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牌有机茶生产与加工技术规范

品牌有机茶生产与加工技术规范

品牌有机茶生产与加工技术规范
品牌有机茶生产与加工技术规范

井冈山市五指峰茶厂

五指峰牌

江西龙升实业有限公司

二〇〇六年三月十六日

目录

第一部分范围与引用文件3

一、范围

3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第二部分产品技术规程与执行标准规范性文件4

第三部分工作文件5

1生产打算治理规程

5

1.1地块的编号

5

1.2有机原料批次号的编制方法

5

1.3农事操作

5

1.4农事记录治理规程

5

1.5鲜叶的质量标准

6

2有机茶加工生产治理规程

6

2.1加工过程治理

6

2.2发生异常问题时的处理方法。

8

2.3生产批次的编制方法

8

2.4入、出库及保管规程

8

2.5设备、仪器的治理规程

9

3卫生治理规程

10

4批号治理规程

12

5记录治理规程

12

6客户投诉的处理规程

14

7教育与培训规程

14

8职员福利与劳动爱护规程

14

9附则

15

五指峰牌有机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第一部分范围与引用文件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五指峰牌有机茶生产的基地规划与建设、土壤治理和施肥、病虫草害防治、茶树修剪和采摘、转换、试验方法和有机茶园判不,加工、贮藏、包装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有机茶的生产加工、销售。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767 茶树种子和苗木

GB/T 14551 生物质量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

定气相色谱法

NY 227 微生物肥料

NY 5196 有机茶

NY 5199 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

NY/T 5197-2002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NY/T 5198-2002 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

GL 32(Rev.1)联合国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识和市场导则

第二部分产品技术规程与执行标准规范性文件

一、《五指峰牌有机茶产品标准》

执行 NY 5196 《有机茶》标准。

二、《五指峰牌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执行 NY/T 5197-2002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标准。

三、《五指峰牌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

执行 NY/T 5198-2002 《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标准。

第三部分工作文件

1.生产打算治理规程

1.1.地块的编号

1.1.1.依照茶园的地块分布,以自然山丘为单元,从正北

为起点,用阿拉伯数字逆时针顺序进行编制。本公司茶

园共十三块,代号为DDD。

1.1.

2.DDD:D代表地块,DD n:01、02、03、…n

1.2.有机原料批次号的编制方法

1.2.1.为了便于识不本公司的有机茶的鲜叶,采纳单位年

月+有机茶园编号+地块代号的编制方式。即:

YYMMDD……CCCCDDD

1.2.2.识不方法:

1.2.3.批号是由13个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

1.2.3.1.YYMMDD……CCCCDDD

1.2.3.1.1.YYMMDD――生产加工日期

1.2.3.1.2.……――预留该生产日期加工的批次序列

号、公司有机茶产品的编号

https://www.doczj.com/doc/549499189.html,CC――该茶园的注册编号

1.2.3.1.4.DDD--该茶园地块的编号

1.3.农事操作见《农事操作指南》

1.4.田间作业质量执行,按有机茶园农事操作(指南)打算

实施,并填写《农事操作记录表》。

1.5.农事记录治理规程

1.5.1.种植记录治理

1.5.1.1.茶园的种植历史记录;

1.5.1.

2.除草记录;

1.5.1.3.病虫害防治记录;

1.5.1.4.肥水治理记录;

1.5.1.5.茶园的采摘、运输采摘记录。

1.5.

2.鲜叶收获规程,收获方法(包括防止与常规产品混

淆的措施和不合格产品的处理)

1.5.

2.1.制定有机茶叶采摘打算;

1.5.

2.2.常规产品与有机产品分开作业;

1.5.

2.

3.编制鲜叶采摘的批次号;

1.5.

2.4.记录有机产品与常规产品采摘的地块号,作业

人姓名、负责人;

1.5.

2.5.使用有机生产作业工具;

1.5.

2.6.现场内部检验员监督执行作业;

1.5.

2.7.现场检查发觉不合格采摘行为及时纠正,不合

格的鲜叶原料降为常规茶叶生产用原料。

1.5.3.禁止有机产品受禁用物质污染的规程。

1.5.3.1.组织职员学习有机茶产品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和有机茶产品质量标准,让职员人人都明白有机茶生

产禁用物品;

1.5.3.

2.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禁用物品;

1.5.3.3.鲜叶采摘、运输过程使用透气竹篓,不与地面

和禁用物品接触;

1.5.3.4.不得在茶园、厂区随地大、小便;

1.6.采茶开始时,采摘工必须领取《有机茶产品质量跟踪

卡》。

1.7.采茶工的素养要求

1.7.1.采茶工实行持证上岗;

1.7.

2.采茶工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一次,无传染性疾病

才能上岗;

1.7.3.年龄在40岁以内,女性最佳;

1.7.4.逐步实行田间作业统一着装;

1.7.5.每次采茶前要修剪指甲,不能用指甲掐摘鲜叶;

1.7.6.采茶期间,采茶工不能涂抹化妆品等。

1.8.鲜叶的质量标准

1.8.1.鲜叶嫩度:特贡为芽头,特级为一芽一叶初展;

1.8.

2.鲜叶匀度:采摘方法一致,鲜叶大小、长度一致;

1.8.3.鲜叶净度:无茶籽、茶果、老枝、病虫叶,无杂草、

树枝、金属物、虫体等;

1.8.4.鲜叶新奇度:采摘时刻操纵在6小时以内,无挤压、

无损伤。

2.有机茶加工生产治理规程

2.1.茶叶鲜叶分级标准

2.2.鲜叶的验收:

2.2.1.采茶工自送鲜叶至加工厂,须递交《有机茶产品质

量跟踪卡》;

2.2.2.检验员依照鲜叶嫩度、鲜叶匀度、鲜叶净度、鲜叶

新奇度四方面进验收,而后参照代表性样品,评定等级,

称重过磅,登记《有机茶产品质量跟踪卡》;

2.2.

3.判定合格,立即鲜叶加以标示"合格",填妥检验记

录表,及验收单内检验情况,鲜叶一定要做到按级摊放;

2.2.4.检验员执行检验时,抽样应随机化,并不得以个人

或私人感情认为合用为由,予以判定合格与否;

2.2.5."鲜叶验收单"一式五联检验完成后,第一联送采茶

工,核对无误后送会计整理付款,第二联会计存,第三

联料库,第四联质量治理存,第五联送保税。且每次把

检验结果记录于"《有机茶产品质量跟踪卡》",并每周

依照鲜叶等级规格类不的结果统计于《有机茶产品质量

跟踪卡》及每周评核的行分于《采茶工评价表》,作为

茶工进行考核的参考资料。

2.3.鲜叶的摊放:茶叶一定要做到按级归堆。即使是同一等

级的鲜叶,也应做到不同品种的鲜叶分开,晴天叶与雨天叶分开,正常叶与劣变叶分开,成年茶树叶与衰老茶树叶分开,上午采的叶与下午采的叶分开。这些鲜叶假如混在一起,由于老嫩不一,不但

给茶叶加工带来苦恼,而且会降低成品茶品质。贮存操

作应幸免机械损伤、混杂和污染,并完整、准确地记录鲜叶来源和流转情况。

2.4.加工过程治理

2.4.1.生产打算;

2.4.2.安排当天或批次生产量;

2.4.

