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式1: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47页)

模式1: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47页)

模式1: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47页)
模式1: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47页)

目录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 (3)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 (5)

第二节线性动物和环节动物 (7)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9)

第四节鱼类 (12)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 (14)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2) (16)

第六节鸟类 (18)

第七节哺乳动物 (20)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22)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4)

第三节社会行为 (26)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8)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30)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0)

第二节细菌 (32)

第三节真菌 (34)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6)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38)

第五章病毒 (40)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42)

第二节从种到界 (44)

第二、三章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46)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1.七年级上册我们了解了植物的主要类群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五个主要类群,本学期我们要学习动物的类群及其他生物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植物和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

(阅读教材P3~4)

2.生活在海洋中的腔肠动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淡水中的腔肠动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

3.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_____________淡水中,认真观察淡水中的水螅。可看到水螅的身体几乎透明,呈圆筒形,一般长约1厘米,一端附着在___________等物体上,身体的另一端有_______。其周围有5~12条柔软细长的_________,具有探寻和捕食的作用。经过身体的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成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称为______________对称。这种结构,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有利于它在各个方向捕获和防御。

三、精讲点拨,精炼提升

4.观察水螅生活状态及捕食的动画或录像

5.(阅读教材P4~5),观察教材图示及下列图片,了解水螅体壁结构及生殖。

水螅体壁结构水螅的生殖图例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6.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

A.刺细胞B.触手的缠结C.发达的肌肉D.口的吞噬

7.在水温适宜,食物充足时,水螅身体下端的三分之一处的体壁会向外突起,渐渐成长为一个小水螅。成长到一定时期后脱离母体,独立生存,这种生殖方式叫()

A.有性生殖B.分裂生殖C.出芽生殖D.孢子生殖

8.准确的说,水螅的体壁是由()构成的

A.内胚层和外胚层B.内胚层、外胚层和中间的胶状物质

C.三层细胞D.一层细胞

9.水螅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A.由肛门排出B.由口排出

C.由胞肛排出D.由细胞膜排出

10.在常见的腔肠动物中,营群体生活的是( )

A.水螅B.海蜇C.海葵D.珊瑚虫

11.美丽的工艺品珊瑚属于()

A.一种具有优美造型的天然矿物质

B.一种植物的化石

C.一种单细胞动物分泌的石灰质骨骼

D.一种腔肠动物分泌的石灰质骨骼

12.在捕捉海蜇时,不小心就会被海蜇蜇伤,这是因为()

A.海蜇的触手上分布着很多刺细胞B.海蜇发达的中胚层含有毒素

C.海蜇的伞部有许多刺丝D.海蜇的口能将人咬伤

13.在水螅周围放些水蚤,活水蚤进入水螅体内的方式()

A.水蚤游到水螅口中

B.水蚤被吞入水螅口中

C.水蚤被水螅的外胚层吸附,外胚层分泌消化液将其分解。

D.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送入口中

14.下列动物是腔肠动物的是()

A.水螅、衣澡、变形虫B.珊瑚虫、水母、海蜇C.草履虫、珊瑚、海葵D.水螅、水螅芽体、珊瑚礁15.腔肠动物身体内具有的腔数及相当于我们身体的哪一个腔?正确的是()A.1个;腹腔B.多个;口腔,食道及肠腔等

C.1个;消化道腔D.2个;胸腔和腹腔

等级: 日期: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1.提问: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阅读教材P6)

2.在清澈_____________中的石块下面,有时会找到涡虫。涡虫的身体长约______厘米,背腹______,形状像____________,前端呈_________,两侧各有一个耳突,有感知味觉和嗅觉的作用。头部的背面有两个______,能够辨别光线强弱。

3.涡虫的身体呈__________对称,也称____________对称,经过身体的纵轴__________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________、_________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三、精讲点拨,精炼提升

4.观察教材或下列涡虫的图片,总结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5.水螅是辐射对称的体形,而涡虫是左右对称的体形,

请分析左右对称的体形在进化史上的意义。

6.阅读下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血吸虫是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的扁形动物,血吸虫体长仅有十几毫米,身体前端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它依靠吸盘吸附在人体肠壁的血管和肝脏的血管内,以吸血为生,能造成人的贫血等后果,甚至引起死亡。解放以前,血吸虫病严重威胁我国特别是南方水乡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开展了消灭血吸虫的群众爱国卫生运动,早在20世纪50 年代末,一些地方就根治了血吸虫。血吸虫的传播途径是这样的:血吸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成幼虫——毛蚴。水中有一种软体动物钉螺,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包蚴,包蚴再发育成

尾蚴,这些属于幼虫阶段。但是随着发育,它们

的数量不断增加,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发育成

几万至十几万条尾蚴!尾蚴从钉螺体内出来,密

集在水面。当人到水田干活时,尾蚴接触到人的

皮肤,就从皮肤侵入,随血液循环到达小肠和肝

脏的血管,发育为成虫。

(1)血吸虫的成虫生活在_____________,

以_____________为生。血吸虫动物分类上属于

_____________动物,在营养方式上属于

_____________,寄主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三个方案,防止血吸虫的传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7.涡虫的消化器官包括()

A.口、咽和肠B.口、肠和肛门C.口、咽、食管D.口、小肠

8.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是()

A.血吸虫B.涡虫C.疟原虫D.猪肉绦虫

9.华枝睾吸虫最发达的器官是()

A.运动器官B.感觉器官C.生殖器官D.消化器官

10.日本血吸虫进入人体是通过()

A.呼吸道B.口腔 C.蚊虫叮咬D.皮肤

11.日本血吸虫的寄主是()

A.猪和钉螺 B.钉螺和人 C.人 D.很多种哺乳动物12.分析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图可知,日本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的()。

A.胃里 B.小肠里C.肌肉里 D.皮肤里13.华枝睾吸虫的运动器官退化,其合理解释是()

A.没有适合运动的场所

B.消化道是不利于运动器官发育的环境

C.消化道内营养来源充足,不必摄食

D.身体上没有发育出运动器官的合适位置

等级: 日期: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1.图中的宝塔糖你们吃过吗?你知道它是治疗什么病的?。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

(一)线形动物

阅读教材第8页的有关内容,结合图5-10,完成第2-3题

2.蛔虫是常见的动物,寄生在,蛔虫身体细长,呈;前端有,后端有。体表有,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仅由组成,器官发达,无专门的器官,只能。

3. 蛔虫病为什么多在儿童中发生?如何预防?

