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中期评估方案

甘肃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中期评估方案

甘肃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中期评估方案
甘肃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中期评估方案

甘肃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

中期评估方案

一、评估目的

了解《甘肃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实施情况,科学评价全省麻风病防治成效,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进下一阶段防控工作,确保《规划》终期目标如期实现。

二、评估内容

(一)《规划》制定下发与中期目标完成情况。市(州)、县(市、区)两级政府或多部门联合制定下发《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情况,以及《规划》中期目标完成情况。

(二)保障措施。麻风病防控工作机制和政府有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麻风病防治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情况;麻风病患者救助情况;市(州)、县(市、区)两级政府对麻风病防治经费的投入情况;麻风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麻风药品供应保障等。

(三)防治措施。麻风病患者发现、治疗管理、不良反应处置、临床判愈及畸残预防与康复情况;麻风病疫情监测、病例追踪、药品管理情况;麻风病院管理情况;防治工作培训、督导及宣传教育工作情况等。

三、评估方法

(一)县级自评。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委通过查阅

相关材料、听取工作汇报、调研座谈、与病人或防治人员访谈等方式,了解麻风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并收集相关文件、防治工作方案和总结、经费投入和人员培训等情况,填写中期评估自查表(见附件1),撰写中期评估报告(见附件2)。

(二)市级复评。各市(州)卫生计生委通过查阅相关材料、听取工作汇报、调研座谈、与病人或防治人员访谈等方式,收集和汇总辖区内各县(市、区)与《规划》有关的政策文件、防治方案、防治经费、人员培训与能力建设、工作总结等资料,填写中期评估自查表(见附件1),并撰写中期评估报告(见附件2)。原则上河西五市只汇总各县(市、区)自评情况,不再进行现场复评;其他各市(州)凡“十二五”期间执行过中转麻风病防治项目的县(市、区),应抽取两个县(市、区)进行现场复评;对有现症病人的县(区),须全部开展现场复评。

(三)省级抽查复核。省卫生计生委对“十二五”期间有现症病人的县(区),按80%进行抽查复核。通过查看核对信息系统数据、相关文件资料、现场调研及座谈、访谈等方式,复核评估各市(州)、县(市、区)自评情况的准确性及真实性,了解麻风病防治有关政策制定、经费投入、服务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及实验室建设等情况,总结全省麻风防治工作经验,提出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并填写全省中期评估自查表,撰写全省中期评估报告报国家卫生计生委。

四、组织实施

省卫生计生委负责全省《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组织领

导,制定全省评估方案并组织实施。各市(州)卫生计生委和各县(市、区)卫生局严格按照省上评估方案要求开展中期评估工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评估工作的技术支持,对各市(州)数据收集和自评工作进行指导;省和政、两当疗养院配合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管理区域的评估工作给予技术支持。各市(州)、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地方病防治办公室负责评估资料和数据的收集与汇总,确保资料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结果上报

各市(州)卫生计生委在完成本辖区中期评估工作后应按要求将中期评估报告和自评表报省卫生计生委地病办,并抄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地方病防治办公室也应按要求将汇总后的各县(市、区)自查资料数据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防制科。

附件:1.《甘肃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中期评估自查表

2.《甘肃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

中期评估报告撰写框架

附件1

《甘肃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

中期评估自查表

填表单位:填表人:填表日期: 2016年月日

《甘肃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

中期评估自查表填表说明

【1】“填表单位名称”:指本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唯一对应的名称,全名填写,不能用简称。

【2】“全市(州)、县(市、区)麻防专业人员数”:指辖区内各县(市、区)麻防专业人员总数,不包括兼职人员。

【3】“是否制定消麻危害规划”:指是否制定下发辖区范围的《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如已制定,在“是”字上打钩。

【4】“是否有麻防工作目标管理”:指辖区范围内是否有麻防工作阶段性目标(或具体的指标),如有,在“是”字上打钩。

【5】“召开多部门协调会议次数”:指是否召开了制定《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的多个部门(两个及以上)的协调会议,如有召开,则在相应的年份下填写具体的会议次数。

【6】“应检查密切接触者人数”:指与上年度辖区内现症病人和当年新发、复发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实际人数。

【7】“十二五”期间无新发、复发病例的市(州)、县(市、区)无需填写与病例有关的数据。

【8】市(州)填写的数据应是对所辖各县(市、区)的汇总数据。

【9】市(州)、县(市、区)或疗养院填报数据时按照“适用级别”要求填写。

【10】本表中数据收集时间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

附件2

市(州)、县(市、区)

