,依次从第一工位到第七工位按照拆解作业指导书进行拆解练习,根据每个工位的复杂程度,每组每工位平均用时5小时,一个练习程序七个工位,共计35小时,考虑到工件的修整和准备时数等因素,即:第一批次小组(甲组)共需用时约为:7个课日即可完成该部件的拆解练习。全部拆解课题结束后,由组长组织该组学生认真分析拆解方法、工艺要点,填写拆解工艺过程卡。这样在该实习练习时段,每半个班6个小组约需实习42小时,这样学生可以完全掌握拆解工艺方法。 第二时间段,装配练习:第一批次的6个小组(甲组)拆解课题结束后,每组再从第七工位到第一工位按照装配作业指导书进行装配练习,共计约需

电动机安装工艺

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安装工工艺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固定式交、直和同步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安装。 2施工准备 2.1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电动机应有铭牌,注明制造厂名,出厂日期,电动机的型号、容量、频率、电压、电流、接线方法、转速、温升、工作方法、绝缘等级等有关技术数据。 2.1.2电动机的容量、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并有出厂合格证及有关技术文件。 2.1.3电动机的控制、保护和起动附属设备,应与电动机配套,并有铭牌,注明制造厂名,出厂日期、规格、型号及出厂合格证等有关技术资料。 2.1.4各种规格的型钢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型钢无明显的锈蚀。并有材质证明。 2.1.5螺栓:除电机稳装用螺栓外,均应采用镀锌螺栓,并配相应的镀锌螺母平垫圈、弹簧垫。 2.1.6其它材料:绝缘带、电焊条、防锈漆、调和漆、变压器油、润滑脂等均应有产品合格证。 2.2主要机具: 吊链、龙门架、绳扣、台钻、砂轮、手电钻、联轴节顶出器、台

虎钳、油压钳、扳手、电锤、板锉、榔头、钢板尺、圆钢套丝板、电焊机、汽焊工具、塞尺、水平尺、转速表、摇表、万用表、卡钳电流表、测电笔、试铃、电子点温计。 2.3作业条件: 2.3.1施工图及技术资料齐全。 2.3.2土建工程基本施工完毕、门窗玻璃安好。 2.3.3在室外安装的电机,应有防雨措施。 2.3.4电动机的基础、地脚螺栓孔、沟道、电缆管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质量要求。 2.3.5电动机安装场地应清理干净、道路畅通。 2.3.6电动机驱动设备已安装完毕,且初检合格。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设备拆箱点件→安装前的检查→电动机安装→抽芯检查→电机干燥→控制、保护和起动设备安装→试运行前的检查→试运行及验收 3.2设备拆箱点件: 3.2.1设备拆箱点件检查应有安装单位、供货单位、建设单位共同进行,并作好记录; 3.2.2按照设备供货清单、技术文件,对设备及其附件、备件的规格、型号、数量进行详细核对; 3.2.3电动机本体、控制和起动设备外观检查应无损伤及变形,油漆应完好;

(完整版)生产线改造之布局

生产线改造方案布局 一、设施布置设计的原则: (1)符合工艺过程的要求 (2)有效利用空间 (3)物料搬运费用最少 (4)保持生产和安排的柔性 (5)适应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管理的方便 (6)为职工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 二、设施布置基本流动模式: 选择车间内部流动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车间入口和出口的位置。 流动模式还受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线长度、场地、建筑物外形、物料搬运方式与设备、储存要求等方面的影响 基本流动模式有如下图的五种。 (a)直线形(b)L形(c)U形(d)环形 (e)S形 三、布局形式: 1、工艺原则布置(Process Layout) 一种将相似设备或功能集中布置在一个地方的布置形式,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 2、产品原则布置(Product Layout) 也称装配线布置,是一种根据产品制造的步骤来安排设备或工作过程的方式。适用于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 下面举例说明产品原则布置在装配线平衡中的应用过程

