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

一.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概念

1.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用法:作为一种“影响”;作为一种社会事业或工作领域

2.日常生活中“教育”概念的内涵:(1)“教育”意味着一种影响,但它常意味着好的影响,即“教育”的目的具有“正当性”、“向善性”。(2)“教育”的对象是人,实施教育的主体通常也是人,通常具有明确的教育意识。但在更宽泛的意义上,施教方则不仅限于人,也未必具有教育意识。(3)虽然“教育”常指是“想对人实施好的影响”,但“教育”的方式是多样的,结果也是多样的。(4)“教育”的意义有广有狭。

3.不同外延下的“教育”内涵:

广义的“教育”:对人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施加影响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根据积极的价值取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施加影响的活动。

又称“学校教育”;

最狭义的“教育”:在我国,根据积极的价值取向,对人的政治、宗教、民族等方面的思想和道德品质施加影响的活动,又称“思想道德教育”。

二.“教育”的词源

1.中文“教育”的词源

(1)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句。(2)《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3)但这两个字没有构成一个有着确定含义的词,在后来的一二千年时间里,没有成为思想家们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语汇。

(4)从大量的历史文献来看,在20世纪之前,思想家论述教育问题时,大都使用的是“教”与“学”这两个词。20世纪初,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教育”一词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5)“教”左上部读为“yao”,《辞海》解释其意思是“卦词”,表明“教”是让人学习以占卜算卦为内容的知识。“教”左下部为“子”,意为“教”的对象。“教”的右侧是手执物,是一个动词记号。

(6)“学”的含义,《礼记·王制》中解释为:“学者,觉也,以反其质”。“反”同“返”。即是领悟与觉醒,以回归人的本质。

2.西文“教育”的词源

(1)英文的education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动词形式为e ducêre。

(2)在拉丁语中,“e”表示“出”,“ducêre”表示“引”,“educêre”表示“引出”。

(3)可以看出,其意为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

(4)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B.C.)的教育思想

✹哲学基础:灵魂不灭与轮回。灵魂是单一的本原,它不朽、不可分解、永恒不灭、无形无影,为自动、自由者、运动的本始。“一切无灵魂的物体由外力而动,但有灵魂者则自己动,因为这是灵魂的本性。”(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教育目的:“认识你自己”;“培养专家”

✹教育方法:“产婆术”。

三.“教育”内涵的现代阐述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和对话;

✹教育是通过知识使人获得解放,知识不是核心,解放才是灵魂;

✹教育是人格的陶冶和人生境界的提升;

✹教育通过关注人的生命而为人的自我实现以及国家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和平事业提供基础。

四.教育起源诸说

1.教育神话起源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它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2.教育生物起源说:主要观点是:

✹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人类社会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教育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他们的解释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的。它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

3.教育心理起源说

主要观点:

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表面上来看,这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说,但是仔细考虑,却也离生物起源学说不远。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的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也就是说,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这是孟禄比勒图尔诺和能进步的地方。

4.教育劳动起源说

主要观点

✹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中所产生的需要;

✹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社会性的,因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教育产生于劳动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

✹教育的职能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五.教育学的概念与状况

1.概念:教育学是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活动,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领域,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群。从内容上看,“教育学”要揭示教育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即回答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谁来教、教给谁、怎么教这些教育的基本问题。

2.教育学的地位:作为一名教师,首先需要对教育的基本问题加以了解。因此,在培养教师

的师范院校,“教育学”是入门课、基础课、必修课。

3.“教育学”的价值:理论价值是学习其他教育学科的基础熟悉一些重要的教育思想流派掌

握教育知识发展的最新动态,实践价值是深刻地解释和解决教育问题提

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4.“教育学”的内容教育的“本体论”: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形态,教育制度

教育的“价值论”: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实践论”/“方法论”:课程与教学,德育,师生关系

5.教育学的明显特征:

✹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

✹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对教育学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

教育学形成发展的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前教育学阶段、教育学孕育成型阶段、教育学规范和发展阶段、当代教育学新发展阶段。

六.“人的发展”概念

1.“人的发展”有两种意义:

(1)个体的发展:指一个人各方面结构与功能的不断优化和增强。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人所具有的潜能不断地转变为显能,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

(2)总体人的发展:指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和进化的过程,与社会的发展意义相近。总体人的发展既是个体人发展的结果,也是个体人发展的条件和资源。

