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公差在车身公差优化中的应用

移动公差在车身公差优化中的应用

移动公差在车身公差优化中的应用
移动公差在车身公差优化中的应用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什么是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扫盲篇) 西安巨人培训中心党军虎 注:转载请注明出处“西安巨人培训中心”,不得修改原文,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前言 当前咨询或参加我们培训的学员多次要求:希望能够给大家介绍什么是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甚至有人给我们感言“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这个行业了解的太晚了!更有甚至表示不是大家不想进入网优行业,而是大家根本就不了解这个行业甚至就没听过这个行业!尤其是那些还没毕业或者将要毕业的学生们反映强烈。。。。。。 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大家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怎么入行等。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概念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与传统的互联网网络优化是有本质区别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又称为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我们通常简称为无线网优或网优。主要是对大家所熟悉的移动、联通、电信等提供的移动业务进行维护和性能改善,包含核心网、传输网、无线网三部分的优化,但由于核心网、传输网网元相对较少,性能相对稳定,一般需求量和人员较少;相反的无线网网元数目繁多,无线环境复杂多变,加上用户的移动性,维护人员需求和性能提升压力较大,因此一般意义上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主要是指无线网络部分的优化,又简称为无线网络优化,从事该工作的工程师通常称为无线网优工程师。 无线网络优化主要是指改善空中接口的信号性能变化,比如我们用手机打电话碰到的通话中断(掉话)、听不清对方声音(杂音干扰)、回音、接不通、单通、双不通等网络故障就属于无线网络优化人员要从事的改善范畴。空中接口专业称为UM接口或UU接口,其中UM为2G网络叫法,UU为3G网络叫法,简单可以认为是手机和基站之间的接口。因此可以说,无线网络优化就是手机和基站之间的信号性能改善或提升。 无线网络优化的分类 目前无线网络优化可以分为2G无线网络优化和3G无线网络优化,2G主要包括GSM和CDMA两种制式,3G包括TD-SCDMA、WCDMA和CDMA2000三种制式。目前中国移动运营GSM和TD-SCDMA;中国联通运营GSM和WCDMA;中国电信运营CDMA 和CDMA2000。2G和3G的区别主要在于无线网部分,传输和核心网可以通过升级等手段完成,因此严格意义上只有无线网可以说是“3G网络”。

教育学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试题库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试题库 一、选择题: 1.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可分为。 A、FDMA B、TDMA C、CDMA D、WDM 2.蜂窝式组网将服务区分成许多以()为基本几何图形的覆盖区域。 A、正六边形 B、正三角形 C、正方形 D、圆 3.GSM采用()和()相结合的多址方式。 A、FDMA B、CDMA C、WMA D、TDMA 4.我国的信令网结构分()三层。 A、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 B、初级信令转接点(LSTP) C、信令点(SP) D、信令链(SL) 5.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影响传播的三种最基本的传播机制是()。 A、直射 B、反射 C、绕射 D、散射 6.1W=()dBm。 A、30 B、 33 C、 27 D、10 7.天线中半波振子天线长度L与波长λ的关系为()。 A、L=λ B、L=λ/2 C、L=λ/4 D、L=2λ 8.0dBd=()dBi。 A.1、14 B、 2.14 C、 3.14 D、 4.14 9.移动通信中分集技术主要用于解决()问题。 A、干扰 B、衰落 C、覆盖 D、切换 10.天线下倾实现方式有()。 A、机械下倾 B、电下倾 C、铁塔下倾 D、抱杆下倾 11.GSM900的上行频率是()。 A、 890~915MHz B、 935~960MHz C、 870~890MHz D、 825~845MHz 12.GSM系统中时间提前量(TA)的一个单位对应空间传播的距离接近()米。 A、 450

B、 500 C、 550 D、 600 13.GSM采用的数字调制方式是()。 A、 GMSK B、 QPSK C、 ASK D、 QAM 14.在GSM系统中跳频的作用是()。 A、克服瑞利衰落 B、降低干扰 C、提高频率复用 D、提高覆盖范围15.GSM系统中控制信道(CCH)可分为()。 A、广播信道(BCH) B、公共控制信道(CCCH) C、专用控制信道(DCCH) D、业务信道 16.GSM系统中位置区识别码(LAI)由哪些参数组成()。 A、MCC(移动国家号) B、 MNC(移动网号) C、 LAC(位置区码) D、CC 17.路测软件中RXQUAL代表( )。 A、手机发射功率 B、手机接收信号电平大小 C、手机接收信号质量 D、基站接收信号质量 18.室外型直放站的分类有()。 A、无线宽带射频式直放站 B、无线载波选频式直放站 C、光纤直放站 D、拉远直放站 19.对选频直放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直放站的频点要与施主小区一致 B、直放站的频点要与施主小区不一样 C、施主小区频点改变后直放站要相应调整 D、施主小区频点改变后直放站不需调整20.路测时,采样长度通常设为()个波长。 A、20 B、30 C、40 D、50 21.移动通信按工作方式可分为()。 A、单工制 B、半双工制 C、双工制 D、蜂窝制 22.GSM系统中时间提前量(TA)的2个单位对应空间传播的距离接近()km。 A、0.9 B、1.1 C、0.5 D、0.8 23.GSM没有采用的多址方式是()。 A、CDMA B、WDM C、FDMA D、TDMA 24.全波振子天线长度L与波长λ的关系是()。 A、L=λ B、L=λ/2 C、L=λ/4 D、L=2λ 25.SAGEM路测手机数据业务的手机速率是( )。 A、4800 B、9600 C、57600 D、115200 26.GSM系统中基站识别码(BSIC)由哪些参数组成()。 A、 MCC(移动国家号) B、 NCC(国家色码) C、 BCC(基站色码) D、MNC(移动网

