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in系统加固方案

win系统加固方案

win系统加固方案
win系统加固方案

w i n系统加固方案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win10系统加固方案

1、磁盘加密位元锁(Enable BitLocker)

Windows 10中的磁盘加密位元锁可以用来加密任何硬盘上的信息,包括启动、系统甚至移动媒体,鼠标右键就可以在选项中加密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的数据。用户可以在设置菜单中选择希望加锁的文件,被加密的文件可以被设置为只读,且不能被重新加密。

在保存好Bitlocker信息后关闭电脑,BitLocker的恢复信息存储在计算机的属性文件中,大多数情况下自动备份用户的密码恢复到Active Directory。所以要确保可以访问这些属性,防止丢失密码后无法恢复文件。

2、提升安全级别

Windows 10的用户帐户控制得到较大的改进,在区别合法和非法程序时表现得十分精确、迅速。根据用户的登录方式(管理员或普通用户)默认UAC安全级别设置,可以选择不同敏感度的防御级别。

Windows 10中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用户帐户控制滚动条,方便管理员或标准用户设置它们的UAC安全级别。

建议将UAC安全级别设置为“始终通知”,请放心Windows 10中遇到的安全通知要比Vista少很多。

虽然UAC功能提供了一个必要的防御机制,但是为了系统的稳定性,请谨慎使用管理员帐户。

3、及时升级

在Windows 10的默认设置中,Windows升级服务将自动下载并安装重要的Windows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升级包。

有一项研究表明,微软的软件是世界上补丁最多的产品。但是系统并没有提醒你,及时更新其他的非系统软件,比如浏览器、媒体播放器等。黑客们现在都喜欢从这些方面对电脑进行攻击。

4、备份数据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的时候真的是防不胜防,即使做了很多努力,当病毒来临时防御措施仍可能变的不堪一击。及时备份重要数据才是王道,这样就算遇到了极具杀伤性的病毒,也可以通过恢复数据轻松解决。

5.关闭默认共享封锁系统后门

同XP、Vista一样,在默认情况下也开启了网络共享。虽然这可以让局域网共享更加方便,但同时也为病毒传播创造了条件。因此关闭默认共享,可以大大降低系统被病毒感染的概率。Windows在默认情况下会开启以下隐藏管理共享:

? 根分区或卷

? 系统根目录

? FAX$共享

? IPC$共享

? PRINT$共享

这些共享的开启可以让任何有管理权限进入你的电脑或者活动目录(Active Directory)域(连接状态下)的用户进入任何分区,而并不需要你主动分享文件,因为他已经拿到了你的账户凭据。在基于Windows NT架构的系统中,所有分区都通过“管理共享”功能对管理员开放共享。因此这种机制存在安全隐患,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彻底关闭该共享功能。

6、关闭Server服务

①在运行、任务管理器或Cortana搜索栏(Win10)/开始菜单搜索栏(Win7)/开始屏幕搜索栏(Win8.1)输入services.msc后回车,打开“服务”

②找到Server,双击打开

③在“启动类型”中选择“禁用”,然后在“服务状态”点击“停止”后确定

这种方法能够关闭文章开头提到的管理共享,不过对于需要开启打印和传真等共享和某些文件共享的用户来说,这种方式有些“矫枉过正”。后面两种方式更适合这部分用户。

7、在注册表中关闭“管理共享admin$”

①在运行、任务管理器或Cortana搜索栏输入regedit后回车,打开注册表编辑器

②定位到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LanmanServer\Parameters

③新建DWORD(32位)值,重命名为AutoShareWks,并将其数值数据设置为“0”后点击确定

关闭IPC$

“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确定后,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

\lanmanserver \parameters”项,双击右侧窗口中的“AutoShareServer”项将键值由1改为0,这样就能关闭硬盘各分区的共享。如果没有 AutoShareServer项,可自己新建一个再改键值。最后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项处找到“restrictanonymous”,将键值设为1,关闭IPC$共享。

注意:本法必须重启机器,但一经改动就会永远停止共享。

8.修改组策略加固系统注册表

和XP、Vista相同,中仍然开放了风险极高的可远程访问注册表的路径。将可远程访问注册表的路径设置为空,可以有效避免黑客利用扫描器通过远程注册表读取的系统信息及其他信息。

打开控制面板,选择“管理工具”,双击“本地安全策略”,依次打开“本地策略→安全选项”,在右侧找到“网络访问:可远程访问的注册表路径”和“网络访问:可远程访问的注册表路径和子路径”,双击打开,将窗口中的注册表路径删除。

9.启用Windows defender

10.关闭默认共享

11.禁止自动运行阻止病毒传播

除了网络,闪存和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也成为恶意程序传播的重要途径。当系统开启了自动播放或自动运行功能时,移动存储设备中的恶意程序可以在用户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感染系统。所以禁用自动播放和自动运行功能,可以有效掐断病毒的传播路径。

