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中的PDCA.质量新概念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中的PDCA.质量新概念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中的PDCA.质量新概念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中的PDCA.质量新概念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中的PDCA质量管理中经常提到PDCA:P:plan,计划的含义,;强调策划;D:do,做的含义,强调实施;C:check,检查的含义,强调监控与测量;A:action,改进的含义,强调数据分析、纠正与预防。对产品而言:P:对应产品质量策划(包括质量计划);D:对应生产产品的过程(需控制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C:对应生产过程中的检验与试验;A:通过对质量检验记录的分析,提出改进质量的措施,作为类似产品质量计划的输入。对过程而言:通常来讲,过程的控制一般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来考虑;人:人员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人力资源,可认为是P;机:可认为是解决问题所需的硬件,即对应为基础设施(包括生产设施,测量和监控装置),可对应P与C;料:“原材料”,可认为是过程的输入,可作为D的一部份;法:可认为是完成工作的“程序”,也可认为是对应check的方法,故可对应D与C;环:可认为是过程执行过程中,对内/外部的影响,可认为对应A。对质量体系而言: ISO9001:2000版式标准中4、5、6、7、8章即按PDCA安排,P(4、5、6章从职责、资源上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D(7章即为产品实现过程),C(8章中强调过程与产品的测量和监控),A(8章中改进要素)。QS9000的五大技术手册可以如下认为: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程序,规定“plan”的程序;FMEA:可认为是对“plan”技术上的支持;PPAP:可认为是“do”的体现;MSA:对“check”的技

术上的支持;SPC: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为“action”提供技术支持。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经常可用到PDCA的方法,以上只是从产品、过程、体系的层次浅谈一点感受,其实,PDCA本身也包含了很多小的PDCA,如纠正措施执行情况本身,由分析原因、针对原因的所有措施(P),具体实施的措施(D),纠正措施的验证(C),标准化(A)。我想,如果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多想想简单的PDCA,对我们的工作会有较大帮助。

质量新概念 1.质量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是为使产品和服务质量能满足不断更新的质量要求而开展的策划、组织、计划、实施、检查、监督审核、改进等所有管理活动的总和。质量管理应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负责和推动,同时要求企业的全体人员参与并承担义务。只有每一位员工都参加有关的质量活动并承担义务,才能实现所期望的质量。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活动。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考虑到经济性的因素,有效的质量管理活动可以为企业带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利润等经济效益。 2.质量方针 quality policy 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质量方针是企业的质量政策,是企业全体职工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行动纲领。它

是企业长期或较长时期内质量活动的指导原则,反映了企业领导的质量意识和质量决策。质量方针是企业总方针的组成部分,它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批准和正式颁布。例如:某变压器厂的质量方针是“以振兴中国变压器制造业为己任,精心开发,精心制造,向国内外拥护提供优质产品和满意的服务。” 3.质量目标quality objective 有时可用不同的英文术语表示,如:quality targets, quality aims 或quality goals 是指与质量有关的、企业所追求的或作为目的的事物。质量目标建立在企业质量方针的基础之上,质量方针为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质量目标需与质量方针以及质量改进的承诺相一致。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确保在企业的相关职能和各个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在作业层次,质量目标应是定量描述的并且应包括满足产品或服务要求所需的内容。 4.质量体系 quality system 是实现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等组成的有机整体。质量

体系是质量管理的核心,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通过质量体系贯彻实施和实现。质量体系所包含的内容视质量目标的要求而定。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建立的质量体系是一种客观存在。质量体系一方面应满足内部质量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应满足外部质量保证的要求。在用于外部质量保证时,为履行合同、贯彻法规和对质量体系进行评价或认证,可能要求对质量体系中的一些要素的实施进行证实。 5.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是指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以表明企业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

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的和系统的活动。随着生产的发展,劳动分工愈来愈细,产品和服务愈来愈复杂,顾客在接收产品和服务时判断其是否满足要求也愈来愈困难。因此,企业需要向顾客提供其设计和生产的各个环节是有能力提交合格产品或服务的证据。这些证据是有计划的和系统的质量活动的产物。就企业而言,质量保证可以分为外部质量保证和内部质量保证两种。外部质量保证是使顾客确信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够达到预定的质量要求而进行的质量活动;内部质量保证是为了使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确信本企业本部门能够达到并保持预定的质量要求而进行的质量活动。为了提供这种信任,通常要对企业质量体系中的有关要素不断进行评价和审核,以证实该企业具有持续稳定地使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要求的能力。 6.质量要求 quality requirement 是指对顾客需要的表述或将顾客需要转化为一组针对产品或服务特性的定量或定性的规定要求,以使其实现并进行考核。质量要求应全面反映顾客明确的和隐含的需要。质量要求包括市场的、合同的和企业内部的要求,同时还应包括与其相关的法规(如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要求,并以此作为产品和服务策划、开发和实现的依据。在产品和服务实现的过程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质量要求,如方案设计的质量要求、技术设计的质量要求、试验的质量要求、验证的质量要求、生产的质量要求等。它们构成了每一阶段质量活动的“输入”。 7.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这些技术和活动包括:确定控制对象,如某一工艺过程或检验过程等;制定控制标准,即应达到的质量要求,如公差范围等;制定具体的控制方法,如操作规程等;明确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包括检验工具和仪器等。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控制产品和服务产生、形成或实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使它们达到规定的要求,把缺陷控制在其形成的早期并加以消除。就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来说,应该严格执行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同时不仅控制生产制造过程的结果,而且应控制影响生产制造过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尤其是要控制其中的关键因素。8.质量特性quality characteristic 是指由质量要求导出的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这些特性通常由规定的指标表征。对产品质量特性来说,通常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美学要求等指标。对服务质量特性来说,通常包括功能、经济性、安全性、时间性、舒适性等指标。质量特性可以分为真正质量特性和代用质量特性。前者直接反映了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和要求;后者是企业为了满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而制? 9.质量评价 quality evaluation 是指对产品、服务、过程、企业或个人能够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所作的系统性考察。在特定的环境中,也被成称质量评审quality assessment,质量评估quality appraisal或质量测定quality survey。质量评价可用于确定企业的质量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特定的环境,质量评价的结

果可用于鉴定、批准、注册、认证或认可的目的。对企业的总的质量评价可包括财政和技术资源的评估等。按照质量评价的范围(例如,对过程、人员、体系的评价等)和时间(例如,签定合同前)的不同,可就某一特定范围和时间进行质量评价(例如:签定合同前的过程质量评价等)。 10.质量培训 quality training 是指为不断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掌握和运用相应的质量管理理论、

