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水害类型

煤矿水害类型

煤矿水害类型
煤矿水害类型

济宁煤矿主要水害类型及危害

按水源划分:地表水害、第四系松散层水害、古近系侏罗系水害、山西组砂岩水害、太原组薄层灰岩水害、煤层底板奥灰承压水害和老空水害等。

按突水通道划分:断层型,裂隙型,岩溶陷落柱型,封闭不良钻孔型等

地表水害:地球表面江、河、湖、海、水库、池沼和积水洼地等的水均为地表水,它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煤矿在开采浅部煤层时,如果有上述地表水体存在,这些水久有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井下,形成水患。此外,地表水也可以作为地下水的补给水源,先渗入地下,再进入矿井。

第四系松散层水害:当煤层被含水的流砂层、砂层,砂砾层等第四系松散层所覆盖,如果留设的风化带隔水煤(岩)柱不可靠,冲积层水或流砂、泥流就会侵入井下,造成地面塌陷漏斗,冲垮井下设施,淤塞巷道,甚至淹井。

古近系、侏罗系水害:当第三系砂砾层或侏罗系红层接受第四系或在露头裸露区接受补给,煤层开采冒裂带达到含水层时,水会顺着裂隙进入矿井。一般以淋水、滴水或渗水的形式进入矿井,造成矿井涌水量增加。

山西组砂岩水害:济宁各煤矿山西组砂岩为主要的含水层,特别是砂岩层厚度大,裂隙发育,采前没有探放水,采后因顶板冒落突然涌水时,极易冲垮采煤工作面。但砂岩缺乏可靠的补给水源时,涌水量很快就会变小,甚至被疏干。

太原组薄层灰岩水害:太原组常常含有数层灰岩,由于它们或被夹在几个可采煤层之间,与煤层间距都比较近,喀斯特裂隙又都比较发育,在构造断裂的作用下,不尽其本身的含水性较好,而且有的还与相邻的薄层灰岩、冲积层及奥陶系灰岩等有较好的水力联系,因为在开采下组煤时,常常发生突水事故。

煤层底板奥灰承压水害:济宁各煤矿含煤地层直接沉积在奥陶系灰岩之上,奥陶系灰岩因在地表裸露约9亿年,不仅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而且发育了程度不一的岩溶。这种初期的岩溶为以后的地下岩溶的发育奠定了基础,因此煤矿受岩溶水威胁尤为突出。但奥陶系底板承压含水层具有较高的压力时,如果煤层底板至奥陶系顶面之间,因隔水层破碎,或受采煤扰动破坏,奥陶系岩溶水就会在高水头压力的作用下,突破隔水层的阻力,进入矿井,引起突水。

老空水害:“老空”是一个总称,包括老窖采空区和现代矿井的老采空区。老空、老窖积水存在于生产、开拓水平以上,虽然水量不是很大,一般不至造成淹井的事故,但水量集中,来势凶猛。当采掘与其沟通,则像水库溃坝一样,冲垮工作面、巷道设施,而水中常带出有害气体,致使现场人员窒息而死。

检查重点:

基础工作方面:查水文地质观测资料是否矿井涌水量1旬查1次,地下水位每月查1次;其他方面是否按《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进行水文地质观测;查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是否按要求(要求每3年修编1次,内容符合《煤矿防治水工作规定》要求)开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工作,发生重大及以上突(透)水事故后是否重新确定;查是否有井田范围内及周边矿井采空区位置和积水情况进行的调查分析记录及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

基础资料方面:查全部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记录是否规范,保存是否完好;查是否有专门的水文地质报告或在地质报告中含有水文地质报告;查是否按《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编制水文地质报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是否按规定修编、审批水文地质报告;查煤矿是否按《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建立15种防治水基础台账。

水文图纸方面:查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图种是否齐全,图纸内容是否全面、准确;查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矿业充水性图是否准确标明井田范围内及周边采空区的积水范围、积水量、积水标高、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

水害预报方面:查是否有年报、月报、临时预报,是否包含突水危险性评价和水害处理意见等内容,预报内容是否齐全、下达是否及时;查在水害威胁区域进行采掘前是否查清水文地质条件,是否编制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编制、审批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查地质类型中等及以上的矿井,年初是否编制年度水害分析预测表及水害预测图;查是否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及年度防治水计划,是否组织实施。

防治水工程方面:查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矿井是否建立水文动态观测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查井上、井下是否有各项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工程总结报告及验收报告,是否经矿总工程师审批;查是否有采掘工作面超前探放水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探测资料和记录;查探放水工程设计是否有单孔设计;井下探放水是否采用专用钻机,是否由专业人员和专职探放水队伍施工;查是否有对井田内井下和地面的所有水文钻孔每半年进行1次全面排查及记录;查防水煤柱留设是否按规定程序审批;查所有防治水工程及超前探放水措施落实情况。

