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认证现场评审考核程序

计量认证现场评审考核程序

计量认证现场评审考核程序
计量认证现场评审考核程序

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

现场评审考核程序

(征求意见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对检测机构计量认证的现场评审是严格的执法过程,评审结论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家认监委)决定是否批准发给计量计量合格证书的主要依据,必须保证现场评审考核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和认证质量的一致性。

为了规范和统一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的现场评审和考核工作,结合近几年水利系统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工作的实践经验,特制定本程序。

一、现场评审的目的和要求

现场评审按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简称《评审准则》)对被审方的法律地位、法律责任、独立性、公正性方面、质量管理体系方面、技术能力范围及其限制范围作出客观、公正、科学、全面的评价和结论。

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按照国家认监委下达的评审计划,分初次评审、扩项评审、监督评审、复查评审,对被评审方进行现场评审和考核。复查现场评审程序和初次现场评审程序相同,扩项现场评审程序和监督检查现场评审程序相同。

二、评审组的组成

评审组的职责是依据《评审准则》的规定,对被评审方申请认证的业务范围进行评审。评审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知识面、分析判断能力和公正性,是影响评审质量的主要因素。评审组由与被认证业务有关的行业方面从事科研、设计、生产、检测的专家及业务管理方面的专家和计量部门的专家组成。

评审组成员一般应为持有国家级计量认证评审员证书的人员,因评审需要,可以邀请无评审员资格的行业技术专家1~2人为特约评审员。评审组组长和评审员,均由水利部计量办公室报国家认监委审核后直接聘请。

评审组人数可根据被评审方的规模、人数、申请认证项目的多少而定。初次评审或复查评审的,评审组人数一般为5人。监督评审或扩项评审的,评审组人数可少于初次评审,一般为2~3人。在对被评审方现场评审期间,水利部计量办公室认为必要时,可委派观察员。

三、现场评审前的准备

(一)评审材料的审查

现场评审前30天,水利部计量办公室应确定评审组长。由评审组长负责对被评审方上报的申请计量认证的文件资料进行审查。详细审查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是否满足《评审准则》的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评审组长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向水利部计量办公室反馈,并确定有无预访问的必要。对文件审查合格的,经与被评审方协商确定评审时间,并将现场评审所需全部材料交给评审组长,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至少应在正式评审前10天寄送给评审组每位成员。

(二)初审和预访问

1.初审

被评审方初次申请计量认证,可以根据需要向水利部计量认证办公室申请初审。初审的目的是便于被评审方及时发现问题,提前整改到位,保证现场评审顺利通过。初审的程序与现场评审的程序基本相同,初审不做评审结论,只提出存在问题和整改要求。

2.预访问

对各方面基础较差的被评审方,初次评审或复查评审前的,预访问是有重要作用的。水利部计量办公室可根据需要,与被评审方协商,委派评审组长或评审员到被评审方进行预访问。预访问时间一般为1~2天,目的是使评审组了解被评审方的概况,掌握其规模、特点,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现场评审计划,提出配备必要的技术专家,保证现场评审任务的顺利完成。预访问不是预审也不是评审必须的过程。

四、现场评审工作程序

现场评审是严格的执法过程,要保证评审过程的严肃性,严格执行《评审准则》规定的要求,评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问、聆听、观察、检查等方法,对被评审方进行考核,判定其检测能力,考核其管理水平和能否保证出具的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初次现场评审和复查现场评审工作依次进行预备会议首次会议现场参观分组(软件组和硬件组)评审(含理论考试和现场考核试验以及座谈考核)评审组内部沟通、汇总与被评审方领导交换意见末次会议。现场评审时间一般为3天,被评审方规模小的可压缩为2天,规模大或网点认证评审则需延长至4~5天。(一)预备会议

初次和复查现场评审一般应召开预备会,预备会的目的是介绍被评

审方概况,制定现场评审计划,明确现场评审的软件组和硬件组分工,初步确定现场考核试验项目(参数)及现场评审的注意事项。

1.报到时间和参加人员

预备会应在评审员报到的当天举行,报到的日期就是现场评审正式开始的前一天。预备会的参加人员为评审组成员、观察员(若有的话)、被评审方的技术主管和质量主管。

2.现场评审初步计划的拟定

评审计划制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评审质量,一个合理的评审计划能使评审工作紧张有序的按时完成。评审计划包括评审考核要点;现场考核试验或盲样考核计划;理论考试计划;座谈考核计划;评审中所用的策略和方法;评审进度等。评审组长应向评审员讲明本次现场评审的重点和注意事项,每个评审员承担的任务,现场评审记录表格的填写等。评审工作应按照预定的时间完成,避免出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防止对某些小问题查的过细影响进度,使得重点、难点问题可能因时间不够而不能深入检查,对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造成影响。

预备会上,评审组必须就评审期间的全面安排向被评审方交待清楚,以便能充分配合。被评审方有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讨论,评审组组长有责任负责解释清楚。

3.评审组分工

评审组按分工开展评审活动,根据评审经验,通常分为软件评审小组和硬件评审小组。

①软件评审小组重点评审“组织和管理”、“质量体系、文件、内容和管理评审”、“人员”、“样品管理”、“采购的质量控制”等;此外还要评审培训教育技术档案资料,考核检测报告的授权签字人,召开座谈会,

主持理论考试,检查参加能力验证试验情况。

②硬件评审小组重点评审“设施与环境条件”、“设备与标准物质”、“测量溯源性”、“检测过程和检测方法”、“技术记录和档案”、“检测报告”、“分包”、以及现场试验能力范围和人员技术能力水平的考核,主持现场考核试验,包括现场考核试验过程样品的处置与管理情况。

③软件评审小组和硬件评审小组的评审工作不能绝对分开,在评审要素中既有管理方面的,也有技术能力方面的,例如对检测报告的授权签字人考核和人力资料的考察,最好由软件评审小组和硬件评审小组联合进行。

④软件评审小组和硬件评审小组必须根据评审初步计划制订出更为详细的评审计划,把评审内容进一步细化,注明评审控制进程时间表。评审组组长应对软件评审小组和硬件评审小组进展情况进行督促和协调。

(二)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是现场评审工作的开始,评审组组长主持首次会议。会议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参加首次会议的人员应签到记录并保存。

1.首次会议参加人员

①评审组全体成员、观察员(若有的话)

②被评审方主要负责人及其指定的参加首次会议的人员。

被评审方参加首次会议的人员是全体还是指派代表出席由被评审方主要负责人自行决定。

网点认证的各实验室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应参加首次会议。

2.会议议程

①评审组组长宣布首次会议正式开始;

②评审组组长宣读评审通知和评审组成员名单,以及评审目的、范围、评审依据;

③征求被评审方对评审组成员的意见,被评审方无意见方可继续开会;

④评审组组长介绍评审日程安排、评审组分工情况。强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审原则,努力营造平等宽松的氛围,使评审在互相合作的气氛中进行。并宣布评审组遵守保护被评审方机密的承诺。

⑤评审组组长对评审组成员提出要求,在评审期间,通过听、问、查、考等方式做好评审工作,力求做到公正、客观、准确、谦虚、认真,不凭想象、推理得出结论。评审过程中评审员之间在评审条件的掌握上有分歧时,由评审组组长裁决,并将分歧报水利部计量办公室。评审员有权保留自己的意见,并可以直接向水利部计量办公室报告。