方法和技术而开展的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培训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通过开展质量培训,使全体员工认识到自身在企业质量工作中的职责,自觉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严格遵守工艺纪律,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质量培训包括两方面内容: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的教育培训,以及技术与技能的培训。这两方面都是企业保证及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必不可少的工作。11.质量改进quality improvement 是指为了向本企业及其顾客提供增加的效益,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所采取的旨在提高过程的效率和效益的各种措施。质量改进是通过改进产品或服务的形成过程来实现的。因为纠正过程输出的不良结果只能消除已经发生的质量缺陷,只有改进过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产生缺陷的原因,因而可以提高过程的效率和效益。质量改进不仅纠正偶发性事故,而且要改进长期存在的问题。为了有效地实施质量改进,必须对质量改进活动进行组织、策划和度量,并对所有的改进活动进行评

审。通常质量改进活动由以下环节构成:组织质量改进小组,确定改进项目,调查可能的原因,确定因果关系,采取预防或纠正措施,确认改进效果,保持改进成果,持续改进。12.质量环 quality loop 又称为质量螺旋,是指从最初识别顾客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个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它是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在产品或服务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影响质量的活动一环扣一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每经过一次循环,就意味着产品质量的一次提高。通过将它们分解为若干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阶段,便于对质量的形成进行控制和管理。由于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和复杂程度不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的功能和规模不同,质量环的构成也不是单一模式的。可将质量环分为三种类型:硬件质量环、流程性材料质量环和软件质量环。13.质量工程quality engineering 到目前为止,对质量工程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大体上有两种具有代表意义的解释: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广义质量工程概念,定义为:有关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保证和质量控制及其实践的一个分支。其中包括进行质量参数分析的统计方法和计量方法,实验、检验和抽样程序的开发和分析方法等,还包括行为科学中关于人的因素与积极性对质量的影响等分析方法。另一种是以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田口玄一为代表的狭义质量工程概念,由线内质量控制和线外质量控

制技术构成,包括田口的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等三段设计方法等。 14质量损失 quality losses 是指在过程和活动中,由于未发挥资源的潜力而造成的损失。是用货币形式描述和表征的质量不良程度以及对各方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损失。质量损失的一些例子是,由于顾客不满意而带来的损失、由于失去顾客而使企业和社会失去增值机会而带来的损失、以及资源和原材料的浪费等。质量损失可分为显见的质量损失,如因报废,返工,返修,降级处理,重新检验和顾客退货而发生的成本损失;和隐含的质量损失,如因未准时交付的罚金,错误的发货单,丧失顾客信誉,延迟发货,过多的材料订货,紧急订货,工程更改,纠正错误造成的时间延误,长的设计生产周期时间,额外的运输成本,额外的设置调整,库存积压,非合同的保修等引起的成本损失等。15.质量成本quality- related costs 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成本损失。质量成本通常被划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等四个部分。质量成本是质量问题的经济表现,它以货币形式从经济角度反映质量问题,同时也反映了质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质量成本是把质量投入与质量损失联系起来的一种考虑质量问题的方法,是传递质量信息的一种载体,也是实施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 16.7-S模型本世纪七十年代由麦肯锡公司总结的美国企业组织七要素:既结构、制度、风格、员工、技能、战略、

共同的价值观。在该模型中,战略、结构和制度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的“硬件”,风格、人员,技能和共同的价值观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经营的

“软件”。 17.头脑风暴法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管理上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是较为典型之一。(头脑风暴法的所有参加者,都应具备较高的联想思维能力。在进行“头脑风暴”既思维共振时,应尽可能提供一个有助于集中讨论某一问题的环境。) 18.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概念是管理专家德鲁克(PeterDrucker)1954年在其著作《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他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每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励。 19.SWOT分析“SWOT分析”代表分析企业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

对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其中,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竟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但是,外部环境的同一变化对具有不同资源和能力带来的机会与威胁却可能完全不同,因此,两者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企业在维持竟争优势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自身的资源和能力,采取适当的措施。因为一个企业一旦在某一方面具有了竟争优势,势必

会吸引竟争对手的注意。) 20质量管理法戴明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对世界质量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享誉全球。以戴明命名的“戴明品质奖”,至今仍是日本品质管理的最高荣誉。(戴明:质量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质量无须惊人之举。) 21.虚拟组织论虚拟组织指两个以上的独立的实体,为迅速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在一定时间内结成动态联盟,从而以强大的结构成本优势和机动性,完成单个企业难以承担的市场功能,如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有人预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竟争的加剧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单枪匹马地面对全球竟争。因此,由常规组织过渡到虚拟组织阶段是必然地,虚拟组织日益成为公司竟争战略“武器库”中地核心工具。)22.弹性工作制是指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或固定的工作长度的前提下,员工

可以自由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的制度。(弹性工作制是60年代由德国的经济学家提出的,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职工上下班交通拥挤的困难。从70年代开始,这一制度在欧美得到了稳定的发展。)23.“80/20”管理原则“企业80%的利润来自20%的顾客”,即为80/20原则的内涵。少量的顾客为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利润,由此可见,每个顾客对企业的贡献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企业不应将营销努力平均分摊在每一位顾客身上,而应该充分关注重要顾客,将有限的营销资源用在能为企业创造80%利润的关键顾客身上,如大量使用者、老顾客以及某些关键顾客。 24.彼得原理由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创立。他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

的分析而归纳出:“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25.JIT生产方式1953年,日本丰田公司的副总裁大野耐一综合了单件生产和批量生产的特点和优点,创造了一种在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条件下高质量、低消耗的生产方式即准时生产(Just In Time ,简称JIT)。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是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JIT的基本思想是生产的计划和控制及库存的管理。26.波士顿矩阵法多数公司同时经营多项业务,为了使公司的发展能够与千变万

化的市场机遇相适应,就必须合理地在各项业务之间分配资源。在此过程中不能仅凭印象,认为哪项业务有前途,就将资源投向哪里,而是应该根据利润分析各项业务在企业中所处地位来决定,波士顿矩阵法就是一种著名地用于评估公司投资组合的有效模式。 27.CI战略计划企业形象设计(Corporate Identity)是指企业有意识、有计划地将自己企业的各种特征向社会公众主动地展示与传播,使公众在市场环境中对某一个特写的企业有一个标准化、差别化的印象和认识,以便更好地识别并留下良好的印象。CI一般包括企业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 28.CS(顾客满意)经营战略 CS(Customer Satisfaction)基本指导思想是: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顾客满意度为指针,要从顾客的角度、用顾客的观点而不是企业自身的利益和观点来分析考虑顾客的需求,尽可能全面维护顾客的利益。这里的顾客不仅指企业产品销售和服务的对象而且指企业整个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 29.ERP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它将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为企业提供多重解决方案,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的企业都在用ERP软件作为其决策的工具和管理日常工作流程。 30.LIFO管理系统由60年代末从事心理学和企业管理研究的凯挈尔博士和斯图尔特·阿特金斯提出。他们一直致力于探索出一套最大程度发挥企业员工

