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蒙牛管理文件法律法规收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

蒙牛管理文件法律法规收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

蒙牛管理文件法律法规收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
蒙牛管理文件法律法规收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

法律法规收集与评价管理程序

1目的范围

为明确收集范围和获取途径,确定适用的质量、环境、OHS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并对其符合性

作出评价,特制定本程序。

适用于本公司的质量、环境及OHS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管理。

2职责

2.1品控中心对法律法规的收集与评价工作y刁口管理,负责:

a.组织收集、识别、更新及补充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并将其传达到各相关单位。

b.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含义作解释,必要时寻找相关的技术支持,为各单位理解

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提供咨询途径。

c.负责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登记、保存及符合性评价。

2.2各单位负责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传达到本单位下属部门的相关人员,并依此在作业指

导书等有关作业文件中作出相应规定或修改。

3工作程序

3.1收集范围

a.宪法;

b.国际公约及我国参加批准生效的国际劳工公约;

c.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法律法规;

d.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标准;

e.其他相关要求。

3.2获取途径和方法

3.2.1获取途径

a.呼和浩特市技术监督局、呼和浩特市环保局及呼和浩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b.质量、环境、OHS咨询机构;

c.出版机构及公共图书馆;

d.报纸杂志;

e.各类环保和安全网;

f.公司上级主管单位及其他相关方。

3.2.2获取方法

由品控中心负责,总裁办、人力中心、总工室协助,通过电话、走访、信函、传真、新闻媒体、

网络等渠道及时跟踪获取、补充和更新法律法规,填写《法律法规获取表趴

3.3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识别

3.3.1品控中心组织各单位对收集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加以识别,确认其适用性,筛选适合本公

司各单位生产活动的质量、环境及OHS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及适用单位(部门)。必要时,各单位编

制《(单位)环境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表》、《(单位)OHS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表》,并将其备份件交品

控中心。

3.3.2品控中心将适用的环境、OHS法律法规每3个月更新登记在《环境法律法规清

单》或<

法规清单》上。

3.3.3总工室将适用的质量法律法规及标准每半年更新登记在《有效外来文件清单》上。

3.3.4法律法规中若对本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或重点危险源有要求的,品控中心应及时组织写入两级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或《重点危险源清单趴

3.4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传达与保存

3.4.1品控中心或总工室负责将经评价后适用于各单位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以电子、复印件等形式及时

发放到各使用单位。

3.4.2 各单位按《文件管理程序》要求妥善保存下发文件,编制《(单位)环境法律法规清单》、《(单位)

OHS法律法规清单》并通过培训、会议等方式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传达至下层员工,必要时,各单位下属

部门编制收部门)法律法规清单趴

3.4.3 法律法规中若对重要相关方的环境或OHS行为有要求时,各相关单位应及时按《协商与交流管

理程序》要求传达至各重要相关方。

3.4.4 品控中心负责对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含义作出解释,必要时寻找相关的技术支持。

3.4.5 当法律法规的变化对公司的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时,品控中心应立即提交给管理者代表,以及

时研讨应对措施。

3.4.6 品控中心负责保存环境及OHS法律法规原件。

3.5 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执行

各相关单位根据本单位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规定,制定或修改相应的体系文件,并予以

实施。

3.6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

品控中心按《过程和产品的监视测量管理程序》要求,对公司质量、环境及OHS 行为与相关法律

法规的符合性作出评价。

3.7质量标准的管理由总工室负责按《文件管理程序》执行。

4相关文件

《文件管理程序》

《协商与交流管理程序》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测量管理程序》

5相关记录

《法律法规获取表》

《环境法律法规清单》

<

《有效外来文件资料清单》

《(单位)环境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表》

《(单位)OHS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表》

《(单位)环境法律法规清单》

《(单位)OHS法律法规清单》

《(部门)法律法规清单》

《(单位)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单位)重点危险源清单》

《重点危险源清单》

㈠弓l,1 庸;.UIL㈠,工l 山,I喜人、阳斗9廿娃亡/,:L太L门斟口.、nnQ/O/、n

计量管理程序文件

XXXXXXX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XXXX/XXX—2018 程序文件 版本: 01 受控状态:受控 编号:XXXX/XXX—2018 编制:日期:年月日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 年月日颁布年月日实施

文件名称目录文件编号XXXX/XXX—2018 目录 1. XXXX/JLB01—2018 计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编制与管理 2. XXXX/JLB02—2018 计量保证体系审核程序 3. XXXX/JLB03—2018 计量保证体系评审程序 4. XXXX/JLB04—2018 法定计量单位的管理程序保证 5. XXXX/JLB05—2018 计量设备的配备管理程序 6. XXXX/JLB06—2018 计量检测管理程序 7. XXXX/JLB07—2018 计量设备的储存与管理程序 8. XXXX/JLB08—2018 计量设备量值溯源管理程序 9. XXXX/JLB09—2018 计量设备的分类管理程序 10. XXXX/JLB10—2018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管理程序 11. XXXX/JLB11—2018 计量设备的标识管理程序 12. XXXX/JLB12—2018 不合格计量设备的管理程序 13. XXXX/JLB13—2018 计量记录管理程序 14. XXXX/JLB14—2018 环境管理程序 15. XXXX/JLB15—2018 计量人员培训、考核与监督的管理程序

