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ZBL-R650混凝土钢筋检测仪

ZBL-R650混凝土钢筋检测仪

ZBL-R650混凝土钢筋检测仪
ZBL-R650混凝土钢筋检测仪

基础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

基础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施工方案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基础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 一、概况 本工程所处位置属于山西古县西山鸿兴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原煤仓工程,土质结构主要为自然淤积的页岩、碎石、泥渣和河卵石加沙及少量的粉砂,密度小、含水率较大、地耐力较小;为了满足主体结构的要求设计单位将本工程基础设计为机械成孔、钢筋混凝土砂岩灌注桩基础,因地形限制,经变更调整后确定为115个桩,根据地质资料显示桩长应在22—25m之间,桩长较深,此部位容易出现塌孔现象,其他部位均为淤积泥渣,桩长较短塌孔几率较小。 二、施工工艺 根据本区域土层状况结合设计要求和以往的施工经验,本工程的基础灌注桩应采用冲锤钻孔、泥浆护壁进行湿法成孔;使用密封导管水下浇筑混凝土。 三、工序 桩孔定位→复核轴线定位验收→钻机就位→制备泥浆→开钻至设计标高→清孔→下钢筋笼→下导管→浇混凝土→破桩 四、施工技术要点(定位检查保证不偏不歪、泥浆稠度、粘度、清孔沉渣厚度、钢筋笼保护层厚度、导管密封、离孔底高度、埋深、混凝土质量) 1.本工程根据地勘资料得知土层为杂填土、淤泥、砂卵层,因此在施工中要控制泥浆密度在~cm3之间。

2.清渣:采用泥浆导管循环清渣,在清渣时必须备足泥浆及时补充,确保桩孔中浆面稳定。必要时要进行二次清空,孔底沉渣厚度≤100mm,清空完毕后,应连续不断的浇筑混凝土。 3.放置钢筋笼:钢筋笼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护层厚度为 50mm,调放钢筋笼要多点起吊,使钢筋笼垂直对准桩孔中心,缓慢准确吊放到设计深度。应检查钢筋笼是否垂直居中,符合要求立即灌注混凝土,以防塌孔。 4.混凝土灌注: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是灌注桩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保证要做到以下几点: (1)、采用直径225mm的刚性导管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导管要求连接密封良好,导管底部下至距孔底30~50mm。 (2)、混凝土拌制必须严格按试验配合比进行配料搅拌,搅拌不少于三分钟,塌落度控制在180~200mm。首次封管必须备够充足的料,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一般2000~6000mm为宜,否则不能提拔导管。混凝土浇筑因连续浇筑中间不能停歇。 五、质量保证措施(管理方、施工方人的力度,管理制度) 1.加强技术管理,认真熟悉图纸、按照规范施工,做好桩位测量、放线和引测定位工作,保证不因技术性差错造成返工或质量事故。 2.落实各级、各岗位责任,技术员做好技术交底和指导工作,施工员、班组长应以服从技术管理为理念组织施工,质量员及时做好三检和隐蔽验收工作。

结构的自防水

摘要:目前在我国城市的基建项目中,地下工程的数量及面积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增加,尤其在民用建设项目的建设中,由于土地价格的上升,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高层建筑随之增多,而一般的高层建筑均设置地下室,另外利用公园、广场、绿地等修建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工程也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关键词: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 1、卫生间防水由谁来做? 现在卫生间防水都是由泥工在做,由于泥工没有受过专业的防水培训,对防水材料、施工要点及防水的注意事项不明确。认为只要拿了材料做上就好了,其实很多防水涂料是双组份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比搅拌才能施工;因此产生装修后还是渗漏的现象。防水施工有一套规范的程序要求,不是拿了材料就做的;所以应该请专业的防水公司和专业防水施工人员来施工。 为了保证地下工程在峻工后的正常使用,以及减少维护费用,解决好地下工程的防渗漏工作是关键。通过对一些地下工程施工过程及竣工后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造成地下工程渗漏的主要原因就是防水层质量不可靠,而混凝土自身又存在诸多问题,使抗渗能力大打折扣。防水层质量不过关,主要是材料方面和施工方面的原因,也有设计方面的问题。笔者主要从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渗能力的方面进行探讨。 按防水工程的重要性,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四级,不管哪个防水等级,结构自防水

