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自动化及智能化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自动化及智能化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自动化及智能化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自动化及智能化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自动化及智能化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8-04-12T10:38:55.66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作者:李国伟[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技术逐步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上,电力领域也不例外。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乡供电公司河南省新乡市 453000)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技术逐步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上,电力领域也不例外。近几年来,将智能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有机结合成为最热门的研究对象,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推动电力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文章对智能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进行了的概述,并分析了几种常见的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旨在强化对于智能技术和电力系

统自动化的认知,为以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资料。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分析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加大,这种背景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将智能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有机的结合,可以有效地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更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性能和效率,解决当前电力系统在运用上所面临的众多问题。因此,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智能技术的应用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1、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技术的含义

电力系统自动化,从含义上是对电能生产、传输和管理实现自动化、自动调度和自动化管理;从种类上,它的分类较多,例如:电网调度自动化等。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工程二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自动监视、控制和调度职能,以及电力系统就地或者远程自动监视与协调控制,从而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智能技术是智能计算机技术的简称,从含义上,它包含体系结构和人机接口;从种类上,它的种类也较多,例如:模糊控制、神经控制等。

智能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概念,具体是指具有组织、学习和适应等功能的一种人机接口和体系结构,可以更加有效的分析产品问题并解决传统控制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特别适用于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解决上。相对于传统控制手段,智能技术控制手段有明显的优越性,其不再单纯的反馈问题,更能够有效的自动解决问题,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可以说,智能技术的出现,实现了计算机从辅助性作用向主导性作用的转变。随着国家电网改革的进行,智能技术的优势也逐渐的受到重视,很多电力系统已经开始将智能技术和电力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白动化中的应用分析 2.1电力系统中专家系统控制技术的应用

专家系统,就是在某个特定领域中,应用大量的专家知识和推理方法求解复杂问题的一种人工智能计算机程序。其实现过程通常是将众多的专家知识利用数据模式存入到计算机,当遇到问题时,系统根据事实进行推理和判断。从其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将专家系统控制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可以最大效率的辨别电力系统的警告状态,为系统提供紧急处理和恢复控制措施,并进行状态转换分析和静态、动态安全分析。因此,虽然说专家系统控制技术目前仅仅只能依靠储备知识来解决问题,而对于复杂的专业性问题往往手足无措,但是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毫无疑问是有远大的发展前景的。专家系统在电力系统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例如能够辨识电力系统所处的状态:警告状态或紧急状态、紧急的处理、系统恢复控制、系统规划、切负荷和电压无功控制、故障点距离的测量、做出短期负荷预报、所处状态的安全分析以及先进的人机接口等方面。

2.2 电力系统中模糊控制技术的应用

模糊控制,即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控制过程中,通过建立一个模糊模型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其最大的优势就是简单易行,所以常常被用于家用电气领域中,从应用效果和范围来考虑的话,这种技术是目前最实用的一种技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电风扇、电磁炉、电饭煲等电器都是模糊控制技术的一种再现。而在电力系统中,现在比较常用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构建一种电力系统模型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这种最新型的控制方式是一种非常容易操作的智能化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技术由于其简单易行特点,可以说是建立电力系统模型的不二之选。现在,在电力系统中研究较多的有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的结合,专家系统与模糊控制的结合,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的结合,神经网络、模糊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的结合等方面。这些模糊方法的运用因其可使用范围广,目前己在自动化控制中被广泛应用。

2.3 电力系统中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是基于人脑工作原理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智能技术,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特征,相比其它技术来说,神经网络控制技术顾名思义有着更好的组织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神经网络利用一定的学习算法,将隐藏在其连接权值上的大量信息进行了调节权值,从而实现了非线性的复杂映射,从m维空间到n维空间。这个概念被应用于许多领域,如:自动控制领域;处理组合优化问题;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传感信号处理和医学领域等。因为人体与疾病之间的关链非常复杂。

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可以起到的作用包括:一是,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可以取代人工控制,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直接控制;二是,神经网络技术本质上也是一种计算机技术,因此,可以有效的提高对电力系统的数据计算;三是,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与其它技术的结合,可以使得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故障诊断和参数优化显著提高。

2.4综合智能系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综合智能系统根据模糊控制结构有效、合理地将这些控制方法结合起来,以完善电力系统自动化,使其能够具备稳定性、协调性和简易性。由于智能控制方法之间的交叉结合,一般人们会将其进行如下组合进行分析,例如:神经系统与专家系统的结合:专家系统和模糊控制的结合;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的结合;神经网络、模糊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的结合等方面。

3、智能技术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结合

智能技术被应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协调了电力系统发展的不成熟性和该系统本身的不稳定性,还满足了公众对于相对廉价、便利的电力网络的需求。所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技术被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

