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试论社会救助法制建设中的政府责任

2010试论社会救助法制建设中的政府责任

2010试论社会救助法制建设中的政府责任
2010试论社会救助法制建设中的政府责任

汪波,邹海贵(南华大学)

摘要:现代政府的职责和功能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救助具有纯公共产品的特征,主要应该由国家来提供。在社会救助法制建设中,政府的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责尤为明显。作为社会的管理者,政府必须以保障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缓和社会矛盾、增进公民福利为主要职责。因此,政府的责任表现、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社会救助;法制建设;政府责任

一、责任表现

⒈立法责任。在社会救助法制建设中,立法必须先行。因为没有以国家政权为基础的法律强制力的约束,社会救助就无从谈起。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完善不仅是社会救助产生和存在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社会救助更好发展的催化剂和保障网。只有通过国家立法,才能使社会救助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政府必须在社会救助中担任立法责任,包括以《社会救助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设计。《社会救助法》应该明确社会救助的运行程序、管理机构,明确政府、民间组织及个人的权力(利)、责任和发展空间。在强调立法的同时,还必须对社会救助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此外,社会救助法制的健全与完善能确保社会救助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尽可能减少社会救助的运行成本。因此,要完善社会救助法制,政府的首要责任是逐步完善社会救助立法。

⒉资金责任。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必须要有稳定的资金基础。社会救助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了政府是其主要的资金筹集者。这是由政府实施社会救助制度的单向性、无偿性所决定的。在世界许多国家的财政总支出中,包含救助性制度安排的社会保障支出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政府财政一直是社会救助工作的财力基础。从我国社会救助资金来源看,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尤其是市县级财政是社会救助资金来源的主渠道。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级政府在社会救助制度中的财政投入总量逐年提高,为各项救助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财力支撑。如有

些地方出台的省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规定所需财政资金按照政府行政级次分担。

⒊管理责任。政府需要加大对社会救助事务的管理力度,包括设立大量管理服务机构,提供各种社会救助服务,不断进行组织投入和服务投入上的创新。具体包括:⑴对救助对象的资格审查,家庭需求调查救助效果评估;⑵基金的支付、调剂以及对资金使用的管理与监督;⑶开发扶贫项目,为救助对象开设培训班,开设救助站,提供法律援助等。[1]政府应加强自身机构的充实和完善。在社会救助的行政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按照法制化、社会化、一体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建设与现代社会救助法制建设发展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系。

⒋宣传责任。社会救助制度只有得到广泛的宣传,才能让每个公民意识到得到政府的社会救助是公民的权利;才能让被救助者深入理解社会救助的内涵。对全社会而言,让全体公民意识到社会救助制度在促进劳动力再生产、保障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对被救助者而言,要重点激发其自足、自强、自主、自立的精神,使他们通过社会救助实现自力更生和脱贫致富。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多渠道、广覆盖的宣传途公共服务45径和手段以及强有力的舆论影响力。相比其他社会组织,政府拥有绝对优势,很容易在民众当中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政府在利用这些资源发挥宣传社会救助积极作用的同时,要纠正关于社会救助的错误言论和思想偏见,宣传社会救助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法制理念,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社会救助观念,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制度,为其良性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⒌支持与协调责任。政府可以发动民间互助,充分鼓励民众之间的互助互济行为,调动民众关爱弱势群体的积极性,经常性地通过各类社会福利团体和慈善组织开展社会募捐活动等等。国家也应该对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社会救助性捐助给予法制方面的保障和支持,逐渐形成一种以政府救助为主、社会互助和民间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法制新格局。

二、存在的问题

⒈理念落后。我国古代社会救济的思想渊源大都是统治者的道义观和仁政观。政府与被救济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道义上的施恩和受惠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贫困者不是法定的权利主体,政府也并非法定的义务主体。社会救济行为缺乏规范性、稳定性和约束性,其消极的后果即在于政府成为施恩于民的政府,民众对政府的救济应当感恩。这种落后的社会救助理念对当今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多数国民对社会保障权颇感陌生和疑虑,这也就使得人们对于社会保障是否是权利,是什么性质的权利,对于百姓、政府与雇主有什么样的效力,都不甚明白。”[2]

目前出现的社会救助及社会捐赠往往带有施舍、怜悯的附加条件甚至有损人格尊严;社会救助本来应是普惠式的公民权利,但是,“城乡二元分治”价值观的存在及影响却造成了“同人不同命”的不公平后果。落后的社会救助理念显然不利于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已成为公民社会救助权实现和中国社会救助立法的思想障碍。

⒉法律缺失。“先立法,后实施,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要求”,[3](p372)制定全面的社会救助法律是世界各国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基本经验。事实上,较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最初一般都是先建立社会救助制度,以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英国在1601年颁布了济贫法,主要就是解决城市人口的贫困问题,防止因为极端贫困而发生社会动乱。二战以后,英国修改了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关注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贫困居民。美国在1935年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实施了《社会保障法》,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公共救助方案,它将妇女、儿童、老年退休、残疾与失业补偿纳入社会福利体系中,形成了不同类别的救助体系。在德国,按照《联邦社会救济法》的规定,凡是生活在德国的居民,无论是德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在遇到社会救济法所列的各种困难时,都可以要求得到社会救济。政府在各市、县、州等设有专门的社会救济机构,社会救济的接受者不必提出申请,各级社会救济机构在了解了救济者的处境时,一般都会主动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4](p47)而我国迄今尚无一部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对社会救助问题进行全面、系统调整的《社会救助法》。我国现行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依据基本上是“条例”、“决定”、“办法”、“通知”等法规或政策,它们大多是在形势所需的背景下颁布的,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体系上都缺少统一原则的指导和全面规范。目前的社会救助工作不是依靠法律,而是主要以政府部门的权能为基础,是依靠行政手段强力干预来实施的,这就使社

