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三年级下册试题第六单元认识分数含答案

a三年级下册试题第六单元认识分数含答案

a三年级下册试题第六单元认识分数含答案
a三年级下册试题第六单元认识分数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备课

第六单元教学分析 (主备人:刘言欣)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由三篇精读课文:《太阳》、《月球之谜》、《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篇略读课文:《果园机器人》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 其中《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太阳》是采用举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知识。《月球之谜》则紧扣“谜”字,把与月球相关的若干不解之谜讲出来《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展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这种安排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同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本组四篇课文是介绍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在写法上各有特色。 二、学情分析: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资料的搜集非常重要,拥有一定的相关资料不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另外,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课文的学习到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无不需要丰富的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科学创造的说法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组教材必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大胆的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换到自主学习。让学生可以大胆想象,给他们知道树立学习自信的机会。 三、教学目标: 《太阳》是采用举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知识;《月球之谜》则紧扣“谜”字,把与月球相关的若干不解之谜讲出来;《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通过叙述“我”的一次上网经历来介绍互联网的相关知识;《果园机器人》中机器人的特性则是随果园生产的需要一步步体现出来。

四、教学重难点: 《太阳》是采用举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知识 《月球之谜》则紧扣“谜”字,把与月球相关的若干不解之谜讲出来教学难点: 《太阳》是采用举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知识 《月球之谜》则紧扣“谜”字,把与月球相关的若干不解之谜讲出来 五、教学建议: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适时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2、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把学习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儿童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 3、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的各个阶段,要把指导学生读书与加强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 4、本组教材中的课文接近学生的生活,这也是打开和学生交流的窗口。 5、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主人公的情感。让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友情和亲情。 六、课时安排: 1、《太阳》 2课时 2、《月球之谜》 2课时 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课时 4、《果园机器人》 1课时 5、《语文园地六》 3课时 (共用课时10—11课时)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2019年3月 一、填空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13分)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整个世界都是由构成的。 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和,这些变化可以帮助我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 3、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和。这些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 4、打开电灯开关,电灯就会发光发热是变化。 5、木炭燃烧时会发光发热是变化。 6、铁生锈的速度比小苏打和醋的反应速度要。(填快或慢) 二、选择题。(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铁生锈是一种( )变化。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物理和化学变化 2、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先熔化成蜡烛油。这种变化属于(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 )。 A、白色 B、无色 C、蓝色 4、打开可乐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些气泡中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空气 C、水蒸气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变质 B、水蒸发 C、酒精燃烧 6、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只发生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7、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白醋和小苏打混合 B、玻璃破碎 C、火柴梗被折断 8、硫酸铜溶液不能用( )盛装。 A、玻璃容器 B、铁制容器 C、铜制容器 9、把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另一半露在空气中,( )最容易生锈。 A、水中的一半 B、空气中的一半 C、空气和水的交界处 10、做泥塑或面塑时,物质发生的是(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无法确定 三、判断题。(把你认为正确的打上“√”,错误的打上“×”,每小题1分,共 10分) 1、因为我们摸不到空气,所以它不是物质。() 2、生成气体的变化肯定是化学变化。()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物质可以使火柴烧得更旺。() 4、蔬菜当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 5、有些物质变化比较缓慢,有的物质变化很快。() 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了新物质。 ( ) 7、铁锈很脆,一砸就碎。() 8、沙和黄豆混合后,我们观察到的两种物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9、小苏打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它能在水中溶解。 ( ) 10、热胀冷缩现象是物理变化。 ( ) 四、连线题。下列变化与变化种类和伴随的现象连起来?(每线1分,共4分) 在米饭上滴碘酒 化学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颜色变化 物理变化铁钉放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气体 水变成水蒸气 五、读图题:(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测试卷1 一、填空题。 1.钟面上的时刻是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2.奥运志愿者在路口协助交警执勤。已定每天换5次岗,早上7时30分第一次换岗,以后每隔2小时换一次岗,请你用24时计时法写出每次换岗的时间。 3.南京到上海坐汽车要3小时,上午8时40分从南京出发,()到达上海。 4.希望小学的老师每天早上7时到校工作,中午休息一小时,下午6时离开学校,老师每天在校工作()小时。 5.希望小学每天早上8:30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第三节课()上课,该校上午共有四节课,中午放学时间是(),从上第一节课到放学共经过了()。 二、换算题。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凌晨3时() 下午5时() 中午1时30分() 晚上12时20分()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4:20()10:00() 15:30()21:40()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0时就是8时。() 2.钟面上的12时就是0时或者24时。() 3.19时比晚上6时30分要晚一些。() 4.一天当中,时针要在钟面上走两圈。()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将上面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分别是()。 A.8:30和14:30 B.8:30和16:30 C.20:30和16:30 2.小明妈妈晚上10时睡觉,第二天早晨6时起床,小明妈妈每天睡()小时。 A.4 B.8 C.9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每天18:00起床 B.从上午9时到下午2时经过了7小时 C.小刚和李小飞一般在17:00去踢足球 五、观察下面2008年1月份的日历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认识分数》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综合提优训练 一、填空题。(共23分) 1、在下面的图形中,按分数涂上颜色。 2、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3、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4、一块菜地的83种了白菜,其余的种萝卜,萝卜占这块地的( ) ( ) 。 5、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一次,每份是这纸的( ) ( ) ,对折3次每份是这张纸的 ( ) ( ) 。 6、“一箱苹果吃去了4 3 ”,这是把一箱苹果平均分成了( )份,吃去的苹果有 这样的( )份,由此可以推出剩下这箱苹果的( ) ( ) 。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打“√”,错的打“×”。)(共4分) 1、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 2 1 ,只有一种折法。() 2、6枝铅笔的 2 1 和4枝铅笔的 2 1 相等。 3、一张纸对折的次数越多,一份就越小。 4、分母相同表示平均分的份数相同。 三、看图列算式。(共8分) 四、比一比。(在○里填上“”“”或“=”。)(共9分) 6 1 6 3 3 1 6 1 4 3 4 2 9 1 6 1 5 2 5 3 7 7 6 6 8 3 8 5 9 9 1 6 1 4 1 五、计算下列各题。(共8分) 9 8 - 9 5 = 5 1 + 5 3 = 7 4 - 7 3 = 8 2 + 8 5 = 6 1 + 6 5 = 4 2 - 4 1 = 1- 6 5 = 9 7 - 9 4 = 六、脱式计算。(共8分) 36×30+129 78+14×6 () () ()