众所周知,智能技术从分类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专家系统控制、线性最优控制和综合智能控制。如今,电力系统自动化还未发展成熟,还存在一些缺点以待改进,如:强非线性,时变性且参数不确切可知,含有大量未建模动态部分和电力覆盖范围大但却具有网络阻滞、延退等。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介绍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介绍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一直以来力求的发展方向,它包括:发电控制的自动化(AGC已经实现,尚需发展),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具有在线潮流监视,故障模拟的综合程序以及SCADA系统实现了配电网的自动化,现今最热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即建设综自站,实现更好的无人值班,DTS即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为调度员学习提供了方便),配电自动化(DAS已经实现,尚待发展)。 电力系统自动化automation of power systems 对电能生产、传输和管理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度和自动化管理。电力系统是一个地域分布辽阔,由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网络和用户组成的统一调度和运行的复杂大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领域包括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调节和控制,系统和元件的自动安全保护,网络信息的自动传输,系统生产的自动调度,以及企业的自动化经济管理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供电的电能质量(频率和电压),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 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以前,电力系统容量在几百万千瓦左右,单机容量不超过10万千瓦,电力系统自动化多限于单项自动装置,且以安全保护和过程自动调节为主。例如:电网和发电机的各种继电保护、汽轮机的危急保安器、锅炉的安全阀、汽轮机转速和发电机电压的自动调节、并网的自动同期装置等。50~60年代,电力系统规模发展到上千万千瓦,单机容量超过20万千瓦,并形成区域联网,在系统稳定、经济调度和综合自动化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厂内自动化方面开始采用机、炉、电单元式集中控制。系统开始装设模拟式调频装置和以离线计算为基础的经济功率分配装置,并广泛采用远动通信技术。各种新型自动装置如晶体管保护装置、可控硅励磁调节器、电气液压式调速器等得到推广使用。70~80年代,以计算机为主体配有功能齐全的整套软硬件的电网实时监控系统(SCADA)开始出现。20万千瓦以上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开始采用实时安全监控和闭环自动起停全过程控制。水力发电站的水库调度、大坝监测和电厂综合自动化的计算机监控开始得到推广。各种自动调节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中广泛采用微型计算机。

液压机技术规格书

模具研配液压机技术规格书 1、机器的规格、名称和数量: 16000KN 模具研配液压机壹台 2000KN 模具研配液压机贰台 2、机器的主要用途: 本机是根据客户要求设计、制造的模具研配液压机,主要用于汽车冲压模具的修配、研合、试压和精调等。具有4个可移动工作台,工作台在开出位置能提升上模,机外提起装置承重重量大于50吨,并有低压微速下降功能、任意位置滑块锁紧装置等机构。主机设有光电安全保护,确保上下模具修整和试模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便于模具的研配和更换。 3、机器使用的环境条件(清洁的室内): 3.1工作环境温度: 0oC~ 40oC; 3.2冷却水:压力:0.25~0.3MPa,进水温度≤25℃,回水温度≤40℃; 3.3管道空气压力:0.4~0.55MPa; 3.4电源: 380V±10% AC,3相5线,50Hz±2%; 3.5环境湿度:工作环境湿度:40%-90%。 4、机器的技术要求: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数量 1 数量台 2 1 2 公称力KN 2000 16000 3 回程力KN 600 10000 4 液压垫力KN 600-6000 5 最大开口(最小开口400)mm 18002000 6 滑块行程mm 15001600 7 液压垫行程mm 400 400 8 工作台有效尺寸,前后×左右mm 2500×4600 2500×4600 9 滑块底面有效尺寸,前后×左右mm 2500×4600 2500×4600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数量 10 液压垫有效尺寸,前后×左右mm 1710×3510 根据实际情况 尽可能最大 1710×3510 11 移动工作台移动方式左右移左右移 12 移动工作台高度mm 420 420 13 移动工作台最大承载T 50 50 14 移动工作台重复定位精度mm ±0.05 ±0.05 15 工作台移动速度mm/s 40 40 16 研配压机地面以上高度mm ≤≤ 17 上模重量(含垫板附件) T 50 50 21 滑块快降速度mm/s ≥400 ≥400 22 滑块慢降速度mm/s 15-3015-30 23 微下降速度mm/s ≤0.5--2 ≤0.5--2 24 回程速度mm/s ≥350 ≥350 25 慢速回程mm/s ≤10 ≤10 26 液压垫上升速度mm/s 90 27 液压垫退回速度mm/s 180 28 微动行程(一次按压动作)mm ≤0.05 ≤0.05 29 滑块重复定位精度mm ±0.05 ±0.05 5、技术标准:(设备标准均符合国家有关机械标准或用户可接受的国际机械标准) Q/12YJ4319-2003 专用液压机精度(特级) 等同于日本JISB6403-1994 液压机特级精度JB3818-1999 液压机技术条件 JB9967-1999 液压机噪声限值 JB3915-85 液压机安全技术条件 GB5226.1-2002 机械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JB/GQ.F2013-86 液压机产品质量分等标准 其余未列标准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执行 6. 设备的结构及功能简述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在电力事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作为一项重要且不容忽视的现代科学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在推进电力系统的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随着科学 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并且 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对于深入研究电力系统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基于此,本 文就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相关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做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希望为有关 的研究者提供一定意义上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发展趋势 电力行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大命脉,它对国家的商业、军事、生产、交通等各个 行业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只有拥有一套“安全、稳定、优质”的电力系统,才能保证国 民经济快速健康稳步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和不断壮大,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 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体现。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电力系统主要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其原理是通过发电设备把 风能、水能、光能等转化为电能,并经变电系统、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将电能传送给用电设备,以实现电能向热能、光能的转化,从而满足群众的生活、工作和生产需要。电力系统自 动化是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程序远程控制电力系统的设备,使其在没有 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各项任务,并自动修复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目的是更加安全、高效、快捷地利用电能,对发电、送电和配电过程进行 自动控制、自动调度,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包括变 电站自动化及智能保护、电力系统管理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在电 力系统中的应用、电气设备自动检测及故障诊断和修复等。电力系统自动化按照电能的生产 和分配可分为发电系统自动化、供电系统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信息传送自动化、 电力事故处理自动化、电力管理自动化等。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相关应用 1、变电站自动化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与电力用户的主要环节。和传统变电站工作相比, 变电站自动化对人工监视和人工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并且对于变电站的监控范 围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大,大大地提高了变电站的的运行以及工作效率。在自动化应用中常 见的是采用计算机技术来代替电力信号电缆,不断的实现计算机操作的自动化和屏幕化,从 运行管理和记录的统计方面全面实现自动化。 2、发电厂自动化 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使发电厂的发电量受到严格的控制,还能维护相关电力设备 的高效、稳定以及安全运行,促进电力设备以及系统的自动化。除此以外,变电站在电力系 统中还能与相关的网络技术共同实现电能的配备以及输送,紧密的连接用户以及电厂,更好 的了解以及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因此要实现发电厂人机的一体化,进一步的改善生产模式,提高自动化水平以及电力生产的效率,就必须有机的融合网络技术以及电力自动化技术,如此才能大大的提高电厂的效率,赋予电能更高的质量,使发电厂更好的监控电力设备,维 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3、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在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中,可 按级别分为国家、地区、省级、和县级的电网调度。电网调度自动化实现了电力生产过程中 的数据实时采集,能够科学地估计和分析电力系统状态,从而使电力负荷预测、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并且逐渐适应了电力市场中的运营需求。 4、配电自动化 配电系统是连接用户和供电部门的纽带,配电系统的管理直接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 经济和高效运行。目前我国配电网覆盖区域大,在空间和布局上有不同的要求,其中配电设