文件名称计量保证文件的编制与管理文件编号XXXX/JLB01—2018 1 概述 计量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编制与管理均应与企业接口相容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企业计量文件的编制和管理 3 引用文件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规范》 4 工作程序 4.1 计量文件应包括计量手册,计量管理程序和计量技术文件三个部分,其内容的描述应符合“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规范”所规定的要求及与实际状态相符合的计量技术文件,在编制文件时,其受控号均应是唯一的,其编制方法见WF/JLA01—2007计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编制 4.1.1计量技术文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记录已包含计量技术文件,不再重复编制 4.2 计量文件的管理 4.2.1 计量文件的编制,审核和批准按《计量手册》中规定执行; 4.2.2 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发放; 4.2.2.1 发放前应在文件的封面控制状态栏目加盖红色“受控”章,在发放代码栏目按照阿拉伯数字顺序用二位数表示从01开始; 4.2.2.2 发放时由归口职能部门负责,领用人在《文件发放登记记录》上签名领用; 4.2.2.3 领用人所领用的文件其发放号码应统一,不得交叉错号; 4.2.2.4 文件若遗失,损坏等原因需补发,应用《文件回收记录》申诉原因/理由,由计量管理者代表批准,补发时应按本程序 4.2.2.1和4.2.2.2执行,其发放号码不再重复使用,原发放的文件宣布作废,发放人在《文件发放登记记录》上注明以作废。 4.2.3 文件应用活页,利于更改或换页 4.2.4 文件的发放范围 4.2.4.1 “控制文件”发放对象,厂长,副厂长、各部门负责人、内审员,计量管理员以及厂长批准的发放人员; 4.2.4.2 “非控制文件”对上级部门,重要顾客和第三方确认机构 4.2.5 计量文件的更改与换版 4.2. 5.1 文件在运行过程中,各部门与计量直接有关的人员应对其符合性和适用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安全标准化工作“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要素 相关文件目录 文件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 文件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文件2-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文件2-2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文件2-3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文件2-4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 文件2-5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文件2-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文件2-7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文件2-8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文件2-9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 文件2-10事故管理制度 文件2-1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文件2-12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文件2-13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文件2-14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文件2-15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文件2-16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管理制度 文件2-17消防管理制度 文件2-18禁火、禁烟管理制度 文件2-19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文件3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标准化工作“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要素 相关记录目录 记录1法律、法规、标准符合性评价记录(各部门的) 记录1-1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清单 1-2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符合性评审表 记录1-3法律法规符合性性评价记录 记录1-4 法律法规告知单 记录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的评审和修订记录 记录2-1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记录 记录2-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修订记录 记录3-1 培训计划 记录3-2 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活动记录台帐 记录3-3 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活动记录 记录3-4 培训签到表 记录4-1 隐患整改台账 记录4-2 隐患整改通知单 记录5-1 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发放记录(发放到车间、岗位) 记录5-2 文件发放(回收)登记 记录11 安全操作规程(车间的到各岗位) 记录1-1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清单 1-2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符合性评审表 另附样品 记录1-3 法律法规符合性性评价记录(每年综合

法律法规标准控制程序

1. 目的 及时更新和宣贯法律法规标准内容,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和公司合法经营。 2. 范围 适用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生产经营中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行政部门、协会的通知的获取、识别、执行、更新与评价的控制。。 3.定义 4.职责 4.1 信息部负责将接收到与公司产品和其他相关的外来法律法规标准和通知等转发ISO专员,并告知需分发的相关部门或人员。 4.2 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接收与本部门职能相关的外来法律法规标准和通知等转发ISO专员,并告知需分发的相关部门或人员。 4.3 ISO专员负责将接收到的资料分发给相关部门或人员。 4.4 公司各部门根据ISO专员要求更新文件。 公司各部门根据其归口管理职责范围获取、识别、执行、更新与评价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5.作业内容 5.1与公司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包括: a)产品贸易相关的国际公约; b)国家、行业、地方质量、环境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及其它规范性要求; c)国家和地方政府专门机构发布的税务管理、人资关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及其它规范性要求。 5.2 法律法规的获取、识别 5.2.1 公司获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途径为:报刊、杂志、网络、向上级主管部门咨询或购买有关书籍等。 5.2.2 公司各职能部门建立相应的获取渠道,负责获取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 5.2.3 每年收集一次新的法律法规,并更新。 5.3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适用性确认、分发和更新 5.3.1公司各职能部门根据以下条件确认获得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适用性:

a) 是否与公司管理体系的活动、产品、服务有关; b) 是否为最新的版本; c) 上级政府等相关方的意见、建议。 5.3.2 当上述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更新时,各职能部门应及时通知信息部、ISO 管理部门修整清单,将新的内容补发到相关部门,并对文件做相应的处理,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5.3.3 信息部汇总完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电子文本库”,各部门可保存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书面文本,也可以到公司网站获取相关电子文本。 5.4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执行 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向员工进行传达和培训,并遵照执行。 5.5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符合性评价 5.5.1 各职能部门通过日常例行的监视测量,对责任管辖范围内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执行、符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5.2 每年最后一次内审结束后, 由信息部组织各职能部门参加,对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遵循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相邻两次评价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并保存符合性评价的记录。 5.5.3 每年管理评审时,对公司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符合性进行评审。 6.参考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7.表单 7.1【资料接收清单】(**P-**-01)。 8.附件 8.1法律法规标准文件控制程序流程图。

(完整版)计量器具管理程序(含工作流程和各种表格表单)

1. 2. 3. 3.1 3.2 3.3 3.4 4. 4.1 4.1.1 4.1.2 4.1.3 4.2 4.2.1 4.3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4 4.4.1 4.4.2 目的 对计量器具配置需求进行识别和配置、校准、标识以及维护等进行控制,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依据。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实现、生产和服务的提供过程使用的计量器具。 职责 技术根据产品实现过程的需要,确定需配置计量器具的要求。 设备负责计量器具的采购、立帐、委外检定等归口管理。 质管负责计量器具的有效性评价,并在失效时,对检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定。 使用部门负责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 工作流程 计量器具的购置 通用的、检验(检测)专用的计量器具由设备统一选型,报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其它使用部门按要求需购置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报主管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交设备部门。 计量器具到货后,应先行检定,检定合格后入库,记入《计量器具一览表》。使用部门到设备办理领用登记。 计量器具的分类 计量器具按用途进行分类。 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需要使用计量器具的部门向设备办理借用手续,不用时应尽早归还。 计量器具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试验性校准。 计量器具使用时必须注意其精度、量程,使用环境,不得过量程使用。 计量器具应做到定人或定点使用,严禁自行拆卸、违反操作规程及作它用。计量器具应合理放置,妥善保管。 当发现计量装置超出检定有效期或失准时,应及时通知设备部门及质管部门,设备部门负责收回维修和检定,质管部门负责对已检产品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定。 计量器具的检定 设备部门选择有检定资质的检定机构对公司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或校准。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 程序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编号:Q/WK-04-2016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第1版,第0次修订 2016年3月2日实施 瓦房店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1.目的 用来确定公司生产,设计和服务中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所适用的法律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与公司生产活动中涉及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相关的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控制。 3.引用文件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Q/WK-01-2016 《管理手册》 4.职责 4.1公司办负责收集与本公司环境因素、危险源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确认适用性。 4.2各部门负责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要求传达给员工并遵照执行。 5.控制内容 5.1收集范围 a. 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环境、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b. 对公司的生产、设计和服务的特定行业要求; c. 相关的国际公约; d. 环境标准。 5.2获取方法和频率 5.2.1公司相关部门要经常与环保、安监部门保持联系,获取相关的国家,地方环境和安全标准及其他要求,也可通过政府机关,协会,图书馆,书店,报刊杂志,网上查询等多种渠道收集获取最新信息,确保公司得到最新文本。 5.2.2.相关部门每年进行一次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工作,将结果通知公司办。 5.3确认和分发 5.3.1公司办根据以下条件确认所获得的法律法规的适用性:

法律法规与管理规定

法律法规与管理规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安全标准化工作“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要素 相关文件目录 文件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 文件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文件2-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文件2-2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文件2-3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文件2-4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 文件2-5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文件2-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文件2-7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文件2-8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文件2-9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 文件2-10事故管理制度 文件2-1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文件2-12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文件2-13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文件2-14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文件2-15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文件2-16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管理制度 文件2-17消防管理制度 文件2-18禁火、禁烟管理制度 文件2-19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文件3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标准化工作“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要素 相关记录目录 记录1法律、法规、标准符合性评价记录(各部门的) 记录1-1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清单 1-2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符合性评审表 记录1-3法律法规符合性性评价记录 记录1-4 法律法规告知单 记录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的评审和修订记录 记录2-1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记录 记录2-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修订记录 记录3-1 培训计划 记录3-2 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活动记录台帐 记录3-3 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活动记录 记录3-4 培训签到表 记录4-1 隐患整改台账 记录4-2 隐患整改通知单 记录5-1 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发放记录(发放到车间、岗位) 记录5-2 文件发放(回收)登记 记录11 安全操作规程(车间的到各岗位) 记录1-1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清单 1-2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符合性评审表 另附样品

