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氯乙酸甲酯合成

氯乙酸甲酯合成

氯乙酸甲酯合成

氯乙酸甲酯合成:

合成方法:由氯乙酸和甲醇经酯化反应制得:CH2ClCOOH+CH2OH→CH2ClCOOCH3+H2O

实验过程:称取甲醇5.5克,氯乙酸甲酯15克混合(甲醇过量)加入圆底烧瓶加入3g阳离子交换树脂,将加热器温度调至120℃,此时温度计测得体系温度108℃,磁子搅拌回流5h 后,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碳酸氢钠中和除去氯乙酸后,反复用水洗几次(将反应混合物与水混合摇匀分层后,用分液漏斗分液),再将酯层移入蒸馏装置蒸馏取130℃馏分,再进行减压蒸馏,收集65℃馏分,对收集到的馏分做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氯乙酸甲酯含量90.16%左右,称重12g,

结论:实验室条件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通过氯乙酸和甲醇酯化反应能够生成氯乙酸甲酯,产品产率58.5%,纯度90%,

碳酸二乙酯合成:

合成方法:由碳酸丙烯酯和乙醇在固体酸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制得:

O-CH2

O=C +2CH3CH2OH→OC(OOCH2CH3)2+CH3CHOHCH2OH

O-CH

CH3

实验过程:称取碳酸丙烯酯8g,乙醇10g(乙醇过量),2g NKC-9(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液的10%),先将碳酸丙烯酯与NKC-9催化剂加入到圆底烧瓶中,调节加热器温度为90℃,在烧杯中将乙醇预热到80℃,待圆底烧瓶中溶液达到80℃,将乙醇倒入圆底烧瓶进行反应,搅拌回流5h,反复用水洗几次(将反应混合物与水混合摇匀分层后,用分液漏斗分液),再将酯层移入蒸馏装置蒸馏,收集126-128℃的馏分,对收集到的馏分做色谱分析结果显示碳酸二乙酯含量92.26%,称重3.56g,碳酸丙烯酯转化率38.5%,纯度92.26%

结论:实验室条件NKC-9催化剂催化下通过碳酸丙烯酯和乙醇酯交换反应能够生成碳酸二乙酯,碳酸丙烯酯转化率可达38.5%,纯度92.2%

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

合成方法:丙酸甲酯和甲醛亲核加成生成:

CH3CH2COOCH3+HCHO→CH2=C-COOCH3+H2O

CH3

实验过程:称取丙酸甲酯25g,甲醛5g(丙酸甲酯过量),以氧化硅负载金属钠为催化剂,并以少量氧化锆作助剂,通氮气环境保护,加热器加热至体系温度为100℃,搅拌回流反应5h 后,将反应液移入蒸馏装置,收集100-101℃的馏分,对收集到的馏分做色谱分析结果显示目标产物甲基丙烯酸甲酯含量52.23%,,称重达10g丙酸甲酯转化率达20%,

结论分析:实验室条件下以丙酸甲酯和甲醛为原料,以氧化硅负载金属钠为催化剂,并以少量氧化锆作助剂,通氮气环境保护,反应体系温度达100℃,反应可以生成甲基丙烯酸甲酯,但条件影响,纯度和转化率偏低。

江苏瑞柏新材料有限公司42万吨/年醋酸酯项目可研报告

数据核对:

氯乙酸

化学名称:一氯乙酸、一氯醋酸 分子式:ClCH2COOH 分子量:94.50 型号规格: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理化性质:氯乙酸为无色或微黄色晶体。 熔点:61℃- 63℃,沸点:187℃- 191℃。易潮解,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有强腐蚀性,能破坏金属、橡胶和软木塞等。 质量标准:氯乙酸(HG/T 3271 — 2000) 产品用途: 1、用于制造羧甲基纤维素(CMC)。 2、在制药工业上用于制取合成咖啡碱,肾上腺素,氨基醋酸,维生素B6,金霉素等的中间体。 3、农药工业上用作制取乐果,萘乙酸,硫氰醋酸,异茨酯,除草剂,除莠剂等的中间体。 4、染料工业中用于生产靛蓝和有关染料。 5、用作分析化学试剂和多种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包装、运输和贮存: 氯乙酸采用聚丙烯编织袋内衬双层塑料袋包装,每袋净重50Kg。在运输过程和贮存时应严防雨淋和潮湿,放置于通风干燥处。常温下保质期为一年。 安全: 氯乙酸为强腐蚀物质,严禁与皮肤接触。如不慎接触,则应及时用大量水冲洗。 二(三氯甲基)碳酸酯 分子式 C3Cl6O3 分子量 296.75 CAS号 32315-10-9

三光气为白色晶体,遇热水及氢氧化碱则分解,相对密度约2,沸点205-206℃(部分分解),熔点78-79℃。溶于乙醇、苯和乙醚。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醚、THF、苯、环己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有机溶剂。一分子固体三光气可分解成三分子气体光气,与气体光气相比具有运输,使用安全,计量方便,可实现反滴加反应,反应接近等当量等优点。 在工业上仅把它当一般毒性物质处理。在医药、农药、有机化工和高分子合成方面可取代光气或双光气参与反应。 固体光气初始分解温度为130℃,在潮湿的气氛中于90℃开始分解,宜存于干燥、阴凉处,远离火源,并与有机胺等隔开。 用途;三光气为光气的良好的取代品,在医药工业上广泛应用于制备氯甲酰基类化合物,如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派拉西林等数十只抗菌素的中间体。 N,N-二甲基苯胺 开放分类:化学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学科学自然科学 编辑词条分享 ?新知社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微博移动说客网易微博开心001天涯MSN本词条由张绪绪创建,共有4位协作者编辑了8次。最新协作者:孙力,咸小娴,wulin521,张绪绪。 N,N-二甲基苯胺又称二甲基替苯胺,无色至淡黄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臭味,在空气中或阳光下易氧化使用泽变深。相对密度(20℃/4℃)0.9555,凝固点2.0℃,沸点193℃,闪点(开口)77℃,燃点317℃,粘度(25℃)1.528mpa·s,折射率(n20D)1.5584。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等多种有机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合成物。微溶于水。可燃,遇明火会燃烧,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2%~7.0%(vol)。高毒,高热能分解放出有毒的苯胺气体。能通过皮肤吸收而中毒,LD501410mg/kg,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5mg/m3。 纠错编辑摘要 目录 ? 1 基本信息 ? 2 理化性质 ? 3 应急处置 ? 4 管理信息