白车身设计规范

白车身设计规范 一、冲压件设计规范 1.孔 1.1钣金上的冲孔设计要与钣金冲压方向一致。 1.2孔的公差表示方法 1.3过线孔 1.3.1过线孔翻边 1.3.1.1过线孔翻边至少要3mm高。此翻边对钣金起加强作用,防止在安装过程中产生变形,从而影响此孔的密封性。 1.3.1.2如果通过过线孔的零件是面积≤6的固体,或者钣金足够厚,使其在不借助翻边时也能够承受住过线孔安装时的压力,那么此过线孔可以不翻边。 1.3.2过线孔所在平面尺寸 1.3. 2.1过线孔为圆孔(半径设为Rmm)时,孔周圈的平面半径应为(R+6)mm 1.3. 2.2过线孔为方孔时,孔周边的平面尺寸应比孔各边尺寸大6mm。

1.4法兰孔 1.4.1 1.5排水孔 1.5.1排水孔设计在车身内部空腔的最低处,其直径一般为6.5mm。 1.5.2对于车身内部加固的防撞梁,应同样在其空腔的最低处布置排水孔。 1.5.3在车身结构件的空腔及凹陷处必须布置排水孔。 1.6空调管路过孔

1.8管道贯通孔 2.圆角

3.边 3.1密封边 3.1.1行李箱下端 3.1.1.1.为了使水排出止口,如图所示需要留出3.0mm的间隙。 3.1.1.2安装用止口应该具备恒定的高度和厚度(用于弯角的凸缘除外)。 3.1.1.3车门开口周围的止口厚度变化,包括制造变差的范围通常在1.8mm至6.0mm之间。厚度的极端值会产生较高的插入作用力和密封条稳定性等问题。 3.1.1.4止口厚度的变化在任何位置不得超过一个金属板的厚度。如果可能,仅可以使垂直的止口产生厚度变化,绝对不要使弯角半径产生厚度变化。止口厚度的阶段变化会使密封条托架中的水渗漏。 3.1.1.5应该避免带有焊点的止口出现燃油和其它润滑油,这些物质会降低稳定性。 3.1.1.6止口结构类型及其优缺点

移动通信技术与网络优化复习题

移动通信技术复习题 第一部分:移动通信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移动通信存在严重的多径问题,造成信号电平的起伏不定,因此,移动通信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必须具有() A、抗噪声能力 B、抗干扰能力 C、抗衰落能力 D、抗多径能力 2.下面不属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是() A、AMPS B、TACS C、PDC D、NMT 3.下面不属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结构中网络子系统的是() A、EIR B、OSS C、AUC D、MSC 4.HLR中存储的用户数据主要包括用户信息和() A、位置信息 B、鉴权信息 C、设备信息 D、通话记录

5.VLR服务于其控制区内的移动用户,它是一个() A、静态用户数据库 B、动态用户数据库 C、混合态用户数据库 D、半动态用户数据库 6.基站子系统中,一个BSC可以控制()BTS。 A、一个 B、两个 C、四个 D、多个 7.操作维护子系统的工作任务不包括() A、网络监视 B、性能管理 C、用户鉴权 D、网络操作 8.主叫用户为呼叫移动用户所需要的拨叫号码是() A、TMSI B、IMSI C、MSISDN D、LAI 9.移动用户的ISDN码中,我国的国家码是() A、86 B、83 C、46 D、18 10.语音编码器有三种类型,不包括() A、混合编码 B、波形编码 C、图像编码 D、

参量编码 11.信道编码主要应对由于噪声引起的() A、随机误码 B、突发误码 C、冗余码元 D、群误码 12.交织用于应对误码中的() A、随机误码 B、突发误码 C、冗余误码 D、打孔误码 13.均衡的意义在于利用均衡器产生(),解决传输中的差错。 A、信号波形 B、相干信号 C、信道模型 D、语音编码 14.移动通信的基本业务包括() A、电话业务 B、短消息业务 C、传真 D、以上全部 15.按照覆盖范围从大到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A、系统服务区,位置区,基站区,无线小区 B、位置区,系统服务区,基站区,无线小区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方法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方法 【摘要】移动通信网路的优化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如何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上进行网络的优化成为当今各部门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对具体的网络优化方法进行分类然后针对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来叙述实际中移动通信网络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信息化程度的深入,人们对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网络的速度及其稳定性。在移动通信网络的初始阶段,网络质量的提升主要注重于网络的覆盖面,谁的网络覆盖面广就会得到用户们的认可,而网络覆盖面的扩大方式主要是通过扩大网络规模的方式。移动通信网络的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物理网络结构、网络运行的环境、所采用的技术以及终端用户的数量等等。当物理网络无法改变时,我们可以通过现有的网络设备、资源以及容量来优化网络,达到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实现网络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网络优化的定义就是对现有的网络通过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参数的设置等来调整使网络达到其最佳运行状态,优化网络质量,同时发现网络服务的发展趋势,为将来制定更加明确地网络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1.网络优化方法分类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故障排查: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就很容导致网络运行质量的下降,因此要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提高网络运行指标:网络运行指标包括:阻塞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接通率等等,优化这些指标的数值,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优化网络。 (3)提高通话音频质量。 (4)话务资源的合理配置。话务资源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有限的。那么在G 网和D网之间、G网内部以及D网内部要保证话务资源的均衡以及合理配置。 (5)网络负荷均衡。网络负荷主要包括信令负荷、链路负荷以及设备负荷。保证这些网络负荷的均衡也是优化移动通信网络的方法之一。 (6)提高设备利用率。要充分利用所有的设备,不要让某些设备超负荷运行,均衡网络负荷在每个设备上,保证设备正常高效的运行。 (7)合理规划线路。合理规划有线的链路,调整路由。 (8)建立网络实时监控系统。网络实时监控系统可以有效地、及时的监控网络运行情况,当网络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进行解决。 2.硬件和软件优化 总体来讲,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是保证移动通信网络正常运行必要条件。因此要想优化移动通信网络,就需要从硬件和软件环境来做工作。 2.1硬件优化 一个好的硬件网络环境是开始网络优化的基础条件,而一个网络的好坏,往往与初期的基础建设有很大的关系。现就目前在硬件网络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及优化方法进行讨论。 (1)一个基站天线可以覆盖理论上的所有范围,但在实际中有可能由于建筑物、树木和广告牌等影响容易出现一些信号盲区。这种情况在大城市比较普遍,其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原因可能是城市建设引起的。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可以通