会救助呈现出了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这种状态既阻碍了我国社会救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相距甚远。

⒊适用范围狭窄。世界各国的社会救助法律制度都遵循普遍性原则,能够惠及全体国民。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5条规定:“人人有权享受为维持他本人和家属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准,包括食物、衣着、住房、医疗和必要的社会服务;在遭到失业、疾病、残废、守寡、年老或者在其他不能控制的情况下丧失谋生能力时,有权享有社会保障。”1966年通过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也确认了人人免于饥饿的基本权利,承认人人有权为他自己和家庭获得相当的生活水准,包括足够的食物、衣着和住房,并能不断改进生活条件。我国现行社会救助法规的适用范围明显过窄,享有社会救助的对象非常有限,覆盖全体公民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例如:我国于1999年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以下简称《保障条例》)的适用对象仅限于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被排除在该制度之外,他们很难与城市居民一样依法享受社会救助。

⒋保障机制薄弱。社会救助法制建设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较为突出。在法律内容方面,法规条文公共服务46过于简略,增加了执法的难度与偏差。例如:《保障条例》总共17条,原则化、粗线条式的法规既增加了地方政府执法的难度,也增大了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容易导致政府官员滥用权力。在实施和监管机构方面没有实现职权方面的严格划分,容易造成社会救助管理职能的交叉重叠,也容易导致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互相推诿,影响救助工作的开展。在财政投入方面,由于缺乏硬性约束机制,挪用、挤占、侵占社会救助金的事件时有发生,使救助资金不能够落到实处,极大地影响了救助的社会效果,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在司法救济措施方面,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不仅没有建立专门处理社会救助纠纷的机构,也没有便捷、高效的解决纠纷的程序,大多仅限于抚恤金利益纠纷。其他社会救助纠纷并没有纳入司法救济轨道,公民的社会救助权无法得到充分的实现。

三、完善途径

⒈更新理念,加强宣传。社会救助权是一项基本人权的思想已经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也已成为这些国家构建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依据。首先,

我们应当明确的理念是,社会救助权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其权利主体是全体公民,义务主体是国家和社会。社会救助权是现代社会救助立法的逻辑起点和归宿,社会救助法是权利保障法而不仅仅是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法,更不是社会救助管理的权力分配法。我国社会救助法制的建构必须实现社会救助法理念的根本转变,即从不平等的施舍、怜悯的理念向公民权利理念转变,从不尊重,忽视受助者人格的理念向确保受助者人格尊严的理念转变,从特殊主义价值取向向普遍主义价值取向转变。[5](p261)只有这样,我国的社会救助才能够真正体现其社会价值,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其次,要树立“自立”理念。《保障条例》第3条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国家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的方针,这体现了给付行政中自立原则的理念,[6]它鼓励公民积极投身于劳动之中,以劳动收入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最终摆脱对政府的依赖,实现自力更生。如美国罗斯福政府时期的“新政”与约翰逊政府时期的“与贫穷作战”都是将贫穷看成一种非常态性的与非必要性的现象,同时,还认为贫困者的失业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刺激不够以及缺乏充分的工作准备,所以,美国政府以“劳动原则”作为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理念。1996年,美国政府对救助制度进行改革,改革措施注重“工作价值”,标榜“自立”,对于领取救济金者要求其强制工作,如果救济金领取者不配合“工作要求”,州政府可以减少或是终止福利。[7]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所以,政府更应该加强宣传,鼓励公民树立“自立”理念。

⒉协助立法,完善立法。社会救助立法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任何国家都必须认真履行该项职能,以确认和保障公民的社会救助权利。只有通过社会救助立法,公民的社会救助权利才能从应然的权利向法定权利与现实权利转化。首先,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之一,属于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基本问题。根据立法理论,社会救助的主要事项应该由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只有制定了《社会救助法》,才能保证社会救助制度的公开、公正与公平,才能使社会救助制度早日形成,给社会公众以更确定的心理预期,维系社会的诚信。而政府的作为则在于直接了解民众的诉求,发现现行制度的不足,进而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和办法,并将这些意见反馈给立法机关使其能及时地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最终有利于社会

救助的健康发展,使民众得到更好的生活保障。其次,政府应以立法机关制定的相关法律为先导,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社会救助政策并组织实施。

社会救助的立法模式有以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的社会救助专门立法模式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集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等项目为一体的综合立法模式。从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视角看,专门的立法模式就是“多法并行”模式,即在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方面分别立法,各单行法律并存,互不隶属,共同规范社会保障。综合立法模式也就是“母子法”立法模式,即首先制定一部统一的综合性的法典———社会保障法,再在此基础上制定单行法和实施细则。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在构建之中,制度定型的任务远未完成,制定统一的社会保障基本法的条件尚不成熟,而且根据国家的立法规划,先于《社会救助法》列入立法议程的《社会保险法》采用的是专门立法模式,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我国的社会救助法只能采取专门立法模式,不能采取综合立法模式。