主要智能化系统设计国家规范

一、建筑智能化类 GB/T 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二、综合安防类 1、安全防范 GB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 70-200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 GA 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 T9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 75-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2、视频监控 GB 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7401-87彩色电视图象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B 50198-19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3、入侵报警 GB 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 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要求 GA/T 669-2006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GB 12663-200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6677-1996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 GB/T 16572-1996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 4、出入口控制 GA/T 761-2008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GB 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 269-2001黑白可视对讲系统 GA/T 72-2005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 5、其他 GA/T 670-2006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 GA 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B 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B/T 16676-1996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A 38-2004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GA/T 514-2004交通电视监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三、综合布线类

乙炔生产企业安全检查表

乙炔生产企业安全检查表 序 检查内容及要求检查结果备注号 1 电石库、乙炔瓶库可以与氧气瓶库、 可燃或易燃物品仓库布置在同一座 建筑物内,但应以无门、窗、洞的防 火墙隔开。 2 电石渣坑宜为开敞式,并严禁做成渗 坑。 3 电石库、中间电石库,严禁敷设蒸汽、 凝结水和给水、排水等管道。 4 电石库与制气站房相邻较高一面的 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 缩小,但不应小于6米。 5 空瓶间和实瓶间应分别设置,灌瓶间 可通过门洞与空瓶间和实瓶间相通, 各自应设独立的出入口。 6 乙炔实瓶贮量不超过500个时,灌瓶 站房和制气站房可设在同一座建筑 物内,但应以防火墙隔开。灌瓶站房 的空瓶间和实瓶间的总面积,不应超 过200 m2。灌瓶站房的乙炔实瓶贮量 超过500个时,灌瓶站房和制气站房 应为两座独立的建筑物。灌瓶站房中 实瓶的最大贮量,不应超过1000个, 并且空瓶间和实瓶间的总面积,不应 超过400m2。

号 检查内容及要求检查结果备注7 空瓶间和实瓶间应分别设置,灌瓶间 或汇流排间可通过门洞与空瓶间的 实瓶间相通,各自应设独立的出入 口。当实瓶数量不超过60个时,空 瓶、实瓶和汇流排可布置在同一房间 内,但空、实瓶应分别存放;空瓶实 瓶与汇流排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 2m。 8 灌瓶间、汇流排间、空瓶间和实瓶间,应有防止倒瓶的措施。 9 装卸平台应设置大于平台的雨蓬。雨蓬和支撑应为非燃烧体。 10 除电石等库房外,有爆炸危险的生产间应设置泄压设施,泄压面积与厂房容积的比值,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且宜为0.22。泄压设施宜采用轻质屋盖或屋盖上开口作为泄压面积。 11 有爆炸危险的生产间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有防火保护层的钢柱承重的框架或排架结构,并宜采用敞开式建筑。围护结构的门、窗,应向外开启。顶棚应尽量平整,避免死角。 12 充装站有爆炸危险的生产间(包括乙炔压缩机间、灌瓶间、空瓶间、实瓶间、乙炔瓶库等)的火灾危险类别为“甲”类,厂房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建筑。(乙炔发生间的火灾危险类别也为“甲”类,厂房也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建筑)