是根本防线,因此在施工中分析影响防水混凝土自防水效果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改善混凝土自身的抗渗能力,成为施工人员关注的重点。 防水混凝土的自防水效果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混凝土防水剂的选择及配合比的设计:2、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及准确计量;3、施工中的振捣及细部结构(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钢筋撑角、穿墙管、穿墙螺栓、桩头等)的处理;4、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及拆模后的养护。 一、防水剂的选择及配合比的设计,为了提高自防水混凝土的抗渗能力,人们在防水材料的研究上倾注了巨大的精力,防水材料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如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研制成功的U型膨胀剂就是一种良好的防水抗渗材料。在混凝土中掺入l0%一14%U型膨胀剂,能使得混凝土抗渗能力提高1—2倍,达S30,因此选择一种应用成熟的、效果较好的混凝土防水剂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成功的前提。 选择了性能良好的膨胀剂。还必须选择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进行配合比设计时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水泥用量≥300kg/m’,砂率宜为35—45%,水灰比≤O.55,入泵坍落度不宜大于140mm。另外,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必须考虑路途远近及道路运输状况,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避免浇筑过程中出现冷缝,并推迟水泥水化热峰值出现时间,减小温度裂缝。 2、变形缝的施工为避免止水带局部出现卷边或接头粘接不牢,在施工中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①选购止水带时应按图纸要求选购长度能够满足底板加两侧墙板的长度尺寸,如长度不能满足要求而需接长时,可采用氯丁型801胶结剂粘结,并用木制的夹具夹紧,最好采用热挤压粘结方法,以保证粘结效果。②止水带安装过程中的支模和其他工序施工中,要注意不应有金属一类的硬物损伤止水带。③浇注混凝土时,应先将底板处的止水带下侧混凝土振捣密实,并密切注意止水带有无上翘现象;对墙板处的混凝土应从止水带两侧对称振捣,并注意止水带有无位移现象,使止水带始终居于中间位置。④为便于施工,变形缝中填塞的衬垫材料应改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沥青浸泡过的木丝板。

如何在ANSYS中模拟钢筋混凝土的计算模型

如何在ANSYS中模拟钢筋混凝土的计算模型 最近做了点计算分析,结合各论坛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就一些问题探讨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关于模型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根据钢筋的处理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即分离式、分布式和组合式模型。考虑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和滑移,则采用引入粘结单元的分离式模型;假定混凝土和钢筋粘结很好,不考虑二者之间的滑移,则三种模型都可以;分离式和分布式模型适用于二维和三维结构分析,后者对杆系结构分析比较适用。裂缝的处理方式有离散裂缝模型、分布裂缝模型和断裂力学模型,后者目前尚处研究之中,主要应用的是前两种。离散裂缝模型和分布裂缝模型各有特点,可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选择使用。随着计算速度和网格自动划分的快速实现,离散裂缝模型又有被推广使用的趋势。 就ANSYS而言,她可以考虑分离式模型(solid65+link8,认为混凝土和钢筋粘结很好,如要考虑粘结和滑移,则可引入弹簧单元进行模拟,比较困难!),也可采用分布式模型(带筋的solid65)。而其裂缝的处理方式则为分布裂缝模型。 二、关于本构关系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可以分为线弹性、非线性弹性、弹塑性及其它力学理论等四类,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非线性弹性和弹塑性本构关系,其中不乏实用者。混凝土破坏准则从单参数到五参数模型达数十个模型,或借用古典强度理论或基于试验结果等,各个破坏准则的表达方式和繁简程度各异,适用范围和计算精度差别也比较大,给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就ANSYS而言,其问题比较复杂些。 1 ANSYS混凝土的破坏准则与屈服准则是如何定义的? 采用tb,concr,matnum则定义了W-W破坏准则(failure criterion),而非屈服准则(yield criterion)。W -W破坏准则是用于检查混凝土开裂和压碎用的,而混凝土的塑性可以另外考虑(当然是在开裂和压碎之前)。理论上破坏准则(failure criterion)和屈服准则(yield criterion)是不同的,例如在高静水压力下会发生相当的塑性变形,表现为屈服,但没有破坏。而工程上又常将二者等同,其原因是工程结构不容许有很大的塑性变形,且混凝土等材料的屈服点不够明确,但破坏点非常明确。 定义tb,concr matnum后仅仅是定义了混凝土的破坏准则和缺省的本构关系,即W—W破坏准则、混凝土开裂和压碎前均为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而开裂和压碎后采用其给出的本构关系。但屈服准则尚可另外定义(随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如tb,MKIN,则定义的屈服准则是Von Mises,流动法则、硬化法则也就确定了)。 2 定义tb,concr后可否定义其它的应力应变关系 当然是可以的,并且只有在定义tb,concr后,有些问题才好解决。例如可以定义tb,miso,输入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多折线实现),这样也就将屈服准则、流动法则、硬化法则等确定了。 这里可能存在一点疑问,即ANSYS中的应力应变关系是拉压相等的,而混凝土材料显然不是这样的。是的,因为混凝土受拉段非常短,认为拉压相同影响很小,且由于定义的tb,concr中确定了开裂强度,所以尽管定义的是一条大曲线,但应用于受拉部分的很小。 三、具体的系数及公式 1 定义tb,concr时候的两个系数如何确定? 一般的参考书中,其值建议先取为0.3~0.5(江见鲸),原话是“在没有更仔细的数据时,不妨先取0.3~0. 5进行计算”,足见此0.3~0.5值的可用程度。根据我的经验和理由,建议此值取大些,即开裂的剪力传递系数取0.5,(定要>0.2)闭合的剪力传递系数取1.0。支持此说法的还有现行铁路桥规的抗剪计算理论,以及原公路桥规的容许应力法的抗计剪计算。 2 定义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单向应力应变曲线很多,常用的可参考国标混凝土结构规范,其中给出的应力应变曲线是二次曲线+直线的下降段,其参数的设置按规范确定即可。当然如有实测的应力应变曲线更好了。

