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动画片的基本特征

电视动画片的基本特征

电视动画片的基本特征
电视动画片的基本特征

80后经典古装武侠电视剧和动画片 (1)

我是80后,我小时候喜欢的武侠和动画片我小时候喜欢看的动画片: 1,《猫和老鼠》 2.《海尔兄弟》 3.《太阳之子》 4.《舒克和贝塔》 5.《葫芦娃》 6.《自古英雄出少年》 7.《大力水手》 8.《一休》 9.《邋遢大王》 10.《熊猫京京》 11.《圣斗士星矢》 12.《灌篮高手》 13.《地球超人》 14.《狮子王》 15.《奥特曼》 16.《大草原上的小老鼠》 17.《铁壁阿童木》 18.《恐龙特级克赛号》 19.《忍者神龟》 20.《鼹鼠的故事》 21.《天上掉下个猪八戒》 22.《小蝌蚪找妈妈》 23.《渔童》 24.《大闹天宫》 25.《三个和尚》 26.《小马虎》 27.《雪孩子》 28.《九色鹿》 29.《没头脑和不高兴》 30.《大名府》 31.《常胜将军》 32.《快乐家家车》 33.《十二生肖》 34.《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35.《啄木鸟伍迪》 36.《人参娃娃》 37.《三个火枪手》 38.《叮当猫》 39.《兔八哥》 40.《黑猫警长》

41.《海底小精灵》 我小时候喜欢的电视剧: 一.四大名著: 1.《三国演义》 2.《水浒传》 3.《西游记》 4.《红楼梦》 二.开封府系列: 5.《包青天》开封府系类 6.《白眉大侠》开封府系列 三.金庸系列: 7.《飞狐外传》 8.《雪山飞狐》 9.《连城诀》 10.《天龙八部》 11.《射雕英雄传》 12.《白马啸西风》 13.《鹿鼎记》 14.《笑傲江湖》 15.《书剑恩仇录》 16.《神雕侠侣》 17.《侠客行》 18.《倚天屠龙记》 19.《碧血剑》 20.《鸳鸯刀》 21.《越女剑》 四。古龙系列: 22.《三少爷的剑》 23.《陆小凤之凤舞九天》 24.《香帅传奇》 25.《小李飞刀》 五。其他: 26.《八仙过海》 27.《封神榜》 28.《戏说乾隆》 29.《新白娘子传奇》 30.《大侠霍元甲》 31.《四大名捕》

艺术的特征

课程内容:艺术的基本特征?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初步理解艺术作品是由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三个基本部分构成。 ?学习重点:艺术的主体性。 ?学习难点:审美性(价值判断)。 韩雪松

(一)形象性 ?形象性要做到三个统一。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客观指艺术作品的形象的具体、可感;主观指在作品必须体现一定的思想感情。这两个方面常常表现为主观因素消溶在客观形象之中。?只表现客观或主观的作品不能称为艺术作品。?齐白石讲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这句话可以用在一切艺术创作中。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在艺术欣赏中,首先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之所以感人、影响人,是由于这种鲜明地形象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同一内容由于艺术的形式不同会表现出不同形式:?如雕塑:形体、质地、空间; ?音乐:时间性、复演性、非语义性、不确定性; ?舞蹈:情感、节奏、韵律、人体结构与运动; ?戏剧:扮演性、剧场性、戏剧性。 ?就艺术整体来讲以上这些都是艺术的个性,单就一门艺术而言,它又表现为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这就讲到下面一点: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个性是多样的,共性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艺术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与此同时,艺术形象又必须具有典型性。典型性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举一反三,甚至从“一”知“十”。 ?这里的“一”就是共性,“三”和“十”就是个性(多样性)。 ?共性就是典型和代表性。如罗中立创作的《父亲》形象,朱自清创作的《背影》中的父亲形象。

(二)主体性 ?主体性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创作主体;二是欣赏主体。?1、从创作主体的角度看: ?艺术是客观化追求主观化的过程。客观是艺术本身具有的形象,主观则是艺术家主体的表现。很难想象一件艺术作品只有客观化,而没有主观的表现会成为艺术作品?如中国绘画,唐代张彦远说:“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山水画一开始十分具有装饰性,说明这时人的能力只能是追求客观,还没有达到追求主观的时候。到唐代,花鸟、人物、山水、树石、蔬果等等只要是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都被竭力的表现,元代倪瓒的山水画则是不求形似,只求逸笔草草,这就是到了主观表现的阶段。西方绘画也是如此。