关闭自动播放:在“运行”中输入“gpedit.msc”开启组策略管理器,依次打开“计算机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组件→自动播放策略”,双击“关闭自动播放”,点选“已启用”,再选择选项中的“所有驱动器”,最后点击确定,自动播放功能就被关闭了。

关闭自动运行:在同一位置双击“自动运行的默认行为”,选择“已启用”,在选项中选择“不执行任何自动运行命令”,然后点确定,自动运行功能就被关闭了。

12.最后,下载360安全卫士

电力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电力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1.1 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格书适用于变电站的变电所及配电房的电力监控系统。 1.2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T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9361-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T13729-2002 《远动终端设备》 GB/T13730-2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GB/T15153.1-1998 《远动设备及系统——电源和电磁兼容性》GB/T15153.2-2000 《远动设备及系统——环境要求》 GB/T17463-1998 《远动设备及系统——性能要求》 GB/T18657-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 DL/T860(IEC6185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GB/T16435.1-1996 《运动设备及系统接口(电气特征)》 GB/T15532-2008 《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T17626-2006 《电磁兼容》 1.3 技术要求 1.3.1 系统技术参数 ●画面响应时间≤1s; ●站内事件分辨率≤5ms; ●变电所内网络通信速率≥100Mbps; ●装置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BTF)≥30000小时; ●系统动作正确率不小于99.99%。 ●系统可用率不小于99.99%; ●站间通信响应时间≤10ms; ●站间通信速率≥100Mbps;

1.3.2 系统构成概述 a)系统结构 整个系统以实时数据库为核心,系统厂家应具备自主研发的数据库,同时应该具备软件著作权或专利证书,保证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配置相适应,应用成熟、可靠,具备模块化可配置的技术架构,相关证书投标时需要提供。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软件,支持下传控制命令。将从现场网络采集的数据写入实时数据库。采用动态加载驱动方式,便于扩充特殊协议的设备。包括MODBUS485/TPC驱动、OPC驱动和仿真驱动simdrv。 ●实时数据库 实时数据库应符合Windows 64位X64版,负责数据实时和历史服务。采用基于TC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具备LZO实时压缩传输,极大的节约网络流量资源,提供rdb4api.dll 标准DLL封装协议便于客户端使用。实时数据库应具备数据响应快、容量大、具有冗余备份存储等特点,例如美国OSI Software推出的PI实时数据库系统。 实时数据库应具备管理工具,用于管理实时库的帐号、标签、数据卷和数据查询。分为X86版和X64版,采用跨平台的基于TCP协议的应用协议。 实时库应具备备份工具,提供实时库的在线实时备份功能。比通用备份工具比如Veritas或RoseMirrorHA等效率更高、占用资源更少、使用更简单、节约工程成本。 实时数据库应提供是数据同步工具,用于数据恢复和多库之间的数据同步。 在100M网络上,标签服务秒可提供28万个标签属性记录服务,数据服务每秒可提供100万条历史数据记录服务。内置历史缓存和历史预读为多客户并发历史服务提供优异的检索和查询统计性能。 b)设计规格 ●运行平台Windows server 2003 sp2及以上服务器,同时支持windows64位和Linux64 位系统平台; ●最大标签数达到≥100万; ●最大并发连接客户数≥512万; ●最大历史数据卷个数4096个,单卷容量≥120G,每个卷数据可以存储≥100年 ●可变长度类型大小,每条记录最大1000字节 ●SOE事件最大4G空间,大于1000万条记录,自动回收利用旧空间。 ●磁盘访问方式支持直接扇区写盘 + 写通式自有缓存

能源、电力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2)

能源管理系统(EMS)、电力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1、适用范围及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本EMS系统项目实施范围为多个区域的多个10kV和变电所。 投标单位必须按照能源管理系统(EMS)的要求和标准进行系统集成。 主要元器件技术要求: 多功能电力参数测量仪 低压回路智能仪表要求采用智能测控多功能装置,要求为白色底光背投式大屏幕液晶显示器,直观界面上具有带自导功能的菜单,可同时测量相电压、线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有功、无功、视在功率、有功/无功电度、THD I及THD U百分比等全部电气参数;至少具有4路开关量输入、2路继电器输出;能够实现保护,控制,电流、电压、功率、频率、能量等所有电力参数的测量。并且能够实现远程“四遥”功能。 对于低压回路的开关要求盘柜厂足够多的辅助接点(含开关状态和故障状态等),而对于其余的塑壳开关要求盘柜厂配备足够多的辅助接点(含开关状态和故障状态等),二次智能控制设备由监控自动化厂家提供,并由盘柜厂负责其二次接线(即完成所有硬件开孔、接线等,只是预留网络通讯接口接线到端子排),由自动化厂家负责通信等相关技术服务,盘柜厂负责二次接线等技术支持和服务;报价要求:设备价分两部分,即设备价+仪表价=设备总价,整个子系统集成单独报价(包括变压器监控部分的费用)。