2.一般认为人的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个层面:生理层面的发展是指个体生理构造(形式)的完善和机能的增强;心理层面的发展是指态度、认知、情感、意志、需要等心理品质以及个性心理方面的和谐发展。

3.也有人将社会性突出地强调出来:社会层面上的发展主要是

指个体社会认知、适应、交往、沟通、创造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4.“人的发展”的基本特征: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价值性;终身性

七.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1.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外在的和内

隐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神经类型、感受性等等。作用: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与可能性;

✹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进程;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对遗传素质的教育策略:优生优育;素质补偿;潜能开发;缺陷校正。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因素是指那些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作用: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

✹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和机遇等。

✹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

对环境因素的教育策略:

✹认真研究环境对人的发展提出的要求;

✹重视成长环境的建设,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班级环境的建设,做到“环境育人”;

✹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转化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创造出有利于人的成长的环境因素。

3.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人的需要、动机、目的等主观积极性,以及人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自觉活动。

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的发展的内因,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因。4.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制度组织起来的促进学生发展的特殊环境。学校因素是指那些影响学生发展的目的、制度、内容、人员、环境、手段等因素。

因此,学校是人的发展的主渠道。具体作用:加速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力;提升人的价值;健全人的个性

八.人的片面发展及其教育救治

1.什么是人的片面发展

“人的片面发展”是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对而言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在人的发展的各个方面(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以及每一方面的各个侧面都得到充分的、和谐的发展。人的片面发展就是指严重牺牲了上述某些方面或某些方面的某些侧面的发展,以至于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和人格问题。

2,。当代社会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

(1)现代社会的分工日益细密,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客观上要求一个人掌握某一门或有限的几门学科知识和技能;

(2)现代社会是一个由科学技术架构的社会,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取代情感、道德和人格成为主要的塑造力量,情感力、道德力和人格力作用下降;

(3)现代社会是一个建立在权利和义务基础上的法制社会,外在的约束成为塑造人们行为的主要动力,内在的自律和责任越来越不作为社会公共生活的基础;

(4)现代社会生活质量的衡量标准越来越陷入到物质主义的泥坑,获取物质财富的欲望过高、压力过大,人成为生活的工具。

3.人的片面发展的教育救治

✹提醒全人类警惕片面发展的危害,重视全面和谐发展的价值;

✹教育的目的要真正地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和谐发展;

✹要高度地重视人文课程和社会课程的价值,克服只重视科学课程的弊端;

✹改革教育的评价手段,使评价手段更加完善和人性化。

九.教育与经济发展

1.经济对教育的影响:(1)经济水平影响教育的需求水平;(2)经济水平影响教育供给的水平和方式;(3)经济结构影响教育结构;(4)经济体制影响教育体制

2.教育对经济的影响:(1)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2)高等教育通过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3)教育通过直接提供社会服务促进经济发展;(4)有偿的教育供给本身也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5)教育也会造成财政压力,乃至制约经济发展

3.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理论:

(1)教育的“经济—再生产理论”:主要观点:

✹教育系统的运行是经济关系与教育系统之间的紧密“对应”进行的。

✹教育系统是一种使经济生活的各种关系得以永恒化的机构;

✹美国的教育改革运动拒绝对经济生活中财产和权力的基本结构的考察而无效。

评价:

✹揭示了经济关系与教育活动的内在关系,但也过分地强调了经济体制与经济关系对

教育的支配作用。

(2)人力资本理论:主要观点为:

✹“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人力资本投资包括个人在教育、卫生、医疗、为了获得就业机会进行迁移所付出的费用以及为了接受教育所放弃的费用,其中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部分;

✹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人力资本的形成是当代经济中最突出的特征。

✹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比物力资本的增长速度快得多;

✹当代经济生活中资本积累的重点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

十.教育与政治

1.政治对教育的影响:(1)政治影响教育的目的与内容;(2)政治影响教育权和受教育权;(3)政治体制影响教育的管理体制;(4)政治影响教育方式方法和师生关系。

2.教育对政治的影响:(1)培养政治所需要的社会成员;(2)培养统治阶所需要的领导人才;(3)教育具有革新政治的力量;

3.教育与政治关系的理论:

(1)教育的“国家—再生产理论”:代表性观点:

国家既通过学校满足经济活动的需要,又通过和各种手段赢得劳工阶级对国家政策的“同意”和“拥护”,从另一个方面实现国家霸权。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实施反映了国家霸权的需要,国家利益被设定为课程合法性的绝对基础。该理论揭示了教育作为现代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及途径。其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教育对于国家霸权合理性进行质疑的功能,把政治与教育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决定性的关系。