⑥评审组组长对被评审方提出要求,做好后勤保障,尽可能的为评审员的工作提供便利,相关人员在评审期间应主动积极配合评审组工作。对评审组的评审结果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提出不同意见。可以对评审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并可直接向水利部计量办公室反映。

⑦被评审方有关负责人致欢迎词,并介绍出席首次会议的主要负责人。同时应准备一份关于评审准备情况的文字报告,是否需要在首次会议上宣读由评审组决定。

⑧评审组确定并宣布被评审方参加理论考试人员名单、现场考核试验项目(参数)和参加考核人员名单、参加座谈考核的人员以及现场评审期间的陪同人员名单。

(三)现场参观和分组评审

1.现场参观

①为了使评审组成员对被评审方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增加感性认识,提高评审效率,首次会议后在被评审方陪同人员的领引下,全面参观被评审方实验室、样品室、资料室和其他各部门。这是评审员搜集更多现场信息,发现具有共性问题的良好机会。

②被评审方各部门的介绍应简单明了。

2.分组评审

现场评审实际上是一项发现客观事实及其证据的活动。评审组成员必须在有限的评审时间内搜集所需要的被评审方有关管理体系、工作程序、人员、设备、检测方法、环境与设施、样品处置、质量控制和验证活动以及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报告或证书等所有信息。将发现的客观事实对照《评审准则》要求和质量手册或程序文件所描述的质量体系及操作程序进行评价,通过客观证据确定质量体系中任何失控或不合格项和技术操作程序的偏离,即所谓的确定不符合项或不合格项。评审组在现场评审搜集信息时必须尽力做到客观全面和有效。

①软件评审小组评审内容

评价被评审方的检测机构公正性、独立性,质量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评审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评价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人力资源的技能水平;检查样品管理、采购质量控制,检查能力验证和参加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等。

现场评审期间,主持理论考试,召开座谈会。

②硬件评审小组评审内容

硬件评审小组重点要解决被评审方技术能力及其限制范围的评审。评价被评审方的设施和环境条件、仪器设备配置及能力、记录和报告的质量;评价被评审方实验室分包项目,确定并处理好评审中不通过的项

目和参数。

在现场评审中,对经评审组确定的参加现场考核试验人员进行考核试验或盲样考核。

③被评审方为网点认证,评审组应对其网点实验室进行考察和评审。初次评审时应抽查网点总数30%~50%的实验室,并在以后的监督评审、复查评审中应完成对其所有网点实验室的考察和评审。

对网点各实验室的评审时间一般为半天或1天,分软、硬件组进行评审。评审组长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召开一次会议,听取网点实验室负责人的汇报,并同有关人员进行座谈。

(四)理论考试、现场考核试验和座谈考核

1.理论知识考试

对被评审方的初次评审或复查评审都必须对其检测人员进行理论知识考试。

①理论考试采取书面闭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个人成绩60分为及格,参加考试人员平均成绩70分为合格。理论考试由软件评审小组主持,由两名评审员共同阅卷评分。

②理论考试内容包括计量法规和计量基础知识,计量认证的基本知识,数据处理、专业基础理论等。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问答题等。试题由水利部计量办公室从《水利系统实验室计量认证理论考试题库》中随机抽取。

③参加理论考试的人员建议名单先由被评审方技术负责人提出,由评审组决定参加考试人员。参加考试的人数应占检测人员总数的30% 以上,但不能少于5人。被评审方为网点认证的,网点各实验室都必须有检测人员参加理论考试。

④参加理论考试的检测人员,在不影响评审工作进度的前提下,可以参加现场考核试验或盲样考核。

⑤如有20%参加理论考试的人员成绩不及格,或参加理论考试人员平均成绩低于70分,则评审结果不合格,被评审方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到位,重新申请评审。

2.现场考核试验

对被评审方的初次评审或扩项评审、监督评审、复查评审都必须进行现场考核试验。

①现场考核试验由硬件评审小组主持并下达考核任务,参加现场考核试验的检测人员必须在领取考核任务(考核盲样)48小时内完成现场考核试验,向评审组提交检测报告和完整的原始记录。

②现场考核试验的方式包括人员比对试验、仪器比对或方法比对试验,以及盲样考核等。在现场考核试验过程中,评审员应对参加考核人员的理论水平、仪器设备的操作、记录数据、编写报告等全面加以考核。

③现场考核试验项目(参数)的选择应注意既要有足够的代表性,又要有一定的难度,且能覆盖被评审方申请计量认证项目(参数)的类别范围和主要的仪器设备。

初次评审或复查评审的现场考核试验项目(参数)的数量应不少于被评审方申请认证项目(参数)总数的15%,监督评审现场考核试验项目(参数)一般占初次评审或复查评审现场考核项目(参数)的50%,扩项评审现场考核试验重点为申请新增项目(参数)。

④被评审方的技术主管应事前向评审组长提出现场考核项目(参数)的建议,由评审组确定考核的项目(参数)。现场评审开始后,经评审组确定的考核项目(参数)原则上不得变更或减少。

⑤现场考核试验水质参数考核样品(盲样)一律采用国家级标准样品,由水利部计量办公室按评审组确定的考核参数提供2套。其中1套为备份考核样。现场考核试验结束后,由硬件评审小组将考核试验结果立即传报水利部计量办公室,经评定后将结果反馈评审组。

⑥在现场考核试验中,不合格项目(参数)占考核项目(参数)总数20%以下的,允许补考或启用备份考核样重新考核。若不合格项目(参数)占20%以上的或补考结果仍不合格的,在评审中将对这些项目(参数)的申请不予通过,从技术能力范围中删除。待被评审方采取整改措施并证明具备条件后,再予以补充认证。

3.座谈考核

①座谈考核是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由评审组长或软件评审小组主持,评审组成员、被评审方的领导成员、技术主管和质量主管、网点实验室的负责人参加,必要时可扩大到相关检测人员。

②座谈考核主要是对被评审方领导成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考核,内容有计量法基本知识,本检测机构组织、管理情况、对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的认识,对自己的职责是否清楚,以及质量手册有关内容等。座谈考核中,被评审方的技术主管和质量主管不得包办代替其他被考核人员回答评审组的提问。

4.检测报告的授权签字人考核

①授权签字人应是被评审方的高级人员,由被评审方提出候选人名单,根据对授权签字人的要求,评审组组长和评审组成员集体对所有授权签字人进行逐个考核。

②对授权签字人考核的主要内容有:

相应授权签字领域的资格和经验;

●熟悉检测报告的审核签发程序;

●熟悉检测标准与检测程序;

●能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

●熟悉质量体系和实验室管理程序;

●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实验室工作。

③授权签字人经考核合格者,应在评审报告中明确反映出来。

④授权签字人考核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同对被评审方领导成员的座谈考核相结合。

(五)评审组内部交流

在现场评审和考核的同时,每位评审员应在评审记事本上正确记录自己的意见。当软硬件小组和硬件小组基本完成现场考核试验和质量体系要素评审后,评审组组长应及时组织一次内部交流会,将软件组和硬件组每个成员观察到的结果(好的或坏的都要)及客观证据进行逐一讨论交流,以便评审组得出一致的评审意见,并形成评审记录和评审结论的初稿。评审组的内部交流会,被评审方的人员应予回避。

(六)与被评审方主要负责人交换意见

1.由评审组组长主持,评审组将评审汇总情况与评审方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交流,取得共识,对未达成共识的方面可采取必要的补充评审,以便最终达成共识。