井下现场方面:查是否存在积水未及时排除,影响正常生产;查是否每年在雨季前及时清理水仓、水沟,是否保证排水畅通;查现场是否有各种水害进行分析、检测、诊断及预警预控的技术措施记录;现场查看是否有各种水害检测、诊断的处置方案。

对各煤矿水害防治的要求及建议:

(一)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提高水害防治意识。提高对水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全面落实水害防治主体责任。

(二)认真贯彻《煤矿地质工作规定》,查清隐蔽致灾因素。加强煤矿地质基础工作,进一步查清采空区、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导水裂缝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等主要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要重新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综合各类物探及钻探等成果资料重新分析确定矿井隐蔽致灾因素。

(三)贯彻落实《煤矿防治水细则》,提升水害防治水平。深入学习不断强化水害综合治理及水害防治效果评价,切实提升水害防治水平。要强化“探、防、堵、疏、排、截、监”等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认真做好老空水、承压水、顶板水等水害防治工作。回采工作面安装前必须采用两种以上物探方法进行探测,其中至少一种对水体敏感的物探方法,对物探异常区必须进行钻探验证,开采前进行防治水安全评价。对老空水、顶板水的疏放效果以及注浆加固或改造底板治理效果,要采取综合探测手段进行效果验证,确保治理效果可靠。

(四)加强“两探”工程的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济宁属地煤矿要明确物探、钻探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施工验收程序,规范物探施工、报告编制审批管理,确保探放水作业管理规范严格。

(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防治水业务交流培训,所有地测技术人员每三年必须进行一次业务培训。要认真制定安全培训计划,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事故警示教育,除重点加强防治水知识培训外,还要开展全员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技能和应急处置、知识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全员隐患排查、风险辨识和应急处置等安全生产能力,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六)强化各集团公司业务指导及监督管理。各煤矿应健全完善物探、钻探制度,明确勘探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施工验收程序、标准,对防治水重点工作流程实施视频监控,强化隐蔽工程的监督检查。认真组织排查煤矿水害隐患及重大风险,严格执行“先探后掘、先治后采”防治水要求,隐患未消除前,必须先停产

治理,确保煤矿各项防治水措施落实到位。

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正 式版

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根据万灵煤矿矿井主要水害的调查情况,本矿井主要开采煤层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型煤矿床。矿井水害防治的重点:一是地表水;二是地层孔隙水及断层裂隙弱含水;三是相邻矿井水(老窑积水区);四是雨季地面水进入井下。为了保证矿井正常有序地生产,保障职工安全,避免资源和财产遭受损失,必须加强矿井水害的防治与管理,杜绝矿井水灾的发生。为此,制定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1、在靠近邻矿、老空、小窑及较大断层等有突水危险的地点附近采掘作业时,

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要配备相应的探水钻,有探放水设计,并严格划定探水线,合理确定探水眼的布置和超前距离。 2、在雨季前,对直达地面的地表裂隙进行封填密实,防止大量雨水通过裂隙渗入井下;对地表塌陷坑要回填夯实,保证流水坡度,防止积水渗入井下;对回采冒落后,有可能与地表季溪沟水勾通的地段,尽量避开雨季回采。 3、必须布置有主副水仓且容量及水泵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定期(以及雨季前)清理水仓和疏通水沟,维护好水泵和排水管路。特别要加强雨季“三防”工作,提高供电、排水设备、设

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探讨_傅耀军

0引言 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是进行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要环节,是确定勘查对象、选择勘查手段、进行工程部署、做好和优化勘查设计的主要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的纵深开发,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煤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华北型煤田下组煤不仅面临着底板奥灰水的威胁,其顶板含水层(特别是上组煤采空区)也是其主要威胁;再者由于历史原因,上组煤开采也存在周边老空水的威胁等等。因而,现行的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不能完全反映新出现的种种矿床水文地质条件。 1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现状 目前有关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的划分主要有 两个版本,一个是《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 12719-91),另一个是《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 /T 0215-2002)。两者基本相同,类根据直接充水含水层含水空间特征(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容水空间特征)分为三类:孔隙充水矿床、裂隙充水矿床、岩溶充水矿床;只是岩溶充水矿床的亚类上有所区别,前者按岩溶形态分三个亚类:以溶蚀裂隙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以溶洞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和以暗河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后者按充水方式分为二个亚类:顶板进水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和底板进水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两者均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为三型:第一型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第二型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和第三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但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判别上不一样,前者为多因素定性判别,后者以单位涌水量定量判别。 2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出现的新问题 2.1第四类充水水源 水体一般分为地下水和地表水。地表水主要为 作者简介:傅耀军(1959—),男,教授级高工,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 质和环境地质研究。 收稿日期:2011-07-27责任编辑:樊小舟 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探讨 傅耀军,方向清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河北邯郸056004) 摘要: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是进行矿床水文地质勘查重要环节,是做好和优化勘查设计的主要依据。根据我国煤炭矿山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大规模开采,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现行规范划分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不基础上,结合《煤矿防治水规定》,提出了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的新方案:类分孔隙充水矿床、裂隙充水矿床、岩溶充水矿床、老空水充水矿床、地表水充水矿床和复合式充水矿床6个;亚类分顶板充水、底板充分水、周边充水和组合式充水4个;型分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复杂和极复杂4个。关键词: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探讨中图分类号:P641.4 文献标识码:A A Discussion on Mine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Type Classification Fu Yaojun,Fang Xiangqing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CNACG,Handan,Hebei 056004) Abstract:The classification of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types is a major link in mine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the main basis of exploration design optimization.On the basis of the country's coal mining after decades,especially large scale mining in the past 10-odd years,significant changes have been happened in min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on the basis of currently available classification criterion in practice,combined with "Coalmine Water Control Stipulations",a new scheme to classify mine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type put forward.The classification in the scheme includes six categories:pore,fissure,karst,gob,surface water and compound water filling mines;four subcategories:roof,floor,peripheral and composite water filling paths;and four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 types:simple,medium,complex and extremely complex.Keywords:mine hydrogeology;exploration type ;discussion 中国煤炭地质 COAL GEOLOGY OF CHINA Vol.23No.09Sep .2011 第23卷9期2011年9月 文章编号:1674-1803(2011)09-0032-02 doi :10.3969/j.issn.1674-1803.2011.09.08