电视摄像课程期末复习整理

《电视摄像》课程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电视画面的定义:是由摄像机拍摄而成,在电视屏幕上显示而成的图像。 含义:技术上:电视画面是一种电子枪扫描屏幕显现出的光点。 艺术上:是电视工作者认识生活、表现生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体现。 时空上:是记录从开机到关机一个连续的整体片段,具有时、空两层概念。 作用:(1)是电视节目造型语言的基本因素,基本组成单位,是摄像成果的体现。 (2)电视画面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潜能。 (3)电视画面既表现节目内容和形式。 (4)电视画面有即时的视觉反馈能力。 (5)电视画面是电视片结构、连接的载体和主干。是一个视听结合的信息结构,包括光线色彩和活动影像可视的复合体。 (6)电视画面体现了多种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兼容和优化的信息传播。 (7)电视画面兼负多种信息通道,具有最大的单位时空信息容量。 电视画面的空间特性:(1)屏幕显示 (2)平面造型 电视屏幕在两维空间上,再现和表现三绝维空间,是一种向现实生活 空间的延伸。 (3)框架结构 如何突破画面的平面局限性: (1)利用人眼的视觉经验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 (2)利用画面中运动的物体显示空间的纵深感和立体感。 (3)利用摄像机的运动突破画面的平面造型局限。 电视画面的时间特征:(1)单向性(2)连续性一是时间形态的连续。二是运动变化的连续。 (3)同时性 电视画面造型特点: 表现具体形象:1、再现和表现具体事物形象。 2、再现和表现人物具体形态。 表现运动:物体运动形态、物体运动的速度、节奏及运动的全过程。 1.电视画面表现运动突破了绘画、图片等造型艺术发展空间。 2.电视画面是展示运动之美的全景舞台。 运动表现:电视摄像机通过运动,往往能造成画面框架的运动,画面中景物由于画框的运动而处于运动之中。 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第一,画面的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 第二,画面的光色还原要力求真实、准确。 第三,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 第四,注意同期声的采录。 拍摄时的操作要领:1、“平”是指拍摄的画面构图一定要与地平线相平。 2、“准”包含三层意义;一是起、落幅要准;二是画面取景范围(景别) 要卡准;三是校正焦距要准确,即聚焦要准;四是景物色彩和亮度还原 (重放时)要准确,即光圈控制、光比和用光控制、白平衡调整要准确。 3、“稳”是指保持摄像机拍摄的画面稳定性,避免不必要的晃动。 4、“匀”是相对的。无论是推、拉、摇、移,都是对观众某种心理的诱导, 有时根据情绪掌握节奏,快慢要有一定依据。

电视动画片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电视动画片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摘要]动画片是儿童喜闻乐见的电视形式,他们在动画片中获得快乐、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但动画片也给儿童带来负面影响,过多收看电视动画片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身体发育,动画片中的不良行为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发展。电视工作者需要提高动画片的质量,渗透动画片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动画片儿童负面影响教育功能 毋庸置疑,动画片会给儿童带来巨大的欢乐,是孩子离不开的童年伴侣。动画片的色彩鲜艳,配音效果强烈,人物造型夸张。孩子的生理和思维发展都需要不同性质和程度的感官刺激,因而特别喜欢能引起视、听、动觉多通道感官刺激的动画作品。动画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生活——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知、对美与丑的感受、对善与恶的判断。好的动画片能够出色的胜任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让儿童在笑声中学习知识和增长智慧。但是,动画片的收看也要有度,因为现在卫星电视发达,可收看的频道众多,每天各时段都有动画片上映。如果在时间上不予限制,过多收看动画片也会对儿童的身心造成消极影响。 一、影响儿童健康 据统计城市儿童每天看动画片的时间超过1.5小时。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期,需要通过一定量的体力活动促进身体发育,一些孩子因看动画片时间过长,运动过少,造成身体发胖,体质下降。特别是当前的技术手段尚不能彻底清除辐射等有害因素,尤其是对正常发育中的儿童视力影响很大。最近,来自新西兰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每天看电视超过2小时,易染上身体超重、高胆固醇等,影响成人后的健康。过多地看动画片还会造成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与区域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儿科学院出版的《儿科学》上发表文章说:1—3岁的儿童过早过多看动画片,长到7岁时注意力就能成问题。 二、沉迷动画片使儿童阅读困难 广州市儿童学习能力研究中心对上门接受评估的孩子作了一项手眼协调能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它自身的一些基本特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亦是如此,它在遵循艺术发展的普遍法则的同时也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 一、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构成音乐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声音是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即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音乐艺术所运用的声音,是从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现象中,经过特定的方法挑选和概括出来的有组织的声音序列。“这些声音又依它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性能构成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织体以及配器等音乐语言的要素”。 二、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声音材料的特性决定了一个事实:音乐是靠听觉来感受的,也就是说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是由声音组成的,但它不同于同样是以声音材料为基础的语言。音乐虽然是一门听觉艺术,但“音乐不仅用听觉,有时它还通过全身来感受音乐。比如,对于节拍、节奏和力度等,就不仅仅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但听觉仍是基础,是关键”。 三、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音乐艺术是在时间中进行的,它是“通过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陆续呈示而发展着,直到最后一个部分呈示完毕之后才为听者提供出该作品的整体形象”。音乐的这种特征与电影和戏剧艺术是相同的,它们都是为了使整个艺术作品得到完整的实现,而必须把一定的时间作为前提。在此过程中,只是我们的欣赏视角改变而已,美术作品在时间中的状态是始终保持不变的。而音乐艺术却相反,它是随时间的进行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从而更好的呈现给欣赏者。 四、音乐是一门空间的艺术“音乐中的空间,是听者在感受音乐整体所展示的运动时所产生的一种表象”。这是一种由欣赏者脑中派生出来的想象空间,它与欣赏者在欣赏音乐当时所处在的实际空间不同。因为音乐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和变动性,所以音乐不会象其他艺术那样直接给欣赏者展示空间性。这种听觉造成的空间和由视觉造成的空间以及由知觉造成的空间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五、音乐是一门表情的艺术无论是歌曲,还是没有歌词语义结合的器乐曲,它们可能是一种情绪、意境的反映;可能是几种情绪的对比和冲突;可能是一种情感的起伏和发展;还可能是某种乐思的概括。音乐以声音为媒介,从而体现出其巨大的情感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以直接引起人们的情绪反应,对人们的情绪起激发作用,因此,音乐最擅长的就是抒发情感。 六、音乐是一门形象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手段。任何艺术形式都需要以塑造自己本门类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一定的内容”。[6]由于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是声音,它既看不见,又不具有明确的语义内容,只是一种依靠人的听觉才能被感知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是非视觉性的,所以说音乐这一门类的“形象”是比较特殊的。当然,由于音乐最擅长的是抒发情感,抒情手法就成了塑造音乐艺术形象的最主要手法,因此,音乐的形象艺术与情感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音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人们在音乐营造的情感气氛中,产生了自我情感的跌宕起伏,使精神世界在某些方面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并从中受到熏陶。所以,音乐一直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丰富精神生活,满足审美需要,进行教育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2.审美价值是音乐最根本的价值,音乐以独特的审美方式进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人们的欣赏与愉悦中实现其教育价值。3.音乐“是以审美的方式进入人的精神世界,能更深入、更强烈地打动人,所以人们从音乐中获得的审美体验能长久留存”。