按要求提供EMS系统硬件及软件,EMS系统的上位组态软件必须采用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成熟稳定的能源管理系统软件,目的是考虑①售后服务的通用性②软件必须有免于买方第三方侵权起诉的完整知识产权和版权。 设计并实施EMS系统综合布线,该布线内容包括能源采集点的全部光纤通讯网络布线、高压柜、低压柜、控制柜等智能设备的通讯网络系统的二次接线设计与施工、通讯柜、端子排布置设计供货及现场接线等。 提供EMS系统中所有智能设备的通讯接口软件,并接入能源监控系统,要求EMS系统完整采集智能设备可提供的有关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有功电度、无功电度、及以下可选之扩展功能(事件记录、故障录波、事故报警),等。 提供EMS系统专用通讯柜,尺寸为2200mmX800mmX600mm。 每个柜主要包含有:①EMS系统光纤主干网必须的光纤通信交换机; ②1台通讯管理主控单元,每个主控单元至少包含8个RS485接口和1个RJ45以太网接口。 EMS系统核心部件应为运行成熟、先进可靠、品质优良的原装进口的国际知名产品,系统软件应和条款中监控设备成熟配套使用过。 2、适用标准 系统(设备)的技术标准除应符合本招标书技术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有关IEC或GB或DL行业标准。系统(设备)的设计、制造应严格遵循的相关标准 3、技术规范

Windows系统安全加固技术指导书

甘肃海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Windows系统安全加固技术指导书 ◆版 本◆密级【绝密】 ◆发布甘肃海丰科技◆编号GSHF-0005-OPM- ?2006-2020 HIGHFLY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

目录 文档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参照标准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加固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业务主导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业务影响最小化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实施风险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主机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数据库或其他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保护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灵活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周期性的安全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安全加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主机分析安全加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业务系统安全加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W INDOWS 2003操作系统加固指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补丁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补丁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账号口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优化账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口令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网络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优化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关闭共享.............................................................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网络限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设计方案

内外网安全等级保护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二〇一五年三月

目录 1.信息安全概述 (77) 什么是信息安全? (77) 为什么需要信息安全 (77) 1.1 安全理念 (88) 1.1.1系统生命周期与安全生命周期 (88) 1.1.2 ..........................3S安全体系-以客户价值为中心88 1.1.3关注资产的安全风险 (99) 1.1.4安全统一管理 (1010) 1.1.5安全 = 管理 + 技术 (1010) 1.2 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 (1010) 1.2.1 从计算机系统的发展看安全问题 (1111) 1.2.2 从计算机系统的特点看安全问题 (1111) 2.物理安全 (1212) 2.1 设备的安全 (1212) 3.访问控制 (1515) 3.1访问控制的业务需求 (1616) 3.2用户访问的管理 (1616) 3.3用户责任 (1818) 3.4网络访问控制 (2020) 3.5操作系统的访问控制 (2323) 3.6应用系统的访问控制 (2727) 3.7系统访问和使用的监控 (2727)

3.8移动操作及远程办公 (3030) 4.网络与通信安全 (3131) 4.1网络中面临的威胁 (3232) 5.系统安全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系统安全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总体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5.4总体设计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5.4.1内网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5.4.2有步骤、分阶段实现安全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5.4.3完整的安全生命周期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5.5网络区域划分与安全隐患..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6.0网络安全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保护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威胁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6.1防火墙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6.1.1防火墙系统的设计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6.1.2 防火墙的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6.1.3 防火墙的控制能力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6.1.4 防火墙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6.1.5 第四代防火墙的抗攻击能力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6.1.6 防火墙产品的选型与推荐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科瑞2000电力监控系统的应用

安科瑞2000智能配电系统 徐孝峰 1、概述 Acrel-2000用户端智能配电系统是适用于各行业用户端供配电监控和运行管理的一系列产品,通过对用户配电网络和电气设备的不间断保护和监控,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来实现可靠、安全、先进、高效的供配电系统。 Acrel-2000用户端智能配电系统可以建立供电网络仿真模型,模拟配电网络运行,监测故障,实现无人值班模式。系统在配电发生故障时,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切除故障,保护一次设备,缩小停电范围;对于发生故障的部分,能协助运行人员分析故障原因,快速查找和排除故障,尽量缩短停电时间;对于有备用电源或者备用设备的场合,发生故障时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有选择性的自动使用备用电源或者设备,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此外,系统还提供大量的图形和报表等分析统计工具,帮助管理者提高运行效率。适用于35kV~0.4kV电压等级的用户端供配电系统。---安科瑞2000智能配电系统 2、参照标准 ◆GB/T2887-2011《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13729-2002《远动终端设备》 ◆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DL/T5430-2009《无人值班变电站远方监控中心设计技术规程》 ◆DL/T1101-2009《35kV~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验收规范》 ◆DL/T634.5101-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634.5104-2009《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60870-5-101 网络访问》 ◆Q/GDW213-2008《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工厂验收管理规程》 ◆Q/GDW214-2008《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现场验收管理规程》 3、用户端的几种供电方式 根据用户端负荷类型、容量和供电网络面积大小,可以采取不同的供电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单电源供电