煤矿井下作业特点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煤矿井下作业特点正式版

煤矿井下作业特点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快速发展,煤炭工业面貌不断得到改善,以大型煤炭企业、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综合机械化、矿山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逐步提高,淘汰落后产能成效显著,安全生产条件大为改善。但是煤炭工业是一个特殊行业,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相对特殊,工作场所环境变化大,生产安全事故始终影响和制约着煤矿的生产建设,为此,从业人员了解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特点,对于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作业环境特殊 煤矿作业场所多为地下作业,条件相对艰苦,而且我国95%以上的煤矿是井工煤矿,井深平均在400米以上,作业环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1.井下作业场所空间较小。采煤工作面空间依据煤层厚度而定,中厚煤层空间稍大,薄煤层、极薄煤层作业空间非常狭小,给行人和运输造成不便。此外,采掘作业面经常处在交替衔接之中,采掘作业的条件变化较大。 2.作业场所没有自然采光,井下作业人员要靠矿灯照明;采掘设备和各种运输设备运转声响大,经常造成噪声超标。 3.有的井下作业场所和巷道经常出现

透水事故案例分析

神华集团乌海能源骆驼山煤矿2010.3.1透水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经过:2010年3月1日,神华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发生特别重大透水事故,造成32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853万元。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骆驼山煤矿属基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年,主要开采煤层为9号、16号煤层。事故发生时矿井建设处于二期工程阶段,发生事故的地点是16号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底板为泥岩、炭质泥岩,底板下距奥灰层的距离平均为34米。3月1日7时30分,承建单位陕西煤建公司掘进队杨某等16名工人下班后从作业面返回停车场时,发现停车场有没靴深的积水,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水位就上涨到1米左右(据后来估算本次事故涌水量在起初最大时达7.2万立方米/时)。发现异常后,他们立即撤回作业面向调度室汇报了情况,此时是7时40分。在调度室指挥下,这几名工人顺着回风巷道往立井方向跑,但到了立井发现并无可供攀爬的设施,这时水势已经越来越大,突然一个大浪袭来,八名工人顿时没了身影,剩下的工人赶紧抓住漂浮的木板、原木等物漂浮在井筒中,在水中坚持了4个小时后获救,不幸的是其中一名工人因连续呛水最终未能保住生命。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乌海市委市政府和神华集团的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成立了现场救援领导小组,展开救援工作。在经过14天、2万多人次的营救后,未发现井下受困人员及生命迹象。经国家矿山医疗中心和抢险救援指挥部医疗组专家反复研究认为,井下被困人员已无生还可能,于3月14日停止了搜救工作。至此当班井下共有作业人员77名,事故发生后经抢险营救46人,死亡32人 (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而后开展井下水源封堵工程,截止5月10日,本次救援累计钻孔20个,进尺5874米,排水144万立方米,注浆堵水共注入浆料8384立方米。 事故原因:16号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遇煤层下方隐伏陷落柱,在承压水和采动应力作用下,承压水突破隔水带形成导水通道,导致奥灰水水从煤层底板涌出,这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水害形成条件分析:由上述可知,该事故的充水水源为地下水中的岩溶水,冲水模式为直接充水水源与冲水模式,充水通道为其他通道和点状导水通道,由于本次事故涌水量在起初最大时达7.2万立方米/时,所以矿井充水程度为冲水极强的矿井。 矿井突水水源分析:水源为底板灰岩岩溶水;突水现象为底板压力增大,出现底鼓,突破底板后,涌水量大,其势迅猛,破坏性大,亦有迟到突水情况。