⒊深化财政公共支出改革。进一步深化我国财政支出改革,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救助的投入力度,使财政对社会救助的公共投入总量随经济发展、政府财政收支的增长和社会救助标准的提高而同步增长。加大社会救助的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政府必然要推进财政公共支出改革,将生产性投入所占用的财政资金合理转向社会公共需要领域,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同时,应压缩行政管理经费的规模,提高社会救助支出比重和用于公益性、公共性项目的资金投入份额。

应当加强对政府救助资金的预算管理。在政府的现行预算支出科目中,按类别划分,社会救助属于“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大类的内容,该大类下设5个款级科目:抚恤事业费、离退休人员经费、社会救济福利费、救灾支出和其他支出。这种列示方法逻辑关系较为混乱,各项目之间既交叉又重复,而且与现行社会保障内容不一致。从加强预算管理的角度看,应该实现社会保障科目的合理归并。在社会救助层次上,应该形成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城镇社会救济、农村社会救济、自然灾害救助、残疾人事业费等在内的款级预算科目。同时,还要按照救助规模、工作条件等情况合理安排社会救助行政管理费科目,解决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工作经费不足的难题。此外,还应加强和规范财政对社会救助福利彩票公益金的管理。[8]

⒋城乡统筹,扩大救助范围。不论是城镇贫困人口还是农村贫困人口都应当是社会救助的保障对象。社会救助实现城乡统筹应当是完善社会救助法制的一个

重要目标。一方面是要努力实现城乡覆盖,另一方面是完成架构统一。尽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很难建立城乡完全相同的社会救助制度,但城乡社会救助的总体架构应当是明确的、统一的。现代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主要由七项制度组成,即贫困救助、五保制度、灾民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个支点,即资金与物质系统、工作与管理系统、协同与监督系统。一条贯线即社会救助政策。由于社会救助方式的功能不同,决定了在我国不可能实施单一的社会救助方式。贫困救助的对象是因病或因残丧失劳动力、鳏寡孤独、因灾害等造成家庭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户。五保救助是对农村无劳动力、无赡养或抚养人、无生活来源的鳏寡孤独人口做出的制度性救助安排。灾民救助既包括灾害发生时对灾民的紧急救助,也包括灾后重建时维持灾民的基本生活的救助,其对象是灾民。医疗救助制度旨在恢复救助对象的健康,维持其基本生存能力的救治行为。教育救助是通过减免、资助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子弟完成相关阶段的学业以提高其生活技能的行为。住房救助是对某些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救助的行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解决被保障对象的最低生活水平问题,待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普遍且规范实施后,可以替代贫困救助和五保制度。资金与物质支点解决的是体系的资金与物质保障问题,是体系的经济基础;工作与管理支点解决的是体系正常有序运转问题,是体系的运行保障;协同与监督支点是体系的协作配合、社会参与及行为规范问题,它是体系的协和与约束力系统。社会政策系统既贯穿于七项制度也贯穿于三个支撑体系之中。三类构件相互关联、相互制衡,共同形成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功能。[9]

⒌强化法律实施机制。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功能和效用的发挥,需要强有力的法律责任制度和司法救济措施做后盾。一方面,社会救助要加强法律规范本身的强制性,建立相关的法律责任制度,对不依法实施社会救助,挪用、侵占、贪污社会救助金等行为,要依法追究行为人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另一方面,还要适当借鉴国际经验,强化社会救助权的司法救济制度。[10]

【参考文献】

[1]路佳.对我国政府社会救助责任的探讨[J].经济论坛,2007,(15).[2]李运华.社会保障权原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5,(6).

[3]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与思辩[M].商务印书馆,2004.[4]和春雷.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M].法律出版社,2001.

[5]林嘉.社会保障法的理念、实践与创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莫于川.论行政指导的立法约束[J].中国法学,2004,(2).

[7]许兵.政府在社会救助中的职能[J].新东方,2007,(3).

[8]江治强.我国社会救助的财政问题与对策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8,(5).

[9]华黎.论政府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中的作用[J].生产力研究,2008,(13).

[10]杨思斌.中国社会救助法制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探索,2008,(4).(责任编辑:高静)__

作者简介:汪波(1972—),女,江苏常州人,南华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经济法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劳动保障法;邹海贵(1970—),男,湖南新化人,中南大学伦理学博士,南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伦理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救助制度的伦理考量”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09CZX034。

本文原载于《行政与法》2010年第1期

“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主要任务分工方案

“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主要任 务分工方案 “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主要任务分工方案 一、广泛开展国土资源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一)结合“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和“12·4”宪法日,组织开展送法宣传“进基层、进农户、进企业、进现场、进机关”“五进”活动,广泛开展国土资源法规政策宣传释疑工作,为法治国土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责任单位:办公室、利用科、耕保科、矿产科 (二)坚持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认真落实干部职工年度学习教育培训计划,集中举办2次以上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专题讲座,使领导干部、执法人员做到知法、懂法,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 责任单位:党支部 二、健全和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三)完善集体行政决策事项范围、程序和办法等,固化行政审批服务流程,规范业务审批程序,完善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提高行政执行力。 责任单位:办公室、利用科、耕保科、矿产科、不动产登记局

