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身份鉴别与PKI

身份鉴别与PKI

身份识别系统使用管理规定

申能燃气电厂筹建处 身份识别系统使用管理规定 一、筹建处安保部负责对身份识别卡的制作、发放和回收工作。各项目部安保部门负责提供本单位人员信息、数码照片采集、识别卡押金收取以及本单位人员识别卡的发放和回收工作。 二、目前,本现场在三个大门处进行身份识别工作,分别为:东北侧大门(#2门)、西北侧大门(#3门)和西南侧大门(#4门)。每个大门保安岗亭前有一支柱形不锈钢读卡器,用于对身份识别卡的数据读取和身份辨识,另外,#2、3门处配有一只手持式移动读卡器。 三、每位施工人员的身份识别卡分二张,一张为施工上岗证(软卡),另一张为数据识别卡(硬卡)。软卡与硬卡的所有信息一致,进入现场必须二卡齐全。 四、身份识别卡押金50元/人,由各单位安保部统一交至筹建处计财部。离场前,凭身份识别卡返还押金。 五、身份识别卡的办理: (1)新卡办理: 施工单位将新进人员的相关信息报至筹建处安保部;同时,到筹建处财务处缴付识别卡押金,凭押金收据到安保部领取身份识别卡。 (2)挂失和补卡: 身份识别卡一旦遗失(软卡、硬卡一张遗失或二张全部遗失),原持卡人必须第一时间到本单位安保部门办理挂失手续;各项目部安

保部门凭挂失单,负责到筹建处安保部办理补卡,并补交工本费10元/张。 身份识别卡挂失、补办申请单 (3)退卡: 施工人员退场之前,须将身份识别卡(软卡和硬卡)交至本单位安保部门,同时填写《退卡申请单》。各项目部安保部门凭《退卡申请单》和押金收据,待退卡人数达到十人以上后,集中到筹建处财务部退还押金。 身份识别卡退卡申请单

六、身份识别卡的使用: (1)所有进出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主动配合门卫,按要求将身份识别卡刷卡并经确认无误后,方可通行。 (2)身份识别卡(硬卡)放在门口读卡机上,当绿色指示箭头亮起,并经保安人员确认电脑显示卡片信息与刷卡人信息一致时,方可通行;如读卡机红色“×”亮起,则为非法卡,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如卡片信息与刷卡人信息不一致,保安人员有权扣押身份识别卡,阻止其入场,并对当事人进行登记上报。 七、身份识别卡是工作人员进入本厂区的合法身份证明,须妥善保管。严禁随意涂改和损坏,一经发现,押金一律不予退还。 八、进入厂区时,如果身份识别卡因故无法读取信息,应服从筹建处保安人员的管理,可凭软卡进入厂区;硬卡交至保安处,做好登记,待修复好以后至门卫室直接领取。 九、各单位施工人员在进入厂区大门时,依次有序刷卡通过。严禁争抢、拥挤。 十、乘座车辆进出厂区的工作人员,应自觉配合保安人员进行刷卡,可到读卡机上刷卡,也可在手持读卡机上刷卡。 十一、刷卡时,应轻拿轻放,不得敲砸、损坏读卡机。 十二、对不服从保安人员管理、不履行刷卡手续、擅闯、硬闯厂区大门、损坏柱形不锈钢读卡器和无理取闹者,一经查实,将罚款100-500元,直至清退出场;同时对该单位安全文明施工考核进行相应的扣分处罚。

网络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网络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随着全球化经济模式的出现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网民数量越来越多,网络越来越普及,出现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多,怎样保证网民个人信息安全和保证网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等,是我们必须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也让网络安全受到更多的关注,在安全系统中重点技术就是使用身份认证技术。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身份认证的技术和方式,目的在于让广大读者了解网络安全系统中的身份认证技术应用及其发展。 如今全球信息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全球的信息产业越来越重视信息安全,特别是现在信息网络化正是发达的时期,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安全,如何在网络环境中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安全系统,身份认证技术就成为了在网络安全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身份认证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确定使用者的身份,重点是为了解决网络双方的身份信息是否真实的问题,使通讯双方在进行各种信息交流可以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在信息安全里,身份认证技术在整个安全系统中是重点,也是信息安全系统首要“看门人”。因此,基本的安全服务就是身份认证,另外的安全服务也都需要建立在身份认证的基础上,使身份认证系统具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也最容易受到攻击。