基础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

基础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

基础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 一、概况 本工程所处位置属于山西古县西山鸿兴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原煤仓工程,土质结构主要为自然淤积的页岩、碎石、泥渣和河卵石加沙及少量的粉砂,密度小、含水率较大、地耐力较小;为了满足主体结构的要求设计单位将本工程基础设计为机械成孔、钢筋混凝土砂岩灌注桩基础,因地形限制,经变更调整后确定为115个桩,根据地质资料显示桩长应在22—25m之间,桩长较深,此部位容易出现塌孔现象,其他部位均为淤积泥渣,桩长较短塌孔几率较小。 二、施工工艺 根据本区域土层状况结合设计要求和以往的施工经验,本工程的基础灌注桩应采用冲锤钻孔、泥浆护壁进行湿法成孔;使用密封导管水下浇筑混凝土。 三、工序 桩孔定位→复核轴线定位验收→钻机就位→制备泥浆→开钻至设计标高→清孔→下钢筋笼→下导管→浇混凝土→破桩 四、施工技术要点(定位检查保证不偏不歪、泥浆稠度、粘度、清孔沉渣厚度、钢筋笼保护层厚度、导管密封、离孔底高度、埋深、混凝土质量) 1.本工程根据地勘资料得知土层为杂填土、淤泥、砂卵层,因此在施工中要控制泥浆密度在1.2~1.3g/cm3之间。

2.清渣:采用泥浆导管循环清渣,在清渣时必须备足泥浆及时补充,确保桩孔中浆面稳定。必要时要进行二次清空,孔底沉渣厚度≤100mm,清空完毕后,应连续不断的浇筑混凝土。 3.放置钢筋笼:钢筋笼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护层厚度为50mm,调放钢筋笼要多点起吊,使钢筋笼垂直对准桩孔中心,缓慢准确吊放到设计深度。应检查钢筋笼是否垂直居中,符合要求立即灌注混凝土,以防塌孔。 4.混凝土灌注: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是灌注桩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保证要做到以下几点: (1)、采用直径225mm的刚性导管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导管要求连接密封良好,导管底部下至距孔底30~50mm。 (2)、混凝土拌制必须严格按试验配合比进行配料搅拌,搅拌不少于三分钟,塌落度控制在180~200mm。首次封管必须备够充足的料,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一般2000~6000mm为宜,否则不能提拔导管。混凝土浇筑因连续浇筑中间不能停歇。 五、质量保证措施(管理方、施工方人的力度,管理制度) 1.加强技术管理,认真熟悉图纸、按照规范施工,做好桩位测量、放线和引测定位工作,保证不因技术性差错造成返工或质量事故。 2.落实各级、各岗位责任,技术员做好技术交底和指导工作,施工员、班组长应以服从技术管理为理念组织施工,质量员及时做好三检和隐蔽验收工作。 3.把好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验收关,进场材料必须按要求进行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17 地下防水工程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防水领域的法制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正在逐步完善。遵循国家标准规范、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是保证地下防水工程质量的关键。 “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是我国建筑防水技术发展至今的实践经验总结。地下防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这一原则,并根据建筑功能及使用要求,按现行规范正确划定防水等级,合理确定防水方案。 现行规范规定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及其相应的适用范围见表17-1;地下工程防水设防要求见表17-2及表17-3。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及其适用范围表17-1

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明挖法地下工程防水设防表17-2 实用文档 3

实用文档 4

从表17-2可以看到,根据地下防水工程的特点及环境要求,坚持多道设防、刚柔相济、扬长避短、综合防治的作法是十分必要的。片面地单一设防,出现渗漏,再耗资堵治,则会导致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双重巨大损失。 目前,地下防水工程应用技术正由单一防水向多道设防、刚柔并举方向发展;刚性防水材料从普通防水混凝土向高性能、外加剂纤维抗裂以及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方向发展;柔性防水材料从普通纸胎沥青油毡向聚酯胎、玻纤胎高聚物改性沥青以及合成高分子片材方向发展;防水涂料和密封防水材料也从沥青基向高聚物改性沥青、高分子以及聚合物无机涂料方向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促使我国地下防水应用技术水平有新的飞跃和提高。 17-1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以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而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称之为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它兼具承重、围护功能,且可满足一定的耐冻融和耐侵蚀要求。随着混凝土工业化、商品化生产和与其配套的先进运输及浇捣设备的发展,它已成为地下防水工程首选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广泛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的建(构)筑物。例如地下室、地下停车场、水池、水塔、地下转运站、桥墩、码头、水坝等。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不适用于以下情况:允许裂缝开展宽度大于0.2mm的结构、遭受剧烈振动或冲击的结构、环境温度高于80℃的结构,以及可致耐蚀系数小于0.8的侵蚀性介质中使用的结构。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可采用不同品种的混凝土进行浇筑。 防水混凝土应用技术发展至今已获巨大进步,特别是在有效地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和抗裂性方面,一些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现将简况叙述如下: 20世纪50年代以德国提出获得最小孔隙率的骨料连续级配曲线为理论依据,采用骨料级配防水混凝土。但因其对级配要求十分严格,必须按曲线筛分大量石子,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不适合我国国情,难以推广。