计量设备分类管理程序.doc

1、目的 通过对全公司计量设备的分类管理,确保计量设备的量值准确。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所有计量设备管理。 3、工作内容 3.1生产部负责全公司计量设备的分类管理工作。 3.2生产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对全公司计量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管理,并编制好计量设备管理台帐、周检计划,并把列入A、B类的计量设备编制计量器具登记历史记录卡。 3.2.1 A类计量设备 1)本公司用于贸易结算,及列入强检目录的计量测量设备。 3.2.2 B类计量设备 1)本公司用于内部工艺控制并列入周检计划的一般计量设备。 3.2.3 C类计量设备 1)本公司在生产、工艺检验过程中,以及在生产线设备装置上固定安装中,不易拆卸而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指示用的测试设备。 2)测试性能稳定,可靠性高使用不频繁的、量值不易改变的测量设备。 3)一些准确度无严格要求,性能不易改变的低值易损的计量测试设备。 3.3计量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1)凡列入A级的计量设备,按国家检定规程的要求,向上级计量部门申请检定。 2)强制检定的计量设备登记造册,并按要求送指定的计量机构执行强制检定。 3.3.1 A级计量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1)凡列入A级的计量设备,按国家检定规程的要求,向上级计量部门申请检定。 2)强制检定的计量设备登记造册,并按要求送指定的计量机构执行强制检定。 3.3.2 B级计量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1)按检定(校准)周期检定计划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校准)。 2)对于连续运转装置上拆卸不便的计量器具,可随设备检修周期同步安排检定周期,在日常运转中严格监督检查。 3.3.3 C类计量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1)对一些准确度无严格要求,性能不易改变的低值易损的计量器具实行一次性检定(校准)。 2)非生产关键部门仅起指示作用,计量设备使用频次低于性能稳定,以及连续运转设备上固定安装的计量器具实行有效期管理。 3.4计量设备的标志管理 计量设备的标志按《计量设备标志管理程序》执行。 3.5 A、B类计量设备的标志必须有相应的检定证书和检定的原始记录。C类计量设备应有原始记录或产品合格证。 3.6使用的计量设备目录、台帐等均应注明类别,对于新增加的计量设备,在年底前按本程序分类原则补充编入分类目录中。 4.计量记录 1)计量设备管理目录 2)计量设备台帐 3)计量设备周期检定计划表 4)计量设备抽检计划表 5)计量设备检定(校准)记录 6)计量设备历史记录卡 7)计量设备溯源图 美文欣赏

计量管理体系(总)..

栖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量管理体系手册 目录 第一部分总则 第二部分计量管理方针、目标 第三部分计量管理制度 1计量器具的配备、验收制度 2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制度 3 计量器具报废、更新制度 4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5 岗位责任制度 6 计量培训教育制度 第四部分计量组织机构人员管理 1 栖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量管理组织结构图 2 计量管理人员 3 计量器具(设备)使用人员 4 人员培训(参照QXCDC/02-15《人员培训程序》)第五部分计量器具(设备)管理 1 计量器具的配备与验收 2 计量器具(设备)检定/校准 3 计量器具(设备)标识管理 4 设备档案管理

前言 栖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1年通过了江苏省质量监督局“实验室资质评审”的复评审,实验室仪器设备及其管理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每年进行计量检定/校准。同时建立一套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QXCDC/01、《程序性文件》QXCDC/02、《记录》QCXDC/03、制度等。因疾控中心属于公共卫生范畴,样品多为食品、水质、消杀、餐具等,与医院的临床样品有所区别。医疗卫生计量器具,是现代医学诊断水平和治疗方法一种物质能力的体现,是医疗卫生计量工作的重点。疾控中心健康证体检涉及酶标仪、透视仪为医疗计量器具。相对医院来说,中心所涉及的设备较少,但中心领导对此也非常重视。按照《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计量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中心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参照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栖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量管理体系”,从而促进中心实验室质量体系的运行,进一步规范医疗器具的使用。

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手册及全套文件

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第一章计量岗位职责和权限 1.目的: 规定测量管理体系中所有人员的职责。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有关领导及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3.职责: 3.1、人事部负责组织确定计量岗位职责和权限。 3.2、管理者代表批准计量岗位职责和权限。 4.内容: 4.1、公司总经理: 1) 主持公司测量管理的全面工作,促进各级员工贯彻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标准和实施国家计量法律法规。 2)任命管理者代表,以确保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按照GB/T19022-2003标准的要求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领导、组织公司计量工作,保证其行使监督的权限。 3)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提供必需的资源。 4)批准《测量管理手册》、计量方针和目标。 5)批准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计量职责和权限,确保公司计量方针和目标得以实现。6)批准公司年度计量工作计划和重大测量管理改造或创新项目方案。 7)主持管理评审会议,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方向。 4.2、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 1) 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2)向总经理报告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的需求。 3)确保在全公司范围内提高员工的计量意识。 4)向公司全体员工传达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5)在测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保持过程中与咨询、认证机构保持联络。 6) 组织制定并审核公司测量管理手册、计量方针和目标。 7) 批准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8) 任命内部审核组长,开展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管理程序(EICC5.1版)