氯乙酸甲酯合成

氯乙酸甲酯合成: 合成方法:由氯乙酸和甲醇经酯化反应制得:CH2ClCOOH+CH2OH→CH2ClCOOCH3+H2O 实验过程:称取甲醇5.5克,氯乙酸甲酯15克混合(甲醇过量)加入圆底烧瓶加入3g阳离子交换树脂,将加热器温度调至120℃,此时温度计测得体系温度108℃,磁子搅拌回流5h 后,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碳酸氢钠中和除去氯乙酸后,反复用水洗几次(将反应混合物与水混合摇匀分层后,用分液漏斗分液),再将酯层移入蒸馏装置蒸馏取130℃馏分,再进行减压蒸馏,收集65℃馏分,对收集到的馏分做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氯乙酸甲酯含量90.16%左右,称重12g, 结论:实验室条件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通过氯乙酸和甲醇酯化反应能够生成氯乙酸甲酯,产品产率58.5%,纯度90%, 碳酸二乙酯合成: 合成方法:由碳酸丙烯酯和乙醇在固体酸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制得: O-CH2 O=C +2CH3CH2OH→OC(OOCH2CH3)2+CH3CHOHCH2OH O-CH CH3 实验过程:称取碳酸丙烯酯8g,乙醇10g(乙醇过量),2g NKC-9(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液的10%),先将碳酸丙烯酯与NKC-9催化剂加入到圆底烧瓶中,调节加热器温度为90℃,在烧杯中将乙醇预热到80℃,待圆底烧瓶中溶液达到80℃,将乙醇倒入圆底烧瓶进行反应,搅拌回流5h,反复用水洗几次(将反应混合物与水混合摇匀分层后,用分液漏斗分液),再将酯层移入蒸馏装置蒸馏,收集126-128℃的馏分,对收集到的馏分做色谱分析结果显示碳酸二乙酯含量92.26%,称重3.56g,碳酸丙烯酯转化率38.5%,纯度92.26% 结论:实验室条件NKC-9催化剂催化下通过碳酸丙烯酯和乙醇酯交换反应能够生成碳酸二乙酯,碳酸丙烯酯转化率可达38.5%,纯度92.2% 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 合成方法:丙酸甲酯和甲醛亲核加成生成: CH3CH2COOCH3+HCHO→CH2=C-COOCH3+H2O CH3 实验过程:称取丙酸甲酯25g,甲醛5g(丙酸甲酯过量),以氧化硅负载金属钠为催化剂,并以少量氧化锆作助剂,通氮气环境保护,加热器加热至体系温度为100℃,搅拌回流反应5h 后,将反应液移入蒸馏装置,收集100-101℃的馏分,对收集到的馏分做色谱分析结果显示目标产物甲基丙烯酸甲酯含量52.23%,,称重达10g丙酸甲酯转化率达20%, 结论分析:实验室条件下以丙酸甲酯和甲醛为原料,以氧化硅负载金属钠为催化剂,并以少量氧化锆作助剂,通氮气环境保护,反应体系温度达100℃,反应可以生成甲基丙烯酸甲酯,但条件影响,纯度和转化率偏低。 江苏瑞柏新材料有限公司42万吨/年醋酸酯项目可研报告 数据核对:

氯乙酸生产

氯乙酸 一、产品简介 氯乙酸,有机羧酸,无色或白色结晶。以三种晶格形式存在(α,β,γ),其中γ形式最稳定。有较强的吸湿性。分子式C2H3ClO2,加热分解,生成有毒氯化物。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为有潜在危险的烷基化试剂。 二、氯乙酸生产工艺 目前,氯乙酸的生产方法有氯乙酰氯水解法、三氯乙烯水解法、氯乙炔法、四氯乙烯法、丙三醇法、二氯乙酸法、三氯乙醛法、氯乙醇氧化法、乙烯酮氧化法和乙酸催化氯化法等十多种,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三氯乙烯水解法、氯乙酰氯法以及乙酸催化氯化法三种。 2.1三氯乙烯水解法 该方法是三氯乙烯在以93%的硫酸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60-180℃的条件下,通过控制三氯乙烯和水的比例,进行水解反应生成氯乙酸。该法可以达到高纯度的氯乙酸,产率可以达到90%,不足之处是副产盐酸较多(每吨产品可以副产30%的盐酸2.57吨),生产消耗定额偏高,工艺流程长,生产成本高。目前该法主要被欧洲的一些氯乙酸生产厂家所采用。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ClCH=CCl2+2H2O ClCH2COOH+2HCl 2.2氯乙酰氯法

