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

发表时间:2019-01-10T11:25:29.547Z 来源:《教育学》2019年1月总第164期作者:孙宝霞[导读] 相对于初中物理,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数量较少且内容比较单一,而许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果借助实验的话,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山东省蓬莱第一中学265600

摘要:物理学科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它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是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相对于初中物理,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数量较少且内容比较单一,而许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果借助实验的话,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创新实验创造意识科学方法由于物理实验能够创造最真实、最少干扰、最纯粹的物理环境,所以它创造了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仅能活化学生学到的物理知识,而且能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尝试用物理实验手段去验证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的变化、联系和规律,他们不仅会从中学习到前所未知的物理知识,还能学习到科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下面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谈谈实验创新策略的实施。

一、创新教学设计策略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呢?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做起,以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为抓手,着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独立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通过实验创新策略达成相关教学目标。

1.因材施教策略。其实因材施教并不仅仅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学策略不同,还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去设计不同的演示实验。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在实验教学设计时,可制定一个分层次的授课方式。一方面,从最简单的演示实验开始,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对待能力不同的学生,实验的设计也可分层次,即使是能力较低的学生,也可与其他学生共享成功的喜悦。总之,要使所有的学生以实验为纽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全面发展,获取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2.生活物理策略。本节课的课后作业也可以设计成实验探究:我们骑自行车通过弯道时,身子为什么要向什么方向倾斜?盘山公路的路面是平的吗,为什么?第一问,骑自行车通过弯道时,人和车一起做曲线运动,这时人和车需要一个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的力来完成这个曲线运动,我们须向内侧身提供这个力。第二问,盘山公路的路面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内高外低,这是因为各种车辆爬盘山公路的时候做的是曲线运动,也需要一个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的力来完成。这样将生活与物理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既帮助学生理解了物理知识,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还教会了学生观察生活,这也是创新的起点。

二、创新学习方式策略

我们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我们在学法指导的研究上博取各国众长,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趋于更灵活多样、更富有成效。

1.从实验中发现知识。如果教师就知识而讲知识,学生的兴趣非但不能很好地调动起来,而且还不能准确地理解知识。但是如果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开始,效果会大不一样,甚至事半功倍。

2.在合作中探究知识。合作探究是新课改力荐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结合授课内容,充分利用一些需要小组合作探究的演示实验向学生展示一些物理现象和过程,让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加深他们对物理现象本质的认知,有助于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物理现象结合起来。

3.在实践中检验知识。课堂学习时间毕竟有限,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在课堂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自己进行实验设计,以验证所学知识的正确性,乃至有新的发现。当然,他们的创新实验如果有价值的话,我还会在班级里推广,甚至推荐给其它班级的老师和学生。一方面,是理论再回归实践进行检验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对知识的加深理解和能力的培养。

示例:学习了“水的张力”之后,教师可以设置与此部分知识相关的实验作业。比如钢针扎气球顶部,气球没有迸裂;钢针拔出,气球并不漏气。这是为什么?这个小实验非常有趣,也简单易做。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观察发现,吹胀的气球顶部的壁要比周围部位厚,因此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也比其它任何位置都要大得多。所以气球不仅不会从此处爆裂,而且针扎周围的橡皮由于弹性会很快挤拢来将针包住,以至于钢针拔出也不会漏气,两者原理相同。

总之,物理学科的学习本身就比较枯燥,高中物理教学要从创新教学设计、创新学习方式、创新实验内容等层面上推陈出新,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引子,以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为抓手,将教材中枯燥乏味、脱离现实的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为学生学生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科学的奥秘、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燕《物理创新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探析》[J].数理化学习,2012,(6)。

[2]《中学物理》,2015,(7)。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课本中安排了大量的课堂演示小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此外,还有不少实践性的准实验习题。所以我们说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是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能力、培养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塑造学生科学精神和培养良好品德,促进学生大脑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有效途径。 首先,谈一些仪器管理方法。在这方面,我们加强了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仪器在使用中的管理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对学生要求严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求学生“不乱说、不乱动、细看书”。“不乱说”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和管理;“不乱动”是按分好的组坐好,使教室保持良好的秩序,使学生“动”在关键处;“细看书”则可以使学生准备充分,以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只要教师坚持严格要求,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好习惯,为上好实验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且,教师的管理要具体,检查要认真。实验中,严禁各组随便调换仪器,实验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后,各组组长要细心检查,因而充分保证了仪器的完好无缺,也能随时发现故障及时修复。 其次,要使实验教学坚持下来,既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又要解决方法问题。思想观念不解决,就坚持不了实验

