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波电子标签技术研究(master)

微波电子标签技术研究(master)

微波电子标签技术研究(master)
微波电子标签技术研究(master)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数字微波通信技术是在时分复用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技术, 不仅可以传输电话信号,还可以传输数据信号及图像信号,所以在十分广泛的领 域都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大 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可见,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 展及应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此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应用 微波是当今时代应用范围十分广阔的一种通信传输方式,数字微波通信技术 就是利用微波来传输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同时还能够利用电波空间传输各种信 息甚至是对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联的信息进行传输,而且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再生 中继,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通信方式,本文主要对数字微波通 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有效促进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1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之所以发展迅速且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是因为其具有其独特 的优势。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详见下表: 表1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 2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 微波通信技术是微波频段借助于地面视距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出现了近几十年的时间。在出现初期阶段,微波通信系统通常是模拟制式的,它与当时的同轴电缆载波传输系统相同都是通信网长途传输干线的重要传输方式。具体而言,我国各个城市之间的电视节目是通过微波来进行传输的。20世纪70 年代初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发出了几十兆比特每秒容量的数字微波通 信系统,可以说这个阶段是通信技术自模拟阶段向数字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20 世纪80年代末期,同步数字系列在传输系统中已经变得十分常见,可以说已经 被普遍应用,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容量也随之不断增大。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与光纤、卫星一起被看作现代通 信技术的重中之重。 当今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不仅在传统传输领域内得到了关注,更在固定 宽带接入领域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可见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态势 良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3.1 实现正交幅度调制级数的提升以及严格限带 要有效提升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频谱利用率一般需要应用到多电平正交幅度 调制技术,当前阶段,通常要应用到256与512正交幅度调制,未来还会应用到1024和2048正交幅度调制。此外,对于信号滤波器的设计要求也会变得越来越 严格,必须要确保其余弦滚降系数可以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3.2 网格编码调制及维特比检测技术 采取复杂的纠错编码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误码率,但是这会导致系统的 频带利用率随之降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此问题,网格编码 调制技术就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有效处理该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利用网格编码 调制技术需要使用维特比算法来进行解码。但是,在数字信号高速传输的当今时代,使用这种解码算法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电子标签维修工程技术要求规范书

集中规模招标采购(技术规书编号) 招标文件(技术规专用部分)

二零一六年十月 本文件对变电站等10个变电站10kV线路杆塔电子标签维修工程提出的各项要求,包括杆塔、配电变压器、配电站房、电缆等设备标识、射频码标签和二维码标签制作、安装、现场信息采集标准等,可以作为投标人编制技术应答文件的依据。 1总则 1.1一般规定 (1)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2)投标人须仔细阅读包括本技术规阐述的全部条款。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应符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3)本招标文件技术规提出了对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4)本招标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标准和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的全新产品,如果所引用的标准之间不一致或本招标文件的要求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要求较高的指标执行。 (5)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文件技术规的条文提出差异,则表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如有与本招标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投标文件中列出。 (6)本招标文件技术规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招标文

件技术规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7)本技术规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2工作围要求 本技术规仅适用于110kV神头变电站等10个变电站10kV线路杆塔电子标签维修工程,110kV神头变电站、110kV城西变电站、110kV域城变电站、110kV石炭坞变电站、110kV源泉变电站、110kV海眼变电站、110kV叩家变电站、110kV白塔变电站、110kV 良庄变电站、110kV八陡变电站所辖的配电线路、配电室、环网柜等配电设备标识及电子标签制作、现场安装。 1.3工期要求 本项目施工工期为30天,合同签订后开始施工。工程竣工7天,完成施工资料的整理、移交等工作。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述 神头变电站等10个变电站10kV线路杆塔电子标签维修工程标识、射频码标签、二维码标签制作、安装及现场数据采集。 2.2施工依据规及标准 应执行最新版本相关标准、规及规定,包括但不限于:

微波通信技术研究

中心议题: 微波简介 微波通信系统 微波发射机 解决方案: 提高QAM调制级数及严格限带 网格编码调制及维特比检测技术 自适应时域均衡技术 多载波并联传输 作为传输介质,微波有着其他通信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微波中继通信系统以及现有的微波宽带通信系统是已经商用的系统。从通信系统使用的信道传输频率来看,属于微波通信系统的有卫星通信系统、地面微波中继通信系统、本地多点分配接入系统(LMDS)等系统。这些微波通信系统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发射机结构,本文将探讨通用的微波发射机技术。 微波简介 微波是指频率在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对应波长为1m~1km,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目前工业微波设备所采用的微波频率为2450MHz和915MHz两种。在工业微波设备中,微波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吸收性、穿透性和反射性。微波能够被极性分子的介质所吸收,并将微波能转化为热能,即微波对极性分子具有热效应。 当对介质施加频率达2450MHz的微波电场时,电场方向每秒钟变换24.5亿次,极性分子也会随之摆动24.5亿次。这种分子的摆动受到分子问作用力的干扰和阻碍而产生热能,形成宏观的微波加热,介质的温度也随之升高。水是典型的极性分子,所以微波可以用来对含水物料进行干燥。微生物的细胞也是由极性分子构成的。微波对微生物不仅具有热效应,而且具有生物效应,使微生物的细胞失去生物活性而死亡。所以,微波可以杀灭食品、药品或其他物料中的细菌、虫及虫卵。微波可以穿透绝缘材料(如陶瓷、玻璃、纸张、塑料等),遇到金属则会被反射。 微波的主要特性有以下几点。 ①微波能穿透高空电离层,这一特点为天文观测增加了一个“窗口”,使得射电天文学研究成为可能。同时,微波能穿透电离层这一特点又可被用来进行卫星通信和宇航通信。但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微波不能为电离层所反射,所以利用微波的地面通信只限于天线的视距范围之内,远距离微波通信需用中继站接力。 ②微波的波长比一般宏观物体如建筑物、船舰、飞机、导弹等的尺寸短得多,因此当微波波束照射到这些物体上时将产生显著的反射。一般地说,电磁波的波长越短,其传播特性就越接近于光波。微波的波长短这一特点,对于雷达、导航和通信等应用都是很重要的。此

通信技术的发展变化

通信技术的发展变化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建国以来中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变化通过载体传播信息的历史由来已久。古代有邮政驿站,近代出现了电报(19世纪40年代)和电话(1876年),后来又通过电波和光波等传递文字、数据和活动图像(如电视信号)等。近年来国际互联网(因特网)发展迅速,上网人数和通信量都有大幅度提高。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建国初期,我国通信事业与通信技术都极为落后,自动电话很少,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天津、东北等地区,中国通信业面临着一穷二白的发展起点,同时又受到西方的经济、技术封锁,通信事业发展困难重重。如今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通信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通信业与各行各业一样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紧跟国际步伐。 ----------前言 一、中国通信网络及交换技术的发展 建国来中国通信网络及交换技术,都极为落后的,建国后通过购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一些装备,初步建立起一个低水平的全国通信网;再小到大,自力更生的发展;再有改革开放初期(80年代初)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继而发展到现在不少领域内已和发达国家达到同步水平。经历了五个重要阶段:1949年之前,以电话经营主权为主,并开始电话网的初步建设;1949年到1958年,以步进制市话交换机和共电式人工长途交换机为主,全面建设国家电话网,并开始关键交换设备的自主研制、生产和应用;1958年到1982年,以纵横制交换机的科技攻关为龙头,掌握了自动交换机的自主研制技术,构建了网络和交换子学科体系;1982年到1998

电子标签维修工程技术规范书

集中规模招标采购 (技术规范书编号) 招标文件 (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二零一六年十月 本文件对变电站等10个变电站10kV线路杆塔电子标签维修工程提出的各项要求,包括杆塔、配电变压器、配电站房、电缆等设备标识、射频码标签和二维码标签制作、安装、现场信息采集标准等,可以作为投标人编制技术应答文件的依据。 1总则 一般规定 (1)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2)投标人须仔细阅读包括本技术规范阐述的全部条款。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应符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3)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提出了对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4)本招标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标准和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的全新产品,如果所引用的标准之间不一致或本招标文件的要求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要求较高的指标执行。 (5)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差异,则表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如有与本招标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投标文件中列出。 (6)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7)本技术规范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工作范围要求 本技术规范仅适用于110kV神头变电站等10个变电站10kV 线路杆塔电子标签维修工程,110kV神头变电站、110kV城西变电站、110kV域城变电站、110kV石炭坞变电站、110kV源泉变电站、110kV海眼变电站、110kV叩家变电站、110kV白塔变电站、110kV良庄变电站、110kV八陡变电站所辖的配电线路、配