(四)严格执行《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依法组织听证。建立国土资源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凡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面广、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问题的国土资源管理重大项目、重大资金分配使用、重大政策文件出台等事项,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估,风险评估结果作为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 责任单位:执法监察科、执法监察队 三、健全和完善国土资源制度体系 (五)全面清理局机关规章制度,建立制度目录,形成比较完善和规范的部门党务、政务和业务制度体系。 责任单位:各科室局队 (六)全面清理国土资源管理规范性文件,凡与法律、法规、规章相矛盾或已不能适应目前管理需要的,及时废止或修改调整,完成国土资源管理规范性文件修订工作。新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必须经过市法制办合法性审查。 责任单位:办公室 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七)全面清理国土资源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及时向社会公布《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接受社会群众监督。

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文安县第六中学 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人员分工 一、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张清理 副组长:张文健孙国存徐大伦 组员:张爱萍张建柱陈金平王平陈志新陈虎威史建军孙松贾俊纺刘建强 二、人员分工与职责 张清理:负责工作小组全面部署及统筹工作; 张文健:负责工作小组监督工作; 徐大伦:负责协助落实开展工作; 张文健(副校长): (助手:王平、陈志新) 1.提请学校党支部召开会议,研究、决策学校法制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布置法制建设工作。 2.健全完善依法治校工作网络。 3、根据领导小组的会议意见制定依法治校实施方案和计划并开展依法治校工作,期末做好总结。 徐大伦(法制主任): (助手:孙松) 1、制定普法教育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措施落实,作好总结; 2、组织师生学习相关法律,根据领导小组的会议意见组织干部

学习法律,增强法制意识强; 3、积极组织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法制培训、学习工作; 4、通过板报、橱窗、广播、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进行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向社会宣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知识。 6、配合当地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加强校园周边地区的综合治理,促进学校周边环境文明化、健康化、安全化。 7、实施校内申诉制度,成立校内申诉委员会,依法处理因师生不服学校的行为而引起的各类纠纷,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8、严格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案件上报制度和报告制度,能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学校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并及时汇报处理结果。 9、,加强“三风”建设,使社会、学生和家长对校园满意。 史建军(政教处主任): (助手:贾俊纺) 1、结合学校实际,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并提请学校党政领导召开、召集会议,本着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开展依照章程自主管理学校的工作。(依照章程建立学校行政、教育教学、总务、教职员工、学生、校园环境卫生、安全保卫等各项管理制度) 2、健全、完善教代会制度,进一步做好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

法治建设2017年度工作计划

法治建设XX年度 工作计划 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完善法治交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交,营造良好的法治交通环境,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将我局2017年法治建设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1.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县法治建设领导小组下发的相关文件精神,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加强法治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执法守法。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建立健全党组中心组学习。加强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执法守法情况的监督考核,建立健全法治档案,全面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 2.加强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在执法队伍和交通质督站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促使广大行政执法人员树立正确的执法动机和执法目的,弘扬执法就是服务、执法就是维护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理念,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切实做到全员参与、严格考核。 3.继续抓好“普法”宣传教育。按照“法治建设”相关要求,使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各类人群,提高交通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 二、推进行政决策规范化 1.建立完善依法决策制度。健全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

民主协商、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将决策过程置于法治框架内。 2.加强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坚决制止和纠正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的决策行为。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规定,强化备案管理。 三、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1.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主体和程序。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坚决杜绝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行使执法权。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度,优化执法流程、规范取证行为、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用程序的公正保证结果的公正。 2.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对建筑工地违法施工,加大XX等领域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执法专项整改活动,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局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要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制定并落实整改方案,向社会公布整改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3.完善行政权力运行平台建设。将行政审批系统纳入行政权利运行平台。进一步清理行政职权目录,落实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要求。行政机关法定职责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不得委托;无规章以上依据的权力事项要中心核定;切实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切断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的利益链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行政权力应当纳入而未纳入平台运行的实施问责。

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分工(定稿)

2017年唐山市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分工 主要任务具体措施 牵头单位参与单位完成时限序号任务序号内容 一着力抓 好“三项 制度”国 家试点 工作 1 研究制定我市推行“三项制度”试点的实施方案,明确具 体任务、工作要求、验收标准、推进方法、完成时限及责 任部门等 市政府法制办 市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各县 (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 理区)管委会 2017年4月15日2 及时对试点工作进行专项部署,大力培育“三项制度”先 进典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简报等多种 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报道工作,统筹推进试点工作 市政府法制办, 各级执法部门 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 区(管理区)管委会 2017年底3 完善机制,加强督导检查。将试点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各级 各部门2017年依法行政考核指标。 市政府法制办 市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各县 (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 理区)管委会 2017年底 二深化行 政审批 制度改 革 4 做好取消和已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市编委办 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 区(管理区)管委会 2017年底 5 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市人大 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有关部 门 2017年底6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实行审批事项目 录化管理,全面推行统一受理、首问首办负责、限时办结 等制度。 市审管办 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 区(管理区)管委会 2017年底7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市县全面推开相对集中行政许 可权、设立行政审批局改革。 市编委办2017年底 8 规范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推进中介服务行业公平竞争市发改委2017年底 —1—

