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豫西窑洞民居的现状和保护策略研究

豫西窑洞民居的现状和保护策略研究

豫西窑洞民居的现状和保护策略研究

作者:杜琳琳刘刚田翟莹莹周力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年第07期

摘要:豫西窑洞作为中国窑洞民居的分支之一,蕴含着历史悠久的窑洞文化。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豫西窑洞民居正逐渐消失。总结豫西窑洞的分布及类型特点,通过对豫西地区窑洞的现场调研,分析豫西窑洞逐渐衰落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窑洞民居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策略。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发扬豫西窑洞村落的地域文化和人文价值,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合理的改造与开发,使豫西窑洞民居重新焕发光彩。

关键词:窑洞民居;豫西窑洞;乡村振兴

一、豫西窑洞的类型与分布

窑洞民居因受人文风俗、地貌形态、自然环境等影响,其建筑布局与构造形态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般可概括为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窑洞等三个主要类别,如表1所示。

(一)靠崖式窑洞

豫西靠崖式窑洞是人们直接在崖坡立面平行向内挖掘,这种建造形式不仅大大减少了土方量,造价低廉,又能取得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艺术效果。靠崖式窑洞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出现在坡地、土塬边缘处,称靠山式窑洞。另一种出现在沟壑的两侧,称沿沟式窑洞。靠崖式窑洞建造位置是等高线决定的,所以排列的形式多为曲线和折线。靠崖式窑洞的正面视野必须是开阔的,便于采光。每家每户在建造窑洞时会考虑到坡度面积和山崖高度,形成阶梯式,台阶层层退让,既不会影响底层窑洞负荷,也不会遮挡视线。

(二)下沉式窑洞

下沉式窑洞历史悠久,源于原始社会的穴居文化。它是我国传统住宅建筑中的稀有种类,是窑洞民居的一种重要类型。下沉式窑洞分布在豫、甘、陕、晋四省,在各个地区也有不一样的称谓,在河南又称“地坑院”或“天井院”。豫西地区的下沉式窑洞以河南巩义、洛阳、三门峡尤为典型,它是通过在平地上向下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院落,然后在四面墙壁上挖出一个窑洞,或者在台地中央挖天井院来建造的。深度一般在6—10米,宽度在3.5—5米,一般的窑院可打7—15孔窑。地坑院房屋布局也是有讲究的,正房是长辈居住,在正北面;门房在南面,东西各有数间厢房,供晚辈居住;其余房间则用于饲养牲口、存放谷物、放置农具等。

下沉式窑院更有“北方地下四合院”的称谓,利用黄土构造特征挖掘下沉式窑洞,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人在地面上基本上看不到建筑的形迹。下沉式窑洞能成为豫西传统民居的佼佼者,在于其自身具备造价低廉、使用寿命长、节省建筑材料、节约能源、防污染、防火等优势,从现代绿色生态建筑角度来看,下沉式窑洞真正算得上“原生态建筑”。

(三)独立式窑洞

这类窑洞在黄土地区分布广泛,主要出现在陕北、豫西、晋中南、宁夏、陇东地区。独立式窑洞不同于其他两种类型,它不受地形的限制,无需依山靠崖,能够自身独立。它也保持着传统窑洞民居独特的拱形屋顶、拱券式门窗,是传统窑洞中最高级的一种,也是建筑造价最高的一种。窑居者是利用土、砖或者石头搭建拱券的结构,顶层覆土,这样的建造方式既能节省木材,又能使得室内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其实质和现代生态建筑中的覆土建筑一样。豫西独立式窑洞的窑脸使用传统木材,其余建筑结构部分所用的材料仍然由土坯、砖石砌筑而成,装饰虽不华丽,但是整体造型十分考究,给人一种十分精致的感觉。

二、豫西窑洞的现存问题

(一)采光不足

豫西地區人口众多,历史上战乱较多,百姓为了防御战乱,所以窑洞门窗比较小,并都砖砌窑脸。豫西窑洞之所以被现代居民放弃,是因为与现代住宅相比,传统窑洞有通风不畅、阴暗、潮湿等缺点。豫西窑洞的进深一般在洛阳地区是4—8米,而巩义地区是6—12米,室内采光和通风只能依靠窑门和窑窗。有些窑院开窗面积小且数量少,且豫西窑洞平面布局很少有专门作为客厅的窑洞,往往是卧室和客厅用矮墙做隔断,虽然前厅采光效果稍好,但是后面卧房在白天仍漆黑一片,只能利用灯具照明。在室内昏暗的环境下,居住者就无法完成一些对照明要求比较高的活动,如阅读书籍、缝补衣物、做作业等。阳光的照射不足,还会使得窑洞内部墙顶出现抹灰脱落和发霉的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居民正常的生活,导致窑洞成为“绿色环

保,冬暖夏凉”与“通风不畅,阴暗潮湿”的矛盾共同体。因此,窑洞的采光将是窑洞改良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布局混乱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不用再顾虑温饱问题,希望能有一个更卫生、更舒适、更方便的居住环境,传统窑洞民居的室内布局早已不能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多数的窑洞民居还保持着“一个空间,多种功能”的使用现状,会客、休息、厨房、就餐同在一个空间内,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混淆在一起,居住者失去了隐私空间。厕所一般布置在院角,距离卧室比较远,给窑居者造成了很大的不便。现代年轻人比较注重自己的隐私,豫西窑洞民居的平面布局不符合大多数青年人的心理预期。与之相比,现代民居形式更受他们的青睐。

(三)窑居者价值观变化

交通发达,经济发展迅速,乡村产业结构单一,新媒体信息涌入,这些外在因素都导致村落在很多方面发生巨变,很多人把窑洞视为贫穷落后的象征,年轻人纷纷向往城市的生活。城市就业渠道多,收入高,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时间久了就干脆选择在城市安家。城镇化的加速使得村落的“空心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村落里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偏多,只有少数老年人会选择在熟悉的窑洞内居住,而那些被弃置的窑洞会因为年久失修逐渐倒塌损坏。大多数村民都新建起“千篇一律”的新式房屋,破坏了传统村落的景观风貌。传统的窑洞民居开始趋于衰落,随之消亡的还有窑洞村落特色的地域文化和人文价值。

三、传统窑洞民居可持续更新策略

——以莫沟村为例

莫沟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西虢镇,处于太行山区最南端,属于黄土丘陵区,土层比较深厚。以前莫沟村生活水平不高,村民们根据当地的地形地势,寻找合适的位置打造窑洞进行居住。经济水平提高后,村民们大多都搬离了窑洞,但是莫沟村里的窑洞大多都保留着原来的面貌。2015年,莫沟村开始进行乡村改造,保护村落的生态和植被,修复传统窑洞,把莫沟打造成一个集餐饮、民宿、游乐设施于一体,生态环境优美且蕴含丰富窑洞文化的乡村旅游区。如今,经过改造设计后的莫沟村已经重新焕发光彩。