微波通信技术

WEIBO TONGXIN JISHU 微波通信技术(microwave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微波通信是指利用波长为1米~0.1毫米(频率为0.3~3000吉赫)的无线电波进行的通信。包括微波视距接力通信、卫星通信、散射通信、一点多址通信、毫米波通信及波导通信等。 微波通信特点是:频率范围宽,通信容量大,传播相对较稳定,通信质量高,采用高增益天线时可实现强方向性通信,抗干扰能力强,可实施点对点、一点对多点或广播等形式的通信联络。它是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方式之一,也是空间通信的主要方式。微波通信在军事战略通信和战术中占有显著的地位。 微波按照波长可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丝米波,其中部分波段用一些常用代号来表示(见表)。 L以下频段适用于移动通信。S至Ku波段适用于以地球表面为基地的通信,其中,C波段的应用最为普遍。60GHz的电

波在大气中衰减较大,适用于近距离的保密通信。94GHz的电波在大气中衰减很小,适合地球站与空间站之间的远距离通信。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微波通信系统由发信机、收信机、多路复用设备、用户设备和天馈线等组成(见图1)。其中发信机由调制器、上变频器、高功率放大器组成;收信机由低噪声放大器、下变频器、解调器组成;天馈线设备由馈线、双工器及天线组成。 图1微波通信系统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用户设备把各种要传输的信息变换成基带信号或把基带信号变换成原信息。多路复用设备可使多个用户的信号共用一个传输信道。调制器把基带信号调制到中频(频率一般为数十至数百兆赫)上,也可直接调制到射频上。解调器的功能与调制器相反。上、下变频器实现中频信号与微波信号之间的频率变换。高功率放大器把发射信号提高到足够的电平,以满足在信道中传输的需要。百瓦以下的设备中,功率放大器采用固态微波功放;当射频输出电平在百瓦以上直至数十千瓦时,通常采用行波管或速调管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用于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主要采用微波低噪声场效应管放大器。天馈线设备是传输和辐射(或接收)射频电磁波的装置。微波通信天线一般为强方向性、高效率、高增益的反射面天线,常用的有抛物面天线、卡塞格伦天线等。馈线主要采用波导或同轴电缆。传播媒介为视距空间、人造中继转发设施(如人造卫星)或大气层中特定的气象体(如湍流团)。除了与主信号流程有关的各部分外,在系统中还有其它一些部件和辅助电路,如:勤务、监(遥)控、自检、人-机对话和自动化操作等功能。军用微波系统还具有独立加密、专用抗干扰模块等。 发展及应用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模拟到数字的过程。模拟微波通信主要是在早期用于传输多路载波电话、载波电报及电视等,其调制方式一般为调频。数字微波通信主要用于传输多路数字电话、高速数据、可视电话及数字电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 摘要:本文回顾了20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历程,对现代通信技术进行了概述。主要针对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及数字微波通信进行了发展趋势的介绍。同时,对现代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现代信息 技术发展趋势 0引言 20世纪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1900年波罗的海的一群遇难渔民,通过无线电呼叫而得救,移动通信第一次在海上证明了它对人类的价值;1903年底莱特驾驶自己的飞行器飞上了蓝天,开创了航空交通新领域;1946年世界上第一架计算机诞生,开创了信息经济时代和扩展人类脑力的里程碑;1969年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ARPANET开通,为因特网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纵观通信技术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的历史,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当初的人工转接到后来的电路转接,以及到现在的程控交换和分组交换,还有可以作为未来分组化核心网用的ATM交换机,IP路由器;由当初只是单一的固定电话到现在的卫星电话,移动电话,IP电话等等,以及由通信和计算机结合的各种其他业务,第三代通信技术的即将上市,以及以后的第四代通信,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逐渐步入信息化的社会。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交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通信作为传输和交换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巨大动力。电话技术的演变日新月异,传输媒介、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方式的改变都是影响电信通信的因素。 1现代通信技术概述 现代的主要通信技术有数字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信息传输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据通信与数据网,ISDN与ATM技术,宽带IP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1.1数字通信 数字通信即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是通过信源发出的模拟信号经过数字终端的心愿编码成为数字信号,终端发出的数字信号,经过信道编码变成适合与信道传输的数字信号,然后由调制解调器把信号调制到系统所使用的数字信道上,在传输到对段,经过相反的变换最终传送到信宿。 1.2程控交换 程控交换技术即是指人们用专门的电子计算机根据需要把预先编好的程序存入计算机后完成通信中的各种交换。随着电信业务从以话音为主向以数据为主转移,交换技术也相应地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逐步转向给予分株的数据交换和宽带交换,以及适应下一代网络基于IP的业务综合特点的软交换方向发展。 1.3信息传输 信息传输技术主要包括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数字微波通信,以及图像通信。 1)移动通信 早期的通信形式属于固定点之间的通信,随着人类社会党俄发展,信息传递日益频繁,移动通信正是因为具有信息交流灵活,经济效益明显等优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所谓移动通信,就是在运动中实现的通信。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移动的时候进行通信,方便,灵活。现在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多分址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 2)光纤通信 光纤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其主要特点是频带宽,比常用微波频率高104~105倍;损耗低,中继距离长;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线经细,重量轻;还有耐腐蚀,不怕高温等优点。 3)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简单而言就是地球上的无线电通信展之间利用人在地球卫星作中继站而进行的通信。其主要特点是:通信距离远,而投资费用和通信距离

