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膜下滴灌与管灌对比

膜下滴灌与管灌对比

膜下滴灌与管灌对比
膜下滴灌与管灌对比

膜下滴灌的好处

五节就是节水、节肥、节工、节电、节地。

一、节水。与渠灌相比节水三倍,与管灌相比节水两倍,一般情况下,每亩种植蔬菜渠灌用水量约300吨,管灌约210吨,膜下滴灌用水约90吨。膜下滴灌比常规灌溉节水70%;比喷灌节水40%—50%。

二、节肥。蔬菜追肥过程中,如使用渠灌、管灌每亩使用化肥160斤,如使用膜下滴灌每亩使用化肥80斤,还有就是随水施肥不挥发,肥料利用率高达85%以上。

三、节工。膜下滴灌不用平地、不用锄地,浇地不用守人,渠灌、管灌种植蔬菜每亩用工11个,使用膜下滴灌每亩用工为7个,可节省工力4个。

四、节电。膜下滴灌与渠灌相比节电60元左右,与管灌相比节电30元左右,每亩可节电55度。

五、节地。从水源出口的地下管道一直到田间的滴灌带,形成了密布的地下灌溉网络,成片成片的土地再也不用修渠,打埂和挖沟,土地利用率平均提高5%—7%。

三防止,就是有效防止了因草多干燥而发生病虫害,防止因大水漫灌而地表板结,防止因深层渗漏而土壤次生盐碱化。由于优点明显,也体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一是提高了产量。由于科学调控水肥,土壤疏松、盐碱化改善,通透性好,生长条件优越,作物长势良好,在今年旱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预计可增产20%以上,其中西兰花亩产达1500公斤、生菜亩产3500公斤、大白菜亩产6000公斤。二是提高了水土利用率,平均每眼井浇灌面积160亩,比采用常规喷灌每眼机井可多浇灌60亩,节水37.5%。另外膜下滴灌也势必推进区域化高效作物的种植。三是提高了经济收入。通过

降低成本、增加产量,与没有采取节水措施的水浇地相比,蔬菜总体亩增收可达1300元。

滴灌设计参数

滴头流量和滴头间距 通过几年来对不同滴头流量,不同土质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研究可以看出,重壤土的土壤水分分布形状如同一个“碗”,滴水点处水分增量最大,越向深处越小,湿润峰的宽深比较大。在一定水量下,流量越大,湿润深度越浅,湿润宽度越大(图1、图2、图3)。当滴头流量达到3升/小时,地表出现径流迹象。对中壤土来说,在滴水量相同时,滴头流量越大,湿润宽度就越大,而湿润深度差别不大( 4、图5、图6)。当滴头流量大于3升/小时,开始出现径流迹象,当滴头流量为4升/小时,径流更加明显。对砂土而言,土壤水分主要以垂直人渗为主,当滴水量达到4升时,砂土湿润深度可达60厘米,此时地表湿润宽度为35厘米左右(图7、图8)}综上所述,重壤土和中壤土滴头流量不宜超过3升/小时,在不产生地表径流情况下取较大值以排盐效果和滴头抗堵效果考虑)。另外,根据土壤湿润峰的变化情况,滴头间距也没必要太小,一般重壤土可选择0.40一0.50米,中壤土可选择0.40米左右。对砂土来说,滴头流量宜选择较大值,可取到3一4升/小时,滴头间距不宜超过0.30米。同时,在有盐碱的土壤上,滴头流量的选择,在不产生地表径流情况下,宜取其上限值,这样有利于在棉花根层形成淡化区,排盐效果较好。 目前,团场普遍赞同采用滴头流量大的滴灌带,主要是由于在实际运行中,实际流量没有达到设计流量。 关于毛管间距确定 在滴灌系统投资中,毛管投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图9、图10可以看出,在中壤土上,土壤湿润宽度随滴头流量的增加而增大,滴头最大湿润直径可达140厘米。采用一管四行棉花布置毛管,毛管到最边行棉花的距离为55一60厘米,机采棉棉花行距配置(66+ 10厘米)中,毛管到最边行棉花距离只有43厘米。说明在壤土和重壤土类土壤上采用“一管四行”方式布置毛管是完全可行的,这样毛管间距可由原来90厘米,增加到120厘米左右,每亩毛管用量可减少1/3,可充分发挥滴灌系统的效益,有效降低滴灌设施投入。 3关于土壤湿润比 土壤湿润比是指在土壤计划湿润层内,湿润土体与总土体的比值。在田间由于滴头流量和滴水量及土壤质地的变化,其湿润比是有差异的,通过试验和计算分析,三种土壤膜下滴灌棉花花铃期平均土壤湿润比为63%.因此,在滴灌工程设计中,壤土类土壤上棉花花铃期膜下滴灌湿润比取60%一65%较适宜,重壤土取上限值,砂土和砂.壤土取下限值 4最大日耗水强度 根据多年实测资料,在石河子垦区不同土壤膜下滴灌棉花花铃期平均日耗水率为4.50一5.10毫米(表1)因此。在该地区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设计中.棉花最大日耗水强度取1.50一5毫米/天较适宜。其它地区棉花最大日耗水强度,可采用当地实测值确定,没有实测资料可参考气候类似地区资料确定,也可用彭曼公式求得5计划湿润土层深度 膜下滴灌不仅湿润区域小,而且湿润深度也远比常规沟灌浅,属于浅层灌溉。根据大量土壤水分监测结果分析,在棉花膜下滴灌合理灌溉制度下,滴灌的土壤湿润深度基本在60厘米以内,而沟灌一般都在100厘米以下。从土壤水分消耗来看,膜下滴灌60厘米土层以内土壤含水量分布有波动(发生变化),60厘米深度以下,土壤含水量几乎没发生变化(图11),说明60厘米以下土层水分没有消耗。因此,膜下滴灌棉花最大计划湿润层深度不宜超过60厘米.一般取50-60厘米较适宜。 土壤适宜含水率上、下限 滴灌设计中所指的上壤适宜含水率上、下限是指满足棉花花铃期需水要求,土壤适宜含水率上、下限值一般用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数表示。对常规沟细灌土壤适宜含水率上、下限一般取田间持水率的100%和60%。膜下滴灌是一种控制灌概,可适时适量控制滴灌水量,调节水分含量。通过多年试验,土壤计划润湿层内土壤水分上限控制在80%一85%,下限