(一)完善窑洞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传统窑洞民居仅在前面开窗,单面采光。河南在历史上战乱较多,为了起到防御作用,豫西窑洞多数都是砖砌窑脸,并且门窗很小,一孔窑洞往往只开一门或者采用一门三窗的形式,和其他地区的窑洞相比,采光和通风条件较差。根据豫西窑洞面临的采光不足、通风不好、比较潮湿的实际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良。

1.增大窑脸采光及通风面积

一般25—30平方米的老式窑洞,窗户只有1—1.5平方米。窑洞的改造需在建筑的外立面使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门联窗,打通客厅的整体上空,使得白天的自然光线可以通过开阔的玻璃门窗进入整个室内,以客厅为中心再将光线传入其他房间,保证室内一天中都有良好的采光。

2.在室内或庭院设置天井

天井空间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理念与中国传统窑洞民居的哲学理念相同,在室内或庭院中设置天井,又与豫西洛阳地区的“天井”窑洞的建造方式相一致。建筑中天井的作用主要是解决集水、通风、采光、消防、防火的问题,建造天井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途径。豫西窑洞进深较长,在天井处设置反光板,通过阳光折射增加室内的采光,可以很好地弥补窑洞建筑自然采光不好的缺陷。

(二)提升民俗文化特性和艺术性

窑洞又被称为乡土建筑,建筑外形多粗犷、朴素,但是含有丰富的建筑艺术特色和民俗文化,豫西窑洞民居中,很注重在建筑的重点部位进行艺术处理和装饰。有的还会在砖石上雕刻精美的寿字纹、十字纹、铜钱纹等多种纹样。在打造独特的豫西地域文化时,不能只在空间里布置现代的家具和装饰,而应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居民居住环境及民俗风情,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装饰物和传统造型的家具,取其精华部分,运用在新窑居的设计中。民间剪纸艺术在豫西地区比较受欢迎,人们通过剪纸这项艺术形式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在新窑居的室内设计中,可以将剪纸艺术的图样等简化提炼出来,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改造出一系列具有剪纸特征的抱枕、灯具、凳子等家居产品。农耕文明更是各个民俗文化的集合体,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传统农具,放置在庭院内、道路旁,可以形成具有地域特点的景观装饰。走进莫沟村,随处可见的就是这些“天然”的景观小品。

(三)改变传统布局,改善居住环境

新窑居的改造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地考虑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以及对私密性和安全性的需求,在空间改造上,突破老窑洞的传统布局形式,不再一室多功能,将其划分为客厅、卧室、厨房、储物间、卫生间、多功能休闲空间、农家养殖体验区等功能空间,以满足每个居民的使用要求。在窑洞顶部打造一个屋顶花园,使其具备休闲赏景等功能,围栏选用传统石砖砌筑,地面因暴露在外面,选用防腐木。窑院内栽种一些树木,不仅具有观赏性,而且不同的树木代表的寓意也不同。窑居者喜爱种植石榴树和梨树,也是因其寓意表达了村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在新窑居的灯光照明设计方面,灯饰要与室内的装修风格协调统一,才不会给人一种杂乱的感觉。照明灯光通常以暖色调为主,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并通过建筑照明、

主光源照明和定向照明三种不同的照明形式,使空间的整体照度值能够满足人们就餐和起居的需求。

四、结语

豫西窑洞民居是典型的生长在大地上的建筑,具有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生态宜居、节约资源的优势,但是目前窑洞也面临着光照不足、窑内渗水、布局混乱、现代人弃窑建房、传统文化流失等困境。在改造传统窑洞民居时,应将重点放在完善窑洞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将传统窑洞民居打造成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的生态型住宅。对于窑洞建筑外形,要尊重原来的形制,弘扬优秀民俗文化,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新奇。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豫西窑洞村落要努力发展乡村旅游,将废弃的窑洞建筑进行修复和改造,吸引年轻人回归创业,打造一个有特色的窑洞度假村,振兴乡村经济,使豫西窑洞民居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党春直.中原民间工艺美术[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2]李永文.河南地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李夏婕.豫西地区地坑院室内自然通风优化设计[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

[4]申璐.传统窑洞民居的衰亡与再生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5]刑博,张琳玉.豫西古老的民居形态:巩义窑洞[M].青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0.

[6]尹丽,员佳乐.乡村旅游背景下的豫西窑洞民居保护与更新:以陕州地坑院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20):109-111.

[7]杨柳,刘加平.黄土高原窑洞民居的传承与再生[J].建筑遗产,2021(2):22-31.

[8]赵晓曦.乡村旅游振兴视角下豫西巩义窑洞民居改造设计研究[J].艺术研究,2021(4):157-159.

[9]赵建平.新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发布实施[J].北京:照明工程学报,2013(1):1-4.

作者简介:

杜琳琳,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刘刚田,博士,河南科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翟莹莹,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周力,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河南窑洞民居

河 南 窑 洞 民 居 姓名:张倩倩学号:200703107 班级:城市规划071班

河南窑洞民居 引言:一提起窑洞最先想到的就是陕西窑洞,其实我国的窑洞民居除了陕西省还分布在甘肃、山西、河南三省。本篇从窑洞居民的形成条件与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并主要阐述河南窑洞民居类型与细部装饰即对窑洞的改造。 一、窑洞居民的形成条件 独具特色的中国窑洞民居民居均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形成与自然条件紧密相关,自然条件包含地质与地貌两个方面。 1、地质条件 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黄土资 源,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秦岭 以北直抵古长城所分布的黄土,发 育情况在世界上最为典型。它地跨 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构 成极为广阔的黄土高原,面积为63 万平方公里。这里是黄土层最发育 的地区,地质均匀,连续延展分布,构成完整统一的地表覆盖层,垂直结构良好。大部分土层厚度在50~300米之间,而河南豫西地区黄土厚度在50~100米左右。 黄土是以石英构成的粉状沙粒为主要成分,另含有一定含量的石灰质(CaO)等多种物质,地质构造质地均匀。黄土颗粒细小,黏度高,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好,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稳定性和适度的可塑性。 2、地貌条件 因黄土具有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强、富含碳酸钙、易塌陷等特点。 在流水作用、重力崩塌作用和风 力吹蚀作用下,形成沟深、坡陡、 沟壑纵横、地面支离破碎的黄土 地貌特征。河南豫西地区的窑洞 居民,就分布在这种复杂地貌的 黄土地区。在开阔的沟壑阶地多 有村镇散居其间,狭窄处陡壁直