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

[摘要]现代社会对电能供应的“安全、可靠、经济、优质”等各项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电力系统也不断地向自动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不断地由低到高、由局部到整体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应用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总的发展趋势 1.当今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正趋向于: (1)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优化、适应化、智能化、协调化、区域化发展。 (2)在设计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对多机系统模型来处理问题。 (3)在理论工具上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控制理论。 (4)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机、电力电子器件和远程通信的应用。 (5)在研究人员的构成上益需要多“兵种”的联合作战。 2.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则趋向于: (1)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 (2)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 (3)由单个元件向部分区域及全系统发展,例如SCADA(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的发展和区域稳定控制的发展。 (4)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 (5)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 (6)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 (7)由以提高运行的安全、经济、效率为完成向管理、服务的自动化扩展,例如MIS(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力系统已成为一个计算机(Computer)、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和电力装备及电力电子(Power System Equiqments and Power Electronics)的统一体,简称为“CCCP”。其内涵不断深入,外延不断扩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直接可观可测的范围越来越广,能够闭环控制的对象越来越丰富。 二、具有变革性重要影响的三项新技术 1.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 电力系统的控制研究与应用在过去的40多年中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基于传递函数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阶段;线性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及多机系统协调控制阶段;智能控制阶段。电力系统控制面临的主要技术困难有: (1)电力系统是一个具有强非线性的、变参数(包含多种随机和不确定因素的、多种运行方式和故障方式并存)的动态大系统。 (2)具有多目标寻优和在多种运行方式及故障方式下的鲁棒性要求。 (3)不仅需要本地不同控制器间协调,也需要异地不同控制器间协调控制。 智能控制是当今控制理论发展的新的阶段,主要用来解决那些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特别适于那些具有模型不确定性、具有强非线性、要求高度适应性的复杂系统。 智能控制在电力系统工程应用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其具体应用有快关汽门的人工神经网络适应控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励磁、电掣动、快关综合控制系统结构,多机系统中的ASVG(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的自学习功能等。 2.FACTS和DFACTS (1)FACTS概念的提出