(技术规范标准)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SL207—98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网页制作:CWSnet1998-04-04发布1998-05-01实施 目次主页 前言 1 总则 2 工程规划 3 灌溉水源 4 灌溉用水量 5 灌溉水利用系数 6 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 7 效益 8 节水灌溉面积 附录A 名词解释 附录B 有关参数的计算测 定方法 条文说明 前言 基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和对节水灌溉形势的正确分析,1990年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布置了节水灌溉标准的研究任务,旨在进行探索,积累经验。1994年又组织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为厅(局)就节水灌溉标准问题开展共同研究、讨论,形成规范战雏形,1996年底完成规范编写提纲。1997年初,编制任务正式下达之后,在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主持下,编写组立即开始工作,1997年4月底完成初稿,经两次征求意见补充修改后,于1997年12月初完成征求意见稿,12月底完成送审稿,并于1998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专家审查。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分总则、工程规划、灌溉水源、灌溉用水量、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效益、节水灌溉面积,共8

章40条和2个附录。它既反映中国现阶段水平,又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既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又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既重视水利建设规范的共性,又突出节水灌溉的特点,充分吸收了我国节水灌溉发展中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水利部科学技术司 黑龙江省水利厅 广西自治区水利厅 甘肃省水利厅 河北省水利厅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英能黄修桥沈秀英窦以松赵乐诗王晓玲 李赞堂马济元袁辅恩陈杰臣武福学宋伟 1 总则 1.0.1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注重效益、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 1.0.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大田、菜地、果园、苗圃和草场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 1.0.4承担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单位必须持有丙级(含)以上水利工程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工程的施工安装单位必须持有省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安装许可证。节水灌溉工程应选用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材料及设备,不得使用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产品使用说明的产品。 1.0.5节水灌溉工程应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切实发挥节水增产作用。 1.0.6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工程规划 2.0.1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2.0.2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符合当地农业区划和农田水利规划的要求,并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协调,采用的节水技术应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相结合。

膜下滴灌相关技术分析

膜下滴灌相关技术分析 膜下滴灌措施的使用,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节省用水用肥等各个方面成本提升农民自身利益,并且对提升国内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主要对膜下灌溉措施的特点、留存情况、制造的利益与膜下灌溉措施的发展进行了非常具体的讲述。 标签: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效益 引言 膜下滴灌措施是现在最有用的节约水资源灌溉措施之一。我国最开始使用膜下滴灌措施主要是在新疆等非常干旱的区域。经过结合使用覆膜栽植措施搭配膜下滴灌措施,组建了高效能节约水源的农业形式。 1 膜下滴灌技术及特征 膜下滴灌就是将项目节约用水滴灌措施以及农艺节约用水覆膜栽植两相措施集中为一项的农业节约用水措施,就是把滴灌的毛管埋设在地膜下面,并且移植管道送水等措施,组建大田膜下滴灌体系项目。 1.1 脱盐优良丰收 膜下滴灌是把滴灌所用的毛管埋设在地膜下面,降低了每棵植物之间水分的挥发,并且水分进入到土壤内能够溶解的盐分就会溶解在水里,同时伴随着水分朝附近扩散,盐分就能够分散到湿润带的末端,滴灌位置发展为淡化区域,这样农作物的根系主干能够和淡化区域形成最佳状态,为农作物的成长提供最佳的水分、盐分条件。膜下滴灌能够溶解土壤中可以溶解的盐分,也能够在适宜的时间适当的调节土壤中的空气、水分、肥料、热量等为农作物的成长提供最佳的条件,最大程度的使用光合作用。膜下滴灌能够调节掌控水分肥料盐分气体热量达到最佳状态,能够推动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提升农作物优良产量。 1.2 节水抑盐 在干旱区域内降水量很少,蒸发严重,植物间的无效蒸发能够致使土壤再次形成盐渍化。盐分伴随着水的降落而降落,水分挥发流失盐分却留在原地,这是土壤再次形成盐渍化最关键的原因。膜下滴灌改善了普通条件下土地蒸发水分的环境。在大气层的作用下,土壤盐分普遍体现为何表土累积的过程,不过因为覆膜栽植阻碍了土壤水分以及大气层间的连接,改善了物质上层的环境,进而能够成功阻止土地水分蒸发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土壤水分的使用价值,还有很明显的节水用途,进而阻止了盐分向上移动降低表面反盐的程序。 1.3 减少深层渗漏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1总则 1.0.1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注重效益、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 1.0.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大田、菜地、果园、苗圃和草场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 1.0.4承担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单位必须持有丙级(含)以上水利工程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工程的施工安装单位必须持有省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安装许可证。节水灌溉工程应选用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材料及设备,不得使用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产品使用说明的产品。 1.0.5节水灌溉工程应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切实发挥节水增产作用。 1.0.6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工程规划 2.0.1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2.0.2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符合当地农业区划和农田水利规划的要求,并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协调,采用的节水技术应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相结合。 2.0.3节水灌溉工程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及环境评价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方案。节水灌溉工程的形式应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资源特点和农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选择。 2.0.4平原区灌溉面积大于100hm2、山丘区灌溉面积大于50hm2的节水灌溉工程,宜分为规划(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设计两个阶段进行。面积小的工程可合为一个(设计)阶段进行。 2.0.5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报告、概算书及工程布置图。灌溉面积在333hm2(含)以上的工程布置宜绘制在不小于1/5000的地形图上,面积小于333hm2的宜绘制在1/2000~1/5000的地形图上。 2.0.6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与道路、林带、供电等系统,以及居民点的规划相结合,充分利用已有水利工程设施,并根据需要设置排水系统。 3灌溉水源 3.0.1节水灌溉工程应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发挥灌溉水源的最大效益。 3.0.2节水灌溉应充分利用当地降水。井灌区应防止地下水超采;渠灌区应收集利用灌溉回归水;井渠结合灌区应通过地面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运用,提高灌溉水的重复利用率。

