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单元总结 学案(含答案)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单元总结 学案(含答案)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单元总结学案(含答

案)

单元总结提升1xx全国xx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1500多名代表参会,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形成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270多项具体成果。中国成功举行高峰论坛强化了以和平发展为特征的结盟伙伴关系标志着以相互依存为核心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践行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展示了多极化趋势下共同发展的新成就ABCD答案D解析入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形成270多项具体成果体现了多方的合作共赢,践行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展示了多极化趋势下共同发展的新成就。错误我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错误我国倡导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2xx全国60多年来,中国在致力于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与人权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向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4000多亿元人民币援助,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员1200多万人次,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中国参与国际减贫扶贫积极履行了应尽的国际责任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意在展示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体现了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ABCD答案B解析对中国参与国际减贫扶贫体现

了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履行了应尽的国际责任。对中国参与国际减贫扶贫体现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排除中国参与国际减贫扶贫体现的是中国积极履行国际责任,与世界多极化发展无关。排除中国参与国际减贫扶贫的目的在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而不是展示我国的综合国力。3xx全国xx年11月30日到12月3日,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就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以及政党的责任和作用达成广泛共识,发表了北京倡议。对话会的成功举办开辟了政党交流合作消除国家间利益分歧的新路径汇聚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打造了各国政党互学互鉴共建国际新秩序的新平台推动了政党间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国际新秩序的形成ABCD答案C解析对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就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达成广泛共识,这说明对话会汇聚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对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成功举办为各国政党相互交流.共建国际新秩序提供了新平台。错国家之间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差别和对立,“消除国家间利益分歧”的说法错误。错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成功举办为建立国际新秩序提供了可能,但目前各政党间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国际新秩序并没有形成。4xx 全国近些年来,中国同有关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共同建设澜沧江湄公

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积极支持“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加强能力和机制建设,参与东盟主导的安全对话合作机制。中国的上述行动表明中国积极推动形成适应本地区特点和需要的安全架构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双边合作是中国推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式中国已逐步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的中心ABCD答案A解析材料旨在强调中国针对安全问题与有关国家或国际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是多边而非双边合作,且推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式不是双边合作,错误;中国是负责任大国,但“中国已逐步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的中心”夸大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错误;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为A。5xx全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xx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xx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1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请列举两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契合的名言或名句。答案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有利于促进我国及世界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合作共赢;能够更好地协调政策与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世界的普遍安全与持久和平。2协和万邦;和而不同;世界大同;同舟共济。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问题xx年1月18日,是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一周年。习主席的演讲,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主席从不同角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过阐述“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这是“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政治新道路;“水涨荷花高”“独行快众行远”“一棵树挡不住寒风”,这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的经济新前景;“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这是“命运与共,唇齿相依”的安全新局面;“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是“并育而不相害”的文明新气象。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关系的知识,分析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述中所蕴含的政治智

慧。答案1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各国国情不同,但是每个国家都有共同的使命,即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这就有了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基础。2推动国际新秩序建立。习近平主席从经济.安全.文化等角度形象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其符合国际新秩序的内涵。3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述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准则。4符合时代主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常见设问角度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关系的知识,分析2运用国家利益的知识分析某国做法,等等。常用答题语言1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3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4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内容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其他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对此,党的八

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基础的重要性。答案1必要性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以往列强通过侵略扩张而崛起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中国必须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进一步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化解“中国威胁论”。

否则,中国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良好国际环境,有可能被孤立,中国梦也会成为泡影。2重要性夯实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使我国真正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有利于走和平发展道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