有源射频标签通用技术规范

有源射频标签通用 技术规范 1

前言 本标准规范了有源射频标签的术语和定义、工作原理和分类、技术要求、物理特性、试验方法和产品包装。 本标准制定的意义在于促进国内自动识别企业对有源射频标签的设计、制造,并指导相关行业用户的应用。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射频工作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维深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蓝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和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凯泰先达科技发展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维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颖、李代万、武岳山、苗高峰、王刘中、唐新川、丁晓云、张芃、雷松、刘发贵、郝磊。 2

有源射频标签通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范了有源射频标签的术语和定义、工作原理和分类、技术要求、物理特性、试验方法和产品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有源射频标签的设计、制造及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618-198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d:自由跌落 3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8-12-17T17:13:38.7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牛同江[导读] 摘要:数字微波通信技术是在时分复用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技术,不仅可以传输电话信号,还可以传输数据信号及图像信号,所以在十分广泛的领域都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大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甘肃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无线传输中心711台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数字微波通信技术是在时分复用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技术,不仅可以传输电话信号,还可以传输数据信号及图像信号,所以在十分广泛的领域都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大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可见,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此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应用微波是当今时代应用范围十分广阔的一种通信传输方式,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就是利用微波来传输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同时还能够利用电波空间传输各种信息甚至是对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联的信息进行传输,而且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再生中继,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通信方式,本文主要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有效促进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1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之所以发展迅速且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是因为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详见下表: 表1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 2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 微波通信技术是微波频段借助于地面视距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出现了近几十年的时间。在出现初期阶段,微波通信系统通常是模拟制式的,它与当时的同轴电缆载波传输系统相同都是通信网长途传输干线的重要传输方式。具体而言,我国各个城市之间的电视节目是通过微波来进行传输的。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发出了几十兆比特每秒容量的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可以说这个阶段是通信技术自模拟阶段向数字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期,同步数字系列在传输系统中已经变得十分常见,可以说已经被普遍应用,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容量也随之不断增大。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与光纤、卫星一起被看作现代通信技术的重中之重。 当今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不仅在传统传输领域内得到了关注,更在固定宽带接入领域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可见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态势良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3.1 实现正交幅度调制级数的提升以及严格限带 要有效提升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频谱利用率一般需要应用到多电平正交幅度调制技术,当前阶段,通常要应用到256与512正交幅度调制,未来还会应用到1024和2048正交幅度调制。此外,对于信号滤波器的设计要求也会变得越来越严格,必须要确保其余弦滚降系数可以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试论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