3.安排加工操作员;

2.4.4.制定工艺流程;

2.4.5.编制生产批次。

2.4.6.领料规程

2.4.6.1.申请领料;

2.4.6.2.核清鲜叶质量等级、数量、加工要求,填写《加

工过程记录表》和《有机茶产品质量跟踪卡》。

2.4.7.各地块、各采摘工所采的鲜叶分不进行加工。

2.4.8.加工工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干燥。

2.4.8.1.杀青:五指峰的茶叶加工要紧采纳手工杀青。

锅温一般应掌握在180~200℃,投叶时为0.5~1.2

㎏,用手掌将杀青叶从锅的一边推向对角的一边,并

使杀青叶抖散,使茶叶均匀受热。也可借助炒手等工

具翻炒。杀青要正确掌握和理解“高温杀青,先高后

低;焖抛结合,多抛少焖;老叶嫩杀,嫩叶老杀”的

原则。杀青时温度要“先高后低”,使杀青叶达到“均

匀杀透”。杀青时要多抛少焖,抛焖结合,才能使杀

青均匀,叶色翠绿。杀青先焖杀,使新梢的梗、叶脉

部迅速升温,以使整个新梢温度较为一致,杀青均匀。

杀青叶适度的标志是叶色暗绿,手捏叶质柔软,略有

黏性,叶梗弯曲而不断,紧握则成团,略有弹性,青

气消逝,略带香味。杀青叶水分含量要求达58~60%

左右。完成后填写《加工过程记录表》和《有机茶产

品质量跟踪卡》。

2.4.8.2.揉捻:五指峰的茶叶加工要紧采纳手工揉捻。

依照手势不同分为推揉和团揉。手工揉捻一般采纳竹

子编织物作揉板,以增加揉捻时的摩擦力,同时便于

翻转成条,推揉时将叶子收成一小团,双手形成馒头

状压住茶团,稍用力将茶团向前滚动,再将茶团收回,重新按上述动作循环进行多次,使叶片卷成条索状。

团揉的手势与推揉相同,但运动方向不是直线,而是

在原地回旋滚转,使茶叶成卷曲条索。在推揉和团揉

过程中,经常解块,经免茶叶粘连结块。同时,用力

要均匀,不能忽轻忽重,用力太重则芽叶易断碎,同

时茶汁挤出太多,容易使成品茶发黑,阻碍成品茶的

品质外形与色泽;用力太轻,则起不到揉捻成条的作

用。完成后填写《加工过程记录表》和《有机茶产品

质量跟踪卡》。

2.4.8.

3.干燥:炒烘、烘笼干燥。炒烘:通过揉捻、整

形的鲜叶,放入锅中再进行,边炒边烘,炒烘至含水

量为85%左右,起锅进行笼烘。烘笼干燥:可分为毛

火和足火两个过程。毛火时采取“高温、薄摊、勤翻、快烘”烘干法。温度为80~90℃,摊叶厚度为1.5~

2㎝,每隔3~5分钟翻动一次,毛火时刻为15~20

分钟左右。烘至7~8成干,含水量为18%~25%,

下烘摊凉0.5~1.0小时,摊凉的同时反茶叶翻匀。

足火时要掌握“低温、厚摊、少翻、慢烘”的原则。

温度为70~75℃,摊叶厚度为4~5㎝,每隔6~8

分钟翻动一次,毛火时刻为40~60分钟可达足干。

含水量为4%~6%为适

度。采纳烘笼干燥必须注意防止烟味,应待炭火不再

有烟冒出后再上茶叶烘干,摊叶和翻叶时先将烘笼取

出离开炭火,置于竹匾上,翻好后轻振烘笼,将碎末

落下,然后再上烘炉。以免碎末落入炭火中生烟。完

成后填写《加工过程记录表》和《有机茶产品质量跟

踪卡》。

2.4.9.在加工的各道工序过程中,及时填写《加工过程记

录表》和《有机茶产品质量跟踪卡》。

2.4.10.加工操作人员确依操作标准操作,且于每一批、每

一首工序加工完成后,必需通过有关人员实施首检,等检查合格后,才能接着加工,主管并应实施随机检查。

2.4.11.成品检验人员应依" NY 5196 有机茶"的规定实

施质量检验,以提早发觉,迅速处理以确保成品质量。

2.5.发生异常问题时的处理方法。

2.5.1.鲜叶在过程中发觉异常时,主管应即追查缘故,并

加以处理后将异常缘故、处理过程及改善对策等开立"

异常处理单"呈(副)经理指示后送技术部,责任判定后

送有加工厂签核再送总经理室复核;

2.5.2.质检人员于抽验中发觉异常时,应及时反应单位主

管处理并开立"异常处理单"呈经(副)理核签后送技术

部门处理改善;

2.5.

3.加工期间半成品移转,如发觉异常时以"异常处理单

"反应处理。质量异常问题必须填入《有机茶产品质量

跟踪卡》;

2.5.4.技术部门人员关于缴库前的成品应抽检,若有质量

不合格的批号,超过治理范围时,应填写"异常处理单"

详述异常情况及附样并拟定料品处理方式,呈经理批示

后,交有关部门处理及改善;

2.5.5.技术部质量治理人员对复检不合格的批号,如经理

无法裁决时,把"异常处理单"呈总经理批示;

2.5.6.判定不合格,立即鲜叶加以标示"不合格",填妥检

验记录表及验收单内检验情况,进行报废处理和处罚;

2.5.7.判定不合格批次则退回加工厂重新加工,重新加工

后仍需再经成品检验;若再不合格,打入下等级或报废

处理。

2.6.生产批次的编制方法

2.6.1.生产批次接在原料批次呈增加

2.6.1.1.表示方法:生产批号;即:AAA――该生产日

期加工的批次序列号。

2.7.入、出库及保管规程

2.7.1.有机茶成品缴库质量治理;

2.7.2.加工完成的有机茶成品要通过成品检验合格后,才

能入库或出货;

2.7.