钢筋混凝土梁的ansys分析

摘要 本文介绍ANSYS 模拟钢筋混凝土梁的过程,讨论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以及在 ANSYS 中的实现,给出了用分离式配筋方法对混凝土梁的分析的一般过程。并给出了详细的命令流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在力的作用下混凝土梁的塑形变形和裂缝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Ansys 混凝土梁 分离式配筋 The analysis of mechanics of a reinforced concrete based on ANSYS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SYS simulation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process, discus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the realization, and gives the ANSYS reinforcement method with separate the analysis of concrete beams of the general process. And gives the detailed command flow proces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ncrete beams, and discussed the concrete beam under the action of forces of the body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process. Keywords Ansys concrete beams reinforced separated 1 引言 由于钢筋混凝上材料性质复杂,使其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行为[1]。长期以来采用线弹性理论的设计方法来研究钢筋混凝上结构的应力或内力,显然不太合理,尽管有此理论是基于人量试验数据上的经验公式,还是不能准确反映混凝上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受力复杂的重要结构,必须采用三维钢筋混凝上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才能很好地掌握其力学性能。利用ANSYS 对钢筋混凝上结构弹塑性的仿真分析,可以对结构自开始受荷载直到破坏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获得不同阶段的受力性能。本文将以混凝土梁的弹塑性分析为例,介绍在Ansys 中分析材料非线性问题的具体实现方法。 2 问题介绍 如图所示的钢筋混凝土梁[2],横截面尺寸为200400b h mm mm ?=?,梁的跨度为3.0L m =,支座宽度为250mm 采用C20混凝土,梁内受拉纵筋3φ20,架立筋采用2φ12, 箍筋采用φ6@150,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5mm 。如图一。 图一 对于梁中所采用的所有钢筋,弹性模量为5 2.11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210MPa , 密度33 7.810/kg m ?,泊松比为0.3。

钢筋混凝土梁步骤

1、menu>preferences>选structural 2、定义单元类型。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1号单元定义 SOLID65,为混凝土模型,2号单元为PILE20,为钢筋模型,3号单元为PLANE42。 3、定义实常数,Menu>preprocessor>real constants> add/edit/delete,选PIPE20, OK,输入OD=18,WTHK=8.99定义受拉钢筋定义,单击OK。再定义受压钢筋和箍筋实常数OD=8,WTHK=3.99。再选SOLID65单元,单击OK,不填入数值,单击OK。 4、定义材料属性。 Menu>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 在对话框中选MATERIAL,并两次单击NEW MODEL1,增加两个材料模型,选material models number1,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 >structural >linear>elastic>isotropic,设置弹性模量2.4e4,泊松比0.2,OK。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structural>nonlinear>inelastic>non-metal plasticity>concrete,,前四个位置输入0.4,1.0,3,-1数值,OK。 选material models number2, 执行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 >structural >linear>elastic>isotropic,设置弹性模量2e5, 泊松比0.3, 执行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structural>nonlinear>inelastic>rate independent>kinematic hardening plasticity>bilinear,在yield stss中输入350,OK。选material models number3, 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 >structural >linear>elastic>isotropic,设置弹性模量2e5, 泊松比0.,25,执行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structural>nonlinear>inelastic>rate independent>kinematic hardening plasticity>bilinear, 在yield stss中输入200,OK。退出材料属性定义框。 5、建立半个模型的所有节点 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nodes>in actives cs,建节点1(0,0,0),节点9(150,0,0) 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nodes>fill between nds,选择1和9号节点,在弹出对话框中单击OK。 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opy>nodes>copy 选择所有节点,单击OK,在copy nodes框中,itime=11,dy=30,inc=9,OK. 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opy>nodes>copy ,选所有节点,单击OK,itime=19,dz=-75,inc=1000,OK,得到半个模型节点。6、创建受压钢筋和箍筋单元, type,2 real,2 mat,3 建立水平箍筋模型 *do,ii.11.16,1 e ,ii,ii+1 *enddo *do,ii,83,88.1 e , ii,ii+1 *enddo

浅谈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2021新版)

浅谈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2021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42