《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

中期评估报告撰写框架

一、基本情况

二、《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三、评估结果

根据收集的相关信息和指标数据,总结《规划》贯彻落实情况和进展。内容包括覆盖地区、受益人群、防治效果、指标完成情况、保障措施与能力建设等。

四、主要成绩及经验

五、主要问题及建议

六、附表

《甘肃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相关指标完成情况汇总表

连云港市1998—2017年麻风病流行现状分析

连云港市1998—2017年麻风病流行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19-12-11T12:58:19.0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32期作者:付鑫徐素珍杨皓舒[导读]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1998—2017年麻风病新发现病例流行特征,为下一步麻风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连云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传科江苏连云港 222003)【摘要】目的:了解连云港市1998—2017年麻风病新发现病例流行特征,为下一步麻风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汇总、整理1998—2017年连云港市麻风新发病例信息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98—2017年连云港市麻风新发病例共77例,发病率逐年下降(χ2=5.20,P<0.05),处于低流行状态。麻风病新发病例灌云县分布最多共29例,占37.66%;年龄最大84岁,最 小17岁,平均年龄44.78岁;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08:1;多菌型与少菌型比为10:1;新发麻风病例Ⅱ级畸残5例,占6.49%;皮肤科门诊发现病例占42.86%。结论:1998—2017年连云港市麻风新发病例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处于低流行状态,但仍有新发病例出现。需加强培训,完善防治网络,结合主、被动发现方式,做到早期发现患者,及时治疗,控制麻风危害。【关键词】麻风病;新发病例;流行病学;分析【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2-0029-02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leprosy in Lianyungang city from 1998 to 2017 Fu Xin,Xu Suzhen, Yang Haoshu Lianyunga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Lianyungang,Jiangsu 22200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s The research was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ewly discovered leprosy cases in Lianyungang City from 1998 to 2017,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lepros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in the next step.Methodes Information on new leprosy cases in Lianyungang City from 1998 to 2017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Results From 1998 to 2017, there were 77 new cases of leprosy in Lianyungang City. The incidence of lepros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χ2=5.20, P < 0.05), and it was in a low epidemic state.Guanyun County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new leprosy cases, with 29 cases(37.66%);The oldest is 84 years old and the youngest is 17 years old. The average age is 44.78 years old;More males than females suffered from the disease, and the ratio of males to females was 2.08:1;There were 5 cases of grade II disability in new leprosy cases, accounting for 6.49%;There are 42.86% of cases were found in dermatology clinics. Conclusion From 1998 to 2017, the number of new cases of leprosy in Lianyungang City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and was in a low epidemic state, but there were still new case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raining, impro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network, combine active and passive detection methods, so as to early detect patients, timely treatment and control the harm of leprosy. 【Key words】Leprosy; New cases; Epidemiology; Analysis 江苏省曾是全国麻风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建国以来累计发现登记麻风病人达56000例[1]。通过多年的积极防治,全省麻风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2]。连云港市已于1996年达到国家卫生部“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指标并通过了省级考核验收,并一直处于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为进一步了解近年来我市麻风病流行特征,现将连云港市1998—2017年麻风新发病例流行情况描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市历年麻风防治管理资料记录、麻风病专报系统(LEPMIS)、1998-2017年累计发现的77例麻风新发病例个案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连云港市统计局年鉴。 1.2 方法 利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率、构成比等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麻风病防治手册》中的相关定义作为诊断、分型和畸残分级的标准。 2.结果 2.1 连云港地区麻风病流行特征 2.1.1流行强度连云港市1998年—2017年期间,共发现77例麻风病新发病例。年发病率由1998年的0.23/10万降至2017年的0.06/10万,差异显著(χ2=5.20,P<0.05)。各组年份的发病率情况见表1。 表1 1998年—2017年连云港市麻风新发现病例情况 表2 77例麻风新发病例地区分布情况

公司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内容提纲

附件: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工作方案内容提纲 公司战略规划内容提纲 一、方案概要 二、战略环境分析 1、国家政策 2、市场环境分析 3、竞争分析 三、公司状况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2、劣势分析 (对以下项目进行优劣分析:产品、品牌、营销能力、人力资源、制度、管理、技术、创新、团队、财务状况、产业链、企业规模) 3、机会分析 4、威胁分析 四、公司战略目标 公司的业务单位是营销部和基地公司,因此公司战略目标是指营销目标和基地公司发展目标 1、公司三年发展总目标 2、阶段发展目标 五、战略实施 1、营销规划 2、基地公司规划 3、人力资源规划 4、财务规划 六、战略规划控制

营销战略规划内容提纲 一、方案概要: 包括市场机会、营销核心策略、财务目标、预算效果、公司给予的资源条件等重点内容。 二、环境分析 1、行业市场总结包括:市场容量、需求趋势、竞争环境、需求环境、渠道环境等要素。通过市场总结表达市场机会价值。 2、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1)、一般环境分析:消费者需求、渠道趋势、同类产品状况态。 2)、竞争环境分析(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包括新进入者的威胁、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供应商议价能力、替代品、现有竞争者,这些力量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的预期平均利润水平。 3)、竞争对手分析:确认关键对手,描述他们的市场形势并提供对他们市场战略的总体看法和发展的预期。 3、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SWOT(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工具,通过分析对公司有个正确的认识,但不能说明如何获得竞争优势。 4、企业产品分析、 产总结公司现有的产品优点与不足,产品与公司资源的配套度等。 5、渠道分析, 主要表述公司产品目前的渠道体系以及产业内渠道发展的趋势。三、确定营销战略目标

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实施方案(2012-2020年)

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实施方案 (2012-2020年) 为加强我国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积极推进各地卫生部门贯彻落实《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如期完成消除麻风病危害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我国麻风病防治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分解 (一)到2015年,全国麻风病患者数量较2010年减少20%,即控制在5300例以内。到2020年全国麻风病患者数量较2010年减少50%,即控制在3300例以内。 (二)到2015年,全国所有县(市)麻风病患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患病率在1/10万以上的县(市)控制在156个以内;到2020年,患病率在1/10万以上的县(市)控制在70个以内,各省份分解指标详见附件1。 (三)到2015年和2020年,新发现麻风病患者中2级畸残者在一类地区分别控制在20%和17%以内,在二、三类地区分别控制在25%和23%以内。 二、任务及要求 (一)建立多部门协调管理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负责牵头成立由各有关部门参与的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领 导小组。建立省级麻风病防治工作协调会议制度,一、二类