例1J型手推车要在一个传送带上组装,每天需生产500辆,每天的生产时间为420分钟。表4-1列出了手推车的组装步骤及其时间,请根据周期时间和作业次序的限制,求使工作地点数量最少的平衡方式。 设计流程如下: (1)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如下图所示。 图4-2 J型小推车装配网络图

(2)确定工作站周期(周期时间): 秒 每天计划产量每天生产时间周期时间50.4500420 6060)(=?=== D P C (3)计算满足周期时间要求的最少工作站理论值(取不小于计算值的最小整 数) min ()500195 3.874 P 60420 60 D N T =?= = =≈?完成作业所需时间总量 工作地数量周期时间 (4)选择作业分配规则,以确定装配线的平衡。 规则1:首先分配后续工作较多的作业 规则2:首先分配操作时间最长的作业 作 业 下面的作业数目 A B, D C, E F, G, H, I J K 6 5 4 2 1 0 (5)分配各工作地点的作业,分配结果如表4-3所示

直流无刷电机生产线建设项目策划方案

直流无刷电机生产线建设项目 策划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说明 在原材料自制方面,过去中国微特电机关键材料的自制能力不足,不少材料主要依赖国外进口。近几年,这种状况有了很大变化,绝大 部分材料已能自己生产,并形成一定规模。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2046.8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993.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96%;建设期利息166.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8%;流动资金1886.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66%。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31600.00万元, 综合总成本费用25983.93万元,净利润3309.8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 率16.93%,财务净现值1137.43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62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

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 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 报告对项目市场、技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精 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论证和评价,选定最佳方案,作为决策依据。 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 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 用途。

电机的装配过程教学

电机的装配过程教学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①检查轴承质量是否合格,用机油清洗轴承,并加适当润滑脂。安装时标号必须向外,以便以后更换时核查轴承型号。 ②安装时可采用冷套和热套两种方法。 a.冷套法:把轴承套到轴上,用一段铁管,一端对准轴颈,顶在轴承的内圈上,用手锤敲打另一端,缓慢地敲入,方法如图3—21所示。 b.热套法:轴承可放在温度为80°C~100°C的变压器油中,加热20~40min。趁热迅速把轴承一直推到轴肩,冷却后自动收缩套紧。在加热中应注意温度不能太高,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轴承退火;轴承应放在网孔架上,不与油箱底或箱壁接触;轴承受热要均匀。 (3)装配端盖。 ①后端盖的装配。将轴伸端朝下垂直放置,在其端面上垫上木板,将后端盖套在后轴承上,用木锤敲打,如图3—22所示。把后端盖敲进去后,装轴承外盖。注意紧固内外轴承盖螺栓时,要同时拧紧,不能先拧紧一个,再拧紧另一个。 图3—22后端盖的装配 图3—21用冷套法安装轴承 ②前端盖的装配。将前端盖对准机座标记,用木锤均匀敲击端盖四周,不可单边着力。在拧上端盖的紧固螺栓时,也要四周均匀用力,按对角线上下左右逐步拧紧,不能先拧紧一个,再拧紧另一个,不然会造成耳攀断裂和转子同心度不良。在装前轴承外端盖时,先在外轴承盖孔内插入一根螺栓,一只手顶住螺栓,另一只手慢慢转动转轴,轴承内盖也随之转动,当手感觉到外盖螺孔对齐时,就可以将螺栓拧入内轴承盖的螺孔内。方法如图3-23所示。 (4)装配后的机械性能检查。 ①所有紧固螺丝是否拧紧; ②轴承内是否有杂声; ③转子是否灵活,无扫膛、无松动; ④轴伸径向偏摆是否超过允许值。 2.电机装配后的电气检查与试验(学生参与、现 场教学) (1)直流电阻的测定。测量目的是检验定子绕 组在装配过程中是否造成线头断裂、松动、绝缘 不良等现象。具体方法是测三相绕组的直流电阻 是否平衡,要求误差不超过平均值的4%。根据电动机功率大小、绕组的直流电阻可分为高电阻(10Ω以上)和低电阻。高电阻图3—23前端盖的装 配