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了识别、获取并更新适用于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法规、标准及客户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识别、获取和更新社会责任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以及确认其适用性。 3.职责 3.1行政部负责整理、登记、识别、发放及保存适用于公司 EICC 管理体系相关的法律、 法规,汇总各部门的评价情况。 3.2行政部负责组织对员工 EICC 管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的教育培训;负责 收集劳工、职业健康安全、商业道德方面以及工程承包方、政府机构、社区邻居、 员工等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 3.3营业部门负责收集客户在 EICC 管理体系方面的要求。 3.4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各类活动符合EICC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遵守情况的评价。 3.5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写和审核《合规性评价报告》。 3.6最高管理者批准《合规性评价报告》。 4.内容 4.1 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范围包括: 1)国家性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及标准; 2)地方性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及标准; 3)行业协议; 4)客户对公司在 EICC 方面的要求和期望。 5)相关方对公司在 EICC 方面的要求和期望。 4.2 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的识别收集: 4.2.1行政部从政府机关、新闻媒体、专业学术组织、专业杂志、互联网中有关劳工、 职业健康安全和商业道德的网站等渠道获取的国家有关贸易、人权、劳动社会保障、 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必要时,行政部可向管理者代表申请其他 部门协助。 4.2.2营业部门实时保持与顾客的沟通,通过接收其发送资料来收集有关 EICC 方面的 要求。 4.2.3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识别和收集至少每个季度做一次。 4.3 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的登记 4.3.1行政部将所收集法律、法规,营业部将收集客户要求记录在《EICC法律法规、客 户要求清单与评价表》上,由行政部统一汇总。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法律法规、标准法规 1、建立获取、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 (1)获取的内容 ①法律:全国人大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律,如:刑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 ②法规:国务院和省级人大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 ③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局和省级人民政府颁布的文件; ④标准:国家、地方和行业颁布的安全标准; ⑤国际公约:我国已签署的关于劳动保护的公约; ⑥其他要求:各级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地方和相关行业有关的安全生产要求、非法规性文件和通知、技术标准规范等。 (2)获取的渠道 ①各级人大、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条例、办法及其他要求的获取渠道是全国人大公报、国务院公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政府职能部门; ②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获取渠道是各部、委或标准化组织等; ③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获取渠道是各上级主管部门; ④还可以与咨询机构等部门联系;

⑤通过报刊、书店、互联网等渠道。 (3)获取方式 ①项目部通过上述渠道以走访、电话、传真、信件、会议等方式获取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同时建立必要的联系; ②项目部通过阅读和整理有关报刊收集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登记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获取记录表上,并及时传递到各部门。各部门对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适用性判定,上报领导审批后,立即实施。项目部每年整理一次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清单,保持所使用的法律法规处于最新状态。 (4)法律法规更新 为使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保持最新状态,各部门每年确认、登记、摘录获取的最新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填写《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更新清单》,经领导批准后,提供给项目部,再按按职责分工发放给相关部门。各部门对作废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及时标识,对新颁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及时补充。 (5)符合性评价 项目部每年至少一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审表),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对于新近实施的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应在实施之日前进行符合性评审。 2、各部门定期识别、获取本部门适用的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并向部门汇总: (1)安全管理人员应主动、经常地识别与本公司安全生产活动相关适用的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通过各级政府、团体、媒体、网络等方式获取最新信息。 (2)对获取的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其他要求进行登记(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存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书库。 (3)安全管理人员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

计量管理文件资料汇编

计量管理程序文件 上海申光洗涤设备总厂 目录 (一)计量工作方针总则 (二)计量组织机构及人员岗位职责

(三)计量器具配置策划 (四)计量器具管理 (五)计量器具量值溯源的管理 (六)计量器具确认间隔的管理 (七)不合格计量器具的管理 (八)外购计量器具的管理 (九)计量人员的管理 (十)计量资料档案的管理 (十一)计量内部审核管理规定 总则 计量方针: 1.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不断提高计量科技与管理水平。 2.确保计量的量值与国家量值的准确统一。 计量目标: 1.健全计量管理制度,完善计量方式方法,满足产品实现过程中实现过程中实物质量的要 求。 2.产品出厂检验用计量器具配置率达100%,生产合格率达100%,过程用计量器具配置 率达98%。 3.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达100%。 (二)计量组织机构及人员岗位职责 1.本公司的计量管理工作由公司副总经理直接主管。 2.本公司的计量管理工作由品质部归口。 3.本公司指定一名专职计量管理员,负责本公司具体的量值溯源工作和计量器具的管理工 作。 4.本公司每个车间和部门的负责人为本公司基层计量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计量器具的管理 工作,保证在用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一致和有效。