(2)“教育独立说”:该理论由蔡元培先生在1927年提出。其主要观点是:教育应独立于政治和宗教,全权交于教育家;教育行政独立;教育思想独立;教育内容独立。

“教育独立说”提出的目的是反对当时军阀和教会对教育的控制,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种观点在30年代被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家杨贤江批评为“清高”。实际上,教育独立是相对的,教育独立本身反映了一种政治态度。

十一. 教育与文化

1.文化模式对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选择;(2)文化影响教育的内容选择;(3)文化影响到教育的策略选择。

2.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1)进行文化选择;(2)进行文化整合;(3)进行文化保存;(4)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

3 .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理论:教育的“文化—再生产理论”

代表性观点:(1)教育机制本身乃是建立在各阶级之间权力关系的基础上的。(2)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使它灌输的文化专断得以再生产,从而有助于集团或阶级之间的权力关系的再生产。(3)教育的文化再生产有三个阶段或机制:选择和淘汰机制、将社会的不平等转换成学校的不平等、在学校中的不平等在社会中被确认。该理论把文化控制作为实现社会政治利益的一个重要途径,分析了文化控制中教育的作用,对深刻地领会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但该理论与上述两种再生产理论一样,过分地强调了社会关系对教育的决定作用,忽视了教育在履行自己社会义务和职责时的相对独立性和自由精神。

✹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首先制约于社会的整体状况。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有自己的基本规律或基本原则,这些基本规律或

原则必须得到尊重或遵守。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孕育着社会改造的力量。

✹在现实中,教育也往往沦为维护既定社会秩序的工具而具有保守性。

十二.教育目的的含义

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指人们所希望的整个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整个教育系统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简而言之,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对理想中的人的素质结构进行总体性的规划和预期。

十三.主要的教育目的论

1.宗教本位论:代表人物:夸美纽斯、乌申斯基、小原国芳以及西方中世纪的思想家们等。主要观点:(1)今生是永生的预备;(2)肉体和精神是二元的,比起肉体来,精神或灵魂是不朽的;(3)人类借助于精神可以体会或达到永恒的世界或总体的精神;(4)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为人们的永生做准备,使人们信仰和皈依于神或上帝;(5)为了能够使人们达到最后的目的,教育应该使人们具有“知识”、“德性”、“虔信”和“忠诚”等品质。

2.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社会本位论,亦称“国家本位论”。代表人物为柏拉图、迪尔凯姆、凯兴斯坦纳、法西斯和军国主义者等等。

主要观点:(1)人的本性是其社会性(政治性、经济性或文化性);(2)相对于个体来说,国家或社会是绝对的和优先的价值实体,个体只是构成这一绝对价值实体的“材料”或“要素”;(3)个人的使命在于为国家或社会进步事业献身;(4)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个人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具有起码的政治品格、生产能力和社会生活素质。

3.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为卢梭、裴斯特洛齐以及一些持自然主义和存在主义立场的思想家和教育学者。

主要观点:(1)人的本性在于其“自然性”;(2)人性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趋向,这种趋向在道德或价值上是“善的”或“向善的”;(3)只有每个人的本性都得到充分实现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只有确保每个人的本性都得到充分实现的国家,才是善的和正义的国家;(4)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5)对个性的压抑和摧残是一切专制国家和时代教育的通病,必须得到彻底的医治。

十四。影响教育目的论或教育目的制定的基本因素

1.人性假设;

2.社会理想;

3.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十五。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十六、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

1.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4.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十七。素质结构:

1.身与心(理性与非理性)和谐发展;

2.个性、社会性与类特性协同发展;

3.尊重传统与勇于创新相结合;

4.掌握和恰当应用新的信息技术;

5.自然、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统合。

十八。教育目的国际比较

1.学会认知(掌握认识的手段;理解知识;智力训练)。社会的发展知识的爆炸要求人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能够识别知识的价值,提高智力的水平;

2.学会做事(从资格概念到能力概念)。掌握知识不一定代表有实践能力,社会的发展则要求人既要掌握知识,更要提高做好实际事务的能力;

3.学会共同生活(认识自己;发现他人;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在社会日益多元化的时代,学会共处关系到个人的幸福,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学会共处要求正确地认识自己,反对自我中心主义,同时要善于发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与他人向着共同的目标而齐心协力;