浅谈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2021新版) 我国自七十年代就利用灌注桩处理高层建筑基础和地质条件差的基础工程了。特别是近几年来,城市高层建筑增多,排水困难而起的基础下沉现象相当多,所以灌注桩基础越来越受到许许多多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青睐。经过我们在神华集团公司神府东胜煤田318个灌注桩和64口降水井的施工实践,没有出现任何技术和质量问题,总结了一套较完整的施工方法。 钢筋混凝土灌注是靠桩头和桩身共同承担荷载的一种基础,施工时应认真掌握其施工的每个环节,现以反循环钻机成孔泥浆护壁,水下灌注砼桩为例,介绍这种桩的施工方法。 反循环钻机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是: 钻孔→吊装钢筋笼→浇灌砼→抽出护筒成桩→处理桩头 一、钻孔

(一)挖泥浆池和制作泥浆 泥浆的作用是防止孔壁坍塌和对孔壁起保护作用,它既能使孔内的泥浆不致流入孔外,又能使孔外的水不致渗入孔内,它的具体要求为: 比重:1.3~1.5/Tm3 (用婆梅式比重计侧) 含沙率:≤4-8% 胶体含量:≥90% 塑性指数:IP>17 1、挖泥浆池 泥浆池应设至距桩位6-8米以外的空地为宜,坑口尺寸大约4×5M(也可根据钻机多少确定),深1.5M为宜,四周用红砖铺砌,坡度大约600左右,上抹20厚1:2.5的水泥砂浆。 泥浆池必须保证一次施工30~40个桩的排放和需求,否则钻孔时,既浪费泥浆,又太麻烦。 泥浆池施工完毕,应从桩位至泥浆池施工两条排浆循环沟,以

钢筋混凝土建模参考

!建模 finish$/clear$/prep7 ET,1,SOLID65 ET,2,LINK8 k,,60,210,0 k,,-60,210,0 k,,-60,-210,0 k,,-20,-210,0 k,,20,-210,0 k,,60,-210,0 k,,60,210,50 k,,-60,210,50 k,,-60,-210,50 k,,-20,-210,50 k,,20,-210,50 k,,60,-210,50 *do,j,0,58,1 *do,i,7+j*6,12+j*6,1 kgen,2,i,,,,,100,,, *enddo *enddo k,,60,210,6000 k,,-60,210,6000 k,,-60,-210,6000 k,,-20,-210,6000 k,,20,-210,6000 k,,60,-210,6000 *do,i,1,367,6 l,i,i+1 l,i+1,i+2 l,i+2,i+3 l,i+3,i+4 l,i+4,i+5 l,i+5,i *enddo *do,i,1,6,1 *do,j,i,i+360,6 l,j,j+6 *enddo *enddo !附加点 k,,100,250,0 k,,-100,250,0

k,,-100,-250,0 k,,100,-250,0 k,,60,250,0 k,,-60,250,0 k,,-60,-250,0 k,,60,-250,0 k,,100,250,6000 k,,-100,250,6000 k,,-100,-250,6000 k,,100,-250,6000 k,,60,250,6000 k,,-60,250,6000 k,,-60,-250,6000 k,,60,-250,6000 !粘体 v,1,2,3,6,367,368,369,372 v,373,377,380,376,381,385,388,384 v,378,374,375,379,386,382,383,387 v,377,378,2,1,385,386,368,367 v,6,3,379,380,372,369,387,388 vglue,all NUMMRG,KP, , , ,LOW !参数 R,1,1256, R,2,113.04,0, MPTEMP,,,,,,,, MPTEMP,1,0 MPDATA,EX,1,,1.8145e10 MPDATA,PRXY,1,,0.2 TB,kinh,1,1,13,0 TBTEMP,0 TBPT,,0.0002 , 3629000 TBPT,,0.0004 , 6876000 TBPT,,0.0006, 9741000 TBPT,,0.0008, 12224000 TBPT,,0.001, 14325000 TBPT,,0.0012, 16044000 TBPT,,0.0014, 17831000 TBPT,,0.0016, 18336000 TBPT,,0.0018, 18909000 TBPT,,0.002, 19100000 TBPT,,0.0024, 19063032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方案.

综合楼 楼板混凝土中钢筋检测 技术方案 编制单位: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4年04月14日

项目名称:成都铁路枢纽成都基础设施维修基地电务供电检修楼及基地信息综合楼 楼板混凝土中钢筋检测 编制人: 校核: 审核: 检测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目录 1、公司概况 (2) 2、工程简介 (2) 3、编制依据 (2) 4、检测内容及数量 (3) 5、检测技术要求 (3) 6、委托单位的配合工作 (5) 7、检测工期计划 (6) 8、检测工作成果 (6) 9、检测工作管理及组织 (6) 9.1检测方案实施 (6) 9.2检测工作实施 (7) 9.3检测工作管理 (7) 9.4检测组织机构 (8) 9.5拟投入的检测设备 (9) 10、现场检测机构管理制度 (9) 10.1总则9 10.2检测工作管理细则 (10) 11、质量保证措施 (13) 12、安全保证措施 (14)