电视摄像的基本特征

电视摄像思考题: 一,怎样认识电视画面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 1 空间特性 解析:电视画面子在现今先进科技的发展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仍然是各个平面的通过电视屏幕输出的连续展示,因此屏幕显示、平面造型、框架结构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电视画面特定的空间形态和特性。就电视摄像而言,电视画面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的一个片断,又称电视镜头。 (1)屏幕显示特性 A色彩失真,色彩失真,中间层次少。 a画面无纯黑部分。 b有强光漫射现象。 c屏幕上光点亮度消失不同步。 B画面框架结构决定其画幅形式的固定性。 a长宽固定不变,4:3或16:9 。 b框架对电视画面来说不仅是一种存在形式,而且与被摄体具有多样的明显的对 应关系,影响着观众对框架内景物的感知和审定。 C平面造型 a形象的具体可视性。 b运动性: “运动正是电影画面最独特和最重要的特征。”--[法]马尔丹《电影语言》 首先,电视屏幕的图像每秒更换25帧(PAL制),这些连续动作的画幅记录了连续运动的对象。 其次,电视画面能表现对象的运动过程。 第三,通过各种方式的运动摄像造成了画面框架的运动,被摄体由于画框的运动而处于运动中。 2时间特性 解析:A单向性:构图一次成功。 B连续性;电视画面以每秒25帧静态画幅的速度连续不断地变换画面内 C时限性:不管是长镜头还是短镜头,展现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D同时性:电视画面现场信息传播的延时性被现代的电视制作和传播系统消除,使得其摄录、传播与收视实现了同时性。 二,电视画面有哪些造型特点? 解析:1 表现具象 2表现运动 3运动表现

三,进行白平衡调整有什么意义?如何进行白平衡调整? 解析:(1)意义:白平衡调整使得白色无论是在蜡烛光偏红色的照明条件下,还是在室外光偏蓝色的条件下都能在电视机屏幕上呈现为白色,可以消除摄像机的偏色现象,获得更加真实、准确的色彩,使画面色调更加和谐。 (2)如何调整:先将滤色片拔到接近被摄体处色温的位置,随后用一个白色物体将被摄体置换,将镜头对准白色物体,使白色物体充满画面或占画面中心80%的位置,最后拔动白平衡按钮进行自动调节。 四,电视摄像的操作要领是什么? 解析:DV的拍摄要领是:稳,平,准,匀。 稳:保持摄像机平稳,使画面无抖动。 平:保持画面与被摄体在同一水平线上。 准:被摄物体要突出主题,目标要准。 匀:拍摄运动镜头时,要保证运动是匀速的。 五,电视景别如何划分?不同的景别有何作用? 解析:电视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决定景别大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摄像机和被摄物体的距离;一是摄像机所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 (1)按照划分,景别可以被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2)电视景别的作用:a.景别的变化带来视点的变化,它能通过摄像造型达到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被摄体的心理要求. B.是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化的因素之一。 不同景别的作用:

儿童看动画片的利弊

论幼儿看动画片的利弊 幼儿看动画片的利弊儿童应该怎样看动画片如何选择适宜的动画片 幼儿看动画片的利弊 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动画片更能博得幼儿的喜欢 在这个电视普及的年代里,动画片成了伴随每个孩子成长的伙伴。一份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孩子在1岁以前就开始看动画片了,有的父母甚至称自己的孩子三四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坐在电视机前了。 孩子对色彩和声音有着天生的敏感,集鲜艳色彩、夸张形象、动听音乐于一体的动画片,理所当然成了他们的最爱。看见宝宝睁大着眼睛,全神贯注盯着屏幕的样子,毋庸置疑,动画片会给宝宝带来巨大的欢乐,是孩子离不开的童年伴侣。动画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宝宝的生活———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知、对美与丑的感受、对善与恶的判断。它给了宝宝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知、对美与丑的感受、对善与恶的判断。 看动画片的好处 好处一:带给孩子们快乐,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动画片里的故事一般都充满了奇思妙想,对儿童想象力的开发非常自然,又为儿童所乐于接受,还可以帮助儿童离开现实状况,忘记不愉快的经验。 好处二: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滑稽、幽默是儿童动画片的基本要素之一,儿童受动画片的耳濡目染,就算学不会创造幽默,至少也可以学会欣赏幽默。 好处三: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从儿童蹒跚学步开始,他们的视野越来越宽广,对人和物的好奇心和兴趣也越来越大。他们喜欢问为什么,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儿童能找到很多问题的答案,而且回答得非常形象生动,易为儿童接受,印象深刻。 好处四:净化儿童的心灵。优秀的动画片都宣扬真、善、美,给儿童提供一些可供模仿的模样和群体的一些行为规范,促进儿童是非观念的形成,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 看动画片的不良影响