装配线平衡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怎样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成为管理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制造业是企业所有与制造有关的生产组织的总称。中国作为21世纪世界最大的生产工厂,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选择来中国建厂,不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引入了更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因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只有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和运营低成本化,才能使企业长盛不衰。而生产线作为制造型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其生产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公司生产能力的大小。做好企业生产线的改进建设,也就成为制造业企业的重中之重。而作为改善企业生产状况、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最佳工具——工业工程,也必将成为企业摆脱困境,走向辉煌的必经之路。 石家庄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作为一个新兴的小家电生产企业,虽然是格力电器旗下的一个全新品牌,却并未占据特别高的市场份额,在急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若想如计划般的成为有很强竞争力的独立品牌,必须进行改革,因此,企业迫切需要引入工业工程等先进生产管理理论及方法,来助其提高市场竞争力。 基于以上背景,本课题利用工业工程的知识对石家庄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总装厂的电风扇装配生产线进行改善,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1.2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装配线平衡就是在一定的生产工艺的约束下,按流水线的各个生产节拍将所有装配工序进行有效的组合、合理的调整,从而使各个工位的负荷量充足且均衡,各工位的空闲时间最少。石家庄格力小家电公司的装配线由二十几个工位组成,采用直线型布局,流水线的最大好处就是有着很高的连续性和协调性。由于每个工位的工作不同,因此节拍也不相同,使得物料在流水线上分布不均匀,又由于瓶颈环节的存在,以致其他环节便会出现等待的浪费,从而影响整条生产线的效率,因此,进行装配线的平衡改善是非常有必要的。

电机有限公司电机装配工艺流程改善

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电机有限公司电机装配工艺流程改善 摘要 本文基于工业工程(IE)理论,综合运用工艺流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通过系统的分析,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电机装配车间的电机装配工艺流程进行了研究改善。本文论述了工业工程和工艺流程主要应用技术和理论。特别对当前工业工程的实际应用中涉及的重要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对工艺流程改善的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利用工业工程的知识对电机装配车间的改善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主要通过对装配车间的定子,转子各自的装配以及之后的组装进行工艺流程分析,充分的利用了5W1H,ECRS,动作经济原则等方法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改善前后的装配车间线路图、工艺流程图、人型和物料流程程序图进行分析,电机装配的工艺流程中检验由改善前的5步简化为改善后的3步;等待由改善前的4步简化为改善后的2步;搬运由改善前的16步简化为改善后的13步;储存由改善前的4步简化为改善后的3步;物流的路线缩短了160米;达到了消除浪费作业,简短制造周期,综合提高该车间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工艺流程;路线图;工艺流程图;流程程序图 i

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The improvement of Motor assembly process which used in Jiamusi electrice co.,ltd Abstract I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E) theory, the integrated use of knowledge and lean production methods, through systematic analysis, Jiamusi Electric Co., Ltd. Click the motor assembly plant has been studied to improve the assembly proces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major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theory. In particula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urrent industrial engineering major theories involved are described, and process improvement methods to the system discussed Use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knowledge of motor assembly plant in the improvement process conducted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Mainly through the stator assembly plant, the rotor assembly and after their assembly to process analysis, Full use of the 5W1H, ECRS, the principle of action and other methods of economic analysis, the same time, before and after the assembly plant by improving route map, flow chart, one chart type and material flow analysis procedures, Motor assembly process inspection by improving the 5 steps before for improved 3 steps, By improving the waiting before four steps to improve the simplified after two step, By improving the 16 before handling for improved step 13 step, By improving the store before four steps to improve the simplified after three steps, Logistics routes shortened 160 meters, to achieve the elimination of waste operations, short manufacturing cycle, integrated to enhance the plant efficiency,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the purpose of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s Key words: process;circuit diagram;flow chart;process flow chart ii