4. 线形动物主要特征是:

(1)身体;(2)消化管前端有,后端有。(3)体表有。常见的线形动物还有等。

(二)环节动物

观看《蚯蚓》视频,结合教材9-10页有关内容完成学案5-7题

5.蚯蚓的外部形态蚯蚓身体呈___ __形,由许多构成,属于动物,靠近蚯蚓____端有几个较宽颜色明显与其他体节不同,且比其他体节厚,这叫做__________。

6. 蚯蚓的运动是由体壁发达的和配合共同完成的。

7. 蚯蚓的呼吸蚯蚓身体呈色,因为它的体壁密布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不时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之保持湿润,是因为蚯蚓的呼吸要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完成。8.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②由相似的组成。③依靠或运动。常见的环节动物有。

9. 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三、精讲点拨,精练提升

10. 观察蛔虫的内部结构,你认为蛔虫的哪些结构特点是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生殖:

消化:

运动:

11. 请列举蚯蚓适应于土壤生活的结构特点

外形结构:

运动:

感觉: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12.蛔虫消化器官不同于绦虫的特点是()

A.有口无肛门B.有小肠大肠C.有口有肛门D.有肛门无口

13. 雌、雄蛔虫在形态上的区别是()

A.雌虫较大,尾端向腹面卷曲B.雄虫较小,尾端尖直

C.雌虫较大,尾端尖直;雄虫较小,尾端向腹面卷曲 D.颜色不同

14. 寄生数量较多时,会引起肠梗阻的寄生虫是()

A.蛲虫B.钩虫C.绦虫D.蛔虫

15. 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

A.早晚刷牙、洗脸B.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C.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D.不随地大便

16. 蚯蚓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A.清澈、缓流、富含有机质的江河中

B.浑浊、急流、富含有机质的江河中

C.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D.干燥、疏松的河沙中

17. 夏天的雨后,常有一些蚯蚓爬出地面,这是因为()

A.蚯蚓要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喜欢在超市的地面上爬行

C.蚯蚓爬出地面取食

D.蚯蚓爬出散热

18. 蚯蚓是常见的环节动物,下列有关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排出的废物会污染土壤

B.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C.富含蛋白质,可做鱼类的诱饵

D.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

19.下列哪项与蚯蚓的运动直接有关?()

A.刚毛

B.环节

C.黏液

D.体节

20.下列动物不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蚯蚓

B.蜈蚣

C.水蛭

D.沙蚕

等级: 日期: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1.提问:如何区分某个动物是线形动物还是环节动物?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

(阅读教材P12及P15~16)

2.乌贼与河蚌、蜗牛等同属软体动物,原因是它们都是身体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等共同特征;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_____________,贝壳就是由__________分泌的物质形成的。河蚌、蜗牛身体表面具有 ____________,而乌贼的贝壳退化了,被称之为海螵蛸。3.蝗虫身体分为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头部负责_________和__________。胸部是________中心,蝗虫的胸部腹侧有3对_________,前足和_________适于爬行,_________发达,适于跳跃。蝗虫胸部背侧有两对_________,适于飞行。蝗虫在外部形态方面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蝗虫体表有_________,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___________的蒸发;

三、精讲点拨,精炼提升

4.下图为双壳类动物河蚌的结构示意图,请认真观察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⑴河蚌的运动器官是什么?推测河蚌做什么运动?

⑵河蚌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推测河蚌的食物主要是什么?

⑶河蚌的呼吸器官是什么?

⑷河蚌外套膜的作用是什么?

⑸死去的河蚌,贝壳能张开吗?为什么?

5.下图是蝗虫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问题。

(1)填写图中结构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

(2) A是蝗虫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中心;B是蝗虫的_____________中心;在C处有许多重要的内脏,可完成多种生理活动。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6.在什么环境中采不到河蚌()

A.江河的水底 B.海洋的水 C.池沼的水底 D.湖泊的水底

7.下列动物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 河蚌、蚯蚓、蜗牛

B. 田螺、河蚌、乌贼

C. 乌贼、水螅、蛔虫

D. 河蚌、蚯蚓、田螺

8.下列关于蜗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蜗牛生活于水中营底栖生活 B.蜗牛对农业生产有害处

C. 蜗牛的腹足肌肉发达 D.蜗牛的身体表面有一个贝壳

9.珍珠形成的原因是()

A. 外套膜自然分泌珍珠质而形成

B.外套膜包被异物而形成

C.外套膜受到砂粒等异物刺激,分泌珍珠质,把异物包被起来而形成

D.贝壳受到砂粒等异物刺激,分泌珍珠质,把异物包被起来而形成;

10.下列各种动物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11.软体动物身体外大都有一个坚硬的贝壳保护,下列关于贝壳的说法正确的是()A.贝壳的主要作用是运动和保护作用

B.贝壳的分泌物形成外套膜,外套膜同样具有保护作用。

C.贝壳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D.贝壳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因此,贝壳是由活细胞构成的生物组织。

12.下列关于节肢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类群,已知命名的有120多万种。

B.节肢动物就是昆虫,包括有翅和无翅的类群

C.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

D.节肢动物具有蜕皮现象,每蜕一次皮身体就能长大一圈

13.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B.体表有外骨骼

C.头部有触角、口器、单眼、复眼等取食和感觉器官D.都有三对足

14.很多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去外骨骼的现象,这是因为(

A B

C D.坚韧的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的生长而生长15.中药中的蝉蜕是(

A.蝉的僵死幼虫 B C.蝉的蛹壳 D.蝉的幼虫壳16.下列关于昆虫的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分头、胸、腹3 B.头部有触角1对、复眼1对、口器1个

C.胸部有足3对,一般有翅2 D.腹部有11个体节,每节各有1对气门

17.蝗虫能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①用气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A.①②③④ B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等级: 日期:

第四节鱼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1. 将下列代表动物属于腔肠动物的是()属于扁形动物的是()属于线形动物的是()属于环节动物的是()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A.蚯蚓、沙蚕B.蛔虫、饶虫C.水螅、海蜇D.涡虫、血吸虫 E.蝗虫、基围虾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

2.这些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特点,那就是它们的体内没有组成的属于动物;像鱼类等动物体内有组成的属于动物。

3. 我国的四大家鱼是、、、。

三、精讲点拨,精练提升

4. 请仔细观察演示实验,填写以下内容:

(1)鱼在水里时,它的嘴是怎么活动的,带墨水的水从_________进,又从___________出来。

(2)剪下鱼鳃,观察鳃的形态结构特点:鳃的结构包括、和。

鳃丝呈__________色,而且________(填“多”或“少”)而________(填“粗”或“细”)

小组思考讨论:

(3)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鳃丝呈红色的原因是:

鳃丝细而多的原因是:

(4)与鱼进入鳃的水比较,流出的水中溶解的气体会减少,气体会增多。5. 鱼适合于在水中生活的结构特点(鱼的主要特征)

(1)体形:_____形——有利于减小;

被覆——有作用

(2)体表

分泌有——减少了。

(3)运动:鱼在水中能通过的摆动和的协调作用进行游泳;

(4)呼吸:能在水中用呼吸。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6. 鱼在水中停止游泳时,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地张开和关闭,其生理意义是()

A.更换体内水分

B.完成呼吸过程

C.排出体内废物

D.摄入水中的食物

7. 下列哪项不是鱼的鳃丝的特点()