教学,方法问题不解决,则做不好实验。 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新知识包括仪器的用途、结构、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步骤与合理的操作顺序等常识,还包括数据处理、结论的得出等。操作技能,包括仪表读数、仪器组装调试、操作注意事项等。基本素质则包括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工作习惯等。在课堂上讲实验,最多能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技能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是根本谈不上的。而技能和素质则是学生学好物理、促进相关学科学习进步的重要因素。这甚至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接下来主要谈一些实验方法。动手实验是学生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教师在实验前应强调实验室规则和要求:(1)实验前必须完成预习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设计好实验所用的表格。这就避免了在实验课上占用部分时间去做准备的弊端,从而赢得较为充分的动手操作时间。在学生动手前,教师最好亲手做一遍实验,把握实验步骤的难点与关键,认真测出数据,推算出误差范围。(2)在实验课上,可以先做好示范,把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给同学们讲清楚,在学生实验时加强巡视,随时掌握实验进度,统计完成情况,督促对现象和数据的记录,推广好的方法等。(3)在认真完成教材任务的基础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研究 物理的学习是以实验作为基础,进而实现对物理理论的理解,所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施,更加强调对学生能力的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也受到了相当的重视。本文主要就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进行论述分析,以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进步。教育的目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对教学理论的内容的了解,更重要是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尤其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课堂中,通过实验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对课堂理论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注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学与学生对物理的实验没有正确的时候,忽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物理是高中重要的考试科目之一,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学生在物理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因此,导致很多教师大量占用实验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物理理论内容或者物理习题的讲解,对物理实验的态度可以能少做就少做,甚至很多物理实验就是直接对学生进行简要的介绍,或者直接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记住实验的过程。同样,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认识也存在着误区,繁重的学习任务,还有对自己人生有重大影响的高考,使学生忙于各种书山学海中,由于实验实际操作并不在高考的考察范围内,所以很多学生对实验也不是很在意,相对于实验,学生更倾向于多做几道物理题,即使是在课堂上做一些实验,实验的模式非常单一,通常都是学生对教师或者对课本中实验过程的简单模仿,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数据。学生自身对实验的思考非常少,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也没办法发挥出来。这种物理教学模式,使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对物理教学内容进行死记硬背,但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学习是机械的,对物理的思考也同样是机械的,一味的背诵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受到限制,实际动手能力也没能得到很好的训练,也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这样,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负面的影响。 二、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物理理论内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学生实验专题.docx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 【考纲要求】 要求能在理解基础上独立完成的学生实验有: 1.长度的测量 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3.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6.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7.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8.验证动量守恒定律9.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0.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11.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12.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3.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14. 研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5.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16.练习使用示波器17.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18. 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19.测定玻璃的折射率20.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21.用气缸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22.研究玩具电机的能量转化 并注意应用这二十二个实验中所获得的实验思想、方法、技巧,灵活解决其他类似实验或实际问题。 【知识结构】 高中阶段的二十二个学生实验,按实验目的和特点可分为五个类型: 热点导析 1.选择仪器的原则①可行性原则:要根据实验要求和客观条件选用合适仪器。如测量某电阻阻值,可根据要求的 测量精度。实验的条 件确定采用电桥法、伏安法、欧姆表、替代法等,还要根据电阻的规格、电表参数(量程、内阻、精度)选择电压表和 电流表。 ②准确性原则:怎样的测量实验需要,决定选用怎样精度的测量工具,对一定的实验要求,精度不是越高越好。如 测金属丝电阻率实验中,测直径需2~ 3 位有效数字,所以用螺旋测微器,而测长度时,用毫米刻度尺足够了。③操作性