3.技术部门主管对预定缴库的批号,应逐项依《有机

茶产品质量跟踪卡》、《有机茶产品抽验报告》、《鲜叶验

收单》及有关资料审核确认后始可办理缴库作业;

2.7.4.库存有机茶成品必需抽验,以确保产品质量,幸免

质量变异的有机茶产品送交客户,发觉质量变异即调查

缘故(必要时会同有关单位),作好防止再发措施,并通

知加工厂重新加工;

2.7.5.出货检验,每批有机茶产品出货前,技术部应依出

有机茶生产可行性报告

发展优势农产品,突出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积极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举措。永川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产茶历史悠久,茶叶产业是我市农业的优势产业,而且是涉及一、二、三产业的传统产业,有亚洲最大的山地连片茶园和全国知名品牌“永川秀芽” ,发展潜力巨大。按照永川市2010 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市自然及社会条件,提出永川市“十一五”茶叶发展规划,重点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茶叶产业,提高茶产业市场竞争力,发挥产业优势,促进永川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到2010 年,我市茶园总面积达到5 万亩,基地建成全部投产后能产茶叶5000 吨,实现产值1.5 亿元,如进行茶叶深加工后还会增值。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10000 人,人均年增加收入2000元,还能带动运输业、旅游业的发展。此外, 茶树发达的根系在茶园土壤中呈网状结构,固土蓄水效茶明显,成龄茶园的土壤流失量不到裸露地的10%。同时,茶树四季常青,其叶面积指数达4-5 ,强大的呼吸代谢作用,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其他经济作物无法相比的生态效益。 一、编制的背景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与区位条件永川市位于重庆西部,东接壁山县、江津市,西连大足县、荣昌县,北与铜梁县接壤,南与泸县、合江县相邻。介于东经105° 37' 31〃 - 106° 5' 7〃、北纬28° 56’ 16〃 - 29° 34’ 30〃之间,南北长70.65km,东西宽44.85km,总面积 2 1572.66km2。 距重庆市区仅63 公里,是重庆市的西大门,连接成渝两地的中枢要道。交通发达,商贾云集,素有“ 川东粮仓”之称,是“ 渝西经济走廊” 上

关于编制有机茶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有机茶加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https://www.doczj.com/doc/549499189.html, 高级工程师:高建

关于编制有机茶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说明 (模版型) 【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 核心提示: 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专 业 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单位 (1) 1.1.3项目建设性质 (1) 1.1.4项目建设地点 (1) 1.1.5项目主管部门 (1) 1.1.6项目投资规模 (2) 1.1.7项目建设规模 (2) 1.1.8项目资金来源 (3) 1.1.9项目建设期限 (3)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 1.3编制依据 (3) 1.4编制原则 (4) 1.5研究范围 (5)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 1.7综合评价 (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 2.1项目提出背景 (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 2.3.1促进我国有机茶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 2.4.1政策可行性 (10) 2.4.2市场可行性 (10) 2.4.3技术可行性 (11) 2.4.4管理可行性 (11) 2.4.5财务可行性 (11) 2.5有机茶加工项目发展概况 (12)

有机油茶基地种植管理规程

1目的和范围 保证有机作物生产符合GB/T19630.1-19630.4-2011标准的要求,并通过有机产品认证。适用于我公司的有机油茶基地的种植管理。 2 职责 生产部负责监管有机作物生产管理的全部过程; 采购部负责有机产品的储存、运输; 3 作业规范 3.1基地环境的选择 基地选择在远离城镇生活居民和工矿企业,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等,环境质量好,综合污染指数低,土壤条件优越,果园周围植被丰富,没有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是有机作物生产的理想选择地。基地的环境质量应符合:a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95中的二级标准;b公司油茶基地不存在农田灌溉用水,为自然降水;c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3.2转换计划 本公司基地全部为有机生产,不存在平行生产。 3.3基地范围的区域保护 基地应边界清晰,所有权和经营权明确,如每个农户在同一地区从事农业生产,要有明显的隔离带分开,以防有机生产区域可能受到邻迈的常规生产区域污染的影响,则在有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应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保证有机生产地块不受污染。以防止临近常规地块的禁用物质的漂移。在有机生产区域周边设置天敌的栖息地,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寄居的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控制能力。 3.4作物品种的选择 3.4.1品种的选择依据: 3.4.1.1尽量使用有机种子和种苗。 3.4.1.2选择能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有抗性的作物种类及品种。在 品种的选择中要充分考虑保护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3.4.1.3禁止使用包衣种子和任何转基因作物品种。 3.5作物栽培管理 3.5.1油茶树应种植在土壤深厚疏松、有机含量高、PH值在 4.0-6.5范围内的区域。

中国茶叶场地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世界茶叶 80%产在亚洲。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五大产茶国的 茶叶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 80%。中国茶叶产量从 2000 年的 67.6 万吨增长到 2005 年的93.4 万吨,增长了 38.1%。茶叶产值从 2000 年的 90 亿元,增长到 2005 年的 155 亿元, 增长了 72.2%,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并且在 2005 年,我国茶叶产量超过印度,重新夺回第一大产茶国地位,实现了以吴觉农为代表的近代茶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一、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因素。 当前,我国茶叶产量、国内销售、茶叶出口都处于历史最好的水平。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资金支持,茶叶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新的资本进入,茶叶新技术在 茶叶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及茶叶新产品的开发等,这些都为我国茶叶产业注 入新的活力。 1、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茶叶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并且通过科技 创新、结构调整、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等措施,促进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在西部开发、扶 贫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各主要产茶省都发展了相当数量的新茶园。茶农在茶叶良好经济效益促进下,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并且加大了对老茶园的改造力度,淘汰了一些生产效益低的茶园。我国茶园面积由 2000 年的 108.9 万公顷,增加到 2005 年的 130 万 公顷,增长了 19.4%。近年来新发展的茶园基本上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建设的,生产能力高、茶园投入力度大,从而使得我国茶叶产量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2、企业的多元化。 茶叶放开经营后,我国茶叶企业发生结构性变化,大多数国有加工、流通茶 叶企业实现了股份化、民营化转制。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是北京市第一家实 行改制的“老字号”茶叶企业,改制后的股本为 3000 万,国有(企业)参股 20%,10%社会法人股,主要是两家上游生产企业,其他 70%职工股。改制后企业的机制变活了, 企业有了自主权,有了资金积累,通过几年来的运作,张一元的年销售量每年均以 30%以上 的速度增长。茶叶产业的发展,也吸引国内大的集团纷纷进入茶叶领域,云南制药企业盘龙 云海和云南白药集团已经开始涉足茶产 业。白药集团认为普洱茶的发展过程与云南白药的发展过程极为相似,初期都是小家小户分 散式生产,后来随着工艺技术改进,规模化生产成为必然。云南澜沧江啤酒集团也把开发茶产品作为今后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与此同时,个体私营 1