地区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通报当地麻风病防治工作进展,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二)完善麻风病防治服务体系。完善各级麻风病防治专业机构建设,合理配备人员。一、二类地区的省级防治专业人员不少于3名,地市和县级不少于1名。三类地区省级防治机构必须有麻风病防治专职人员,地市和县级防治机构应当配备麻风病防治兼职人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配备相应工作人员,参与患者发现、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 建立健全省级和地市级消除麻风病危害技术指导组,为辖区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各地在指定麻风病诊治定点医疗机构时,要优先考虑当地有条件的皮肤病专科医院或具备麻风病诊治能力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 (三)加强麻风病防治培训工作。各地要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并纳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培训对象包括麻风病防治专业人员、医疗机构皮肤科和神经科医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医师和防保人员、村医。对麻风病防治专业人员主要开展防治管理、疫情监测、诊断治疗、残疾预防、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培训。对皮肤科和神经科医师主要开展麻风病诊断与鉴别诊断、麻风不良反应的处置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对基层医

XX年麻风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

XX年麻风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这是1954年由法国人发起,世界卫生组织确立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目的是调动社会各种力量来帮助麻风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获得更多的权利。为此XX为您整理了如下麻风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欢迎阅读: (一)促进防治规划目标的实现,加强麻风病人的早期发现,减少传染源,控制流行。强化新病人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及早处理和救治不良反应,对重症麻风病人进行救治,开展手术治疗和一些必要的医学处理,防止畸残加重、失能和死亡。大力开展麻风病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知度,减少对麻风病的恐惧和偏见;使病人能主动早期就诊和治疗,预防畸残的发生。 (二)项目执行期内,全省发现新病人数不少于60例,新发现麻风病人的Ⅱ级畸残率控制在20%以内。 全省11个设区市,88个县(市、区)。 (一)病例发现 1、改良消除麻风运动 充分利用健全的县乡村三级防治网,召开县、乡级项目工作会议并举办项目培训,同时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和工具,宣传麻风病防治知识,给中、小学生上皮肤病防治课,走访

自然村村民小组组长和村内有威望的老人,对他们提供的麻风病可疑线索进行筛查,从中发病麻风病例。对报告可疑病人并得到确诊的报告人给予奖励。上报的可疑线索不得少于150条,确诊麻风新复发病例不得少于5例。 2、可疑者筛查 对本县(市、区)历年的麻风疫情进行分析,根据疫情规律和特点,培训重点乡镇的乡村医生,开展麻风病线索调查,同时采用疫点调查、家属体检、学生体检、大众健康教育等手段,收集麻风病可疑线索,及时发现并治疗病人,对报告可疑病人同时得到确诊的报告人给予奖励。上报的线索不得少于90条,确诊麻风新复发病例不得少于2例。 3、密切接触者检查 专业医生赴现场,对近年来新复发病人、现症病人及重疫区村的密切接触者、患者家属进行检查,问卷调查及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从中发现麻风病可疑者,并进行进一步确诊。密切接触者检查人数每县(市、区)不得少于120人,确诊麻风新复发病例不得少于2例。 (二)病例诊断和治疗 尽早发现和确诊病例,以新病例和现症病例为治疗对象。通过乡村医生和基层医务人员报告病例,专业医生赴现场进一步检查并确诊病例;对新病例和现症病例进行相关医学检查,专业医生根据病例类别进行不同频次的随访,检查治疗

2015年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2015年鸳溪镇卫生院 麻风病防治日工作计划 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指标,加大麻风病监测工作力度,提高早期发现麻风病人水平和麻风病防治工作质量,加强麻风防治的宣传,根据《2015年苍溪县麻风病防治院麻风病控制工作要点》内容,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目标 (一)麻风病年患病率保持在1/10万以下,年发现率保持在0.5/10万以下,为麻风残疾者提供康复服务; (二)2015年麻风病防治日宣传及项目目标任务完成率100%; (三)全院年度完成2次麻风病筛查工作。 (四)村级医疗机构《麻风病早知道》宣传材料发放使用率≥95%; (五)麻风防治工作资料实行规范化、档案化管理; (六)对辖区内麻风新(复)发病人、严重不良反应复核率100%; 二、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全面完成《县麻风病防治规划(2006-2011年)》各项任务指标,

3、制定落实工作计划 各有关科室要制定并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完成各项任务指标及年度麻风防治工作总结。 (二)做好2015年麻风病项目相关工作 1、制订年度《麻风病线索调查》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上级相关实施方案制定和下发本年度《麻风病线索调查》项目实施方案,做好项目任务和资金分配工作,按时保质地完成项目任务。认真开展项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上报等工作,完成年度项目工作总结。 2、加强专业机构及各级麻风防治专兼职人员能力建设 为麻风防治科室配备摄影器材,完善病人图片等相关病史采集工作;对重点科室的医务人员,防保医生进行培训,卫生室,强化麻风疑似病例报告、转诊水平,提高全县麻风病防治监测工作质量。乡要围绕分发使用《麻风病早知道》健康教育材料为重点,利用乡村防保例会,对村医开展麻风防治知识培训,提高村医报告、转诊麻风疑似病例及皮肤病疑难病例的能力。各村医麻风防治知识受训率达80%以上。 3、继续加大发现病人力度 开展麻风密切接触者检查。有现症麻风病人的乡镇要按照《重庆市麻风病麻风密切接触者检查实施工作方案》的要求,对每位现症麻风病人家属(至少3名麻风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查,。