试论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9-08-14T14:55:46.45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6期作者:古世高[导读]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进一步发展,为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威胁,其未来发展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广州市汇源通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满足了当前信息传递的需求,本文在总结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优点的基础上,对其技术实现以及未来发展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容量;微波通信;SDH 前言: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至300GHz的电磁波,该技术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为具有投资费用低、通信容量大、抗灾能力强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而自进入新时期以来,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进一步发展,为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威胁,其未来发展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1.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优势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主要表现为:(1)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且线路噪声不累计。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与传统的模拟通信系统相比,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微波通信所使用的数字信号具有可再生能力,因此在通信过程中的中继通信线路信号噪声不会累计,保证了信号的清晰度;而在正常的信息传输过程中,一旦出现通信过程干扰问题将会导致错误代码的出现,而这些错误代码难以在传输过程中消除。通过微波通信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保证了数据传输水平[1]。(2)保密性更好。大容量微波技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使用复杂多变的加密技术,并通过设置加密电路,通过一个天线设备,确保数据传输的方向性,只有精准的确定发生源或者基站才能捕获信号,若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偏离,则无法接收微波信号,因此确保了安全性,并能避免干扰。 2.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环境 2.1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技术需求 为确保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可以适应未来信息传递需求,未来需要对微波网络进行优化,并且在经过优化后,微波网络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标准:(1)系统可用率。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下,系统的平均可用率应该达到99.999%,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微波通信的系统运行效率。(2)系统延时。系统延时是评价整个系统运行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确保微波链路的传输延时控制在50ms 水平内。(3)性能要求。微波通信的性能要求应该与以太网高宽带的业务需求相同,能够满足SDH于EI业务扩展的需求,并可以根据信息传输要求,选择多载波传输,并提供更大的数据传输容量。 2.2大容量微波技术更新的技术支持 现阶段的大容量微波技术具有可靠的端到端业务管理、丰富空口的业务种类、高效的自适应的调制特性、G比特级大带宽传输等优点,逐渐变成了新一代的无线通讯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业务支持,并且在整体上的数据业务传输效率更高。 从目前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大容量微波技术可以在空白帧结构以及业务接入处理等方面提供更全面的支持,根据业务处理处理要求,选择对IP分组化的业务进行支持,同时可以满足SDH等关键业务的需求。在微波网络中,技术认同通过增设IP分组的交换单元及其相对应的TDM交叉矩阵,这种结构可以为其中的关键业务实现提供结构。同样,能够对各项数据处理业务的MPLS的传输管理与伪线封装进行支持。总体而言,在更新后的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能够提供从端到端的QoS保障,因此能够满足大部分宽带业务的精细化数据支持。 大容量的微波通信技术所对应的空口自适应调制模式,可以按照不同数据传输要求进行自动调整,联合多级别的QoS管理体制,进一步识别信息传输业务,这样可以满足更高级别宽带业务的数据传输要求[2]。 3.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应该以客户的需求为突破口,并且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也会在微波通信技术中得到体现。 3.1编码调制技术将会更加高级 微波座位一种频带受限的传输媒介,在未来信息传递期间为了可以进一步提高频谱的利用率,在微波通信期间网络通过多进制的正交幅度调整技术,在这种技术下,其调制方式下具有极高的频谱利用率,因此在调制系数较高的情况下,其信号矢量分布更加合理,并且在利用起来更加方面。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容量微波技术技术已经达到了512QAM传输,并且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很多将会在这一技术上实现突破,达到2048QAM调制,其信息传输能力更强。 3.2频谱成型技术 在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模式下,时钟同步数字通信研究中一直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时钟偏差或者时钟抖动等会造成码间串扰,这种情况会影响信息传输质量。从技术角度来看,为了可以有效规避这种信号处理问题发生,在工程中若使用了不合理的低通滤波器而通过余弦滚降滤波器,并采取引入滚降系数的方法,以增加成形滤波器的带宽为代价,达到降低码间串扰的目的,滚降系数越大,滤波器的带宽变大,会影响频谱的使用效率。 3.3交叉极化干扰抵消技术 在技术处理过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强化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增加微波通信中的传输容量,在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基础上,采用多进制的正交调制方法,配合双极化频率的复用效率,可以让整个数据传输更加高效。这种数据处理方法可以使原本的单波道的数据传输效率更高。同时,相对于同波道双极化频率复用技术,不同波道的载频数据时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极化方向正交,并且无线正交极化无法定义隔离和信道环境的影响,需要采用交叉极化干扰抵消技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交叉极化干扰抵消的方法,可以对各种信息传输过程进行抑制,效果更理想。 3.4发展频段更高 根据我国电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在3GHz以下的频段需要分配给个人通信与移动通信,而此时的3GHz-10GHz频段十分拥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获得更广阔的空间,所使用的微波通信技术应该突破10GHz的限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所采用的多点分配业务可以通过无线接入的方法,通过对卫星、光纤通信过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LMDS技术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最低,且具有方便、实惠等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满足组网的要求,这在我国也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ISOIEC RFID技术标准概述