有机茶加工技术

有机茶加工技术 一、有机茶加工厂基本要求 (一)环境要求 采下的茶树鲜叶不能直接饮用,必须经过加工才能成为商品。茶叶加工是茶叶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影响茶叶品质的发挥,而且对茶叶的安全性指标影响甚大。农业部行业标准NY/T5198—2002《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对有机茶加工厂的环境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有机茶加工厂必须建在环境良好、无任何污染的地带,这里所指的环境主要指空气、水源和周边条件三个因素。 1、空气 有机茶加工厂所处的大气环境应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这比通常的无公害茶叶加工厂高了一个级别(无公害茶叶加工厂为三级标准)。据调查云南景谷、浙江松阳、江苏镇江南山风景区茶区环境空气质量均为一级、土壤质量也为一级。以上可以看出,我国茶工大部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因茶区多分布在无工业污染的山区,目前发展的有机茶园位于高山区和半山区,如果加工厂就近修建的话,一般环境空气无障碍。 2、水源 有机茶加工厂属食品类加工,要求周边环境不能影响茶叶的质量,要求加工厂离开垃圾场、医院200m以上,离开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500以上。除了这些硬性要求外,还要求在加工厂附近不能嗅到异味和臭味。新建加工厂尽可能不要修建在居民区附近,避免生活和人为因素的污染。此外加工厂周边不应有餐饮、汽车或拖拉机修理等服务设施。 加工废水和生活污水要有完善的收集、处理和排放系统,防止污染厂内外环境。加工废弃物如茶灰、茶渣等要妥善处理,经无害化处理(高温发酵)可作茶园肥料。 (二)加工厂要求 茶叶加工厂在设计时,首先应搞好加工厂的规划。茶叶加工厂通常由加工区、办公区、生活区组成,规划时应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区。加工区是茶叶加工厂的核心区,为防止人群的污染,有效地组织加工生产,防止加工技术泄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加工区,加工区应与生活区完全隔离。办公区可以与加工区相连或相离,

茶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009年万源市茶叶生产基地建设 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建设安全高效茶叶及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就是利用我市的生态自然优势,按照国家、省颁布制定的无公害茶叶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来逐步规范我市茶叶基地的建设,并以此促进我市茶叶产品质量的无公害化和标准化,最终达到整个产业的安全高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建设目标 2009年,全市茶叶生产基地建设目标是建设安全高效茶叶生产基地25000亩,其中新建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15000亩,改造低产茶园10000亩。完成茶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在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实施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既注重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协调,又注重产品安全性与附加值的增加;既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又增加单位面积产出,以实现茶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循环。 三、实施单位 承担单位:万源市农业局 实施单位:万源市茶叶局 四、实施地点 建设地点选择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好,具有良好种茶习惯的

基地乡镇进行规划实施。安全高效茶叶及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目标任务分别落实到全市25个重点茶叶基地乡镇(详见附表)。 五、实施时间及进度 1、2009年1-2月,规划项目实施地点、目标任务。 2、2009年3-4月,对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无公害茶叶和有机茶加工技术培训,企业生产加工实行标准化。 3、2009年5-6月,进行低产茶园改造技术培训,采用改园、换种、重剪和台刈等方法改造低产茶园1万亩生产基地。 4、2009年7-8月,按照无公害茶园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新建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的土地整治和培肥。 5、2009年9-11月,选择无性系优质良种茶苗进行栽植,建设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15000亩目标。 6、2009年12月,加强冬季管理,并对茶叶基地建设进行检查验收。 六、技术措施 (一)茶叶生产基地建设 1、技术培训。项目计划举办集中培训会2次,开展巡回现场培训50余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份,培训农户2万余人次。具体培训技术包括幼龄茶园管护技术、无公害茶叶生产及有机茶生产加工技术、低产茶园管理技术、茶园机械管理技术、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技术等茶叶生产先进实用技术。 2、推广使用生物、物理、农业等防治技术。推广综合防控技术(如频振式杀虫灯、黄板、采用保蛛治虫、以螨治螨、病

有机茶生产、加工规划

湖北省XXXX县XXXX茶场产品生产、加工 规划 湖北省XXXX县XXXX茶场公司成立于1988年。位于XXXX 县城西北约八十五公里的XXXX沟梁,海拔高度850-1000米,主要雨季集中在6-9月,土壤以酸性粘土为主,全场辖区总面积约500亩,其中生态林约100亩,人工松林约50亩,茶园约218亩。场区松林茂密,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新宜人且方园30公里无任何工厂,是适合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理想场地。 湖北省XXXX县XXXX茶场是从事有机茶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专业有机茶企业,开展有机产品的开发已有多年,按照GB/T19630的要求建立并实施了有机生产管理体系,多年以来管理体系运行稳定有效。 生产、加工环境适宜 公司通过土地承包的形式建立茶叶种植基地,基地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所,周围为自然山林,生态环境良好。经过检(监)测,茶园土壤达到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当地年降雨量约800mm,能够满足茶树需求、大气质量达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中二级标准标准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 9137的规定标准。

茶园周围保留宽度至少30公里的自然山林作为有机生产区域自然缓冲带,防止了有机生产区域受到外来污染。 加工厂目前生产XXXX有机茶,厂区车间周围环境不存在潜在污染,适合进行有机产品开发生产。周围没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没有垃圾堆、粪场、露天厕所和传染病医院,没有昆虫孳生的潜在场所。加工厂建筑物与外缘公路或道路有至少30公里,可避受影响。加工厂于2007年9月首次取得有机产品生产许可证(QS 证有效期3年,产品范围绿茶)。2015年4月15日顺利进行了QS换证。 生产方式合理、加工工艺和流程设计科学 XXXX有机茶生产方式,为基地原料生产与工厂加工一体化,所有加工原料来自于自有XXXX有机茶基地,来自于同一生产单元,无外购原料,且全部XXXX有机茶为有机原料。自产自销的生产方式确保了有机完整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加工过程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主要为机械、加热过程处理,确保主要营养成分不受破坏。加工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不使用任何加工助剂,也不使用加工水,加工工艺和流程符合有机加工的要求。 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等投入物质的管理制度运行有效,质量有保证 农药、肥料的使用严格按有机标准执行,土壤肥培主要

有机茶种植培训教材

有机茶种植培训教材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有机茶种植培训教材 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L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有机茶叶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有机茶也是我国第一个颁证出口的有机食品。近年来,我国共有20多个茶叶生产单位获得有机茶颁证,建立有机茶基地近6000多亩,有机茶年生产量已达500余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有机茶的种植技术: 一、环境选择。应选择远离城市、工业区和村庄的地区。要求空气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灌溉用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一类标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必须低于国家有机茶加工技术规定标准。生产、加工、贮藏场所及周围场地均应保持清洁卫生,禁止使用化学药品。 二、园地选择。有机茶应选择国家级或省级的良种园地生产的茶树种子,品种的抗逆性要好,种子、种苗必须来自有机农业生产系统,不使用由基因工程获得的品种苗木,与非有机农业生产用地应有一定的隔离带。园地土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大于1.5%,pH值4.5-6.5,有效土层疏松,生物活性较强。