膜下滴灌技术要求规范[1]

惠农区膜下滴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 一、前言 (一)水源资料 项目区水源为井水。 (二)作物资料 该项目区种植作物为蔬菜,其株行距分别为:0.25m×0.8m和 0.25m×1m。 二、系统选型 项目区确定采用固定式滴灌系统的支管+毛管系统。固定式滴灌系统由水源工程、首部装置、输配水管网以及灌水器四部分组成。 本滴灌系统以井水为水源,通过离心泵抽取加压进入首部。首部枢纽包括过滤装置,施肥装置和测控装置。过滤装置的作用是将水中的固体大颗粒过滤,防止这些污物进入滴灌系统堵塞滴头或在系统中形成沉淀。项目区的过滤装置采用离心+网式过滤器,过流量为50m3/h。施肥设备的作用是使易溶于水并施于根系的肥料、农药、化控药品等在施肥罐充分溶解,然后再通过滴灌系统输送到作物根部,便于作物吸收,充分发挥肥效,同时减少肥料浪费。项目区选用容积为100升和200升的施肥罐。测控装置的作用是方便系统的操作、运行管理、保证系统安全,它包括阀门、压力表、排气阀、逆止阀。输配水管网包括主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及连接管件。 干管起到为滴灌系统输送水量的作用。项目区采用两级干管:主干管和分干管。主干管由一条管线构成,分干管由若干条管线组成。

支管在滴灌系统中起控制滴灌带适宜长度,划分轮灌区的作用。本方案中干管采用0.4Mpa的PVC管以地埋形式铺设。支管采用薄壁纳米改良性PE管铺设于地表。管件的作用是将各部分管道连通为管网。灌水器作用是把末级管道中的压力水流均匀而稳定地分配到田间,满足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本系统毛管采用单翼迷宫式滴灌带。 三、水源分析及水源工程规划 (一)、水源分析 项目区为井水滴灌,水质处理以过滤泥砂为主,通过首部离心+网式过滤器处理后,基本达到滴灌水质要求。水中含盐量基本能满足作物灌溉水质要求。 (二)、水源工程规划 项目区滴灌系统的水源为井水,在水量上,完全能够满足滴灌用水要求。而在水质处理方面使用离心+网式过滤器做处理,详见离心+网式过滤器结构图。 四、参数的确定 (一)本滴灌系统基本参数的取值 1、设计保证率:不低于85% 2、灌溉水的利用率:0.90 3、设计系统的日工作小时数:20-22h。 4、滴灌设计土壤湿润比(P):50% 5、设计耗水强度(Ea): 6mm/d (二)灌溉制度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发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年月日

年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布置了节水灌 溉标准的研究任务年又组织全国 年 年月底完成送审 年 章条和它既反映中国现阶段 又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既重视水利建设规范的共性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本规范主编单位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水利部科学技术司 黑龙江省水利厅 广西自治区水利厅 甘肃省水利厅 河北省水利厅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英能黄修桥沈秀英窦以松赵乐诗王晓玲李赞堂马济元袁辅恩陈杰臣武福学宋伟 目次 总则 工程规划 灌溉水源 灌溉用水量 灌溉水利用系数 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 效益 节水灌溉面积 附录名词解释 附录有关参数的计算测定方法

承担工程 节水灌溉工程应选用经节水灌溉工程应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 工程规划 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节水 平原区灌溉面积大于 灌溉面积在 以上的工程布置宜绘制在不小于的宜绘制在 灌溉水源 用微咸水作为灌溉水源时 在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 程规模必须经过论证