网络安全设计方案

1.1?某市政府网络系统现状分析 《某市电子政务工程总体规划方案》主要建设内容为:一个专网(政务通信专网),一个平台(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一个中心(安全监控和备份中心),七大数据库(经济信息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人口基础信息库、社会信用数据库、海洋经济信息数据库、政务动态信息数据库),十二大系统(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政务决策服务信息系统、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城市通卡信息系统、多媒体增值服务信息系统、综合地理信息系统、海洋经济信息系统、金农信息系统、金水信息系统、金盾信息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主要包括: 政务通信专网 电子政务基础平台 安全监控和备份中心 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系统 政务决策服务信息系统 综合地理信息系统 多媒体增值服务信息系统 某市政府中心网络安全方案设计 1.2?安全系统建设目标 本技术方案旨在为某市政府网络提供全面的网络系统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策略的制定、安全策略的实施体系结构的设计、安全产品的选择和部署实施,以及长期的合作和技术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目标是在不影响当前业务的前提下,实现对网络的全面安全管理。 1)?将安全策略、硬件及软件等方法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防御系统,有效阻止非法用户进入网络,减少网络的安全风险; 2)?通过部署不同类型的安全产品,实现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网络安全问题的防护; 3)?使网络管理者能够很快重新组织被破坏了的文件或应用。使系统重新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具体来说,本安全方案能够实现全面网络访问控制,并能够对重要控制点进行细粒度的访问控制; 其次,对于通过对网络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对重要服务器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监控。 1.2.1?防火墙系统设计方案 1.2.1.1?防火墙对服务器的安全保护

六号线 电力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第一节、电力监控系统调试方案 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安装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的安装包括供电系统设备的微机综合保护测控单元安装、中央信号屏的安装、通讯处理装置的安装和所内通信网络的构建。 供电系统设备的微机综合保护测控单元在这些设备出厂前已由各厂家安装于设备柜体上,现场主要为网络线的敷设和设备的调试。自动化系统设备的安装与变电所的整体进度保持一致同步进行,并且在变电所作保护调试时作相应的配合工作,监视后台(中央信号屏)的数据与所作保护调试结果是否一致。 二、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安装 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工作站、服务器机柜、配电盘(箱)、打印机、UPS机柜及接口设备等。 1. 服务器机柜、配电盘(箱)、UPS机柜安装 服务器机柜、UPS机柜和配电盘固定于安装好的基础支架上,用紧固螺栓将盘底部与基础支架连接牢固。安装后,盘面应对齐、顺直。 机柜、配电盘应可靠接地。 2.工作站、打印机及相关接口设备的安装 调度员工作站,打印机等安装在调度大厅的设备依据施工图放在操作台柜内,台面上安放VDU设备(CRT、键盘和鼠标)。 三、供电车间复示系统 供电检修车间复示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工作站、打印机、UPS机柜及接口设备等。其安装方式与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设备安装类同。 四、线缆敷设、接续 1.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根据招标文件,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局域网通信电缆主要采用多模软光缆。 2. 环网 变电站中央信号屏至通信机械室采用单模软光缆,由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全线敷设接线。由于车辆段及停车场为户外,采用的是户外光缆。

3. 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 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电缆包括设备用电源电缆、通信电缆(屏蔽双绞线)及光缆。通信电缆及光缆敷设于架空地板下预先安装好的金属线槽或管线内;电源电缆(带铠装)敷设于架空地板下(具体敷设方式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穿墙及楼板采用镀锌钢管防护,在电缆竖井内敷设于电力专业安装的桥架内。 控制中心穿线工作宜在架空地板铺设之前完成。 4. 供电车间复示系统 供电检修车间电缆包括设备用电源电缆、网络线及传输通道光缆。传输通道光缆敷设于通道电缆支架、供电车间桥架内;电源电缆穿镀锌钢管敷设;网络线敷设于金属管线内。 第二节、系统测试 1.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1.1 配合变电所继电保护调试 继电保护调试是变电所整组传动试验的重要内容,保护装置地址的分配,保护定值的输入和修改、保护软压板的投切,软件连锁、闭锁以及特殊保护功能的投入(如低压柜备自投允许)都与自动化系统密切相关,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 以上功能是通过变电所自动化通信网络来实现的,因此变电所继电保护试验宜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调试同期进行。 1.2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子系统调试 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变电所自动化系统采用分散、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系统分三层布置:站级管理层,网络通信层,间隔设备层。站级管理层为设置在中央信号屏内的主监控单元(通信控制器);间隔设备层包括安装于各开关柜内的各种保护测控一体化设备,间隔设备层构成变电所自动化子系统;网络通信层即为变电所自动化通信网络。 变电所自动化子系统包括:35kV子系统、低压400V子系统、配电变压器温控仪(硬接线)、所用配电屏监测单元、整流变压器温控仪(硬接线)、直流1500V子系统、轨电位限制装置(硬接线)及接触网隔离开关(硬接线)等。 自动化子系统调试主要内容为各子系统与主控单元间的通信功能(包括规约处理