立,沟壑纵横可伸延数公里,在沟崖两侧如串珠般的密布着窑洞山村。由于人口不断发展和种种自然、社会等因素,窑洞山村逐步向沟顶及塬上发展。 二、窑洞居民的特点 窑洞居民土生土长,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伴随着传统地上居民从萌芽、成长、成熟、衰退各时期并存,并且与当今的方盒子建筑共存共荣,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自有它独到的优势所支撑,具体表现为窑洞建筑艺术特征。 整个建筑活动是在自然环境中,人工创造出供人们生活、生产的体量空间。而这种体量空间的多种组合所构成的建筑形象,则是建筑艺术的基础。 窑洞不是在地表上用建筑材料人工建造(围合)的有体量的空间,而是在地壳上挖凿出的空间,是区别于一般建筑组成的概念。这在建筑构图理论上有人称为“减法法则”,因此,窑洞建筑则具有其极为特殊的艺术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各点: 1、因为窑洞要依山靠崖,识土挖洞,保持环境,取之自然,融于自然,所以是最符合现代建筑美学原则的建筑类型之一; 2、以建筑构图理论的空间体量分类来讲,是属于多有内部空间体量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适应于减法法则; 3、窑洞民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适应气候、民俗和生活需要,是土生土长的建筑,具有浓郁的风土建筑特色; 4、功能合理,古朴淳厚,表里如一,结构与建筑融于一体,内容与形式统一; 5、妙据沟壑,深潜土原,有自己的分布规律,表现出独特的规划面貌。 三、河南窑洞民居的类型 河南窑洞民居基本分布在郑州以西的黄土丘陵地带,这里黄土沟壑纵横,地形变化复杂,物产丰富,人口稠密。人们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河谷、沟壑两侧的黄土阶地,挖掘窑洞并形成窑洞聚落。这种利用自然,朴实、优美的格调,犹如展现在眼前的山水画,感人至深。人们又根据局部的自然,地质地貌特征以及地方风俗等不同,创造出各种不同形式的、实用性很强的窑洞。从河南窑洞民居的建筑布局与结构形式划分,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即靠崖式、下沉式和砌筑式三种:

河南省三门峡市地坑院旅游发展研究

河南省三门峡市地坑院旅游发展研究 作者:杨柳刘青青 来源:《旅游纵览》2022年第08期 摘要:每一种民居形式都是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升华,每个环节的链条都不可或缺,并具有鲜明的地域或者民族特征。地坑院是一个独特的民居形式,三门峡市地坑院建筑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郁。本文梳理和总结有关河南省三门峡地坑院的研究,根据研究中的关注点,分析三门峡市地坑院景区配套设施、文化内涵表现、文化体验方式、旅游购物等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增加体验项目、规范购物管理等建议,从而打造独具豫西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以期推动三门峡市地坑院旅游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居形式;地坑院;三门峡市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地下穴居方式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窑洞居住方式历史悠久、多种多样且有代表性,现阶段窑洞居民在冀、豫、晋、陕、甘、宁6个省份分布最为广泛。在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质、气候条件、水文及传统的居住文化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下,经过不断发展和演变而形成窑洞。地坑院是窑洞的一种,也称为天井院或下沉窑院,我国地坑院主要分布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陕西的部分地区、甘肃庆阳等。《墨子·辞过篇》曾记载:“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由此可以看出,三门峡地坑院无疑是人类穴居文明时代的延续。 河南省三门峡地坑院集中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北营乡,现存200多个地坑院村庄,共有地坑院1200余座,现存时间最久并且保存最完整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历史。三门峡地坑院从雏形至今,共分为5个发展阶段,分别为仰韶文化时期、汉时期、宋时期、明清时期及1980年后[1]。仰韶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民居都是圆形或方形的地坑式窝棚。2005年,在三门峡发掘出一座结构独特的民居汉墓,墓顶为穹隆形,从地面向下看,墓葬结构就是一个完整的院落,非常像一座现代的“地坑院”。可见,地坑院是传承了古人民居的精华,延续了华夏文明的建筑史。正如三轮正弘《环境设计的思想》所说,住宅显然是文化中最小的单位。陕州地下矿井综合体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居住风格,深深植根于文化之中,被称为“古老的天空村 庄”[2]。 地坑窑院的建造手法十分巧妙,颇具匠心。每一座窑洞都与大地相通,仿佛卧于大地之中,同时具有防震等实用价值功能。从艺术功能方面欣赏,从上面往下面看,整个地坑院是方形的,站在院中间再向上看天空,天似穹窿。地坑院是天地之合的缩影,充分体现出大自然的方圆之美,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实质体现,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的典型见证。

中国历史悠久

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窑洞式住宅是陕北甚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较为普遍的民居形式。分为靠崖窑、地防窑和砖石窑等。靠崖窑是在黄土垂直面上开凿的小窑,常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地坑窑是在土层中挖掘深坑,造成人工崖面再在其上开挖窑洞;砖石窑是在地面上用砖、石或 土坯建造一层或两层的拱券式房屋。黄土高原区气候较干旱,且黄土质地均一,具有胶结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土质疏松易于挖掘,故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挖洞而居,不仅节省建筑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优越性。由于地坑式窑洞难于防御洪水的侵袭,且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放弃了地坑式窑洞的修造,并陆续在地面上营建砖木结构房屋而居。 窑洞是一种特殊的“建筑”,不是用“加法”而是以“减法”即 “减”去自然界的某些东西而形成的可用的空间。流行在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中国西北部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窑洞有崖窑、地窑和箍窑三种: 崖窑:即沿直立土崖横向挖掘的土洞,每洞宽约3~4米,深5~9米,直壁高度约2米余至3米余,窑顶掘成半圆或长圆的筒拱。并列各窑可由窑间隧洞相通。也可窑上加窑,上下窑之间内部可掘出阶道相连。 地窑:是在平地掘出方形或矩形地坑,形成地院,再在地坑各壁横向掘窑,多用在缺少天然崖壁的地段。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 箍窑:不是真正的窑洞,是以砖或土坯在平地仿窑洞形状箍砌的洞形房屋。箍窑可为单层,也可建成为楼。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窑上房”。 (一)窑洞民居的历史与现状 受陕北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陕北民居主要以窑洞民居为主。由于窑洞民居具有冬暖夏凉、节能节地、便于施工操作等特点,为广大陕北居民所接受,并沿用至今。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居住方式经历了原始穴居、人工穴居与半穴居时期,依据中国历史发展时期,窑洞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的发展: 1.距今50万年前,出现了各种供挖掘的石器,可以推断,从那时起古人类就能用石器人工挖掘黄土洞穴了。