A.鳃丝数量很多

B.鳃丝鲜红色,内有毛细血管

C.鳃丝非常细

D.鳃丝排列很密,有利于从水中获取食物

8. 下列属于鱼类的动物是()

A.中华鲟

B.娃娃鱼

C.鲸

D.鳄鱼

9.小明跟着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在很多的死鱼中,他能根据如何判断鱼是否新鲜()A.鳞片是否完整 B.鳃丝的颜色 C. 身体有无伤痕 D. 体表是否湿润

10.在完成观察鱼鳍的实验后,小明同学对鱼鳍有了一下几种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研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可以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

B.尾鳍能控制鱼游泳的方向

C.鱼的运动只能依靠鳍的进行

D.鱼在游泳时,胸鳍、腹鳍和尾鳍的作用不完全一样

11.鲫鱼游泳时,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

A.尾鳍的摆动

B.胸鳍和腹鳍的摆动

C.各种鳍的共同作用

D.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

12.夏天的清晨,在生长较多藻类植物的池塘中经常会出现大量鱼浮头甚至是跳出水面的现象,等太阳出来的后,这种现象又将消失,请你解释这种现象

13.右图是鲫鱼的外部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⑴从图中可以看出鲫鱼的外形有何特点这种体形有何意

义。

⑵在鱼游泳时对转向起重要作用的是[ ] 。

⑶若用解剖剪剪去结构[6],将会暴露出的结构是_________。

该结构的主要作用是。

⑷主要起平衡作用的是图中[ ] 和[ ]

14. 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什么变

化?请根据以下提示设计实验,证明这一点。(提示:BTB是溴

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短时间内使用对鱼无毒害,当BTB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

①选取健康的小鱼两条,放在剩有BTB液的水中。观察BTB液的颜色变化。

②由于BTB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预测颜色变化,在鱼鳃盖后的边缘,水会变成,则说明鱼呼出了。

等级: 日期: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1.提问:鱼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列举有鱼而非鱼的鱼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

(阅读教材P25)

2.青蛙是由蝌蚪发育来的,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__________,有________,用__________呼吸,只能像鱼一样在__________生活。蝌蚪发育成青蛙以后,尾和鳃都__________了,生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可以在陆地生活。所以青蛙属于__________动物。

三、精讲点拨,精炼提升

3.观察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录像或图片,总结从蝌蚪到青蛙的主要变化

4.观察教材P25青蛙的图片,分析青蛙有哪些特点适合水陆两栖生活?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5.青蛙具有冬眠现象,即到秋冬季节,天气转凉,青蛙掘土躲进土层中,不吃不动,此时的呼吸主要靠()

A.肺B.肺和皮肤C.皮肤D.鼻孔

6.蝌蚪的哪一些特点很像鱼()

①生活在水中②体表覆盖鳞片③有尾了,能在水中自由游动④用鳃呼吸⑤有多种鳍来协助运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③④

7.下列关于青蛙的形态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青蛙的体色往往和周围的环境相一致,这样可以逃避天敌的抓捕而得到更好的保护。

B.青蛙的皮肤裸露,外面有黏液,这有助于在水中运动时减少阻力,也有利于皮肤进行气体交换C.青蛙的前肢发达,有利于跳跃前进

D.夏夜蛙声阵阵,能发声的蛙是雄蛙。

8.有关青蛙利用皮肤辅助呼吸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青蛙的肺结构很简单,肺泡数量很少。肺进行的气体交换不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

B.皮肤里面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C.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皮肤能长期保持湿润

D.青蛙只有在水中时才要皮肤辅助呼吸,在陆地上时完全利用肺呼吸。

9.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鸣叫与求偶等行为有关

B.青蛙都能鸣叫

C.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因此称之为两栖动物

D.青蛙等两栖动物既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它们适应能力很强,因此分布范围很广10.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A.乌龟、青蛙、鳄鱼B.大鲵、小鲵、乌龟

C.蝾螈、大鲵、蟾蜍D.蟾蜍、鳄鱼、水獭

11.对蝌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非常像鱼

B.外部形态像鱼,内部结构与鱼类根本不同

C.蝌蚪在成长的过程中,先是没有四肢,到后来分别长出后肢和前肢

D.有很多蝌蚪在发育过程中会夭折

12.每年的春、夏季随着气温的回升,各类农田害虫大量繁殖,农田中的青蛙繁殖也加快,青蛙的增多有什么意义?农贸市场中青蛙的买卖屡禁不止,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有效地禁止买卖青蛙?

等级: 日期: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2)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1.提问: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

(阅读教材P27)

2.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宜____________环境的脊椎动物。蜥蜴的头部后出现了__________,因此,它的________可以灵活地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__________和发现__________;蜥蜴的皮肤_________,表面覆盖着角质的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和减少体内____________蒸发的作用。

3.蜥蜴将卵产在__________,受精卵较大,卵内有较多的__________和一定的________。卵外有坚韧的_____________保护,使其能在陆地环境发育成幼蜥蜴,因此,蜥蜴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________________的依赖。

三、精讲点拨,精炼提升

通过对比,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鱼的鳃、青蛙的肺、蜥蜴的肺、青蛙的皮肤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6.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 )

A.昆虫类 B.爬行动物 C.蜘蛛类 D.两栖类

7.下列有关蜥蜴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蜥蜴是体内受精

B.受精卵的孵化由雌蜥蜴完成

C.受精卵的外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

D.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8.与两栖动物相比,爬行动物灵活多了,爬行动物的身体分为()

A.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B.头、躯干、四肢、尾四部分

C.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

D.头、胸、腹、四肢、尾五部分

9.蛇是爬行动物,它的体表覆盖角质细鳞的作用是()

A.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B.可以减少敌害的攻击

C.形成与环境一致的保护色

D.保持恒定的体温

10、蜥蜴呼吸的特点是( )

A.完全用肺呼吸 B.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用体表呼吸 D.用鳃呼吸

11、蜥蜴卵的发育方式是( )。

A.产大型卵,靠雌蜥蜴孵化蜥蜴卵

B.产大型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靠阳光的热量孵化

C.卵很小,产于沙土中,借阳光的热量孵化

D.卵较大,在雌蜥蜴体内孵化成小蜥蜴

12.爬行动物是指( )。

A.能在陆地上爬着行走的动物

B.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可在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的一类脊椎动物C.体表有鳞片或硬壳的动物

D.四肢短小,行动缓慢的动物

等级: 日期:

第六节鸟类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1. 图中的鸟类你认识哪些?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

2. 观察教材30页和课件中的图片,比较图中鸟类形态结构的异同点,完成表格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知道,鸟喙的特征与鸟的是相适应的,鸟足的特征与是相适应的。

三、精讲点拨,精炼提升:

3. 阅读教材31—32页合作探究,探究鸟类适用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归纳完成下列内容:

①外部形态:体形呈________形;

体表备有;前肢特化为_________,呈________形;

②内部结构:骨________,长骨__________;胸肌___________。

视觉,用取食,其内;直肠_______;