win10系统加固方案

win10系统加固方案 1、磁盘加密位元锁(Enable BitLocker) Windows 10中的磁盘加密位元锁可以用来加密任何硬盘上的信息,包括启动、系统甚至移动媒体,鼠标右键就可以在选项中加密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的数据。用户可以在设置菜单中选择希望加锁的文件,被加密的文件可以被设置为只读,且不能被重新加密。 在保存好Bitlocker信息后关闭电脑,BitLocker的恢复信息存储在计算机的属性文件中,大多数情况下自动备份用户的密码恢复到Active Directory。所以要确保可以访问这些属性,防止丢失密码后无法恢复文件。 2、提升安全级别 Windows 10的用户帐户控制得到较大的改进,在区别合法和非法程序时表现得十分精确、迅速。根据用户的登录方式(管理员或普通用户)默认UAC安全级别设置,可以选择不同敏感度的防御级别。 Windows 10中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用户帐户控制滚动条,方便管理员或标准用户设置它们的UAC安全级别。

建议将UAC安全级别设置为“始终通知”,请放心Windows 10中遇到的安全通知 要比Vista少很多。 虽然UAC功能提供了一个必要的防御机制,但是为了系统的稳定性,请谨慎使用 管理员帐户。 3、及时升级 在Windows 10的默认设置中,Windows升级服务将自动下载并安装重要的Windows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升级包。 有一项研究表明,微软的软件是世界上补丁最多的产品。但是系统并没有提醒你,及时更新其他的非系统软件,比如浏览器、媒体播放器等。黑客们现在都喜欢从这些 方面对电脑进行攻击。 4、备份数据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的时候真的是防不胜防,即使做了很多努力,当病毒来 临时防御措施仍可能变的不堪一击。及时备份重要数据才是王道,这样就算遇到了极 具杀伤性的病毒,也可以通过恢复数据轻松解决。 5.关闭默认共享封锁系统后门 同XP、Vista一样,在默认情况下也开启了网络共享。虽然这可以让局域网共享 更加方便,但同时也为病毒传播创造了条件。因此关闭默认共享,可以大大降低系统 被病毒感染的概率。Windows在默认情况下会开启以下隐藏管理共享:

园区网络系统安全设计方案

Vol.28No.2 Feb.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网络的日新月异,对实现资源共享、加快信息处理、信息资源分配和提高工作效率都在不同层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自互联网问世以来,信息安全与资源共享一直处于相对矛盾的状态,随着网络资源共享的进一步推广和加强,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一个园区网络经常不可避免地受到恶意软件、病毒、黑客入侵等的安全威胁和攻击,造成数据篡改丢失、 网络瘫痪、系统崩溃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如何确保园区网络正常、高效和相对安全地运行是所有企业园区、高校校园网都面临的问题,保证网络安全问题势在必行. 目前主流绝大数网络系统均采用一种分层次的拓扑结构,因此分层次的网络安全防护对园区网络来说也显得十分必要,即一个完整的园区网络安全设计方案应该覆盖网络的各个层次,同时必须考虑到安全管理等人为因素.根据当前园区网络的应用现状和网络的结构,本文提出一个分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系统应用层和安全管理多个层次的安全设计方案.1接入层安全设计 1.1 物理层安全 物理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 其它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环境事故以及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导致的破坏过程.物理层安全是保证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在实践过程中,根据Sage Research 的一项研究,可达80%的网络故 障都归结于物理层连接.针对网络物理层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改善校园网的物理环境,主要需要做如下几项工作:(1)温度控制,增加湿度控制;完善防雷和防静电措施等保证设备环境良好;(2)对物理层实时监控,监视所有物理层链接,确保当发生故障时,管理员迅速了解故障位置并恢复故障;(3)保障和完善主机房电源供应,确保备用电源切换正常;(4)与保安等相关保全部门合作,监控保障通信线缆安全.1.2 使用虚拟局域网实现网络隔离 虚拟局域网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是一种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多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数据交换技术.通过VLAN 技术,网管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把同一个物理实际局域网中的用户从逻辑上划分成多个不同的广播域,这划分出的每个广播域即VLAN.不同的VLAN 是不能相互通信的,若需要通信必需得经过三层路由转发,这样从某种程度说保证了安全性.同时广播和组播流量也被限定在自己VLAN 中,不会转发到其它VLAN 中. 园区网可以根据网络用途或者不同楼宇和地理位置合理VLAN 划分,调整相关网络拓扑,使学生宿舍区、 网络中心、服务器群区、办公区等区域更明确的划分,这更有利于安全策略的实现和网络管理.例如宿舍楼每一楼层可以单独划到一个VLAN.VLAN 间相互通信可在汇聚层通过路由实现.通过 园区网络系统安全设计方案 商伶俐 (安徽农业大学 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安徽 合肥230036) 摘要:互联网的普及和大型企业园区、校园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对加快信息处理、资源共享、充分利用资源和提高工作效率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随着病毒的泛滥、 网络入侵的多样化、以及黑客的增多,园区网络的安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在开放网络环境中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当今十分迫切的问题.本文针对园区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出了多层次的园区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园区网络;虚拟局域网;访问控制列表;虚拟专用网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2-0135-03 第28卷第2期(上) 2012年2月135--