水稻灌溉用水量应根据晒灌溉等控制灌溉模式确定 灌溉水利用系数 井灌区采用渠道防渗不应低于 井灌区不应低于 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 渠道防渗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标准冻深大于 中型灌区不应低于 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田间固定管道用量不应低于 喷灌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 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命脉,水资源状况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重要指标。随着世界各地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发展抗旱节水新技术,已成为人们的当务之急。因此,在水资源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农村经济的农户要保持稳定发展奔小康,就要必须改变现有的用水方式,用更先进的灌溉技术推动抗旱节水工作的开展,以提高土地 利用率和水资源利用率。从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一种覆盖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节水方式一一膜下滴灌技术,在我国运用而生,显示了非常广阔和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深受各地农户的喜爱和欢迎。 膜下滴灌是覆盖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滴灌系统一滴一滴地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也可同时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等随水滴入作物根系。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地表灌溉、喷灌等技术相比,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点,是目前最节水、节能的灌水方式。由于膜下滴灌的配水设施埋设在地面一下,管材不易老化,灌水时土壤表面几乎没有蒸发,又避免了水的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使作物对水、肥的利用更直接有效,便于农产田间管理和精确控制水量,达到高效农业用水的目的。 一、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产生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就是将滴灌技术与覆膜植棉技术结合在一起,既能提

高地温减少棵间蒸发,又能减少深层渗漏,达到一个综合的节水增产效果, 是先进的栽培技术与灌水技术的集成。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滴灌技术与覆膜植棉技术的结合,加压的水流经过滤设施滤“清”后,进入输水干管(常埋设在地下)、支管、毛管铺设在地膜下方的滴灌管(带),再由毛管上的灌水器滴入棉花的根层土壤,供棉花根系吸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试验、应用和推广棉花膜下滴灌技术,至今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0 年达到1.665 万h m2(24 . 98 万亩),2001 年猛增到5 .228 万h m2(78 . 42 万亩)。2002年,统计至5月底,又新增6. 107万h m(91 . 60万亩),总面积已达 11 .335 万h m (170 万亩),成为全国大田作物应用滴灌技术规模最大的片区。) 要维持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唯一的出路就是节水。由于农业用水量比高达95 %,因此,节水的首要对象是农业节水。 二、膜下滴灌技术设备膜下滴灌是利用灌溉渠道与大田水位差和地面的自然坡降实施自流灌溉的一种节水措施。以首部设备(井灌或经过过滤设施的水库、普通渠道)为中心,铺设主、支管道,农作物播种铺膜与机具铺设铺设滴灌毛管道同时进行,并在播种后连接安装支管和毛管,通过四通管件连接组成管网系统。膜下滴灌通过地表下的滴水器(滴头)施水,灌水 器流量与地表滴灌大致相同。根据滴灌水压的区分,该设施分为 常压式和加压式滴灌系统 1、常压式膜下滴灌系统:该系统是将渠水按原渠系通过渠道引到地头,再通过铺放到地头的管系将水直接引入作物行间的软管(毛管)内,通过阀门控制,进行滴灌。该系统主要包括主管、支管、毛管、铺膜铺管播种机。

SDNYGC-1-2078-2018 山东省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SDNYGC-1-2078-2018 山东省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编制人:卢桂菊 所在单位: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 1.水肥一体化系统配置 水肥一体化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灌水器等部分组成。 灌溉水可利用机井、河流、水库等作为水源,水中泥沙等杂质含量较高时应设置沉砂池并配备相应过滤设备,避免使用pH过高的灌溉水进行膜下滴灌。首部枢纽包括水泵、过滤器、施肥系统、控制设备和仪表等,常用过滤设备包括网式过滤器、叠片式过滤器,含沙多的水源需加装离心过滤器,含苔藓等杂物多的水源需加装介质过滤器,施肥系统包括文丘里施肥器、注肥泵、施肥罐等,系统中应安装阀门、流量和压力调节器、流量表或水表、压力表、安全阀、进排气阀等。输配水管网包括干管、支管、毛管三级管道,灌水器使用滴灌管。 2. 播前准备 (1)耕翻整地,灌水造墒 播种前春耕、春灌。耕翻深度在25~30厘米,当棉田墒情不足时应在棉花播种15~20天前浇水造墒,然后整地保墒等待播种。当0~20厘米土层相对含水量低于70%需灌水造墒。一般每666.7平方米灌水量50~60立方米,盐碱地棉田压碱的每666.7平方米灌水量80~100立方米。但3月底4月初再次压碱的,每666.7平方米灌水40~50立方米。 (2)平衡施足基肥 播前撒施翻入地下,包括全部有机肥和40%的氮肥、磷肥和钾肥、锌硼微量元素肥料或棉花配方肥。 (3)化学除草 播种前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选择适宜除草剂,采用拌土(沙)撒施、喷洒地表后耙地混土等方式施用。 (4)地膜准备 使用便于回收的高强度加厚地膜或能够完全降解的地膜。 3.播种 (1)品种选用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生育期适宜、丰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品种。棉种纯度达到97%以上,净度99%以上,棉种发芽率93%以上,健籽率95%以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1 总则 1.0.1 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促进节水灌溉事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农、林、牧业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 1.0.3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并与农艺、生物和管理措施结合,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提高农业灌溉保障能力,保护生态环境。 1.0.4 节水灌溉工程应明晰产权,并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完善运行管理规章制度,注重工程的持久良性运行。 1.0.5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节水灌溉water-saving irrigation 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当地供水条件,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溉水,以取得农业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措施。 2.0.2 渠道防渗canal seepage control 减少渠道水量渗漏损失的技术措施。

2.0.3 管道输水灌溉Irrigation with pipe conveyance 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流通过管道输送到田间给水装置,采用地面灌溉的方法。 2.0.4 喷灌sprinkler irrigation 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流通过喷头喷洒成细小水滴,落到土壤表面进行灌溉的方法。 2.0.5 微灌microirrigation 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2.0.6 改进地面灌溉improved surface irrigation 改善灌溉均匀度和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沟、畦、格田灌溉技术。 2.0.7 注水灌local irrigation with injection 利用专门设备将一定量的水注入作物(种子)根区的土壤中,改善土壤墒情,满足种子发芽和保苗需水的一种局部灌水方法,也称坐水种。 3 规划与设计 3.1 规划 3.1.1 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收集气象、水源、地形、水文、地质、土壤、作物、水利工程、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经济社会及有关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并进行合理性和可靠性分析。 3.1.2 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与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利用、水利发展、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