地坑院简要介绍

地坑院简要介绍:地坑院(当地人也称“天井院”、“地阴坑”、“地窑”)作为中国 传统民居中生土建筑的独特类型,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和较高的研究价值。以往对地坑院的研究多为介绍性或局限在少数几个实例,如陕县庙上村等。而地坑院实际分布区主要集中的豫西陕县塬上地区,现存数量约为4 200余座。 地坑院现存状态:生”与“灭”是地坑院所处的两种状态:所谓“生”,即地坑院的 生命力,作为一种地域性乡土居住方式,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符合绿色建筑的营造观念;“灭”即是对地坑院民居现存状态的担忧,这种具有对当地环境适应性的民居建筑正处在被废弃、填埋的境地。 地坑院日渐衰落的原因:①经济发展的影响。传统窑居村落的价值在于其建造方式 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当地的材料和技术,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豫西地区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逐步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为农民提供了多种致富途径,砖石、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广泛使用,地上建新房成为村民的首选。 ②村落中心的改变。以往村落中的祠堂、庙宇曾是村民精神寄托之处,而现今大多数已仅存残断的墙垣和坍塌的梁架,甚至遗迹全无,只有通过老人们的讲述来想象昔日的景象。随着村落的扩建,村委的办公室、广播站、图书室,以及村落的小学校等公共建筑大多采用地上建筑的形式,成为窑居村落的新中心。 ③人地矛盾的压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迎来高峰期。人均耕地和宅基地日趋紧张,而地坑院窑居在宅基地中占有相当大比例。 地坑院地域特色: 1、选址布局通过地坑院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豫西村落选址从古至今发生过很大变化。在古代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沟壑里面或塬上边缘处,现状村落选址主要在平坦的塬上地区。这是因为聚落选址须考虑水源、田地、交通和植被等资源利用的便利性。 2、聚落形态:塬上地区现存的窑居聚落,大都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迁。这些聚落共同的特征就是同属地缘型聚落,即中心不明确或多中心格局。表现在聚落形态上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直线型村落形式。在平坦的塬上,有许多冲积出来的小的浅的沟壑,这些地方具有平原和沟壑两种地貌的特征,可利用的资源最多。窑居聚落顺应这种沟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例如张村乡东沟村(图7),它依靠山坡形成沿沟壑陡壁毗连布局。 ②弯曲型村群形式。这种村落形式多是沿断崖布置村落,因为沟壑弯曲,窑洞群也随着弯曲而形成弯曲的布局类型。有时在沟壑转折处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布局形式。 ③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形态相应发生变迁,原来住在沟壑里面的居民开始向塬上搬迁,逐渐形成有特色的地坑院聚落。村落形态也表现出不同特点:有沿道路成排布局、沿塬上浅沟两边自由布局和散点布局三种形态。 郑东军. 《地坑院的生与灭——豫西陕县塬上地坑院民居现状调研与思考》。华中建筑 豫西特色乡土建筑分析: 豫西乡村最有特色的乡土建筑当属窑洞,以窑洞为主的居住类型非常丰富,如地坑院、靠崖窑、锢窑、眼睫毛窑洞。窑洞是豫西乡土建筑中的典型,是豫西百姓结合智慧与地域特色结合的产物。 窑洞特点分析

豫西民居

南阳理工学院 《中国民居》课程小论文 论文题目:豫西民居的建筑特色浅谈 ——以康百万庄园为例 姓名:杨世广 学号:1304815070 专业:建筑学(古代建筑修缮与保护方向)院别: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指导教师:王爱风 日期: 2016年12月

豫西民居的建筑特色浅谈——以康百万庄园为例 杨世广 摘要: 家乡河南地处中原,在这16.7万平方千米上养育了9402万的人口,虽然仅有国家百分之一的土地面积,但是却造就了各种不同的民居特色。河南的特色民居,代表了中原地区的长久文化,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现有四合院,三门峡一带的窑洞院等等,在此我将为大家简单介绍。 关键词:河南建筑;窑洞;地域特征;优缺 正文: 概述: 河南省的整体地势可以说是西边高东边低,境内山地、平原各占一半,山地有豫西、豫南的伏牛山脉、桐柏山、大别山、豫北的嵩山,其余为大部分为平原地带,属华中平原。主要的河流就是黄河,在河南境内有700多公里长。河南在历史的长河中曾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民居建筑的发展对周围省份曾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周围的省份也对河南民居产生影响,从而这也导致了河南民居形式多样丰富。如陕甘等窑洞的居住模式与河南豫西窑洞相互影响,而豫东、豫北的民居受到徽州、华北区域合院民居的影响较大。因而河南民居院落的平面布置呈现多样的特点,大致上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即四合院、三合院、窑房院和大别山区的前后排房院落等。 在中国传统的合院式是最具代表性的,且应用的范围也是十分的广泛,此种布局符合了古人家宅在平面上的延伸,又保障了安全,防止了风沙,噪音,寒流等等,其形式,大小,建筑单体又非常容易变动,从而能够适应多种环境,体现了华夏人民的高超智慧。与中国传统的阴阳风水学说相结合下我们能看到,院虚为阴,屋实为阳,阴阳结合、虚实相间的院落空间让我们看到密集的建筑与人较好的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合理解决了日照、通风、采光防噪等诸多现实问题,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均居住面积的不断减小,这种平面延伸,