用_______呼吸,用________辅助呼吸。

③生理特征:食量________,消化能力________。

特殊的__________呼吸。

体温______而____________。属于动物。

4. 小结鸟类的主要特征。(小组讨论)

第一节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是,如;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是,如。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6. 鸟类的形态特征与其他脊椎动物有明显的不同,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鸟类()

A.体表被覆羽毛

B.指端有爪

C.颈部明显

D.身体呈流线型

7.下列哪项不是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A.前肢变为翼

B.胸肌发达

C.胎生哺乳

D.直肠短

8 燕子最发达的肌肉位于()

A.翅膀

B.躯干

C.胸部

D.腿上

9 下列不是鸟类在全球分布广泛()

A.双重呼吸

B.有喙无齿

C.直肠很短减轻体重

D.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10. 在百鸟园中,通过对一些鸟的观察,小丽同学发现鸟的食量普遍很大,其主要原因( )

A.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B.为繁殖做准备

C.飞行的快

D.为了维持体温

11. 鸟类频繁排粪的原因是()

A.缺乏控制排便的完善结构

B.食量太大,形成的食物残渣多

C.口腔内没有牙齿,食物消化不完全

D.直肠很短,体内不能储存粪便

12. 鸭绒被的主要原料是来自鸭子的()

A.全身的羽毛都行

B.两翼的羽毛最好

C.尾部的羽毛

D.全身细小的羽毛

13. 鸟类和哺乳类都是恒温动物,下列哪项特点与维持体温的恒定没有直接的关系()

A.心脏分成四个腔,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

B.口中无齿,消化系统发达

C.神经系统发达,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

D.体表被毛或羽毛,有保温作用

14. 图示为家鸽的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

(1)图中①所示的结构是,②所示的结构是。

(2)当家鸽在飞行时,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图中数字所示的

结构并在其中进行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方式叫。

这种呼吸方式可以供给家鸽在飞行时提供充足的。

(3)鸟的气体交换发生在图中所示的标号为的结构中。

等级: 日期:

第七节哺乳动物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1.提问:鸟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

(阅读教材P36)

2.除鲸等少数种类的体毛退化外,哺乳动物的体表都有_________,哺乳动物可以维持恒定的

___________,因此,是___________动物。

3.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_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_____________从母体得到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从母体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三、精讲点拨,精炼提升

4.为什么胎生和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5.下图是兔和狼的牙齿分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是兔的牙齿,是狼的牙齿

⑵标出图中数字所示的名称:①,②,③,④,⑤

⑶兔和狼的牙齿分化不完全相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6.鲸是哺乳动物的最重要特征是()

·A.用肺呼吸B.心脏四腔C.体温恒定D.胎生哺乳

7.“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是由于母亲给幼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就像人类的哺乳,你认为美人鱼属于()

A.鱼类 B.爬行动物 C.哺乳动物 D.两栖类

8.下列哪种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奔跑()

A.金丝猴 B.袋鼠 C.鸽子 D.猎豹

9.有一种动物前肢十分短小,后肢特别发达,它生活的环境最有可能是()

A.深林 B.沼泽 C.洞穴 D.草原

10.为了适应陆地干燥的气候,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下列不属于该类结构的是()

A.蚯蚓的刚毛 B.蛇的鳞 C.蝗虫的外骨骼 D.蜥蜴的细鳞

11.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哺乳为幼子成长提供了优越的营养条件

C.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子的死亡率

D.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子率

12.野马等哺乳动物的身体一般分为(

A.头、颈、躯干、四肢、尾 B

C.头、躯干、四肢、尾 D.头、躯干、四肢

13.适于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是()

A.蝙蝠 B C.家鸭 D.蓝鲸

14.非法捕捉野生动物或滥杀濒危动物的行为称为(

A.破坏栖息地 B.偷猎 C.污染 D.圈养

15.除下列哪一项外,都是家兔和食草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A.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B.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C.消化道中有发达的盲肠D.体表被毛

16.恒温动物包括()

A.鸟类和爬行类B.鸟类和哺乳类

C.爬行类和哺乳类D.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

等级: 日期:

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做一个屈肘或伸肘动作。思考:在完成这个动作的过程中,有哪些结构参与了?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阅读教材P42—43)

2.对照家兔的骨骼图,它的前肢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肢

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着在自己的上肢、下肢找一找相应

的骨。

3.右图为关节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八年级生物上册 4.4.4《生物的变异》导学案(新版)济南版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预习反馈 (1)变异的概念:生物与子代之间,以及与之间存在的现象,变异在自然界中是存在的。 (2)可遗传的变异:由于的改变引起的,能够传递给后代。不遗传的变异:由导致,没有的改变,不遗传给后代。使得生物群体更加适应周围的环境。(3)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是,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是。 (4)变异的意义: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各种有利的变异会通过遗传不断地,不利的变异会被。 (5)变异的应用:人们通常利用人工方法对生物进行适当处理,促使生物体内的 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变异个体,从中选择人们需要的变异类型进行培育,获得。 三、新知探究: 探究点一:认识变异 观看大屏幕,快速识记变异的定义。 探究点二:变异的类型及意义 (一)变异的因素 观看大屏幕,总结引起变异的因素:、。根据引起变异的原因,可以把变异分为、。 合作交流: 结合课本107-108页提供的四幅图片分析它们各属于哪种变异,并说明理由。 (二)变异对个体的影响 观看多媒体,解决问题: 1、结合图片分析,生物的变异对个体都是有利的吗?哪种变异对个体有利,哪种不利?

2、从对生物个体角度来看,变异可以分为哪两类? (三)深入探究:变异的意义 根据大屏幕图片分析,结合课本图4.4-15,说出变异的意义。 (三)探究点三: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阅读课本109页结合大屏幕图片的信息,了解人类在农业上利用变异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并分别举例。 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方法: 1、 2、 3、等。 四、当堂训练 1、下列疾病不是遗传病的一组是() A.血友病和白化病 B.色盲和先天愚型 C.呆小症和侏儒症 D.白化病和色盲 2、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往往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 A.两个品种杂交 B.基因变化 C.染色体发生变化 D.环境影响 3、玉米有时会出现白化苗,这种现象属于() A.有利、不遗传的变异 B.不利、不遗传的变异 C.有利、可遗传的变异 D.不利、可遗传的变异 4、一只雌猫一次产了四只小猫,这四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则说明生物体具有 ( ) A.遗传性 B.变异性 C.进化性 D.适应性 5、实验分析题:科学工作者将一种普通(产量不高)的矮杆(抗倒伏能力强)小麦与一种高产的高杆(抗倒伏能力差)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在后代植株中出现了普通、高杆,普通、矮杆,高产、高杆,高产、矮杆4种类型的小麦。选出其中的高产、矮杆植株进行繁殖培育,再经过若干代的选择培育后便得到高产、矮杆的新品种小麦。据此回答:

八年级生物上册4.4《第四节生物的变异》学案济南版

省重点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4.4《第四节生物的变异》学案济 南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生物的变异过程 二、知识回顾: 1.人的性别遗传,科学家们最早将注意力集中在什么的观察上? 3.为什么说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三、导读提纲: (一)阅读课本P87页《变异的类型及意义》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变异? 2、影响生物变现型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4、小组交流:图4.4—13中的变异各属于哪一种变异类型? 5、变异有什么意义,在生产实践上有什么应用? 6、看了图片之后,试着分析高产奶量牛是如何培育出来的?注意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巩固练习 7、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7、看了图片之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析杂交育种的原理。 四、巩固练习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变异的是()A.玉米果穗的颜色上的差异 B.安康羊的后代比其父母矮许多 C.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头部 D.未成熟的小苹果与成熟的大苹果 2、在测定某种数量性状时,所选择的对象至少为() A.2个 B.4个 C.30个 D.15个 3、在生物变异的遗传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环境引起的性状的变异 B.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的变异 C.环境因素的影响 4、用X射线处理过的西红柿幼苗,能够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这样番茄的体 积增大一倍,维生素C的含量也增加了一倍。这种变异能否遗传()A.能 B.不能 5、经过下列处理的种子,哪一种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 A.经过极高,极低温度处理过的西瓜种子 B.小粒玉米在肥地结出的大玉米种子 C.经过γ射线处理过的芹菜种子 D.经过秋水仙素处理过的甜瓜种子 6、下列哪种培育新品种所用的时间最短() A.人工选择繁育培育新品种 B.杂交育种培育新品种 C.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 D.自然选择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及答案79758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预习案 一、预习提纲 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二、预习检测(自学检测) 1.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例如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少数生活在淡水中,例如水螅。 2.水螅的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身体一端附着在水草等杂物上,另一端伸展着细长的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3.水螅体形呈辐射对称,这种对称有利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的各种刺激、捕食和进行防御。 4.水螅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其中内胚层围成的腔叫消化腔;外胚层上的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部位尤其多。 5.生活在清澈溪流的石块下身体背腹扁平,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它们是涡虫(动物),属于扁形动物。 6.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可以伸出口外的咽,吃进去的食物在内消化,然后食物残渣从口排出,因为它无肛门。 7、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除涡虫外还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和绦虫也属于扁形动物。 8、大多数的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靠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 9.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10.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行课案 【合作探究】 1.水螅是怎样捕食的?学习目标: 1.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 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反思与补充:

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二节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教学案浙科版必修

第二节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知识内容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a a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b b 转基因技术 a a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c 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b 课时要求1.结合培育番茄新品种的实例,概述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基本过程。2.结合基因突变的原理,阐明人工诱变育种的概念和过程。3.比较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4.结合烟草新品种的选育过程,说明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及特点。 5.结合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说明多倍体育种的过程及特点。 6.通过转基因技术的过程介绍,说明转基因技术的过程及应用。 你见过像图示那样大的南瓜吗?它可不是普通的南瓜,它是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带入太空培育的新品种。这种南瓜比一般的杂交种品质好,一般重量在300~400斤,是名副其实的“巨人”南瓜。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和过程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育种的知识。 解决学生疑难点 一、杂交育种 1.概念:利用基因重组原理,可以有目的地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培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种。 2.原理:基因重组。

3.处理方法 (1)培育显性纯合子 选取亲本――→杂交F 1――→自交F 2――――――――――――→筛选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 连续自交,直至后代几乎不发生性状分离 (2)培育隐性纯合子 选取亲本――→杂交F 1――→自交F 2→筛选符合要求的个体即可推广 4.优缺点 (1)优点:使位于不同个体上的多个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个个体上,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2)缺点 ①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育种过程缓慢。 ②不能产生新基因、新性状。 有两种纯种的小麦,一个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个为矮秆(d)易感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要培育矮秆抗锈病新品种,方法如下: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感锈病――→a F 1――→b F 2――→c 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新品种。 请据此分析: 1.过程a 、b 、c 的处理方法分别叫什么? 答案 杂交、自交、连续自交和观察筛选。 2.从哪一代开始出现矮秆抗锈病的新品种?其中有多少比例的纯合子? 答案 F 2中开始出现矮秆抗锈病,其中纯合子占13 。 3.上述杂交育种过程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假设每年只繁殖一代)? 分析 第一年:种植亲代,杂交,收获F 1种子; 第二年:种植F 1,自交,收获F 2种子; 第三年:种植F 2,获得表现型符合要求的小麦(矮抗),同时矮抗自交,收获F 3种子,分单株保存; 第四年:分别种植符合要求的F 3,观察是否发生性状分离,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为合乎要求的新品种。 答案 4年。 4.培育细菌新品种时,能否用杂交育种的方法? 答案 不能,杂交育种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如植物和动物。细菌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5.是不是所有的杂交育种过程都必须从F 2开始筛选?是不是也都需要连续自交提高纯合度?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2章 第2节 生物的变异学案(新版)苏科版

第2节生物的变异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初步了解转基因技术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对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相关知识的分析讨论,培养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生物的变异的意义讨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 (2)通过对生物科学技术的关注,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习重点】 生物变异类型及意义;转基因技术在生产上的运用 【学习难点】 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能遗传的变异;分析不同变异产生的原因 【知识梳理】 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就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在生物界是存在的。 2. 的变异:是由变化引起的,能够遗传。 变异的类型 的变异:是由变化引起的,不能够遗传。 3.变异的意义

(1)变异对生物个体生存的意义主要是:在繁衍过程中,不断产生有利变异,以不断变化的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2)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主要是:遗传的变异不断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基础,没有生物的变异,就没有生物的。 (3)变异在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生物的变异,培育出品质优良的。 4.转基因技术是通过改变物质,产生变异的生物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变异是普遍现象 B.生物的变异有的能遗传,有的不能遗传 C.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D.生物的变异是进化的基础 2.下列变异现象中,属于不遗传变异的是() A. 彩色的棉花 B.超级鼠 C. 转基因大豆 D.健美运动员肌肉发达 3.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动物是() A. 超级鼠 B. 克隆羊 C. 试管婴儿 D. 克隆猪 4. 下列各项生物技术中,与转基因技术无关的是() A. 遗传工程 B. 基因工程 C.杂交育种 D. 细胞工程 5.下列属于不遗传的变异的是()

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导学案

C.尾鳍的摆动 D.所有鱼鳍的协调运动 4.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150多万种,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 A.脊索 B.脊柱 C.脊椎 D.脊髓 5.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水从口进入再从鳃孔排出,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 A.呼吸 B.排泄体内代谢废物 C.呼吸和取食 D.游泳时产生动力 6.养鱼的鱼缸如果不经常换水,鱼会出现"浮头"现象,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A.水中缺少食物 B.水中微生物过多 C.水中缺氧 D.水质容易变坏 7.观察鲫鱼外型图,并回答问题: 1)请你填写鱼鳍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2)主要为游泳提供动力的是_______、控制鱼前进方 向的是_________、保持鱼体平衡的是___________。 (填标号) 8.连线题: 虾腔肠动物 乌贼甲壳动物 海蜇鱼类 章鱼软体动物 鲤鱼爬行动物 海马哺乳动物 鲸鱼 乌龟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综合评价优良及差优良及差优良及差优良及差 备课人:钟锦章备课组长:钟锦章教研组长:贾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导学案