艺术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 艺术鉴赏的概念 “鉴赏” :鉴者,照也,明也,即”识” , 赏者: 即赏心,称扬,玩娱之意. 鉴赏即:感受,鉴识,理解和评判的过程. 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 从具体设计作品的感受出发.由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认识的飞跃. 鉴赏课程,用大量的设计艺术作品给鉴赏者以强烈的感性冲击,从案例中生成美的感觉,美的情趣,美的意识. 涉及设计艺术史、设计艺术批评和美学等艺术学科知识。 1969年,美国学者,亚历山大,西蒙首次提出“设计科学” 论文<<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 : 从人的创造思维和器物的合理结构之间的辩证统一和互为因果的关系出发,对设计科学的基本框架进行总结.包括定义,研究对象和实践意义. 20世纪初,“design ”开始引入中国”中国开始注重装饰与设计 俞剑华<<最新图案法>> “图案design一语” 1920 蔡元培<<美术的起源>>“美术有狭义:建筑造像,,广义:图画与工艺美术”等 柳林<<提倡工艺美术与提倡国货>>我国制造家、实业家忽视工艺美术之得要,不以工艺美术为产品竟争这必要工具的结果。 1.1.1识记: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 设计: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与艺术含量. 设计艺术作品满足消费者三方面需求 1. 基本功能2. 享受功能 3.鉴赏功能, ,构成了文化与艺术上不断提高的需求.. 艺术: 是一种方式, 过程,手段,, 又可以是艺术品,艺术现象, 联系点: 1. 艺术的属性: 技术, 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 2. 技术成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在技术中成长出来. 整体设计的产生便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进步整合的产物. 技术化与艺术化的高度整合和统一,使设计日趋艺术化, 艺术化生活是人类的理想. 苏珊-朗格: <<艺术符号美学>> 席勒<<美育书简>> 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 1.1.2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 (1) 领会: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的不同点 以下艺术欣赏

电视摄像试题库

电视摄像试题库 一、填空题。 1、电视摄像师的最基本工具是(),它由()()()三部分组成。 2、在电视节目制作中我们把图像信号称为(),声音信号称为()。 3、世界上主要的电视制式有()()()三种,其中我国使用的电视制式是(),它每秒()场,即()帧,每帧由()扫描线组成。 4、早期摄像机是()摄像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入()时期,80年代后实现()。 5、摄像机镜头的作用是将要拍摄的景物真实、清晰地反映到()上,它由()()()()等一组光学透镜和机械调节部件组成。 6、根据不同的焦距,镜头可以分为()()()三类。 7、“15×12.5mm”表示其最短焦距为(),最长焦距为(),变焦倍率是()。 8、f/5.6和f/8通光量相差()倍,f/1.7和f/2.5通光量相差()倍。 9、光圈是镜头里用来控制()的机械装置。 10、分光装置有()()()三种。 11、成像装置是彩色摄像机中把()信号转换为()信号的电子装置。主要有()()两种。 12、新磁带使用前要打开保护钮,录()彩条,()彩场或空场。 13、拍摄时,如发现全景散焦,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两种情况。 14、光包括无线电波()()()()()等,其中()()()等电磁波被称为“光波”。 15、可见光的波长是()至()。 16、日光的可见光谱是一个连续光谱,在雨后出现的彩虹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序排列的()()()()()()()各种色光,因此,日光被称为()光源。 17、光学的三原色主要包括()()()三种,而美术上的三原色是指()()()三种。 18、电视画框的长宽比有()()两种,通常电脑屏幕的长宽比是()。 19、电视艺术中的动感由三种元素构成:()()()。 20、两个连接在一起的镜头,()与()都应有所变化,以丰富画面的表现形式和防止同机位拍摄引起的画面跳动。 21、被摄体的表面亮度取决于()()两个方面。 22、光效是直射光还是散射光,取决于()()()几个因素。 23、光线的方向从水平和垂直方向分,有()()()()()()()()()。 24、晴天中被照明对象主要接收三种光线的照明:()()和()。 25、晨昏时刻,太阳高度很(),光线与地面夹角较(),光线较();光线中()的比例增加,()的比例减小,成()调。 26、造型光主要有()()()()()、过渡光、环境光几种。 27、照明风格主要有()()()三种。 28、常见电视景别包括()()()()()几种。 29、()()()的变化,是电视摄像中视点变化的基本要素。 30、景别的大小也影响着动感的表达。景别大,则物体影像(),影响位移(),动感表达();景别小,则物体影像(),影响位移(),动感表达()。 31、相对于固定摄像,运动摄像的画面造型形式要复杂得多,主要有()()()()()()晃动、旋转()等。 32、一个完整的运动镜头,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33、镜头的组接不是对我们视觉经验的模仿,而是对我们()的再现。 34、在一个复杂的场景中,往往有较为复杂的轴线关系,它们是()()()。 35、电视中声音元素主要有三类:()()和()。 36、电视节目中声音与画面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和()两个方面。 37、传声器的方向性,是指对各个方向传来的声音的灵敏度。按指向性分,传声器可分为()()()。一般,随机话筒属于(),采访话筒多用()。