车身冲压零件通用公差

冲压零件通用公差标准〈附件二〉冲压零件通用公差标准 1/9

冲压零件通用公差标准〈附件二〉 车身冲压零件通用公差标准(mm) 2/9 编制说明 1.本标准为通用标准,仅给出主要功能类型的精度要求,请在使用本标 准时尽量按精度等级或功能要求进行归类处理。 2. 冲压件精度等级或功能要求、扭曲变形要求,见零件产品图纸和检查标准附件。 修改记录表 序号修改日期修改条款修改标记修改人

冲压零件通用公差标准〈附件二〉 车身冲压零件通用公差标准(mm) 目录 3/9 1. 通用外观要求………………………………………………… 4. 2 3 孔. .................................................5. 切边、翻边 ..........................................7. 4 5 面 毛刺 ...............................................9. ...............................................9. 6 翻边角 (9)

冲压零件通用公差标准〈附件二〉 1. 通用外观要求 车身冲压零件通用公差标准(mm)4/9 产品轮廓形状翻边线 棱线 切边线 拉毛 表面划伤 坑包、凸凹印要求连续、光顺、饱满、整齐、符合产品要求 要求连续、光滑、整齐、符合产品要求 棱线连续、明显、清晰、整齐、符合产品要求 要求连续、光滑、整齐 产品区域在外露区域不允许。其他区域深度<0.1,面积<10% 产品区域在外露区域不允许。其他区域指甲轻轻划过没有明显的阻碍 产品区域在外露区域不允许。其他区域不允许有影响到焊装和总成外观质量 麻点.压痕产品区域 产品区域<1.5×0.2×0.25(不允许超过两处) 在外露区域不允许。其他区域不允许有明显的外观 波浪纹、冲击线起皱(产品区域) 毛刺高度τ(mm) 生锈 开裂、暗伤.裂纹叠料 零件标记质量 不允许 1).板厚δ≤1.0, τ≤0.08; 2).板厚1.0<δ≤2.0, τ≤0.14; 3).板厚2.0<δ≤3.0, τ≤0.18.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清晰可见,正确

白车身公差分配计算过程概述

1.白车身公差分配计算过程概述 一、主机厂、设计公司、模夹具供应商共同确定GAP&FLUSH文件。 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考虑因素:竞争车型参数(这是首要的)、质量目标、模夹具供应商的制造精度能力。及时有效的组织协调是重要保证 二、公差分配计算。 GAP&FLUSH文件就是最重要的输入文件。这个工作可能由主机厂来做,也可由设计公司来做,还有可能由夹具公司来做,这些模式都是可以的,但前提是一定要在合同里写明。 计算过程:总成公差——子总称公差——〉〉〉——零件公差 输出文件就应该是GD&T图,GD&T图就应该成为模具和检具的精度设计依据。 计算方法:应该是利用统计原理进行公差计算。 利用计算机软件,建立尺寸模型,输入约束条件,结合经验,给出结果。 具体的软件名称和计算方法,很可惜,没有见到过,还请哪位大侠能不吝赐教。 三、模夹具平衡调整 但是,最终要得到高质量的白车身,P试阶段的模夹具平衡调整非常重要,实际上是在零件公差范围内的又一次微调。这一阶段的组织管理非常重要,质量部门责任重大。 2. 2MM工程虽然提到得是具体的误差要求,但是要分配到整车不同的质量控制环节,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误差的分配大致分为模具的制造误差,零件的制造误差,分总成焊接的误差,然后到总成的焊接误差,总装的误差。再下去就是提供焊接的夹具制造误差等等。研究的方向通常是从提高各个环节的精度以及减小各个环节误差相互影响两个方面入手。RPS,MLP以及尺寸链研究等等都是整个系统工程的一部分内容 3. 2mm工程的概念是由美籍华人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吴贤民先生提出,得到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认同,并得到美国联邦政府的科研基金资助。目的是要改进汽车车身几何精度----主要是指车身的几何尺寸的一致性。实现的手段是持续改进工程,衡量的指标是CII--Continuouse improvement Index。简而言之就是希望车身的几何尺寸的标准差(6sigma)要小于或等于2毫米。 工程由吴氏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和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在美国联邦政府的资助下合作完成,虽然不是所有的参与车型都达到了预期目标,确实使得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车身几何制造精度有了一次飞跃。过去美国汽车开闭件漏雨和风噪声大的蜜封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2mm工程本身,首先代表吴氏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去实施2mm工程的主体是从大陆到美国学习的中国人,使三大汽车公司的主管看到了中国人的能力。另外工程展示了最新的测量技术、测量设备、测量方法、试验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和故障诊断方法的威力,坐在办公室里通过分析数据,基本就可以确定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出在哪道工序。从那以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车身几乎是100%测量。Perceptron公司由此迅速发展壮大,全世界的大汽车厂现在都用它提供的激光非接触测量设备来检测车身和车身组件的几何精度,造就了一个全新的产业。也彻底地改变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控制车身几何误差的操作方法和观念。如何才能保证几何尺寸一致性的观念改变是根本性的,那就是环节的唯一性法则,几何误差的主体(显著性)就是由于某些环节的唯一性法则没有满足。 (补充:100%测量什么意思:焊装线的最后一个工位就是光学三坐标测量系统,该系统要测量每台经过此工位的车身总成。可以在办公室通过网络实时察看测量数据,数据要保留在数据库里至少六年备查。 白车身上的几何精度控制(测量)点有一百多个,因车型而异。测量一台车身所用的时间