保护窑洞的意义及窑洞的发展趋势

保护窑洞的意义及窑洞的发展趋势 窑洞是中华民居史上标志了一个古老时段建筑水平的居住形式,被誉为“东方一绝"。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它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遗存,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继续发挥着自身的优势。以窑洞为载体形成的风俗文化既保持着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又因其在传承和更新中具有地域文化向人类经验转化的潜能而在现代取得价值和地位。 从古到今,直至未来,窑洞在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中具备许多优点,其价值经得起历史和文明进程的验证。其优长在于: 1·保温隔热,冬暖夏凉 科学家认为,人类最适宜的生活环境,其温度在16-22度的范围内,相对湿度在30-75%的范围内。而黄土是绝好的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天然洞穴的温度基本保持在5-8度之间。据对山西省临汾地区窑洞室温测定,在3-5米厚的黄土覆盖下,每年4-10月份窑内温度和湿度与窑外相同,夏季窑内较窑外低lO℃左右,而冬季窑内温度又较窑外高15℃左右。在河南省巩县,最冷的1月份,窑外为1℃,窑内不举火也在11·27℃,窑内外温差竟达lO℃以上。除了特殊的薄壳拱顶外,窑洞顶部必有覆土。土窑顶覆土多在3米以上,独立式窑洞也在1-2.5米之间。覆土的作用有三:一是压顶作用。窑洞的稳固性主要靠覆土控制,使;窑拱越压越稳。因为窑洞的倒塌不是垂直塌下来,藐而是先往上冒,然后再塌,称为谓顶"。覆土就是为了控制冒顶。二是保温隔热,三是调剂湿度黄土高原地处少雨的干旱地区,冬季的窑外湿度仅为2-15%,但窑顶覆土涵养的水份经下渗可使窑内湿度保持在30-75%的范围内,甚至可保持在35-50%的最佳状态,起到滤尘和灭菌的作用。其温、湿度接近于人的生理适应范围且相对稳定,完全可以达到俗谚所云"冬不生火暖融融,夏不摇扇凉清清"的境界。加上窑内举火煮饭和热炕,无论冬夏,温度会很快调适在2Ot左右,是最舒适的居住环境。 冬暖夏凉,是窑居者自古流传的共识。河南《新安县志》中说:"窑中夏凉冬暖"。甚至古代儿歌谜语 "我家住的无瓦房,冬天暖和夏天凉(打一物)窑洞"也贯穿的是冬暖夏凉的意思。《庆阳府志》载诗云沙女怜无一寸纬,土窑三冬火作衣。"以苦涩的笔调描写了窑居者缺衣少食的窘况,但同时反映的却也是以窑洞取得温暖,得以延续生命的 "解酣办法。 保温隔热对作为窑居主体的广大农民来说,享受到了这种舒适的体感和省钱的好处,但并未深究其更深层面上的广泛影响。而从根本上说,是节约了能源。大多数能源是不能再生的,面对能源危机的严酷现实,窑洞的节能效应已在建筑学家、环保专家与公众三者之间取得了共识。节能的结果,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其深远意义是对 "只有一个地球"的保护,赢得不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更大空间。

豫西窑洞民居的现状和保护策略研究

豫西窑洞民居的现状和保护策略研究 作者:杜琳琳刘刚田翟莹莹周力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年第07期 摘要:豫西窑洞作为中国窑洞民居的分支之一,蕴含着历史悠久的窑洞文化。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豫西窑洞民居正逐渐消失。总结豫西窑洞的分布及类型特点,通过对豫西地区窑洞的现场调研,分析豫西窑洞逐渐衰落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窑洞民居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策略。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发扬豫西窑洞村落的地域文化和人文价值,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合理的改造与开发,使豫西窑洞民居重新焕发光彩。 关键词:窑洞民居;豫西窑洞;乡村振兴 一、豫西窑洞的类型与分布 窑洞民居因受人文风俗、地貌形态、自然环境等影响,其建筑布局与构造形态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般可概括为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窑洞等三个主要类别,如表1所示。 (一)靠崖式窑洞 豫西靠崖式窑洞是人们直接在崖坡立面平行向内挖掘,这种建造形式不仅大大减少了土方量,造价低廉,又能取得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艺术效果。靠崖式窑洞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出现在坡地、土塬边缘处,称靠山式窑洞。另一种出现在沟壑的两侧,称沿沟式窑洞。靠崖式窑洞建造位置是等高线决定的,所以排列的形式多为曲线和折线。靠崖式窑洞的正面视野必须是开阔的,便于采光。每家每户在建造窑洞时会考虑到坡度面积和山崖高度,形成阶梯式,台阶层层退让,既不会影响底层窑洞负荷,也不会遮挡视线。

(二)下沉式窑洞 下沉式窑洞历史悠久,源于原始社会的穴居文化。它是我国传统住宅建筑中的稀有种类,是窑洞民居的一种重要类型。下沉式窑洞分布在豫、甘、陕、晋四省,在各个地区也有不一样的称谓,在河南又称“地坑院”或“天井院”。豫西地区的下沉式窑洞以河南巩义、洛阳、三门峡尤为典型,它是通过在平地上向下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院落,然后在四面墙壁上挖出一个窑洞,或者在台地中央挖天井院来建造的。深度一般在6—10米,宽度在3.5—5米,一般的窑院可打7—15孔窑。地坑院房屋布局也是有讲究的,正房是长辈居住,在正北面;门房在南面,东西各有数间厢房,供晚辈居住;其余房间则用于饲养牲口、存放谷物、放置农具等。 下沉式窑院更有“北方地下四合院”的称谓,利用黄土构造特征挖掘下沉式窑洞,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人在地面上基本上看不到建筑的形迹。下沉式窑洞能成为豫西传统民居的佼佼者,在于其自身具备造价低廉、使用寿命长、节省建筑材料、节约能源、防污染、防火等优势,从现代绿色生态建筑角度来看,下沉式窑洞真正算得上“原生态建筑”。 (三)独立式窑洞 这类窑洞在黄土地区分布广泛,主要出现在陕北、豫西、晋中南、宁夏、陇东地区。独立式窑洞不同于其他两种类型,它不受地形的限制,无需依山靠崖,能够自身独立。它也保持着传统窑洞民居独特的拱形屋顶、拱券式门窗,是传统窑洞中最高级的一种,也是建筑造价最高的一种。窑居者是利用土、砖或者石头搭建拱券的结构,顶层覆土,这样的建造方式既能节省木材,又能使得室内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其实质和现代生态建筑中的覆土建筑一样。豫西独立式窑洞的窑脸使用传统木材,其余建筑结构部分所用的材料仍然由土坯、砖石砌筑而成,装饰虽不华丽,但是整体造型十分考究,给人一种十分精致的感觉。 二、豫西窑洞的现存问题 (一)采光不足 豫西地區人口众多,历史上战乱较多,百姓为了防御战乱,所以窑洞门窗比较小,并都砖砌窑脸。豫西窑洞之所以被现代居民放弃,是因为与现代住宅相比,传统窑洞有通风不畅、阴暗、潮湿等缺点。豫西窑洞的进深一般在洛阳地区是4—8米,而巩义地区是6—12米,室内采光和通风只能依靠窑门和窑窗。有些窑院开窗面积小且数量少,且豫西窑洞平面布局很少有专门作为客厅的窑洞,往往是卧室和客厅用矮墙做隔断,虽然前厅采光效果稍好,但是后面卧房在白天仍漆黑一片,只能利用灯具照明。在室内昏暗的环境下,居住者就无法完成一些对照明要求比较高的活动,如阅读书籍、缝补衣物、做作业等。阳光的照射不足,还会使得窑洞内部墙顶出现抹灰脱落和发霉的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居民正常的生活,导致窑洞成为“绿色环