乙炔压缩机技术规格书

乙炔压缩机技术规格书 1 总则 1.1 范围 1.1.1本规定是为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采用无汞新工艺改造年产40万吨PVC装置节能减排项目一期工程年产20万吨VCM装置乙炔压缩机成套设备的设计、制造、选材、检验、试验、装运、供货范围、性能保证、卖方图纸和资料等方面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凡对于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系统的某些必备要求而未列入本规定者,也属于本技术规定的范围,并连同询价书1501-10-00-MP-MR-105 (2 台)、订货合同和数据表一起,提出了对液环压缩机、驱动机及辅助设备在设计、制造、检验、试验、验收等方面的最基本要求。 1.1.2卖方对本规定的严格遵守并不意味着可以解除其对机组及辅助设备的正确设计、选材、制造等以及满足规定的操作工况所应承担的责任。卖方应根据其经验进行合适的设计、选材、制造并提供一套能符合数据表中所规定操作工况要求的机组及辅助设备。机组在可靠性前提下,兼顾其适用性和经济性。 1.2 标准和规范 1.2.1 液环压缩机机组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验收应遵循以下标准和规范 API681-1996(R2002)石油、化学和气体工业用液环压缩机和压缩机(第1版) PI682-2004 用于离心泵和回转泵的泵-轴封系统(第3版) SH/T3162-2011 石油化工液环压缩机和压缩机工程技术规范 ISO21049-2004 用于离心泵和回转泵的泵-轴封系统 ISO5199-2002 离心泵技术条件(Ⅱ级) 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150.1~150.4-2011 压力容器 GB151-1999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 HG/T20615-2009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美洲体系)Class 系列 ISO 1940-1:2003 机械振动-刚性转子平衡质量要求第1 部分:允许残余不平衡测定 ISO 1940-2:1997 机械振动-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2 部分:平衡误差 GB755-2008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JBT7565.1~6-2004 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GB18613-2012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第1 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3836.2-2010 爆炸性环境第2 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GB3836.3-2010 爆炸性环境第3 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GB12241-2005 安全阀一般要求 GB12242-2005 压力释放装置性能试验规范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陈祖耀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陈祖耀 发表时间:2018-07-31T10:35:09.7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作者:陈祖耀[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国网福鼎市供电公司福建宁德 3552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实现了电力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电力传输系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已渗透到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本文介绍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引言 中国目前电力严重短缺。如何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实现电力系统的全行业遥控,遥测,遥调,遥信和遥控,已成为保证电力系统高效,安全,可持续运行的重要课题。就目前的发展趋势而言,电网的不断发展,电网运行管理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为确保电力生产安全有序发展,有必要进一步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中国电力系统,以促进中国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 1电力系统自动化内涵 电力系统一般由发电,输电,变电站,供电等几个环节联结起来,各控制系统有自己的联系。电力系统自动化不仅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可以减少电力系统工人的数量,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事故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性能,电网管理和维护快捷方便。最重要的是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有效防止电力系统事故,如大面积停电等严重连锁事故,确保电力支持经济运行稳定可靠,意义长远而深远。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特点是:电力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具有模型不确定性和强非线性;电力系统需要高度的适应性;电力系统自动化难以控制的不确定因素多因素。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困难包括: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多目标优化和多工作模式下故障条件下的稳健性;单个链路上更多的电力系统链路和控制需要该链路和其他链路的协调和配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调度系统,配电网系统和变电站系统。电力调度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应用是电荷预测,发电规划,网络拓扑分析,电力系统状态评估,暂态静态安全分析和自控发电等功能。配电系统中的有线通信促进了内部信息的交换,并提高了实时控制的性能,稳定性,效率和可靠性。变电站系统自动化技术可以收集来自电源线的实时参数,如电流,电压和电抗。通过对主控终端的分析,可以对远端供电设备进行调整,以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保证供电质量。同时,我们可以分析电力需求的趋势,预测趋势并更好地调配电力。 2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探讨分析 2.1无线技术 无线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具有高度的信息共享,还可以减少线路的铺设。目前有很多无线技术,但由于无线信号在空间传输过程中所携带的带宽,无线信号的物理障碍,抗干扰,可扩展性和投资成本的易感性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适合的电力只有几种自动化。用户根据无线技术的环境选择适当的无线技术。目前的无线技术主要是GPRS/GSM,ZIEBB,WIMAX,WIFI和AdHoc 网络,但现在发展最快的网络是WIMAX和WIFI,因为它们在带宽和安全性方面更好,灵活性高,成本更低。 2.2信息化技术 电力信息化是电力自动化的核心,包括发电,调度自动化和管理信息自动化。配备电脑监控系统的发电厂和变电站,实现少数值班人员甚至无人值班,可以改善电厂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监控系统。 2.3信息安全技术 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电力。电力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对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目前尚未解决。尽管电力系统不太可能发生故障,但如果发生故障,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在我国,电力系统发生重大事故。现在我们局已经试点建设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力系统故障的发生,减少停电造成的损失。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电力系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发展规模,三峡电站,西电东送等一系列重大电网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电网安全,设备安全,电力工作者被提出更高的更新要求。 2.4传动技术 动力传动技术主要是实现变频调速,主变频器实现变频调速。变频器是节能减排的首选,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和技术上也相当成熟。由于其在节能降耗方面的作用,变频器已成为电力行业改革技术的首要目标。ABB目前是该行业最大的电力自动化领导者,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变压器制造基地和绝缘子制造中心。该公司的变频器,PLC,仪器仪表等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现状 3.1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现代电网调度自动控制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信息进行监测,采集和分析,完成系统的高效运行。电网调度自动化操作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保证电网运行的质量和可靠性,实现电能的充足供应,使人们需求得到满足。在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同时,能源损失最小化,保证了电源的经济和环保,实现了节能。 3.2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络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程度和配电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实现了配电网主站,变电站和轻轨终端三层结构,配电网发展,通信传输速度有保证,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得到提高。加强系统继电保护控制,减少大面积停电现象,保证供电,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优化电网事故快速消除机制,科学事故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停电时间明显缩短;电力公司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的控制,使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更加方便了解;正常值班模式被打破,无人值班的电厂出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3.3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变电站系统实现了对二次系统的监控。通过功能设计的优化和科学综合系统的协调,可以方便地收集设备的运行信息。 4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展望

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招标技术规格书

********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 招标技术规范书 2016年6月

目录

1.总则 1.1. 项目概述 *****唯一超五星级酒店,总投资4亿元,共26层,规划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low-E玻璃)与石材相结合的形式,建成以后将是驻马店的标志性建筑! 1.2. 总体目标与定位 本次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基于实现酒店管理自动化、安防自动化、数字化、管理信息化的设计理念,工程涉及整个驻马店爱克建国酒店,主要针对酒店智能化系统设计,同时考虑与其他楼栋的系统配合界面及相关专业的协调问题。 本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将具有充分的可靠性、先进性、使之能够充分满足酒店的需要,并能满足业务扩展和升级需要,使该酒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能够保持先进地位。 本智能化系统既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亦应具有好的性能价格比,同时设计应遵守国家及本地的有关规定并符合酒管集团建设标准,从而提供酒店的整体定位和市场竞争力。1.3. 设计标准及规范 ?用户需求书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2008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2006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T50343-200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200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348-200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6-5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09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实现了电力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输变电系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已经深入到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一、概述 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电力系统智能控制的实现是电力系统完整控制的重要标志。电力系统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自动化技术的支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建国之初就有了初步的发展,并保持了快速的发展趋势,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计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