备课人:钟锦章备课组长:钟锦章教研组长:贾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导学案

2.生活在海洋中的灰鲸以胎生的方式生育小灰鲸,用乳汁哺育小灰鲸,灰鲸属于() A.变温动物 B.特殊的鱼 C.陆生动物 D.哺乳动物 3.下列动物中,体温均不恒定的一组是() ①南极磷虾②野骆驼③褐马鸡④墨斑蛙⑤华南虎 ⑥孔雀雉鸟⑦壁虎⑧长臂猿⑨扬子鳄⑩蝾螈 A.①③⑥⑧ B.②⑦⑩④ C.③⑤⑦⑨ D.①④⑦⑨⑩ 4.在马牛羊的口腔里找不到下列哪种结构() A.犬齿 B.舌头 C.臼齿 D.门齿 5.据报道,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 B.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 C.食物不足 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6.兔能迅速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反应,主要原因是() A.具有发达的大脑、神经及四肢 B.视觉敏感 C.具有较大的耳朵 D.嗅觉灵敏 7.蝙蝠与家鸽都适于飞行,但蝙蝠是哺乳类而不是鸟类,它特有的特征是() A.双重呼吸 B.体温恒定 C.心脏四腔 D.胎生哺乳 8.下面是兔和狼的牙齿分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填写图中各标号的名称:①; ②;③。 (2)图表示的是肉食性动物的牙齿。简要 说明你判断的依据。 (3)_____是兔的牙齿,_____是狼的牙齿. 人类的牙齿有几种齿型?。 (4)兔和狼的牙齿分化不完全相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综合评价优良及差优良及差优良及差优良及差 备课人:钟锦章备课组长:钟锦章教研组长:贾磊 A B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四节生物的变异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及时 间 安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分钟【多媒体展示】有显著遗传特征的父子 的照片:瞧这父子俩 1.房祖名长得像成龙这在生物学上叫 什么? 2.房祖名和成龙长得一模一样吗?这 种现象又叫做什么呢? 遗传物质从亲代传给代,子所以亲子间 有相似性,即有遗传现象产生。那变异 又是如何发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 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第四节生物的 变异] 回顾旧知思考回答:这种子 女和父母之间长得像的现象 在我们生物学上称为遗传 学生通过观察回答: 显而易见他们长的不完全 一样,这种现象应该叫变 异。 通过为学生 创设问题情 境,利用学 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 学习情趣及 探究心里。 而明星恰恰 是学生比较 感兴趣的, 贴合学生的 “胃口”。 引出课题导入目标2分钟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本节 课的重难点,即将要达成的 目标。 通过展示学 习目标使学 生明确学习 的方向和将 要达到的目 标。做到有 的放矢。 引导探究我们首先来探究第一个主题:通过老师的

层层推进14分钟 探究主题一:变异的概念(一)变异的概念 【“导、疑、思”问题导学】在我们周 围,可以看到很多变异现象。那么请你 能举出几个身边的变异例子吗? 下面请同学们分析以下四幅图片,能否 整合出变异的概念 【“导、疑、思”问题导学】想一想, 你与你的父母之间有哪些性状的变异? 学生勇于展示身边变异 现象的实例 观看老师展示的变异图片, 认同生物变异的普遍性。 一对绿鹦鹉的四个子女 同一棵树上的五片叶子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 片叶子 变异存在于一家三代之中 问题引领, 从身边的实 例入手,引 导学生进入 了一个五彩 缤纷的变异 世界! 通过一组图 片的展示, 加深对变异 概念的认 识,认同生 物变异的普 遍性。[来源:学。科。网] 通过小组间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5《生物的变异》导学案(1)

《生物的变异》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 的。 2.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 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 原因。 3.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 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 高处理调查数据的分析数据的能力,以 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 论的成就感。 学习重点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 变异” 学习难点 变异的原因。 学法指导1.测量工具不能直接用支尺,否则误差太大。 2.引导学生分析,花生果实的大、小是两个不同的品种,存在着变异,引起变 异的原因多种多样,让学生明白生物变异的原因普遍存在。生物的如何性状都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从讨论中可以启发学生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环境改变引起的,有的 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仅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4.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测试方法、测量数据的交流,可以使各小组的实验设计 和结果更加完善。 知识 准备 学生知道生物的遗传、变异,相对性状的概念。 情境导入 放眼生物世界,不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变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 学习流程预习 检测 1.人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生男生女的几率是多少? 2.什么叫变异? 自主 学习 1.不同种生物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 的__________。 2.引起变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 定于____________,其次与_____________有关系。 3.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__________。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设计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第2课《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材分析: 生物的变异与生物的遗传都是生物体繁殖的重要规律,遗传使物种延续,变异使物种后代出现差别。进行这方面的学习,变异比遗传稍难理解。所以在教学的建构模式上,引导学生从认识人类开始,逐步向认识其他动植物,从而使学生了变异及变异的种类。 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学会细致观察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2)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2、技能目标: (1)学会调查及进行统计。(2)学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3、情感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2)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知道变异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教学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变异玉米实物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给学生提出问题: 1.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能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但是有的为什么就很难被认出来呢?(容易认出来的是因为与父母长得像,难被认出的是因为与父母长得不像) 2.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说说差别。 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不同的地方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揭示课题) (设计目的: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产生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调查探究,初识变异

1.游戏“找不同” (1)找一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录下来。 (2)小组合作学习 (3)小组进行汇报 2、汇报在课前调查的“自己与父母特征的异同”。 3、通过游戏“找不同”和课前调查“自己与父母的异同”,你发现了什么? (每人都和自己的父母有很多不同的特征,即使是双胞胎也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4.班级同学差异大调查 (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头发是否能卷”等。 (2)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调查。 (3)统计各组数据,汇总出全班的数据 5、小结: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种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6、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存在吗? 7、引导学生进行假设。(学生之间进行着不同见解的交流) 8、了解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 (1)课件出示金鱼、康乃馨、玉米图片,并请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几种玉米,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 (2)小组讨论回答。(原来动植物之间也存在着变异现象,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设计目的:观察、调查、统计、假设等都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会提出假设或猜想,会搜集有关的信息或证据,会进行判断、推理,并且能与他人共同合作探究什么是变异现象。) 三、继续探究,拓展变异 课外知识补充: 1、交流有关变异现象的谚语。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等。(说明人们早已发现了生活中存在着变异现象) 2、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 3、了解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让学生体会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利用。 4、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全册)