如何实施战略方案规划

如何实施战略规划 在我服务过的很多公司中,总能听到人力资源部门的同事们抱怨时间不够用,为单位人事工作忙得焦头烂额,还经常得不到理解甚至背黑锅。这边人事经理整日被老板催着要公司下一年的用人计划、培训计划、干部队伍建设计划以及相关的预算,并特别催促要招到高素质的人才;那边被各用人部门追着要人、要求提升自己部门的骨干以及增加有效培训次数,还经常被人莫名地到老板那里告状。 此外,人事经理还要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日常人事管理工作和诸如骨干员工跳槽、员工纠纷等棘手的事情。好不容易静下来做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计划却没有头绪,面对各方面的需求没有“抓手”。即使最终攒出一份工作计划,却连自己都觉得还会像去年一样处于被动地位,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工作陷入“计划赶不上变化”,而且通常会导致出现这些局面: 。岗位职责界定不清,人员冗余; . 人员没有合理配置,人才浪费;没有形成人才梯队,后备人才不足; 。人员素质不高,缺少发展动力。人事经理们开始面对越来越多的投诉以及领导不信任的可怕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事经理朋友们最后被迫早作打算。这种困惑的表面问题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招聘、培训、干部队伍建设、薪酬和绩效管理等工作较为随意,和公司人力资源规划脱节。而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源规划缺乏可行性,制定过程缺乏对公司业务和人才结构的深入了解和科学预测。 人力资源规划是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无目标的管理活动等于没有管理。因此,如果解决了人力资源规划的难题,那么其它问题的解决将步入正轨。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使企业稳定地拥有一定质量和必要数量的人力,以实现该组织目标而拟订的一套措施,从而求得人员需求量和人员拥有量之间在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匹配。公司人力规划分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一般来说,长期规划是10年以上,中期规划是1-10年,年度计划即当年计划。年度计划是执行计划,是中长期规划的贯彻和落实,中长期规划对公司人力规划具有方向指导作用。 人事经理们在做人力资源规划前,必须思考3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层次: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目标,人力资源如何进行代谢和替换?组织结构如何变化? 第二层次:我们的人力资源现状如何?我们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需求如何?如果存在用人差距,如何补足? 第三层次:公司是否有足够的员工?公司是否合理利用了现有的员工?公司是否需要开发现有的员

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20年)

甘肃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年) 麻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在我省部分地区仍是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有效控制麻风病的流行,消除麻风病的危害,切实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根据《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年)》(卫疾控发〔〕号),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防治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专业人员的不懈努力,我省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多年来,全省共免费查治麻风病患者约例,麻风病年发现率从年的万下降至年的万。“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麻风病列为重点救治的疾病,进一步强化了各项防治策略和措施的落实,全省共发现和规则治疗麻风病患者例,麻风病的流行基本得到控制。 目前,我省麻风病病情虽然属于低流行状态,但防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自上世纪年代末期以来,全省麻风病整体疫情并无明显下降,部分地区疫情出现波动,甚至呈上升趋势。截至年,全省仍有个县患病率大于万。病区主要分布在陇南、甘南、庆阳、平凉、天水、临夏、定西等个市(州)。近年,全省年均新发余例,年现症病人例;新发患者中,延误诊断平均在年左右,Ⅱ级畸残者占以上;难治、疑似耐药病例和复发病例报告增多;一些地区不断出现新疫点,流动人口中麻风病例逐年增多,防治难度不断加大。另外,我省现有例麻风病治愈存活者,其中约人存在不同类型的可见畸残;位治愈残老者滞留在麻风病院内(其中省和政疗养院位,省两当疗养院位)。麻风病的歧视和偏见仍然存在,不利于患者的早期发现及防治工作的开展。 麻风病的传播和流行是一个地区贫穷落后的重要标志。未来年是我省实现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目标的关键时期,彻底消除麻风病危害是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指导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坚持科学防治、巩固成果、持续发展、力争消灭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领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落实各项综合防治措施;力争早期发现病人,早期规则治疗,控制传染源,降低发病率,及早消除麻风病的危害。 三、麻风病流行地区分类 按照近年麻风病患病率和发现率情况,将各县(市、区)划分为三类地区: 一类:累计发病数在例以上者,康县、武都区、文县、徽县、两当县、迭部县、临夏县、卓尼县、碌曲县,共县(区)。 二类:历史的中、低流行区,成县、宕昌县、礼县、西和县、临夏市、广河县、永靖县、康乐县、积石山县、东乡县、和政县、合作市、夏河县、临潭县、舟曲县、玛曲县、秦州区、麦积区、秦安县、武山县、清水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崆峒区、崇信县、华亭县、泾川县、灵台县、静宁县、庄浪县、西峰区、庆城县、华池县、合水县、正宁县、宁县、镇原县、环县、安定区、通渭县、渭源县、漳县、陇西县、岷县、临洮县、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红古区、皋兰县、榆中县、永登县、白银区、靖远县、会宁县,共县(市、区)。 三类:凉州区、民勤县、天祝县、永昌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州区、玉门市、瓜州县、嘉峪关市,共县(市、区)。 四、目标 (一)总目标