7种精益生产线布局

车间流水线布局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两个遵守、两个回避”。 两个遵守:逆时针排布、出入口一致 两个回避:孤岛型布局、鸟笼型布局 1.流畅原则:各工序的有机结合,相关联工序集中放置原则,流水化布局原则。 2.最短距离原则:尽量减少搬运,流程不可以交叉,直线运行。 3.平衡原则:工站之间资源配置,速率配置尽量平衡。 4.固定循环原则:尽量减少诸如搬运、传递这种Non-Value Added的活动。 5.经济产量原则:适应最小批量生产的情形,尽可能利用空间,减少地面放置原则。 6.柔韧性的原则:对未来变化具有充分应变力,方案有弹性。 如果是小批量多种类的产品,优先考虑“U”型线布局、环形布局等。 7.放错的原则:生产布局要尽可能充分的考虑这项原则, 第一步先从硬件布局上预防错误,减少生产上的损失。 1.逆时针排布 主要目的是希望员工能够采用一人完结作业方式,能够实现一人多机。一人完结与一人多机要求一个员工从头做到尾,因此员工是动态的,称之为“巡回作业”。 2.出入口一致 是指原材料入口和成品出口在一起。为什么要求出入口一致呢? 首先,有利于减少空手浪费。假设出入口不一致,作业员要采用巡回作业,那么当一件产品生产完了,要去重新取一件原材料加工的话,作业员就会空手(手上没有材料可以生产)从成品产出口走到原材料投入口,这段时间是浪费。如果出入口一致的话,作业员立刻就可以去到新的原材料进行加工,从而避免了空手浪费。 第二,有利于生产线平衡。由于出入口一致,布局必然呈现类似“U”的形状,这使得各工序非常接近,从而为一个人同事操作多道工序提供了可能,这就提高了工序分配的灵活性,从而取得更高的生产线平衡率。 3.避免孤岛型布局 孤岛型布局把生产线分割成一个个单独的工作单元,其缺陷在于单元与单元之间互相隔离,无法互相协助。 4.避免鸟笼型布局 鸟笼型布局往往没有·考虑到物流、人流顺畅的结果,这种布局错误的用机器设备或者工作台把作业员围在中间,使得物流不顺畅,在制品增加,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相互支援也变得几乎不可能。 5.花瓣型布局——单元装配线的理想布局之一 是由多个单元共同组成,是按照“两个遵守、两个回避”原则进行布局的结果。这种布局有助于提高单元间的互相协助,从而提高生产线平衡率。花瓣式布局是进行“互相协作”的必要条件。 互助作业就好像运动场上的接力赛一样,在交接区,实力强的选手可以适当的弥补实力弱的选手。在工作中也是一样,单元之间的作业员也要把产品像接力棒一样去传递。如果前单元的作业员耽误了时间,后单元的作业员就帮助前单元从机器上卸下产品。这种

装配线设计与平衡

1.每天有420分钟工作,产出率是每天10件,则节拍为(6.0分) A.42分钟/件 B.41分钟/件 C.40分钟/件 我的答案:A√答对 2.单位产品总装配时间120分钟,节拍50分钟/件,则最少工作站数为(6.0分) A.1 B.2 C.3 我的答案:B×答错 3.单位产品总装配时间120分钟,节拍50分钟/件,最少工作站数为3,则负荷系数为(6.0分) A.80% B.90% C.100% 我的答案:A√答对 4.单一产品流水线可生产产品品种数(6.0分) A.1 B.2

我的答案:A√答对 5.某道工序加工时间为9分钟,节拍为5分钟/件,则这道工序需要设备数( 6.0分) A.1.8台 B.2台 我的答案:B√答对 1.狭义的生产过程指(8.0分)) A.生产技术准备 B.原料投入 C.在制品生产 我的答案:BC√答对 2.生产过程的适应性指适应(8.0分)) A.品种变化能力 B.产量变化能力 C.设备更新 我的答案:AB√答对 3.组织生产的基本要求(8.0分)) A.连续性 B.平行性