864-12×24 540÷9÷6 七、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共10分) 1、数学课本的封面的面积约6 。 2、教室地面的面积约60 。 3、火柴盒的上面面积约18 。 4、一块农田约2 。 八、解决问题。(共30分) 1、一块巧克力,小东吃了81,小红吃了8 3 ,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2、一片果园中,苹果树占94,桃树占9 2 ,其余的是山楂树,山楂树占几分之几? 3、你知道小强的爸爸、妈妈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吗?

(部编版三下 第六单元)部编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寻找童年的真善美 部编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寻找童年的真善美”为主题,选编了精读课文《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和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习作指导《写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和语文园地六。单元导语中明确指出了本单元的学习要求: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童年的水墨画》一课安排了三首儿童诗歌,主要是通过溪边、江上和林中三个不同的场景的描写,告诉我们童年的天真烂漫,分别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一起感悟童年的趣味 《剃头大师》主要是描写剃头老师傅和“我”分别给小沙理发过程的不同,通过一系列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了在老师傅和“我”在给小沙理发时的各自表现,老师傅的熟练与不管不顾以及“我”的随意乱剪以及小心翼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每个人的不同个性。 《肥皂泡》主要讲了母亲教我们如何吹肥皂泡的全过程,怎样才能把泡泡吹得又大又圆,让泡泡飞得很高,同时通过丰富的想象,随着轻清脆丽的小球一起上天过海,圆自己一个美丽的梦。体会作者心中的快乐、骄傲与希望。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这四篇文章从内容上来说都是围绕“寻找童年的真善美”这个主题来进行编排的,通过语言、动作、想象等多个方面进行刻画和描写。其中《童年的水墨画》和《我不能失信》两篇课文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训练了“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而《剃头大师》和《我不能失信》两篇课文与本单元的习作紧密相连,都是训练了“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这一语文要素。 编者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难懂的句子;二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一个身边的人,并尝试着写出他的特点。 【学情分析】 这四篇文章从内容上来说都是围绕“寻找童年的真善美”这个主题展开的,并且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在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在科学课上,同学们制作了下面三种形状的“桥”,其中抗弯曲能力最强的是()。 A.B. C. 2 . 同样高度的框架结构塔与实心塔相比,抗风能力()。 A.框架结构塔强B.实心塔强C.一样强 3 . 瓦楞纸抵抗弯曲的能力很强,主要原因是()。 A.是把几层纸粘贴在一起的 B.把几层纸粘贴在一起,并改变其中一层或几层纸的形状 4 . 在使用酒精灯时,要用火焰的()部分进行加热物体。 A.外焰B.内焰C.焰心 5 . 下列最稳固的形状是()。 A.△B.□C.◇D.Ⅱ 6 . 在城市道路常见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7 . 把同样的三张纸折成“L”“U”“W”形,它们的抗弯曲能力最强的是()。