三、土壤管理。⑴1-3年生幼龄茶园,有机茶在行间合理间作绿肥,以豆科绿肥最好,可利用豆科作物的根瘤固氮作用来提高土壤的含氮量。将绿肥翻埋入土,可以培肥改良土壤。⑵在雨季来临前和秋冬季施基肥后用未施过农药,无污染的秸秆、绿肥、蔗渣、薯藤、山青等覆盖土壤。⑶精耕细作,勤除杂草。在天气晴朗,草未结籽前结合除草进行4-5次10厘米左右的浅耕。结合秋冬季施基肥进行一次行间深耕,将覆盖物和施入的肥料深埋于土中,深耕时做到行中深、根际浅、少伤根。 ⑷对土壤肥沃、无杂草、覆盖度高的茶园,应少耕或免耕。提倡使用生物(如蚯蚓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⑸严禁使用化学类、石油类的除草剂、增效剂和土壤改良剂。 四、施肥技术。⑴生产有机茶的茶园可施用没有受重金属、农药及其它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并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如天然腐殖酸盐类、采用纯生物技术生产的有机液肥、菌肥等。⑵禁止在有机茶园施用的肥料,包括人工化学合成的各种化肥、复合肥、复混肥、稀土元素肥料、生长素、人工合成的各种多功能叶面营养液及城乡垃圾、工厂废渣等。⑶茶树修剪物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含量丰富,是茶园很好的有机肥源。每年修剪下的枝叶都要设法还田,可直接作肥料翻埋入土,也可作土壤覆盖物铺于行间。⑷有机茶园应施基肥和追肥。基肥应在秋茶结束后尽早施,采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包括无污染的各类饼肥、绿肥、作物残体、泥炭、有机茶专用肥等,在茶园开沟深施。追肥在每个茶季前开沟施入茶园,有机液肥多采用叶面喷施。

有机茶叶的概念

比如有机绿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等多种维生素和水溶性矿物质,还能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抑制动脉硬化以及防癌、防治坏血病和防辐射。常喝有机茶,能够降低人体胆固醇、降血糖、降血脂,是广受欢迎的保健食品。所以,有机茶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即便是价格高出普通茶几倍,也仍然供不应求。” 但到底什么样的茶才算是有机茶呢?山东省茶文化协会会长王裕晏认为,有机茶对周边环境和管理、生产技术要求都是极为“苛刻”的。首先土壤酸碱度得适合茶树生长,周边不能有农田,以免农药飘落茶园,不但完全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而且必须完全使用未受污染的有机肥料,并采行自然方法防治病虫害,生产过程中也不使用任何添加剂,最后,还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有机食品认证。王裕晏指出,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完全是两回事。有的人误把无公害或绿色食品茶当做有机茶。 据了解,无公害茶是保健茶叶的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绿色食品茶质量安全标准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满足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更高层次需求;有机茶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投入品和转基因技术,是茶叶安全生产的最高要求。 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L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有机茶叶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有机茶也是我国第一个颁证出口的有机食品。近年来,我国共有20多个茶叶生产单位获得有机茶颁证,建立有机茶基地近6000多亩,有机茶年生产量已从外观上看,有机茶和常规茶很难区分。 就产品质量的认定来说,有机茶与常规茶有以下3点区别: 1.常规茶叶通常是对终端产品进行质量审定,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生产 和加工过程,而有机茶的质量审定不仅要对终端产品进行必要的检测,还要审查产品在生产、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

我国有机茶生产现状及前景分析_宁静

30卷1期21 我国有机茶生产现状及前景分析 宁静1,2,李健权1,晏资元1 (1.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长沙 410125;2.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茶学系,长沙 410128)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有机茶的生产现状,分析了开发有机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利于突破“绿色壁垒”、促进茶叶出口,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以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有机茶;生产现状;前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6-5768(2008)01-0021-03 有机茶最早于1983年在斯里兰卡开始生产,随后印度、肯尼亚、日本、坦桑尼亚等国家也相继出现了有机茶园和有机茶生产。1990年6月,浙江省临安县生产出我国第一批有机茶并出口荷兰,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拉开了我国有机茶生产的帷幕。之后江西和安徽等省也相继开发生产有机茶,且产品出口欧美国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1]。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安全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有机茶标准认证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有机茶的生产也开始走上健康、稳步和快速发展的道路。 1 有机茶的概念 有机茶是指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 生产体系和方法,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产调节剂和添加剂生产出的鲜叶,在加工、包装、贮运全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品污染,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2]。 国际有机食品运动联合会为其制定的标准有100 多项,其中对茶园的土壤、水质、空气和茶叶的采制、加工以及茶叶成分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等方面均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无害化要求。其生产许可证期限仅为一年,生产标准包括绝对禁止施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确定为“有机茶”茶园,应至少3年没有使用过禁用的农药和化肥,为保持茶园空气清新,甚至禁止在茶园抽烟等[3]。 叶生产、加工向科技化发展。 4.3卫生质量安全问题,这是最大的难题之一如何杜绝从生产—加工—成品—销售过程中少污染,从而保证卫生质量水平,是中小茶厂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首先,抓厂房设施建设包括生产加工车间的建设,卫生清洁度,尽量做到少污染。其次,整个生产流程中规范操作,不掺假,不冒牌,不人为污染。第三,重视产品包装,销售过程,尽量减少污染,保证卫生质量。 4.4地方政府实行政策扶持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如,在企业成长期中帮助企业克服资金周转,良种引种扩种,开荒种植,减免税务等。让企业轻装上阵,在市场中运行。 4.5增强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首先,要打破地方性区域观念,让企业走向大市场。引进专门的经营人员及技术人员,做好做大茶业产业。 4.6发挥乡镇技术员的作用要在尽短的时间内提高茶园生产技术,要发挥乡镇技术员的作用。派他们下乡,示范,推广,宣传,引导。 4.7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多多开展大型市或省级茶博会。政府在广大老百姓的心中还是有很大影响力的,同时,政府利用行政力量能够做好宣传工作。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尽快行动起来,发挥基层领导的作用,做好积极的宣传工作。 茶业通报.2008.30(1):21-23 Journal of Tea Business 〔收稿日期〕2007-08-22 〔作者简介〕宁静,女(1978-),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茶叶品质化学和功能成分研究。