ISO/IEC RFID技术标准概述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以下简称RFID)。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ISO/IEC是信息技术领域最重要的标准化组织之一。ISO/IEC认为RFID是自动身份识别和数据采集的一种很好手段,制定RFID标准不仅要考虑物流供应链领域的单品标识,还要考虑电子票证、物品防伪、动物管理、食品与医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应用领域。基于这种认识,ISO/IEC联合技术委员会JTC委托SC31子委员会,负责所有RFID通用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也即对所有RFID应用领域的共同属性进行规范化;委托各专业委员会负责应用技术标准的制定,如ISO TC104 SC4负责制定集装箱系列RFID标准的制定,ISO TC 23 SC19负责制定动物管理系列RFID标准,ISO TC122和ISO TC104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制定物流与供应链系列应用标准[1]。所有标准的制定工作,可以由技术委员会委托某些专家起草标准草案,也可以由企业或者专家直接提交标准草案,然后按照ISO标准化组织制定标准的程序进行审核、修改直至最后批准执行。目前ISO RFID所有标准草案都可以在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566412321.html,中找到。 一、通用RFID技术标准 ISO/IEC的通用技术标准可以分为数据采集和信息共享两大类,数据采集类技术标准涉及标签、读写器、应用程序等,可以理解为本地单个读写器构成的简单系统,也可以理解为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其层次关系如图1所示;而信息共享类就是RFID应用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所必须的技术标准,如软件体系架构标准等。

SDH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

SDH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 摘要:SDH微波通信是新一代的数字微波传输体制。数字微波通信是用微波作为载体传送数字信息的一种通信手段。它兼有SDH数字通信和微波通信两者的优点,由于微波在空间直线传输的特点,故这种通信方式又称为视距数字微波中继通信。本文主要介绍SDH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组成、特点及应用。 一、SDH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 (1)数字微波传输线路的组成形式可以是一条主干线,中间有若干分支,也可以是一个枢纽站向若干方向分支。如图1所示是一条数字微波通信线路的示意图,其主干线可长达几千公里,另有若干条支线线路,除了线路两端的终端站外,还有大量中继站和分路站,构成一条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线路。 组成此通信线路设备的连接方框图如图2所示。它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2)用户终端,直接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如自动电话机、电传机、计算机、调度电话等。 (3) 交换机。这是用于功能单元、信道或电路的暂时组合以保证所需通信动作的设备,用户可通过交换机进行呼叫连接,建立暂时的通信信道或电路。这种交换可以是模拟交换,也可以是数字交换。 (4) 数字电话终端复用设备(即数字终端机)。其基本功能是把来自交换机的多路信号变换为时分多路数字信号,送往数字微波传输信道,以及把数字微波传输信道收到的时分多路数字信号反变换为交换机所需的信号,送至交换机。 (5) 微波站。按工作性质不同,它可分成数字微波终端站、数字微波中继站和数字微波分路站。SDH微波终端站的发送端完成主信号的发信基带处理、调制、发信混频及发信功率放大等;终端站的收信端完成主信号的低噪声接收、解调、收信基带处理。终端站还具有备用倒换功能,包括倒换基准的识别,倒换指令的发送与接收,倒换动作的启动与证实等。 (6) 数字微波中继站。主要完成信号的双向接收和转发。有调制、解调设备的中

电子标签数据格式规范

SJ/T XXXX-2006 SJ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行业标准 SJ/T XXXX-2006 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 与数据格式编制规则 ( 征求意见稿 ) X X X X-XX-XX 发布X X X X-XX-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 1

SJ/T XXXX-2006 目次 引言................................................................ . (3) 1. 范围................................................................ . (4) 2. 规则性引用文 件 ................................................................ (4) 3. 电子标签信息载体存贮的数据格式.......................................................................... .. 5 3.1 电子标签主体的唯一标识,包括: (5) 3.2 电子标签所标识商品和物品的唯一标识,包 括: (5) 4. 电子标签标识注册号赋码对象........................................................................ (5) 5. 电子标签主体的唯一标 识 ................................................................ (5) 5.1 电子标签制造厂商代码 ........................................................... (6) 5.2 电子标签序列号 ............................................................ (6) 5.3 电子标签硬件类型码 ............................................................ (6) 5.4 电子标签存储器规划码 ........................................................... (6) 6. 商品和物品额唯一标 识 ................................................................ (6) 6.1 生产厂商代码结构 ........................................................... (6) 6.1.1 标识注册号文本表示方法 ........................................................ (7) 6.1.2 首次登记机关码 ........................................................ (8) 6.1.3 顺序码 ......................................................... (8) 6.1.4 年代轮换码 ........................................................ (8) 6.1.5 应用标识符 ........................................................ (8)