4.学会生存(自主性;判断力;个体责任感)。在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社会中,必须要有独立自主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并且要学会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十九。教师与学生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教育系统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研究教师与学生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教育学人文精神的真正体现。

✹师生关系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教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教师职业的社会定位:(1)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2)教师是社会进步

的催化剂;(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4)教师是学生幸福的守护者。

二十一.教师的职业特征:(1)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profession);(2)教师是研究

人员(3)教师是学校管理的主体;(4)教师工作有很高的职业道德要求;(5)教师是多重角色的集合体:诊断者;传授者;指导者;评价者;管理者;研究者;协调员。

二十一.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具备以下特征:

✹教师职业是不可缺少的,它范围明确;

✹教师职业需要高度的理智性技术;

✹教师职业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

✹具有广泛的自律性。在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教师负有做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

✹非营利性服务;

✹形成综合性的自律组织;

✹拥有具体的伦理纲领。

✹师生关系的几种模式:放任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不管不顾。

✹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管理学生一切事务,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既尊重学生,又严格要求学生,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又给予合理的引导。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放任型师生关系容易培养自我中心主义的、我行我素的人;专制型师生关系容易培养懦弱的、两面三刀的人;民主型师生关系培养自主、自立、自强、自律的人。

二十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条件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互动性重要他人,互动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家长、教师及同辈伙伴既可以成为重要他人,也可以不被视为重要他人。若他们成为学生的互动性重要他人,则其在学生心目中的角色形象便分别是楷模、导师及知心朋友;若没有被视为是重要他人,则其角色形象便仅仅是监护人、社会权威和一般的活动同伴。

1.爱心:爱心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可以激励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2.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仅包括对学生的责任感,还包括对家庭、民族、国家、社会甚至整

个人类的责任感。

3.理性:尊重事实,用理性的态度看待师生关系。

4.宽容:能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能够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允许学生对自己的质疑。

5.信任:相信学生都有进步的渴望,都有发展潜力,都有美好的未来。皮格马力翁效应(罗

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在学生内心深处产生积极的作用,会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而努力,最终会超过教师的期望值。

6.欣赏:要懂得欣赏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努力加以挖掘发展的潜力。

二十三.科恩关于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具体措施

课外:

✹在课外遇见学生时,主动与学生交谈;

✹当休息或用餐时,主动与学生闲聊;

✹对课外活动表现出兴趣;

✹主动与困难学生交往;

✹找适宜机会会见学生父母;

✹了解学生的不同环境,理解学生的生活方式;

✹真诚关心学生面临的社会问题;

✹熟悉并了解学生的闲暇爱好。

课内:

✹学生进入课堂时要友好地与他们说话;

✹以个别方式检查学生的课堂活动;

✹了解、记住和称呼学生的名字;

✹与学生分享玩笑和幽默;

✹培养对学生成绩的集体自豪感。

二十四.好课:

•求“真”:“宁要真实的遗憾,不要虚假的完美”。

•求“活”:“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求“适”:少而精,宁愿“挂一漏万”。

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

《教育学》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活动,都是教育。 2.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______ 。 3.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一般叫教育的功能。 4.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形象化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 考,掌握知识本质的教学原则是原则。 5.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的分配,一般叫课的______ 。 6.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热情,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过 程,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整套教学技巧,一般叫 _______ 。 7.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就是_____ 。 8.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 限,这种课程就是______ 。 9.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也叫___________ 教育。 10.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条教学原则是______ 原则。 11.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就是_________ 。 12.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________ 。 13.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______ 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14.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就是_______ 。 15.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_________ 教育。 16.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________ 教学。 17.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统称为 18.在教育研究中,表示研究方法、资料、结论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 1.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 A. 一般因素 B.基本因素 C.组成因素 D.构成要素 2.狭义的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 ( ) A.传授方法 B.传授手段 C.传授进程 D.传授技术 3.中小学为实现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就是()A.课堂作业 B.课外作业C课外活动 D.课外参观 4.教育学中所讲的人的发展,是指人的个体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发生的有规律地变化和逐渐( )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 一.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概念 1.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用法:作为一种“影响”;作为一种社会事业或工作领域 2.日常生活中“教育”概念的内涵:(1)“教育”意味着一种影响,但它常意味着好的影响,即“教育”的目的具有“正当性”、“向善性”。(2)“教育”的对象是人,实施教育的主体通常也是人,通常具有明确的教育意识。但在更宽泛的意义上,施教方则不仅限于人,也未必具有教育意识。(3)虽然“教育”常指是“想对人实施好的影响”,但“教育”的方式是多样的,结果也是多样的。(4)“教育”的意义有广有狭。 3.不同外延下的“教育”内涵: 广义的“教育”:对人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施加影响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根据积极的价值取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施加影响的活动。 又称“学校教育”; 最狭义的“教育”:在我国,根据积极的价值取向,对人的政治、宗教、民族等方面的思想和道德品质施加影响的活动,又称“思想道德教育”。 二.“教育”的词源 1.中文“教育”的词源 (1)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句。(2)《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3)但这两个字没有构成一个有着确定含义的词,在后来的一二千年时间里,没有成为思想家们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语汇。 (4)从大量的历史文献来看,在20世纪之前,思想家论述教育问题时,大都使用的是“教”与“学”这两个词。20世纪初,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教育”一词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5)“教”左上部读为“yao”,《辞海》解释其意思是“卦词”,表明“教”是让人学习以占卜算卦为内容的知识。“教”左下部为“子”,意为“教”的对象。“教”的右侧是手执物,是一个动词记号。 (6)“学”的含义,《礼记·王制》中解释为:“学者,觉也,以反其质”。“反”同“返”。即是领悟与觉醒,以回归人的本质。 2.西文“教育”的词源 (1)英文的education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动词形式为e ducêre。 (2)在拉丁语中,“e”表示“出”,“ducêre”表示“引”,“educêre”表示“引出”。 (3)可以看出,其意为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 (4)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B.C.)的教育思想 ✹哲学基础:灵魂不灭与轮回。灵魂是单一的本原,它不朽、不可分解、永恒不灭、无形无影,为自动、自由者、运动的本始。“一切无灵魂的物体由外力而动,但有灵魂者则自己动,因为这是灵魂的本性。”(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教育目的:“认识你自己”;“培养专家” ✹教育方法:“产婆术”。 三.“教育”内涵的现代阐述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和对话;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期末考试试卷 学年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________ 《教育学原理》 适用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分:IOO分时间:120分钟) 题号一_ 三四五总分合分人 得分 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 共W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 概念是指儿童现有 的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瑞士心 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个阶段。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在主义课程理 论认为,课程最终要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目标分为 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分析、综合与评价六个层次。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知教 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第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是教育的定义? A. 教育是指知识的传递和灌输 B. 教育是指培养人的身心及社会行为的过程 C. 教育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约束 D. 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赢得竞争优势的手段 答案:B 2.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A. 塑造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B. 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排名 C. 培养学生为社会生产劳动做准备 D. 塑造学生的性格和行为举止 答案:C 3. 以下哪个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原则? A. 教学内容要尽可能复杂

B. 教学过程要足够简单易懂 C.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D. 教学评价要以测试为主 答案:C 4.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是? A. 知识传授者 B. 学生的朋友 C. 学生的家长 D. 学生的竞争对手 答案:A 5. 教育学中,何为学习? A. 个体直接经验的获取和运用 B. 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 C. 学生的被动接受 D. 教师的灌输和指导 答案:A 二、简答题