推进依法行政_建设法治政府[_演讲稿]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沈开举 (2009年5月13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1999年3月15日现行宪法第三次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这表明我们国家决心与人治决裂,走法治之路。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落实宪法的规定,1999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2004年3月,国务院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008年5月,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这是我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法治政府和宪政建设的一件大事,更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它必将对我国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的民主法治建设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一、法治、法治政府的内涵 (一)法治 【作者简介】:郑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兼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客座教授。

1.法治。 所谓“法治”,是指法律的统治,或法律至上。它具有深刻的内涵与严格的条件要求,主要包括民主制度、法律至上、良法之治、公民权利保障与公共权力制约等几方面的内容。从理论上正本清源,澄清观念上的盲区与误区,是当前顺利推进依法治国,实现法治国家目标的认识基础与前提。 2.法治与法制 法治并不等同于“法制”,也不仅仅只是“依法管理”,或是什么“管民”、“治官”的问题。我们过去较多的使用“法制”一词,现在则使用“法治”一词。这也就是学界通常所说的“刀”治与“水”治的问题。从1999年宪法修正案开始,我国官方和学界开始使用“水”治,我们今天讲的法治政府的“治”也是“水”治。“刀”制主要是制度之制,管制之制,工具之治。并不强调法律至上、民主内涵、良法之治、治官限权和保障人权。二者产生的政治哲学基础不同,理念不同,前者产生于暴力国家观,后者产生于契约国家观。1999年宪法修正时,将十五大的新提法入宪,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巨大 贡献,也表明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信念。 3.法治与人治 人治与法治并不是绝对的,人治也不能绝对排斥法,法

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会议发言(参考模板)

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会议发言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就抓好这项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县上下坚决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工作、促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行政决策更加规范。全面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县乡两级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招投标及“三公”经费支出管理,严格预算和专项资金管理。充分发挥“市长热线”、县长信箱、百姓心声等平台作用,社会和舆论监督作用明显增强。二是简政放权更加深入。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及时调整县乡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大力整治“两难两多一长”(企业开办难、不动产登记难两大突出问题,申请材料多、办理程序多、办理时间长三大顽症),精简政务服务申请材料XX项。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XX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进驻事项XX项,群众办事的便利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三是法律服务更加便民。建成覆盖全县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出台《XX县“XX”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全面推行“换作是你”调解法,县XX局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单位”,坚持发展“枫

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试点工作受XX通报表彰。四是政务公开更加透明。深入学习和宣传新修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紧扣全面推进“五公开”和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点,全县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县法治政府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政府依法履职不够到位,职能转变不够彻底;行政执法不规范等情况依然存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经济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表现突出的是: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依法实施征地拆迁,法定程序缺失,征迁不彻底,出现了一些“钉子户”“拦路虎”,导致部分项目用地多年不能净地交付,而且随着时间拖延,问题处置难度越来越大,既耽误了项目如期推进,也造成了社会不公平不合理;部分工程建设项目重大变更程序不规范;部分招商引资项目签订时,合法性审查不到位,考虑不周全。少数上访户法律意识缺乏,对因企业问题楼盘、施工队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原因造成的经济纠纷,不是寻求司法途径解决,往往聚众群访群闹、借机施压,极大影响社会稳定。对此,大家要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律手段,坚守法律底线,打造法治型政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法治政府权威。 我们一定要站在历史和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和看待法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知识问答竞赛试题

1.政府全面推进权力清单在内容有哪些? 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 2.省、市县两级政府基本完成公布权力清单的时间? 省级政府2015年年底前、市县两级政府2016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政府工作部门、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权力清单的公布工作。 3. 《纲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措施有哪些?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完善政府绩效管理。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强化市县政府执行职责。 4.如何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全国一张网”建设,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 5.《纲要》强调哪些社会规范在推进社会自治方面有积极作用? 推进社会自治,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6.如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继续清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加快工商登记后置审批改革。 7.简述处理改革和立法的关系。 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统一、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实践证明已经比较成熟的改革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要及时上升为法律法规规章。 8.如何提高政府立法公众参与度? 提高政府立法公众参与度。拓展社会各方有序参与政府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起草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制度,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建立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对政府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机制。拟设定的制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或各方面存在较大意见分歧的,要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法律法规规章草案要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一般不少于30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1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摘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方略,建设法治政府是确保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前提。近几年我国在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和防治腐败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有相当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在分析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政府依法行政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是,由于历史及现实的诸多复杂因素,法治政府建设依然缓慢,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现象。主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有法不依,行政不作为现象仍然存在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力。当前,中央加大了行政问责的力度,对于不依法办事,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要承担相应责任。依法行政有了很大的推进。但一些地区和部门,在行政执法上,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尤其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国企改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我们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就是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应雷厉风行地设法解决,以尽政府理应承担的职责。但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情形:有些地方和部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麻木不仁、视而不见,遇到矛盾总是绕着走,常常导致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小矛盾酿成大矛盾,一般事件演化成恶性事件。在其位不谋其政,既是渎职之错,也是违法之过——行政法规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恪尽职守。 (二)滥用职权,行政乱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 两百多年前,法国作家沃维纳格曾说过这么一句格言:“给别人带来不幸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借口,那就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透过今天的一些新闻事件,此言的判断仍有其生命力。广西浦北要求“一江两岸”住户自掏腰包装修外墙立面,旨在“提高县城品位和居住环境”;陕西安康市汉滨区将17名“阻挠重点工程建设”的村民示众,意在“普法宣传”;一些地方的城管人员对摊贩大打出手,为的是“维护城市秩序”……这类现象都属于对行政权的滥用,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时有所见,社会各界的批评也不绝于耳。这种滥用,既是对法律尊严的无视,也是对公民权益的侵犯。值得注意的是,由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类似强制性规定,在许多地方并不是什么新闻,甚至有些部门至今仍觉得天经地义。而滥用行政权问题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违法行政行为。 (三)违法行政,却以“法律”正义的名义 据《潇湘晨报》报道,安徽省灵璧县的村民梁茂荣20世纪90年代初把20多万元钱借给当地一家乡镇企业。后来企业换了领导,就以“破产”为由赖账。为追讨债务,