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加固方案设计

XXXX业务网网络信息安全加固项目案例介绍 一、概述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整个世界正在迅速地融为一体,IT系统已经成为XXX整合、共享内部资源的核心平台,同时,随着XXX经营理念的不断深化,利用各种各样的业务平台来为XXX提供更多的增值业务服务的情况越来越多,因此IT系统及各种各样的业务平台在XXX系统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更为XXX提供的新业务利润增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安全风险和威胁,网络中蠕虫、病毒及垃圾邮件肆意泛滥,木马无孔不入,DDOS攻击越来越常见、WEB应用安全事件层出不穷、,黑客攻击行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而伴随着上级主管部门对于信息安全的重视及审查工作愈加深化,所有这些风险防范及安全审查工作极大的困扰着XXX运维人员,能否及时发现网络黑客的入侵,有效地检测出网络中的异常流量,并同时在“事前”、“事中”及“事后”都能主动协助XXX完成自身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以及满足上级部门审查规范,已成为XXX运维人员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方案针对XXXX公司业务平台的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并依据我公司安全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来指导业务平台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解决方案的制作,从安全技术体系建设的角度给出详细的产品及服务解决方案。

二、网络现状及风险分析 2.1 网络现状 业务平台拓扑图 XXXX公司业务平台网络共有包括XXX、XXX、XXX平台等四十余个业务系统,(因涉及客户信息,整体网络架构详述略)业务平台内部根据业务种类的不同,分别部署有数据库、报表、日志等相应业务系统服务器。 2.2 风险及威胁分析 根据上述网络架构进行分析,我们认为该业务平台存在如下安全隐患: 1.随着攻击者知识的日趋成熟,攻击工具与手法的日趋复杂多样,单纯XX的已经 无法满足信息安全防护的需要,部署了×XX的安全保障体系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防火墙系统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略) 2.当前网络不具备针对X攻击专项的检测及防护能力。(略) 3.对正常网络访问行为导致的信息泄密事件、网络资源滥用行为等方面难以实现针 对内容、行为的监控管理及安全事件的追查取证。 4.当前XX业务平台仍缺乏针对网络内容及已经授权的正常内部网络访问行为的有 效监控技术手段,因此对正常网络访问行为导致的信息泄密事件、网络资源滥用

Linu系统主机安全加固

L i n u系统主机安全加 固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Linux主机安全加固 V1.0 hk有限公司 二零一五年二月 一、修改密码策略 1、cp/etc/login.defs/etc/ 2、vi/etc/login.defs PASS_MAX_DAYS90(用户的密码不过期最多的天数) PASS_MIN_DAYS0(密码修改之间最小的天数) PASS_MIN_LEN8(密码最小长度) PASS_WARN_AGE7(口令失效前多少天开始通知用户更改密码) 按要求修改这几个密码选项,修改完之后保存(:wq!)退出即可。 二、查看系统是否已设定了正确UMASK值(022) 1、用命令umask查看umask值是否是022, 如果不是用下面命令进行修改: /etc/profile/etc/profile.bak vi/etc/profile 找到umask022,修改这个数值即可。 三、锁定系统中不必要的系统用户和组 1、cp/etc/passwd/etc/passwd.bak cp/etc/shadow/etc/shadow.bak 锁定下列用户 2、foriinadmlpsyncnewsuucpgamesftprpcrpcusernfsnobodymailnullgdmdo usermod- L$idone 3、检查是否锁定成功 more/etc/shadow如:lp:!*:15980:0:99999:7:::lp帐户后面有!号为已锁定。 4、禁用无关的组: 备份: cp/etc/group/etc/group.bak