100部中国播放过的动画片

1 变形金刚变形金刚的第一代,无论制作还是剧情都是最完美的一代. 2 变形金刚--2010 变形金刚系列就是从这里开始走的下坡路,以后由日本改编的越来越不象话了. 3 变形金刚--头领战士还算不错的改编品,还能看出来变形金刚的老面孔. 4 变形金刚--隐者战士就是这里开始,日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扼杀了变形金刚... 5 变形金刚--胜利斗争合体的机甲,庞大的身躯,现在回忆起来,还有些高达的影子呢. 6 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完全3D CG效果,时间上的设定让人模糊不清,根据我的研究,好象是一代结束后,他们进入了时间隧道,回到一代故事发展以前的地球. 7 百变雄师相当抄袭变形金刚的动画片,不过感觉还不错. 8 绝对无敌--雷神王学校里面隐藏的巨大合体机器人,同一个又一个敌人战斗,真羡慕阿仁他们..可以明目张胆的翘课^_^ 9 六神合体呃...主角叫什么名字记不清了,反正是他为了抵抗外星同胞进攻地球而战斗,本来是攻打地球的武器机器人,被他用来当作正义使者.... 10 战神金刚(百兽王) 六个野兽合体的机器人,对抗着外星侵略者,唉...地球还真是多灾多难啊.. 11 星球大战又是....外星人...机器合体.......贫......... 12 灌蓝高手问题儿的球队,夸张的灌蓝,日本人啊,只有在动画中找回自信啊!? 13 机器猫小叮当我真的羡慕死野比....喂...你把机器猫送给我好不好?? 14 魔神英雄坛ワタル这是差生扬眉吐气的动画片啊!谁说的差生就一无是处?瓦塔诺就是最好的反证啊!"我是小救星!" (看不出来啊!这个居然是广井王子的作品啊!和樱花大战差太多啊!) 15 魔神坛斗士仁,义,礼,信,智传统美德也可以这样演义啊!日本人的想象力...真是了不得!...(如果让他们拍摄三字经,会不会也出现铠甲斗士呢?) 16 赛车手 SPEED 很速度的动画片啊...就是让人有一种偷工减料制作的感觉. 17 四驱小子玩具四驱车,热血少年,"冲啊!天皇巨星!!!" 18 蒙面斗士可以变成战斗形态的交通工具,还有正义的战士们,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邪恶的组织啊?! 19 猫怪迈克轻快搞笑的动物动画片,没有战争,没有敌人,完全是宠物和主人之间的故事啊!! 20 猫人--沃尔特猫咪变身啊!...沃尔特经常幻想着...要是猫人在的话...... 21 非凡的公主--希瑞 "赐予我力量吧!我是希瑞!!" 22 希曼阿多拉公主的皇兄(亚当).希瑞的哥哥------希曼 23 布雷斯塔警长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随便把哪个能力给我,我都知足了. 24 最后的恐龙--丹佛别说是莫顿.非资拜克,我也想要一只丹佛那样的恐龙啊!! 25 超能恐龙肉食龙和素食龙的现代战斗,不会是为了争夺食物吧? 26 特种部队 "看我们的!!"或许从这个动画片中,你能看见美国的影子呢!也许..真的有眼镜蛇这个组织呢!! 27 阿拉蕾天才博士和机器娃娃...我看这里面最白痴的应该是博士--则卷千兵卫才对! 28 七龙珠唉.....动画没有漫画一半好看!或许是没有买到完整版权吧. 29 巴巴爸爸各里各里各里~巴巴变~联邦德国好象就只有这一个动画片似的. 30 海底小精灵蓝精灵海底版...呵呵~~ 31 森林大帝手冢治虫的作品,我不想说什么啊........ 32 狮子王意大利的人,就会抄袭,没有电影版40%好看!!!(对了,意大利版TITANIC动画片你看了没有?)

全球经典学龄前动画片

《巴布工程师》 是英国BBC于1999年开始播出的著名卡通节目,已在世界上140多个国家播出。在英国的学前教育节目评级中获得最高的级别。巴布在德国学前儿童教育节目中排第2位。在英国被确认为是学龄前儿童最喜欢的的角色。在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收视率排第一。曾在中央少儿频道中午12点25分播出,香港本港台和国际台长期播出。 工程师巴布和温妮所在的工程师团队,齐心协力完成很多任务,如果要问他们怎么样,他们的回答肯定是:“我们都很棒!” 这个团队倡导合作精神,具有环保意识,工作时充满了乐趣。瞧,压路机罗利、挖土机思库、小吊车罗迪、搅拌机狄丝……他们在工程师巴布的带领下,一会儿去修路,一会儿去修灯,一会儿去建巴士站,一会儿去救小动物……他们会踢足球、会唱歌,还会养小动物,真是一个个奇妙、可爱的小伙伴,就像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孩子一样! 《倒霉熊》 是一部出自韩国人之手的可爱的北极熊Backkom的幽默搞笑短片,全集共分八大部和一个剧场版。其中的主角“倒霉熊”是韩国EBS电台制作的一个卡通形象。在相继推出了流氓兔、Dinga猫之后,韩国的动画界一直致力于打造下一个有代表性的韩国卡通形象。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长在北极的胖胖的小熊,他的好奇心很强。他从遥远的北极来到了繁华的城市,从此便发生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令人们在开怀大笑的同时还会为倒霉熊的单纯而感动。