积极性和创造潜能的管理系统。LIFO全称为Life orientation,既人生取向,又被称做“长处管理策略”。其基本理论核心是:通过辨认个人的长处和取向,来确定自己是何种人,了解自己的长处,从而达到建设性地运用自己的长处,使自己变的得更有效能。 31.BPR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既业务流程重组是90年代由美国MIT教授哈默和CSC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钱皮提出的。他们认为,为了飞跃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现代企业的主要运营基础,必须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地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这一理论要彻底改革的就是传统的自工业革命以来、按照分工原则把一项完整的工作分成不同层次、由各自相对独立的部门依次进行工作的工作方式。32.TPM(全面生产维护)——“设备是企业的核心” 全面生产维护是一种通过全员参与使设备效率最大化的手段。它具有5个要素:1).以将设备的生产能力提到最高水平为目标;2).以设备的全寿命为对象;3).涉及设备的使用部门、维修部门、计划部门等所有部门; 4).从最高领导到操作员,全员参加; 5).通过小组的自主活动,推进生产维护。与一般意义的生产维护相比,TPM突出了全员的参与。它转变了以往“我使用,

你维修;我修理,你设计;我设计,你使用”的传统思想,从“要我对设备负责”到“我们都对我们的设备负责”。33.TPM的基本方针和目标是:1).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有效性;2).改进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以提高质量和

生产力;3).在设备的整个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经济性; 4).提高操作者和维修人员的技能; 5).创立一个生气勃勃、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34.统计过程控制(SPC)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加工尺寸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由人、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等基本因素的波动影响所致。波动分为两种: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正常波动是偶然性原因(不可避免因素)造成的。它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在技术上难以消除,在经济上也不值得消除。异常波动是由系统原因(异常因素)造成的。它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但能够采取措施避免和消除。过程控制的目的就是消除、避免异常波动,使过程处于正常波动状态。统计过程控制(简称SPC)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过程控制工具。它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发现系统性因素出现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响,使过程维持在仅受随机性因素影响的受控状态,以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它认为,当过程仅受随机因素影响时,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简称受控状态);当过程中存在系统因素的影响时,过程处于统计失控状态(简称失控状态)。由于过程波动具有统计规律性,当过程受控时,过程特性一般服从稳定的随机分布;而失控时,过程分布将发生改变。SPC正是利用过程波动的统计规律性对过程进行分析控制的。因而,它强调过程在受控和有能力的状态下运行,从而使产品和服务稳定地满足顾客的要求。实施SPC的过程一般分为两大步骤:首先用SPC工具对过程进行分

析,如绘制分析用控制图等;根据分析结果采取必要措施:可能需要消除过程中的系统性因素,

也可能需要管理层的介入来减小过程的随机波动以满足过程能力的要求。第二步则是用控制图对过程进行监控。控制图是SPC中最重要的工具。目前在实际中大量运用的是基于的Shewhart原理的传统的控制图,但控制图不仅限于此。近年来又逐渐发展了一些先进的控制工具,如对小波动进行监控的EWMA和CUSUM控制图,对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比例控制图和目标控制图;对多重质量特性控制的T2控制图等。这些大大拓宽了SPC的应用领域,也增强了SPC工具的有效性。SPC源于本世纪二十年代,以美国Shewhart博士发明控制图为标志。自创立以来,即在工业和服务等行业得到推广应用,二战中美国将其制定为战时质量管理标准,当时对保证军工产品的质量和及时交付起到了积极作用;自五十年代以来SPC在日本工业界的大量推广应用对日本产品质量的崛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八十年代以后,世界许多大公司纷纷在自己内部积极推广应用SPC,而且对供应商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在ISO9000以及QS9000中也提出了在生产控制中应用SPC方法的要求。SPC非常适用于重复性生产过程。它能够帮助我们对过程作出可靠的评估;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发生;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

的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了大量的检测和验证工作。SPC作为质量改进的重要工具,不仅适用于工业过程,也适用于服务等一切过程性的领域。在过程质量改进的初期,SPC可帮助确定改进的机会,在改进阶段完成后,可用SPC来评价改进的效果并对改进成果进行维持,然后在新的水平上进一步开展改进工作,以达到更强大、更稳定的工作能力。35.FMEA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在设计和制造产品时,通常有三道控制缺陷的防线:避免或消除故障起因、预先确定或检测故障、减少故障的影响和后果。FMEA正是帮助我们从第一道防线就将缺陷消灭在摇篮之中的有效工具。

FMEA是一种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方法。它实际上是FMA(故障模式分析)和FEA(故障影响分析)的组合。它对各种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价、分析,以便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消除这些风险或将这些风险减小到可接受的水平。及时性是成功实施FMEA 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一个“事前的行为”,而不是“事后的行为”。为达到最佳效益,FMEA必须在故障模式被纳入产品之前进行。FMEA实际是一组系列化的活动,其过程包括:找出产品/过程中潜在的故障模式;根据相应的评价体系对找出的潜在故障模式进行风险量化评估;列出故障起因/机理,寻找预防或改进措施。由于产品故障可能与设计、制造过程、使用、承包商/供应商以及服务有关,因此FMEA又细分为设计FMEA、过程FMEA、使用FMEA和服务FMEA四类。其中设计FMEA和

过程FMEA最为常用。设计FMEA(也记为d-FMEA)应在一个设计概念形成之时或之前开始,并且在产品开发各阶段中,当设计有变化或得到其他信息时及时不断地修改,并在图样加工完成之前结束。其评价与分析的对象是最终的产品以及每个与之相关的系统、子系统和零部件。需要注意的是,d-FMEA在体现设计意图的同时还应保证制造或装配能够实现设计意图。因此,虽然d-FMEA不是靠过程控制来克服设计中的缺陷,但其可以考虑制造/装配过程中技术的/客观的限制,从而为过程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进行d-FMEA有助于:1).设计要求与设计方案的相互权衡;2).制造与装配要求的最初设计;3).提高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考虑潜在故障模式及其对系统和产品影响的可能性; 4).为制定全面、有效的设计试验计划和开发项目提供更多的信息;5).建立一套改进设计和开发试验的优先控制系统; 6).为将来分析研究现场情况、评价设计的更改以及开发更先进的设计提供参考。