既要考虑阻值范围,又要考虑它的额定电流和功率。 当然仪器的选择,首先依托于电原理图已定测量方法已明确的前提下,从安全、准确、节能、方便顺序给予统盘考虑。 2. 变阻器分压和限流接法比较 限流接法 分压接法 变阻器 R 工作状态 R 的一部分在工作 R 全部工作,且 I > I RL Rmax L 的电压调节范围 R L ε - ε 0~ε 负载 R R L R R L 与 R 阻值相近且不要求 R < 1 R 以上,或电压从 0 L 适用条件 U 从 0 开始调节 2 L 开始调节 优、缺点 电压调节范围小, R 工作电流 电压调节范围大, R 工作 较小(等于 R L 上电流) 电流较大(大于 R L 上电流) 备注 一般先考虑限流接法 后考虑分压接法 典型例析 例 1 在做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 实验时, 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 某一确定的 O 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同一次实验过程中, O 点位置允许变动 B. 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 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 另一端拉到 O 点 D. 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 O 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 90o ,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 解析 本题为 1994 年上海高考试题 实验中有严格的要求: ( 1)结点 O 不允许移动。 (2) 弹簧秤不要达到最大量程,因为一个达到最大,另一个将不好调整。 (3) 两个弹簧秤的拉力夹角不易过大, 也不易过小, 取 90o 也可以, 并不是必须取 90o 。所以, 本题操作中错误的是 A 、 C 、 D 。 说明 本实验的所有规定都是为了更有利于操作,有利于减小测量误差,合力一定的前提下,一个力大小或方向的 改变,都可导致另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夹角太大太小、拉力太大太小、拉力与木板不平行均会带来较大误差。 例 2 如图 9-17-1 所示是做匀加速直线的小车带动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的一部分。图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 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交流电的频率为 50Hz ,测得第二个、 第三个计数点与起点相距 d =6.0cm,d 3=10.0cm ,则( 1)第一个、 2 第四个计数点与起点相距 d 、 d 各为多少? 1 4 ( 2)物体经过第一个、第二个计数点的即时速度 v 1,v 2 和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少? 解析 设相邻两计数点相距依次为 s 1、 s 2、 s 3、 s 4,则 s =d ,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创新 能力的培养 摘要:本文从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出发,论述了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以及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所应采 取的措施。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探索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素质教育 目前,大多数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多注重理论的教学,而不够重视甚至忽视实验教学,这关键是没能真正认识到实验教学在促进教学效果以及对学生发展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而实际上,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创新教育内容,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创新能力正是现代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加以论述,并着重谈一下通过何种途径才能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首先应该对创新能力有一个了解。创新能力是个人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复杂的、高水平的结合,其中主要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包含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等基本要素。故此有必要先从这四方面入手,讨论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1.加强探索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探索性实验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由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物理规律的实验方法。通过设计探索性实验,可以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情景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新知识,亲身经历寻求并发现知识的过程,使他们的创新潜能得到开发,创新意识得以培养。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激发创新精神,产生积极的创新思维,从而引起学生探索和亲自动手欲望,为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具体说来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 1.1改课堂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演示实验一般都是教师为主体,学生仅是观察者,没有直接参与到实验中去。这虽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但并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变演示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学生可以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把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并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对实验进行创新设计,包括教具的改进,实验过程的安排,问题的设置及解决的办法等。这种创新设计对学生将是一种很好的示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在中学物理“二力平衡”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创新设计:①改进演示教具(图1.),通过在原教具左边用铁架台固定一定滑轮,将小车改为皮鞋盒或泡沫塑料盒,可将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一一加以演示,并提高了实验的可视性。②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实验的设计与操作过程中来,首先在演示前让学生就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做出假设,然后请学生根据讲台的演示教具设计出验证四条假设的演示方案,最后变教师演示为学生两两上台演示,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在旁边指导和解说。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 发表时间:2019-06-13T15:10:38.14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作者:李恒光[导读] 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考虑到物理课程内容比较难以理解,大多时候仅靠老师单纯的口头讲解,学生很难理解物理现象的内在原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借助做实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与课堂质量。 (甘肃省张掖市张掖中学,734000) 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考虑到物理课程内容比较难以理解,大多时候仅靠老师单纯的口头讲解,学生很难理解物理现象的内在原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借助做实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与课堂质量。 一、课程设计和研究背景 本文以高一上册人教版物理教材必修一中的《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作为研究课题,这个实验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实验的相关要素展开深入的思考。例如,在实验开始的时候,小车应该放在什么位置,打点计时器完成工作后进行小车瞬间速度的测算应当选用纸带的哪一部分;在实验过程中,检验小车速度与摩擦力的关系时,是否需要将安装小车的木板的另一端抬起来进而增强摩擦力等,都是需要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问题。 二、实验过程实施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样的内容啊? 生:上节课我们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试验。 师:非常好!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点新的知识,本节课我们就物体的速度变化是否存在规律这一问题进行实验,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要进行这个实验我们需要掌握一些什么样的数据? 生:要知道物体运动过程中多个瞬间速度。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正确!那么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实验吧!首先,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有细绳和纸带、天平、砝码、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滑轮、秒表等,请同学们分组展开讨论,这些器材有哪些是用不上的,然后根据相应的工具制定实验方案。 学生们经过热烈的讨论,认为天平、秒表在实验中都是用不到的。然后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方案,然后派出小组代表和大家分享展示各个小组的实验方案,共同讨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案,课堂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课本上的实验方案与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分析完善实验方案,让学生们在实验中验证实验结果。 三、课程总结与反思 就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实验教学对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总的来讲,高中物理作为一门比较难以理解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课本上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及意义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及意义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重中之重。当务之急是重新审视我国高中教学现状,正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新课程理念引领课程教学。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就是将科学探究的方法与物理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教学观,对学生身心发展、及知识的掌握具有非凡意义的教学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课程,它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从事物理教学的教师都清楚:学生普遍感觉物理难学,进而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这样会给教师以后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阻力。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物理课本身的学科特点,即知识性,抽象性和应用性强,方法灵活多变。二是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如教师对教材钻研不够,对学生了解不足,教学方法简单单调,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和激情等。除此之外,也要考虑学生自身情况,感觉物理难学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对物理知识是否有兴趣。学生对物理感兴趣就会主动努力去学习物理,因此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是体验知识本质的重要渠道;是物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力结合。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中找寻相应的联系,对实验过程做定量及定性的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探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方法。2003年教育部发布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其中明确指出,改变传统灌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湖南省教育装备处在湘潭市组织了湖南省首届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创新大赛,参赛教师把自己在仪器方面的创新、实验内容上、教法的重新设计通过说课的形式展示给评委和观摩教师,同时接受评委的提问,当场予以回答。赛场气氛活跃,互动性较强,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通过为期两天的紧张角逐,30位教师各显神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像。纵观全局,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们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运用相当地娴熟,充分地体现了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研制者已变成一种现实,教师们在实验仪器和教学方法上能大胆地创新,在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物理实验教学上也有长足的进步。 尽管大家都知道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但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实验教学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如实验仪器匮乏、实验技师短缺、实验工作量太多而报酬太少;另一方面是新课程改革中实验教学的要求大大提高,而实验仪器未配套到位、实验教师的培训亟待加强。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潜能和聪明才智,引导他们利用身边的材料做实验,通过改进或创新身边的实验仪器做实验,在实验内容的呈现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下,加强自我反思,不断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能力,这是摆在我们今后一段相当长时间内的一项艰巨任务。那么,在物理实验教学创新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呢?我认为,解决好实验器材创新中的原则问题、实验内容的创新问题、呈现方式的创新问题、