煤矿井下作业者常见职业病有哪些

煤矿井下作业者常见职业病有哪些 人类从事的各种职业劳动中存在着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而煤矿工作场所 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严重威胁着生产安全,并引发多种职业病。 在煤矿选矿、开采等生产活动中,由于工作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粉尘污染物,是目前职业病高发行业。 煤矿井下作业者常见职业病: 1、煤矿工人肺尘病 煤矿工人肺尘病为在采煤过程中长期接触烟煤或无烟煤粉尘而致煤尘在肺 内弥漫性结节样沉积。 2、煤矿工人的皮肤病 煤矿井下作业工人的工作环境、防护用品使用情况、长期缺少阳光照射、 煤矿除(防)尘措施和煤矿职工卫生状况等对煤工皮肤有一定的影响,导致井 下作业的采掘工在毛囊炎、痤疮、皮肤瘙痒症、胼胝等皮肤病患病率明显增高。 3、振动病及局部振动病 局部振动病是因长期接触强烈的生产性振动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早期可出 现肢端感觉异常、振动感觉减退,主要症状为手麻、手疼、手胀、手凉、手掌 多汗、手痛(多在夜间发生),其次症状为手僵、手颤、手无力(多在工作中 发生),手指遇冷即出现缺血发白,严重时血管痉挛明显。 4、噪声性耳聋 噪声性耳聋是由于长期处于强噪声环境中而引起的一种缓慢进行的耳聋。 长期在上述强噪声的环境中工作,易引起听觉系统的损害,形成耳聋,同时还 可能引起对人体其他系统的损害。 5、中暑 中暑是指由于高温环境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汗腺功能失 调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所导致的疾病。 6、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该病是由于长期、持续、反复、集中和力量稍大的摩擦和压迫而引起的疾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的患病率约为1.6 %,在一些煤层薄、工作面低、机械化程度不高的矿区,其患病率可高达14.39%。工龄越长、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不同工种的患病率是有差异的,其中采煤工最高(65.78%),其次是掘进和开拓工(20.15%)。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重庆市南川区东胜煤矿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矿长: 总工程师: 地测副总: 编制人: 编制单位:东胜煤矿地测防治水科修编日期:二0—八年五月

重庆市南川区东胜煤矿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目录 1 概述 (1) 1.1 目的及任务 (1) 1.2 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 (1) 1.3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2) 2 矿井及井田概况 (2) 2.1 井田概况 (2) 2.2 位置与交通 (3) 2.3 地形、地貌 (4) 2.4 气象、水文 (5) 2.5 地震 (5) 2.6 矿区范围及相邻矿井分布情况 (5) 2.7 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8) 3 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9) 3.1 不同勘探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 (9) 3.2 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 (9) 4 地质概况 (12) 4.1 区域地质构造 (12) 4.2 井田地层及地质构造 (12) 4.3 煤层及煤质 (16) 4.4 区域水文地质简述 (16) 5 矿井水文地质 (17) 5.1 矿井水文地质概况 (17) 5.2 最低侵蚀基准面 (17)

5.3 井田周边及其水力性质 (17) 5.4 含、隔水层 (18) 5.5 矿区构造带富水性及导水性 (19) 5.6 矿井充水条件 (19) 5.7 矿区老窑水分布情况 (20) 5.8 矿井充水状况 (21) 6 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22) 6.1 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22) 6.2 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22) 7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24) 7.1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24) 7.2 对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26)

矿井水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

《水文地质学》读书报告题目:矿井水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 任课老师:刘忠保 姓名:宋晨 班级:地质21503班 学号:201500780 时间:2018年4月25日

目录 一.矿井水文地质介绍 (2) 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4) 三.矿井充水水源 (6) 四.矿井充水程度 (7) 五.矿井水害类型及整治措施 (8) 六.防治主要措施 (13) 七.结束语 (14)

矿井水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 摘要:矿井水是日常生活中并不触及的词,但是矿井水害却是威胁安全生产的重要灾害类型,分析和研究矿井水害原因对矿井水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关系到广大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稳定与发展,所以为有效地减少或消除矿井水害事故,首先需要对矿井水害的成因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关键词:矿井水害;防治 矿井水害是影响采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矿井水害一旦发生,不但影响各采掘工作面的安全施工,还将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并淹没矿井和采区,危害十分严重。为切实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应对矿井水害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根据矿井实际情况,采取有利措施进行防治,不断加强防治水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广使用矿井水害防治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是提高矿井防治水害工作的关键。