该方法是氯乙酰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氯乙酸,由于受到原料的限制,目前该法已经很少有生产厂家采用。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ClCH2COCl+H2O ClCH2COOH+HCl 2.3乙酸催化氯化法 该方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氯乙酸最主要的方法,它根据具体情况又可分为间歇式生产工艺和连续化生产工艺两种。 2.3.1 间歇式生产工艺 该工艺一般以硫磺粉为催化剂,控制其用量约为乙酸总量的3%(质量百分数),反应采用二级串联氯化,主锅在90℃下通氯气,控制反应温度为96-100℃,副锅反应温度为85-90℃,当反应终点密度为1.35时即为反应终点。保温反应1小时后加入循环母液冷却结晶,在凝固点以上1-2℃加入晶种,缓慢冷却至25℃左右,经抽滤或离心分离制得产品。尾气氯化氢送填料吸收塔回收副产盐酸。具体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 目前,国外该法已经被淘汰,而我国的生产厂家主要采用该法进行生产,该法生产工艺虽然比较简单,但消耗高,产量低,所得产品质量差,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三废污染严重,催化剂硫磺粉不仅污染主产品,也污染副产品盐酸,有时还造成管道设备的堵塞,使生产不正常,使得产品的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氯乙酸

氯乙酸 首页 -> 常见化学品安全数据-> 氯乙酸 品名 氯乙酸; Chloroacetic acid; Chloroethanoic acid; Monochloroacetic Acid; MAC; CAS:79-11-8 理化性质 无色或白色结晶。以三种晶格形式存在(α,β,γ),其中γ形式最稳定。含少量(<0.5%)二氯乙酸、硫酸盐、乙酸和水。有较强的吸湿性。分子式 C2-H3-Cl-O2。分子量94.50。相对密度1.58(20/20℃)。熔点61~63℃(商品酸)。沸点189℃。闪点126.11℃。蒸气密度3.25。蒸气压0.13kPa(1mmHg43℃)。易溶于水; 溶于苯、乙醇和乙酸等。加热分解,生成有毒氯化物。 消防措施 用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灭火。 储运须知 包装标志:腐蚀品。包装方法:(II)类。耐酸坛包装。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源、热源。应与氧化剂、碱类物品隔离储运。保持容器密封。 泄漏处理 泄漏物处理须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小苏打覆盖,混匀后倒入容器中加水放置24小时,用水稀释后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接触机会 生产羧甲基纤维素的中间体,是制取硫乙二醇酸、甘醇酸等的原料,制药工业中制取咖啡因、巴比妥类等。其他,如用于制造香料,增塑剂、除莠剂及表面活性剂等。 侵入途径 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 毒理学简介 大鼠经口LD50 :55mg/kg; 吸入LC50: 180 mg/m3。 不同动物的中毒表现也有所差别,主要表现为反应迟钝,体重减轻,1~3天内死亡。大鼠饲料中含1%的氯乙酸时,经200天实验期后发现肝糖原增加,体重下降。其毒作用机理可能与重要酶类(如磷酸丙糖脱氢酶)的-SH基反应有关。

氯乙酸的生产工艺

氯乙酸的生产工艺 中文名称:氯乙酸(一氯乙酸) 英文名称: chloroacetic acid 中文名称2:一氯醋酸 英文名称2: monochloroacetic acid mono-chloroacetic acid ,MCA,,CAS No.: 79-11-8 分子式: CH2Cl?COOH 分子量: 94.49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 一级≥96.5; 二级≥95.0% 外观与性状:有较大潮解性的无色晶体。 有三种类型: α型α为稳定型,分子量94.50, 相对密度1.58(20°/20℃) 沸点: 189℃(100 Kpa)160℃(40 Kpa)、132 ℃(10 Kpa)、 104℃(2.7 Kpa), 溶点: 61.3℃(α型),56.2℃(β型),52.5℃(γ型)。相对密度(水=1) : 1.58 (20/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 3.26 饱和蒸气压(kPa) :0.67(71.5℃)

引燃温度(℃): >500 爆炸下限%(V/V): 8.0 溶解性:可溶于水、乙醇、乙醚、二硫化碳、氯仿和苯。备注: MCA能腐蚀多种金属,耐腐蚀的金属只有钛、钽。