2.根据与被评审方交换意见的结果,评审组修改评审结论和整改意见。

(七)末次会议

末次会议是实施现场评审的最终会议,末次会议由评审组组长主持,目的是宣布评审结论和评审通过的项目,确定整改要求和期限等。会议

时间一般控制在60分钟以内。参加末次会议的人员应签到记录并保存。

1.末次会议参加人员

①评审组全体成员;

②被评审方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或全体),网点实验室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③被评审方的上级主管机关的负责人。

2.末次会议议程

①评审组长代表评审组口头向被评审方通报评审情况,对评审中提出的主要问题作简单的分析。应说明评审的局限性,由于时间所限,许多评审活动是抽样性质的,抽样是有风险的,但评审组力求使评审工作做到客观、公正、科学。对被评审方提出要求和希望,并对被评审方在评审中给予的合作表示感谢,评审组组长也应对评审组成员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②评审组组长宣读评审组现场评审结论和整改意见;

③作为会议主持人,评审组组长可邀请被评审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人或代表讲话;

④请被评审方主要负责人发表意见;

⑤评审组组长宣布现场评审工作结束;

⑥评审组成员和被评审方有关人员在评审表和整改意见上签字。五、整改实施

对评审组在现场评审中提出的问题和整改要求,被评审方在两个月内进行整改。整改到位后将书面的整改材料交评审组组长签字确认。如需到现场复查,由评审组组长或委托评审组成员到现场复查,合格后形成的书面材料交评审组组长。

六、评审组上报文件

评审组组长应将下列材料报水利部计量办公室。

1.初审报告

2.预访问报告

3.现场考核试验报告

4.现场考试试卷

5.评审报告原件

6.评审记事本

7.整改意见及整改报告

七、监督评审和扩项评审程序

(一)监督评审程序

为加强对水利系统获得国家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确保其质量体系运行持续有效,保证出具的检测数据公正、准确、科学,必须对获证检测机构进行监督评审。

1.监督评审形式

对获证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主要采取定期监督评审、比对试验、能力验证和不定期检查等方式。

①定期监督评审

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根据国家认监委下达的监督评审计划,对被评审方是否保持获证时的能力和水平进行符合性评审。评审应当在被评审方计量认证证书5年有效期内进行1~2次,安排在发证后的第18个月时进行。

②不定期监督评审

由于被评审方的环境条件、检测人员、仪器设备发生较大变化,以

及发生检测质量事故、用户投诉等,由水利部计量办公室组织的非例行监督评审,及时发现问题,限期进行整改。

2.监督评审主要内容

①对上次评审中提出的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验证。

②通过对实验室质量活动记录(如内部审核记录、管理评审记录等)的审查,评价质量体系是否有效的运行。

③对上次评审以来,发生检验标准变更的检测项目的能力和条件进行确认。对变更标准后不具备能力和条件的项目(参数)要取消或加限制条件。

④重点选择能够覆盖被认证的检测技术能力的,标准变更的或者在部分领域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考核。

⑤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者能力验证活动的情况。

3.监督评审工作程序

①监督评审的程序是:首次会议分软件组、硬件组评审(也可以不分组,含现场考核试验)评审组汇总情况与被评审方领导沟通末次会议。

②监督现场评审时间少于初次现场评审时间,一般为1~2天,网点认证则延长至3天。

③监督评审方式与初次现场评审基本一致,但评审工作量要控制不超过初次评审或复查评审。

④监督评审原则上不进行理论考试和座谈考核。现场考核试验项目(参数)要少于初次现场评审。

4.监督评审结果的处理

①对监督评审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被评审方应当在15日内进行整

改,并将整改情况报送评审组,由评审组组长审查签字确认后上报水利部计量办公室。

②监督评审中发现有严重问题,评审组应当报水利部计量办公室核实后,上报国家认监委,暂停该检测机构的检测资格,停止使用计量认证标志。暂停期为6个月,到期不申请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由国家认监委注销其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并予以公告。

③监督评审中发现检测机构丧失公正性,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造成用户损失及社会影响的,监督评审结果为不合格,由水利部计量办公室报国家认监委注销其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并予以公告。

5.能力验证的实施

①获证检测机构应参加由水利部计量办公室组织或授权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某一能力验证计划,可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经水利部计量办公室批准后,可暂不参加。

②对于能力验证不合格(不满意)的,或无故拒绝参加能力验证的获证检测机构,由水利部计量办公室报国家认监委暂停或撤消该项目(参数)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二)扩项评审程序

1.扩项申请

水利系统获证检测机构对于新开展的检测项目(包括增加新的检测标准),在具备检测条件后,可向水利部计量办公室提出计量认证的扩项申请,并提交扩项申请材料:

①扩项申请书;

②《质量手册》有变化,则需一并报上;

③申请扩项参数的典型检测报告;

④相应的能力验证活动记录

2.现场评审程序

①扩项的现场评审程序与监督评审程序相同,现场考核试验的重点是对新开展项目(参数)的检测能力、环境条件、人员操作水平进行评审。

②扩项申请可以在监督评审或复查评审前提出,以便与监督评审或复查评审同时进行,以减少现场评审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③对于比较简单项目(参数)的扩项也可以将书面申请上报水利部计量办公室,经书面确认后,即可开展该项目(参数)的检测,待监督评审时一并对其进行现场评审。

2002年10月

试验室计量认证技术要求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技术要求 1 人员 1.1 人员的要求 人员是最宝贵的资源,一个实验室水平高低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素质与水平,实验室应对特别是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理论基础、实际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工作经验等应加以规定。 实验室应配备与其从事试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是指从事技术的检测人员(包括直接从事检测和间接从事技术活动的人员)、核查人员(是指对检测活动和结果进行复核或审核的人员); 管理人员包括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部门主管及各管理岗位人员。 1.2人员组成 实验室人员由正式人员和合同制人员(必须有合同关系)组成。 实验室根据从事检测工作的工作特点和相应工作量,配备人员的数量和能力均应满足要求。 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督,确保其工作符合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要求。 1.3人员的培训 对实验室所有从事抽样、检测和审核签发检测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但上岗前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进行上岗授权(授权必须明确、具体)。 从事特殊产品的检测活动的实验室,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应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要求。 实验室应确定人员培训需求,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建立人员培训程序,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应建立人员培训计划并确保实施,培训内容和其承担工作相适应。 实验室应对培训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方式有能力验证、人员比对、

操作观察、内部和外部审核来进行。 实验室人员能力经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后应与其承担的任务相匹配,并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验。 1.4人员的监督 实验室对新进人员、培训中的人员和工作不放心人员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督,确保其不会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结果质量等造成不利影响。 质量监督的对象是人(新进人员、培训中的人员和工作不放心人) 质量监督人员的职责是对检测现场和操作过程、关键环节、主要步骤、重要检测任务以及新上岗的人员进行重点监督;当发现检测工作发生偏离,影响检测数据和结果时,监督人员应当令其中止检测工作。 质量监督员任职条件为熟悉各项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才能担任质量监督员。 如何搞好对实验室的检测活动实施监督,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1)对监督人员应有资格要求,由熟悉各项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担任; (2)突出监督的重点是检测现场和操作过程,关键环节,主要步骤以及重要检测任务; (3)制定监督计划,明确对象、内容、时间、地点,确定监督的过程和方法; (4)监督员应在现场进行观察,如出现了不符合工作监督员应立即停止其检测活动; (5)做好监督记录,记录应有规定的格式,并对检测全过程(包括出现的问题)进行描述; (6)监督员应对监督的结果做出评价,并由相关负责人确认; (7)监督员在授权的范围内,对日常的检测活动有权进行随机监督; (8)实验室应形成管理有序的监督机制。 质量监督员的设置应根据实验室情况分专业设置不同的质量监督员。 1.5 人员档案 实验室所有的人员(包括正式、合同、辅助人员等)均应建立人员的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等的档案。