一、身份认证的含义 身份认证技术简单意义上来讲就是对通讯双方进行真实身份鉴别,也是对网络信息资源安全进行保护的第一个防火墙,目的就是验证辨识网络信息使用用户的身份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然后给予授权才能访问系统资源,不能通过识别用户就会阻止其访问。由此可知,身份认证在安全管理中是个重点,同时也是最基础的安全服务。 (一)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 信息安全中身份认证是最重要的一门技术,也是在网络安全里的第一道防线,可以很好的识别出访问的用户是否具有访问的权限,允许通过识别的用户进行访问操作,并进行一定的监督,防止出现不正当的操作情况,同时也是保护计算机不受病毒和黑客入侵的一个重要方法。使用者在进入网络安全系统的时候,先需要让身份认证系统识别出自己的身份,通过了身份认证系统识别以后,再依据使用者的权限、身份级别来决定可以访问哪些系统资源和可以进行哪些系统操作权限。与此同时,进入安全系统时,检测系统需要进行登记,包括记录、报警等,对用户的行为和请求进行记录,并识别出是否入侵了安全系统。 (二)基于网络的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系统在安全系统中非常重要,虽然它是最基础的安全服务,但是另外的安全服务都需要它才能完成,只要身份认证系统受到攻击入侵,就会导致系统里的安全措施都无法产生作用,而黑客入侵的首要目标一般都是先攻破身份认证系统。但是因为网络连接具有复

身份识别的各种方式

天津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一班 30111202303 严豪

一、虹膜技术的优点: 1、便于用户使用; 2、可能会是最可*的生物识别技术; 3、无需物理的接触; 虹膜技术的缺点: 1、一个最为重要的缺点是它没有进行过任何的测试,当前的虹膜识别系统只是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小规模的试验,而没有进行过现实世界的唯一性认证的试验; 2、很难将图像获取设备的尺寸小型化; 3、需要昂贵的摄像头聚焦,一个这样的摄像头的最低价为7000美元; 5、镜头可能产生图像畸变而使可*性降低; 6、黑眼睛极难读取; 7、需要较好光源。 二、视网膜识别技术 视网膜也是一种用于生物识别的特征,有人甚至认为视网膜是比虹膜更唯一的生物特征,视网膜识别技术要求激光照射眼球的背面以获得视网膜特征的唯一性。

视网膜技术的优点: 1、视网膜是一种极其固定的生物特征,不磨损、不老化、不受疾病影响; 2、使用者无需和设备直接接触; 3、是一个最难欺骗的系统,因为视网膜不可见,所以不会被伪造。 视网膜识别的缺点: 1、未经测试; 2、激光照射眼球的背面可能会影响使用者健康,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对消费者而言,视网膜技术没有吸引力; 4、很难进一步降低成本。 三、面部识别 面部识别技术通过对面部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识别,识别技术基于这些唯一的特征时非常复杂,需要人工智能和机器知识学习系统。用于扑捉面部图像的两项技术为标准视频和热成像技术。标准视频技术通过一个标准的摄像头摄取面部的图像或者一系列图像,捕捉后,记录一些核心点(例如眼睛、鼻子和嘴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然后形成模板;热成像技术通过分析由面部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产生的热线来产生面部图像,与视频摄像头不同,热成像技术并不需要在较好的光源条件下,因此即使在黑暗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一个算法和一个神经网络系

信息安全-身份认证技术与应用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 ————————身份认证技术与应用 当今,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立信息安全体系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存储在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中的数据只能够被有权操作 的人访问,所有未被授权的人无法访问到这些数据。这里说的是对“人”的权限的控制,即对操作者物理身份的权限控制。不论安全性要求多高的数据,它存在就必然要有相对应的授权人可以访问它,否则,保存一个任何人都无权访问的数据有什么意义?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身份认证手段,这个有权访问者的身份就很容易被伪造,那么,不论投入再大的资金,建立再坚固安全防范体系都形同虚设。就好像我们建造了一座非常结实的保险库,安装了非常坚固的大门,却没有安装门锁一样。所以身份认证是整个信息安全体系的基础,是信息安全的第一道关隘。 1.身份认证技术简介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一个经典的漫画,一条狗在计算机面前一边打字,一边对另一条狗说:“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这个漫画说明了在互联网上很难识别身份。 身份认证是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数字世界,在这个数字世界中,一切

信息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都是用一组特定的数据来表示的,计算机只能识别用户的数字身份,所有对用户的授权也是针对用户数字身份的授权。而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真实的物理世界,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物理身份。如何保证以数字身份进行操作的操作者就是这个数字身份合法拥有者,也就是说保证操作者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身份认证技术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保证用户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呢?在真实世界中,验证一个人的身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判定,一是根据你所知道的信息来证明你的身份(你知道什么),假设某些信息只有某个人知道,比如暗号等,通过询问这个信息就可以确认这个人的身份;二是根据你所拥有的东西来证明你的身份(你有什么) ,假设某一个东西只有某个人有,比如印章等,通过出示这个东西也可以确认这个人的身份;三是直接根据你独一无二的身体特征来证明你的身份(你是谁),比如指纹、面貌等。 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墙”,你所知道的信息有可能被泄露或者还有其他人知道,杨子荣就是掌握了“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的接头暗号成功的伪造了自己的身份。而仅凭借一个人拥有的物品判断也是不可靠的,这个物品有可能丢失,也有可能被人盗取,从而伪造这个人的身份。只有人的身体特征才是独一无二,不可伪造的,然而这需要我们对这个特征具有可靠的识别能力。