窑洞民居价值评价体系

窑洞民居价值评价体系 一、豫西窑洞民居的资源优势 (一)豫西浓厚的文化积淀 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块宝地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有着灿烂多彩的浓厚的中原文化。作为中原文明的中心,河南拥有许多古文化遗址,而这些遗址在河南省窑洞村落分布的区域是非常广泛的。比如灵宝、巩义、洛阳、陕县等地皆蕴藏着丰富的古风韵味。比较有代表性的遗址有仰韶文化遗址、庙底沟文化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址、唐三彩遗址、黄帝陵以及北宋皇陵等。 (二)生态性与地域性特色突出 1、因地制宜。豫西窑洞民居地处黄河流域,具有明显的地理环境优势,黄土地得天独厚的资源,结合当地气候干旱的特性,靠山吃山,创造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土”文化。 2、充分利用地理资源。豫西窑洞结合在当地多是黄土地质这一特性,采取横向挖掘取得居住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原始黄土地的作用与功能,构建出窑壁、窑顶,甚至可以利用土资源制作土台、土踏步等家具、设备等。 3、建筑空间冬暖夏凉。无论是靠崖窑还是天井窑,其基本构造都有着原始穴居的影子,深入地下空间,窑壁与窑顶等土质层厚实,使得窑洞具有良好的隔热和保暖功能,洞内温度变化很小,可以说是天然的空调,整个室内环境能够保持冬暖夏凉。 4、和谐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窑洞民居建筑遵循人与自然相互协

调的原则,充分体现出黄土高原原始的生态性,讲究地利、人和,强调保护自然,走进自然。 二、豫西窑洞民居的价值属性 (一)历史文化价值 马克恩说:“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豫西地区的人类居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豫西地区陕塬上的小南塬、庙上村、人马寨、窑头等仰韶文化遗址也有许多处。窑洞民居特有的居住形式以及其建筑风格不仅记录了人类历史的演 变和发展,是特定历史时代的证物,而且成为了后来人鉴往知来的重要物证,它的存在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地域文化价值 作为中原文化发祥地和中心地区的河南,以黄河为依托,地理优势明显,渗透面广,造就了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这种文化特色对中原地区人民的思想意识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就河南民居建筑的造型与结构细节处理方面而言,明显体现出与周边文化的融合,其地域文化特征显著。没有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便没有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古民居具有地域限制性,是一定地域的环境、历史和文化的综合体。 (三)建筑艺术价值 现代建筑美学原则讲究自然、和谐、生态,窑洞民居依山靠崖,识土挖洞,注重原始生态性,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地取材。从建筑构图理论的空间体量分类来讲,豫西窑洞民居是属于多有内部空

陕北窑洞生土民居的创新保护与发展研究

陕北窑洞生土民居的创新保护与发展研究 作者:王玉萍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年第06期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陕北窑洞生土民居进行研究,从陕北窑洞保护与发展的必要性着手展开分析,然后从存在安全隐患、排水系统缺失、空气流通较差、保护和宣传力度不够等方面阐述了陕北窑洞的现状,并且尝试提出完善窑洞内部体系、构建科学的排水系统、打造现代化新型窑洞、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和宣传窑洞文化等相应的创新保护策略,探析了打造特色旅游、发展食用菌产业和酒产业的发展路径,旨在推动陕北窑洞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焕发生机。 关键词:陕北窑洞;生土民居;保护策略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是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窑洞民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猿人脱离巢居而“仿兽穴居”的时期。在长达上百万年的时间里,其主要经历了原始穴居、人工穴居和半穴居、窑洞民居三个历史阶段。结合各方面的资料综合研判,人工穴居最早形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据考古资料记载,陕西的平梁镇曾发现一件三棱大尖状器,是一种挖掘土的工具。这个石器出现在五六十万年以前,由此推测那时的人类就能用石器人工挖掘黄土洞穴了。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历史上曾先后出现了大量的木结构建筑、砖瓦建筑等,但是窑洞历经了漫长的演变一直沿用至今。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窑洞民居最终成为人们在居住方面的最佳选择。 陕西的窑洞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其中,延安窑洞因其特殊的政治和历史原因经常作为陕北窑洞的代表。陕北窑洞主要分布在陕北高原上,包括陕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陕北高原充分体现了我国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黄土层较厚,但是长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因此,陕北靠山靠崖式的窑洞居多。我们所能看到的现存的窑洞,从建筑布局和设计方式上大致可以分为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窑洞三大类。窑洞的主体部分由窑顶、窑脸、檐墙、后墙、窑壁组成,人们一般会根据经济能力和实际需求选择建造单孔窑或者多孔窑。在古代,陕北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窑洞,以便他们日常居住和生产生活。 一、陕北窑洞保护与发展的必要性 (一)属于弥足珍贵的建筑文化 2011年,陕北窑洞的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可以说,陕北窑洞是在一定自然條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产物,它不仅仅是我国传统民间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文化瑰宝。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这种独特的生土建筑文化更需要保护、传承和创新。提起陕北窑洞,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

古民居可行性研究报告

古民居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一、前言 二、研究目的 三、古民居的现状 1. 历史背景 2. 现状分析 3. 问题和挑战 四、古民居的可行性分析 1. 国家政策支持 2. 文化价值 3. 旅游潜力 4. 投资回报 五、古民居的发展策略 1. 保护与修复 2. 旅游开发 3. 文化传承 4. 社区参与 六、结论 七、参考文献 一、前言 古民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古民居面临着被拆除或改建的命运,给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本研究旨在对古民居进行可行性分析,探讨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古民居资源,促进古民居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古民居的现状进行概述和分析,探讨古民居的文化价值、旅游潜力和投 资回报,提出保护和开发古民居的策略和建议,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三、古民居的现状 1. 历史背景 古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建造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史前文化时期。古民居在历史长河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 和文化水平,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现状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古民居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改建。一方面,古民居所在的土 地往往被用于城市扩张和商业开发;另一方面,古民居的保护和修复面临着资金、技术和 管理等诸多问题。同时,古民居的传统功能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使得许多古民居 闲置或无人居住。 3. 问题和挑战 目前,古民居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 (1)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由于历史文化的特殊性,古民居的保护和修复需要专业的技 术和资金支持,目前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 (2)传统功能丧失。古民居的传统功能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使得古民居的使用 和利用面临挑战。 (3)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度不足。由于古民居所在地的经济水平和社会文化状况的不同,地方政府和社会对古民居的关注度不足,导致古民居的保护和利用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四、古民居的可行性分析 1. 国家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古民居的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如《中华 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建筑保护条例》等。这些政策和法规为古民居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2. 文化价值 古民居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古民居 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使得其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城市变迁中延安窑洞的文化传承及保护-2019年精选文档