A.“L”形B.“U”形C.“W”形 8 . 洗衣机滚筒旋转时容易晃动,为了保持稳定,其内部要固定一个重物,这重物应固定在洗衣机的()。 A.下部B.中部 C . 上 部 9 . 下列物体中利用到圆顶形原理的是(). A.滑轮B.安全帽C.连拱桥 10 . 桥面的跨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A.跨度越大,抗弯曲能力越大 B.跨度越小,抗弯曲能力越大 C.跨度大小与抗弯曲能力无关 二、填空题 11 . 三角形支架最______、________、所用的材料也最少。 12 . 建筑物中(______)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______)形和四边形。 13 . 塑料瓶的上部是(______),中部瓶身是(______),底部一般向内凹进去,类似(_____)。 14 . 食物被________运输到胃里,在________里被进一步________和________的,在________被吸收。然后转入________中,食物在大肠吸收少量的________然后排出体外。 15 . 遇到凹凸路面时,握住车把的双手之间的距离尽可能_________(填“远”或“近)些,自行车龙头方向也容易把握。 16 . 给你一张纸,你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增加这张纸的抗弯曲能力。 17 . 用长方体横梁建房时,横梁都是________放的。因为这样放可以提高横梁的________。 18 . 增加(_______)可以增加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________)可以大大增加梁的抗弯曲能力。 三、判断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6单元测试卷

第6单元测试卷 卷面(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68分)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1分) 1.一年有()个月,其中()月是大月,每个大月有()天, ()月是小月,每个小月有()天。 2.平年的2月有()天,全年共有()天;闰年的2月有() 天,全年共有()天。 3.每年的()是国庆节,5月1日是(),()是儿童节。 4.小林是2000年2月28日出生的,这一年是()年,小林出生的第二 天是()月()日。 5.妈妈在4月25日早上去上海出差,这次出差一共是45天,当妈妈第45 天回家时,这天是()月()日。 6.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3:00表示()。 7.爸爸去青岛出差,火车出发时间是17:35,发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从家 到火车站乘车要38分钟,爸爸最迟要()从家里出发才能保证不误火车。 8.一场球赛从14:30开始,一直到下午5:00结束,这场球赛一共进行了() 分钟。 二、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每年都有7个大月,5个小月。() 2.21时40分是晚上9时40分。() 3.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就一定是闰年。() 4.一个月中最多有5个星期六和5个星期天。() 5.爸爸每天上午8:00上班,下午5:00下班,一天工作7小时。()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是建军节。 A.5月1日 B.8月1日 C.10月1日 2.晚上10时是() A.21:00 B.22:00 C.10:00 3.下面年份中,()是闰年。 A.2018年 B.2100年 C.2040年 4.王叔叔从3月24日早上出发去青岛出差,4月8日晚上结束工作回到家里, 他一共出差()天。 A.14 B.15 C.16 5.李刚每天晚上21:00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7:00起床,他每天睡() 个小时。 A.10 B.11 C.12 四、我会做。(共27分) 1.特殊日子我知道。(6分) 2.分一分,填一填。(10分)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分数》单元测试卷

第6课时 单元测试卷 《认识分数》测试卷 一、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阴影部分。 二、填空。 1.7 3的分子是( ),分母是( ),读作( ); 十二分之七写作 ( ) 2.分子是4,比分母少5,这个分数是( )。 3.把1条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 ,3份是这条绳子的()() 。 4. 94是( )个91,( )个31是32。 5.) (141> 6.妈妈买了9支铅笔,给小冬5支,小立4支,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 ) () (,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 () (。 7.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 () ( 8. 4天是一个星期的( );5个月是一年的( )。 9. 再涂( )块,涂色部分就占 56 。