身份识别制度题库及答案

身份识别制度题库及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身份识别制度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 1.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至少同时使用( A )两种方式识别患者身份,如有疑问,则选出生年月、性别、就诊卡号、住院号等任一种方式增加查对。 A.姓名+年龄 B.姓名+床号 C.姓名+性别 D.姓名+住院号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者新入室时,责任护士向患者说明佩戴腕带的目的和意义,并帮助患者正确佩戴。 B. 患者在院期间应始终佩戴腕带,出院时由护理人员协助取下。 C.有创诊疗、输液输血、抢救、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必须佩戴“腕带”,用以识别患者身份,其他患者可以不用佩戴 D.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同样需要佩戴腕带。 3. 在进行下列哪些情况需要进行者身份确认( D ) A.标本采集 B.给药 C.输血或血制品 D,以上都是 4. 哪些科室之间的患者转接需填写交接记录单。( D) A.急诊、病房 B. 手术室、ICU C.产房、新生儿室之间 D.以上都是 5.如何进行身份识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A.核对时应让患者陈述患者姓名 B.意识不清的患者,核对时应让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 C.核对患者,只需和腕带认真核对即可

D.特殊环节如给药、输血或血制品等,在操作前、中、后均需进行患者身份识别,确认患者。 二.填空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患者外出检查前腕带佩戴在位,并携带检查单便于检查时确认身份并核对。 3.在重症医学病房(ICU、CCU、SICU、RICU 等)、新生儿科、手术室、急诊室等部门,以及意识不清、有创诊疗、输液输血、抢救、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必须佩戴“腕带,用以识别患者身份。 4. 腕带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5. 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种方式识别患者身份,如有疑问,则选出生年月、性别、就诊卡号、住院号等任一种方式增加查对。 三.问答 1.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答:①在进行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时做好患者身份确认。

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Internet迅猛发展带来了信息共享与安全这对矛盾共同体,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成为网络存在的根本之道。网络身份认证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信息管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扮演着网络系统“看门人”的角色。 针对不同的安全威胁,目前存在多种主机安全技术和相关安全产品,如防病毒技术、个人防火墙、安全应用程序(如文件加密程序)、安全操作系统等。这些技术和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却没有很好地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系统访问,即开机时的保护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基于口令的弱身份认证技术,很容易被攻破而造成泄密; (2)运行时保护,即在合法用户进入系统后因某种原因暂时离开计算机,此时任何人员均可在此系统之上进行操作,从而造成泄密。

将密码写在记事本上挂在电脑旁边,这样的事情相信很多公司的员工都曾经为之。出于安全的要求,现在公司的安全策略普遍要求员工的登陆密码要定期更换,而且不能重复,这使得想出一个自己能记住的长串密码成为一件让员工头疼的事情。为了便于记忆,员工往往会选择常用词或者号码作为密码,如果攻击者使用“字典攻击法”或者穷举尝试法来破译,很容易被穷举出来。传统的账号加密码的形式,账号基本上都是公开的,密码容易被猜中,容易忘记,也容易被盗。据统计,一个人平均下来要记15到20个密码。静态密码的隐患显而易见,尤其是在证券、银行等行业,轰动一时的“银广夏盗卖案”早就为业界敲响了警钟。 为了解决静态密码的安全问题,一种方式是同一个人员使用不同的密码进入不同的应用系统,避免所有的鸡蛋都在一个篮子里面的问题,然而需要记忆多个密码;第二种方式,采用软件VPN方式,登陆前先要使用VPN连接,这样可以面向一部分机器开放,但是第一次使用时下载VPN软件,每次访问

Linux身份鉴别机制技术方案及原理

Linux身份鉴别机制技术方案及原理 1.1 概述 Linux身份鉴别机制是保护操作系统安全的重要机制之一,是防止恶意用户进入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早期的身份鉴别机制就是传统的UNIX身份鉴别机制,它采用口令加密并与原密码进行对比的方式来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别。但是这种加密方式过于单一,在一个服务中用户的帐号密码泄露会涉及到多个服务的安全性,所以为了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出现了许多其他的身份鉴别机制,如指纹认证、USB认证等。但是这样导致了一个问题,为了应用这些认证机制,就需要重新编写并编译应用程序(如系统登陆服务login)。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95年Sun公司的Vipin Samar和 Charlie Lai提出了PAM(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身份鉴别机制,它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插件功能,使得系统在更改认证机制时不再需要修改应用程序,极大的提高了认证机制的灵活性。本报告对Linux各用户帐号的权限区别进行了分析,对传统UNIX身份鉴别机制的实现过程进行了研究,重点对PAM身份鉴别机制的实现过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PAM策略演示场景实现了身份鉴别机制的执行过程,研究结果也发现Linux身份鉴别机制是在Linux用户态下实现的,并不涉及内核的具体实现。 1.2 涉及到的源码范围 由于Linux身份鉴别机制是在用户态下实现,本报告涉及的源码包括Linux-PAM-1.1.6,openpam和Linux su命令的实现。具体范围说明如下: Linux-PAM-1.1.6/moudles/pam_access.c:登录认证模块的实现源码。 Linux-PAM-1.1.6/libpam:PAM所用的头文件。 openpam/lib/pam_acct_mgmt.c:账号管理接口函数实现。 Linux su命令:Linux系统命令源码包。 1.3 技术方案及原理 Linux身份鉴别机制就是对请求服务的用户身份进行鉴别,并且赋予相应的权限的过程。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分析Linux系统中对各用户帐号的管理及其权限分配,分析传统的