城市变迁中延安窑洞的文化传承及保护 延安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的黄土高原腹地,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这里自古就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汇地。窑洞作为延安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保存了原始穴居的部分基因,是黄土高原最经济实用的建筑形态,最能利用生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1] 。它还承载着很高的民间艺术和文化价值,成为延安乃至陕北地区的一大人文特色。然而,在城市变迁背景下,窑洞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人对居住品质的追求。2011 年底,延安启动实施 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发展战略,市民将告别窑居生活。面 对正在消失的窑洞村落与窑洞文化,寻求保护和传承之路,接续传统民居的文化基因势在必行。 、延安窑洞的历史文化追踪一)历史渊源 自有史料记载以来,“穴”即是人类最原始的居住建筑[2] 。 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就在以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并逐渐形成聚落,这种半地穴式的民居成为窑洞的雏形。陕北是人文初祖的发祥地,延安窑洞的历史与人类文明是相伴而来的。秦汉以后,半地穴式窑洞经人们不断摸索,逐渐改进成为全地穴式窑洞,即现在延安很多农村地区所现的土窑洞。到了明清时期,人们仿照土窑建起了石砌窑洞。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出

现墙面用彩色瓷砖加固美化,并且分割出不同功能的居室,不仅舒适宜人,而且美观大方[3] 。窑洞被世界建筑界称为“没有建 筑师的建筑”。在历史的颠簸发展中窑洞也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1937 年1 月13 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延安窑洞开始与中国人 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里成了中国革命的总后方和指挥中心,历经十三个春秋,革命由延安走向全国,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延安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积淀了古老的黄土文化,承载着独特的革命内涵和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而今,作为革命圣地的延安,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住过的土窑洞,也以革命旧址的形式加以保护,供后代学习、体会延安精神及延安窑洞的历史厚重感。现当代,原本依山而建的土窑洞进入变革和发展时期,表现出更多的功能和作用,如被列为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延安大学6 排共226 孔窑洞建筑群,成为陕北唯一一所综合学府的标志性建筑。 二)文化风情 延安浓郁的原生态文化与黄土窑洞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们在此创造了独特的窑洞艺术。剪纸是陕北珍贵的地方文化遗产,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滋养,古朴生动,是延安一道不可或缺的社会风景。陕北秧歌2006 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信天游的节奏自由,旋律奔放开阔,回肠荡气,其歌腔高度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有“九腔十八调”之称的陕

试谈窑洞民居的营造

试谈窑洞民居的营造 窑洞,是世界上现存最多的古代穴居形式,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穴居这种独特的居住原型,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而发展变化逐步适应于特殊的气候地理区域,这种建筑形式表现出一种道法自然、天人相用的传统生态思想。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密切接触中,利用当地的土质材料,结合地形地貌,建造适合人们居住的窑洞建筑。 窑洞是一种特殊的原始生态建筑,利用黄土地区的地理条件,适应黄土高原的干旱气候,结合得天独厚的土资源,使它不仅成为适合黄土高原的民居形式,而且是最经济实用的民居建筑。创造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生土文化,因地制宜地建设了供当地人民生活的千年宅居。 一、窑洞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 1、气候条件的适宜性 西北地区是我国地理、气候条件最复杂的地区之一,有着独特的气候环境,漫长的冬季、风多、雨少、日照强度高,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贫乏,树木稀少,导致木料紧缺,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西北地区的生态民居建筑评价体系需要因地制宜,针对地区特点设计,由于窑洞依山就势修建,既节省建材又节约用地,还能使人们本能地回归到黄土中生活。 2、材料资源的优越性 在黄土高原,冬季严寒,夏季酷热,黄土是绝好的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在炎热的夏天,热量被黄土表层吸收,黄土深层的窑洞温度低于地表十几度,比较凉爽。在严寒的冬季,地热温度由里向外发散热量,窑洞的温度又高于室外,使得居住环境十分舒适,而这种以生土为主体的建筑材料也是一种绿色的建筑料。 3、技术条件的可行性 窑洞主要有三种形式: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最主要的是靠崖式和独立式。靠崖式是在天然土壁开凿横洞,顶作成圆拱形,进口安上门窗就成了一间土窑。这种窑洞往往数洞相连,有的在洞内加砌砖券或石券,以防止泥土崩溃,或外砌砖墙,以保护崖面。独立式从建筑和结构形式上分析,实质是一种掩

当前传统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传统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传 统建筑正在面临着缺乏保护和维护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当前传统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研究。 问题一:缺乏专业人才 传统建筑的保护需要专业人才,但目前许多国家或地区缺乏这方面的人才。长期以来,传统建筑保护研究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导致了传统建筑保护 领域的人才短缺。因此,在未来,需要加大对传统建筑保护专业的人才培训力度,提高专 业人才的素质。 对策一:加强传统建筑保护领域的人才培养 为了解决传统建筑保护领域人才的短缺问题,应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培训传统 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业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推广传统建筑保护的理念和 概念。同时,政府应加大对传统建筑保护领域相关专家的招聘和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 质和创造力。 问题二:腐蚀和老化 传统建筑常常存在着许多年代久远的原材料(如木材、黄土等)和结构部件,长期以来,它们受到气候条件、生态环境、人为破坏等外界因素的影响,逐渐腐蚀和老化。但是,由于维修成本高昂和缺乏专业人才,很多传统建筑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 传统建筑的维护和修缮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也需要有专业的维护单位 和人才进行维护和修缮。政府应加大对传统建筑的维护和修缮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培 养一支具有专业技术和创造能力的传统建筑维护和修缮队伍,以确保传统建筑得到有效的 保护。 问题三:城市化进程中的保护 城市化进程中,一些旧城区正在逐渐消失,许多传统建筑也因此失去了保护。此外, 许多传统建筑被改造成现代建筑,从而丧失了其传统价值。这一问题的存在表明,城市化 进程与传统建筑保护之间的关系需要得到更好的协调和保护。 为了保护传统建筑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应加强城市化和传统建筑保护 的协调,制定出合理的城市化规划和传统建筑保护政策,以保护旧城区和传统建筑不被破 坏或改造。此外,还可以遵循传统建筑的设计、材料和施工方法,将其融入到现代建筑中,以建造具有当代性和传统性的复合式建筑。