2016年最新法制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16年最新法制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 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发布的。 A.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3年3月22日 B.国务院于2004年3月22日 C.国务院于2004年4月3日 D.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4年5月3日 2.今后十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 A.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 B.基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C.建设法治政府 D.使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 3.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⑦法律优先⑧法制统一 A.①③④⑥⑦⑧B.②③④⑤⑧ C.①②③⑥⑧D.①②③④⑤⑥ 4.下列有关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错误的是:() A.行政机关应当坦诚公开所有的政府信息,以便公众查阅。 B.行政机关应当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C.对公开的政府信息,公众有权查阅 D.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不公开。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决策程序基本原则的是:() A.科学性原则B.民主性原则 C.保密性原则D.合法性原则 6.《纲要》规定,按照()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 A.注重程序突出重点合理全面 B.条件成熟避免重复突出重点 C.统筹兼顾突出特色高度统一 D.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7.行政机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正确做法是:() A.作出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不利的行政决定之后,应当给予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 B.作出行政决定后,应当告知行政管理相对人只享有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 C.对重大事项,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依法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D.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必说明理由 8.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要求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有关监督检查记录、()应当立卷归档。 A.证据材料执法文书B.处罚决定执法文书 C.证据材料处罚决定D.证据材料申请材料 9.对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调处的民事纠纷,行政机关要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遵循()的原则及时予以处理。

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创新观念,与时俱进,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作贡献”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委局机关内部营造了浓厚的“平安**、法治**、和谐**”建设氛围。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相关责任 委局机关领导高度重视学法用法工作的开展,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学法用法工作,并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保证学法用法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同时要求委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在积极参加集中学习的同时,加强对党纪法规的自学,从而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委局机关及时成立机关法制宣传

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没,一把手担任组长,对委局机关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负总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管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工作的协调和落实。委局机关还及时明确了法制宣传教育的责任人、联络员和宣传员,完善的组织机构设置,保证了委局机关法制宣传教育的有序、高质开展。 二、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扎实开展各项活动 1、严格遵守工作原则,保证学法用法实效。委局机关紧紧围绕全年宣传教育整体安排,紧密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积极开展各项专项治理监督检查、领导干部下访、信访质询等密切关系民生的工作,把服务群众、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学法用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制度建设、法制宣传教育平台搭建、活动形式创新,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2、深入开展党纪法规的宣传教育。委局机关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重点加强对《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020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2020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2020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2020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2020年法治创建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落实县委法治精神,继续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务求实效、着力推进依法行政,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实力、魅力、活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维护社会和谐为目标、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以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实措施依法做好民政工作,全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弱势群体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在促进和谐稳定、维护公平正义、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工作整体水平等方面取得新发展。 三、具体工作措施(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充分发挥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及时调整充实工作班子,严格制定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做到法治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切实把法治建设纳入工作总体布局,积极探索法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推进法治建设计划的深入实施。

(二)深化普法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六五"普法的第三年,要积极开展普法教育,进一步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激励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检查和督促,在提高学习实效上下功夫,确保我局法制宣传教育计划落到实处,使法制宣传教育逐步走向深入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三)围绕依法行政,提高民政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做好依法行政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结合今年的"党政正职三个不直接分管的规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和"加强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工作,做好各项行政职权的分类整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实行首问负责制,健全公开办事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核制,逐步形成操作性强、内容完善的行政效能制度体系。通过规范化的内部审核,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提高考核的实效性,增强全民政系统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 (四)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各项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民政局依法治县工作例会制度;三是,强化经费保障。严格按照创建法治的工作要求,落实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经费,并逐步增

测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责任担当(上)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责任担当(上) 判断题(共5 题,共50 分),答对5 题,得分50分 第 1 题、《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在2017年审议通过的。(分值:10)正确选项:, 您的选项B, 您的得分10 A . 正确 B . 错误 第 2 题、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指出,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推进各级政府事权的法律化和规范化。(分值:10)正确选项:, 您的选项A, 您的得分10 A . 正确 B . 错误 第 3 题、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指出,要最大程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许可。(分值:10)正确选项:, 您的选项A, 您的得分10 A . 正确 B . 错误 第 4 题、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社会建设是重点任务,对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分值:10)正确选项:, 您的选项B, 您的得分10 A . 正确 B . 错误 第 5 题、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指出,要抓紧建立对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提高知识产权侵权的违法成本。(分值:10)正确选项:, 您的选项A, 您的得分10