5G通信网络优化最佳实践之5G下载速率优化方案探究

5G通信网络优化最佳实践之5G下 载速率优化方案探究 目录 15G NR数传业务基础原理 (3) 1.1基本概念 (3) 1.2NR 总统架构 (4) 1.3NR吞吐量理论计算 (5) 2数传路测速率定位总体思路 (8) 3速率调测思路 (9) 3.1下行速率排查思路 (9) 4无线参数优化 (10) 4.1下行峰值调优 (10) 4.2修改AM模式 (11) 5空口及资源原因分析与优化 (11) 5.1下行速率分析方法 (11) 5.1.1MCS低问题 (12) 5.1.2IBLER高问题 (16) 5.1.3RANK低问题 (18) 5.1.4资源调度不足问题 (19) 5.1.5传输带宽受限 (21) 5.1.6开户AMBR受限 (23) 6应用层分析优化 (24) 6.1TCP性能优化 (24) 6.1.1网卡性能优化 (24) 6.1.2注册表优化 (27) 6.1.3TCP参数优化 (30) 6.1.4TCP参数不匹配 (31)

6.1.5管道能力受限导致丢包或时延大; (32) 6.1.6修改Filezilla下载文件进程数 (33) 7湛江优化案例参考 (33) 7.1双工配置导致5G下行速率低优化案例 (33) 7.2RNK值优化提升速率案例 (38) 7.2.1问题一 (39) 7.2.2问题二 (40)

湛江5G下载速率优化案例 温广辉、洪华卓、邹文驰、陈穆娇 【摘要】基于5G网络建设初期对于整个网络系统粗浅了解,湛江分公司尝试对5G网络速率优化进行摸索,不断寻找当前5G系统存在的种种影响网络速率的因素并通过尝试各种方法让问题最终得以解决,通过对各种问题优化过程的经验总结,给出有效的优化方法,为后续5G网络速率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字】5G、速率、无线参数、空口资源、应用层。 1 5G NR数传业务基础原理 1.1 基本概念 5G NR系统在LTE原有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架构。在多址方式上,NR继承了LTE的OFDMA和SC-FDMA,并且继承了LTE的多天线技术,MIMO流数比LTE 更多。调制方式上,支持根据空口质量自适应选择QPSK、16QAM、64QAM和256M等调制方式。 NR系统跟LTE系统一样通过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可以灵活的分配带宽内的时频资源,但与LTE不同的是NR支持低频和和高频,并且NR的子载波带宽支持多种格式如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载波所能支持的最大频域带宽大于LTE,如下表所示(3GPP TR 38.211);