D.均衡性 E.适应性 我的答案:ABCDE√答对 4.广义的生产过程指(8.0分)) A.生产技术准备 B.原料投入 C.在制品生产 我的答案:ABC√答对 5.生产过程的构成(8.0分)) A.技术准备过程 B.基本生产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生产服务过程 E.副业生产 我的答案:ABCD×答错 1.生产过程的适应性指适应品种和产量变化的能力。(6.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生产过程的均衡性指在相等的时间间隔生产的产量大致相等或递增数量的产品。(6.0分)

电机有限公司电机装配工艺流程改善

院毕业论文(设计) ***电机有限公司电机装配工艺流程改善 摘要 本文基于工业工程(IE)理论,综合运用工艺流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通过系统的分析,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电机装配车间的电机装配工艺流程进行了研究改善。本文论述了工业工程和工艺流程主要应用技术和理论。特别对当前工业工程的实际应用中涉及的重要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对工艺流程改善的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利用工业工程的知识对电机装配车间的改善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主要通过对装配车间的定子,转子各自的装配以及之后的组装进行工艺流程分析,充分的利用了5W1H,ECRS,动作经济原则等方法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改善前后的装配车间线路图、工艺流程图、人型和物料流程程序图进行分析,电机装配的工艺流程中检验由改善前的5步简化为改善后的3步;等待由改善前的4步简化为改善后的2步;搬运由改善前的16步简化为改善后的13步;储存由改善前的4步简化为改善后的3步;物流的路线缩短了160米;达到了消除浪费作业,简短制造周期,综合提高该车间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工艺流程;路线图;工艺流程图;流程程序图 i

院毕业论文(设计) The improvement of Motor assembly process which used in Jiamusi electrice co.,ltd Abstract I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E) theory, the integrated use of knowledge and lean pr oduction methods, through systematic analysis, Jiamusi Electric Co., Ltd. Click the mo tor assembly plant has been studied to improve the assembly process; this article disc usses the major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theory. In particula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urrent industrial engineering major theories involved are described, and process improvement methods to the system discussed Use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knowledge of motor assembly plant in the improvement proc ess conducted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Mainly through the stator assembly plant, the rotor assembly and after their asse mbly to process analysis, Full use of the 5W1H, ECRS, the principle of action and ot her methods of economic analysis, the same time, before and after the assembly plant by improving route map, flow chart, one chart type and material flow analysis proce dures, Motor assembly process inspection by improving the 5 steps before for improve d 3 steps, By improving the waiting before four steps to improve the simplified after two step, By improving the 16 before handling for improved step 13 step, By improvi ng the store before four steps to improve the simplified after three steps, Logistics ro utes shortened 160 meters, to achieve the elimination of waste operations, short manuf acturing cycle, integrated to enhance the plant efficiency,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the purpose of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s Key words: process;circuit diagram;flow chart;process flow chart ii

电机装配工艺守则

电机装配工艺守则 0JLT.410.001 1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 YB3 系列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及其派生系列电动机的装配工艺。 2 材料: 2.1 经净化的全部合格零部件. 2.2 专用润滑脂. 2.3 专用面漆. 3 设备及工具. 3.1装配线(装配平台). 3.2吊车. 3.3油压机. 3.4除尘设备. 3.5装配架、零件盒、润滑脂盒、转子专用吊具等。 3.6 螺丝刀、木锤、胶木榔头、紫铜锤、刮刀、套筒、铆铭牌专用工具、毛刷、手电钻、电动或风动扳手、电吹风机、冷压钳、试灯、摇表等。 4 工艺准备: 4.1 查看图纸,了解所要装配电机的有关技术要求和规定,清楚所需要的零部件。 4.2 根据要求对装配前的零件进行净化。