A . 正确 B . 错误 单选题(共3 题,共30 分),答对3 题,得分30分 第 1 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分值:10)正确选项:, 您的选项B, 您的得分10 A . 文化经济 B . 法治经济 C . 制度经济 D . 社会经济 第 2 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基本建成。(分值:10)正确选项:, 您的选项C, 您的得分10 A . 2025年 B . 2030年 C . 2035年 D . 2050年 第 3 题、现行宪法是()。(分值:10)正确选项:, 您的选项D, 您的得分10 A . 1954年宪法 B . 1975年宪法 C . 1978年宪法 D . 1982年宪法 多选题(共2 题,共20 分),答对0 题,得分0分 第 1 题、《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要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的制度安排。(分值:10)正确选项:, 您的选项ABC您的得分10 A . 有权必有责 B . 用权必担责 C . 滥权必追责 D . 用权必授权

2019最新《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题目及答案

1、下列可能成为行政复议程序中被申请人的是: (单选) A、某县人民法院 B、某省检察院 C、某区政府 D、某国营企业党支部 C 2、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执法决定,行政执法机关可以直接强制执行。(单选) A、错 B、对 A 3、(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最根本的保证。(单选) A、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党的领导 D 4、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在()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多选) A、行政赔偿 B、行政补偿 C、行政处罚 D、行政许可 AB 5、原告刘某在行政诉讼中,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人民法院对刘某的行为(单选) A、自愿撤诉 B、按撤诉处理 C、强制撤诉 D、:藐视法庭 B 6、关于行政许可的审查,正确的是() (多选)

A、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 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C、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D、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客观情况,决定是否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ABC 7、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处罚听证会公开举行。(单选) A、错 B、对 B 8、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听证范围的是() (单选) A、行政拘留 B、吊销营业执照 C、责令停产停业 D、较大数额的罚款 A 9、行政执法机关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启动行政执法的,应对申请进行登记。(单选) A、错 B、对 B 10、下列可能成为行政复议程序中被申请人的是: (单选) A、某县人民法院 B、某省检察院 C、某区政府 D、某国营企业党支部 C 11、党的十九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单选) A、错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X—X 年)》和《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省X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的通知》(X政〔X〕20号)、《中共X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X发〔X〕8号),着力抓好落实,尽力改革创新,全力提升求进,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建设生态活力幸福之城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制定X年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持续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做到政府职权法授、程序法定、行为法限、责任法究,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科学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对权责清单运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健全权责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清单制度,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项目,公布市级收费目录清单,减轻企业和公民负担。加快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设,发挥政府诚信建设示范作用。(牵头单位:市编办、财政局、发改委)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做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进一步简化投资项目报建审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规范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目录,防止行

政许可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深化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简化环节,优化流程,压缩时限,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牵头单位:市编办、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按照规定节点完成试点任务。积极推进X区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获省政府批准并实现该项工作在我市的全覆盖,加强对城管执法工作的指导监督,进一步提升执法、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落实执法经费财政保障制度,严格执行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罚没物品依法处理规定。(牵头单位:市编办、财政局、市政府法制办) 二、促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四)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明确决策主体、事项范围、决策程序和法律责任,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未经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作出决定。(牵头单位:市政府法制办)(五)严格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等制度,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对超越法定权限、违反程序、决策严重失误或依法应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责任。(牵头单位:市监察局)

法治政府建设心得体会

法治政府建设心得体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改革开放30年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依法行政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和保障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党的xx 大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xx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行政,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充分认识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许多新挑战。当前,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收入差距拉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社会治安、资源环境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触及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水平,与形势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差距。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制度安

排和有效的运行机制,需要建立一套反映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并得到有效执行的法律制度作保障,要求政府规范运作,依法办事,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这次抗震救灾的实践经验再一次证明,越是情况紧急,越要依法办事。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国务院依法采取各种应急处置措施,控制、减轻和消除地震灾害引起的严重危害,及时发布并实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依法解决因地震灾害而引起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力地保障了抗震救灾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有效进行,为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依法行l政、建设法治政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改革和经济发展大局,事关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坚持服从并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前提。我们要按照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着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法定程序及时转化为国家意志,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保障其得到全面正确的实施,以保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长期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保障并促进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保障并促

2015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2015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 小组成员及职责 新城乡中心小学 2015.2.27 新城乡中心小学普法和依法治校工作 领导机构及职责 一、普法和依法治校领导小组 组长:王敦 副组长: 马红岩 成员:马桂林杨鹏辉成耀文 赵天润吴玉艳杨云春 赵亚萍王小春 普法和依法治校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工作小组: 1、法制教育工作小组。 组长:王俊峰 成员:李鹏、白俊芳 2、师生校内申诉处理小组。 组长:马度说 成员:马兰、杨丽、李新媛 3、学生伤害事故调解小组。 组长:张永梅 成员:顿治军、樊俊奇