过程FMEA(也记为p-FMEA)应在生产工装准备之前、在过程可行性分析阶段或之前开始,而且要考虑从单个零件到总成的所有制造过程。其评价与分析的对象是所有新的部件/过程、更改过的部件/过程及应用或环境有变化的原有部件/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虽然p-FMEA不是靠改变产品设计来克服过程缺陷,但它要考虑与计划的装配过程有关的产品设计特性参数,以便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满足用户的要求和期望。p-FMEA一

般包括下述内容:1).确定与产品相关的过程潜在故障模式;2).评价故障对用户的潜在影响; 3).确定潜在制造或装配过程的故障起因,确定减少故障发生或找出故障条件的过程控制变量;

4).编制潜在故障模式分级表,建立纠正措施的优选体系; 5).将制造或装配过程文件化。FMEA技术的应用发展十分迅速。50年代初,美国第一次将FMEA思想用于一种战斗机操作系统的设计分析,到了60年代中期,FMEA技术正式用于航天工业(Apollo计划)。1976年,美国国防部颁布了FMEA的军用标准,但仅限于设计方面。70年代末,FMEA技术开始进入汽车工业和医疗设备工业。80年代初,进入微电子工业。80年代中期,汽车工业开始应用过程FMEA确认其制造过程。到了1988年,美国联邦航空局发布咨询通报要求所有航空系统的设计及分析都必须使用FMEA。1991年,ISO-9000推荐使用FMEA提高产品和过程的设计。1994年,FMEA又成为QS-9000的认证要求。目前,FMEA已在工程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科学而完整的分析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浅析

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浅析 一、内容摘要 全面质量管理,即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就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PDCA循环不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运用,也适用于一切循序渐进的管理工作。通过学习先进制造技术这门课程,对PDCA循环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对PDCA循环进行进一步学习与了解。 二、关键词 全面质量管理 PDCA循环效率实践运用 三、正文 (一)全面质量管理概念 在介绍全面质量管理之前,我们首先明确一下有关质量的定义。国家标准(GB/T19000-2008 idt ISO9000:2005)对质量下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在用户角度去定义质量:质量是用户对一个产品(包括相关的服务)满足程度的度量。质量是产品或服务的生命。质量受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企业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要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必须对影响质量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企业组织全体职工和有关部门参加,综合运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成果,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和各因素,经济地研制生产和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系统管理活动。 (二)PDCA循环在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的意义 PDCA循环是管理活动的一种方法,而且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必须遵循的一种科学的方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定与组织实现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的周而复始地运转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不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就要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 (三)PDCA循环的概念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因此也被称为戴明环。 PDCA代表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行动),

质量管理方法之PDCA循环管理

质量管理方法之PDCA循环管理 摘要: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 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PDCA的四个阶段 ?P (计划 PLAN) :从问题的定义到行动计划 ?D (实施 DO) :实施行动计划 ?C (检查 CHECK) :评估结果 ?A (处理 ACT) :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 PDCA循环的作用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DCA循环是开展所有质量活动的科学方法。如:ISO质量管理体系,QC七大工具等等. ?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 ?不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就要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 PDCA循环的特点 PDCA循环,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它具有如下特点: ?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推动大循环 ?PDCA循环是爬楼梯上升式的循环,每转动一周,质量就提高一步 ?PDCA循环是综合性循环,4个阶段是相对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 ?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是“处理”阶段 PDCA的八个步骤 步骤一:分析现状,找出题目; 强调的是对现状的把握和发现题目的意识、能力,发现题目是解决题目的第一步,是分析题目的条件。 步骤二:分析产生题目的原因; 找准题目后分析产生题目的原因至关重要,运用头脑风暴法等多种集思广益的科学方法,把导致题目产生的所有原因统统找出来。 步骤三:要因确认;区分主因和次因是最有效解决题目的关键。 步骤四:拟定措施、制定计划;(5W1H),即:为什么制定该措施(Why)?达到什么目标(What)?在何处执行(Where)?由谁负责完成(Who)?什么时间完成(when)?如何完成(How)措施和计划是执行力的基础,尽可能使其具有可操性。 步骤五:执行措施、执行计划;高效的执行力是组织完成目标的重要一环。 步骤六:检查验证、评估效果;"下属只做你检查的工作,不做你希望的工作"IBM的前CEO郭士纳的

PDCA质量管理循环体系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不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就要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 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如图所示,一个PDCA循环一般都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图1所示)、8个步骤(如图2所示): 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P(Plan)表示计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PDCA循环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 PDCA循环的特点 PDCA表明了质量管理活动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若干步骤。 在计划阶段,要通过市场调查、用户访问等,摸清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等。它包括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和制定计划四个步骤。 在执行阶段,要实施上一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根据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其中包括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它只有一个步骤:执行计划。 在检查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看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该阶段也只有一个步骤:效果检查。 在处理阶段,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进行标准化,遗留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它包括两个步骤:巩固措施和下一步的打算。 “ P ” 是计划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为什么做、该做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时间完成、谁来干、用什么方法干。 我首先分析了班的现状,觉得广播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同学们没有主动排齐队伍,于是决定将队列整齐作为整改重点,由体委走到队伍中纠正。 “ D ”是实施阶段,实施就是执行计划,完成任务。 在实施前,我事先利用午读说明要求和做法。在集队过程放手让班干操作,自己在旁参观察执行情况,将重要的细节记下。 “ C ”是检查阶段,检查各项工作是否按计划执行。

质量管理的工作步骤(PDCA循环)Word版

质量管理的工作步骤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此方法系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总结出来的,所以也称戴明循环。PDCA循环,就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这样四个阶段的顺序未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的进行下去的一种管理工作程序。 一、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八个步骤: 第一步:搜集资料。 就是对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技师、全面、准确地搜集有关数据资料。 第二步:找出问题。 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把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都摆出来,加以研究,找出薄弱环节。 第三步:找出主要问题。 在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中是有主次之分的。只有抓住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解剖分析,才会更加有利于改进质量。 第四步: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定措施(计划)。 制定措施要重点明确以下六个问题: 1、要达到的目的; 2、制定哪些措施; 3、措施有哪个部门来执行或在什么地方执行; 4、由谁来执行措施; 5、什么时间执行,什么时间完成;