4.3 零部件检查。 4.3.1 需净化的零部件是否有检验合格标记。不合格的不予装配。4.3.2 前、后端盖、轴承内、外盖、机座等零部件的隔爆面,配合面不得有砂眼、气孔、磕碰、划伤等缺陷,内外表面无裂纹。并经过水压试验合格后。 4.3.3 已喷面漆的后端盖、外小盖等面漆应均匀。 4.3.4 机座散热筋不允许碰片、补焊。 4.3.5 定子绕组端部、内圆及机座空挡处不允许有脏物、异物。 4.3.6绕组不得变形,槽楔不得凸出定子内圆,绑扎带不允许断头,接头不得翘起,定子线圈不允许裸铜。 4.4 润滑脂与图纸规定相符,保持洁净、无杂质。 4.5 铭牌数据正确、齐全、字迹清楚,排列整齐、端正,应符合图纸要求。 4.6 轴承与图纸规定相符,保持洁净。 5 工艺过程: 5.1 定子装配 5.1.1 定子铁心入壳(按有关规定进行)。 5.1.2 钻顶丝孔,清理铁屑,上紧顶丝,上面用腻子抹平,上好吊环。 5.1.3 查看钉铭牌处面漆是否有漏刷或掉漆现象,进行补刷,使漆覆盖完全。 5.1.4 按铭牌四个孔的位臵,用手电钻钻孔,然后用吸尘器将铁屑吸干净,铆铭牌。

150FM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设计

1 引言 1.1 本课题研究依据和意义 在摩托车产品中,发动机是摩托车领域技术最密集的关键部件,发动机的制造显 得尤为重要,而在摩托车发动机装配过程中,由于被装配零件的多样性、工艺的繁琐 性,采用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就显得尤为重要。装配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产品 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发动机流水线装配的工艺过程需借助装配线进行,因此,发动机 装配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动机装配线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摩托车 质量和产量。本课题就是以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为研究对象,以本校的现有资源条件 对发动机装配线进行设计。本课题题的研究目标,最终是要设计一项可以用于本校实 验室教学同时又适用于实际生产的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因此,本课题具有很大的现 实意义。 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是一个发动机顺序装配的流水线工艺过程,每个工位之间是 流水线生产,因此每个环节的控制都必须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一定的速度,才能保证 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 为了使复杂的发动机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就必须要在装配过程中注重每一个环 节,而确保每个环节都既达到高度精细,又满足工业生产必需的高效率,就必然要借 助最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才能实现。 [2] 随着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国内摩托车生产厂家 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摩托车发动机装配技术、设备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3] 1.2 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发动机装配线其设计开发能力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在装配线开发方面 已缩短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8] 但就全国范围而言,总体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还 参差不齐,一些企业装配线的开发还处在引进、仿制及小规模改进阶段,没有形成自 己独立完善的开发系统,主要是缺乏高水平的设计开发人才,缺乏验证手段,加之开 发资金投入不足,这种弱的开发能力是我们不能进入世界摩托车发动机强国的障碍之 一。为了促进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在人员素质的提高、科研手段的完善、资料的 积累、信息系统的建立等方面还需做大量的工作。 [9] 近年我国许多企业花了很大的力气,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加工生产线、装配线和 各式各样的设备,使我们的工艺装备、加工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从总的 方面来看,我们的装配线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4] 目前,国内还有部分