RFID电子标签参数指标

RFID电子标签技术规范要求 1型式要求 1)外形材料与安装要求 天线及芯片采用PVC\ABS或固胶封装、安装方式可用强力胶或加铆钉. 2)尺寸要求 标签尺寸:70*35 mm 3)初始化要求 所交付的标签产品需要按照招标方要求提供初始数据的写入。 4)打印要求 所交付的标签产品需要按照甲方要求提供打印服务,可打印公司Logo、文字、数字等,要求清晰、耐磨。 2物理性能要求 1)耐温湿度 工作温度:-40℃~+85℃ 存储温度:-45℃~+105℃ 相对湿度:5%~95% 2)工业等级

IP68或以上. 3电气性能要求 1)抗金属要求 标签适用于金属表面设备 2)工作频率 860MHz~960MHz。 3)擦写次数 不小于10万次。 4)数据保持时间 大于10年。 4数据格式要求 1)数据格式要求 标签各区域的存储空间不小于2K; 存储内存空间可以设立不同存储块管理. Tag memory(标签内存)分为Reserved(保留),EPC(电子产品代码),TID(标签识别号)和User(用户)四个独立的存储区块(Bank)。 Reserved区:存储Kill Password(灭活口令)和Access Password(访问口令)。EPC区:存储EPC号码等。 TID区:存储标签识别号码,每个TID号码应该是唯一的。

User区:存储用户定义的数据。 5通信规约 电子标签的通信规约符合《EPC? Radio-Frequency Identity ProtocolsClass-1 Generation-2 UHF RFIDProtocol for Communications at 860 MHz – 960 MHz 》(简称EPC GEN2)、和ISO180000-6C 通信标准。 6标签使用寿命或性能影响因素 1)强力的碰撞、弯曲、折断会使内部天线的结构造成破坏,影响标签读取性能; 2)阳光下暴晒,容易导致标签表面材料老化; 3)非金属表面贴金属标签,或者金属表面贴非金属标签,影响标签性能; 4)表面有水或湿度大,会吸引电磁波导致标签性能下降; 5)标签周围金属环境多的情况,产生信号反射,不能控制信号的方向,可能造成误读。

微波通信系统

微波培训 一、概述 1.微波通信是在微波频段,通过地面视距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无 线通信手段。所谓微波是指频率在300MHz至300GHz范围内的 电磁波! 2.微波不像无线电广播那样从一个点向许多地点发送信号,微波 通信是一个点到点的通信系统,当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物 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微波通信。 3.微波通信设备对于无线通信的基站的互联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体积小、重量轻、安装容易。其室外单元和天线可直接安装于 无线基站的轻型铁塔上,使用十分简便。配置也比较灵活,工 作频段和发射功率可以很容易的调整,我们在现场根据现场的 需要来进行调整即可,通信容量和备份配置也是多种多样,可 供用户选择。 4.备份最常用的就是1+1。就是在一端的微波设备里有两个室内 单元,一个做主用,另外一个做备有,当主用的室内单元出现 故障,不能继续工作的时候,通信就会自动的切换到备用的室 内单元上进行,这样就不会中断通信,。 5.现在省内移动所使用最多的微波设备有3种,分别是地杰的 SUPER STAR、戴维斯的WaveLink PDH、爱立信的MINI LINK E!另外今年刚出现带有美化天线烽火科技的虹信微 波,这几种微波的基本组成结构是一样的,都是由天线、室 外单元、馈线、室内单元组成。 6.