全县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全县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推动全县麻风病防治工作进程,有效控制麻风病流行,早日实现基本消除麻风病,根据《XX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XX-XX年)》,结合我县麻风病流行形势和防治工作现状,特制订我县XX年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任务及指标 1.病人发现。采取线索调查为主、疫点调查、家属检查、现存治愈病人复查等多种方式,早发现、早治疗病人。具体指标要求为:上报线索调查达100%、近5年新发现病人疫点调查率达90%、近8年新复发麻风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95%、现存治愈病人复查率达100%;新发现或可疑麻风患者免费筛查率达100%。全年筛查可疑麻风病患者和密切接触者100例。 2.治疗管理。新病人联合化疗(MDT)接受率达到100%,规则服药率达95%以上,麻风病开始联合化疗后2年内新发畸残控制在10%以内,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率达100%。 3.重症患者处置。对存活的不同类别重症患者进行救治,开展必要的医学处置,防止失能和死亡。为畸残患者提供自我护理防护用具包并进行专业指导,掌握简单的自我护理技能;溃疡患者提供敷料包并开展溃疡换药治疗;麻木足患者提供防护鞋;不定期组织畸残患者参与自我护理小组活动。

4.严重不良反应处理。对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麻风反应、神经炎、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提供免费的药品和相关的医学检查,必要时送县(市、区)级以上综合医院住院治疗,预防畸残及死亡发生。 5.队伍及能力建设。加强对乡、村级医生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力争公众麻风病知识知晓率达到60%以上,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及乡、村卫生防保人员在早期发现病人中的作用。 6.高危人群预防服药管理。严格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对符合预防服药条件的新发病人密切接触者,开展预防服药随访管理工作,预防服药率95%以上。 二、具体工作内容 (一)宣传及健康教育工作 1.大众宣传。县疾控中心、各乡镇(中心)卫生院、县属医疗卫生计生单位和各民营医疗机构要充分利用“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卫生三下乡”及麻风病防治知识进学校、进乡村活动等,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扩大宣传面、加强宣传力度,以促进病人发现工作,增进公众自我保健意识,消除对麻风病人的歧视,促进患者主动就医。 2.防治知识进学校。重点做好麻风病防治知识进学校活动,县疾控中心联合乡镇(中心)卫生院和学校通过黑板报、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班会课,校园广播、校园大会、健康教育讲座、演讲比赛、

2021年麻风病防治工作总结汇报

2021年麻风病防治工作总结汇报 欢迎来我院督导检查麻风病防治工作。《X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X-X)》实施以来,我院在省、市卫健委正确领导和省地防所关心指导下,按照规划既定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有序推进工作,麻风病呈现低流行趋势。 一、基本情况。X、规划初期情况:截止X年X月X日,X市累计新发麻风患者X例、复发麻风X。X年底,X市有现症麻风患者X 例、愈后存活X例、失访或下落不明X例、死亡X例。X年X市新复发麻风X例,麻风患病率为X.X/万,麻风发现率X.X/X万,新发患者X级畸残率为X%。现症病人分布于XX个县区,其中X区麻风患病率高于X.X/万。 X、规划实施期间情况:X年间累计发现新复发麻风X例(复发X 例),其中早期病例X例,早期发现率为X.X%(X/X),新发X级畸残患者X例(X.X%),新发患者平均延迟期X.X月。麻风患者规则治疗率X.X%,麻风现症患者密切接触者检查率X%。 X、期末情况;截止X年X月X日,X市累计新发麻风患者X例,累计复发X例。当前有现症麻风患者X例,愈后存活麻风患者X例。现症患者较规划实施初减少X例,下降了X%,流行范围缩减到X个

县区。X区麻风患病率下降至X.X/万以下。公众麻风病知识知晓率X.X%,麻风病密切接触者知晓率达到X%,相关医疗卫生人员X%以上接受过麻风病防治技能培训,麻风病患者开始联合化疗后X年内新发生畸残者控制在X%以内;麻风病患者密切接触者年检查率达到X%以上;严重麻风病不良反应治疗率达到X%。 二、麻风病工作开展情况。(一)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安排部署。根据《X省X年地方病麻风性病防治工作要点》要求,市卫生健康委坚持将麻风病防治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实施专病专防,我院根据省、市部署,认真结合X实际制定工作计划,要求各县区有效结合地方病麻风病防治工作,扎实推进麻风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确保《X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X-X)》各项工作指标有效完成。X月份召开X市麻风病防治培训会,对规划终期评估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目前正在全面实施评估阶段。 (二)加强病例发现、消除麻传染源头。X年,提请X市卫生局下发安卫字X号文,提高麻风病报病奖励额度,激励群众积极提供疑似麻风病线索,拓宽病例发现渠道,促进麻风早期发现。分别于X年和X年在未达标县X区组织开展X次加速消除麻风病传染源工作,期间培训镇村防治人员X余人次,排查群众X余万人,确诊患者X例。为加强麻风早期发现率,按照省、市部署,X年X月在全市开展麻风