技术支持。 2.1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网调度的现代化自动控制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信息进行监测、收集和分析,并完成系统操作的高效进行。电网的调度自动化操作,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确保了电网运行的质量和可靠性,实现了电能的充分供应,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1]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同时,将能源损耗达到最低,确保了供电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实现了电能的节约。 2.2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络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配电网络的自动化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系统的现代化和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实现了配电网主站、子站和光线终端组成的三层结构,配电系统网络化的发展,使通信传输的速度得到保障,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得到提高。系统的继电保护控制得到加强,大面积停电现象减少,电力供应得到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电网事故快速排除机制得到优化,科学的事故紧急应对机制得以建立,故障停电时间明显缩短;电力企业对电力系统的掌控能力加强,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了解更加便利;常规的值班方式被打破,无人职守电站得以出现,工作人员的效率大大提高。[2]

天然气压缩机技术规格书

天然气压缩机技术规格书 编制:李伟 校对: 审核: 批准: 有限公司

1 设备名:天然气压缩机 2 技术参数: 1、公称容积流量m 3/min :2.75(450Nm 3 /h) 2、吸气压力Mpa (G ):0.2-0.4 3、排气压力Mpa (G ):1.0 4、吸气温度℃:≤40 5、排气温度℃:≤155 6、输气温度℃:≤60 7、冷却方式:自带水冷 8、噪声声压级dB(A):≤85 9、振动烈度mm/s :≤28 10、安装方式:有基础 11、配备动力:变频电机;电源(380V 50Hz ) 12、变频器:按制造厂标准 13、控制柜:按制造厂标准 3 功能要求: 压缩机容量450 Nm 3/h ,采用变频控制,运行压力0.85-1.0Mpa ,当储罐压力降到0.85Mpa 时,压缩机全速工作,随着压力上升,压缩机转速减慢,当储罐压力上升到1.0Mpa 时,压缩机转速趋近于0,如压力继续升高至1.1Mpa ,压缩机停机。压缩机出口压力为1.0MPa 。 电机及其他检测设备均要采用隔爆产品,适用于现场环境。本工程所选用压缩机为撬装式压缩机,其主要的功能见表2.1。 表2.1 撬装式压缩机系统的主要功能表 电气、控制系统 机组电气控制柜为变频启动,防爆柜,对压缩机组的控制统一设计。可对压缩机实现电动机过载、短路、压缩机油压低、进气压力低、排气压力高自动保护。当储罐压力

高于1.1Mpa时实现回流,压力达到1Mpa时降速变频,调节气量,满足整套系统平稳进行试验,确保柴油机试验时不会因为气体的压力波动影响试验效果。 电气系统工作条件: 电气PLC系统在下列条件下能可靠工作 ?环境温度:-5℃~55℃ ?日平均湿度:< 90% (平均气温25℃) 压缩机保护停机汇总表 所有仪表和电器配套能在爆炸危险场所区中安全可靠使用。压缩机现场配有仪表板,仪表板装有进气压力表、一二级排气压力表、压缩机油压表、压缩机现场设有防爆启停按钮和各级温度显示。 仪表选型总的要求:所有的压力表均为耐震表,压力表为刻度盘指示;所有的温度表都为刻度显示;所有仪表的选择应满足Ⅱ级防爆区的要求,应符合危险II区防爆等级要求。安全阀及排污口留有引管接口,方便用户接至安全地方。 4 要求的供货范围 压缩机组应包含压缩机、变频电机、变频器、共用底架、气管路、一二级安全阀、一二级冷却器、一级油水分离器、防爆按钮、防爆接线盒、鼓风机、防爆隔音方舱、进出口阀件(电磁阀、截止阀等),燃气泄漏监测仪,电气控制柜,仪表、随机备件、出厂文件等。 5 工作范围 供货方负责机组的制造、发货、运输、卸载、安装及现场管道的对接。压缩机机组为固定式有基础,机组所有部件安装在同一底架上,安装运输简捷方便。安装尺寸:见附图“基础图”(基础已做好)。 6 资料 供货方需提供认可资料、工作资料、完工资料、使用维护说明书、主要材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安全证等。