高效节水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规程 膜下滴灌是膜下灌溉的一种。膜下滴灌主要是将滴灌带铺设在膜下,利用地面给水管道(主管、副管)将灌溉水源送入滴管带,滴灌带上设有滴头,使水不断地滴入土壤中直至渗入作物根部,以减少土壤的田间蒸发,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该技术适用于干旱地区大力推广和发展。干旱地区节水增粮的关键性技术。 膜下滴灌是现代节水灌溉中一次新的突破,它结合不同形式的节水灌溉方法的优点,建立了单独的灌溉系统,利用少量的水使大面积的耕地得到有效灌溉,使之达到灌溉节水、保水、保温、改善土壤性状、光照条件、加速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 一、玉米膜下滴灌增产的经济效益 玉米膜下滴灌耕作比露地玉米种植增产30%-70%,有的地方产量成倍增加。由于灌溉是管道输水,输水损失很小,滴灌时能使水比较缓慢均匀渗入膜下土壤中,基本上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比普通地膜灌溉省水40%-60%,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95%以上。在早春冷凉、无霜短、年积温少、自然灾害较多、伏旱严重地区,为了使玉米抗旱增温早成熟,采用该项技术,可大幅度提高产量,从而获得高产增收的效果。 二、玉米膜下滴灌节水增产的主要因素 1、保水作用:膜下滴灌灌水适度后,保持了土壤毛细管的上下通畅,土壤中的水可源源不断上升到地表。覆膜后,土壤与大气隔开,

土壤水分不能蒸发散失到空气中,而膜内以液-气-液的方式循环往复,使土壤表层保持湿润。对自然降水,少量以苗孔渗入土壤,大量水分流入垄沟,以横向形式渗入覆膜区,由地膜保护起来,被作物有效利用。 2、增温作用:土壤耕作层的热量来源主要是吸收太阳辐射。地膜阻隔土壤热能与大气交换。阳光中的辐射透过地膜,地温升高。土壤自身的传导作用,使深层的温度逐渐升高保存在土壤中。灌溉水通过管道及毛管滴头系统缓慢滴入膜下土壤中,起到水流增温,汽化热损失极少,温度下降缓慢。据农业部门测算,全生育期可提高积温150℃-200℃。 3、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衡量土壤耕性和生产能力主要因素包括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和土壤的固液气三相比。地膜覆盖后,地表不会受到降雨冲刷和渗水的压力,滴灌的渗水压力极小,保证了土壤的疏松状态,透气性良好,孔隙度增加,容重降低,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地膜覆盖使土壤的含盐量降低,偏盐碱地种植覆膜玉米,可提早15天成熟,而且比露地玉米增产。 4、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覆盖地膜后增温保墒,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快有机物和速效养分的分解,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盖膜后阻止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和浸润,保护养分不受损失。但由于植株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吸收量强,消耗养分增大,土壤养分减少,容易形成早衰和侧伏,影响产量,故一定要施足基肥,并分次追肥。滴灌系统配有施肥罐,随时可利用系统进行追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DB11T 721-2010 节水灌溉技术导则

ICS65.020.01 B01 备案号:28407-2010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721—2010 节水灌溉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water-saving irrigation 2010-06-28发布2010-10-01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总则 (1) 4 水源工程 (2) 5 输配水工程 (2) 6 田间节水灌溉技术 (2) 7 农艺节水技术 (3) 8 节水管理技术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畦、沟灌溉技术参数 (4) 参考文献 (5)

前言 为提高农业节水技术与管理水平,减少农业用水量,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编制本标准。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水务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洪禄吴文勇杨胜利郝仲勇许翠平刘春明廖平安马福生张少文祁兴会宝哲尹世洋原桂霞史海波张晓晖

节水灌溉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节水灌溉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农艺节水措施及管理节水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辖区的节水灌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20203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 2092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 GB/T 50085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SL 18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 236 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SL/T 246 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SL 267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DB11/T 556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DB11/T 558 节水灌溉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B11/T 740 再生水农业灌溉技术导则 3 总则 3.1 节水灌溉包括非常规水源利用、减少灌溉输配水损失、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率、推广农艺节水措施、加强管理。 3.2 发展节水灌溉应分级制定区域规划,并进行水资源论证。