设计评审

设计评审与验证控制程序JTF/GL-02-2014 1. 目的 为了规范设计评审与验证程序,使之通过设计评审发现设计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订纠正/预防措施,同时对制订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确保设计评审与验证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设计开发质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各阶段的设计评审及设计验证。 3. 职责 3.1. 技术部为本程序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技术部及悬挂焊事业部、工艺部负责组织和监督新产品开发各阶段的设计评审及设计验证(其它产品技术/工艺改进的设计评审与验证也可参照执行)。 3.2. 项目开发职能人员: a. 公司技术负责人 公司技术负责人负责《设计评审报告》(JTF/GL-02-01)的批准。 b. 技术部经理/项目经理 技术部经理负责设计评审的组织。项目经理负责设计评审的提出及设计评审资料的准备和实施,同时项目经理负责项目设计评审的设计验证。 3.3. 工艺部负责对工艺、工艺装备等进行评审。 3.4. 生产部参与对外胁件工艺性等进行评审。 3.5. 质量部参与对产品的质量要求等进行评审。 3.6. 采购部参与对原材料、标准件的采购等进行评审。 4. 工作程序 4.1.设计评审分类 设计评审分产品设计评审和工艺设计评审。 4.1.1. 产品设计评审分设计输入评审、设计方案评审、过程设计评审、设计输出评审等。 4.1.2. 工艺设计评审分工艺方案评审、工艺评审等。 4.1.3. 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专项设计评审。 4.2. 设计评审时机 根据《项目开发进度表》(JTF/GL-01-10)的评审节点和技术部经理/项目经理根据项目开发的实际情况临时增加的设计评审时间。较小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提出。 4.3. 设计评审组织 设计评审由技术部经理/工艺部经理组织,评审组长由技术部经理/工艺部经理或公司技术负责人担任。 4.4. 设计评审组长 评审组长由技术部经理/工艺部经理或公司技术负责人担任。 4.5. 评审人员 4.5.1.常规设计评审 公司技术负责人、技术部经理、项目经理、项目参与人,工艺部、生产部、销售部、市场部、质量部、采购部等部门有关人员及项目组长者指定人员等(如有必要,可邀请客户或有关专家参加)。 4.5.2.专项设计评审 专项设计评审由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技术中心部门经理指定评审人员。 4.6. 产品设计评审

质量奖现场评审问题汇总

质量奖现场评审问题汇总 全国质量奖现场评审问题会汇总 评审过程 一、资料评审 两个步骤:独立评审与合议评审 1、独立评审:主评审员每份材料阅读和评审时间24h 以上,副评审员大于8h 。 ●独立评审工作流程 1)阅读全部申报材料,复读"组织简介",列出关键经营/组织因素,了解组织所考虑的重 点,获得宏观、总体上的印象。 2)逐条目编写"评分项工作表":阅读"自评报告",列出4-6 个最相关的关键因素。 3)逐休编写"评语":指出优势和改进机会,给出得分百分比(以5%为步长),每条评分项 6-10 条评语。 4)主评审员依据逐条评语,归纳"综合评语",包括: ●最重要的优势佳做法与结果(对其他组织具有潜在价值); ●最显著的机会、担忧、劣势或挑战。 2、合议评审 目的是协调和统一各参与独立评审的评审员对申奖者感知、分析和评价上的分歧。 一旦进入下一阶段,需要澄清、验证的问题。 二、现场评审

1.现场评审工作流程 ●根据专业相近、利益回避原则。4-6 位评审员,办公室派一名工作人员担任管理员,全程 陪同,包括:评审有关的行政工作,将包括评审日期(评审组和管理者约见联系人,征求评审 计划的意见并修订定稿)、通知入围组织。企业提供最新的组织机构图、部门职责及地域分布、 最新结果数据和图表。 ●按规模大小安排(4-6)天评审时间(不包括抵达和离开),第 1 天评审组在酒店做评审准 备,最后1 天,评审组进行补充核查(必要时),完成现场评审评分册并就评审结论达成一致。 首次会议程(半小时) 1、宣布开会。 2、介绍人员。 3、评审组长说明评审目的、依据标准和评审方法(15 分钟)。 4、申奖者代表致欢迎辞,介绍高层领导团队和其他相关人员。 5、播放组织介绍影片等宣传资料。 6、最高领导者介绍组织的经营环境、主要竞争对手及挑战、主要顾客类别及其期望、重点发 展方向及有关策略。 7、相关负责人介绍组织的主要业务流程。 8、陪同评审组参观组织的主要生产流程或工作场所,使评审员获得总体印象,把握组织的关 键因素。 现场评审:评审分工,同代表访谈,查阅相关文件、记录以及最新的图表、数据。 每天晚上,评审员会议,必要时对原定计划、方法进行适当调整。 大型组织基层单位在1/2 以上,中型组织在2/3 以上,小型组织100%。 现场评审关注以下内容: ★展开:方法如何在整个组织中被 广泛、持续地应用; ★学习:方法如何通过定期的评价、改进、创新和分享而持续成熟; ★整合:方法是否在不的过程、部门协调一致、融合互补,以支持卓越绩效。

计量认证实施方案

计量认证实施方案 一、建立质量体系的步骤: 1、领导认识阶段 2、宣传培训、全员参与 3、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4、分析情况,认清自我现状 5、确定机构,分配职责 6、体系文件化(编写、审核、批准) 7、宣贯、实施 二、体系文件的编写 1、培训学习阶段 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学习评审准则 2、调查策划阶段 了解组织机构现状 各部门职能现状 各部门接口关系 现有的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现有各种人员、设备、环境条件及开展业务情况 3、编写阶段 制定编写文件的层次结构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其他文件 制定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编写的格式 分工、合作编写 文件研讨、协调一致 批准发布 三、质量体系的建立 根据自己的规模、检测范围和自身的情况建立 1、组织与管理画出组织机构图 确定实验室的法律地位保证检测的公正性 a独立法人形式——实验室负责人是法人代表 法人必须具备的条件: 依法成立 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b非法人形式——法人授权形式,实验室负责人不是法人代表 要求:实验室有独立的建制; 实验室有独立的账目和单独核算 要有法人授权书:内容如下: ·法人代表授权实验室负责人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工作 ·法人代表及其他负责人不得干扰正常的检测工作,并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的 相应声明和承诺

·法人要承担由检测工作而引起的法律责任 2、设立若干个职能部门和检测室 职能部门:人事、业务、财务、后勤(根据各自情况) 职能:编文件 对体系运行指导、管理、监督 监督和保证报告、证书的质量 体系审核、管理评审 比对的能力验证 处理用户抱怨 3、建立质量监督网:任命质量监督员形成质量监督网 需注意:a不受任何方面的影响保持判断的独立性和诚实性 b保护委托机密和所有权、制定文件化政策和程序 c组织管理上保证参加能力验证和比对 4、校准/检测 检测业务受理 编制检验程序 抽样 样品接受和管理 检测 数据处理 报告编制、签发 事后处理 5、体系要素应注意: A要积极收集与检测工作范围有关的标准、检测细则、操作规程使各项检测工作所采用的方法符合标准的要求,对此类文件的编制、批准、使用和更新做出规定。 B对使用计算机、自动化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以及操作做出符合规范的规定。 C要设监督人员,建立监督网对检测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D除对检测工作控制外,还应对设备管理、物资管理、业务管理等部门工作进行控制。 E要有参加能力验证和比对的计划 F对实验场所制定管理文件如:记录、报告、手册、程序文件等,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如:安全、外来人员进入试验场所的规定。 6、资源保障 人员的配置、培训和管理 技术信息的收集、应用和管理 仪器设备的购置、维护和管理 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 物资采购供应和管理