1、公司概况 本公司是代表XXX对外开展工程检测服务的经营实体,现有国家级资质人员36名,省级资质人员104名,计量检验员30名,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6人,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2人,获得硕士学位的9人,博士学位的3人;现有专业检测设备430台/套,固定资产3300多万元。 本公司已经通过技术监督局既国家技术监督局的CMA计量认证,并取得省建设厅、省交通厅、铁道部等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检测资质。近年来,已先后从事了国家和省重点工程检测项目万余项,其质量体系符合GJB15481—2001检测实验室和校准实验能力的通用要求。在检测工作中充分发挥了高校人才、技术及设备的优势,维护了检测工作的科学性、重要性和权威性,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得到了各级政府的信任及主管部门的肯定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工程简介 本工程位于XX省XX市,为2幢6层建筑,结构体系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均为7度,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均为50年,建筑面积分别为:5838.05m2、5885.26 m2。 3、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年版) (3)《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 -2008

ANSYS 钢筋混凝土建模

ANSYS 钢筋混凝土建模 一、简介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建模的方法与结果评价(前后处理),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的重要步骤,能否把握模型的可行性、合理性,如何从计算结果中寻找规律,是有限元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关键一环。Blackeage以自己做过的一组钢筋混凝土暗支撑剪力墙的数值模拟为例,从若干方面提出一些经验与建议。希望大家一起讨论、批评指正(wang.jian@https://www.doczj.com/doc/5511089796.html,)。 程序:ANSYS 单元:SOLID65、BEAM188 建模方式:分离 暗支撑剪力墙结构由北京工业大学曹万林所提出,简言之就是一种在普通钢筋配筋情况下,加配斜向钢筋的剪力墙结构。 二、单元选择 以前经常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建模方法是通过SOLID65模拟混凝土,通过SOLID65的实常数指定钢筋配筋率,后来发现这种整体式的模型并不理想,而且将钢筋周围的SOLID65单元选择出来,再换算一个等效的配筋率,工作量也并不小。最关键的是采用整体式模型之后,得不出什么有意义的结论,弄一个荷载-位移曲线出来又和实验值差距比较大。只有计算的开裂荷载与实验还算是比较接近,但这个手算也算得出来的东西费劲去装模作样的建个模型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这次我尝试采用分离式的模型,钢筋与混凝土单元分别建模,采用节点共享的方式。建模时发现,只要充分、灵活地运用APDL的技巧,处理好钢筋与混凝土单元节点的位置,效率还是很高的。 暗支撑剪力墙数值模型 看过很多的资料,分离式模型是用LINK8与SOLID65的组合方式,这样做到是非常直观,因为LINK8是spar类型的单元,每个节点有3个自由度,这与SOLID65单元单节点自由度数量是一致的。但是问题也就由此产生,当周围的混凝土开裂或是压碎时,SOLID65将不能对LINK8的节点提供足够地约束(如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检测方案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检测方案

编号:NHWB-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检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公司 项目部

第一章概述 其中综合楼工程采用砼钻孔灌注桩基础,采用旋挖桩、冲孔桩桩机施工,布置有桩径d600、d1000 两种,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桩端要求进入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不少于5米。长34-42米约3300根(以上数据为概算数据)。为了检验工程基桩单桩竖向承载力和基桩的桩身质量特制定本检测方案。 第二章检测工作内容 车辆段工程按设计图纸要求、低应变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20%,每个承台至少一根,两承台及单桩承台应全做,且总数不能少于10根。 所有的检查(包括静载荷试验、低应变)均应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能进行。 开始静载试验时,钻孔灌注桩单桩龄期至少应在混凝土浇捣完成后28天以上。 单桩静载荷试验、检测方法及检测报告均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的相关要求进行。 试桩时需密切注意施工控制和泥浆配合比,严防塌孔现象,并完整记录在案,为工程桩施工做好必要准备。 低应变检测的桩,当桩身质量为IV类桩时,应判定为废桩;当为III类桩时,可由设计单位会同甲方、监理公司及质检部门任意指定若干根桩采用静载荷试验或其他

有效方法进行检测。对于II类桩,检测单位应指明桩身缺陷的位置及缺陷程度,以便设计院处理。 工程桩验收合格并经设计人同意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回填采用2:8的级配良好粘土,每层厚度不大于300mm,压实系数不小于0.94,遇有淤泥的地方,应及时清除,然后进行回填。 第三章检测依据的规范标准 3.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3.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3.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3.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3.5《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3.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3.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3.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F50-2011); 3.9《岩石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第四章检测方法及基本原理 4.1基桩单桩静载试验检测 4.1.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4.l.1.1 试验前应明确:数量、最大加载量、试验日期、地点及特殊要求等。