一.矿井水文地质介绍 1.矿井水文地质:矿井水文地质是指研究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水处治方法的地质工作。 2.矿井水:凡是在矿井开拓、采掘过程中,渗入、滴入、淋入、涌入和溃入井巷或工作面的任何水源的水,统称为矿井水。 3.矿井水灾: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各种通道涌入矿井,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造成矿井水灾。 4.矿井水害:凡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矿井安全的、增加吨煤成本和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的矿井水,都称为矿井水害。 5.地下水: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GB/T 14157-93)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 6.地下水分类: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1)上层滞水是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使下渗的大气降水停留在浅层的岩石裂缝或沉积层中所形成的蓄水体。 (2)潜水是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通常所见到的地下水多半是潜水。当地下水流出地面时就形成泉。 (3)承压水(自流水)是埋藏较深的、赋存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这种地下水往往具有较大的水压力,特别是当上下两个隔水层呈倾斜状时,隔层中的

煤矿井下作业特点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841 煤矿井下作业特点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煤矿井下作业特点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快速发展,煤炭工业面貌不断得到改善,以大型煤炭企业、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综合机械化、矿山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逐步提高,淘汰落后产能成效显著,安全生产条件大为改善。但是煤炭工业是一个特殊行业,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相对特殊,工作场所环境变化大,生产安全事故始终影响和制约着煤矿的生产建设,为此,从业人员了解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特点,对于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作业环境特殊 煤矿作业场所多为地下作业,条件相对艰苦,而且我国95%以上的煤矿是井工煤矿,井深平均在400米以上,作业环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1.井下作业场所空间较小。采煤工作面空间依据煤层厚度而定,中厚煤层空间稍大,薄煤层、极薄煤层作业空间非常狭小,给行人和运输造成不便。此外,采掘作业面经常处在交替衔接之中,采掘作业的条件变化较大。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第^一条公司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依据表2-1进行 表2-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注:1.单位涌水量以井田主要充水含水层中有代表性的为准 2 在单位涌水量q,矿井涌水量Q i、Q2和矿井突水量Q3中,以最大值作为分类依据。 3 同一井田煤层较多,且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当分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4 按分类依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第十二条公司对本单位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研究,编制矿井水 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确定本单位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煤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 第十三条公司水文地质类型每3年进行重新确定。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矿井应在1年内重新确定本单位的水文地质类型。 第十四条公司应编制井田地质报告、建井设计和建井地质报告。

井田地质报告、建井设计和建井地质报告应当有相应的防治水内容第十五条公司按照规定编制下列防治水图件: (一)矿井充水性图; (二)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三)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五)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其他有关防治水图件由矿井根据实际需要编制。 公司建立数字化图件,内容真实可靠,并每半年对图纸内容进行修正完善。 公司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内容及要求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公司建立下列防治水基础台账: (一)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账; (二)气象资料台账; (三)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账; (四)钻孔水位、井泉动态观测成果及河流渗漏台账; (五)抽(放)水试验成果台账; (六)矿井突水点台账; (七)井田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台账; (八)井下水文地质钻孔成果台账; (九)水质分析成果台账; (十)水源水质受污染观测资料台账; (十一)水源井(孔)资料台账; (十二)封孔不良钻孔资料台账; (十三)矿井和周边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

浅谈煤矿井下电气作业

1.煤矿井下电气作业的职业特殊性 1.1煤矿作业特点 我国大多数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多为井工开采。煤矿井下作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井下作业,条件艰苦。我国大多数煤矿为井下开采,井深平均在400米左右,工作环境比地面艰苦的多。 (2)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矿井瓦斯、煤与瓦斯突出、水、火、矿尘、顶板和有毒有害气体威胁煤矿安全生产。 (3)煤矿事故总量多,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4)煤矿从业人员结构复杂,综合素质不高,违章作业现象严重。 此外,煤矿还存在机械化程度偏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职业病危害较为严重等特点。 1.2煤矿井下电气作业对防治煤矿灾害的重要作用 井下电气作业在煤矿灾害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防止各类机电事故,确保安全生产。井下电气作业是保证机电设备正常运行和发生故障时及时检修恢复生产能力的主要力量。 (2)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排除险情。井下电气作业往往能够及时发现火灾、透水、冒顶等事故前兆,如果认真分析,采取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灾害发生。 1.3煤矿电气作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安全职责 1.3.1井下电气作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不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从业人员,在职业环境中都要遵守职业道德。煤矿井下电气人员的职业道德主要表现为: (1)热爱矿山,热爱本职工作。 (2)自觉服从工作安排,遵守劳动纪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3)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时刻保持安全生产的警惕性,保护好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4)加强学习,钻研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5)爱护设备设施,正确规范操作,认真检查、维护和保养,及时处理故障,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编号:SM-ZD-45066 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根据万灵煤矿矿井主要水害的调查情况,本矿井主要开采煤层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型煤矿床。矿井水害防治的重点:一是地表水;二是地层孔隙水及断层裂隙弱含水;三是相邻矿井水(老窑积水区);四是雨季地面水进入井下。为了保证矿井正常有序地生产,保障职工安全,避免资源和财产遭受损失,必须加强矿井水害的防治与管理,杜绝矿井水灾的发生。为此,制定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1、在靠近邻矿、老空、小窑及较大断层等有突水危险的地点附近采掘作业时,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要配备相应的探水钻,有探放水设计,并严格划定探水线,合理确定探水眼的布置和超前距离。 2、在雨季前,对直达地面的地表裂隙进行封填密实,防止大量雨水通过裂隙渗入井下;对地表塌陷坑要回填夯实,