膜下滴灌带的铺设技术

膜下滴灌带铺设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是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的节水灌溉技能,膜下滴灌带的铺设尤其重要。下面介绍一下播种前滴灌带的准备工作以及铺设滴灌带的技术要求。 一、播种前滴灌带的准备工作 1、确保铺设滴灌带与设计图纸一致,同一流量的滴灌带、泵房和地号须使用同一滴头间距和流量的滴灌带。 2、确保播种机导向轮与控制环调整正确,滴灌带一定要错开穴播器鸭子嘴5到10公分距离。 3、保证播种机所有设备转动灵活,支架和控制环要光滑,还要注意检查是否有焊渣、毛刺及尖利硬物,以防割破滴灌带。 4、田间杂物、渣滓要及时清理干净,避免在铺设滴灌带时划伤滴灌带。 5、仔细查看滴灌带挡板、堵头等防护板是否完备,避免使用中磨损滴灌带。 二、铺设滴灌带的技术要求 1、滴灌带会热胀冷缩,铺设过程中在两头留出1.5—2.0m的富余。 2、播带机车在起步前要有钢纤或木桩固定滴灌带,若出现滴灌带换卷或者断带的情况,要及时做好标记,播种后要用快通连接好。 3、铺设滴灌带时,机车启动要平稳、缓慢。 4、迷宫式滴灌带在铺设时要注意迷宫面向上,如果迷宫面朝下了,则会造成滴头出水顺低处流,导致滴水不匀。滴灌带应铺设行间正中位置,不能偏置,否则也会造成滴水不匀。 5、为防止在铺设地面管切断滴灌带时回缩过多,造成安装困难,要在播带时注意不能过紧。铺设滴灌带应平直、不打结、不扭曲,发现次品滴灌带及时更换。 6、播带中有遗漏在膜外的滴灌带要及时移入膜下或覆土压住,防止起风时造成撕膜。 7、滴灌带末端接口采用三横折一竖折,插入约5—8cm的短滴灌中的方法打结,然后将末端埋入10cm土层下。同时防止滴灌带管内进入沙、土等异物。 8、特别注意在铺设滴灌带的时候要对应设计图纸进行安装。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1 总则 1.0.2 在我国,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重点地区是西北、华北的半干旱缺水山区、西南石灰岩溶地区和石山区以及海岛和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严重缺乏或季节性缺乏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多为山区、沟壑纵横,引水、输水条件十分困难;居住分散,适宜利用就地资源,分散开发;贫困、不发达。例如,西北、华北许多山区,地表水、地下水十分缺乏,不仅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人畜用水也严重不足。西南山区虽然全年降雨比较充沛,但分布不均;区内河谷深切,水资源难以开采;石灰岩裸露、岩溶发育、保水性很差;因而经常发生季节性干旱。我国沿海的石质丘陵山区及海岛由于缺乏淡水资源,引水工程的修建比较困难,也迫切需要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关于规定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多年平均降水量适用下限的依据,主要是考虑如果降水量太小,所需要的集流工程规模就较大,工程费用也随着增加,将会造成技术不可行和工程不经济。根据调查,我国开展雨水集蓄利用的地区中,以甘肃省的靖远县和会宁县、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宁南山区的降水量最小。甘肃靖远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250mm,雨水集蓄利用主要用于解决人畜用水困难,用于灌溉的很少。会宁北部年降水量为250~300mm,除了解决人畜用水外,也进行集雨灌溉。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降水量多数大于300mm,最少的地方降水量也在250mm以上。宁夏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分布在宁南山区,那里的降水量多数在300mm以上。因此本条规定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适宜降水量下限为250mm,是符合我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实际的。 1.0.5 本规范引用的其它规范主要包括:SL103—9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SDJ207-8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JGJ/T98-96《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GB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CECS82:96《农村给水设计规范》,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等。 3 规划 3.1 一般规定 3.1.1 为保证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科学决策,使这项工作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切实发挥效益,搞好县(含县)以上的发展规划、合理制定各项规划指标、做好区域性的工程布局是十分必要的。规划主要是区域性规划,因此本节的规定

大力发展膜下滴灌技术

节水农业之膜下滴灌技术 一、膜下滴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自1974年开始引进滴灌技术,到1996年,全国应用微灌、滴灌面积约109.5万亩,其中山西省运城地区的地下滴灌面积达25万亩,山东省稳定发展以果树为主的滴灌面积达30万亩。河北、河南、北京、甘肃、新疆、陕西、内蒙古、辽宁、江西、四川、广东、海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也有滴灌应用。 我国是一个贫水农业大国,现有耕地19.5亿亩,农田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50%,根据我国节水灌溉发展规划,到2010年要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亿亩。西北旱区估计灌溉面积约2000万亩(其中河西走廊1000万亩,柴达木盆地100万亩,宁夏600万亩,陕北300万亩),云南烟草约600万亩,广西甘蔗约1000万亩,东北的玉米、卷烟、洋葱等也有一定面积,因此以膜下滴灌技术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其极低的成本投入为基础,其推广应用前景将极为广阔。 二、膜下滴灌技术节水增产原理 1.膜下滴灌技术改善作物生长环境 膜下滴灌技术正是通过把溶解有肥料的水滴入作物根部的土壤中,发挥了地膜增温保墒特性及滴灌按需灌溉的特点,使作物生长环境的“水、肥、盐、光、温、气”保持协调,促进作物在良好的农业环境下得到生长,从而达到节水增产目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水。传统灌溉方式下,灌溉水是不可控的,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单方水的生产能力降低,而且在作物需水的关键时期不能充分保证持续供水。滴灌技术使灌溉水从时间和量上得到控制,做到及时灌溉、按需灌溉,土壤湿润深度由常规灌溉的80cm以上,降低到湿润作物主要根系的40cm左右,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对棉花而言一般节水40%以上,灌溉周期由传统的15~20天缩短到5~10天,由于采取局部灌溉,控制土壤的含水量在20%~80%之间,保证了作物的有效生长时间,并抑制病菌滋生,滴灌不产生地面径流,各种病害不随水传播传染。 (2)肥。在传统施肥技术中,肥料提前施入土壤中,与土壤混合,期间部分肥料发生分解,不能达到水肥同步,影响了肥效的发挥。而滴灌条件下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化肥随水溶解后直接施入作物根系范围,作物吸收肥料的能力提高,