如何正确布置装配生产线及作用

如何正确布置装配生产线及作用 装配线指的是由一些物料搬运设备连接起来的连续生产线。装配线是一种很重要的技术,可以说,任何有着多种零部件并进行大批量生产的最终产品在某种程度上都采用装配线生产。因此装配线的布置受装配线设备,产品,人员,物流运输以及生产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装配线布置要精心,否则,设计好的产品、昂贵的设备和良好的销售都会断送于拙劣的装配线布置。同时,装配线布置要与现代化管理相结合,要考虑如何进行管理,先进的管理方式有的直接与装配线布置相关。 装配线的布置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备装配流水线设备的选择是根据产品技术要求和装配工艺方法确定的。正确选择装配线布置的工艺设备和工装,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还可使装配流水线布置工艺合理化。选择装配流水线设备时要考虑的问题包括:产品生产纲领;产品质量要求;设备的先进性;设备的可靠性;设备的价格。 2、产品产品结构和装配过程设计是装配流水线布置中首要考虑的重点。对产品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改进产品结构的意见,可以大大简化装配流水线生产过程。 3、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装配流水线布置时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确定生产方式需明确以下几点:生产纲领;工作制度,这里指工作班次和每班工作时间;生产线型式,要考虑采用自动线还是流水线生产,是单机生产还是机群生产;管理方式,指保证生产所规定的管理方法、

制度和规定。 4、装配流水线物流及运输物料流动是通过运输来完成的。物料运输在工厂必不可少,我们应选择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概念:物料移动的多少取决于其生产因素,装配流水线布置必须保证物料流的运距最短,并始终不停地向产品装配流水线的终点流去,建立控制系统保证物料的流动。 5、仓储及辅助设施物料流始终向装配过程终点流去,但无论何时,只要物料中断,就会出现停产待料。因此,需要保留一定数量的储备,以保证装配流水线上物料流的流动,这在保持生产和平衡工序能力方面是经济合理的。此外,辅助设备为生产提供维修保养和服务,在也起着重要作用。 6、厂房结构厂房一旦建立,其可变动性比较小,因此在设计时就应认真考虑,根据生产特点确定厂房结构。在装配工艺上有特殊要求的,需对厂房进行专门设计。一般应采用通用厂房,多层厂房应根据装配流水线布置工艺特点和占地情况来综合考虑。 7、装配流水线布置的灵活可变性 不同类型的装配线的形式有很大差异性,主要体现在: 1、装配线上物料搬运设备(皮带或传送器、天车) 2、生产线平面布置的类型(U型,直线型,分支型) 3、节拍控制形式(机动、人动) 4、装配品种(单一产品或多种产品) 5、装配线工作站特性(工人可以坐、站、跟着装配线走或随装配线

PLC课程设计装配流水线控制

PLC课程设计装配流水线控制

目录 1 概述 (1) 2 硬件设计 (2) 2.1 控制要求 (2) 2.2 选择PLC的型号 (3) 2.2.1 基本单元 (3) 2.2.2 个人计算机(PC)或编程器 (4) 2.3 输入输出接线表 (4) 2.4 系统设计流程图 (4) 3 软件设计 (6) 3.1 设计梯形图 (6) 3.2 设计语句表 (13) 4 调试结果 (18) 5 结束语 (19) 6 参考文献 (20) 1 概述 在PLC问世之前,工业控制领域中是继电器控制占主导地位,继电器控制系统有着十分明显的缺点。体积大、功耗多、可靠性差、寿命短、运行速度慢、适应性差,特别当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就鼻息重新设计、重新安装,造成时间和资金的严重浪费。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PLC。随着PLC的不断发展增加了网络通信功能,发展了各种智能模块,增加了外部诊断功能。使PLC成为了现在工业控制领域的三大支柱之一。 本课题是用PLC控制装配流水线控制。用PLC控制装配流水线具有程序设计简单、易于操作和理解、能够实现多种功能等优点。此系统主要能够实现顺次启动和停止,完成工件移位以及功能紧急故障处理等功能。 2 硬件设计 2.1 控制要求: 图2-1