浅谈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浅谈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发表时间:2016-09-28T09:02:19.3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2期作者:钟龙发[导读] 摘要:网络优化工作本着立足于网络服务于市场的原则,为市场经营的业务发展供应坚实的技术支撑与保证,为用户供应高效、优质的通信服务,并最后完成网络优化工作的真正意义。本文首先对网络优化的目标、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方向实施分析之后针对硬件与软件两个部分来叙述现实中移动通信网络容易发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网络优化工作本着立足于网络服务于市场的原则,为市场经营的业务发展供应坚实的技术支撑与保证,为用户供应高效、优质的通信服务,并最后完成网络优化工作的真正意义。本文首先对网络优化的目标、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方向实施分析之后针对硬件与软件两个部分来叙述现实中移动通信网络容易发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移动通信网络;网络运行引言 这些年来,随着移动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移动通信事业获得了迅速、综合的发展。移动网络不管是规模还是数量都在大幅度的提高。然而,相对于移动通信网络增加的服务量,其需求客户的数量和需求量多在成倍增长。巨幅增长客户的数量,让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面对着巨大的供求压力。所以,网络优化工作不容疏忽,它的位置与作用对网络的运行维护、网络规划和项目建设愈来愈关键,并具备积极的指导意义。 1、网络优化的目标 1.1 容量扩充 在移动通信网络故障中,相对常见的就是发生接入失败或者切换失败,其中频率资源紧缺和硬件信道资源约束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所以在网络规划初期,要对网络的服务区域和这区域内的用户数量作出相对理想的估算,这是为了避免发生阻塞情况最好方法。所以在移动通信网络规划的优化经过中,对扇区的服务面积进行确定,凭借先进的模拟预测软件实施有关路测工作,把话务密度分布图做出,对服务范围内的话务容量实施解析和量化。在有些状况下,基站服务区划分并不是非常合理,相同范围容易发生重叠覆盖,比如有的服务扇区太忙,而有的服务扇区太闲。针对这样的问题,能够改变基站信号的水平辐射角与方位角,或者对发送功率进行改变和调整时延参数与导频搜索窗参数等。在完成调整后,要及时实施路测工作,来检验服务区内的信号强度和覆盖状况,如果调整结果不理想,依据实测数据再实施针对调整,直到网络服务容量满足要求。 1.2 覆盖范围增加 我们在网络优化中覆盖需要重点考虑的原因,覆盖不理想,将会对系统很多方面导致不良影响。优化中控制覆盖最为关键的,因此移动通信网络要提供尽可能大的覆盖区域。要完成对覆盖区域的控制,能够经过硬件与软件2方面的调整来完成。在硬件方面,能够经过对天线方位角进行调整,俯仰角和小区功率大小,选取最佳站址,载频配置的调整,均衡话务分布,完善网络质量。在软件方面能够经过对部分小区参数如:准许接入参数、选择小区参数、功率控制参数、切换参数的修改来得到最好的覆盖效果。 1.3 提供好的网络服务 移动通信的网络传播确定了在覆盖区内没办法是100%覆盖,我们只可以期望在覆盖区内死角愈少愈好。取决于信号电平和干扰电平的话音质量。有时信号非常强,但质量不好,就是因为干扰问题。掉话的因素非常多,和信号的电平、干扰的电平、切换电平等都相关。要达到这些目标,花非常多钱可以办到,但一个好的网络要是在可以满足上述要求的同时,花钱最少,这就需要精心地规划与设计,科学应用频率与设备。 2、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方向 2.1目标实现全面化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经过中,最为基本的要求是保证网络的高性价比。其更是3G移动通信无线网络优化的最后发展目标。因此,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前提就是要满足覆盖率和容量需求,而且,在这些前提条件完成的基础上,对建设成本实施优化,便于把运营成本降低,提升运营商的现实效益。虽然目前移动通信网络在持续地优化中,但是,网络业务种类不统一和网络技术要求偏高等问题依然是存在的。所以,在优化的经过中,要把系统的运营质量作为优化的关键方向。 2.2执行日常化 网络规划工作在网络发展高峰时段的发展核心是网络建设。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们渐渐对网络的运营质量提升了更多、更高的服务要求。为了更优质地让运营商和客户的服务需求得到满足,需要对网络实施持续的优化,并且,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加以展现优化工作。其实,日常的优化工作关键展现于:网络日常维护工作的改进和完善等。其中,提升用户的投诉解决效率和提高功能指标的实用结果等都是日常优化的关键内容。网络优化的时间务必要做到及时,一旦发现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地实施掌握,分析形成的因素,并研究相关的优化方法,以防止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硬件和软件优化 3.1硬件优化 3.1.1一个基站天线能够覆盖理论上的全部区域,但在现实中有可能因为建筑物、树木与广告牌等影响容易发生部分信号盲区。这种状况在大城市相对广泛,其因素有非常多种,关键因素也许会是城市建设引发的。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够经过分析OMC报表和现场实时监测,得到数据后,调整覆盖范围内基站的天线水平角度和俯仰角度,来有效覆盖范围内的盲区。另外一种有效办法是使天线的有效高度增加和信号强度增加,这样能够让单位面积的信号覆盖度增加。以上这些方法实在不可以处理的话,能够迁移基站,经过规划,把基站迁移到有利的部位。 3.1.2网络优化的总体目标是网络功能指标不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因此为了达到全国的网络功能指标,能够对天线的方向与倾角进行调整,调整功率控制参数与切换参数。为了确认调整以后的的结果,还要在实施一次网络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知道网络功能有所改善而且持续地稳定下来。移动网络通信优化经过要通过一次次的调整,直到网络功能有所改善满足有关的要求。 3.2软件优化

