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分类及其思想感情

诗歌分类及其思想感情

诗歌分类及其思想感情
诗歌分类及其思想感情

诗歌一般类型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1、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反映离乱的痛苦;

(3)同情人民的疾苦;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5)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2、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2)保家卫国的决心;

(3)报国无门的悲伤;

(4)山河沦丧的痛苦;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

3、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2)思念友人;

(3)边关思乡;

(4)闺中怀人

4、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今盛昔衰的感慨;

(3)借古讽今的情怀;

(4)青春易逝的伤感;

(5)仕途失意的苦闷;

(6)告慰平生的喜悦。

5、送别情怀

(1)依依不舍的留恋;

(2)情深意长的勉励;

(3)坦诚心志的告白。

诗歌表达技巧归类解说

诗歌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有助于诗歌表达的所有手法和技巧都应当包含当中,为了便于同学们掌握,我们不妨做这样的分类——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大家在解题时要注意使用这些行话、术语,更好地抓住得分点。

一、诗歌表达方式例说

我们常说的表达方式是指记叙、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这五种,而在诗词中最常见的是描写和抒情。

1、描写,大致应当掌握这些描写的方法:

(1)动静结合

例如,杜甫《绝句》中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句,“翠柳”和“青天”是静景,“鸣”和“上”是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新鲜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表达了无比欢悦的感情。

(2)以动衬静

例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和“鸣”的动态描写更加突显了春涧的幽静。

(3)以乐景写哀情

例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朝雨浥轻尘”、“青青柳色新”的清新之景来反衬送别友人的伤心之情。

(4)以哀景写乐情

例如,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黄云”、“北风”、“雁”、“雪”等意象所描绘的凄凉之景来反衬豪迈之情。(注意:哀景写乐情中的“乐情”一般指豪迈、旷达之情。)

(5)白描(粗笔勾勒)

例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整首词没有细致动作、色彩等工笔描写,纯用白描手法描写了农村某人家的环境和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一个“卧”字更是把小儿的天真、活泼、顽皮和盘托出。

(6)侧面描写

例如,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本诗全用侧面描写,从感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写出了雪大的特点。

(7)多角度描写

写景时,根据所描写的对象和景象不同,从多个角度进行描摹。如高低,远近,俯仰,视觉、听觉、感觉、味觉等等。

2、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例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作者登台远眺,面对茫茫宇宙,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于是诗人直接就把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抒发了失意、寂苦的情怀。

(2)间接抒情有以下三种方式:

●借景抒情,也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把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某种景物中,通过描写这种景

物来抒发情感。古诗大多都使用这种抒情方式。

●借事抒情,借写人的行为举止来抒情。如“登楼”、“凭栏”、“折柳”、“吹笛”等等,都抒发着作者不同的情感。

●托物言志,也叫借物咏怀,借吟咏某种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志向。如古人常常咏梅、咏石、写竹等,或赋予这

种事物象征意义,或以此事物自喻。

二、诗歌修辞手法解说:

1、互文

指古代诗文的相邻句中或同一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一般来讲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其二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的艺术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

例:

①主人

..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②将军

..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③秦时

..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明月汉时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⑤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2、比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形象的效果。

例: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②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春江花月夜》)

③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④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⑤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自河南经乱》)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3、比拟

分为拟人和拟物。古诗中以拟人居多,作用是使描写的事物更形象、更生动,富于人的感情和特征。

例:

①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送魏万之京》)

②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长安晚秋》)

③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④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

⑤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

4、夸张

作用主要体现在烘托气氛、创设意境上,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

例: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②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

③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5、对偶

形式上语言简练,整齐对称,朗朗上口;内容上意义集中而含蓄。

例:

①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③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流水对:按照事物发展的过程或上下句构成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等,这样连接成句的一组对偶句子,称为流水对。

7、借代

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

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虞美人》)

③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春夜别友人二首》)

8、双关

语言具有双重作用,言在此而意在彼,含蓄机智。

例:

①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

②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9、设问

用在开篇,带动全篇;用在中间,承上启下;用在结尾,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例:

①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10、反问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例:

①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兵车行》)

③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④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三、诗歌表现手法例说:

1、起兴手法: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主要效果是把抽象的道理或情感给他具体化,使之易懂,有情趣。

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2、用典

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分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其效果是含蓄曲折,借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古抒怀;或富有内蕴,加深意境,引人联想而寻意于外。

注意:把握典故的思想,就需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熟悉典故的来历。

例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将进酒》)

3、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想象是指在已有的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理、分析、综合,创造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这种手法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往往表现一种美好的境界。比如李白诗歌常用。

4、衬托或烘托:

用乙来托甲,使甲更加突出。作用是使所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人托人,物托物和物托人。另外还有正衬和反衬的区别。

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正衬)“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反衬,以动衬静)

5、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6、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感情。作用是形象生动,化实为虚。

例如,“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7、对比或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作用在于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突出某些特点。

例如,“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8、虚实相生(虚实结合):

这是一种构思法。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等等。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容量增大。

例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案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诗歌中的常见的思想内容; 2、熟练掌握该考点的解题技巧。 【复习重点】梳理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3课时 【考点阐释】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要从作品的整体上去把握,不能只抓住只言片语就乱下结论,对有些作品还要从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中把握作品的言外之意,对作者的观点态度更要站在一个高度,具体客观地进行评价。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所设的考点一般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其情感基调的把握,对其社会意义的分析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评判,一般不单独设题,而往往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 【课前自习室】 一、评价主旨类常见术语 术语解释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义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言在意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之音,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委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言表达得含蓄,耐人寻味。 二、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 按诗歌体裁分类 (一)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 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常用术语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动静结合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淡泊、浅淡、闲逸、深远、冲和、清明、朗润、清朗、幽深、幽静、恬淡…… 鉴赏重点景物特征(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

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

诗中有真情乃需细品评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鉴赏诗词思想感情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步骤,提高鉴赏诗词思想感情的答题能力。 2.学会多角度入手鉴赏诗歌的情感,学会分析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概述。 二、知识链接 1.离愁别绪 离愁是表达远离家乡时对家乡的亲人、友人的思念,旅途中的孤苦寂寞之情(羁旅离愁)。 别绪是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或对友人的祝福与感激,或抒写劝勉、鼓励、安慰之情。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诚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2.咏史怀古 形式标志: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①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或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②通过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常用鉴赏术语: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慨叹、凭古吊今、怀古伤今、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借古讽今(讽当朝统制者昏庸:苛税/大兴土木/战乱/荒淫无度/无能) 3.山水田园 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山水田园诗意境、风格常用术语:淡泊、浅淡、闲逸、深远、冲和、清明、朗润、清朗、幽深、幽静、恬淡 4.边塞战争 以描写边塞雄伟奇绝风光和战争为主题,或者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或者表达一种建功立业的理想。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往往和战争或贬谪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与妻儿团聚,渴望过安宁生活等内容;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之情。 出现以下字眼常常是边塞战争诗歌:金河、玉(门)关、青冢、轮台、龟兹、黄河、黑山、楼兰、羌笛、阴山、孤城、疆场、沙场、燕山、匈奴、无定河、塞下、狼烟、、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李广(飞将军)、龙城、烽火 边塞诗歌风格常用术语:雄浑、恢弘、雄伟、浩瀚、雄伟、辽阔、壮美雄奇、苍劲、高远、悲壮、豪迈。 5.咏物诗 常与言志连在一起,描写一个事物,通过对此物的赞扬或寄寓,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理想。即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及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及思想感情 一、古典诗歌中主要的思想感情 1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念亲友、闺中怀人、边关思乡等。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商隐《夜雨寄北》等。 2、离愁别绪——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如柳永《雨霖铃》、 白居易《南浦别》等。 3、写景抒情一一赞江山之美、边塞之美、爱好自然、感身世时事、叹节物变迁等。如王维 《山居秋瞑》、杜甫《登咼》等。 4、咏史怀古一一叹世事变迁、昔盛今衰、讽喻现实、仰慕英雄、自比自况、怀才不遇等。如杜甫《蜀相》、刘禹锡《石头城》、杜牧《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5、建功报国一一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忧伤、山河沦丧的痛苦、 壮志难酬的悲叹等。如陆游《书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岳飞《满江红》 6、生活杂感一一与人酬唱、出游感悟、生活喜悦、归隐闲居等。如李白《独坐静亭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孟浩然《过故人庄》等 二、不同题材诗歌情感鉴赏要点 (一)思乡怀人诗 ①了解常见思想情感: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 ②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③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一一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一一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一一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示例: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1“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明确:“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 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二)边塞征战诗 ①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生活艰苦) ②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厌恶战争 ③风格——雄壮豪迈。 ④常用手法一一比喻、夸张、用典。 ⑤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示例: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高适的这首诗前后两联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一、二句写实景,描写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的牧马的季节。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苍茫而又清澄的夜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