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中期评估方案

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中期评估 方案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了解《全区消除麻风病危害行动计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实施情况,评估麻风病防治效果,促进我区2020年规划目标的实现,制定本评估方案。 一、评估目的 根据《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中期评估工作相关文件要求,评价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辖区现症病人的地区《消除麻风病危害计划》的实施情况,科学评价麻风病防治效果,总结实施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推进下一阶段麻风病防治工作,确保规划终期目标如期实现。 二、原则与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防治工作机制,全面做好中期评估工作。 (二)围绕《计划》策略与措施及目标,分析掌握当地麻风病预防控制程度和工作进展。 (三)结合本地区实际,客观、科学、准确地反映实际防治效果。 (四)数据来源以现有信息收集系统为主,并按国家评估要 1

求开展现场调查和专项调查。 三、组织与管理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负责全区消除麻风病危害行动计划中期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制定XX自治区消除麻风病危害行动计划中期评估方案,并组织开展《计划》中期评估。 按照国家评估实施要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评估工作的技术支持,负责自治区中期评估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撰写自治区评估报告,并对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开展现场调查进行指导,必要时组织开展相关培训等工作。 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评估信息的收集与汇总,及时准确录入和分析数据,确保资料的完整性,按期完成《计划》中期评估数据上报工作。 四、评估内容 中期评估工作从《计划》制定下发与中期目标完成情况,保障措施,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内容见国家中期评估方案)。 五、评估程序及方法 按照国家评估方案要求内容、方法组织开展评估工作。 (一)自治区级评估。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负责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组织开展中期评估,适时组织相关人员对两盟市自评估情况进行复核,对有现症病人的旗县(市区)进行抽查。复核及抽查的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同时做好迎接国家督导评估组的准备。 2

2019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范文精品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根据《湖北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湖北省麻风病防治工作考核方案》、《省疾控2017年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2017】36号及恩施州疾控中心的通知,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2017年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如下。 一、组织编写中心院志 根据《湖北省疾控中心关于转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防治中心《关于编写麻风病院(村)志的通知》》鄂疾控函【2017】8号文件要求,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认真查阅收集史料,按样稿完成中心志的编写,并于2017年3月20日之前上报省州疾控中心。 二、加强现症病人管理、诊断和治疗 1、对长期入住或临时入住我中心的麻风现症病人,严格按照《湖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区域性麻风病防治中心工作规范(试行)和湖北省麻风病患者入院治疗与休养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鄂卫规【2011】10号文件、《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12年版(麻风院(村)管理)》

收治,并完善相关手续,如:入住协议书等。 2、对辖区所有现症病人按麻风病联合化疗方案要求进行全程规范治疗,同时按要求对现症病人定期开展随访(包括现场随访和国家信息系统)、氨苯砜综合征预防和相关检查,并保证每年至少查菌1 次。 3、对年内所有新发、复发和判愈病人开展查菌和组织病理检查及需要开展手术的病人开展手术治疗,在我中心不具备条件下,报请湖北省麻风病防治临床技术指导中心指导帮助完成。 三、规范健康档案管理和及时报送全国麻风病管理信息系统 1、完成病人年度健康体检和《健康档案》的电子版信息录入工作,并于2017年10月30日前按要求上报。 2、及时随访报送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 四、加强符合条件麻风病人的收治 加强与各县市疾控中心的联系,开展全州麻风病病人摸底调

在全市麻风病防治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最新范文

在全市麻风病防治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在全市麻风病防治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所属讲话稿类文章,欢迎阅读参考! 同志们:为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麻风病防治能力,推进麻风病症状监测水平,促进麻风病早期发现和消除麻风病传染源,实现《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各项目标任务,经市卫健委研究决定召开本次会议。为此,我们特地邀请了省麻风防治与皮肤健康协会、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的领导和省级专家前来指导并亲自授课,请与会同志集中精力认真学习,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及其周围神经,常导致患者肢体畸残,是一个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麻风病防治工作诗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责。近年来,我市的麻防工作,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通过麻防工作者和广大医务人员的辛勤工作,发现和治愈了一批麻风患者,患病率大幅度下降,全市以县区为单位实现基本消除麻风病目标,全市的麻防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由于我市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专业人员相对不足,麻风病流行尚未得到完全控制,全市仍有现症患者7例、治愈存活者277名,其中56名存在不同程度畸残、22名治愈残疾老人滞留在麻风村内;2011至2020

年间,全市新复发患者21例,平均每年麻风发病2例左右,而且新发患者延迟期长、畸残率高、早期发现率低;公众对麻风病的社会歧视和偏见仍然严重,与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各级卫生、医疗单位要继续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综合防治”的原则,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次会议精神上来,切实做好麻防工作。二、以规划终期评估为契机,促进麻风防治工作上台阶。今年是《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的收官之年,各县区要提前着手,对规划目标达标进展情况和对政策措施执行效果进行自查、自评,及时查漏补缺,补足短板,确保圆满完成规划既定各项目标任务。一会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王耀斐副书记还要对规划终期评估工作进行安排和辅导,请大家按照要求认真学习和组织落实。对此,我再做三点强调:一是通过自查、自评要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10年来,各县区为推动规划的落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我市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目标的总体完成情况比较好。但是,当前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经费配套不足、人员不足、部门协作配合机制不健全等。我们要借终期评估之机,将实施规划的重点、难点指标摆出来,以引起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消除麻风危害中的重点问题。二是通过终期评估,促进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要对规划目标完成的好经验、新做法及时进行总结,对标补短,进一步研究对策和措施,逐一落实整改到位,争取早日实现消灭麻风危害。三是通过自查、自评,为制定新规划打下基础。各县区要切实把规划终期评估工作和新一轮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制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篇一:20XX年麻风病工作计划 20XX新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为了进一步加强麻风病防治工作,为了在20XX年开好头,起好步,为了在专业防治上取得成绩,特制订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麻风病监测的实施目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防残,主要采取广泛的科普知识宣传和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在中心皮肤科中筛查疑似麻风病人,从而达到早期发现;严格执行卫生部办法实施的治疗发案对现症病人实施规范化的治疗及管理;对畸残病人实施眼、手、足自我护理等康复措施。 二、防治目标 提高新城街道麻风病综合防治能力和麻风病工作质量。 三、具体指标 (1)麻风疑似病人筛查率>1/万,鉴定率达100%。 (2)对存活的病人及家属进行随访核查,进行自我护理教育。 使100%畸残病人养成自护习惯,随访率在95%以上。 (3)中心、服务站两级防治人员业务培训率达80%。