处理 立即脱离事故现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清水冲洗污染皮肤至少15分钟;眼污染时应分开眼睑用微温水缓流冲洗至少15分钟。注意勿让冲洗后流下的水再污染健康的眼; 使病人安静,保暖,休息,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轻度中毒病人以支持疗法为主,同时给予对症治疗。较重中毒病人应早期、适量、短程给予糖皮质激素,以控制肺水肿。 【氯乙酸生产工艺】 【试剂级制法】在500mL烧反应瓶种加入冰乙酸300g和乙酐15g,油浴加热至105℃时,开始徐徐通入氯气,控 制108^~112℃,氯化反应需10h,每隔2h,向反应物 中加入乙酐5g,停止通入氯气后,将反应物料移至蒸 馏瓶中,收集186~188℃的馏分,冷凝得到氯乙酸结 晶。

氯乙酸合成方法及深度氯化的探讨

第27卷第1期河北工业科技 Vo l.27,N o.12010年1月 H ebei Journal o f Indust rial Science and T echnolo gy Jan.2009 文章编号:1008-1534(2010)01-0063-03 氯乙酸合成方法及深度氯化的探讨 胡国胜,尚会建,李 明,许丽丽,郑学明 (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 摘 要:氯乙酸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医药、染料、农药、纤维素衍生物的中间体,其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发展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简要叙述了氯乙酸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介绍了二氯乙酸反应机理和深度氯化原因,并结合氯乙酸现有合成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解决深度氯化的见解,对酸酐法合成氯乙酸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氯乙酸;二氯乙酸;深度氯化中图分类号:O623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f chloroacetic acid synthesis and depth chloriding H U Guo -sheng,SH ANG H u-i jian,LI M ing,XU L-i li,ZH ENG Xue -ming (College of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 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18,China) Abstract:T he research dev elo pment of sy nthesis methods o f chlor oacetic acid w as intro duced,and the mechanism of dichlo ro -catic acid and the necessit y o f deep chlo rination w ere discussed.So me advices fo r deep chlo rinatio n w ere put fo rw ard,and t he pro spect of anhydride method was also put for wa rd. Key words:chlo roacetic acid;dichlo roacetic acid;depth chloriding 收稿日期:2009-06-30;修回日期:2009-09-21责任编辑:张士莹 作者简介:胡国胜(1984-),男,河北沧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化工原理方面的研究。 氯乙酸(也称一氯乙酸,MCAA)作为活性化合物,在农药工业、医药工业、日用化学工业和有机化学工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除莠剂、染料、油田化学品、造纸化学品、塑料稳定剂、纺织助剂、表面活性剂、电镀、香料、香精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氯乙酸新的应用领域逐渐得到开发,前景十分广阔[1~5]。目前,中国国内大多采用间歇氯化反应生产,氯乙酸生成的同时也生成了副产物二氯乙酸,反应终点二氯乙酸浓度为12%~25%(质量分数,下同)。大量二氯乙酸的生成不仅增加了原料消耗,提高了成本,而且由于后续分离困难,使得氯乙酸产品质量较低,加之二氯乙酸的用途很少,造成了资金和设备的巨大浪费 [6] 。笔者介绍了氯乙酸合成方法的 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1 氯乙酸的合成方法 1.1 三氯乙烯硫酸水解法 三氯乙烯原料来自乙烯的氯化或由电石乙炔制 得,硫酸水解三氯乙烯生成氯乙酸的反应式如下:ClCH CCl 2+2H 2O ClCH 2COOH +2H Cl 。 三氯乙烯与等量硫酸在130~150 反应,反应完全后,反应产物中约含氯乙酸50%,含水1%~2%,其余为硫酸,经真空蒸馏可得纯氯乙酸,产率达90%。生产中,要严格控制三氯乙烯和水的比例。该反应的不足之处是副产盐酸较多(1t 产品可以副产30%的盐酸2.57t),生产消耗定额偏高,工艺流程长,生产成本高。西欧一些国家曾采用此工艺建成了工业化生产装置[7]。由于三氯乙烯价格比较昂贵,所以此法经济效益差,不适应中国的国情。1.2 氯乙酰氯法 氯乙酰氯法是将氯乙酰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而得到氯乙酸。反应式如下:

氯乙酸的生产工艺

【工业生产方法】 1.乙酸氯化法 乙酸催化氯化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氯乙酸最主要的方法。它又可分为间歇式生产工艺和连续化生产工艺两种 在碘、磷、硫或磷和硫的卤化物存在的条件下乙酸直接用氯气氯化得到。

生产流程 氯气,硫磺 ↓ 冰醋酸→预热→氯化→冷却结晶→过滤→成品 ↑-------------------↓ 母液循环母液排放 【主要设备】 主反应锅、副反应锅,、贮槽、过滤器 【生产工艺】 将冰醋酸加入主反应锅,并加入催化剂硫磺,预热至95℃开始通入氯气,在反应前期和后期通氯速度较慢,中期可稍快。 两只反应锅串联通氯,主反应锅温度控制在96-100℃,副反应锅85-90℃,中期通氯气速度约为70Kg∕h,待主反应锅内物料的密度为 1.350(80℃)时,反应即达终点。将反应物抽至贮罐,冷却结晶,液相为少量乙酸、二氯乙酸、氯化硫和少量氯乙酸。分离出结晶体,再在38℃下把母液抽尽即为成品。主反应锅物料抽尽至贮罐后,副反应锅物料转至主反应锅循环生产。

间歇式生产工艺是一般硫磺粉为催化剂,控制其用量约为乙酸总量的3%(质量百分数),反应采用二级串联氯化,主锅在90℃下通氯气,控制反应温度为96-100℃,副锅反应温度为85-90℃,当反应终点密度为1.35时即为反应终点。保温反应1小时后加入循环母液冷却结晶,在凝固点以上1-2℃加入晶种,缓慢冷却至25℃左右,经抽滤或离心分离制得产品。尾气氯化氢送填料吸收塔回收副产盐酸。 目前,国外该法已经被淘汰,而我国的生产厂家主要采用该法进行生产,该法生产工艺虽然比较简单,但消耗高,产量低,所得产品质量差,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三废污染严重,催化剂硫磺粉不仅污染主产品,也污染副产品盐酸,有时还造成管道设备的堵塞,使生产不正常,使得产品的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2)乙酸酐催化氯化法 连续法氯乙酸生产工艺是以乙酸、液氯为原料,醋酐和硫酸为催化剂,经乙酸氯化、蒸馏、结晶、分离、干燥等过程制得氯乙酸。

氯乙酸

氯乙酸 产品性质: 氯乙酸又名一氯醋酸,分子式C2H3ClO2,其是双官能团化合物,为无色或淡黄色结晶,有刺激性气味,沸点(760mmHg)-188℃,折射率 1.4330(60℃),熔点:61~63℃,有腐蚀性,水溶液呈酸性反应。氯乙酸易潮解,易溶于水、醇、苯、氯仿和醚等。在25℃水100g 时溶解度为510g,在100g甲醇中溶解度为350g。氯乙酸有刺激性臭味,为二级酸性腐蚀物品,大鼠经口LD50为76mg/Hg,豚鼠经口LD 为80mg/Hg。 应用领域: 氯乙酸在农药、医药、染料、日化、表面活性剂、化学试剂以及造纸化学品、油田化学、纺织助剂橡胶助剂、电镀、香料香精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全球氯乙酸主要用于生产羧甲基纤维素(CMC)、PVC热稳定剂巯基乙酸、2,4-氯苯氧基乙酸(2,4-D)等。我国氯乙酸的主要消费领域是农药、农药工业,氯乙酸可以合成20余种常用的杀虫、除草和植物生产调节剂,其中消耗氯乙酸量最大的品种为全球范围内使用的主流除草剂草甘磷。 消耗定额: 原料及动力主要消耗(以1吨氯乙酸计) 名称规格消耗量 醋酸≥98%0.597t