CMA认证流程是什么

CMA认证流程是什么? 对检测机构的认证是严格按照省或国家计量认证工作程序规定进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向省或国家计量认证办公室提交计量认证申请资料(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 2、省或国家计量认证办公室对申请资料进行书面审查; 3、通过书面审查,依据计量认证的评审准则,由省或国家计量认证办安排委托技术评审组进行现场核查性评审; 4、通过现场评审,符合准则要求的检测机构,由省或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核发计量认证证书、计量认证机构印章,并上互联网公布。 CMA计量认证申请流程 行政主管部门 我国的计量认证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与实验室评审管理司。依据是《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 申请条件 1、申请单位应依法设立,独立、客观、公正地从事检测、校准活动,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建立并有效运行相应的质量体系 2、具有与从事检测、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主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3、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应当保证检测、校准数据和结果的真实、准确 4、具备正确进行检测、校准活动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整使用的固定和可移动的检测、校准设备设施 5、满足《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 申请提交材料 1、计量认证申请书(一式三份,申请书可以从认监委网站下载); 2、法律地位证明; 3、技术能力证明(场所、设施、人员、以往检测报告抽样复印件); 4、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 认可工作程序 1、申请 2、受理 3、技术评审 4、审批 5、颁发证书 6、材料存档 7、公布

收费 收费标准:1500元/家(省级1200元/家) 有效期 资质认定证书的有效期是3年。实验室应当在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提出复查、验收申请。

质量奖现场评审报告

质量奖现场评审报告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质量奖评审报告 申报单位: 地址: 企业性质:企业人数: 评审时间: 评审组组长:成员:

质量奖现场评审综述 1、领导作用 公司的方针、目标制定的适宜性以及方针目标的宣贯、实施情况评价: □方针和目标的制与企业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全体员工熟知,并能落实在岗位工作中 □方针和目标的制与企业的战略方向基本保持一致,全体员工基本了解,宣贯力度需加强 □方针和目标的制未考虑公司的发展方向,全体员工不了解公司方针和相关目标 管理体系策划导入了过程方法,过程识别的充分性评价 □确定的过程涵盖了公司的核心的业务活动,并有实施的相关证据 □确定的过程基本涵盖了公司的核心的业务活动,实施的相关证据有待进一步完善□过程管理的理解有待加强,没有系统的导入过程管理 风险管理识别、评价和控制措施实施的效性评价 □在业务活动中系统的识别和评价了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实施效果较好 □有风险管理的意识,没有系统的识别风险和控制措施,全员风险意识建议进一步加强 □未能系统的识别和评价风险,防范措施的系统性方面有待改进,实施的证据需完善 组织结构、岗位职责的制定、实施、检查和评价 □建立了完善的组织结构,明确各岗位职责与权限,实施情况有检查、有评价 □机构设置基本符合管理要求,岗职责制定基本适宜,岗位职责实施情况建议定期评价 □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权限不完整,岗位人员对职责不熟悉,实施情况没有评价 品牌建设的评价 □公司重视品牌建设,有品牌战略规划,获得省市名牌产品证书

设计评审、验证、确认控制程序

设计评审、验证、确认控制程序 文件管理号:BQ040 版本号:第二版 分发号: *********************** * * 设计评审、验证、确认控制程序 * * * * *********************** 编制审核批准 泰尔茂医疗产品(杭州)有限公司 文件管理号:BQ040 生产技术课设计评审、验证、确认控制程序 版本号:第二版 〈目录〉〈页码〉 第 1 条 (目的) P2/23 第 2 条 (适用范围) P2/23 第 3 条 (相关部门职责) P2/23 第 4 条 (设计评审) P2/23,4/23 1( 开发计划评审 P2/23 2( 设计输入评审 P3/23 3( 试制样品设计评审 P3/23 4( 最终样品设计评审 P4/23 第 5 条 (设计验证) P4/23 第 6 条 (设计确认) P5/23 第 7 条 (相关文件) P5/23 第 8 条 (质量记录表单) P6/23 附1. 「开发计划评审报告」 P7/23,9/23 附2. 「设计输入评审报告」 P10/23,12/23

附3. 「试制样品设计评审报告」 P13/23,15/23 附4. 「最终样品设计评审报告」 P16/23,18/23 附5. 「设计验证报告」 P19/23,20/23 附6. 「设计确认报告」 P21/23,22/23 第 9 条 (更改履历) P23/23 泰尔茂医疗产品(杭州)有限公司 (P1/23) 文件管理号:BQ040 生产技术课设计评审、验证、确认控制程序 版本号:第二版 第 1 条 (目的) 对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设计评审、验证、确认作出规定,以确保设计开发的产品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 2 条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产品和有重大变更型号规格变更品的设计评审、验证、确认活动的控制。 第 3 条 (相关部门职责) 1(商品策划委员会:以生产技术课设计管理负责人为主,各部门技术负责人参加, 在设计开发的适当阶段以会议形式负责产品的设计评审(包括开发计划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 2(设计管理负责人:为技术部生产技术课设计开发总负责,主持商品策划委员会的 工作。 3(运营会议:公司运营会议负责产品开发计划的批准及设计确认后的批准事宜。

计量认证基本知识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计量认证基本知识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应当遵守《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2.实验室资质是指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应当具有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3.资质认定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后,应进行复查换证。复查申请应在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提出,逾期不提出申请的,由发证单位注销资质认定证书,并停止其使用标志。 4.资质认定的形式包括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 5.实验室应当具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6.实验室及其人员应当对其在检测和/或校准活动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7.实验室应建立和保持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并与其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8.实验室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阐明与质量有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使所有相关人员理解并有效实施。 9.对管理体系文件的基本要求是规范性系统性协调性唯一性和适用性。 10.实验室在确认了不符合工作时,应采取纠正措施;在确认了潜在不符合的原因时,应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类似不符合工作发生的可能性。 11.实验室所有工作应当时予以记录。每次检测的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证其能够再现。 12.实验室每年度的内部审核活动应覆盖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和所有活动。审核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确认其资格,只要资源允许,审核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工作。 13.所有从事抽样、检测、签发检测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都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 14.实验室的监测设施以及环境条件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 15.设施和环境条件对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实验室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 16.区域间的工作相互之间有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17.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实施检测活动,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18.所有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都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 19.实验室应确保其相关检测结果能够溯源至国家级标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20.实验室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样品的抽取、制备、传送、贮存、处置等。 21.实验室应具有检测样品的标识系统,避免样品或记录中的混淆。 22.实验室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要求和规定的程序,及时出具检测数据和结果,并保证数据和结果准确、客观和真实。 23.计量器具的检定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2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 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者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25.请写出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单位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的计量单位名称及符号: 答案:分三种情况出题 1. 给出量的名称填写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2. 给出单位名称填写量的名称和单位符号3. 给出单位符号填写量的名称和单位名称 26. 在下列计量单位名称后填写相应的单位符号: 牛〔顿〕符号 N ,焦〔耳〕符号 J ,帕〔斯卡〕符号 Pa ,