有机茶颁证标准

有机茶颁证标准 前言Forward 为了保护农村特别是广大茶区的生态环境,减少和防止由于使用农药、化肥等带来的 污染,促进农村特别是广大茶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向社会提供高品质、 无污染的茶叶及茶制品,推动中国有机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制定要点如下: 1、向茶叶行业引入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基本准则,符合国际有机农业发展的 方向,对保护和改善我国广大茶区生态环境、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向国内外消费者提供 无污染的茶叶制品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2、规定了有机茶生产的生态环境、品种选择、土壤管理、病虫草害治理以及茶叶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技术要求,是指导有机茶生产和加 工的技术规范。 3、规定了有机茶的产品标准,特别是产品的卫生指标高于国内外现行茶叶标准。4、规定了有机茶的颁证程序。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振辉、肖强、傅尚文、邬志祥 1范围Scope 标准规定了有机茶生产的生态环境、品种选择、土壤管理、病虫草害治理以及茶叶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技术要求,是指导有机茶生产和加 工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是有机茶的颁证标准,适用于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黄茶和白茶,以及 以茶叶为原料或配料的茶制品。 中国农业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有机茶中心)依据本标准, 对经实地生产过程检查和产品检测确认符合标准的生产者、加工者和经营者颁发有机茶证书,并允许其使用有机茶标志。 2引用标准Cited Standards

茶叶精加工及有机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549499189.html, “香炉山”优质品牌茶 精加工及有机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年产5249吨“香炉山”优质品牌茶精加工及3.5万亩有机茶种植基地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1.1.2项目性质:改、扩建工程 1.1.3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项目主管单位:桃江县供销社 (2)科技支撑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茶科所 (3)项目实施单位:桃江县香炉山茶叶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改组重建) (4)法人代表:刘小阳 (5)所有制形式:民营股份制有限公司(附营业执照复印件) (6)原有注册资本:326万元人民币(附验资报告复印件) (7)公司地点:桃江县马迹塘镇 (8)经营范围:茶叶科研、种苗扩繁、加工、销售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549499189.html, 1.1.4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投资规模:6993万元 固定资产:4080万元 流动资金:2913万元 1.1.5资金筹措 本项目共需资金6993万元,其中:现有资产折价评估价值990万元,茶园入股1350万元,县供销社现金入股79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3413万元,请求上级政府部门扶持450万元。 1.1.6建设规模 (1)改造低产茶园35000亩; (2)改扩建茶叶精加工茶厂1个,建筑面积1500米2 ;达产时年产有机茶5249吨; (3)新建副产品提炼厂一个,拥有1500米2生产车间,年产茶花油专利产品80吨; (4) 新建茶叶专业批发部与产品展示市场一个,面积2000米2; (5)建设优良品种母本园600亩、无性系繁殖基地3000亩。 1.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生产能力 ①年产优质品牌茶436吨; ②大宗茶1313吨; ③茯砖茶3500吨; ④红花茶油80吨;

品牌有机茶生产与加工技术规范

井冈山市五指峰茶厂 五指峰牌

江西龙升实业有限公司 二〇〇六年三月十六日 目录 第一部分范围与引用文件3 一、范围 3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第二部分产品技术规程与执行标准规范性文件4 第三部分工作文件5 1生产打算治理规程 5

1.1地块的编号 5 1.2有机原料批次号的编制方法 5 1.3农事操作 5 1.4农事记录治理规程 5 1.5鲜叶的质量标准 6 2有机茶加工生产治理规程 6 2.1加工过程治理 6 2.2发生异常问题时的处理方法。 8 2.3生产批次的编制方法 8

2.4入、出库及保管规程 8 2.5设备、仪器的治理规程 9 3卫生治理规程 10 4批号治理规程 12 5记录治理规程 12 6客户投诉的处理规程 14 7教育与培训规程 14 8职员福利与劳动爱护规程 14 9附则 15

五指峰牌有机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第一部分范围与引用文件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五指峰牌有机茶生产的基地规划与建设、土壤治理和施肥、病虫草害防治、茶树修剪和采摘、转换、试验方法和有机茶园判不,加工、贮藏、包装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有机茶的生产加工、销售。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767 茶树种子和苗木 GB/T 14551 生物质量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 定气相色谱法 NY 227 微生物肥料

有机茶种植技术

有机茶种植技术 有机茶是一种在没有任何污染的产地按照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鲜叶,在加工、包装、贮运、销售过程中不受化学物品等的污染,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有机茶属于真正纯天然、高品位、高质量的健康饮品,代表了今后茶叶生产的发展趋势,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有机茶环境选择 产区应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空气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灌溉用水的水质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一类标准,土壤中的铜、铅、镉、砷、汞、铬等重金属含量必须低于国家有机茶加工技术规定标准。生产、加工、贮藏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禁止使用化学药品。 有机茶园地选择 种子种苗必须来自有机农业生产系统,不使用由基因工程获得的品种苗木。茶园园地生态环境优良,周围布置好绿化带,有机茶与非有机农业生产用地应有一定的隔离带。园地土壤深厚肥沃,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1.5%,pH值4.5至6.5,有效土层疏松,生物活性强。茶园周围100米以内不得设厕所、粪坑、牲a圈等。 有机茶土壤管理 1.1至3年生幼龄茶园,应在行间合理间作绿肥,以培肥改良土壤。 2.在雨季来临前和秋冬季施基肥后用无污染的秸秆、山青等覆盖土壤,减少水、土、肥流失,夏天保水防旱,冬天保温防冻。 3.对土壤肥沃、无杂草、覆盖度高的茶园,应少、免耕。提倡利用生物如蚯

蚓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4.严禁使用化学类除草剂、增效剂和土壤改良剂。 有机茶施肥技术 1.生产有机茶的茶园允许施用没有受重金属、农药及其它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并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某些天然矿物如矿产硝石等、天然腐殖酸盐类如泥炭等、采用纯生物技术生产的有机液肥、菌肥、有机茶专用肥等。 2.禁止在有机茶园施用人工化学合成的各种化肥、复合肥、复混肥、稀土元素肥料、生长素、人工合成的各种多功能叶面营养液及城乡垃圾、工厂废渣等。 3.每年修剪下的茶树枝叶都要设法归还土壤,可直接作肥料翻埋入土,也可作土壤覆盖物铺于行间。 4.有机茶园应施基肥和追肥。基肥采用经1至6个月堆制、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包括无污染的各类饼肥、绿肥、作物残体、泥炭、有机茶专用肥等肥料。追肥采用经高温堆制及无害化处理的人粪、畜禽粪、有机茶专用肥及生物有机液肥等。

有机茶进行深加工项目茶多酚可行性报告

利用有机茶进行深加工项目 可行性报告 编制单位:建德市露箭有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杭州商学院食品学院 2003年8月