6、怎样执行。 以上四个步骤是“P”阶段,即计划阶段的内容。 第五步:执行措施。 措施制定后,就要按既定措施下达任务,并按措施要求去执行。这是“D”阶段,即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 第六步:检查效果。 计划措施下发并认真执行后,还要及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检查进行比较,找出成功的经验和不足。这是“C”阶段的工作内容。 第七步:巩固措施,形成制度。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判断之后,对行之有效的措施要继续巩固,形成制度。 第八步:将遗留问题转入下一阶段。 以上是PDCA循环工作方法的具体化,四个阶段和八个步骤有着不可分割的连续关系。 二、PDCA循环的几个特点。 第一、四个阶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只有计划不去实施,等于没有计划。计划有了,也按计划做了,但不检查,也就不知道做得怎么样。,计划、实施、检查都有了,不去处理更不行,这样工作水平无法巩固提高。因此,四个阶段完成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第二、PDCA循环是一个不断前进,不断提高的运动过程。

浅谈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 的应用 (作者: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摘要】现代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为强化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了许多值得引用、推广的方法和手段。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 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本文就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护理质量目标管理管理方法 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LION总结处理)四个英语单词的编写,又称“戴明循环管理法”。它的基本原理是:任何工作都必须有个设想,根据这个设想提出计划、确定目标,然后按计划目标和规定去执行、检查和总结,最后通过工作循环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一个科学的工作程序。在推行标准化目标管理中,PDCA循环转动过程(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就是目标管理活动展开和提高的过程。这是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这个过程是通过四个阶段来实现的。 1在目标管理的P阶段

护理工作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这一过程包括制订质控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等。在制订目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周密详尽地了解本医院的现状,通过ABC等管理方法绘制出巴雷特图,从中找出影响护理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同时通过因果分析图等管理方法找出造成这些关键因素的原因。经过上述步骤,制订的计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 制订计划时,应注意且必须做到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将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逐级落实。使总目标变成每个护理单元乃至每个护理人员的具体计划。同时所有的计划项目,都必须有明确的进度要求和具体的完成期限。 2在目标管理的D阶段 应根据护理工作质量要求,认真执行所制订的计划。由于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具体性,D阶段要 特别注意两点:(1)通过对护士长的委任权限,让她们明确自己在实现目标管理中应负的责任,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管理;(2)护理主管部门要加强与下属科室的意见交流并进行指导。下属科室在执行过 程中,应当在系统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制订各自实施计划的“系统对策表”即列出问题,并对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其目的在于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 3在目标管理的C阶段

安全管理体系: 用PDCA模式建立整合型管理体系

用PDCA模式建立整合型管理体系 目前,越来越多的组织建立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了减少重复工作,节约资源和提高体系的运行效率,避免“两层皮”的现象,许多组织开始探索建立整合型的管理体系。 PDCA循环模式是由美国人爱德华·戴明于1978年提出的,包括策划(Plan)、实施(Do)、验证(Check)和改进(Action)四个基本过程。GB/T 10001-2020揪据了PDCA模式,同时采用了过程模式。环境管理体系标准GWI'24001-2020在“引言”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GB/T 28001—2020在“总要求”中均明确说明两个标准基于PDCA 的运行模式。因此,按照PDCA循环的模式建立整合型管理体系是完全可行的。 选定了整合型管理体系的模式,组织接下来的工作是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识别出来,再放在模式的合适位置。

一、组建跨职能的工作小组 建立整合型管理体系的前提是必须分别满足各个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不能忽略其中任何一个。也就是说,在建立整合型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某一个体系的要求,而要综合考虑各个体系的要求。为确保分管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各方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组织应任命一个跨职能的工作小组承担这项工作。组员可能来自不同的部门和岗位,但应具备质量管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知识,熟悉各个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和本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还要善于沟通和协调。组织最高管理者建立整合型管理体系的决心至关重要,因为他们必须为工作小组提供必要的资源。 根据工作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组织可考虑对组员进行管理体系标准知识、审核知识和管理体系文件编写方面的培训,以确保有效地开展整合工作。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中的PDCA.质量新概念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中的PDCA质量管理中经常提到PDCA:P:plan,计划的含义,;强调策划;D:do,做的含义,强调实施;C:check,检查的含义,强调监控与测量;A:action,改进的含义,强调数据分析、纠正与预防。对产品而言:P:对应产品质量策划(包括质量计划);D:对应生产产品的过程(需控制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C:对应生产过程中的检验与试验;A:通过对质量检验记录的分析,提出改进质量的措施,作为类似产品质量计划的输入。对过程而言:通常来讲,过程的控制一般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来考虑;人:人员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人力资源,可认为是P;机:可认为是解决问题所需的硬件,即对应为基础设施(包括生产设施,测量和监控装置),可对应P与C;料:“原材料”,可认为是过程的输入,可作为D的一部份;法:可认为是完成工作的“程序”,也可认为是对应check的方法,故可对应D与C;环:可认为是过程执行过程中,对内/外部的影响,可认为对应A。对质量体系而言: ISO9001:2000版式标准中4、5、6、7、8章即按PDCA安排,P(4、5、6章从职责、资源上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D(7章即为产品实现过程),C(8章中强调过程与产品的测量和监控),A(8章中改进要素)。QS9000的五大技术手册可以如下认为: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程序,规定“plan”的程序;FMEA:可认为是对“plan”技术上的支持;PPAP:可认为是“do”的体现;MSA:对“check”的技

术上的支持;SPC: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为“action”提供技术支持。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经常可用到PDCA的方法,以上只是从产品、过程、体系的层次浅谈一点感受,其实,PDCA本身也包含了很多小的PDCA,如纠正措施执行情况本身,由分析原因、针对原因的所有措施(P),具体实施的措施(D),纠正措施的验证(C),标准化(A)。我想,如果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多想想简单的PDCA,对我们的工作会有较大帮助。 质量新概念 1.质量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是为使产品和服务质量能满足不断更新的质量要求而开展的策划、组织、计划、实施、检查、监督审核、改进等所有管理活动的总和。质量管理应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负责和推动,同时要求企业的全体人员参与并承担义务。只有每一位员工都参加有关的质量活动并承担义务,才能实现所期望的质量。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活动。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考虑到经济性的因素,有效的质量管理活动可以为企业带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利润等经济效益。 2.质量方针 quality policy 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质量方针是企业的质量政策,是企业全体职工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行动纲领。它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中的PDCA.质量新概念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中的PDCA 质量管理中经常提到PDCA : P: plan,计划的含义,;强调策划;D: do,做 的含义,强调实施;C: check,检查的含义,强调监控与测量; A: action,改 进的含义,强调数据分析、纠正与预防。 对产品而言:P:对应产品质量策划(包括质量计划); D :对应生产产品的过程(需控制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C:对应生产过 程中的检验与试验; A :通过对质量检验记录的分析,提出改进质量的措施,作为类似产品质量计划的 输入。 对过程而言:通常来讲,过程的控制一般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来考虑;人:人员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人力资源,可认为是P;机:可认为是解决问题所需的硬件,即对应为基础设施(包括生产设施,测量和监控装置),可对应 P与C;料:原材料”可认为是过程的输入,可作为D的一部份;法:可认为是完成工作的程序”也可认为是对应check的方法,故可对应 D 与C;环:可认 为是过程执行过程中,对内/外部的影响,可认为对应A。 对质量体系而言: ISO9001:2000 版式标准中4、5、6、7、8章 即按PDCA 安 排, P(4、5、 6 章从职责、资源上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 D(7 章即为产品实 现过程),C(8章中强调过程与产品的测量和监控),A(8章中改进要素)。QS9000 的五大技术手册可以如下认为: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程 序,规定“ plan的程序;FMEA :可认为是对“plan技术上的支持;