基于三维偏差分析技术的尺寸公差设计应用

基于三维偏差分析技术的尺寸公差设计应用 摘要:整车开发过程中需要完成成百上千个零件的公差设计,为达到设定的质量目标,高效准确的偏差分析控制成为公差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三维偏差分析采用的算法、虚拟样车偏差分析模型建立开发流程、尺寸项目开发中的公差分配设计方法;并结合国内自主开发项目多个实际案例,列举了关键区域三维偏差分析理论计算数值与实际生产数据置信度对比;证明可以通过建立了虚拟工程样车系统,完成车身装配的匹配优化、公差设计,可以减少为实现尺寸匹配而进行多轮物理螺打车制造活动,节约项目开发时间和成本。 在整车设计和制造各个阶段的各种偏差中,零部件偏差是导致整车装配总偏差的关键因素之一。零部件公差是确定模具、检具、工装夹具公差的基础,公差制定、分配不合理会造成模具、夹具的大量调整,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国内外先进汽车设计公司设有尺寸工程部门,利用公差分配技术将公差目标分配到各级并进行公差精度优化,保证产品质量。公差分配技术是指依据整车各子系统产品功能、内外观感官质量和总体技术要求,考虑制造系统的经济工艺能力,在整车开发设计阶段为零部件合理地分配公差。 主流公差管理模式有两种,一是日系企业以经验为基础,将整车公差目标层层分配到白车身总成、底板总成、大总成、小总成以及单件,并通过工程样车制造来验证调整设定的公差;二是欧美以先进的偏差分析软件为技术手段,结合工程经验,将整个尺寸链通过虚拟仿真的方式完成整车及零部件公差管理。本文将会介绍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现阶段是如何结合国内零部件生产制造能力,借鉴欧美先进三维偏差分析公差管理软件技术手段,实现车身公差管理系统化和标准化。 1 三维偏差分析软件及算法 专业公差管理软件主要有3DCS和V is_VSA,分别由DCS及UG公司开发的一套零件、装配件公差分析与设计软件。目前国内能够独立应用这些软件进行公差设计的整车厂较少,国内开展基于三维偏差分析的公差设计工作更多地是采取与商业咨询公司联合应用这些软件开发尺寸系统。本文中公差管理理论分析计算应用的是3DCS软件。 1.1 偏差分析软件算法 公差分析的方法有极值法和统计公差方法两类,根据分布特性进行封闭环和组成环公差的分析方法称为统计公差法。为了便于描述,先定义公差函数。公差函数是尺寸链中欲求解封闭环或组成环与已知组成环和封闭环函数关系的表达式,设公差函数为:y=f(x1, x2, x3, …, xn) (1) 式中,y为欲求解的封闭环或组成环的尺寸及偏差;n为已知组成环和封闭环的个数;x1, x2,…,xn为相互独立的已知的组成环和封闭环的尺寸及偏差。对于线性尺寸链,可以从极值法的公式中推导出公差函数;对于非线性尺寸链,公差函数没有统一的表达式,要根据尺寸链的几何关系确定。 3DCS软件中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法进行公差模拟分析。蒙特卡罗算法的基本思想为当所求解问题是某种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或者是某个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时,通过某种“实验”的方法,以这种事件出现的频率估计这一随机事件的概率,或者得到这个随机变量的某些数字特征,并将其作为问题的解。用蒙特卡罗算法求解公差问题,其实就是把求封闭环尺寸公差的问题转化为求解一个随机变量的统计问题来处理;封闭环尺寸公差的确定,采用随机模拟和统计实验的方法求解,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用蒙特卡罗模拟法进行公差分析的具体步骤为:

5G通信网络优化最佳实践之5G新技术应用保障方案

5G通信网络优化最佳实践之5G新技术应用 保障方案 目录 广州市越秀西湖花市演示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问题描述 (2) 1.1背景 (2) 1.2挑战 (2) 二、分析过程 (2) 2.1业务类型 (2) 2.2业务对网络的需求 (4) 三、解决措施 (4) 3.1业务可靠性 (4) 3.2业务速率及时延 (5) 3.3 优化案例 (8) 四、经验总结 (12)

【摘要】本文通过广东省广州越秀西湖花市5G演示网络保障,详细介绍了各个演示的组网结构、保障指标、测试方法、优化方法等,并通过参数优化对小区内多用户场景进行优化,保障了各个业务演示的性能需求。对于5G网络多用户场景下带宽和时延类优化保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字】5G、多用户、带宽、时延 【业务类别】优化方法、基础维护、5G 一、背景描述 1.1 百年花市5G新技术应用概述 传统迎春花市是广州独特的年俗文化,吸引了各地群众来“广州过年,花城看花”。为配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新媒体平台合作测试验证,中国电信在广州推出了迎春花5G业务体验,花市现场市民可抢先体验5G速率、16路高清视频点播,与5G猜拳机器人比赛,并可在西湖路花市通过5G无人机高清观看天河花市实景。 1.2 5G花市保障面临新挑战 本次5G业务演示保障,主要挑战来自于在演示现场所有业务终端都聚集在一个站点小区内,而目前终端在基站的策略是处于竞争机制,倘若有某个终端占用资源过多会挤压其他终端的资源,进而影响其他业务的演示。故多终端资源的均衡成为了此次业务的大挑战。 二、5G演示业务和保障需求 2.1 5G花市演示业务类型 本次花市演示的业务包括了无人机高清视频直播、5G+16路高清视频点播、5G+猜拳机器人、5G速率体验等。两种业务均为视频回传业务类,业务流如下: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发展的一些思考

1 专家视点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6年7月 第 7 期(第29卷 总第226期)月刊 2016年 第7期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发展的一些思考 周俊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 摘 要 网优已成为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全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环节,并逐步向全过程渗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 展,4G网络大规模建设和快速商用,四网共存,网络演进加速,网元规模膨胀,数据业务量爆发式增长,传统的语音类业务持续下滑,移动通信网络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网优工作如何开展,如何提高竞争优势和提升用户感知,已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网络结构;用户感知;多数据源 中图分类号 TN92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599(2016)07-0001-05 收稿日期:2016-05-15 周 俊 教授级高工,中 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资深专家,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长期从事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和优化工作,负责和参与多个中国移动集团级重 点研发项目和国家重大专项,获得省部级和集团级奖励多项,申请国家专利6项,发表论文数十篇。 1 概述 网优是提高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的重要手段,而网络质量是通信企业的生命线。网优已成为移动通信行业衍生出来的子行业。据中国产业调研网预测,2016年我国网络优化行业市场规模可达4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以上。 从2G/3G 到目前商用的4G 网络,甚至已经启动 的5G 超宽带关键技术研究,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快, 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多制式网络将长期共存,异构网的网络优化难度指数级增加。 在移动互联及物联网的驱动下,移动通信网络不再是个相对封闭的电话交换网络,而成为“全球互联、万物互联”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务多样化和端到端流程复杂化, 传统的网优手段已无法与之相适应。 业务数据化和分组化,网络宽带化和智能化,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相互融合,移动互联业务爆发增长, 移动通信网络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优化工作正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 2 网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网优属于工程实践范畴。对于网络优化,业界没有