大数据时代下的身份识别技术

上海海事大学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计算机安全与密码学 课程论文 题目:大数据时代下的身份识别技术 专业:计算机技术 年级:2014 学号:201430310030 姓名:袁逸涛 信息工程学院 2015年5月18日

大数据时代下的身份识别技术 袁逸涛 (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306)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正以指数速度迅速膨胀,这些 海量的数据包括敏感数据、隐私数据等。但目前大数据在收集、存储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安全风险。大数据所导致的网络安全问题为用户带来严重困扰。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构成元素,身份识别技术是一种有效保护重要信息的手段。本文介绍了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分析了身份识别技术的现状,并讨论了了身份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最后介绍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个人身份信息自动识别模型。 关键词:网络安全,数据挖掘,身份识别 The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of big data Yuan Yi-tao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Shanghai201306,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data is rapidly expanding exponentially,the vast amounts of data including the sensitive data,privacy data,etc.But we face many security risks during the collection,storage and use of the big data.Security problems caused by Big data network trouble the user very much.As an important form of network security elements,identity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s a kind of effective means to protect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Traditional identity recogni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dentity recognition technology,and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of identity recognition technology,and finally introduce a model for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al identity information based on data mining. . Keywords: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Internet security,Data mining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住院患者必须建立床头卡。 二、对于治疗、护理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核对的患者(如 手术、昏迷、神志不清、危重、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患者和无法正确语言表达且无家属陪伴的住院患者 等),必须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载体。三、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有床头卡核对、双向式核对(开放式询问 核对)、腕带核对、病历牌(卡)核对等。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四、转送、接收患者,必须认真识别患者身份。 五、转床、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腕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 确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腕带信息一致。 六、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的患者 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七、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 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八、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 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九、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 十、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各科护理质量监控组每月 进行督导并有记录。

住院患者身份识别腕带管理规定 一、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营造一个安全的 医疗环境,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佩戴身份识别腕带。 二、身份识别腕带信息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入院日 期、科室等。 三、病房护士接待患者时,为患者佩戴腕带,一般戴于患者右手 腕部。 四、医护人员充分告知患者佩戴腕带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保证 腕带的完好。 五、一人一带唯一对应,是保障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最重要的条 件。 六、若遇到患者身份腕带丢失、严重损坏等情况,责任护士应第 一时间更换腕带。 七、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为患者安全剪断腕带,按照医疗垃圾 处理。

信用联社柜员身份识别系统方案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柜员授权解决方案 一、产品背景: 一直以来,柜员业务授权管理一直采用授权卡和密码相结合的方式,由于人员素质和实际操作等因素,存在着授权人员管理不到位、人人能授权、密码不密等突出问题,极易引发案件。 目前,在银行的前端业务系统中,大多使用“柜员号+口令”的认证和交易授权的方式,部分银行使用磁卡或IC 卡,如果使用前者,由于口令的易失窃、泄露等弱点,使得盗用身份的事件时常发生,使用磁卡或IC 卡虽然能避免口令的脆弱性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磁卡和未加读写保护的IC 卡可以轻易被复制和盗用,以及柜员未遵守管理制度而存在的“飞卡现象”,所以上述两种身份验证方式都无法有效地完成高安全性的柜员身份认证及交易授权,从而造成在业务系统中经常发生违反业务管理制度的不规范操作、如授权卡随意使用,甚至发生身份盗用相关的金融犯罪,为业务系统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考虑到指纹等利用生物特征识别的身份验证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而且已经开始在银行业得到应用,因此在银行前端业务系统中,使用指纹的柜员身份验证方式替代传统的“柜员号+密码”及磁卡或IC 卡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身份验证的安全性,从根本上避免不规范操作、身份盗用所带来的业务风险