10. 黑球的个数占( )( ) 白球的个数占( )( ) 三、在○里填上“>”,“<”或“=”。 19○13 29○59 23○13 710元○810 元 44○88 15○18 66○1 14○17 18○14 38千克○78 千克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6 5读作五分之六。( ) 2.像13、 56 、 917 、9......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 3.3个81和8个3 1相等。( ) 4.a a 31 (a ≠0)( ) 5. 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小。( ) 6.一根彩带,用去它的14,剩下这根彩带的34 。( ) 五、算一算。 26 +36 = 813 -513 = 56 + 16 = 67 -37 = 13 -13 = 1-38 = 917 +217 = 49 +39 = 15 +15 = 311 +111 = 79 -29 = 1-( 14 +34 )= 六、我最会解决问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全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单元概述 走过奇妙的想象单元,经历一次想象的洗礼,让我们再走进童年的百花园,去感受童年的美好,去发现真善美。本单元以“多彩的童年”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童年的水墨画》选取了儿童在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这三个生活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剃头大师》节选自作家秦文君的《开心男孩》,讲了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我”为表弟小沙剃头。《肥皂泡》一文按“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的顺序来叙述,反映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有趣生活。《我不能失信》讲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习作要求写一写身边有特点的人。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溪边》。 3.能联系上下文,说说诗句的意思。 4.默读课文,感悟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的不同,并说说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原因。 5.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6.体会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7.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8.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9.积累4句劝导人改过的名言警句。 重点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溪边》。3.能联系上下文,说说诗句的意思。 难点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2.能结合课文内容,交流对课文重点问题的看法。3.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童年的水墨画》2课时 《剃头大师》2课时 《肥皂泡》2课时 《我不能失信》1课时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城北小学六上科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班级六(2)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和横放的支撑住的。它们受 压时,比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这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通过实验,一张纸,通过增加、增加或改变等 方法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3.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V”“L”“U”“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 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从而大大增强了抗弯曲能力。 4.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和向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5.圆顶形可以看成的组合,它有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的 力。 6.很多生物的身体部位有拱形结构。比如,人体的头骨、、等部 位有拱形结构的保护。 7.高塔不易倒的特点是:、、等。 8.建筑物中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形 和四边形。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它抵抗弯曲的能力。………………………………() 2.用两张纸搭一座“平桥”一定比用一张纸搭的“平桥”承受的压力要大。……() 3.同样材料制成的大小和轻重都相同的桥梁,如果跨度相同,拱桥和平桥的承重能 力也一样。………………………………………………………………………() 4.三角形框架比长方形框架不容易变形。………………………………………() 5.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形能承载很大的压力。() 6.鸡蛋近似于球形,因为这样可使它更坚固。…………………………………() 7.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8.纸的厚度增加一倍,它的抗弯曲能力也增强一倍。……………………………() 9.增加纸片的宽度比增加纸片的厚度更能增大纸片的抗弯曲能力。………() 10.葱管状的叶子,使它既结实又轻巧。…………………………………………()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2.下列形状中最为坚固的形状是()。 A、正方体 B、长方体 C、球形 3.铁路上钢轨做成“工”字形的目的是()。 A、便于安装 B、美观 C、增加抗弯曲能力又节省钢材 4.下列不易变形的框架是()。 A、B、C、D、 5.下列物体中利用到圆顶形原理的是()。 A、汽车方向盘 B、安全帽 C、铁塔 6.下列三种形状中,()是增强抗弯曲能力最弱的。 A、 B、 C、 7.为了增强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我们通常把横梁()。 A、横着放 B、立着放 C、斜着放 8.瓦楞纸抵抗弯曲的能力很强,主要原因是()。 A、是把几层纸粘贴在一起的 B、把几层纸粘贴在一起,并改变其中一层或几层纸的形状 9.跨度很大的桥经常采用的结构是()。 A、拱桥 B、石板桥 C、钢索桥 10. 在同样的瓶子里装入自来水,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最稳定的是()。 A B C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钟面上的时刻是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2.奥运志愿者在路口协助交警执勤。已定每天换5次岗,早上7时30分第一次换岗,以后每隔2小时换一次岗,请你用24时计时法写出每次换岗的时间。 第一次第二 次 第三 次 第四次第五 次 …… 3.南京到上海坐汽车要3小时,上午8时40分从南京出发,()到达上海。 4.希望小学的老师每天早上7时到校工作,中午休息一小时,下午6时离开学校,老师每天在校工作()小时。 5.希望小学每天早上8:30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第三节课()上课,该校上午共有四节课,中午放学时间是(),从上第一节课到放学共经过了()。 二、换算题。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凌晨3时() 下午5时() 中午1时30分() 晚上12时20分()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4:20()10:00()

15:30()21:40()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0时就是8时。() 2.钟面上的12时就是0时或者24时。() 3.19时比晚上6时30分要晚一些。() 4.一天当中,时针要在钟面上走两圈。()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将上面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分别是()。 A.8:30和14:30 B.8:30和16:30 C.20:30和16:30 2.小明妈妈晚上10时睡觉,第二天早晨6时起床,小明妈妈每天睡()小时。 A.4 B.8 C.9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每天18:00起床 B.从上午9时到下午2时经过了7小时 C.小刚和李小飞一般在17:00去踢足球 五、观察下面2008年1月份的日历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数学】 三年级第六单元认识分数单元检测(含答案)