网络优化设备介绍

5.3 塔顶放大器 塔顶放大器主要包括:单向塔顶放大器和双向塔顶放大器。 单向(双工)塔顶放大器TMA:指由带通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等器件组成的高性能射频放大设备。通常紧靠接收天线下方安装,用于补偿上行馈线、双工滤波器等造成的损耗,改善上行接收系统的噪声系数,提高基站接收灵敏度。通常TMA可以带来上行接收灵敏度3dB的提高。 双向塔顶放大器TMB:是指由带通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以及高功率放大器等器件组成的高性能射频放大设备。在单向塔顶放大器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下行高功率放大器,放大下行信号功率,扩大下行信号覆盖范围。 缩略语 TMA(Tower Mounted Amplifier)塔顶放大器TMB(Tower Mounted Booster) 双向塔顶放大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HPA(High Power Amplifier)高功率放大器ALC(Automatic Level Control)自动电平控制塔顶放大器的使用有利于降低基站接收系统的噪声,提高基站接收系统灵敏度。它对移动基站的覆盖能带来多方面的好处,下列几方面是使用塔放的益处。 1〉扩大基站有效覆盖范围,这是由于塔放提高了基站接收灵敏度,改善了基站上下行不平衡问题。可以增加基站有效覆盖半径 20-40%。 2〉提高上行接收电平,改善弱信号覆盖。安装塔放后,基站接

收系统增加了12db的增益,上行接收电平的提高,也就改善了弱信号地区的覆盖问题。 3〉降低掉话率,提高通话质量。塔放最根本的技术原理是降低基站接收系统的噪声系数。这就是说提高了基站信噪比,也就是提高了通话质量。 4〉降低手机输出功率,减少上行信号的干扰。干扰是困扰移动通信的一大问题。加装塔放的基站,由于其上行接收电平得到加强。因此,所需的手机发射功率可以降低,这不仅为手机用户带来节省电池和减少辐射的好处,更重要的是它有效降低了上行链路的同频和邻频干扰,尤其在移动用户数高速增长、手机干扰越来越突出的今天,降低手机输出功率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5〉增加经济效益。加装塔放的基站由于有效覆盖范围扩大,因此,可节省移动网建设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塔放对上行链路电平和质量改善,不仅可以提高业务信道的通话质量,还可以提高信令信道的传输质量,从而提高接入、寻呼、位置更新、越区切换等控制消息的成功率。换句话说,这可以提高无线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容纳更大的话务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塔放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不利的因素.安装塔放后测量天馈的驻波比经常会发现驻波比过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故障不能够及时的发现.需要我们及时的优化和处理。

车身钣金加工公差要求201331

Q/LFQ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LFQ J0095—2013 车身钣金加工公差要求 (试行) 2013-02-23发布2012-03-01实施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II 1范围I 2规范性引用文件I 3定义I 4测量位置1 5等级1 6允许公差及允许值2 7通用尺寸公差10 8图纸上的标示方法11

前言 为保证冲压、折弯或拉伸工艺制造的汽车金属零件及其焊接总成的加工精度及其经济性,规范尺寸公差,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力帆汽车研究院车身所提出。 本标准由力帆汽车研究院标准所归口。 本标准由力帆汽车研究院车身所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李昌均 本标准批准人:关锋金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首次制定。

车身钣金加工公差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板厚为12mm以下的金属钣金加工允许公差。 本标准不适用非金属板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914-2002冲压件尺寸公差 GB/T15055-2007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 3 定义 3.1 切边宽度 指刀口剪断边到对边的距离,如图1,用B表示。 3.2 切边长度 指刀口剪断边的距离的长度,如图1,用L表示。 图1 3.3 直线度 指将产品放在平台上,切断面上用直尺规接触状态下,最大曲度值,如图2所示,用a1表示。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移动通信网络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并且其用户群体庞大、移动性高、话务密度甚是不均匀,由此造成用户手机与基站的信号连接不顺畅,致使通信质量下降的现象。而移动网络优化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此局面,提高通信质量。文章介绍了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基本概念、存在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及方向做了总结预测。 关键词:移动通信网络;网络优化;方案;发展趋势 1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概念及意义 通俗来说,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指提升移动通信服务质量,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服务。移动通信优化范围包括核心网优化、传输网优化及无线网优化三个模块,由于核心网、传输网的网元少且环境稳定,移动通信优化实际上以无线网优化为主,因此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也可称为无线网络优化。无线网络是通过改善手机和基站的空中接口信号性能来完成优化过程,提高通信质量的。由于移动网络变是不固定的,其动态变化频率高,再加上庞大的用户群体、用户的移动性、话务密度的不均匀性、频率不均匀性等,导致无线网络的信号接口稳定性能差,反映到用户方面即是通信质量的不稳定及弱势。比如,无法接通、通话无端中断、杂音干扰、单方通话等故障。 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但是就目前此阶段现状而言,通信质量的不尽如意使得其投资与回报不成正比。而不间断的网络硬件、数据调整,资源优化配置等途径可以优化通信网络,可保持网络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由此改善通信服务质量,使得用户可以切身感觉到通畅淋漓的网络速度。 2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现状 由于当前技术的限制,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实现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工具,并且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技能素质。一般而言,优化队伍的组成需具有资深的网络优化工程师,若干技术人员,以及大量的自动化、智能化软件工具。现有的网络优化工具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其一,各系统供应商提供的OMC系统;其二,无线网络及交换网络测试分析的仪器、第三方软件,如路测软件和信令分析软件;其三,无线频率规划软件。其中,路测软件等是用来提供数据的,供应商提供的OMC系统多用来维护系统的。但是二者之间的联系甚是不紧密,再加上网络优化涉及到交换技术、无线技术、频率配置、切换和信令、话务统计分析等技术,形成海量的信息急需高技术处理的局面,最终致使优化工作比较粗放。 网络优化的具体操作大致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实施、评估四个阶段。数据采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通过人工操作、整理、归类、汇总各类工具采集的海量数据。此阶段工作量大,但是难度较低。数据分析阶段工作量虽小但是很有难度。此阶段中,工程师需通过前阶段的数据来判断、分析、确定所反映的问题,并得出一个包含不同地点、层次网元的优化方案。然后是实施阶段,实施调整方案中确定的网络调整操作。最后是评估阶段,此阶段需再次进行数据采集工作,观察调整方案是否达到了效果,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需再次重复整个过程;如果达到了效果,就再次设定新的、更高的优化目标,整个过程将再次在更高的层次重复。 3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发展的趋势 智能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发展的趋势。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3.1 一体化处理和简单分析正如前文多说,网络优化涉及到众多技术及工具。但是不同类别的工具确只对特定的问题才能发挥效能,这就造成了优化工具虽然多,却各自分散难以整合,不能针对整个待整治的网络组成优化方案。我们认为,系统供应商或者第三方软件提