实验操作与内容呈现规范化的问题,无疑有助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

一、实验器材创新中的原则问题 对实验器材的创新首先应遵循科学性原则。一个仪器,如果违背了科学原理,不管它多 么花哨,多么先进,这样的仪器也是没有用的,至少是无法共享的。在这次大赛中,有一位选手做了一个“模拟跨步电压触电”,其原理是利用了的电偶极子的电场的分布不均匀性。在初中阶段,不追求概念的严谨性,这样一个仪器也是可以初步说明跨步电压的问题的,但不能细究,也不能说是模拟了实际的跨步电压,否则,就从原理上犯了科学性错误,违反了科学性原则。 其次,实验器材的创新应遵循简单性原则。本来很简单的东西,过分复杂化,反而会弄巧成拙。如要演示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湘西有一位老师用两个鹅卵石在水槽中互相撞击,从空气中可以听到撞击的声音,从而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简单明了,一目了然。而有位教师在做这个演示实验时,将包好的手机放入水中,再拨该手机的号码,然后又用麦克风放大其铃声,以此表明液体能传声,繁!且有很多东西说不清!能用简单的器材说明深奥的科学道理,就千万不要再去用复杂的仪器表白。 其三,器材的创新应遵循安全性原则。因为是在学生面前做实验,凡是可能引起爆炸或者影响学生健康的不环保的做法都是不允许的。有位老师做瓶吞鸡蛋的实验时,巧妙地用充气的空气球来代替鸡蛋做实验,这个创意很好。但他为了节约空气球,在广口瓶的底部特意不铺细沙,以免气球被沙子弄破。万一广口瓶爆炸,后果肯定损坏一万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马玉庆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马玉庆 发表时间:2014-05-21T14:26:01.357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3月供稿作者:马玉庆[导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关系国家繁荣富强的百年大计,而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石。——◎马玉庆/河北省邢台县浆水中学——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学及其发展。高中物理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物理课程改革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高中物理课程各个模块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或物理实验。新课标明确指出: 使学生较为深入地学习物理实验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 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课改理念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应努力探究实验教学新模式,使实验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应该确立一个发展性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设计性物理实验是实现这个发展性目标的一种有效模式,它是验证性实验为主的传统实验教学的新拓展。笔者建议在实际教学中,增加一定数量的设计性实验。 一、转变思想观念,为学生终身发展而设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关系国家繁荣富强的百年大计,而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石。基础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民族的全体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如果说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今天”的生产力,那么,基础教育培养的则是“明天”的生产力。如果说整个教育是一棵大树,那么,基础教育更像深埋于泥土的根系。然而很多的时候,我们往往急功近利的过于关注去取得突破的表面光环,而忽视了要在取得突破的背后要塌塌实实去做很多扎实的基础工作,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是相当巨大的。而目前仍有不少学校从领导到老师以及家长们最关心的执著追求的不是孩子的健康的全面发展,而是学生的考试的分数,不是孩子的学习能力而是学会考试,不是孩子的自主兴趣而是职业的选择……,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作为一名中学科学教师,应当尽快转变思想观念,深入领会课改精神,适应改革的浪潮,做一名教育改革的先头兵,为学生终身发展而设计,同时也为自己的专业成长而设计。 二、探索有效的、多样化的实验学习方式 在物理实验活动中,学习方式应该多样化。单一、被动的实验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必须增强实验的趣味性、问题性、探索性和应用性。让学生成为实验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实验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和示范者,特别关注学生亲身的感悟与体验。基于不同的学生对象和不同的实验环境,这些形式可以选择,各有侧重,又互不割断。一是自主活动。通过学生自觉地参与实验活动,确定实验目标,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监控实验过程,评价实验结果,从而完成实验任务。活动过程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实验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实验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二是合作学习。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促进理解,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形成学习团队,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高中物理实验学习能力的较高要求,是对学生操作技能和思维品质的综合检测,是有效的实验学习方式之一。 三、物理实验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意志培养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轻知识、重方法;轻结论、重过程”,更应当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重视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最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古今中外的科学家都是品质优秀、意志顽强,可以说意志品质、情感态度往往比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学生意志和情感的培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语言、行为、情绪情感的发展变化,在实验中和实验后要适时对其进行总结和评价。 四、认识实验教学内容的教育功能,强化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物理实验对学生学习掌握探究自然规律、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形成科学求实的态度,提高科学的素养是很好的教育平台,但不同的实验内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不相同的功能,如高中物理实验中的技能训练型实验、测定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等,在教学中的要求和功能则不同,教学中应从实验的内在价值出发,有所侧重的培养学生六种能力,为此,在实验教学中要走出每一个实验都必须按照科学探究的过程进行的误区,科学有效的确定实验教学的目标。技能训练型实验主要是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物理仪器调整、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的事项,主要突出使用仪器的规范化训练,使学生正确的应用仪器进行测量、观察和读数。培养学生学会看仪器说明书并学会使用仪器的能力。测定性实验主要用来测量某些物理量或物理常数。测定性物理实验总是根据一定的物理原理进行测量,因此,组织该类物理实验,关键的问题是使学生明确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或基本公式,确定待测量和相关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测量。 总之,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人们看到,实验发现和研究与理论探索是互补的,它们共同或交替的促成了物理学的进步,李政道教授曾经说过:“没有实验家,理论家趋于浮泛;没有理论家,实验家趋于摇摆,”我们相信,只要广大物理教师能取得这样的共识,物理实验教学弱化的趋势必能得以扭转,物理实验必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高中物理_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5.3 实验 研究平抛运动 实验目的: (1)用实验方法描绘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 (2)从实验轨迹求出平抛运动物体的初速度。 实验原理: 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令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 测出曲线上的某一点的坐标x 和y ,根据重力加速度g 的数值、利用公式 2 21gt y = ,求出小球飞行时间t ,再利用公式t v x 0=,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 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教学重点: 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利用轨迹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利用平抛运动的轨迹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实验器材:斜槽,铁架台,金属小球,木板(附竖直固定支架),有孔的卡片,坐标纸, 图钉,刻度尺,重锤线,铅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什么是平抛运动? 2、如何将平抛运动进行分解? 3、平抛运动的轨迹有什么特点?(追问:到底是不是抛物线?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本节课从实验角度研究平抛运动) 【进行新课】首先考虑如何获取运动轨迹?教材提供案例: (一)描迹法: (二)喷水法:结合PPT 简介 (三)照相法:结合PPT 简介 v =