1. 请解释教育的三大功能。 答:教育的三大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社会传承功能和社会变革 功能。个体发展功能指的是通过教育培养和发展个体的身心能力,使 其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社会传承功能是指通过教育将社会中的先进 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传递给后代;社会变革功能指的是通过教育推 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的人才。 2. 请简要阐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答:教育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通过培养和发展个体的能力和素质,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资源。同时,社会也对教育有着直接影响,社会的需求和变革会直接影响到 教育内容和方式的调整。教育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促使教育要与社会的 需求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论述题 请结合你对教育学的学习和实践经验,论述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发 展中的作用。 答: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通过 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方式,给予学生积极的教育引导和榜样作用,帮助 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积极的自尊心,增强对自己的自信和自我 价值感。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学生关爱、理解和支持,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此外,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情绪管理,提供合理的学习指导和调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 1. 教师角色包括() A. 传授者 B. 指令者 C. 引导者 D. 以上都是 答案:D 2. 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 A. 人格培养 B. 知识传授 C. 社会适应 D. 道德教育 答案:A 3. 教育的目标是() A.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B. 培养社会公民 C. 培养职业技能 D. 以上都是 答案:D 4. 规范性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杜威 B. 弗洛姆 C. 皮亚杰 D. 霍姆斯 答案:A 5. “因材施教”是指() A. 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进行教学 B.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 C. 根据学生的性别进行教学 D. 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进行教学 答案:A ...... (以下省略)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请简要解释教育学中的“社会化”概念。 答案: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接受并适应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过程。个体通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交往,逐渐习得社会角色和社会技能,形成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意识。 2. 请列举并解释教育学中的三个教育原则。 答案:三个教育原则分别为: (1) 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激发兴趣原则: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原则:教育应该与社会相联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3. 请简要介绍儿童自我发展理论。 答案:儿童自我发展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略特·培儿提出的。该理论强调儿童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发展阶段,儿童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经历生活中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发展任务和特点。儿童会通过适应和处理当前阶段的任务来实现自我发展。 4. 请简要描述认知理论中的“建构主义”。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不具有(B)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 2、教育评价的核心是(B) A价值判断B价值引领C客观描述D增值探索 3、下列教学方法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是(A) A讲授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研究法 4、教学活动的本质是(D) A课堂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认识活动 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B)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 6、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 7、我国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 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D分组教学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 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C)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10、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广义教育包括____、____、____。(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质量规格标准) 3、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___、___、___(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4、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自我更新) 5、教学是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6、____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 7、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8、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____和____。(教育功能、管理功能) 9、____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专业情操) 10、____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思维起点,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核心依据。(课程性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教育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A. 教学方法 B. 教育理论 C. 学习心理 D. 教育实践 答案:B. 教育理论 2.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A.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B.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C. 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D. 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答案:C. 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3.教育目标是指什么? A. 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B. 学校的使命宣言 C. 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的 D. 学生的学习目标 答案:C. 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的 4.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学习者 B. 教育环境 C. 教育内容 D. 教育方法 答案:A. 学习者,C. 教育内容,D. 教育方法 5.以下哪个是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A. 学生素质多样性原理 B.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C. 学习动机理论 D. 教育效果评价原理 答案:B.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二、填空题 1.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______研究。 答案:理论研究 2.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指______。 答案:老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 3.教育内容包括______。 答案:知识、技能、价值观 4.教育方法是指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教育活动? 答案:教学手段、教学策略 5.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______。

答案:研究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 三、简答题 1.请简要阐述教育学的定义以及其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旨在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个体全面发展。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学习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学习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个体,包括学生、幼儿等,研究其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教育内容涵盖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如何设计和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是指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策略来实施教育,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2.请简要介绍一下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普遍适用的原则和规律。其中,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重要的基本原理之一,它认为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教育者需要根据学习者的认知发展阶段来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另外,学生素质多样性原理指出学生在能力、兴趣、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教育者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个性化教育。此外,学习动机理论强调学习动机对学习成果的影响,教育者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积极性。教育效果评价原理则强调对教育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和反馈,以提高教育质量。 四、综合题 请结合教育学的基本原理,简要阐述如何设计一堂有效的教学活动。 在设计一堂有效的教学活动时,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原则: 1.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 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特点,教育者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充分考虑学生的素质多样性。学生在能力、兴趣、学习风格等方面存 在差异,教育者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个性化教育,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的源动力,教育者可以通过激 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设置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4.进行教育效果评价和反馈。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 果,教育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教育质量。 综上所述,设计一堂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素质多样性、学习动机和教育效果评价,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不具有(B)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 2、教育评价的核心是(B) A价值判断B价值引领C客观描述D增值探索 3、下列教学方法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是(A) A讲授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研究法 4、教学活动的本质是(D) A课堂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认识活动 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B)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 6、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 7、我国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 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D分组教学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C)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10、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广义教育包括____、____、____。(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质量规格标准) 3、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___、___、___(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4、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自我更新) 5、教学是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6、____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 7、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8、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____和____.(教育功能、管理功能) 9、____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专业情操) 10、____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思维起点,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核心依据。(课程性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学: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 3、教学原则:教育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