鉴赏诗歌分类练习之诗歌内容与思想感情(教师)

鉴赏诗歌分类练习之诗歌内容与思想感情(教师)

作者: 日期:

2009年高考复习--鉴赏诗歌分类练习之诗歌内容与思想感情 (教 师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古诗词中思想感情的常用语。 2.准确理解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做到不拔高,不贴乱贴标签。 3.学会准确分析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 4.把握思想感情题的设题方法及答题要点。 二、知识梳理 (一)你能说出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吗? 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2、反映离乱的痛苦3、同情人民的疾苦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2、保家卫国的决心3、报国无门的悲伤 4、山河沦丧的痛苦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7、理想不为 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2、思亲念友3、边关思乡4、闺中怀人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2、昔胜今衰的感慨3、借古讽今的情怀 4、青春易逝的伤感 5、仕途失意的苦闷 6、告慰平生的喜悦 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2、情深意长的勉励3、坦陈心志的告白 (二)你能说出下列古诗词中划线语句的思想情感吗?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反映离乱的痛苦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同情人民的疾苦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

把握诗歌中的思想感情(一)

课题:把握诗歌中的思想感情(一) 学习目标学习自主化 1.掌握古诗抒情的方式。 2.掌握做局部思想感情把握题的基本方法。 ※知识梳理 抒情性是中国古典诗歌最本质的特性。要把握诗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了解、掌握古诗抒情的方式。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不需要任何“附着物”,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有时当作者感情奔放,不直接抒发不足以表达强烈感受的时候,常用这种方法。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强烈的愤激之情,宛如洪钟巨响,突现了诗人刚直、倔强、无丝毫奴颜媚骨的品格。 二、间接抒情 (一)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的。 把握思想感情,就要分析景物的特点。 (二)托物言情 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到花鸟鱼虫,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把自己的某种理解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常有松、竹、梅等意象),即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情操志趣。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 辨物明志,把握主旨及情感。 (三)即事感怀 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或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所谓“即事”诗,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一般皆可笼统称之为“即事感怀诗”。 即事抒怀,感情蕴含在叙事之中,故要分析所叙何事,事合何情。 (四)用典抒情个性化再处理: ⑴教学流程 ⑵变式拓展 ⑶归纳总结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灌云县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案 诗歌鉴赏之评价诗歌的思想容 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艳玲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诗词中常见的有关思想容的术语; 2、熟练掌握思想容鉴赏题的答题步骤和解题方法,并能够学以致用; 3、提高鉴赏思想容题型的能力。 【学习重点】 1、熟练掌握诗词中常见的有关思想容的术语,并记忆。 2、熟练掌握思想容鉴赏题的答题步骤和解题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思想容鉴赏题的答题步骤和解题方法,并能够在实际解题中灵活地加以运用。 【教学方法】 互动探究法讨论交流法讲授法 【考点阐释】 2012年高考卷考试说明指出诗歌鉴赏考查要点包括: ⑴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评价诗歌的思想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解读:古代诗歌的思想容,是指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所蕴含的意义,所创造的意境,所表现的主题,所流露的感情等。评价思想容,就是理解诗词所表现的生活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考查形式:一般不单独设题,而往往与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 1.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所谓"评价"实际上主要是指理解. 2.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 3.所选诗词抒发的一般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加大了思想感情类试题的考查力度。2009年至今的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大部分都直接考查了诗歌的情感,全都采用主观题形式进行考查,或着眼于具体诗句,或着眼于全篇。有的直接要求回答作者情感或观点的容,如2009年卷;有