四、具体措施 (1)分解目标任务,狠抓措施落实。我们将区《工作任务目 标》内容逐一分解,落实到人。加强业务学习,注重技术指导,定期组织督导,强化考核验收,让防治人员熟悉业务,能够适应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提高街道整体防治水平。 (2)强化业务水平,扎实开展工作。全面收集与麻风病相关 的基础资料,并按档案管理要求分类建档,认真执行盐城市麻风病监测管理方案,完善各项制度。及时发现新、复发或疑似麻风病人,并实行季报和零报。 (3)树立争先意识,勇创一流。一切工作都严格执行规范。 按照要求操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确保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形成我街道特色。 20XX年1月1日 新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篇二:20XX年[1][1] 柴胡店镇卫生院 20XX 为了认真贯彻《全国麻风病防治规划》,推进我国麻风

企业文化战略规划方案

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3-2015 年企业文化战略规划方案

目录 一、企业文化建设理念 (一)总体目标 (二)基本原则 二、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一)企业文化的构成 (二)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的步骤 1、梳理构建阶段 2、整体推进阶段 3、深化完善阶段 (三)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的载体与形式三、企业文化建设实施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控制点

XX公司 2013-2015 年企业文化战略规划方案 为进一步凝聚全体员工,持续提高公司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根据《公司 2013-2017 年发展规划》,特制定《 XX 公司 2013-2015 年企业文化战略规划方案》。 企业文化建设理念 一、总体目标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锻造和培育企业之魂,使之成为凝聚共识、激发力量,鼓舞斗志、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坚持把价值理念渗透于制度体系建设之 中,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以文化变革管理,不断 健全完善适合企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 平。 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坚持以文化人,把价值理念内化为开展生 产经营活动和处理内外关系的经营准则、经营思想,规范企业经营 行为;完善员工行为准则,培养员工自我管理的习惯意识,增强道 德约束能力。 加强形象文化建设,坚持用文化塑造企业品牌,打造良好的员 工形象、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和环境形象,规范企业标识,建立企 业与公众的良好关系,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 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在传承 XX公司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广泛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以先进的理念、 制度、行为、形象推动文化落地,努力形成具有独特魅力与活力的 公司企业文化体系,使之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形成内涵丰

AA区消除麻风病危害“十二五”规划

AA区消除麻风病危害“十二五”规划 为有效控制麻风病流行,消除麻风病危害,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防治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专业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60多年来,全国共免费查治麻风病患者约50万例,麻风病年发现率从1958年的5.56/10万下降至2010年的0.10/10万。“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麻风病列为重点救治的疾病,进一步强化了各项防治策略和措施的落实,全国共发现和规则治疗麻风病患者8000余例,麻风病的流行基本得到控制。 但是,目前我国麻风病防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全国麻风病整体疫情并无明显下降,部分地区疫情出现波动,甚至呈上升趋势。全国现有278个县(市)患病率大于1/10万,其中46个县(市)患病率大于1/万,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和湖南5省(区)。近5年,全国年均新发和现症病例分别为1700余例和6700余例,疫情无明显变化;新发患者中,延误诊断平均在3年左右,2级畸残者占20%以上;难治、疑似耐药病例和复发病例报告增多;一些地区不断出现新疫点,流动人口中麻风病例逐年增多,防治难度不断加大。另外,我国现有22万麻风病治愈存活者,其中超过10万人存在不同类型的可见畸残;约2万治愈残老者滞留在麻风病院(村)内。在某些地区,对麻风病的社会歧视和偏见仍然存在。 麻风病的传播和流行是一个国家贫穷落后的重要标志。未来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彻底消除麻风病危害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指导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机制;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力争尽早消除麻风病的危害。 三、目标

公司品牌战略规划与实施方案

公司品牌战略规划与实施方案 为了迅速把公司的产品推向全国,在同行业中为自己的产品确定明确的市场定位,同时加大加快公司品牌形象的推广和传播力度,产品营销与公司整体形象宣传形成合力,增强社会对公司产品的信心。 一、品牌形象的构建 1、品牌形象体现公司的内在本质。 品牌形象是企业竞争的有效利器,是公司持续发展所需要的长期性系统工程。公司品牌的定位是有理念定位,用自己的具有鲜明特点的经营理念、精神、宗旨和历史业绩作为品牌的定位诉求,体现公司的内在本质。 充分思考公司的内在品质,公司的品牌定位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 公司要以内在本质为基础定位,确定统一、专用、指定的印刷字体,统一的媒体标志。 2、只有目标市场与公司定位结合起来,品牌建设才具有价值,并通过公司的执行能力表现出来。 我们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谁是公司产品的投资客户;公司目前的产品能够适应