、指纹授权的突出特点: 首先,从功能需求方面,银行柜员身份指纹验证系统应当能够实现使用活体指纹技术验证柜员的身份,因此,整个柜员身份指纹验证系统应当包括柜员指纹的登记、柜员指纹信息的查询、柜员指纹信息的比对、银行柜员指纹验证读写器的管理、机构管理、日志管理等一系列功能。 在管理需求方面,银行柜员指纹身份验证系统应当符合银行现行的管理制度, 不能因为使用本系统而加大银行管理的难度和增加银行的管理成本。对于已经使用“柜员权限卡+密码”柜员身份验证方式的银行,通过使用指纹身份验证系统增加系统安全强度的同时,要简化卡的管理。 在安全需求方面,银行指纹身份验证系统应当能够具有系统安全性、设备安全性、信息安全性、运行安全性的设计。 与现有银行业务系统的无缝融合方面,要根据目前银行综合业务系统的实际情况,做到尽可能不改变现有系统及应用流程,实现柜员身份指纹验证系统和银行综合业务系统的无缝融合。

浅谈身份识别的10大发展趋势

浅谈身份识别的10大发展趋势 一、新产品和技术出现,推动行业发展 在当今社会,主动进行变革有助于确保机构的门禁解决方案能够随应未来的安全威胁,并充分利用门禁领域以外的其它发展机遇和应用功能。未来的高价值应用可能包括电子支付、考勤、安全打印管理以至安全网络登录,并成为整个公司的系统和设施内互操作、多层安防方案的一部分。通过采用OSDP双向通信等基于业界标准的解决方案,以及动态而非静态的技术,可以使安防功能不受硬件和媒介的影响,并使基础架构更容易在现有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从而适应和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 这个观点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整个行业仍然在不断发展变化。在针对集成商和用户进行的一项调查中,HID Global发现:在去年,只有不到50%的受访者升级了他们的系统,有一半以上在过去的三年中没有升级。针对调查中有实践顶尖技术的受访者,有75%认为它们重要或者很重要,有一半人认为自己并没有很好地实施这些技术,或者根本就没有实施。与此类似,93%的人同意:一系列最佳技术实践政策是重要或者十分重要,但是有将近40%的人表示:他们的实施效果不好,或者不是非常好。我们预计:随着变革策略逐渐深入人心,当业界逐渐了解如何把握变革机遇,上述比例还会发生变化。 二、结合门禁与IT安全功能,创造新优势 以前,一个机构内的门禁系统和IT网络登录功能互相分开,且两者由不同的群体管理。不过,现在,这两个群体之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各个机构希望在同一个卡(或智能电话)上同时实现门禁系统(PACS)和IT身份功能,通过它来开门和登录计算机,以及其它功能。这样用户在保证出入口、数据和云安全的同时,能够享受到顺畅的用户体验,由此通过许多不同的应用,机构也能在智能卡和智能手机上改进身份信息创立、使用和管理的方式。 很快用户就能在采用单一微处理器的智能卡或智能电话上携带多种门禁证书和一次性(OTP)动态密码。因此,很多公司都开始认真考虑在其设备和IT访问策略中,为卡和电话加入安全门禁系统和桌面登录功能,其中也包括提升效率、整套IT资源与设备中、多层桌面登录和门禁的身份信息管理,可通过集中管理证书的方式来实现。各个机构将可以通过统一的解决方案来达到真正融合应用的效果,他们可以借助这些方案访问IT资源,同时实现很多门禁应用。机构可采用相同的程序配置和登记IT以及PACS身份信息,并且可以将统一的工作流程落实至一套完整管理的身份信息,从而实现机构融合应用。 三、强大的身份验证技术—并应用于出入管理 安全专家非常清楚多因素身份验证(也称强大身份验证)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IT行业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业界正迅速从简单密码(用户知道的信息)过渡到其它一些验证因素,其中包括用户拥有的信息(比如移动或网络动态密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生物特征或行为指令)。不过,用户也逐渐厌烦于硬件OTP、显示卡、以及其它实体设备双因素验证所带来的不便。虽然业界正在用软件动态密码来取代硬件OTP,并且用户可以在移动电话、平板电脑以及浏览器型动态密码设备上使用,但是这种方案仍存在安全漏洞。更安全的强大验证方案是多应用卡片,它们采用数据模型,能添加任何类型的身份信息,并且可以通过智能卡或智能电话携带。 用户通过携带门禁卡(或电话),在个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进行刷卡,即可验证进入一个VPN、无线网络、企业内部网、云和网络应用程序、单点登录(Single-sign-on)客户端以及其它IT资源。不需要使用其它读卡器或者其它设备进行发布和管理,也不需要在触摸屏设备上输入密码。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