倒霉熊2002年“诞生”于韩国,2008年在韩国的人气已经超过了“流氓兔”。这只傻傻的北极熊已经走进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50多个国家的电视荧幕,给全世界几十亿的观众们带来了欢乐。在网上,倒霉熊的网络搜索条目达到了惊人的1360万。它还为韩国动画赢得了一系列荣誉,并于2006年摘得韩国动画片最高奖。韩国电子产品“酷比魔方”也用其作为产品的测试软件。 有意思的是,这只倒霉熊不但引起了观众们的极大兴趣,世界各大主流媒体还先后发表过对于“倒霉熊热播”现象的评论。美国《纽约时报》把《倒霉熊》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他们认为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正如这个倒霉熊练跑步机时所期待的,前面总会晃动着胜利的幻想,但是结局注定是失败的。俄罗斯《消息报》则认为倒霉熊是孤独的俄罗斯的象征。俄罗斯要想重新找回伟大国家的梦想,只有像倒霉熊一样,依靠永不气馁的精神,自力更生才能成功。而法国《费加罗报》则通过倒霉熊指代法国年轻人就业前景的危机,绝妙地讽刺了法国年轻一代新生力量满脑子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个人事业的向往,初出茅庐,野心勃勃,但是等待他们的只有对自己造成伤害的结局。 《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托马斯和朋友们》 一个小小火车头满载教育意义的故事,一路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启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动脑,如何与人相处,开发儿童健康全面的思维!英国学龄前儿童节目中的“头名状元”,自1984年以来,被翻译成45种语言、影响力遍及130多个国家地区! 《托马斯和朋友》透过故事中的小错误与误会引发思考,全面“启发学习兴趣”;只有自己真正的去参与一些事情,“培养动手动脑”才能懂得更多生活的常识;“如何与人相

设计资源的基本特征

设计资源的基本特征 作者: 摘要:设计资源的最大特点就是交互性。交互性其实就是用户在某种程度上的参与,从另一种角度而言,多媒体就是通过硬件、软件、设计师和用户的参与这四项来共同实现的高技术性艺术作品。由于世界实现不停变化的,所以这些设计资源相对的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不同时期它的设计资源是不同的。 正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知识社会的到来、创新形态的嬗变,设计也正由专业设计师的工作向更广泛的用户参与演变,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参与的创新设计日益受到关注,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正在逐步显现。用户需求、用户参与、以用户为中心被认为是新条件下设计创新的重要特征,用户成为创新2.0的关键词,用户体验也被认为是知识社会环境下创新2.0模式的核心。设计不再是专业设计师的专利,以用户参与、以用户为中心也成为了设计的关键词,Fab Lab、Living Lab等的创新设计模式的探索正在成为设计的创新2.0模式。但是无论是一个真正的设计师还是一个知识人士的自我探索的设计,归根结底最为重要的也是对人们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设计资源。资源是一切的根本,无论是设计还是生活中的任何一部分,它们赖以生存下去的依据就是与它相关的资源。诚然,因为各行各业的不同,所以它们的资源也是各有特色的,下面我就分几点来论述设计资源的特征。 一,交互性。我认为这也是它最大的特点。交互性其实就是用户在某种程度上的参与,从另一种角度而言,多媒体就是通过硬件、软件、设计师和用户的参与这四项来共同实现的高技术性艺术作品。设计家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艺术性的创作活动。设计大部份为商业性质、少部份为艺术性质。 根据工业设计师的定义,设计是为构建有意义的秩序而付出的有意识的直觉上的努力。更详细的定义如下: 第一步:理解用户的期望、需要、动机,并理解业务、技术和行业上的需求和限制; 第二步:将这些所知道的东西转化为对产品的规划(或者产品本身),使得产品的形式、内容和行为变得有用、能用,令人向往,并且在经济和技术上可行。(这是设计的意义和基本要求所在) 这个定义可以适用于设计的所有领域,尽管不同领域的关注点从形式、内容到行为上均有所不同。比如包装设计,包装设计最简单的关于设计的定义、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 然而设计也是一种职业。例如在电影业中有场景设计一职,在印刷业中,有包装设计一职。 二,本质与目的,本质与目的:设计资源的本质是指人对物的认识而改变物的性质,通过造物的方法,形成物品为人所用。设计资源的目的是适应生活的具体需要,顺应社会发展的积极方向,构成历史性的文化积累,从而证明人类高度文明的具体所在。 设计资源的本质存在有其功能性,精神性,象征性的不同作用。 ①功能性:功能性是设计资源的主要意义,这是设计的一种本质特征。人类在设计活动中始终将功能性的作用放在首位,这是由于物品的出现是满足生活的实际需要。衣、食、行、用,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物品是因人的需要而存在,因人的需要而出现。 ②精神性:精神性是指器具的使用不仅仅为人们在功能上提供方便,还有精神上的愉悦感、舒适感、美感。如逛百货商场,也许最初并无明确的购物意向,但是看到琳琅满目,五彩缤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l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本质 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史“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 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德国古典美术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也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于“理念”或“绝对精神”。但是,黑格尔关于美和艺术的看法又包含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理念”是内容,离不开理性,也离不开感性。 3中国南北朝的刘勰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宋代朱熹认为,“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罢了。 第二种,“主管精神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 1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康德的这种意志自由沦为后来的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2处在19世纪和20世纪转折点上的德国哲学家尼采更是将其推向极端,

尼采认为,人的主观意识是世界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在尼采那里,主管意志被说成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本能欲望被夸大为具有无限的能动性。 3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也是把主管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当作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 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代表人物: 1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成为在他之前的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认为,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模仿”功能,使得艺术甚至比它所“模仿”的现象世界更加真实 2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注意着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对“再现”。 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历史上不同时代的思想家、美学家和艺术家们,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研究艺术的性质特点和基本规律,提出了许多精辟的,颇有意义的见解。 艺术的特征 形象性: 艺术形象性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任何一说的形象性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