如何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如何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考点。能力层级为d。对于此类题型,不得分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得满分也不易,大多数学生不予重视,以下就解此类题谈谈见解。 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首先应关注作者或主人公所处的社会现实和时代背景、人生经历,知人论世。 如王安石的《孤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请分析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解题:王安石是北宋诗人,当时,他正力行变法,像以往的变法和革新一样,受到了顽固势力的重重阻碍,作者以“孤桐”自喻,托物言志,志存高远,刚正不阿,表现了王安石为国家为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将变法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意志。另外还有他的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此诗也是写于作者变法的期间,同样采取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明自己虽然受到种种排挤,处境险恶,但矢志不渝,保持高洁的志向,坚持变法,为国、为人民谋利。与之相似的还有刘禹锡的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歌中,作者以一只排云而上的仙鹤自比,表现了自己排除干扰,勇于变法的精神。由此可见,如果对于诗歌和作者的时代背景不了解,是难于把握诗歌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 其次关注诗歌的表达方式。 在常见的表达方式中,议论和抒情往往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起来比较容易,这样的分数是绝对不可以丢的。如陆游的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全诗通篇议论抒情,直白的表现了陆游临终对于国土沦丧,国家不能统一的悲伤和无奈之情以及对后代的谆谆告诫。在作答时,可以选取相关字词,组织成句,完成题目。对于描写和记叙则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再如清人赵翼的 《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诗歌通俗明白的表现了敢于向先贤挑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壮志。令人为之振奋。 再有,要重视诗歌中的意象分析, 由于意象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情,物皆着“我”之色彩,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可以透过意象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来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诗歌的主题。这也是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具备的能力。 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我们对其中“寒蝉”、“长亭”“骤雨”几个名词已向进行分析,“寒蝉”即暮蝉,叫声凄切,生命即将结束,“长亭”自古以来是送别的场所,是让人伤感,留恋之地,“骤雨”亦给人以不适之感,综合起来,这些意象创造了一种凄凉、伤感的氛围。再如白居易的 《暮江吟》

(完整word版)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

诗中有真情乃需细品评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步骤,提高鉴赏诗词思想感情的答题能力。 2、学会多角度入手鉴赏诗歌的情感,学会分析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概述。 二、考情分析 1.解读《考纲》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对诗词的鉴赏做了两点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级。 2.考点分析

三、知识链接 1.离愁别绪 离愁是表达远离家乡时对家乡的亲人、友人的思念、人在旅途中孤苦寂寞之情(羁旅离愁)。 别绪是指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或者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感激。或者抒写劝勉、鼓励、安慰之情。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2.咏史怀古 形式标志: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①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或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②通过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常用鉴赏术语: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慨叹、凭古吊今、怀古伤今、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借古讽今(讽当朝统制者昏庸:苛税/大兴土木/战乱/荒淫无度/无能) 3.山水田园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有的诗歌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诗歌题材内容分类整理

诗歌题材内容分类鉴赏 诗歌鉴赏1 咏物诗鉴赏 咏物诗是借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 【特点归纳】 1、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写作技巧 (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常用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2)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步骤归纳】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实战演练】 1、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2、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1)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2)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3)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诗歌鉴赏2 送别诗鉴赏 背柳永的《雨霖铃》 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 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 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是因为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情感特点】 情感1:茫然、怅然若失。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主备人:黄艳丽 【学习目标】 1.熟悉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类型及其鉴赏术语; 2.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步骤。 【学习重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准确全面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习过程】 一、考点阐释 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阅读要求有两点: ①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的“五看”:一看标题;二看作者;三看注释;四看问题;五看内容(寻诗眼、品意象) (二)古典诗词常见的内容 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昔胜今衰、沧海桑田的变化等。①送别诗 例:《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赠汪伦》(李白) 特征(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 主要内容: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 ②爱情诗 例:《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一剪梅红藕香残》(李清照)《锦瑟》(李商隐) 特征(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 主要内容: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 ③哲理诗 例:《题西林壁》(苏轼)《观书有感》(朱熹)等 特征:宋诗议理较多。 主要内容:从现象到本质,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 ④边塞诗 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凉州词》(王之涣)《出塞》(王昌龄)等 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主要内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 ⑤田园山水诗 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主要内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 ⑥行旅诗 特征(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主要内容: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 ⑦咏史诗(怀古诗) 特征:古迹、古人