混凝土模型

PQ-Fiber 概述 PQ-Fiber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研究所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开发的一组材料单轴滞回本构模型的集合。主要用于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的弹塑性时程分析中定义杆系结构的材料本构,同时可用于任何只需要定义材料单轴滞回本构模型的情况。 作者以FORTRAN编译文件.obj的形式在网上免费发布PQ-Fiber的最新版本,以供广大科研与工程设计人员使用,发布的版本没有功能限制。请使用者尊重知识产权。 版本信息:v1.3 (下载-单击右键“另存为”) 包含的材料模型(详细介绍见第三节): UConcrete01,UConcrete02,USteel01,USteel02,USteel03 使用过程中如有问题,请与作者联系: 潘鹏(Email: panpeng@https://www.doczj.com/doc/5511089796.html,)

曲哲(Email: qz@https://www.doczj.com/doc/5511089796.html,) 通信地址:北京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00084 相关下载: 在ABAQUS中使用 1. 在ABAQUS中使用本模型 (1)定义材料 在Properties模块中定义User Material,如图1所示。材料名的前几个字母必须与第三节中定义的某一个材料名相一致。需要分别选择General选项卡中的User Material和Depvar两个选项。 在User Material选项中定义该材料所需要的所有材料属性,如图2所示。在Depvar选项中定义该材料所需的状态变量的个数,如图3所示。

也可以在.inp文件中直接添加用户自定义材料,下面给出了一个例子。 *Material, name=UConcrete01 *Depvar 5, *User Material, constants=4 30., 0.002, 10., 0.005 材料名,短横线之前的字母必须与第三节中的定义相一致。 状态变量选项 用户自定义材料选项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

5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 5.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变电站建(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5.2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见图5-1 图5-1 工艺流程图 5.3 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5.3.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图纸会检: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的要求做好图纸会检工作。 2)技术交底:应按照导则规定每个分项工程必须分级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内容要充实,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全体参加施工的人员都要参加交底并签名,形成书面交底记录。 (2)材料准备:进场材料验收,检查现场进场的水泥、钢筋、砂石料的合格证,按规范要求抽样复验。钻孔灌注桩用材料、掺合料、外加剂按照设计和图纸要求,掺入量应根据试验配合比确定。 (3)机械设备进场,检查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确保机械设备各部件完好。(4)准备好桩基工程的打桩、沉桩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格,并安排好记录人员。 5.3.2测量放线 按照桩位布置图进行测量定位,设置标高控制点和轴线控制网,对每一个桩位进行标识。 5.3.3埋设护桶 钻机就位前,先平整场地,铺好枕木并用水平尺校正,保证钻机平稳、牢固。在桩位埋设6~8mm厚钢板护桶,内径比孔口大100~200mm,埋深1~1.5m,同时挖好水源坑、排泥槽、泥浆池等。 5.3.4钻孔 (1)钻孔灌注桩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试成孔,以便选择合适的成桩工艺。当需提高灌注桩的单桩承载力时,可采用成桩后桩底/桩侧压浆的施工工艺,其单桩承载力应采用静荷载试验确定。 (2)钻孔灌注桩以泥浆护壁成孔时,钻孔内泥浆面应始终保持高于地下水位

ANSYS钢筋混凝土建模方法概述

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模、计算分析、结果处理是目前 针对钢筋混凝土进行数值模拟的重要步骤。如何采用ANSYS进行钢筋混凝土建模,能否把 握有限元模型的可行性、合理性是将有限元理论应用到实际工程中较为关键的一环。 按照目前在建模中对钢筋的处理方式,ANSYS钢筋混凝土建模方法主要分为三种:整体式、分离式以及组合式,每种方法都具有不同的建模特点,现略做总结如下。 一、整体式建模 ANSYS采用Solid65单元来模拟混凝土,所谓整体式建模也即是在建模过程中,通过对65单 元进行实常数的设置来考虑钢筋对混凝土结构的作用。这种方法将钢筋弥散于整个单元中, 并视单元为连续均匀材料。与其他方法比较,整体式建模的单元刚度矩阵综合了钢筋和混凝 土单元的刚度矩阵,并且是一次性求得综合的刚度矩阵。 因此,在采用整体建模方法时,在建模之前,应首先求得单元各个方向的配筋率,并设置实 常数,一般适用于体量较大,配筋比较规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式建模所得计算结果对 比实验来讲,其计算的开裂荷载误差较小,但开裂荷载后的整体荷载位移曲线与实验相比误 差较大。但采用整体建模方法的主要好处是能有效避免因为单元细分导致的应力奇异问题, 有利于提高整体计算的收敛性性能。 二、分离式建模 与整体式建模方法不同,分离式建模是指在建模过程中,考虑钢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分 别选用不同的单元来模拟钢筋和混凝土。一般而言,钢筋采用线单元link8模拟,混凝土选 用配筋率为0的素混凝土Solid65单元模拟。 由于采用不同单元建模,如果认为结构在受外部荷载作用时,钢筋与混凝土在相互约束情况 下会产生相对滑移,这时可以在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添加粘结单元来模拟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 粘结与滑移,一般采用非线性弹簧conbin39。如果认为两者之间连接紧密,不会出现滑移, 可视为刚性连接,只需通过合并节点即可,也即是相当于两者节点耦合。 从上述表述可见,分离式模型可以揭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机理,而这也是整 体式模型无法做到的。因此在需要对结构构件内的微观机理分析时,应采用分离式模型。但 同时也可预见,由于要分别建立钢筋模型以及混凝土模型,在前期建模时工作量较大。同时,因为在建模时需要划分出钢筋线,很容易导致在网格划分时单元形状的严重扭曲,从而加大 了在非线性计算过程中应力奇异现象出现的概率,整个结构计算收敛性较差。 三、组合式建模 组合式建模综合了整体式建模与分离式建模的建模特点,在实际工程中相比而言更具有操作性。所谓组合式建模也即是当存在形状复杂钢筋线或者预应力钢筋或者有特殊材料制作的钢 筋时,对这部分特殊钢筋采用分离式建模,对其他普通钢筋则采用整体式建模。 该种方法相比其他方法来讲在可以探讨特殊钢筋的微观机理时,工作量适中,同时整体结构 计算的收敛性性能也大为改善。 综上所述,在实际操作中,如果结构体量较大,配筋比较规整,则可以考虑采用整体建模; 如果结构体量较小,划分钢筋线工作量较小或者存在特殊钢筋时,可以考虑采用分离式建模;如果这两种情况皆有,则可以考虑采用组合式的建模。 如果朋友们在进行钢筋混凝土非线性计算时,屡次出现收敛困难,而调整参数又无多大改善时,是否可以考虑换一种建模方式呢?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2014年 12 月 30 日 ,