教育学原理期末复习试卷

教育学原理期末复习试卷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30套) 一、单选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校是在出现的。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2.义务教育的 实施是在()之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 第 四次工业革命 3.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 B.创造性 C. 长期性 D.隐蔽性 5.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是指() 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6.主张教育目的应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这种教育目的观是()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辩证统一论 D.自然本位论 7.( )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A 课程 B 课程实践 C 课堂教学 D 课程编制 8.班主任是班级管 理的() A 组织者 B 设计者 C 决策者 D 领导者 9.正规教育主要指 () 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C 社会教育 D 人文教育 10.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卯学制 D 壬戊学制 11.“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启发 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2.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 () A.德育 B.班级活动 C.教研活动 D.教学 13.制定教学计划 的首要问题是()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期末考试试卷 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 适用专业: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 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概念是指儿童现有 的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 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分为、 、、四个阶段。 3、存在主义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最终要由决定。 4、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目标分为知识、、、分析、综 合与评价六个层次。 5、认知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的 形成或改组。 6、布鲁纳提出了动机、结构、程序和的教学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分, 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学记》 B、《论语》 C、《大教育论》 D、《普通教育学》 2、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 、劳动起源论 D、交往起源论 3、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 4、教育能传播思想、形成舆论,这体现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 、育人功能 5、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 C、生理前提 D、外部条件 6、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大学体育教材可采用墨子 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说法说明了()在人的发展 中的作用。 A、遗传基因B、教育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外部环境 A卷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 ‥‥‥‥‥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 期末考试试卷 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 《教育学原理》 适用专业: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 概念是指儿童现有 的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 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分为 、 、 、 四个阶段。 3、存在主义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最终要由 决定. 4、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目标分为知识、 、 、分析、综 合与评价六个层次。 5、 认知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 的 形成或改组. 6、 布鲁纳提出了动机、结构、程序和 的教学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A 、《学记》 B 、《论语》 C 、《大教育论》 D 、《普通教育学》 2、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的观点是( )。 A 、生物起源论 B 、心理起源论 C 、劳动起源论 D 、交往起源论 3、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 A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 、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 4、教育能传播思想、形成舆论,这体现了教育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 、文化功能 D 、育人功能 5、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 、生理前提 D 、外部条件 6、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大学体育教材可采用墨子 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说法说明了( )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基因 B、教育 C 、个体主观能动性 D 、外部环境 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 、个人本位论 B 、马克思关于人的 全面发展学说 C 、社会本位论 D 、教育无目的论 8、认为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个人本性和发展需要来确定的理论是( )。 A 、社会本位论 B 、实质教育论 C 、适应生活说 D 、个人本位论 A 卷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A.育人功能B.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C.传递经验 的形式D.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2.教育起源于。A.劳动B.文化C.科技D.艺术 第二章教育的概述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其中育人功能是教育的首要功能。人类对于经验和智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研究的形式进行的,而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在教育学史上,最早反映教育思想的著作是《学记》,而最早的教育专著则是《学记》。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XXX的《大教学论》,而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则是XXX的《普通教育学》。XXX被认为是世界教育学史上“现代教育学 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形成独立学科和科学化发展等三个阶段。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普通教育学。 总之,教育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育学的研究和发展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2.动物界不存在与人类本质上相同的教育现象。 3.教育的本质特性包括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人 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4.教育的本体功能包括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的 进程、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经验和人才的选择。 5.教育的人口功能包括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 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有利于人口的迁移。 6.教育的经济功能包括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实现 劳动能力的再生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期末考试试卷 学年学期: A卷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 适用专业: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合分人 得分 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苏联心理学家XXX提出的概念是指儿童现有 的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 2、瑞士心理学家XXX把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分为、 。四个阶 段。 3、存在主义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最终要由决定。 4、XXX把认知领域目标分为知识。分析、综

合与评价六个层次。 5、认知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促进研究者内部的 构成或改组。 6、XXX提出了动机、结构、程序和的教学原则。 得分评卷人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分。 共30分) 在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选择吻合题目请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着是()。 A、《学记》 B、《论语》 C、《大教育论》 D、《普通教育学》 2、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交往起源论 3、人力资本理论申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程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 4、教育能传播思想、形成舆论,这体现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育人功能 5、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生理前提D、外部条件 6、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大学体育教材可采用XXX 的“染于苍则苍,染于XXX”的说法说明了()在人的发展 中的作用。 A、遗传基因B、教育C、个体主观能动性D、外部环境 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个人本位论 B、XXX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 8、认为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个人本性和发展需要来确定的理论是()。 A、社会本位论 B、实质教育论 C、适应生活说 D、个人本位论 9、“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性的请求。 A、全民性B、遍及性C、毕生性D、未来性