腕带管理制度 一、目的 保证医务人员随时对病人身份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识别,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正确性。 二、术语 患者标识腕带:是系在患者手腕上,标有患者重要资料的身份标识带,能够有效保证医务人员随时对患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识别,防止被调换或随意取下,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正确性。 三、正文 (一)适用范围 1、需佩戴腕带的部门:住院部。 2、需佩戴腕带的患者:意识不清患者;急诊抢救;住院患者;无自主能力患者;语言交流障碍患者等。 (二)使用注意事项 1、不能随意调换或拆除。 2、腕带的材质良好,不会引起患者皮肤过敏。 3、腕带上的字迹不能被洗掉或被擦掉。 4、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大小合适的腕带。 (三)腕带佩戴要求 1、腕带一般应由二位护士核对后佩戴在病人手腕上,如病情禁忌,则佩戴在脚踝上。优先顺序:右手腕、左手腕、右脚踝、左脚踝。 2、佩戴腕带前,应仔细核对病人病历。腕带上应注明患者病历号、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和过敏史,如在住院过程中药物皮试阳性或发生过敏反应,也应随时记录在身份腕带上。

3、佩戴腕带的患者,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实施任何检查、操作或转运患者前应核对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4、患者腕带佩戴标识应准确无误,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5、患者转科或腕带遗失、损坏,必须立即佩戴新腕带。 (1)核对患者病历。 (2)要求患者口头证实自己的身份。 (3)对无法沟通的患者,应请在场的家属证实患者的身份。 6、患者出院、转院时由护士拆除腕带。 (四)佩戴腕带操作程序 1、护士按《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准确确认患者身份; 2、直接将患者资料用不褪色笔写在识别腕带上; 3、请患者或家属核对无误; 4、将腕带环绕于患者手腕或脚踝部,松紧及位置适宜。 5、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其用途及注意事项; 6、患者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将腕带剪断取下。 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 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避免因身份识别差错而发生各类医疗不良事件、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一、为保证医疗安全,来院就诊的每位病人应当如实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身份信息是指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身份资料。相关人员有

传统系统使用的身份鉴别技术主要有如下两种类型

传统系统使用地身份鉴别技术主要有如下两种类型 传统系统使用地身份鉴别技术主要有如下两种类型: ()个人识别码及密码.两者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这种方式地关键是用户需要牢记某一特定信息(识别码、密码),一旦用户本人遗忘即无法证明自身身份从而被拒之门外;若识别码(密码)被他人获悉,则他人可轻易假冒合法用户地身份进入受控区域.目前,基于这一身份鉴别机制地门禁出入控制系统仍在普遍使用.不难看出,这种门禁出入控制系统地安全性、易用性存在着极大地问题.一旦非法入侵者假冒合法用户进入受控区域,系统地审计核查机制根本无法发现非法入侵事件地发生,更无从提供非法入侵者地相关信息. ()感应式卡证件(以下简称电子卡证件).与前一类型相比,这种方式显然有了明显进步.合法用户只需要持卡即可进入控制区域,因而没有因忘记个人识别码或密码而无法进入地问题.这一身份鉴别技术地问题在于: ①电子卡证件存在被伪造地可能;②电子卡证件无法确保持卡人就是证件真正地所有者,换言之,电子卡证件可能被他人借用或冒用;③人工查验存在着出错或是徇私舞弊地可能,同时持卡人有可能进入非授权区域;④电子卡证件遗失会给合法持卡人带来极大地不便. 由于存在着电子卡被借用、冒用地可能,因此人员出入地原始记录难以进行事后审计,从而导致系统地审计核查机制失效;据有关统计,目前基于电子卡证件地门禁出入控制系统占据了市场地大部分份额. 生物认证技术是一项新兴地安全技术,也是本世纪最有发展潜力地技术之一.生物认证技术将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具有巨大地市场发展潜力.比尔.盖茨曾预言:“以人类生物特征——指纹、语音、面像等方式进行验证地生物识别技术在今后数年内将成为产业最为重要地技术革命”.可见其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之巨大. 指纹、掌形、虹膜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与上述两种传统地身份鉴别技术相比,基于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地安全性显然要高得多.从统计意义上来说,人类地指纹、掌形、虹膜等生理特征都存在着唯一性,因而这些特征都可以成为鉴别用户身份地依据.基于指纹识别技术地门禁出入控制系统(指纹锁)数年前已经研制成功并投放市场.从指纹锁地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该技术还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地问题: ①要求用户配合地程度高.用户在指纹采集过程中需要直接接触指纹采集仪,容易产生被侵犯地感觉,导致用户对指纹识别技术地接受度降低;②部分用户地指纹难以采集,存在着较高地系统拒绝录入率问题;③实验表明,合法用户地指纹存在着被他人复制地可能,这无疑降低了整个系统地安全性;④系统若出现异常情况,单凭指纹信息难以得知进入人员地真实身份.这给系统地审计、核查带来了难度. 掌形、虹膜识别技术地识别精度一般来说比指纹识别系统要高,但仍然存在着要求用户配合地程度高、侵犯性较强、使用专用设备、价格昂贵等缺点. 人脸识别技术.在典型应用环境下,人脸识别技术地识别精度可以达到与指纹识别技术相当地程度,而其用户友好性明显要高于其它地几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其适中地价格、优越地性能更能获得用户地认可. 人脸识别系统地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和非强迫性.它不需要你按手印,也不需要你眼睛注视等配合动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地识别是在你不知不觉地行为中完成地.因此,它可以广泛运用于国家安全、军事保卫、公安司法、边境、民航、金融、保险等重要领域,当然也可用于单位考勤、居家保安等方面,具有很大地开发价值. 在人脸识别技术尚未出现以前,摆在安全、公安部门面前有几道难题: ()如何在机场、车站、码头、宾馆、商场等口岸或公共场所地人群中发现特定地目标.安全部门、公安部门以往地做法只能是靠人工布控、蹲守.这种方式除了耗费大量地警力