废浆钢筋笼 下钢泥浆测孔埋设护第一次不 合成 钻机定位,调挖导

1.3施工技术要求 (1)测量放线定桩位 根据验收后的控制桩,按照提供的桩位平面布置图 30cm 长φ8钢筋定出各个桩位,经过自检合格后,请有关部门组织检查,并及时办理桩位放样复核手续存档。(2)施工现场处理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为了满足商品混凝土罐车行走 条件,原有道路不进行破除,待其它区域施工完成后再混凝灌注水 养护清水清 成

钻机就位后,必须平正、稳固、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钻机钻进开孔时,应小压力慢转速,使护筒刃脚处 形成坚固的泥皮护壁,达到护筒底下4m后,可根据不同 地质情况正常钻进: 严格控制桩身垂直度,主钻杆钻进完成后需再次检 查机台水平度,调整钻杆垂直度。 在粘土层中钻进时,宜适用尖底钻头,中等转速,大泵量,稀泥浆的操作方法。 在砂土或软土等易塌孔地层中钻进时,宜选用平底 钻头,控制进尺,轻压、低档慢速、大泵量、稠泥浆的 操作方法。

钟,清孔过程中及时补给足够的浆液,并保持液面的稳定,沉渣厚度必须小于规范及设计要求,且满足桩长。 (6)钢筋笼制作与吊放 钢筋笼制作场地必须保持平整,下面铺垫30cm 子,钢筋笼制作前,将主筋调直,清除钢筋表面污垢、锈蚀; 按设计图纸制作,主筋采用单面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d,制作钢筋时在同一截面上搭接头不多于主筋总根数的50%; 分节制作钢筋笼,接头处预留钢筋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成形的钢筋笼应平卧堆放在平整的地面上,堆放层数不应超过2层;

结构自防水的有关要求

结构自防水的有关要求 (1)地铁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8,混 凝土管片的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10,桥梁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采用P6。(2)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结构厚度不小于250mm;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结构裂缝宽度迎水面不得大于0.2mm,背水面不得大于0.3mm,并不得贯 通; 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3)混凝土采用“双掺技术”,加入适量的优质粉煤灰及粒化高炉矿微粉, 高效减水剂,具体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施工环境条件特点、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等要求根据试验确定。 (4)处于侵蚀性介质中防水混凝土的耐侵蚀要求应视介质的性质根据《混 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5)为提高混凝土的自密性、改善混凝土性能,必要时可在一定部位的构 件中添加纤维等。 (6)根据腐蚀环境,混凝土强度等级取不低于C35,故电通量应满足《铁 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的要求。 (7)非腐蚀环境下,盾构法隧道混凝土的渗透系数不宜大于5×10-13m/s, 56d 氯离子扩散系数DRCM 不宜大于8×10-9cm2/s;腐蚀环境下,盾构法隧道混凝土的渗透系数不宜大于8×10-14m/s,56d 氯离子扩散系数DRCM 不宜大于2×10-9cm2/s。 (8)防水混凝土的水、砂、石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第4.1.10 条、第4.1.11 条的相关规定。 (9)混凝土的塌落度宜控制在120~160mm,入模温度不宜超过30℃, 同时以温差控制,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得大于20℃。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的差值不得大于25℃。混凝土降温速率应低于3℃?d。养护时间不少于14 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