三年级第六单元认识分数单元检测(含答案) 一、填空。(27分) 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个苹果的()。 2、分子是9,分子比分母小1,这个分数写作( ),读作( )。 3、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块蛋糕的(),3份是( )个,也就是()。 4、1 4+ 3 4 表示( )个加上( )个,等于( )个,就是( )。 5、阴影部分用分数可以表示为( ),空白部分用分数可以表示为( )。 6、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 ),写成分数是 ( ),这样的5份是( )个1 6 ,也就是它的( )分之( ),写 成分数是( )。 7、看图写出分数,并比较大小。 8、6分米是1米的( );5角是1元的( )。 二、判断。(5分) 1、把10块糖分成5份,每份是这些糖的2 5 。 ( )

2、同分母分数相加,分子相加、分母相加。 ( ) 3、7米长的绳子用去3 7 ,剩下的绳子比用去的长。 ( ) 4、1分米的1 10是1厘米。 ( ) 5、有2个杯子,每个杯子里各装了1 2 的水,将它们倒在一个杯子里正好是一 杯水。 ( ) 三、选择。(5分) 1、妈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了4块,淘气吃了其中的3块,淘气吃了这块月饼的( )。 A. 34 B. 13 C. 14 2、在13,23和1 9这三个数中,( )最大。 A. 13 B. 23 C. 19 3、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值( )。 A .大 B .小 C .不确定 4、把一块蛋糕切去一半后,剩下的平均分给4个人吃,每个人吃了整块蛋糕的( )。 A. 14 B. 18 C .12 5、一杯牛奶,喝了它的2 5 ,还剩下( )。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钢索桥是由钢缆、()和()组成。可以分为()和()两种形式。2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和()传递承受的压力。()和()框架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三角形框架具有(),利用三角形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3、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的构造叫做()。 4、拱形结构又叫推力结构,它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的压力和()的推力。是所有结构中唯一产生外推力的结构。 5、跨越长江的()大桥,跨度达1385米,是大跨度的钢索桥。 6、很多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和横放的材料()支撑住的。 7、横梁的抗弯曲的能力与它的()和()有关系,增加()比增加()更有效。改变()也可以增强抗弯曲能力。 8、纸包装箱用的材料叫()。 9、球形在各个方向都可以看成(),所以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10、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拉住了(),抵消拱向外的(),减少了()的负担。桥面也比较低而且(),方便通行。 11、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 ( )、( ) 等部位有拱形的保护。 12、从桥的结构来看,除了拱桥外,还有( )、( )等。 13、( )在各个方向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14、一张纸,通过( )、( )等方法都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15、拱形受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个部分收到压力时会产生( ),如果能抵住拱形的( ),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二、判断题 1、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2、乒乓球不具有拱形的特点。() 3、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4、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5、桥的结构变化反映了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6、柱子比横梁容易弯曲和断裂。() 7、圆弧形、圆顶形、球形等建筑物体,不具有拱形承重的特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测试卷(二)(附答卷)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测试卷(二) (附答卷)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我会算。(每题1分,共20分 2 7 + 3 7 = 5 8 - 1 8 = 2 6 + 3 6 = 1- 1 4 = 67 + 17 = 1 - 45 = 28 + 38 = 46 - 1 6 = 37 + 37 = 58 - 58 = 24 + 14 = 1- 2 3 = 47 - 37 = 56 - 16 = 25 + 35 = 57 - 1 7 = 49 + 39 = 59 - 19 = 24 + 14 = 1 - 5 6 = 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23分 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 ),写作 ( )( ) , 6份是( )个 ( )( ) ,写作 ( )( ) ,读作( )。 2. 34 里面有( )个 14 ,( )个 1 6 是 56 。 3.分子是4,比分母少5,这个分数是()。 4.1- 5 8 中,1可以看成( )个( ),就是 ( )( ) 。 5.在○里填上“>”“<”或“=” 5 8 ○ 3 8 7 7 ○ 9 9 1 5 ○ 1 4 2 6 ○ 4 6 6.一条绳子剪去1米,还剩下5米。剪去的占这条绳子的 ( )( ) ,剩下的 占这条绳子的 ( )( ) 。 7.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剪断,把其中的一段再对折后剪断,得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这根绳子总长度的 ( )( ) 。 8.右图中黑球的个数占 ( )( ) ,白球的个数占 ( )( ) 。