5.本公司的产品计量检定室负责本公司计量产品的出厂计量检定工作。 : 一.管理者代表职责: 1.贯彻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组织制定公司计量工作规则,负责对本公司计量工作实施情况的指导和监督。 2.根据公司实际,组织建立健全计量机构,设置专兼职计量人员,统一管理本公司的计量工作,接受上级计量管理部门的检查和业务指导。 3.审批质检部的年度计量管理工作计划,审批计量器具的配置、更新计划。 4.组织对计量法规的宣传和教育;组织对计量知识的宣传和学习,提高计量人员的政策和业务水平。 二.质检部职责: 1.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相关规定,落实各项计量管理制定,对计量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监督、考核。 2.负责制定各项计量管理制度及公司年度计量工作计划,建立和不断健全公司的计量管理体系。 3.落实计量网络点的设置和车间、班组计量人员的配备。 4.负责计量器具的量值传递和溯源工作,监督计量器具的合理配置与有效使用。 5.负责本公司计量工作中的对外联系事宜。 三.计量人员职责 1.贯彻实施国家的有关计量法律、法规,负责实施公司的有关计量工作计划和各项管理制度,承担公司计量器具的管理; 2.负责全公司计量器具的登记造册,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建立和保管计量器具的技术档案。负责指导计量器具使用部门和人员,正确使用、维护、保养计量器具。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控制程序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控制程序 1目的和范围 为确保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更新并建立获取渠道,为管理体系运行提供法律依据,促进体系持续改进。 适用于本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获取、识别、确认和更新管理。 2职责 2.1法务部是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对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进行收集、汇总,并组织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识别和评审,确认符合性。对确认的文件编制《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清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贯彻落实。 2.2品管部负责识别、收集与质量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2.3设备部负责识别、收集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2.4运营管理部负责识别、收集与企业运营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2.5营销公司负责顾客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收集。 2.7 技术部负责识别、收集3C管理的相关法则等并进行管理。 2.8 法务部负责识别、收集其它与企业相关规定并进行管理。 2.8各归口部门负责识别、更新公司适用的并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报法务部,法务部确认后,统一制订公司适用的并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清单,负责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各部门;各归口部门负责传达给员工及有关的相关方。 3 内容和方法 3.1获取与本公司相关的法规和其它要求的内容 a)国家、省、市等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等与公司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执法部门的通知、公报等其他要求。 c)应遵守的有关国际公约。 d)顾客或相关方对产品实现及服务过程中的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等要求。 e)其他要求。 3.2 获取的途径 a)从上级相关部门等渠道获取(如:环保局、安监局、质检局、工信部、汽车标准化委员会等)。 b)从本市相关部门获取。 c)从网络、专业报纸、杂志等渠道获取。 d)其它途径。 3.3 确认适用性 3.3.1法务部根据本公司的行业特点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组织相关部门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5.3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5.3.1法律法规 1.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2.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清单; 3.法规定期更新资料;(企业提供) 4提供宣传资料、培训记录;培训内容;(企业提供) 5.提供传达给相关方记录(文件、函等);(企业提供)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一)目的 为了使企业认识和了解与其活动相关的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和相关方,提高他们的安全法规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二)职责 1.公司工程师负责对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电、仪各专业适用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确认,并督促有效执行。 2.公司办公室负责国家、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获取、识别和引用。 (三)获取渠道与识别 1.各职能部门通过各级政府、行业协会或团体和服务机构、媒体、网络等渠道,及时获取国家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标准,并进行有效性识别。 2.对所获取的法律法规,应对来源、适用性、适用部门、实施时间进行说明,并及时呈报公司总工程师确认。 (四)有关事项 1.各职能部门应将获取的法律法规、标准进行汇总,并按填写清单目录备案。 2.各职能部门每年至少一次对法律法规、标准进行符合性评审,及时识别和更新,确保其有效性。 3.所有各种法律法规应遵守相应规定,及时向做作业人员或规定范围的相关人员宣贯、执行。 XXXXX有限公司 年月日 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

(法律部分) 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 (法规部分)

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 (标准部分)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计量支付管理办法及流程