移动无线优化工作流程

无线网络优化工作流程 [日常维护] 断站处理:断站是影响网络性能的重大因素,对网络的拥塞、掉话、切换等都有重大的影响,虽然对断站的处理主要由维护部门完成,但我们也应该密切跟踪断站的情况。 1. 每天对所负责区域的重大告警进行观察和处理,处理原则是配合维护部门,及时解决网上出现的重大问题; 2. 统计组每天取全网、BSC、BTS性能统计,如果全网或部分BSC性能出现明显恶化时要及时上报综合办公室,并进行力所能及的分析; 3. 每天观察基站性能,对性能异常,如掉话、拥塞等突然上升,并有较大影响的基站要及时处理。规划优化人员在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进行频率、邻区、覆盖、参数等的重新规划与调整,需要与其它部门合作的应通过合理的渠道及时进行沟通,协同解决问题; 4. 及时处理用户投诉。针对所反应的问题,性能测试组首先对投诉进行分析和测试,对于需要深入分析的问题,可与优化组合作解决。对于用户投诉,应本着对用户负责的原则,在不影响全网性能的前提下,尽量解决或缓解用户所反应的问题。 5. 对所负责区域内的测试工作做好安排,要做到测试目的明确、测试工具和路线合理、及时分析测试结果,尽量做到每次测试都有一定的结果; 6. 根据新开站流程,规划优化人员应该对新开站的位置、所属MSC、BSC、开站条件等进行确认,拿到新站的详细资料,包括天线高度、周围环境、物业管理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频率和参数的规划,同时对临近基站的覆盖(天线、倾角)、邻区等进行必要的调整。数据录入人员应按规定时间录入新开基站的数据,并进行开站配合。优化人员应对新入网基站进行设备运行状况和性能的跟踪,并根据运行情况对规划数据做必要的调整; 7. 天线调整人员根据规划和优化的需要,重新对天线型号、方位角、下倾角进行设计、调整,同时与规划优化人员一起对调整效果进行跟踪; 日常维护工作是每个负有责任的工程师每天工作的最基本部分,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整个网络正常工作的前提。 [一周工作] 1. 规划优化人员每周应对所负责区域的性能指标进行连续的观察,总结所发生和解决的问题,按时完成周报;对于每周的工作,每个区域、每个工作组到每个人都应有一定的计划和整体安排,确定本周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对于上周遗留的问题进行跟踪和落实; 2. 优化例会上要对网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和落实,对于重点问题应单独设制工作清单,确定需要完成的日期与要求; 3. 对负责区域内性能长期较差的基站(TOP TEN)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必要时结合测试,对每个问题要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并参与或跟踪方案的实施,同时及时观察实施效果; 4. 对负责区域内问题集中地区进行小范围的区域优化,如信道配置调整、小范围覆盖调整、话务流向调整、个别载频的调整等,对部分区域从整体上进行优化; 5. 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有目的的技术实验,如新版本新功能实验、无线参数设置调整实验、新的频率复用方法实验等,要求 6. 实验前要做必要的理论分析; 7. 对实验的结果与可能出现的后果做充分的估计,做好异常情况下的应对策略; 尽量选择有典型意义的站进行实验,以利于经验的推广; 8. 要写出实验报告,对于成功的经验应该介绍给其它工程师。技术实验由技术组负责协调。 9. 测试人员应根据优化的需要,对重点站和特定区域进行测试,配合进行故障的定位、优化或实验结果的评估等; 10. 天线工程师可根据优化的要求,对小范围的基站进行区域性的天线调整(覆盖)。对于大范围的天线整治,应该确立天线工程项目,投入力量,与测试人员及规划优化人员合作完成; 天线工程师可进行新型号天线性能的实验,与优化和测试人员共同进行实验区域的选择和性能的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