第一章膜下滴灌技术的特点和发展概况

第一章膜下滴灌技术的特点和发展概况 1.1 膜下滴灌技术的特点 1.1.1 什么是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是将作物覆膜栽培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滴灌利用管道系统供水,使灌溉水成滴状、缓慢、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域,使作物主要根系区的土壤始终保持在最优含水状态,地膜覆盖则进一步起到了增加地温、促作物早发并减少了作物棵间水分的蒸发。将两者优势进行互补,从而形成了膜下滴灌技术,这项技术由兵团人创造的,而且在2004 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技术已经在新疆地方和兵团的大田农作物中大面积应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膜下滴灌系统工作时,加压或自压的水流经净化过滤设施滤“清”后,进入输水干管(常埋设在地下)、支管、毛管——铺设在地膜下方的滴灌管(带),再由毛管上的灌水器(滴头)滴入作物根层土壤中,供作物根系吸收。 通过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带动了多项农业科技的集成运用,发挥了节水灌溉的综合效益,实践证明,膜下滴灌的发展是现代灌溉技术代替传统灌溉技术的过程,更是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过程。兵团以天业集团、石河子大学、兵团农科院为技术依托,建立了国家(新疆)节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先从棉花、酱用番茄等经济作物入手,以膜下滴灌技术为平台,广泛应用农业六大精准技术,集成灌溉技术、农业机械技术、耕作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为一体,探索出了一条

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过十几年的生产实践和研究显示,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灌溉,与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相比,有以下8 个方面的明显优点: (1)省水:滴灌是一种可控制的局部灌溉,可适时适量的灌水。水滴渗到作物根层周围的土壤中,供作物本身生长所需。实施覆膜栽培,抑制了棵间蒸发。滴灌系统又采用管道输水,减少了渗漏损失。所以,在作物生长期内,比地面灌省水40%~50%。 (2)省肥:肥料随滴灌水流直接送达作物根系部位,易被作物根系吸收,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亦可做到适时适量,对作物生长极为有利,平均可省肥20%左右。 (3)省农药:水在管道中封闭输送,避免了水对虫害的传播。另外,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地表无积水,田间地面湿度小,不利于滋生病菌和虫害。因而除草剂、杀虫剂用量明显减少,可省农药10%~20%以上,且杀虫效果好。 (4)省地:由于田间全部采用管道输水,代替了地面灌溉时需要的农渠及田间灌水毛渠及埂子,可节省土地5%~7%。 (5)省工和节能:地面灌时,挖土堵口,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采用滴灌后,主要工作是观测仪表、操作阀门,工作条件好;滴灌能随水施肥、施药,由于是局部灌溉;作物行距间几乎无水,膜下及旁侧杂草难以生长,且土壤不板结,田间人工作业(包括锄草、施肥、修渠、平埂、病害治理等)和机械作业等大大减少,人工管理定额也

滴灌首部施工安装规定

1.施工安装规定 (1)滴灌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按设计进行。修改设计应先征得设计部门同意,经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实施,必要时需经主管部门审批。(2)施工前检查图纸、文件等是否齐全,并核对设计是否与地形、水源、作物种植及首部枢纽位置等相符,发现问题应与设计部门协商,提出合理修改方案。 (3)施工前应检查现场,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严防发生各种事故。(4)施工前应严格按照工期要求制定计划,确保工程质量,并按期完成。 (5)施工中应随时检查质量,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坚决返工,不留隐患。 (6)施工中应注意防洪排水保护农田和林草植被,做弃土处理。(7)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对隐患工程必须填写《隐患工程记录》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全部工程施工完成应及时编制竣工报告。 2、施工前的准备 (1)应检查图纸、文件等是否齐全,并校对是否与灌区水源、地形作物种植及首部位置相符,发现问题应与设计部门协商,提出合理修改方案。 (2)应检查现场,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并严格按工期要求编制施工计划。建立施工组织,拟定放样、定线等各项施工顺序,编制劳力、工种、材料、设备、工程进度计划,制定质量检查方法。

(3)按设计要求检查工程设备器材、准备好施工工具。 3、施工程序 (1)施工放样,现场应设测量控制网,并应保留到施工完毕。放样包括首部枢纽和干、支管的管线测量。 (2)基坑开挖,排水及基础处理。 (3)回填,回填土应干湿适宜,分层夯实与砌体接触紧密。 4、水源工程与首部工程 机井施工按GBJ141《给排水构筑物施工验收规范》有关规定执行。水处理建筑物按GBJ13《室外给水工程技术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6、管槽施工 (1)管槽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施工放样轴线和槽底设计高程开挖,使槽底坡度均匀,确保管道排空无积水,地埋管管槽设计开挖深1.0米,干、分干管槽宽不宜小于80cm。 2应清除槽底部石块杂物,并一次整平。 3管槽经过卵石等硬基础处,槽底超挖不应小于10cm。清除砾石后用细土回填夯实至设计高程。4开挖土料应堆置管槽一侧 5固定墩坑、阀门井开挖宜与管槽开挖同时进行。(2)管槽回填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及管件安装过程中应在管段无接缝处先覆土固定,待安装完毕经冲洗试压,全部检查合格后方可回填。 2回填前应清除槽内杂物,排净积水,在管壁四周20cm内的覆土不应有直径大于2.5cm的砾石和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回填应高于原地面以上10cm,并应分层轻夯或踩实,每层厚20cm。 3回填必须在管道两侧同时进行,严禁单侧回填。