9. 再涂( )块,涂色部分就占5 6 。 三、我会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比较大小中( )是正确的。 A. 1 6<1 4 B. 1 5 >2 5 C. 1 6 <1 8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5块,其中的3块是这个蛋糕的( )。 A. 2 5 B. 3 5 C. 5 3 3.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打开后,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 A. 1 2 B. 1 4 C. 1 8 4.下面(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3 10 。 5.两条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条剪去了1 3 ,第二条剪去了1 4 ,第几条剪 去的长一些?答案是( )。 A.第一条 B.第二条 C.无法判断 四、我会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把一个苹果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1 2 。() 2. 阴影部分是它的1 3 。() 3.6支铅笔的1 2和4支铅笔的1 2 相等。() 4.因为7 > 6,所以7 7 > 6 6 。() 5.3个1 8和 8个1 3 相等。() 五、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 题号一二三四成绩 得分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B )将一只矿泉水瓶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下列几种情况下最稳定的是 A、将一满瓶矿泉水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B、将半瓶矿泉水正放在桌面上 C、将半瓶矿泉水倒放在桌面上 D、将一只空瓶子正放在桌面上 2、( B )安全帽做成拱形是因为 A、美观 B、承受很大的冲击力 C、减轻帽子自身的重量 D、节省材料 3、( A )瓦楞纸常被做成纸箱包装物品,这样做是为了 A、增强抵抗弯曲的能力 B、节省原料 C、为了美观 D、减轻箱自身的重量 4、(D)巴黎铁塔至今屹立不倒的原因是 A.上小下大 B.上轻下重 C.三角形框架结构 D.以上都是 5、(C)在研究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要改变的条件是 A、纸的材质 B、纸的厚度 C、纸的宽度 D、纸的长短 E、单个垫圈的轻重 6、(B)在房屋和桥梁等建筑中,横梁都是 A、横着放的 B、立着放的 C、随便放的 D、不知道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X)锅盖做成圆顶形主要是为了锅的容量大些。 2、(√)葱管状的叶子,有拱形结构,使它又结实又轻巧。 3、(X)只要能抵住拱的外推力,拱的承载能力是无限的。 4、(√)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外墙体是一种特殊的框架结构。 5、(√)材料的厚度和宽度相比,厚度更多地影响着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6、(√)薄薄的鸡蛋壳能承受比较大的压力,是与鸡蛋壳的形状有关。 三、填空(每小题2分,共4分) 1、圆顶形可以看成是_拱形__的组合。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拱形__。 2、从桥的结构来看,除了拱桥外,还有梁桥 、 索桥 等。 四、实验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这组同学研究的是材料的厚度 与抗弯曲能力的大 小关系的(1分)(1)此实验必须 控制 相同的量有:材料的宽度、垫圈个体的重量(写出2个即可)(1分) (2)分析表中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材料的厚度越大,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就越大 (2分) 2、将4个鸡蛋的蛋壳中间圈上一条宽胶带,然后用剪刀修剪出4个比较整齐的蛋壳,每个蛋壳约为愿鸡蛋的一半大。把4个蛋 壳摆在桌上,形成一个正方形,圆顶都朝上 把玻璃杯轻轻地放在蛋壳上,慢慢小杯子中倒水,直到蛋壳碎了 为止,你会发现,蛋壳可以支撑令人惊讶的重量。请你用科学知识解释步骤三中的现象。(4分) 答:每个蛋壳的形状近似于圆顶形,各个面都是拱形,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四个蛋壳摆在一起,就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材料厚度1倍厚度2倍厚度3倍厚度4倍厚度承受的垫圈个数 2个 5个 9个 15个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 1.未来的汽车 看!这就是二十七世纪的研究成果——水、陆、空三栖汽车。它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下面就由我来给你介绍这神奇的汽车吧。这种汽车可以潜入海底。你可能会问我:“汽车怎么能在水里走呢?万一碰到鲨鱼怎么办呢?万一发生海底地震又怎么办呢……”这一系列的问题。 其实这是一辆环保车。只要有声音就能行驶。万一碰到鲨鱼,它会在外部自动启动一层大铁壳,只留一个超级红外线把外面的图画展现在大屏幕上。最后,鲨鱼只能狼狈而逃。万一遇到海底地震,测震仪里安装的保护装置会把里面的人送到安全的地方。 在陆地上堵车时,会自动向上浮起来,正常行驶。 天空中,如果有空难可以让汽车浮上天空,按下红色的圆形按键,车子会自动变大,能根据人的多少来放大缩小。不用时,你可以按一下汽车的开关键。按绿色的按键,车子就会变成一个手掌大小,像玩具一样的车。到时,你只要把中指上的指纹按上去,电脑确认你是车主,汽车就会自动变大,让你进去。如果你不是车主,电脑会辨别你是好人还是坏人。你是好人,它会让你走。如果你是坏人,会出现一个机器人,把你变进臭水沟里,那滋味可不好受啊! 我相信,二十七世纪的水、陆、空三栖汽车一定会使你动心的。 2.未来的汽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了小车,一天到晚