PPAP:可认为是 “ do的体现;MSA : 对“check的技术上的支持;SPC: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为 “actio n 提供技术支持。 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经常可用到PDCA 的方法,以上只是从产品、过程、体系的层次浅谈一点感受,其实,PDCA 本身也包含了很多小的PDCA ,如纠正措施执行情况本身,由分析原因、针对原因的所有措施(P),具体实施的措施(D),纠正措施的验证(C),标准化(A)。我想,如果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多想想简单的PDCA,对我们的工作会有较大帮助。 质量新概念 1. 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 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是为使产品和服务质量能满足不断更新的质量要求而开展的策划、组织、计划、实施、检查、监督审核、改进等所有管理活动的总和。质量管理应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负责和推动,同时要求企业的全体人员参与并承担义务。只有每一位员工都参加有关的质量活动并承担义务,才能实现所期望的质量。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

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式PDCA循环

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式——PDCA 循环 一、什么是PDCA 循环? PDCA 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又称戴明环。PDCA 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 、D 、C 、A 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ISO9001:2000引言) P (Plan )——“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 (Do )——“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 (Check )——“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 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 (Action )——“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 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 循环中去解决。 二、PDCA 循环的特点1、周而复始PDCA 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 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图1:周而复始 行下一个PDCA 循环,依此类推。如图1。 2、不断转动,逐步提高,阶梯式上升PDCA 动的“车轮”在爬楼梯,每转动一次就完成一个循环,向着新的目标,在新的水平上转动。随着PDCA 循环,质量工作将得到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如图2。2、大环带小环、小环保大环,彼此协调、相互促进 企业的大循环是靠内部各环节的小循环来保证的。图 2: “循环”转动示意图各环节小循环要由企业大循环来带动。每一个循环四个阶段之间,各类大、小循环之间都是密不可分的、 有序的动态过程。整个企业就是一个大循环,各部门又都有各自的PDCA 上一级的PDCA 循环是下一级的PDCA 依据,下一级PDCA 循环又是上一级PDCA 环的落实和具体化。通过PDCA 同,互相促进。如图3。 3、PDCA 循环是一个综合性的循环PDCA 图3:大环带(含)小环这就是说不能机械地去转动PDCA 循环。我们应该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自觉、灵活地运用好PDCA 这个基本方法。

2018年度医疗质量管理PDCA项目实施方案

海口市妇幼保健院 2018 年度医疗质量管理PDCA 项目实施方 案 医疗质量是衡量医院人员素质、设备条件、技术水平、 管理水平和医疗保健服务效果的主要指标。一切工作都必须 从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出发,故建立完善、协调的质量 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行。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 关键在于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控制、维护和持续改进。但 一直以来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在持续改进上存在严重不足,无 法用科学的方法证明持续改进的效果,更无法对持续改进效 果进行追踪及管理。为切实加强我院内涵建设,提高医院法 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与医 疗安全,故医院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 PDCA项目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 PDCA项目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1、为充分发挥医院各级人员的潜能和智慧、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积极参于医院质量管理工作、为医 疗质量的持续改进献谋献策,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使医院 质量文化的核心价值得到有效传递,从而提高我院医疗质量 水平及全员质量意识,进一步推进我院创“三甲”工作稳步 进行。

2、应用 PDCA循环方法进行医疗质量管理是《三级妇幼 保健院评审标准细则》中明确要求的。其是对存在问题进行 整改、追踪及持续改进的有效评估方法。细则中明确要求各 科要提供具体案例。因此,开展PDCA项目已刻不容缓。 3 、各参加科室均应成立 PDCA质控小组,小组成员负责协 助科主任开展科内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是小组成员学 习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 也是实现人人参与质量管理, 提高医院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其最终目的是使医 院上下管理融为一体、质管和谐,使质量管理活动由点到面,提升全体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PDCA项目参加科室 各临床科室、儿保、妇保及医技科室(以下简称各科室) 三、 PDCA小组架构和工作职能 为使各科室 PDCA项目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让质量改进成 为医院各级人员日常工作的常态,各科室均应针对自身存在 问题及本科医疗实际提出相应项目,并修订科内PDCA小组的管理架构,并规定其工作职能、制定管理办法,使PDCA 小组日常开展活动有专门的制度保障和激励保障。 四、活动时间及步骤 2017年 10月 10日至 2018年 5月 31日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7年 10月— 2017年 12月)制定活动方案,印发相关文件,定时召开工作部署会议

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

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 2011-08-13 12:13:35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在企业中,通过众多小小的变革可能实现对整个企业的持久改善,从而获得巨大的成效。这在日语中叫做“改善”(kaizen),每一步都很小,这儿一个小变化,那儿一个小改进,但几年后就能发展出完全不同的产品、工序或服务。 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PDCA循环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 PDCA循环的特点PDCA表明了质量管理活动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若干步骤。 在计划阶段,要通过市场调查、用户访问等,摸清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等。它包括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和制定计划四个步骤。 在执行阶段,要实施上一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根据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其中包括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它只有一个步骤:执行计划。 在检查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看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该阶段也只有一个步骤:效果检查。 在处理阶段,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进行标准化,遗留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它包括两个步骤:巩固措施和下一步的打算。 PDCA循环四阶段各步骤。 1.PDCA循环一定要按顺序进行,它靠组织的力量来推动,像车轮一样向前滚进,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2.企业每个科室、车间、工段、班组,直至个人的工作,均有一个PDCA 循环,这样一层一层地解决问题,而且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 这里,大环与小环的关系,主要是通过质量计划指标连接起来,上一级的管理循环是下一级管理循环的根据,下一级的管理循环又是上一级管理循环的组成部分和具体保证。通过各个小循环的不断转动,推动上一级循环,以至整个企业循环不停转动。通过各方面的循环,把企业各项工作有机地组织起来,纳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总的预定质量目标。因此,PDCA循环的转动,不是哪一个