草莓膜下滴灌技术优点

草莓膜下滴灌技术优点 膜下滴灌技术是工程节水、滴灌技术和覆膜种植技术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灌溉方法,其通过有效资源,达到增产目的,推动了作物生产的进程。 膜下滴灌作为目前灌溉技术的领先者,具有显著的淋盐、节水、节肥、增产优势。滴灌带铺设在地膜以下,在滴灌的时候可以减弱水分的棵间蒸发,同时水滴在进入耕层土壤后,能够溶解土壤中的盐分,并向四周迁移,这对盐分淋洗起到了促进作用。这种作用结果表现在作物根区中心部分形成了一个淡化脱盐区,这对作物的生长是有利的。膜下滴灌可以使可溶性肥料随水滴施入土壤,而且还可以定时定量地满足植株的水肥要求。另外,膜下滴灌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和抑制杂草孳生等优点。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节约劳动力 传统的灌溉方式必须由人工灌溉,不仅人工耗费大,而且耗时长。而滴灌系统一人便可以完成灌溉任务,同时还可给作物施肥、给药,节约了人工作业次数,缓解劳动压力。 减少病虫害、保持土壤结构 传统生产中大水漫灌,致使作物白粉病、灰霉病、根腐病等发生十分普遍,滴灌挂术的应用不仅降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增强棚内作物抵制病虫害的浸染能力;对滴灌带进行局部灌溉,更好地保持了土壤良好结构,垄面不坍塌,保持整体美观,利于采收。 节水、节肥 相比传统灌溉方式,膜下滴灌水流延滴孔直达作物根系,由于地膜覆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地面蒸发,作物棵间蒸发显著减少,而肥料也随着水流施入,膜下滴灌在提高水分利用利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作物对肥料利用率。 抑制杂草孳生,减少农药使用量 膜下滴灌使得作物病虫害发生减少的同时,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而且地膜有效地抑制了杂草的孳生。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膜下滴灌工程的推广和大力实施,有效防止了农肥的流失和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降低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这对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起到了促进作用,成为农业生产现代化典型的灌溉措施,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

第一章 水肥一体化技术基本原理

第一章水肥一体化技术简介 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 作物生产的目标是用更低的生产成本去获得更高的产量、更好的品质和更高的经济效益。从作物的生长要素来看,其基本生长要素包括光照、温度、空气、水分和养分。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前三个因素是人为难以调控的,而水分和养分因素则可人为调控。因此,要实现作物的最大生产潜力,合理调节水肥的平衡供应非常重要。 在水肥的供给过程中,最有效的供应方式就是如何实现水肥的同步供给,充分发挥两者的相互作用,在给作物提供水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的作用,实现水肥的同步供应,即水肥一体化技术。那么,什么是水肥一体化技术呢?狭义讲,就是把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由灌溉管道带到田间每一株作物,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如通过喷灌及滴灌管道施肥。 图1-1 雷州半岛的香蕉园通过滴灌施用硫酸钾镁肥

图1-2 山地砂糖桔果园通过滴灌系统施用氯化钾 图1-3 内蒙古马铃薯种植区通过滴灌系统施肥的场面 广义讲,就是水肥同时供应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要,根系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除通 过灌溉管道施肥外,如淋水肥、冲施肥等都属于水肥一体化的简单形式。

图1-4 广东冬种马铃薯地区拖管淋水肥的场景 图1-5 菜农挑担淋水肥的场景

图1-6 海南西瓜种植户通过膜下水带施液体肥的场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现代种植业生产的一项综合水肥管理措施,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省工、优质、高效、环保等优点。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国外有一特定词描述,叫“FERTIGATION”,即“FERTILIZATION(施肥)”和“IRRIGATION(灌溉)”各拿半个字组合而成,意为灌溉和施肥结合的一种技术。国内根据英文字意翻译成“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加肥灌溉”、“水肥耦合”、“随水施肥”、“管道施肥”、“肥水灌溉”、“肥水同灌”等多种叫法。“水肥一体化”这个称谓目前被广泛接受,而“管道施肥”笔者认为更加形象贴切,肥料自身不会从管道流动,必须要溶解于水才能随管道流动。这很容易区别于传统的施肥。针对于具体的灌溉形式,又可称为“滴灌施肥”、“喷灌施肥”、“微喷灌施肥”等。 灌溉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的蒸腾失水及土面蒸发失水,必须要源源不断补充土壤水分作物才能正常生长。而水肥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这要从植物是如何吸收养分说起。植物有两张“嘴巴”,根系是它的大嘴巴,叶片是小嘴巴。大量的营养元素是通过根系吸收的。叶面喷肥只能起补充作用。施到土壤的肥料怎样才能到达植物的嘴边呢?通常有三个过程。一个叫扩散过程。肥料溶解后进入土壤溶液,靠近根表的养分被吸收,浓度降低,远离根表的土壤溶液浓度相对较高,结果产生扩散,养分向低浓度的根表移动,最后被根系吸收。第二个过程叫质流。植物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叶片气孔张开,进行蒸腾作用(这是植物的生理现象),导致水分损失。根系必须源源不断地吸收水分供叶片蒸腾耗水。靠近根系的水分被吸收了,远处的水就会流向根表,溶解于水中的养分也跟着到达根表,从而被根系吸收。第三个过程叫截获,即养分正好就在根系表面而被吸收。扩散和质流是最重要的 养分迁移到根表的过程。这两个过程都离不开水做媒介。因此,肥料一定要溶解才能被吸收,不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