设计和开发评审程序文件

东莞市智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和开发评审程序 受控文件 版次:A/0 编号:ZH-QEP-18 编制:周孝堂 校对:周孝堂 审定:周崇文 批准:刘虎 东莞市智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设计和开发评审程序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产品设计和开发评审的目的、要求等内容。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评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设计评审 为确定设计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4 职责 4.1 设计部门负责设计评审资料的准备及评审意见的落实或实施。 4.2 质量管理部门、顾客代表和有关部门参与设计和开发评审。 4.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跟踪评审结论中提出的问题和必要解决措施的落实情况。 5 工作程序 5.1 评审目的 开展设计评审的目的: a)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b)识别设计和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必要的解决措施。 5.2 评审要求 5.2.1 设计和开发的评审按设计评审的规定执行。 5.2.2 设计评审是在研制过程中按节点要求全面、系统地检查设计输出是否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发现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加速设计成熟,降低决策风险。 5.2.3 设计和开发评审应根据设计和开发策划中所确定的时间或节点进行,实施分级(系统级、分系统级、设备或整机级)、分阶段(方案阶段、工程研制阶段、定型阶段)的设计评审。 5.2.4 根据研制工作的实际需要,可组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安全

咨询工作方案计量认证CMA.doc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辅导咨询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163号令)、 RB/T 214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浙江省检验机构管理办法》为指导,通过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计量认证(CMA)现场考评。 二、工作流程 第一阶段:现有实验室管理体系初访和诊断 ○咨询师进单位初访,了解机构设置、职能分配,确定申报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检测设备、现有实验室格局等情况。 ○确定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的任职能力要求,明确研究院与检测人员的岗位区分。 ○咨询师与管理层沟通,作出初步局面诊断报告。提出不符合点的改善对策建议,使中高层管理人员明确单位目前的现状及要改善的方向,并作为下一步咨询工作开展的依据,确定工作重点、难点。 ○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编制咨询工作计划并经双方确认。 ○确定需要增加的计量等硬件设备,并着手添置和送检(量值溯源)。 第二阶段:体系策划阶段 ○进行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并列出各层次文件结构及目录、指导进行实验室间的比对; ○对实验室的人员进行体系构建及文件编写培训,与文件编写人员及管理层对体系文件进行系统的研讨; ○在咨询师指导下推进小组策划本单位实验室管理体系架构。识别单位运作中的实验检测过程、过程的复杂性、顺序和相互关系、这些过程运行和控制方法、识别关键过程等。根据体系架构确定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一般质量手册为第一层次,程序文件为第二层次,第三层次为作业指导书,第四层次为证实检测结果符合性的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组成文件编写小组,小组成员应熟悉单位运作流程,并具有一定文字组织能力。编写小组成员应来自不同职能部门,一般由3-5人组成,由技术负责人担任组长。在咨询师的指导下文件编写小组负责收集单位原实施的规章制度,在用表格,适用单位各项工作的法律/法规/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单位实际动作情况编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

质量奖现场评审问题集锦

质量奖提问问题集锦 4.1领导 4.1.2 高层领导的作用(50分) a) 从以下几方面说明高层领导的作用: ●公司的高层领导如何确定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如何将其贯彻到全体员工,并影响到组织的供方、合作伙伴、顾客及其他相 关方, ●领导如何在落实组织的价值观方面起表率作用 问题: 1.公司的使命及其诠释是否体现了组织的角色和总体功能定位、目的? 2.愿景及其诠释是否描绘了与使命相呼应的宏伟图景? 3.价值观及其诠释是否阐明了公司运作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 4.公司文化的内容集合是否给员工足够明确的指示了努力地方向、受欢迎的 行为? 5.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是怎样形成的,怎样体现高层领导对公司的远见卓 识? 6.在确立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时,公司是如何让员工参与讨论,进行双向沟 通的? 7.沟通和展开价值观方面,高层领导和其他领导怎样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b) 如何与全体员工及其他相关方进行沟通,如何鼓励整个组织实现坦诚、双向的沟通,如何通过对全体员工实现卓越绩效的活动进行激励以强化组织的方向和重点 问题: 1.公司是否建立并实施了有效的高层领导与员工进行沟通的通道和方式,包 括哪些途径,是否覆盖了全体员工,是否体现了高层领导的充分参与,效果如何? 2.公司针对不同类的相关方是否建立了适宜的沟通渠道,执行频率如何。对 不同的渠道是否不断的完善? 3.公司是否策划了促进大家坦诚、公开和双向沟通的过程和活动,取得了哪 些预期效果。 4.组织建立了哪些促进绩效提高的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这 些激励制度与实现卓越绩效的目标的协调一致性如何?是否覆盖了各类职能和岗位? c) 如何营造诚信守法的环境,如何营造有利于改进、创新和快速反应的环境,如何营造促进组织学习和员工学习的环境 问题: 1、公司是否主动了解一些公共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行业特有的法规要求, 是否为诚信守法配置了资源,是否对违背诚信守法的行为予以严厉处罚? 2、高层领导是否将改进、创新、快速反应作为组织的价值观或重要事项以 体现卓越绩效的核心理念,是否为改进和创新配置了足够的资源? 3、高层领导在鼓励学习方面做了哪些事情,一是组织的学习(公司的改进

计量认证办理程序 - 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网站

附件四: 计量认证工作规则(试行) 一、行政许可事项:计量认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二条。 二、办理行政许可依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实施行政许可程序规定》。本规则有特殊规定的,同时适用本规则。 三、申请人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法人营业执照原件、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及IC卡。非独立法人的,除提交上级法人营业执照原件、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及IC卡外,还应提交上级法人授权委托书1份。授权委托书内容包括:①母体法人授权该机构独立开展检测工作,不受来自母体法人的干涉的声明;②母体法人法定代表人签名。 2、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申请书5个及附件1套。在计量认证申请书附件2中要求注明财务帐号;没有独立帐号的,须开具盖有财务主管部门印章的财务独立核算的证明材料。(见申请书附件2) 3、典型实验报告。典型实验报告每检测类别提供1份,其内容及格式应符合计量认证要求。 四、许可条件: 经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13要素166个条款)的要求评审考核合格。内容包括: 1、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符合《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的要求;且上述质量文件能有效运行。 2、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配备及其准确度、量程等技术指标,必须与检验的项目相适应,其性能必须稳定可靠并经检定或校准合格。 3、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工作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防尘、防震、防腐蚀、抗干扰等条件,均应适应其工作的需要并满足产品质量检验的要求。

际经验,其操作技能必须考核合格。 5、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具有保证量值统一、准确的措施和检测数据公正可靠的管理制度。 6、新增检验、测试、计量公正服务项目,应当申请单项计量认证。 四、期限:20个工作日。 本项许可另外需要专家评审15个工作日,不计算在行政许可的期限内。 五、程序 1、业务流程图: 2、具体程序规则: (1)办理人5日内组织专家组评审。 (2)专家评审15个工作日内,审后向办理人报送评审材料。 (3)办理人及代理人5日内审核评审材料及结果。 (4)局领导5日内审定。 (5)办理人5日内制作许可决定及证书交受理人。 六、主体: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工作部门:计量监督处。 许可岗位:张琳。 七、本项行政许可不收费。