电力系统自动化未来发展方向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1.电网调度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组成部分由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汁算机网络系统、工作站、服务器、大屏蔽显示器、打印设备、通过电力系统专用广域网连结的下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调度范围内的发电厂、变电站终端设备等构成。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是电力生产过程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电网运行安全分析、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电力负荷予测、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经济调度并适应电力市场运营的需求等。 2.变电站自动化。电力系统中变电站与输配电线路是联系发电厂与电力用户的主要环节。变电站自动化的目的是取代人工监视和电话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对变电站的监控功能,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变电站自动化的内容就是对站内运行的电气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监视和有效控制,其特点是全微机化的装置替代各种常规电磁式设备;二次设备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尽量采用计算机电缆或光纤代替电力信号电缆;操作监视实现计算机屏幕化;运行管理、记录统计实现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除了满足变电站运行操作任务外还作为电网调度自动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生产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3.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DCS)。 过程控制单元(PCU)由可冗余配置的主控模件(MCU)和智能l/O模件组成。MCU模件通过冗余的l/O总线与智能l/O模件通讯。PCU直接面向生产过程,接受现场变送器、热电偶、热电阻、电气量、开关量、脉冲量等信号,经运算处理后进行运行参数、设备状态的实时显示和打印以及输出信号直接驱动执行机构,完成生产过程的监测、控制和联锁保护等功能。 运行员工作站(OS)和工程师工作站(ES)提供了人机接口。运行员工作站接收PCU发来的信息和向PCU发出指令,为运行操作人员提供监视和控制机组运行的手段。工程师工作站为维护工程师提供系统组态设置和修改、系统诊断和维护等手段。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总的发展趋势 (一)当今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正趋向于 1、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优化、适应化、智能化、协调化、区域化发展。 2、在设计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对多机系统模型来处理问题。 3、在理论工具上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控制理论。 4、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机、电力电子器件和远程通信的应用。 (二)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则趋向于 1、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 2、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 3、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 4、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 5、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 2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由单个元件向部分区域及全系统发展,例如SCADA(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的发展和区域稳定控制的发展;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由以提高运行的安全、经济、效率为目标向管理、服务的自动化扩展,例如MIS(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三、具有变革性重要影响的三项新技术 (一)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 电力系统的控制研究与应用在过去的40多年中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基于传递函数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阶段;线性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及多机系统协调控制阶段;智能控制阶段。电力系统控制面临的主要技术困难有:1、电力系统是一个具有强非线性的、变参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

第1章通信系统 10.1 概述 1)对于本技术规格书要求,承包人应逐项做出实质性响应,对于功能要求条款,应给出简要的实现方式或解决方案,对于技术规格条款,应给出实际具体指标。如有与标书指标不同之处要做出详细说明。 2)无论本技术要求书有无明确规定,承包人都有责任使本工程的系统功能与管理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发包人对通信系统使用功能的需要,符合现行ITU标准。 3)承包人所推荐的各系统设备的性能及特性应符合信息产业部及国家无线电委员会的现行及最新标准及GMDSS及ITU-R标准。 4)承包人应分别列出各系统设备的主要项目清单,包括主设备、辅助设备、安装材料等。 5)承包人提供的各系统设备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即除了必要的主设备外,必须的辅助设备,包括各种相关的接口、各种软件、直流电源设备、配线设备、内部连接线缆及插接头单元、安装工具也应提供。 6)承包人所提供的主设备的处理能力计算应满足最终容量需求,将来扩容时可以不增加处理器的硬件。 7)承包人的责任:承包人应负责系统设备的供货、安装指导、测试、开通、并负责机房及接地等辅助设施的施工,对发包人技术人员的培训。 8)承包人的技术建议书应包括下列内容(各单项设备分别单列) (1)对技术规格书内容的逐项答复。 (2)各单项系统设备的详细介绍。 (3)设备计算及设备数量表。 (4)硬件描述,包括:功能、指标、系统原理,系统结构、电路连接图、错误的判断和恢复等。 (5)软件描述,包括:功能、开发工具、运行方法等。 (6)接口描述,包括:接口类型、电气特性、信令、数据格式等。 (7)完整的系统装配图,包括设备尺寸、设备重量、相关接口、安装位置及空间、线缆走向等。 (8)机房设备布置图及联网方式图。 (9)辅助设备的介绍。 (10)其它技术资料。 (11)系统设备介绍和其它技术资料中至少应包括。 a.系统主体结构。 b.系统设备性能。 c.信号及信令方式。 d.软件系统。 e.操作与维护。

乙炔气柜技术规格书

乙炔气柜 技术规格书 一、主要特点 乙炔气柜是用于平衡发生器的气量与压缩机吸气量在单位时间内的不平衡,稳定压缩机的吸气量。结构形式为水槽式(湿式)贮气柜,由水槽,钟,罩,导轨三部分组成,乙炔气柜由水槽、活动塔节(钟罩) 、溢流装置、安全罩帽、外部导向装置、内部导向装置、配重块和水槽盘梯等组成。水槽是固定的,充满水以封住气体,各塔节是上、下活动的。本气柜有一节塔节,其上升高度取决于钟罩内气体储存量。当气体储存量增加,钟罩开始上升,以增加气体储存空间,直至钟罩上升到最高位置。 二、主要技术参数:

三、关键性技术指标 1、设计压力 (1)气柜的设计压力取气柜的工作压力。 (2)气柜的工作压力等于气柜工作时的气体最高压力,即气柜活动节全升起至最大高度时的气体压力。 (3)水槽的设计压力等于所计算处至水槽溢流面的液柱静压力。 2、风荷载、雪荷载、活荷载、恒载、地震荷载、荷载组合的计算按照HG 20517-92《钢质低压湿式气柜》中~中规定计算荷载的设计。 3、材料的一般规定 (1)气柜用钢应符合所列的相应标准或技术条件。制造部门必须取得钢厂的合格证明书,如来料证明书不全或制造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应对钢材进行复验。 (2)钢材应用平炉、电炉或纯氧顶吹转炉炼制,不应采用酸性转炉钢。 (3)气柜壳体金属材料的设计温度取内部介质的最低温度,或建柜地区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加10℃的两者中较 低值。地区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见HG 20517-92《钢质低压湿式气柜》中附录A。 (4)气柜外部结构型钢的设计温度取建柜地区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