隧道电力监控系统安装施工方案方法

隧道电力监控系统安装施工方案方法 电力监控系统负责对全线电力系统和设备实施监控,监测系统运行状况、设备状况,确保系统正常运行;隧道照明控制、隧道通风控制根据隧道的运营状况完成对隧道照明、通风回路控制。照明和风机控制信号采集及传输由本合同承包人完成,上端信号处理及控制由交通监控承包人完成。 高压系统设有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对10kV进线、变压器出线、出线进行继电保护和运行测控。电力监控系统与微机保护测控装置进行通信实时监测各进线、出线的运行状态。 变电站设有400kV开关柜,主要有进线单元、出线单元、电容补偿单元组成。电力监控对这些单元分别设置相应的微机测控装置进行监控。 电力监控通过干变内部预先埋设的温度传感器和相应的智能温控仪对干变的温度信号、超温报警、变压器风机工作状态等变压器运行状态进行监测。 站内设有UPS(EPS),作为站内的二次设备电源和操作电源。UPS(EPS)带有智能通信接口,电力监控通过UPS(EPS)通信接口与UPS(EPS)通信,从而监测其运行状态,包括对出线电压、电池电压、电流、功率等实时量的监测。 UPS(EPS)出线设有配电柜,配电柜装设智能监控单元,监控各出线开关的分合状态。照明、风机低压出线回路的监控归入交通监控系统,供电照明系统提供开关信号、数据、开关状态等参数的采集及传输,交通监控系统实现对照明风机回路进行监控,控制隧道照明回路开关、风机起停、正反转。 根据电力监控系统的需求情况,电力监控子系统应建成为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电力自动化系统。电力监控子系统现分为三个层次:集控站层、通信系统层、电力监控终端设备层。 设备的安装和验收必须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254~59-96)、设计图及本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采用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施工及验交标准时,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并提供试验方案、测试仪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现场测试,验交。变电所设施作为一个完整单元进行检测验交。 施工完毕后,提供以下图纸和说明文件 (a).系统的逻辑图和接线图 (b).每个部件的专用接线图

网络安全加固 解决方案

网络系统安全加固方案北京*****有限公司 2018年3月

目录 1.1项目背景 ..................................... 1.2项目目标 ..................................... 1.3参考标准 ..................................... 1.4方案设计原则 ................................. 1.5网络系统现状 ................................. 2网络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2.1网络系统建设要求 ............................. 2.2网络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 2.3网络设备部署及用途 ........................... 2.4核心交换及安全设备UPS电源保证 ............... 2.5网络系统升级改造方案总结 ..................... 3网络系统安全加固技术方案........................... 3.1网络系统安全加固建设要求 ..................... 3.2网络系统安全加固技术方案 ..................... 3.3安全设备部署及用途 ........................... 3.4安全加固方案总结 ............................. 4产品清单...........................................

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方案

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方案 摘要从信息系统安全建设规划设计、技术体系以及运行管理等三个方面对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系统安全系统建设 1 建设目标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本公司信息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化,公司运行及业务的开展越来越依赖信息网络,公司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安全建设任务更加紧迫。 由于本公司的业务特殊性,我们必须设计并建设一个技术先进、安全高效、可靠可控的信息安全系统,在实现网络系统安全的基础上,保护信息在传输、交换和存储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2 设计要点 主要考虑两个要点:一是尽可能满足国家关于信息系统安全方面的有关政策要求,二是切合本公司信息安全系统建设内涵及特点。 国家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比较强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安全风险管理。针对本公司的涉密系统集成资质要求和软件开发、软件外包业务的开展,这个方面的硬性规定会越来越重要。目前正在与有关主管单位咨询。 信息系统等级划分需按照国家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级划分指南,结合本本公司实际情况进行信息系统定级,实行分级管理。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体现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技术、组织和管理等方面。依据等级保护的思想和适度安全的原则,平衡成本与效益,合理部署和利用信息安全的信任体系、监控体系和应急处理等重要基础设施,确定合适的安全技术措施,从而确保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成效。 3 建设内容 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包括三方面:一是技术安全体系建设;二是管理安全体系建设;三是运行保障安全体系建设。其中,技术安全体系设计和建设是关键和重点。 按照信息系统的层次划分,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技术体系包括物理层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应用安全以及用户终端安全等内容。 3.1 物理层安全 物理层的安全设计应从三个方面考虑:环境安全、设备安全、线路安全。采取的措施包括:机房屏蔽,电源接地,布线隐蔽,传输加密。对于环境安全和设备安全,国家都有相关标准和实施要求,可以按照相关要求具体开展建设。 3.2 网络安全 对于网络层安全,不论是安全域划分还是访问控制,都与网络架构设计紧密相关。网络

六线电力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第一节、电力监控系统调试方案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安装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的安装包括供电系统设备的微机综合保护测控单元安装、中央信号屏的安装、通讯处理装置的安装和所内通信网络的构建。 供电系统设备的微机综合保护测控单元在这些设备出厂前已由各厂家安装于设备柜体上,现场主要为网络线的敷设和设备的调试。自动化系统设备的安装与变电所的整体进度保持一致同步进行,并且在变电所作保护调试时作相应的配合工作,监视后台(中央信号屏)的数据与所作保护调试结果是否一致。 二、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安装 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工作站、服务器机柜、配电盘(箱)、打印机、UPS机柜及接口设备等。 1. 服务器机柜、配电盘(箱)、UPS机柜安装 服务器机柜、UPS机柜和配电盘固定于安装好的基础支架上,用紧固螺栓将盘底部与基础支架连接牢固。安装后,盘面应对齐、顺直。 机柜、配电盘应可靠接地。 2.工作站、打印机及相关接口设备的安装 调度员工作站,打印机等安装在调度大厅的设备依据施工图放在操作台柜内,台面上安放VDU设备(CRT、键盘和鼠标)。 三、供电车间复示系统 供电检修车间复示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工作站、打印机、UPS机柜及接口设备等。其安装方式与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设备安装类同。 四、线缆敷设、接续 1.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根据招标文件,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局域网通信电缆主要采用多模软光缆。 2. 环网 变电站中央信号屏至通信机械室采用单模软光缆,由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全线敷设接线。由于车辆段及停车场为户外,采用的是户外光缆。