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内容及要求[1]

附录一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内容及要求 一、矿井充水性图 矿井充水性图是综合记录井下实测水文地质资料的图纸,是分析矿井充水规律、开展水害预测及制定防治水措施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矿井水害防治的必备图纸。一般采用采掘工程平面图作底图进行编制,比例尺为1/2000-1/5000,主要内容有: 1.各种类型的出(突)水点应当统一编号,并注明出水日期、涌水量、水位(水压)、水温及涌水特征。 2.古井、废弃井巷、采空区、老硐等的积水范围和积水量。 3.井下防水闸门、水闸墙、放水孔、防隔水煤(岩)柱、泵房、水仓、水泵台数及能力。 4.井下输水路线。 5.井下涌水量观测站(点)的位置。 6.其他。 矿井充水性图应当随采掘工程的进展定期补充填绘。 二、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是综合反映矿井充水变化规律,预测矿井涌水趋势的图件。各矿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相关因素绘制下列几种关系曲线图: 1.矿井涌水量与降水量、地下水位关系曲线图。 2.矿井涌水量与单位走向开拓长度、单位采空面积关系

曲线图。 3.矿井涌水量与地表水补给量或水位关系曲线图。 4.矿井涌水量随开采深度变化曲线图。 三、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是反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图纸之一,也是进行矿井防治水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综合水文地质图一般在井田地形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比例尺为1/2000-1/10000。主要内容有: 1.基岩含水层露头(包括岩溶)及冲积层底部含水层(流砂、砂砾、砂礓层等)的平面分布状况。 2.地表水体,水文观测站,井、泉分布位置及陷落柱范围。 3.水文地质钻孔及其抽水试验成果。 4.基岩等高线(适用于隐伏煤田)。 5.已开采井田井下主干巷道、矿井回采范围及井下突水点资料。 6.主要含水层等水位(压)线。 7.老窑、小煤矿位置及开采范围和涌水情况。 8.有条件时,划分水文地质单元,进行水文地质分区。 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是反映含水层、隔水层及煤层之间的组合关系和含水层层数、厚度及富水性的图纸。一般采用相应比例尺随同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一道编制。主要内容有:

哲庄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哲庄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赫章县哲庄煤矿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二○一二年五月

赫章县哲庄煤矿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编写: 总工程师: 矿长: 二○一二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矿井及井田概况............................... - 1 -第一节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 1 -第二节位置、交通............................. - 1 -第三节地形地貌............................... - 3 -第四节气象、水文............................. - 3 -第五节地震................................... - 3 -第六节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 3 -第二章以往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 - 5 -第一节资源勘查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成果评述 ..... - 5 -第二节矿区物探工作评述....................... - 5 -第二节矿区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 5 -第三章矿区地质 .................................... - 8 -第一节地层................................... - 8 -第二节煤层................................... - 9 -第三节构造.................................. - 12 -第四节岩浆岩................................ - 13 -第四章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 14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情况...................... - 14 -第二节含(隔)水层划分........................ - 15 -第三节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18 -第五章矿井水文地质 ............................... - 20 -

什么叫矿井水害

什么叫矿井水害 水害对煤矿安全生产有什么影响 矿井水害是怎样导致的 矿井水害事故发生有什么规律可循 ?一、什么是矿井水害? ?矿井水:在矿井开拓、采掘过程中,渗入、淋入、流入、涌入和溃入井巷或工作面的任何水源水,通称矿井水。 ?矿井水害:指影响矿井正常生产活动,对矿井安全生产构成威胁以及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矿井涌水事故,都称之为矿井水害(灾)。 ?二、矿井水害会给我们安全生产造成哪些危害? ?1、恶化工作环境 ?2、缩短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 ?3、引起巷道变形(增加开采成本) ?4、降低资源开采率(保安防水煤柱) ?5、易引起瓦斯积聚、爆炸或中毒 ?6、失控易造成淹井及人员伤亡 ?三、矿井水害发生需要哪些条件 ?1、充水水源 ?2、充水途径 ?3、充水强度 ?4、失控 (三)充水强度