本节课采用最经典的第一套方案。实验目的和原理见上方。 首先,请同学们自学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 实验步骤: 1、安装调整斜槽: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板上,在木板的左上角固定斜槽,并使其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 可用平衡法调整斜槽,即将小球轻放在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能使小球在平直轨道上的任意位置静止,就表明水平已调好。 2、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的重锤线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且靠近,然后把重锤线方向记录到钉在木板的白纸上,固定木板,使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3、确定坐标原点O :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球在槽口时球心在白纸上的水平投影点O ,O 即为坐标原点。 4.描绘运动轨迹:在木板的平面上用手按住卡片,使卡片上有孔的一面保持水平,调整卡片的位置,使从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而不擦碰孔的边缘。用铅笔在卡片缺口处的白纸上点个黑点,这就在白纸上记下了小球穿过孔时球心所对应的位置。保证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用同样的方法,可找出小球平抛轨迹上的一系列位置。 5、计算初速度:取下白纸,以O 点为原点画出竖直向下的y 轴和水平向右的x 轴,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位置连接起来即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在曲线上选取A 、B 、C 、D 、E 、F 六个不同的点,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它们的坐标x 和y 。 用公式x =v 0t 和2 2 1gt y 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v 0,最后计算出v 0的平均值。并将有关数据记入表格内 实验注意事项: (1)保证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2)木板平面竖直且平行于小球平抛的轨道平面,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木板但不接触。 (3)坐标原点不在斜槽口的末端,应在槽口上方小球球心处 (4)小球应在同一位置无初速自由释放;释放的高度要适当,使小球以合适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其轨迹在坐标纸的左上角到右下角间分布,从而减小测量误差;

(完整版)2017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及解答

2017年上海高考物理试卷 本试卷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六大题,第一、二大题为单项选择题,第三大题为多项选择题,第四大题为填空题,第五大题为实验题,第六大题为计算题。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贴在指定的位置上。 2.第一、第二和第三大题的作答必须用2B 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第四、第五和第六大题的作答必须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作图可用铅笔). 3.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中,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題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 )A , (A )频率 (B )强度 (C )照射时间 (D )光子数目 2.下图为红光或紫光通过双缝或单缝所呈现的图样,则( )B , (A )甲为紫光 的干涉图样 (B )乙为紫光的干涉图样 (C )丙为红光的干涉图样 (D )丁为红光的干涉图样 3.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 )C , (A )电离现象 (B )光电效应现象 (C )天然放射现象 (D )α粒子散射现象 4.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 )B , (A )“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 (B )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 (C )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 (D )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 5.在轧制钢板时需要动态地监测钢板厚度,其检测装 置由放射源、探测器等构成,如图所示。该装置中探测器接收到的是( )D , (A )X 射线 (B )α射线 (C )β射线 (D )γ射线 6.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 ,分力F 1的方向与合力F 的方向成30?角,分力F 2的大小为30N 。则( )C , (A )F 1的大小是唯一的 (B )F 2的方向是唯一的 (C )F 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 )F 2可取任意方向 7.如图,低电位报警器由两个基本的门电路与蜂鸣器组成,该报警器只有当输入电压过低时蜂鸣器才会发出警报。其中( )B , (A )甲是“与”门,乙是“非”门 (B )甲是“或”门,乙是“非”门 (C )甲是“与”门,乙是“或”门 (A ) (B ) ( C ) ( D )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心得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心得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心得体会,对如何开展好实验教学进行详细的阐述,并论述了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问题心得 物理知识的掌握需要建立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创设实验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物理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学生模型制作、游戏、调查小实验等各类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物理实验教学注意的几点问题 首先,学生每次实验,要进行全面预习,要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熟悉各种实验的方法和原理,充分估计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订出实验操作步骤,尽量减少操作中的盲目性。在预习好的基础上进行正式操作实验时,教师要允许学生失败,并引导其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教师要评定每项实验成绩,根据学生完成的数量、质量打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设计实验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设置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 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2)开拓知识领域,训练发散思维: 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有更广博的知识,促使学生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