应用安全身份鉴别

身份鉴别 应提供专用的登录控制模块对登录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 应对同一用户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实现用户身份鉴别; 查看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是采用两种或以上机制,比如用户名/密码、CA、USB 、KEY、生物特征识别等中的两种。 应提供用户身份标识唯一和鉴别信息复杂度检查功能,保证应用系统中不存在重复用户身份标识,身份鉴别信息不易被冒用; 通过测试主要应用系统的管理模块,查看系统是否具有用户身份唯一性标识的能力,如系统采用用户名来进行唯一性标识,则系统不应存在两个同名的用户。通过测试主要应用系统的 管理模块,查看系统是否具有用户身份唯一性标识的能力,如系统采用用户名来进行唯一性 标识,则系统不应存在两个同名的用户。 通过登录系统用户管理后台,先建立一个用户名为“test1”的用户,然后继续尝试添加一个用户名为“test1”的用户,系统提示“用户名或别名test1已存在”。因此,可判定该系统具有身份唯一性标识的能力。 应提供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

通过测试主要应用系统登录验证模块,验证系统在登录失败的情况下是否启用了登录 失败处理功能,其测试结果是否与系统设计保持一致。 以“admin”用户登录界面登录应用系统,输入错误的鉴别口令,系统提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则在输入错误的鉴别口令时系统并未精确返回密码错误,增加了非授权用户的非法猜测用户名和鉴别口令的难度。 应启用身份鉴别、用户身份标识唯一性检查、用户身份鉴别信息复杂度检查以及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并根据安全策略配置相关参数。 通过测试主要应用系统的管理模块,查看系统是否具有鉴别信息复杂度的能力,如鉴别口令必须采用8位以上,达不到此要求,系统应返回错误提示。则建议系统开发人员在开发时预留鉴别信息复杂度控制功能,一般情况下要求鉴别口令长度不低于8位,密码复杂度应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相结合;特殊情况下,考虑到易用性,普通用户密码复杂度要求可做适当调整,但管理员类用户口令应保证较高的复杂度要求。 访问控制 应提供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文件、数据库表等客体的访问; 访问控制的覆盖范围应包括与资源访问相关的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操作;

身份识别解决方案

德令哈公安局身份识别 解决方案 杭州信鸽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2月

目录 1.项目背景 (1) 1.1 应用概述 (1) 1.2 人脸识别技术原理 (1) 2.项目需求 (2) 3.系统解决方案 (3) 3.1 管理系统网络拓扑图 (3) 3.2 系统功能示意图 (4) 3.3 个人身份人脸识别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5) 3.3.1 业务平台功能 (5) 3.3.1.1 功能介绍 (6) 3.3.2 人证通系统 (6) 3.3.2.1 功能介绍 (7) 3.3.3 人脸自助机系统 (7) 3.3.3.1 功能介绍 (8) 4.产品介绍 (8) 4.1人脸闸机 (9) 4.2桌面式人证通 (10) 4.3落地式人证通 (11)

1.项目背景 1.1 应用概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物质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对于安全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当今社会已经开始大面积的进行平安城市的建设,各个道路开始装设高清摄像头进行全天候的实时监控,但其主要作用还是事后的查证所用,不能有效的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而城市的安全防范主要还是“以人为本”,如果能确定危险人群的出入范围,做到事前防范会及时的制止,将会为治安管理起到飞跃性质的突破。 如今科技的飞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的及时兴起,让治安管理的形势有了性的手段,信鸽公司依据公司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算法,结合公安提供的黑名单库,通过各种硬件终端(人证通、人脸通、人脸闸机、人脸门禁、人脸访客机等)采集来往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人脸照,经过后台人脸识别算法的计算,有效的鉴别个人身份信息的真伪以及关系,同时联动公安黑名单库,当信息匹配成功后及时触发预警信息提示执勤人员。将危险人群预先隔绝在城市范围外,杜绝突发事件的人为因素,治安才能真正的做到安全。 1.2 人脸识别技术原理