(5)标准HG 20517-92《钢质低压湿式气柜》和JBT 8856-2001 《溶解乙炔设备》未能包括的特殊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 (6)钢板、钢管、型钢、锻件、铸件、螺栓、螺母和焊条应符合HG 20517-92《钢质低压湿式气柜》中~条款的规定。 4、许用应力、焊缝系数、许用长细比、壁厚附加量应符合HG 20517-92《钢质低压湿式气柜》中~条款的规定。 5、一般规定 (1)设计条件:气柜公称容积、工作压力、储存介质及有关特性(包括重度、腐蚀性等)、气体最大流量或进出气管的尺寸和形式、基本风压值、基本雪压、地震设计烈度、地区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必要时(当水槽内采用隔离液时)尚须了解地区降雨强度和所有附件的大小、连接尺寸、数量、型式和安装位置均应符合HG 20517-92《钢质低压湿式气柜》中的规定。 (2)选型:螺旋导轨的特点、外导架直导轨的特点、无外导架直导轨的特点应符合HG 20517-92《钢质低压湿式气柜》中的规定。 (3)基本参数的确定:径高比(水槽直径比柜体总高度)D:H、气柜活动节结束n、塔节间隙△r、水封柱圈、安全罩帽插入水中深度、活动节升起的极限高度符合HG 20517-92《钢质低压湿式气柜》中的规定。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学习中心/函授站_ 姓名学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7学年下学期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期末考试试题 (综合大作业) 考试说明: 1、大作业于2017年10月19日下发,2017年11月4日交回; 2、考试必须独立完成,如发现抄袭、雷同均按零分计; 3、答案须手写完成,要求字迹工整、卷面干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当导前时间脉冲后于导前相角脉冲到来时,可判定()。 A.频差过大B.频差满足条件 C.发电机频率高于系统频率D.发电机频率低于系统频率 2.线性整步电压的周期与发电机和系统之间的频率差()。 A.无关 B.有时无关 C.成正比关系 D.成反比关系 3.机端直接并列运行的发电机的外特性一定不是()。 A.负调差特性 B.正调差特性 C.无差特性 D.正调差特性和无差特性 4.可控硅励磁装置,当控制电压越大时,可控硅的控制角 ( ),输出励磁电流()。 A.越大越大 B.越大越小 C.越小越大 D.越小越小 5. 构成调差单元不需要的元器件是()。 A.测量变压器B.电流互感器 C.电阻器D.电容器 6.通常要求调差单元能灵敏反应()。 A.发电机电压B.励磁电流 C.有功电流D.无功电流 7.电力系统有功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曲线是()。

A.单调上升的B.单调下降的 C.没有单调性的D.水平直线 8.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的动作延时一般为()。 A.0.1~0.2秒B.0.2~0.3秒 C.0.5~1.0秒D.1.0~1.5秒 9.并联运行的机组,欲保持稳定运行状态,各机组的频率需要()。 A.相同B.各不相同 C.一部分相同,一部分不同D.稳定 10.造成系统频率下降的原因是()。 A.无功功率过剩B.无功功率不足 C.有功功率过剩D.有功功率不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远方终端 2.低频减负荷装置 3.整步电压 4.准同期 5.AG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低频减负荷装置的___________应由系统所允许的最低频率下限确定。 2. 在励磁调节器中,设置____________进行发电机外特性的调差系数的调整,实际中发电机一般采用____________。 3.滑差周期的大小反映发电机与系统之间的大小,滑差周期大表示。 4.线性整步电压与时间具有关系,自动准同步装置中采用的线性整步电压通常为。 5.微机应用于发电机自动准同步并列,可以通过直接比较鉴别频差方向。 6.与同步发电机励磁回路电压建立、及必要时是其电压的有关设备和电路总称为励磁系统。 7.直流励磁机共电的励磁方式可分为和两种励磁方式。 8.可能造成AFL误动作的原因有“系统短路故障时造成频率下降,突然切成机组或、供电电源中断时。 9.积差法实现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调节时,由于,造成调频过程缓慢。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断路器合闸脉冲的导前时间应怎么考虑?为什么是恒定导前时间? 2.电压时间型分段器有哪两种功能? 3. 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为什么要分级动作? 五、综合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用向量图分析发电机并列不满足理想准同步条件时冲击电流的性质和产生的后果?六、计算题(共15分) 某电厂有两台发电机在公共母线上并联运行,1#机组的额定功率为30MW,2#机组的额定功率为60MW。两台机组的额定功率因数都是0.8,调差系数均为0.04。若系统无功负荷波动,使得电厂的无功增量是总无功容量的20%,试问母线上的电压波动是多少?各机组承担的无功负荷增量是多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