? 根据涌水量情况分为四类: 指单位时间内正常涌入矿井的水量Q (m 3/min ) 涌水量小的矿井: Q <2m 3/min 涌水量中等的矿井: 2m 3/min ≤ Q ≤5m 3/min 涌水量大的矿井: 5m 3/min ≤ Q ≤15m 3/min 涌水量极大的矿井: Q ≥ 15m 3/min ? 根据突水点突水量的等级划分标准 1、小突水点:≤60m 3/h 2、中等突水点:60~600m 3/h 3、大突水点:600~1800m 3/h 4、特大突水点:≥1800m 3/h ? 四、矿井水害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1.地面防洪措施不当; 2.井下水文资料不清,盲目施工; 3.井巷(筒)位置设计不合理; 4.探放水设备未有效发挥作用; 5.施工措施不力,工程质量差,赶进度等; 6.乱采乱挖破坏了防水煤柱; 7.井下排水系统不完善或管理不到位;

近三年煤矿水害事故案例

近三年全国煤矿水害事故案例汇总 截止2011年5月20日 日期死亡 人数 事故简况事故原因备注 2011-05-02 4 5月2日7时10分,黑河市兴边矿业有限公司欧林煤矿发生透水事 故,当班出勤8人,死亡4人。该矿为乡镇煤矿,设计生产能力30 万吨/年,片盘斜井开拓,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皮带斜井提升。 事故原因初步判断,与越界小井旧巷贯通。 2011-04-24 8 4月24日19时, 贵州六盘水市盘县水塘子镇小凹子煤矿井下1139运 输巷发生透水事故,初步估算透水量约1000多立方米。当班下井45 人,其中37人安全升井,8人下落不明。经过40多个小时的紧张抢 险,26日上午救援人员在井下发现2名遇难者遗体,下午又陆续发 现6名遇难者遗体。至此,这起煤矿透水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该煤 矿为六证齐全,生产能力15万吨/年。 初步了解,该矿附近老矿井开采时间较长,分布复杂,积水 不清,当班工人在探放水过程中,巷道底部冒水发生事故。 2011-04-24 4 4月24日8时50分, 黑龙江双鸭山市宝清县广城煤矿井下二段右一 片上山切眼贯通作业时发生透水事故,事故发生后,矿方隐瞒不报, 经群众举报,矿方承认2人受伤,经进一步调查,于4月29日核实, 该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2人受伤。该矿为乡镇煤矿,核定能力4万 吨/年,证照齐全,于3月29日经同意复产,事故当班由安全矿长 (受伤)、生产矿长(死亡)带班。 批准该矿作业地点1个,但其擅自增加工作面引发透水。 2011-04-01 7 4月1日21时0分, 河北唐山市开平区洼里乡洼里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当班下井8人,其中1人升井,7人遇难。该矿为停产待整合矿井。 未经批准超定员下井维护作业,事发后未按规定及时上报, 延误了救援时间。 2011-01-10 4 1月10日10时20分,贵州遵义市务川县石朝乡青龙煤矿1103回风 巷2号上山发生透水事故,当班7人,3人安全升井,在回风下山1033 水平以下掘进作业的4名工人被困井下。经过8天的抢险施救,1月 18日上午8时20分,4名被困人员的遗体已全部找到。该矿为乡镇 煤矿,建设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 初步分析认为,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为:煤矿在未制定和采 取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下,掘进超出《开采方案设计》、《安 全专篇》设计范围内的1103回风巷2号上山,揭穿上部老 空区,导致透水事故发生。间接原因为:在排水系统未形成 前,违规布置1103首采工作面,并在其回风巷之上布置上 山巷道;巷道掘进未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发生事故时,没 有矿级领导下井带班。 老空水

我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及其应用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及 其应用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384-36 我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及其应用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我国煤矿水害概况 1.煤矿水害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产煤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原煤总产量的90%以上属于井工开采。然而,我国煤矿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总体来讲十分复杂,受水害威胁的煤炭储量约占探明储量的27%,仅华北地区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的煤炭储量约为160亿t。 煤矿水害是与瓦斯突出、粉尘爆炸、顶板冒裂、火灾等并列的五大灾害之一,其严重程度仅次于瓦斯,位列第二。长期以来,因为煤矿水害事故而造成的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及经济损失极为惨重。例如,1935年5月13日,山东淄博北大井由于巷道掘至与河水连通的断层带,造成突水,最大瞬时水量为648m3/min,350名矿工遇难,矿井停产报废,直到43年后(1978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宋体、32号、66%缩放) 报告编制单位: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报告编制时间:二○一○年六月

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报告编制单位: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人:龙强 报告编制时间:二○一○年六月

目录 1.1、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5) 1.2、位置、交通 (5) 1.3、自然地理 (6) 1.4、井田内及邻近小煤矿 (7) 1.5、地震 (8) 1.6、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9) 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 (9) 三、地质概况 (11) 3.1、井田地层 (11) 3.2、井田构造 (14) 3.3、井田岩浆岩 (14) 四、区域水文地质 (14) 五、矿井水文地质 (15) 5.1、含水层 (15) 5.2、主要隔水层 (17) 5.3、矿井充水水源 (20) 5.4、矿井充水通道 (21) 5.5、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 (22) 5.6、矿井充水状况 (22) 六、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22) 6.1、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22) 6.2、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23) 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23) 7.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23) 7.2、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24)