PDCA循环法则

PDCA循环法则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从而也被称为“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PDCA环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 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1、P (plan) 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 2、D (Do) 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 (check)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4、A (action) 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发展历史 PDCA:是最早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Shewhat(休哈特)提出的PDS(Plan Do See)演化而来,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改进成为PDCA模式,所以又称为“戴明环”。 PDCA的含义如下:P (Plan)--计划;D (Design)--设计(原为Do,执行);C (Check)--检查; A (Action)--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 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的。 有人称其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应用阶段 一是计划阶段。要通过市场调查、用户访问等,摸清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等。1、现状调查;2、分析;3、确定要因;4、制定计划。 二是设计和执行阶段。实施上一阶段所规定的内容。根据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及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 三是检查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看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效果。 四是处理阶段。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进行标准化,遗留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即巩固措施和下一步的打算。 新解 P(Planning)——计划职能包括三小部分:目标(goal);实施计划(plan);收支预算(budget);D(design)——设计方案和布局; C(4C)——4C管理:Check(检查);Communicate(沟通);Clean (清理);Control(控制); A(2A)——Act(执行,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Aim(按照目标要求行事,如改善、提高); 七个步骤 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分析质量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 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PDCA目标质量管理环

一、PDCA 目标质量管理环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esign(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D (Design)设计。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进行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中的内容。C(check)检查。总结执行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弓I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1、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 2、Design(执行)、 3、Check(检查) 4、Act(处理) 丄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 所有计划在准备前使用SMART原则((Specific )――明确性、Measurable )——衡量性、Atta in able)------------- 可实现性、Releva nt ) ---- 相关性、Time-based )――时限性) 做好工作目标计划,在计划中运用5W2H方式,具体行动! 1、WHY ---- 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2、WHAT ――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3、WHERE ——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4、WHEN ――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5、WHO——谁?谁来完成? 6、HOW ——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 7、HOWMUCH ——多少?做到什么程度? 丄Design(执行)、 找方法,不找任何借口 丄Check(检查) 设定检查人,和检查方案 丄Act(处理|纠正)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改善方案,再执行! 丄做好结果六个凡事! 丄本PDCA工具对目标质量管理起着绩效性的作用,在工作中落实本工具能有效的提高工作结果!

什么是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它的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它的特点是 什么 PDCA其实是四个英文字母的缩写,PDCA是4个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所组成的,“p”代表英语单词Plan,中文意思是“计划”;“D”代表英语单词Do,中文意思是“执行’(做);“C”代表英语单词Check,中文意思是“检查”;“A”代表英语单词Action,中文意思是“处理”。 PDCA循环就是指按照计划、执行、检査、处理这样四个阶段的顺序循环不止地进行管理的一种科学的管理工作程序。 PDCZ循环是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步骒形成的一个循环,PDCA循环是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采取的依次么复循环的一 套工作程序,又叫戴明循环。 “戴明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它把质量管理、生产活动、科学研究以及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等等,一句话,即把一切有0的、有步骤的活动,比喻为一个“车轮”,车轮的四个筋比喻为PDCA四个阶段,人们的活动好象“车轮”的转动一样。 “載明环”用图的形式,形象地表达了人们的思维活动,反过来又使人们的思路更加清楚,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条理化,以便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

(1)原地转动“戴明环”是没有意义的。 (2)推动“戴明环”转动的力量楚某级组织,而不是某个个人。 (3)“戴明环”转动的好、差、快、慢是各级组织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一个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构成一个大循环,车间、科室班组和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循环、小循环,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的循环体系,如果岗位、班组、工段、车间不转动起来,企业的大循环就不会转动起来。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毎解决一个质量问题要有一个PDCA过程,即计划、实行、检査和处理四个阶段。计划阶段就是选定课题,找到要解决的质量问题,分析造成这一质量问题的众多因素,找出主要的因素,制订解决问题的措施计划。实行阶段就是执行这些措施计划。检査阶段就是检査采取这些措施后的效果。处理阶段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对有效果的措施要制订规章制度等以标准化的形式使之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对没有完全解决的遗留问题要继续处理解决。通过PDCA循环的螺旋式上升运动使质量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地得到解决。

质量管理体系pdca案例

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 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采用“PDCA”方法改进班风突出问题案例 摘要:中职学生存在厌学情绪的问题普遍存在,本文以化学应用技术系12冶炼一班采用“PDCA”方法改进为例,从改进的步骤和内容说明了“PDCA”方法不失为改进技工学生管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班风突出问题PDCA方法改进 班级:化学应用技术系12冶炼一班 突出问题: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一、班风突出问题的提出 1、量化考核结果分析 班级量化考核情况显示,学习纪律方面违纪人次较多,主要表现在上课睡觉、玩手机、看小说杂志,另外还有少数学生旷课。与违纪学生谈话,普遍反映听不懂,不想听,上课无所事事,玩手机等只是为了打发时间。究其原因主要是厌学情绪严重。 2、系班主任例会通报 化学系周班主任例每次都会通报各个班级存在的突出问题,12冶炼一班被点的最多的就是学风问题。学校有关部门的教学检查日志中反馈,该班存在课堂纪律涣散、听课堂情绪不好、自习课认真看书写作业的学生不多、作业完成质量不好、迟到旷课现象较多等问题。 3、班委会讨论意见 班主任组织班委会专题讨论班级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讨论中班、团干部充分摆出了一些学生厌学情绪的种种表现,最后总结为学习基础薄弱、缺乏专业思想、交往环境影响、电子网络诱惑、教师教学方法等5大原因。有个别学生甚至说来学校是父母逼的,自己根本不愿意读书,希望通过故意旷课等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被学校开除,因为自己退学,怕家长不同意。 二、班风突出问题产生原因分析(鱼骨图分析)

2

1、学习基础薄弱 ①初中基础差。班级大多数学生中考时分数都较低,从中考成绩上多可以反映出这一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比较弱的。薄弱的文化基础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一定难度,对现在所学的很多课程听不懂,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成绩不理想,从而导致产生厌学情绪。 ②理解能力差。有些学生有学习的欲望,但理解能力差、学习方法欠缺,使其接受知识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吃力,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 2、缺乏专业思想 ①学习目标不明确。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但很多学生没有专业理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知道学习的目的。他们到学校或是迫于父母的压力,或是寻找玩伴,或是把学校当作避难所、游乐场,而不是学习的场所。致使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导致产生厌学情绪。 ②专业理解不够。许多学生学习的专业是家长选的,对自己所学专业根本不了解,对专业知识一无所知,对毕业后能从事什么工作根本不懂,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惘不清,导致产生厌学情绪。 3、交往环境影响 ①宿舍人员影响。有些学生主观愿望是想好好学习的,但宿舍厌学学生人数较多,在宿舍耳濡目染的内容都是与刻苦学习格格不入的,受其影响久而久之厌学情绪逐渐增大。 ②地域关系影响。该班学生地域性观念很强,主要以防城港和百色地区生源为主,大多都是初中同学,大家彼此比较了解,都不爱学习,相互影响,恶性循环。 4、电子网络诱惑 ①QQ聊天。现在学生用的手机都能上网,QQ聊天现象很普遍,有的通过网络结交了一些不良朋友,甚至出现网恋情况,通过这些方式来慰藉空虚的心灵,导致没有心思学习。 ②网络游戏。班级许多学生沉浸和迷恋在虚拟的网络世界、网络游戏中,双休日时间基本上是在网吧渡过的,有些学生甚至晚上翻墙外出到网吧上网玩游戏,第二天没有心思和精力去学习,导致落下很多功课,越来越听不懂,从而产生厌