戴维斯的WaveLink PDH是智能化中、短距离点对点PDH数字微波传输设备,频段是从7GHZ----38GHZ,容量为4/8/16 E1等类型。根据基站的需要,安装的IDU配置也不一样,有4个E1的,8个E1的,16个E1的,最常用的是8个E1的。戴维斯的WaveLink PDH具有全频段无损切换,前向误码纠错及自动功率增益控制等先进功能。 7.硬件组成 它们的硬件是由天线、软波导、室外单元(ODU)、馈线、避雷器、室内跳线、室内单元(IDU)组成。 (1)天线:也就是我们经常在塔上看到那个大锅,根据系统频率,传输距离,和系统的需求,可以被配置为不同直径的天线, 常用的有0.3m、0.6m、1.2m、2m等几种,当然还有更大的2.5m、3m的。天线还分为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两种,电磁波垂直于地磁方向称为垂直极化,如果是水平于地磁方向的成为水平极化。一般多采用垂直极化,因为垂直极化的抗干扰能力要比水平极化的强。 (2)软波导:除了0.3m的天线不使用软波导采用硬连接以外,其余各型号的天线均使用软波导叫软连接,软波导就是起到一个连接天线和ODU的作用。 (3)室外单元( Out Door Unit:ODU ):微波的大部分功能都是由室外单元来完成的,通信的处理,微波容量的大小就是由ODU 来完成的,ODU里面的容量卡决定了这跳微波的容量,跟IDU上面的E1输出口数量是应该对应的,如果容量卡和IDU 对应不上就会出现E1不通的现象。

微波通信的主要技术与应用

微波通信的主要技术与应用 摘要:微波是一种具有极高频率(通常为300 MHz—300GHz),波长很短,通常为1m—1mm的电磁波。在微波频段,由于频率很高,电波的绕射能力弱,所以信号的传输主要是利用微波在视线距离内的直线传播,又称视距传播。微波通信是现代通信传输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微波接力通信、移动通信、广播电视通信、卫星通信等一系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关键词:微波通信;数字微波通信;相关技术 引言 微波是通信的一种传输方式,微波与短波相比,虽然具有传播较稳定,受外界干扰小等优点,但在电波的传播过程中,却难免受到地形、地物和气候状况的影响而引起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现象,产生传播衰落和传播失真。数字微波通信技术是基于时分复用技术的一种多路数字通信体制,其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尤其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正在变得越来越广阔。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就是通过微波来实现对于数字信息的传送,与此同时,借助于电波空间,能够对于各种各样的相互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的信息进行传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再生中继,这是一种现代化的发展非常快速的通信方式。 一微波的发展 微波的发展是与无线通信的发展分不开的。无线电波可以按照频率或波长来分类和命名。由于各波段的传播特性各异, 因此可以用于不同的通信系统微波通信是20世纪50年代的产物。由于其通信的容量大、建设速度快、抗灾能力强等优点而取得迅速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产生了传输频带较宽、性能较稳定的微波通信, 成为长距离、大容量地面干线无线传输的主要手段,并可同时传输高质量的彩色电视,而后逐步进入中容量乃至大容量数字微波传输。微波通信技术问世已半个多世纪,它是在微波频段通过地面视距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无线通

微波技术发展与前景展望

微波技术发展与前景展望 1、引言 微波技术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科学技术之一,从雷达到广播电视、无线电通信再到微波炉,其波长约在1米到1毫米之间,可被进一步细分为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 。随着现代微波技术的发展,波长在1毫米以下的亚毫米波也被视为微波的范畴,这相当于把微波的频率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更高的频率。因此,有的文献里也把微波的频率范围定义为300MHZ-3000GHZ。本文介绍了微波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微波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2、微波技术发展简史 从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发现并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后,对电磁波的研究便迅速展开。对微波直到20世纪初期对微波技术的研究又有了一定的进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高频率的超外差接受器和半导体混频器的出现为微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使得微波技术的发展取得的一定的进步。 我国开始研究和利用微波技术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

首先是在连续微波磁控管的研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大功率磁控管的研制成功,为微波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生产微波炉,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有家用微波炉、工业微波炉等系列产品,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微波技术的研究向着更高频段──毫米波段和亚毫米波段发展。 3、微波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进入21世纪,微波技术继续在广播、有线电视、电话和无线通信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其他领域如计算机网络等应用中也崭露头角。在广播电视方面,当前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逐步走向数字化。在通信领域,微波与卫星和光缆并列为现代通信传输的三大支柱。微波通信可作为干线光纤传输的备份及补充,解决城区内铺设有线资源困难的问题。此外,诸如微波单片集成、全数字化处理、数字专用集成电路等提高可靠性及降低成本的技术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1 太赫兹波的应用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是国际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研究技术。它利用物质对THz频带的不同特征吸收谱分析研究物质成分、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太赫兹时域光谱有很高的探测信噪比和较宽的探测带宽,探测灵敏度很高,可以广泛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