云南师范《教育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云南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试卷 学年度学期 课程名称:教育原理套别:A套( √ ) B套() 一、解释名词(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学制 2.课堂教学 3.学校教育 4.陶冶教育 5.《学记》 二、填空(共30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教育学是以研究()为对象的一门()科学。 2.原始形态教育的特点是().(). ()。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4.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 6.1992年通过的“()”学制.基本参照()国的学制,通常又称“()”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为().(). ().()。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 9.我国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 ().()。 三、不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2.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 A.当前形势的需要 B.德育的任务 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 D.学生年龄特征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 D.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A.练习法 B.实验法 C.试验法 D.实习法 5.作为班主任,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而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指了解()。 A.学生思想 B.学生品德 C.学生现有知识水平 D.学生身体素质 6.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体现为()。 A.教书 B.育人 C.指导学生课外活动 D.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 B.巴班斯基 C.布鲁纳 D.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A.领导地位 B.启发指导地位 C.顾问地位 D.主导地位 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1.我国的火警报警电话是()? A、110 B、120 C、119(正确答案) D、911 2.教师在教给幼儿知识技能、发展智力的同时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教师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正确答案) B.直观性原则 C.活动性原则 D.积极性原则 3.为保证幼儿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一天不少于(),午睡时间 为()。 A.14小时,2-3小时 B.12-13小时,1-2小时 C.12-13小时,2-2.5小时(正确答案) D.14小时,2-3小时 4.以下关于保教结合原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保育和教育工作要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B.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C.保育和教育工作分别由保育员和教师承担(正确答案) D.保育和教育工作要齐头并进 5.一般来讲,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却在比赛中注意到“在不同材质路面上玩具车的车速有变化”,说明幼儿园教学活动具有()的特点。 A.生活化和启蒙性(正确答案)

B.活动性和参与性 C.思想性和教育性 D.游戏化和情境性 6.“娃娃家”游戏属于()。 A.表演游戏 B.角色游戏(正确答案) C.智力游戏 D.结构游戏 7.幼儿进餐、饮水、睡眠、盥洗、如厕、入园和离园、过渡活动和自由活动等属于()。 A.日常生活活动(正确答案) B.劳动 。.节日及娱乐活动 D.教学活动 8.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是()。 A.良好的智力品质 B.良好的道德素质 C.良好的身体素质(正确答案) D.良好的个性品质 9.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 A.尊重儿童的个性 B.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 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正确答案) 10.幼儿园课程要把各种教育因素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它们相互支持、相互强化,只有按这样的原则组织起来的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才能转化为幼儿完整、系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 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一门科学。二、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____教育现象____揭示_____教育规律___的一门科学。 2.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__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__和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________普通教育学___。 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___萌芽、_形成独立学科__和_科学化发展等三个阶段。三、选择题BCBCBCC 1.世界最早反映教育思想的著作是______。 A.《学记》B.《论语》C.《雄辩术原理》D.《大学》2._________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A.《论语》B.《孟子》C.《学记》D.《师说》 3.最早地系统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A.康德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斯宾塞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A.斯宾塞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柏拉图 5.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_____________的《大教学论》看成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A.柏拉图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斯宾塞 6.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_______________,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A.卢梭B.斯宾塞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 7.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_____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第二章教育的概述 一、概念 1.教育的本体功能:即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可看成教育的职能。育人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和首要功能。 二、填空题

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期末复习题 绪论 一、选择题 1.广义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岁或7岁的儿童所实施的______________。 A.教育B.训练 C.保育D.保育和教育 2.欧美发达国家创制出指称学前教育的新名词是______________。 A.ECCE B.ECCC C.CCCE D.EECE 3.学前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是学前教育者、学前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 A.教育手段B.学前教育措施 C.保育设备D.教育内容 4.学前教育内容是学前教育活动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内容。A.身体、心理B.保、教 C.教育、教学D.游戏、教学 5.社会学前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建立的专门化的______________中实施的学前教育。A.幼儿园B.托儿所 C.学前教育机构D.学前班 6.我国社会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幼儿园、托儿所、______________。 A.日托中心B.家庭日托 C.学前班D.幼儿学校 7.学前教育学是以______________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 A.幼儿园B.学前教育现象 C.学前教育目的D.学前教育规律 8.学前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的《幼儿园教育学》的于1861出版。 A.夸美纽斯B.杜威 C.福禄培尔D.蒙台梭利 9.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______________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A.感官B.眼睛 C.身体D.大脑 二、填空 1.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子女实施的学前教育。 2.学前教育肩负着保育和教育学龄前儿童,促使他们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任务。 3.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 4.学前教育学研究常用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等。 三、概念解释 1.学前教育12页 2.学前教育学2页 3.幼儿园 17页 4.家庭学前教育16页 5.社会学前教育16页 6.观察法 6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