什么是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它的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它的特点是什么PDCA循环,也称戴明环,是由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首先提出的。这个循环主要包括四个阶段: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及八个步骤。八个步骤是四个阶段的具体化。 (1)计划(P)阶段 计划是质量管理的第一阶段。通过计划,确定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以及实现该方针和目标的行动计划和措施。计划阶段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第二步,分析原因和影响因素。 针对找出的质量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第三步,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第四步,制定改善质量的措施,提出行动计划,并预计效果。 在进行这一步时,要反复考虑并明确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制定这些措施(Why)?2)制定这些措施要达到什么目的(What)?3)这些措施在何处即哪个工序、哪个环节或在哪个部门执行(Where)?4)什么时候执行(When)?5)由谁负责执行(Who)?6)用什么方法完成(How)?以上六个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原因、目的、地点、时间、执行人和方法,亦称5W1H问题。 (2)实施(D)阶段 该阶段只有一个步骤,即第五步 第五步,执行计划或措施。 (3)检查(C)阶段 这个阶段也只包括一个步骤,即第六步。 第六步,检查计划的执行效果。通过做好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专职检查等方式,将执行结果与预定目标对比,认真检查计划的执行结果。 (4)处理(A)阶段 包括两个具体步骤。

第七步,总结经验。对检查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正确的加以肯定,总结成文,制定标准。 第八步,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检查,对效果还不显著,或者效果还不符合要求的一些措施,以及没有得到解决的质量问题,不要回避,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把其列为遗留问题,反映到下一个循环中去。 处理阶段是PDCA循环的关键。因为处理阶段就是解决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阶段。该阶段的重点又在于修订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没有标准化和制度化,就不可能使PDCA循环转动向前。 PDCA循环,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它具有如下特点: (1)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 PDCA循环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不仅适用于整个工程项目,也适应于整个企业和企业内的科室、工段、班组以至个人。各级部门根据企业的方针目标,都有自己的PDCA 循环,层层循环,形成大环套小环,小环里面又套更小的环。大环是小环的母体和依据,小环是大环的分解和保证。各级部门的小环都围绕着企业的总目标朝着同一方向转动。通过循环把企业上下或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彼此协同,互相促进。以上特点。 (2)不断前进、不断提高 PDCA循环就像爬楼梯一样,一个循环运转结束,生产的质量就会提高一步,然后再制定下一个循环,再运转、再提高,不断前进,不断提高。 (3)形象化 PDCA循环是一个科学管理方法的形象化。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中的PDCA质量新概念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管理中经常提到:P:,计划的含义,;强调策划; D:,做的含义,强调实施;C:,检查的含义,强调监控与测量; A:,改进的含义,强调数据分析、纠正与预防。对产品而言: P:对应产品质量策划(包括质量计划); D:对应生产产品的过程(需控制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 C:对应生产过程中的检验与试验;A:通过对质量检验记录的分析,提出改进质量的措施,作为类似产品质量计划的输入。对过程而言:通常来讲,过程的控制一般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来考虑;人:人员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人力资源,可认为是P;机:可认为是解决问题所需的硬件,即对应为基础设施(包括生产设施,测量和监控装置),可对应P与C;料:“原材料”,可认为是过程的输入,可作为D的一部份;法:可认为是完成工作的“程序”,也可认为是对应的方法,故可对应D与C;环:可认为是过程执行过程中,对内/外部的影响,可认为对应A。对质量体系而言: 9001:2000版式标准中4、5、6、7、8章即按安排,P(4、5、6章从职责、资源上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D(7章即为产品实现过程),C(8章中强调过程与产品的测量和监控),A(8章中改进要素)。 9000的五大技术手册可以如下认为::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程序,规定“”的程序;:可认为是对“”技术上的支持;:可认为是“”的体现;:对“”的技术上的支持;: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为“”提供技术支持。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经常可用到的方法,以上只是从产品、过程、体系的层次浅谈一点感受,其实,本身也包含了很多小的,如纠正措施执行情况本身,由分析原因、针对原因的所有措施(P),具体实施的措施(D),纠正措施的验证(C),标准化(A)。我想,如果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多想想简单的,对我们的工作会有较大帮助。

质量管理的 PDCA 循环

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形成的PDCA循环,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进行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如图1Z204021所示。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确定任务目标,并通过PDCA循环来实现预期目标。每一循环都围绕着实现预期的目标,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活动,随着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和改进,在一次一次的滚动循环中逐步上升,不断增强质量能力,不断提高质量水平。每一个循环的四大职能活动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质量 管理的系统过程。 (一)计划P(Plan) 计划由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组成,所以说计划是一条“目标—手段链”。质量管理的计划职能,包括确定质量目标和制定实现质量目标的行动方案两方面。实践表明质量计划的严谨周密、经济合理和切实可行,是保证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条件。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计划,是由项目参与各方根据其在项目实施中所承担的任务、责任范围和质量目标,分别制定质量计划而形成的质量计划体系。其中,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包括确定和论证项目总体的质量目标,制定项目质量管理的组织、制度、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项目其他各参与方,则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在明确各自质量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实施相应范围质量管理的行动方案,包括技术方法、业务流程、资源配置、检验试验要求、质量记录方式、不合格处理及相应管理措施等具体内容和做法的质量管理文件,同时亦须对其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有效性、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并按照规定的程序与权限,经过审批后执行。 (二)实施D(Do) 实施职能在于将质量的目标值,通过生产要素的投入、作业技术活动和产出过程,转换为质量的实际值。为保证工程质量的产出或形成过程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在各项质量活动实施前,要根据质量管理计划进行行动方案的部署和交底;交底的目的在于使具体的作业者和管理者明确计划的意图和要求,掌握质量标准及其实现的程序与方法。在质量活动的实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