计量认证现场评审考核程序

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 现场评审考核程序 (征求意见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对检测机构计量认证的现场评审是严格的执法过程,评审结论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家认监委)决定是否批准发给计量计量合格证书的主要依据,必须保证现场评审考核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和认证质量的一致性。 为了规范和统一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的现场评审和考核工作,结合近几年水利系统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工作的实践经验,特制定本程序。 一、现场评审的目的和要求 现场评审按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简称《评审准则》)对被审方的法律地位、法律责任、独立性、公正性方面、质量管理体系方面、技术能力范围及其限制范围作出客观、公正、科学、全面的评价和结论。 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按照国家认监委下达的评审计划,分初次评审、扩项评审、监督评审、复查评审,对被评审方进行现场评审和考核。复查现场评审程序和初次现场评审程序相同,扩项现场评审程序和监督检查现场评审程序相同。

二、评审组的组成 评审组的职责是依据《评审准则》的规定,对被评审方申请认证的业务范围进行评审。评审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知识面、分析判断能力和公正性,是影响评审质量的主要因素。评审组由与被认证业务有关的行业方面从事科研、设计、生产、检测的专家及业务管理方面的专家和计量部门的专家组成。 评审组成员一般应为持有国家级计量认证评审员证书的人员,因评审需要,可以邀请无评审员资格的行业技术专家1~2人为特约评审员。评审组组长和评审员,均由水利部计量办公室报国家认监委审核后直接聘请。 评审组人数可根据被评审方的规模、人数、申请认证项目的多少而定。初次评审或复查评审的,评审组人数一般为5人。监督评审或扩项评审的,评审组人数可少于初次评审,一般为2~3人。在对被评审方现场评审期间,水利部计量办公室认为必要时,可委派观察员。 三、现场评审前的准备 (一)评审材料的审查 现场评审前30天,水利部计量办公室应确定评审组长。由评审组长负责对被评审方上报的申请计量认证的文件资料进行审查。详细审查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是否满足《评审准则》的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评审组长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向水利部计量办公室反馈,并确定有无预访问的必要。对文件审查合格的,经与被评审方协商确定评审时间,并将现场评审所需全部材料交给评审组长,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至少应在正式评审前10天寄送给评审组每位成员。 (二)初审和预访问

全国质量奖现场评审可能会提问题汇总

现场评审 评审过程 一、资料评审 两个步骤:独立评审与合议评审 1、独立评审:主评审员每份材料阅读和评审时间24h 以上,副评审员大于8h 。 ● 独立评审工作流程 1)阅读全部申报材料,复读"组织简介",列出关键经营/组织因素,了解组织所考虑的重点,获得宏观、总体上的印象。 2)逐条目编写"评分项工作表":阅读"自评报告",列出4-6 个最相关的关键因素。 3)逐休编写"评语":指出优势和改进机会,给出得分百分比(以5%为步长),每条评分项6-10 条评语。 4)主评审员依据逐条评语,归纳"综合评语",包括: ● 最重要的优势佳做法与结果(对其他组织具有潜在价值); ● 最显著的机会、担忧、劣势或挑战。 2、合议评审 目的是协调和统一各参与独立评审的评审员对申奖者感知、分析和评价上的分歧。 一旦进入下一阶段,需要澄清、验证的问题。 二、现场评审 1.现场评审工作流程 ● 根据专业相近、利益回避原则。4-6 位评审员,办公室派一名工作人员担任管理员,全程陪同,包括:评审有关的行政工作,将包括评审日期(评审组和管理者约见联系人,征求评审计划的意见并修订定稿)、通知入围组织。企业提供最新的组织机构图、部门职责及地域分布、最新结果数据和图表。

● 按规模大小安排(4-6)天评审时间(不包括抵达和离开),第1 天评审组在酒店做评审准备,最后1 天,评审组进行补充核查(必要时),完成现场评审评分册并就评审结论达成一致。 首次会议程(半小时) 1、宣布开会。 2、介绍人员。 3、评审组长说明评审目的、依据标准和评审方法(15 分钟)。 4、申奖者代表致欢迎辞,介绍高层领导团队和其他相关人员。 5、播放组织介绍影片等宣传资料。 6、最高领导者介绍组织的经营环境、主要竞争对手及挑战、主要顾客类别及其期望、重点发 展方向及有关策略。 7、相关负责人介绍组织的主要业务流程。 8、陪同评审组参观组织的主要生产流程或工作场所,使评审员获得总体印象,把握组织的关 键因素。 现场评审:评审分工,同代表访谈,查阅相关文件、记录以及最新的图表、数据。 每天晚上,评审员会议,必要时对原定计划、方法进行适当调整。 大型组织基层单位在1/2 以上,中型组织在2/3 以上,小型组织100%。 现场评审关注以下内容: ★展开:方法如何在整个组织中被广泛、持续地应用; ★学习:方法如何通过定期的评价、改进、创新和分享而持续成熟; ★整合:方法是否在不的过程、部门协调一致、融合互补,以支持卓越绩效。 末次会议:(半小时)组长向申奖者报告现场评审的综合评语,感谢组织热情接待和配合,并对他们的卓越绩效管理水平表示赞赏。 组织同时: ★各部门汇报材料 ★现场评审分别进行高层座谈会、中层座谈会、员工座谈会、多层座谈会等。(准备好参加座谈会的人员名单) ★上下交谈口径一致,突出企业的闪光点。 现场评审问题汇总 你们一直这样做吗?你们以前怎么做?做了什么改变?在该工作中你们还取得了哪些改进? 一、类目1---领导 1.(对高层领导者)你如何制定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如何指导组织?请告诉我,你们组织的价值观是什么?[1.1a(1)] ◆对于你们组织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你们如何确保所有的员工都知道这些优先事项? ◆你如何知道你们的沟通这些价值观的方法是有效的? ◆你如何知道给员工的信息都被理解了?达到了你的目的? 2.你用什么方法与整个组织沟通以及与关键合作伙伴和供应商沟通?你与他们沟通哪些种类 的信息?你什么时候与他们沟通?[1.1a(1)] ◆你从员工和合作伙伴/供应商那里获得了什么反馈?你如何处理这些信息?这些过程 有何作用?你如何知道?对它们做了什么改进? ◆你如何理解双向沟通?举例说明这一过程如何在组织中广泛应用。

设计和开发评审程序

设计和开发评审程序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设计和开发评审程序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设计评审的主要内容、组织管理和评审程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厂产品的研制设计、仿制设计、改型和改进设计的设计评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JB1310A-2004 设计评审 GJB9001B-2009 质量体系管理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程序 设计评审 为确定设计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4 职责 科技质量部负责系统、分系统级设计评审的组织,系统、分系统、配套设备和部件级评审意见落实及跟踪管理工作; 设计所负责配套设备、部件级的组织及评审样机、资料的准备工作。 5 程序 设计评审流程图见附录A: 一般要求 5.2.1 设计评审是在研制过程决策的关键时刻,全面、系统的检查设计输出是否满足实际输入的要求,发现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建议,加速设计成熟,降低决策风险。设计评审能影响设计决策,但不代替设计决策,不改变规定的技术责任制。 5.2.2 工厂应根据武器系统研制总要求、协议书、研制任务书和(或)合同要求,严格按照产品研制程序所划分的研制阶段及产品功能级别实行分级、分阶段的设计评审。必要时,进行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以及计算机软件、元器件、原材料等专题评审。 5.2.3 设计评审的结论是产品研制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产品研制未按研制计划规定进行设计评审或设计评审未通过不允许转入下阶段工作。