古诗鉴赏之把握思想感情

古诗鉴赏之把握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通过分类分析诗文,掌握分析古典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 2.通过方法总结,提高鉴赏古典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学习内容】 一.了解考点 (1)《2017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对文言文和古诗文“鉴赏评价”的要求: ①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②鉴赏作品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D (2)考点解读:诗歌的思想情感,是诗人在诗歌流露的思绪情感、理想抱负、及对当时社会的评判。 二.方法探究 1.分析标题 (1)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树上柳絮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还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思念与牵挂 (2)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情? 田园乐(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被雨打落得花瓣洒满庭园,家童还未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睡。 表现诗人对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喜爱。 2、分析序、注,知人论世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计划课时:7课时 主备人:方振川参备人:严德发、何铁平、李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 2、明确高考考点和命题特点 3、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计划课时:7课时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考点一、概括诗歌主旨 教学步骤: 【自学】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情感有什么作用?【自学明确】: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一红叶黄花染绘初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了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互学】阅读“知识点睛”从所学过的诗词中学习常见的思想内容。 【导学】问题一:概括诗歌的主旨

思考二:遇到概括诗歌主题应该怎样答题? 【导学明确】第一步:确定诗歌题材 第二步: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如“XX句写了XXX” 第三步: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题格式:这是一首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通过手法,抒发了的情感,评价。 【变式训练一】阅读苏洵的《九日和韩魏公》回答下列问题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打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四、目标检测(检学) 古风(其三十九)——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结合全诗,剑术结尾句“剑阁行路难”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 五、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小结 六、配餐作业:成才之梦A类P144 (1)题B类P149(1) (2) C类P150(1)(2) 七、课后反思 第三、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 2、明确高考考点和命题特点 3、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计划课时:7课时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考点二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学】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案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阐释】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所设的考点一般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其情感基调的把握,对其社会意义的分析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评判,一般不单独设题,而往往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 一、评价主旨类常见术语 二、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 按诗歌体裁分类 (一)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 (二)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三)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四)别离贬谪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或折柳相送或高歌送别,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这类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一般而言:离愁是表达远离家乡时对家乡的亲人、友人的思念、人在旅途中孤苦寂寞之情(羁旅离愁)。别绪是指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或者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感激。

诗歌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 一、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二、高考诗歌鉴赏题思想情感的解读技巧 优秀的古典诗歌,它的形象塑造、语言特色,亦或它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应当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一部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表达出的观点态度,才是它的最大艺术价值之所在。所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进行文学鉴赏活动,当然也是设计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的主要出发点。 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 (一)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 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即意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中,有不少意象的符号意义是固定的。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特殊的文化内涵。它们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而是一种思想情感的象征。所以,对这些惯用意象的符号意义,我们必须了解。如抒愁写恨时,常用“水”、“雨”等意象来表达,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柳”、“柳枝”等意象,则常用来表惜别怀远,如: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还有,松、竹、梅、菊象征人的高洁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等。

古代诗歌内容情感的把握讲课教案

古代诗歌内容情感的把握 教学目标: 1、分析近几年长沙中考题型,了解诗歌思想感情鉴赏题题型。 2、掌握快速把握诗词思想情感的基本方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作为一个生活在诗歌之国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背诵积累大量的好的古诗词,而且要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我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近几年来各地中考中考都涉及到古诗词的赏析。今天,我们就针对古代诗歌内容情感的把握做一梳理与复习。(板书:古代诗歌内容情感的把握)我们先来看一些中考例题: 二、考题呈现:明确怎么考。 (2013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 (2014年)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⑤[零落]凋谢。 【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 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 了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 花、的品质。(3分) (2015年)醉花阴①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②,瑞脑③销金兽④。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⑤,半夜凉初透。 东篱⑥把酒黄昏后,有暗香⑦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⑧瘦。【注释】①词牌名,选自《李清照集校注》。这是词人重阳节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词。②永昼:漫长的白天。③瑞脑:一种香料。④金兽:兽形的铜香炉。⑤纱橱:纱帐。⑥东篱:采菊花的地方。⑦暗香:菊花的幽香。⑧黄花:指菊花。