在马路上川流不息地行驶。但这种汽车既不环保,还要消耗大量的汽油,不节能。我想发明一种环保自动汽车,这种汽车不但节能环保还安全舒适。 这种汽车的车顶有一个“天使转轮”,两侧车门有“机翼”,车的颜色多种多样,车窗玻璃宽大透明,还可以调节温度。冬天车内温暖如春,夏天清凉舒适,而且它最大的优点是只靠太阳能和空气能工作,不排放任何污染环境的废气。车内不但有导航,还可以上网、听音乐等。它的空间也很大,人站起来不会碰头,一家人坐在里面也不挤得慌。它行驶的速度非常快,即使在高低不平的路上也能很平稳地行驶。如遇停车位紧张,便可启动折叠模式,将车体缩小,方便停车。长途行驶时如果驾驶员感觉疲劳,可以启动托管模式,汽车会自动安全行驶。当遇到危险紧急情况时,汽车便会自动启动“天使”模式,张开“机翼”,飞起来避让,特别安全。 我期待着自己的发明早点成为现实,那时候,我将驾驶着自己发明的汽车,带着爸爸妈妈一起环游世界。 3.未来的教室 我想未来的教室是怎样的呢?我想它一定有很多的功能。 我刚来到学校,看到这里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真是美丽。我想正门走去,我一进来,看到这里有很高很高的楼梯,我记得我的教室在第三层,可是楼梯太高了,我心烦了,上第一步时不小心摔倒了,当我摔倒的时候,我按到了一个黄色正方形按纽,楼梯楼梯迅速变成光速电梯一样,一下子就到了。上课了,老师走进来,介绍自己的名

最新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卷1 一、填空题。 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构成的,是在不断地发 生变化的。 2.我们吃米饭或馒头的时候,细细咀嚼后会感到有些甜味,这是 因为米饭和馒头中含有。要检验这种物质是否存在,我们可以在米饭 或馒头上滴几滴,如果,就说明米饭或馒头中含有这种物质。 3.铁生锈的速度比小苏打和醋的反应速度要。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的现象有、、和产 生沉淀物。 5.硫酸铜溶液是色透明的液体,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表面会附着色的物质,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变化属于 变化。 二、判断题。 1.物质的变化有些是自然现象,有些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 ( ) 2.因为我们看不见也摸不到空气,所以空气不是物质。 ( ) 3.有些物质的变化很缓慢,而有些物质的变化很快。 ( ) 4.小苏打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它能在水中溶解。 ( ) 5.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因为铁生锈需要很长的时间。 ( ) 6.热胀冷缩现象是物理变化。 ( ) 三、选择题。 1.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只发生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2.打开可乐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些气泡中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空气 C.水蒸气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变质 B.水蒸发 C.酒精燃烧 4.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白醋和小苏打混合 B.玻璃破碎 C.火柴梗被折断 5.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 A.接触硫酸铜溶液的铁钉表面变色 B.产生大量气泡 C.溶液的颜色变浅 6.把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另一半露在空气中,( )最容易生锈。 A.水中的一半 B.空气中的一半 C.空气和水的交界处 7.用白醋在白纸上写字,干后纸上无明显痕迹,再把红萝卜皮浸出的液体喷在白纸上,可见字迹。这个变化属于(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无法确定 8.硫酸铜溶液不能用( )盛装。 A.玻璃容器 B.铁制容器 C.铜制容器 9.下列方法中,( )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 A.将铁钉放人盐水中 B.在铁钉上抹油 C.在铁钉上刷油漆 10.做泥塑或面塑时,物质发生的是(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无法确定 四、连线题。 将下列物质的变化与其主要伴随的现象用线连起来。 在面包上滴碘酒 物理变化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光、发热 把高锰酸钾放入水中 铁钉生锈产生气体 化学变化蜡烛燃烧 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颜色改变 水变成水蒸气 五、读图题。 如下图所示,在烧杯的底部放入一勺小苏打,将点燃的蜡烛置于烧杯内,用滴管向烧杯中滴加白醋(白醋不会迸溅到蜡烛上),你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六、简答题。 1.小明看到电视里的钻石广告:“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所以小明认为坚硬的钻石是世界上永远不会发生变化的物质。你认为小明的观点科学吗?请说 明理由。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复习卡