功能说明: 装配流水线控制传送系统,用异步电动机带动传送带,控制过程如下: 启动时先按下SD按钮,起动整个传送系统,工件开始在传送带移位。 停止时按下复位按钮,装配流水线停止工作,系统初始化重新开始运行。 A,B,C三个灯模拟的是三个操作,D,E,F,G四组灯模拟的是传送带。 传送带共有十六个工位,工件从1号位装入,分别在A(操作1)、B(操作2)、C(操作3)三个工位完成三种装配操作,经最后一个工位后送入仓库;D,E,F,G均是四个灯一组的模拟传送带,这些工位均用于传送工件。工件在传送带上开始传送,经过DEFG传送之后进行A操作,再经过DEFG传送之后进行B操作,再经过DEFG传送之后进行C操作,然后经过DEFG传送到仓库。按下启动按钮整个系统开始工作,按下复位按钮整个系统开始恢复到初始化状态,按下移位按钮系统开始传送工件经过ABC三个操作之后最后到达仓库。 2.2 选择PLC型号 PLC的选择主要应从PLC 的机型、容量、I/O模块、电源模块、特殊

基于PLC的自动化零件装配线系统本科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PLC的自动化零件装配线系统设计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书 机电工程系(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3 班学生XXXX学号XXXXXXXX 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LC的自动化零件装配线系统设计 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定进行的日期:2012年7月10 日起至2012年11 月15日止 三、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XXXXX 四、任务书的内容: 目的:毕业设计是高职高专全程教学中必修的关键教学环节,是实现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之重要手段。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工程技术设计的一般程序,是学生毕业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自动化生产线是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即从原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按照规定的程序自动进行所构成的路线。狭义的生产线是按对象原则组织起来的,完成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即按产品专业化原则,配备生产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工人,负责完成某种产品(零、部件)的全部制造工作,对相同的劳动对象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综合应用机械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驱动技术、网络技术、人机接口技术等知识。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在掌握自动化生产线技术的基础上,还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能锻炼我们调查研究、阅读收集文献资料、撰写设计说明书或者论文报告的能力、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使学生能较快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具有较强的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务:1、方案设计: 完成一个工件的拆卸、分拣工作,模拟一个生产流水线的生产过程。首先由供料站提供原料,运输站将其送至加工站加工,然后送至装配站进行安装,最后由分拣站进行分拣。设计以送料、加工、装配、输送、分拣等工作单元作为自动生产线的整体设计,构成一个典型的自动生产线的机械平台 2、技术设计: 以PLC编程控制技术、变频器控制技术、气动机械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伺服电机控制技术等,设计出包括供料单元、分拣单元、输送单元、加工单元及装配单元在内的五个单元的程序,各单元为一个工作站,每个工作站均设置一台PLC承担其控制任务,各PLC之间通过RS-485串行通信线实现互连,构成分布式的控制系统。 3、图纸设计: 按照设计要求,绘制出基于PLC-200自动化装配线的梯形图

毕业设计——直流电机的装配工艺分析

直流电机的装配工艺分析 系部:精密制造系 学生姓名:陈维 专业班级:数控 11C1 班 学号: 111021104 指导教师:屠春娟 2014年 4月 20 日

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直流电机的装配工艺分析是我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查阅相关著作下独立进行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摘要】 直流电机是定义输出或输入为直流电能的旋转电机,它能实现直流电能和机械能互相转换。当它作电动机运行时是直流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作发电机运行时是直流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直流电机里边固定有环状永磁体,电流通过转子上的线圈产生安培力,当转子上的线圈与磁场平行时,再继续转受到的磁场方向将改变,因此此时转子末端的电刷跟转换片交替接触,从而线圈上的电流方向也改变,产生的洛伦兹力方向不变,所以电机能保持一个方向转动。 本课题以直流电机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装配工艺,内容包括:直流电机的结构介绍、工作原理分析、装配工艺及所涉及参数、在实际装配中所使用的各种装配工具、在实际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技巧及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关键词】:直流电机;工作原理;装配工艺;

引言 (1) 一、直流电机基本结构 (2) 二、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2) 三、直流电机的装配 (3) (一)前端盖 (3) (二)后端盖 (4) (四)转子 (5) (五)装配 (9) (六)检测 (11)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谢辞 (1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