1.3 动画片的分类

1.3 动画片的分类 动画片有许多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动画片拥有自己的形式规范、叙事方式以及传播途径。不可能用同一视觉形式表现所有的内容,也不可能用相同的叙事方式讲述不同性质的故事,不同的传播途径对于动画片的形式和内容又有不同的要求。动画片的分类大致从影像构 成形式、影片性质以及传播途径几类进行划分的。 1.3. 1 以技术分类 动画形式可以从视觉形象构成方面区别,即不同造型手段所产生的形式, 大体可分为: 平面的形象立体的形象电脑生成的虚拟形象 平面风格动画片 这种类型的动画形式有单线平涂的,这也是最常见和较传统的动画类型,例如《白雪公主》,适合产业化生产模式,技术上容易统一管理,艺术上比较程式化,但是一切都在计划之中,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工艺性;素描的,例如《种树的人》,适合个人化创作,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但是创作过程非常艰难;另外还有油画绘制的动画《小牛》、沙动画《天鹅》、胶片刻画的抽象动画《节奏》等等带有探索性质的动画片,这些形式的动画片的工 艺技术和艺术效果常常伴随着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但是具有独特的视觉魅力。 立体风格动画片 有传统偶动画、现代偶动画和材料偶动画几种。 传统偶动画《半夜鸡叫》承传了传统木偶戏的表演模式,带有很强的假 定性,面部表情不变,形体动作非常机械的夸张,强调戏剧性。现代偶动画有《圣诞夜惊魂》、《小鸡快跑》、《流放地》等。比较传统偶动画,现代偶动画的制作工艺更加复杂,面部表情动作相对丰富,形体动作效果更加自然逼真,能够产生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是制作与拍摄相当费时费工。材料偶动画《游移的光》《钢丝的恶作剧》是带有及时性和偶然性的个人化创作。 电脑动画

艺术设计具有哪些基本的审美特征

艺术设计具有哪些基本的审美特征? 1.设计的概念: 是根据一定的需要发现和精心构造备选方案的活动。 2.现代设计的概念; 设计就字义来解释,是设想和计划的含义。现在所说的设计包括人类对自己将要创造的产品的前期构思,以及实现这个构思的整个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反映现代大工业社会的本质! 3.艺术设计的本质; 1.是人类有目的性的审美活动。人类在进行艺术活动时有明显的目的性和预见性,是为达到某一明确目的性和预见性的自觉的行为。 2.是一种问题求解活动。设计过程就是以问题求解,寻找问题答案为核心,它是人们为满足一定需要,精心寻找和选择理想被选方案的活动。 3.是一种智能文化创造形态。设计表现为某种文化创造活动形态,而这是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进行设计活动的具有特殊文化素质的人所决定的 4..现代设计的特征: 1.是受到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实践活动。设计的时空性特征,给设计成果打上不同时代,与不同社会,不同时间与不同空间的烙印。为了减少时空的限制而造成的负面效应,设计师可做的是强化设计的现代意识和创新意识。 2.设计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物质条件的的约束下进行的。设计活动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 3.设计都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而进行的。设计始于需求,需求由设计来满足。这是设计与需求的本质关系。 4.设计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活动。创造性是一个重要的本质特征。 5.设计活动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系统过程。 5.设计活动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系统过程。具有过程性是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设计的社会价值来说,现代设计是科学,是生产力,是生活方式的创造,是科学技术的全面物化,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五.现代设计的经济价值: 设计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成为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的战略和途径,作为经济的载体,设计成为国家和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当今时代是品牌经济的时代,是形象消费的时代。.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设计是管理,设计左右产品的发向和市场的导向。企业家是企业管理的“概念设计师”。 六.现代设计的文化价值; 现代设计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构成部分。设计文化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是两者的共融。 文化价值的体现: 1. 设计传播的信息体现商品和服务的价值观念,这是独有的效应, 2. …………………体现特定民族文化或亚文化群的人文特征, 3. …………………体现人类社会知识的传承,获得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领域的知识,都是靠文化传播发展起来的。

适合幼儿看的动画片

适合幼儿看的动画片 动画片国家 蓝猫淘气三千问 猫和老鼠 胡图图 葫芦娃 铁甲神兵 海绵宝宝 七龙珠. 奥特曼. 哆啦A梦. 机器猫. 虹猫蓝兔七侠传. ........ 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是日本的垃圾动画片,我坚决不让孩子看! 另外,还请各位网友给我推荐一些好动画片和坏动画片,好让我在给孩子看的时候作出明智的选择.谢谢啦. 各位年轻的父母可是慎重啊. 最佳答案 天线宝宝: 天线宝宝(teletubbies)节目是全球著名的电视媒体BBC(英国)推出的儿童栏目。 在英国,天线宝宝是家喻户晓的明星娃娃,不论大街小巷,小朋友们都在模仿天线宝宝的动作、说天线宝宝儿语和唱天线宝宝的儿歌,就连美国也造成相当的轰动,上个月,美国ABC News才针对天线宝宝做一系列的报导和研讨,事实上,天线宝宝在英国播出只不过一年,就引发观众极大的回响,在英国可说是儿童节目的一大盛事;相对的,在美国PBS已播出近三十年而历久不衰的「Sesame Street」与英国BBC的「天线宝宝」均为幼儿节目,但两者的节目风格却大异其趣,「天线宝宝」的内容极为简单、安全,而「Sesame Street」则放入很多的讯息。另外,在发展中国家,例如非洲地区,由于缺乏制作费,需仰赖许多国外进口的节目,但也没有一部能像天线宝宝播出的效果这么好,令当地小朋友着迷。 四个可爱的天线宝宝生活在宝宝乐园里,