最新信用联社柜员身份识别系统方案

信用联社柜员身份识别系统方案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柜员授权解决方案 一、产品背景: 一直以来,柜员业务授权管理一直采用授权卡和密码相结合的方式,由于人员素质和实际操作等因素,存在着授权人员管理不到位、人人能授权、密码不密等突出问题,极易引发案件。 目前,在银行的前端业务系统中,大多使用“柜员号+口令”的认证和交易授权的方式,部分银行使用磁卡或IC卡,如果使用前者,由于口令的易失窃、泄露等弱点,使得盗用身份的事件时常发生,使用磁卡或IC卡虽然能避免口令的脆弱性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磁卡和未加读写保护的IC卡可以轻易被复制和盗用,以及柜员未遵守管理制度而存在的“飞卡现象”,所以上述两种身份验证方式都无法有效地完成高安全性的柜员身份认证及交易授权,从而造成在业务系统中经常发生违反业务管理制度的不规范操作、如授权卡随意使用,甚至发生身份盗用相关的金融犯罪,为业务系统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考虑到指纹等利用生物特征识别的身份验证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而且已经开始在银行业得到应用,因此在银行前端业务系统中,使用指纹的柜员身份验证方式替代传统的“柜员号+密码”及磁卡或IC卡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身份验证的安全性,从根本上避免不规范操作、身份盗用所带来的业务风险。 二、指纹授权的突出特点: 首先,从功能需求方面,银行柜员身份指纹验证系统应当能够实现使用活体指纹技术验证柜员的身份,因此,整个柜员身份指纹验证系统应当包括柜员指纹的登记、柜员指纹信息的查询、柜员指纹信息的比对、银行柜员指纹验证读写器的管理、机构管理、日志管理等一系列功能。

在管理需求方面,银行柜员指纹身份验证系统应当符合银行现行的管理制度,不能因为使用本系统而加大银行管理的难度和增加银行的管理成本。对于已经使用“柜员权限卡+密码”柜员身份验证方式的银行,通过使用指纹身份验证系统增加系统安全强度的同时,要简化卡的管理。 在安全需求方面,银行指纹身份验证系统应当能够具有系统安全性、设备安全性、信息安全性、运行安全性的设计。 与现有银行业务系统的无缝融合方面,要根据目前银行综合业务系统的实际情况,做到尽可能不改变现有系统及应用流程,实现柜员身份指纹验证系统和银行综合业务系统的无缝融合。 操作程序简易。目前,日常柜员登录管理主要是通过柜员代码和密码验证的方式登录业务系统,对某一项交易的授权管理按授权代号、密码与省中心后

XX身份认证系统技术方案

身份认证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1. 概述 前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个人和企业将越来越多地把业务活动放到网络上,因此网络的安全问题就更加关键和重要。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由于信息系统的脆弱性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每年达数十亿美元,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利用数字证书、PKI、对称加密算法、数字签名、数字信封等加密技术,可以建立起安全程度极高的身份认证系统,确保网上信息有效、安全地进行,从而使信息除发送方和接收方外,不被其他方知悉(保密性);保证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完整性和一致性);发送方确信接收方不是假冒的(身份的真实性和不可伪装性);发送方不能否认自己的发送行为(不可抵赖性)。 本方案根据*****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案,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及CA认证体系,建立*****身份认证系统,并可作为公务网CA的配套系统。 身份认证系统用户认证需求描述 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系统发展的促进作用,将综合开发一套身份认证系统对目前的用户身份进行管理,为社会、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级机构提供服务。 在此系统的开发应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解决如何对应用系统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从而确保数据的安全。下面将针对在此系统的开发应用中对用户身份认证所做的需求加以说明。 整个系统的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系统逻辑结构示意图 如图1示,整个系统涉及了应用服务器、证书服务器以及相应的客户端。

系统运作流程简述如下: 客户端访问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向认证服务器发出认证请求; 认证服务器完成对用户身份的认证并将与该用户相对应的认证信息 返回相应的应用服务器; 用户在通过认证之后获得在应用服务器获得相应的授权,从而可以 对应用系统进行相应的访问。 所提交的认证系统在满足上述流程之外需要提供应用开发接口,满足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交互。这是将认证系统集成到整个身份认证系统的基础条件,使得后续的开发工作能够利用认证信息做进一步的数据处理。考虑到平台的兼容性,应用系统开发方可以开发一个统一的接口程序与认证系统进行交互。另外还有如下几点要求需注意: 认证服务器的用户信息需要依据数据库服务器中的用户信息为基 础; 对于客户端的身份认证最好采用硬件方式; 客户端通过广域网连接到认证服务器,要求认证服务器是能够面向 广域网用户的; 客户端数量可以按250用户计算; 提供认证系统的安全模式说明,详细介绍如何确保系统的安全; 系统对认证系统的操作系统平台无特殊要求。 身份认证系统认证解决之道 根据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安全需要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数据的保密性。包括数据静态存储的保密性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保 密性; 有效的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系统中的各个授权人员具有其特定级 别的权限,可以进行该权限的操作,无法越权操作;操作者事后无 法否认其进行的操作;未授权人员无法进入系统。 我们建议利用业界行之有效的高强度的加解密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保证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