醋酐液氯≥98% ≥99.5% 0.069t 0.809t 水- 125t 电- 320kW.h 汽- 2.1t 生产企业: 目前中国和西欧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氯乙酸生产地区和国家。国内主要氯乙酸生产企业有阿克苏诺贝尔氯乙酸化工(泰兴)有限公司、江苏无锡格林艾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开封东大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石家庄合成化工厂、山东华阳集团、大连朗迪森化学有限公司等。 行业现状: 我国氯乙酸生产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钻井用助剂羧甲基纤维素用量大幅度上升,我国氯乙酸的生产才开始得到发展。90年代初我国农药除草剂的迅猛发展,又一次刺激了氯乙酸工业的发展,在此间我国相继建设了多套氯乙酸生产装置。1991年7月,江苏东台市有机合成化工厂采用乙酸酐作催化剂的500吨/年氯乙酸生产装置建成投产,开创了我国乙酸氯化法生产氯乙酸的先例。1999年国内首套乙酸酐催化法大型氯乙酸生产装置在江苏无锡格林艾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建成投产,生产能力达到5000吨/年,2004年已经扩产到 2.5 万吨/年,产品质量指标达到97.5%~99.5%。 1999年12月,江苏泰兴市与世界最大规模的

氯乙酸

7 氯乙酸 7.1 性质及用途 氯乙酸,无色或白色易潮解结晶。以α、β、γ三种形式存在。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二硫化碳和氯仿。相对密度1.580。熔点63℃(α型)、55~56℃(β型)、50℃(γ型)。沸点189℃。中等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76mg/kg。有腐蚀性。氯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精细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染料、油田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纺织助剂、表面活性剂、电镀、香料香精等领域。随着技术进步和发展,氯乙酸新的应用领域逐渐得到开发,氯乙酸生产与市场前景非常看好,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氯乙酸主要的生产国与消费国之一。 7.2 制备工艺 目前,氯乙酸的生产方法有氯乙烯、氯乙酰氯水解法、三氯乙烯水解法、氯乙炔法、四氯乙烯法、丙三醇法、二氯乙酸法、三氯乙醛法、氯乙醇氧化法、乙烯酮氧化法和乙酸催化氯化法等十多种,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三氯乙烯水解法、氯乙酰氯法以及乙酸催化氯化法三种。 乙酸催化氯化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氯乙酸最主要的方法。它又可分为间歇式生产工艺和连续化生产工艺两种。间歇式生产工艺是一般硫磺粉为催化剂,控制其用量约为乙酸总量的3%(质量百分数),反应采用二级串联氯化,主锅在90℃下通氯气,控制反应温度为96-100℃,副锅反应温度为85-90℃,当反应终点密度为1.35时即为反应终点。保温反应1小时后加入循环母液冷却结晶,在凝固点以上1-2℃加入晶种,缓慢冷却至25℃左右,经抽滤或离心分离制得产品。尾气氯化氢送填料吸收塔回收副产盐酸。目前,国外该法已经被淘汰,而我国的生产厂家主要采用该法进行生产,该法生产工艺虽然比较简单,但消耗高,产量低,所得产品质量差,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三废污染严重,催化剂硫磺粉不仅污染主产品,也污染副产品盐酸,有时还造成管道设备的堵塞,使生产不正常,使得产品的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连续法氯乙酸生产工艺是以乙酸、液氯为原料,醋酐和硫酸为催化剂,经乙酸氯化、蒸馏、结晶、分离、干燥等过程制得氯乙酸。该法所得产品质量高,原料消耗少,且对原料氯要求不太苛刻,可以用液氯尾气或气氯生产,不足之处是反应转化率低,仅有45%左右,增加了蒸汽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