第6单元复习卡 一、我会填。 1.(2018·广西钦南)每年的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这个月是()(填“大月”或“小月”),5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 2.(2018·福建仙游)小明每天早上7:30到校,11:30放学回家;下午2时到校,16时30分放学回家,他全天在校()时()分。 3.(2018·浙江宁波)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将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从开始到结束一共()天。 4.填写表格。 (1)改写。 (2)2018年每个季度有多少天? 5.奥运志愿者在路口协助交警执勤。已定每天换岗5次,早上7时30分第1次换岗,以后每隔2小时换一次岗,请你用24时计时法写出每次换岗的时间。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国庆节所在的那个月是30天。() 2.因为2000除以4余数为0,所以2000年是闰年。()

3.如图:,说明每天7时到9时这段路禁止车辆通行。() 4.每个月最多有5个星期日。() 5.(2018·浙江宁波)一袋面包生产日期是:2018.02.25,保质期是5天,那么2018年3月1日早上还能吃。() 三、我会选。 1.下面月份都是31天的是()。 A.1月、12月 B.4月、5月 C.8月、9月 2.(2018·湖北武汉江岸区)一盘围棋赛,从13:20开始,下了80分钟结束,结束时的时间是()。 A.14:00 B.14:40 C.12:00 3.一年中连续三个月的天数最少是()。 A.88天 B.89天 C.90天 4.(2018·广西北海)下列年份中,()是闰年。 A.2006年 B.2018年 C.2020年 5.(2018·安徽宣城)下列关于年、月、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意连续4年中,都一定有1个闰年,3个平年 B.贝贝的生日是2006年2月29日 C.小明的生日是国庆节前一天,他的生日是9月30日 四、观察下表,计算出火车的运行时间,并填在表中。 五、2018年1月31日是星期三,你能用下表制成一个2018年2月份的月历吗?完成月历后回答下面问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六单元《认识分数》测试卷 (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认识分数》测试卷 一、填空题 1.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10块,其中的3块写作_____,它的分子是_____,分母是_____。 2.2 7+47表示________个17加上________个17,共有________个17 ,就是________。 3.小青倒了一满杯纯牛奶,喝了这杯纯牛奶的13 ,她觉得有些凉,就加入热水兑满一杯,又喝了半杯,这时小青一共喝了________杯纯牛奶。 4.给出3 8+ ()8 <78 ,括号里面最大能填多少?________。 5.1= () 6 = ( )2 = ( )4 =( )( ) 。 6.把16米长的彩带平均剪成4段,每段长(________)米,每段长占总长的(________)。 7.一根铁丝10m 长,截去它的 25,还剩下它的________;如果截去的铁丝是2 5 m ,还剩________m 。 8.妈妈买了9支铅笔,给小冬5支,小立4支,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 ) ( ),小立拿了这些铅笔的( ) ( ). 9.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18 米,第二次用去的比第一次多3 8米,两次共用去________米。 二、判断题 10.3个1 7 加上2个1 7 是5个1 7 ,就是5 7 。(______) 11.一块月饼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是这块月饼的三分之一。(_____) 12.一件商品降价15,那么现价就是原价的45 .(____) 13.如果小明比小红重 23,那么小红就比小明轻2 3 。_____ 14.墨莫有 36 本书,其中数学书占1 4 ,那么数学书有 9 本.(_______) 三、选择题 15.五月份产量比四月份增加18 ,五月份产量相当于四月份的( )倍. A .1 8 B .38 C .118 D .2 17 16.如图中涂色部分不能用 1 4 表示的是( ) A . B . C . 17.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它的15,第二天看了它的 2 5 ,还剩这本书的( )。 A .3 5 B .15 C . 25 18.妈妈去超市买水果,共用去48元。买葡萄用去38 ,买苹果用去18 ,剩下的买了香蕉。那么买()用去钱的最多。 A .苹果 B .葡萄 C .香蕉 D .一样多 19.把一个班的60个学生平均分成4组,每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A .15个 B .4 1 C .1 4 D .1 60 四、计算题 20.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12= 24+14= 59-49=58-38= 45-35= 1-4 5 = 56-56= 13+13= 1-710=27+37= 49+49 = 16+3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