建设项目 计量支付管理办法 XXXXXXXX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XX年十月

第一章总则 一、工程计量支付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合同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监理工程师实施工期控制、质量控制和投资控制的前提条件。为加强淮滨至息县、淮滨至固始高速公路土建工程项目计量支付工作的管理,使计量支付工作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做到“准确、规范、及时”的进行计量支付,特制订本办法。 二、本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和《XXXXXXX施工招标文件》、《补遗书》、《合同文件》,充分考虑本工程的特点并总结了以往计量支付经验进行编写。 第二章工程计量 一、计量原则 1、只能对工程量清单中的所列项目及变更通知单中增减的项目进行计量。承包人必须完成了该细目的各项工序,形成符合技术规范对该项目所要求的“产品”,才能组织计量工作。 2、计量必须严格按与计量有关的文件规定进行,与计量有关的文件有:技术规范、图纸、标价的工程量清单及说明、招标文件、补遗书、计量支付细则及书面澄清材料以及其他有关文件规定的方法、范围、内容、计量单位以及施工监理规范等。 3、工程数量必须根据施工图纸标注的设计尺寸准确计算,或经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同意按实测资料计算得出,需经承包人申请、监理工程师审查、业主审批。 4、工程的计量以净值为准,除非合同另有规定。 5、计量支付资料必须是原件或提交复印件的同时验证原件。 6、期中支付的金额应大于合同规定的最低支付限额。 7、重大或合同条款规定外的款项必须按规定报批后才能予以支付。 8、工程未经质量验收,不能组织计量工作。计量的对象必须是合格品,因此,监理工程师签发的中间交工证书是组织计量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9、本工程实行“工程质量一票否决”制,凡是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抽检不全的项目一律不予计量支付。 10、计量支付不解除承包人应尽的任何合同义务,如事后发现已计量工程存在质量缺

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集团有限公司 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版本号::A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 发放号: 持有人: 2010年06月30日发布2010年06月30日实施

目录

1、目的 对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技术文件和外来文件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与测量有关的部门及场所使用的文件现行有效。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与测量活动有关的部门和场所使用典型的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技术文件和外来文件的控制。 3、相关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4、职责 4.1人力资源部负责测量管理体系手册、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编制、更改及相关标准的收集更新。 4.2人力资源部负责为公司计量文件收发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公司计量文件发放、归档和作废管理。 4.3各部门负责保管、执行和使用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并反馈文件实施中有关适宜性和充分性的信息。 5、控制程序 5.1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范围 5.1.1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5.1.2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5.1.3第三层次文件 a.计量法律法规、技术文件; b.自编的校准、检验方法; c.测量设备操作规程; d.试验方法标准; e.各种记录表格。 5.2文件的编写和审批 本公司编制的所有文件在发布前,必须经授权人员批准,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适宜性,达到内容正确、清晰、完整与其他文件协调一致,且易于理解。 5.2.1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由人力资源部组织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总裁批准、发布。 5.2.2其他管理文件由各归口职能部门负责编写,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主管副总批准。 5.3 文件的分类: 文件分“受控”和“非受控”两大类,并在封面标识清楚。非受控文件主要是对外发放的文件,如审核时递交审核机构的文件。 作废文件和资料应加盖“作废”印章,防止使用作废的文件。 5.4文件的编号 文件的编号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 5.5文件的发布更改、换版、作废全部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全)

注册测绘师考试复习资料——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测绘法相关规定: 测绘管理体制、测绘活动主体资质资格与权利保障制度、测绘项目与测绘市场制度、测绘基准制度、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的测绘管理制度、测绘公共项目管理制度、维护不动产权益的测绘管理制度、促进地理信息共享的制度、测绘公共设施保护制度。 1、未取得测绘资质从事测绘活动,责令停止,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约定报酬1—2倍以下罚款; 2、以欺诈手段取得测绘资质从事测绘活动,吊销测绘资质证书,没收违法所得和测绘成果,并处约定报酬1—2倍以下罚款; 3、超越资质等级许可范围、以其他单位名义、允许其它单位以本单位名义从事测绘活动,测绘单位将测绘项目转包的,责令停止,没收违法所得和测绘成果,并处约定报酬1—2倍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4、发包单位将测绘项目发包给不具有相应测绘资质等级的测绘单位或者迫使测绘单位以低于测绘成本承包的,责令改正,可以处约定测绘报酬2倍以下罚款; 5、未经批准擅自建立相对独立平面坐标系统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处10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6、未经批准擅自采用国际坐标系统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处10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外国组织和个人来华从事测绘活动,必须经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军队测绘主管部门批准,而且必须和我国有关部门采取合资或合作形式(我方控股)进行。未经批准从事、未与我国有关部门合资合作擅自从事测绘活动的,责令停止、没收测绘成果和测绘工具,并处1-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50万元以下罚款。 8、测绘单位应当对完成的测绘成果质量负责。不合格的,责令补测或重测;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测绘资质证书;给用户造成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 9、测绘项目出资人和承担国家投资测绘项目的单位,应当会交测绘成果目录(非基础测绘项目)或副本(基础测绘项目)。不会交的,责令限期汇交;逾期不会交的,对出资人处测绘费用1-2倍罚款;对测绘单位处1-5万元罚款,暂扣测绘资质证书,6个月内仍不会交的,吊销资质证书,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0、擅自发布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处10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1、建立地理信息系统,采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处10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2、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永久性测量标志和正在使用的临时性测量标志的、侵占永久性测量标志用地的、在永久性测量标志安全控制范围内从事危害测量标志安全和使用效能的活动的、在永久性测量标志占地范围内建设影响测量标志使用效能的建筑物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处10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3、擅自拆除永久性测量标志或者使其失去使用效能,或者拒绝支付迁建费用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处5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测绘资质资格: 测绘资质管理原则:依法、统一管理、公开透明、便民效率、救济、诚实信用和信赖保护、监督和责任。丙级测绘资质仅限于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籍、房产、海洋测绘,GIS中的4项; 丁级测绘资质仅限于工程测量,地籍、房产、海洋测绘中的3项. 测绘资质申请受理后,审批机关应在2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不能做出的,经机关领导批准,可以延长10日作出,并将理由告知申请单位。作出批准决定后,向社会公布7日,10日期内向申请单位颁发。 证书有效期5年,等级+测资字+省级编码+顺序号。到期60日前办理延期手续,延期5年。 初次申请原则上不超过乙级,自取得证书之日起3年方可申请升级。 缓期注册的情形:未按时报送年度注册材料或年度注册材料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证书记载事项应当变更未变更的;测绘仪器未鉴定的;未按规定备案登记测绘项目的;经鉴定测绘成果质量批次不合格的;未按规定汇交测绘成果的;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年度注册的;单位信用不良经核查属实的。缓期注册期限60日。 注销资质、降低等级或核减相应业务范围的情形:资质有效期满未延续的;单位依法终止的;资质审查决定被依法撤销、撤回的;证书被依法吊销的;两年内未承担相应业务的;甲乙级单位3年内未承担合