一、矿井及井田概况 1.1、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果园煤业公司原为安阳县地方国有煤矿,老井1976年建井,1978年投产;新井1990年建井,1992年投产。2004年底经安阳鑫龙煤业(集团)公司资源整合后,成立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现属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果园煤业公司原设计生产能力15wt/a,为了更合理的开发资源整合后的煤炭资源,进一步优化开发方案,使技术经济更加合理,提出了对原矿井进行技术改造,生产能力由15wt/a 改造为30wt/a。2007年11月,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制了《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改造初步设计》,设计为二斜一立开拓方式、生产水平标高-150~-725、主要开采山西组二1煤层,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以豫煤规【2008】625号文批复,目前技改工程正在实施。 1.2、位置、交通 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安阳市水冶镇北关果园村,东南距安阳市25km,行政区划属安阳市水冶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5′19″~114°06′44″,北纬36°08′20″~36°09′18″,矿区走向宽约1.32km,倾向长约1.54km,矿区面积2.0494km2。 矿区位于安阳市水冶镇西北2.5km处,水冶至岗子窑的铁路支线在矿区西北部通过,并于京广铁路干线相通。水冶至林州市、至安阳、至鹤壁

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根据万灵煤矿矿井主要水害的调查情况,本矿井主要开采煤层水文 地质类型为简单型煤矿床。矿井水害防治的重点:一是地表水;二 是地层孔隙水及断层裂隙弱含水;三是相邻矿井水(老窑积水区);四是雨季地面水进入井下。为了保证矿井正常有序地生产,保障职 工安全,避免资源和财产遭受损失,必须加强矿井水害的防治与管理,杜绝矿井水灾的发生。为此,制定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1、在靠近邻矿、老空、小窑及较大断层等有突水危险的地点附近采 掘作业时,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要配备相应的探水钻,有探放水设计,并严格划定探水线,合理确定探水眼的布置和超前距离。 2、在雨季前,对直达地面的地表裂隙进行封填密实,防止大量雨水 通过裂隙渗入井下;对地表塌陷坑要回填夯实,保证流水坡度,防 止积水渗入井下;对回采冒落后,有可能与地表季溪沟水勾通的地段,尽量避开雨季回采。

3、必须布置有主副水仓且容量及水泵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定期(以及雨季前)清理水仓和疏通水沟,维护好水泵和排水管路。特别要加强雨季“三防”工作,提高供电、排水设备、设施的 安全保障能力,雨季前必须进行水泵排水联合试运转,并编制联合 试运转报告,以保证井下水流畅通和供电排水设备完好。 一、矿井开拓、开采的安全防治措施 (一)矿井开拓工程位置及层位选择 1、矿井现开采7#煤层,主井口及工业场地标高为+1668m,处于山坡脚位置,主井和风井均沿7#煤层布置,没有水患影响,但要预防雨 季溪沟水进入井下,雨季前要全面疏通泄水沟。 2、整合技改后,采用分2组多层集中开采。1#-3#煤通过排水平硐 集中下放到原7#煤层主皮带井,排水平硐标高+1695m,沿3#煤层底 板穿层布置,直通1#煤层,平硐要掘砌好排水沟,有利于井下排水 和季雨泄水;风井口离平硐口50m左右,标高约+1718m,处于半山 坡地位置,斜井掘至1#-3#煤时分别沿煤层布置回风巷,无水患影响;4#-7#煤层主井和风井位置基本不变,没有水患影响。

标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板石一矿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珲春矿业集团板石一矿 二〇一〇年九月

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板石一矿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编制单位: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板石一矿 单位负责人:邰彦海 总工程师:任立君 编制人:刘文军 参加编制人员:孙林忠、刘文军、裴丽岩、李在春、陈浩报告提交单位: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板石一矿 编制时间: 2010年9月

目录 前言 (11) 第一章矿井及井田概况 (22) 第一节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22) 第二节位置、交通 (22) 第三节地形地貌 (44) 第四节气象、水文 (44) 第五节地震 (55) 第六节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66) 第二章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77) 第一节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77第二节矿区地震勘探及其他物探工作评述 (88) 第三节矿井建设、开拓、采掘、延伸、改扩建时期的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试验、研究资料或专门报告评述 (1010) 第三章地质概况 (1313) 第一节地层 (1313) 第二节构造 (1818) 第三节岩浆岩 (2626) 第四章区域水文地质 (2727) 第五章矿井水文地质 (3030) 第一节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 (3030) 第二节含水层 (3030)

第三节隔水层 (3232) 第四节矿井充水条件 (3232) 第五节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 (3636) 第六节矿井充水状况 (3636) 第六章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3838) 第一节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3838) 第二节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3838) 第七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3939) 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3939) 第二节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4040) 结束语 (414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