目录 1.项目背景和意义 2.工艺流程 3.质量指标及质量监控方法 4.主要设备清单 5.投资预测 6.厂址方案及企业组织 7.环境保护 8.资金筹措及建设计划 9.财务分析 10.后续项目

1.项目背景和意义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茶树种植面积约占全球的四成,茶叶资源非常丰富,年产茶叶超过70万吨。在当前国际市场茶叶供给过剩,国内产量持续增长,而出口形势又十分严峻的情况下,茶多酚带给茶叶加工企业的效益无疑将十分诱人。茶多酚是茶叶中儿茶素类、黄酮及黄酮醇类、酚酸及缩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约占茶叶干重的15%~25%,且粗老茶叶中茶多酚含量高于幼嫩茶,低档茶,茶梗,茶末等下脚料以及杀青叶中均可含10%左右的茶多酚,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这一资源优势,深度开发优质和高附加值的茶多酚产品,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应用和开发领域也十分广阔。 研究证明,茶多酚是一种高效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抗病毒(包括艾滋病病毒)、抗癌、抗辐射、抗菌及杀菌、降血脂、等多种功效,在医疗保健品、糕点及乳制品、饮料生产、水果和蔬菜保鲜、肉制品杀菌保质、延长油脂贮藏期、化妆品及日用化学品中都有广泛应用: (1)作为食品天然抗氧剂:无论在抗氧性、安全性或使用成本,茶多酚均明显优于现在市场上已广泛使用的合成抗氧剂BHA、BHT、TBHQ、PG以及VE、VC等。 (2)作为食品其他添加剂:许多资料已充分表明了茶多酚在清除活性氧和自由基、抗菌活性、除臭、天然色素防褪色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同时还有抗衰老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茶多酚可以广泛用于食品作为优良的保鲜剂、去臭剂、防褪色剂。

关于茶产业发展的讲话稿_演讲稿

关于茶产业发展的讲话稿 本文是关于演讲稿的关于茶产业发展的讲话稿,感谢您的阅读! 关于茶产业发展的讲话稿 围绕中心强服务努力推动**茶产业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按照大会安排,我代表**县茶业协会向大家汇报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工作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县是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县茶园面积12.34万亩,有机茶生产面积2.96万亩,从事茶产业生产的茶农6万多人。2013年全年产茶1.72万吨,产值6.56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4385吨,产值3.765亿元。茶产业是我县农业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主要途径之一,已成为我县惠及面最广、产业化程度最高、稳定性最好的富民产业。近年来,**县茶业协会较好地发挥了指导、协调、服务、沟通、监督的职能,为我县茶产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围绕茶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调研献策工作。我们始终把调研献策作为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精心选题,就全县茶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认真开展调研,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协会会同**茶城管委会联合组成调研组,围绕加快**茶城建设课题开展调研,撰写了《关于加快**茶城建设的调研报告》,提出了加强领导、合理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市场监管水平、强化市场品牌建设等5个方面的建议。县政府专门听取了协会有关调研情况的汇报,并对调研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协会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县政府的采纳,有力推动了**茶城的建设。为进一步挖掘茶文化,推动茶业经济发展,协会组织开展了白姆乡水阁村古茶行专题调研,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摸清了古茶行的历史和现状。与此同时,协会还专门组织到磐安县玉山古茶场考察学习保护和建设经验,提出了茶文化挖掘与旅游宣传相结合、与茶叶产业发展相结合、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思路建议,并得到了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采纳。 二、坚持以会员为中心,提升协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协会始终把服务作为立会之本,坚持以会员所需,尽协会之能,创新方法,努力为会员提供服务。一是积极提供信息服务。协会创办了《**茶业信息》刊物,及时向会员发布行业信息,

有机茶叶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要 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1概况 项目主管单位:湖南省县供销社 项目承担单位:县供销社香炉山茶厂 所有制形式:集体 发展历程: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几乎垄断了社会商品交易,尤其是乡村农、副、土特产贸易的唯一渠道。90年代初期以前,县7000公顷、7500吨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是全县的头等大事,也是供销社的主要经营内容。以产茶闻名全国,知道产茶者,更是知道有个“香炉山”,香炉山茶早已大名远播。进入90年后,供销社经营体制改革,农村生产体制改革,茶山分散承包,经营各自为战,惟独县供销社下属的香炉山茶厂及茶园,仍然保持了个人承包的集体所有制,近2万亩茶园一直保持产、销两旺,产品供不应求局势,积累了资金、市场、品牌等大笔财富。县是全国八大产茶县之一,香炉山茶厂是茶产业龙头,担当本项目资产重组,茶产业股份制联合经营,茶产业升级改造,全面实施有机茶生产的重任,是香炉山人事业发展的理想,也是我们领军茶产业,向纵深领域进军的一种追求。

现有产品类型:拥有福鼎大豪、福鼎大白、白豪早、福云6号等优良品种12个;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高产优质的地方野生品种一个;名优茶类有“美人窝”竹叶、竹叶、春豪、近仑炒青、茯砖茶名茶品牌6个,其中茯砖茶多次获省部级优质奖,具有类似“茅台酒”的收藏价值,存放年岁越久越能升值,其原料资源,我县占全国市场份额达50%;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茶叶副产品深加工项目——“茶花油”品牌一个,该品是过去当作废弃物的天然茶叶籽油与茶叶花等,按比例浸泡而成的皮肤外伤用药,可以新增茶园收入300元/亩。具有立竿见影的止血、止痛、止痒、消炎、生肌功效,主治刀伤、烫伤、烧伤、跌打损伤,对防止休克、清创液化、生肌愈合、皮肤溃疡、蚊虫叮咬、乌发黑发、破伤风预防等有特效;该产品由我县茶科所黎国强等经过20多年研究与临床上万次反复验证,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0310120830),现为我县独家生产。产品不但可以占领国内市场,而且可以出口。 县供销社在县城、各乡(镇)拥有房地产,主营商品批发、零售,农资、土特产贸易,食品加工,竹、木制品加工,茶叶是其重要的经营和赢利项目。拥有茶叶生产基地近2万亩,大小加工厂20余家,茶叶科学研究所一个,茶花油小型加工厂一个,一批茶叶营销人员活跃在全国各地市场,或坐地批零,或与人联营,经营十分灵活。 县供销社及其下属企业均是商界老牌企业,是市场机制洗礼后,成就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硬的企业。所有企业均有严格的人、财、

万亩高山有机茶种植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一、概论 (1)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2) 三、可行性研究围 (2) 四、结论和建议 (2)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4) 二、项目建设背景 (4)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7) 二、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7)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一、市场预测 (10) 二、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12) 三、市场风险分析 (13) 第五章建设方案 一、产品方案和建设容 (15) 二、建设规划及布局 (15) 三、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15) 四、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16)