八上生物导学案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年级:八年级班级:姓名: 预习案 一、预习提纲 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二、预习检测(自学检测) 1. 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其中大多数生活在 中,例如、、、等;少数生活在中,例如。 2. 水螅的生活在水中,身体一端附着在水草等杂物上,另一端伸展着细长的,用于和。 3. 水螅体形呈对称,这种对称有利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的各 种刺激、捕食和进行。 4. 水螅身体由和两层细胞构成;其中内胚层围 成的腔叫;外胚层上的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部位尤其多。学习目标: 1. 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 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 举例说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 1.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 生活在清澈溪流的石块下身体背腹,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 学习难点: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它们是(动物),属于动物。 扁形动物的主6.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可以伸出口外的,吃进去 要特征。 的食物在内消化,然后食物残渣从排出,因为它 无。 反思与补充:7、涡虫的身体呈对称,也称对称。除涡虫外还 有、和也属于扁形动物。 8、大多数的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器官,靠在人和 动物体内,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 9.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对称;体表有细胞, 有无。 10.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对称;背腹, 有无。 行课案 【合作探究】 1.水螅是怎样捕食的? 2.水螅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

3.如果一条小溪流原来可以采集到水螅,现在却采不到,最可能的 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要保护腔肠动物? 5. 涡虫是怎样捕食的? 6.有些人喜欢吃生鱼片,将鱼不煮熟就吃,这样不安全,为什么? 7. 消灭血吸虫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8. 大多数扁形动物属于寄生虫,对人和动物都有危害,为什么人类仍 然不要轻易使它灭绝? 检测案 1. 把符合下列动物类群特征的选项填在括号内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A. 没有肛门; B. 有刺细胞; C. 身体扁平; D.部分种类没 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E. 身体呈辐射对称 2. 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 ()。 A .刺细胞B.触手的缠结 C .发达的肌肉 D .口的吞噬 3. 水螅在营养条件好时,进行()生殖。 A.有性B.分裂 C .出芽D.孢子 4. 在水螅周围放些水蚤 , 活水蚤进入水螅体内的方式 ( ) 。 A. 水蚤游到水螅口中 B.水蚤被吞入水螅口中 C.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 游入口中 D.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 送入口中 5. 涡虫排出食物残渣是通过()。 A.肛门B.口C.胞肛 D.细胞膜 6. 水螅的体壁是由 ________和 ________两层细胞构成的。由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 ________它与 ________相通。 7. 涡虫背腹,体形像一片柳叶。身体前端呈各有一个耳状突起, 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的, 明暗。______形 ,两侧可以辨别光线的

八年级生物上册 5.4.2《细菌》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细菌 学习目标: 1、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密切相关 2、描述细菌的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 3、运用比较的方法,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 阅读课本“细菌的发现”,完成1、2、3题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发现了细菌。 2、法国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鹅颈瓶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是由造成的,细菌不是,而是由产生的。 3、巴斯德还发现了、,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以及的方法,后人称他为“”。 学习任务二:描述细菌的形态 1、结合课件,对照课本彩图,认识不同形态的细菌,并且描述出细菌有哪些不同的形态。(1)、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或才能观察到。(2)、细菌有、、等不同形态。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是生活的。所以说细菌都是的。(单细胞或多细胞) 学习任务三:细菌的结构 1、观察课本p73“观察与思考”中的“细菌结构示意图”,并思考教材中出现的讨论题。 (1)上图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①② ③④ ⑤⑥ 2、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哪些不同(回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填写有或无) 拓展反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吗?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呢?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学习任务四:描述细菌的生殖方式 1、自学课本p74,结合插图,描述细菌的生殖特点。 2、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细胞壁,形成, ________是细菌的休眠体。 拓展反思: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广泛有关? 二、系统总结 1、知识总结:(一)、细菌的发现和发生 (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细菌的形态: 2.细菌的结构: 3.细菌的营养: (三)、细菌的生殖: 2、其他收获:

八年级生物下册 22.5 生物的变异学案(新版)苏教版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学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选育抗倒伏、抗锈病小麦等方面的应用。 【重、难点】 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正确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3.举例说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难点:1.能够说出引起两种变异(遗传变异与不遗传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自主探究】(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自学指导:利用5分钟,阅读课本P53—56页,勾画出重点内容、标注疑难点,并理解记忆。(二)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内容。 1.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是自然界存在的现象。 2.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变异,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于生物的生存,有的变异于生物的生存。 3.地球上的环境复杂多变,如果没有生物的,就没有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就不可能产生新的。 【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表达交流与合作共赢的能力) 1.调查人体性状的变异。讨论: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3. 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说出变异在生产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 【跟踪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月季花的红色与白色 B.父亲高,儿子矮 C.母亲正常,儿子色盲 D.水肥条件不同导致水稻长势不同 2.下列不属于生物变异的是() A.玉米果穗的颜色上的差异B.安康羊的后代比其父母矮许多 C.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头部D.未成熟的小苹果与成熟的大苹果 3.下列属可遗传变异的是() A .小红暑假经常游泳,皮肤被晒黑 B. 动物园中的大熊猫比自然界环境中的大熊猫胖 C. 将南方的橘子种到北方,结出的是枳 D. 小云的父母有酒窝,而小云无酒窝 【知识梳理盘点收获】(我努力、我成功!) 1.生物界普遍存在着的现象。根据变异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变异 和变异。根据变异对生物的影响,可分为变异和变异。 2.可遗传变异是由于发生改变而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是生物体在不同 的影响下产生的变异。 3.常用的诱变育种的方法是,采用因素或因素诱导动、植物的遗传物质发生较多变异。 【我的疑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的变异学案

生物的变异学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初步 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 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

教学器材:(1)许多大小两种花生的果实 (2)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 (3)准备几种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图片资料 教学设计图示: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与意图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一、探究活动:测量和获取实验数据 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变异的原因和类型 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这是说的变异现象。 学生举例,踊跃发言。 讨论使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两人合作完成测量工作,并做好记录学生整理数据、画出曲线图,找出最大值、最小值,计算平均数。 学生思考,分析原因

大小不同的花生应该是基因不同导致的 大花生(小花生)中有大有小,可能是环境引起的。 看书上第44页的图片中国有句谚语一母生九子,十个样”你从这句话中能悟出什么?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你还知道哪些变异现象? 我们前面学过的各种相对性状,其实也是通过变异产生的。下面我们对一种性状的变异进行深入地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测量,应尽量减少误差。 与学生一起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为什么都是花生却有大有小? 大花生中有的个大有的个小,是什么原因?小花生也一样。得出结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引导学生分析性状是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差异可以由基因不同引起,也可以由环境不同引起。 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变异的原因和类型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第2章 第5节 生物的变异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学案(1) 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4.初步体验探究生物的一种变异,提高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获得的数据说明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看你桌上的花生,你能否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 2.变异是指。 ●探究新知 一、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自主学习1] 1.在“想一想,议一议”中的金鱼和金鲫鱼的外形和体色在生物学上叫,它是由控制的,变化的原因就是因为。 2.观看课本43页图片,你还能举出其他生物性状变异的例子吗? 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探究活动1]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和阅读教材44、45页相关内容,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完成实验并思考45页的4个讨论题。 提出问题: 我们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作出假设: 我们小组作出的假设是。 制定并实施计划: 1.利用三角板、直尺或圆规,测量花生果实的长轴长度,以毫米计,四舍五入。 大花生的平均值为:小花生的平均值为: 绘制图解:

得出结论: 结论是 。 讨论与交流: [自主学习2] 1.变异的类型有和。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是 。 三、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自主学习3] 1.教材图7-20选择繁育高产奶牛示意图,是经过选择繁育,选出高产奶牛,这种育种称为人工选择育种。 2.教材图7-21中,表述小麦的性状有和,它是通过方式,将控制这两种优良性状的基因结合在一起,这称为杂交育种。 3.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太空中的射线会引起普通甜椒种子的发生改变,这种方法称为诱变育种。 [归纳总结1] A.鸡和鸭的羽毛颜色不同B.父母双眼皮,后代单眼皮 C.家蚕的幼虫和成虫有明显差异D.青蛙的体色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2.下列生物的变异性状,不遗传的是() A.杂种小麦生产的高产抗倒伏性状B.“南橘北枳”的口味色泽性状

《动物的行为》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第一节导学案

湘波中学 八 年级 生物 科导学案 课题:动物的行为 课型 预习、展示 备课日期: 20131008 班级: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产生躯体运动。 3、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观点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学习重点】: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产生躯体运动。 【学习时间】: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课 一、新课导入: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 和 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 。 二、预习自学 阅读课文36~39页,在课本上双色笔标记,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哺乳动物的骨骼标本,如家兔的前肢由 、 、 和 、 以及 、 等组成;后肢由 、 、 和 、 、 等组成。 2、右图是人体的关节模式图,请填出其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1是 ;2是 ;3是 ; 4是 ;5是 。 3.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 、 和 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 等方式相连形成 ,附在骨骼上的肌肉 称为 。 4、骨的运动要靠 的牵拉。骨骼肌受 传来的刺激产生 时,就会牵动 绕 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骨骼肌只能 而不能推,所以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 相互配合活动的。 5、运动并不是仅靠 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 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 、 、 等系统的配合。 6、哺乳动物主要靠 支撑身体, 在 的牵拉下围绕着 运动,从而使躯体能够完成各种动作,具有很强的 能力。有利于动物 、 、 和 ,以适应 的环境。 三、整合拓展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展示课 一、复习检测(每空1分,总计6分) 二、分组展示(两个小组合展一小题) 三、反馈练习(每题1分,总计12分)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 )组成。 A.骨和肌肉 B.骨骼和肌肉 C.关节和肌肉 D.骨和关节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的内容。本节课是生物遗传的延续篇,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决定了生物的遗传,而遗传物质的可变性又使生物可以发生变异,而且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生物性状的的改变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 特别提出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和遗传与变异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为以后生物的进化的学习打下基础。 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生物 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 1.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教学难点】 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学生准备: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 教师准备:1.许多大小两种花生的果实;

2.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 3.准备几种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图片资料。 一情境导入 教师:中国有句谚语“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你从这句话中能悟出什么? 学生:这说的是变异现象。 教师: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生物变异的知识。(板书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二新知探究 (一)探究活动:测量和获取实验数据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变异现象? 学生:比如金鱼有许多种,菊花有许多颜色和形态,狗有很多品种。 教师:说得很好。不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变异。 教师:我们前面学过的各种相对性状,其实也是通过变异产生的。下面我们对一种性状的变异进行深入地探究。(板书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大小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测量,应尽量减少误差。与学生一起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教师:按照课前分好的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份大花生,一份小花生,请你选择适当的工具,来测量每个花生的长度。注意怎样测才能使误差降到最小?同时作好记录。 学生:讨论使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两人合作完成测量工作,并做好记录。 教师:把你数据进行整理,画出曲线图,找出最大值、最小值并计算出平均数。 教师: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看着差不多的花生却有大有小。 教师:是的,这下你就认识到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板书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 引导学生分析性状是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差异可以由基因不同引起,也可以由环境不同引起。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变异的原因和类型.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有关。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变异。 教师:为什么都是花生却有大有小?大花生中有的个大有的个小,是什么原因?小花生也一样有长有短,为什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生物的变异现象导学案苏教版

《2.生物的变异现象》导学案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情感态度: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变异现象 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做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 五、学习流程 预习教材第17至19页内容后,完成下列问题。 1、通过学习知道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地保持着一些 ()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2、()与()之间一般都()地存在着一些()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即()和()。 4()和()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班级:姓名: 各位同学,请根据预习内容,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系统思考后认真完成下面的问题,并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经过合作探究后准备多元展示。 问题一:同学们,通过对课本17到19页知识的了解,来回答下面问题! 1、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眼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2、“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说的是遗传现象。() 3、生物的变异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4、孪生兄弟间完全相同,不存在变异。() 5、全班同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长相特征,这是由于各个家族的遗传基因造成的,也是人种变异的结果。 () 问题二: 1、()与()之间一般都()地存在着一些()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2、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即()和()。 3、()和()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问题三: 1、什么叫变异? 2、什么叫可遗传变异? 3、什么叫不可遗传变异?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

(八年级生物教案)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一、学情目标 1、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重点: 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 3、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二、自主学习(要求:独立完成) 1、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有什么应用? 2、食物腐败的原因、防止食物腐败的主要原理以及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

3、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先小组合作10分钟,再交流展示) 1)酒曲在制酒中的作用是什么?糯米在制酒过程起什么作用? (2)制作过程中,为什么要将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 (3)制作过程中,为什么要尽量少打开容器? (4)在糯米中间挖个凹坑的目的是什么? (5)怎么样判断甜酒制作成功? (6)在发酵现象的实验中,为什么气球会膨胀? 四、当堂巩固 1、豆腐乳”是我国着名的传统发酵食品之一。下列与发酵技术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是关键条件之一 B、发酵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C、发酵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D、蒸煮豆腐后马上加入菌种 2、制作酸奶和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A、酵母菌B醋酸菌C、乳酸菌D、霉菌 3、利用下列哪种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可以蒸馒头和酿制啤酒()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霉菌 D、大肠杆菌 4、下列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采用发酵技术的是() A、啤酒生产 B、面包加工 C、酸奶生产 D、鲜橙汁生产 5、做泡菜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A、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B、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的发酵 C、有利于醋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 D、造成缺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 6、在观察发酵现象的小实验中,是挤瘪的小气球胀大的气体是() A、水蒸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11、袋装肉肠所采取的主要保存方法的是() A、脱水法 B、真空包装法 C、罐藏法 D、渗透保存法 12、下列不属于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的是() A、风干B盐渍C、烟熏D、添加防腐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