河南传统民居的艺术现状与保护发展

河南传统民居的艺术现状与保护发展 每个地区都有不同风格的民居建筑,同时也反映了各个地区的艺术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文化性、历史性及民族性。河南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大省,其民居建筑具有独特的文化特性及重要的艺术价值。本文主要对河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特征、艺术现状及保护发展进行了探讨。 标签:河南传统民居;文化特征;艺术现状;保护发展 在历史长河中河南曾长期作为我国汉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是我国民居建筑与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河南传统民居艺术受到了很多因素的严重制约。河南传统民居的发展随着时间的转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发生着改变。作为特定区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河南传统民居建筑,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地表现着这个时期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及社会历史艺术文化。现阶段正面临着地域文化性建筑特征逐渐衰落及消失的现状,对河南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及建筑艺术的研究,可以对河南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性、文化性进行有效保护,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河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特征 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河南作为中国文化的起源地之一,对国家政治、文化长久以来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河南民居建筑也从以前只重视房屋的实用性发展到了居住实用与艺术同等看待的地步。河南传统民居建筑从布局角度来看,其主要形式通常为合院式民居与窑洞式民居。这只是河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一个特点,其最具特色的部分主要体现在建筑物自身,如屋檐装饰等,这些屋檐设计都是古今劳动人民智慧与经验的结晶。 1、河南传统合院式民居的形成主要是将中原地区作为文化特色的地域性建筑形式。其建筑形式中既包含重要的伦理部分如汉民族建筑思想,在思想主要是指基本礼制与秩序。对传统民居提出了长短有序、尊卑有别、男外女内等严格的要求。在合院式民居建筑中其礼制要求主要体现在门堂制方面,这种建筑形式也是河南地区颇具汉民族文化特色的主要建筑形式。 2、从史前文化时期的穴居、半穴居,我国窑洞民居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穴居,这种民居建筑在时间的转变中已经成为黄土高原居民的首要居住形式。河南省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作为我国文明及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窑洞式民居建筑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南部,郑州以西、伏牛山以北的黄河两岸。目前整个河南省有近800万人口居住于这种建筑当中,是河南传统的民居建筑形式,其村落主要密集于巩义、洛阳等地。 二、河南传统民居的艺术现状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我国传统民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研究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研究 【摘要】 河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 结合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分析了其保护和利用的现状。通过 调研发现,虽然河南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所加强,但仍 存在着保护不到位、传承困难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利用现状,发现利用方式单一、市场开发不足等问题。对存在问 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法律法规制定、提升传统文化的 社会价值等。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发现,河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护和利用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未来能够加大力度,实现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 关键词: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结论、展望未来。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河南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保护和传承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也成为了 当下的热点话题。

研究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将有助于全面了 解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分析其保护和利用中的问题与挑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这也有助 于提升河南省的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 的良性互动。 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可以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全面了解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我们将通过细 致的调研和分析,探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为 后续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研究意义 研究意义:河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资源,传统技艺、民间艺术等形式多样。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 化遗产,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见证 和记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桥梁。通过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与利用研究,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 生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可以为文化保护和社 会发展提供参考,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研究河南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

【百度精品】试论三原县柏社村地坑式窑洞生态旅游开发设计

试论三原县柏社村地坑式窑洞生态旅游开发设 计 摘要 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中,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民居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保留到今天也是有着非常深刻的历史意义。窑洞是生活在黄土地下的一种民居形式,在国家领土中分布地域较广。本文以陕西省三原县柏社村地坑坑式窑洞为例,对黄土地下的生活进行研究。三原县黄土资源丰富,人们利用自然资源在地下挖凿可以生活的洞穴,至今有200多院保存尚好。本文通过对三原县柏社村的概况、现状、保护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原生态的民居形式又更近一步的研究和保护。 关键词:地坑式窑洞;民居保护;旅游开发。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thousands of year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broad and profound, and has a long history. As a traditional form of culture, traditional dwellings still have a very profou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Cave dwelling is a kind of residential style living in the Loess underground, which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territory of the country. In this paper, Sanyuan County in Shaanxi province Bai village pit pit cave as an example, research on Loess underground life. Sanyuan County loess is rich in resources, people use natural resources in life can be dug underground cave, there is still more than and 200yuan still well preserved.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Bai village of Sanyuan County, current situatio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other aspects of

洛阳古民居建筑艺术的考察分析

洛阳古民居建筑艺术的考察分析 摘要:认为洛阳古民居是中国古典民居三大始源(汉中、晋南、豫西)之一豫西古典民居的典型例证;其在选址、朝向、平面布局、空间组合、建筑样式、建筑用材、构造处理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适应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民居建筑设计思想,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关键词:洛阳古民居;中国古典民居;始源;生态学;意义 近期,我们先后实地考察了河南省洛阳市所辖伊川县吕店乡温沟村、符村明清古民居、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清代古民居、新安县铁门镇薛村明清古民居、洛阳市老城区南关贴廓巷35号庄家大院清代民居(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洛阳市老城区邙山镇冢头村清代民居天井窑院、洛阳市老城区义勇街清代民居、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邵雍清代故居等。并将考察资料汇总分类整理,继而运用古典建筑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洛阳古民居窑洞是中国古典民居三大始源(汉中、晋南、豫西)之一豫西的典型例证,其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现论述如下。 中国古代社会的住宅最初称为“宫室”,后改谓“居处”。其原生态除了山洞之外,据有关考古资料证实,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中,人们所处的农业社会已有固定的居处,并保留有以汉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文化遗址。其地域范围:西至渭河上游以至洮河流域,东达河南,南及汉水中上游,北到河套地区。其遗址大约有一千多处,多分布于河流两岸的台地之上。这种文化遗址可以说就是中国房屋的原型,也可以证实黄河中游是中国文化的始源。洛阳古民居则是豫西古民居的典型,其民居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穴居、半穴居、单体建筑、院落式等几个阶段。 根据中国科学院有关考古资料报告:“在农业生产为基础的条件下,仰韶文化的居民已经过着较为稳定的定居生活,当时较最流行的房屋是一种半地穴式的建筑,平面呈圆角方形或长方形,门道是延伸于屋外的一条狭长的窄道,作台阶或斜坡状。屋内中间有一条圆形或瓢形的火塘。墙壁和居住面均用草泥土涂敷。四壁各有壁柱,居住面的中间有四根主柱支撑着屋顶。屋顶用木椽架起,上面铺草和涂泥土。复原起来大致是四角锥式屋顶的房子。” 经考察,我们认为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明清古民居即为中国古典民居三大始源之一豫西典型例证遗存。其坐落于北邙朝阳山坡,北距洛阳市区6公里,距连霍高速洛阳西出口西北仅0.5公里。东北紧邻北魏孝文帝陵区,西南有廛河环绕。 据了解,卫家坡名称来源于村民姓氏和村庄地理地形。卫家坡为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朝阳乡所隶属,有村民近2000人,95%以上为卫姓。其卫姓先祖卫天禄在清代从济源轵城迁至洛阳卫家坡至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