五、建筑方案 (16) 六、实施进度安排 (18)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现状 (19) 二、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9) 三、环境影响评价 (19)

第一章总论 一、概论 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省南雄市岭南万亩高山有机茶种植墓地 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岭南高山茶开发有限公司 (3)项目负责人:发富 (4)项目建设地址:省南雄市帽子峰镇新跃林场 2、项目主要建设容与规模 (1)建设容及规模: 项目分二期进行建设. 第一期,按照国家农业部有机茶园建设标准,新建高山有 机茶园8500亩.兴建一个现代化茶叶加工厂、一座冷库贮藏室和三条包装生产线. 第二期,种植1000亩名贵中药材和500亩银杏观赏林. (2)产品方案: 500g装精制茶:68000斤\年; 100g装精制茶:170000斤\年; 50g装精制茶:85000斤\年. 3、项目总投资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2亿元.其中:土建费用510万元,设备及 安装工程费用464.5万元,田间工程及种植管理8282.5万元,

有机茶叶种植基地简介

有机茶叶种植基地简介 有机茶叶种植基地位于***,紧邻井睦高速、龙厦公路、319国道,距离新城区二十余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境内群山纵横,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非常适于有机茶叶的栽培,为发展规模化、高品质的有机茶叶提供了天然的自然条件。 基地占地面积500余亩,未来将扩大到1500亩,承租年限30年,以种植台湾乌龙茶和原生狗牯脑茶为主,并成立了井冈山市茶源有机农业有限公司。目前,基地已完成一期投资1000多万元,其中种植茶叶、油茶五万多株,近500亩,兴建办公和加工厂房3000平方米、蓄水池160立方米,进出主干道硬化2000多米,并完成了喷滴灌系统建设。 基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经营,以公司开发、基地建设、农户参与的方式,吸引附近群众前来务工,尤其注重接收贫困户,目前已吸收红、蓝卡户36人就业,每年发放劳务资金100多万元。通过土地流转,盘活闲置山场500多亩,以山场、土地租金的形式给周边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并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是我乡扶贫开发中“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基地的经济效益,基地还积极发展立体种养业。一是依托优越的气候环境和肥沃的土壤资

源,在茶叶种植的基础上套种了油茶,二是成立养鹅合作社,发展周期短、见效快的养殖业,把“集中养”和“分散养”相结合,吸引贫困户入股,降低个体养殖风险,帮助贫困户致富,今年以来,带动了47户红、蓝卡户主攻白鹅养殖业,全乡养殖规模已达到10000多羽,短时间内实现收益十万多元,未来还将进行多元化养殖,如养牛、养鸭、养鸡。 下一步基地将从广度、深度和多元化三个方面入手,开创茶叶基地新局面。积极配合鹅岭乡开展征地工作,把经营面积扩大到1500亩,购置制茶先进设备,把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化加工技术相结合,实现有机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大力发展多种养殖,如牛、羊、鹅、鸭、鸡等,依托秀美风景和绿色生态环境建设休闲娱乐项目,努力把基地打造成一个集休闲观光、自助采摘、垂钓与开发农家乐一体的体验式农庄。

有机茶树的种植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茶树的种植方法,包括选种、种植圃地选取、扦插前圃地土壤管理和扦插,种植绿肥植物和除虫植物、茶园管理、合理施肥、除草、整形修剪和虫害防治。本技术不使用无机肥,采取人工手动除虫、生物除虫和无害杀虫剂配合使用来防治虫害。本技术在有机肥料中加入铬铁矿,能够明显提高产出茶叶中的铬含量。本技术的方法种出的茶叶纯天然,滋味醇厚,味道芬芳,汤色明亮,满足市场上各种高档的有机茶的需要,有利于茶文化的推广和茶产业的发展壮大。 技术要求 1.一种有机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选用当地耐贫瘠、耐旱抗涝的铁观音品种,用前一年的枝条进行扦插; (2)种植圃地选取:选择无环境污染,远离工业生活区,阳光充足、近水源、地势平坦、 背山坡,土壤富含有机质的圃地作为种植区; (3)扦插前圃地土壤管理:在扦插前,首先对土壤进行管理,测定种植土壤的酸碱度,控 制其pH在4—6.5之间,然后进行土壤施有机基肥,施肥后进行圃地整理,作畦; (4)扦插:将茶树苗种根部洒水处理,并将上述的营养土和少量草木灰混在一起,撒在苗 种根部;扦插前在畦面喷洒水,水下渗后,土壤成湿而不粘的状态即可扦插; (5)种植绿肥植物和除虫植物; (6)茶园管理:茶树幼苗缺株要补苗间苗,及时洒水灌溉,必要时对苗种进行遮挡遮荫处理,当茶苗出现花蕾及结果时,要及时摘除; (7)合理施肥:每年施4-5次有机肥,于每轮新芽萌发时施用,离根茎15厘米处挖沟或挖 穴施下,并覆土; (8)除草:铁观音苗种根系分布较浅,为避免弄伤根系,采用人工拔草; (9)整形修剪:采用打顶代剪定型;

(10)茶树病虫害防治:在茶园综合生态化管理的基础上,附加物理除虫、生物除虫或无害杀虫剂进行进一步防治虫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中腐殖质酸盐进行干燥粉粹至80目以下使用,畜禽粪便经过推肥和无害化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中作畦具体为:畦长随圃地长度而定,畦宽1.2m,畦高20-25cm,畦面平整,再在畦面上撒一层厚度为6- 8cm营养土层,并进行适当压打,使其达到上实下松的状态,再在其上铺一层2cm左右营养土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中的有机基肥制备为:以重量份计,取2-4份鱼粉、2-4血粉、1-3份蚕蛹、2-5份豆子饼、2-5份菜子饼、3-6份花生麸、0.5-1.5份铬铁矿,1-2份由磷细菌、固氮菌和根瘤菌组成的混合菌粉,与25份堆肥和20份水,共同发酵1-2d,制得有机基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4)中按照行距10- 15cm、柱距4cm左右的距离进行扦插,扦插完成后使用稻草进行覆盖处理,厚度为4- 5cm,降低土面温度,保持土壤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5)中的绿肥植物是紫花苜蓿,除虫植物是除虫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0)中物理除虫是通过人工捕杀或摘除那些目标明显、群集性又强的害虫;生物除虫是利用Bt乳剂、苏云金杆菌粉剂、白僵菌粉剂进行无害除虫。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步骤 (7)中的有机肥的制备为:以重量份计,取10-15份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便,2-4份鱼粉、1-3份蚕蛹、2-5份豆子饼、2-5份菜子饼、3-6份花生麸,与30份堆肥和30份水,共同发酵1-2d,制得有机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