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监视和测量资源进行监控,保证所有影响产品符合性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与器具处于受控状态。确保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满足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的检测、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校验(检定)。 3、职责 3.1品管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资源的分级、检定、校准的管理和控制的归口管 理。 3.2采购部负责采购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资源。 3.3各使用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正确使用及日常保养。 4 作业程序 4.1 监视和测量资源配置 4.1.1 根据产品质量特性检测和生产过程所需的监视和测量活动,配置准确度和数量均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资源,并实施有效管理。 4.1.2 品管部根据生产控制及检验、试验需求,并征询相关部门的意见,确定待购置的监视和测量资源,明确其规格、型号、精度等要求,经总经理批准后,交采购部采购。 4.1.3 所采购的监视和测量资源到货后,由品管部检查、验收,对本公司不能校准/检定的测量设备由品管部负责送法定计量管理部门进行检定(或在使用前检定)。 4.1.4 经验收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资源方可入库,若不合格由采购人员办理退货或更换。 4.2 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资源,由品管部统一编号登录“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台账”。 4.3 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和校准 4.3.1品管部编制“监视和测量资源周期检定计划”,按国家计量管理部门

颁发的检定周期的规定,定期实施校准和(或)检定(验证)。对不存在校准(检定)标准的测量设备,品管部在内部校准时应编制或参照有关规程,作为校准依据,并保持相关记录。 4.3.2本公司不能校准和(或)检定(验证)的测量设备,按计划在校准(检定) 有效期到期前,送法定计量管理部门或联系计量管理部门到公司来进行校准和(或)检定,保存相应的校准(检定)证书。 4.3.3品管部负责公司内部使用控制的测量设备的日常检查和校对。 4.4测量设备的状态标识 4.4.1对校准/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品管部负责进行合格状态的标识。因体积小而不宜贴标签的测量设备,其校准/检定状态标签可贴在包装盒上或由其使用者妥善保管,在设备上作好编号或有可追溯标记。 4.4.2对经修理或确认无法修复的测量设备,应做好“禁用”标识或隔离存放,防止误用,经品管部核实,报总经理批准后作报废处理,并在相关资料中注销。 4.4.3对具有比对或测量作用的样件,需经品管部检验认可,编号并贴上相应合格标识(注明认可人、有效期)后使用,品管部负责建立相关管理台账,定期对其有效性进行确认。 4.5测量设备的使用管理 4.5.1使用者在使用测量设备前,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是否在设备检定有效期内,并保证所使用的设备的测量能力与所要求的测量能力一致,保持设备的使用环境适宜,符合相关技术要求,满足被测对象对环境和准确度的要求。 4.5.2按测量设备使用说明书或相应安全操作规程规定进行操作管理,防止因操作或调整不当而使其校准失效。 4.5.3在用测量设备不得随意拆卸。在搬运、保养、维护和贮存过程中,按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要求控制,防止因管理不当造成损坏或失效,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 4.5.4若在运行检查、使用过程或其它途径发现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使用者须停止继续测量,并报告品管部。品管部需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