5.2.4 厂级设计评审系统、分系统由科技质量部组织实施,配套设备、部件级由设计所组织实施,科技质量部和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设计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所评审的产品设计阶段有关的职能部门的代表,非直接参与设计工作的同行专家。合同要求时,应邀请顾客代表参加。 5.2.5 设计评审作为产品研制程序中的组成部分,应纳入研制计划,从时间、经费、工作条件等方面予以保证。 5.2.6 设计评审应有完整的记录,评审结论应形成文件。设计评审的有关文件及评审结论应及时归档。 5.2.7 设计评审中应充分发扬技术民主,保护不同意见。评审中确认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建议,应作为待办事项,制定改进计划,由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分析处理,实行跟踪管理;对没有采取措施的问题,应进行分析、论证,在下一阶段评审时用书面文件说明。合同要求时,应将设计评审结论和跟踪的结果向顾客或其代表通报。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所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代表,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顾客要求时,应邀请顾客参加评审。 6 详细要求 设计评审类型 6.1.1 按产品研制阶段,设计评审可分为: a) 方案阶段的设计评审; b) 工程研制阶段的设计评审; c) 定型阶段的设计评审; 6.1.2 按产品的功能级别或管理级别,设计评审可分为: a) 系统级设计评审; b) 分系统级设计评审; c) 设备或部件级设计评审; 不同级别的设计评审,由于产品特点不同,评审的具体内容也不同。 6.1.3 专题设计评审 根据研制工作的实际需要,可组织专题设计评审。专题设计评审是为了降低风险,对产品质量、研制进度和经费有重大影响的专业技术进行的评审。如: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安全性、测试性、环境适应性设计评审,系统试验评审,设计复核评审和软

计量认证的程序、管理规定以及CMA标志使用方法和判别

标志的使用、公告制度及变更的处理 一、标志的使用及公告制度 1.标志的使用 (1)通过计量认证的质检机构允许在其出具的检验报告上加盖CMA标志,并在标志下加印计量认证证书编号; (2)通过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验收)的质检机构,允许在其出具的检验报告上加盖CMA标志和CAL标志,并分别在两个标志下加印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验收)的证书编号。 (3)其它地方使用标志,必须严格按标志的使用规定,放大或缩小尺寸其形状不能随意改变。 2.公告制度 省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批准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的质检机构下发文件,公布其名称、证书编号、依据的标准及检验项目。有条件的可建网向社会公告。 二、变更的处理 质检机构取得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后,仍须按《评审准则》的要求,实施动态管理。内部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工作程序等根据需要可进行调整,使用的仪器设备、试验环境、检验人员、检验方法等也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改进、更新。因此,质检机构应与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的评审机构保持联系,对于出现的变更采取以下方法处理: (1)质检机构的法人或法人授权代表、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的变更须报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的评审机构备案,授权签字人的变更必须报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的评审机构审核; (2)质检机构的组织机构、工作程序、规章制度等进行调整,应及时修订或重新编制质量手册,保证质检机构的工作始终满足《评审准则》的要求,在监督评审或复查评审前提交给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的评审机构进行文件审查; (3)当质检机构的仪器设备、试验环境、检验人员、检验方法等发生变更时,其各项条件均需满足检验标准的要求,此外质检机构还应及时进行各种比对试验,证明出具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设计评审与验证程序

设计评审与验证程序 1、目的 1.1 此程序文件目的在于建立设计评审、验证程序以确保设计结果能满足设计输入要求。 2. 概述 2.1 此程序适用于所有普源公司开发的产品. 2.2 设计评审验证在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2.2.1 第一阶段设计评审会议在工程部完成产品的BOM、产品部件图、功能原理图和PCB 板图之后进行. 2.2.2第二阶段评审在工程样板完成后进行. 2.2.3第三阶段评审在试产之后进行. 2.2.4设计验证及确认. 3. 职责 3.1 工程负责人 3.1.1安排项目经理进行设计评审、设计验证及修改工作. 3.1.2批准试产. 3.2 项目经理 3.2.1检查工程人员的设计测试结果和监管修改进度. 3.2.2安排有关工程人员进行测试和修改. 3.2.3安排有关工程人员进行设计验证确保设计结果能符合设计输入要求. 3.3 工程人员 3.3.1检查设计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输入要求. 3.3.2在第二次评审之前对工程样板做结构及功能测试,并且验证产品是否 符合设计输入要求和设计的各项要求. 3.3.3在完成各项评审之前对工程样板做结构及功能测试,并且验证产品是 否符合设计输入要求和设计的各项要求. 3.3.4在第三次评审前后,需对产品进行功能寿命试验.

3.4 品管部负责人 3.4.1 QC负责人 3.4.1.1对产品功能的可靠性,安全性能进行评审。 3.4.1.2安排属下对试产物料进行检测。 3.4.1.3验证试产物料是否符合品质的输入要求和评审会议后的物料品质更改。 3.4.2 QA负责人 3.4.2.1对产品功能的可靠性,安全性能进行评审。 3.4.2.2批准生产及批量生产。 3.4.2.3安排下属在第三次评审前对产品的各种性能,寿命进行测试。 3.4.2.4验证产品产是否符合品质的输入要求和各次评审会议后,有关的品 质更改。 3.5 PE部负责人 3.5.1评审产品的生产工艺性能,确认新产品可生产性及适合大批量生产. 3.5.2安排下属跟进,并且熟悉产品的装配,编写产品的生产工艺及要求及制 作工夹具。 3.5.3安排下属跟进试产,验证有关生产工艺工夹具以及生产工艺,工夹具 改进后的结果。 3.6 PD部负责人 3.6.1安排试产地点和人力资源. 3.7 工程部副总经理/市场部负责人 3.7.1在必要情况下,安排客户参加试产,参加设计评审及验证. 3.7.2验证有关客户提出的更改结果. 4、程序 4.1 第一阶段设计评审会议 4.1.1一般情况下,在工程部完成新产品的BOM、产品部件图、功能原理图和 PCB板图之后进行.(特殊情况除外) 4.1.2设计评审活动由项目经理主持,工程经理及有关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 参加.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 (验收)评审准则 1.总则 1.1为统一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制定本准则。 1.2本准则等同采用GB/T15481-1995国家标准,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增加了有关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的特殊要求(本准则中黑体字表述)。 1.3本准则适用于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的评审;依法设置和授权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的评审;其它类型实验室自愿申请计量认证的评审。 1.4为保持与GB/T15481-1995标准文本的一致性,1.3款所指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在本准则中统称为“实验室”。 2.参考文件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2.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条文释义 2.4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管理办法 2.5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2.6GB/T15483.1-1999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一部分:能力验证计划的建立和运作 2.7 GB/T15483.2-1999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二部分:实验室认可机构对能力验证计划的选择和使用。 3.定义 3.1实验室laboratory 从事校准和/或检验的机构。 注: 1.如果实验室只是某组织的一部分,该组织除了进行检验工作以外,还进行其他活动,则术语“实验室”仅指该组织内进行检验工作的那部分。 2.本标准中的术语“实验室”是指在下列情况下,开展检验工作的机构: ——在或来自一个固定的地点, ——在或来自一个临时的设施, ——在或来自一个可移动的设施。 3.2检验实验室testing laboratory 从事检验工作的实验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