二、各小组工作职责 1、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 (1)依法修订学校《章程》、《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党政工协同 讨论,交教职工大会通过,报教育局审定后执行,合法、公正、公开。 (2)制定《依法治校年度计划》。 (3)全面负责学校依法治校实施工作。 (4)宣传、落实、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教师权益保障:保证提供教育教学必需的条件;保障教学、科研、进修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保证校内申诉的权利;具有监督权、重大决策知情权、民主参与权;及时了解学校财务收支的状况。 学生权益的尊重和保障:受教育权、人生权、财产权受到尊重和保护;收费项目、标准公开,无乱收费。 2、法制教育工作小组。 (1)加强“四落实”:计划、教材、师资、课时。 (2)负责社区、家庭的协调、联系,定期听取意见,保证法制教育的普及。 (3)学法用法的工作总结。 3、师生校内申诉处理小组。 (1)宣传、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2)受理、处理师生校内申诉案件。 (3)以书面形式宣布处理决定。 4、学生伤害事故调解小组。 (1)制定《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 (2)安全教育工作常抓不懈、警钟常鸣,制度化、规范化。( 3)建立应对突发事件预案预警制度,努力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法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法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牵头部门:区委法建办责任人:刘比 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建设平安巴南的决定,全面落实全民普法规划,推进“平安巴南”、“法治巴南”、“和谐巴南”建设,推动巴南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平安巴南建设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按照平安重庆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全民普法为主线,以建设法治政府和维护司法公正为重点,以规范公共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为核心,以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监督体系为保证,以“三区”建设为已任,以宜居巴南、森林巴南、畅通巴南、平安巴南、健康巴南、诚信巴南建设为载体,全面提高全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法治化水平,努力为巴南区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在全区形成学法、守法、尚法的浓厚氛围;基层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公正司法进一步增强;监督体系进一步健全;法律服务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得到有效保障;有巴南特色的法律文化初步形成;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文明;对符合条件、有援助需求的困难群众法律援助面保持100%,法律援助案件每年增长10%以上;所有困难群众都打得起官司、所有有理有据的当事人都打得赢官司、所有案件都能在法定时限内审理和执行,把巴南建设成为全市打官司最公正、最方便、最便宜的地区之一。 到2010年,全区公民法制宣传教育普及面达90%以上,我区达到市级“法治区县”创建标准,全区75%以上的社区达到“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标准、85%以上的村达到“民主法治村”创建标准。到2012年,全区公民法制宣传教育普及面达100%,全区公民法律素质明显提高。全区90%的村和100%的社区达到“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标准。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法制宣传工作 扎实推进普法工作,大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镇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中介、进监所、进娱乐场所等活动。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和违法犯罪预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实施“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在全区重点培育出3个普法示范镇(街道)、30个普法示范村(社区)、200个普法示范大院(小区),打造普法工作亮点。通过开展“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建设活动,总结经验,培育典型,示范引领全区法制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1.深入推进“法律九进”活动 (1)深入推进“法律进机关”活动。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学法用法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善学法用法档案。把法律知识作为全区各类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区委党校(区行政学校)的日常干部培训规划。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把法制教育融入公务员工作的全过程,把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和依法办事的水平和效果作为考核、鉴定、奖惩的重要依据,每年进行述职报告和

关于进一步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提案

关于进一步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388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进一步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法制办会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中央编办,中央纪委办理 提案人:致公党中央 主题词:依法行政,政府职能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容: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关键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阶段,对推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多年来,我国在推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成绩斐然。但是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度 全面清理和修订现行执法程序,细化执法流程,建立行政裁量基准制度,以确保公正执法。完善行政管理公示制、行政执法工作评议考核制、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等项制度和程序。杜绝不履行法定职责、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行为发生,纠正滥用职权、粗暴执法等问题,树立行政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 二、创新行政执法体制和方式 稳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完善级别管辖制度,通过坚持执法重心下移,减少执法层次,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等问题。不断完善协调配合机制,实现执法信息的互通和共享,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以及行政机关之间的工作衔接,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落实许可听证和许可决定公开制度,保证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运转。同时,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行政运行效能。对符合条件的行政审批事项,建议实行集中办理和“一站式”服务。结合各地区、各行业的实际情况,改革行政审批方式,推广网上审批、并联审批、联合审批等多种审批形式。 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要使公开透明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应向社会公开。特别是对重点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全面推进所有面向社

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六五”普法工作目标分解方案 为顺利实施我市“十二五”时期法治建设和“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划,进一步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切实增强推进法治建设的合力,现结合市直各有关单位的工作职能,特制定本责任目标分解和考核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我市“十二五”时期法治建设和“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划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完善考核机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格局,确保完成“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促进某某跨越式发展,构建平安某某、法治某某、和谐某某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成员单位共性职责 (一)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法治某某建设的工作意见》和《某某市2011-2015年法治建设暨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划》,制定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法治建设规划、年度实施意见、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

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积极参加法治某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对法治某某建设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认真贯彻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贯彻落实意见。 (三)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单位)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法治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抓好落实,并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 (四)实行工作责任制,将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职能部门和个人,年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制定年度法制学习计划,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公务人员的法制观念、法律素养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六)加强司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落实持证上岗制、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不断提高司法、执法水平。 (七)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和事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前法律咨询制度,努力做到依法决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八)认真推行行业依法治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