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一.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 忧国忧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 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 3. 同情人民地疾苦 4. 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2. 保家卫国的决心 3. 报国无门的悲伤 4. 山河沦丧的痛苦 5.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7.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思乡怀人 1. 羁旅思乡之情 2. 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3. 边塞思乡之情 4. 闺中怀人之情 ●长亭送别 1. 依依不舍的留念 2. 情深意长的勉励 3. 坦陈(吐露)心志的告白 ● 生活杂感 1.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 昔盛今衰的感慨 3. 借古讽今的情怀 4. 青春易逝的感伤 5. 仕途失意的苦闷 6. 告慰平生的喜悦 二.六种答题模式: (一)分析意境型: 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 答题步骤: ① 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② 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以下4组)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③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①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② 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③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分析技巧型: 1. 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手法)?怎样抒发感情的? 2. 答题步骤: ① 明确告诉其手法。② 结合诗句证明为什么。③ 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 3. 答题示例: 早行陈与义 露侵骆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时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①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② 天位方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③ 两处反衬都突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三)分析语言型: 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艺术? 2. 答题步骤:

考点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

考点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知人论世,由表及里现情理 古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都渗透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在高考中,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考查角度是分析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寄寓的感情,并且有时和形象鉴赏、表达技巧结合在一起。 突破一评价思想内容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一般指对诗歌作品的主旨分析、背景分析、价值意义分析以及感情基调的把握。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借助对诗歌形象的分析,联系写作背景等因素从作品的整体上去把握,对有些作品还要从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中把握作品的言外之意。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试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路导引】 1.抓住诗题 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诗题中都有一个“送”字,这两首诗表现的是什么思想情感? 答: 答案“送”字表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2.抓住关键词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由“故园情”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3.抓住题材类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请对其思想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对田园风光、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乐景、哀景和乐情、哀情可以是正衬也可以是反衬)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的这两首绝句中景和情的关系如何?答: 答案前者是乐景衬乐情,后者是乐景衬哀情。 【整合答案】 答案全诗通过对登高所见秋江景色的描写,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答题建模】 【迁移拓展】 请填写下表,掌握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情感大类具体情感经典诗歌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过华清宫》 杜甫《春望》、文天祥《过 零丁洋》

概括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

概括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 做此类型的题目必须先弄明白这类诗歌的题材(题材就是内容,素材和题材不一样,素材是我们大脑中的所有的材料,而题材是我们已经选择的在我们文章中的材料)同义词语:立意=思想情感=中心=主题=主旨=思想内容=题材 出题方式:1,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或情绪 3.本诗写了什么内容? A:送别诗 送别意象:霸陵灞陵(古长安城东)长亭(10里一长亭)短亭(5里一短亭)南浦《折杨柳曲》杨柳 此类诗主要是抒写离情别恨,还有别后的相思。要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此外,还要表达是劝勉和鼓励的情感。如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等。 B:边塞诗, 意象:北风白茅草雪花海风大漠长河孤城玉门关 主要写边塞的风光和战士们的生活。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诗歌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一,对于边塞风光的赞美和感叹大漠的荒凉。大,壮美。二,战士们的生活是凄苦的。 C:战争诗: 与战争有关的意象是一定会有的边塞之景,天狼武器铠甲狼烟烽燧烽火烽烟戍角吴钩等 战争诗表达两种情:一是表达英勇作战,保家为国,希望建功立业的战士形象。二是表达对战争的厌恶。表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渴望过安定的生活。 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希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歌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D:山水田园诗:山水诗的意象,比如山,泉水,月,炊烟,渡口。田园意象:房前屋后的景,柳树,鸡狗。表达情感:表达诗人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对社会和平安定的一种向往,描写田园恬淡闲适静美的风光,表达对官场黑暗的厌恶。以谢灵运,陶渊明,王维为代表。 E:闺怨诗:本诗的意象是西楼西窗西厢西阁小楼大雁雁字马蹄千帆 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表达的是孤独落寞伤感。孤独或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