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4个天线宝宝: 丁丁(TINKY WINKY)、迪西(DIPSY)、拉拉(LAA-LAA)、波(Po) 蓝猫淘气三千问和蓝猫系列都可以(CCTV少儿播出的消防火灾系列的就很好) 大耳朵图图: 这部多集动画片讲述了三岁孩子胡图图快乐成长的故事,内容健康,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符合市场需求的最基本条件。根据幼儿的观赏特点,定为每集十一分钟,计划制作100集,并采取系列剧的形式。 孩子从无知到有知,是一个漫长而琐碎的学习、探索过程,对每一位父母来说,都会经历其中的喜悦和烦恼,当今的独生子女家庭,在孩子成长、教育的问题上更是面临着很多难题,因此我们选择平凡小孩胡图图的一家作为故事的载体,讲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由于本片讲述的是小孩子在家庭中成长的故事,所以观众群不仅仅针对学龄前后儿童,还针对众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并且我们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之下,它一定会超越年龄限制,吸引更多怀念纯真童年的成年观众们。 现在,大耳朵图图第二季开播,希望大家观看。 海绵宝宝: 海绵宝宝 方块形的黄色海绵,住在比基尼海滩深海的一个菠萝里,他的宠物是一只会喵喵叫的小蜗牛,海绵宝宝喜欢捕捉水母,职业是蟹堡王里的头号厨师。派大星和姗迪都是他的朋友。海绵宝宝总是能给平静的比基尼海滩制造麻烦,虽然闹出一些笑话,不过他总能摆脱困境,然后又制造新的麻烦...。 继成功播出《猫狗》、《丽莎和她的朋友们》两部出自维亚康母旗下的尼克儿童频道的系列动画片之后,央视少儿频道又将在狗年春节到来之际,引进尼克儿童频道又一风靡全球的原创精品52集系列动画片《海绵宝宝》。 《海绵宝宝》(SPONGEBOB SQUAREPANTS)是美国电视节目历史上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系列片之一。该片曾获得全美儿童电视动画片收视冠军,每个月都有将近6000万观众收看,除了儿童观众以外,还有一半观众都是成年人。曾连续于2002年~2004年获得艾美奖最佳儿童节目奖,并于2004年获得美国电视评论家奖最佳儿童节目奖。而该片创作者及执行制片人史蒂芬·希伦伯格是尼克儿童频道最受欢迎的创作者之一,曾获2002年格雷斯公主电影基金奖,并获得南加州首个环保公益组织"拯救海滩"的最高荣誉。共60集,2004年推出剧场版,2006年央视引进国内,中文片名定为“海绵宝宝”。《纽约时报》编辑梅尔曼对它的评价一样:“这是电视上所曾出现的最有魅力的卡通,它有着干净单纯的快乐,集合了成人的幽默和儿童的纯真。”

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既然艺术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那么它就应与其他意识形态范畴具有一致性的同时,又呈现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异和区别,凸现出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艺术活动的形象性 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含审美的情境和意境。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但是形象把握又不能离开理性,理性在分析时代氛围、遴选素材和题材、构思主题和情节、选择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认识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果,同时又是观众的审美对象。审美认识、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都涉及到感性,同时又涉及到理性。所以,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 艺术活动中的形象与理性统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作为艺术活动特有的存在方式的形象是主体对客体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这就是说,任何艺术形象都必定是以视觉形态、听觉形态或通过想象能够唤起感官印象的语言描述形态呈现于欣赏者面前,并且,这种感性形态总是极富特色。我们说,抽象的概念是不可感的,仅用纯粹概念的形式就不能成为艺术。只有富于特征的、生动活泼的、具体可感的东西,才能唤起人的情感,让人陶醉于其中,激发欣赏者的审美感悟。因为人毕竟是现实社会的人,他要求了解、观赏与自己有关的时代、生活和人生,并且总是要求在与其相通而有别的感性对象中获得交流,从而在审美观中经历一种新的感性体验,进而领悟不可言传的精神意蕴。 第二,艺术形象的创造不能离开理性,艺术活动是形象与理性的统一。在分析时代氛围,选择素材和题材,构思主题和情节时,理性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使艺术形象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浓缩性。艺术以形象来表现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真情实感,显现艺术家所感悟到的精神意蕴,决不是依样画葫芦地照抄现实生活就可了事。不管艺术家采取具象再现还是非具象表现的方式来传达内在的审美信息,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都不仅应当是具体可感的,而且必须是高度浓缩的,以达到具体可感性与概括性高度统一。 总之,艺术形象必须浓缩生活,浓缩艺术家的审美感情,这一点与科学需要概括性是相通的。不过,科学概括最后总归结为抽象的结论;而艺术的概括则始终不脱离具体可感的形象,它将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在个别对象身上,通过个别表现一般。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用照相写实主义的手法,画着一个放大了的典型的四川农民头像。这位活生生的父老,正端着半碗茶水,贫穷、苦难和劳动的创伤被放大了,汗珠和茶水是那样地分明,他正用憨厚的目光注视着你……。这个富有个性的大巴山农民形象,象征着以自己的艰辛劳动养育着千千万万儿女的中国的父辈,也浓缩了画家在十年大巴山插队生活中培养起来的对中国农民的同情、关注与深厚的感情。因而,当人们站在这幅画前,总会产生强烈的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