(3)训练直觉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①根据已知进行联想,判断结果;②通过联想证实已知的结论;③运用联想进行实验设计;④根据有关知识进行比喻想象;⑤发挥自由假想,培养学生爱探索的习惯。 二、物理实验教学心得 重视并搞好物理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对激发学生的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验课题、实验原理、仪器用品、方法步骤、实验结果的处理、实验结论等各个实验程序中,设疑、质疑、解疑能活跃学生思维,能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概括的能力,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形成创新思维品质和习惯。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时,教师要重视探究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方法和思路,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的探索问题。 (3)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①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活力。多媒体电教设备拓展了教学空间,给单调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能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循序渐进,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加强实验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因为物理实验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普遍存在的规律。要引导学生多加强运用这方面的分析。 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归纳的能力。要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达到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一个知识网的目的。 三、物理实验的探究性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应该采用科学探究的形式来进行,构建科学探究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以及学生自主、独立的探索活动,有效感知和理解物理规律,获得情感体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完成探究的过程中,要经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与策略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与策略 发表时间:2012-04-09T11:23:20.043Z 来源:《教育创新学刊》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赵存行 [导读]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赵存行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 【摘要】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但是在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轻方法;重讲授、轻动手;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实质体验”的问题。长此以往,实验教学将会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提高物理实验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每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务必要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性;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必修和选修模块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物理实验的进一步要求。《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源。”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感觉大多数学生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导致物理成绩不理想,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得知,其实学生并不是真正讨厌物理学习,而是没有真正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高中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那就是:实验教学的重视与加强,实验设备的添置与更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见怪不怪的现象,试举三例: 现象一:媒体实验就是学生通过媒体“看实验”。过去的实验“看黑板”,如今的实验“看录像”、“看投影”。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一些原本可以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却用多媒体来展示,被称为是“现代技术的运用”。 现象二:程式化实验,虽然学生动手,但以单纯的机械操作为主。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实验目的、器材、步骤,像做广播操那样,按照规定的程式进行操作,去获取教师(或书本)所要求得到的实验数据(或实验结果),而不需要去考虑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去做,更不必考虑实验中可能会存在什么问题,以及需要如何去解决。 现象三:试题实验,就是学生用笔“做实验”。由教师编制的大量实验试题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挫伤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使实验教学在“应试”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这些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那就是“重知识、轻方法;重讲授、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实质体验”。长此以往,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压抑,实验教学也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由此想到,能否通过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陈旧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物理实验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使实验教学走出困境?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国家不少专家学者和广大物理教师对高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的认识和感受逐步加深,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也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着。但到现在为止,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在我们国家还是不容乐观的。 1.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据抽样调查,现在有些高中对专业课的实验要求普遍较高,投入的资金也很足,而作为基础课的物理实验却普遍重视不够。不少学校的物理实验数目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2、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相当数量的教师少做或不做实验,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这一现象必将严重妨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在实验教学的组织上,在物理成绩的考核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实验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式呆板。3、新课程没有像过去那样规定“必做必考”的实验,而是把它融合在内容标准里了,穿插在每个章节之中,几乎每节课都有实验或“说一说”、“做一做”。其目的是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创造性和探究性。新课程也没有规定用什么器材、什么方法,其目的是强调实验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心智技能。而新教材和考试的要求弹性较大,加之学校不能及时地配备相应的教学必备的器材,教师不做或不组织学生做实验的情况就比较普遍了。以上实验教学的现状,极大地影响着物理教学质量,与物理教学目的、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物理实验教学重要地位很不相称,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很不适应。 二、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几个策略 高中物理实验,几乎所有项目都有技能训练的要求。比如,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实验误差和数据处理,多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练习使用示波器,以及DIS实验室的运用。要通过严格的实验训练,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模仿,达到如下的要求:能够根据实验目的,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物理测量工具、物理实验装置,合理地安排实验步骤,规范、熟练地组装和调试设备,积极地完成实验操作和实验任务,并能初步学会排除实验故障,初步学会分析实验误差及其产生原因,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1、切实转变实验教学观念。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过去的观念有关,要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转变教学观念是关键。只有学校领导树立全新的观念,才能在课程设置、经费投入、师资调配和其他相关方面充分考虑到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才能优化实验资源,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最大效能。只有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才能明确实验教学的新目的和新要求。新课标中的实验教学也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中的技能,过去理解主要是操作技能,其实心智技能更重要。历史上的有名的实验之所以有名,都是因为设计巧妙,而不是因为操作者的手艺多么熟练。只有让学生知道素质教育的内涵,才能使他们从追求短期学生成绩的片面认识中转变过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有效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要真正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真正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创设新的实验教育情境,要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中心。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对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物理常见实验方法做了具体的说明。如何通过高中物理教学使学生掌握技能、熟悉方法是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可以有三种方法:一是文本的研读学习,二是模仿体验,三是创新使用。改进和新增课堂演示实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条件、课时安排等,种种原因的限制,很多的演示实验并没有真正的开展,使得演示没有达到教材预期的效果。在演示的过程和方法上,演示者和被演示者又往往只是简单的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去考虑和联系,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入。只有当学生学习的内容贴近他们生活的情景,而且又具有实际的意义,这种学习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这种学习才能持续发展,不断创新。 3、1对课程规定演示实验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1)实验演示方式的改变课堂演示实验是演示实验的主体,课堂演示实验的特点是紧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 物理实验教学案例 一、案例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本案例的研究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体现时代发展对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其中以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为准绳, 以新课改的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为基础, 坚持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原则,灵活贯彻学以致用、实事求 是、因材施教、突出个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实验获得 物理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物理学观点,初步掌握研究自 然科学的方法之一——实验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工作奠 定良好的基础。 二、案例过程的总结及认识 1.建议增加演示实验,优化实验过程要持久地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光靠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是不够的,应充 分挖掘身边现有器材甚至是很不起眼的器材,结合特定的物 理情境(如新课引入、巩固概念规律、评讲习题等),增加实验的趣味性、直观性、新颖性、科学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引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有一些内容或实验只作为“做一做”或课外实验来处 理,实际上,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仪器和方法的改进来优化 为演示实验。比如在“超重和失重”一节中,课后的“做 一做”就可以改进为演示实验。找一个用过的易拉罐、金属