目前客户群的需求。 (2)我们对现有或潜在客户了解多少; 通过一张客户调查表难以了解到全面、真实的客户信息。我们要以顾问的角色出现,通过面对面沟通、通过不断地积累,更加深入地为我们的客户做好服务。 我们对于潜在客户的了解也不够。要充分做好客户分析。 (3)我们对他们的产品需要与期望了解多少; 目前客户也基本上是多年积累起来的老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高,稳定性好。可以借用这一点多宣传公司产品的可靠性。 公司的客户群多为高端人群,具有较高的生活品味和文化素养,所以在产品的营销上,要提高公司的营销宣传品层次,在营销活动上做出新意来。 (4)我们营销的产品能否满足客户的期望; ——目前来看,客户对产品效益的期望较高。一,考虑同类型产品的水平和匹配度;二,考虑对不同客户设定不同标准的产品;四,考虑产品宣传上设定产品系列。 (5)未来客户可能还会发生什么变化; ——我们未来的客户,需求是不断提高的。今后产品将逐步真正地体现创新理念。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挖掘这类客户,同时在运作能力、管理能力上提高自身水平。 (6)我们与合作者、竞争对手的关系的认识;

麻风病的防治现状及展望.docx

麻风病的防治现状及展望 麻风病的防治现状及展望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年第6期第31卷述评 作者:李文忠江澄陈祥生叶干运 单位:210042 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麻风病在我国流行已有200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被视为可致畸残和难以治愈的疾病。近50年来,尤其近20年来由于政府的重视、关怀以及科学的进步,该病已成为可防可治的疾病,社会印象已有所改善。80年代初我国政府提出了力争在本世纪末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奋斗目标。1991年5月第44次世界卫生大会(WHA)通过了全球在2000年消除麻风病公共卫生问题的决议,我国政府也作出了承诺。现根据有关资料,就国内外麻风病防治现状及展望概述如下。 一、世界麻风流行概况 (一)全球麻风防治目标:1991年第44次WHA决议,全球在本世纪末消除麻风病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指标为患病率<1/万。 (二)世界麻风患病率变化: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约有115万麻风患者,估计患病率为2/万。其中888340例是登记接受治疗的病例,登记患病率为1.7/万。近10年来全球麻风登记病例数已减少82%。然而目前在全球60个国家或地区麻风仍然是一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率在1/万以上),其中16个主要麻风流行国家的登记病例数占全球麻风的90%,而其中5个国家(印度、巴西、印尼、缅甸、尼日利亚)占世界麻风登记病例数的80%。这16个麻风流行最严重国家至少有下列特点之一:患病率>1/万;或登记病例数>5000;或新发现病例数>2000。 (三)世界麻风发现率变化:1996年全球发现病例数约为566 000例,发现率为9.8/10万。据统计麻风流行最严重的28个国家1996年发现病例数为544 639例,占全球发现病例的96%,其中15.6%为<15岁的儿童,31%为多菌型病例,5.4%伴有Ⅱ级畸残。这些国家近12年来患病率有大幅度下降,自1985年的20.2/万下降至1996年的3.5/万,但发现率仍无明显改变。有些国家病例发现数增加,往往与病例发现工作的加强和麻防工作地理覆盖面扩大有关,并不是麻风发病率的改变。尽管各WHO地区之间及同一地区不同国家之间麻风形势有所不同,但近12年来全球发现麻风趋势是稳定的。 (四)联合化疗(MDT)覆盖率:全球几乎所有登记治疗的麻风病例目前均在用MDT治疗。1996年约有140万病例接受MDT治疗,55万例以上的病例被治愈,治愈率为75%~95%。至1997年全球累计MDT治愈病例数为850万例,报告MDT覆盖率为97.1%。 二、中国麻风防治概况 (一)中国麻风防治历程:分两阶段。 1.控制传染阶段(1949~1981年):贯彻政府“预防为主”的方针及“积极治疗、控制传染”的原则,提出“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步骤和做法。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培训人员、建立防治机构、调查发现患者、及时给予氨苯砜治疗。因此该阶段又称氨苯砜单疗阶段。 2.基本消灭阶段(1982~2000年):国家卫生部于1981年提出力争全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奋斗目标,于1982年制定和1988年修订了基本消灭麻风病的防治规划和标准。基本消灭的指标是以县(市)为单位,患病率≤0.01‰,近5年平均年发病率(或发现率)≤0.5/10万;至2000年全国有95%以上的县(市)达到上述指标,其它县(市)达到控制指标(患病率≤0.05‰)。主要防治措施为:1早期发现患者;2实施MDT;3建立麻风疫情监测系统,回顾性收集以往的个案资料及1990年以后监测资料和登记病例的资料。1991年我国政府承诺了第44次WHA在2000年消除麻风公共卫生问题的决议,其指标为患病率<1/万。 (二)中国麻风防治现状: 1.1949年~1996年全国累计发现麻风患者471 254例,其中<15岁儿童23 884例(5.07%),畸残率20.9%~58.8%;累计病例数>10 000例的有13个省(市、区);5 000~10 000例的有3个省(市、区);1 000~5 000例的有7个省(市、区);<1 000例的有4个省(市、区)。 2.全国患病率以60年代最高,为0.21‰~0.24‰,70年代中期开始逐年下降。至1996年底全国尚有现症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