3. 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 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电缆包括设备用电源电缆、通信电缆(屏蔽双绞线)及光缆。通信电缆及光缆敷设于架空地板下预先安装好的金属线槽或管线内;电源电缆(带铠装)敷设于架空地板下(具体敷设方式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穿墙及楼板采用镀锌钢管防护,在电缆竖井内敷设于电力专业安装的桥架内。 控制中心穿线工作宜在架空地板铺设之前完成。 4. 供电车间复示系统 供电检修车间电缆包括设备用电源电缆、网络线及传输通道光缆。传输通道光缆敷设于通道电缆支架、供电车间桥架内;电源电缆穿镀锌钢管敷设;网络线敷设于金属管线内。 第二节、系统测试 1.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1.1 配合变电所继电保护调试 继电保护调试是变电所整组传动试验的重要内容,保护装置地址的分配,保护定值的输入和修改、保护软压板的投切,软件连锁、闭锁以及特殊保护功能的投入(如低压柜备自投允许)都与自动化系统密切相关,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 以上功能是通过变电所自动化通信网络来实现的,因此变电所继电保护试验宜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调试同期进行。 1.2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子系统调试 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变电所自动化系统采用分散、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系统分三层布置:站级管理层,网络通信层,间隔设备层。站级管理层为设置在中央信号屏内的主监控单元(通信控制器);间隔设备层包括安装于各开关柜内的各种保护测控一体化设备,间隔设备层构成变电所自动化子系统;网络通信层即为变电所自动化通信网络。 变电所自动化子系统包括:35kV子系统、低压400V子系统、配电变压器温控仪(硬接线)、所用配电屏监测单元、整流变压器温控仪(硬接线)、直流1500V子系统、轨电位限制装置(硬接线)及接触网隔离开关(硬接线)等。 自动化子系统调试主要内容为各子系统与主控单元间的通信功能(包括规约处理功能)测试。因变电所设备类型较多,各子系统厂家规约又不尽相同,所以子系统的调试是电力监控系统调试的关键环节。

Windows系统安全加固

第二章 Windows系统安全加固 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等特点。Windows Server 2003在默认安装的时候,基于安全的考虑已经实施了很多安全策略,但由于服务器操作系统的特殊性,在默认安装完成后还需要张先生对其进行安全加固,进一步提升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保证应用系统以及数据库系统的安全。 在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时,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张先生按系统建议,采用最小化方式安装,只安装网络服务所必需的组件。如果以后有新的服务需求,再安装相应的服务组件,并及时进行安全设置。 在完成操作系统安装全过程后,要对Windows系统安全性方面进行加固,系统加固工作主要包括账户安全配置、密码安全配置、系统安全配置、服务安全配置以及禁用注册表编辑器等内容,从而使得操作系统变得更加安全可靠,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平台。 操作系统的安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基础,其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作为用户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操作界面,操作系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操作系统本身的安全就成了安全防护的头等大事。 一、操作系统安全的概念 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研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操作系统本身提供的安全功能和安全服务。目前的操作系统本身往往要提供一定的访问控制、认证与授权等方面的安全服务,如何对操作系统本身的安全性能进行研究和开发使之符合选定的环境和需求; (2)针对各种常用的操作系统,进行相关配置,使之能正确对付和防御各种入侵; (3)保证操作系统本身所提供的网络服务能得到安全配置。 一般来说,如果说一个计算机系统是安全的,那么是指该系统能够控制外部对系统信息的访问。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或代表该用户运行的进程才能读、写、创建或删除信息。操作系统内的活动都可以认为是主体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所有客体的一系列操作。主体是指发出访问操作、存取请求的主动方,它包括用户、用户组、主机、终端或应用进程等。主体可以访问客体。客体是指被调用的程序或要存取的数据访问,它包括文件、程序、内存、目录、队列、进程间报文、I/O设备和物理介质等。 主体对客体的安全访问策略是一套规则,可用于确定一个主体是否对客体拥有访问能力。 一般所说的操作系统的安全通常包含两方面的含义:①操作系统在设计时通过权限访问控制、信息加密性保护、完整性鉴定等机制实现的安全;②操作系统在使用中,通过一系列的配置,保证操作系统避免由于实现时的缺陷或是应用环境因素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只有在这两方面同时努力,才能够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