罐头盒或塑料瓶,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一个洞,用手指按住洞,在里面装上水。移开手指,水就从洞中射出来。如果放 开手,让罐子自由落下,在下落过程中,水将不再从洞中射出。 对于演示超重失重现象还可以做如下的改进: (1)在易拉罐底部开一个出水孔(开得小一点),在罐中水位较低时,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不从小孔流出。若使 罐子突然向上加速运动,水就会从孔中喷出,由此可以说明 超重现象。 (2)用透明的塑料可乐瓶,里面装入大半瓶水,盖上瓶塞,由于重力的作用,空气在水面的上方,水面是平的。将 塑料瓶向上抛出,可以看到,瓶中的空气在水中形成了一个 或几个大小不同的空气泡,呈球形。 (3)在悬挂的木板上放一块砖,在砖和木板之间放一条 纸带。静止时抽动纸带,由于有比较大的压力而使纸带断裂。如果剪断吊砖的悬挂线,而使砖块和木板自由下落(下方放置减撞垫),则抓住纸带的手可以不费力地把纸带完好地抽出。教材的有些章节对于公式或定律的导出几乎是灌输式的,在这种地方,我们完全有必要加入一些形象而又简单的 演示实验来说明定律或公式得出的原因或用以说明验证。 2.变部分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去做、去观察、去想、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